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高中物理的入门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李春乐[2](2021)在《高中通用技术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智能纸雕灯的设计与制作》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广西壮族自治区于2012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一批学校在自治区教育厅的引导下,通过以创新实验项目的形式开展通用技术课程,其中课程实施取得较好成就表现的是项目式的教学。笔者在读研期间,参加第18期“兴华创新实践师资班”,以创新实践志愿者的身份在广西师大附中进行创新实践教学,结合通用技术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性质,以及广西师大附中创新实验课程发展的特点,笔者和师大附中的一线教师们开展了基于Arduino开源硬件的《智能纸雕灯的设计与制作》项目式教学。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访谈法以及统计分析法,行动研究将5E教学法和表现性评价融合到项目式教学各阶段的设计与实施中,以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为辅助工具对教学实施情况进行分析。首先,本文将5E教学法用于前期Arduino基础知识阶段的教学设计和评价学生表现的过渡衔接阶段,在预实验中(A班),用工作单了解学生对“简单闭合电路”概念的理解、转变与运用;接着,在5E教学法的评价环节采用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定的方式观察学生作品制作阶段(B班)完成纸雕灯项目的成长变化;然后,通过收集、整理和编码核查表,在SPSS中分析各评价主体对各项评价内容的评价结果;最后,整理对长期观察的小组访谈的内容,用Nvivo Plus分析和发现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存在的简单化现象和隐性思维,用分析结果证明5E教学法和表现性评价有助于通用技术中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在高中通用技术的项目式教学中,融入5E教学模式和表现性评价的教学设计,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这不仅重新建构了学生对“简单闭合电路”概念的理解与转变,而且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时,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提升了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小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帮助教师对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极大地促进了存在周期耗时长缺点的项目式教学的实施,促进教、学、评的统一。
杨海帆[3](2021)在《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本阶段的数学课程定义为: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要把握最基础的数学课程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重点、难点的教学。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思维得到迅猛发展,而在数学概念课上学生的数学素养会得到较大的培养和发展。所以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的课堂中,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引导学生突破概念的难点。每个人想要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就要因材施教,突破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难点。目前还没有聚焦初中阶段数学概念课的教学难点的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编制有针对性的教学难点的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数学教师教学难点设计水平和指导概念课教学具有研究意义。确定核心的研究问题为:合理的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是什么及其该体系的评价模型是什么?为编制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已有相关理论及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得到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结构基础;其次在考虑教学难点样本文字性的特点下,结合专家建议,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优质教学难点教学设计样本进行编码分析,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编辑问卷对专家进行访谈征求其意见,利用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保证专家效度;接下来通过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最后通过评价实施检验,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形成合理、科学的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论:(1)《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共有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包括课程因素3项、教师因素3项、学生因素3项),其中9个二级指标对应9条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效度、信度良好,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可以作为评价初中阶段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教学设计的测评工具使用。(2)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教学设计评价模型,可用数学公式表示(S代表总得分,T1至T9依次表示各二级指标的得分):I=0.079T1+0.063T2+0.093T3+0.186T4+0.149T5+0.105T6+0.109T7+0.105T8+0.111T9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建议:进行教学难点教学设计时要聚焦目标达成,落实教学目标对于本节课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分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引导学生掌握概念本质,学会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教学要渗透所学概念所体现思想方法;教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去突破教学难点;分析概念在教材、单元中地位和作用,体现单元教学法;合理运用教学方法;难点设计要关注认知需要,以原有的知识体系作为框架进行建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分析学生所以具备的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接受新的思想方法;根据学生以往积累的经验进行讲授。
范福刚[4](2021)在《高中生物理入门难的归因与应对》文中研究说明高中物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学生却存在着物理入门难的问题。文章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角度出发,探讨高中生物理入门难的原因,即恐惧心理先入为主、定势思维形成阻碍、数学基础薄弱断层、任课教师未能适应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高一新生适应物理学习提供参考。
