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别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几种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马春霖[1](2014)在《与形容词重叠式相关研究》文中指出形容词重叠一直以来是现代汉语语法中的一项热门的课题,研究成果也很丰硕。虽然如此,从泰国留学生的角度来看该课题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大概可分为两个方面:(1)形容词重叠式和其基式量性特征的差别;(2)研究形容词次范畴,探讨它们重叠能力的差别及其特点。所讨论的形容词小类包括近义形容词、可重叠为ABAB式的性质形容词、颜色类单音节形容词和度量形容词。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首先说明本文所研究的范围,即包括形动兼类词、形名兼类词等。其次,总结以往对形容词可重叠的条件,主要有语义条件、构词方式、语用条件和韵律条件。然后,基于形容词重叠具有开放性这个观点,从几本词典搜集出来了不少新产生重叠式的形容词。此外,也发现有不少新产生重叠式的形容词不符合形容词可重叠的条件。最后,根据我们统计的结果也发现一些近义形容词同样不符合可重叠的条件。由此本文换另外一种角度来看可重叠和不可重叠的近义形容词,即探讨它们的句法语义特征,为日后对它们不能重叠的原因进行解释而打下基础。第三章主要探讨形容词重叠式和其基式的量性差别。基于以往的研究,形容词重叠式和其基式在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时会有不同的表现。研究发现这样的差别如果从量性特征来看,形容词会因处在不同的句法环境而发生量性的变化。比如,大多数的形容词重叠式充当定语后要在其后面加“的”,这是因为形容词处在重叠的句法形式时,其量性已经发生变化。为了能继续充当定语,需要在句子中进行调整。第四章借助形容词动态化的概念来探讨性质形容词ABAB重叠式的几个方面。首先通过考察“V一下”和“AB一下”两个格式,我们认为性质形容词ABAB重叠式除了表示状态持续的时量短或动量少以外,在某些句子里还可表达委婉语气。其次,本文还把性质形容词ABAB重叠式与动态化形容词和其他重叠形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让我们更加清楚ABAB重叠式的特点。再次,考察每个ABAB重叠式表动态化的不同的程度,有的其程度较高,如“清醒清醒”;有的其程度较低,如“凉快凉快”。最后,对性质形容词ABAB重叠式发生动态化的动因和机制进行考察。第五章以十二个单音节颜色类形容词为研究对象,考察它们重叠能力以及句法语义功能的差别。根据这些差别可以把它们分为四组:“白、黑、红”,“黄、蓝、绿”,“灰、紫、粉”和“橙、棕、褐”。这十二个单音节颜色类形容词除了句法层面有差别以外,在词汇层面也表现出来。此外,从本人的母语(即泰语)来看,大部分的情况与汉语相似,只有几个方面与汉语不同。根据上面几个方面的差别,本章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颜色类形容词表现不同的原因。第六章主要考察空间性度量形容词重叠式的不对称和标记性现象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我们可把度量形容词分为积极度量形容词和消极度量形容词两类,而这两类度量形容词的差别表现在不对称和标记方面。它们重叠了以后在该方面上与其基式表现得一致,即前者是无标记,后者是有标记。从传达信息的功能来看,消极度量形容词重叠式倾向于表示反预期信息。根据关联标记模式的观点,我们可把积极和消极度量形容词、其他积极和消极词语和表达信息的种类三个不同的范畴组成不同的关联标记模式。第七章为结束语。
林文贤(Pimporn Wattanakamolkul)[2](2017)在《面向泰国汉语教学的汉语同素词难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词汇,作为语言建筑材料,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词汇中同素词及同素词群的教学是泰国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之一。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同素词时偏误率较高,这与汉语同素词的习得难度有关。本文以对比语言学理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理论等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同素词相关研究的梳理与分析,从泰国汉语同素词教学的角度入手,采用语料库分析法、调查法和访谈法,指出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发现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通用教材难度等级设计与实际的不匹配之处并通过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教材《发展汉语:初级、中级和高级汉语(上下册)》中的同素词群进行构词数及语义分类的统计与匹配分析。Lado(1957)提出对比可以揭示两种语言的异同。两种语言在意义、结构、共同语素等相同的部分有利于学习者的目的语学习,相异的部分可以预测为目的语学习的难点。本文依据语言对比理论,从词义出发,把汉泰同素词的对比结果分为词义对应、词义部分对应和词义不对应等三种情况。并从词语结构、共同语素成分和词性等方面进行汉泰同素词对比分析。本研究借鉴C.Prator(1967)和Ellis(1985)的难度等级模式,将同素词学习难度分为六个难度等级,依据共同语素成分、意义、词性和用法等四个标准作为分析参数标准。关于难度等级模式,除了考虑两种语言的对比之外,本研究还从词汇内部的特征、学生的水平以及学生的同素词学习困难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本研究将同素词难易程度分为六个等级,并为验证预测结果,抽取了 91个词群,共120个词。设计了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词义理解的调查,以泰国136个大学三年级学生作为中级汉语水平测试对象,以99个四年级学生作为高级汉语水平测试对象。主要分析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习得的错误率,分析每一等级词的汉泰对应情况。然后,确定同素词中的难易等级,探析难易度形成的原因,并基于调查,归纳和分析了泰国学生的汉语同素词习得偏误类型。本调查结果发现,本文所预测的难度等级和实际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所预测的难度顺序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而实际的结果难度显示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六级≈五级。总之,同素词难度等级较低的是一、二级词,说明汉泰两种语言的差异较小,用法不复杂,而且具有对应的共同语素,这有助于汉语学习。三级和四级的难度差别不大,因汉泰两种语言的对应复杂性问题,可能对词语难度等级难以明确地划分,所以这两个等级大致可以划为同一个阶段。就五级和六级而言,五级可能比六级的难度略高,原因是五级词义项的用法存在交叉现象,有的词在泰语中没有对应的形式,对学习者来说难度较大。六级词的义项较多,虽然语义轻重和适用范围不同加大了词语习得难度,但词语义项之间的区别却比较明显。本次调查的结论还表示高水平的学生的辨析能力高于低水平的学生,不过整体来看,泰国学生的同素词的辨析能力不高,这和汉泰语言的差异,词义义项的复杂性等问题有关。大量的汉语词的义项比泰语的多,泰语词语的适用范围比汉语更广,导致泰国学生很难区分汉语同素词。所以,本文得出的结论对泰国汉语同素词教学与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最后,本研究分析了难度等级在泰国汉语同素词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同素词的教材安排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有助于对泰汉语同素词难度等级框架构建与修订。本研究首次全面而系统分析了汉语同素词在泰语中的对应情况,总结了相应的规律。希望研究出的难度等级划分预测及所得出的难度等级结论可以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那达木德[3](2019)在《现代蒙古语书面语复合词研究》文中认为蒙古语复合词是词之一种,按表达意义、结构形式可分复合名词、复合形容词、复合动词、复合时位词、复合代词和复合副词等六种。论文从形态和语义两个视角对其展开客观、细致的描写和分析。本文由五章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交待了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概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语料来源、论文创新点、转写音标及词语标记等内容。第二章为“蒙古语复合词概述”,综合前人时贤的研究成果,对蒙古语复合词的定义、特征、判定准则、构词理据做了重新描写;总结复合词固有特征,提出区别于其他近似项的辨别条件;比较研究复合词的多个视角,最后选定一个恰当的研究视角;根据复合词中心成分位置、内部语法关系、词位形式和转义程度对其进行分类;最后对复合词意义的生成方式进行了分类分析。第三章为“蒙古语复合词分类研究”,属于复合词形态分析,着重讨论了各类复合词的语法特点和构形、构词规律。可以概括为:(一)复合名词:复合名词形态变化非常丰富,具有格、数、领属等语法范畴。在句中可以充当任何成分,但主要作主语、宾语和定语。