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HPLC法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魏凯,李欣[1](2021)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有关物质》文中认为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用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溶液(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值为2.2)-乙腈(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 nm;柱温为50℃。测定依那普利拉(杂质Ⅰ)和依那普利双酮(杂质Ⅱ)相对于依那普利的校正因子,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各色谱系统中依那普利与相邻杂质及各已知杂质间分离良好,依那普利和杂质Ⅰ、杂质Ⅱ在0.5~3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杂质Ⅰ、杂质Ⅱ校正因子分别为0.71、0.92;杂质Ⅰ的定量方式以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为宜,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和外标法测得结果无显着性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准确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有关物质。
乔宾[2](2020)在《马来酸依那普利及其中间体溶解性能和热力学性质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分为两部分,分别研究了药物马来酸依那普利及其中间体的溶解性能以及农药氯虫苯甲酰胺中间体的合成及工艺优化。第一部分:依那普利是第二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它能够对转化酶发挥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效地降低血压阻力,降压效果持久。由于依那普利溶解性能差,实际应用是将其制备成马来酸盐的形式提高溶解吸收性能。马来酸依那普利的合成以依那普利氢化物和氨基酸为原料制备,再用马来酸酸化后经结晶得到。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及其中间体依那普利氢化物的溶解度数据以及溶解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本论文采用等温饱和法,在常压下273.15 K-318.15 K温度范围内,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及其中间体在水和七种有机单溶剂中的溶解行为进行了实验与理论探究。并测定了马来酸依那普利在苯甲酸中的溶解度,通过对实验值与理论值的比较验证了选择方法的可靠性。采用Apelblat,λh,Wilson方程对实验测得的溶解度数据进行拟合关联,结果误差RAD范围在0.08%-4.63%之间,RMSD范围在0.015×10-4-2.85×10-4之间,总体上Apelblat方程更适合于计算模拟。同时用Wilson方程进行溶解热力学性质计算与分析,结果发现ΔmixG<0,ΔmixH>0,表明二者溶解是自发、放热的过程。第二部分:随着农业中对防治病害虫农药的需求的增多,含氮杂环化合物尤其是对含吡唑、吡啶杂环类农药的开发研究是当今该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许多吡唑杂环化合物因其高效低毒的杀虫和除草活性而被大量应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含有卤代吡唑杂环结构的农药的合成与应用,本部分对氯虫苯甲酰胺的3-溴-1-(3-氯2-吡啶基)-吡唑-5-羧酸(酸中间体)的合成工艺及合成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进行了研究。以马来酸二乙酯和氯肼吡啶为原料,经环合、溴化、氧化、水解四步反应合成酸中间体,总收率51.38%。针对环合过程收率低的问题,探索了两种新方法。一是将环合、溴化两步反应一锅化,得到的中间产物不经分离,直接进行溴化反应,两步合并后酸中间体的总收率提高至62.68%。二是探索了以水合肼与马来酸二甲酯做原料,生成环合产品3-羟基-4,5-二氢吡唑-5-羧酸甲酯,再经过溴化、取代反应得到溴化产品3-溴-1-(3-氯2-吡啶基)-4,5-二氢吡唑-5-羧酸甲酯的新路线,该反应能够得到环合产品,但是反应收率低。分别鉴定了环合与氧化反应过程中生成的4种副产物:1-(3-氯-2-吡啶基)-5-羟基-4,5-二氢吡唑-3-羧酸乙酯、N,1-双(3-氯-2-吡啶基)-3-羟基-4,5-二氢吡唑-5-碳酰肼、1,2-双(丁二酸二甲酯基)肼、3-溴-1-(5-溴-3-氯-2-吡啶基)-吡唑-5-羧酸乙酯,讨论了其形成原因以及对收率的影响,为后续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刘玉静[3](2019)在《常用降压药在临床摆药期间稳定性和合理摆药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模拟摆药的环境来探索常用降压药在临床摆药过程中的物理稳定性变化情况以及是否导致药物化学性质的变化,从而通过分析剂型和相关稳定性,找出最合理的摆药方法和合理用药方法。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实验,一是物理稳定性实验,主要是对潮解率的计算,潮解率实验主要是利用药物吸水前后质量的变化来进行实验,通过称量药物潮解前后的质量,然后通过计算得出潮解率。二是化学稳定性实验,主要是通过HPLC的方法,对潮解前后物质的含量、溶出度和有关物质进行检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降压药在摆药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潮解现象,在研究的24种降压药中,有四种降压药吸潮率超过了30%,分别为替米沙坦(美卡素)、马来酸依那普利、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倍他乐克50mg)和氢氯噻嗪片(常药)。对比同一替米沙坦不同厂家所生产的药物,在潮解率和潮解速度上也存在着差异,但是通过HPLC测定潮解前后物质的含量、溶出度和有关物质时,这些指标相对来说变化不是太大。结论:目前摆药情况下,相对湿度约为25%和50%,药物的潮解率不高;模拟高湿环境,相对湿度约为75%,降压药潮解后对物理性质的影响较大,对化学性质影响相对较小,化学性质主要包括物质含量变化、溶出度和有关物质变化。潮解后虽然化学性质改变较少,但是潮解后的药物会黏附在摆药盒内,从而影响药物进入人体的总体药量。所以,医院摆药尽量保持相对较低的湿度,以降低药物潮解率。容易发生潮解的药物如替米沙坦和容易发生光降解的硝苯地平,可以放入组合式遮光防潮箱。
