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BMFS-5-/10型免耕播种机存在问题及改进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孟祥庆[1](2020)在《玉米免耕播种机开沟施肥装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免耕播种技术是一种保护性耕种方法,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新型农业机械化技术,该技术可一次性完成切茬、施肥、播种等多个作业工序,与传统耕作方式相较,不仅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还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是目前保护性耕作的主要研究方向。相对于免耕播种技术而言,免耕施肥技术发展比较落后。目前对免耕施肥结构与化肥颗粒的运动状态研究较少,对其影响因素研究不充分。针对免耕施肥装置的设计,首先通过理论计算,对免耕施肥装置的结构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对理论计算出的免耕施肥装置的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充分对其强度进行校核,确认设计出的新型结构能够满足实际过程中的使用要求。接着对化肥颗粒在肥管中的运动状态进行EDEM离散元分析,并通过改变肥管角度、改变肥管受力等变量对化肥颗粒在肥管中的运动状态进行研究。最后进行田间试验,充分验证新型免耕施肥装置在田间作业过程中的匹配性、稳定性以及施肥效果。通过上述实验方法的开展,得出相应的试验结果,其中理论计算出的开沟圆盘的最佳参数分别为:开沟圆盘直径370mm、开沟宽度取34mm、双圆盘夹角ψ选择为8.5°、聚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取50°。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主要结构的极限应力与应变,分别为:竖连接支架的最大应力为97.9MPa、最大变形量7.15mm;双圆盘支架最大应力值为74.15MPa、最大变形量为3.05mm。通过EDEM离散元分析,得到弹性力的增加可以有效提升肥管的极限倾斜角,提升范围大于10°。通过田间试验,得到了免耕施肥深度为12.54cm,施肥过程的变异系数为8.48%,最大排肥量为688.25kg/hm2。通过对上述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新型免耕施肥装置的设计符合理论要求,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其中有限元模拟满足材料的屈服极限,整体的结构强度得到了较好的保证。EDEM离散元分析较精确地验证免耕施肥装置中增加弹性力后对施肥作业效果的提升。通过田间试验,充分验证了新型免耕施肥装置的通过性、匹配性及稳定性的优化及改善,作业中的施肥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较高的满足农艺要求。
位国建,荐世春,方会敏,彭强吉,牛萌萌[2](2019)在《北方旱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提出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技术、装备及手段作为载体的现代农业新技术。本文分析北方平原旱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并提出针对黄淮平原区、东北黑土区、松嫩平原区的保护性耕作解决方案。针对现阶段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机具关键部件、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农机与农艺融合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法。以期通过更好地优化保护性耕作模式、筛选配置新型机械、提高机械作业与农艺要求的吻合度来建立不同旱作区保护性耕作全程农艺化机械作业技术体系,开展节本保墒、阻控耕层土壤退化的全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确保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顺利实施与推广应用。总结北方旱作区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上面临的问题,展望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方向,为我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提供有效建议。
杨继芳[3](2018)在《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作物深翻细作耕种模式极易导致土壤养分下降,土地退化,水土流失,造成沙尘天气。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抗旱增产,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作技术。新疆兵团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存在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技术问题等原因,推广缓慢。本研究针对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推广困难情况,开展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为解决在应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对策建议。本研究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区域的保护性耕作现状及影响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推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制定调研方案,针对存在问题和初步确定的17个影响因素,设计两种问卷面向团场职工和专家、技术人员展开调查。在处理团场职工问卷时,采用Excel软件对108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后将数据导入SPSS软件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得出农机户对技术的掌握程度被选占比49.4%,技术的熟化度被选占比43.6%,作业的质量被选占比42.9%,政府是否有补贴被选占比41.1%,政府及团场的管理措施被选占比38.8%,自然气候条件被选占比38.4%,农户对技术的接受和掌握能力被选占比37.5%。以上是团场职工层面对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重要考虑的因素。在对12位专家、技术人员的问卷数据分析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值计算,得出自然条件权重值为0.170,政府及团场的管理措施权重值为0.152,政府的补贴力度权重值为0.152,作业质量权重值为0.101,职工对技术的接受能力权重值为0.076,技术的熟化度权重值为0.057,政府是否补贴权重值为0.050。以上因素的权重值均在0.050以上,为专家、技术人员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技术的熟化度,自然、气候条件,作业质量,政府是否补贴,职工对技术的接受能力,政府及团场的管理措施等。最后,根据问卷调查内容统计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对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政策及技术方面的建议。
李思越[4](2018)在《玉米免耕播种机种行秸秆清理与碎土装置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省等一年两熟地区广泛采用小麦‐玉米的种植模式,即在刚收获小麦的田间实施免耕播种玉米。小麦收获后的玉米播种带有大量小麦秸秆残茬覆盖和粉碎不均匀的根茬存在,这会导致免耕播种机作业部件堵塞和引发二点委夜蛾等病虫害;而传统玉米免耕播种机会在作业时产生大土块影响播种质量。因此,针对小麦秸秆残茬、根茬和大土块造成的不良后果,本文以玉米免耕播种机种行秸秆清理与碎土装置为研究目标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设计了玉米免耕播种机种行秸秆清理与碎土装置,确定了刀具的结构及运动参数。通过对刀具切削小麦秸秆的受力分析,确定刀具的回转半径;由刀具切削根茬的分析,确定刀具的刀片数量;为了刀具具有良好的滑切性能,设计了偏心圆弧的刀具侧切刃刃口曲线;基于刀具的刃口曲线与螺旋升角设计了一体式、单向分离式和双向分离式三种刀具;通过对刀具端点运动轨迹分析,确定刀轴正转、刀轴转速与切土节距;并对刀具进行切土阻力与功耗的理论分析;根据秸秆抛掷的受力与运动分析,确定了秸秆抛掷条件与抛掷位移量。(2)设计了玉米免耕播种机种行秸秆清理与碎土装置的侧板与机具的传动系统。对侧板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分析其产生共振的可能性;根据作业转速的要求,确定齿轮箱、链传动及传动轴等传动系统的参数,保证机具正常作业。(3)通过离散元仿真软件建立秸秆‐土壤‐刀具模型模拟作业过程。根据颗粒间相互作用设定模型参数,并进行仿真试验。基于三种型式的刀具在不同刀轴转速情况下,分析秸秆抛掷侧向位移的仿真结果与模拟的作业效果。(4)以机具的理论设计与仿真试验为基础依据,对机具进行加工、制作与装配,并进行田间试验。