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上海韩人基督教会地位问题的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朱芹[1](2012)在《体系与依附: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为研究命题,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以依附论为理论核心,以体系论为理论铺垫,以历史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为分析工具,透析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的国内外背景、早期的萌生、着作中的建构、实践中的蜕变与沉淀,及其对半岛命运的影响。本命题涉及期间上自朝鲜王朝末期,贯穿大韩帝国与日据时期,下至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延及美国军政府时期,涉及半岛与中美苏日等多个行为体之间的外交斡旋与政治博弈,对本命题的研究是一大挑战。对于本文的理论基石与主线——依附论,为了避免提及依附论就顺理成章地将之划归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本文对之进行了解读与再构,进而提出强制性依附论与自主性依附论的概念,自主性依附论恰恰成为本文的理论基石和需再检验的理论支架,这一理论的精髓与逻辑思维贯彻本文始终。对于本文的理论大环境和隐线——体系论,本文主要将之渗透到对李承晚开展的一系列外交实践的分析中,并将之与层次分析法相衔接,借用国际系统·国家·人的结构视角分析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形成的国际、国家与个人背景,这三个层次的背景对李承晚的性格塑造及独立思想的萌生与建构,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文中详细论述了东亚区域国际体系从宗藩自治到条约殖民的变迁、近现代周边四国在朝鲜半岛上的博弈以及李承晚的家世、父母及求学经历对其性格与思想的影响与塑造。本文应用历史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提出并解析了一系列概念,如依附外交,依附式独立,独立式依附,边缘政府,边缘第一轨道外交,等等,探讨了李承晚独立思想的演变,评述了其开化期独立思想的懵懂、着作中独立思想的憧憬以及实践中独立思想的蜕变,涉及武力独立思想的式微、中立独立思想的蜕变和外交独立思想的沉淀,论证了其对外观随着国际局势的变迁及实践中的历练由开化期的青涩与稚嫩走向独立运动时期的成熟与老练,由早期的蔑清亲美防俄拥日过渡到附美疑华反日恐苏。本文详细阐述了李承晚依托于大韩人国民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及欧美委员部的外交实践活动,这是其外交独立思想的三个最具典型性的案例,是李承晚外交实践的最为关键和至关重要的三个阶段,主要涉及李承晚参与或主导的委任统治外交、与孙中山护法军政府缔交、跟苏俄列宁政府结盟、向美请愿外交以及承认外交和反托管外交,各个外交实践见证了李承晚的独立思想与外交思维由青涩、修正、检验走向成熟。最终,在经过以理论为基石、以分析方法为工具以及以历史事实为根基的一系列分析与解读之后,本文对李承晚的独立模式、外交模式、外交性质、外交范畴、外交途径以及外交结果等进行了盖棺定论,总起来说,他通过附美用美的独立路径,以独立为外交目的,以依附外交为独立手段,实施一种侧重威权主义统治的半民主体制,传承、探索与定位了近现代朝鲜半岛与中美关系,但,通过依附方式获得的独立,依然难以摆脱依附,韩国由依附式独立走向了独立式依附。总之,李承晚作为一个亲美用美依美附美的现实主义者,是一个矛盾体,体内既流淌着君王专制的残余,又标榜着民主共和的理想,既渴望着独立与统一,又不拒绝依附与分裂,充斥着理想与现实的背离、言论与行为的不一。
梁志善[2](2012)在《天津地区韩人社会研究(1910-1946)》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作为韩国的邻邦,两国自古就在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九一零年日本吞并韩国后,数万韩人开始向海外移住,寻求新的生存发展及开展独立运动的空间。这一时期,数万韩人移住到中国的东北及关内地区,如北平、上海、南京、广州等大城市,并逐渐形成了韩人社会。其中,天津地区韩人社会是本论文所要研究讨论的对象。天津的韩人社会,是以一九一九年三一运动为契机,由逐渐移住天津的韩人所形成的。其初期是以法租界为中心,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后,随着普通韩人的大量移住,逐渐转移到日本租界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前,天津韩人社会人员构成,大部分是独立运动家,此后则以经营小规模商店一般韩人为主。但是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和中日战争后,在韩国经济情况恶化、日本蓄意助长及韩人自身对经济利益的追逐的影响下,从事贩毒、走私等的韩人数量激增。关于天津韩人在独立运动方面的情况的探讨,是以不变团的成立为开始。不变团在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领导下,与韩国国内及中国东北地区的韩人独立势力一起开展第二次万岁示威运动及其他宣传活动。除此之外还有学生会、韩民会、天津侨民团等独立团体,领导了天津地区的独立运动。天津地区的这些独立运动大多是在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领导下有组织的展开,因此具有归属临时政府的性质。天津地区独立运动势力在一九二九年中国关内地区推动的唯一党运动实际中断的情况下进行组织朝鲜大独立党筹备会活动,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一起推动了大党的结成。朝鲜大独立党筹备会利用天津地区的独立运动势力及天津地理环境特点,将临时政府和东北地区的韩人势力结合起来,以韩国国内的光州学生运动为契机,再一次为建立唯一党进行积极的准备,尽管唯一党的建立最终依然以失败告终。同时天津地区韩人独立运动家在进行独立运动期间,得到了张伯苓等中国有志人士在多方面的帮助。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加速了对天津的侵略步伐,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后,日本占领天津。因此,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下,天津地区的韩人独立运动势力加入了中国的秘密情报机关,与天津地区的中国秘密要员一起进行情报搜集等工作。但是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后,天津地区韩人社会的性质还是出现了变化,原先由韩人独立运动势力主导的天津地区韩人社会开始产生亲日化的倾向。究其原因,首先,日本以“内鲜共学”的名义,进行殖民地教育,这导致天津韩人的思想发生变化。其次,亲日政权的建立,使独立运动势力不能公开地进行活动。当时,以日本势力为依靠,以实现内鲜一体为目标的亲日团体朝鲜人民会主导天津韩人社会。因此直至中日战争结束之前,至少在表面上,天津地区的韩人社会,正如日本舆论界所宣传的那样,呈现出附日、亲日的倾向。一九四五年战争结束后,尽管中国政府为遣返回国的韩人,制订了许多优待政策,但在实际遣返过程中,韩人受到了虐待或是没收财产的待遇。这正是因为日本在侵略过程中,利用韩人进行贩毒、走私,或直接以韩人充当战争兵源,使中韩两国人民之间产生间隙,同时也由于中国人忽视日本殖民统治下韩人的感情,屡屡发生虐待韩人、犯罪等事件,最终只有很少的韩人选择留在天津,并且与战前的韩人社会断绝了联系。
苏杭[3](2011)在《中国“韩国基督教”学术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韩国学研究经历了2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国内韩国学研究多集中在对韩国经济、政治、朝鲜半岛局势等方面,对于韩国基督教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本文收集了国内现有50篇研究韩国基督教的论文,依据这些文献所阐述的中心命题之不同,将它们分为六个专题进行了梳理,分别是:韩国宗教现状、韩国基督教近现代传教史、东西文明的冲突、基督教与韩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韩国基督教的本色化进程、基督教与韩朝政治。通过综述这些研究文献,以期明晰韩国基督教研究的系统化理论思路。
