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地球——人类贪婪和环境破坏的讽刺

第三地球——人类贪婪和环境破坏的讽刺

一、第三地球——反讽人类贪婪无度的破坏环境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王青[1](2015)在《泰德·本顿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态危机与环境问题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成为全球共同关注和普遍担忧的焦点问题。如何摆脱人类当前的生存困境,建设生态文明,走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态社会,不仅是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寻求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不同国家的理论家和思想家从不同的维度与视域对于生态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与探讨,各种各样的方案层出不穷、异彩纷呈的思潮相互碰撞,逐步形成了一种要求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社会的绿色思潮。在形形色色的绿色理论中,生态学马克思主试图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生态学的思想结合起来,从社会制度、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深刻地揭示了当代生态危机问题的根源,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展开全新视角的批判,构建了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会主义的理想蓝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英国艾塞克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泰德·本顿就是这一思潮的杰出代表。他围绕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之间的关系、自然的极限以及如何构建未来的生态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入阐述,揭开了英国生态中心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的序幕,掀起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潮。本课题以英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泰德·本顿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切入点,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本解读分析法、批判分析的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对其着作文本的阅读,全面系统地提炼了其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的关系、自然的极限、生态自治主义的理想蓝图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揭示本顿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生态维度的批判与建构,客观地评析了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局限性。以期在理论上能够发现泰德·本顿与其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之间的学术谱系性关联,更加清晰地展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发展的完整图景,更好地把握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的学术前沿问题。进一步为生态运动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向,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激活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生命力。在实践上能够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方法论为指导,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的生态困境和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为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借鉴。文章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本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与理论源脉。本顿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各种社会现实问题理论升华的结果。它深深地根植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危机和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在西方社会蓬勃发展的绿色运动中脱颖而出,是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社会绿色生态运动的发展壮大的必然逻辑。从其思想渊源上看,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现状的定位,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来自马克思的理论,尤其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他对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根源的追寻来自以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施密特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批判理论,同时也受到了阿尔都塞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对未来社会提出的绿色生态政治战略来自于奈斯的深层生态学、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奥博德的大地伦理等生态中心主义思想。