基于三种型式的刀具在不同刀轴转速情况下,测定土壤扰动量、秸秆清秸率和秸秆侧向位移,将田间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玉米免耕播种机种行秸秆清理与碎土装置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郑乐[5](2018)在《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传统耕作方式引起的水土流失、扬尘和沙尘暴天气频发、生态恶化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水稻种植中用工多、人工成本高、南方稻区土壤含水率高、秸秆量大韧性强等问题,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水稻精量直播技术相结合,借鉴保护性耕作中条带旋耕理念,提出了一种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技术,研制了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对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的关键技术及部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测定了土壤相关参数,对南方稻区水稻根茬复合体剪切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对三种破茬圆盘进行离散元仿真和土槽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集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装置,平行四杆仿形机构、型孔轮式排种器和弹性地轮驱动于一体的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南方稻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求,对南方稻区的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采用自制的剪切试验装置对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进行了剪切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极限剪切应力与复合体的含水率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与土壤容重呈幂函数关系;与根茬-土壤复合体直径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与剪切速度呈对数函数关系。剪切位置距离根茬中心越远极限剪应力越小,切刃刃角越小极限剪切应力也越小。在4种形状的刃口切刀中,凹圆弧切刃的极限剪切应力最小。在剪切速度450 mm/min、含水率25%、切刃刃角15°时,极限剪切应力最小,为水稻根茬破茬开沟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2)建立了南方稻区土壤和水稻秸秆的离散元模型,以三种类型的破茬圆盘刀、台车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了仿真试验,并通过土槽试验进行了验证,两种试验误差为12%30%。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以缺口圆盘作为主要的破茬工作部件,据此设计了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装置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在2025%之间、秸秆覆盖量小于0.6kg/m2、缺口圆盘直径Φ为435mm、驱动刀轴转速为350r/min、机具的前进速度为3.6 km/h时破茬装置的秸秆切断率和根茬率可以达到90%。(3)设计了一种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可同步完成驱动破茬、开沟、精量播种、覆土和镇压等作业。对水稻免耕旱穴直播机的破茬性能、开沟性能、排种器和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了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增加时,水稻秸秆的切断率和根茬切破率下降,但在驱动刀轴的转速为450r/min时,前进速度2.8 km/h、3.6 km/h和前进速度4.3 km/h时,三种前进速度下秸秆切断率和根茬切破率都达到95%;在鞋靴式(锐角)、鞋靴式(钝角)、标准双圆盘、限深双圆盘和缺口双圆盘的开沟器对比性能试验中,限深双圆盘能开出深13cm、宽46cm的适宜水稻播种的种沟。在地轮滑移率试验中,在土壤含水率为23%,秸秆覆盖量为0.75kg/m2时,地轮滑移率在3%12%。以前进速度为影响因素,采用型孔轮式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在前进速度为2.73.6 km/h时,穴粒数合格率为90.57%,穴距合格率为88.77%。当前进速度超过3.6 km/h时,田间试验的穴距合格率为80%左右。机具较优作业参数为:前进速度3.6km/h、刀轴转速350 r/min。(4)进行了机械免耕直播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和大田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人工免耕撒播相比,机械免耕直播的出苗率高10%,实现了水稻免耕机械精量有序播种,成穴成行,满足水稻直播相关技术要求,与机械插秧和常规耕作机械直播相比产量降低约3%5%。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与人工免耕撒播、常规机械直播和机械插秧相比,每亩节约成本80100元。2017年,在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千山红农场进行了生产试验,采用甬优4149品种,水稻整体生长平衡,株高、穗形均匀,结实率高,无明显病害,平均亩产705.88kg,高于当地平均产量5%。
李国华[6](2018)在《十字槽开沟器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旱区作物在机械化播种施肥作业过程主要存在土壤扰动大,施肥技术落后且施肥量大,易造成作业后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差、前期烧种和后期脱肥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十字槽播种施肥方式,一次开沟可实现种子、种肥双侧分施及种肥、基肥的分层施放,设计了相应的新型十字槽开沟器,有效减少了开沟器作业过程中的土壤扰动,在大施肥量下避免了前期烧种和脱肥现象。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及结论如下:(1)十字槽开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基于十字槽播种施肥方式,确定了以芯铧式开沟器为立刀并在两侧加装横刀的十字槽开沟器结构总体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排种、排肥性能及可行性预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可行。(2)十字槽开沟器设计根据玉米播种施肥的农艺要求,确定十字槽开沟器横刀长度为80 mm、厚度为10 mm、横刀刃角为30°;通过分析确定了两侧横刀的入土角取值范围为15°45°、后倾角的取值范围为0°40°,并完成了十字槽开沟器试验装置的三维建模及试制。(3)土槽试验在室内土槽完成了十字槽开沟器结构参数优化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以土壤扰动率、土壤侧抛距离、水平合力为评价指标,十字槽开沟器在作业速度为4.1 km/h下,横刀后倾角为20.6°、入土角为17°时作业效果最好。(4)基于追踪器示踪法的微观土壤扰动规律探究使用不同颜色且编号不同的追踪器分别表示不同深度处的土壤,对开沟器开沟后土壤运动进行微观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当入土角为45°时,随着入土角增加,土层的混合程度增加;表层土壤扰动范围最大,表层土壤在本层内的比例为74%;入土角为45°时,下层湿土翻到表层的比例最大为17%;入土角为45°时,随着入土角增加,表层干土翻到底层的比例为33%。入土角为30°时和45°时表层追踪器侧抛量分别为14个和13个,表明表层土壤的侧抛的增加率减小。
秦宽[7](2017)在《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播种及开种沟系统设计与试验》文中指出长江流域是我国水稻与小麦的集中产区,因此在此地区,形成了世界上并不多见的稻麦轮作种植模式,此地区作物超高产导致秸秆量过大,因而易采用秸秆集中入沟还田的处理方式。本课题组已研制的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以下简称一体机)能够完成联合收割、开沟和填草的复式作业,达到收获后秸秆集沟还田的目的,整个过程几乎无动土,不破坏土壤结构,为下茬作物提供原茬地免耕播种环境,针对此播种环境,设计播种系统与一体机相结合,以完成秸秆集沟还田后的原茬地播种机械化作业。本研究以一体机为平台,以匹配于一体机的播种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提高一体机播种系统播种质量为目标,使一体机匹配播种系统后达到减少机器作业次数、简化作业工序、增加作业经济效益、缩短收获期播种农时的目的。播种系统的研究包括对其关键机构的参数化设计、理论研究、作业仿真、性能试验,并通过两试验地多季连续田间试验考察设计播种系统的作业质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一体机播种系统排种机构设计与试验针对一体机稻、麦原茬地免耕播种需要,对其播种系统排种机构进行设计与试验。基于一体机的工作原理与安装空间,选型外槽轮排种器作为排种机构排种器,其与种箱一同安装于割台上方上梁处。