刘亚南,冉茂翔,王静,成瑞明[4](2018)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提高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稳定性。方法将马来酸依那普利原料和碳酸氢钠以1∶3的摩尔比溶解在水中,作为粘合剂使用。结果通过原辅料相容性试验表明,处理后的原料药(API)与各辅料相容性较好,杂质没有明显变化;通过制剂的加速6个月试验表明:杂质C由0.15%增长至0.61%,杂质D由未检出增长到0.48%;通过长期12个月的数据表明:杂质C由0.15%增长至0.42%,杂质D由未检出增长至0.1%。结论通过原辅料相容性和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该工艺有效解决了马来酸依那普利制剂稳定性不好的问题。
王紫华[5](2018)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制备工艺。方法 :参照《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规定采用3种处方制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筛选出制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最佳处方,然后对最佳处方的质量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制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最佳处方是马来酸依那普利原料药2 g、乳糖26 g、微晶纤维素10 g、羟丙纤维素1.2 g、硬脂酸镁0.4 g。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中关于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质量评价标准对采用最佳处方制备出的3批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进行质量检查的结果显示,这3批样本的质量均符合《中国药典》中的相关要求。结论 :制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最佳处方是马来酸依那普利原料药2 g、乳糖26 g、微晶纤维素10 g、羟丙纤维素1.2 g、硬脂酸镁0.4 g。
王衍洪,莫炫永,肖俏霞,孙凌瑜,黎秀平,曾丽萍,何珊娜[6](2017)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和叶酸片联用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不同厂家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联用叶酸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20名健康人群按照以下三个组别:对照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含依那普利10 mg/叶酸0.8 mg)、试验1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悦宁定)10 mg和叶酸片0.8 mg、试验2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依苏)10 mg和叶酸片0.8 mg,单剂量口服,经过清洗期后交换组别,保证每名受试者都能经历三组试验,对三种用药方案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20名健康人群经三种用药方案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血药浓度及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和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加叶酸片具有相同的血药浓度及药时曲线,具有生物等效性。
王健松,邢盛,李翠芬,徐平声[7](2016)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缓释片中两组分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缓释片中马来酸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方法采用ZORBAX SB-PHENYL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mol·L-1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磷酸调节p H至2.0)(65∶35);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215 nm。结果马来酸依那普利在2.1052.38μg·m 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在99.4%99.6%,RSD均<2.0%(n=3);非洛地平在2.22655.654μg·m 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2%99.8%,RSD均<2.0%(n=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定量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缓释片的质量评价。
王星,王琳,张廷剑,孟繁浩[8](2015)在《HPLC法同时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与尼群地平的含量》文中提出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尼群地平片中马来酸依那普利与尼群地平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甲醇-磷酸盐缓冲液(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 H值为3.0)(65∶35)为流动相,流速0.8 m 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50℃,进样量为20μL。结果马来酸依那普利在10.16193.04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8%;尼群地平在20.96338.24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4%。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复方尼群地平片中马来酸依那普利、尼群地平的含量。
