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频电流处理小麦种籽(论文文献综述)
钟汝能[1](2018)在《微波热加工农产品的腔体结构优化与物料介电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波加热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及农业生产等领域,其学科基础涉及电磁理论、传热传质、电磁计算等多个学科。物料介电特性是研究物料微波热加工问题不可缺少的特征参数,等效介电特性是表征混合物料吸收微波能量的重要参数,因此,颗粒型混合物料的等效介电特性研究是一项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论文在综合分析微波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多模微波加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颗粒型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理论研究、数值模拟研究、实验测量研究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微波热加工农产品所涉及的基础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从电磁理论出发,综合分析了介质的极化机理,阐述了微波能量转化的原理和物料介质特性在微波热加工物料中的作用原理,探讨了物料电磁特征参数(?)、(?)、(?)、(?)、(?)在微波热加工物料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并据此分析了理想介质、理想导体、一般导体、极性介质等典型介质的吸波特性。(2)提出通过优化微波反应腔腔体内壁结构的方式,提高微波加热效率和微波加热均匀性的路径和方法。分析计算了在腔体内壁分别设置半圆柱型凸槽、凹球面、凸球面和脊形凹槽时的微波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参数指标,获得了既能提高加热效率、又能提高加热均匀性的相关基本规律。模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腔体的内部结构既可提高微波加热效率,又可改善加热的均匀性,且能抑制腔内高电场聚集区域的形成。与常规光滑腔壁反应腔相比,在腔体内壁设置半圆柱型凸槽和脊型凹槽结构装置,能使加热效率和均匀性获得大幅度的提升(加热效率的最大值达98.75%,均匀性最大提升幅度达57.54%),且最优结构参数的分布区间相对较广,为微波热加工物料过程中的“热点”预警和反应器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3)提出应用Monte Carlo(蒙特卡罗,MC)随机模拟方法和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计算软件(简称MC-FEM方法)分析计算颗粒随机分布混合物的等效介电特性,并通过大量数值实验验证了MC-FEM方法的正确性。提出了计算颗粒型二元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介电损耗因子)的通用MGEM修正公式(Modified General Effective Medium),并将MGEM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数值方法计算值、经典理论公式计算值等进行了大量实例数据比较,验证了MGEM公式的正确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为颗粒型农产品的等效介电特性分析提供一个准确性高且方便使用的计算公式。(4)运用MC-FEM方法,分析研究了双组分、三组分和核壳颗粒型混合物料中,各组分的空间位置、体积分数、电导率、介电特性等因素对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吸波特性和局域电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可采用球体+立方体的颗粒结构形状模拟椭球型颗粒(农产品)物料的等效介电特性;(2)各组分物理特性、介电特性等均对混合物的等效介电特性和吸波特性有影响,会使混合物中的局域场出现增强现象。(5)设计了基于无校准同轴传输/反射法的农产品介电特性测量方案,以及基于MGEM公式的农产品介电特性测量实施方案。实验测量了微波频段下粉末状农(副)产品(马铃薯、三七、天麻、石斛)、菜籽颗粒(白叶苋菜、包心芥、大红苋菜、香菜籽、白菜籽、野荠菜、油菜籽)、杂粮颗粒(黑芝麻、玉米渣粒、紫米和小米)和草籽颗粒(熟禾、白三叶、虞美人、剪股银、狗牙根、黑心菊)等农(副)产品的介电特性,拟合得到不同农(副)产品的介电常数、损耗因子与微波频率、含水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和不同农产品在2.45GHz处介电特性与含水(油)率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室温下,所测量农产品在含水率(?)和微波频率2.45GHz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介于3.5-9之间、介电损耗因子介于0.1-3.0之间,此结论可用于预测其它农产品的介电特性。同时,本文所提出的实验测量方案解决了传统测量方法中遇到的夹具校准、多样品测量、样品位置难以确定等问题。以上研究相关结论可为农产品的微波热加工器件设计、微波能利用效率提升和微波辅助应用推广提供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对其它颗粒型混合物料的微波热加工处理也同样适用。
章家谊[2](2015)在《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一项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关于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批评语言学研究。母语教育是应用语言学研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语文教科书则是母语教育最重要的媒介。然而,我国目前对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经验层面,即使是学术层面的研究,也多是在学科教育学框架下开展,很少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语文教科书可以说是人类言语行为的一种,“分析任何言语行为都应当从这一行为的本质入手”(胡范铸)。而要有效地认识语文教科书的本质,就必须理解“语文”的本质。传统语文教育理论一直纠缠于语文的性质问题,其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说最为流行。那么,到底如何正确认识语文/母语的性质?如何正确认识语文教育即母语教育的行为本质?母语教育是否只是一个学科的教学行为?甚至只是一个语言知识的教学行为?如果不是,那么,应该如何重构母语教育?我们认为,语言不但是人类最基本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而语文教科书不仅是语言和文化知识的样本,“不仅仅是‘事实’的‘传输系统’,它还是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斗争及相互妥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阿普尔等);而语文教科书提供的知识类型、呈现的认知水平、构建的意识形态更是对于未来社会人群的一种塑造方案,是“关于未来的一个预言”(阿普尔等)。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汉语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获得以外,——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怎样的知识类型,这一知识类型是否均衡?是否存在缺失?——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呈现了一个怎样的认知水平,这—认知水平是否有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构建了—个怎样的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否一致?——在对于上述一系列问题有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能否提出一套新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建议和规则?由此,本文选取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的四种版本的初中阶段语文教科书,以书中所含所有名词为分析比较对象,综合运用依据观念结构理论、批评语言学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教科书政治学理论、预设理论等相关理论,针对上述四版本语文教科书的知识类型、认知水平、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论述,从而考察当今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是否符合语文教科书的行为本质,并就此对于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原则提出我们的批评和建议。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综述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并介绍本文研究思路,据此提出在语文教科书研究方面前人未涉及而本文需要讨论的问题。第二章论述语文教科书行为的本质。语文是人的存在方式,因而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就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教育,是人的存在性教育,必然要求语文教育应该让学生知道语言本身的各种可能性,以显示社会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因此,语文教科书,作为传达语文教育行为本质理念的载体和主要途径,其行为本质和本质功能必然是提供语言本身的各种可能性,以显示社会生活的各种可能性。本章还介绍了本文选取的分析对象——四版本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原因和其所含全部名词概貌。第三章——第五章以四版本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所有名词为对象,进行语文教科书的知识类型分析、认知水平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其中,第三章是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基于“现行大学学科分类基本合理有效”和“母语既构成学习人类全部知识的必须,也开启学习人类全部知识的可能”的假设,通过对于语文教科书名词所反映的观念和观念结构与大学现行学科分类的对比,努力客观描写初中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结构。并进而对各种版本教科书的知识类型分析比较,得出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虽然总体上均具有比较完整的大的知识类型框架,但是深入到具体的知识类型却可以发现,其中依然存在观念结构之间不均衡、知识类型缺失等问题。第四章是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可以从很多角度加以研究,本文主要讨论“认知强化功能”、“深度思维功能”及“多元思维观功能”。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初中语文教科书存在认知强化功能弱化、深度思维能力弱化、多元思维观能力弱化的问题,并提出其主要原因源于语文教科书编写存在的最大弊病——“角色预设偏误”。第五章是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在回顾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最能体现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的名词还是与人有关的名词,因此本文通过对四版本所含的人物类名词本身属性隐涵的意识形态的分析来考察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意识形态倾向,揭示了教科书存在的“意识形态简单化”、“意识形态刻板化”的问题。