设计姜堰一体机排种机构动力来源于直流电机,链轮链条传动,其具有不占用机器动力与空间、故障率低的特点,通过排种机构播量试验可知,槽轮开度在2~9mm,排种器槽轮转速在10~60r/min,对应水稻播量范围为2.61~24.17kg/亩;槽轮开度在3~10mm,排种器槽轮转速在10~60r/min,对应小麦播量范围为3.35~28.67kg/亩,满足作物播种的播量范围,此外播量试验表明姜堰一体机排种机构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较大,在此结果基础上,设计黄海一体机排种机构动力来源于前进履带,连杆机构传动,保证排种起停与收获起停一致;排种器转速与机器前进速度保持一致,此外对倾斜输送槽上方排种器排种管弯曲状态进行优化,确定排种管理想弯曲状态。黄海一体机排种机构播量试验表明,槽轮开度在2~9mm,对应水稻播量范围为2.82~25.12kg/亩,槽轮开度在3~10mm,对应小麦播量范围为7.90~40.01kg/亩,此外试验结果表明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相比于姜堰一体机有所下降,达到标准要求值,田间试验结果同样表明黄海一体机实际播量与理论播量差值小于姜堰一体机,提升了播种质量,满足了实际播种需求。(2)一体机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设计与试验针对播种系统原茬地开沟破茬需要,黄海一体机以滚动式开沟器为主线,姜堰一体机以移动式开沟器为主线,对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进行设计与试验。通过理论分析,在安装空间受限的条件下,黄海一体机设计直径为160mm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圆盘开沟器,并对3种单圆盘式开沟器工作过程中对秸秆作用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的设计,可以增大刃口对秸秆作用力垂直分力的最大值,使开沟器更容易切断秸秆残茬。此外为使用成品200mm直径双圆盘开沟器与黄海一体机相匹配,重新设计机架与安装方式,打破原有开沟器安装空间的制约,使用电动升降装置控制开沟器升降,达到方便控制开沟器入土深度的目的,通过蚁群算法优化可知开沟器聚点位置角为72.3°,升降装置上连接点至地面距离为661mm,可保证开沟器最大入土深度达60mm。通过对升降装置伸缩杆所受轴向力的RecurDyn动力学仿真可知,其入土过程所受轴向力最大值为2165.8N,小于其可承受最大轴向力4000N,满足开沟器的入土要求。使用离散元法对黄海一体机开沟器进行开沟破茬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圆盘开沟器沟深与沟宽分别为3.98cm、3.51cm,破茬率为38.3%,160mm直径带有缺口刃口的单圆盘式开沟器沟型尺寸均在3~4cm之间,160mm直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圆盘开沟器破茬率分别为31.5%、27.3%、20.6%。通过场地性能试验进一步考察开沟器开沟破茬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双圆盘开沟器所开沟深与沟宽分别为3.21cm、3.05cm,破茬率为37.8%,160mm直径单圆盘式开沟器沟型尺寸均在2~3cm之间,160mm直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圆盘开沟器破茬率分别为25.6%、20.3%、13.2%;双圆盘开沟器所开沟型尺寸、破茬率均大于任意一款单圆盘式开沟器。在双圆盘开沟机构匹配于一体机的情况下,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影响黄海一体机播种质量的因素值,优化结果表明,机器前进速度为0.46m/s;开沟器入土深度为3.25cm;开沟器固定孔横向距离为16.16mm时,播种质量达到最优。姜堰一体机设计滑刀式开沟器作为播种系统种沟开沟器,滑刀式开沟器入土角为36°,入土隙角为10°。通过性能试验考察滑刀式开沟器开沟破茬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滑刀式开沟器沟型尺寸均在3~4cm之间,残茬移除率为32.9%。(3)一体机播种系统其它机构设计与试验为实现播种系统对种子的覆土功能,设计抛土装置位于集草沟开沟器上方,使开沟器抛出土壤与抛土装置相撞击后,覆盖在已播种区域。抛土装置设计由一对对称的导流板与延伸板构成,导流板宽度为199.5mm,内圆半径为450mm,外圆半径为800mm;延伸板长度范围为10.6~14.2cm,通过场地试验最终确定其最优长度12.0cm。为了实现播种系统的镇压功能,设计镇压轮安装于集草沟开沟器后方,其重量为60kg,半径为125mm,长度为1900mm。(4)一体机播种系统田间试验黄海一体机与姜堰一体机分别在两地进行多年连续田间试验考察设计播种系统的播种质量,夏播水稻、秋播小麦。黄海试验地2016年与2014年秋季小麦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58.1%、28.7%、0.18%、1.46%;57.8%、32.7%、0.29%、1.60%,2016 年各指标均优于 2014 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抛土装置、镇压轮上的改进均对播种质量具有促进作用。2016年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9.17%,比对照组高出0.48%,最高产量可达到478.7kg/亩,高于当地生产田块。试验结果说明黄海一体机满足小麦原茬地播种需求。姜堰试验地2016年与2015年秋季小麦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60.0%、36.9%、1.01%、1.61%;53.3%、35.4%、2.20%、1.71%,2016年播深合格率、断条率、晾籽率标均优于2015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抛土装置、镇压轮上的改进对播种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016年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0.46%,仅比对照组低1.36%,最高产量为298.2kg/亩。试验结果说明姜堰一体机基本满足小麦原茬地播种需求。黄海试验地2017年、2016年与2015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75.5%、27.9%、0.58%、1.56%;73.3%、33.7%、0.56%、1.81%;51.1%、27.6%、0.71%、2.38%,2017 年与 2016 年播深合格率、断条率、晾籽率指标优于2015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抛土装置上的改进对播种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017年整个田块播深合格率、晾籽率优于2016年,说明使用200mm直径成品双圆盘开沟器相比于160mm直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使播深合格率与晾籽率有所提高。2016年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5.88%,最高产量为417.62kg/亩。试验结果说明黄海一体机基本满足水稻原茬地播种需求。姜堰试验地2017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2016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2016年夏季水稻湿种播种与2015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66.7%、26.1%、0.62%、1.21%;66.6%、33.6%、0.56%、1.63%;66.7%、24.7%、0.75%、1.54%;62.2%、35.5%、0.67%、1.72%,对于干种播种,2016年与2017年各指标均优于2015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抛土装置上的改进对播种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016年干种播种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9.12%,湿种播种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0.9%,干种播种最高产量为435.49kg/亩,湿种播种最高产量为434.00kg/亩。以上试验结果说明姜堰一体机基本满足水稻原茬地播种需求。2016年秋季黄海农场试验结果表明,从收获到播种一体机作业每亩总费用为166.7元,低于当地田块的每亩210.9元,节约了作业成本。