这种多重的、或直接或间接的理论源脉造就了本顿思想的多维性。本顿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批判与绿色建构、对“自然极限”的解读、对未来绿色社会的政治构想是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体内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批判与绿色建构。本顿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缺乏生态学的视域: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理论没有把生态过程整合到生产的一般条件和过程之中,只有生产理性而没有生态理性;推崇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自然的极限而去支配自然的生产主义的和普罗米修斯主义的历史观;受到19世纪自发的工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提出发展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和资本存在的合法性条件,片面夸大了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之中的改造潜能,追求人成为自然的支配者和自然真正有意识的主人的目标。因此,必须从生态学的维度重建一种绿色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着作中所体现的生态思想为这种建构提供了可能性。本顿以马克思、恩格斯着作中的一些生态思想为原材料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生态维度的建构:主张重新评估“自然条件”概念,把它整合到生产理论中,成为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现生产过程和生态过程的结合,建构生产理性与环境理性并重的绿色生产理论;倡导生态维度的技术革新,既要看到技术的经济效应,也要看到技术的生态效应,坚持以适应性技术代替改造性技术;提出对自然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理解,看到表层次的自然和深层次的自然,通过详细分析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的概念,根据意图结构区分了生产改造型的劳动过程和生态调节型的劳动过程,坚持以“适应自然”代替“支配自然”的基本立场。对“自然的极限”的解读。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和现代环境主义者的增长极限理论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的极限”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出于政治的原因,为了实现他们的解放战略而对马尔萨斯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强烈否定“自然极限”的存在。本顿从承认自然极限的立场出发,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马尔萨斯的批判进行了重新反思,主张人类解放战略具有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视角,无论怎样理解科学技术的超越性,都必须包含着自然设定的地质的、地理的和气候的等不可操控的自然条件——“自然的极限”的不可超越性。因此,要多维度理解“解放”范畴的含义,人类的解放要依靠自然;社会的解放要转向保护生产条件的生产力发展,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生态学的再概念化,凸显劳动过程的生态关怀和生态考量,实现人类解放与自然极限的统一。对未来绿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构想。本顿从生态中心主义的立场出发深刻剖析生态危机的根源,认为非还原的自然主义、“支配自然”的观念和工业主义意识形态是造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而传统社会主义中存在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生产第一主义”和增长型社会主义也使得它成为一个非生态友好型的社会,因此必须把生态中心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相结合建构一个生态自治主义社会。它以生态优先、生态整体性和生物圈的平等主义为基本理论原则,反对理性、科学技术和支配自然的观念,主张以生态示范社区的建立、生活方式的改变、价值观念的转变的温和形象预示法通达一个实现生态可持续性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社会,一个以地方自治为基础的、超越现代民族国家的、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后现代社会。格伦德曼与本顿之间的论争。本顿基于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建构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他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空场”,从生态学的维度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与重建;在重新解读“自然极限”的基础上,肯定了自然极限的客观性以及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试图实现自然极限与人类解放的统一;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态反思,提出了未来绿色社会的政治图景——生态自治主义的构想。本顿的上述思想遭到格伦德曼的批判和质疑,格伦德曼1991年在《生态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和《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中对本顿的思想进行积极的回应。他提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能够为分析生态问题提供深刻的洞见,完全可以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之内来分析和解决生态问题;从生存论、对待自然的理性态度、价值论和人类解放四个维度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支配自然”,赋予“支配自然”积极的意义;并深入考察了马克思自然观发展与运用的条件,重新恢复了马克思自然观的人类中心主义视角。