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FN-γ、IL-1诱导人脑膜成纤维细胞IDO抗弓形虫增殖(论文文献综述)
李会敏[1](2021)在《髓系抑制细胞通过增强Th17反应促进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疾病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是一种 Th2 免疫反应导致的以肾小球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大多数PMN病例(约85%)是由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介导的,而其余的与包含7A的血栓蛋白1型结构域(thrombospondin type-1 domain-containing 7A,THSD7A)或不明机制相关。Th17细胞通过介导基本炎症级联作用在肾脏自身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能促进自身抗体的形成,这是大多数肾脏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键,增强组织炎症,并对肾实质细胞有直接影响,然而Th17细胞是否参与PMN的发生发展目前尚不清楚。髓系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是一群免疫抑制细胞,研究发现狼疮肾炎患者中MDSC可促进Th17分化和疾病进展,但在PMN中MDSC的变化及与Th2和Th17细胞的相互作用至今尚无研究。本研究旨在揭示PMN中MDSC与Th2和Th17免疫反应的关系,为PMN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PMN患者肾脏组织石蜡和冰冻切片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IF检测肾小球基底膜免疫复合物沉积情况;多色免疫组化(multiplex 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IL-4、CD3和CD11b抗体在肾组织定位和表达强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PMN患者和HC血浆中抗PLA2R抗体的含量及对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2)应用FCM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了 HC和PMN患者中CD4+IL-4+(Th2)和 CD4+IFN-γ+(Th1)细胞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 IL-4、IL-6、IL-10、IL-13和IFN-γ的水平,并分析Th2细胞比例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及Th1/Th2比例变化;同时检测了 HC和PMN患者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比例变化。(3)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测定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和PMN患者外周血中MDSC及其亚群的比例与数目;并分析了 PMN患者的MDSC 比例和数量与疾病活动度和外周血Th2细胞比例的相关性。(4)磁珠分选HC和PMN患者的初始CD4+T细胞,加入CFSE标记;同时流式分选纯化各自相应的MDSC细胞,将MDSC和初始CD4+T应用CD3和CD28抗体共刺激培养3天,流式检测比较HC和PMN患者的MDSC的抑制功能。(5)磁珠分选HC和PMN患者的初始CD4+T细胞,体外建立诱导分化为Th2细胞的极化体系,分别加入MDSC和(或)Arg-1和iNOS抑制剂及IL-6和IL-10因子,通过FCM方法比较CD4+IL-4+(Th2)细胞的变化。(6)免疫荧光染色法(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PMN患者肾组织中IL-17+细胞和CD11b+细胞的共定位;FCM和ELISA分别检测HC和PMN患者中Th17细胞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IL-17A水平,并分别分析了两者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7)磁珠分选HC和PMN患者的初始CD4+T细胞,体外建立诱导分化为Th17细胞的极化体系,加入MDSC和(或)Arg-1抑制剂,通过FCM和ELISA方法比较CD4+IL-17A+(Th17)细胞和培养上清中IL-17A的变化;(8)ELISA检测HC和PMN患者血浆中Arg-1的含量变化,分析PMN患者中Arg-1含量与疾病活动度和MDSC数量的相关性;流式分选PMN患者的MDSC并加入IL-6或IL-10因子共同培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 IL-6 和 IL-10 对 MDSC 中 Arg-1 mRNA表达的影响。(9)应用重组人Ⅳ型胶原蛋白α3链的非胶原(NC)结构域(Non-collagenous(NC)domains of the α3 chain of recombinant human type Ⅳ collagen,rh-α3(IV)NC1)蛋白免疫DBA/1小鼠,构建PMN小鼠模型,并给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去除MDSC,检测小鼠外周血、脾脏和淋巴结中MDSC、Th2、Th17、Th1和Treg细胞的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尿白蛋白、尿肌酐及血清尿素氮的水平;qRT-PCR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结和肾脏组织Th2和Th17相应细胞因子IL-13和IL-17A及相关转录因子GATA3、RORγt和RORα的mRNA表达情况;IF染色检测肾组织内IgG沉积;光镜下观察模型小鼠肾脏病理改变;电镜下观察模型小鼠肾脏的超微结构变化。研究结果:(1)PMN患者外周血Th2细胞及相关因子增加并与疾病活动度正相关;(2)PMN患者外周血中MDSC及其亚群数量显着增加,抑制功能增强,但与疾病活动度正相关;(3)体外实验证实MDSC抑制Th2细胞分化,IL-6和IL-10增强MDSC抑制能力。(4)PMN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增加并与疾病活动度正相关;(5)PMN患者外周血中MDSC、Arg-1、IL-17三者存在相关性;(6)体外实验证实人MDSC通过产生Arg-1促进Th17细胞分化,并且PMN来源的MDSC有更强的促Th17分化作用且可被Arg-1抑制剂(nor-NOHA)终止;(7)PMN患者血浆中Arg-1含量增加,IL-6和IL-10可以促进MDSC分泌 Arg-1。(8)应用rh-α3NC1成功构建小鼠PMN模型;PMN小鼠外周血中MDSC、Th17和Th2细胞比例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增加;而Th1和Treg细胞比例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9)去除MDSC减轻PMN模型小鼠的肾组织损伤;(10)去除MDSC降低Th17和Th2细胞比例及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但增加Th1和Treg细胞比例。结论:MDSC在PMN中显着增加,MDSC可能主要通过增强Th17反应促进PMN疾病进展。Th17的分化依赖于MDSC分泌的Arg-1。PMN小鼠模型证实去除MDSC可能主要通过减弱Th17免疫反应减轻小鼠肾脏损伤。
王艺[2](2021)在《约氏疟原虫感染对小鼠乳腺癌模型的抑瘤作用及其免疫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早期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在过去的10年里,乳腺癌的死亡率在持续下降,但其到目前为止,乳腺癌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难题。乳腺癌,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侵袭性和复杂的生物学特征,预后不良。目前,恶性程度较高的乳腺癌主要依靠常规的手术、化疗和放疗进行临床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尽人意。因此,探索新的乳腺癌治疗策略,对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1世纪,生物免疫疗法逐渐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模式。起初,有研究发现在肿瘤患者同时感染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情况下,肿瘤的生长可以得到有效抑制并可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年限。经后续研究发现这些感染可以刺激宿主产生多重免疫反应,这些免疫反应在清除病原体的同时也产生了抗肿瘤作用。这些发现为恶性肿瘤治疗指引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疟疾是一种胞内寄生虫感染性疾病。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全球疟疾发病率与癌症死亡率呈负相关,其可能的机制为疟原虫感染激活了机体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从而提高了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目前人们对疟原虫抗肿瘤的免疫机制研究甚少。肿瘤微环境(TME)在控制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近几年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在微环境某些因子作用下,由外周血的单核细胞浸润到实体肿瘤组织中而演变成的巨噬细胞,是TME中的一部分,在肿瘤的基质细胞中占很大的比例并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文献显示TAMs的大量浸润与肿瘤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研究表明,TAMs可刺激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血管生成,对抗T细胞和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降低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等。