一、《科技日报》编辑部评选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祝叶华[1](2017)在《2016年热点科技事件回眸》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发展过程中,争议、质疑和激辩如影随形,这使得科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同时也促进了科学进步。宇宙探索、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环境污染等热点事件在2016年激起了科学界的阵阵涟漪。本文遴选回顾了10件2016年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科技事件,以期为读者做一梳理。
杨海欣[2](2012)在《探索纸媒体科技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知识经济、数码时代的到来,科技信息量、各种新知识呈现爆炸式增长,然而先进的科技成果、科技发明和优秀的科学精神都需要宣传推广,才能令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报纸科技新闻报道在承担宣传任务的同时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不但科技事件的叙述过于模式化、科技成果的介绍照搬专业术语而且对科技人物的赞扬缺乏亲和力,令科技新闻报道走到了艰难、尴尬的境地。论文中首先分析了造成科技新闻报道窘境的原因:记者缺乏科学素养、科技专业术语增加难度、受众的科学素养较低、封建迷信和商业炒作横行、媒体为了生存的需要媚俗化。探索科技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就是为了寻求一条具备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和平民化的亲民路径,为媒介的长远发展寻找不竭动力。科技新闻工作者可以从三贴近的原则入手,通过通俗性、趣味性的表现方式,加以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和组合报道等报道方式令科技新闻走进读者的心中。通过克制追求轰动效应和独家新闻,从科学、真实和准确的角度把握住科技新闻报道的生命线—真实性。另外,科技新闻报道的目的就是使科技成果获得最大转化,令科技宣传推动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此外,科技新闻工作者可以从科技成果最大转化的角度来引起受众的关注,从科技改变生活的全新视角提高科技新闻的实用性。对科技新闻的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只是一个尝试,有些方法需要科技新闻工作者结合实践来检验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董赤[3](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王珏[4](2010)在《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科技的竞争。科技创新的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科技期刊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科学出版物,是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体现着科研人员的能力和水平。随着我国科技实力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的竞争力水平也应与之相匹配。目前针对科技期刊的质量、期刊编辑出版、期刊改革和发展等系列问题,学术界大多基于理论上的探讨。通过定量分析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还很少有人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利用国际权威的评价体系,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对我国科技期刊竞争力水平做一个具体分析,以期切实找出我国科技期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引言。引言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回顾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国际科技期刊市场发展的特征,并对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问题的提出展开讨论。第三章利用管理学及出版发行学相关理论知识对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定义、构成及形成机制作了详细阐述,提出科技期刊的学术竞争力、编辑出版竞争力和经营管理竞争力是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三个组成部分。第四章结合文献计量学与管理学相关理论对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定义进行界定,阐述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章是对我国主要学科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本章利用文献计量学的通行指标,借助国际权威的期刊评价工具JCR对我国数、理、化、生物学科科技期刊进行纵横两个方向的分析,纵向上统计并计算从2001年至2008年JCR收录我国这些学科科技期刊的指标数据,然后进行分析,从中看到他们的发展变化,同时在横向上与国际同类期刊的平均水平以及亚洲的日本和印度两个国家作比较分析,从而看到我国这些学科科技期刊在亚洲乃至世界上所处的相应地位,并指出他们的优势与不足。第六章分析了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竞争力水平。主要从期刊编辑出版和经营管理的角度,通过大量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第七章是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影响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问题。第八章是对如何全面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提出一些建议。
姚昆仑[5](2007)在《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系统的发掘、搜集和考证中国25史与相关的史料为基础,对中国文明诞生以来科技奖励活动和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试图梳理清楚我国从古至今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反映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今天各个历史阶段的科技奖励状况和特点。同时通过与国外科技奖励的简要比较,评述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为今天的科技奖励提供历史和现实的借鉴。论文研究的重点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和作用,并通过科技奖励的发展史实来深化对科技进步的认识和理解。论文的每章在历史分期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的科技奖励史实、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发掘和分析。每章的研究要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从上古以来到明代末期中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演进过程。