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厂县委狠抓农村党建(论文文献综述)
贺海波[1](2014)在《差序治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分层互动 ——以后税费时期花镇为例》文中指出当前社会科学对于中国的研究还没有真正搞清楚:国家与农村社会之间到底处于一种怎样的互动关系之中?已有的两种研究路径都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从国外理论到中国经验的研究,市民社会、法团主义、治理理论等国外理论进入中国场域后普遍缺乏解释力,主要原因在于其理论背后隐含的理论前提在中国并不存在。二是从中国经验到本土理论的研究,全能主义、压力型体制、双轨政治和集权的简约治理等,要么是理论的社会背景已发生了变迁,要么是用社会的一部分代替整个社会来解释两者的关系,对于解释当下“国家—社会”关系也显得力不从心。村治研究深受其影响,并且村治研究常将“国家—社会”关系研究放在村庄场域中展开,致使国家主体性与社会主体性都体现得不够充分。因此,受国内“过程—事件”分析法与“结构—制度”分析法的启发,笔者建构了“行动者与‘国家—社会’关系结构”的互嵌性分析框架,以前人理论和事实研究为基础,以花镇镇域事实经验为例,来研究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家与乡村精英的关系一直存有变迁。国家总是根据不同阶段的治理意图选择不同类型的乡村精英来合作治理乡村。进入现代社会后,从国家政权建设视角来分析国家与农村精英关系是一种很可行的路径:清末民国时期,国家在乡村的政权建设出现了“内卷化”,赢利型经纪人取代保护型经纪人成为村庄的治理者;建国后国家政权建设成效显着,国家对乡村社会实现了全面整合与控制,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甄别下贫下中农中的积极分子成为主宰村庄治理的乡村精英;改革开放后,在“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中开展国家政权建设,农村精英开始多样化,但当下国家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经济精英来承担国家政权建设。当下农村国家政权建设的内容已经从权力渗透与资源提取转变为权力渗透、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农村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发展等方面。花镇的事实经验中,经济精英的特殊身份只在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方面可以做一点特别的成绩,至于其它方面则功劳甚微。国家与经济精英在当下的结盟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在项目制发展背景下,乡镇可以树立发展典型,打造主要官员晋升的政绩,经济精英则可以实现自己利益的增量发展。这才是当下国家与经济精英紧密互动的核心逻辑。不同立场的思想家对于何为分配正义与如何实现分配正义都存有较大差异性,主要是因为其思考分配正义的逻辑起点的差异:功利主义思想家基于最大幸福思考分配正义,坚持功利原则与最大幸福原则;自由主义思想家基于权利思考再分配,其内部又分为有关平等的分配正义和有关自由的持有正义;社群主义思想家基于公共善思考再分配,主张共同体的善优先于正义;马克思基于生产关系来思考分配正义问题,主张分配正义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处于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分配正义经历了几次转型: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国家的政策制度往往直接影响了分配正义。在花镇实践中,国家出台的政策最后落实到普通群体的利益分配在其期望的底线之上,两者之间就是一种和谐和守序的底线互动;如果在其期望的底线之下,经过一段时间发酵沉淀,普通群体就会反对引起结果非正义的政策与国家进行抗争式的激烈的底线互动。国家在执行政策时,如果程序是正义的,或者程序非正义在普通群体所容忍的底线之上,国家与普通群体就表现为一种和平有序的互动;如果程序非正义降落到普通群体所容忍的底线以下,国家与普通群体之间就表现出一种激烈博弈的底线互动。国家自主性理论缘起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中的国家相对独立性观点,后来发展为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当下又有“回归国家”学派的继承和发展。发展中国家需要较强的自主性来保障现代化建设的秩序,这是为世界经验所证明的。我国的国家自主性也具有历史性特点:改革开放前,国家对于社会具有绝对的自主性;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自主性出现了两分的现象,其一是国家制度化能力有增无减,其二是国家执行政策制度的能力却日益削弱。经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发现,作为国家代表的乡镇的自主性是一种非完全自主性,其主要受到上层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维权话语、政府角色定位不准与边缘群体等因素影响。花镇在与边缘群体互动时的自主性主要表现为:构建严密的信访治理网络、设计信访治理的多重调节程序、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治理资源和专断式处决。专断式处决表现为开口子、政策变通或兜底等来摆平难缠的上访,以获得暂态的稳定秩序。而花镇边缘群体与国家进行博弈的自主性体现在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善于讲政治与胡搅蛮缠和“信访不信法”等方面。当两种自主性在当前乡村治理中发生碰撞时,国家与边缘群体呈现出一种离散互动的关系。从马克思与韦伯的两种经典社会分层理论及其发展中至少可以得出几个一般化结论:一是社会分层标准是对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的主观反映。二是社会分层标准直接与学者的理论兴趣相关联。三是社会分层标准是学者解释、改造社会事实的工具。四是后来的学者不能僵化地看待这些经典及其发展了的社会分层理论,而应该带着这些理论资源进入到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事实中去,发现新的社会分层的标准,从而对发展了的社会事实作发展性的解读,并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以财富收入、对待政策制度的态度、策略行动和身份声望为分层标准,可将花镇镇域社会分为精英群体、普通群体和边缘群体。传统社会关系结构——差序格局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已经深藏于我国文化价值观之中,当下正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差序格局作为一种深刻的传统社会关系结构不可能再维持原来的状态,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消失殆尽,而是根据变化了的社会事实呈现出新的状貌。花镇治理中的国家、精英群体、普通群体与边缘群体等主体之间的互动博弈,遵循着当下特有的利益和情感等逻辑,以国家为核心单位,精英群体、普通群体与边缘群体差序性的围绕在国家周围,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呈现出愈推愈薄的差序格局特征。
胡兵[2](2019)在《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中共内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处于政党、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各个层级重要位置,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具有一定权力并能对政党和政府的决策产生影响,属于中共执政骨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执政骨干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国家层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井冈山、延安、浦东干部学院和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共同构成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在培训执政骨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于2018年进行合并,继续积极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其它几所干部学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特色资源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执政骨干的理想信念、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在中国的“政党——政府”体制下,中共执政骨干大多具有双重身份:中共党员身份和具体职位身份。中共党员身份要求他们从属于中共的领导和组织体系,而具体职位身份要求他们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负责。即使是非中共党员的领导干部,对中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也是他们工作的基本政治前提。