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深施氮肥技术的改进

稻田深施氮肥技术的改进

一、稻田氮肥深施技术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刘天奇[1](2018)在《氮肥深施模式下免耕稻田氮素利用及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农村劳动力的短缺使得免耕栽培技术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然而,免耕稻田仍然采用传统的氮肥撒施技术,氮肥颗粒滞留于土壤表层会导致免耕稻田气态氮损失加大,氮肥利用率和产量降低。因此研究氮肥深施模式下免耕稻田氨挥发和氧化亚氮的释放、氮素利用的变化特征及相应微生物调控机制,可以为该技术的推广与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13-2016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花桥镇试验基地进行,以长期免耕稻田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氮肥施用深度,研究了氮肥深施对免耕稻田氨挥发、氧化亚氮排放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具体试验处理包括:不施氮肥对照(CK)、传统表施(S)、5 cm穴施(5P)、10 cm穴施(10P)和20 cm穴施(20P)。本研究从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功能微生物群落分析出发,探讨不同氮肥施用深度下氧化亚氮排放的微生物调控机理,通过根际速效氮供应模型分析氮肥施用深度对水稻根系生长和氮吸收的影响;同时,设置氮肥深施比例盆栽试验,为进一步完善免耕稻田氮肥深施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免耕稻田氮肥深施相对于氮肥表施提高了水稻全生育期平均土壤铵态氮含量19.4%-94.5%,降低了平均地表水铵态氮含量22.5%-49.4%,显着降低了氨挥发总量32.4%-93.5%,且随氮肥施用深度的加大其对氨挥发的抑制作用也随之加强。(2)相对于免耕稻田氮肥表施,氮肥深施显着降低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pH和溶氧量,降低水稻全生育期平均土壤剖面氧化亚氮浓度16.7%-17.3%,显着降低了稻田氧化亚氮排放总量25.4%-26.5%。受土壤还原性、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对氧化亚氮排放的综合调控作用,氮肥深施10 cm处理相对于深施5 cm处理和深施20 cm处理分别减少氧化亚氮排放总量19.8%-24.1%和23.6%-26.1%。(3)免耕稻田氮肥深施相对于氮肥表施由于土壤速效氮底物含量的提高,促进了相应氨氧化古菌、氨氧化细菌、nirK型和nirS型反硝化细菌功能微生物群落代谢,提高水稻全生育期平均根际硝态氮供应速率18.5%-23.5%。同时,氮肥深施处理中深施10 cm处理相对于其他氮肥深施处理提高了水稻全生育期平均根际硝态氮供应速率6.3%-20.4%,提高了根表面积8.4%-23.5%,促进了根系对氮肥的吸收利用。(4)与氮肥表施相比,免耕稻田氮肥深施通过降低氮肥气态损失29.2%-30.5%,提高根际硝态氮供应速率,同时通过促进根系生长,促进了氮肥的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43.2%-47.6%。综合分析认为免耕稻田10 cm为最适氮肥施用深度,能有效降低氮肥气态损失和提高氮肥利用率。(5)基肥深施氮肥量控制在总施氮量的70%以内,氮肥深施比例加大可以提高水稻根际速效氮供应速率,促进根系生长进而提高氮肥利用率;当基肥深施氮肥量超过总施氮量70%,水稻生育后期对氮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氮肥利用率和产量不再升高。氮肥深施70%相对于其他氮肥深施比例处理提高氮肥利用率21.9%-29.5%,提高产量16.9%-28.3%。综上所述,四年的大田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深施可以显着降低免耕稻田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气态氮损失,进而提高水稻根际速效氮供应速率,促进根系生长和根系氮吸收,提高免耕稻田氮肥利用率和产量;同时,对于常规杂交中秆品种水稻,免耕稻田氮肥深施模式最适氮肥深施比例和深度为全氮肥施用量的70%作为基肥深施在10 cm土层。

柯健[2](2017)在《氮肥种类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去向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水稻施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氮肥施用量大,江苏问题尤为突出;(2)优化的施肥次数多,机插稻尤其明显,劳动强度大;(3)以人工撒施肥为主,施肥效果差,稻田氮肥损失现象严重。研究省肥、省工,同时高产、高效的新型施肥技术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减少农业氮肥污染至关重要。控释氮肥在有效减少总氮肥投入的同时,一次性基施具有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潜力,但受肥料类型影响巨大。水稻侧条施肥技术是一种机插稻特有的机械条带深施肥技术,随着机插秧的长足发展,该技术具有重大的发展前景。通过联合运用水稻侧条施肥技术和控释氮肥技术,理论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力投入,但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目前还缺乏系统性研究。本试验于2015-2016年在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南京农业大学水稻试验基地进行,通过设置2种施肥方式(撒施和机械侧条施肥)和3种控释氮源(硫包衣尿素,SCU;树脂包衣尿素,PCU;缓混肥,BBF),以常规分次施肥(CK)和不施氮(N0)为对照,研究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肥料氮释放、土壤(土壤溶液)无机氮时空分布与水稻氮肥吸收的同步关系;同时对稻田氮肥淋溶损失、氮收支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以期探索高产、高效的新型施肥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一次性撒施SCU和PCU的水稻产量显着低于常规分次施肥(CK)。一次性撒施BBF的分蘖发生明显多于CK,中后期群体生长动态(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抽穗期株型、光合能力)等于或略高于CK,最终水稻产量与CK无显着差异。与撒施相比,控释氮肥的侧条施肥显着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分蘖期、穗分化期的干物质积累,但对抽穗后物质生产的影响因肥料类型而异。与撒施相比,SCU侧条施肥显着提高了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剑叶SPAD和净光合速率,促进了根系生长,增加了抽穗-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最终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而PCU侧条施肥下的水稻产量与撒施相比无显着差异,主要由于显着低的结实率;与撒施相比,BBF侧条施肥的产量略有提高,但不显着。结果表明,BBF和SCU的侧条施肥较CK均提高了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2.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氮肥吸收和利用的影响SCU的氮肥释放呈“前多后少”特点;PCU呈“前少后多”特点,一次性撒施SCU和PCU较CK显着降低了水稻氮吸收和氮肥回收效率。与PCU相比,BBF增加了移栽期和分蘖前期氮的释放;与SCU相比,BBF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穗分化-抽穗期氮肥供应,很好的匹配了水稻氮肥吸收规律。最终在撒施处理下,BBF的成熟期氮吸收与CK无显着差异。与撒施相比,侧条施肥增加了水稻根际NH4+-N含量,延长了养分释放周期。与撒施相比,SCU、PCU和BBF侧条施肥分别平均提高植株氮吸收32.2%、10.7%和4.3%。然而,PCU侧条施肥在抽穗期-成熟期氮阶段积累有显着地降低趋势,这可能与其抽穗期不合理的群体构成有关。SCU和BBF侧条施肥氮肥回收效率均高于CK,且BBF的两年数据均达到显着水平。结果表明,侧条施肥能有效促进植株氮吸收,提高氮肥回收利用效率,尤其以BBF和SCU的效果最好。3.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氮肥淋溶损失和氮收支的影响稻田渗滤液和田面水中NH4+-N含量随生育期的变化动态受肥料类型显着影响,与已测定的肥料氮释放模式基本一致;而渗滤液中NO3--N含量变化主要受水分管理影响。较撒施处理,侧条施肥不同程度地增加了 20 cm和60 cm 土壤渗滤液中无机氮(NH4+-N+NO3--N)浓度,同时减少了田面水中NH4+-N浓度,两年结果基本一致。与撒施相比,SCU和PCU侧条施肥显着增加了氮淋溶和成熟期40-60 cm 土层无机氮含量,这可能与分蘖期和无效分蘖期高的肥料氮释放有关。SCU侧条施肥下氮肥淋溶损失最高,两年分别为6.65 kg N ha-1和5.34 kg N ha-1。与SCU和PCU侧条施肥相比,BBF侧条施肥下氮淋溶损失最低,两年结果一致,这主要与其在整个生育期更加平衡的氮肥释放有关。本试验结果表明,BBF侧条施肥较CK显着降低了稻田土壤氮表观损失,且不会带来氮淋溶损失的显着增加。基于以上结果,综合考虑水稻产量、氮肥吸收和利用,并结合对经济和环境效应的评价,本研究认为,在机插粳稻生产中,BBF侧条施肥是一种可以有效取代常规分次施肥的新型控释氮肥运用方式。

段然[3](2018)在《施肥方式对稻田氮素转化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文中提出水稻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2016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0.3亿公顷,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6.7%,占全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18.2%,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作为主食,因此,水稻生产对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氮肥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三要素之一,科学合理施用氮肥不仅对保障水稻产量、而且对提高稻米品质并减少氮素向环境排放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水稻氮肥用量过多、施用方式不合理,并引发出一系列环境问题。针对前述现状和问题,本文利用位于湖南岳阳的农业部岳阳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从氮肥类型和施用方法入手,开展了相关因子对水稻产量、稻田氨挥发、径流损失、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等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降低氮素流失等提供理论支持。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比较了不施肥(T1)、尿素常规施肥(T2)、控释肥常规施用(T3)、高量控释肥(早稻110 kg N hm-2、晚稻120 kg N hm-2)侧条施用(T4)、中量控释肥(早稻、晚稻均为90 kg N hm-2)侧条施用(T5)及低量控释肥(早稻、晚稻均为70 kg N hm-2)侧条施用(T6)下水稻产量、氮素流失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控释肥侧条施用可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提高氮肥利用率并减少面源流失。