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运动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思维运动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一、思维运动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源[1](1995)在《思维运动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维运动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张海源一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作为人类认知活动软件结构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并不是今天才被我们意识到,很早的时候就被古代哲人觉察到了。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把人的灵魂分解为理性与非理性两大部分。柏拉图所说的...

王晓莹[2](2020)在《生物学科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模式研究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分析》文中指出在如今这个知识极速变革的互联网时代,学生很难通过教师的讲授获取充足的知识,传统教育方式已无法顺应时代发展。对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创新知识以及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科学思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以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生物核心素养是学生能够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必需品质,主要由四大“关键能力”构成,“科学思维”就是其中之一。“科学思维”是在学习科学概念的过程中建立生命观念的有效工具,它贯穿于整个科学探究之中,在“社会责任”的“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下教学的主要课题。本文旨在有效加强科学思维培育而建立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模式。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科学思维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明确无论构建哪种培养模式,都要以科学思维的构成要素为基础;随后,将文献研究法与访谈法相结合对科学思维心理机制进行探析,发现科学思维心理机制的实质就是一种多变量的因果系统,所以培养高中生生物学科学思维能力就是要在生物学科中对这种多变量因果系统不断的分级完善;接着,以此心理机制为依据并结合现有教学模式的启发,构建高中生物教学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模式;最后将此培养模式应用到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思考及回答问题次数均相比以往有所增加,教学效果相比以往也有所提高,这表示此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周文泳,胡雯[3](2014)在《非理性因素在科研过程中对认知价值偏离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研人员非理性行为对科研结果产生的负面作用有待深入研究。在前期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三个理论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推断统计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和修正,得到了非理性因素对认知价值偏离影响差异性的三个结论:(1)不同非理性因素在科研过程的不同阶段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非理性因素对实验验证阶段的影响较大;(2)认知型因素在建立假说和设计实验阶段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性;(3)调节型因素在提出问题和实验验证阶段对认知价值偏离的影响相对较大。

胡俊苗,黄海昀[4](2007)在《简论非理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非理性因素进行界定及揭示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指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要重视理性因素,而且要充分发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这样才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文顺好[5](2006)在《德育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理性科技主义、技术霸权和市场经济等现代社会强势话语的挤压之下,作为“求善”为主要目的的德育也困囿于知性理性主义的潮流中,知性化加剧。本文基于对当代认知理性德育困境的认识,借鉴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德育中非理性因素进行研究。 文章从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学科特点及自身的困境等方面入手,对重视德育中非理性因素的原因进行了论述,指出重视德育非理性有其必然性和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了非理性因素在德育中介环节中的作用,从交往机制、扬弃机制、协同机制、耗散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以说明道德知识、道德规范过渡到道德行为必然通过这四个机制的协调和促进,以及完善非理性因素的四个机制对于德育的重要意义。探讨了非理性因素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德育享用价值、培育德性思维等德育的质量的影响,对提高知行转化、扩大效果的辐射性等德育的效率影响,以及对提高反馈调节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的影响。分析了德育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辩证关系,对于如何培育德育非理性因素,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阶段、德育效果五个方面提出了设想。 文章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理性因素是德育目标的应有之义,提出德育目标应该主体化、素质化,以人为本,丰富人的个性,提高人的情商,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活质量,完善人的素质。强调遵循德育规律,按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优化德育内容,增加情感教育、希望教育,运用人性化、立体化、生活化、多样化、个体化的德育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张楠[6](2019)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道德榜样是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形象代表,是引导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重要资源,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行为示范和价值引领作用。国家注重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引导,通过树立道德榜样引领道德价值观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而实现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引导的关键还在于其对道德榜样的认同。当代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有效性不足可归结为道德榜样认同陷入困境。基于当前道德榜样疏离现状、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有效性不足以及对其研究的不足,本文立足于认同理论和接受理论,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认同,增强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有效性,落实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文献法和调查研究法展开研究。本文以认同理论为视角,从道德榜样认知、道德榜样情感、道德榜样学习三个维度研究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具有拓宽道德榜样研究视角,丰富道德榜样研究成果及道德榜样教育理论的理论意义。同时还具有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感,提高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有效性的现实意义。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是一种心理认同,包含着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是一个道德榜样认知、道德榜样情感和道德榜样学习三者统一的过程。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存在着道德榜样认知内容符号化、认知渠道单一化,道德榜样情感认同不深刻且有质疑和道德榜样学习知行转化困难的问题。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体现在大学生认同和接受道德榜样,本文从接受理论视角探析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弱化与大学生主体因素、道德榜样客体因素、中介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针对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具体表现为:在大学生主体因素方面,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强对大学生非理性因素的引导;在道德榜样客体方面,完善道德榜样客体;在中介因素方面,优化道德榜样宣传渠道;在环境因素方面,通过建立道德榜样保护机制,营造良好的道德榜样制度文化氛围,加强制度约束和道德立法以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网络环境以营造良好的道德榜样认同环境。

