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经济部长赴泰国投资

柬埔寨经济部长赴泰国投资

一、柬经济部长赴泰争取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李林贵[1](2018)在《泰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泰关系源远流长,自汉代起便有友好交往的历史,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进一步密切了两国的关系。1975年7月1日中泰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取得了进步和发展,2007年5月《中泰两国战略性合作共同行动计划》正式签署,为中泰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2012年4月英拉访华,中泰正式确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3年10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泰国,共同发表了《中泰关系发展愿景规划》,为未来中泰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泰国对此持积极态度,实现了泰中在战略层面的对接,提升了泰中合作内涵,有利地推进了中泰关系的发展,为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地缘位置突出的泰国将有利于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在东南亚国家形成“外溢”效应。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陈述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海上丝绸之路、地缘政治等相关概念界定;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海上丝绸之路简要的发展历史,对泰国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情况及影响进行了论证,利用历史学和地缘政治学的分析方法论证了泰国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第二章讨论了泰国各界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及泰国学者对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外因进行了分析,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泰国青年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及泰中关系的一般认知进行了总结;第三章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影响泰国战略选择的因素和泰国实施的战略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第四章论述了泰中之间战略对接状况、对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泰国实施的战略进行了评析,便针对泰中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结语论述了文章主要结论及未来影响中泰关系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在泰国实施过程中几个值得关注的因素。文章认为自汉代以来,泰国既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一带一路”倡议中,地缘优势突出的泰国具有“战略支点国”的作用,总体而言,泰国对“一带一路”倡议持积极态度并有参与其中建设的利益诉求。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畅通是泰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中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打造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成为必然的现实。

王坚宇[2](2017)在《冷战时期泰国与印支国家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泰国是中南半岛以及东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在整个冷战时期,印支地区是东南亚以及全球的一个热点地区。这一时期,泰国与印支国家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领域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并且双方关系和这一系列联系深刻的影响了印支及东南亚地区的历史发展。其次,冷战时期的泰国与印支国家关系是该时期泰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泰国对外关系的一贯特点。此外,对冷战时期的泰国与印支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把握现时泰国对外关系总体趋势和特点,也有利于理解和促进现时的中国与泰国关系。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并运用地区史以及冷战史的研究视角,对相关文献和材料进行分析与批判,将泰国与印支国家关系置于印支地区历史发展以及东南亚与全球冷战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本文以冷战时期印支地区的历史发展为分期依据,将冷战时期的泰国与印支国家关系分为1947—1954,1954—1975,1975—1991三个时期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冷战时期的泰国与印支国家关系进行研究与总结。本文认为在整个冷战时期,泰国在处理与印支国家关系上,泰国善于借助外部支持,外交上灵活多变,成功维护了本国利益,对地区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变化发展没有决定性影响。此外,这一关系受到了泰国国内政治,以越南地区霸权主义为主的印支地区共产主义势力,以及中国,美国和前苏联的影响。随后,本文指出在理解现时泰国与印支国家关系时,应注意到印支共产主义及越南霸权主义,边界划分问题,以及泰国政局变动的影响都以全面减弱,并且这—关系未来将持续深化。最后,本文指出现时在发展中泰两国关系时,中方应客观看待泰国与地区外势力的合作,利用好东盟机制,还应加强两国在共同利益上的合作。

付瑾琳[3](2017)在《冷战后泰国对越政策调整及泰越关系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泰国和越南是中南半岛两个十分重要的国家。在很多方面,泰国对越南的政策实施对于东南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地缘上的接近导致泰国对于越南的发展非常的敏感。冷战时期,泰国历届领导人都对越南采取了十分强硬的政策。冷战结束后,两国间关系开始解冻。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泰国领导人意识到只靠过去强硬的武力打击并不足以满足当前泰国发展的需要。泰国总理差猜对印支三国采取了将“战场”变为“商场”的外交政策,正是泰国优先对越南的示好,通过改变外交政策开启了连锁反应,促进了冷战后两国双边关系的改善。在研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近代至冷战前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阐述了冷战前的泰越关系发展的背景及政策,并对两国在冷战时期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其次,本文通过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分别就不同时期泰国对越政策的转变以及两国间关系发展进行了分类总结,其中涉及越南加入东盟时期、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以及英拉和巴育执政时期的泰越关系发展历程。最后,通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冷战后泰越关系发展转变的特点,阐明了泰越双边关系转变的动因,以及冷战后两国间关系对双方、东盟及其他大国所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冷战后泰越两国关系的转变的原因在于冷战结束后国际环境发生变化,经济利益上升为国家间竞争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下,泰国和越南彼此需要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以发展自身的经济,当过去的“武力至上”让位于“经济合作”的时候,泰越两国也改变固有思维模式,化敌为友。就越南而言,苏联解体让越南失去了靠山,急需与邻国改善关系以发展经济。就泰国而言,与越南发展友好关系扩大了其贸易市场,发展了本国经济。在政治领域,双方进行频繁的高层互访,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东盟的框架下,实现了很多务实的合作。经济领域,泰国将越南看作是投资的乐土,大力对越南进行投资,双方的贸易额在90年代后也稳步提升。