按成分词词类可分为名+名、形+名、形+形、动+名、名+形、数十名、数+形、代+名、时位+名等九种组合方式。(二)复合形容词:根据表达意义、形式和作用,可分为性质、颜色和关系三种复合形容词。性质和颜色形容词具有格、数、领属和比较级等语法范畴。在句中可以充当任一成分,但主要作宾语和状语。复合关系形容词缺乏形容词应有特征,句中只作定语。按成分词词类可分为形+形和名+形两种。(三)复合动词:复合动词形态变化丰富多样,表现在后成分之上,可分词尾、词干变化,词尾变化包括陈述式、祈使式、形动词和副动词等四种;词干变化包括体、态范畴。在句中可以充当任何成分,但主要作谓语。按成分词词类可分为动+动、名+动、形+动、副+动、时位+动等五种组合方式。(四)复合时位词:复合时位词形态变化简单,具有格和领属范畴。在句中可以充当宾语、定语和状语。根据成分词的语义关系可分为反义和关联两种组合。(五)复合代词:复合代词形态变化简单,具有格和领属范畴。在句中充当主语、定语、宾语和状语。根据成分词语义关系,可分为对应组合和关联组合两种。(六)复合副词:个别复合副词可缀加格附加成分。在句中可以充当状语和定语。根据表达意义可分为时态、造形和状态等三种复合副词。第四章为“蒙古语复合词语义研究”,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复合词可分单义词和多义词,单义复合词为常态,多义复合词较少,多义复合词至多有四个义项。(二)复合词有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和类属关系词。同义复合词仅限复合名词;近义复合词语义差异体现在语义轻重、范围大小、搭配对象和感情色彩等四个方面;反义复合词数量比简单词少得多,内部可分为相对和绝对两种反义复合词。类属关系复合词的结构形式、隶属关系同简单词完全一致,可以与其一并讨论。(三)复合词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并列复合词包括同义、近义、反义等语义关系,支配式复合词包括领属关系和非领属关系。(四)复合词与成分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可用语义透明度表示。蒙古语复合词可分透明、半透明和隐晦三个等级,其中,半透明复合词数量最多。第五章为结语部分。在形态上,以表格形式总结复合词成分词的结合规律。在语义上,总结了复合词本身、复合词与复合词、复合词与成分词、成分词与成分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马辉[4](2012)在《彝语词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彝语分六大方言。本研究的彝语属于北部方言。本研究以彝语北部方言为个案,对彝语词法概貌作一个比较深入系统的形类描写。彝语词法的研究,在彝族语言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彝族语言教育教学也有了不起的应用价值。本课题的研究共分十章。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彝族、语言、文字。对国内外彝语和彝语词法研究的历史作了回顾和总结。并交代了彝语词法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内容和目标、语料来源和技术路线、创新之处和难点所在。第二章彝语词法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介绍彝语词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彝语词类、语素、词、词组、词缀和类词缀、词法研究的边界等一系列术语进行界定。第三章彝语词法的构成和构件,主要对彝语词法的基本单位、基本类别、彝语词库等作分析和研究,并从词法的角度对彝语语素进行分类,还提出完形词的概念。第四章彝语派生名词词法研究,主要从意义与功能的角度出发,用形类的研究方法描写了派生名词的内部构词形态。第五章彝语派生动词/形容词词法研究,主要从意义与功能的角度出发,用形类的研究方法描写了派生动词/形容词的内部构词形态。第六章彝语复合词法研究,这是彝语词法的强势模式,本研究主要用形类的研究法对彝语复合词内部结构进行描写。内容包括复合名词、复合动词、复合形容词。第七章彝语重叠词法研究,用形类的描写方法主要描写名词、动词和形容的重叠结构。第章八彝语四音格词法研究,用形类的研究方法对彝语四音格内部构词形态进行深入的描写。第九章彝语语音与词法的关系,内容包括彝语语音、声调、节律等对词法的作用,还描写了彝语借词的几种类型。第十章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回顾,对论文提出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论文深入研究的方向。
宋扬[5](2014)在《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习得考察》文中认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目前以传统的句法层面考察、对比处理为主,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量化的统计研究可以使我们对学习者中介语中某个语法项目的使用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缺点是对考察项目的共性特征的揭示和解释还做得不够,中介语研究往往局限于本领域内的探索,对学者者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关注过少,难以据此提出具体可行的教授法,在“理论—实践”的转化上动力不足。本文以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的习得考察为例探索二语习得研究的新视角,其目的—是对学习者使用关联副词时带有规律性的习得特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在观照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同时,也对汉语本体研究有所助益;二是希冀通过研究对象的泛化和细化,对关联副词整体使用进行语表考察后,就其特点进行个案分析(如副词“还”和“也”个案考察),以探索由点及面,以微观个案反映宏观概貌的研究路径并实现研究方法上“量化—质化”的结合,研究领域上中介语语言特点与影响习得的外部因素(教学策略)、学习者内部因素(学习策略)相结合,在全面描写关联副词各语言层面表现特征的基础上,完成对考察项目共性特征的揭示和解释,完成汉语习得研究山“描写到解释”、“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山“中介语—学习者—教学者”三方面构成一个完整闭合的习得研究系统。文章在确定研究目的和方法并阐述所依据的理论背景上,对关联副词的性质和功能作出了定义和描述。从关联副词和他类副词、关联副词和连词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角度为关联副词确立了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地位。采用了目前学界相对宽松的关联副词分类标准,将关联副词分为典型性关联副词“也、又、再、才、却、就、便、倒、更、还”和非典型性关联副词“非、不、越、都、既”两类,并最终确定了十个待考察的常用关联副词“也、又、再、才、却、就、还、越、都、既”。文章还对现阶段关联副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基本的阐述思路是首先明确关联副词的基本意义用法,然后从本体研究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就有价值的学术结论进行梳理和总结。第三章基于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的数据统计,使用语料库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考察了韩国留学生十个常用关联副词的使用情况。文中选取了北京大学语料库检索系统(CCL)作为韩国留学生对比性语料,中介语语料来自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约30万字),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约150万字)。分布对比显示,汉语母语者关联副词平均每十万字出现40.28次,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关联副词平均每十万字出现54.43次,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关联副词平均每十万字出现68.76次。韩国学习者更频繁的使用关联副词进行句法关联。其中,关联副词单独使用、与连词组成固定搭配句型、成对使用这三种使用方式的平均使用率,韩国留学生要高于汉语母语者;关联副词与副词、关联副词与连词的非固定搭配用法,韩国留学生要低于汉语母语者。我们进一步分析对比两个中介语语料库的关联副词使用率、不同水平等级学习者的使用数据以及学习者的偏误情况,发现关联副词在初级阶段正确率即可达到相当水平,但山初级到中级及以上等级相当长一段时问里,学习者的习得水平并没有得到显着提高,而是出现了一定的反复。高频副词“也、就”和中频副词“还、又、越”的使用率从初级到中高级阶段有着显着的增加,而低频副词“才、既、再、却、都”的使用率虽有所增长,但相对幅度较小。过度使用高频词是韩国留学生使用关联副词最主要的表现特点,涉及到过度使用的副词在句法形式上多表现为:单独在句中关联分句或句法成分、相同或不同关联副词搭配使用。偏误率方面,关联副词可划为四个等级,高偏误率:也、还、就;较高偏误率:既、又;较低偏误率:才、都、再却;低偏误率:越。偏误类型主要由误代、遗漏、错序、赘余、杂糅和其他六类构成,其中,主要的偏误类型为前四类,偏误量按降序可排列为:误代>遗漏>错序>赘余。