何颖[7](1988)在《突变理论与认识的思维飞跃过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对认识主体进行微观研究已成为当代认识论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试图借助突变理论的研究成果,在揭示认识的思维飞跃过程(即由感性到理性及理性的深化过程)的形式、结构和机制方面做一尝试。一突变,作为事物的一种非连续变化现象,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运动中普遍存在。诸如火山爆发;社会武装暴乱、企业破产;人的意志的突变等等,这些突

金森桠[8](1996)在《试论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文中认为试论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金森桠一讨论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首先要明确理性和非理性的含义.在哲学史上,对理性含义的理解包括三个层面:即人性论、意识论和认识论.由于非理性是同理性相对应的范畴,因此非理性也具有这三个层面的含义.下面按三个层面,分别对它们加以划...

程亚勤[9](2020)在《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文中指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核心是信仰。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技信息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局势,全球范围内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交流与争锋越来越激烈,我国的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多种社会思潮共存现象的存在,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也让信仰重要性愈加凸显,其问题性愈加明显。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考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过程,从现实的人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问题。首先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特征。这部分内容从哲学层面对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进行分析。信仰是标志人所独有的精神世界。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了人类信仰史的变革。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追求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描述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远大目标的一种确信,并以之作为行动准则和终身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信仰从现实的主体性的人出发,从人的存在的根本方式实践出发,从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出发,以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人的类本质、人的社会性存在以及人的个性存在在不同层次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提出了要求。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其历史使命感、奉献幸福感、自我实现愉悦感唤起人的情感共鸣,鼓舞信仰者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之中。其次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概念切入到探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遵循人的思想发展和人的行为实践规律,是一个逐渐发展不断深入的动态过程。理论认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起点,理性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重点,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标志在于实践体认。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具有条件性、复杂性、过程性等特点。根据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逻辑,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问题。“构建”重在“建立”“形成”“确立”,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以实践性原则为根本原则,并遵循系统性、主体性、层次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目标在个人和社会上是统一的。根据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目标从四个维度展开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从主体、客体、载体、环体的角度进行。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完成后需要开展测评工作,判定一个人是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以生成性思维开展测评工作,构建科学的测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科学的测评方法,尤其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对整个信仰生成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的归因分析。理论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从理论上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问题之后深入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上来。首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探讨。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由一种社会思潮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信仰经历了坎坷的历程。五四时期在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之下,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其科学性和价值性契合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信仰,并通过传播逐渐成为中国人改变民族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思想武器,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社会得到巩固成为主流信仰。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极致,在对共产主义的无限憧憬和美好向往中,非理性的盲目信仰使共产主义信仰逐渐异化,马克思主义信仰遭遇危机。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经历严峻挑战中理性回归。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展开是为了服务于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现实问题并提出构建对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理魅力与实践魅力,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体系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力量。在现实中,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了多方面的挑战,一元指导思想与多样社会思潮的矛盾、坚信与质疑的矛盾,认知与践行的矛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需要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基础,强化重点人群的使命担当,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话语权,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方式,唤醒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自觉。

刘丛灵[10](2019)在《学校德育中培养学生道德理性的路径探索》文中认为随着社会政治文化的变革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样,因此,对学校开展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认识、判断、选择、评价道德情境,都离不开对道德问题的研究以及道德理性的参与。道德理性的发展既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理性的内涵更趋向于情感的体验和习俗的传承。情感理性是伦理发展的主流,但“情理”却并不是通过个体独立、主动的分析与认知得到的。如今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文化选择的多样性,使思维可塑性极强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学生如何判断道德情境的合理性、如何产生合理的道德行为,都需要道德理性的参与。道德理性既是思维能力,又是对实践能力的指引,它能从认识和行为两方面促进学生理性道德品质的形成,在认识上理性地进行分析、判断、研究;在行为上进行选择、实践。道德理性的实践成果最终变成内心认同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实现知行统一。道德理性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学生道德水平提升的关键。然而近年来学校道德教育却陷入困境,一味的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忽略道德理性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受到了根源上的阻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已经迫在眉睫。通过对道德理性概念的溯源以及道德理性构成分析,可以看出道德理性贯穿于思维过程中,包括认识、选择、判断、评价。从道德理性的结构中不难发现道德理性的培养应该围绕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以及道德评价进行。学校培养道德理性的可行性和培养困境凸显出“研究”是道德理性发展的核心,道德本身包包含研究的成分,研究性也是道德理性的重要属性之一。道德主体自主地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道德情境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这也是培养道德理性的切入点。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产生关于道德问题的自主价值判断,回归对价值的诉求,促进道德理性的发展。而作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统一——研究性学习,正是以研究为核心发展道德理性的良好载体。鉴于此提出了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道德理性的新路径。本论文从目标层面、内容层面、过程层面、方法层面、主体层面、评价层面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的内部因素进行了构想,以期通过研究性学习让道德行为从目标层面更加关注道德理性的发展;从内容层面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从过程层面更加关注思维运动过程;从方法层面更加关注主动探究与思考;从主体层面更加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评价层面关注过程的生成性。教师的指导作用、学校的管理作用以及社会的支持作用,是确保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道德理性的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因素。