艾宏伟[4](2014)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是2000年11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提出的。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正在紧张地进行当中,可以说已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在2002年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后,“早期收获”类产品的降税进程就已从2004年起开始启动。此外,双方还于2004年11月共同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等文件,共同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和制度。尤为重要的是《服务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的签署,它们为双方在2005年7月全面正式启动降税进程扫除了障碍。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推动相关学术研究有所裨益。2007年1月14日,在温家宝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中国与东盟10国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的第一个关于服务贸易的协议,是继《货物贸易协议》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它的签署将有力地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的融合,进一步推动双方服务业的开放与发展,为确保在2010年如期、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为了保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良好运作,更为迅速地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探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概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基础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织机构制度。第二章探讨了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框架协议述评。本章首先介绍了中国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合作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该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最后对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特点。第三章探讨了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的实证考察,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合作发展现状以及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的水平状况。第四章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该部分主要分析了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存在的现实缺陷。第五章探讨了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本章首先介绍了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产生的必要性,其次分析该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所遵循的法律原则和宗旨,最后对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渊源进行了探讨。第六章讨论了完善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法律发展的对策。本文提出了北美-欧盟主要成员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经验。其次提高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促进因素与促进中国与东盟开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具体对策。

麻昌港[5](2014)在《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进程及影响机制分析》文中提出自从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初步建成以来,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不断增长,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不断向前推进。面对中国-东盟区域的发展新需求,我们不由得关注如下问题:为什么我们要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当前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程度如何?影响一体化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如何积极推进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围绕上述问题,本文按照如下逻辑进行阐发:第一,通过文献综述,理清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线索,分别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贸易引力模型、空间经济学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展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然后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构建FC扩展模型——三国自由资本模型,来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问题,从而解答了第一个问题。第二,通过构建贸易、投资一体化指标体系和金融一体化的指标体系,采用国际对比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和其他模型,对当前中国-东盟贸易一体化、金融一体化发展程度以及影响中国-东盟贸易、投资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运用贸易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分析了双边关系和中国-东盟贸易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回答了第二个、第三个问题。第三,通过前面五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总结得出本文的基本结论,并据此提出推进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建议和措施。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一)RTA效应。成立RTA会从根本上影响全球经济的空间分布,资本和贸易更多的转向RTA;其次,在RTA成员国之间利益分配从整体上更偏向大区域。(二)中国-东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世界GDP增长率和中国GDP增长率导致了中国-东盟贸易一体化程度的下降,而东盟地区的GDP增长率、平均关税率的下降、中国和东盟的经济规模以及上一期的贸易一体化程度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中国-东盟贸易一体化的程度。(三)双边关系和贸易一体化、投资一体化。中国-东盟双边关系对贸易一体化产生一定的滞后影响,且双边关系越紧密,双边的贸易总额或贸易份额越大,因而贸易一体化程度也越高;中国-东盟双边关系对投资一体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双边关系越紧密,双边投资总额或区域内双边投资份额也越大,投资一体化发展程度也越高。(四)中国-东盟金融一体化的影响因素。金融一体化程度主要受到金融一体化程度本身的滞后一期、贸易依存度以及区内贸易额占区域总贸易额比重的影响,计量结果还进一步揭示了区域贸易和区域金融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中国-东盟金融一体化和区域贸易之间存在正效应还是负效应主要取决于区域外部的贸易比重和区域内部贸易比重的大小变动情况。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第一,以空间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将自由资本模型发展成为三国自由资本模型,并相继分析RTA的FDI转移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第二,构建区域贸易一体化的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贸易一体化以及投资一体化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第三,运用贸易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阐述了国际贸易的政治因素影响传导机制,并首次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双边关系和贸易一体化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第四,建立区域金融一体化的指标体系对中国一东盟金融一体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建立基本计量模型对区域贸易和金融一体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第五,采用国际对比研究的方法,将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研究置于国际视野之中进行。