文中还详细考察了八个常用关联副词的使用情况,考察的基本脉络为“副词各次类使用频率对比→韩国留学生和汉语母语者使用情况对比→关联副词的正确使用→关联副词的偏误情况→从句式角度考察偏误情况”,这—过程为我们揭示了各关联副词具体的习得过程以及偏误情况,有利于我们从微观个案角度理解关联副词总的习得特点,实现对关联副词“总—分—总”的描述、剖析、解释过程。第四章采用了量化研究中的测验调查法,通过“确立测验目的—测验设计—施测—结果统计分析”四个环节,考察非自主输出条件下韩国学习者关联副词的使用状况。结果显示,两种不同样本中的统计数据有同有异。相同之处表现为习得表现、习得规律、学习梯度、习得过程四方面,不同之处为二者拟建的习得难度顺序和统计的具体下位句式的正确率不完全一致。为了解释关联副词习得特点,我们根据测验目的将语料根据逻辑类型、句法特征、搭配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分别进行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基于逻辑类型分类的折线图在三个水平区间上的正确率差比小于基于句法特征和搭配方式的分类,后两者对习得过程有比较显着的影响。此外,关联副词的内部兼类量也影响习得效果,副词兼类数量和习得难度成正比。对关联副词习得顺序的考察采取了将两种语料(自然输出和非自然输出)数据相结合的办法并根据不同的语料收集方式采用不同的推导方法。中介语语料库数据采用正确率和正确相对频率进行考察;测验数据主要使用传统的正确率方法,并辅之蕴涵量表法,通过复用系数或量表系数对排列的顺序进行检验。十个关联副词的习得难度等级分为三等,低等难度习得副词为:都、才、越、却;中等难度习得副词为:既、再、就;高等难度习得副词为:也、又、还。第五章和第六章以个案的形式系统全面地考察了偏误率和使用率最高的两个关联副词“也”和“还”的使用情况。文中首先对两个副词的用法和分类进行了归并,确定了关联副词各句式的格式和用法,通过不同句式统计出的使用率、正确率,总结副词的基本习得特点和规律,描述不同阶段学习者副词的正确使用情况和偏误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偏误类型,解释偏误原因,通过正确使用相对频率的计算方法得出副词各句式的习得顺序。文中还从语际对比的角度分析了副词“也”与韩语“(?)”的区别与联系,从而阐明了学习者的习得障碍并据此提出了教学建议。第七章重点探讨了关联副词的学习策略。通过质化研究中的问卷调查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集中的统计和分析,探讨影响习得效果的主要因素。统计发现,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使用分三个层次,最常用的是补偿策略和认知策略,其次是元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最不常用的是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统计还反映出优生和差生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三个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差异。在情感策略的使用上优生和差生没有明显差距。另外,在元认知策略的复习及预习策略上二者的区别也不大。第八章就关联副词的教学策略展开论述,具体考察了现行对外汉语大纲和通用对外汉语教材中关联副词知识点的设置和编排。根据得出的研究结论,对教材和大纲中不符合学习者实际学习规律的部分提出建议。文中进一步对影响习得教学的主要因素展开调查,发现优生和差生对教学策略的选择趋势是一致的,学习者对关联副词的课堂教学情况感到满意,乐于接受的词汇学习方式是让教学者说明该词使用的具体语法规则和语用条件,并对能够提供较多语言参数的练习形式表现出了更多的喜好。据此,我们分别探讨了关联副词的教学原则,提出了“构式—语块”教学设计模式,并列举了部分关联副词的练习题型以供参考。
萨仁其其格[6](2008)在《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名、动、形词汇偏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随着中蒙两国交流日益密切,在蒙古逐渐出现汉语热。但学习汉语的蒙古学生汉语水平普遍较低,特别是在词汇使用方面存在较多偏误。虽然针对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的汉语中介语词汇偏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专门针对蒙古学生汉语词汇偏误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对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词汇偏误深入细致的研究亟待展开。本文基于在蒙古国本土采集的二十余万字的汉语中介语语料,从词汇语义学的角度分别对语料中的名、动、形词语偏误进行穷尽性统计分析,归纳词汇偏误类型及特点,分析导致偏误的症结并提出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文章首次采取了多词类词语偏误对比观察的研究视角,对三类词汇偏误的类型、特点、分布、致误原因等进行对比,以探明三类词语偏误在上述诸方面的共性及特点。希望本研究能够帮助汉语教师更好地了解和分析蒙古学生的汉语词汇学习难点,为蒙古国汉语词汇教学、蒙汉学习词典的编纂和改进以及蒙汉词语对比研究提供参考,并为研究其他语别背景学习者的汉语中介语词汇问题提供可资参鉴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文第二、三、四章分别考察了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名、动、形词汇偏误的主要类型、偏误分布情况、误用词与当用词的词际关系及误用方向,进而对致误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名词偏误主要分为名词性词语误用和自造名词性词语。从语义着眼,名词性词语误用分为义近误用和义远误用,其中义近误用较多。误用名词和当用名词的词际关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4种情况,其中“一对一”误用最多,“一对多”最少。从误用方向来看,单向误用多于双向误用。蒙古学生名词偏误原因主要是:1)汉语相同语素的影响;2)蒙古语有些时间词的词汇意义兼表时段和时点;3)不适当地利用蒙古语或汉语构词规则;4)蒙古语名词性词语的字面直译;5)蒙古语名词复数词缀的负迁移。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优先给出与蒙古学生生活相关的汉语名词,加强对汉语表时名词的辨析,加强对蒙汉表人词缀差异及汉语表人词缀特点的分析,注意讲解蒙汉不同的复数表达方式。动词偏误主要有动词性词语误用、自造动词性词语、“动词态”和“参见”类偏误以及“V+有”偏误。动词性词语误用分为义近误用和义远误用,其中义远误用最多。误用动词和当用动词的词际关系及误用方向与名词相同,“一对一”误用最多,单向误用多于双向误用。动词偏误主要源于蒙古语助动词的直译、蒙古语和汉语多义词词义系统的不对应、套用蒙古语词语的搭配关系等,更值得提出的是,相当一部分动词偏误是受蒙汉工具书的负面影响。解决相应动词偏误的有效方法是,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动宾常用搭配的内容,引导蒙古学生克服以母语作为中介学习汉语的习惯,同时要对《蒙汉辞典》存在的问题加以修订和改进。形容词偏误主要有形容词性词语误用和自造形容词词性词语两类。此外,还有当用形容词而使用形容词性语素的情况。形容词词语误用分为义近误用和义远误用,其中义远误用最多。误用形容词和当用形容词的词际关系和误用方向与名词、动词相同,“一对一”误用最多,单向误用多于双向误用。蒙古学生形容词偏误主要源于不了解单音节形容词搭配关系、受蒙古语多义形容词的影响、区分不清单音节形容词和形容词性语素、蒙古语和汉语的某些表达关注的焦点不同等。教师在教学中若能适当增加形容词常用搭配的内容,注意讲解汉语多个形容词对应蒙古语一个形容词的情况,培养蒙古学生的汉语语素意识,将会对减少形容词性词语的偏误有一定帮助。论文第五章将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名、动、形词汇偏误及其致误原因进行对比,发现:三类偏误都有词语误用和自造词的情况,但动词性词语偏误类型较为复杂,除此之外还有“动词态”和“参见”类偏误、“V+有”类偏误。从三类误用词的数目来看,名词最多,动词居次,形容词最少。从平均误用频次来看,动词最高,形容词次之,名词最低。统观三类词语误用情况,名、动、形三类词语都有义近误用和义远误用的情况。名词性词语误用中义近误用高于义远误用,但动词性词语误用和形容词性词语误用的情况却相反。三类词语误用中,均出现跨类误用的情况,名词、形容词词语误用中跨类误用情况较多。名、动、形三类词中,从当用词与误用词的词际关系来看,“一对一”均最多,其他三类词际关系所占比重均较小,且看不出明显差异。三类词语的误用方向均以单向误用为多数。三类词语偏误各具特点,名词偏误中自造词数量远高于动词和形容词中的自造词:“动词态”和“参见”类偏误以及“V+有”偏误是动词所特有的;形容词偏误的特点则表现为单音节形容词的泛化。三类词语偏误有共同的致误原因,也有各自特有的原因。要从整体上提高蒙古国汉语词汇学习的质量,必须从教师、学生、工具书等多个方面加以改进。
