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雕的印象——从《金发女郎》看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些特点

浮雕的印象——从《金发女郎》看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些特点

一、浮雕般的印象——从《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看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些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廖静茹[1](2021)在《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非功能性终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馨泽[2](2020)在《德彪西前奏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分析与演奏技巧研究》文中指出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音乐历史上最有创造力的作曲家之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生涯中作品虽然不多,但每首作品都有突出的特色,其中以钢琴作品《二十四首前奏曲》最为着名,被后世称为“印象主义音乐的精华”。本文选取《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这首乐曲为研究对象,从这一作品的曲式、和声以及调式调性为切入点,具体研究触键、表情术语以及踏板的演奏技巧,深度了解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将娴熟的演奏技巧与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相结合,加深对德彪西印象主义钢琴作品风格的理解。

郑艺[3](2019)在《浅析印象派钢琴作品《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演奏技法》文中认为为了能够更好地演奏与诠释这部作品,笔者从乐谱出发,以研究作品的音乐结构、调性以及抒情性、调性等创作与音乐特点切入,结合谱例,具体研究主题、伴奏、触键、指法以及踏板的演奏技巧,在此基础上,结合印象主义音乐风格谈谈如何二度创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参考。

吴亚男[4](2018)在《论德彪西钢琴作品中的异国风 ——以《24首前奏曲》、《儿童天地》、《版画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德彪西是二十世纪法国印象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摒弃了传统庞大宏伟的音响并探索出了新的音响效果形成了德彪西独特的音乐风格。笔者在学习德彪西相关作品时发现在他的钢琴作品中经常出现描写异国风格的音乐语汇,通过查考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本文试图从德彪西的众多作品中分析异国风格的特点及写作方法。本文对异国的定义及当时德彪西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进行分析,来探讨德彪西异国风格形成的原因。文中列举了东方、西班牙等几种主要的异国风格特征,并通过对《24首前奏曲》、《版画集》、《儿童天地》中部分作品的分析来探讨德彪西异国风格的创作手法以及其中的异国色彩。

张晶[5](2016)在《德彪西钢琴作品中“东方元素”的探究 ——以《塔》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国作曲家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为20世纪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他的音乐不仅构思方法新颖,而且在曲式、和声、旋律的发展上也是突破了古典、浪漫主义的一系列原则,加之在音乐创作中将自身的音乐技法与东方文化因素的融合,使得其作品独具个人特色。细数有关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人们更愿意倾向于对其“印象主义”风格作品的研究,而对其具有“东方元素”作品的研究却着墨不多。但在德彪西的音乐发展道路中,“东方元素”是越来越被重视、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和必要手法。德彪西的钢琴曲《塔》常常被作为德彪西钢琴音乐中具有东方情调的典型代表之一,有学者认为这部作品是受加美兰音乐(Gamelan)的影响,因为其与加美兰音乐在多声织体与结构形式等方面都很相像。本文重点在于探讨德彪西钢琴作品《塔》对于加美兰音乐的借鉴和其与中国传统“意”“行”“神”上的相互融合。在研究了德彪西钢琴作品中“东方元素”的由来与成因的基础上,以其作品《塔》为例,从和声调式、织体以及音乐内容与风格等方面对“东方元素”的体现进行了阐述,并且与加美兰音乐进行了比较。最后对于《塔》的演奏风格及踏板的运用进行了探讨,本文写作的目的旨在能够进一步了解德彪西钢琴作品中的“东方元素”,探究东方音乐在“印象派”钢琴音乐作品中的体现,这样既可以进一步领悟到东方音乐的真正内涵,又能达到更准确指导德彪西钢琴作品演奏。

李辰[6](2016)在《论德彪西练习曲的印象主义风格》文中认为本文以德彪西《十二首钢琴练习曲》为研究对象,参考相关的文献,结合实际的谱例,总结出德彪西在《十二首钢琴练习曲》创作过程中,受到象征主义文学与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将它们的创作元素与精华巧妙的融合到自己的这部音乐作品中,摒弃传统音乐的创作形式,从而开创自己独特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通过对德彪西《十二首钢琴练习曲》实际谱例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从音乐色彩以及演奏技法中来分析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简单的介绍了印象主义音乐与音乐家德彪西,并且讨论了近几年相关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此篇论文创作的目的。正文从德彪西与印象主义入手,介绍德彪西的艺术生涯以及印象主义音乐的由来,将这些重要的概述作为铺垫,引出第二章和第三章从实际谱例中去分析德彪西这部练习曲,旨在更好、更直观、更全面的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在结语中,总结象征主义文学注重暗示,将思想寄托在某一事物中的这一特点和印象主义绘画描绘光与色变化交汇的瞬间这一特色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强调印象主义音乐在旋律、和声、力度、调式以及演奏技巧等方面独特的创新性特征。本文以德彪西《十二首钢琴练习曲》为研究主体,以期让更多的读者从这部印象主义练习曲中更好的把握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