吴崇伯[6](2012)在《印度尼西亚旅游业发展及其与中国在旅游业的合作》文中研究说明印尼旅游业7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印尼国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印尼正在采取新的措施,推动旅游业再上新台阶,并加强与中国在旅游业方面的合作,争取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到印尼旅游。

杨德志[7](2012)在《从晚清能臣到抗战楷模 ——韩国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韩国钧,1857年出生于江苏泰县海安镇,1877年考取秀才,1879年中举人。此后,四次会试均落第。1889年依例应大挑,得一等,以知县起家,宦游南北,清末官至吉林民政司。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政府江苏民政长、安徽巡按使、江苏省长并一度兼任督军。1925年初,辞官退隐故里,读书编纂,修水利,办实业,居乡问政。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先后应聘财政部江苏苛捐杂税监理委员会、监督公债用途委员会、全国水利委员会、省政府禁烟委员会等多个委员会委员职务,往来海安、南京,出席会议,献策甚多。抗战爆发后,他拥护国共合作,积极调处新四军与国民党韩德勤顽军之间的矛盾,支持新四军东进抗战,为新四军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拒绝汪伪邀其出任江苏省伪省长,受到软禁和监视,忧愤交加,遂于1942年1月23日病逝。陈毅曾将其与宋明诸贤相并论,誉之为“民族抗战之楷模”。综观韩国钧的一生,从晚清能臣到北洋政府的封疆大吏,从国民政府的地方名绅到抗战时期的抗战楷模,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本文分五章对韩国钧的一生主要经历进行述评。第一章评述了韩国钧的早年生涯,结合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的因素,阐述了韩国钧的家世、早年科举经历和幕府历练对其一生的影响和作用,或者说韩国钧早年生涯的经历,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前提和基础。第二章考察了晚清时期韩国钧的仕宦历程,其由知县起家,跨府称道,宦游南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每司一职,均有成效,而且都得到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的褒奖,充分展现了他忠君守职、练达勤明的能臣本色。第三章评析了北洋政府时期,韩国钧作为封疆大吏的作为,从其江苏民政长、安徽巡按使和江苏省长的作为上看,一个无兵无勇的文人大吏,在军阀专权的历史舞台上,尽管他勤于政事、一心为民,但仍留下了太多的无奈和遗憾,最终不得不以辞职的方式,黯然离开了政治舞台。第四章评述了韩国钧退隐后的主要作为,通过其热心水利、兴办实业、关注地方文化教育的事迹,再次体现了他一贯关心民瘼、造福桑梓的民本精神。第五章从其积极调处国共摩擦、支持新四军东进抗日和以身殉国的事迹上,总结分析了他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另外,论文结语部分对韩国钧政治思想的内容、特点和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本文主要在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指导下,以历史实证方法为基础,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角度对韩国钧进行较为系统地研究,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大环境中,既注重考查其一生思想变化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又注重对单一文本的具体解读,以期能将韩国钧生平经历及其思想变化作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从另一个侧面也能反映出,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的某些特征。由于目前缺乏对韩国钧有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本人希望这篇论文能够对韩国钧研究作一点微薄的贡献。

沈红芳[8](2009)在《全球经济衰退对东南亚经济的影响及危机应对》文中提出美国金融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经济衰退之后,对东南亚的虚拟与实体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溢出"效应的加强和全球经济形势的恶化,东南亚经济在2009年面对更为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东南亚各国在采取各种积极灵活的应对举措的同时,大力推进东盟区域内部的经济整合,加大泛区域甚至跨区域的经济合作,并积极争取外援,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全球经济衰退对东南亚经济的冲击。