叶孙华[5](2020)在《瞄准好问题 实施慢教学——谈高一物理入门教学》文中研究指明如何做好高一新生的物理入门教学工作,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教师应注重瞄准好问题(如:矢量运算、受力分析、数学工具等),遵从教学是"慢艺术"的观点,精心设计,耐心引导,讲究技巧,详略得当,以使学生能够平稳自如地学习,顺利地跨过高一物理学习的难关,为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凌琳[6](2020)在《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文中指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下文简称特殊精英教育)是适合超智儿童身心特点的一种特殊的优质教育,它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认识中在大众教育里仅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精英教育”,其特点在于教育对象仅面向超智儿童,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即因材施教,它同时也是当前教育体系的的完善和补充,还可以开发被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发扬其优势才能,实施一种最适合超智儿童的教育模式。英才(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遵循着“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而不同之处在于,除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之外的其他几种教育的受众的定义都包括了多元化的能力,而本文提出的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只针对智力超群的学生。特殊精英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以公平视角审视特殊精英教育问题,综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政策制定理论,认为新时期的教育公平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并拓展出新的内涵来促进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当前社会普遍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均等、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甚至认为教育上任何的区别都是不公平现象。然而,特殊精英教育是否真的站在教育公平的对立面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别、年龄、个性、能力生来就有差别,教育上的“均匀用力”是最低层次的、浮于表面的伪公平,根据受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素质的不同提供适合每个人的相应的教育条件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公平。换言之,教育公平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该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其一,人们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公平就是完全相同的教育;其二,我国特殊精英教育异化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众教育被精英化;其三,当前我国的“超常教育”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满足人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其四,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英才教育,一些国家甚至将英才教育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大经费投入,并且颁布法律法令予以法制和政策保障,而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却缺乏政策保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各国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方式,为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颁布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各国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了解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各国国情与我国实际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接着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各相关人群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与态度、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及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部分,发出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8份,深入访谈了33位专家(含教育家和高校其他专家)、教育实践家、教师、家长、学生,其中包括国内顶级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和裴娣娜先生,以及多位国内一流中小学校领导,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访谈质性数据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为本研究提供量化和质性研究基础,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国家(地区)都对特殊精英教育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如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立法立规发展英才教育,德国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重视“天才教育”,其他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甚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为特殊精英教育保驾护航,如台湾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就包含了关于资优教育的内容。不少发达国家(地区)特殊精英教育已颇具规模,如英国受惠者比例为1%-5%,新加坡为1%,俄罗斯为1%,以色列为1%,韩国也已达到1%。我国特殊精英教育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主体异化、培养模式单一、系统性缺失、发展不平衡,甚至缺失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构建可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和有关政策,从成才渠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具体政策建议为:构建完整的成才渠道,一方面科学地建立超智儿童鉴定选拔机制,具体可使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智力测试量表结合学生、家长自荐和教师推荐的多元化鉴定选拔机制,另一方面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让超智儿童受到连贯、系统的培养,更好地成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师资上,从选培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三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专门的优秀教师;在课程上,加强需求调查,提升课程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在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注重差异化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管理上,需在政府职能部门设专人管理特殊精英教育,也可考虑设置专门的部门以调整课程模式,协调教育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且加强政策宣讲,以减少政策实施阻力;在政策法规上,为特殊精英教育立法立规,提供经费、政策和法制保障,填补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法规空缺。