因此,几所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都强调执政骨干政治意识和人民立场并重,既要忠诚于党的领导,又要忠诚于为人民服务;既要提升政治素养,又要提升行政能力。相比之下,国外的美国联邦行政学院、法国国立行政学院、新加坡公务员学院等培训机构,以中高级公务员为培训对象,在进行文官培训的时候,并不要求个人政治上的忠诚和偏好,重点突出职业素质和个人发展方面内容,强调提高行政官员的国家意识、职业能力和个人素质。作为培训执政骨干的主要渠道之一,中共中央党校的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自1933年马克思主义学校成立以来,中共中央党校在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不同时期,中共中央党校因中共的中心任务变化,在发挥宣传、培养和教育干部方面的作用也各有侧重。建党之初,中共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鼓动和宣传人才”以传播马列主义理论,灌输阶级斗争精神。延安时期,中央党校通过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风运动,解决“思想不统一、行动不统一”的问题,从而达到“改变作风”、“团结干部,团结全党”的目的。改革开放时期,中央党校提出“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口号,由短期轮训干部转向正规化培训部干部主,重视执政骨干能力提升。新形势下的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再次回归到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题,将培养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增强党性锻炼作为主要任务。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坚持“党校姓党”原则,突出“理论基础”和“党性修养”两方面内容,重视提高执政骨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为此,中央党校先后进行几次教学改革,调整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加大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分量,突出主业主课,强调“用学术讲政治”,以保证执政骨干不会“在政治方向上发生偏差”。除了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之外,中共中央党校也重视培养执政骨干各种能力,全面增强其执政本领。在重视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同时,中共中央党校严格学员管理,把学员管理当作是促进中共执政骨干加强党性锻炼、实现党校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学员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员全面负责学员管理,深入了解学员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反映学员意见和要求。除此之外,中共中央组织部也选派联络员到中央党校,深入考察学员,对学员学习期间表现情况作出评价,并协助组织员共同开展学员管理工作。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积极创新学员管理方式,进一步严格学员管理。首先,探索建立党性教育贯通机制、学员党性锻炼成果系统集成机制和党性教育保障机制,将党性教育贯穿于学员管理全过程。其次,建立健全学员管理制度,从学风、作风、纪律等方面对加强学员管理提出严格要求。再次,完善学员管理机制,健全学员常规管理机制、创新学员互动交流机制、完善教学管理沟通协商机制、严格学员学习培训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对学员到课率、就餐率和请假情况进行逐月检查,督促学员学习期间严格自律,强化党性锻炼,提升管理效果。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对执政骨干的教育培训,旨在通过灌输中共意识形态和加强领导干部党性锻炼,再塑执政骨干“信仰”、“忠诚”及相关品质。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中共中央党校强调“主义”认同与问题研究并重,统一思想与能力提升并重,理论宣传与组织培养并重,党性锻炼与党性教育并重。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严格学员管理,也是促使执政骨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手段,从技术层面体现了中共从严治党的要求。在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中共中央党校重视坚持“党校姓党”,坚持政治优先,坚持与时俱进,以保证再塑执政骨干的效果。
沈桂萍[3](2003)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从少数民族干部特殊职责切入,首先界定少数民族干部特殊职责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目标、任务及组织过程的特殊要求,出此界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内涵、外延、特点及教育结构和形式等内容。之后,追踪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点,进一步说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对立统一性的规律。接着,从教育与社会关系原理出发,研究当代各民族发展繁荣战略的特殊内涵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需需求,分析少数民族干部个体素质现状与教育需求的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对21世纪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目标、任务、组织形式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论文主要内容包括: 绪言——对论文的选题、基本构想、主要内容、核心问题、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理论意义做了简要的描述和说明。 第一部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概念界定。对少数民族干部含义、特点、职责及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概念、结构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第二部分——我国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历程。分析了建国前和建国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点,总结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主要不足。 第三部分——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运用民族教育学理论,分析建立在我国当代民族关系结构基础上的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理论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定要求,进而深入探讨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内在机制、规律和特点。 第四部分——少数民族干部素质现状与教育需求分析。运用社会学和民族学田调查方法,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地位、作用和综合素质进行调研分析,概括了当前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现状与教育需求特点。 第五部分——21世纪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创新。首先界定21世纪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定目标和任务,然后提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功能扩展问题,并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宏观管理提出具体建议。 附录——专家访谈笔录。共收录与在北京、甘肃、新疆的5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原始访谈记录,为更多关注这一问题的学者和官员提供参考。
中共大厂县委组织部[4](1995)在《关键在县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键在县委中共廊坊市委组织部中共大厂县委组织部大厂回族自治县共有6个乡(镇)党委,105个农村党支部,2171名农村党员。县委从1993年开始围绕提前5年达到小康和建设“人口小县,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在全县实施了以...