刘长林[7](2016)在《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艺创造获得新的灵感源泉。在美术艺术与音乐艺术上,崭新的视野以及全新的创作方式,让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被人们重新定义。印象主义被认为是欧洲艺术史上一次思想飞跃,也是自文艺复兴以来最具有革命性的运动。印象主义的发展见证了西方传统艺术的转变和现代艺术的崛起,它在西方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印象主义作为西方传统艺术向现代形态过渡的转折点,它要成就的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对人类感知的再次塑造。在此期间,绘画、音乐等多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融合到达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印象派绘画反对古典主义学院派的传统作画方式,在内容上不再以体现题材本身的定义作为宗旨,而是通过光与色来作为认知整个世界的场域,将自然风景作为绘画的主题,在再现的个人瞬间视觉印象中让感知——场域得到了充盈。为了从透视构图法的框架中突破,绘画者们打破了传统的色彩理念,深入研究了色度、色调,在现代光学的发展中,寻找色调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对于印象派的观赏者来说,渲染的色调让焦点的客观对象脱落,人类在视觉冲击下,不再企图在对一个现实对象的描摹中去认知对象,反而用一种体觉经验让鉴赏者触摸到了某种意蕴的展开。同样,印象派音乐打破了浪漫主义个性化、理想化、和富于诗意的音乐形式。他们以绘画、诗歌为题材,从严谨的古典主义的调式突破,寻求一个多调式的谱曲方式,对符号系统的重新排列。使听众在听觉印象中,让感知到的时空不在是节奏分明的“进行曲”,而是一种重音分布,绵延聚合的体觉经验。作曲家们用音响和音色之间的变化把捉艺术对象的意蕴,这个流派比历史上任何流派都勇于打破保守艺术的规则,人类对感知、体验的羁绊。本文通过对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比较分析,力图重新审慎“通感”的概念,达到既清晰理解“通感”作为一种普遍的共同直觉的意义,也进一步从感知——场域的思想维度出发,理解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中的艺术直觉的奥秘。全文主要由绪论、四个章节、结语等部分组成:绪论是关于本论文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的陈述;第一章主要述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人文思潮,以及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在此时期的发展与演变;第二章、第三章分别对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的表现手段、艺术作品、艺术观念、文化内涵及其审美意等展开相应的论述。第四章通过对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之间跨学科比较研究,包括对主题内容、表现形式、美学观念、欣赏体验等方面的分析论述,引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以得证两种艺术门类之间所存在的可比性研究价值。肯定艺术间的互动融合在艺术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李春晓[8](2014)在《从《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看音乐作品中曲式与结构的关系》文中指出法国作曲家克洛德·德彪西以其独特的作品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和缓而温柔,细腻之间表达出精致的特点,同时这种曲风也成为当时浪漫主义逐渐衰落下的一种大胆尝试,使得新时期的音乐出现了新的动态,有了新的方向引领。本文主要从德彪西本人和其作品《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中的曲式和结构进行分析,介绍这种简洁而朦胧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色,并阐述这首乐曲带给我们的对音乐创作的启示与思考。

陶思帆[9](2014)在《论德彪西钢琴前奏曲中的印象主义元素》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为研究对象,采用阅读文献研究、个案分析、实践分析法,探索发现关于影响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创作的因素特征,总结出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创作过程中,吸取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元素特征,巧妙创新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成为具有构成印象主义元素的成分。通过对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音乐本体的分析、研究;以期从每首作品中探究出德彪西构成印象主义的创作技法元素。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结语。绪论,讨论了在近十年内前人的研究分析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及构写本篇论文的目的。正文,从印象主义入手,分别德彪西的生平、音乐创作,及钢琴前奏曲的源起和发展,这些重要的概述铺垫是为引出印象主义音乐和德彪西的24首钢琴前奏曲。突出在24首钢琴前奏曲中印象主义元素的构成。结语,通过对印象主义绘画、象征主义诗歌、24首钢琴前奏曲音乐本体的研究,发现德彪西重视印象主义绘画的特征:淡化轮廓、注重光与色、重视视觉带来的印象性;象征主义诗歌:暗示与联觉特征。也正是这些特征的启发,德彪西巧妙地把它们吸取在24首钢琴前奏曲的创作中,成了构成印象主义的重要元素。在24首钢琴前奏曲的创作中,德彪西运用独特的创作技法也是印象主义元素的组成部分。以24首钢琴前奏曲为载体,把三种印象主义元素相互结合论述,以期让更多的读者走近印象主义音乐,走近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