(1)在减少稻田秧苗数量和氮肥施用量的条件下,T4处理的水稻早晚稻产量比T2处理分别增加13.2%和4.7%,与T3处理相比亦分别增加7.3%和1.7%。(2)侧条施肥有效降低了稻田氮素流失量,年氮流失量为0.4660.673 kg?hm-2,比常规施肥处理降低地表径流氮流失量3.5%29.4%。(3)侧条施肥有效提高了氮肥利用率,T4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是T2、T3处理的1.7和1.2倍。早稻、晚稻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20.2 kg?kg-1(T4)、33.9 kg?kg-1(T6)。晚稻T6处理氮肥生理利用率较高,同一水稻季其他处理间并无显着差异。两季水稻的氮肥偏生产力均随施氮量的降低而增加。早、晚稻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氮素依存率无显着影响。综上,高量控释肥侧条施用(T4)是本研究区域最佳的施肥模式。2、通过大田试验方法,比较了不施肥(CK)、农民习惯施肥(FP)、有机无机配施(CT)、缓控肥一次表面撒施(SR)和缓控肥一次侧条深施(SF)等处理下稻田的氨挥发及径流损失。结果表明:田面水铵态氮浓度和单日氨挥发量总体表现为FP>CT≈SR>SF≈CK。施肥16天后,FP处理的氨挥发、硝态氮和铵态氮径流量分别为30.2、11.3和15.4 kg N hm-2,显着高于其他施肥处理。而SF处理的氨挥发、硝态氮和铵态氮径流量仅为18.9、4.1和6.8 kg N hm-2,相对FP处理分别降低了37.3%、64.0%和55.7%,差异显着。FP处理氨挥发和径流的氮损失占氮肥投入的37.9%,而SF处理仅为19.9%。CT和SR处理居中,分别为32.6%和27.7%。因此,施用缓控释肥可以一定程度降低稻田氮肥的氨挥发和径流损失,而缓控释肥侧条深施,能更显着的降低稻田氮素损失,是所有处理中最佳施肥方式。3、在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常规施肥+猪粪(MC)、施控释肥(SR)、控释肥侧条施用(SB)等处理下,在种植一季早稻和晚稻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硝化潜势(PNR)和反硝化酶活性(DEA)以及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显着增加了SB和MC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而MC处理的NO3--N含量降低。MC和CF处理的土壤DEA高于其他处理。MC处理土壤的PNR显着低于CF处理的土壤。不同处理的AOA amoA和nirS基因拷贝数无显着差异,而MC处理的nirK和nosZ基因拷贝数高于CF处理。施用氮肥显着增加了AOA末端限制性片段(TRFs)数量,SB处理的AOA TRFs达到最高,而不同施肥处理的AOB TRFs无显着变化。相似的,施肥增加了nirK基因TRFs数量,SR处理最高,而不同施肥处理的nirS和nosZ TRFs无显着变化,尤其是TRFs的相对丰度。所有的AOA amoA基因型均分布在archaeal group 1.1b,而95%AOB amoA基因型分布在Nitrosospira cluster 3a。超过40%的nirS OTUs属于Herbaspirillum。综上,SB和MC处理对土壤N、DEA和PNR水平有显着影响,并且会影响氮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SB组合猪粪能够改善水稻土肥力。相对普通尿素而言,在同样的施肥方式下,缓控释氮肥可显着降低氮素在淹水稻田的释放速率,有效降低氨挥发以及氮素径流和淋洗等损失的风险;氮肥侧条深施由于将肥料直接施用在水稻的根区,有利于水稻快速高效吸收,促进水稻生长并提高产量。此外,氮肥深施后养分可被土壤充分吸附和固定,大幅度降低了氮肥损失量、提高了利用率。综上,南方双季稻田中推广缓控释氮肥及侧条深施方法,对提高氮肥利用率、促进水稻高产等作用重大。

彭术,王华,张文钊,侯海军,陈安磊,魏文学,万勇军,袁辉忠[4](2020)在《长期氮肥减量深施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合理减少氮肥用量是解决我国当前稻田生态系统氮素损失量大、氮肥利用率低等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减少氮肥投入能否维持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肥力还不清楚。以我国南方典型红壤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连续7年化肥深施结合不同氮肥用量措施下双季稻产量、氮肥偏生产力、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肥力的差异特征,探讨长期氮肥减量的可行性,为制定适宜的双季稻田氮肥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2年,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开始设置氮肥减量深施长期定位试验,以常规施氮(CF,早、晚稻施氮量均为N 150 kg/hm2,基追肥均为表层撒施)为对照,基于化肥深施,设置3个氮肥水平(N1,减氮30%;N2,减氮23%;N3,减氮16%)。每年早、晚稻收获计产,并于2018年早、晚稻分蘖期、拔节期和成熟期采集水稻根际土壤,测定土壤无机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同时测定晚稻成熟期根际土壤pH、有机碳和全量养分含量,研究长期氮肥减量深施对双季稻产量和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与CF处理相比,深施条件下,减氮16%~30%处理早、晚稻分蘖期根际土壤无机氮和速效钾含量无显着变化,但减氮23%和30%处理早稻分蘖期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显着降低;拔节期和成熟期根际土壤NH4+-N和NO3–-N含量分别提高了4.26%~109.00%和2.56%~65.50%,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3.10%~32.60%和5.94%~42.40%,保证了双季稻生育中后期氮磷钾养分的稳定供应。在化肥深施基础上,连续7年减少16%~30%氮肥用量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早晚稻增产4.37%~32.70%,并维持土壤有机质和全量养分含量的稳定。【结论】结合化肥深施,在常规氮肥用量(150 kg/hm2)基础上减少30%氮肥投入,双季稻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不会降低,甚至高于撒施。因此,长期减施氮肥结合深施可以维持双季稻的产量和稻田土壤肥力的稳定,显着提高氮肥偏生产力。

慕亚芹[5](2017)在《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文中认为肥料被称为“粮食”的“粮食”,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施肥是增加农作物单产的重要措施。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在肥料使用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由习惯经验施肥转变为科学施肥,由只施氮肥转变为平衡施肥。这些转变是众多科研工作者几十年工作的结果,是植物营养学发展的见证,更是中国肥料政策转变的佐证。朱兆良,1932年8月21日生于山东青岛。1949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艺系,1950年转入化学系,1953年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至今。1993年获得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术委员。朱兆良在植物营养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多项研究成果或者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或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以朱兆良为线索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发展史进行研究,可以很好地认识植物营养学发展历史轨迹,这对于了解和掌握我国土壤化学肥料的科研、施肥技术推广发展过程与成就,了解我国肥料政策的变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朱兆良中小学接受的都是先进西式教育。1949年,他以同等学力资格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学院,四年大学生活让他养成了理性思考问题的习惯。1953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工作到今天。期间,他经历专业与职业的磨合期,服从安排到古巴援建一年,还在泗阳做了几年农民。从1974年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研究土壤氮素,他用20多年的时间让自己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花甲之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在参政议政的道路上踏出别样的浪花。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院士,离不开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名师的指导,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爱护,更离不开朱兆良本人所拥有的独特内在气质。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的研究可以概括为“提高化学氮肥利用率,减少其损失”。他以“任务带学科”的研究模式和同事主要围绕着作物高产及环境友好的总要求,研究土壤氮素转化与迁移,着力于作物(以水稻为主)高产中氮肥合理施用的理论和技术的探索。提出并论证了以“区域平均适宜施氮量作为宏观控制的基础,结合田块具体情况进行微调”的推荐作物适宜施氮量的建议;为追求氮素的农学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他在太湖地区和黄淮海平原等地区系统研究农田作物系统化学氮肥的去向;他根据田间观测和文献数据总结得出:中国农田中氮肥的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较低、损失率较高,降低氮肥施入农田后的损失率是提高其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的潜力之所在,也是减轻面源污染的着力点和关键。朱兆良积极推动植物营养学发展。组织编写《中国土壤氮素》、《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等专着。他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的设计经验并结合国情,于1986年与钦绳武同志合作,在河南封丘试验站建立独具特色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他两次组织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全国会议,朱兆良不仅自己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还推荐学生和同事参加中外合作项目,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朱兆良和国内外同行利用参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2003年启动“农业面源污染项目”的机会,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经过调查,加之多年科研工作中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深刻认识,他指出,造成中国地表水氮、磷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集约化养殖场畜禽排泄物,其次才是农田中氮肥的不合理施用。作为一名植物营养专家,朱兆良深知肥料对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可是伴随着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的同时,化肥施用量在逐年增加,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约35%。为缓解中国粮食安全压力,也为节约农业经营成本和保护环境,他从不同的层次、不同视角思考如何保障中国粮食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结构合理,以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朱兆良在几十年的研究工作中取得卓越的成绩与他在研究工作过程中注意形成自成一体的学术风格分不开。对研究对象的热爱和坚持、本人的个性特征和植物营养学研究范式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朱兆良学术风格。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深入理论、简化技术,敢于挑战、创新,对象专一,广泛涉猎是朱兆良学术风格的主要内容。