高顺伟[5](2011)在《论村书记及其领导力生成 ——基于对象山县四位“惠民好书记”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村党支部书记的领导力是党最基层的领导力,也是最根本的领导力。从党力布局来看,我国60.4万村党支部书记统御着60.4万个村庄,近8亿人口。然而,根据作者的调查,不敢说有50%,保守估计,至少有30%的村书记在“混日子”,他们不是在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忙,而是在为个人的“小金库”在忙;有10%-20%的村主任和村书记“比大小”,此情况在东部沿海先富地区及村主任“海选”竞争比较充分的地区尤其突出;村主任中不乏黑恶势力。一言以蔽之,村党支部书记及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严重弱化,村党支部书记的“领导核心”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提升村书记领导力重要而迫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之基,必须着力提升村书记领导力。首先,科学认识“村书记”是前提。本文在理论反思与实践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村书记在日常工作中所扮演的10种角色、9种风格类型;从村书记的职业生命周期、心理发展、社会化、“关注”点、自我更新以及施加于村书记的综合影响六个视角出发,分析并建构了各个视角下的村书记职业发展框架,力图清晰、全面呈现“村书记”的形象。村书记领导力提升的根本在于执政惠民,富民才是王道。但关键在于民何以富?本文首先对西方经济与财富增进的理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国外农业农村发展路径进行了梳理,试图分析出增进财富、克服贫困恶性循环的规律与发展路径;其次本文重点描述了象山县农民(渔民)、村书记在发展集体经济与特色个私经济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供借鉴;最后,在领导科学视角下,审视村书记在村庄经济发展中的应然自我定位。村书记领导力提升的关键并非仅仅在于个人魅力有多高,更重要的是村书记要有凝心聚力的胸怀,要有打造“团队集体战斗力”的才能。论及村书记如何增强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团队细分的理论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当前村书记领导的团队类型特点;其次,基于实践的调查研究,梳理并分析了当前村书记在村级团队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及创新性的应对措施;最后,基于领导学的理论基础,对村书记如何提升村级团队的集体领导力给出了对策建议。最后,本文对村书记的角色与领导力生成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村书记领导力三角”理论,并针对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如何提升村书记领导力的问题,依据村书记的生命发展框架,给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杜伟伟[6](2020)在《新时代基层共青团的组织力提升研究 ——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基层组织力提升”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在总结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发展规律及特征的基础上,本文以包头市基层共青团组织为研究对象,对其组织建设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历史为鉴,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基层团组织建设,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的建议和思考。运用所学管理学知识,介绍基层组织力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厘清基层团的组织力的内涵、特征及作用,从新时代背景下的基层团的组织力的内容要求、目标、构成要素三方面展开,研究当前基层团的组织力发展现状,发现现阶段基层团的组织力方面存在党建带团建力度不够、团干部专职不专,团组织软弱涣散、团员管理缺位等问题,笔者从党政重视层面、团组织团员层面、团干部层面、运行机制方面分析了原因,在此基础上,着重从包头市共青团的组织力提升夯基固本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形象塑造工程、特色亮点工程出发,提出建议。新时代团的基层组织工作的规范和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团要管团、从严治团,坚持改革创新、持之以恒,着力扩大组织覆盖,创新运行机制,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升团的组织力,确保共青团牢牢扎根在青年之中,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邢恩源[7](2013)在《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文中研究说明柯庆施于“文革”之前主政上海及华东十余年,是建国以后毛泽东最为赏识的地方领导人之一。1949年后,柯庆施先后担任南京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1953年初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1954年10月调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从1956年起,柯庆施的政治生涯开始如日中天,在风起云涌的政坛上备受瞩目:他积极支持毛泽东对“反冒进”的批评,严厉指责所谓的“右倾保守主义”。1957年在上海贯彻毛泽东“引蛇出洞”反右方针,成为反右派运动主将。同年12月因发表《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得到毛泽东的夸奖。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柯庆施语出惊人地提出:“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大力树立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他全力支持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在1958年夏天放出华东钢铁产量八百万吨的“大卫星”,对毛泽东要求当年全国钢铁产量达到“一 0七0”万吨起了决定性影响。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他首创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口号。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一方面对“大跃进”百般维护,另一方面严厉批判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他对刘少奇有关大跃进运动的总结报告表示不满,并希望继续跃进;1963年,为响应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新倡导的“阶级斗争”,提出“大写十三年”口号,在华东迅速掀起现代戏运动,为“文革”的爆发奠定了广泛的舆论氛围和群众基础。此后,他与江青合作在上海打造“文化革命的试验基地”,并提携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基本形成了日后上海“文革”的政治构架。在他的大力支持与运作下,上海成为“文革”爆发的重要策源地。柯庆施的举动深得毛泽东的赏识,地位也随之不断攀升。1956年中共“八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上他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60年开始担任重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解放军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同时继续兼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长,成为响当当的华东“第一人”。1965年初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关于柯庆施的学术研究很具有典型意义。他是当时中共地方党政负责人中的一员,其表现出的政治姿态带有某种普遍性,只是更加突出和激烈而已。随着毛泽东“继续革命论”理论的变相发展,中共的执政主旨思想越来越急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急于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共中央及地方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主动或被动地遵循毛泽东的指导思想亦步亦趋地紧跟。在党内大环境的制约下,柯庆施一方面揣摩毛泽东的心态,一再表达迎合性的极“左”言论,进而献言献策;另一方面彻底贯彻毛泽东所提出的各项“左”的政治方针,一直冲在历次政治运动的最前沿。但是,不可否认,在柯庆施的身上又充满了秉承“左”的路线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党性原则相互之间的矛盾。作为建国后在地方上最积极支持和拥护毛泽东极“左”路线的代表,柯庆施在1956—1965年间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说明了他的实际行动完全符合毛泽东的政治理念,是毛泽东政治思想在地方上的具体实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共党内,政治生态已经很不正常,整个社会在“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刘源[8](2008)在《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农业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无不伴随着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城乡经济差别依然较大。我国城镇化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水平还很低,第一产业占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大。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最终实现现代化,必然要将大量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进行非农化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继我国东、西部开发战略后,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中部六省深受鼓舞。河南省是中部六省中人口第一大省,也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民人均收入低、第一产业比重高、人均耕地面积少、城镇化水平低、城乡经济差别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转移量大。