本顿于1992年在《生态学、社会主义和支配自然:与格仑德曼商榷》一文中,从生态问题的界定、劳动过程的改造能力、技术革新的生态意蕴、自然的审美价值等方面对格伦德曼的挑战进行有力地再回应。本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评析。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它拓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视域,确证了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价值,提供了当代认识和解决生态问题的新视角,呈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但他对科学技术认识上的片面性、生态社会主义理想的乌托邦色彩和生态中心主义立场对人类主体地位的弱化也使得其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可以通过确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重视科学技术革新的生态化、树立和谐的生态价值观来大力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刘通[2](2015)在《《爱弥儿》大义 ——卢梭教育哲学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并非溺身《爱弥儿》之中就某些具体的教育问题所做的分门别类的探讨和批判,而是秉持先行足迹的指引,继续追问卢梭教育道路的根源之所。在奔赴目的地之前,我们不得不首先对目标的所暗示出的道路的模糊轮廓有一个大略的概观,否则,摸着石头过河却不抬头看看路就很容易让脚下的稳定一步一步淹没了我们曾经满怀期望的远方。本论文依照问题的内在逻辑,按图索骥,着力厘清卢梭的思想脉络及其与后世,尤其与现代社会的深层勾连,以此来展示《爱弥儿》的根本大义。首先,在踏足《爱弥儿》之前,我们应去追问《爱弥儿》的作者是谁。对倾向于“天人相分”、“知行分离”的西方思想家,其生活与思想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但卢梭是极其特殊的一位,因为,一方面卢梭的作品与其人格有着紧密联系,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对卢梭童年经历的追溯,亦能发现其性情中矛盾之处的最初来源。卢梭的性情源于家庭的化育,在《忏悔录》的起始处,卢梭详尽地描绘了其父母的热烈爱情及其在童年阅读过的书籍,前者熏陶出了卢梭温柔敏感的浪漫之情,而这正是浪漫主义将要汹涌的苗头;后者却以一些英雄式的榜样培养着卢梭高傲而刚强的正义之心。温柔与刚强乃是一组对立的性情,所以后世对卢梭多有“性格分裂”之说,但是,因为对“矛盾”的肤浅误解,我们亦误读了卢梭的性情。除了家庭的化育,卢梭亦受到其出生之地——日内瓦的严谨风俗的巨大影响,使其在早年便坚定下对共和的理想。但是,作为浪漫之人的卢梭很难承受现实的挫折,这从他的失败的教师经历以及他将五个孩子送进育婴堂的处置中,我们不难发觉浪漫主义的根本缺陷:对现实的拒斥。所以,卢梭写作《忏悔录》一方面是为自己的清名辩护,另一方面,又在展示一个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将其塑造为一个活生生的教育文本。描绘过《爱弥儿》的作者,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创作该书的缘由。对此问题的探究直指卢梭的第一篇论文:《论科学与艺术》。显而易见,《爱弥儿》所由出的时代正是《论科学与艺术》里所严厉谴责的时代,卢梭正是通过后者最早提出了对现代性的批判。卢梭生于高呼“勇敢运用自己理性”的启蒙运动时期,当时的整个精神氛围乃是一种独特的乐观主义:知识的进步必将促进风俗的改良。启蒙思想家相信,对科学成果的实际应用能够为人类创造出在世的幸福。但是,卢梭不仅指出了这一以科学与艺术为表征的进步信念的虚妄性,更是发掘出这一信念的可以追溯到古典和宗教时期的根源:对生活的形而上学奠基。卢梭在撼动自苏格拉底以来的对人的传统理解的同时,亦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彰显着人之尊严:源于人自身的而非源于外在之物的尊严。而此种人之尊严却在科学与艺术的复兴里被败坏到无以附加的地步。所以,为了看清问题之所在,卢梭首先分析了科学的本质。科学和艺术诞生于人类的罪恶,它们扰乱着人类原本安宁的幸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卢梭不是反对科学本身,而是反对人类对科学的滥用。此一滥用导致了生活中的六种败坏:科学目的的虚妄、玷污性的闲逸、无止境的奢侈、勇敢精神的消磨、道德的沦丧以及对人类社会最为致命的不平等的产生。面对社会的败坏,卢梭意图通过《爱弥儿》来教化众生。卢梭是如何教化的呢?在《爱弥儿》的开头,卢梭将其教育建基于自然,那么,何为自然?在《论不平等》里,卢梭详尽地描绘了自然人的自然状态,而这正是卢梭在教导爱弥儿时所采用的消极教育的主要依据。在具体地探讨自然状态之前,卢梭首先澄清了当时的对人之研究的一个错误倾向,即对“自然法”的理解。此一错误观念以霍布斯和孟德斯鸠为典型代表,前者将人类的自然状态描绘为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而后者却视人类有一种先天的社会性。卢梭看到了这两种观念所包含的人的非自然状态的特征,也即他们的研究方式的根本谬误。所以卢梭首先澄清了自己的人类学研究道路,这一道路突破了先前一直占据主流的两种范式:古典的和宗教的。前者在身心二元论的基础上将人视作有等级有差异的;而后者虽然宣讲众生平等,但却预先规定了人的罪恶性本质。而卢梭开始以物理学的态度来研究自然之人。在自然状态下,野蛮人能够依靠他的身体满足其全部需要。所以卢梭格外重视爱弥儿的身体教育。他意图在使爱弥儿在强壮身体的过程中,一方面减少对外界的依赖,另一方面,培养起健康的精神。接着,在论述野蛮人对自然的适应能力的逐步加强时,卢梭意识到了人类极为重要的特性:人的可完善性。同时,卢梭注意到了人的可完善性的两面性:既能导致人类败坏,又能葆有人类的拯救希望。卢梭将救赎寄希望于人类天然的普遍情感:怜悯。正是在怜悯之上,卢梭建立起了他的看似牢固的道德观念。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不过,随着文明社会的诞生,枷锁在所难免。文明本身就是一种教化,所以文明社会的出现即是文明教化的诞生。卢梭发现了文明教化的五个关键节点:家庭和财产的出现,私有权的诞生,社会和法律的出现,政治组织的强化,政府的腐败。从中不难看出卢梭对文明社会之变迁的循环论的观念。既然文明社会不可避免的要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之中,那么接下来的努力便是要另立基础以便从根本上改变文明社会固有的邪恶根基。而这个崭新的社会耸立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里。不过,《社会契约论》中所包含的教育思想与《爱弥儿》里的教育思想极为不同甚至根本对立,前者坚定地奉行公民教育,努力使每一个人附属于这个政治共同体;而后者遵从自由教育,在使个体远离社会的教育中,培养爱弥儿的自由独立精神。这两种貌似对立的观点在根本上有着一致的方向:卢梭意图通过以公共意志凝聚出的社会自由、法律平等替代自然状态下的自然自由、自然平等,以此来保全个体自由、维护人人平等。