苏杭[4](2012)在《探索韩国基督教的本色化》文中提出二战后,基督教在儒家文化基质的韩国迅速发展,不仅基督徒人数比例接近国民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在国际基督教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为显着的是,今天的韩国的基督教教会越来越具备韩民族的特点,因此在很多时候,绝大多数亲历韩国的人们都会深刻体会到:韩国的基督教已经成为了“韩国式的基督教”,韩国基督教本色化进程的成功也已经取得了全世界的公认。因此,关于韩国基督教本色化进程的研究,在世界宗教研究领域内,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我们知道,当一种宗教从其创生地向外传播发展的时候,面对不同地区、不同语言文字、不同思维模式、不同生活方式的族群,其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宗教和受众之间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互动性的寻求合作的意向,并由此产生种种方法来完成这种相互适应的过程,于是具有本土环境特色的该宗教得以产生。在基督教进入韩国本土之后,传教士根据韩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出一套适合当地情况的传教方法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事工。在这个过程中,面对不同时期的历史际遇,韩国基督教本色化的道路也随之不断发生适应性的变化,最终取得今日举世瞩目的成绩。本文即通过分析韩国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和基督教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对韩国基督教教会内部自身的发展实践的阐述,解析韩国基督教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探索基督教在韩国本色化的进程。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分为六章。每一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中首先提出本文主题即韩国基督教本色化问题和研究意义,阐述研究该问题对中国基督教学术研究的重要性。继而通过作者对国内有关韩国基督教研究的各种文献资料的综述,回顾中国学界在韩国基督教研究方面的历程,吸取相关信息并提出问题和不足。第二章结合论文的主题目标,分别对韩国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肇始至今的历史进行分期概述。通过对韩国教会发展步骤的陈述来揭示韩国教会本色化的深刻历史根源。第三章中以爱国主义为切入点,分析政治因素在韩国基督教本色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从基督教传入韩国开始,政治的变迁与苦难,曾给基督教在韩国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在不同的时期,政治因素是如何在韩国基督教教会的本色化进程中发挥作用,以及韩国基督教教会本色化又是如何反作用于政治的,都将在本章有所体现。第四章论述在韩国这样宗教多元的国家中,当旧有的宗教文化和基督教遭遇之时,基督教是如何进行本色化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本色化神学的。该章对韩国的文化之根即萨满教将进行重点的论述,并对韩国的第一大宗教佛教、对韩国社会结构和伦理影响最多的儒教进行描述。并以单独成节的方式,具体阐述(?)这一民族神的称谓和基督教中神是如何统一的。第五章是对前面三章的一个回应。即面对来自文化的碰撞、历史.的变迁、政治的苦难,韩国基督教组织的事工在韩国教会本色化进程中都发挥了哪些作用。我们知道,即使教会的本色化会受到历史背景环境的影响,但直接为教会本色化做出努力的还是韩国教会组织本身,在本章中,这些因素可以被视为促进韩国教会本色化的主观因素。第六章是概括全文的一章。笔者在这里论述基督教对于韩国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分析现代韩国基督教本色化成功之后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
韩二帅[5](2014)在《回顾与展望:中韩建交以来国内的朝鲜半岛基督教史研究》文中认为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国内关于朝鲜半岛基督教史的研究取到了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基督教正式传入朝鲜半岛前的研究、在朝鲜半岛传播历史的研究、教案研究、基督教与朝鲜半岛近代化的研究、基督教与朝鲜半岛政治的研究以及基督教史的比较研究等。中韩建交以来朝鲜半岛基督教史研究的兴盛,得益于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经济合作的增强和两国文化自古以来的密切联系。
LEE W00NG[6](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提出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黄婉[7](2010)在《凝聚族群的“飞地”音乐生活 ——以上海的韩国离散族群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自从1992年8月24日中韩建交以来,特别是199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上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韩国人。韩国人聚居在虹桥镇,形成了被上海人称为“韩人村”的韩国社区。这一上海“韩人村”中的音乐活动及其功能和意义,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本文因此以拥有近二十年移居历史(1992—2009)的上海韩国跨境离散(diaspora)族群为考察和研究对象,通过历时三年的“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的田野作业方式,考察了位于该“韩人村”里的四万名韩国人的“飞地(enclave)"音乐生活。本文研究目的是阐释“飞地”传统音乐生活在上海韩国离散族群心目中的“意义(meanings)"。从“意义”的研究目的出发,笔者因而采取了“族群性(ethnicity)与音乐认同(music identity)"的理论视角。而考察和写作的思路则聚焦在个人、家庭、社团、社区、机构、学校和宗教组织的离散音乐经历,从中揭示出其音乐认同方面所体现出的各自的“族群性”或“族群立场”,其界限的构筑、维持和调适及原因。笔者在考察中发现,上海韩国离散族群是全球化时代催生的一个新的“经济离散”族群。构成该族群主体的主要是韩国商人及其家属。在“飞地”音乐生活中,出于审美喜好或社会地位的追求,上海韩国离散族群在本士时的音乐生活内容、方式主要以西方古典艺术音乐为主。但来到上海后,其两方式的音乐生活却在韩国飞地里转变为韩国传统音乐生活(包括本士化的基督新教和天主教音乐生活)。笔者认为,作为精英群体的韩国人之所以热衷韩国传统音乐,是由于两个现实需求造成的。其一、成为上海的“经济离散”群体的“精英”属性的韩国人发现并遭遇到了强烈的文化差异,表示出对移居地的文化至上而下的文化优越感和“反歧视”现象。其二、不仅如此,上海韩国离散族群还经历着被动的社会结构性不适,即由于移民政策和经济利益竞争的现实所造成的不能够融入移居地的现象。这两点催生了上海韩国人内心强烈的“族群识别”意识和需求。而“标识、构筑和维持族群界限”的最为有力的手段就是韩国传统音乐。因此上海的韩国离散族群开始了一种新的传统音乐生活方式。其中,一方面,在强烈的“标识族群差异”的需求下,占据了约60%比例的韩国人采取了对立立场来应对文化适应中的冲突。该群体利用韩国传统音乐生活划定了族群界限,表达了族群差异,和实践着族群优越感。反映在离散音乐生活中,固守着韩国传统音乐文化,维持着固有的族群音乐认同;而另一边,在强烈的“整合经济关系、缓和文化冲突的手段”的需求下,占据了约40%比例的韩国人采取了妥协立场来应对社会适应中的冲突。该群体利用传统音乐生活建立起了强大又完善的飞地经济关系乃至实体,从而将“飞地”传统音乐转变为一种特殊的具有资本属性的“族群力”,落实了其在海外生存中重之重的经济利益。因此维持了音乐的认同。同时,在社会经济关系的变迁和作用下,妥协立场的韩国离散族群对其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了权益性的调适和改变,产生了新的韩国族群音乐认同。不同的立场及其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族群音乐认同构成分布在笔者文中提出的“族群音乐认同链(music identity continuum)"上,成为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总的来看,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中,韩国离散族群在海外“飞地”社会文化冲突的适应过程中,产生了两大族群音乐认同的内涵和外延,即“作为表达文化差异、构筑族群界限”的韩国传统音乐及其生活,和“作为整合族群经济关系、缓和文化冲突”的变化中的韩国传统音乐及其生活。本论文也因为揭示出了具有社会意义的“飞地”传统音乐生活,而在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论文结构安排如下:前言交代论文的研究背景、综述和研究空间,以及从理论、方法、田野考察方面论述本论文的新尝试及其价值;绪论概述历史(1919-1945)和当下(1992-2009)上海韩国“飞地”音乐生活;第一章发现韩国“飞地”音乐生活中传统音乐异常繁荣的特殊现象,提出本文中心问题;第二章阐释上海韩国人如何通过传统音乐生活来应对文化差异和歧视,因此维持了传统的族群音乐认同内涵与形式;第三章则揭示出上海韩国人如何通过传统音乐生活来应对社会结构性不适和经济利益冲突所带来的社会适应冲突,因此维持和构筑了新的族群音乐认同;论文结论认为,韩国传统音乐在海外“飞地”被赋予了凝聚族群的意义。