中国的经济特征在河南体现得最为突出,鉴于河南的省情,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在理论上、技术上深入、系统地分析、探讨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特点、转移动力、正负效应、制约因素、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把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这篇文章做好了,对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相似的中西部省份,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论文共由九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导论,简要论述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预测了研究成果、创新之处,以及在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对有关劳动力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综述了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研究进展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重点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等也作了简单介绍,并对这些国家的劳动力转移经验进行了评述。本章还介绍了我国部分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介绍。第四章分析了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农村劳动力现状,介绍了河南社会经济最新发展状况,以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本章还调研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尤其对失地农民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失地农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被动转移”的观点。本章还科学预测了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为进一步做好劳动力转移研究提供了基础。第五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多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定性分析主要从政策环境、市场因素和农村劳动力个人禀赋等方面进行分析;定量分析是从提出的可能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10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因素相关分析和因素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正负相关因素,为下一步提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第六章提出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指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尤其是高素质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提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第七章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个案研究。本文研究总结了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种模式:“信阳模式”、“品牌模式”和河南乡村“工业化模式”等。第八章根据中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经验和启示,充分考虑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因素,构建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指出构建模式的四大体系,提出了搞好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策略。策略中提出要通过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农业产业化、境外劳务输出等措施推动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根据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因素,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增强政府服务职能,确保农村劳动力的有序合理转移;消除制度性障碍,在推动户籍改革、土地流转等方面进行机制创新;强化农村义务教育,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权益;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公平;科学提倡优生优育,不断提高人口质量。第九章对本论文作了简短的总结。研究发现:1、尽管河南每年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但由于河南省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大,现有农村劳动力和新增农村劳动力规模大,因此转移任务仍然很艰巨。2、河南农村劳动力实现身份和居住地转移困难。农村劳动力转移更多的是季节性的人口流动。身份的“转”和居住地的“移”都因诸多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难以实现。3、失地农民,尤其是远郊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应该更受关注。4、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低,多以自发性转移,以血缘、地缘关系沟通转移信息。5、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不高,规模不大,城镇发展空间还很大。6、河南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转移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和技能培训人员的比例小。7、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还未建立,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公平还须努力。8、中央对农业的免税政策,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影响不大。9、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还存在,如土地流转制度等。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的程度正在逐渐减弱,但对农村劳动力实现身份转变的影响仍然很大。本文的创新之处:1、借助新古典主义理论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及人口学、社会学理论和统计学工具,对河南省这一地方性农村劳动力转移作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建议,为中西部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借鉴。2、阐明在农村高素质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3、对农村劳动力中的特殊成分——失地农民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引出农村劳动力被动转移和主动转移观点。4、构建了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理模式。
张劲松[9](2014)在《浙江省黄岩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56~1981年》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发生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一运动以其宏大的规模、漫长的持续期间和跌宕起伏的历程,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为震撼人心、催人反思的重大事件之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内知青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三十多年来固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缺陷也比较多,其中,对区域研究关注是一个显着的弊病。浙江人多地狭、资源匮乏。这一特殊省情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它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方式,使之可能表现出一些异于内陆省份的特点。为了探究这些问题,较好的办法是选取一个样本进行研究。20世纪60、70年代,黄岩县在发展水平上处于浙江省中游,又是该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重点县,因而颇具样本价值。另一方面,基于三十五年来知青研究的成果,以及近年来台州市各级档案馆对公众开放的有关档案,选取该县为样本来研究县域范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资料方面也是完全有保障的。因此,本文试为述论。第一部分包括五个小节,即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对知青研究现状的简略述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优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了黄岩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背景及概况。笔者认为,1955—1965年是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逐渐形成固定模式的时期,这一时期又可细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完成了不同的任务,从而为这场持续多年的运动奠定了基础。黄岩是开展这项运动较早的县,这既是国家政策推行的结果,也是本县在地狭人稠、就业门路有限的基本县情下做出的抉择。以1956—1960年的大陈“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为发端,到1981年知青办撤销为止,黄岩县整整实施了26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期间形成了二次高潮,有一万三千多名青年支边、支农,是台州地区下乡青年最多的县。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黄岩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安置工作,包括动员对象、如何开展动员、需要办理的主要手续、安置去向和安置形式、安置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知青工作人员的待遇等,展示了安置工作的整体轮廓。第四部分从五个方面详细评述了黄岩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后的工作、生活,即日常生活的革命化、高度政治化的精神生活、与安置地干部、群众的关系、返城的几个关键问题、政府为巩固下乡青年所做的工作。第五部分全面介绍了黄岩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如何收尾的,包括尾声的预示、1975—1981年知青返城活动分析、多种途径安置返城知青、清理知青经费和物资、对病残知青的处理等五个部分。第六部分对黄岩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笔者认为:黄岩县在台州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就浙江全省而言,重要性并不彰显,这与本县的重点县定位很不相符;这场运动在黄岩县呈现出五大特点,即高潮的相对滞后性、与某些大的政治运动相呼应、立足于本县农村安排、安置形式以插队为主、执行上级政策有一定弹性;这场运动有三大目标,即“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消灭三大差别”,理想确实崇高远大,但结果一个都没有实现;这场运动在黄岩县失败的原因主要有:缺乏现实利益来驱动民众、党政机关执行力低下、“三招”加剧了运动的危机、农村缺乏进行改造、建设的内生力量、解决方案与实际需求并不契合、强人政治存在人亡政息的通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虽然已经谢幕,但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目标远大的一场社会实验,其历史影响仍然深邃悠远,历史价值远未得到充分挖掘。今天的中国,已经步入改革深水区,面临不少与当时类似的问题,如社会核心价值的塑造问题、青年培养问题、就业问题、“三农”问题等。“鉴往知来”是史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多层面、多角度地重新审视三十多年前的这场运动,为社会提供理性的借鉴,既是一项重要学术课题,也是史学工作者应该负起的历史责任。本文旨在更新探微,请方家不吝指正。