罗薇[7](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李茜[8](2013)在《新HSK3、4级真题试卷阅读部分选词填空题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9年,国家汉办在保留HSK原有的优点和借鉴近年来语言测试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以《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为依据,推出了新汉语水平考试。新HSK笔试部分分为六个等级,在题型上,听力与阅读部分与旧HSK保持一致,新HSK没有语法专项题和综合填空题,增加了书写部分。新HSK更注重考查考生的汉语应用能力,以词为本位。依据以上信息,本文主要研究范围为新HSK3、4级,研究内容为新HSK3、4级阅读部分选词填空题。新HSK3、4级属于中级水平,这一阶段,学习者着重于词汇的积累和语法的学习,因此,选词填空题是新HSK3、4级词汇考查的重点题型。由于新HSK面世的时间不长,试题的构成与设计等方面并不为人所熟悉,本文在语言测试理论的基础上,将现已出版的20套新HSK3、4真题进行全面系统的解说,从词性和主题内容等角度入手,对选词填空题进行分析,目的是研究新HSK真题选词填空题的命题形式、词语难度等级、主题的分类情况,从而判断试题中的词汇是否与词汇等级大纲一致,是否与现代汉语词汇使用频率相吻合,试题语料的选材是否具有普遍性与多样性。最后,将新HSK3、4级真题和模拟试卷的选词填空题对比,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通过这些研究,希望能得出新HSK3、4级选词填空题型的一些具体信息,填补新HSK题型研究方面的某些空缺。
聂依丽[9](2017)在《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词汇等级特征和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调查数据表明,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哈萨克族汉语使用情况在不断扩大,汉语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学习汉语绝大多数持积极认可的态度,希望后代能更好的掌握汉语,如何有效帮助哈萨克族人学习汉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新疆哈萨克族人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和创新点,根据五个普通话等级(二级甲等、二级乙等、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不入级)测试者的普通话口语语音资料进行人工听写转换,建立了 25万字的语料库。为了更好地揭示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词汇习得的全貌,本文以语料为基础,对不同普通话等级的哈萨克族人在普通话学习中所掌握的字种、字频,以及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这十一大类词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每个等级所表现出来的普通话词汇方面的偏误问题按照词类划分,从造词和用词两大方面进行细致地整理分类和穷尽性地统计分析,然后总结归纳出每个等级的词汇特征,进而提出一些较为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以期帮助哈萨克族学习者把握普通话词汇方面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有效地促进哈萨克族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语。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理论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部分是哈萨克族人普通话等级汉字使用情况的分析,对不同普通话水平的哈萨克族人的汉字字种及其字频进行统计研究,考察不同普通话等级的哈萨克族人大纲内汉字以及超纲汉字的实际使用和掌握情况。第三部分将哈萨克族人普通话二级甲等和二级乙等并为一章,第四部分将普通话三级甲等和三级乙等并为一章,第五部分是不入级为一章,这三章内容都是按不同普通话等级划分,章内则按照各等级的十一个词类分别进行偏误分析,而为了均衡整体结构,对章节进行了适当调整,将区别词和形容词合在一起研究,将数词和量词合在一起研究,故每个等级的词汇偏误分析共计九个下位分类。第六部分是根据五个普通话等级的词汇偏误分析,概括提炼出哈萨克族人的词汇等级特征。第七部分是根据哈萨克族人的普通话词汇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的一些词汇教学策略。第八部分是结语,对全文研究的内容及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邵安然[10](2017)在《初中级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语研究 ——以《发展汉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内现行的对外汉语教材大部分都是选用英语作为媒介语对生词进行注释,由于汉英词汇系统之间同义、近义、多义等对应关系的交叉性与复杂性,导致一个英文词同时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汉语词语的“多词一译”现象,这种现象下的汉语词语被称为同译词语。本文对初中级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同译词语进行封闭性考察,结合日常教学对留学生在使用同译词语时所产生的诱导性偏误加以研究,旨在探求改进同译词问题的有效策略。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阐释了本文的研究综述、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教材中同译词语的考察及分类,以《发展汉语》初中级综合教材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同译词语进行封闭性考察,根据音节对应、语义、语素及词性四个角度对其进行分类。第三部分是对蒙古国留学生的同译词语偏误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偏误类型,探寻偏误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是针对同译词语引起的偏误,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提出改进策略。第五部分为结语,总结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并说明不足之处。
二、辨别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几种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辨别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几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与形容词重叠式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状况简介 |
1.1.1 形容词重叠形式和可重叠的范围 |
1.1.2 形容词重叠式和其基式的句法语义比较研究 |
1.1.3 形容词几类重叠式的研究 |
1.1.4 量类、量值和量级 |
1.2 理论基础 |
1.2.1 原型范畴的一些概念 |
1.2.2 不对称现象和标记理论的一些概念 |
1.3 存在的问题及需要突破的方面 |
1.4 选题意义、研究对象和范围 |
1.5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技术、语料 |
第二章 可重叠形容词的考察 |
2.1 形容词的界定及其重叠方式 |
2.1.1 形容词与其他词类的纠葛 |
2.1.2 形容词内部成员的性质 |
2.2 形容词可重叠的条件 |
2.2.1 语义条件 |
2.2.2 构词方式的条件 |
2.2.3 语用和韵律条件 |
2.2.4 可重叠形容词的增长情况 |
2.3 不可重叠的近义形容词的句法语义分析 |
2.3.1 近义形容词的使用频率考察 |
2.3.2 近义形容词的句法分析 |
2.3.3 近义形容词的语义分析考察 |
2.4 小结 |
第三章 形容词重叠式与其基式的功能比较研究 |
3.1 形容词重叠式与其基式充当定语的比较 |
3.1.1 形容词重叠式充当定语的考察 |
3.1.2 形容词基式充当定语的考察 |
3.1.3 形容词重叠式与其基式做定语的功能差别 |
3.2 形容词重叠式与其基式充当谓语的比较 |
3.2.1 形容词重叠式充当谓语的考察 |
3.2.2 形容词基式充当谓语的考察 |
3.2.3 形容词重叠式与其基式做谓语的功能差别 |
3.3 形容词重叠式与其基式充当状语的比较 |
3.3.1 形容词重叠式充当状语的种类和特点 |
3.3.2 形容词基式充当状语的种类和特点 |
3.3.3 形容词重叠式与其基式做状语的功能差别 |
3.4 形容词重叠式与基式充当补语的比较研究 |
3.4.1 形容词重叠式充当补语的考察 |
3.4.2 形容词基式充当补语的考察 |
3.4.3 形容词重叠式与其基式做补语的功能差别 |
3.5 形容词重叠式与其基式充当主宾语的比较 |
3.5.1 形容词重叠式充当主宾语的考察 |
3.5.2 形容词基式充当主宾语的考察 |
3.5.3 形容词重叠式与其基式做主宾语的功能差别 |
3.6 从量的角度看形容词重叠式与其基式的差别 |
3.6.1 进入句法位置之前量性的差别 |
3.6.2 进入定语的句法位置 |
3.6.3 进入谓语的句法位置 |
3.6.4 进入状语的句法位置 |
3.6.5 进入补语的句法位置 |
3.6.6 进入主语和宾语的句法位置 |
3.7 小结 |
第四章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重叠式的动态化考察 |
4.1 性质形容词“ABAB 式”动态化的几个角度考察 |
4.1.1 关于动态化的回顾 |
4.1.2 性质形容词 ABAB 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4.1.3 性质形容词 ABAB 重叠式的语义变化特点 |