本研究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内容上,通过对国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分析,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发展情况,探索本土化的培养政策;二是方法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由于受到研究条件与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能邀请到更多的国内顶级专家和一流名校的校领导参与调研,也期待以后国家支持更多探索性的教学试验。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慧玲[8](2020)在《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分析及竞赛辅导策略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自1968年以来,国际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Chemistry Olympiad,ICh O)已有50年的历史,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对化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从1987年开始参加ICh O,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了更早发现和培养化学人才,我国从1986年举办了第一届化学竞赛,至今化学竞赛的普及已非常广泛,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学生和竞赛辅导者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化学竞赛的兴起一方面培养了化学人才并促进了化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另一方面,辅导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片面追求成绩、机械化训练、题海战术的问题。因此对化学竞赛的辅导模式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近十年化学竞赛决赛试题在知识点分布、水平层次、渗透化学思想、化学学科能力、化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化学竞赛试题主要考查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注重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密切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表明化学竞赛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化学学习方法的灵活应用。竞赛试题的研究对竞赛辅导的规划和实施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福建省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竞赛辅导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在选拔参赛选手方面,一些学校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综合能力的强弱,没能很好的体现化学竞赛的初衷;(2)在竞赛辅导安排方面,由于高中课程多时间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投入大量的时间以至于没有更多的精力来研究竞赛,造成部分教师对竞赛辅导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学生无法较好的掌握竞赛知识;(3)在竞赛辅导策略方面,由于少数教师还不够了解竞赛的辅导方向和要求,希望学生在竞赛中能够取得的较好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克服化学竞赛辅导中存在的问题,对化学竞赛辅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调查研究法和实践研究法对化学竞赛辅导教学展开研究。调查了当前开展化学竞赛辅导教学的现状,基于调查结果和福建省高中学校的现实情况,初步构建了“竞赛辅导目标阶段化、竞赛辅导过程模式化和竞赛辅导内容系统化”的化学竞赛辅导体系。同时结合两年的实践教学,调查学生参与竞赛辅导后在学习兴趣、知识理解、综合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情况,并与往届参与化学竞赛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发现竞赛辅导不仅提高了竞赛成绩,还提高了学生的化学兴趣、自学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研究表明化学竞赛辅导模式初见成效。最后通过总结竞赛辅导的实践经验,为参与竞赛辅导的老师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能够对化学竞赛辅导教学方面有所帮助。
李冠男[9](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刘佳宜[10](2020)在《融合设计思维的初中micro:bit创客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创客教育在全球发展得如火如荼,我国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们纷纷开发出各具特色的创客学习活动,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经调研发现,虽然创客教育在学生创造力培养方面积攒了许多成功经验,但也渐渐暴露出“实践有余,创新不足”的问题,并未真正达到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提升学生创造力自信的目标。是时候为创客教育加入一种使能方法论—设计思维,来指导和促进创客教育目标的完成。设计思维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成熟的理念、模型和支持性策略、工具可以为创客学习活动的开发提供指导,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过程和认知加工路径提供支持性工具。因此用设计思维的理念和工具来指导创客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创造力和实践力的培养而言裨益良多,有很大的教育研究意义。笔者以上海市闵行区某中学为教学基地,选择功能强大、性价比高的开源硬件micro:bit开发板作为创客活动的实践载体,开展融合设计思维的micro:bit创客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由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得到启发,特将研究分为三个阶段:micro:bit硬件编程技能准备阶段、融合设计思维的micro:bit创意电子入门项目、融合设计思维的micro:bit创意电子进阶项目。在三个教学阶段中不断反思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设计,最终结合课堂满意度调查问卷、托兰斯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学生项目日志和学生创意电子作品,来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情况。借助研究工具对教学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发现在设计思维的指导下,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提高,创意电子项目的开发更加有章可循,其创造力倾向和创新实践能力也有进一步提升。希望通过本次关于设计思维和创客教育的融合教学实践研究,可以为我国中小学创客学习活动开发提供借鉴,为我国创客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新思路,使得创客教育真正发挥其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能量。