王巍[10](2017)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农村扶贫问题研究 ——以宾川县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相对发展差距越来越大,非常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为此,党中央在十八大中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工作被列为了全国的重点工作,并被推到了我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潮头之上。云南省作为西部地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较多、贫困形势较为严峻,为全面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云南省紧紧围绕精准扶贫这一核心,深入推进专项行动,举全省之力,开展扶贫工作,力求彻底解决云南省贫困人员的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宾川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山区面积较大,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扶贫形势严峻。但是,宾川县却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经济作物发展较好,农业经济较为活跃,是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中国柑桔之乡、中国葡萄之乡、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循环经济优秀品牌城市、中国魅力新农村十佳县市,同时还拥有鸡足山旅游资源、归国华侨海外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等,因此,宾川县具有脱贫的基础,以宾川县为例来研究农村扶贫问题十分具有代表性。本文认为贫困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仅仅在于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低,更是贫困地区社会发展滞后、群众发展意识不足等的集中体现。要解决贫困问题就不能仅以贫困论贫困,必须基于可持续发展框架之下,以系统性的思维促进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彻底脱贫。本文以宾川县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宾川县农村扶贫现状,围绕农村扶贫这一主题,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农村扶贫开发措施,为各级政府开展扶贫工作提供理论借鉴和实际经验,并力求实现农村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厂县委狠抓农村党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厂县委狠抓农村党建(论文提纲范文)
(1)差序治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分层互动 ——以后税费时期花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意识 |
二、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诸范式检讨 |
1、从理论到经验的“国家—社会”关系研究 |
2、从经验到理论的“国家—社会”关系研究 |
3、村治研究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
三、行动者与“国家—社会”关系:一种嵌入性分析框架 |
1、乡村治理转型与治理主体的多元 |
2、行动者与“国家—社会”的结构关系:一种嵌入性分析框架 |
四、研究方法设计 |
1、个案研究 |
2、研究单位:从村庄社区到镇域社会 |
3、田野调查 |
第二章 地域社会 |
一、地域社会 |
1、山区民族乡镇 |
2、经济与生活 |
二、后税费时期的花镇治理 |
1、村级人事系统的网络和更替 |
2、项目治理与村级能人治理 |
3、纠纷调解中从简约治理到复合治理 |
4、资源匮乏与规则扭曲的乡村治理 |
5、中西部农村治理的积极力量 |
第三章 紧密互动:国家政权建设与治理农村精英群体 |
一、不同时期国家与农村精英的关系变迁 |
1、精英与乡村精英的类型化 |
2、国家与农村精英关系变迁的分期表达 |
二、国家政权建设与农村精英的关系 |
1、文本表达:国家政权建设与农村精英 |
2、历史进阶:作为一种分析框架的国家政权建设 |
3、个案探讨:花镇“富人治村”与国家政权建设 |
三、国家与农村精英群体的紧密互动 |
第四章 底线互动:分配正义与治理农村普通群体 |
一、当代西方分配正义理论 |
1、功利主义的分配正义 |
2、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 |
3、社群主义的分配正义 |
二、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 |
1、分配正义与生产方式的关联 |
2、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主要原则 |
3、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分配方式的批判 |
4、小结 |
三、我国分配正义的转型 |
1、分配差距现状及其原因 |
2、分配正义转型 |
四、花镇分配正义的表达 |
1、制度政策的实质正义与底线互动 |
2、执行制度政策的程序正义与底线互动 |
3、小结 |
第五章 离散互动:国家自主性与治理农村边缘群体 |
一、国家自主性理论的研究进路 |
1、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国家相对独立性 |
2、新马克思主义与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 |
3、“回归国家学派”与国家自主性 |
二、乡村治理中的国家自主性 |
1、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自性 |
2、我国改革前后国家自主性的实践特点 |
3、国家自主性的表现在治理农村边缘群体中的未意图后果 |
三、国家与边缘群体离散互动的实践表达 |
1、花镇信访的整体情况 |
2、花镇基层政权的自主性分析 |
3、花镇边缘群体的主体性分析 |
第六章 差序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镇城表达 |
一、社会分层的理论变迁与社会分层的标准 |
1、两种西方经典社会分层理论 |
2、两种经典社会分层理论的当代典型发展 |
3、社会分层标准讨论 |
二、中国的社会分层理论变迁与镇域社会分层 |
1、中国的社会分层理论变迁 |
2、镇域社会分层 |
三、差序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镇域表达 |
1、差序格局的基本特征 |
2、差序格局与当前治理的关联 |
3、镇域治理中的差序格局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 |
后记 |
(2)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及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关于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中共干部教育培训研究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框架思路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干部教育培训概况 |
第一节 干部教育培训相关概念 |
一、干部与中共执政骨干 |
二、干部教育培训 |
三、党校干部教育培训 |
第二节 国内干部教育培训概况 |
一、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 |
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
三、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 |
第三节 国外高级公务员培训比较 |
一、美国联邦行政学院 |
二、法国国立行政学院 |
三、新加坡公务员学院 |
小结 |
第三章 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宣传与培养并重:建党初期的党校教育 |
一、建党初期对党校教育的认识 |
二、各地创办党校的尝试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教育 |
第二节 统一思想:延安时期的中共中央党校教育 |
一、初到延安的中共中央党校教育 |
二、六届六中全会后的党校教育方针和任务变化 |
三、整风运动中的中共中央党校教育 |
第三节 素质提升: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央党校干部正规化教育 |
一、干部教育正规化的提出 |
二、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正规化的内容 |
三、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正规化的改革发展 |
第四节 主义认同:新形势下的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 |
一、“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定位 |
二、“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 |
三、党校工作“九条经验” |
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教学改革 |
第一节 中共中央党校教学概况 |
一、教务部 |
二、教研部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主要内容 |
一、党的理论教育 |
二、党性教育 |
三、能力培训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教学改革 |
一、教学内容调整: |
二、教学方法创新 |
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学员管理 |
第一节 中共中央党校学员管理概况 |
一、学员管理部门 |
二、学员部主要职能 |
三、组织员 |
四、联络员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学员管理创新 |
一、在学员管理中贯穿党性教育 |
二、建立健全学员管理制度 |
三、完善、创新学员管理机制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长沟流月去无声——致谢 |