那么疟原虫感染对小鼠乳腺癌模型是否存在抑瘤作用?疟原虫感染后的抗小鼠乳腺癌作用是否通过减少瘤体组织中TAMs的募集并减少了 M2-TAM的极化从而降低TAMs介导的肿瘤免疫抑制进而增加TME中抗肿瘤效应细胞的比例和功能来发挥?这些均有待深入研究。目的:1.探讨疟原虫感染对小鼠乳腺癌模型是否存在抑瘤作用。2.从肿瘤微环境角度探讨疟原虫感染抗小鼠乳腺癌的免疫机制。方法:1.建立乳腺癌小鼠模型并进行约氏疟原虫感染:40只Balb/c小鼠一侧腋下皮下注射1×106个4T1系乳腺癌细胞,随机分为两个组,每组20只。其中一组小鼠在建模当天经腹腔注射2×105个感染了疟原虫的红细胞,设置为实验(4T1+Py)组,另一组小鼠经腹腔注射同等数量的正常小鼠红细胞设置为对照(4T1)组。自小鼠全部出瘤时日起隔天测量肿瘤体积。肿瘤生长于第35天随机剥离各组中半数小鼠的皮下肿瘤组织进行称重,并剥离肺组织进行肺转移结节计数,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肿瘤转移情况。剩余小鼠继续饲养,观察并记录每只小鼠的生存时间。2.同样建立实验(4T1+Py)组和对照(4T1)组,每组20只。第28天剥离小鼠肿瘤组织。免疫荧光技术对小鼠乳腺癌组织进行Ki-67和CD31荧光标记,检测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情况,3.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肿瘤组织内TAMs、M2型巨噬细胞以及CD8+T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的荧光表达量。4.第28天剥离出的肿瘤组织经组织解离试剂盒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后,用40%Percoll分离液经密度梯度离心法浓集肿瘤组织中的细胞成分(主要是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再经小鼠淋巴细胞分离液浓集肿瘤组织中的免疫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TAMs、M1、M2型巨噬细胞以及CD8+T和CD4+T细胞比例。5.第28天剥离出的肿瘤组织,利用qRT-PCR检测肿瘤组织CCL2、M-CSF、GM-CSF、VEGF基因表达。6.磁珠分选:采用MACS法(Militenyi Biotec)从肿瘤细胞悬液中纯化出TAMs和 CD8+T 细胞。纯化出的 TAMs 经 qRT-PCR检测IL-10、TGF-β、Arg-1、IDO、CCL-17、CCL-22、VEGFA、MMP-9 的基因表达。纯化的 CD8+T 细胞,经 qRT-PCR检测IL-2、IFN-γ、TNF-α、Prf 和 GzmB mRAN 的表达。结果:1.与4T1组相比,4T1+Py组小鼠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01)。对第35d剥离出的肿瘤组织进行称重得到4T1+Py组小鼠肿瘤明显轻于4T1组(P<0.001)。对第35d剥离出的肺组织进行肺转移结节计数得到4T1+Py组小鼠肺转移结节数量明显少于4T1组(P<0.001)。肺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4T1组小鼠肺组织的肿瘤转移灶明显多于4T1+Py组。与4T1组相比,4T1+Py组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01)。2.免疫荧光结果显示:4T1+Py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的肿瘤增殖分子标志Ki-67表达和血管生成分子标志CD31表达均显着低于4T1组(P<0.05,P<0.001)。3.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4T1组相比,4T1+Py组小鼠肿瘤组织中TAMs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其中的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也明显下调(P<0.01),M1型巨噬细胞的极化无明显变化(P>0.05),相反CD8+T细胞比例有所升高(P<0.01),CD4+T细胞比例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4.与4T1组相比,4T1+Py组小鼠肿瘤组织内的CCL2、M-CSF、GM-CSF、VEGF基因表达水平下调(P均<0.05)。5.4T1+Py 组小鼠肿瘤组织中 TAMs 的 IL-10、TGF-β、Arg-1、CCL-17、CCL-22、VEGFA、MMP-9基因表达水平相较于4T1组明显下调(P均<0.05),但TAMs的IDO基因表达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4T1+Py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的IL-2、IFN-γ、TNF-α、Prf和GzmB基因表达水平相较于4T1组明显上调(P均<0.05)。结论:1.约氏疟原虫感染可显着抑制小鼠乳腺癌的生长、转移,并可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2.约氏疟原虫感染可降低小鼠肿瘤微环境中TAMs的比例并抑制其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进而促进了 CD8+T细胞的增殖并增强了其抗肿瘤免疫效应功能。3.约氏疟原虫感染可通过下调TAMs内MMP-9、VEGFA的基因表达来减少小鼠乳腺癌实体瘤内的微血管生成,从而抑制小鼠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张楠[3](2020)在《乙型脑炎病毒诱导髓源抑制性细胞及CD3阳性巨噬细胞分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是黄病毒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病原,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在我国由于疫苗的接种,人群中的乙脑发病率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养殖业中发病情况及经济损失仍十分严重。JEV进入机体后首先引发免疫逃逸为入侵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创造机会,而JEV进入CNS之后会诱发强烈的炎症反应。对于JEV调控机体免疫反应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相关治疗及防治手段的开发,然而对于JEV如何调控机体免疫系统的响应和进程目前尚缺少详细的研究。我们对于JEV感染后小鼠脑组织中浸润细胞的研究表明,浸润细胞以M-MDSCs为主,同时M-MDSCs向CD3+巨噬细胞进一步分化。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近年来发现的免疫系统中主要的调节性细胞,在多种疾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MDSCs同时也是一群异质性细胞。因此对于JEV感染模型中MDSCs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揭示JEV等黄病毒通过调控免疫系统进而致病的内在机制也有利加强学术界对MDSCs的深入理解。首先,本研究采用尾静脉注射JEV P3于C57BL/6-GFP骨髓移植小鼠中,流式检测分析感染后脑组织中的浸润细胞类型。结果表明:JEV P3的感染诱导的脑组织浸润细胞以M-MDSCs为主,同时M-MDSCs向CD3阳性巨噬细胞分化。JEV感染后脾脏组织中的M-MDSCs比例也显着增加。M-MDSCs的T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表明:JEV P3诱导脾脏和脑组织中的M-MDSCs均具有T细胞增殖抑制能力,并且可通过ARG1和i NOS两条通路发挥抑制作用。其次,我们分别采用了脾脏摘除模型和缓释ATRA的MDSCs剔除模型,探究MDSCs的来源以及对JEV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JEV P3诱导的MDSCs主要来源于骨髓,经血液进入CNS,同时MDSCs的剔除显着增加了JEV感染后小鼠的存活率。随后,对于JEV P3诱导MDSCs的转录组学分析发现ZBP1-IRF7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在JEV所诱导的M-MDSCs中上调较为明显。重组突变病毒的感染实验、慢病毒的过表达实验以及IRF7缺失小鼠的体外实验表明:JEV可通过NS1’和NS5共同诱导M-MDSCs的产生,而MDSCs的产生及功能发挥主要是通过ZBP1-IRF7信号通路介导的。最后,我们对于MDSCs浸润CNS的介导因子及CD3+巨噬细胞的分化条件的分析表明:MDSCs可通过星形胶质和神经元细胞来源的CCL2/N-CCL2趋化进入CNS并在微环境中M-CSF、IL-6、IFN-γ的介导下分化为CD3+巨噬细胞。而CD3+巨噬细胞的转录组学分析显示ZBP1-IRF7信号通路同样在CD3+巨噬细胞的分化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详细研究了JEV P3的NS1’和NS5蛋白通过ZBP1-IRF7信号通路诱导M-MDSCs的产生过程,M-MDSCs浸润CNS的介导因子以及其向CD3+巨噬细胞分化的诱导条件。这些研究将有助于通过靶向免疫系统进而治疗乙型脑炎相关治疗手段的开发和应用,也为其他MDSCs发挥主要作用的疾病研究提供了借鉴。