4.1.4 动态形容词和性质形容词 ABAB 重叠式表动态化的异同 |
4.1.5 性质形容词重叠式 ABAB 的基式考察 |
4.1.6 性质形容词 ABAB 重叠式与其他重叠式的比较 |
4.2 性质形容词 ABAB 重叠式表动态化的不同程度 |
4.2.1 能进入“让/叫/使+某人/他人/我/事物+ABAB”格式 |
4.2.2 能进入“想/要 ABAB”格式 |
4.2.3 能进入“该/应该/得等+ABAB”格式 |
4.2.4 能进入“ABAB+宾语”格式 |
4.3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 ABAB 重叠式动态化的动因和机制 |
4.3.1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重叠式发生动态化的动因 |
4.3.2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重叠式发生动态化的机制 |
4.4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单音节颜色类形容词的重叠研究 |
5.1 现代汉语单音节颜色类形容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特点 |
5.1.1 颜色类形容词重叠式与其基式充当定语的比较 |
5.1.2 颜色类形容词重叠式与基式充当谓语的比较 |
5.1.3 颜色类形容词重叠式与基式充当状语的比较 |
5.1.4 颜色类形容词重叠式与基式充当补语的比较 |
5.2 单音节颜色类形容词重叠式的语义变化 |
5.2.1 颜色类形容词之间量的差异 |
5.2.2 基式和重叠式在客观事物上表现一致 |
5.2.3 基式和重叠式量的变化 |
5.3 现代汉语表色语素的构词能力 |
5.3.1 构成新颜色词的考察 |
5.3.2 构成新颜色词的方式 |
5.3.3 颜色词的组合能力 |
5.3.4 泰语表单音节颜色词构成新颜色词的能力和方式 |
5.4 颜色类形容词的认知解释 |
5.4.1 焦点色的突显性 |
5.4.2 颜色类形容词的认知原型——连续性和模糊性 |
5.4.3 汉泰民族对颜色词的认知心理比较 |
5.5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度量形容词重叠式研究 |
6.1 积极和消极度量形容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比较 |
6.1.1 “A_J”重叠式和“A_X”重叠式充当定语的比较 |
6.1.2 “A_J”重叠式和“A_X”重叠式充当谓语的比较 |
6.1.3 “A_J”重叠式和“A_X”重叠式充当状语的比较 |
6.1.4 “A_J”重叠式和“A_X”重叠式充当补语的比较 |
6.2 积极和消极度量形容词重叠式的语义比较 |
6.2.1 积极和消极度量形容词重叠式在空间量上的比较 |
6.2.2 积极和消极度量形容词重叠式在程度量的比较 |
6.2.3 积极和消极度量形容词重叠式表示主观量 |
6.3 积极和消极度量形容词重叠式的语用功能研究 |
6.3.1 积极和消极度量形容词重叠式传达信息的类型 |
6.3.2 积极和消极度量形容词的信息量 |
6.3.3 积极和消极度量形容词重叠式产生反预期的动因 |
6.4 积极和消极度量形容词重叠式的不对称和标记性现象 |
6.4.1 度量形容词重叠式充当不同句法成分的使用频率 |
6.4.2 度量形容词重叠式充当不同句法成分的组合能力 |
6.5 积极和消极度量形容词重叠式的关联标记模式 |
6.5.1 度量形容词与其他积极消极形容词的关联 |
6.5.2 积极和消极度量形容词重叠式的预期反预期和有无标记的关联 |
6.6 积极和消极度量形容词重叠式产生不对称的动因 |
6.6.1 “A_J”重叠式和“A_X”重叠式在语用上的差别 |
6.6.2 “A_J”重叠式和“A_X”重叠式在认知上的差别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两本工具书以及语料库收入为能重叠的形容词 |
附录(二):近义形容词重叠功能的差别 |
附录(三):ABAB 重叠式能进入四个格式的表格 |
附录(四):泰语颜色词产生新颜色的方式及成员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面向泰国汉语教学的汉语同素词难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相关动态 |
一、汉语同素词与同素词教学的研究 |
二、对泰汉语同素词教学研究 |
三、汉泰同素词对比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主要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选定材料范围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面向汉语教学的同素词难度问题 |
第一节 同素词及同素词词群的界定 |
一、同素词的界定 |
二、同素词词群的界定 |
第二节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同素词词群分析 |
一、《等级词汇大纲》中同素词词群的构词数统计与分析 |
二、《等级词汇大纲》中同素词词群的语义类统计与分析 |
三、《等级词汇大纲》的词群等级统计与分析 |
第三节 《发展汉语》教材中的同素词词群分析 |
一、《发展汉语》教材中同素词词群的构词数统计与分析 |
二、《发展汉语》教材中同素词词群的语义类统计与分析 |
三、《发展汉语》教材的词群等级统计与分析 |
第四节 《等级词汇大纲》和《发展汉语》教材匹配的同素词词群总体分析 |
第五节 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学习难度 |
一、学习难度的界定 |
二、偏误与同素词学习难度的关系 |
三、同素词词义对应的问题 |
四、泰国学习者的认知策略与汉语水平的问题 |
五、泰国本土教师对汉语同素词教学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面向汉语教学的汉泰同素词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汉泰同素词词群对应的总体对比分析 |
一、汉语同素词与泰语对应词的总体情况 |
二、汉泰同素词词群对应的分类归纳和对比分析 |
三、汉泰同素词对应的个案分析 |
第二节 汉泰同素词的对应分析 |
一、汉语同素词和泰语的词义对应分析 |
二、汉语同素词和泰语的词义部分对应分析 |
三、汉语同素词和泰语的词义不对应分析 |
第三节 汉泰同素词对应存在差异的原因 |
一、汉语和泰语的语义不同 |
二、汉泰语的构词特点不同 |
三、汉泰文化差异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泰同素词的学习难度预测分析 |
第一节 影响汉泰同素词学习难度的因素 |
一、跨语言差异的因素 |
二、词汇内在的因素 |
三、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因素 |
四、教学法与教材等相关的因素 |
第二节 同素词难度等级模式预测 |
一、预测难度等级的标准与学习难度等级模式分析 |
二、同素词难度等级情况测定 |
第三节 同素词难度测定的结果 |
一、同素词整体排序情况与分析 |
二、预测的难度等级与对外汉语的词汇大纲的等级比较 |
三、《等级词汇大纲》与预测等级的对比分析 |
第四节 同素词的难度分析 |
一、针对词汇内在因素的难度分析 |
二、针对语言对比的差异难度分析 |
三、学习者的认知对同素词难度的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对泰国学生同素词词义理解的调查设计与方法 |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
二、调查的设计与方法 |
三、调查对象 |
第二节 泰国学生对同素词词义理解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被试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
二、对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理解错误率的考察情况 |
三、难易度等级的排列情况 |
四、含有相同语素的词语不同等级的习得难度分析 |
五、影响难易度的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泰国学生的同素词偏误分析 |
一、泰国学生含有相同语素的词语偏误类型 |
二、产生偏误的成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的难度等级应用 |
第一节 同素词难度等级对泰国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作用 |
一、同素词难度等级预测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
二、同素词难度等级制定在泰国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
三、确定同素词难度等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
四、掌握同素词难度等级对阅读理解的作用 |
第二节 难度等级在泰教材编写中的应用分析 |
一、强调对泰汉语教材编写中的同素词的关注 |
二、结合同素词难度等级调整完善汉语教材编写 |
三、完善泰国汉语教材与教学工具书中同素词的释义 |
第三节 推动对泰汉语词汇教学中汉语同素词难度框架构建与修订 |
一、基于同素词难度等级构建的设想方案 |
二、针对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难度等级的修订意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果 |
二、结论的理论贡献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对泰国汉语同素词教学的启示 |