(3)少数民族干部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言 |
一. 研究背景 |
1 问题的提出 |
2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基础 |
1 研究相关动态 |
2 作者研究条件 |
三. 论文研究方案及实施 |
1 指导思想 |
2 研究方法 |
3 基本内容 |
4 主要理论创新 |
第一部分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概念界定 |
一. 少数民族干部定义 |
二. 少数民族干部特点 |
三. 少数民族干部职责 |
四.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内涵 |
第二部分 我国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历程 |
一. 建国前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点 |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历程 |
三.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时代特色 |
四. 新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成绩 |
五.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主要不足 |
第三部分 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
一. 当代中国民族国情与民族关系特点 |
二. 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
1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
2 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
3 维护社会稳定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
4 民族关系发展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
三. 当代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点 |
1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任务更加艰巨 |
2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双重性特点更加突出 |
3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受环境影响的情形越来越严重 |
4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成败对民族地区各项发展事业的反作用越来越大 |
第四部分 少数民族干部素质现状与教育需求分析# |
一. 本部分理论模式 |
(一) 调查着眼点和主要问题 |
(二) 调查方法及实施情况 |
二. 关于少数民族干部群体存在合理性的调研 |
三. 少数民族干部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
四. 少数民族干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
五. 少数民族干部素质结构与教育需求分析 |
1 少数民族干部知识素质结构与教育需求分析 |
2 少数民族干部能力素质 |
3 少数民族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 |
六. 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任务和教育方式的调研 |
第五部分 21世纪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创新# |
一. 与时俱进,科学规划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
二. 围绕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教育内容创新 |
三. 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实现培训方法创新 |
四. 坚持开放式办学模式,实现培训途径创新 |
五. 建立现代培训制度,实现培训机制创新 |
六. 加强宏观管理,实现培训体制创新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调查问卷(部分) |
二. 部分访谈笔录 |
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5)论村书记及其领导力生成 ——基于对象山县四位“惠民好书记”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定位 |
三、样本选择 |
四、技术路线 |
五、研究价值 |
六、几个基本概念界定:村、村书记与村书记领导力 |
七、各章简述 |
第一章 学术回顾:村书记领导力 |
一、关于村书记领导情境的研究:村庄 |
(一) 村庄类型细分 |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探究 |
二、农村书记领导下的干部团队构成 |
(一) 农村政治结构 |
(二) 关于农村干部团队研究的热点 |
三、领导力与农村书记领导力 |
(一) 领导力研究概览 |
(二) 农村书记领导力 |
四、研究方法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1998年-2011年乡村治理当中的制度创新 |
一、自下而上的村级治理探索与创新 |
(一) 选举创新 |
(二) 决策创新 |
(三) 管理创新 |
(四) 监督创新 |
二、自上而下村级治理探索与创新 |
(一) 智力支持:大学生村官 |
(二) 加大财政反哺与物力支持力度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村书记的角色、工作特点、职务类型与发展阶段 |
一、村书记在工作中所担任的角色 |
(一) 多元角色论:党支部书记所担任的10种一般角色 |
(二) 村书记在领导情境中的的差异性比较角色 |
(三) 应然状态下的理想角色 |
二、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的特点 |
(一) 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的共性特点 |
(二) 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的个体差异性特点 |
三、村党支部书记的领导生活与职务类型 |
(一) 村书记的领导生活 |
(二) 村书记职务的九种类型 |
四、多视角下的村书记职业发展阶段探究 |
(一) 村书记职业/生命周期视角及框架 |
(二) 村书记心理发展视角及框架 |
(三) 村书记社会化视角及框架 |
(四) 村书记"关注"视角及框架 |
(五) 综合视角及框架 |
(六) 村书记"自我更新"视角及框架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农村经济的新发展与村书记的自我定位 |
一、关于“经济与财富”的理论回顾 |
二、象山农民个体的创业实践与评析 |
(一) 村庄先进制造业的困境与突破 |
(二) 农民特色种植业品牌化的路径探索 |
三、象山县村级集体经济的新发展 |
(一) 讨钱:争取项目扶持资金 |
(二) 搞活:村级财政收入增进的新发展 |
四、村书记的经济自我经营 |
(一) 叶显进的创业之路 |
(二) 陈杏成的创业之路 |
五、领导科学与村书记在村庄经济发展中的自我定位 |
(一) 村党支部书记的魅力构成 |
(二) 村书记的魅力生成:角色表演目标分类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村书记团队建设实践中的困境与出路 |
一、团队类型细分 |
(一) 国外学者关于团队的分类 |
(二) 国内学者关于团队的分类 |
(三) 村书记领导下的村级组织中的团队划分 |
二、农村党支部书记团队建设的困境 |
(一) 村庄选举中的各方博弈 |
(二) 村主任与村书记比大小 |
(三) 村书记"混日子" |
(四)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
三、村级团队建设中的村书记实践创新 |
(一) 集体凝聚力 |
(二) 集体战斗力 |
四、领导学视角下村书记对村级团队的提升路径探究 |
(一) 村书记的气质 |
(二) 村书记的领导风格 |
(三) 村书记领导权变 |
(四) 村书记领导交易 |
(五) 村书记领导变革 |
(六) 村书记要正确看待魅力:魅力有时是毒药 |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结论 |
一、村书记领导力特质 |
二、学术调研的创新 |
三、象山实地调研发现 |
四、大学生村干部领导力薄弱 |
五、村书记领导力发展的三角模式 |
六、本文的几点建言 |
参考资料 |
后记 |
(6)新时代基层共青团的组织力提升研究 ——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理论意义 |
3.实践意义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1.基层组织组织力现存问题研究 |
2.特定领域组织组织力问题研究 |
3.简要评价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 |
1.1.1 组织力 |
1.1.2 基层共青团的组织力 |
1.2 理论基础 |
1.2.1 学习型组织理论 |
1.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 |
二、新时代基层团的组织力理论分析 |
2.1 新时代基层团的组织力构成、要求、目标 |
2.1.1 新时代基层团的组织力构成 |
2.1.2 新时代基层团的组织力的要求 |
2.1.3 新时代基层团的组织力目标 |
2.2 新时代加强基层团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三、包头市基层团的组织力的现状及成效 |
3.1 包头市基层团的组织力的基本情况 |
3.1.1 包头市基层团组织基础数据相关概况 |
3.1.2 包头市基层团的组织概况 |
3.1.3 包头市基层团干部配备团员发展情况 |
3.2 包头市基层团的组织力的建设成效 |
四、包头市基层团的组织力存在问题及原因 |
4.1 包头市基层团的组织力存在的问题 |
4.1.1 党建带团建力度不够,革新力和锻造力不强 |
4.1.2 基层团干部“专职不专”,约束力和执行力不严 |
4.1.3 基层团组织软弱涣散、团员管理缺位,动员力和发展力不足 |
4.1.4 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提升,引领力和规范性不够 |
4.2 包头市基层团的组织力问题产生原因 |
4.2.1 党政重视层面 |
4.2.2 基层团干部层面 |
4.2.3 基层团组织团员层面 |
4.2.4 运行机制方面 |
五、提升包头市基层团的组织力的对策 |
5.1 加强基层团组织革新力和锻造力,着力推进强基固本工程 |
5.1.1 推进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 |
5.1.2 巩固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团建工作 |
5.1.3 大力推进“智慧团建”系统建设 |
5.2 加强基层团员青年引领力和宣传力,着力推进素质提升工程 |
5.2.1 严格团员发展 |
5.2.2 加强团员教育管理 |
5.2.3 实施“支部吹哨、团员报到”机制 |
5.3 加强基层团干部约束力和执行力,着力推进形象塑造工程 |
5.3.1 强化团干部教育培训 |
5.3.2 从严抓好基层团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
5.4 加强基层团组织的动员力和发展力,着力推进特色亮点工程 |
5.4.1 完善非公建团“6条路经”亮点工程 |
5.4.2 构建“青年爱里”阵地建设亮点工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去世后的哀荣 |
一、病逝成都 |
二、超乎常规的葬礼 |
三、死因重提 |
第二节 出身和早期经历 |
一、出身 |
二、新潮学生 |
第三节 家庭和工作作风 |
一、简朴的家庭生活 |
二、勤恳的工作作风 |
第二章 早期生涯 |
第一节 峥嵘岁月 |