第六章是教科书“叙说”(编写)行为的规则分析。结合对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所含全部名词的分析结论,提出针对四版本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语文教科书编写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和“策略性规则”。第七章为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的研究展望。总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切实的意见,为语文教科书的语言学视角研究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周利明[3](2014)在《基于电容法的棉花产量和播种量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棉花种植规模发展与机械化采收程度的提高,对棉花机械播施与收获过程的智能检测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确获取区域内的棉花产量分布信息一方面能够检验当年精准农业措施的实施效果,同时也是来年播种施肥精准变量作业处方决策的重要参考;棉花播种量检测则是实施高精度变量播种作业的关键,也是判断播种作业质量水平的基础。因此研究一种能在线检测棉田作业过程中棉花产量与播种量的方法和技术,对于减少棉花生产资料投入、增加棉花产量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容法的采棉机棉花产量和棉花精密播种机播种量的检测方法,并在深入研究基础上实现了工程应用。论文首先研究了籽棉的介电特性,并结合籽棉的气流输送特点,提出了基于双电容相关法来检测籽棉的流速,基于单电容法来检测籽棉的质量流量。双电容相关法是利用两个传感器信号的时间相关性,结合传感器间距,实现籽棉运动速度的检测;单电容法是基于采棉机作业过程中籽棉运动速度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利用电容传感器信号来检测籽棉的质量流量。论文在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并结合试验验证基础上,设计了差分型电容传感器,研制了检测电路和单片机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实现了籽棉流速和质量流量的检测。论文以CASE CPX620采棉机为试验平台,构建了基于CAN总线的棉花产量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主要由人机交互终端、籽棉质量流量传感器、微波谐振式含水率传感器、GPS等构成,通过关键技术研究和系统集成,实现了基于经纬度坐标的棉花产量在线测量,以及采棉机作业工况参数等相关数据的实时获取。基于Labwindows/CVI测控软件开发平台,完成了上位机的数据采集与处理,为多信息融合处理奠定了基础。为检验棉花产量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搭建了籽棉气流输送试验台,通过温度变化试验,验证了研制的差分型电容传感器对温度有比较好的适应性;通过改变籽棉品种试验,验证了研制的检测系统对多品种籽棉的适应性。文中还研究了棉花质量流量、含水率与电容信号响应的关系,建立了基于相对电容变化率与籽棉质量流量、含水率的回归模型。实验室静态试验表明,测产模型的预测平均误差不大于4.7%,动态试验表明,测产模型预测误差不大于9.07%。田间收获试验表明,测量装置的累积电容变化量与籽棉重量的拟合决定系数R2为0.94。另外,论文还研制了螺旋型电容籽粒传感器,准确检测棉花播种机播种管内棉籽的通过信息,实现了棉花精密播种机播种量的检测。研制的螺旋型电容籽粒传感器,可将棉籽通过播种管电容检测区域的信息转换成脉冲信号,以此来获取棉花精密播种机的播种量、漏播及重播信息。通过最小二乘移动平滑方法实现籽粒脉冲的平滑处理,得到最佳的信噪比,以一阶导数寻峰结合阈值判别条件快速识别棉籽脉冲,并获得峰位与脉冲边界信息,结合脉冲积分面积判断双籽粒同时下落,提高了播种量检测精度。同时构建了基于CAN总线的精密播种机播种监测系统,实现了播种质量水平的高可靠性监测。实验室试验表明,研制的系统能够实现漏播、阻塞报警,其对播种量监测精度为94.6%,漏播量监测精度为93.5%,重播量监测精度为88.1%。
张彦艳[4](2009)在《扁蓿豆新品系组培快繁、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及施肥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筛选培育出的扁蓿豆新品系90-36(A)、93-21(B)、00-61(C)为研究材料,首先通过离体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等方法,研究了扩大扁蓿豆各新品系种苗数量的快速繁殖技术,为工厂化育苗奠定了重要研究基础。同时,对新品系的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及其数量特征进行测试和分析,并以品系00-61为材料,研究了N、P、K常量肥和Mo、B、Cu、Zn等微肥对其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和种子产量的影响,探索了扁蓿豆新品系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适合扁蓿豆3个品系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是MS+2,4-D1.0 mg/L+KT0.2mg/L ,适宜品系A和C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SH+2,4-D0.5mg/L+6-BA0.7mg/L,适宜品系B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SH+2,4-D0.5mg/L+6-BA0.5mg/L;适宜3个品系下胚轴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均为MS+KT1mg/L+6-BA1mg/L;适宜3个品系通过愈伤组织快繁的生根培养基均为MS培养基。适于3个品系茎段增殖培养与生根的培养基均为SH+NAA0.1mg/L。品系A、B、C通过愈伤组织诱导的繁殖系数分别为8.47、7.83、5.65;通过茎段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繁殖系数分别为6.91、6.52、5.82。2)0.5mg/L 2,4-D与0.5~0.7 mg/L 6-BA是扁蓿豆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浓度搭配。在这一浓度搭配下的SH培养基上,3个品系下胚轴正常愈伤组织出愈率的平均值可达92.7%。而1mg/L KT和1mg/L 6-BA是扁蓿豆愈伤组织分化的适宜浓度搭配,在这一浓度搭配下,3个品系下胚轴正常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平均值可达31.51%。扁蓿豆不同品系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差异性不显着,表明品系间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无明显影响。3)品系A、B、C的生殖枝数/m2分别为269、247、530;每生殖枝花序数分别为68.69、48.96、23.79;每花序花朵数分别为5.79、9.91、8.79;每花序荚果数分别为2.66、6.24、3.78;每荚果胚珠数分别为4.05、3.61、4.23;每荚果种子数分别为2.09、3.45、3.15;千粒重分别为3.19g、1.87g、2.54g。大部分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分布及其频数为一个正态分布。4)实际种子产量与表现种子产量、潜在种子产量和千粒重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00**、r=0.917**和r=0.950** ;与生殖枝数/m2、花序数/生殖枝、种子数/荚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033、r=0.594和r=0.301。实际种子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回归方程Y=124.035+14.318X7+0.014X2(X2为花序数/生殖枝, X7为千粒重)。扁蓿豆以落花为主,其次是落荚,花蕾的脱落最少。5)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显着提高扁蓿豆品系C的潜在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量。其中90 kg /hm2N,220 kg /hm2 P205,60kg /hm2 K20配比,对扁蓿豆品系C种子增产效应较好,可使其实际种子产量提高25.87%。施用N、P、K对提高品系C生殖枝数/hm2、花序数/生殖枝、花数/花序、荚果数/花序、胚珠数/荚、种子数/荚和千粒重均有显着正效应。6)微肥处理中,Mo肥对提高扁蓿豆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效应最强。其次为Zn。它们主要通过提高种子产量构成因子来提高种子产量。
赵丽丽[5](2009)在《扁蓿豆不同品系的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从生物学特性、光合特性、抗旱、耐盐性、遗传多样性等多个层面上对课题组已经筛选和培育出的扁蓿豆4个品系进行研究,鉴定了4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品系特异性,主要结果如下:1.扁蓿豆4个品系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利用与农艺性状关系密切的10个单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品系进行综合比较分析,4个品系的综合性能排序为:品系00-61>品系93-21>品系90-36>品系00-81。4个扁蓿豆品系均为二倍体,2n=2x=16。2.扁蓿豆4个品系的种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硬实性。砂磨法和98%硫酸处理,均能破除扁蓿豆4个品系的种子硬实。98%硫酸破除扁蓿豆4个品系种子硬实的最佳处理时间分别为:品系93-21,20min;品系90-36,25min;品系00-61,30min;品系00-81,40min。在打磨处理中,要根据不同品系的种子特性掌握好打磨的适宜力度。3.扁蓿豆4个品系的光合特性和光适应能力不同。00-61和93-21具有相对高产的生理和生物物理基础。品系00-61具有较强的强光的适应能力,更适合在高光环境下种植利用。品系90-36具有相对较强的防御光抑制破坏的能力。品系00-81耐荫力较强,与其他品系相比更能适应相对弱光环境。4.扁蓿豆4个品系及其对照材料种子萌发期的抗旱耐盐性顺序为:扁蓿豆品系90-36>品系93-21>直扁>品系00-61>品系00-81>黄花苜蓿。苗期抗旱性顺序为:品系90-36>品系00-61>直扁>品系93-21>品系00-81>黄花苜蓿。扁蓿豆各品系在种子萌发期、苗期的抗旱性和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均高于黄花苜蓿。在扁蓿豆4个品系之中,品系90-36抗旱、耐盐性最强,品系00-81相对较弱。半致死渗透胁迫强度和半致死盐浓度可以作为扁蓿豆各品系种子萌发期抗旱耐盐性鉴定的指标。5. 4个品系在种子可溶性蛋白和盐溶蛋白图谱上的谱带数目、位置、宽窄和颜色深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无论依据种子的可溶性蛋白或盐溶蛋白,均可以将扁蓿豆4个品系区分开。盐溶蛋白指纹图谱谱带数目较可溶蛋白指纹图谱谱带数目少,且其大部分差异位点都为弱带,谱带的重复性不如可溶性蛋白稳定。6.扁蓿豆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系内,但品系间的遗传分化水平亦较高。生物学特性、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所反映出的扁蓿豆4个品系之间的遗传关系一致,即:品系00-61和00-81遗传差异相对较小,其次是品系90-36。品系93-21遗传多样性最大,与各品系的遗传差异较大。生物学特性、种子可溶性蛋白、RAPD和ISSR研究结果之间存在显着至极显着的相关关系。7.扁蓿豆4个品系均具有各自的品系特异性,可以以其各自的品系特异性为依据进行下一步的品种申报工作。