人类最早的科技奖励活动,是从对政治、军事方面有功的赏赐发展而来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对“格致学”和技艺方面的奖励有了较快的发展,从主要对天文学、医学的奖励扩展到对农业、军事科技、建筑等领域。这一时期,诸子百家对奖励的作用多有论述,并将其升华到一定的高度。这些论述和认识,直到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和积极的借鉴作用。第二章:阐述和分析了清代科技奖励的发展路线、转折及特点。清代是我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走向制度化科技奖励的转型时期,这一转型既来自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我国传播的推动,也反映了在科学救国、科学强国思想下中国民众的自我觉醒。虽然这时的制度化科技奖励是建立在专利制度上的,但对推动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促进技术产品从模仿到自我革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民国时期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本章首先论述了从民国初年到抗战爆发之前,随着近代科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和科学建制化出现,民国政府、研究院所和社团设立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科技奖励的特点;其次论述了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民国政府科技奖励的侧重点,如注重实用技术和替代品的奖励,对基础研究激励重视不够等。第三是论述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和产生的积极影响。第四章:论述和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奖励进入了新的阶段。本章论述了五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并重点分析了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特点以及省市科学技术奖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现状和特点,并简要概括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奖励的作用。第五章:对当代中国和国外科技奖励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章开头简要回顾了西方科技奖励发展的历史并着重分析了20世纪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其后从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视角对中外科技奖励在推荐形式、评审程序、奖金额度的变迁、影响奖励知名度的各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着重对我国与当代最发达国家美国、毗邻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的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个案比较分析,最后指出了当代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此外,附录中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外有关科技奖励的理论进行了简要评述。包括对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各种起源理论、专利制度与奖励制度的关系、奖励制度与科学资助(基金)的关系以及国外激励心理学的论述和分析。总之,本文主要的努力方向是:对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考证和系统的研究,从浩繁的文献资料中发掘出我国古今科技奖励的丰富史料,整理归纳古代贤哲有关奖励的论述和理论,分析不同时期科技奖励的特点。同时,对当代中国与国外科技奖励在评审、奖金强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中国科技奖励制度与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差异,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国外科技奖励制度中可资借鉴的内容。
屈金轶[6](2003)在《论科技新闻写作与科学精神的传播》文中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与“科教兴国”战略确立的小环境,从源与流两方面为科技新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广阔的舞台,科技新闻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科技新闻的量与质均有了提高,但由于科技本身的复杂性、科技新闻工作者、受众的科学素养不足以及某些科技工作者的价值观异化等诸多原因,科技新闻存在着“不科学”与“不通俗”的弊端,使之仍不能像政治新闻、体育新闻、经济新闻那样“前排就座”。因此,在这个以科技为基础和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探讨如何让科技新闻走出“不科学”、“不通俗”的阴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文简述了我国科技新闻的现状,对科技新闻的受宠的时代背景及发展瓶颈进行宏观与微观的分析,认为科技新闻与政治新闻、体育新闻、经济新闻相比,在采写编评等各个方面存在着诸多障碍。着重论证了“科学性”是科技新闻的灵魂(或称第一生命),只有实现“科学性”,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化作用,从而实现社会的科学化;“通俗性”是科技新闻的第二生命,只有实现“通俗性”,才能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从而实现科学的社会化,两者相互联系,互为促进。并就如何实现科技新闻的科学性与通俗性,作了虚与实、微观与宏观、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分析与探讨。 时代呼唤高质量的科技新闻,社会呼唤高素质的科技记者。本文认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优秀科技新闻记者,除了精湛的业务水平外,还必须具备基础的科学知识,基本的科学素养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科技日报》编辑部评选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日报》编辑部评选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2016年热点科技事件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 热点科技事件 |
1.1 来自宇宙的声音真的被探测到了吗? |
1.2 Alpha Go对战围棋高手,人工智能再引热议 |
1.3 争议中前行,第2例人类基因胚胎编辑完成 |
1.4 免疫疗法行业乱象被曝光 |
1.5 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应该纳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
1.6 基因编辑新技术Ng Ago能否重复之争 |
1.7 中国应不应该建造大型对撞机? |
1.8 小苏打治癌,癌细胞真的会被“饿死”吗? |
1.9“三父母”婴儿诞生,定制婴儿再惹争议 |
1.1 0 雾霾论文被误读,科学传播如何有效开展 |
2 结论 |
(2)探索纸媒体科技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一、绪论 |
(一) 科技新闻的意义 |
(二)选题意义 |