一、见到列宁 |
二、年轻的共产党员 |
三、在“王明路线”时期 |
第二节 延安整风之中 |
一、与刘少奇“结怨” |
二、延安整风的开展 |
三、被“抢救” |
第三节 石家庄的“试验田” |
第三章 在南京的日子 |
第一节 主政南京 |
一、刘少奇的一封电报 |
二、接管南京 |
三、基层政权的建立 |
四、恢复生产 |
五、推动城市转型 |
第二节 江苏省委书记任上 |
一、中共高层“过渡”时间上的分歧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 |
第三节 推行农业合作化 |
一、“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
二、为江苏互助合作运动打下基础 |
三、推行统购统销工作 |
第四章 在上海初显身手 |
第一节 初露锋芒 |
一、入主上海 |
二、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
三、上海的“对资改造” |
四、“论十大关系”对上海的影响 |
第二节 关于反右运动 |
一、整风运动 |
二、鼓励鸣放 |
三、反右主将 |
四、上海反右派风暴 |
第五章 从反冒进到大跃进 |
第一节 柯庆施与大跃进运动兴起 |
一、“主要矛盾”问题 |
二、乘风破浪 |
三、批评反冒进 |
四、无限崇拜 |
五、“急先锋” |
第二节 城市大跃进的楷模 |
一、上海进入“大跃进” |
二、“一0七0”指标的提出 |
三、大炼钢铁 |
四、“技术革命” |
五、“全国一盘棋” |
第三节 上海农村人民公社化 |
一、推波助澜 |
二、大办人民公社 |
三、短暂的纠“左” |
四、不服输 |
第六章 庐山会议后的继续跃进 |
第一节 庐山会议 |
一、再度转向 |
二、上海反右倾斗争 |
三、打击刘顺元 |
第二节 继续跃进 |
一、工业再跃进 |
二、“救命稻草” |
三、“穷过渡” |
第三节 跃进的代价 |
一、更上层楼 |
二、保钢 |
三、农村危局 |
四、不糊涂的糊涂账 |
第七章 七千人大会前后 |
第一节 坚守最后的阵地 |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二、不同的反思 |
三、最后的“社会主义阵地” |
第二节 分裂的开始 |
一、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
二、中央高层重心的偏移 |
三、为毛泽东辩护 |
第三节 重提“阶级斗争” |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
二、上海的阶级斗争之弦 |
三、“四清”运动 |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试验基地 |
第一节 倡导现代戏 |
一、“大写十三年” |
二、华东各地贯彻 |
三、毛泽东的支持 |
第二节 “文革”前华东现代戏高潮 |
一、华东成为现代戏的海洋 |
二、全国现代戏高潮的出现 |
三、高潮的背后 |
四、柯庆施的文艺“四清”运动 |
第三节 柯庆施与“文革”的发动 |
一、与江青合作 |
二、提携张春桥、姚文元 |
三、关于“评海瑞罢官”的争议 |
结语 |
附1 1954 年—1965年上海市委主要领导 |
附2 1949 年以后柯庆施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2.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 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劳动力 |
1.4.2 农业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 |
1.4.3 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
1.4.4 农村劳动力转移 |
1.5 研究可能取得的创新与局限性 |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
1.6 小结 |
2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 |
2.1.1 “推力—拉力”理论 |
2.1.2 刘易斯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
2.1.3 拉尼斯—费景汉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
2.1.4 乔根森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
2.1.5 托达罗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
2.1.6 其他有影响的理论 |
2.1.7 对上述理论的评述 |
2.2 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
2.2.1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综述 |
2.2.2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评述 |
2.3 小结 |
3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 |
3.1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 |
3.1.1 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与新特点 |
3.1.2 美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
3.1.3 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
3.1.4 德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
3.2 新型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与经验 |
3.2.1 韩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
3.2.2 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
3.2.3 拉美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
3.3 对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借鉴和启示的综合评述 |
3.4 国内部分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
3.4.1 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
3.4.2 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
3.4.3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
3.4.4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
3.4.5 浙鲁吉甘四省劳动力转移特点及存在问题 |
3.4.6 浙鲁吉甘四省劳动力转移经验借鉴 |
3.4.7 地方实践模式 |
3.5 小结 |
4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河南省社会经济状况 |
4.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
4.2.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个阶段 |
4.2.2 河南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分析 |
4.2.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规模及分布 |
4.2.4 河南省农民收入分析 |
4.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
4.3.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 |
4.3.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特点 |
4.3.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文化层次特点 |
4.3.4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年龄与性别特点 |
4.3.5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特点 |
4.4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及预测 |
4.4.1 估算方法的选择 |
4.4.2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估计结果 |
4.5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地调查分析 |
4.5.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地调查情况 |
4.5.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地调查结果分析 |
4.6 被动转移的特殊群体――河南省失地农民现状调查 |
4.6.1 失地农民问题不容忽视 |
4.6.2 河南省失地农民状况调查 |
4.7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4.7.1 河南省城(镇)市化水平较低,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
4.7.2 河南省工业化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还不发达 |
4.7.3 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难度加大 |
4.7.4 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令人忧虑 |
4.7.5 农村转移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低、培训率低、就业能力差 |
4.7.6 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迟缓,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低 |
4.7.7 河南省农村人口基数很大,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现 |
4.8 小结 |
5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
5.1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定性分析 |
5.1.1 政策性因素 |
5.1.2 市场性因素 |
5.1.3 个人禀赋因素 |
5.1.4 管理性因素 |
5.1.5 技术因素 |
5.2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定量分析 |
5.2.1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
5.2.2 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5.2.3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5.3 小结 |
6 处理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
6.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要求 |
6.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互作用 |
6.3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6.4 做好劳动力转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
6.4.1 劳动力转移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