张蕾[6](2008)在《鸡蛋介电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鸡蛋的品质指标直接关系到商品等级,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目前国内虽对鸡蛋品质的检测有不少研究,但还不能达到商业化应用。若能做到按新鲜度、大小分级,按质论价,既能保护消费者利益,又有利于生产者和经营者科学管理。因此,对鸡蛋品质检测的研究,有其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探讨鸡蛋介电参数的频率依赖性;鲜蛋储存期间内部品质的变化与介电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二是探讨蛋清及蛋黄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对频率的依赖性;鸡蛋储存期间品质指标与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微波能在食品工业常用频率点处对蛋清和蛋黄的穿透深度。得到以下结论:(1)无损鲜鸡蛋的相对介电常数εr’在300k1MHz间受频率的影响不大。等效阻抗Z在100k1MHz之间随频率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在低频处降低较迅速。(2)无损鲜鸡蛋的相对介电常数εr’与哈夫单位和蛋黄指数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p<0.05),而储存鸡蛋的相对介电常数与品质指标间没有相关关系(p>0.05)。(3)室温25℃,频率10M4.5GHz下,新鲜鸡蛋蛋清和蛋黄的介电常数值随频率的增加在单调减少,它们的损耗因子在10MHz到大约2GHz内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在2GHz左右到4.5GHz之间随频率增加而增大。(4) 10M1000MHz之间,蛋清和蛋黄损耗因子的对数与频率之间的曲线为显着的线性关系,并得到它们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5)食品工业常用频率点下,蛋清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在不同储存天数间有显着的差异性,蛋黄的无显着的差异性。(6)工业用频率点915MHz和2450MHz下,新鲜鸡蛋蛋清样品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与哈夫单位之间均存在显着的相关性(p<0.05),用哈夫单位来评价鸡蛋的新鲜度指标是可靠的。(7)各频点下蛋黄的穿透深度均高于蛋清的穿透深度,且它们的穿透深度都随频率的增加而降低。
金钢[7](2007)在《黑松与松材线虫互作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文中提出运用组织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实验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技术手段,对二年生黑松实生苗感染松材线虫后的病程发展特征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致病力线虫虫株侵入2年生黑松后,引发寄主发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有差异,植株是否发病与线虫能否在黑松体内存活有关,而发病速度快慢则与线虫在黑松体内扩散速度及能否大量繁殖有直接关系。强致病力松材线虫的扩散主要通过轴向树脂道在树体内上下扩散,通过径向树脂道在树体内外扩散,并以此成为逾越形成层的通道,由于松属植物树脂道是遍布整个树体的一个“管网系统”,所以线虫扩散速度快,致病性强;弱致病力松材线虫扩散主要在皮层中,扩散速度慢,致病速度慢。研究中未观察到线虫直接侵入形成层细胞,因此,形成层细胞的死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与线虫未到达的树脂道上皮细胞等薄壁细胞的死亡方式类似,并非松材线虫的侵入直接造成。2.松材线虫侵入2年生黑松后,诱导寄主发生系统而持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从而导致黑松整体死亡。透射电镜观察证实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茎中形成层细胞以及其它的薄壁细胞出现细胞程序性死亡特征,变化类似于动物细胞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针叶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与形成层细胞等薄壁细胞类似,也出现了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典型特征。茎薄壁细胞和针叶叶肉细胞的这些变化暗示了2年生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植株整体发生了相应的系统反应,茎细胞的死亡与叶的枯萎不是由松材线虫的破坏能力直接激发的,而是黑松的内在基因程序被激活的结果。3.TUNEL技术检测结果表明,松材线虫侵入2年生黑松后,多数薄壁细胞的细胞核表现阳性反应,说明其薄壁细胞核DNA出现了有序降解,进一步证明电镜观察结果寄主发生了系统而持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未发现典型的DNA Ladder。4.接种不同致病力线虫后,2年生黑松的水势、根系活力变化情况表明,水分的异常代谢明显滞后于寄主体内细胞的大量死亡,植株的死亡是由于寄主发生系统而持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进一步佐证了电镜观察结果。5.运用荧光薄层层析法研究了接种不同致病力线虫后,2年生黑松内源多胺的变化。结果表明多胺对黑松抵抗松材线虫侵入起积极作用,其中腐胺可能发挥主导作用。6.2年生黑松实生苗感染松材线虫后PCD发生的激发可能与细胞内Ca2+的变化有关。免疫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伴随病程的发展,薄壁细胞中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具有“低—高—低—高”的特征,钙离子浓度变化和钙离子分布的转移是触发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的一个因子。
辛松林[8](2007)在《生菜、芹菜贮藏期间理化指标与介电特性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蔬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营养物质,但是由于其水分含量较高,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品质变化较快,在工业化生产中,大量蔬菜品质的鉴定需要人为进行判定,在一些特殊场合如气调库和冷库则为品质判定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介电特性是指生物分子中的束缚电荷对外加电场的响应特性,在一定条件下,采后蔬菜在内部可以形成电荷并对外加电场进行响应。本实验利用两平行板电容器监测生菜和芹菜采后贮藏过程中对外加电场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介电参数随着两极板的间距变化呈现波动性的变化,在板间距为1cm-7cm范围内,随着板间距的增加,阻抗和电感增大,电容则减小;在湿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阻抗和电感降低,电容则增大;确定3V为最佳的测定电压;在100Hz~5MHz范围内,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100kHz,400kHz,5MHz为测定频率。生菜和芹菜在常温贮藏过程中,会出现叶片失水、黄化、萎蔫等现象,分别对生菜和芹菜的理化指标与介电特征值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菜和芹菜在贮藏过程中电容值与失重率的相关性最好,在频率F=100kHz条件下决定系数分别R2=0.9469和R2=0.9488;在F=400kHz条件下决定系数分别为R2=0.9444和R2=0.902。利用介电特性的变化来反映蔬菜的内在品质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发蔬菜品质无损检测设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秦文[9](2006)在《蔬菜物料的介电特性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电特性是生物分子中的束缚电荷对外加电场的响应特性,通过对食品介电特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对食品的成分、组织、状态等品质进行分析和监控,也可以有效地利用物质的电特性进行食品加工,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在农产品贮藏保鲜、电加工、品质检测、筛选分级等方面都显示出特殊的优势。利用电物理特性进行检测,对食品加工自动化、品质控制精确化提供了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时间很短,许多方面还刚开始起步,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还存在很多不足,尤其对蔬菜类物料的介电特性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还相当落后。 本论文在研究蔬菜物料介电特性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介电特性理论的应用研究,首次提出了在低频段利用电特性进行蔬菜品质无损检测、蔬菜油炸加工及干燥加工过程在线检测的的可行性,并确定了适宜的检测条件和范围,对食品行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① 从影响食品物料介电特性的主要因素着手,采用平行平板电极对20种植物性食品物料的电容和水分进行了测定,并用DES100测试了蔬菜组织切片的电特性。结果表明:食品物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检测条件都会影响其介电特性,介电常数随检测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频率的增高而降低。在测定条件一定时,水分含量是影响物料介电常数的最主要因素,物料的水分含量以及水分的存在状态都直接影响到电特征测定值。介电常数随水分含量的减少而呈下降趋势,水分含量与介电常数之间呈直线相关性,对粮食类而言,可以用相同的定标方程描述,即Y=51.708X-49.531(X为介电常数,Y为水分含量),而对果蔬类物料,因差异较大,不能建立适宜于不同种类果蔬的定标方程,但每种蔬菜物料可以建立相应的水分含量与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方程。 确定了电容、介电常数、电导等参数为介电特性的代表特征值,在0.1-100kHz频率范围内,利用电物性检测仪LCR进行物料品质无损检测和加工过程在线检测的研究。以物料水分存在状态和含量变化为主线索,较全面地应用研究了基于介电特性检测蔬菜静态贮藏过程、动态干燥、冷冻过程及油炸过程的控制方法、技术和装置。 ② 通过自制的无损检测样机、LCR测量仪以及平板电极组成试验所需的测试系统,研究了常温下几种蔬菜贮藏过程中的介电特性,并利用化学方法测得的新鲜度指标与介电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首次研究了介电常数与几种新鲜度定量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0.1~100kHz的测试频率范围内,几种蔬菜的介电特性与其色泽、硬度、水分含量等新鲜度指标之间具有显着的线性相关性:提出了可以根据蔬菜介电特性的变化来定性评价其新鲜度和内在品质,实现蔬菜无损自动化品质检测。 ③ 利用介电特性检测马铃薯油炸过程的研究,用示差扫描热量计(DSC)确定马铃薯的糊化温度范围,用介电特性测量仪(DES)测量加热条件下马铃薯的介电特性,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煎炸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和色度及马铃薯的水分含量,探讨油的品质与介电参数、马铃