(三)科技新闻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二、科技新闻的报道现状 |
(一)科技新闻的定义和作用 |
1.科技新闻的定义 |
2.科技新闻的作用 |
(二)科技新闻的现状 |
1.受众群被娱乐化倾向挤占,相对较少 |
2.媒体的议程设置,传播惯性导致空间被挤占 |
三、造成科技新闻报道弱势的原因 |
(一)新闻界对科技界的理解不够 |
1.记者缺乏科学素养,引起负面效果 |
2.科技术语增加了编采难度 |
(二)人文关怀的缺乏 |
1.人文关怀的含义 |
2.以传者为本位思想横行 |
(三)宣传伪科学、封建迷信的报道 |
(四)编译时对内、对外科技报道不加区分 |
1.对外报道上 |
2.对内编译上 |
(五)商业炒作及虚假科技广告泛滥 |
(六)科技新闻报道泄密 |
四、促进科技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一)坚持三贴近原则 |
1.语言通俗化,深入浅出 |
2.对科技人物倾注人文关怀 |
3.注重新闻策划,实施深度报道策略 |
4.注重形式创新 |
(二)增强科学性,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1.克制追求轰动效应 |
2.同时把握住“新”和“科” |
(三)拓宽科技新闻的实用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3)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话语 |
(二) 现实记忆 |
(三) 史学思考 |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与国际竞争力问题的提出 |
2.1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历程 |
2.2 国际科技期刊市场的发展特征 |
2.3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问题的提出 |
3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构成及评价指标体系 |
3.1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及构成 |
3.2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形成机制 |
3.3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定义 |
3.4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主要评价体系 |
4 基于JCR的我国主要学科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水平分析 |
4.1 评价指标的选择思路 |
4.2 JCR收录中国数学期刊分析 |
4.3 JCR收录中国物理学期刊分析 |
4.4 JCR收录中国化学期刊分析 |
4.5 JCR收录中国生物学期刊分析 |
5 我国科技期刊竞争力分析(以英文版为例) |
5.1 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历程 |
5.2 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影响力分析 |
5.3 影响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
6 影响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问题分析 |
6.1 SCI评价系统本身的局限性 |
6.2 我国科技期刊载文学术水平相对偏低 |
6.3 我国科技期刊稿件编审制度国际化程度低 |
6.4 我国科技期刊编辑的规范化程度不高 |
7 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 |
7.1 争夺内容资源,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竞争力 |
7.2 规范编审制度,提高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竞争力 |
7.3 进行资源整合,实现科技期刊集团化、集约化经营 |
7.4 建立"走出去"发展模式,扩大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研究资料 |
三、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上古至明代末期的科技奖励 |
第一节 古代奖励思想和理论 |
一、赏罚是治国的权柄之一 |
二、崇尚和奖励贤良之才 |
三、赏罚要准确分明 |
四、赏贵在精和及时 |
第二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形式 |
一、授官赐爵 |
二、赏赐金钱和物质 |
三、树碑立传以留名青史 |
四、赐姓、赐名或赐诗文等 |
五、赏赐惠及家庭和后代 |
六、其它奖励方式 |
第三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领域 |
一、天文气象方面的奖励 |
二、医学领域的奖励 |
三、农田水利方面的奖励 |
四、军事科技方面的奖励 |
五、营造方面的奖励 |
六、冶铸和工艺等领域的奖励 |
第四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特点 |
一、授奖基本是帝王的个人行为 |
二、科技奖励缺乏评审机制 |
三、科技奖励与古代人才观紧密联系 |
四、沿袭和丰富了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形式 |
第二章 清代的科技奖励 |
第一节 清代早期的科技奖励 |
一、顺治与康熙期间的科技奖励情况 |
二、乾隆至道光时期的科技奖励 |
第二节 清代晚期的科技奖励及科技奖励制度萌芽 |
一、洪仁玕等人的科技奖励思想 |
二、洋务运动对科技奖励的推动 |
三、中国的第一个科技奖励法规 |
四、对留学归国科技人才的奖励 |
第三节 清代科技奖励的特点和作用 |
一、授奖的"奖品"注重官职 |
二、随机性科技奖励与专利性质的奖励制度并存 |
三、把西方专利制度纳入制定科技奖励制度的重要依据 |
四、科技奖励的对象以人为主 |
五、科技奖励与科普并重促进了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科技奖励制度 |
第一节 民国政府的科技奖励政策 |
一、对工艺品和技术发明的奖励 |
二、对基础研究的奖励 |
第二节 民国研究机构和社团的科技奖励 |
一、中央研究院等研究院所的奖励 |
二、学术团体所设的科技奖励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科技奖励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科技奖励政策和制度 |
二、陕甘宁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
三、激励科技人员的优惠政策和条件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奖励的评价 |
一、初步形成了政府、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相结合的科技奖励体系 |
二、以科技创新成就突出的人员为授奖对象 |
三、注重奖励应用技术和实用产品 |
四、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科技奖励的先进经验 |
五、解放区的科技奖励铺垫了新中国科技奖励发展的基石 |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 |
第一节 新中国科技奖励的发展 |
一、初创阶段(1949年—1966年) |
二、停滞阶段(1966年—1976年) |
三、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
四、快速发展阶段(1985年—1999年) |
五、改革完善阶段(1999年至今) |
第二节 改革后国家科技奖励状况分析 |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
第三节 省部级科技奖励分析 |
一、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的现状分析 |