郭晨[6](2018)在《缓/控释尿素施用对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只能通过提高单产来实现。施氮是提高作物单产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氮肥养分释放速率较快,需要多次施用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速效氮肥施用后约40%-50%氮素通过淋溶、径流、挥发、硝化-反硝化等途径损失,导致氮肥利用率低,同时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缓/控释尿素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可以减缓或控制肥料中养分释放速率或养分在土壤中转化速率,以实现养分供应与作物需求同步,从而实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压力的目的。然而,缓/控释肥料连续施用对作物生产力和环境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开展新型缓/控释尿素的施用效果研究和环境效益评价非常必要。本研究于2013-2015年在湖北省荆州市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控释尿素对水稻-油菜轮作系统作物生长、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稻田氨挥发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缓/控释尿素对双季水稻系统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稻田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对不同品种水稻和灌溉方式的响应。主要结果如下:(1)控释尿素在提高水稻和油菜产量方面相比普通尿素更具优势,控释尿素和配施处理可以在氮肥施用量减少21.4%条件下实现水稻稳产,等量氮肥投入条件下实现水稻增产5.4%-9.9%。控释尿素相比普通尿素显着提高水稻氮肥回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2)控释尿素CRU1(聚氨基甲酸酯包膜尿素)和CRU2(可降解酯类包膜尿素)可以在氮肥施用量减少21.4%条件下实现油菜稳产,CRU1和CRU2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且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较优。等量氮肥投入条件下实现油菜增产8.3%-26.8%。与普通尿素相比,CRU1和CRU2均能显着提高油菜氮肥回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3)氨挥发损失是水稻和油菜田土壤重要的氮肥损失途径,水稻季和油菜季氨挥发损失占氮肥施用总量的4.4%-15.9%和0.6%-3.5%。控释尿素可以显着降低水稻-油菜系统农田氨挥发。与普通尿素相比,控释尿素可以减少水稻-油菜轮作周年氨挥发累积损失率58.5%-78.6%。(4)综合考虑水稻-油菜轮作系统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氨挥发等因素,水稻季CRU1处理表现最优,油菜季CRU1和CRU2处理表现最优。(5)缓/控释尿素和EM菌肥相比普通尿素可以显着提高早稻和晚稻产量,与普通尿素相比,早稻季平均增产14.9%-15.8%,晚稻季平均增产16.1%-20.7%,周年平均增产15.4%-18.0%。(6)缓/控释尿素可以有效减少稻田CH4和N2O排放,相比普通尿素,早稻季和晚稻季CH4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22.9%-37.5%和6.3%-41.8%;早稻季和晚稻季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20.0%-46.1%和36.1%-45.3%,EM处理早稻季和晚稻季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26.1%和30.4%。(7)缓/控释尿素相比普通尿素可以显着减少早稻季和晚稻季GWP和GHGI早稻季和晚稻季分别以树脂包衣尿素(CRU)和碧晶尿素(CP)处理表现最优,既能提高水稻产量,又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8)不同品种水稻产量潜力不同,早稻季两优42产量最高;晚稻季湘丰优9号产量最高。早稻季两优287的CH4总累积排放最低,两优42的N2O总累积排放和GWP最低。晚稻季荆楚优148的CH4和N2O总累积排放和GWP最低。综合考虑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来看,早稻品种两优42和晚稻品种湘丰优9号GHGI最低,既能保证水稻产量,又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强度。(9)本试验条件下,两种灌溉方式间水稻产量差异较小。与常规灌溉(W1)相比,深水灌溉(W2)条件下FFP和CP处理CH4累积排放量减小,EM处理CH4累积排放量增加。W2可以不同程度减少早稻季和晚稻季稻田N2O累积排放量。早稻季,W2条件下CP处理GHGI最低,晚稻季,W1条件下CP处理GHGI最低。综上,缓/控释尿素连续施用可以实现双季水稻和水稻-油菜轮作系统作物稳产高产,并能明显降低土壤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能够作为该地区实现高产低碳生产的肥料管理方式大规模应用。

赵宏伟,沙汉景[7](2014)在《我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文章从施肥量、施肥模式、土壤氮素背景、养分配比以及品种角度分析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综述近年来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主要包括传统方法的优化和组合方案,即氮肥减失与氮肥深施相结合、分次施肥与氮肥精确后移相结合、水肥调控与节水灌溉相结合以及平衡施肥与保护性耕作相结合;介绍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四种新技术,即无损诊断、新型肥料、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和实地氮肥管理模式。并对今后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进行展望。

米松华[8](2013)在《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基于碳足迹核算和适用性低碳技术应用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耦合关系明显,一方面在高能耗的石油农业生产模式下,农业已成为温室气体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将导致生产潜力与农业资源有效供给的矛盾,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无论是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总排放的比重,还是甲烷和氧化亚氮两大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各自总量的比重均居全球最高。中国农业活动基数大、增长快,如不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农业活动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还会增大;且以“机械化+化学化=农业现代化”为特征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土壤、水体、空气等立体交叉污染和食品不安全等负外部性也将日益严重。因此,研究我国低碳型现代农业发展问题,不仅在理论上有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我国农业减排技术推广和低碳农业发展提供指导。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低碳农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从研究侧重来看,主要体现在重适应轻减排、重宏观轻微观、重技术轻推广尤其是对微观农户减排技术采纳系统实证研究的尚不多见。基于此,本文主要应用系统论中的协同理论和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结合已有低碳农业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现代农业理论推导,首先,界定了由概念群、核心要素、衡量指标组成的低碳农业内涵体系,并构建了低碳现代农业分析逻辑框架;其次,应用碳足迹理论采用全生命周期法对全国和各省区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系统核算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逐年分解分析;再次,利用德尔菲专家评价法筛选出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适用性技术和管理措施,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微观计量技术以稻田种植为例,对稻农减排技术采纳意愿以及一体化减排技术采纳数量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对低碳农业发展中技术、组织、政策耦合进行深度挖掘,并对水稻种植不同技术组合的排放效果、成本-收益、边际减排成本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基于以上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我国低碳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全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和文献综述部分,包括第1、2、3章的内容。主要界定本文研究边界、研究背景和意义、所用理论和方法、研究思路和框架、创新点和不足。鉴于本文属应用对策类研究,综述部分在对研究文献进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还介绍了国内外低碳农业发展实践。