吴喜龄[9](2009)在《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服务对外贸易发展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东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近邻国家,在地缘经济、战略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紧密联系。双边货物贸易发展势头良好,但相应的服务贸易发展远远滞后。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及服务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实施,给双边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合作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对这一个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和贸易竞争优势理论,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使用联合国贸发会官方统计网站关于中国与东盟各个成员国1980-2007年间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量、结构等最新数据,对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各自的竞争优势和经济贡献度进行比较分析;结合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合作状况,剖析中国东盟发展服务贸易的障碍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首先,阐述中国和东盟各自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揭示各自在总量、结构和差额方面的特点。其次,对中国和东盟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和对各自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和东盟在电信业、旅游业、运输、建筑、银行业和其他商业服务等服务业的贸易与合作状况。再次,结合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的进程,探讨阻碍双边服务贸易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立和完善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的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与东盟国家对话,消除政治误解;加大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引导和扶持;明确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的重点合作领域,有次序的进军东盟市场;以发展态势良好的货物贸易为依托,积极带动相关服务贸易的出口;积极开拓服务贸易的合作新领域,寻求更多合作机会;加强双边服务贸易的统计。本文研究结论有:一是中国与东盟各自服务贸易竞争力都在不断提升,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是中国与东盟各自服务贸易对经济都有较大的贡献。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1%将促进经济增长1.67%,出口对经济增长作用大于进口;东盟主要代表国新加坡与中国相似;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服务贸易的进口对经济增长促进大于出口。三是中国与东盟四个代表国服务贸易各有优势差异,双方具有较强互补性。四是中国与东盟进行服务贸易是双赢之举。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弹性系数为正,进口系数为负;而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服务贸易则相反,说明中国对其出口服务贸易,对双边都有正效应。

黄培清[10](2009)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中泰经贸合作研究》文中提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时代潮流,对次区域各国在经济、政治及安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一直重视和积极参与次区域合作,把参与次区域合作作为中国与东盟共建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依托。泰国是大湄公河下游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次区域合作的积极倡导者,是中国在次区域合作国家中的最大贸易伙伴。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极大地影响着次区域合作的进展,保持和发展两国的经贸关系实际上已成为维持次区域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本文试图探讨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背景下,中泰经贸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文章运用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和历史实证法、定量分析法等方法阐述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机制和合作进展,分析中泰两国在次区域合作中的战略选择和次区域合作对中泰经贸合作的影响,以及中泰经贸合作在次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研究中泰经贸合作在贸易、投资、旅游等三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认为加强两国间经贸政策协调、优化双方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促进中国企业扩大对泰投资效益、加强两国农业和旅游业合作能有效推动中泰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二、柬经济部长赴泰争取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柬经济部长赴泰争取投资(论文提纲范文)