王莉君,马培玉,刘晖,曹建平,李华美,郑明辉[4](2021)在《吲哚胺2,3-双加氧酶参与调控寄生虫与宿主免疫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吲哚胺2, 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 3-dioxygenase, IDO)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酶,主要通过耗竭色氨酸(tryp-tophan, Trp)和产生多种代谢产物来调节免疫效应。近年来,对IDO免疫功能的研究大多局限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而在寄生虫病中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寄生虫与宿主免疫互作关系的研究。本文综述了IDO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与寄生虫-宿主间关系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抗寄生虫病免疫干预方案的研究提供思路。
李卫鹏[5](2020)在《黄芩苷对小鼠感染H6N6禽流感的治疗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具有跨越物种屏障感染哺乳动物的能力,并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本研究用不同浓度黄芩苷对感染鸭源H6N6亚型AIV的小鼠进行治疗,探究黄芩苷对H6N6亚型禽流感患鼠血液常规指标、组织病理损伤、组织病毒含量、组织中肥大细胞(MC)数量及脱颗粒情况、主要炎性因子等多方面的影响,为黄芩苷治疗低致病性禽流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鸡胚培养试验和血凝试验(HA)筛选出抗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效果最佳中药。选用6-8周龄小鼠108只,随机平均分为阴性对照组、病毒阳性组、低、中、高黄芩苷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尾静脉攻毒(0.2 m L·只-1),阴性组注射(灭菌生理盐水)。攻毒3 d后灌胃给药,黄芩苷治疗组(0.014,0.028,0.056mg·只-1·d-1),西药对照组(0.39 mg·只-1·d-1),病毒阳性组、阴性对照组(灭菌生理盐水),分别于治疗后3 d、6 d、9 d(各组每次采取6只小鼠)采用颈静脉放血法处死,采集样品。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含量;HA检测肺脏组织匀浆血凝滴度;肺脏、气管、脾脏制作石蜡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织病理损伤、TB染色观察各组织MC,实时荧光定量PC R测量组织中病毒含量。结果:(1)黄芩汤剂在鸡胚中抗病毒效果最佳(2)治疗3 d、6 d、9 d时高剂量黄芩苷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目均极显着低于病毒阳性组(P<0.01);(3)治疗3 d、6 d和9 d时高剂量黄芩苷组淋巴细胞数目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极显着高于病毒阳性组(P<0.01),与西药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4)治疗9 d时,所有剂量黄芩苷组红细胞数目均极显着高于病毒阳性组(P<0.01);在治疗3 d、6 d和9 d时,所有黄芩苷治疗组血红蛋白浓度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极显着高于病毒阳性组(P<0.01),与阴性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5)在治疗3 d、6 d和9 d时所有黄芩苷治疗组血小板数目均极显着低于病毒阳性组(P<0.01);(6)治疗3 d时,高剂量黄芩苷组肺脏系数显着低于病毒阳性组(P<0.05);(7)治疗3 d时,高剂量黄芩苷组肺脏病理评分显着低于病毒阳性组(P<0.05),治疗6 d、9 d时,高剂量黄芩苷组肺脏病理评分均极显着低于病毒阳性组(P<0.01);(8)治疗3 d、6 d、9 d时,高剂量黄芩苷组血凝滴度均极显着低于病毒阳性组(P<0.01);(9)治疗3 d、6 d和9 d时,高剂量黄芩苷治疗组肺脏组织病毒含量显着低于病毒阳性组(P<0.05),与西药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治疗9 d时,中剂量黄芩苷组、高剂量黄芩苷组肺脏组织病毒含量显着低于病毒阳性组(P<0.05),气管、脾脏组织中各试验组病毒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10)治疗9 d时,低剂量黄芩苷组肺脏MC数显着低于病毒阳性组(P<0.05),治疗6 d和9 d时,中剂量黄芩苷组和高剂量黄芩苷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均显着低于病毒阳性组(P<0.05);(11)治疗6 d和9 d时,低剂量黄芩苷组、中剂量黄芩苷组、高剂量黄芩苷组小鼠血清中IL-1含量均极显着低于病毒阳性组(P<0.01);(12)治疗3 d、6 d、9 d时各浓度黄芩苷组与病毒阳性组血清中IL-2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13)治疗3 d、6 d、9 d时低、中、高剂量黄芩苷组血清中TNF-α含量均极显着低于病毒阳性组(P<0.01);(14)结果显示治疗3 d、6 d、9 d时,中剂量黄芩苷组、高剂量黄芩苷组血清中IFN-γ含量极显着高于病毒阳性组(P<0.01),(15)治疗6 d和9 d时,低剂量黄芩苷组、中剂量黄芩苷组、高剂量黄芩苷组血清中5-HT含量均极显着低于病毒阳性组(P<0.01),中、高剂量黄芩苷组均与西药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全文总结:黄芩苷在对H6N6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炎症中,具有降低病毒在肺脏中的复制,具有降低白细胞总数、抑制出血反应、抑制肺脏中MC脱颗粒反应,调节血清中细胞因子(IL-1、TNF-α、IFN-γ和5-HT)含量,减轻患鼠肺脏组织的病理损伤的作用。
卢葛锦[6](2020)在《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onocytogene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的机会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食用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肠胃炎、败血症、脑膜脑炎等疾病,细菌甚至能够穿过血-胎屏障,引起孕妇流产、死胎、胎儿脑炎等不良妊娠结局。针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临床上常用氨苄西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联合疗法,尽管目前李斯特菌对此二类抗生素仍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仍能够造成20%-30%的致死率,因此仍存在开发其他抗感染策略的必要性。单增李斯特菌致病力的产生依赖于其分泌的一系列毒力因子,其中溶血素O(listeriolysin O,LLO)是协助单增李斯特菌完成胞内生活周期的关键毒力因子。作为一种营胞内寄生的病原菌,单核增生性李斯特菌有完整的细胞生存周期,而LLO是细菌从吞噬泡中逃逸和在胞间传播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临床分离的单增李斯特菌都具有溶血活性,而敲除LLO后的单增李斯特菌在细胞水平的感染试验中和小鼠感染试验中均丧失致病力,在体内被免疫系统清除。可以认为,LLO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正常发挥决定了细菌的致病力。本研究针对LLO的成孔活性筛选出特异性的小分子抑制剂隐丹参酮,能够显着减低共处理后LLO蛋白和单增李斯特菌培养物上清的溶血活性,而根据分子模拟对接判断,其最大可能结合在LLO分子的第四结构域,从而能抑制溶血素蛋白与细胞膜识别和结合的过程;同时通过寡聚化试验,证明隐丹参酮能够显着削弱LLO从水溶性单体组装为水不溶性寡聚体的过程,由此抑制了LLO的成孔活性,并且,隐丹参酮对另外的两种胆固醇依赖性细胞溶素(Cholesterol-dependent cytolysins,CDCs)家族蛋白SLY和PLY的成孔活性也表现了相似的抑制作用。通过最小抑菌浓度和生长曲线的测定,以及荧光定量PCR试验和Western Blot等试验,表明有效浓度下的隐丹参酮几乎没有影响细菌生存生长和hly基因的转录的作用,但能够减低抑制菌体和上清中LLO的含量。隐丹参酮能够抑制LLO造成的巨噬细胞损伤,同时显着限制了单增李斯特菌在巨噬细胞中的增殖,及抑制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导致的巨噬细胞损伤。宿主细胞降解吞噬泡内细菌的过程伴随着氧化酶的产生,引起细胞的氧化应激。试验证明,隐丹参酮可以显着促进J774巨噬细胞中Nrf2的核转移,并促进受Nrf2/ARE调节的、以HO-1为主的一系列抗氧化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向细菌-细胞共感染体系中加入隐丹参酮同样显着激活了Nrf2信号通路。同时,隐丹参酮的加入抑制了感染体系中的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和成熟IL-1β的产生,此过程还可能与药物影响ASC形成二聚体有关。此外,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引起了MAPK信号通路呈现LLO依赖性的强烈激活,而隐丹参酮的处理抑制了MAPKs的磷酸化,并显着减少了TNF-α和IL-6两种促炎因子的分泌,起到了一定的抗炎作用。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孕妇后能够造成流产和胎儿感染,是其严重危害公共健康安全的原因之一。本研究使用单增李斯特菌感染人胎盘绒毛膜细胞BeWo细胞,证明隐丹参酮的加入能够逆转单增李斯特菌感染造成的细胞紧密蛋白Occludin和ZO-1的减少,并抑制细胞内细菌的增殖。隐丹参酮预处理后的细菌对细胞的内化能力显着减低,同时生物被膜的产生也受到了抑制。通过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小鼠进行治疗学试验,证明口服隐丹参酮可以抑制感染引起的肝组织湿/干重比率的增加,缓解小鼠靶器官的病理学损伤,降低感染小鼠肝脏的菌落定植,同时显着抑制感染引起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增高,并在较低的给药剂量下提升了致死性感染小鼠的存活率,发挥了一定的治疗作用。综上所述,隐丹参酮是一种有效的LLO活性抑制剂,能够抑制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引发的一系列LLO依赖性的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同时能够在细胞水平和体内实验中都发挥一定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此外,鉴于其对CDCs的广泛抑制,可以推测其对其他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也有治疗效果。因此,隐丹参酮可以作为一种有潜力的抗感染药物或作为一种抗生素协同剂进行开发利用。