从已有文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方面,国外已形成以自然科学“田野实验”为主要研究方法和以经济学为主的社会科学“各类模型”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研究内容以及与之匹配的研究方法的一体化分析框架;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碳农业内涵、发展模式和路径、必要性和制约分析、政策与机制设计的定性研究方面;从国内外发展实践方面,国外侧重农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及农业碳源碳汇核算标准的制定,农业减排增汇补贴和碳市场交易已进入实施阶段;我国侧重依托国际项目合作进行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实践和试行碳排放交易以及依托中国绿色碳基金开展自愿市场的碳汇交易(主要是林业方面),关于低碳农业方面还处在概念性和基础性研究上,没有明确的实施方案。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目前多数侧重宏观层面,对微观主体的研究明显欠缺,尤其是基于具有适用性和经济性减排技术基础上的农户减排行为研究以及典型案例研究亟需加强。第二部分低碳现代农业分析框架的构建,包括第4章内容。在系统梳理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现代农业内涵、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基础上,试图把握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内涵拓展、主导模式,从而得出低碳现代农业是现代农业全面实现阶段的具体发展模式之一的观点。在综合了已有研究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提出由基本定义、概念群、核心要素、衡量指标构成的低碳现代农业内涵体系,并将低碳农业与相关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构建了由基础工作、发展路径、政策体系组成的低碳农业分析逻辑框架,而本文实证分析部分主要是验证发展判别和技术应用两项基础工作。第三部分是宏观层面实证分析部分,包括第5章内容。已有的IPCC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没有将农用能源和农资投入品隐含碳以及农业废弃物碳排放纳入核算体系,严重低估了农业生产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而造成减排措施上的缺失。本章应用碳足迹理论和分层生命周期评价法对我国及各省区1995—2010年间农业碳足迹总量和碳足迹强度进行了全面核算并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应用拓展的卡亚—波特恒等式运用完全分解法从内在机理上识别影响国家以及区域层面农业碳足迹排放量的驱动因素,从而结合总量核算和驱动因素时间序列分析,从宏观上完成对分析框架中低碳现代农业发展判别实证研究并提出区域分异视角下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第四部分是微观层面实证分析部分,包括6、7、8章内容。这部分首先,基于“增产减排或至少是稳产减排”的农业(户)生产需要,在全面汇整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应用修正式德尔菲法,分农田氧化亚氮减排、稻田甲烷减排、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三个专题,筛选出“确定性强、可行性强、减排潜力大、对产量有增产或稳产影响、农户易于采纳”的农业适用性减排技术“最终清单”;然后,以水稻为例,分别应用二元选择模型和计数模型对稻农稻田甲烷减排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数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以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村为研究案例,深度挖掘低碳农业发展中技术、组织、政策耦合经验,并对水稻种植不同技术组合排放效果、成本收益、基准模式向目标模式转化的边际减排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本部分从微观层面完成对分析框架中低碳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实证研究。第五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包括第9章内容。宏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1995—2010年间农业碳足迹整体处于阶段性上升态势,年均增长率为0.67%,可划分为快速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增速反弹回升期、增速放缓期四个阶段;农业碳足迹强度呈现下降趋势,年均降幅达4.19%。从碳足迹层级结构分析,除农业源排放表现为下降趋势外,农用能源、农资隐含碳、农业废弃物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都不同程度呈现增长态势。能源碳强度效用和单位产量能源强度效应分别是我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和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微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田适用性减排技术侧重养分管理和耕作制度;稻田适用性减排技术侧重水分管理和品种筛选;畜牧业适用性减排技术侧重饲料管理和粪便管理。提高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能显着提高减排技术的采纳意愿,通过科技示范户对减排技术的试验示范能显着提高减排技术采纳数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贷的可获得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三个因素则同时显着影响采纳意愿和采纳数量。通过边际减排成本确定每亩或减排单位二氧化碳当量的补贴或碳交易价格,能够推进区域农业生产模式从基准模式向目标模式转变。基于这些研究结论,提出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杨凯鹏,褚光,马义虎,张耗[9](2012)在《水稻高产与优质的氮肥运筹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氮素是水稻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重要矿质营养。氮肥投入对提高水稻产量和稳定粮食生产起重要作用。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报道,并对氮肥高效利用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鹏飞[10](2018)在《控释尿素对双季稻产量、氮素损失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文中指出南方双季稻区是我国水稻的主产区,双季稻生产增加了复种指数,其早、晚两季的周年产量远远大于单季稻,并且缓解了单季稻所面临的高产压力和风险,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传统双季稻生产需多次施肥,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费时费工且经济效益低,影响了农民种植双季稻的积极性,导致双季稻的面积不断下降。为了获得高产,农民常常大量施用氮肥。氮肥过量不仅增加了水稻生产成本,降低了氮肥利用率,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氮素损失严重,进而对大气和水环境造成了破坏。缓/控释肥料的问世有效的解决了水稻生产中氮肥利用率低,氮肥损失严重的问题。本研究于2013-2016年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田间试验,研究控释尿素(CRU)对双季稻产量、氮素损失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明确了双季稻的氮素吸收规律和控释尿素的氮素释放特征,筛选了适合华中地区双季早、晚稻施用的控释尿素品种,阐明了控释尿素的增产增效和减少氮素损失的作用机制,并确定了控释尿素的适宜用量及与普通尿素的最佳配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控释尿素的氮素控释性能需要根据水稻的氮素吸收规律来设计。双季早、晚稻的氮素累积吸收量均呈“S”形曲线变化,其氮素吸收快速增长期分别为27-59d和9-50d;其快速增长期持续时间为早稻30-31d,晚稻36-41d;氮素最大吸收速率出现时间分别为早稻42-43d,晚稻27-30d。可见,双季早、晚稻所需控释氮肥释放期分别应在60d和50d左右。根据双季稻氮素吸收规律研制的3种控释尿素,其氮素养分初期溶出率均不超过15%;28d的养分累积释放率均不超过80%;养分累积释放率达到80%的时间分别为56d、42d和42d,符合我国的缓释肥料生产标准。3种控释尿素在25℃水中和稻田土壤的累积释放率曲线相似。但CRU-1和CRU-2田间养分释放要比25℃水中缓慢,CRU-3在田间的养分释放较快,其释放期小于25℃水中的测定结果。(2)CRU可有效提高双季稻的产量,增加氮素吸收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氨挥发和氮素径流损失。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CRU-1和CRU-2显着降低了早稻季氨挥发(23%-62%)和氮素径流损失(8%-58%)。施用CRU降低了田面水和径流水中NH4+-N浓度和p H值。CRU能够维持(-3%-4%)甚至增加(5%-16%)早稻产量,并提高氮肥利用率3%-34%,增加氮素吸收量(3%-55%)。晚稻季各施氮处理中,以CRU-2处理2年均获得最高产量。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CRU处理籽粒、秸秆和植株地上部吸氮量分别增加了0.1%-34.0%、-0.5%-65.2%和2.6%-33.3%,氮肥利用率提高了2.7-30.2个百分点,氨挥发和氮素径流分别降低了14.3%-65.0%和6.8%-26.9%。(3)应用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控释尿素研究氮素在稻田的去向和肥料氮利用率,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CRU增加了水稻产量4.3%,提高水稻植株15N吸收量13.3%,提高水稻15N利用率13.2%,增加水稻吸收来自肥料的氮素达13.3%,Ndff提高12.4%,增加15N土壤残留率9.9%,提高15N总回收率11.4%,减少15N损失率6.2%。水稻生育期吸收氮素来自土壤的氮素约占70%以上。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着下降,水稻收获后,肥料15N主要残留在0-20cm土层中,约占总残留量的78%。其次是20-40cm和40-60cm土层,这两层土壤中肥料15N残留量相近,约占总残留量的19%左右。而在60cm土层以下,仍有微量的肥料15N残留,占总残留量的4%以下。(4)当控释氮肥用量小于165 kg N/hm2时,随着控释氮肥用量的增加,双季稻产量、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均呈升高趋势,超过这一水平,各指标增加不明显。随着控释氮肥用量的增加,双季早、晚稻植株氮含量和地上部吸氮量均呈增加趋势,虽提高了氮肥利用率,但也增加了稻草中氮素积累的比例,易造成水稻徒长、贪青晚熟。双季稻田氨挥发损失随控释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晚稻季氨挥发损失高于早稻季。双季早、晚稻控释尿素推荐用量分别为153和150 kg/hm2。(5)配施一定比例的控释尿素可以增加双季稻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肥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与普通尿素相比,早稻施用控释尿素平均增产12.0%-19.1%,晚稻平均增产3.0%-7.5%。随着CRU配施比例增加,水稻产量呈增加趋势。早稻以单施CRU处理平均产量最高,晚稻以配施60%CRU(Mix-3)处理产量最高。考虑农学效果,配施60%-80%的CRU可以满足多雨季节或年份水稻对氮素的需求,配施20%-40%的CRU可以满足干旱季节或年份水稻的氮素需求。考虑经济效益,配施20%-40%的CRU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稻田氮肥深施技术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田氮肥深施技术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氮肥深施模式下免耕稻田氮素利用及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免耕稻田氮肥利用率和产量下降