郭红利[10](2004)在《猕猴桃的电学特性与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果品产业的飞速发展,果品品质越来越受到果农、果商和消费者的重视,也为品质的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研究猕猴桃在电场中介电特性参数的变化,探讨利用无损检测来判断猕猴桃的内部的品质的方法。 本文以猕猴桃为对象,借助于自行设计的测试系统,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了测试条件、电激励信号、果品种类和破损等对猕猴桃介电特性参数的影响。初步探究了猕猴桃在生长后期以及采后储藏阶段的介电特性。基于试验结果,最后应用神经网络知识建立了猕猴桃种类的识别器。通过试验得到: 猕猴桃的相对介电常数随夹持力和夹持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极板直径小于果径时,猕猴桃的电容随极板面积的增加而增大;在室温条件下,猕猴桃的相对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电阻率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 猕猴桃介电参数的频率特性随激励信号电压而变;猕猴桃介电参数的电压特性有一“电压临界值”,当信号电压大于临界值时,电容和电阻迅速减小,损耗角正切急剧增大。 破损前后猕猴桃介电参数产生变化。在储藏时间内,破损猕猴桃的介电参数与无损猕猴桃的规律不同。 猕猴桃在生长期和完熟期介电参数的频率特性基本相同,但电压特性则有所差别;储藏期间,在释放出的乙烯和呼吸的作用下,介电参数发生变化,并且不同种类的猕猴桃,在储藏过程中介电参数的变化规律不同。 最后根据猕猴桃介电参数的测试结果,建立了种类识别器,对猕猴桃的识别率为90%。
二、低频电流处理小麦种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频电流处理小麦种籽(论文提纲范文)
(1)微波热加工农产品的腔体结构优化与物料介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微波与微波能 |
1.1.1 微波加热频段 |
1.1.2 微波效应 |
1.1.3 微波材料及装置 |
1.1.4 微波能利用 |
1.2 微波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 |
1.2.1 微波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1.2.2 微波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
1.2.3 微波加工农产品的优势 |
1.3 微波热加工农产品的电磁理论基础 |
1.3.1 物料的介电特性 |
1.3.2 微波介电加热的机理 |
1.3.3 微波介电加热的特点 |
1.4 多模微波加热腔应用研究进展 |
1.4.1 多模微波加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2 多模微波腔场分布的优化研究 |
1.4.3 多模微波腔加热的均匀性研究 |
1.5 颗粒型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研究进展 |
1.5.1 颗粒型混合物的等效介电特性 |
1.5.2 颗粒型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理论研究 |
1.5.3 颗粒型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1.5.4 农产品介电特性的实验测量研究 |
1.6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选题依据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微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 |
2.1 介质的极化及其介电特性 |
2.1.1 介质极化及分类 |
2.1.2 介电特性 |
2.1.3 穿透深度 |
2.2 微波能量转化原理 |
2.3 物料性质对吸波特性的影响 |
2.3.1 理想介质的吸波特性 |
2.3.2 理想导体的吸波特性 |
2.3.3 一般导体的吸波特性 |
2.3.4 极性介质的吸波特性 |
2.4 物料对微波能量的吸收 |
2.4.1 基于能量守恒的微波能吸收 |
2.4.2 基于吸收系数的微波能吸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腔体结构优化对加热效率及均匀性影响的数值仿真 |
3.1 微波加热效率和均匀性的分析评价方法 |
3.1.1 微波吸收效率 |
3.1.2 均匀性评价方法 |
3.1.3 归一化权重因子 |
3.1.4 数值仿真基本模型 |
3.2 脊形凹槽结构对微波反应器加热效率及均匀性的影响 |
3.2.1 仿真模型 |
3.2.2 凹槽结构参数b和d对加热效率的影响 |
3.2.3 凹槽结构参数b和d对加热均匀性的影响 |
3.2.4 凹槽结构参数b和 d对加热效率和均匀性的综合影响 |
3.2.5 仿真值与实验值的比较 |
3.3 凸球面结构对微波反应器加热效率及均匀性的影响 |
3.3.1 仿真模型 |
3.3.2 凸球面参数对加热效率的影响 |
3.3.3 凸球面参数对加热均匀性的影响 |
3.3.4 凸球面参数对加热效率和均匀性的综合影响 |
3.3.5 仿真值与实验值的比较 |
3.4 凹球面结构对微波反应器加热效率及均匀性的影响 |
3.4.1 仿真模型 |
3.4.2 凹球面结构参数b和 d对加热效率的影响 |
3.4.3 凹球面结构参数b和 d对加热均匀性的影响 |
3.4.4 凹球面结构参数对加热效率和均匀性的综合影响 |
3.5 脊形凹槽结构对微波反应器加热效率及均匀性的影响 |
3.5.1 仿真模型 |
3.5.2 凸槽参数对微波加热效率的影响 |
3.5.3 凸槽结构参数对加热均匀性的影响 |
3.5.4 凸槽参数r和 d对加热效能的综合影响评价 |
3.5.5 仿真值与实验值的比较 |
3.6 新型腔体结构对微波场分布的影响 |
3.6.1 装置结构对整体加热均匀性的影响 |
3.6.2 装置结构形态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3.6.3 装置结构对“热点”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颗粒型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分析方法 |
4.1 颗粒型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数值计算原理及其数值边界 |
4.1.1 颗粒型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数值计算原理 |
4.1.2 颗粒型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Hashin-Shtrikman边界 |
4.2 颗粒型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MC-FEM计算方法研究 |
4.2.1 分析颗粒型混合物等介电特性的MC-FEM方法 |
4.2.2 应用MC-FEM方法计算颗粒型混合物的等效介电特性 |
4.3 颗粒型二元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通用MGEM公式研究 |
4.3.1 MGEM公式的提出 |
4.3.2 MGEM公式介电常数计算结果的数值检验 |
4.3.3 MGEM公式损耗因子计算结果的数值检验 |
4.3.4 MGEM公式与文献实验数据的比较 |
4.3.5 MGEM公式的实验测量应用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颗粒型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颗粒物质的结构形状与MC-FEM分析 |
5.1.1 常规颗粒物质的结构形状 |
5.1.2 不同颗粒形状混合物的MC-FEM模拟结果 |
5.2 双组分颗粒型物料等效介电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5.2.1 颗粒物质的随机位置对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影响 |
5.2.2 颗粒物质的体积分数对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影响 |
5.2.3 颗粒物质的电导率对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影响 |
5.2.4 颗粒物质介电特性对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影响 |
5.3 三组分颗粒型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5.3.1 三组分颗粒型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MC-FEM计算模型 |
5.3.2 颗粒物质的体积分数对三组分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影响 |
5.3.3 颗粒物质的电导率对三组分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影响 |
5.3.4 颗粒物质电导率和体积分数对三组分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影响 |
5.3.5 颗粒物质对三组分混合物局域场分布的影响 |
5.4 核壳颗粒型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5.4.1 核壳颗粒物质的壳层厚度对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影响 |
5.4.2 核壳颗粒物质的壳层体积分数对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影响 |
5.4.3 核壳颗粒物质的壳层电导率对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影响 |
5.4.4 基体(包裹)相核壳物质介电常数对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影响 |
5.4.5 颗粒物质的内核介电常数对混合物等效介电特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产品介电特性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
6.1 农产品电磁参数测量原理 |
6.1.1 传统同轴传输/反射法原理 |
6.1.2 无校准同轴传输/反射法测量原理 |
6.1.3 基于MGEM公式的农产品介电特性分析 |
6.2 农产品介电特性测量方案 |
6.2.1 实验设备 |
6.2.2 样品制作 |
6.2.3 体积分数计算 |
6.2.4 测量方案 |
6.2.5 含水率测定 |
6.2.6 介电特性分析 |
6.2.7 数据处理分析 |
6.2.8 实验方案验证 |
6.2.9 粉末-石蜡混合物的介电特性 |
6.3 三七粉末介电特性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
6.3.1 实验材料与测量 |
6.3.2 三七粉末介电特性随微波频率的变化规律 |
6.3.3 三七粉末含水率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6.3.4 三七粉末介电特性随微波频率和含水率的变化关系 |
6.4 马铃薯粉末介电特性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
6.4.1 实验材料和测量 |
6.4.2 马铃薯粉末介电特性随微波频率的变化规律 |
6.4.3 马铃薯粉末含水率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6.4.4 马铃薯粉末介电特性随微波频率和含水率的变化关系 |
6.5 铁皮石斛粉末介电特性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
6.5.1 实验材料与测量 |
6.5.2 石斛粉末介电特性随微波频率的变化规律 |
6.5.3 石斛粉末含水率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6.5.4 石斛粉末介电特性随微波频率和含水率的变化关系 |
6.6 鼓棒石斛粉末介电特性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
6.6.1 实验材料与测量 |
6.6.2 鼓棒石斛粉末介电特性随微波频率的变化规律 |
6.6.3 鼓棒石斛粉末含水率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6.6.4 鼓棒石斛粉末介电特性随微波频率和含水率的变化关系 |
6.7 天麻粉末介电特性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
6.7.1 实验材料与测量 |
6.7.2 天麻粉末介电特性随微波频率的变化规律 |
6.7.3 天麻粉末含水率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6.7.4 天麻粉末介电特性随微波频率和含水率的变化关系 |
6.8 菜籽类颗粒物料介电特性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
6.8.1 实验材料和测量 |
6.8.2 菜籽颗粒的介电特性随微波频率的变化规律 |