(1)泰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泰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第一节 海上丝绸之路的由来与发展
        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命名
        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泰国与海上丝绸之路
        一、泰国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贡献
        二、海上丝绸之路对泰国的影响
    第三节 泰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泰国的地缘价值
        二、泰国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
第二章 泰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第一节 泰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
        一、泰国各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
        二、泰国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
    第二节 泰国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因分析
        一、泰国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内部原因分析
        二、泰国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外部原因分析
    第三节 泰国青年对泰中关系的一般认知
第三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泰国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 影响泰国战略选择的因素
        一、国内政治因素
        二、国内经济因素
        三、地缘政治因素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泰国实施的战略
        一、“大国平衡”战略
        二、“泰国4.0”战略与东部经济走廊计划(EEC)
        三、积极开展重要安全合作
第四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泰国的战略评析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泰国的战略评析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泰中之间的战略对接
        二、初步成效
        三、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中国的政策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冷战时期泰国与印支国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1947年至1954年间泰国与印支国家关系
    第一节 1947年至1954年间国际及泰国形势
        一、国际形势的变化
        二、东南亚地区形势的变化
        三、泰国国内形势的变化
    第二节 1947年至1954年间泰国与老挝关系
        一、1947年至1954年间泰老外交关系
        二、1947年至1954年间泰老军事关系
    第三节 1947年至1954年间泰国与柬埔寨关系
        一、1947年至1954年间泰柬外交关系
        二、1947年至1954年间泰柬政治关系
    第四节 1947年至1954年间泰国与越南关系
        一、1947年至1954年间泰越外交关系
        二、1947年至1954年间泰越军事关系
    第五节 1947年至1954年间泰国与印支国家关系的小结
        一、泰国初步建立与印支国家的外交关系
        二、亲美反共政策主导下的泰国印支外交
        三、泰国与印支国家经贸关系脆弱
第二章 1954至1975年间泰国与印支国家关系
    第一节 1954年至1975年间国际及泰国国内形势
        一、国际形势的变化
        二、东南亚地区形势的变化
        三、泰国国内形势的变化
    第二节 1954年至1975年间泰国与老挝关系
        一、1954年至1975年间泰老政治和外交关系
        二、1954年至1975年间泰老经贸关系
    第三节 1954年至1975年间泰国与柬埔寨关系
        一、1954年至1975年间泰柬政治和外交关系
        二、1954年至1975年间泰柬经贸关系
    第四节 1954年至1975年间泰国与越南关系
        一、1954年至1975年间泰越政治和外交关系
        二、1954年至1975年间泰越经贸关系
    第五节 1954年至1975年间泰国与印支国家关系的小结
        一、泰国与印支国家关系受地区局势及外部势力影响
        二、泰国与印支国家关系受泰国政局变动影响
        三、泰国自身不能完全主导与印支三国的关系
        四、泰国未能全面建立与印支三国的友好关系
第三章 1975年至1991年间泰国与印支国家关系
    第一节 1975年至1991年间国际及泰国国内形势
        一、国际形势的变化
        二、东南亚地区形势的变化
        三、泰国国内形势的变化
    第二节 1975年至1991年间泰国与老挝关系
        一、1975年至1991年间泰老政治和外交关系
        二、1975年至1991年间泰老经贸关系
    第三节 1975年至1991年间泰国与柬埔寨关系
        一、1975年至1991年间泰柬政治和外交关系
        二、1975年至1991年间泰柬经贸关系
    第四节 1975年至1991年间泰国与越南关系
        一、1975年至1991年间泰越政治和外交关系
        二、1975年至1991年间的泰越经贸关系
    第五节 1975年至1991年间泰国与印支国家关系的总结
        一、泰国与印支三国关系在大部分时间内不稳定
        二、泰国与印支三国关系受越南地区霸权主义的强烈影响
        三、老柬两国成为了泰国抵抗越南扩张的前线
        四、泰国与印支三国关系受到印支难民问题的影响
        五、泰国发展与印支三国关系时务实,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六、泰国与印支国家经贸关系在冷战末期开始全面发展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3)冷战后泰国对越政策调整及泰越关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冷战时期泰越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冷战时期泰越关系发展背景
        一、近代以前至冷战时期的泰越关系发展回顾
        二、冷战时期的泰越关系发展的泰国国内背景
        三、冷战时期的泰越关系发展的东南亚地区背景
    第二节 冷战时期泰国对越政策
        一、銮披汶.颂堪政府时期(1948年-1957年)
        二、克立·巴莫时期(1975年-1976年)
        三、差猜时期(1988年-1991年)
    第三节 冷战时期泰越关系嬗变的历史过程
        一、越南战争时期(1950-1975年)的泰越关系
        二、1975年-1978年的泰越关系
        三、越南侵柬时期(1978年-1990年)的泰越关系
第二章 冷战后泰国对越政策的调整
    第一节 冷战后泰国为改善双边关系的政策实施
        一、冷战后泰国对中南半岛的政策
        二、难民问题的解决
        二、相互信任的建立
    第二节 越南加入东盟后的泰越关系发展
        一、泰国对越转变外交政策的背景
        二、越南加入东盟后的泰国对越政策
        三、越南加入东盟后泰越关系发展
    第三节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泰越关系发展
        一、金融危机下的泰越关系发展
        二、他信时期的泰越关系发展
        三、英拉和巴育政府时期的泰越关系发展
第三章 冷战后泰越关系发展的特点、动因及其影响
    第一节 冷战后泰越关系发展的特点
        一、政治互信日益巩固
        二、经贸关系日益密切
        三、合作与竞争并存
    第二节 冷战后泰越关系发展的动因
        一、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变化
        二、泰国试图获得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三、越南试图寻求合作发展经济
    第三节 冷战后泰越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对泰国的影响
        二、对越南影响
        三、对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述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概况
        (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生的国际背景
        (二) 中国与东盟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基础
        (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法律框架
        (一)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货物贸易框架协议
        (二)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服务贸易框架协议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织制度
        (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织机构
        (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组织机构的表决制度
    四、本文的研究范围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本选题的意义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
        (二) 本选题的意义
第二章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框架协议述评
    一、中国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合作的重要意义
        (一) 政治方面的意义
        (二) 经济方面的意义
        (三) 区域一体化方面的意义
    二、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
        (一) 定义和范围
        (二) 义务和纪律
        (三) 具体承诺
        (四) 机构条款
    三、各国具体承诺(减让表)和开放部门
        (一) 中国具体承诺的主要内容
        (二) 东盟具体承诺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的实证考察
    一、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概述
    二、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合作发展现状
        (一) 中国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合作的背景
        (二) 中国与东盟近年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三)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合作的领域
        (四) 对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的评析
第四章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与东盟发展服务贸易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服务贸易管理体制需进一步完善
        (二) 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使服务贸易合作领域有局限性
        (三) 行业标准和政策差异,影响合作的开展
        (六) 东盟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不平衡
        (七) 东盟各国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
        (八) 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逆差进一步加大
    二、影响中国-东盟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 空间距离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
        (二) 制度性的障碍
        (三) 文化与语言障碍
        (四) 海关监管制度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法律障碍
        (一)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矛盾
        (二) 各国有关服务贸易的立法不完善
        (三) 各国存在程度不同的服务贸易壁垒
第五章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产生
        (一) 建立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必要性
        (二) 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是东盟区域贸易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所遵循的法律原则
        (一) 争端解决机制的宗旨
        (二) 坚持WTO的原则为指导
        (三) 坚持公正和平等的原则
        (四) 当事人主义原则的应用
        (五) 政治和法律手段并用的原则
    三、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 《争端解决协议》的性质
        (二) 《争端解决协议》的适用范围
        (三) 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
        (四) 《争端解决协议》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比较
    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渊源
        (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部协议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依据
        (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外的法律依据
    五、对《争端解决协议》的评价
        (一) 对实施《框架协议》的各项原则和措施提供有力保障
        (二) 《争端解决协议》借鉴了国际通行原则,又富有自身特点
        (三) 《争端解决协议》规定的争端解决范围广泛
        (四) 规定了以多种方式解决争议,强调了仲裁的特殊作用
        (五) 解决争端的程序规定比较完备
        (六) 为各成员参加争端解决提供了可能性
第六章 完善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法律发展的对策
    一、借鉴北美-欧盟主要成员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经验
        (一) 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经验主要
        (二) 英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经验
        (三) 德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经验
    二、提高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促进因素
        (一) 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国内服务业的发展
        (二) 发挥中国与东盟国家资源的绝对优势
        (三) 优化各国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四) 发展跨国公司服务外包
        (五) 扩大双边或多边服务贸易需求
        (六) 《框架协议》的法律保障
    三、促进中国与东盟开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具体对策
        (一) 拓展服务贸易的领域与方式
        (二) 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三) 完善服务贸易的法律环境
        (四) 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政府间对话,消除政治障碍,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进程及影响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1.2.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2.2 本文的分析框架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3.1 本文的创新
        1.3.2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及CAFTA概述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研究综述
        2.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研究综述
        2.1.4 贸易一体化研究综述
        2.1.5 投资一体化研究综述
        2.1.6 金融一体化研究综述
        2.1.7 中国东盟一体化和亚洲区域一体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
    2.2 贸易引力模型研究综述
        2.2.1 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形式
        2.2.2 国内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及应用现状
        2.2.3 评述和展望
    2.3 空间经济学研究综述
        2.3.1 空间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的关系
        2.3.2 空间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2.3.3 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2.3.4 FC模型
    2.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展和所面临的问题
        2.4.1 发展进程
        2.4.2 开放市场时间表
        2.4.3 峰会目录
        2.4.4 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所面临的问题
第3章 基于FC三国模型的经济一体化效应分析
    3.1 基本模型
        3.1.1 基本假设
        3.1.2 消费者行为
        3.1.3 生产者行为
    3.2 模型分析
        3.2.1 FDI转移效应
        3.2.2 贸易转移效应
    3.3 数据来源和实证结果
        3.3.1 FDI转移效应
        3.3.2 贸易转移效应
    3.4 基本结论
第4章 中国-东盟贸易一体化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1 统计指标、数据来源及模型
        4.1.1 统计指标
        4.1.2 数据来源
        4.1.3 基本模型的假设—对贸易引力模型的扩展
    4.2 实证数据和计量分析
        4.2.1 区域贸易依存度
        4.2.2 区域贸易份额
        4.2.3 贸易密集度指数
        4.2.4 区域贸易内向指数
        4.2.5 计量结果及分析
    4.3 结语
第5章 中国-东盟双边关系和贸易一体化
    5.1 国际双边关系定量研究的现状及其问题
    5.2 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定量研究方法
        5.2.1 双边关系定量方法和流程
        5.2.2 对双边关系分值标准的设定
    5.3 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5.4 基本模型假设
    5.5 数据来源和说明
    5.6 数据统计和计量分析
        5.6.1 双边关系统计分析
        5.6.2 计量结果及分析
    5.7 结语
第6章 中国-东盟双边关系和投资一体化
    6.1 统计指标及模型
    6.2 计量结果及分析
        6.2.1 单位根检验
        6.2.2 协整分析
        6.2.3 因果检验
        6.2.4 回归结果
        6.2.5 计量结果分析
    6.3 结语
第7章 区域贸易和中国-东盟金融一体化
    7.1 基本模型
    7.2 指标和统计来源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不同区域的金融一体化程度
        7.3.2 中国-东盟金融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7.4 结语
第8章 全文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本文的基本结论
    8.2 本文的政策建议
附录
    附录1 贸易平衡预算的推导
    附录2 产业份额变动的推导
    附录3 关键因素累积法计算的中国-东盟国际关系分值(2003-2011)
    附录4 双边关系和贸易一体化各指标统计值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印度尼西亚旅游业发展及其与中国在旅游业的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迅速发展的旅游业
二、政府的政策措施与旅游业发展趋势
    1. 简化手续
    2. 积极发展国际航空事业,并开辟新航线
    3. 兴建旅游宾馆,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4. 与周边邻国开展旅游合作
    5. 印尼的旅游业近些年由于一系列的灾难受到重创,包括2002年的恐怖炸弹袭击,伊拉克战争引发的攻击西方人的担心,SARS的爆发以及本国政府新通过的签证限制等。
三、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在旅游业方面的合作