李欣欣[7](2020)在《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趋化因子的表达》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2015年WHO预计我国有3百万梅毒流行患者,占全球梅毒流行患者的15%。约10%的梅毒患者最终进展为神经梅毒,引起痴呆、意识障碍、失明、瘫痪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对患者本人,其家庭及国家都是极大地负担。目前诊断神经梅毒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梅毒血清学试验、脑脊液检查等综合判断。趋化因子是一类小分子细胞因子,通过与G蛋白偶联跨膜受体结合发挥其诱导定向趋化炎症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根据趋化因子的功能,主要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有促进炎症的作用,促使免疫细胞到达炎症部位;另一类有促稳态作用,参与控制细胞在正常组织或发育过程中的迁移。相当一部分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检查异常,特别是免疫细胞透过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使得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含量增高。但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多或蛋白含量增加不只见于神经梅毒,在许多其他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也可升高,且HIV感染的患者,即使没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其脑脊液中白细胞和蛋白也是升高的。先前Wang等报道在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中,只有趋化因子CXCL13、CXCL10和CXCL8升高。Wang等的研究是通过Raybio公司一种定量趋化因子抗体芯片完成趋化因子筛查的,而Raybio公司还有一种半定量趋化因子抗体芯片,两种芯片所检测的趋化因子并不完全相同。【目的】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多,说明存在异常表达的趋化因子,化学趋化免疫细胞募集和驻留。我们的研究拟应用Raybio公司半定量趋化因子抗体芯片筛查,并进一步研究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趋化因子的异常表达,及其在协助诊断神经梅毒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46例神经梅毒脑脊液及血清,以同时期收集的47例非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作对照。应用Raybiotech人趋化因子抗体芯片C1检测4对神经梅毒与非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38种趋化因子的表达差异。应用Raybiotech CCL24及CXCL7 ELISA试剂盒检测神经梅毒及非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CCL24及CXCL7含量。应用q RT-PCR方法检测神经梅毒及非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裂解液CXCL8及其受体CXCR1等趋化因子及受体m RNA的表达差异。【结果】神经梅毒较非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除CXCL13(p<0.0001),CXCL10(p<0.0001),CXCL8(p<0.0001)表达增高外,CCL24(p=0.0185)及CXCL7(p<0.0001)表达也增加。神经梅毒较非神经梅毒患者血清中CCL24含量差异(1079±165.2pg/ml,1641±356.2pg/ml,p=0.2830)无统计学意义,CXCL7含量(5.511±0.4946ng/ml,6.741±0.4094ng/ml,p=0.0004)降低,脑脊液中CCL24含量(6.082±1.137pg/ml,1.773±0.4565pg/ml,p=0.0037)及CXCL7含量(664.3±73.19pg/ml,431.1±90.54pg/ml,p=0.0118)均升高。脑脊液中CCL24及CXCL7含量增加基本不受不同神经梅毒分期影响(p>0.05)。脑脊中CCL24(AUC=0.791)及CXCL7(AUC=0.6624)在协助诊断神经梅毒中有一定的价值。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CXCL7含量与脑脊液蛋白浓度呈正相关(r=0.4436,p=0.0033),CCL24含量与脑脊液蛋白浓度(r=0.05484,p=0.7174)无明显相关性。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CCL24,CXCL7含量与细胞计数(CCL24,r=0.2748,p=0.0645;CXCL7,r=-0.02615,p=0.8694),VDRL滴度(CCL24,r=-0.02845,p=0.8903;CXCL7,r=0.08473,p=0.7077)及血清RPR滴度(CCL24,r=0.06733,p=0.6641;CXCL7,r=-0.2196,p=0.1733)等无明显相关性。神经梅毒较非神经梅毒脑脊液中CXCL8(p=0.0209)及其受体CXCR1(p=0.0429)表达增加,而包括CCL24,CXCL7,CXCL13,CXCL10及其受体在内的多种趋化因子及受体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趋化因子CCL24,CXCL7,CXCL13,CXCL10及CXCL8在神经梅毒脑脊液中表达异常,其中CCL24及CXCL7在神经梅毒脑脊液中含量升高属首次报道。未发现神经梅毒脑脊液中增多的趋化因子CCL24,CXCL7,CXCL13,CXCL10及其受体在脑脊液白细胞中表达升高。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趋化因子的改变,可能是血管内皮细胞持续损伤,激活血小板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神经梅毒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
黄万意[8](2019)在《补体C3/C3a在弓形虫Pru株入侵宿主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文中提出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T.gondii)是一种致病性寄生原虫,引起世界性的人兽共患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近年来,其感染导致宿主CNS损伤受到广泛关注,其关键原因是T.gondii偏嗜宿主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引起宿主弓形虫脑炎(toxoplasmic encephalitis,TE),表现为弥散或局部性的神经损伤,常伴随精神症状和行为失常。T.gondii因其毒力不同,由基因型分为I、II、III型,全球范围内,以Prugniaud(Pru)株为代表的人T.gondii基因型II型虫株占感染主导地位。除了虫株差异,T.gondii对宿主CNS的影响和宿主本身易感性相关,以常见实验动物大鼠和小鼠为例,小鼠常发生严重的TE,而大鼠则几乎无症状,关于T.gondii对宿主入侵能力差异的原因鲜有研究。T.gondii引起CNS损伤的关键步骤是破环血脑屏障入侵CNS,现已证实的机制只有两种:感染并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和利用宿主免疫细胞CNS浸润。然而,是否存在其他更为便捷的途径?宿主是否存在入侵的关键辅助分子?还未见报道。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癌症患者T.gondii的感染率显着高于正常人群,现在还没有数据支持癌症是否存在某种机制促进T.gondii的入侵。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T.gondii不同易感宿主,寻找特异性同源差异表达蛋白(homologou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HDEPs),探究其在T.gondii入侵期间的作用,借此寻找T.gondii侵CNS新途径的关键证据,并试图解释癌症患者T.gondii高阳性率的原因。本研究建立T.gondii Pru株Sprague Dawley(SD)大鼠和昆明(Kun Ming,KM)小鼠感染模型,通过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 TRAQ)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对其脑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HDEPs及特异性蛋白通路。共鉴定KM小鼠的381种HDEPs和大鼠的269种HDEPs,主要分别涉及37个和71个特异性生物学通路,其中小鼠脑中特异性的发现补体通路和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通路的变化,最特别的是补体分子3(complement component 3,C3)的表达量在T.gondii感染后增加了11倍。