        1.1.2 免耕稻田气态氮损失上升
        1.1.3 免耕稻田氮肥施用技术问题
    1.2 氮肥施用对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理
        1.2.1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对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1.2.2 氮肥施用对硝化作用及功能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进展
        1.2.3 氮肥施用对反硝化作用及功能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进展
    1.3 水稻根际速效氮供应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3.1 水稻根系生长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3.2 水稻根际不同速效氮供应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1.3.3 水稻根际不同速效氮供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4 氮肥施用方式对稻田气态氮损失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4.1 氮肥施用方式对稻田气态氮损失的影响
        1.4.2 氮肥施用方式对稻田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思路与方案
        1.6.1 研究切入点与技术路线
        1.6.2 科学假设
        1.6.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点基本情况
    2.3 试验设计
        2.3.1 大田试验
        2.3.2 盆栽试验
    2.4 大田氮肥深施管理
    2.5 盆栽氮肥深施管理
    2.6 土壤采集
    2.7 测定指标与方法
        2.7.1 氨挥发测定
        2.7.2 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排放测定
        2.7.3 土壤剖面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浓度测定
        2.7.4 土壤氮循环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测定
        2.7.5 土壤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速率测定
        2.7.6 根际速效氮供应速率测定
        2.7.7 其他测定指标与方法
    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氮肥施用深度对免耕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氨挥发
        3.1.2 土壤铵态氮含量
        3.1.3 地表水体铵态氮含量
        3.1.4 土壤和地表水体铵态氮含量与氨挥发间的相关性
    3.2 讨论
        3.2.1 免耕稻田生育期氨挥发通量变化
        3.2.2 免耕稻田氮肥施用深度对土壤和地表水体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3.2.3 氮肥施用深度对免耕稻田氨挥发的抑制作用
    3.3 小结
第四章 氮肥施用深度对免耕稻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氧化亚氮排放
        4.1.2 土壤剖面氧化亚氮浓度
        4.1.3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4.1.4 土壤pH
        4.1.5 土壤溶氧量
        4.1.6 土壤硝化作用速率和相应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
        4.1.7 土壤反硝化作用速率和相应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
        4.1.8 免耕稻田氮肥深施降低氧化亚氮排放的结构方程模型
    4.2 讨论
        4.2.1 氮肥施用深度对免耕稻田还原性的影响
        4.2.2 氮肥施用深度对免耕稻田氧化亚氮还原的影响
        4.2.3 氮肥施用深度对免耕稻田主要氧化亚氮产生途径的影响
        4.2.4 氮肥深施减少免耕稻田氧化亚氮排放的作用机理
    4.3 小结
第五章 氮肥施用深度对免耕稻田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5.1 结果与分析
        5.1.1 免耕稻田氮肥施用深度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
        5.1.2 免耕稻田氮肥施用深度对水稻氮吸收量的影响
        5.1.3 免耕稻田氮肥施用深度对气态氮损失、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5.2 讨论
        5.2.1 免耕稻田氮肥施用深度对水稻氮吸收的影响
        5.2.2 免耕稻田氮肥施用深度对气态氮损失总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5.2.3 免耕稻田氮肥施用深度对产量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免耕稻田氮肥施用深度对免耕稻田根系生长和氮吸收的影响
    6.1 结果与分析
        6.1.1 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硝化作用速率和相应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
        6.1.2 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反硝化作用速率和相应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
        6.1.3 根际土壤pH
        6.1.4 根际无机氮供应速率
        6.1.5 根系生长
        6.1.6 免耕稻田氮肥深施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的结构方程模型
    6.2 讨论
        6.2.1 氮肥施用深度对免耕稻田根际和非根际硝化作用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6.2.2 氮肥施用深度对免耕稻田根际和非根际硝化作用的影响
        6.2.3 氮肥施用深度对免耕稻田根际和非根际反硝化作用微生物的影响
        6.2.4 氮肥施用深度对免耕稻田根际和非根际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6.2.5 氮肥施用深度对免耕稻田根际无机氮供应速率的影响
        6.2.6 氮肥施用深度对免耕稻田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6.2.7 免耕稻田氮肥深施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的机理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氮肥深施比例对免耕稻田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7.1 结果与分析
        7.1.1 免耕稻田氮肥深施比例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
        7.1.2 免耕稻田氮肥深施比例对水稻氮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7.1.3 免耕稻田氮肥深施比例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7.2 讨论
        7.2.1 免耕稻田氮肥深施比例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7.2.2 免耕稻田氮肥深施比例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7.2.3 免耕稻田氮肥深施比例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7.2.4 免耕稻田氮肥深施模式
    7.3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本研究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氮肥种类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去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稻田氮肥的使用现状
        1.1 施氮量大
        1.2 地区间差异大,布局不平衡
        1.3 较低的氮肥使用效率
        1.4 氮肥种类及运用方式的局限性
    2 包膜控释氮肥在水稻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2.1 控释氮肥的分类
        2.2 包膜控释氮肥养分释放机理
        2.3 包膜控释氮肥养分释放评价方法
        2.4 包膜控释氮肥在水稻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3 氮肥深施在水稻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3.1 氮肥深施技术类型
        3.2 氮肥深施增效的原理
        3.3 氮肥深施下肥料类型选择
        3.4 氮肥深施在水稻上的研究进展
    4 本研究切入点
    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5.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5.3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氮源
        1.2 试验设计
        1.3 田间管理
        1.4 取样及测定方法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2.3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4 对群体光合生产的影响
        2.5 对抽穗期群体特征的影响
        2.6 经济效益探讨
    3 讨论
        3.1 不同控释氮肥撒施处理下对水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3.2 不同控释氮肥侧条施肥下对水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3.3 侧条施肥增效的可能机制探讨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氮肥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氮源