张祥彩[8](2016)在《免耕播种机偏转侧滑式防堵开沟器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一年两熟区播种小麦时,地表秸秆覆盖量大、土壤紧实,对免耕播种机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免耕播种机主要是通过动力驱动装置实现秸秆防堵、切断秸秆残茬、创造出种床环境,但其所需的动力较大、结构复杂、土壤破坏严重,不适于我国中小型免耕播种机的作业,也不利于作物生长。因此,本文针对我国中小型免耕播种机作业的需要,研制了可创造良好种床环境且具有耐磨减阻、防堵性能的滑动式开沟器。主要结论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设计不同结构参数的滑动式开沟器进行田问试验,确定铲尖不同结构参数(入土角、刃口曲线、入土隙角、刃口厚度)与种床环境(土壤容重、种沟截面积、表层秸秆扰动量)及作业能耗等指标的关系。通过多目标优化模型综合评价对种床特性、作业能耗的影响,得到滑动式开沟器的最优结构参数:入土角55。、凹线型刃口曲线、入土隙角4。及较小的刃口厚度。(2)通过仿真分析和田间试验,得到滑动式开沟器在开沟作业时的关键受力和磨损部位为铲尖顶端和刃口,且铲尖顶端的磨损最为严重。在铲尖磨损特性分析和结构参数优化的基础上,提出铲尖可替换要求—由于铲尖各部分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将铲尖磨损严重的顶端和刃口分别设计为可替换结构,从而减少开沟器结构的磨损;提出刃口减少对土壤扰动、磨损和降低阻力的要求一设计的刃口曲线的前段圆弧所在圆的直径比后段圆弧的大,减少土壤对刃口表面正压力,进而减小作业阻力和磨损。所设计刃口曲线的方程分别为:前段刃口的曲线方程(x-225)2+(y-389.7)2=202500、后段刃口的曲线方程(x-18.51)2+(y-140.59)2=14400。(3)在对秸秆覆盖形式和堵塞方式分析的基础上,明确适于滑动式开沟器作业的秸秆覆盖条件。通过滑动式开沟器铲柄对表层秸秆的扰动和受力分析,明确秸秆的运动规律,建立秸秆堵塞模型。对模型中影响秸秆滑动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在铲柄前端堆集的秸秆会滑到种带两侧并产生侧滑效果,侧滑受表层秸秆覆盖情况的影响较大。(4)在秸秆堵塞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秸秆侧滑防堵的思路;设计了秸秆偏转侧滑防堵装置。根据产生侧偏效果的要求,合理设计了“铲柄—弹簧—侧偏板”的结构。通过偏转侧滑防堵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和铲柄对秸秆的扰动试验,确定偏转板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80mm、150mm;选择回位弹簧的参数:线径1mm、外径10mm、长度26mm。(5)在以上理论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免耕播种机偏转侧滑式防堵开沟器的整体结构和关键参数,并对其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开沟作业后的土壤扰动量满足作业要求;对土壤水稳团聚体的破坏不明显,减少对种床土壤的破坏,有利于作物生长;铲尖的磨损主要集中于铲尖顶端的可替换板处,且减少对上端刃口的磨损量;在秸秆全量粉碎覆盖的条件下,秸秆扰动宽度和清除率分别为15.9cm、74.47%,未出现堵塞现象。所设计的该免耕防堵开沟器,满足中小型免耕播种机的作业要求。
李俊虎[9](2016)在《机械式免耕精量播种机核心部件分析及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地区土壤颗粒干燥、松软,贫瘠而且蓄水保墒能力弱。传统耕种模式导致土质养分不断下降,土地退化日趋严重,进而沙尘肆虐。虽然新疆土地资源丰富,但耕地面积仅占农用地6.54%,适宜耕作的绿洲面积极为有限。所以无论是从生态保护还是提高居民粮食产能来说,研究免耕播种机械并对其进行大面积推广至关重要。本课题针对兵团地区区域特点,分析研究了一种满足高效种植要求的机械式免耕播种机。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免耕播种机传动系统的结构进行了设计,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出播种后的株距。结合气力式和机械式两种排种装置的特点,本研究采用机械式夹持式排种器。设计了一种平行四杆仿形机构,结合破茬开沟器和双圆盘开沟器的优缺点,设计一种复合式开沟器,确定了破茬开沟器和双圆盘开沟器的结构参数。(2)播种机传动装置十字轴万向节在传动过程中常因传动的不均匀性,引起轴承振动、弹簧销子断裂等,故需要选择合适的安装角度。考虑中间轴的柔性特性,基于刚柔耦合理论在ADAMS软件中建立双十字轴万向节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针对三种不同的轴间角组合,对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最终采用?1??2?0?的安装方案实现等速传动,减小了动力传递的不均匀性。(3)对破茬开沟器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等效应力最大值远小于开沟器材料的许用应力,最大等效应变量较小,能够保证播种机工作时开沟的质量。计算了双圆盘开沟器圆盘在入土最深处的瞬间受力及载荷分布情况,对开沟器圆盘进行了静力校核,结果表明满足强度要求。对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做模态分析,根据其振型云图可知拉杆和后支架为构件的薄弱环节,对机构进行改进优化,改进后的仿形机构各阶振动振幅减小。(4)为考察播种机关键部件的可靠性和播种机的工作性能,实施样机的田间作业性能试验。选取了影响播种机性能指标的关键因素A(理论粒距)和B(作业速度),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因素水平的最优组合,得到理论粒距为21cm,作业速度为4.5km/h时播种机作业效果最理想。试验结果显示:破茬开沟效果较好,双圆盘开沟器可以有效的清除工作部件的残茬,能够满足工作要求,经过计算地轮滑移率为??6.10%。证明各零部件在田间免耕播种作业时能够正常工作,机具稳定可靠,仿形效果理想,保证了播种粒距均匀性和播种深度的一致性。
罗征[10](2016)在《原茬地12行小麦免耕播种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我国黄淮海一年两熟地区三秋收获后秸秆覆盖量大、残留根茬粗壮、小麦播种行距窄、土壤坚实度大等易导致小麦免耕播种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新型防堵装置的原茬地小麦免耕播种机,主要工作内容和取得工作成果如下:(1)整机设计。根据一年两熟地区小麦免耕播种遇到的问题以及小麦免耕播种的技术要求,针对性的提出原茬地小麦免耕播种的设计要求,利用CATIA对原茬地小麦免耕播种机进行了虚拟设计。(2)轻型种床整备装置的设计。确定了轻型种床整备装置的整体结构和相关技术参数;设计了传动系统;完成了对刀齿的选型和排列布置并进行了分析验证;运用离散元软件EDEM刀辊进行了虚拟旋耕试验来检验是否满足实际作业要求;对刀辊进行了力学和模态分析来验证刀辊的整体设计是否合理。结果表明:虚拟旋耕试验的出旋耕后地表平整度在1.5cm左右,旋耕层深度合格率大于92.53%,高于NY/T 499—2013《旋耕机作业质量》要求的标准,刀轴的理论外径为30mm,刀轴的设计满足强度要求,刀辊固有频率的转速远远小于发生共振时的临界转速。(3)播种单体的设计。采用平行四连杆单体仿形,仿形量为80mm,仿形效果良好;凿型铲式开沟器入土角α=30°,铲尖张角β=25°,体型紧凑,入土性能强,对土壤的扰动小,回土能力,铲尖可拆卸,使用寿命长;镇压轮与单体机架固定连接,可同时起到镇压、限深、仿形的功用;对播种单体建立了作业时力学模型,确定了其正常作业所需条件。(4)样机试制和田间试验。明确了田间试验的目的。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为5.2km时,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32.39%,播种深度合格率为93.33%、变异系数为11.2%,各项指标均能满足GB/T 20865-2007《免耕施肥播种机》对小麦免耕播种的要求。机具通过性好,地轮滑移率小,排种排肥效果好。
二、2BMFS-5-/10型免耕播种机存在问题及改进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BMFS-5-/10型免耕播种机存在问题及改进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免耕播种机开沟施肥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免耕施肥装置的研究现状 |
1.2.1 施肥装置的一般结构 |
1.2.2 开沟器的研究现状 |
1.2.3 施肥装置的连接方式的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课题来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免耕施肥装置的结构设计 |
2.1 施肥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2.1.1 施肥的深度及均匀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2 施肥管堵肥问题 |
2.2 免耕播种机施肥装置的技术要求 |
2.3 双圆盘开沟器的设计 |
2.3.1 双圆盘开沟器工作原理 |
2.3.2 双圆盘开沟器的理论分析 |
2.3.3 双圆盘开沟器的参数设计 |
2.4 连接装置的结构设计 |
2.4.1 原连接装置的设计 |
2.4.2 连接装置的机构改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施肥装置的有限元分析 |
3.1 ANSYS有限元软件 |
3.2 双圆盘有限元分析 |
3.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2 有限元分析结果 |
3.3 连接装置的有限元分析 |
3.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2 竖连接支架有限元分析结果 |
3.3.3 双圆盘支架有限元分析结果 |
3.3.4 连接装置有限元分析结果 |
3.4 施肥装置图纸输出及机加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EDEM的离散元分析与研究 |
4.1 离散元分析法 |
4.1.1 计算流体力学(CFD)概念 |
4.1.2 离散元法简析 |
4.1.3 软颗粒接触模型(Hertz-Mi ndlin)的计算 |
4.2 施肥装置的模型建立 |
4.2.1 化肥颗粒模型建立 |
4.2.2 模型变量参数设定 |
4.3 弹性力对施肥效果的影响 |
4.3.1 理论分析 |
4.3.2 模拟验证 |
4.4 弹性力对施肥管极限角度的影响 |
4.4.1 理论分析 |
4.4.2 模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肥装置田间试验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内容 |
5.3 田间试验准备 |
5.3.1 试验地概况 |
5.3.2 试验田土壤坚实度的测试 |
5.3.3 土壤秸秆覆盖量的测试 |
5.3.4 土壤秸秆覆盖率的测试 |