后期,本课题以小鼠显着差异表达的C3/C3a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Western blot(WB)和血清ELISA,验证了T.gondii感染导致多种细胞和外周循环C3的表达明显上调。建立分别用C3a蛋白和CVF处理的小鼠T.gondii感染模型,通过镜检脑包囊,发现C3a分子可以促进T.gondii入侵CN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实验,在动物体内首次验证T.gondii入侵CNS导致宿主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TJ的破坏且确定了这种破坏作用发生的时间(经口感染后第8 d),还发现C3a分子可以提前并加强此过程。在体外,通过WB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C3a分子作用微血管内皮细胞(b End3)后TJ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发现C3a分子可以破坏细胞TJ。另外,本研究建立小鼠Lewis肺癌(LLC)T.gondii共感染模型,镜检发现,LLC组的脑包囊数量和大小显着高于对照组;通过细胞WB和血清ELISA,证明LLC细胞可以表达C3,荷瘤鼠外周循环C3/C3a含量显着升高,但T.gondii感染抑制了LLC模型C3/C3a的表达,并且其肿瘤显着小于对照组。本研究首次证明T.gondii通过上调宿主C3/C3a分子,破坏BBB的TJ,从而促进其入侵CNS;LLC细胞高表达C3/C3a分子,促进了T.gondii的入侵,但T.gondii感染反过来抑制了LLC的C3/C3a表达控制了癌症的发展。iTRAQ与LC-MS/MS结合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组学研究,为我们寻找T.gondii感染导致宿主CNS损伤新的生物标志物及其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证明C3a破坏TJ促进T.gondii入侵CNS系统的关键作用,为T.gondii入侵宿主屏障系统的研究及其防治措施的探索增添新的理论依据;C3/C3a分子在LLC细胞和T.gondii间的作用,解释了癌症患者高T.gondii感染率的原因,也为T.gondii在癌症治疗上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角度。
司鸿飞[9](2018)在《抗弓形虫天然产物筛选与甘草查尔酮A抗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弓形虫是专性胞内寄生原虫,临床可以感染人及温血动物,并造成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尽管弓形虫病对人和动物具有较大的威胁,并且已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临床上的治疗手段仍然是有限的,并且存在不能根治和副作用较大的问题。天然化合物作为巨大的化合物库,是抗弓形虫药物新药研发的重要资源。本试验选取了一系列具有抗癌和抗寄生虫活性的中药的主要活性单体进行体外抗弓形虫活性筛选,并在体内和体外对筛选出的天然产物的药效进行系统性的评价,初步探索其抗弓形虫机理,为临床治疗与抗弓形虫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首先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下黄芩苷、汉黄芩苷、甘草苷、甘草查尔酮A、氢溴酸槟榔碱、川楝素、对叶百部碱、鸦胆子素D、绿原酸、L-扁桃酸和D-扁桃酸对HFF细胞的细胞毒性,找出对HFF细胞生存的最小抑制浓度(生存率>95%)。并在最小抑制浓度下,进行体外抗弓形虫活性筛选,通过Giemsa染色观察抗虫效果。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11种天然产物对HFF细胞生存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黄芩苷200μg/mL,汉黄芩苷80μg/m L,甘草苷70μg/m L,甘草查尔酮A 10μg/m L,氢溴酸槟榔碱20μg/m L,川楝素5μg/m L,对叶百部碱40μg/m L,鸦胆子素D 1μg/m L,绿原酸400μg/m L,L-扁桃酸80μg/m L,D-扁桃酸80μg/m L。经初步抗虫活性筛选试验显示:11种天然产物中,甘草查尔酮A具有明显的抗弓形虫增殖的作用。为了确定甘草查尔酮A在培养基中的保留时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培养基中甘草查尔酮A浓度进行测定,并绘制药时曲线。结果表明,甘草查尔酮A在0.01-2.0μg/m 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且此方法的专属性好,回收率较高,精密度较好。测定甘草查尔酮A在培养基中的浓度随着时间逐渐下降,且在48 h时三个浓度(1.2μg/m L、1.0μg/m L、0.5μg/m L)的甘草查尔酮A均检测不到。为考察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速殖子入侵HFF细胞的影响。培养基中加入甘草查尔酮A后加入弓形虫速殖子孵育2 h,弃去药物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用Giemsa染色观察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甘草查尔酮的浓度高于1μg/m L时,可以完全抑制虫体的入侵,并呈剂量依赖。为确定甘草查尔酮A的抗虫体增殖效果和准确测定对虫体增殖的IC50,首先,建立了用荧光定量PCR评价虫体荷载量的方法,并采用此方法对不同浓度的甘草查尔酮A作用下的虫体荷载量进行测定,计算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的IC50。同时,用Giemsa染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建立的评价虫体荷载量的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精密度和回收率的RSD值均小于5。Giemsa染色表明:随着甘草查尔酮A的浓度的升高,处理孔内的包囊数,速殖子数,和纳虫囊泡内的平均虫体数均降低呈剂量依赖。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在各个甘草查尔酮A浓度下的虫体荷载量,结果与Giemsa染色结果一致,并且通过计算得出,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速殖子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0.848μg/mL。为探究甘草查尔酮A抑制虫体增殖的机制,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的超微结构的影响,随后采用尼罗红染色,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脂质富集,并用流式细胞仪对荧光强度进行测定。扫描电镜显示:不同浓度处理后弓形虫速殖子变小变圆,表面出现凹陷,并且浓度越大越明显。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同一浓度处理下,速殖子内部出现脂体,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脂体逐渐增多,各个细胞器的膜结构消失,最终虫体死亡。尼罗红染色证明了这一现象,可以观察到中性脂类在虫体内蓄积的情况,并随着时间的延长积累加剧。表明甘草查尔酮A是通过干扰脂代谢而引起虫体死亡。在体内,首先确定口服和腹腔注射的最大安全给药剂量和给药次数。建立体内弓形虫急性感染模型,采用口服和腹腔注射两种方式对不同浓度甘草查尔酮A的体内抗虫效果进行评价。口服甘草查尔酮A最大剂量达到1000 mg/kg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在腹腔注射时剂量达到为386 mg/kg.bw时,小鼠出现死亡。24 h内腹腔注射3次,给药在达到1000mg/m L时未发现死亡现象。在小鼠急性感染模型治疗实验中,低剂量腹腔注射组存活率为80%,中剂量腹腔注射组存活率为90%,高剂量腹腔注射组的存活率为100%,口服各剂量组没有改变死亡的结局,但平均存活时间均有延长,但各剂量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在此给药方式下各组小鼠均无死亡,采取各器官,切片做HE染色均无发现异常。终上所述:甘草查尔酮A可以抑制弓形虫速殖子的入侵和复制,提高感染小鼠的生存率,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甘草查尔酮A的抗虫机制与脂代谢相关。本试验结果表明甘草查尔酮A是潜在的抗弓形虫化合物,有望开发成为抗弓形虫药物。
刘秀华,边婷婷,王新光,苑文英,宁俊雅,秦明月[10](2014)在《CD4+T细胞亚群在弓形虫感染中的作用》文中认为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机会致病原虫,对中间宿主的选择极不严格,可以导致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全面了解弓形虫感染的致病机理,寻找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有效途径尤为重要。弓形虫感染后,细胞免疫与疾病的转归密切相关,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有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等。T细胞按其CD分子表型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CD4+T细胞可以通过
二、IFN-γ、IL-1诱导人脑膜成纤维细胞IDO抗弓形虫增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FN-γ、IL-1诱导人脑膜成纤维细胞IDO抗弓形虫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1)髓系抑制细胞通过增强Th17反应促进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疾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原发性膜性肾病 |
1.1.1 原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 |