        1.2 试验设计
        1.3 田间管理
        1.4 取样及测定方法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控释氮肥田间养分释放规律(肥包法)
        2.2 土壤无机氮时空分布
        2.3 植株氮动态
        2.4 水稻产量和氮肥回收利用效率
    3 讨论
        3.1 施肥方式对土壤NH_4~+-N时空分布的影响
        3.2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氮吸收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氮肥淋溶损失和氮收支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氮源
        1.2 试验设计
        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田面水中NH_4~+-N动态
        2.2 20cm处渗漏液中无机氮动态
        2.3 60cm处渗漏液中无机氮动态
        2.4 氮肥淋溶损失
        2.5 土壤氮残留
        2.6 土壤氮平衡
    3 讨论
        3.1 土壤溶液中氮的时空分布与水稻氮肥吸收的关系
        3.2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无机氮肥淋溶损失的影响
        3.3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氮肥残留的影响
        3.4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氮肥平衡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1 讨论
        1.1 施肥方式对田面水、土壤(溶液)无机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1.2 不同类型控释肥氮释放规律研究
        1.3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吸收的影响
        1.4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无机氮肥淋溶损失的影响
        1.5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氮肥收支平衡的影响
    2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3.1 明确了侧条施肥对土壤无机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3.2 明确了适宜机插水稻生产的新型控释肥类型和施肥方式
        3.3 探究了侧条施肥下不同肥料类型对稻田土壤无机氮淋溶损失的影响
    4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施肥方式对稻田氮素转化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稻田氮素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
        1.2.1 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1.2.2 土壤氮素残留
        1.2.3 肥料氮素损失
    1.3 影响稻田氮素利用率的因素
        1.3.1 氮肥施肥量及有机无机配比
        1.3.2 施肥方式
        1.3.3 肥料种类
    1.4 稻田氮素周转的微生物过程
        1.4.1 水稻土的特殊生境
        1.4.2 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微生物过程
        1.4.3 水稻土氮素转化的驱动因子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不同施肥方式对双季稻区水稻产量及氮素流失的影响
        2.2.2 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氮损失的影响
        2.2.3 稻田不同施肥方式对硝化反硝化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流失的影响
    3.1 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2 施肥方式对水稻土氮素含量的影响
    3.3 施肥方式对氮素面源损失率的影响
    3.4 施肥方式对氮素吸收的影响
    3.5 讨论
        3.5.1 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5.2 施肥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3.5.3 施肥方式对稻田氮素损失的影响
    3.6 结论
第四章 施肥方式对双季稻田氮损失的影响
    4.1 施肥方式对田面水温度的影响
    4.2 施肥方式对田面水pH的影响
    4.3 施肥方式对田面水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4.4 施肥方式对田面氨挥发量的影响
    4.5 施肥方式对氮损失量及损失比例的影响
    4.6 讨论
        4.6.1 田面水温度和pH的变化
        4.6.2 田面水铵态氮含量和氨挥发的变化
        4.6.3 氮损失的监测
    4.7 结论
第五章 施肥方式对稻田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5.1 施肥方式对水稻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5.2 施肥方式对水稻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5.3 施肥方式对水稻氮肥生理利用率的影响
    5.4 施肥方式对水稻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5.5 施肥方式对土壤氮素依存率的影响
    5.6 讨论
    5.7 结论
第六章 施肥方式对稻田硝化反硝化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6.1 施肥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2 施肥方式对硝化和反硝化潜势的影响
    6.3 施肥方式对AOA、AOB、NirS、NirK、NosZ基因丰度的影响
    6.4 施肥方式对对AOA、AOB、NirS、NirK、NosZ群落组成的影响
    6.5 施肥方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6.6 讨论
    6.7 结论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二、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主要内容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朱兆良求学及工作经历简介
    第一节 求学之路
        一、小学被迫学习日语
        二、中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职业学校苦练技术
        四、大学时期专攻化学
    第二节 主要工作经历
        一、入职土壤研究所
        二、援建古巴科学院
        三、安家淮阴南园大队
        四、潜心科学研究
        五、积极参政议政
    小结
第二章 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研究
    第一节 农民丰产施肥经验研究
        一、学习农民丰产施肥经验
        二、研究丰产施肥的科学规律
    第二节 熟制改革与适宜施氮量研究
        一、调查与研究熟制改革后土壤肥料问题
        二、测试水稻全生育期非共生固氮量
        三、研究推荐适宜施氮量方法
    第三节 农田系统化学氮肥迁移研究
        一、太湖地区稻田化学氮肥去向研究
        二、黄淮海平原潮土化肥经济施用研究
        三、农田化学氮肥损失途径的定量研究
    第四节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
        一、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新矛盾
        二、农田氮肥行为与高效利用研究
    小结
第三章 朱兆良对治理农业污染研究
    第一节 考察与分析农业污染现状
        一、考察农业污染现状
        二、分析农业污染产生原因
    第二节 探寻与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一、精准定位中国农业污染治理难点
        二、总结国际控制农业污染经验
        三、提出治理农业污染建议
        四、朱兆良的环保理念
    小结
第四章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第一节 发现与认识粮食安全危机问题
        一、粮食安全内涵演变
        二、朱兆良对粮食安全危机根源认识
        三、朱兆良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路径分析
    第二节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学术思考
        一、粮食生产中的肥料问题
        二、粮食的供给问题
        三、粮食的品质问题
    小结
第五章 朱兆良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第一节 人才培养与机构建设
        一、培养学科发展后备人才
        二、筹建及带领学术课题组
        三、建立新型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第二节 编写学术专着
        一、主编《中国土壤氮素》
        二、主编《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
    第三节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一、国内学术交流
        二、国际学术交流
    小结
第六章 朱兆良科学贡献与学术风格
    第一节 朱兆良主要的科学贡献
        一、学术研究贡献
        二、经济及社会效益贡献
    第二节 学术风格研究
        一、学术风格形成原因
        二、学术风格构成内容
    第三节 朱兆良学术成功因素分析
        一、家庭的影响
        二、李庆逵的引领
        三、于天仁等重要他人的帮助
        四、个人才智品德与兴趣爱好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朱兆良的学习、工作简历及所获奖励
附录二: 《南京宣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6)缓/控释尿素施用对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化肥在保障我国粮油产量中的作用
    1.2 粮油生产中氮肥利用率的现状
    1.3 氮肥损失途径及对环境的影响
    1.4 提高氮利用率的主要途径
    1.5 缓/控释肥料研究现状
        1.5.1 缓/控释肥料定义
        1.5.2 缓/控释肥料的类型
        1.5.3 缓/控释尿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5.4 缓/控释尿素对作物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5.5 缓/控释尿素对环境的影响