6.8.3 菜籽类颗粒介电特性随微波频率和含水率的变化关系 |
6.9 杂粮类颗粒物料介电特性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
6.9.1 实验材料和测量 |
6.9.2 杂粮颗粒颗粒的介电特性随微波频率的变化规律 |
6.9.3 杂粮颗粒介电特性随微波频率和含水率的变化关系 |
6.10 草籽类颗粒物料介电特性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
6.10.1 实验材料和测量 |
6.10.2 草籽颗粒的介电特性随微波频率的变化规律 |
6.10.3 草籽颗粒介电特性随微波频率和含水率的变化关系 |
6.11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和创新 |
7.3 后续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一、教材与教科书概念的界定 |
二、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 |
三、语文教科书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理论假设、理论背景、基本架构 |
一、本文的理论假设 |
二、本文的理论背景 |
三、本文的基本架构 |
第四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语料来源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语料来源 |
第二章 语文教科书功能定位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的重构与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 |
一、“语文”一词的由来 |
二、语文学科的独特性 |
三、语文的重要性 |
四、对“语文”理解的现状和问题 |
五、语文是人的存在方式 |
六、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是人的存在性教育 |
七、“语文”含义重构的框架设想 |
第三节 语文教科书的重构与行为本质 |
一、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变迁 |
二、教科书的功能定位 |
三、语文教科书的功能 |
第四节 语文教科书研究语料概况——以初中段人教版、沪教版、香港启思版和台湾康轩版为例 |
一、语文教科书版本的选取 |
二、四版本名词概貌 |
第三章 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框架分析 |
一、知识类型框架 |
二、语文教科书名词分析框架 |
三、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比较 |
第三节 结论 |
一、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所含名词数量差距大 |
二、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均具有比较完善的观念结构 |
三、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总体上均具有比较完整的大的知识类型框架 |
四、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具体的观念之间的不均衡和知识类型的缺失 |
第四章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 |
第一节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框架 |
一、语文教科书的认知 |
二、语文教科书的认知水平 |
三、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框架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框架分析比较 |
一、语文教科书认知强化功能的弱化 |
二、语文教科书深度思维能力的弱化 |
三、语文教科书多元思维观能力的弱化 |
第三节 结论 |
第五章 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 |
第一节 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何为教科书意识形态 |
二、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现状 |
三、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人物类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语文教科书人物类普通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
三、语文教科书人物类专有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
第三节 结论 |
一、性别意识形态 |
二、年龄意识形态 |
三、身份角色意识形态 |
四、人物形象意识形态 |
第六章 语文教科书编写规则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编写建议 |
一、语文教科书有关知识类型方面的建议 |
二、语文教科书有关认知水平方面的建议 |
三、语文教科书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议 |
第三节 语文教科书编写规则 |
一、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构成性规则 |
二、语文教科书编写的策略性规则 |
第七章 结语 |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基于电容法的棉花产量和播种量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 本文技术路线 |
1.5 基金支持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籽棉质量流量检测方法研究 |
2.1 籽棉的介电性质 |
2.2 电容传感器的数学模型 |
2.3 相关法质量流量检测基本原理 |
2.4 单电容质量流量测量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籽棉质量流量检测方法的试验验证及车载流量传感器设计 |
3.1 相关法籽棉质量流量检测方法试验验证与分析 |
3.2 车载型籽棉质量流量传感器设计 |
3.3 微电容检测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采棉机产量监测系统设计 |
4.1 产量监测系统总体结构 |
4.2 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4.3 系统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籽棉产量监测模型与试验研究 |
5.1 质量流量传感器静态试验及结果分析 |
5.2 籽棉气流输送试验平台 |
5.3 台架测产试验及结果分析 |
5.4 田间试验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电容法的精密播种机播种量检测方法研究 |
6.1 基本测量原理 |
6.2 籽粒传感器设计 |
6.3 籽粒脉冲信号处理算法 |
6.4 播种检测试验及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扁蓿豆新品系组培快繁、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及施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主要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1.1 扁蓿豆的地位和作用 |
1.2 扁蓿豆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分类、分布和细胞学研究 |
1.2.2 形态生物学特性研究 |
1.2.3 光合特性及生产性能的研究 |
1.2.4 抗逆性研究 |
1.2.5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1.2.6 遗传育种研究 |
1.2.7 推广应用研究 |
1.3 国内外牧草种子研究概况 |
1.3.1 豆科牧草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研究概述 |
1.3.2 豆科牧草种子产量的影响因子 |
1.3.2.1 种植密度 |
1.3.2.2 施肥 |
1.3.2.3 灌溉 |
1.3.2.4 生长延缓剂 |
1.3.2.5 收获时间 |
1.4 组织培养及工厂化育苗快速繁殖研究 |
1.4.1 培养基的选择 |
1.4.2 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扁蓿豆新品系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 |
2.1.1 供试材料 |
2.1.1.1 通过愈伤组织诱导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
2.1.1.2 茎段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
2.1.2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试验方法 |
2.1.4.1 通过愈伤组织的快速繁殖 |
2.1.4.2 通过茎段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
2.2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及其数量特征研究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供试材料 |
2.2.3 试验方法 |
2.2.3.1 扁蓿豆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测定 |
2.2.3.2 花和荚脱落的观测 |
2.2.3.3 种子产量的计算 |
2.2.4 数据统计 |
2.3 施肥对扁蓿豆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
2.3.1 试验地概况及供试材料 |
2.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3.2.1 氮磷钾肥 |
2.3.2.2 微肥 |
2.3.3 数据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扁蓿豆不同品系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 |
3.1.1 通过愈伤组织的快繁研究 |
3.1.1.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3.1.1.2 愈伤组织的分化 |
3.1.1.3 根的诱导与成苗 |
3.1.1.4 炼苗与移栽 |
3.1.2 通过离体茎段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
3.1.2.1 初代培养 |
3.1.2.2 继代与增殖 |
3.1.2.3 生根培养 |
3.1.2.4 炼苗与移栽 |
3.2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及其数量特征研究 |
3.2.1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研究 |
3.2.1.1 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相关分析 |
3.2.1.2 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2.1.3 潜在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 |
3.2.1.4 扁蓿豆不同品系落花率和落荚率 |
3.2.2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数量特征研究 |
3.2.2.1 花序数/生殖枝的数量特征研究 |
3.2.2.2 花朵数/花序的数量特征研究 |
3.2.2.3 荚果数/花序的数量特征研究 |
3.2.2.4 胚珠数/荚果的数量特征研究 |
3.2.2.5 种子数/荚果的数量特征研究 |
3.3 施肥对扁蓿豆品系C 种子产量及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1 N、P、K 肥对扁蓿豆品系C 种子产量及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1.1 N、P、K 肥不同配比对扁蓿豆品系C 种子产量的影响 |