1.1.2 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
1.1.3 治疗上的新进展 |
1.2 原发性膜性肾病与免疫细胞间的关系 |
1.2.1 原发性膜性肾病与Th2细胞 |
1.2.2 原发性膜性肾病与B淋巴细胞 |
1.2.3 原发性膜性肾病与Th17细胞 |
1.2.4 原发性膜性肾病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NK) |
1.2.5 原发性膜性肾病与Treg |
1.3 MDSC |
1.3.1 MDSC的生物分类和功能特征 |
1.3.2 MDSC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
1.3.3 MDSC在肿瘤中的作用 |
1.3.4 MDSC在免疫相关性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
1.3.5 MDSC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 |
1.4 Th17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
1.4.1 Th17细胞的分化和表达调控 |
1.4.2 Th17细胞功能 |
1.4.3 Th17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促炎作用 |
1.4.4 Th17细胞在肾脏炎症和肾脏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
第2章 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MDSC通过促进Th17细胞极化促进疾病进展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研究对象入组及排除标准 |
2.3.2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 |
2.3.3 磁珠分选初始CD4~+ T细胞 |
2.3.4 流式分选MDSC |
2.3.5 MDSC抑制功能实验 |
2.3.6 Th17极化实验 |
2.3.7 Th2极化实验 |
2.3.8 培养MDSC |
2.3.9 细胞外染色 |
2.3.10 细胞内IFN-γ/IL-4/IL-17A染色 |
2.3.11 Treg染色 |
2.3.12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IgG |
2.3.13 人Th1/Th2/Th17 细胞因子检测 |
2.3.14 血浆Arg-1 和IL- 13 检测 |
2.3.15 荧光定量PCR |
2.3.16 组织染色 |
2.3.17 多色免疫组化(Multiplex immunohistochemistry,IHC) |
2.3.18 统计分析 |
2.4 结果 |
2.4.1 PMN患者病变肾组织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
2.4.2 PMN患者血浆中抗PLA2R抗体含量与尿蛋白定量正相关 |
2.4.3 CD3~+ T细胞与CD11b~+ 细胞在PMN患者病变肾组织中沉积 |
2.4.4 PMN患者Th2反应增强并与疾病活动度正相关 |
2.4.5 PMN患者外周血Th1细胞比例下调 |
2.4.6 PMN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下调 |
2.4.7 PMN患者外周血MDSC及亚群数量显着增加并与疾病活动度正相关 |
2.4.8 PMN患者的MDSC具有更强的抑制自体初始CD4+ T细胞增殖的功能 |
2.4.9 PMN患者Th2比例增加与MDSC增加正相关 |
2.4.10 体外IL -6 和IL-10 增强MDSC抑制Th2分化的能力 |
2.4.11 IL-17~+ 细胞和CD11b~+ 细胞在PMN患者病变肾组织中沉积 |
2.4.12 PMN患者Th17反应增强并与疾病活动度正相关 |
2.4.13 PMN患者Th17反应与MDSC正相关 |
2.4.14 MDSC以Arg-1 依赖的方式促进Th17细胞分化 |
2.4.15 PMN 患者血浆 Arg-1 含量增加并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
2.4.16 IL-6 和IL-10 促进MDSC分泌Arg-1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去除MDSC缓解PMN模型小鼠的肾脏损伤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动物 |
3.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膜性肾病小鼠模型的构建及GEM治疗 |
3.3.2 PBMC的分离 |
3.3.3 背部和腋窝淋巴结细胞分离 |
3.3.4 脾脏单细胞悬液制备 |
3.3.5 流式检测MDSC |
3.3.6 Treg细胞内染色 |
3.3.7 Th1/2/17 细胞内染色 |
3.3.8 荧光定量PCR |
3.3.9 小鼠尿白蛋白/尿肌酐比率的测定 |
3.3.10 小鼠血清尿素氮测定 |
3.3.11 肾组织病理染色 |
3.3.12 肾脏透射电镜制备 |
3.3.13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应用rh-α3NC1成功构建小鼠PMN模型 |
3.4.2 PMN小鼠MDSC及其亚群比例增加 |
3.4.3 GEM可有效去除小鼠外周血中MDSC |
3.4.4 去除MDSC减轻PMN模型小鼠的肾组织损伤 |
3.4.5 去除MDSC减弱PMN小鼠Th17免疫反应 |
3.4.6 去除MDSC减弱PMN小鼠Th2免疫反应 |
3.4.7 去除MDSC增强PMN小鼠Th1免疫反应 |
3.4.8 去除MDSC增加PMN小鼠Treg比例 |
3.5 实验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约氏疟原虫感染对小鼠乳腺癌模型的抑瘤作用及其免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 B 主要试剂配制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D 综述 寄生虫感染抗肿瘤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乙型脑炎病毒诱导髓源抑制性细胞及CD3阳性巨噬细胞分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1 前言 |
1.1 乙型脑炎病毒 |
1.1.1 乙型脑炎病毒的发现 |
1.1.2 乙型脑炎病毒的危害 |
1.1.3 乙型脑炎病毒的病原学特征 |
1.1.4 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机制 |
1.1.5 乙型脑炎病毒的免疫逃逸 |
1.1.6 乙型脑炎的治疗 |
1.2 髓源抑制性细胞 |
1.2.1 髓源抑制性细胞的发现 |
1.2.2 小鼠髓源抑制性细胞 |
1.2.3 人髓源抑制性细胞 |
1.2.4 髓源抑制性细胞的扩增和募集 |
1.2.5 髓源抑制性细胞的免疫抑制机制 |
1.2.6 靶向髓源抑制性细胞的治疗 |
1.2.7 在感染性疾病中髓源抑制性细胞的驱动因素 |
1.2.8 在感染性疾病中髓源抑制性细胞扩增的结果 |
1.3 CD3阳性巨噬细胞 |
1.3.1 巨噬细胞的分类 |
1.3.2 CD3阳性巨噬细胞的研究进展 |
2 目的及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毒株、细胞、菌株与实验动物 |
3.1.2 载体与质粒 |
3.1.3 主要药品和试剂 |
3.1.4 主要培养基及其配方 |
3.1.5 溶液及其配制 |
3.1.6 细胞流式相关抗体 |
3.1.7 实验所用手术器械 |
3.1.8 重要仪器及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复苏与培养 |
3.2.2 JEV的扩增与毒价滴定 |
3.2.3 GFP骨髓移植小鼠的制备 |
3.2.4 JEV感染C57BL/6 小鼠 |
3.2.5 脑组织浸润细胞的分离 |
3.2.6 脾脏摘除实验 |
3.2.7 总RNA的提取 |
3.2.8 基因克隆与质粒构建 |
3.2.9 质粒转染 |
3.2.10 慢病毒包装与感染 |
3.2.11 荧光定量PCR检测 |
3.2.12 体外细胞共培养实验 |
3.2.13 巨噬细胞的体外诱导 |
3.2.14 小鼠CCL2蛋白的纯化 |
3.2.15 过氧亚硝酸的制备 |
3.2.16 硝基化蛋白质的制备 |
3.2.17 细胞钙流检测 |
3.2.18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乙型脑炎脑组织浸润细胞的鉴定 |
4.1.1 乙型脑炎脑组织浸润细胞的分离 |
4.1.2 乙型脑炎脑组织浸润细胞主要为M-MDSCs并向CD3 阳性巨噬细胞进一步分化 |
4.2 外周组织中MDSCS的分析 |
4.2.1 JEV P3 感染增加了脾脏组织中MDSCs的比例 |
4.2.2 脾脏及脑组织中的MDSCs均对T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
4.2.3 JEV感染诱导的MDSCs主要由骨髓产生且对JEV P3 株致病性至关重要 |
4.3 JEV诱导MDSCS产生的研究 |
4.3.1 JEV不同突变体的构建 |
4.3.2 JEV不同突变体的拯救 |
4.3.3 JEV的 NS1'和NS5 蛋白共同诱导了MDSCs的产生 |
4.3.4 JEV诱导MDSCs的转录组学分析 |
4.4 JEV通过IRF7 通路诱导MDSCS产生的研究 |
4.4.1 JEV诱导MDSCs中 ZBP1、IRF7、PHF11b等基因的上调表达 |
4.4.2 IRF7-V1 的过表达诱导了MDSCs的产生及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 |
4.4.3 IRF7 缺失影响了JEV对 MDSCs的诱导作用 |
4.5 JEV P3 诱导ZBP1及IRF7 表达的研究 |
4.5.1 JEV P3 NS1、NS1'及NS5 蛋白的克隆 |
4.5.2 JEV P3的NS5 具有ZBP1及IRF7 的启动子活性 |
4.6 N-CCL2的检测及生物学活性分析 |
4.6.1 JEV诱导了脑组织中CCL2及N-CCL2 的产生 |
4.6.2 乙型脑炎模型中CCL2主要来源于星形胶质细胞 |
4.6.3 CCL2的制备 |
4.6.4 过氧亚硝酸的制备 |
4.6.5 硝基化蛋白质的制备 |
4.6.6 N-CCL2 具有对CCR2~+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