2 研究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施用缓/控释尿素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点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3.2.4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氮肥管理对水稻分蘖和叶片SPAD值的影响
        3.3.2 不同氮肥管理对水稻干物质累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3.3.3 不同氮肥管理对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3.3.4 不同氮肥管理对水稻氮素累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3.3.5 不同氮肥管理对作物成熟期氮素累积的影响
        3.3.6 不同氮肥管理对作物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3.7 不同氮肥管理对农田氨挥发的影响
        3.3.8 不同氮肥管理对农田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3.3.9 经济效益分析
    3.4 讨论
        3.4.1 控释尿素对作物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3.4.2 控释尿素对作物氮素累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4.3 控释尿素对农田氨挥发的影响
    3.5 小结
4 施用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及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点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4.2.4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4.3.2 不同氮肥处理对稻田CH_4 排放的影响
        4.3.3 不同施氮处理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4.3.4 不同氮肥处理的综合温室效应及排放强度分析
        4.3.5 不同氮肥处理对稻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4.3.6 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4.3.7 稻田CH_4和N_2O排放对不同品种水稻的响应
        4.3.8 稻田CH_4和N_2O排放对灌溉方式的响应
    4.4 讨论
        4.4.1 缓/控释尿素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4.4.2 缓/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GWP和 GHGI的影响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论文特色与创新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我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稻田氮肥投入及利用现状
    1.1我国稻田氮肥投入概况
    1.2我国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1.2.1氮肥利用率的评价指标
        1.2.2我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状况
2我国稻田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
    2.1施肥过量
    2.2施肥模式不合理
    2.3氮素养分来源广,土壤氮素背景过高
    2.4养分配比不合理
    2.5缺少氮高效吸收和利用的水稻品种
3提高我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3.1传统方法的优化和组合
        3.1.1氮肥减施与氮肥深施相结合
        3.1.2分次施肥与氮肥精确后移相结合
        3.1.3水肥调控与节水灌溉相结合
        3.1.4平衡施肥与保护性耕作相结合
    3.2现代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2.1氮素的无损诊断
        3.2.2新型氮肥的应用
        3.2.3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
        3.2.4实地施肥管理模式
4展望

(8)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基于碳足迹核算和适用性低碳技术应用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导论
    1.1 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界定
        1.1.1 碳源与碳汇
        1.1.2 农业源温室气体
        1.1.3 农业碳足迹边界界定
    1.2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2.1 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
        1.2.2 低碳经济与低碳农业
        1.2.3 已有研究与本文落脚点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安排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内容结构的安排
    1.5 研究所用的理论与方法
        1.5.1 所用的理论
        1.5.2 所用的方法
    1.6 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6.1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1.6.2 本研究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2 低碳农业研究文献综述
    2.1 低碳农业问题文献检索情况
        2.1.1 低碳农业问题英文文献检索情况
        2.1.2 低碳农业问题中文文献检索情况
    2.2 国外低碳农业研究文献综述
        2.2.1 农业源温室气体来源测度和减排机理研究
        2.2.2 农业源温室气体数量和结构特征核算研究
        2.2.3 农业减排技术路径和减排措施经济分析研究
        2.2.4 农业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协同机制研究
        2.2.5 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政策设计研究
    2.3 我国低碳农业研究文献综述
        2.3.1 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自然科学领域研究
        2.3.2 低碳农业内涵相关研究
        2.3.3 农业生产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2.3.4 低碳农业必要性和制约因素研究
        2.3.5 低碳农业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研究
        2.3.6 低碳农业发展政策与机制设计研究
    2.4 国内外低碳农业研究文献评述
3 低碳农业发展概况综述
    3.1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概况
        3.1.1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实践概况
        3.1.2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相关政策
    3.2 国内低碳农业发展概况
        3.2.1 国内低碳农业发展实践概况
        3.2.2 国内低碳农业发展相关政策
    3.3 国内外低碳农业发展评述
4 低碳现代农业分析框架的构建
    4.1 现代农业发展理论及其演变
        4.1.1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演变
        4.1.2 现代农业内涵及其演变
        4.1.3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其演变
    4.2 低碳现代农业内涵体系
        4.2.1 低碳现代农业的内涵阐释
        4.2.2 低碳现代农业的核心要素
        4.2.3 低碳现代农业的衡量指标
        4.2.4 与相关发展模式异同比较
    4.3 低碳现代农业分析框架
        4.3.1 低碳现代农业分析框架的构建
        4.3.2 低碳现代农业分析框架的说明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判别
    5.1 我国农业碳足迹核算及时空特征判别
        5.1.1 碳足迹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5.1.2 我国农业碳足迹的时序特征判别
        5.1.3 我国农业碳足迹的区域差异判别
    5.2 我国农业碳足迹影响因素判别
        5.2.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5.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 主要结论
6 适用性低碳农业技术的筛选分析
    6.1 指标和方法
        6.1.1 适用性及其指标
        6.1.2 德尔菲法概述
    6.2 流程步骤
        6.2.1 准备阶段
        6.2.2 问卷设计及调查过程
    6.3 问卷处理过程及结果分析
        6.3.1 农田氧化亚氮减排技术清单及筛选
        6.3.2 稻田甲烷减排技术清单及筛选
        5.3.3 畜牧业减排技术清单及筛选
        6.3.4 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体系及其释义
    6.4 基本结论
7 农户适用性低碳技术的采纳研究
    7.1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7.1.1 二元选择模型
        7.1.2 计数模型
        7.1.3 逐步回归
    7.2 样本区域、数据获取和变量设置
        7.2.1 样本区域的选取
        7.2.2 问卷设计
        7.2.3 数据获取
        7.2.4 变量设置
    7.3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7.3.1 样本基本特征描述
        7.3.2 稻农气候变化认知及适应性行为状况
        7.3.3 稻农品种选择偏好描述
        7.3.4 稻农水肥管理行为分析
        7.3.5 稻农耕作制度基本概况
    7.4 影响稻农减排技术采纳的计量经济分析
        7.4.1 二元选择模型结果分析
        7.4.2 计数模型结果分析
    7.5 主要结论
8 低碳农业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8.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8.1.1 研究方法
        8.1.2 调查设计与数据来源
    8.2 案例介绍
        8.2.1 河横村发展历程
        8.2.2 河横村低碳农业做法