3.3.1.2 N、P、K 肥不同配比对扁蓿豆品系C 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2 微肥对扁蓿豆品系C 种子产量及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2.1 不同微肥对扁蓿豆品系C 种子产量的影响 |
3.3.2.2 不同微肥对扁蓿豆品系C 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1 组织培养图片 |
附图2 工厂化育苗图片 |
附图3 田间试验图片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扁蓿豆不同品系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扁蓿豆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分类、分布和细胞学研究 |
1.2 生物学特性研究 |
1.3 光合特性及生产性能的研究 |
1.4 抗逆性研究 |
1.5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1.6 遗传育种研究 |
1.7 推广应用研究 |
2 牧草抗旱性研究概述 |
2.1 牧草抗旱性研究简述 |
2.2 抗旱性鉴定方法 |
2.2.1 田间直接鉴定法 |
2.2.2 室内人工控制干旱胁迫法 |
2.2.3 高渗溶液法 |
2.2.4 分子生物学方法 |
2.3 抗旱性鉴定指标 |
2.3.1 形态学指标 |
2.3.2 生长发育指标 |
2.3.3 生理生化指标 |
2.4 抗旱性综合评价 |
3 牧草耐盐性研究概述 |
3.1 牧草耐盐性研究简述 |
3.2 耐盐性鉴定方法 |
3.3 耐盐性鉴定指标 |
3.3.1 生物学指标 |
3.3.2 生理生化指标 |
4 牧草遗传多样性研究概述 |
4.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4.2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
4.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4.3.1 形态学标记 |
4.3.2 细胞学标记 |
4.3.3 生化标记 |
4.3.4 分子标记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扁蓿豆不同品系生物学特性和染色体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及试验区环境条件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生物学特性研究 |
1.2.2 不同品系种子硬实特性及破除方法的研究 |
1.2.3 染色体数目分析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扁蓿豆不同品系物候期 |
2.2 扁蓿豆不同品系生物学特性比较分析 |
2.2.1 扁蓿豆不同品系生物学特性分析 |
2.2.2 聚类分析 |
2.2.3 扁蓿豆不同品系生物学性状的相关分析 |
2.2.4 扁蓿豆不同品系生物学性状综合分析 |
2.3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硬实特性及破除方法的研究 |
2.3.1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的自然发芽率和硬实率 |
2.3.2 砂磨处理对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发芽率和硬实率的影响 |
2.3.3 砂磨处理对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 |
2.3.4 不同浓度硫酸处理对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发芽率和硬实率的影响 |
2.3.5 98%硫酸处理对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 |
2.4 扁蓿豆不同品系染色体数目 |
3 讨论与小结 |
3.1 生物学特性分析 |
3.2 硬实特性分析 |
3.3 扁蓿豆染色体数目 |
第三章 扁蓿豆不同品系光合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及试验区环境条件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自然光照下光合参数测定 |
1.2.2 光响应曲线测定 |
1.2.3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扁蓿豆不同品系自然光照下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
2.1.1 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 |
2.1.2 水分利用效率(WUE) |
2.1.3 气孔导度(Gs) |
2.2 扁蓿豆不同品系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 |
2.2.1 扁蓿豆不同品系光合曲线的拟合情况 |
2.2.2 扁蓿豆不同品系光合参数的比较 |
2.3 扁蓿豆不同品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 |
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扁蓿豆不同品系抗旱性研究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种子萌发期抗旱性 |
1.2.2 幼苗期抗旱性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比较 |
2.1.1 不同渗透胁迫强度对种子发芽动态的影响 |
2.1.2 不同渗透胁迫强度对种子相对发芽率的影响 |
2.1.3 不同渗透胁迫处理对种子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的影响 |
2.1.4 不同渗透胁迫强度对种子相对活力指数的影响 |
2.1.5 不同渗透胁迫强度对相对芽长和相对根长的影响 |
2.1.6 不同渗透胁迫强度对相对根芽比的影响 |
2.1.7 供试材料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综合分析 |
2.2 扁蓿豆不同品系苗期抗旱性比较 |
2.2.1 干旱胁迫对幼苗存活情况的影响 |
2.2.2 干旱胁迫对幼苗株高和干物质的影响 |
2.2.3 干旱胁迫对幼苗根冠比的影响 |
2.2.4 干旱胁迫对幼苗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2.2.5 干旱胁迫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2.2.6 干旱胁迫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2.2.7 干旱胁迫对超氧化化物歧化酶活性(SOD)的影响 |
2.2.8 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
3 讨论与小结 |
3.1 种子萌发期抗旱性比较 |
3.2 苗期抗旱性比较 |
3.3 种子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比较 |
第五章 扁蓿豆不同品系耐盐性研究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种子预处理 |
1.2.2 种子盐处理 |
1.2.3 测定指标 |
1.3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NaCl 胁迫对种子发芽动态的影响 |
2.2 NaCl 胁迫对种子相对发芽率的影响 |
2.3 NaCl 胁迫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 |
2.4 NaCl 胁迫对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
2.5 NaCl 胁迫对芽长、根长和根芽比的影响 |
3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蛋白研究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植物材料 |
1.1.2 主要药剂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种子蛋白的提取 |
1.2.2 电泳、脱色与染色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扁蓿豆不同品系可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2 遗传结构分析 |
2.1.3 聚类分析 |
2.1.4 主坐标分析 |
2.2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蛋白指纹图谱分析 |
2.2.1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可溶性蛋白指纹图谱 |
2.2.2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盐溶蛋白指纹图谱 |
3 讨论与小结 |
3.1 电泳结果的稳定性 |
3.2 扁蓿豆不同品系遗传变异水平和遗传结构 |
3.3 聚类分析结果 |
3.4 指纹图谱分析 |
第七章 扁蓿豆不同品系基因组RAPD 和ISSR 研究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材料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1.2.2 基因组DNA 浓度和质量的检测 |
1.2.3 PCR 扩增与检测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组DNA 提取 |
2.2 RAPD 结果分析 |
2.2.1 RAPD 引物筛选 |
2.2.2 RAPD 扩增位点多态性 |
2.2.3 基于RAPD 的遗传多样性 |
2.2.4 基于RAPD 的遗传结构分析 |
2.2.5 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 |
2.3 ISSR 结果分析 |
2.3.1 ISSR 引物筛选 |
2.3.2 ISSR 标记多态性 |
2.3.3 基于ISSR 的遗传多样性 |
2.3.4 基于ISSR 的遗传结构分析 |
2.3.5 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第八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
1 综合讨论 |
1.1 抗旱性与耐盐性研究 |
1.2 种子可溶性蛋白、RAPD 和ISSR 三种标记比较 |
1.2.1 三种标记检测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1.2.2 三种标记检测出的遗传结构分析 |
1.2.3 聚类结果的相关性比较 |
1.3 扁蓿豆不同品系的品系特性分析 |
2 结论 |
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作者简介 |
(6)鸡蛋介电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农产品的电特性及在农产品加工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
1.2.1 谷物和种子介电特性的研究 |
1.2.2 果蔬介电特性的研究 |
1.2.3 土壤的干旱监测 |
1.2.4 杀菌消毒 |
1.3 鸡蛋品质的鉴定方法及检测研究进展 |
1.3.1 鸡蛋的品质鉴定方法 |
1.3.2 鸡蛋无损检测的研究概况 |
1.3.3 鸡蛋介电特性检测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介电特性的测量机理及测量技术 |
2.1 介电常数基本概念 |
2.2 介质极化理论 |
2.2.1 极化的微观机理 |
2.2.2 介质的极化和介电损耗 |
2.3 国内外常用的介电特性测量技术 |
2.3.1 平行极板技术 |
2.3.2 同轴探头技术 |
2.3.3 传输线技术 |
2.3.4 自由空间法 |
2.3.5 谐振腔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鸡蛋介电特性的无损检测 |
3.1 鸡蛋介电特性无损检测的原理及检测系统的设计 |
3.1.1 生物组织的介电特性 |
3.1.2 蛋的构造及化学成分 |
3.1.3 鸡蛋的等效电路模型及计算方法 |
3.1.4 无损检测系统的组成 |
3.2 鸡蛋的新鲜品质指标 |
3.2.1 禽蛋的一般质量指标 |