宋天倚[8](2012)在《宗教涉外事务管理研究 ——以大连境内韩国人基督新教活动管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加强宗教涉外事务管理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宗教涉外事务管理研究对宗教学界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同时对现实社会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和战略价值。无论对国家宗教事务部门还是对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而言,宗教涉外事务管理都是一项兼具挑战性、前沿性及可行性的重要课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宗教文化多元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强化了多民族国家的意识。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则,确立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建立了与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我国宗教事业健康发展,宗教界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对外友好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境外敌对势力加紧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境外宗教渗透主体主要源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梵蒂冈及伊斯兰激进势力。近年来,韩国基督教移民及驻连基督教会异军突起,迅速在大连境内进行宗教传播,在保持自身信仰、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的同时,其带有鲜明扩张性甚至攻击性特点的传教方式都极有可能对该地区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并引发深层次的社会变迁。另一方面,韩国基督教移民及驻连基督教会带有政治恶意性及文化侵略性特征的宗教渗透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渗透手段花样百出、方法层出不穷,日益严重威胁着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领土安全、社会和谐以及政治稳定。新时期韩国基督教组织对大连实施宗教传播、渗透具有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的背景因素,尤其是一些涉嫌宗教渗透的宗教活动公然挑战“三自”原则,侵害意识形态安全,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干扰中外友好交往,多方侵蚀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目标和基础,给大连城市发展和宗教涉外事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压力。加强宗教涉外事务管理研究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是本论文努力的主要方向,为此本文特将宗教涉外事务管理看作是一种多层次、多侧面、立体化的社会系统工作,以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为原则,兼顾其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管理的性质及其所处的国际背景和时代背景,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对中外宗教涉外事务管理方式和历史概况进行比较研究,并简要归纳其共性和特性。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对“境内外国人”具体含义的的界定,特别涉及了境内外籍华人宗教信徒和无国籍教徒等特定对象的宗教活动管理。三、全面理解和把握宗教涉外事务管理的内容,不仅涉及了管理的规范和限制手段,还特别论述了对宗教涉外事务管理主体的监督和约束,并对非行政区域宗教涉外事务管理行政主体的权责问题提出建议。特别强调宗教事务管理者的非正式权威对管理客体的引导和影响。中、根据党的十七大把“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的重要精神,对在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宗教涉外服务这一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特别强调了加强对境内外国人宗教涉外服务的原因、措施和特殊意义。五、站在国家文化安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党和国家整体利益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综合运用宗教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诸多研究方法对宗教涉外事务管理这一课题进行跨学科的理论分析和战略思考。本文拟分五个章节对宗教涉外事务管理的基本问题进行梳理分析。第一章导论分三个部分说明有关本文一些理论问题。第一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前人研究状况、国内外研究动态;第二部分介绍了本课题中相关概念的界定,特别对宗教涉外事务管理的全面含义及划分依据做出说明,简述了中外宗教涉外事务竹理的历史背景及对比分析。第三部分归纳了宗教涉外事务管理总体特点。第二章对韩国海外传教历史背景及传教动机进行解析,引入文化传播学理论的“文化势能”理念指出了韩国基督教文化势能的积聚和扩散。基于笔者对基督教全球扩张总趋势的前瞻性分析、预测,引入“地理空间”、“虚拟空间”、“思想空间”、“信仰空间”等概念对韩国海外传教动机进行分析。第三章全方位、多角度分析了韩国基督教在大连地区迅速传播、渗透的原因。追本溯源,通过田野调查、中韩宗教信徒的访谈、宗教管理相关政府剖门的沟通和座谈及分析大量相关文献报告等方式,运用大量数据、图农对韩国基督教在大连地区的迅速传播原因进行了全方位、跨宗教、跨文化的对比分析。第四章重点对大连境内韩国基督教移民及驻连基督教会的宗教活动进行探析。从宗教移民和跨境迁徙的角度研究了韩国基督教在大连地区传播、渗透活动特点和规律。第五章结构分三大部分对宗教涉外事务管理问题进行总结。第一部分提出笔者对宗教涉外事务管理的战略思考。第二部分回顾了本文一些重要观点、结论,并指出未来宗教涉外事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王荷池[9](2018)在《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中国前列,南京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以“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目前针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以个案居多,呈现独立、分散的状态,本文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以期对当今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历史线索,为当今的校园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以史学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史、论结合。