王书玉,董煜,钱小平[9](2015)在《HPLC法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的有关物质》文中提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Kromasil 100-SC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 H为2.2)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量1.0ml·min-1,检测波长215 nm,柱温40℃,进样量20μl。结果:依那普利拉、马来酸依那普利及依那普利双酮的浓度分别在14.6443.92μg·ml-1(r=0.999 8);9.2927.87μg·ml-1(r=0.999 1);10.8032.40μg·ml-1(r=0.999 5)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测得依那普利拉未检出,依那普利双酮含量为0.2%,采用梯度洗脱方法测得依那普利拉、依那普利双酮含量分别为0.1%、0.2%,主药与有关物质能达到较好的基线分离。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用于该药品质量控制。
宋冬梅[10](2012)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及液质联用的化学药品有关物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物中的杂质指任何影响药物纯度的物质,包括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和残留溶剂。无机杂质和残留溶剂的研究及检测方法相对比较成熟,方法的通用性比较强,控制标准也比较明确,目前已得到了较好的研究与控制。与无机杂质及残留溶剂相比,有机杂质(即有关物质)的研究与控制要复杂得多,在杂质的分离鉴定、杂质来源分析、杂质限度确定等方面,都需要结合药物的结构特点、制备工艺、贮藏稳定性等进行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虽然关于有关物质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已于2005年颁布,但由于研究工作难度较大,有关物质的研究与控制一直是化学药品新药研究和技术评价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国内药品研究工作中的主要薄弱环节之一。因此,在国家药品标准提高的工作中,有关物质的研究工作也显得尤其重要。在有关物质的研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由于其灵敏度高,定量重现性及耐用性好,尤其对同系列物及降解产物分离度好,而被广泛应用。而液质联用技术(LC-MS)在杂质的定性及微量杂质的定量研究工作中,也起了重要作用。本论文首先以HPLC为主要技术手段,对醋酸甲羟孕酮及片剂的有关物质进行了研究;接着对氨基己酸采用HPLC法分析有关物质,又辅以LC-MS技术,对氨基己酸的主要杂质进行了定性研究;最后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四极/飞行时间质谱法联用技术(HPLC-QTOF MS),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及中间体中的杂质进行了定量分析,对肾上腺素原料药及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进行了定性分析。1.醋酸甲羟孕酮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研究建立了对醋酸甲羟孕酮有关物质的HPLC分析方法。醋酸甲羟孕酮及其片剂已被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收载。我们首先将中国药典2010版与欧洲药典7.0的有关物质高效液相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后者在方法的专属性,准确性等方面较好,杂质A、B、C、D、E、G、I和H等8个已知杂质峰之间分离度良好。用该方法对醋酸甲羟孕酮片剂中的有关物质进行了测定,由测定结果可知,片剂中的主要杂质为杂质H、D,杂质H为原料带入的合成中间产物,杂质D为贮存过程中的降解产物。为了解决目前国内尚无含各杂质的醋酸甲羟孕酮系统适用性对照品的问题,我们又建立了简便的系统适用性试验方法,即采用醋酸甲地孕酮与醋酸甲羟孕酮的相对保留时间确定色谱系统的准确性,保证了在无系统适用性对照品时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由于杂质F(4,5-二氢醋酸甲羟孕酮)在上述HPLC色谱系统中无法测定,我们建立了另一HPLC法测定醋酸甲羟孕酮中的杂质F,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杂质F在2~5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原药与片剂中的回收率均为99.2%,RSD分别为0.9%(n=6)与1.0%(n=4),检测限(LOD)为2.0μg/ml。我们测定了醋酸甲羟孕酮和杂质F的相对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解决了中国药典没有杂质F对照品而无法定量的问题。2.氨基己酸有关物质的HPLC与HPLC-QTOF MS方法研究建立了氨基己酸注射液有关物质HPLC的测定方法。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氨基己酸在10.12-1012μg/ml浓度范围内,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0),LOD为2.5μg/ml。对检测到的两个主要杂质,经HPLC-QTOF MS分析,初步推测分别为己内酰胺与氨基己酸二聚体,并且其中一个杂质用已内酰胺对照品进行了确认。采用己内酰胺对照品进行HPLC定量检测,己内酰胺在0.1006~2.013μg/m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 LOD为0.04μg/ml,回收率为102.0%,RSD为1.0%(n=6)。对氨基己酸二聚体的响应因子进行了初步考察,氨基己酸二聚体对氨基己酸的相对校正因子为0.061。3. HPLC-QTOF MS法定量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及中间体中的对甲苯磺酸乙酯采用HPLC-QTOF MS法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及中间体中的对甲苯磺酸乙酯。