    8.3 案例分析
        8.3.1 水稻种植不同技术组合排放效果比较
        8.3.2 水稻种植不同技术组合成本收益比较
    8.4 讨论与结论
9 结论与政策启示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启示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9)水稻高产与优质的氮肥运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氮素的损失途径及其机制
    1.1 氨挥发损失
    1.2 硝化与反硝化损失
    1.3 淋失
    1.4 径流损失
2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1 施肥时期
    2.2 施肥方式
        2.2.1 氮肥运筹。
        2.2.2 氮肥深施。
        2.2.3 平衡施肥。
    2.3 施肥量
    2.4 施用比例
3 氮肥运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1 碾米品质
    3.2 外观品质
    3.3 蒸煮食味品质
    3.4 营养品质
4 展望
    4.1 水稻高产高效育种研究
    4.2 加强水稻养分管理的综合研究
    4.3 加强水稻根系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研究

(10)控释尿素对双季稻产量、氮素损失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水稻生产现状
        1.1.1 世界水稻生产现状
        1.1.2 我国水稻的发展历程和生产现状
        1.1.3 我国双季稻体系发展现状
        1.1.4 当前水稻生产面临的问题
    1.2 水稻的氮素营养特性
        1.2.1 氮素在水稻体内的生理功能
        1.2.2 水稻的氮素需求特征
    1.3 我国稻田氮肥施用和氮肥利用率
        1.3.1 我国稻田氮肥施用量
        1.3.2 我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现状
        1.3.3 稻田氮素损失途径
        1.3.4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
    1.4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与应用
        1.4.1 缓/控释肥料的定义
        1.4.2 缓/控释肥料的分类
        1.4.3 缓/控释肥料的评价方法
        1.4.4 缓/控释肥料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
2 研究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内容
        2.2.1 双季稻氮素吸收规律与控释尿素氮素释放特征研究
        2.2.2 控释尿素对双季早稻氮损失、氮肥利用率及生产力的影响
        2.2.3 控释尿素对双季晚稻氨挥发、径流损失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2.4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控释尿素在稻田的去向及利用率
        2.2.5 控释尿素用量对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氨挥发的影响
        2.2.6 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3 技术路线
3 双季稻氮素吸收规律与控释尿素氮素释放特征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点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3.2.4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双季稻干物质积累规律
        3.3.2 双季稻氮素吸收规律
        3.3.3 控释尿素在25℃水中的氮素释放特征
        3.3.4 控释尿素在稻田土壤中的氮素释放特征
        3.3.5 控释尿素氮素释放量与水稻氮素吸收量的相关性
    3.4 讨论
    3.5 小结
4 控释尿素对双季早稻氮损失、氮肥利用率及生产力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点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4.2.4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田面水铵态氮含量
        4.3.2 氨挥发
        4.3.3 氮素径流损失
        4.3.4 籽粒产量、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
    4.4 讨论
        4.4.1 不同控释尿素对氨挥发和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
        4.4.2 不同控释尿素对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4.4.3 土壤系统在可持续农业中的意义
    4.5 小结
5 控释尿素对双季晚稻氨挥发、径流损失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点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5.2.4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
        5.3.2 成熟期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
        5.3.3 氨挥发
        5.3.4 表面水NH4+-N浓度、pH和温度
        5.3.5 氮素径流损失
    5.4 讨论
        5.4.1 籽粒产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
        5.4.2 氨挥发和氮素径流损失
    5.5 小结
6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控释尿素在稻田的去向及利用率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点
        6.2.2 试验设计
        6.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6.2.4 计算方法
        6.2.5 数据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水稻植株各部位干物质积累及分配
        6.3.2 水稻植株各部位15N积累及分配
        6.3.3 水稻花后各阶段干物质及15N的转运
        6.3.4 水稻氮素吸收来源
        6.3.5 ~(15)N平衡与去向
        6.3.6 肥料15N在土壤剖面的残留分布
    6.4 讨论
    6.5 小结
7 控释尿素用量对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氨挥发的影响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点概况
        7.2.2 试验设计
        7.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7.2.4 统计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7.3.2 控释尿素推荐用量
        7.3.3 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累积量
        7.3.4 不同生育期植株氮含量和氮素吸收量
        7.3.5 成熟期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
        7.3.6 氨挥发损失
    7.4 讨论
    7.5 小结
8 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8.1 前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试验点概况
        8.2.2 试验设计
        8.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8.2.4 统计分析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8.3.2 成熟期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
        8.3.3 经济效益分析
    8.4 讨论
    8.5 小结
9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9.1 综合讨论
    9.2 主要结论
    9.3 论文特色和创新
    9.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稻田氮肥深施技术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氮肥深施模式下免耕稻田氮素利用及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D]. 刘天奇.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2]氮肥种类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去向的影响[D]. 柯健.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3]施肥方式对稻田氮素转化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D]. 段然.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4]长期氮肥减量深施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彭术,王华,张文钊,侯海军,陈安磊,魏文学,万勇军,袁辉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06)
  • [5]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D]. 慕亚芹.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6]缓/控释尿素施用对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郭晨.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7]我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J]. 赵宏伟,沙汉景.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02)
  • [8]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基于碳足迹核算和适用性低碳技术应用的视角[D]. 米松华. 浙江大学, 2013(06)
  • [9]水稻高产与优质的氮肥运筹研究进展[J]. 杨凯鹏,褚光,马义虎,张耗.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8)
  • [10]控释尿素对双季稻产量、氮素损失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D]. 李鹏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稻田深施氮肥技术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