在爬梳剔抉国内外大量原始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系统性地呈现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整体梳理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发展特征,并揭示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本文通过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了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过程和发展规律,探讨了近代教育理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建筑空间的发展。通过翔实的建筑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技术特征。本文研究内容由八章组成,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对研究分期、分类的缘由进行阐述,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描述了目前现状。第三至六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研究,以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为主线,从纵横两个剖面展开:纵剖面根据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特点将1840—1949年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1840—1911年)、民国前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1—1937年)、日占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1949年),以时间为序梳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剖面依本土与殖民两条线索,分别探讨了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建筑本体特征、校园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学校建设策略、规章制度等,并总结出各历史时期教育建筑的发展动因。纵横两个剖面的研究形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第七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认识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以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汤振[10](2020)在《白岩朴殷植的文坛活动与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朴殷植(1859-1925),韩国近代着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启蒙思想家、独立运动家以及政治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朴殷植于韩国国内开展爱国启蒙运动,积极进行散文创作和文学翻译活动,以揭露批判日本的殖民侵略和宣扬爱国启蒙意识。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韩国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为继续开展抗日独立运动、挽救民族危亡,1911年,朴殷植流亡中国。流亡中国期间,他先后辗转东北、北京、香港和上海等地区,积极进行散文创作和历史传记小说创作,与此同时,他还与中国维新派人士及革命派人士围绕韩国独立运动及中韩联合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促进了近代中韩两国的人文交流。朴殷植的文学翻译、散文创作及历史传记小说创作体现了强烈民族意识、近代意识和抗日意识,具有重要的文本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朴殷植文学作为一种反帝反殖民的后殖民书写,体现了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思考和近代自觉,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朴殷植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之间相关影响、借鉴和促进,因此,朴殷植文学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本文旨以文本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后殖民主义、社会历史批评、文学社会学及政治美学批评等理论和研究方法,具体考察朴殷植的文坛活动,并对其文学创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述朴殷植文学创作的意义和价值,及其文学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韩国国内爱国启蒙运动时期,朴殷植通过《皇城新闻》、《大韩每日申报》、《西北学会月报》及《西友》等报刊杂志积极开展独立言论和文本翻译活动,并撰写着作。流亡中国时期,朴殷植进行了积极的报刊舆论和文学着述活动,他先后担任《香江杂志》、《新韩青年》、《四民报》、《道路月刊》及《五九》等中韩报刊杂志的撰述人或主编,并在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散文文章,积极开展抗日救国言论活动。不仅如此,在中国东北地区时,创作《梦拜金太祖》、《渤海太祖建国志》、《泉盖苏文传》等历史传记小说。在北京、上海等地创作出版了《安重根传》、《李舜臣传》、《韩国痛史》、《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等着作,宣扬韩国志士的抗日壮举,揭露和批判日本殖民者的残暴统治,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朴殷植积极寻求中国人士对韩国独立运动的支持与援助。他审时度势,以中韩联合为导向,跨越党派差异,不仅与维新派人士康有为展开交流,更与景梅九、汪精卫、黄介民等革命派人士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联络。朴殷植与中国人士围绕抗日救国的时代课题所进行的交流活动,促进了中韩知识分子共同的身份认同,推动了中韩联合,并为中韩两国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当时的中国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朴殷植也因此实现了作为流亡知识分子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朴殷植的文学翻译包括对汉文版《瑞士建国志》的翻译和对清末散文作品的翻译。因作者政治思想的差异,中韩两国的政治形势以及两国读者期待视野的不同,同一时期,在翻译内容上区别甚微的两版《瑞士建国志》在中韩两国被作出了不同的解读,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朴殷植版本的《瑞士建国志》更为符合本国国情,以瑞士建国的历史给予韩民众以鼓舞和激励,以此宣扬民族意识,增强民众的爱国心。此外,朴殷植还对梁启超散文及清末来华美国传教士所作散文进行了译述和刊登。通过将译述作品和原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朴殷植文本翻译的特点,包括语言、句式的改变及对原内容的删减和改写等。朴殷植对清末散文译述的背后是当时中韩两国所共同面临的民众爱国心缺失问题和教育问题。通过翻译清末散文作品,吸收借鉴和宣传了梁启超的爱国思想和教育改革思想以及西方教育思想,促进了韩国爱国思想的传播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朴殷植对汉文版《瑞士建国志》的翻译及对清末爱国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吸收,体现了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韩两国在知识和思想上的交流与共享。朴殷植的散文创作体现了他独特的时代认识,包含中国认识、日本认识、中韩关系认识、东亚认识及世界认识等。韩国国内时期,朴殷植的时代认识聚焦于清政府制度改革、韩国自强以及东亚三国联合等层面。此阶段,对于中国及东亚的认识面较为狭窄,且某些认识存在偏颇。