邓思思[10](2014)在《德彪西24首前奏曲的写意与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也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有着非常重要无可替代的地位。同时,他的作品以创新和独特备受世人的称赞。德彪西的作品多样化,将印象主义手法融入自然、融入生活,给我们展示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音乐图画。其中《钢琴前奏曲集》创作于他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成熟时期,它不仅在音乐语言上比相同体裁的作品更为新颖,而且在素材的选择上也是空前的丰富,是德彪西钢琴作品中的精华。虽然这二十四首前奏曲只是他作品的一小部分,但却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映射出德彪西的个人音乐思想、技术的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从感官上来说,这二十四首前奏曲每一首都非常的独特,有意境,每一首作品都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将前奏曲里的写意挖掘出来,可以提高我们对德彪西前奏曲的深度感官认识,加强对前奏曲的深层理解。写意与教学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所讲述音乐的本身;可以提高音乐的思维和在教学上能够正确诠释作品的目的,本文从实践上探索一些新思路,并提供德彪西24首前奏曲的写意的教与学的有效地途径和措施。

二、浮雕般的印象——从《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看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些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浮雕般的印象——从《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看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些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2)德彪西前奏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分析与演奏技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价值及应用前景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德彪西及其前奏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一、德彪西生平简介
    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创作背景
第二章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分析
    一、曲式分析
    二、和声、调式调性分析
第三章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演奏技巧
    一、触键及表情记号
    二、踏板的运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浅析印象派钢琴作品《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演奏技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创作背景
    (一)德彪西与印象主义
    (二)创作背景
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音乐特点
    (一)旋律的特点
    (二)和声特点
    (三)结构特点
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演奏技巧
    (一)主题的演奏
    (二)和声织体的演奏
    (三)触键的力度
    (四)指法的处理
    (五)踏板的使用
结论
参考文献

(4)论德彪西钢琴作品中的异国风 ——以《24首前奏曲》、《儿童天地》、《版画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德彪西异国风格的形成
    1.1 异国的定义
    1.2 德彪西异国风格音乐形成的原因
        1.2.1 政治文化背景
        1.2.2 个人经历
2.异国风格在德彪西创作中的体现
    2.1 几种主要风格
        2.1.1 东方神韵
        2.1.2 多情的西班牙风格
        2.1.3 诙谐的美国音乐
        2.1.4 精致怀旧的英伦风
    2.2 异国情调的主要创作手法
        2.2.1 音阶的运用
        2.2.2 节奏
        2.2.3 模仿与借鉴
        2.2.4 乐器的模仿
结语
参考文献

(5)德彪西钢琴作品中“东方元素”的探究 ——以《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论文的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方法和创作路径
    4 本题目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德彪西和“印象主义”流派
    1.1 德彪西的生平与创作
        1.1.1 德彪西的生平
        1.1.2 德彪西的创作
    1.2 “印象派”的兴起与发展
        1.2.1 绘画方面
        1.2.2 文学方面
        1.2.3 音乐方面
第二章 德彪西钢琴作品中“东方元素”的由来
    2.1 “东方元素”的定义
    2.2 德彪西钢琴作品中“东方元素”的定义
    2.3 德彪西钢琴作品中“东方元素”的成因
        2.3.1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
        2.3.2 法国印象派画家的影响
        2.3.3 法国古钢琴乐派的影响
        2.3.4 爪哇加美兰音乐的影响
        2.3.5 德彪西本身的个性使然
        2.3.6 对于文人气质的独特追求
        2.3.7 东方文化氛围的影响
第三章 德彪西钢琴作品中“东方元素”的体现
    3.1 “东方元素”在德彪西《塔》音乐形态中的体现
        3.1.1 曲式结构分析
        3.1.2 东方绘画塑造音乐形象——和声调式
        3.1.3 东方音响表现异域风格——织体
    3.2 “东方元素”在德彪西《塔》音乐内容中的体现
    3.3 “东方元素”在德彪西《塔》音乐风格中的体现
        3.3.1 中国“意”、“行”、“神”的体现与融合
    3.4 与加美兰音乐的比较
第四章 德彪西《塔》的演奏把握
    4.1 演奏风格的把握
    4.2 踏板的把握
        4.2.1 利用踏板来表现和声色彩
        4.2.2 利用踏板展现作品的意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6)论德彪西练习曲的印象主义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练习曲的创作背景分析——德彪西与印象主义艺术
    第一节 印象主义音乐的由来
        一、印象主义音乐颠覆浪漫主义音乐
        二、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文学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
    第二节 德彪西的艺术生涯
    第三节 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第四节 德彪西练习曲的功能概述
第二章 德彪西练习曲的印象主义风格
    第一节 德彪西练习曲介绍
    第二节 朦胧斑斓的旋律
    第三节 片段零碎的节奏
    第四节 层次鲜明的力度
    第五节 模糊复杂的结构
    第六节 细腻繁复的调式与和声
第三章 德彪西钢琴练习曲印象主义风格的诠释
    第一节 踏板的运用
    第二节 手指触键的方式
    第三节 指法的安排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走向印象主义
    一、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对印象主义的影响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印象主义的影响
    三、文艺思潮与印象主义的相互影响
    四、印象派绘画的诞生—莫奈《印象.日出》
    五、印象派音乐的诞生—德彪西《春天》
第二章 印象派绘画概况
    一、印象派绘画的基本特点
    二、印象派绘画的开拓创新
    三、印象派绘画的文化内涵
    四、印象派绘画的美学特征
第三章 印象派音乐概况
    一、以德彪西为代表的音乐运动
    二、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开拓创新
    三、印象派音乐代表作品赏析
    四、印象派音乐的文化内涵
    五、印象派音乐的美学特征
第四章 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的较研究
    一、绘画与音乐的媒介材料与感知方式之比较
    二、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表现方式之比较
    三、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表现内容、题材方式之比较
    四、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艺术观念之比较
    五、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欣赏体验的相似性
    六、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在历史中的意义与时代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从《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看音乐作品中曲式与结构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作品创作灵感
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曲式结构分布
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和声音乐特点分析