6.4.2 在劳动力转移背景下,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
6.5 小结 |
7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案研究 |
7.1 信阳模式 |
7.1.1 信阳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
7.1.2 信阳经验 |
7.1.3 信阳固始模式实例分析 |
7.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品牌模式” |
7.2.1 “林州建筑”品牌模式 |
7.2.2 “长垣厨师”品牌模式 |
7.3 “农村工业化”模式 |
7.4 小结 |
8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构建、策略和建议 |
8.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8.1.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构建 |
8.1.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说明 |
8.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策略 |
8.2.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拉动策略 |
8.2.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动策略 |
8.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
8.3.1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确保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
8.3.2 消除制度性障碍,畅通农村劳动力转移通道 |
8.3.3 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 |
8.3.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民权益 |
8.3.5 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建议 |
8.3.6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
8.3.7 优生优育,科学控制人口增长量 |
8.4 小结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失地农民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浙江省黄岩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56~1981年(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附图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的说明 |
三 、近三十五年国内知青研究概述 |
四 、目前区域知青研究的基本状况 |
五 、研究思路与运用的研究方法 |
六 、研究的重点、难点、优点和创新点 |
第二部分 黄岩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背景及概况 |
一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序曲 |
二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逐渐形成固定模式 |
三 、黄岩县的基本县情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概况 |
第三部分 黄岩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动员和安置工作 |
一 、上山下乡对象及毕业生分配政策 |
二 、如何开展动员工作 |
三 、下乡需要办理的主要手续 |
四 、安置去向和安置形式 |
五 、知识青年下乡后的几个重要安置问题 |
第四部分 黄岩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后的工作和生活 |
一 、多元化的工作面貌 |
二 、高度政治化的精神文化生活 |
三 、下乡青年与安置地干部、群众的关系 |
四 、下乡青年返城的几个关键问题 |
五 、台州地区暨黄岩县在巩固下乡青年方面所做的工作 |
第五部分 黄岩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尾声 |
一 、尾声的预示 |
二 、1975~1981 年黄岩籍知识青年的返城活动分析 |
三 、多种途径安置返城知青 |
四 、清理知青经费和物资 |
五 、对病残知青作一次性买断身份处理 |
第六部分 对黄岩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 |
一 、运动在台州地区暨浙江省的地位 |
二 、运动的主要特点 |
三 、实践的结果及经验教训 |
结语 |
附录一:知青题材的论着 |
(一)1980—2012 年出现的代表性知青研究论文 |
(二)1980—2012 年出现的代表性知青题材着作 |
附录二:近二十年来国内以知青为研究对象的代表性硕博论文 |
(一)史学及相近类 |
(二)政治学类 |
(三)社会学类及其他 |
附录三: 知青网站 |
(一)国内的综合性知青网站 |
(二)国内论坛社区类知青网站 |
(三)海外知青网站 |
参考文献 |
(一)台州市档案馆所藏档案 |
(二)黄岩区档案馆暨黄岩区劳动人事局所藏档案(知青政策、法规) |
(三)黄岩区档案馆暨黄岩区劳动人事局所藏档案(知青人事) |
(四)统计资料 |
(五)报刊资料 |
(六)相关着作 |
(七)学术论文 |
(八)硕博学位论文 |
读研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10)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农村扶贫问题研究 ——以宾川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贫困的定义 |
二、贫困的划分标准 |
三、扶贫 |
四、精准扶贫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反贫困理论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 |
一、可持续发展内涵 |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三、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
第二章 宾川县农村扶贫现状 |
第一节 宾川县县情简介 |
一、宾川县简介 |
二、贫困区域分布 |
第二节 宾川县农村扶贫情况 |
一、宾川县扶贫工作历程 |
二、宾川县农村扶贫工作措施 |
三、宾川县农村扶贫工作成效 |
第三节 宾川县扶贫工作的特点 |
一、政府主导 |
二、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 |
三、实现帮扶措施精准化 |
四、紧抓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三章 宾川县农村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扶贫环境不具有可持续性 |
一、经济基础薄弱,扶贫工作后继无力 |
二、思想观念未转变,扶贫功效持续性不强 |
三、扶贫进入深水区,持续攻坚难度大 |
第二节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体制 |
一、扶贫制度缺乏系统性 |
二、农业经营体制制约产业发展 |
三、城乡二元化结构加剧贫富差距 |
四、农村治理体制难以适应扶贫开发 |
第三节 扶贫主体单一 |
一、大规模的政府扶贫难以长期持续 |
二、市场力量介入不足,扶贫功效持续性不强 |
三、第三方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难以对扶贫工作形成有效补充 |
第四章 宾川县扶贫案例研究 |
第一节 萂村扶贫个案研究 |
一、萂村扶贫开发成效 |
二、萂村扶贫开发总结 |
第二节 村民李光宝脱贫的个案透视 |
一、基本信息 |
二、帮扶情况 |
第三节 案例研究启发 |
一、把握“精准”要义,实现稳定脱贫 |
二、立足本地实际,制定扶贫特别计划 |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领头雁”作用 |
四、加强产业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
五、“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发挥扶贫对象的主体性 |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农村扶贫工作的完善与建议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发展规划 |
一、摸清贫困实情,确定发展重点 |
二、制定发展规划,明确任务责任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扶贫对象 |
一、强化思想教育,增强脱贫意志 |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致富能力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发展环境 |
一、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硬件环境 |
二、加强组织建设,改善领导环境 |
三、加强法制建设,改善治理环境 |
四、突出生态发展,提升生存环境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扶贫措施 |
一、整合各方力量,加大帮扶力度 |
二、推动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 |
三、打造特色产业,创建农业品牌 |
四、城乡发展一体化,缩短地域差距 |
五、完善帮扶措施,加强脱贫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大厂县委狠抓农村党建(论文参考文献)
- [1]差序治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分层互动 ——以后税费时期花镇为例[D]. 贺海波.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2]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研究[D]. 胡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少数民族干部教育问题研究[D]. 沈桂萍. 中央民族大学, 2003(03)
- [4]关键在县委[J]. 中共大厂县委组织部. 党建研究, 1995(03)
- [5]论村书记及其领导力生成 ——基于对象山县四位“惠民好书记”的调查研究[D]. 高顺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6]新时代基层共青团的组织力提升研究 ——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D]. 杜伟伟.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D]. 邢恩源. 南京大学, 2013(01)
- [8]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 刘源.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9]浙江省黄岩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56~1981年[D]. 张劲松.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 [10]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农村扶贫问题研究 ——以宾川县为例[D]. 王巍. 云南财经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