朴殷植的中国流亡体验,包括在华革命实践和人文交流活动等,大大地丰富和拓宽了朴殷植的时代认识,促进了其时代认识的发展。朴殷植的中国认识变得更为多角度、辩证和全面客观,如对革命派的肯定和批判以及对袁世凯的双重认知等。对中韩关系及世界形势也有了更为准确、客观的认识。其散文文本呈现着强烈的抗日意识、中韩联合意识和东亚和平意识,体现了其从周边走向中心的政治和文化的自觉。朴殷植的历史传记小说积极建构本国的历史英雄人物叙事,塑造英雄人物形象,以此宣扬历史人物的爱国精神和抗敌精神,鼓舞和激励国民学习英雄的爱国精神和反抗精神;同时,期待国民中涌现新的英雄,拯救民众和国家于危难之中,恢复国家的独立与自由。在进行英雄想象的同时,着力于国民话语和抗日话语的建构,揭露小中华意识或慕华事大思想所导致的国民奴隶根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爱国精神丧失以及民族团结意识缺失等问题,批判愚昧、冷漠、旁观、涣散等根深蒂固的旧国民性;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教育改革方案,尤其强调精神教育的重要性,着力于改造旧国民性和培养新国民。与此同时,批判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宣扬了抗日意识和中韩联合意识,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弘扬了民族精神,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爱国热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本价值和社会价值。朴殷植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朴殷植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汲取营养,丰富了自身的文学世界,并完善了自身的文学体系。与此同时,它也对中国近现代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安重根叙事和抗日戏剧的丰富和发展。在影响与接受的背后,隐藏着当时中韩两国的社会形势和国际局势以及读者的阅读需求。这展现了中韩文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体现了中韩近现代文学密切交流的一面。表明了朴殷植文学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朴殷植的文学创作是一种颠覆强权的被殖民者的知识生产活动,再加上其个人具有深刻的殖民地体验和跨文化体验。因此,朴殷植文学具有后殖民性与离散性。从文化意义上看,他的文学体现了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思考和近代自觉,鲜明地展现了他所生存的那个时代的面貌以及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体现了其作为来华韩国流亡文人的文化自觉,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朴殷植文学在当时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相当的建设性和前瞻性。研究朴殷植文学有利于透过作品了解日帝殖民统治的时代背景下,中韩两国的社会状况及其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当今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探讨朴殷植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及其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所做的贡献,有助于深入发掘以“互为主体”、“和谐共存”为核心的20世纪东亚精神和文化自觉,为促进当今中韩关系的发展乃至构建东亚和谐共存体系提供借鉴。
二、战后上海韩人基督教会地位问题的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战后上海韩人基督教会地位问题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体系与依附: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与评析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五、研究结构安排 |
注释 |
第一章 理论框架与概念解析 |
一、依附论:解读、背离与再构 |
1、强制性依附论:现状与局限 |
2、自主性依附论:探索与界定 |
二、概念的提出与解析 |
1、外交独立思想 |
2、依附外交 |
3、依附式独立→独立式依附 |
4、边缘政府 |
5、边缘第轨道外交 |
注释 |
第二章 背景分析:国际系统·国家·人的结构视角 |
一、东亚区域体系的变迁:由宗藩自治到条约殖民 |
二、近现代周边四国在朝鲜半岛上的博弈 |
1、中国保韩政策的变迁:宗藩→平等→扶助 |
2、日本征韩政策的始末:争夺→吞并→归还 |
3、俄国争韩政策的沉浮:角逐→援助→托管→扶植 |
4、美国涉韩政策的折冲:涉足→坐视→托管→坐拥 |
三、家世及个人经历 |
四、评析 |
注释 |
第三章 外交独立思想的沉淀与再解读 |
一、开化期独立思想的萌生 |
1、弃儒从西的知识体系大转换 |
2、蔑清防俄拥日亲美的对外观 |
二、着作中独立思想的建构 |
1、《清日战记》 |
2、《独立精神》 |
3、《美国影响下的中立论》 |
4、《韩国教会被迫害记》 |
5、《日本内幕记》 |
三、实践中独立思想的变迁 |
1、武力独立思想的式微 |
2、中立独立思想的蜕变 |
3、外交独立思想的沉淀 |
4、对外观的定型——依美疑华反日恐苏 |
四、评析 |
注释 |
第四章 依托于大韩人国民会的外交活动 |
一、大韩人国民会的概况 |
1、成立与机构变迁 |
2、性质定位 |
3、李承晚与国民会:由隶属到决裂 |
二、委任统治外交之冉刍议 |
1、提案出笼 |
2、根源探析 |
3、难以消弭的后果 |
三、评析:外交思维的初体验与青涩 |
注释 |
第五章 依托于临时政府的外交活动 |
一、临时政府的沉浮变迁 |
1、草创期(1919.3-1919.9) |
2、派系纷争期(1919.9-1932.4) |
3、流亡期(1932.4-1940.9) |
4、涅盘重生期(1940.9-1945.9) |
5、解体期(1945.9-1948.8) |
二、李承晚与临时政府的关系 |
1、纠葛期(1919.3-1925.3) |
2、藕断丝连期(1925.3-1941.6) |
3、合作期(1941.6-1945.11) |
4、争统期(1945.11-1948.8) |
三、大统领任期间的外交活动 |
1、与孙中山护法军政府缔交 |
2、向美请愿 |
3、跟苏俄列宁政府结盟 |
四、评析:外交思维的检验与修正 |
注释 |
第六章 依托于欧美委员部的外交活动 |
一、欧美委员部的概况 |
1、成立概况 |
2、沉浮变迁 |
3、运作方式 |
二、欧美委员部与临时政府的关系 |
1、分庭期(1919.8-1925.3) |
2、分裂期(1925.3-1941.6) |
3、分属期(1941.6-1945.11) |
4、欧美委员部的合法性问题 |
三、欧美委员部的外交 |
1、承认外交 |
2、反托管外交 |
四、评析:外交思维的冉检验与成熟 |
注释 |
结论 |
一、附美用美的独立路径 |
二、威权与民主的混合体 |
三、半岛与中美关系的传承与定位 |
四、难以摆脱的依附:由依附式独立走向独立式依附 |
注释 |
附录 |
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六部临时宪法 |
二、驻美外务委员会规程 |
三、临时政府驻同盟国各战区特派员服务规程 |
四、李承晚生平与外交大事年表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天津地区韩人社会研究(1910-194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和研究对象 |
二、先行研究成果与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四、主要资料 |
五、主要内容 |
第一章 韩人的移住与韩人社会的形成 |
第一节 韩人的移住 |
一、 与天津地区的往来 |
二、 移住分期 |
三、 移住路线 |
第二节 韩人社会的形成 |
一、 韩人居住地区的形成 |
二、 韩人职业的趋向 |
三、 侨民团体的结成 |
第二章 天津地区韩人独立运动团体的组织变迁与其活动 |
第一节 不变团 |
一、 不变团的结成 |
二、 不变团的具体活动 |
第二节 韩民会与天津侨民会 |
一、 学生会与民团 |
二、 韩民会(韩血团) |
三、 天津侨民会 |
第三章 朝鲜大独立党筹备会的成立与活动 |
第一节 唯一党运动与朝鲜大独立党筹备会的成立 |
一、 天津地区唯一党运动与朝鲜大独立党筹备会的成立 |
二、 组织的扩大与变化 |
第二节 朝鲜大独立党筹备会的活动 |
一、 韩国独立青年党的结成 |
二、 与新东方社的联系 |