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的临床前研究发现它们的DNA烷基化作用会导致诱变效应,致癌效应和致畸效应。因此其它低分子量磺酸(如对甲苯磺酸)的烷基酯可能也存在着类似的毒性影响,为基因毒性杂质。我们建立了HPLC-QTOFMS法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及中间体N-[1-(S)-乙氧甲酰基-3-苯丙基]-L-丙氨酸中对甲苯磺酸乙酯。对甲苯磺酸乙酯在0.2005-5.0127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良好,RSD小于6.7%(n=9)。定量限(LOQ)和LOD为0.2μg/ml、0.1μg/ml。对甲苯磺酸乙酯在马来酸依那普利及中间体中的回收率分别为102.61%和90.80%,RSD%为7.0%(n=9),7.2%(n=9)。4.肾上腺素原料及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杂质的HPLC-QTOF MS定性分析采用HPLC-QTOF MS对肾上腺素原料药及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杂质进行了定性分析。原料药和注射液中共检出3个杂质,分别为肾上腺酮、肾上腺素磺化物和4-[2-(丁基-2-基氨基)-1-羟乙基]苯酚。QTOF MS不仅能给出准确分子量信息,而且能把感兴趣的离子作为前体离子,加以一定的碰撞能量,获得产物离子的二级质谱,得到的结构信息再结合高分辨数据,能更合理的鉴定未知成分。本文采用HPLC法及LC-MS技术,完善了醋酸甲羟孕酮与氨基己酸注射液在有关物质方面的研究,制定了醋酸甲羟孕酮与氨基己酸的有关物质测定方法,提高了药品的质量标准,保证了人民的用药安全。在研究工作中,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及中间体中的杂质进行定量分析,对肾上腺素原料药及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定性分析,为有关物质研究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用HPLC法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HPLC法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论文提纲范文)
(1)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有关物质(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分析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的制备 |
2.2.1 系统适用性溶液 |
2.2.2 对照品溶液 |
2.2.3 供试品溶液 |
2.2.4 对照溶液 |
2.3 线性关系、相对保留时间及校正因子的测定 |
2.4 定量限与检测限 |
2.5 回收率试验 |
2.6 重复性试验 |
2.7 精密度试验 |
2.8 稳定性试验 |
2.9 专属性试验 |
2.10 杂质相对保留时间与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 |
2.11 样品测定 |
3 讨论 |
(2)马来酸依那普利及其中间体溶解性能和热力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马来酸依那普利性质与应用 |
1.3 马来酸依那普利合成及提纯方法 |
1.4 药物的溶解度 |
1.5 固液相平衡 |
1.6 溶解度测定 |
1.6.1 静态法 |
1.6.2 动态法 |
1.6.3 热分析法 |
1.7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探讨 |
1.7.1 温度 |
1.7.2 原料的纯度 |
1.7.3 熔化性质 |
1.7.4 溶剂的影响 |
1.7.5 平衡状态 |
1.7.6 分子结构与分子极性 |
1.7.7 氢键 |
1.7.8 溶剂化作用 |
1.7.9 多晶型影响 |
1.8 溶解度模型计算与关联 |
1.8.1 简化方程法 |
1.8.2 活度系数法 |
1.8.3 混合溶剂方程 |
1.9 本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9.1 选题意义 |
1.9.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马来酸依那普利及依那普利氢化物的溶解性能研究 |
2.1 实验过程 |
2.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装置 |
2.1.4 实验过程 |
2.1.5 溶解度计算公式 |
2.1.6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 |
2.1.7 方法验证 |
2.1.8 线性关系考察 |
2.2 溶质鉴定与表征 |
2.2.1 晶型表征 |
2.2.2 依那普利氢化物热重分析 |
2.3 溶解度测定结果与讨论 |
2.3.1 马来酸依那普利在单溶剂中的溶解度 |
2.3.2 依那普利氢化物在单溶剂中的溶解度 |
2.3.3 溶解度结果分析 |
2.4 溶解度的计算与关联 |
2.4.1 马来酸依那普利和依那普利氢化物的拟合参数 |
2.4.2 数据拟合结果分析 |
2.5 溶解混合热力学性质的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氯虫苯甲酰胺中间体3-溴-1-(3-氯-2-吡啶基)-吡唑-5 羧酸的合成与优化 |
3.1 农药概述 |
3.2 农药的分类 |
3.3 氯虫苯甲酰胺 |
3.3.1 简介 |
3.3.2 作用机理 |
3.3.3 应用前景 |
3.3.4 合成路线 |
3.4 研究内容 |
3.5 实验部分 |
3.5.1 实验试剂 |
3.5.2 实验仪器 |
3.5.3 酸中间体合成方程式 |
3.5.4 合成步骤 |
3.5.5 结果讨论 |
3.6 新路线探索一 |
3.6.1 一锅法合成溴化产品(3) |
3.6.2 氧化产物(4)的合成 |
3.6.3 氧化副产物的分离鉴定 |
3.6.4 一锅法合成溴化产品(3) |
3.6.5 氧化产物(4)的合成 |
3.7 新路线探索二 |
3.7.1 反应方程式 |
3.7.2 实验步骤 |
3.7.3 副产物分离鉴定 |
3.7.4 反应路线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论文成果 |
(3)常用降压药在临床摆药期间稳定性和合理摆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
1.1.1 药物稳定性的概念 |
1.1.2 药物制剂稳定性常用研究方法 |
1.1.3 药物制剂使用期间的稳定性及其研究范围 |
1.2 国内医院不同摆药方式对于使用期间稳定的影响 |
1.3 摆药的相关质量管理 |