5.3.5 土壤水分含量的测试 |
5.4 试验仪器与设备 |
5.5 施肥装置参数的双因素分析 |
5.5.1 试验方案设计 |
5.5.2 试验结果分析 |
5.6 免耕施肥装置性能测试 |
5.6.1 免耕施肥装置的匹配性及通过性检测 |
5.6.2 排肥性能检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2)北方旱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北方旱作区保护性耕作发展概况 |
1.1 黄淮平原区 |
1.1.1 冬小麦收获及秸秆覆盖 |
1.1.2 免耕施肥联合播种机播种玉米 |
1.1.3 玉米收获 |
1.1.4 小麦播种 |
1.2 东北黑土区 |
1.2.1 秸秆翻埋模式 |
1.2.2 秸秆碎混模式 |
1.2.3 秸秆覆盖免耕模式 |
1.3 松嫩平原区 |
1.3.1 秸秆全覆盖直接免耕播种模式 |
1.3.2 宽窄行倒茬平作交替休闲种植模式 |
1.3.3 高留茬垄侧种植免耕播种模式 |
1.3.4 高留茬 (或留置全秸秆) 等行距苗带浅旋少耕模式 |
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2.1 保护性耕作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
2.2 解决方案 |
2.2.1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
2.2.2 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农机与农艺融合 |
2.2.2.1 种植模式不稳定、机具难配套 |
2.2.2.2 农机不能满足农艺对秸秆处理的要求 |
2.2.3 形成因地适宜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
2.2.4 加大推广力度 |
3 展望 |
1) 因地制宜, 完善适应不同区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
2) 加大配套相关农机具的研制。 |
3) 在保护性耕作推广中, 加大宣传培训, 提高农民认知程度。 |
(3)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 保护性耕作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分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兵团气候特征 |
2.1.2 兵团水资源 |
2.1.3 兵团农业 |
2.2 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实施条件 |
2.2.1 实施概况 |
2.2.2 主要技术模式 |
2.2.3 主要技术及机具配备情况 |
2.3 典型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现状分析 |
2.3.1 区域基本情况 |
2.3.2 机械化现状 |
2.3.3 项目实施情况 |
2.4 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 |
3.1 问卷设计 |
3.1.1 调查问卷设计步骤 |
3.1.2 调查问卷设计原则 |
3.1.3 问卷结构划分 |
3.1.4 调查问卷指标体系设计 |
3.1.5 问卷发放与数据处理 |
3.2 数据处理方法 |
3.2.1 Excel数据整理 |
3.2.2 SPSS数据分析法 |
3.2.3 AHP层次分析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SPSS数据分析 |
4.1.1 样本结构分析 |
4.1.2 数据信度分析 |
4.1.3 数据效度分析 |
4.1.4 多重响应分析 |
4.1.5 结果讨论 |
4.2 AHP层次分析 |
4.2.1 构建层次模型 |
4.2.2 构建各层次的判断矩阵 |
4.2.3 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 |
4.2.4 一致性检验 |
4.2.5 结果讨论 |
4.3 影响因素 |
4.4 对策建议 |
4.4.1 政策层面 |
4.4.2 技术层面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附件 |
(4)玉米免耕播种机种行秸秆清理与碎土装置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秸秆清理与碎土装置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秸秆清理与碎土装置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秸秆清理与碎土装置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秸秆清理与碎土装置刀具的研究 |
2.1 刀具结构参数的确定 |
2.1.1 刀具回转半径的确定 |
2.1.2 刀具的刀片数量确定 |
2.1.3 刀具侧切刃刃口曲线设计 |
2.1.4 刀具导程的确定 |
2.1.5 刀具型式的设计 |
2.2 刀具运动参数的确定 |
2.2.1 刀具旋向的确定 |
2.2.2 刀轴转速的确定 |
2.2.3 切土节距的确定 |
2.2.4 切土功耗及阻力分析 |
2.3 秸秆抛掷分析 |
2.3.1 秸秆抛掷受力分析 |
2.3.2 秸秆抛掷运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装置的侧板与机具传动系统的设计 |
3.1 秸秆清理与碎土装置侧板的设计 |
3.2 机具传动系统的设计 |
3.2.1 齿轮箱的设计 |
3.2.2 传动轴的设计 |
3.2.3 链传动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离散元仿真试验 |
4.1 离散元仿真概念 |
4.2 离散元仿真参数设定及模型建立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秸秆清理与碎土装置田间试验 |
5.1 机具整体结构及技术参数 |
5.2 秸秆清理与碎土装置田间试验 |
5.2.1 试验目的、条件及内容 |
5.2.2 试验方案 |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中文详细摘要 |
(5)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 |
1.3 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发展及现状 |
1.4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的发展现状 |
1.4.1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内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发展现状 |
1.4.3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南方稻区的发展现状 |
1.4.4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 |
1.4.5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作用和意义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水稻茬地土壤参数测定及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2 水稻茬地土壤参数测定 |
2.2.1 土壤颗粒大小的测定 |
2.2.2 土壤含水率测定 |
2.2.3 土壤容重 |
2.2.4 土壤颗粒密度 |
2.2.5 土壤孔隙率 |
2.2.6 土壤内聚力和内摩擦系数的测定 |
2.2.7 土壤液塑限测定 |
2.2.8 土壤坚实度 |
2.2.9 结果与分析 |
2.3 水稻秸秆参数测定及切断试验 |
2.3.1 水稻秸秆参数测定 |
2.3.2 水稻秸秆切断转速试验 |
2.4 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结构特征及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
2.4.1 水稻根茬的外观形态以及结构特征 |
2.4.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及装置 |
2.4.2.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4.2.2 试验设备与装置 |
2.4.2.3 剪切极限测定 |
2.4.2.4 试验方法 |
2.4.3 试验设计 |
2.4.3.1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4.3.2 正交试验设计 |
2.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4.1 根土复合体含水率因素试验 |
2.4.4.2 根土复合体的土壤容重因素试验 |
2.4.4.3 水稻根茬直径对极限切割力的影响 |
2.4.4.4 切割位置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5 剪切速度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6 切刃刃角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7 切刀形状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8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并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防堵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
3.1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具破茬装置的研究现状 |