4.7 JEV P3 诱导CD3 阳性巨噬细胞分化的研究 |
4.7.1 发病小鼠脑匀浆上清诱导了CD3阳性巨噬细胞的分化 |
4.7.2 发病小鼠脑匀浆上清诱导了T细胞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 |
4.7.3 CD3阳性巨噬细胞的转录组学分析 |
4.7.4 M-CSF与 IL-2、IL-6、IFN-γ可诱导CD3 阳性巨噬细胞的产生 |
4.7.5 小鼠脑组织中M-CSF、IL-2、IL-6、IFN-γ的检测 |
5 讨论 |
5.1 JEV引发的免疫逃逸 |
5.2 MDSCS对 T细胞免疫应答的调控 |
5.3 MDSCS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 |
5.4 IRF7与MDSCS的产生 |
5.5 CD3阳性巨噬细胞的产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黄芩苷对小鼠感染H6N6禽流感的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 |
文献综述 |
1 禽流感概述 |
1.1 禽流感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
1.2 禽流感病毒的结构 |
1.3 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起源及流行情况 |
1.4 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哺乳动物 |
2 禽流感与免疫相关 |
2.1 禽流感病毒感染机制 |
2.2 禽流感致炎作用 |
2.3 肥大细胞(Mast Cell,MC) |
2.4 白细胞介素1(IL-1) |
2.5 白细胞介素2(IL-2) |
2.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
2.7 干扰素γ(IFN-γ) |
2.8 五羟色胺(5-HT) |
3.黄芩苷药理作用 |
3.1 黄芩苷抗病毒作用 |
3.2 黄芩苷抗炎作用 |
4 目的与意义 |
试验研究 |
前言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与病毒 |
1.2 主要药物与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目的基因扩增 |
2.1.1 病毒总RNA提取及鉴定 |
2.1.2 cDNA第一条链合成 |
2.1.3 引物设计 |
2.1.4 RT-PCR扩增 |
2.1.5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
2.2 目的基因克隆和鉴定 |
2.2.1 RT-PCR产物的纯化 |
2.2.2 RT-PCR产物的连接与转化 |
2.2.3 阳性质粒的提取 |
2.2.4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及测序 |
2.3 抗病毒中药的筛选 |
2.3.1 中药汤剂的熬制 |
2.3.2 中药汤剂在鸡胚中抗H6N6亚型AIV试验 |
2.4 黄芩苷对感染H6N6禽流感小鼠治疗效果 |
2.4.1 实验动物分组 |
2.4.2 攻毒检测与治疗 |
2.4.2.1 攻毒 |
2.4.2.2 攻毒检测 |
2.4.2.3 治疗 |
2.5 血液指标的测定 |
2.6 病理观察 |
2.6.1 临床病理观察 |
2.6.2 解剖病理观察 |
2.6.3 组织病理观察 |
2.6.3.1 组织切片制作 |
2.6.3.2 肺脏病理学评分 |
2.7 肺脏组织匀浆HA |
2.8 肺、气管、脾组织病毒含量检测 |
2.8.1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标准曲线建立 |
2.8.2 治疗后肺、气管、脾组织病毒含量检测 |
2.8.2.1 治疗后肺、气管、脾组织总RNA提取 |
2.8.2.2 cDNA第一条链合成 |
2.8.3 病毒的定量检测 |
2.9 组织MC观察 |
2.9.1 TB染色切片制作 |
2.9.2 MC计数 |
2.9.3 MC脱颗率的计算 |
2.10 主要炎性因子的检测 |
2.11 数据统计 |
3 结果 |
3.1 N6基因的克隆与制粒的鉴定 |
3.2 鸡胚内各组中药抗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试验结果 |
3.3 血液常规指标的测定 |
3.3.1 白细胞总数指标 |
3.3.2 中性粒细胞指标 |
3.3.3 淋巴细胞指标 |
3.3.4 红细胞指标 |
3.3.5 血小板指标 |
3.4 病理变化 |
3.4.1 临床病理观察 |
3.4.2 解剖病理观察 |
3.4.3 组织病理观察 |
3.4.4 肺脏系数 |
3.4.5 肺脏评分结果 |
3.5 肺脏组织匀浆病毒滴度结果 |
3.6 肺、气管、脾脏中病毒含量结果 |
3.6.1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标准曲线 |
3.6.2 敏感性与重复性实验 |
3.6.3 病毒在肺组织的复制情况 |
3.6.4 病毒在气管组织的复制情况 |
3.6.5 病毒在脾组织的复制情况 |
3.7 MC的观察 |
3.7.1 肺脏MC计数 |
3.7.2 肺脏MC脱颗粒率 |
3.8 炎性细胞结果 |
3.8.1 IL-1结果 |
3.8.2 IL-2结果 |
3.8.3 TNF-α结果 |
3.8.4 IFN-γ结果 |
3.8.5 5-HT的结果 |
4 讨论 |
4.1 黄芩具有较佳的抗流感效果 |
4.2 黄芩苷对患鼠血液指标的影响 |
4.2.1 黄芩苷可抑制患鼠的白细胞总数升高 |
4.2.2 黄芩苷可降低患鼠的中性粒细胞数目 |
4.2.3 黄芩苷可升高患鼠的淋巴细胞数目 |
4.2.4 黄芩苷可以减少患鼠炎症中出血反应 |
4.3 黄芩苷能减轻患鼠肺脏损伤 |
4.4 黄芩苷有效降低患鼠肺脏中病毒含量 |
4.5 黄芩苷能有效抑制患鼠肺组织中MC脱颗粒 |
4.6 黄芩苷对H6N6亚型禽流感患鼠部分炎性因子的影响 |
4.6.1 黄芩苷有效抑制患鼠IL-1、TNF-α、5-HT升高 |
4.6.2 黄芩苷使患鼠IFN-γ升高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发表文章 |
附录二 部分试剂的配置及试验步骤 |
附录三 图版 |
致谢 |
(6)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章 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杆菌及其感染 |
1 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杆菌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
2 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治疗和耐药性现状 |
3 单增李斯特菌的感染机体的过程和细胞生物学进程 |
第2章 天然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 |
1 固有免疫细胞中的模式识别受体 |
2 炎症反应 |
3 其他通过天然免疫抗感染的机制 |
第3章 丹参及丹参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 丹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
2 丹参中重要丹参酮类成分的药理学作用 |
3 丹参及主要丹参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
4 结语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1章 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2章 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活性及对hly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3章 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引起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4章 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过程中胞内信号通路传导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5章 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入侵血胎屏障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6章 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引起小鼠全身感染的治疗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趋化因子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苍白密螺旋体的结构利于其在宿主体内长期存在 |
1.2 我国梅毒患者基数大,发病率高 |
1.3 神经梅毒概述 |
1.4 神经梅毒的诊断困境与挑战 |
1.5 神经梅毒血液及脑脊液中生物标记物 |
1.6 本研究拟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趋化因子CCL24,CXCL7,CXCL13,CXCL8及CXCL10选择性升高 |
3.2 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趋化因子CCL24及CXCL7 含量显着增加 |
3.3 脑脊液中CCL24及CXCL7 含量不受不同神经梅毒分期影响 |
3.4 脑脊液及血清中CCL24及CXCL7 在诊断神经梅毒中的作用 |
3.5 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CCL24及CXCL7 含量与脑脊液蛋白浓度,细胞计数,VDRL滴度及血清RPR滴度的相关性分析 |
3.6 趋化因子及其相应受体在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白细胞中的表达 |
4 讨论 |
5 小结 |
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