1.4 药物使用期间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创新点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介绍 |
2 降压药临床摆药后吸潮与外观变化研究 |
2.1 降压药临床摆药后吸潮率对比分析 |
2.1.1 供试药品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4 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
2.2 4种易吸潮药品在常温、不同湿度摆药环境下吸潮研究 |
2.2.1 供试药品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2.4 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
2.3 同一药品不同厂家降压药吸潮率与时间的关系分析 |
2.3.1 供试药品 |
2.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3.4 实验结果分析 |
3 降压药临床摆药对于药物含量的影响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原理 |
3.3 供试药品和试剂 |
3.3.1 供试药品 |
3.3.2 试剂 |
3.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5 溶液的配制 |
3.6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6.1 色谱条件 |
3.6.2 数据分析 |
3.6.3 验收标准 |
3.7 含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 |
3.7.1 系统适用性试验 |
3.7.2 线性 |
3.7.3 专属性 |
3.7.4滤膜吸附实验 |
3.7.5 重复性 |
3.7.6 回收率试验 |
3.8 不同厂家替米沙坦片剂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
4 降压药临床摆药对于药物溶出度的影响 |
4.1 供试样品和试剂、实验设备 |
4.2 潮解前后溶出度的测定 |
4.3 溶液的配制 |
4.4 溶出度测定 |
4.4.1 测定方法 |
4.4.2 色谱条件 |
4.4.3 数据分析 |
4.4.4 验收标准 |
4.5 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 |
4.5.1 测定方法 |
4.5.2 专属性 |
4.5.3 系统适用性 |
4.5.4 定量限 |
4.5.5 线性与范围 |
4.5.6 回收率试验 |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1 不同厂家替米沙坦片剂溶出曲线 |
4.6.2 不同厂家替米沙坦片剂溶出度-潮解时间曲线图 |
4.6.3 不同厂家替米沙坦片相似性分析 |
5 降压药临床摆药对于药物有关物质的影响 |
5.1 潮解前后有关物质的测定 |
5.1.1 溶液的配制 |
5.1.2 色谱条件 |
5.1.3 数据分析 |
5.1.4 验收标准 |
5.2 有关物质的方法学验证 |
5.2.1 专属性 |
5.2.2系统适用性实验 |
5.2.3 检测限和定量限 |
5.2.4 替米沙坦有关物质的线性 |
5.3 不同厂家替米沙坦片剂有关物质结果分析 |
6 组合式遮光防潮箱应用于临床摆药研究 |
6.1 组合式遮光防潮箱对于替米沙坦吸潮率的改善 |
6.1.1 供试药品 |
6.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6.1.4 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
6.1.5 实验结论 |
6.2 组合式遮光防潮箱对于硝苯地平光降解的改善 |
6.2.1 供试药品 |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2.3 实验目的 |
6.2.4 实验条件 |
6.2.5 时间点设置 |
6.2.6 测试方法 |
6.2.7 评价标准 |
6.2.8 实验结果 |
6.2.9 实验结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 |
2.1 有关物质检测方法 |
2.2 原辅料相容性研究 |
2.2.1 直接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原料与各辅料进行原辅料相容性研究 |
2.2.2 加入稳定剂后的原辅料相容性试验 |
2.3 制剂稳定性试验 |
3 结果 |
3.1 直接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原料与各辅料进行原辅料相容性研究结果 |
3.2 加入稳定剂后的原辅料相容性试验结果 |
3.3 制剂稳定性结果 |
3.3.1 加速6个月试验结果 (40℃/75%) |
3.3.2 长期12个月试验结果 (25℃/60%) |
4 讨论 |
(5)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方法 |
1.3.1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中相关物质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1.3.2 处方设计与筛选 |
1.3.2. 1 制剂规格的选择 |
1.3.2. 2 处方设计与筛选 |
1.3.2. 3 辅料与主药的相互作用 |
1.3.2. 4 详细的制备工艺 |
2 结果 |
2.1 用3种处方制备出的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质量 |
2.2 对用处方2制备出的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质量进行分析和研究 |
2.2.1 脆碎度检查 |
2.2.2 含量均匀度检查 |
2.2.3 溶出度检查 |
2.2.4 有关物质检查 |
2.2.5 残留溶剂检测 |
2.2.6 稳定性考察 |
3 讨论 |
(6)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和叶酸片联用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药品与仪器 |
1.1.1 试验药物 |
1.1.2 试验仪器 |
1.2 受试者选择 |
1.3 分组给药与血样本采集 |
1.4 血药浓度测定 |
1.4.1 色谱条件 |
1.4.2 血样本处理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
2.2 药代动力学参数 |
2.3 生物等效性评价 |
3 讨论 |
(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缓释片中两组分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的制备 |