3.1.1 免耕播种机发生堵塞的形式 |
3.1.2 国外免耕机具防堵方案和防堵装置 |
3.1.3 国内免耕机具防堵方案和防堵装置 |
3.2 水稻茬地破茬防堵装置的设计与工作原理 |
3.2.1 破茬装置的初步选型和设计 |
3.2.2 刀片运动分析 |
3.2.3 驱动破茬防堵装置的功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
3.2.3.1 建立目标函数 |
3.2.3.2 破茬装置功率计算 |
3.3 破茬装置的离散元仿真分析 |
3.3.1 离散元方法在土壤切削中的应用 |
3.3.2 驱动破茬装置的离散元模型 |
3.4 三种不同种类的圆盘破茬开沟性能土槽试验 |
3.4.1 试验设备 |
3.4.2 试验设计 |
3.4.3 结果与分析 |
3.5 稻茬地破茬装置的改进设计与参数优化 |
3.5.1 驱动圆盘尺寸设计 |
3.5.2 切割类型 |
3.5.3 砍切与砍滑切 |
3.5.4 圆盘刀滑切角的分析与设计 |
3.5.5 驱动圆盘刀安装角度设计与分析及有限元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整机设计 |
4.1 稻茬地水稻免耕精量穴旱穴直播机的设计依据 |
4.1.1 免耕栽培的农艺要求 |
4.1.2 免耕播种机工作要求 |
4.1.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原则 |
4.2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工作原理与整机结构 |
4.2.1 整机结构 |
4.2.2 工作原理 |
4.2.3 主要技术参数 |
4.2.4 关键部件设计 |
4.2.5 传动设计 |
4.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开沟播种装置的选型与设计 |
4.3.1 播种机开沟器概述 |
4.3.2 开沟器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
4.4 仿形机构设计 |
4.4.1 仿形机构方案的确定 |
4.4.2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播机平行四杆仿形机构 |
4.4.3 四连杆机构参数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田间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
5.1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田间性能试验 |
5.1.1 试验地块情况 |
5.1.2 破茬性能试验 |
5.1.3 开沟性能试验 |
5.1.4 排种器性能试验 |
5.1.5 地轮滑移率试验 |
5.2 水稻机械免耕精量直播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5.2.2 调查的项目和方法 |
5.2.3 试验数据和分析 |
5.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的田间生产试验 |
5.3.1 广东增城教学科研基地 |
5.3.2 广东惠州博罗水稻种植基地 |
5.3.3 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农场 |
5.3.4 经济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6.3.1 机械免耕直播水稻的经验总结 |
6.3.2 机械免耕水稻直播在生产应该注意的问题 |
6.3.3 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博学位期间科研活动和发表的论文 |
(6)十字槽开沟器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免耕播种机整机技术水平 |
1.2.2 免耕播种施肥技术及装置研究现状 |
1.2.3 开沟器研究现状 |
1.2.4 耕层土壤扰动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开沟器设计 |
2.1 作物种植农艺要求 |
2.2 十字槽开沟器工作原理 |
2.3 十字槽开沟器结构方案设计 |
2.4 十字槽开沟器结构设计 |
2.4.1 十字槽开沟器立刀设计 |
2.4.2 十字槽开沟器横刀参数设计 |
2.4.3 十字槽开沟器试验装置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槽试验方案设计及实施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设计 |
3.2.1 试验指标及测量方法 |
3.2.2 试验因素及水平 |
3.2.3 试验方案设计 |
3.3 试验实施 |
3.3.1 试验仪器设备 |
3.3.2 试验准备 |
3.3.3 试验实施 |
3.4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4.1 单因素对土壤扰动率的影响 |
3.4.2 单因素对土壤侧抛距离的影响 |
3.4.3 单因素对水平合力的影响 |
3.5 多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5.1 各因素交互作用对土壤扰动率的影响 |
3.5.2 各因素交互作用对土壤侧抛距离的影响 |
3.5.3 各因素交互作用对水平合力的影响 |
3.6 十字槽开沟器排种、排肥性能试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追踪器示踪法对土壤扰动的微观分析 |
4.1 示踪法试验目的 |
4.2 示踪法简介 |
4.3 示踪法试验仪器设备 |
4.3.1 小型土钻 |
4.3.2 三维坐标测量仪 |
4.4 试验实施 |
4.4.1 追踪器布置 |
4.4.2 追踪器位置坐标测量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土壤扰动分析 |
4.5.2 土壤侧抛量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播种及开种沟系统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 |
1.1.1 国外技术研究现状 |
1.1.2 国内技术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内秸秆还田播种机研究现状 |
1.4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线路 |
1.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排种机构设计与试验 |
2.1 一体机播种系统总体方案分析 |
2.1.1 轮作区稻麦生长规律与种植模式分析 |
2.1.2 稻播季免耕播种环境特性与机械化要求 |
2.1.3 麦播季免耕播种环境特性与机械化要求 |
2.1.4 一体机基础结构分析 |
2.1.5 一体机工作原理 |
2.1.6 一体机工作模式特点 |
2.1.7 一体机播种系统设计目标 |
2.1.8 一体机播种系统安装位置分析 |
2.2 播种系统种排种机构选型与设计 |
2.2.1 排种机构排种器的选型要求 |
2.2.2 排种器的选型 |
2.2.3 排种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4 排种器排量的计算 |
2.2.5 种箱位置及尺寸 |
2.2.6 排种器传动机构设计 |
2.2.6.1 姜堰一体机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 |
2.2.7 姜堰一体机排种机构播量试验 |
2.2.7.1 试验目的 |
2.2.7.2 试验方法 |
2.2.7.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8 黄海一体机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 |
2.2.9 特殊位置排种管形状确定 |
2.2.9.1 排种管形状分析 |
2.2.9.2 排种状态的离散元仿真 |
2.2.9.3 仿真试验结果 |
2.2.10 黄海一体机排种机构播量试验 |
2.2.10.1 试验目的 |
2.2.10.2 试验方法 |
2.2.10.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设计与试验 |
3.1 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设计 |
3.1.1 开沟机构作业环境分析 |
3.1.2 开沟机构开沟器设计要求 |
3.2 滚动式开沟器设计 |
3.2.1 滚动式开沟器安装条件分析 |
3.2.2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设计 |
3.2.2.1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长度的确定 |
3.2.2.2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个数的确定 |
3.2.2.3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形状的设计 |
3.2.2.4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侧向曲率确定 |
3.2.2.5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开沟运动过程 |
3.2.2.6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工作过程对秸秆残茬作用力分析 |
3.2.3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设计 |
3.2.3.1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设计 |
3.2.3.2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侧向曲率确定 |