三、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的设想 |
(一) 研究的局限性 |
(二) 未来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现代蒙古语书面语复合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概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内容 |
第六节 语料来源 |
第七节 论文创新点 |
第八节 转写音标及词语标记 |
第二章 蒙古语复合词概述 |
第一节 蒙古语复合词定义及特征 |
一、复合词的定义 |
二、复合词的特征 |
第二节 蒙古语复合词的判定原则 |
第三节 蒙古语复合词形成理据 |
一、词义创新和细化是复合词产生的功能理据 |
二、派生法表达局限是复合词产生的构词理据 |
三、从描述结构向命名过渡是复合词产生的认知理据 |
四、应用中的结构固化是复合词产生的词化理据 |
第四节 蒙古语复合词的辨别 |
一、复合词与简单词 |
二、复合词与自由词组 |
三、复合词与固定句式 |
四、复合词与词干复合词 |
五、复合词与语法重叠 |
六、复合词与其他混淆项 |
第五节 蒙古语复合词研究视角 |
第六节 蒙古语复合词的分类 |
一、按中心词位置分类 |
二、按成分词内部语法关系分类 |
三、按成分词结构性质分类 |
四、按成分词转义程度分类 |
第七节 蒙古语复合词意义的生成方式 |
第三章 蒙古语复合词分类研究 |
第一节 复合名词 |
一、复合名词语法特征 |
二、复合名词结构及其语义 |
第二节 复合形容词 |
一、复合形容词语法特征 |
二、复合形容词形态分类及其语义 |
第三节 复合动词 |
一、复合动词语法特征 |
二、复合动词形态分类及其语义 |
第四节 复合时位词 |
一、复合时位词语法特征 |
二、复合时位词分类及其语义 |
第五节 复合代词 |
一、复合代词语法特征 |
二、复合代词分类及其语义 |
第六节 复合副词 |
一、复合副词语法特征 |
二、复合副词分类及其语义 |
第四章 蒙古语复合词语义研究 |
第一节 复合词语义系统 |
一、单义复合词和多义复合词 |
二、同义复合词 |
三、近义复合词 |
四、反义复合词 |
五、类属关系复合词 |
六、复合词的结构语义 |
第二节 复合词透明度 |
一、透明度概述 |
二、透明复合词 |
三、半透明复合词 |
四、隐晦复合词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复合词词表 |
二、同义复合词 |
三、近义复合词 |
四、反义复合词 |
主题词索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课题目录 |
(4)彝语词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彝族简介 |
1.2 彝族语言、文字、文献简介 |
1.3 北部方言介绍 |
1.4 彝语词法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4.1 国外彝语词法研究 |
1.4.2 国内彝语词法研究 |
1.5 彝语词法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6 彝语词法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
1.7 研究的语料来源及技术路线 |
1.8 彝语词法研究的创新之处、难点所在 |
第二章 彝语词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2.1 词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2.2 彝语词类的界定 |
2.3 彝语语素、词和词组的界定 |
2.4 彝语词缀、类词缀的界定 |
2.5 彝语词法研究的边界 |
第三章 彝语词法的构成和构件 |
3.1 彝语词法的基本单位是语素 |
3.2 彝语语素的基本类别和分类 |
3.3 完形词(gestal word) |
3.4 词库、词法和语素 |
3.5 彝语词库所包含的词汇单位 |
3.5.1 词的语音形式分类 |
3.5.2 词的词法角度分类 |
3.5.3 词的句法功能角度分类 |
3.6 彝语词法模式的分类 |
第四章 彝语派生名词词法研究 |
4.1 彝语派生名词与前缀 |
4.1.1 前缀a~(33)1,a~(34),mu~(33)的意义与功能 |
4.1.2 前缀a_2~(33),o~(33)的意义与功能 |
4.1.3 前缀a_3~(33)(a~(34)),mu~(33)_的意义与功能 |
4.1.4 前缀a_4~(33)(及其变体a~(34),a~(21),a~(55))的意义与功能 |
4.1.5 前缀a_5~(33)(及其变体a~(34),a~(21),a~(55))的意义与功能 |
4.1.6 前缀ba~(33)/bo~(33)与mo_1~(21)/ma~(21)的意义和功能 |
4.1.7 前缀ba~(33)/bo~(33)与mo_2~(21)/ma~(21)的意义和功能 |
4.2 彝语派生名词与后缀 |
4.2.1 语素pu_1~(33)的意义和功能 |
4.2.2 语素pu_2~(33)的意义和功能 |
4.2.3 语素Zш_1~(33)和mo_3~(21)的意义与功能 |
4.2.4 语素mo_4~(21)的意义与功能 |
4.2.5 mo_5~(21)的意义与功能 |
4.2.6 语素pa~(55)、pu~(33)(bu~(33))的意义与功能 |
4.2.7 语素zш_2~(33)的意义与功能 |
4.2.8 语素zш_3~(33)的意义与功能 |
4.2.9 语素dш~(33)-的意义与功能 |
4.2.10 语素t~hε~(33)的意义与功能 |
4.2.11 语素dzu~(34)/dzu~(21)和t(?)i~(34)/t(?)i~(21)的意义与功能 |
4.2.12 语素du_1~(33)的意义和功能 |
4.2.13 语素du_2~(33)的意义和功能 |
4.2.14 语素di~(34)/di~(21)的意义和功能 |
4.2.15 语素vi~(33)的意义和功能 |
4.2.16 语素t~hш~(33)的意义和功能 |
4.2.17 语素su~(33)的意义和功能 |
4.2.18 语素t(?)o~(33)/t(?)o~(21)的意义和功能 |
4.2.19 语素lu~(33)的意义和功能 |
4.3 彝语派生名词词缀的功能分类 |
4.3.1 特征转化值派生(pu~(33)/mo~(33)/mo~(21)/zш~(33)) |
4.3.2 功能性派生 |
4.3.3 转类派生 |
4.3.4 表达性派生 |
4.4 小结语 |
第五章 彝语派生动词、形容词词法研究 |
5.1 派生动词与前缀 |
5.1.1 词缀lε~(33)的意义与功能 |
5.1.2 词缀dzr~(33)的意义与功能 |
5.1.3 词缀hi~(33)的意义与功能 |
5.1.4 词缀bo~(21)的意义与功能 |
5.1.5 词缀ko~(33)的意义与功能 |
5.2 派生动词与后缀 |
5.2.1 词缀lu~(33)go~(33)的意义与功能 |
5.2.2 词缀dε~(33)的意义与功能 |
5.2.3 词缀t(?)~hi~(21)/t(?)~hi~(34)的意义与功能 |
5.3 派生形容词与前缀 |
5.3.1 a~(33)_的意义与功能 |
5.3.2 i~(33)_的意义与功能 |
5.3.3 i~(33)_/a~(33)_的意义与功能 |
5.4 派生形容词与后缀 |
5.4.1 ADJ+a/ADJ+aa式的讨论 |
5.4.2 后缀_zш~(33)与_du~(33)的意义与功能 |
5.4.3 词缀zш~(33)的意义与功能 |
5.4.4 后缀_du~(33)的意义与功能 |
5.4.5 后缀pu~(33)的意义与功能 |
第六章 彝语复合词法研究 |
6.1 彝语复合名词 |
6.1.1 彝语复合名词的基本类型 |
6.1.2 名语素+名语素(N+N) |
6.1.3 形语素+名语素(ADJ+N) |
6.1.4 动语素+名语素(V+N) |
6.1.5 名语素+动语素(N+V) |
6.1.6 名语素+形语素(N+ADJ) |
6.2 彝语复合动词 |
6.2.1 动语素+动语素(V1+V2) |
6.2.2 名语素+动语素(N+V) |
6.3 彝语复合形容词 |
6.3.1 彝语复合形容词的基本类型 |
6.3.2 名语素+形语素(N+ADJ) |
6.3.3 动语素+形语素(V+ADJ) |
6.3.4 形语素+形语素(ADJ+ADJ) |
6.3.5 名语素+动语素(N+V) |
6.4 彝语多音节复合词 |
6.4.1 三音节复合词 |
6.4.2 四音节复合词 |
第七章 彝语重叠词法研究 |
7.1 重叠名词 |
7.1.1 CL+CL型 |
7.1.2 MORPH+MORPH型 |
7.1.3 音节重叠名词 |
7.1.4 AABB型 |
7.1.5 重叠反身代词 |
7.2 重叠动词 |
7.2.1 VV表疑问 |
7.2.2 VV表量的程度 |
7.2.3 V_d 33_V 表多量 |
7.3 重叠形容词 |
7.3.1 AA表疑问 |
7.3.2 A_d 33_A 式 |
7.3.3 AB→ABB→AmuABB的意义和功能 |
7.3.4 AB→ABBB意义和功能 |
7.3.5 ABC→ABCC意义与功能 |
7.3.6 形容词重叠短语 |
第八章 彝语四音格词法研究 |
8.1 四音格词的基本类型 |
8.2 名词 |
8.2.1 AABB型 |
8.2.2 XAXB型 |
8.2.3 AXBX型 |
8.2.4 ABCD型 |
8.3 动词 |
8.3.1 AABB型 |
8.3.2 XAXB |
8.3.3 AXBX |
8.3.4 ABCD型 |
8.4 形容词 |
8.4.1 AABB型 |
8.4.2 XAXB型 |
8.4.3 AXBX型 |
8.4.4 ABAB型 |
8.4.5 ABCD型 |
第九章 彝语语音与词法的关系 |
9.1 彝语语音节律角度的词法研究 |
9.2 彝语语音和声调角度的词法研究 |
9.2.1 变换声调致使人称代词单数格范畴的形成 |
9.2.2 辅音交替致使自动、使动范畴的形成 |
9.2.3 元音松紧对立构词 |
9.2.4 元音长短对立构词 |
9.3 彝语借词词法 |
9.3.1 音借 |
9.3.2 义借 |
9.3.3 音借+义借 |