三、 《朝鲜之血》的发行 |
第三节 朝鲜大独立党筹备会的路线 |
一、 “大党”的结成与韩中联合 |
二、 义烈斗争与反共主义 |
第四章 韩中联系活动 |
第一节 南开大学与张伯苓支援韩国独立运动 |
一、 南开大学与韩人 |
二、 张伯苓对韩国独立运动的支援 |
第二节 中国情报机关中的韩人 |
一、 “CC团”、“力行社”与韩人独立运动家 |
二、 在情报机构中活动的韩人 |
第五章 天津地区的韩人教育 |
第一节 韩人教育机关 |
一、 韩国学校 |
二、 中国学校 |
三、 日本学校 |
第二节 殖民教育的实施 |
一、 天津地区的内鲜共学 |
二、 战争动员 |
第六章 天津朝鲜人民会 |
第一节 天津地区韩人附日活动背景 |
一、 日本的助长与韩人的“便乘欲” |
二、 针对韩人犯罪的增加 |
第二节 天津朝鲜人民会的成立与活动 |
一、 成立与作用 |
二、 附日活动 |
第七章 战后天津地区韩侨的遣返 |
第一节 驻华代表团华北宣抚团天津分团的设立与韩侨问题的交涉 |
一、 驻华代表团华北宣抚团天津分团的设立 |
二、 与国民政府交涉韩侨问题 |
第二节 韩侨管理机构的设立与遣返 |
一、 日侨集中管理所里的生活 |
二、 韩侨集中管理所的设立与集中管理 |
三、 韩侨的遣返 |
第三节 韩侨产业处理的问题 |
一、 国民政府的敌伪产业处理 |
二、 韩侨产业的处理 |
结论 |
附录 |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探索韩国基督教的本色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第一节 韩国基督教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韩国基督教研究文献综述 |
一. 韩国宗教现状 |
二. 韩国基督教近现代传教史 |
三. 东西文明的冲突 |
四. 基督教与韩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
五. 韩国基督教的本色化进程 |
六. 基督教与韩朝政治 |
七. 结语 |
第三节 研究的主题陈述 |
一. 文章的中心问题 |
二. 主题的结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界定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词语的界定 |
第二章 韩国基督教的历史脉络 |
第一节 天主教在近现代韩国的发展 |
一. 韩国天主教的开端 |
二. 日据时期的韩国天主教 |
三. 二战后的韩国天主教 |
第二节 韩国基督教的历史进程 |
一. 韩国基督教的开端 |
二. 日据时期的韩国基督教 |
三. 二战后的韩国基督教 |
第三章 韩国基督教本色化与爱国主义 |
第一节 韩国本色化基督徒的两种政治参与倾向 |
第二节 基督教和韩国的民族主义运动 |
第三节 基督教和韩国的民主化进程 |
第四节 基督教和韩国的统一运动 |
第五节 基督教和韩国的女权运动 |
第四章 韩国基督教神学本色化 |
第一节 韩国的传统宗教 |
一. 萨满教 |
二. 佛教 |
三. 儒教 |
第二节 超越了民族神的(?)(Hananim) |
一. 韩国民族神(?) |
二. (?)的“受洗” |
第三节 以民众神学为代表的韩国本色化神学 |
一. 民众的概念 |
二. 民众神学形成的背景 |
三. 民众神学的思想特点 |
第五章 韩国基督教本色化的宗教活动 |
第一节 韩国基督教本色化的传教方法 |
第二节 韩国特色的平信徒阶层 |
一. 长老 |
二. 执事 |
三. 劝师 |
第三节 韩国基督教的祷告运动 |
一. 晨祷会 |
二. 晚上祷告会 |
第四节 韩国基督教的福音化运动 |
一. 访问宣教 |
二. 街头宣教 |
三. 学校宣教 |
四. 军队宣教 |
五. 其他本土宣教方式 |
第五节 韩国基督教的复兴主义运动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基督教对韩国传统社会的现代化塑造 |
第二节 韩国现代基督教面临的若干问题 |
第三节 对韩国基督教本色化的再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回顾与展望:中韩建交以来国内的朝鲜半岛基督教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督宗教正式传入朝鲜半岛前的研究 |
1.燕行使与传教士的交往研究 |
2.天主教典籍在朝鲜半岛传播的研究 |
二基督宗教在朝鲜半岛传播历史的研究 |
1. 文化传播学视野下的朝鲜半岛基督教史研究 |
2. 基督新教在朝鲜半岛迅速盛行的原因 |
3. 传教策略与朝鲜半岛教会本土化 |
三朝鲜半岛基督教教案研究 |
1. 教案发生的原因及影响 |
2. 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冲突 |
3. 中韩教案的比较研究 |
四基督教与朝鲜半岛近代化的研究 |
1. 基督教与朝鲜半岛社会发展 |
2. 基督教与中韩妇女运动的比较研究 |
3. 基督教与朝鲜半岛近代教育、医疗事业 |
五基督教与朝鲜半岛政治的研究 |
1. 基督教与朝鲜半岛宗教政策 |
2. 朝鲜半岛传教士与基督徒的个案研究 |
3. 韩国教会海外传教运动研究 |
小结 |
(6)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
(1) 女性作家批评 |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凝聚族群的“飞地”音乐生活 ——以上海的韩国离散族群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题解 |
二、研究背景、研究对象 |
三、研究综述、研究空间 |
四、研究理论与相关概念 |
五、研究资料与分析模式 |
小结 |
绪论 上海韩国"飞地"音乐生活概述 |
第一节 历史(1919-1945)中上海的韩国"飞地"音乐生活 |
一、历史中的上海韩国人 |
二、历史中上海的韩国飞地音乐生活 |
第二节 当代(1992-2009)上海的韩国飞地音乐生活 |
一、当代上海的韩国人 |
二、当代上海韩国飞地音乐生活 |
小结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飞地"音乐生活冲突及其现实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飞地"音乐生活的宏观特征 |
一、"飞地"音乐生活田野考察的时空进程 |
二、"飞地"时间、空间中的音乐生活特征 |
第二节 "飞地"音乐生活中的特殊现象和冲突问题 |
一、偶遇冲突 |
二、特殊的离散:城市精英群体的"飞地"音乐生活传统化转变 |
三、“飞地”音乐生活传统化取向的现实原因 |
四、"飞地"音乐生活传统化取向的学理论证路径 |
小结 |
第二章 对立:表达文化差异、构筑族群界限的"飞地"音乐生活 |
第一节 文化差异的源头——离散特征中的"反歧视" |
一、田野考察背景:对立立场的韩国人 |
二、离散特征中的"反歧视"问题 |
三、两种方式:从对立到回避 |
第二节 表达文化差异:对立冲突的"飞地"音乐生活 |
一、对立冲突的音乐活动 |
二、对立冲突的音乐实践 |
三、对立立场的观念解读:在对立中表达文化差异——"对抗式族群性"及其音乐认同 |
第三节 构筑"族群"界限:回避冲突的"飞地"音乐生活 |
一、回避冲突的音乐活动 |
二、回避冲突的音乐实践 |
三、回避立场的观念解读:在回避中构筑"族群"界限——"圈子"与"音乐聚会" |
小结 |
第三章 妥协:整合经济关系、缓和文化冲突的"飞地"音乐生活 |
第一节 经济纷争的源头——"经济型离散"的困境和出路 |
一、田野考察背景:妥协立场的韩国人 |
二、“经济离散”的困境和出路:族群音乐生活依附网络 |
三、两种方式:从妥协到缓和 |
第二节 整合经济关系:妥协冲突的"飞地"音乐生活 |
一、妥协冲突的音乐活动 |
二、妥协立场的观念解读:在妥协中整合经济关系——"竞争式族群性"模式及其音乐认同 |
第三节 缓和文化冲突:调适冲突的"飞地"音乐生活 |
一、缓和冲突的音乐活动 |
二、缓和冲突的音乐实践 |
三、缓和立场的观念解读:在调适中缓和文化冲突——经济决定文化关系下的"圈子"的变迁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索引 |
附录 |
后记 |
(8)宗教涉外事务管理研究 ——以大连境内韩国人基督新教活动管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相关说明 |
一、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二、选题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背景简介 |
一、本课题中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中外宗教涉外事务管理简述及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宗教涉外事务管理的总体特点 |
一、管理主体的权威性 |
二、管理过程的复杂性 |
三、管理尺度的灵活性 |
四、管理目的的政治性 |
五、宗教涉外事务管理的其他特点 |
第二章 韩国基督教海外传教问题解析 |