二、浅谈高中物理的入门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高中物理的入门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高中通用技术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智能纸雕灯的设计与制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项目式教学和评价的需求 |
2.关于对高中通用技术项目式教学的思考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现状 |
1.项目教学法的发展 |
2.国外项目教学法研究现状 |
3.国内项目教学法研究现状 |
4.国外5E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
5.国内5E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二、项目式教学与表现性评价的理论探讨 |
(一)概念界定 |
1.通用技术 |
2.项目式学习 |
3.表现性评价 |
(二)理论基础 |
1.情境认知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三)项目式教学与表现性评价的关系 |
1.表现性评价可以反映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过程 |
2.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
3.表现性评价可以促进标准、教学、评价一体化 |
(四)项目式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目标与内容的确定 |
1.确定项目式教学的表现性评价目标 |
2.确定项目式教学的表现性评价内容 |
(五)设计项目式教学表现性任务 |
1.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需具备的条件 |
2.项目式教学中设计表现性任务要考虑的原则 |
(六)表现性评价工具 |
1.核查表 |
2.等级量表 |
3.工作单 |
三、《智能纸雕灯的设计与制作》项目教学的实施 |
(一)纸雕灯的介绍 |
1.纸雕的历史发展 |
2.纸雕灯的发展 |
(二)研究情境 |
1.研究场所 |
2.研究对象 |
(三)实施教学行动研究计划 |
(四)《智能纸雕灯设计与制作》前期Arduino基础知识的实施 |
1.5 E教学模式 |
2.5 E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
3.工作单中反馈的问题 |
4.5 E教学实施中的行动研究过程 |
(五)《智能纸雕灯设计与制作》项目后期作品制作阶段 |
1.确定《智能纸雕灯的设计与制作》项目的表现性评价目标 |
2.编制《智能纸雕灯设计与制作》项目的表现性评价任务 |
3.修订《智能纸雕灯设计与制作》项目核查表 |
(六)汇报课部分学生作品PPT展示 |
四、研究分析 |
(一)评价量表的收集与分析 |
1.核查表的填写与收集 |
2.数据分析与结果 |
(二)访谈内容的收集与分析 |
1.用NVivo分析访谈内容的步骤 |
2.基于NVivo查询和资料管理的思考分析 |
3.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五、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1.5 E教学模式和表现性评价有效促进了项目式教学的实施 |
2.学生的合作、反思、自我评价和创新能力大大提升 |
3.详细的教学设计和行动研究促进教-学-评的统一 |
(二)教学建议 |
1.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完成真实情境的项目 |
2.强化教师成为“研究主体”的意识 |
3.在小组分工合作过程中,不应该带有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 |
4.应该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跨学科的合作 |
(三)研究反思 |
1.量表的改进 |
2.扩大访谈的次数和样本量 |
3.需要更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前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1 Arduino基础知识阶段工作单 |
附录2 《智能纸雕灯设计与制作》前期Ar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
第一周Arduino基础知识入门 |
第二周流水灯、呼吸灯、红绿灯 |
第五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
第六周红外遥控传感器 |
附录3 《智能纸雕灯设计与制作》等级量表 |
附录4 教学实践后改进的评价量表 |
附录5 访谈题目 |
附录6 学生作品展示 |
附录7 访谈内容 |
致谢 |
(3)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教学难点教学 |
1.2.2 数学概念课教学 |
1.2.4 评价指标体系 |
1.2.5 评价模型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调查研究方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研究创新点 |
1.7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教学难点及其设计 |
2.1.2 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及其特点 |
2.1.3 数学教学难点设计评价 |
2.1.4 已有教学难点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
2.1.5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概念转变理论 |
2.2.2 MPCK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工具的建构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构方法 |
3.2.2 指标筛选阶段 |
3.2.3 权重划分阶段 |
3.2.4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
3.2.5 指标体系检验阶段 |
3.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3.3.1 指标体系完善和修改专家咨询意见数据处理 |
3.3.2 指标体系权重系数专家意见咨询数据处理 |
3.3.3 指标体系信度和效度检验数据处理 |
第四章 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4.1 一级指标的设计依据 |
4.2 二级指标的设立依据 |
4.2.1 “数学因素”维度下的二级指标设立依据 |
4.2.2 “教师因素”维度下的二级指标设立依据 |
4.2.3 “学生因素”维度下的二级指标设立依据 |
4.3 基于全国初中数学优秀课展示教学设计的NVivo质性分析 |
4.3.1 教学难点教学样本的确定 |
4.3.2 质性分析的工具与方法 |
4.3.3 质性分析结果与反馈 |
4.4 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
第五章 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完善及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 基于专家咨询的评价指标的筛选修订 |
5.1.1 研究方法 |
5.1.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5.1.3 专家意见咨询结果分析 |
5.2 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2 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5.2.3 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 |