(7)从晚清能臣到抗战楷模 ——韩国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早年生涯
    第一节 时代与家世
    第二节 坎坷科举路
    第三节 幕府历练
第二章 晚清能臣
    第一节 知县起家
        一、棘手的开局
        二、县任作为
    第二节 清化镇的四品官
        一、跨府称道
        二、路矿交涉
        三、蚕桑中学堂
        四、日本考察
    第三节 宦游南北
        一、奉天交涉局长
        二、粤省练兵
        三、东北大鼠疫
第三章 北洋政府的封疆大吏
    第一节 由静观革命到转身民国
    第二节 一掌江苏省政
        一、“礼”送张勋
        二、兵灾善后
    第三节 安徽巡按使前后
        一、觐见袁世凯
        二、励图皖治
        三、冷眼观帝制
    第四节 二掌江苏省政
        一、重返政坛
        二、700万元新公债风波
        三、齐卢战争
第四章 国民政府的地方名绅
    第一节 热心水利
    第二节 兴办实业
    第三节 关注地方的文化和教育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楷模
    第一节 黄桥战役前后
    第二节 以身殉国
    第三节 身后哀荣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有关韩国钧的一组照片
    附录二:韩国钧大事年表
    附录三:前江苏省长泰县韩公紫石神道碑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全球经济衰退对东南亚经济的影响及危机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经济衰退对东南亚经济的影响
    (一) 金融传导给东南亚金融业带来严峻考验
    (二) 贸易传导对东南亚工业成长和产品出口形成阻滞
    (三) 投资传导导致东南亚国内外投资萎缩
    (四) 危机滞后效应使东南亚经济在2009年面对更为严峻的考验
    (五) 危机的最终受害者是广大人民大众
二、国家层面的危机应对举措
    (一) 各种积极的金融货币财政举措
    (二) 设立各种安全救助, 减少危机对中小企业生产和人民就业的影响
    (三) 开拓新的出口市场, 大力发展旅游业, 积极寻求外部资金来源
三、地区层面的危机应对举措
    (一) 东盟集体危机应对举措
    (二) 积极参与泛区域和跨区域经济合作, 应对全球经济危机
四、结语