3.2.3.3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开沟器运动过程分析 |
3.2.3.4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工作过程对秸秆残茬作用力分析 |
3.2.4 单圆盘式开沟器设计 |
3.2.4.4 单圆盘式开沟器工作过程对秸秆残茬作用力分析 |
3.2.5 弧形齿式、缺口式圆盘开沟器与单圆盘式开沟器切茬力分析结果 |
3.2.6 弧形齿式、缺口式圆盘开沟器与单圆盘式开沟器加工成型 |
3.3 双圆盘开沟器机构设计 |
3.3.1 双圆盘开沟器主要结构 |
3.3.2 双圆盘开沟器安装机架位置改进 |
3.3.3 双圆盘开沟器机架及升降装置的设计 |
3.3.4 双圆盘开沟器机构安装位置的设计与优化 |
3.3.5 双圆盘开沟器升降装置受力仿真分析 |
3.3.5.1 仿真条件与过程 |
3.3.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6 双圆盘开沟器排种管固定装置位置的改进 |
3.4 滚动式开沟器离散元仿真试验 |
3.4.1 试验目的 |
3.4.2 使用软件说明 |
3.4.3 仿真条件设置 |
3.4.4 仿真试验过程 |
3.4.5 仿真试验方法 |
3.4.5.1 沟型仿真试验方法 |
3.4.5.2 破茬率仿真试验方法 |
3.4.6 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6.1 沟型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6.2 破茬率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滚动式开沟器性能试验 |
3.5.1 试验目的 |
3.5.2 试验设备与场地 |
3.5.3 试验方法 |
3.5.3.1 沟型试验方法 |
3.5.3.2 破茬率试验方法 |
3.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4.1 沟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4.2 破茬率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影响播种质量因素优化试验 |
3.6.1 试验因素 |
3.6.2 试验方法与试验指标 |
3.6.3 试验设备与场地 |
3.6.4 多因素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
3.6.5 响应曲面分析 |
3.6.6 参数优化与验证试验 |
3.6.6.1 影响播种质量因素的参数优化 |
3.6.6.2 验证试验 |
3.7 滑刀式开沟器设计 |
3.7.1 滑刀式开沟器机架设计 |
3.7.2 滑刀式开沟器总体结构 |
3.7.2.1 滑刀式开沟器入土角设计 |
3.7.2.2 滑刀式开沟器入土隙角的设计 |
3.8 滑刀式开沟器性能试验 |
3.8.1 试验目的 |
3.8.2 试验设备与场地 |
3.8.3 试验方法 |
3.8.3.1 秸秆残茬移除率试验方法 |
3.8.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其它机构设计与试验 |
4.1 抛土装置的改进设计 |
4.1.1 抛土装置覆土农艺要求 |
4.1.2 集草沟开沟器抛土特性分析 |
4.1.3 原有抛土装置结构分析 |
4.1.4 抛土装置结构改进 |
4.1.4.1 抛土装置导流板的设计 |
4.1.4.2 抛土装置延伸板的设计 |
4.1.5 抛土装置延伸板长度调节装置设计 |
4.2 抛土装置性能试验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设备与场地 |
4.2.3 试验方法 |
4.2.3.1 单侧抛土幅宽试验方法 |
4.2.3.2 覆土厚度试验方法 |
4.2.3.3 抛土均匀性试验方法 |
4.2.3.4 碎土率试验方法 |
4.2.4 抛土装置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镇压轮的设计 |
4.3.1 镇压轮机架设计 |
4.3.2 镇压轮关键参数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田间试验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条件 |
5.3 黄海试验地小麦播种试验 |
5.3.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
5.3.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
5.3.3 试验方法 |
5.3.3.1 测区的确定 |
5.3.3.2 播种深度合格率计算方法 |
5.3.3.3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测量方法 |
5.3.3.4 断条率测量方法 |
5.3.3.5 晾籽率测量方法 |
5.3.3.6 出苗率测量方法 |
5.3.3.7 小麦测产方法 |
5.3.4 试验结果 |
5.3.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
5.3.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
5.3.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
5.3.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
5.3.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
5.3.4.6 2016年小麦试验测产结果 |
5.3.5 试验结果分析 |
5.4 姜堰试验地小麦播种试验 |
5.4.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
5.4.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
5.4.3 试验方法 |
5.4.4 试验结果 |
5.4.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
5.4.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
5.4.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
5.4.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
5.4.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
5.4.4.6 2016年小麦试验测产结果 |
5.4.5 试验结果分析 |
5.5 黄海试验地水稻播种试验 |
5.5.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
5.5.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
5.5.3 试验方法 |
5.5.3.1 水稻测产方法 |
5.5.4 试验结果 |
5.5.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
5.5.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
5.5.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
5.5.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
5.5.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
5.5.4.6 2016年水稻试验测产结果 |
5.5.5 试验结果分析 |
5.6 姜堰试验地水稻播种试验 |
5.6.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
5.6.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
5.6.3 试验方法 |
5.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6.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
5.6.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
5.6.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
5.6.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
5.6.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
5.6.4.6 2016年水稻试验测产结果 |
5.6.5 试验结果分析 |
5.7 一体机播种系统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
5.8 一体机播种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与生产率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6.3 研究创新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免耕播种机偏转侧滑式防堵开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免耕防堵装置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开沟破茬装置研究概况 |
1.5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开沟器铲尖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
2.1 种床处理的意义及作业性能分析 |
2.2 试验设备和方法 |
2.3 开沟器结构参数对种床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2.4 开沟器结构参数对作业能耗影响的试验研究 |