3.2.2 禽蛋内部的品质指标 |
3.3 无损鸡蛋的介电特性测量与分析 |
3.3.1 主要测试条件对介电参数的影响 |
3.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储存期间蛋清和蛋黄的微波介电特性 |
4.1 基于同轴探头技术测量微波介电特性的系统 |
4.1.1 基于同轴探头微波介电特性的测量原理与计算方法 |
4.1.2 微波介电检测系统的组成 |
4.2 基于同轴探头技术的农产品微波介电特性的研究现状 |
4.3 储存期间蛋清和蛋黄的微波介电特性 |
4.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3.2 新鲜鸡蛋蛋清和蛋黄的介电特性 |
4.3.3 储存期间蛋清和蛋黄的介电特性 |
4.3.4 微波的穿透深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5.2.1 无损检测方面 |
5.2.2 有损检测方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7)黑松与松材线虫互作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
1.1 松材线虫侵入寄主体内后的运动迁移与分布 |
1.1.1 松材线虫侵入寄主体内的方式 |
1.1.2 松材线虫在寄主体内的运动与迁移行为 |
1.1.2.1 运动与迁移的速度和方向 |
1.1.2.2 松材线虫在树体内的分布 |
1.1.2.3 影响松材线虫的运动与迁移的因素 |
1.2 松材线虫致病机理 |
1.2.1 酶学说 |
1.2.2 毒素学说 |
1.2.3 空穴化学说 |
第二章 植物PCD的研究进展 |
2.1 高等植物细胞死亡及PCD的一般特征 |
2.1.1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 |
2.1.2 植物PCD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
2.2 植物-病原物互作中PCD的意义 |
2.2.1 HR属于PCD范畴的实验证据 |
2.2.1.1 DNA片段化 |
2.2.1.2 DNA梯状条带 |
2.2.1.3 超微结构变化 |
2.2.2 HR中的PCD的诱导因子 |
2.2.2.1 活性氧调控 |
2.2.2.2 激素的调控 |
2.2.2.3 Ca~(2+)的调控 |
2.2.2.4 水杨酸的调控 |
2.2.2.5 AGPs的调控 |
2.2.3 过敏反应可能的调控途径及其与细胞PCD的关系 |
2.3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PCD)分析测试方法的发展 |
2.3.1 细胞形态学观察方法 |
2.3.1.1 普通光镜观察法 |
2.3.1.2 荧光显微镜观察法 |
2.3.1.3 透射电镜观察PCD细胞形态 |
2.3.1.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2.3.2 反映细胞膜完整性的方法 |
2.3.3 反映DNA片段化的方法 |
2.3.3.1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
2.3.3.2 流式细胞计数法 |
2.3.3.3 原位DNA标记检测法 |
2.3.3.4 酶联免疫法 |
2.3.3.5 彗星电泳法 |
2.3.4 检测方法研究展望 |
第三章 植物多胺、水势与根系活力的研究进展 |
3.1 植物多胺的研究进展 |
3.1.1 多胺在细胞中的分布 |
3.1.2 多胺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
3.1.2.1 游离态多胺代谢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
3.1.2.2 结合态多胺代谢及其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
3.1.3 多胺与PCD的研究进展 |
3.1.4 多胺在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
3.1.5 小结 |
3.2 植物水势的研究进展 |
3.2.1 水势 |
3.2.2 植物水势和植物生理 |
3.2.2.1 水势与水流 |
3.2.2.2 水势与根吸水 |
3.2.2.3 水势与蒸腾作用 |
3.2.2.4 水势与气孔调节 |
3.2.3 植物水分运输机理 |
3.2.4 茎水势与叶水势 |
3.2.5 植物水势的运用 |
3.3 植物根系活力研究进展情况 |
第四章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 |
4.1 蛋白质组学的定义 |
4.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 |
4.3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手段 |
4.3.1 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4.3.2 蛋白质鉴定的质谱方法 |
4.3.3 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4 蛋白质芯片技术 |
4.4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环境信号应答和适应机制中的应用 |
4.4.1 非生物环境因子蛋白质组学研究 |
4.4.2 生物环境因子蛋白质组研究 |
4.5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五章 松材线虫侵染黑松后在寄主体内移动及引起的症状变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线虫和黑松 |
5.1.2 接种方法 |
5.1.3 黑松体内线虫数量的测定 |
5.1.4 黑松横切面变化情况观察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黑松感染线虫后外部症状变化与线虫在寄主体内的分布 |
5.2.2 感病黑松不同时期横切面的症状变化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松材线虫侵染后黑松的水势和根系活力的变化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线虫和黑松 |
6.1.2 接种方法 |
6.1.3 茎取样及茎水势的测定 |
6.1.4 根取样及根系活力的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接种不同致病力线虫后黑松水势的变化情况 |
6.2.2 接种不同致病力线虫后黑松根系活力的变化情况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松材线虫侵染黑松后引起寄主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线虫和黑松 |
7.1.2 接种方法 |
7.1.3 取样制片及显微观察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正常黑松茎的组织结构观察 |
7.2.2 感染强致病力松材线虫虫株后黑松茎组织结构变化 |
7.2.3 感染弱致病力松材线虫虫株后黑松茎组织结构变化 |
7.2.4 接种无致病力拟松材线虫虫株后黑松茎组织结构变化 |
7.3 结论与讨论 |
7.3.1 线虫在黑松体内的迁移特性 |
7.3.2 线虫对黑松茎组织薄壁细胞的影响 |
7.3.3 线虫对黑松茎维管形成层区细胞的影响 |
第八章 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PCD现象的研究 |
第一节 茎部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PCD |
8.1.1 材料与方法 |
8.1.1.1 供试线虫和松树 |
8.1.1.2 接种方法 |
8.1.1.3 制样方法 |
8.1.2 结果与分析 |
8.1.3 结论与讨论 |
8.1.3.1 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出现的系统反应中有PCD |
8.1.3.2 PCD可能是导致感病黑松死亡的重要机制 |
第二节 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
8.2.1 材料与方法 |
8.2.1.1 供试线虫和黑松 |
8.2.1.2 接种方法 |
8.2.1.3 制样方法 |
8.2.2 结果与分析 |
8.2.2.1 正常黑松叶肉细胞结构特征 |
8.2.2.2 染病黑松叶肉细胞结构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
8.2.3 结论与讨论 |
8.2.3.1 染病黑松细胞的细胞核变化 |
8.2.3.2 染病黑松细胞的叶绿体变化 |
8.2.3.3 染病黑松细胞的线粒体变化 |
8.2.3.4 染病黑松细胞中液泡的变化 |
第三节 接种松材线虫后黑松茎组织的TUNEL检测 |
8.3.1 材料与方法 |
8.3.1.1 供试线虫和松树 |
8.3.1.2 接种方法 |
8.3.1.3 取样与检测 |
8.3.2 结果与分析 |
8.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节 接种松材线虫后黑松DNA的变化情况 |
8.4.1 材料与方法 |
8.4.1.1 供试线虫和黑松 |
8.4.1.2 线虫接种 |
8.4.1.3 取样方法 |
8.4.1.4 DNA提取及琼脂糖凝胶电泳 |
8.4.2 结果与分析 |
8.4.3 结论与讨论 |
第九章 黑松感病后PCD激发信号的研究 |
第一节 感病黑松内源多胺的变化 |
9.1.1 材料与方法 |
9.1.1.1 供试线虫和松树 |
9.1.1.2 接种方法 |
9.1.1.3 多胺的测定 |
9.1.2 结果与分析 |
9.1.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松材线虫侵染后黑松茎薄壁细胞的Ca~(2+)分布特征 |
9.2.1 材料与方法 |
9.2.1.1 供试线虫和松树 |
9.2.1.2 接种方法 |
9.2.1.3 黑松茎细胞内的Ca~(2+)分布的定位 |
9.2.2 结果与分析 |
9.2.2.1 正常黑松茎细胞内自由Ca~(2+)分布特点 |
9.2.2.2 感病黑松寄主茎细胞内自由Ca~(2+)分布 |
9.2.3 结论与讨论 |
9.2.3.1 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病程发展过程中钙离子的亚细胞分布特征 |
9.2.3.2 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Ca~(2+)升高时Ca~(2+)的来源 |
9.2.3.3 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钙离子对病程发展的作用 |
第十章 黑松对松材线虫侵染后应答的相关蛋白质分析 |
10.1 材料与方法 |
10.1.1 供试线虫和黑松 |
10.1.2 接种与取样 |
10.1.3 试剂和仪器 |
10.1.4 蛋白质提取 |
10.1.5 蛋白质定量 |
10.1.6 双向凝胶电泳 |
10.1.7 图象扫描与分析 |
10.2 结果与分析 |
10.2.1 黑松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建立 |
10.2.2 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
10.3 结论与讨论 |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学术会议 |
详细摘要 |
(8)生菜、芹菜贮藏期间理化指标与介电特性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介电特性应用现状 |
1.1 介电特性概述 |
1.2 介电特性在果蔬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
1.3 介电特性在农业物料检测中的应用 |
1.4 介电特性在其他领域中应用 |
2 蔬菜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仪器 |
1.1 介电特性测量装置 |
2 实验方法 |
2.1 影响介电参数的因素及测量条件的选取 |
2.2 介电特性的测定方法 |
2.3 生菜、芹菜贮藏期间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1 利用介电参数反映蔬菜品质变化的理论依据 |
2 最佳测量条件的确定 |
2.1 极板间距的确定 |
2.2 温湿度 |
2.3 频率 |
2.4 电压 |
3 生菜贮藏期间理化指标与介电特性的关系 |
3.1 生菜理化指标的变化 |
3.2 生菜介电参数的变化 |
3.3 生菜品质与介电参数的相关关系分析 |
4 芹菜采后品质与介电特性的关系 |
4.2 芹菜理化指标的变化 |
4.3 芹菜介电参数的变化 |
4.4 芹菜品质与介电参数的关系 |
5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生论文目录 |