第一节 韩国基督教海外传播的国内背景 |
一、文化势能与“宗教文化势能” |
二、韩国国内基督教文化势能的积聚 |
第二节 基督教全球扩张趋势背景下的韩国海外传教 |
一、概念界定与背景简述 |
二、基督教会的发展路线 |
三、小结 |
第三节 韩国基督教海外传教动力因素分析 |
一、社会环境因素 |
二、内在心理因素 |
三、教会自身因素 |
四、小结 |
第三章 韩国基督教会在大连地区迅速传播、渗透的原因 |
第一节 共性原因 |
一、全球性宗教复兴运动掀起宗教热潮 |
二、宗教信徒的快速增长为宗教传播、渗透留出广阔空间 |
三、社会转型为宗教传播、渗透提供社会基础 |
四、世俗化趋势为宗教传播、渗透提供客观条件 |
五、现代化进程为宗教传播、渗透提供强大动力 |
六、多元文化潮流为宗教传播、渗透提供持久助推力 |
第二节 韩国基督教组织自身因素—一个与佛教在大连传播跨文化比较视角 |
一、佛教在大连传播缓慢的原因 |
二、韩国基督教组织在大连迅速传播的原因 |
第三节 信徒选择皈依佛教、基督教原因的对比分析—一种传播客体的视角 |
一、信徒皈依佛教原因分析 |
二、信徒皈依基督教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大连市宗教涉外事务管理压力持续增大的自身原因 |
一、对外开放程度高,与韩国境外人员往来密切 |
二、传统文化底蕴基础薄弱,宗教生态失衡 |
三、宗教工作力量不强,重视度不够 |
四、全域城市化战略拓宽了韩国基督教传播的活动空间 |
第四章 大连境内韩国基督教移民宗教活动探析 |
第一节 韩国基督教移民跨境迁徙的时空背景 |
一、宗教移民与宗教跨境迁徙 |
二、韩国基督教移民跨境迁徙的国内外背景 |
三、韩国基督教移民进入大连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大连境内韩国基督新教移民的宗教活动特点 |
一、大连境内韩国基督新教移民的宗教活动空间 |
二、韩国基督新教移民的宗教传播、渗透活动解析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宗教涉外事务管理的战略思考 |
一、重视宗教涉外事务管理理论的建构 |
二、加强宗教涉外事务管理主体建设 |
三、加强宗教涉外事务管理的可操作性 |
四、重视境内外国人的宗教生活质量和宗教需求 |
五、重视文化多元化与宗教多元化的冲击影响 |
六、重视宗教涉外服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七、创新宗教涉外事务管理模式,将地方模式上升为国家模式 |
第二节 宗教涉外事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人员汇总表(韩国籍) |
附录二:部分座谈人员明细表(中国籍)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文的创新研究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时空范畴界定 |
三、相关概念解释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
二、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
三、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
四、涉及到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
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待发展之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二、研究框架与结构 |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
第一节 序幕: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
一、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
二、晚清时期南京的教育变革 |
三、晚清时期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
一、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分期 |
二、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分类 |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分布 |
四、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 |
五、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
一、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 |
二、清政府的教育变革促成新式学堂的开办 |
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学堂的出现 |
四、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
五、主导学堂建设者:清政府官员、西方教会 |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
一、新式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清政府制订新式学制引导学堂建设 |
三、新式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传统书院的局部改造 |
五、洋务学堂的建设 |
六、维新学堂的建设 |
七、新政学堂的建设 |
八、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筑技术 |
九、典型案例分析:江南水师学堂——本土新式学堂的起步 |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
一、西方教会传教策略的转变:从“布道”到“办学” |
二、西方教会移植西方学校的建设模式 |
三、教会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教会学堂的建设 |
五、高等教会学堂的创立 |
六、教会学堂的建筑技术 |
七、典型案例分析:汇文书院——晚清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教会学堂 |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
一、学堂数量比较 |
二、学堂建设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911—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
一、南京的社会状况 |
二、教育业的改革与发展 |
三、建筑业的发展与兴盛 |
四、学校建设的新生力量:专业建筑师参与校园建设 |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与兴盛 |
一、民国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政府推行的学制及学校建设规则 |
三、各类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学校的建设 |
五、高等学校的建设 |
六、军事学校的建设 |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
八、典型案例分析: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大学近代化历程的典范 |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
一、西方教会的办学重心转向高等教育 |
二、教会学校建设理念的发展流变:中西合璧成为主流 |
三、教会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
五、高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
六、教会学校的建筑技术 |
七、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大学——开启中西合璧之先河 |
八、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之作 |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
一、南京沦陷前大量学校停办和内迁 |
二、日占时期南京的社会状况 |
三、日占时期南京的学校状况 |
第二节 日占时期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
一、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 |