(9)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关于服务贸易的研究文献
        1.2.3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研究现状
        1.2.4 小结: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启示
    1.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困难
第2章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比较
    2.1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总量比较
        2.1.1 中国服务贸易的总量分析
        2.1.2 东盟服务贸易的总量分析
        2.1.3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概况比较
    2.2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结构比较
        2.2.1 中国服务贸易的贸易结构分析
        2.2.2 东盟各国服务贸易的贸易结构分析
        2.2.3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结构比较
第3章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贡献度和竞争力比较
    3.1 中国与东盟服务业竞争力的比较
        3.1.1 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理论
        3.1.2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分析
        3.1.3 东盟各国服务贸易竞争势指数分析
        3.1.4 小结:双边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但不断提升
    3.2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
        3.2.1 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3.2.2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贡献度的实证检验
        3.2.3 中国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3.2.4 东盟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3.2.5 小结: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互补性强
    3.3 小结: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竞争力虽弱但互补性强
第4章 中国与东盟主要服务业双边贸易与合作状况
    4.1 电信服务的贸易与合作
    4.2 旅游服务的贸易与合作
    4.3 运输服务的贸易与合作
    4.4 建筑服务的贸易与合作
    4.5 银行业服务的贸易与合作
    4.6 其他商业服务的贸易与合作
第5章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及其障碍
    5.1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
    5.2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障碍
        5.2.1 信息平台不完善
        5.2.2 缺乏核心国家领导和政策引导
        5.2.3 发展水平差异大,法规不健全
        5.2.4 存在政治风险和不稳定因素
第6章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6.1 建立和完善与东盟的信息交流平台
    6.2 加强与东盟的对话消除政治误解
    6.3 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
    6.4 明确重点领域有次序进入东盟市场
    6.5 以货物贸易为依托带动相关服务出口
    6.6 积极开拓服务贸易合作的新领域
    6.7 加强服务贸易的统计和监督服务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附录 A:东盟各国历年服务贸易进出口贸易结构数据表
    附录 B:中国东盟各国服务贸易经济效应实证数据附表