第十章 结语 |
10.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10.2 深入研究的方向 |
附录 |
附录1、符号标注 |
附录2、彝语语素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习得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目的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题的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理论背景 |
1.4.1 对比分析理论 |
1.4.2 中介语理论 |
1.4.3 偏误分析理论 |
1.5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
1.5.1 国外二语研究的进展 |
1.5.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1.5.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的不足 |
1.5.4 CSL的习得研究成果 |
1.5.5 汉语习得研究的展望 |
第二章 关联副词研究综述 |
2.1 关联副词的性质与功能 |
2.1.1 关联副词和他类副词 |
2.1.2 关联副词和连词 |
2.2 关联副词的范围与分类 |
2.2.1 关联副词的范围 |
2.2.2 关联副词的分类与兼类 |
2.3 常用关联副词的研究 |
2.3.1 关联副词“却” |
2.3.2 关联副词“又” |
2.3.3 关联副词“再” |
2.3.4 关联副词“就” |
2.3.5 关联副词“才” |
2.3.6 关联副词“越”、“都”、“既” |
2.3.7 常用关联副词的基本句型 |
第三章 语料库关联副词的使用情况考察 |
3.1 关联副词的总体使用情况 |
3.1.1 关联副词的分布情况 |
3.1.2 汉语母语者的使用情况 |
3.1.3 韩国学习者的使用情况 |
3.1.4 韩国学习者的偏误情况 |
3.2 常用关联副词的使用情况 |
3.2.1 关联副词“就”使用情况 |
3.2.2 关联副词“又”使用情况 |
3.2.3 关联副词“越”使用情况 |
3.2.4 关联副词“才”使用情况 |
3.2.5 关联副词“都”使用情况 |
3.2.6 关联副词“再”使用情况 |
3.2.7 关联副词“却”使用情况 |
3.2.8 关联副词“既”使用情况 |
第四章 基于测验调查的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的习得 |
4.1 测验的目的与设计 |
4.1.1 测验的目的 |
4.1.2 测验的设计 |
4.2 测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4.2.1 正误率分析 |
4.2.2 试题分析 |
4.2.3 数据对比 |
4.3 基于逻辑类型、句法特征、搭配方式的数据分析 |
4.3.1 试题分类 |
4.3.2 测验结果 |
4.4 基于两种语料的关联副词习得顺序的考察 |
4.4.1 关联副词习得顺序考察的相关说明 |
4.4.2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关联副词的习得顺序 |
4.4.3 基于测验的关联副词的习得顺序 |
4.4.4 关联副词习得顺序的总体情况 |
4.5 关联副词习得情况的总结 |
4.5.1 测验结果的归纳 |
4.5.2 构式语法理论下关联副词的习得与教学 |
第五章 基于语料库的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也”的习得 |
5.1 引言 |
5.2 考察范围及“也”的用法、分类 |
5.3 韩国留学生副词“也”的使用情况 |
5.3.1 韩国留学生和汉语母语者使用情况对比 |
5.3.2 各阶段韩国留学生副词“也”的正确使用情况 |
5.3.3 韩国留学生使用副词“也”的偏误类型及原因 |
5.4 韩国留学生使用“也”的偏误原因分析 |
5.5 副词“也”的习得顺序 |
5.6 教学建议 |
第六章 基于语料库的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还”的习得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方法及语料 |
6.2.1 研究方法 |
6.2.2 语料分类 |
6.3 关联副词“还”的使用 |
6.3.1 基于分类一的副词“还”的使用 |
6.3.2 基于分类二的副词“还”的使用 |
6.4 韩国留学生副词“还”的偏误情况 |
6.5 副词“还”的习得顺序及教学建议 |
6.5.1 副词“还”的习得顺序 |
6.5.2 副词“还”的教学建议 |
第七章 关联副词的学习策略 |
7.1 学习策略概述 |
7.2 关联副词学习策略的调查方法 |
7.3 关联副词学习策略的调查结果 |
7.3.1 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 |
7.3.2 具体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
7.3.3 优生和差生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 |
7.4 关联副词学习策略的讨论 |
第八章 关联副词的教学策略 |
8.1 大纲和教材中关联副词知识点的设置和编排 |
8.1.1 大纲中关联副词知识点的设置 |
8.1.2 教材中关联副词知识点的设置 |
8.1.3 大纲和教材中关联副词知识点设置情况的总结 |
8.2 影响习得的主要教学因素 |
8.3 关联副词的教学方法 |
8.3.1 关联副词的教学原则 |
8.3.2 关联副词的教学设计 |
8.3.3 关联副词的练习题型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文的基本认识 |
9.2 本文的不足 |
附录 |
附录一:关联副词学习策略量表 |
附录二:关联副词测验题 |
附录三:问卷调查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6)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名、动、形词汇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基础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名词偏误 |
2.1 名词偏误类型 |
2.1.1 名词性词语误用 |
2.1.2 自造名词性词语 |
2.2 名词偏误分布及误用方向 |
2.2.1 名词偏误分布情况 |
2.2.2 误用名词与当用名词的词际关系及误用方向 |
2.3 名词偏误的主要原因及教学策略 |
2.3.1 名词偏误的主要原因 |
2.3.2 名词偏误的教学策略 |
2.4 小结 |
第三章 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动词偏误 |
3.1 动词偏误类型 |
3.1.1 动词性词语误用 |
3.1.2 自造动词性词语 |
3.1.3 “动词态”和“参见”类偏误 |
3.1.4 “V+有”类偏误 |
3.2 动词偏误分布及误用方向 |
3.2.1 动词偏误分布情况 |
3.2.2 误用动词与当用动词的词际关系及误用方向 |
3.3 动词偏误的主要原因及教学策略 |
3.3.1 动词偏误的主要原因 |
3.3.2 动词偏误的教学策略 |
3.4 小结 |
第四章 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形容词偏误 |
4.1 形容词偏误类型 |
4.1.1 形容词性词语误用 |
4.1.2 自造形容词性词语 |
4.2 形容词偏误分布及误用方向 |
4.2.1 形容词偏误分布情况 |
4.2.2 误用形容词与当用形容词的词际关系及误用方向 |
4.3 形容词偏误的主要原因及教学策略 |
4.3.1 形容词偏误的主要原因 |
4.3.2 形容词偏误的教学策略 |
4.4 小结 |
第五章 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名、动、形词汇偏误对比分析 |
5.1 名、动、形词汇偏误总体情况对比 |
5.1.1 名、动、形词语误用情况 |
5.1.2 名、动、形自造词情况比较 |
5.2 名、动、形三类词语偏误的特征 |
5.2.1 名词偏误的显着特征 |
5.2.2 动词偏误的显着特征 |
5.2.3 形容词偏误的显着特征 |
5.3 名、动、形词汇偏误原因 |
5.3.1 一般性原因 |
5.3.2 特殊原因 |
5.4 教学策略 |
5.5 结语 |
附录 |
附录1:当用词语、误用及自造词语一览表 |
附录2:问卷调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
1.1.1 办学背景 |
1.1.2 学院设置 |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
2.3.3 汉字的“六书” |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
3.2.1 声调的本质 |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
3.2.6 “入声”之争 |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
5.4 本章小结 |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
致谢 |
(8)新HSK3、4级真题试卷阅读部分选词填空题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语言测试方面的研究 |
1.2.2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理论与设计方面的研究 |
1.2.3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试题方面的研究 |