5.3 研究结果 |
第六章 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
6.1 信度检验 |
6.1.1 评价人员的确定 |
6.1.2 评价对象的确定 |
6.1.3 评价的具体实施 |
6.1.4 评价结果分析 |
6.2 内容效度检验 |
6.2.1 评价人员确定 |
6.2.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2.3 评价的具体实施步骤 |
6.2.4 评价结果分析 |
6.3 研究结果 |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
7.1 讨论 |
7.1.1 与以往相关研究异同点的比较分析 |
7.1.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1.3 指标体系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7.2 结论 |
7.3 应用建议 |
7.3.1 “一次函数的概念”案例比较分析 |
7.3.2 课程因素——聚焦目标达成 |
7.3.3 课程因素——分析概念本质 |
7.3.4 课程因素——体现思想方法 |
7.3.5 教师教学——理解数学学科 |
7.3.6 教师教学——把握数学教材 |
7.3.7 教师教学——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
7.3.8 学生学习——关注认知需要 |
7.3.9 学生学习——注重思想基础 |
7.3.10 学生学习——注重经验基础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高中生物理入门难的归因与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何出现物理入门难 |
1. 意识先行,内心恐惧。 |
2. 思维定式,教材跨越。 |
3. 数学薄弱,知识断层。 |
4. 考情变化,教师不适。 |
二、物理入门难的应对 |
1. 建立自信,克服恐惧。 |
2. 打破定势,深入理解。 |
3. 打好基础,数理衔接。 |
4. 因时而异,与时俱进。 |
(6)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社会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 |
(二)特殊精英教育的异化 |
(三)特殊精英教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 |
(四)特殊精英教育缺乏政策法律保障 |
二、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价值 |
(三)实践价值 |
三、相关概念 |
(一)超智儿童 |
(二)精英与精英学生 |
(三)精英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 |
(四)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与政策制定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超智儿童鉴定选拔的研究 |
(三)关于超智儿童培养模式的研究 |
(四)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
(五)其他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特殊精英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
(三)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实施经验的研究 |
(四)关于超智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 |
(五)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 |
三、总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内容和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取样与样本情况 |
(三)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调研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调研设计 |
五、信效度分析及研究伦理 |
(一)信效度分析 |
(二)研究伦理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智力理论 |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 |
(二)智力是可以科学测量的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公平理论 |
(一)教育公平的层次与原则 |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平衡 |
(三)教育公平在特殊精英教育中的体现 |
四、政策制定理论 |
(一)理性决策理论 |
(二)公民参与理论 |
第四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国际经验 |
一、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发展概述 |
二、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执行经验 |
(一)选拔机制 |
(二)培养方式 |
(三)师资建设 |
三、典型国家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分析 |
(一)俄罗斯 |
(二)美国 |
(三)韩国 |
四、总结 |
第五章 中国特殊精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实践进程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历史 |
(二)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现状 |
二、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 |
(一)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政策与实践 |
(二)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班级的尝试 |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计划 |
三、中国特殊精英教育案例分析 |
(一)北京八中经验与成绩 |
(二)江苏天一中学经验与启示 |
四、总结 |
第六章 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 |
一、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
(一)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的态度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 |
(一)对成才渠道的看法 |
(二)对安置形式的看法 |
(三)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
(四)对师资队伍的看法 |
(五)对保障和资金的看法 |
三、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 |
(一)走出误区,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 |
(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
(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
(四)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 |
(五)制定科学的准入准出机制 |
四、总结 |
第七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研究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问题确定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 |
三、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与功能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功能 |