(10)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中泰经贸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研究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机制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展
    三、亚洲开发银行主导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章 中泰两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战略选择
    一、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战略选择
    二、泰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战略选择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对中泰经贸合作的影响
第三章 中泰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展望
    一、中泰贸易的现状
    二、中泰相互投资现状
    三、中泰旅游业合作现状
    四、中泰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
    五、中泰经贸合作展望
    六、加强中泰经贸合作的建议
第四章 中泰经贸合作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泰经贸合作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长期稳定发展
    二、中泰经贸合作促使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富有成效
    三、中泰经贸合作吸引区域外力量加大对次区域合作的投入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柬经济部长赴泰争取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战略研究[D]. 李林贵.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2]冷战时期泰国与印支国家关系研究[D]. 王坚宇. 云南大学, 2017(07)
  • [3]冷战后泰国对越政策调整及泰越关系发展研究[D]. 付瑾琳. 云南大学, 2017(05)
  •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研究[D]. 艾宏伟. 安徽大学, 2014(08)
  • [5]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进程及影响机制分析[D]. 麻昌港.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6]印度尼西亚旅游业发展及其与中国在旅游业的合作[J]. 吴崇伯.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2(04)
  • [7]从晚清能臣到抗战楷模 ——韩国钧研究[D]. 杨德志. 扬州大学, 2012(07)
  • [8]全球经济衰退对东南亚经济的影响及危机应对[J]. 沈红芳. 南洋问题研究, 2009(03)
  • [9]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的比较分析[D]. 吴喜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9(11)
  • [10]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中泰经贸合作研究[D]. 黄培清. 暨南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柬埔寨经济部长赴泰国投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