2.5 开沟器结构参数优化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沟器铲尖结构设计 |
3.1 开沟器的受力情况分析 |
3.2 开沟器的关键磨损部位分析 |
3.3 滑动式开沟器铲尖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侧滑防堵技术研究 |
4.1 田间秸秆的覆盖方式及堵塞形式分析 |
4.2 秸秆堵塞模型的建立 |
4.3 秸秆特性分析 |
4.4 秸秆的挤压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偏转侧滑防堵装置研究 |
5.1 防堵装置的方案选择 |
5.2 侧偏防堵装置的工作原理 |
5.3 侧偏防堵装置关键参数设计 |
5.4 验证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田间试验 |
6.1 开沟器整体结构设计 |
6.2 田间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内容 |
7.3 存在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机械式免耕精量播种机核心部件分析及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免耕播种机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免耕播种机研究概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2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免耕播种机关键部件设计研究 |
2.1 免耕播种机总体结构设计 |
2.1.1 免耕播种机的设计要求 |
2.1.2 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3 免耕播种机主要特征和技术参数 |
2.1.4 排种装置的选择 |
2.2 机具传动系统设计及株距计算 |
2.3 仿形机构的设计 |
2.4 播种机开沟器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播种机万向节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建模及仿真分析 |
3.1 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
3.2 播种机传动装置几何模型的建立 |
3.3 基于有限元的模态提取 |
3.3.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3.3.2 中间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3 中间轴模态参数求解 |
3.3.4 MNF文件的生成 |
3.4 双十字轴万向节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 |
3.4.1 建立刚性体动力学模型 |
3.4.2 建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
3.5 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 |
3.5.1 参数的设置 |
3.5.2 模型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NSYS的关键部件有限元工程分析 |
4.1 破茬开沟器有限元分析 |
4.1.1 有限元分析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
4.1.2 破茬开沟器受力分析 |
4.1.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1.4 破茬开沟器模型材料的应用 |
4.1.5 单元类型的选择和网格划分 |
4.1.6 定义外载荷和约束条件 |
4.1.7 计算与结果分析 |
4.2 双圆盘开沟器有限元分析 |
4.2.1 双圆盘开沟器圆盘受力分析 |
4.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3 双圆盘开沟器圆盘模型材料的应用 |
4.2.4 双圆盘开沟器圆盘网格划分 |
4.2.5 定义外载荷和约束条件 |
4.2.6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 仿形机构的模态分析 |
4.3.1 仿形机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仿形机构模型材料的应用 |
4.3.3 仿形机构网格的划分 |
4.3.4 模态计算及结果分析 |
4.3.5 仿形机构结构改进与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样机田间性能试验 |
5.1 试验目的和方法 |
5.1.1 试验目的 |
5.1.2 试验方法 |
5.2 试验前期准备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设备 |
5.2.3 试验环境 |
5.3 试验实施 |
5.3.1 试验方案 |
5.3.2 试验过程 |
5.3.3 试验数据处理 |
5.3.4 试验结果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5.4.1 极差分析 |
5.4.2 方差分析 |
5.4.3 响应曲面法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10)原茬地12行小麦免耕播种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免耕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免耕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免耕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原茬地小麦免播种机总体方案设计 |
2.1 设计要求 |
2.2 总体方案设计及作业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3 轻型种床整备装置设计 |
3.1 构成及工作原理 |
3.2 传动系统设计 |
3.3 行间耕作装置设计 |
3.3.1 刀轴转速确定与变速箱的设计 |
3.3.2 耕作深度及旋耕弯刀的选型 |
3.3.3 刀座间距的设计 |
3.3.4 旋耕速度比和切土节距的计算 |
3.4 旋耕弯刀排列设计与虚拟仿真试验 |
3.4.1 旋耕弯刀排列设计 |
3.4.2 刀辊的虚拟仿真试验 |
3.5 刀辊的力学分析 |
3.5.1 刀辊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
3.5.2 刀轴的应力分析 |
3.5.3 刀辊的模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播种单体设计 |
4.1 播种单体设计原则 |
4.2 仿形机构的设计 |
4.2.1 免耕播种机仿形形式与结构类型 |
4.2.2 播种单体仿形机构的设计 |
4.3 种箱的设计 |
4.4 播种开沟器选择 |
4.5 镇压轮的设计 |
4.6 播种单体作业时的受力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5 样机试制与田间试验 |
5.1 样机试制与主要技术参数 |
5.2 田间试验 |
5.2.1 田间试验的目的 |
5.2.2 试验装置及仪器 |
5.2.3 试验地条件 |
5.2.4 试验材料 |
5.2.5 试验方法 |
5.2.6 试验结果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2BMFS-5-/10型免耕播种机存在问题及改进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免耕播种机开沟施肥装置研究[D]. 孟祥庆.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北方旱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 位国建,荐世春,方会敏,彭强吉,牛萌萌.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03)
- [3]新疆兵团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杨继芳. 石河子大学, 2018(02)
- [4]玉米免耕播种机种行秸秆清理与碎土装置的设计[D]. 李思越.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3)
- [5]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D]. 郑乐.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十字槽开沟器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D]. 李国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7]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播种及开种沟系统设计与试验[D]. 秦宽.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免耕播种机偏转侧滑式防堵开沟器研究[D]. 张祥彩.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2)
- [9]机械式免耕精量播种机核心部件分析及性能试验研究[D]. 李俊虎.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10]原茬地12行小麦免耕播种机关键技术研究[D]. 罗征.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