四、特殊精英教育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
(一)政治可行性 |
(二)经济可行性 |
(三)技术可行性 |
第八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建议 |
一、构建完整的成才通道 |
(一)建立科学的鉴定选拔机制 |
(二)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一)特殊精英教育教师的选培制度 |
(二)重视特殊精英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
(三)完善特殊精英教育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 |
三、优化培养环节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
四、加强教育管理 |
(一)确定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
(二)强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作用 |
(三)增加理解减少阻力:加强政策宣讲 |
五、完善保障机制 |
(一)经费保障 |
(二)政策保障 |
(三)法律保障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特色与创新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社会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7 访谈内容节选 |
后记 |
(8)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分析及竞赛辅导策略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
1.2.1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 |
1.2.2 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
1.3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近十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决赛试题分析 |
2.1 试题结构概括 |
2.2 试题特点 |
2.2.1 化学知识的考查 |
2.2.2 竞赛对知识要求的考查 |
2.2.3 试题考查注重渗透化学思想 |
2.2.4 试题考查注重培养化学学科能力 |
2.2.5 试题考查注重对化学方法的应用 |
2.3 中学化学教学启示 |
第三章 福建省高中化学竞赛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近三年福建省高中化学竞赛获奖情况分析 |
3.2 竞赛辅导模式调查与分析 |
3.2.1 调查设计 |
3.2.2 调查结果分析 |
3.3 福建省高中化学竞赛辅导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
4.1 参赛学生的选拔 |
4.2 针对竞赛特点对辅导时间的管理 |
4.3 高中各阶段化学竞赛培养计划 |
4.3.1 辅导材料的选取 |
4.3.2 自主学习网络资源 |
4.3.3 竞赛辅导过程模式 |
4.3.4 竞赛辅导阶段目标 |
4.3.5 竞赛辅导内容 |
4.4 竞赛辅导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
4.4.1 竞赛辅导导学案例一 |
4.4.2 竞赛辅导导学案例二 |
4.5 化学竞赛辅导策略实施效果 |
4.5.1 竞赛获奖人数和等次 |
4.5.2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
第五章 结论及反思 |
5.1 结论 |
5.1.1 化学竞赛辅导策略评价 |
5.1.2 对参与竞赛辅导教师的建议 |
5.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本科教育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融合设计思维的初中micro:bit创客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客教育发展正当时 |
1.1.2 设计思维与教育整合是大势所趋 |
1.1.3 开源硬件micro:bit功能强大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行动研究法 |
1.4.2 案例研究法 |
1.4.3 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创客、创客空间、创客教育、创客学习活动 |
1.6.2 设计思维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创客教育研究现状 |
2.1.1 国外创客教育研究现状 |
2.1.2 国内创客教育研究现状 |
2.1.3 国内中小学创客学习活动设计发展现状 |
2.2 国内外设计思维研究现状 |
2.2.1 国外设计思维研究现状 |
2.2.2 国内设计思维研究现状 |
第3章 设计思维模型及其支持性工具研究 |
3.1 设计思维模型研究 |
3.2 设计思维支持性工具研究 |
第4章 融合设计思维的国外计算机科学课程案例分析 |
4.1 课程概述 |
4.2 课程项目活动分析 |
4.3 案例对micro:bit创客学习活动设计的启示 |
第5章 融合设计思维的初中micro:bit创客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
5.1 研究设计概述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工具 |
5.1.3 研究对象 |
5.2 第一阶段:micro:bit硬件编程技能准备 |
5.2.1 硬件编程技能教学 |
5.2.2 硬件编程技能学习情况评估 |
5.3 第二阶段:创意电子入门项目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5.3.1 入门项目活动教学设计 |
5.3.2 教学实施情况 |
5.3.3 收集数据分析 |
5.3.4 反思与改进设计 |
5.4 第三阶段:创意电子进阶项目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5.4.1 进阶项目活动教学设计 |
5.4.2 教学实施情况 |
5.4.3 收集数据分析 |
5.5 数据对比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反思与展望 |
6.2.1 研究反思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对上海市创客教师的访谈 |
附录 B 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C 系列课程项目日志 |
附录 D 作品评价表 |
附录 E 托兰斯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 |
附录 F 系列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 G micro:bit硬件编程技能课程教学设计 |
附录 H 创意电子入门项目教学设计 |
附录 I 创意电子进阶项目教学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高中物理的入门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高中通用技术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智能纸雕灯的设计与制作》为例[D]. 李春乐.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杨海帆.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4]高中生物理入门难的归因与应对[J]. 范福刚. 新课程研究, 2021(01)
- [5]瞄准好问题 实施慢教学——谈高一物理入门教学[J]. 叶孙华. 湖南中学物理, 2020(11)
- [6]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D]. 凌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分析及竞赛辅导策略研究与实践[D]. 张慧玲. 赣南师范大学, 2020(12)
- [9]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
- [10]融合设计思维的初中micro:bit创客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D]. 刘佳宜.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