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苍白密螺旋体的结构使得其能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趋化因子在宿主防御及免疫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论文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
(8)补体C3/C3a在弓形虫Pru株入侵宿主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或符号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T.gondii入侵宿主CNS的方式 |
1.2.2 宿主免疫系统对T.gondii急性感染的控制 |
1.2.3 癌症与T.gondii的关系 |
第二章 iTRAQ技术鉴定不同易感宿主脑差异表达蛋白及分析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动物及T.gondii虫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1.4 引物 |
2.1.5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动物模型建立 |
2.2.2 鼠脑样品制备 |
2.2.3 鼠脑蛋白质的提取和处理 |
2.2.4 蛋白酶解和iTRAQ标记 |
2.2.5 高pH-RP液相分离 |
2.2.6 LC-MS/MS分析 |
2.2.7 蛋白质检索 |
2.2.8 差异蛋白的分析 |
2.2.9 荧光定量PCR验证 |
2.3 结果 |
2.3.1 差异表达蛋白的检索 |
2.3.2 qRT-PCR验证差异表达蛋白 |
2.3.3 补体C3 在感染T.gondii的小鼠中显着上调 |
2.4 讨论 |
第三章 C3a分子在T.gondii脑入侵中的作用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细胞、虫株及实验动物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1.4 主要仪器 |
3.2 方法 |
3.2.1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3 表达情况 |
3.2.2 细胞免疫荧光检测CVF对 T.gondii的影响 |
3.2.3 动物模型建立 |
3.2.4 动物样品制备 |
3.2.5 样品的观察及参数测定 |
3.2.6 Western blot与细胞免疫荧光检测TJ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
3.3 结果 |
3.3.1 多种脑细胞表达C3蛋白 |
3.3.2 C3a蛋白增加T.gondii的 CNS侵袭 |
3.3.3 C3a和 CVF对 T.gondii无影响 |
3.3.4 C3a蛋白质破坏血脑屏障的紧密连接 |
3.4 讨论 |
第四章 癌症与T.gondii的关系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虫株、细胞与实验动物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1.4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动物模型建立 |
4.2.2 动物样品制备及参数测定 |
4.2.3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3 表达情况 |
4.3 结果 |
4.3.1 肿瘤形成过程动物外周循环C3/C3a含量升高 |
4.3.2 癌细胞可以自身表达C3 |
4.3.3 癌症的发生有助于T.gondii的 CNS入侵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9)抗弓形虫天然产物筛选与甘草查尔酮A抗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弓形虫概述 |
1.1.1 弓形虫的生物学特征 |
1.1.2 弓形虫虫株的多样性 |
1.2 弓形虫病的流行及危害 |
1.2.1 流行特点 |
1.2.2 诊断 |
1.2.3 治疗 |
1.3 抗弓形虫药物的研究进展 |
1.3.1 化学合成类药物 |
1.3.2 天然产物类 |
1.4 本课题的意义 第二章 抗弓形虫药物的体外筛选 |
2.1 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耗材 |
2.1.4 试剂及药物 |
2.1.5 实验所用细胞和弓形虫虫株 |
2.2 方法 |
2.2.1 HFF细胞的培养 |
2.2.2 弓形虫的体外培养和传代 |
2.2.3 天然产物的细胞毒性实验 |
2.2.4 天然产物的抗弓形虫增殖效果 |
2.3 结果 |
2.3.1 天然产物对HFF细胞的毒性 |
2.3.2 天然产物对弓形虫增殖效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第三章 甘草查尔酮A体外抗虫效果评价 |
3.1 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耗材 |
3.1.4 试剂及药物 |
3.1.5 实验所用细胞和弓形虫虫株 |
3.2 方法 |
3.2.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查尔酮A在体外的药时曲线 |
3.2.2 Giemsa染色法观察甘草查尔酮A对虫体入侵的影响 |
3.2.3 评价虫体荷载量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
3.2.4 Giemsa染色和荧光定量PCR测定甘草查尔酮A对虫体增殖的影响 |
3.3 结果 |
3.3.1 甘草查尔酮A在体外的药时曲线 |
3.3.2 甘草查尔酮A对虫体入侵的影响 |
3.3.3 荧光定量PCR评价虫体荷载量方法的建立 |
3.3.4 Giemsa和荧光定量PCR测定甘草查尔酮A对虫体增殖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第四章 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的超微结构的影响 |
4.1 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耗材 |
4.1.4 试剂及药物 |
4.1.5 实验所用细胞和弓形虫虫株 |
4.2 方法 |
4.2.1 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 |
4.2.2 透射电镜观察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内部超微结构的影响 |
4.2.3 尼罗红染色观察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脂代谢的影响 |
4.3 结果 |
4.3.1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4.3.2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
4.3.3 尼罗红染色观察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第五章 体内抗虫增殖效果评价 |
5.1 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1.3 耗材 |
5.1.4 试剂及药物 |
5.1.5 实验动物、细胞和弓形虫虫株 |
5.2 方法 |
5.2.1 单次给药安全剂量范围筛选 |
5.2.2 腹腔注射多次给药安全剂量确认 |
5.2.3 甘草查尔酮A对小鼠急性感染模型的治疗实验 |
5.2.4 安全性实验 |
5.3 结果 |
5.3.1 单次给药剂量范围筛选结果 |
5.3.2 腹腔注射多次给药剂量安全范围筛选结果 |
5.3.3 甘草查尔酮A对小鼠急性感染模型的治疗实验 |
5.3.4 安全性实验 |
5.4 讨论 |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
(10)CD4+T细胞亚群在弓形虫感染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胞与弓形虫感染 |
1.1辅助性T细胞(Th1和Th2) |
1.2调节性T细胞(CD4+CD25+) |
2 相关细胞因子与弓形虫感染 |
2.1 IL-2 |
2.2 IL-10 |
2.3 IFN-γ |
2.4 TNF-α |
3 结语 |
四、IFN-γ、IL-1诱导人脑膜成纤维细胞IDO抗弓形虫增殖(论文参考文献)
- [1]髓系抑制细胞通过增强Th17反应促进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疾病进展[D]. 李会敏. 吉林大学, 2021(01)
- [2]约氏疟原虫感染对小鼠乳腺癌模型的抑瘤作用及其免疫机制研究[D]. 王艺.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3]乙型脑炎病毒诱导髓源抑制性细胞及CD3阳性巨噬细胞分化的研究[D]. 张楠.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4)
- [4]吲哚胺2,3-双加氧酶参与调控寄生虫与宿主免疫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J]. 王莉君,马培玉,刘晖,曹建平,李华美,郑明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1(02)
- [5]黄芩苷对小鼠感染H6N6禽流感的治疗效果[D]. 李卫鹏. 贵州大学, 2020
- [6]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卢葛锦. 吉林大学, 2020(08)
- [7]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趋化因子的表达[D]. 李欣欣. 浙江大学, 2020(01)
- [8]补体C3/C3a在弓形虫Pru株入侵宿主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D]. 黄万意.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9]抗弓形虫天然产物筛选与甘草查尔酮A抗虫研究[D]. 司鸿飞.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8(08)
- [10]CD4+T细胞亚群在弓形虫感染中的作用[J]. 刘秀华,边婷婷,王新光,苑文英,宁俊雅,秦明月.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