2.2.1 对照品溶液 |
2.2.2 供试品溶液 |
2.3 系统适用性试验 |
2.4 线性关系考察 |
2.5 精密度考察 |
2.6 重复性考察 |
2.7 稳定性考察 |
2.8 回收试验 |
2.9 样品含量测定 |
2.1 0 样品含量均匀度测定 |
3 讨论 |
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选择 |
3.3 流动相的选择 |
(8)HPLC法同时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与尼群地平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仪器与试药 |
1.1仪器 |
1.2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色谱条件 |
2. 2 溶液的制备 |
2.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3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
2.3专属性试验 |
2.4线性关系考察 |
2.5精密度试验 |
2.6重复性试验 |
2.7稳定性试验 |
2.8加样回收率试验 |
2.9样品测定 |
3 讨论 |
(9)HPLC法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的有关物质(论文提纲范文)
1仪器与试药 |
2方法与结果 |
2. 1色谱条件 |
2.2系统适用性试验 |
2.3专属性试验 |
2.4线性关系考察 |
2.5精密度试验 |
2.6稳定性试验 |
2.7重复性试验 |
2.8最低检测限 |
2.9耐用性试验 |
2.10有关物质测定 |
3讨论 |
3.1检测波长的选择 |
3.2本方法与《中国药典》方法系统适用性评价 |
(10)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及液质联用的化学药品有关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醋酸甲羟孕酮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研究 |
第一节 杂质A、B、C、D、E、G、I和H等8个已知杂质及未知杂质HPLC方法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本节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醋酸甲羟孕酮杂质F的HPLC方法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本节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氨基己酸有关物质的HPLC与HPLC-QTOF MS方法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HPLC-QTOF MS法定量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及中间体中的对甲苯磺酸乙酯 |
1. 仪器与试药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肾上腺素原料及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杂质的HPLC-QTOF MS定性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5.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液质联用技术的进展以及在药物杂质分析中的应用 |
1. 液质联用技术的进展 |
2.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杂质分析中的应用 |
(1) 液相色谱与单四极质谱联用 |
(2) 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 |
(3) 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 |
3. 结语 |
4. 参考文献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和专利情况 |
致谢 |
四、用HPLC法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有关物质[J]. 魏凯,李欣. 中国药品标准, 2021(01)
- [2]马来酸依那普利及其中间体溶解性能和热力学性质研究[D]. 乔宾. 东南大学, 2020(01)
- [3]常用降压药在临床摆药期间稳定性和合理摆药研究[D]. 刘玉静. 烟台大学, 2019(06)
- [4]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稳定性研究[J]. 刘亚南,冉茂翔,王静,成瑞明. 药学研究, 2018(06)
- [5]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制备工艺研究[J]. 王紫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01)
- [6]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和叶酸片联用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J]. 王衍洪,莫炫永,肖俏霞,孙凌瑜,黎秀平,曾丽萍,何珊娜.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08)
- [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缓释片中两组分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J]. 王健松,邢盛,李翠芬,徐平声. 中南药学, 2016(10)
- [8]HPLC法同时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与尼群地平的含量[J]. 王星,王琳,张廷剑,孟繁浩.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5(12)
- [9]HPLC法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的有关物质[J]. 王书玉,董煜,钱小平. 中国药师, 2015(10)
- [10]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及液质联用的化学药品有关物质研究[D]. 宋冬梅. 复旦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