二、思维运动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思维运动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2)生物学科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模式研究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章 科学思维构成要素的分析
    一、理性因素
        (一)知识
        (二)观念
        (三)思维方法和结构
        (四)语言
    二、非理性因素
        (一)情感
        (二)习惯
第四章 科学思维心理机制的探析
    一、心理学的探析
        (一)分割研究
        (二)整合研究
    二、访谈
        (一)样本的选取及时间
        (二)访谈记录及分析
        (三)结果分析
第五章 高中生物教学科学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一、培养模式构建依据
    二、培养模式的解析
        (一)表征问题
        (二)联想归纳
        (三)演绎判断
        (四)反思运用
    三、教学案例
第六章 建议、不足与展望
    一、建议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科学思维心理机制的探析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3)非理性因素在科研过程中对认知价值偏离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概念界定
        1.1.1 认知价值偏离
        1.1.2 非理性因素
        1.1.3 科研过程
    1.2 理论假设
        1.2.1 非理性因素间的差异性
        1.2.2 认知型非理性因素与价值偏离
        1.2.3 调节型非理性因素与价值偏离
2 实证研究设计
    2.1 问卷设计与回收
    2.2 正态性检验
3 数据分析
    3.1 数据描述
    3.2 推断统计
4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4.1 研究结论
    4.2 管理启示

(4)简论非理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理性因素的界定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
    1、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相互契合、相互渗透的。
    2、理性因素对非理性因素具有明显的调节、控制作用。
    3、非理性因素是理性因素运作的趋动力量。
三、充分发挥非理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发挥非理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介作用。
    2、发挥非理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选择作用。
    3、发挥非理性因素对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动力推动作用。
    4、发挥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诱导作用。
    5、发挥非理性因素对思维定势的调节作用。
    6、发挥非理性因素在个体思想改造中的自我控制作用。

(5)德育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德育中非理性因素概述
    (一) 非理性因素概念的界定
    (二) 强调德育中非理性因素的原因
        1、科技理性主义的负面影响
        2、数字时代、网络技术的影响
        3、德育的特殊性
        4、知性德育的困境
二、非理性因素在德育中的作用
    (一) 在德育中介机制中的作用
        1、在交往机制中的作用
        2、在扬弃机制中的作用
        3、在协同机制中的作用
        4、在耗散机制中的作用
    (二) 非理性因素对德育效果的影响
        1、提高德育的质量
        2、提高德育的效益
        3、提高反馈调节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德育非理性因素的利用
    (一)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
        1、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辩证统一
        2、理性因素的培养是发挥非理性因素的基础
    (二) 光大德育非理性因素
        1、把培养积极的非理性因素作为德育的重要目标
        2、把情感、信仰、人生终极关怀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
        3、把调动非理性因素作为德育的重要方法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德育的非理性因素
        5、采取不同方式测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6)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榜样、道德榜样问题的整体研究状况
        1.2.2 道德榜样认同研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概述
    2.1 核心概念
        2.1.1 道德榜样
        2.1.2 认同
        2.1.3 道德榜样认同
    2.2 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的基础理论
        2.2.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2.2.2 认同理论
        2.2.3 接受理论
    2.3 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的现实依据
        2.3.1 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2.3.2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需要
        2.3.3 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存在的问题
    3.1 道德榜样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3.1.1 道德榜样认知内容符号化和表面化
        3.1.2 道德榜样认知渠道单一化和传统化
    3.2 道德榜样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
        3.2.1 道德榜样情感认同存质疑
        3.2.2 道德榜样情感认同不深刻
    3.3 道德榜样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3.3.1 道德榜样学习表现为“知行矛盾”
        3.3.2 道德榜样学习呈现“因时因事而动”的趋势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主体因素对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的影响
        4.1.1 大学生认知能力不足
        4.1.2 大学生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4.2 客体因素对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的影响
    4.3 中介因素对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的影响
    4.4 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的影响
        4.4.1 市场经济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
        4.4.2 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
        4.4.3 不良网络环境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
        4.4.4 不完善的道德榜样保护制度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
第五章 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策略
    5.1 引导大学生主体
        5.1.1 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5.1.2 加强对大学生非理性因素的引导
    5.2 完善道德榜样客体
        5.2.1 塑造道德榜样应坚持的原则
        5.2.2 深入挖掘道德榜样的精神内涵
    5.3 优化道德榜样宣传渠道
        5.3.1 利用媒介传播
        5.3.2 开展实践活动
    5.4 营造良好的道德榜样认同环境
        5.4.1 建立道德榜样保护机制
        5.4.2 加强制度约束和道德立法
        5.4.3 净化网络环境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A
附录B