1.2.4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词汇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新版HSK总体设计研究 |
2.1 新HSK推行理念与思路 |
2.2 新HSK考试等级结构与试卷构成 |
2.2.1 等级结构 |
2.2.2 试卷构成 |
2.3 新HSK特点与创新 |
第三章 新HSK3、4级阅读部分选词填空题备选词分析 |
3.1 HSK3、4级题型浅析 |
3.1.1 新HSK3级 |
3.1.2 新HSK4级 |
3.1.3 新HSK3、4级阅读部分选词填空题题型 |
3.2 新HSK3、4级真题阅读部分选词填空题备选词分析 |
3.2.1 名词 |
3.2.2 动词 |
3.2.3 形容词 |
3.2.4 副词 |
3.2.5 量词 |
3.2.6 连词 |
3.2.7 介词 |
3.2.8 代词 |
3.2.9 其他分析 |
3.3 备选词中兼类词分析 |
3.3.1 名动兼类 |
3.3.2 名动形兼类 |
3.3.3 名形兼类 |
3.3.4 名副兼类 |
3.3.5 动形兼类 |
3.3.6 动形副兼类 |
3.3.7 动副兼类 |
3.3.8 动量兼类 |
3.3.9 形副兼类 |
3.3.10 副连兼类 |
3.3.11 其他兼类 |
第四章 新HSK3、4级阅读部分选词填空题主题内容分析 |
4.1 选词的主题内容分析 |
4.1.1 日常生活 |
4.1.2 社会交往 |
4.1.3 其他内容 |
4.2 语料的主题内容分析 |
4.2.1 社会交往 |
4.2.2 居家生活 |
4.2.3 休闲娱乐 |
4.2.4 日常事务 |
4.2.5 情感世界 |
4.2.6 校园生活 |
4.2.7 人文自然 |
4.3 基于语料库的选词填空题语料选材分析 |
4.3.1 分析方法 |
4.3.2 分析图表 |
4.3.3 分析结果 |
第五章 新HSK3、4级阅读部分选词填空题真题与模拟题对比 |
5.1 词性角度的对比分析 |
5.1.1 新HSK3、4级选词填空题真题与模拟题选项词性对比 |
5.1.2 新HSK3级选词填空题真题与模拟题选项词性对比 |
5.1.3 新HSK4级选词填空题真题与模拟题选项词性对比 |
5.1.4 新HSK3、4级真题与模拟题选词填空备选词兼类词对比 |
5.2 词汇等级与词频角度的对比分析 |
5.2.1 新HSK3、4级真题与模拟题备选词等级情况对比 |
5.2.2 新HSK3、4级真题与模拟题备选词词频对比 |
5.3 主题角度的对比分析 |
5.3.1 新HSK3、4级真题与模拟题备选词主题内容对比 |
5.3.2 新HSK3、4级真题与模拟题选词填空题目语料内容对比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词汇等级特征和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由及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理论与方法 |
0.4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哈萨克族人普通话等级汉字使用情况分析 |
1.1 哈萨克族人普通话等级汉字字种研究 |
1.2 哈萨克族人普通话等级汉字字频研究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哈萨克族人二级普通话词汇偏误分析 |
2.1 哈萨克族人二级甲等普通话词汇偏误分析 |
2.1.1 名词偏误分析 |
2.1.2 动词偏误分析 |
2.1.3 形容词、区别词偏误分析 |
2.1.4 数词、量词偏误分析 |
2.1.5 副词偏误分析 |
2.1.6 代词偏误分析 |
2.1.7 介词偏误分析 |
2.1.8 连词偏误分析 |
2.1.9 助词偏误分析 |
2.2 哈萨克族人二级乙等普通话词汇偏误分析 |
2.2.1 名词偏误分析 |
2.2.2 动词偏误分析 |
2.2.3 形容词偏误分析 |
2.2.4 数词、量词偏误分析 |
2.2.5 副词偏误分析 |
2.2.6 代词偏误分析 |
2.2.7 介词偏误分析 |
2.2.8 连词偏误分析 |
2.2.9 助词偏误分析 |
第三章 哈萨克族人三级普通话词汇偏误分析 |
3.1 哈萨克族人三级甲等普通话词汇偏误分析 |
3.1.1 名词偏误分析 |
3.1.2 动词偏误分析 |
3.1.3 形容词偏误分析 |
3.1.4 数词、量词偏误分析 |
3.1.5 副词偏误分析 |
3.1.6 代词偏误分析 |
3.1.7 介词偏误分析 |
3.1.8 连词偏误分析 |
3.1.9 助词偏误分析 |
3.2 哈萨克族人三级乙等普通话词汇偏误分析 |
3.2.1 名词偏误分析 |
3.2.2 动词偏误分析 |
3.2.3 形容词、区别词偏误分析 |
3.2.4 量词偏误分析 |
3.2.5 副词偏误分析 |
3.2.6 代词偏误分析 |
3.2.7 介词偏误分析 |
3.2.8 连词偏误分析 |
3.2.9 助词偏误分析 |
第四章 哈萨克族人不入级普通话词汇偏误分析 |
4.1 名词偏误分析 |
4.2 动词偏误分析 |
4.3 形容词偏误分析 |
4.4 量词偏误分析 |
4.5 副词偏误分析 |
4.6 代词偏误分析 |
4.7 介词偏误分析 |
4.8 连词偏误分析 |
4.9 助词偏误分析 |
第五章 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词汇等级特征分析 |
5.1 名词等级特征分析 |
5.2 动词等级特征分析 |
5.3 形容词、区别词等级特征分析 |
5.4 数词、量词等级特征分析 |
5.5 副词等级特征分析 |
5.6 代词等级特征分析 |
5.7 介词等级特征分析 |
5.8 连词等级特征分析 |
5.9 助词等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词汇教学策略 |
6.1 建构并掌握汉语词汇自身的词义系统 |
6.2 突出词汇的理性意义 |
6.3 注意词汇的色彩意义 |
6.4 讲解词语深层的语用意义 |
6.5 运用对比分析法进行词语的辨析 |
6.6 重视语素分析教学法 |
6.7 使用各种方法扩大学生词汇量 |
6.8 依靠语境增强实践操练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初中级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语研究 ——以《发展汉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综述 |
1.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注释研究 |
2.生词注释中的同译词语研究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1.统计分析法 |
2.偏误分析法 |
3.访谈研究法 |
一、同译词语考察及分类 |
(一)同译词语概念界定及教材选取依据 |
1.同译词语概念界定 |
2.教材选取依据 |
(二)同译词语统计及分布 |
(三)同译词语的分类 |
1.从音节角度划分 |
2.从语义角度划分 |
3.从语素角度划分 |
4.从词性角度划分 |
二、同译词语留学生使用偏误分析 |
(一)偏误属性 |
(二)偏误类型 |
1.词义混淆 |
2.词性误用 |
3.搭配不当 |
(三)同译词语产生的原因 |
1.英文注释不完善 |
2.教学方法不当 |
三、同译词语问题的改进策略 |
(一)教材改进策略 |
1.运用加注法限定词义 |
2.运用示例法明确语用 |
3.增加同译词语的练习题 |
(二)课堂教学策略 |
1.结合语境区分词义差别 |
2.结合搭配关系对比教学 |
3.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发展汉语》同译词语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辨别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几种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与形容词重叠式相关研究[D]. 马春霖.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3)
- [2]面向泰国汉语教学的汉语同素词难度研究[D]. 林文贤(Pimporn Wattanakamolkul).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6)
- [3]现代蒙古语书面语复合词研究[D]. 那达木德.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4]彝语词法研究[D]. 马辉.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2)
- [5]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习得考察[D]. 宋扬. 华中师范大学, 2014(12)
- [6]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名、动、形词汇偏误研究[D]. 萨仁其其格. 北京语言大学, 2008(11)
- [7]《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8]新HSK3、4级真题试卷阅读部分选词填空题型研究[D]. 李茜. 广西大学, 2013(03)
- [9]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词汇等级特征和教学策略研究[D]. 聂依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10]初中级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语研究 ——以《发展汉语》为例[D]. 邵安然.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