(9)蔬菜物料的介电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电磁学基本理论 |
1.1.1 物质的分类 |
1.1.2 介质极化理论 |
1.1.3 电介质的极化和介电损耗 |
1.1.4 介电松弛(弛豫) |
1.1.5 电容器与介电常数 |
1.2 食品电特性的测定 |
1.2.1 食品电特性的测定方法 |
1.2.2 食品物料电特性模型的建立 |
1.3 食品的电物性研究现状 |
1.3.1 食品物料基本介电特性 |
1.3.2 物质的介电特性 |
1.3.3 食品电物性的研究现状 |
1.4 食品电物性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
1.4.1 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
1.4.2 利用电学特性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2.1 植物性食品物料介电特性的基础研究 |
2.2.2 蔬菜成熟度、新鲜度与电特性的关系研究 |
2.2.3 利用介电特性检测蔬菜油炸过程的研究 |
2.2.4 利用介电特性检测蔬菜干燥过程的研究 |
2.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3章 植物性食品物料介电特性的基础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原理和计算方法 |
3.2.1 植物组织的生理模型 |
3.2.2 介电常数的计算方法 |
3.2.4介电常数的计算方法 |
3.3 实验材料 |
3.4 实验内容和方法 |
3.4.1 检测设备和条件对食品物料介电特性的影响 |
3.4.2 检测物料的物理性质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3.4.3 检测物料的水分含量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3.4.4 检测物料的化学成分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3.4.5 植物性食品物料水分含量与介电常数定标方程的验证 |
3.4.6 新鲜物料组织切片电特性的研究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电极板的距离和面积对电容的影响 |
3.5.2 温度和频率对空板电容的影响 |
3.5.3 物料的物理性状对电容的影响 |
3.5.4 物料的化学成分对电容的影响 |
3.5.5 粮食类物料水分与介电常数的关系 |
3.5.6 果蔬类物料水分与介电常数的关系 |
3.5.7 粮食类物料水分与介电常数的关系验证 |
3.5.6 植物组织切片的介电特性 |
3.6 讨论与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蔬菜新鲜度与介电特性的关系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原料及处理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3 试验方法 |
4.2.4 蔬菜品质指标测定方法 |
4.3 结果及分析 |
4.3.1 蔬菜贮藏过程中电特性的变化 |
4.3.2 几种蔬菜贮藏过程中新鲜度的变化 |
4.3.3 几种蔬菜贮藏过程中电特性与新鲜度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与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利用介电特性检测马铃薯油炸过程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检测原理和装置 |
5.2.1 介电特性检测原理 |
5.2.2 马铃薯淀粉糊化过程检测原理 |
5.2.3 检测装置 |
5.3 材料和方法 |
5.3.1 材料的选择及处理 |
5.3.2 主要试剂 |
5.3.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4 试验方法 |
5.3.4 大豆油品质测定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抗氧化剂对食用油电容的影响 |
5.4.2 油的品质指标与介电特性的关系 |
5.4.3 马铃薯油炸过程中电特性与品质的关系 |
5.5 讨论与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利用介电特性检测蔬菜热风干燥过程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主要试剂 |
6.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2.4 干燥试验装置 |
6.2.5 试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琼脂凝胶干燥过程中水分、电容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
6.3.2 胡萝卜干燥过程中水分、电容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
6.3.3 几种新鲜蔬菜干燥过程中水分、电容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
6.4 讨论和结论 |
本章参考资料 |
第七章 利用介电特性检测蔬菜真空干燥过程的研究 |
7.1 前言 |
7.2 试验条件与方法 |
7.2.1 材料 |
7.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7.2.3 真空干燥试验装置及测定方法 |
7.2.4 原料预处理方法 |
7.2.5 干燥实验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真空干燥过程中电容与频率的关系 |
7.3.2 干燥温度对干燥过程电特性及水分的影响 |
7.3.3 真空干燥过程中电容和水分的相关性 |
7.4 讨论和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利用介电特性检测真空冷冻干燥过程的研究 |
8.1 前言 |
8.1.1 冷冻干燥的基本原理 |
8.1.2 冷冻干燥的特点和方式 |
8.1.3 冻结食品物性对冻干的影响 |
8.2 试验条件与方法 |
8.2.1 材料 |
8.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8.2.3 冷冻试验装置 |
8.2.4 真空干燥试验装置 |
8.2.5 试验操作方法 |
8.2.6指标测定与计算 |
8.2.7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几种蔬菜冷冻过程中冻结率计算 |
8.3.2 胡萝卜冷冻过程中电容的变化情况 |
8.3.3 胡萝卜冷冻过程中电容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
8.3.4 胡萝卜冷冻过程中电容与冻结率的关系 |
8.3.5几种蔬菜冷冻真空干燥过程中电容的变化情况 |
8.3.6 几种蔬菜冷冻干燥过程中水分与电容的关系 |
8.4讨论与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九章 三种干燥方法对胡萝卜干制品的品质影响研究 |
9.1 前言 |
9.2 材料和方法 |
9.2.1 材料 |
9.2.2 实验方法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复水性 |
9.3.2 密度 |
9.3.3 色泽 |
9.3.4 Vc含量 |
本章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业绩 |
致谢 |
附图 |
(10)猕猴桃的电学特性与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概述 |
1.1 猕猴桃及其研究近况 |
1.1.1 猕猴桃的驯化栽培史 |
1.1.2 猕猴桃的营养成分及药用功效 |
1.1.3 世界各国猕猴桃产业概况及研究方向 |
1.1.4 我国猕猴桃产业的现状及问题 |
1.1.5 面向21世纪的发展趋势 |
1.2 生物电特性研究概况 |
1.2.1 生物体的电磁特性 |
1.2.2 生物体中的电现象 |
1.2.3 电特性在农产品检测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3.1 电特性在谷物和种子研究中的应用 |
1.2.3.2 电特性在果品检测中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猕猴桃无损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
2.1 植物体等效电路 |
2.2 测试方法与测试系统的组成 |
2.2.1 测试方法分类 |
2.2.2 本研究所采用的测试系统的组成 |
2.3 猕猴桃的电特性参数 |
第3章 电激励信号对猕猴桃介电特性的影响 |
3.1 试验条件和因素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样品果径对猕猴桃介电参数的影响 |
3.3.2 测试接触部位对猕猴桃介电参数的影响 |
3.3.3 电激励信号对猕猴桃介电参数的影响 |
3.3.3.1 频率对猕猴桃介电参数的影响 |
3.3.3.2 电压对猕猴桃介电参数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猕猴桃介电特性与生理特性关系的研究 |
4.1 概述 |
4.1.1 猕猴桃的生理发育 |
4.1.2 猕猴桃采后生理特性的变化 |
4.1.3 果品品质与介电参数关系的研究现状 |
4.1.4 猕猴桃破损的研究 |
4.1.5 本章的研究内容 |
4.2 试验条件与因素 |
4.3 试验方法 |
4.4 结果分析 |
4.4.1 破损对猕猴桃介电参数的影响 |
4.4.2 生长发育后期频率和电压对猕猴桃介电参数的影响 |
4.4.2.1 频率对生长发育后期猕猴桃介电参数的影响 |
4.4.2.2 电压对生长发育后期猕猴桃介电参数的影响 |
4.4.2.3 猕猴桃生长发育后期介电特性参数与生理特性参数关系的研究 |
4.4.2.4 猕猴桃采后介电特性与生理特性关系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工神经网络在猕猴桃种类识别上的应用 |
5.1 概述 |
5.1.1 人工神经网络 |
5.1.2 BP网络模型 |
5.1.3 人工神经网络在农产品分级和鉴定中的应用 |
5.1.4 研究内容 |
5.2 猕猴桃种类的识别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低频电流处理小麦种籽(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热加工农产品的腔体结构优化与物料介电特性研究[D]. 钟汝能.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2)
- [2]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D]. 章家谊.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1)
- [3]基于电容法的棉花产量和播种量检测技术研究[D]. 周利明.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4]扁蓿豆新品系组培快繁、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及施肥效应研究[D]. 张彦艳.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
- [5]扁蓿豆不同品系的特性研究[D]. 赵丽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09)
- [6]鸡蛋介电特性的研究[D]. 张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
- [7]黑松与松材线虫互作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D]. 金钢.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8]生菜、芹菜贮藏期间理化指标与介电特性的关系研究[D]. 辛松林. 四川农业大学, 2007(02)
- [9]蔬菜物料的介电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 秦文. 西南大学, 2006(12)
- [10]猕猴桃的电学特性与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D]. 郭红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1)
标签:微波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