(9)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特征
    第一节 信仰的内涵与特征
        一、信仰的内涵
        二、信仰的特征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基本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哲学根据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存在论根源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论基础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逻辑
    第一节 理论认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起点
        一、理论认知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认知的内容
    第二节 理性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重点
        一、理性认同的实质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的方式
    第三节 实践体认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标志
        一、实践体认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的内容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条件性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复杂性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过程性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含义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意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目标
        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三、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四、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主体性原则
        四、层次性原则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四重维度与测评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主体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主体的含义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主体要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客体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客体的含义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客体要求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载体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载体的含义与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载体类型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载体的有效运用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环境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环境的含义与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环境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环境创设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测评理论设想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测评的内涵与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测评的内容与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测评指标体系的设想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构建历程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选择与建设
        一、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与建设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历史背景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重要举措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信仰状况
        二、文化大革命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回归
        一、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时代背景
        二、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之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机遇
        一、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提出新要求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发展的积极态势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现实挑战
        一、“一”与“多”的矛盾
        二、“信”与“疑”的矛盾
        三、“知”与“行”的矛盾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路径
        一、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基础
        二、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重点人群使命担当
        三、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话语权
        四、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方式
        五、唤醒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自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学校德育中培养学生道德理性的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缺乏道德理性导致的社会问题
        (二) 学生道德理性缺乏的现状
        (三) 对道德理性价值的认识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有关道德理性的相关研究
        (二) 有关研究性学习中的德育以及研究性德育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2章 道德理性:内涵与当代价值
    一、道德理性的解读
        (一) 道德理性的溯源与内涵界定
        (二) 道德理性的结构分析
        (三) 道德理性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关系
    二、发展道德理性的时代价值
        (一) 价值多元碰撞中道德发展的需要
        (二) 学生成长对道德理性的需求
        (三) 公民生活对道德理性的呼唤
第3章 学校德育中道德理性遭遇的培养困境
    一、培养道德理性的可行性
        (一) 道德理性与道德可教性
        (二) 知行合一地培养道德理性
        (三) 反思性思维与道德理性的养成
    二、阻碍道德理性培养的学校德育问题分析
        (一) 学校方面:传统德育方式的影响
        (二) 教师方面:缺乏引导学生对道德问题展开自主探究
        (三) 学生方面:二元道德思维范式的深入
        (四) 教材方面:缺乏对道德理性的关注——以高中人教版新课标语文、政治教材为例
    三、对培养道德理性困境的思考
        (一) 学校道德教育的使命与弊端
        (二) 研究——发展道德理性的切入点
第4章 培养道德理性的可能路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
    一、研究性学习之于培养道德理性的可行性分析
        (一)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二) 研究性学习的德育价值
        (三) 研究性学习对于道德理性培养的积极意义
    二、研究性学习的新定位:基于发展道德理性的思考
        (一) 以往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德育的视角
        (三)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三、其他德育方法对研究性学习在培养道德理性层面的借鉴与补充
        (一) 德育方法的探讨
        (二) 其他德育方式带来的启示
第5章 培养道德理性的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构想
    一、培养道德理性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构想
        (一) 目标层面:关照道德理性的发展
        (二) 内容层面:关照现实生活
        (三) 过程层面:注重思维过程
        (四) 方式层面:自主探究
        (五) 主体层面:学生为主体
        (六) 评价和反馈层面:全方位
    二、研究性学习的外部条件
        (一) 教师的指导作用
        (二) 学校的管理作用
        (三) 社会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思维运动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思维运动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J]. 张海源. 理论探索, 1995(01)
  • [2]生物学科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模式研究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分析[D]. 王晓莹.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1)
  • [3]非理性因素在科研过程中对认知价值偏离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研究[J]. 周文泳,胡雯.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04)
  • [4]简论非理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 胡俊苗,黄海昀. 理论与改革, 2007(01)
  • [5]德育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研究[D]. 文顺好.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4)
  • [6]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研究[D]. 张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7]突变理论与认识的思维飞跃过程[J]. 何颖. 学术交流, 1988(04)
  • [8]试论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J]. 金森桠. 浙江师大学报, 1996(05)
  • [9]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D]. 程亚勤. 湖北大学, 2020(01)
  • [10]学校德育中培养学生道德理性的路径探索[D]. 刘丛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思维运动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