(9)论德彪西钢琴前奏曲中的印象主义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走近印象主义
    第一节 印象主义的由来
        一、 哲学思想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
        二、 文学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
        三、 绘画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
    第二节 德彪西生平及音乐创作
    第三节 德彪西与印象主义音乐
第二章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中的印象主义元素
    第一节 钢琴前奏曲的源起与发展
    第二节 影响德彪西钢琴前奏曲创作的元素
        一、 印象主义绘画元素
        二、 象征主义诗歌元素
    第三节 德彪西 24 首钢琴前奏曲中的印象主义元素
        一、 德彪西《24 首钢琴前奏曲》简介
        二、 德彪西 24 首钢琴前奏曲中的印象主义元素
第三章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折射出的音乐审美特征与影响
    第一节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折射出的音乐审美特征
    第二节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德彪西24首前奏曲的写意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印象主义绘画和音乐的基本特征及影响
    1.1 印象主义绘画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1.2 印象主义绘画和音乐的代表人物
    1.3 印象主义绘画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
    1.4 印象主义绘画和音乐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德彪西简介及影响德彪西音乐的莫奈绘画
    2.1 德彪西简介
    2.2 德彪西的基本音乐风格
    2.3 影响德彪西音乐的莫奈绘画
第三章 德彪西24首前奏曲的写意
    3.1 德彪西24首前奏曲的内容简介
    3.2 德彪西前奏曲对莫奈绘画写意的借鉴
    3.3 德彪西前奏曲朦胧的表现风格写意
    3.4 德彪西前奏曲丰富的语言要素写意
    3.5 德彪西前奏曲多彩的织体技法写意
第四章 德彪西24首前奏曲写意的教学
    4.1 理解德彪西前奏曲的表现风格写意
    4.2 把握德彪西前奏曲的语言要素写意
    4.3 突出写意的德彪西前奏曲的弹奏要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浮雕般的印象——从《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看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些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非功能性终止研究[D]. 廖静茹.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德彪西前奏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分析与演奏技巧研究[D]. 刘馨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浅析印象派钢琴作品《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演奏技法[D]. 郑艺. 沈阳师范大学, 2019(09)
  • [4]论德彪西钢琴作品中的异国风 ——以《24首前奏曲》、《儿童天地》、《版画集》为例[D]. 吴亚男. 天津音乐学院, 2018(10)
  • [5]德彪西钢琴作品中“东方元素”的探究 ——以《塔》为例[D]. 张晶.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6]论德彪西练习曲的印象主义风格[D]. 李辰.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7]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的比较研究[D]. 刘长林. 四川音乐学院, 2016(08)
  • [8]从《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看音乐作品中曲式与结构的关系[J]. 李春晓. 作家, 2014(16)
  • [9]论德彪西钢琴前奏曲中的印象主义元素[D]. 陶思帆. 云南艺术学院, 2014(08)
  • [10]德彪西24首前奏曲的写意与教学研究[D]. 邓思思.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浮雕的印象——从《金发女郎》看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些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