二、省、部级科技奖励的特点分析 |
第四节 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分析 |
一、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登记和监督管理 |
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
三、关于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几点思考 |
第五节 当代中国科技奖励的作用 |
一、承认和肯定科技人员在推动科技与社会文明进步中的贡献 |
二、发挥了政策和科研的导向作用 |
三、高度体现了政府和全社会对科技人才和知识的尊重 |
四、加速了获奖项目的转化应用和知识的传播 |
五、对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和加强学风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 |
第五章 当代中国与外国科技奖励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20世纪国外科技奖励制度分析 |
一、以诺贝尔奖为代表的重大奖项推动了世界科技奖励的发展 |
二、国际性组织设立的科技奖励 |
三、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励 |
四、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奖励 |
五、二十世纪全球科技奖励的几点探讨 |
第二节 中外科技奖励运行方式的比较分析 |
一、获奖候选人的遴选机制比较 |
二、评委构成情况的比较 |
三、评审方式的分析比较 |
第三节 影响科技奖励声望的因素及其比较分析 |
一、设奖的时间(历史)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二、获奖人的科技贡献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三、设奖机构的权威性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四、奖项名称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五、奖金强度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六、奖励频度和规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七、颁奖规格和层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八、宣传力度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第四节 科技奖励强度演变的比较分析 |
一、英国等国家奖金强度的演变 |
二、我国科技奖励强度的演变 |
第五节 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比较 |
一、美国的科技奖励系统 |
二、印度的科技奖励系统 |
三、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制度的分析比较 |
第六节 国外科技奖励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
一、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奖励立法和评审工作 |
二、重视和扶持学术团体等社会力量设奖 |
三、奖励对象以人为主以项目为辅 |
四、奖项的设立与时俱进 |
五、重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奖励方式 |
六、政府科技奖励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
第七节 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前景展望 |
一、推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将逐渐成为设奖的主体 |
二、逐步从奖励科技项目为主转向以奖励科技人才为主 |
三、注重从科技战略的需求来设置科技奖项 |
四、科技奖励管理工作步入专业化和职业化轨道 |
结语 |
一、论文的主要贡献 |
二、关于对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发展的几个阶段的认识 |
三、几点结论 |
附录一 有关科技奖励理论的评述 |
第一节 有关科技奖励制度起源说的评述 |
一、关于优先权之争与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评述 |
二、关于专利制度与对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影响的评述 |
三、科技奖励制度对科学研究资助的影响 |
四、科技奖励制度起源的交换理论 |
五、关于对科技奖励信用循环理论的评述 |
第二节 有关科技奖励的心理学评述 |
一、西方激励理论的类型 |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
第三节 科技奖励其他问题的评述 |
一、科技奖励导致的社会分层问题 |
二、科技奖励中的"优势积累"——马太效应 |
附录二 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历史沿革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后记 |
(6)论科技新闻写作与科学精神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科技新闻蓬勃发展现状及发展瓶颈 |
第一节 我国科技新闻的现状 |
第二节 科技新闻受宠的时代背景 |
第三节 科技新闻的制约瓶颈分析 |
第二章 科技新闻传播障碍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主体障碍 |
第二节 客体障碍 |
第三节 社会障碍 |
第三章 识别伪科学是科技记者的基本功 |
第一节 认识伪科学 |
第二节 科技记者三大认识误区 |
第三节 增强识别伪科学的能力 |
第四章 倡导科学精神是科技新闻的灵魂 |
第一节 传播科学精神是科技新闻的应有之义 |
第二节 什么是科学精神 |
第三节 如何倡导科学精神 |
第五章 寻求科学新闻的通俗性 |
上篇 内容选择上的技巧 |
第一节 巧选角度 |
第二节 巧用背景 |
第三节 巧翻译 |
下篇 文字表达上的技巧 |
第一节 注重形象性 讲究形象美 |
第二节 追求通俗化 讲究语言美 |
第三节 发挥想象力 追求画面美 |
第四节 “难得糊涂” 追求朦胧美 |
第六章 时代呼唤优秀的科技记者 |
第一节 遵守职业道德 正确引导舆论 |
第二节 培养科学素养 树立科学精神 |
第三节 敢于创新 独辟蹊径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与科技新闻相关法律法规条文(摘要)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表论文情况 |
四、《科技日报》编辑部评选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2016年热点科技事件回眸[J].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7(01)
- [2]探索纸媒体科技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D]. 杨海欣. 渤海大学, 2012(S2)
- [3]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4]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D]. 王珏. 武汉大学, 2010(05)
- [5]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D]. 姚昆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6]论科技新闻写作与科学精神的传播[D]. 屈金轶. 广西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