二、教育制度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规则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
四、教育制度和建设规则的实施状况 |
第三节 日占时期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
一、学校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
二、中国人开办的初、中等学校 |
三、中国人开办的高等学校 |
四、中国人开办的军事学校 |
五、西方教会开办的临时补习班和少量初、中等学校 |
六、日本人开办的少量初、中等学校和军事学校 |
七、典型案例分析:日占时期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
一、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 |
二、国民政府接收改组日治时期的学校 |
三、内迁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
四、新中国对南京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
一、抗战后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国民政府对教育制度及建设规则的修订 |
三、抗战后本土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五、高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六、军事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
八、典型案例分析:国立中央大学校分部丁家桥校区的建设 |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
一、二战后西方教会从复兴—应变—撤退的办学历程 |
二、教会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
三、初、中等教会学校的修缮与添建 |
四、高等教会学校的修缮 |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
一、学校数量比较 |
二、校园建设特征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
第一节 内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
一、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目标更迭对应的教育建筑变迁 |
二、国家制度法规对教育建筑的引导与管控 |
第二节 外来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
一、中西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 |
二、中西教育建筑在南京的交汇 |
三、中西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所对应的校园形态 |
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二、南京近代教育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南京近代学校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式向均衡式转变,由城墙内向城墙外扩张 |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受制于教育业和建筑业的双重影响,近代教育理念决定了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形制 |
三、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教育建筑得以建造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南京市公布的近代教育建筑遗产名录 |
附录二:南京市现存的近代教育建筑调查表 |
附录三:1840—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统计表 |
附录四:与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相关的学制和建设规则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白岩朴殷植的文坛活动与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动机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朴殷植的文坛活动 |
第一节 韩国国内时期的文坛活动 |
一、报刊言论、着述出版及翻译活动 |
二、功利主义文学观 |
第二节 流亡中国时期的报刊言论及着述出版活动 |
一、报刊言论 |
二、着述出版 |
第三节 中韩联合视角下的朴殷植与中国人士的交流 |
一、与维新派人士康有为的交流 |
二、与革命派人士的交流 |
第三章 朴殷植的文学翻译 |
第一节 政治小说《瑞士建国志》的翻译 |
一、席勒戏剧《威廉·退尔》在东亚三国的文本传播 |
二、中韩版本的比较考察 |
三、翻译的文化政治: 排满革命与国族想象 |
第二节 清末散文作品的翻译 |
一、梁启超散文作品译述 |
二、清末来华美国传教士散文作品译述 |
第四章 朴殷植的散文创作与时代认识 |
第一节 韩国国内时期朴殷植的时代认识 |
一、中国认识 |
二、韩国自强认识 |
三、东亚认识 |
第二节 流亡中国时期朴殷植的时代认识 |
一、中国认识 |
二、中韩联合意识 |
三、世界认识 |
第五章 朴殷植的历史传记小说创作 |
第一节 朴殷植的历史传记小说概观及版本界定 |
一、历史传记小说概观 |
二、版本界定 |
第二节 建国、辅国与抗日英雄 |
一、朴殷植的英雄观 |
二、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 |
第三节 国民话语与抗日话语 |
一、国民性批判与培养新国民 |
二、抗日意识与中韩联合意识 |
第四节 创作特征 |
第六章 朴殷植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互动与交流 |
第一节 朴殷植《兴学说》与林乐知《文学兴国策》 |
一、Education in Japan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 |
二、《文学兴国策》在韩国的传播 |
三、参考与改写:《兴学说》 |
第二节 朴殷植《安重根传》与中国近现代安重根叙事 |
一、朴殷植《安重根传》的创作特征 |
二、朴殷植《安重根传》与中国近现代安重根叙事作品 |
三、影响与接受的背后动因 |
第三节 朴殷植《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与中国近现代抗日戏剧 |
一、《山河泪》对《血史》的接受与改编 |
二、对《山河泪》的参考与改作:《亡国恨》 |
三、影响与接受的动因、意义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战后上海韩人基督教会地位问题的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体系与依附: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研究[D]. 朱芹. 复旦大学, 2012(02)
- [2]天津地区韩人社会研究(1910-1946)[D]. 梁志善. 复旦大学, 2012(02)
- [3]中国“韩国基督教”学术研究综述[J]. 苏杭. 当代韩国, 2011(04)
- [4]探索韩国基督教的本色化[D]. 苏杭.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5]回顾与展望:中韩建交以来国内的朝鲜半岛基督教史研究[J]. 韩二帅. 当代韩国, 2014(01)
- [6]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7]凝聚族群的“飞地”音乐生活 ——以上海的韩国离散族群为个案[D]. 黄婉. 上海音乐学院, 2010(06)
- [8]宗教涉外事务管理研究 ——以大连境内韩国人基督新教活动管理为例[D]. 宋天倚.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9]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荷池. 东南大学, 2018(01)
- [10]白岩朴殷植的文坛活动与文学创作研究[D]. 汤振. 山东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