在此,卢梭也在理论上将后世所认为的“卢梭的思想是矛盾的”的观点一并消除。但此一社会的建立所依赖的“最高智慧”在尘世实属妄想,所以卢梭仅将其作为《爱弥儿》之附录而加以讨论。这意味另一条道路——《爱弥儿》的珍贵性和整全性:《爱弥儿》是作为卢梭拯救社会的更加值得被期许的道路而出现的。这一拯救不是通过返回自然状态,而是通过包含怜悯心的良心与欲壑难填的自爱心,也即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协调来实现的,由此,爱弥儿乃是一个社会中的野蛮人。不过这远不是卢梭教育的终点,只有当爱弥儿在真正投身社会从而导致自身生活崩溃之后,卢梭的教育才得以完全展现。也即,卢梭的教育是要经历磨难的。但是,这磨难的结果除了让爱弥儿重拾卢梭对他的教导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他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远离,最远的隔离正是爱弥儿的最终幸福之所:“荒岛”,这如同卢梭晚年退居山林后的钟爱:孤独。至此,《爱弥儿》的大义方才隐隐浮现:将生活的苦难的命运与脆弱的救赎一并展示出来。这样,卢梭在将教育作为人类的救赎之道时亦展示了教育的本质:催逼对美好生活的领悟和无畏关切。这就是卢梭的《爱弥儿》所展示给现代社会的根本问题:能够普遍地抵御社会之恶的,唯有教育。而这也正是《爱弥儿》的大义所在。但是,相较于卢梭政治研究历来的炙手可热,《爱弥儿》实在是个被无视的弃儿。《爱弥儿》的失落无声地呈现着时代的精神和生活的根基:对政治的过度依赖。生活乃是人按其对周遭世界的理解而进行的生活,这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落,根本上乃是人之为人的失落。所以,卢梭才试图挽救人之尊严,而这意味着,在根本上,卢梭正是一个彻底的现代性思想家,只不过他的方案远不同于同时代的思想家的方案。如同卢梭反对科学的普及而不是反对科学本身,同样,卢梭反对的乃是他者的现代性方案中的缺陷而不是反对现代性的根本目的。卢梭同样追求人在尘世的幸福,不过他所怀有的不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对知识进步的巨大乐观,而是试图通过回归古代生活所崇尚的德行来重建人类脱离神话之后的现代生活。在卢梭那里,教育一方面是对其他现代性方案的克服,而另一方面,这也正是他的现代性方案的根本路径。

张贺楠[3](2015)在《中国当代生态小说时间研究》文中提出海德格尔说:“任何一种存在之理解都必须以时间为视野。”不论是以描写自然为主题,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修葺与重建的作品,还是那些表现反生态的商品化社会对自然的人为破坏,暴露自然危机深层之下的精神危机,亦或是描绘生态思想的乌托邦作品以及那些预警生态浩劫的反乌托邦作品,都最终指向一个主体,那就是人,关注人的存在,为人的存在寻找疗救的药方,使人类这沉重的肉身得以诗意地栖居,这是生态小说在新世纪的天然使命,也是无数置身于此项事业的衮衮诸公们的信仰。以时间为生态小说研究的视野不仅是“文学是人学”的历史命题的深化与发展,同时也是在生态危机日益恶化的当下,摒弃文学研究的生态性理论惯性,回归文学艺术本真,提升小说美学意蕴的重要尝试。在披阅众多的生态小说后,笔者发现:当代生态小说在揭露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诊断人类精神病情时,常常会形成一个充满生命质感和律动的叙事时间链条,文本自然世界时间与人类生活时间,宏大的历史时间与琐碎的个人时间,外部时间与心理时间相互缠绕和勾连,话语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剥离与黏合,在生态小说中仿佛就是呈现人类与自然关系紧密与疏离、上升或下降,寻找人类在自然世界中生态位的“巴尔扎克之蛇”。基于此,本论文将生态小说定位于一种时间艺术,不仅探索当代生态小说蕴涵的复杂时间观念对于揭示生态危机社会根源的重要作用,关注人类在时间的体验中重拾对自然的信仰、敬畏之感,还将对生态小说的时间修辞诸多技巧作全面考察,尝试为当代生态小说提供一个崭新的创作维度,使生态小说的社会批判与艺术想象凝聚成一种身处云端、心系大地的审美感受。绪论部分主要阐明本论文研究视角的来源。首先,笔者在观察国内外生态文学的写作时,鲜明地感受到这些作品凝聚的时间意识,在作家们对自然的朝拜、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中,显性或隐性地诉说着人类对时间的生命体验,生态小说中的时间不仅体现为小说表达生态批判主题的利器,同时也是结构小说文本、提升艺术修辞效果、建造小说叙事迷宫的不可缺少的瓦块与胶泥。本论文研究视角的拟定恰恰来自笔者的艺术直觉感知,当与生态小说中的时间要素握手的那一刻,笔者体会到了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推崇的位于两块肩胛骨之间的脊椎骨所带来的艺术欢愉和震撼。其次,本论文的研究视角来自当下生态小说研究的整体布局和现实诉求。近三十年来,对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研究现状的评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将生态小说视为一种小说类型,对其命名、内涵、美学价值作整体评价,同时对富有代表性的生态作家进行跟踪解读,试图不断扩展生态小说研究对象的边界。第二,生态动物小说创作与出版的澎湃发展不仅为生态小说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生态小说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人与动物的关系出发阐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伦理道德问题将生态小说的研究推向一个小高潮。第三,研究者们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知青小说、寻根小说中汲取批评养料,重新镀亮了被传统批评隐匿起来的生态质素。此外,新世纪以来的生态小说创作为小说研究者提供了新颖的批评视角如对少数民族生态小说和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小说的关注,在凸显生态小说的审美意蕴以及艺术空间的塑造方面均有所贡献。笔者在文献综述中发现,以时间的维度观测生态小说,以时间为起点从诗学和美学的角度评析生态小说的研究尚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这一研究现状为本论文的研究不仅贡献了饱满的研究对象、丰富的研究方法和开阔的研究视野,同时也为本论文题目的选定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和研究的动力。最后,二十世纪以来中西方的叙事学中对于时间的理论阐发为本论文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学理基础。20世纪60至80年代初的西方结构主义叙事学对叙述者与故事的关系、时间的安排等问题的深入探讨,以及中国当代学人在中国叙事学的本土化建设中对具有民族性情和艺术魅力的时间意识、时间观念等方面的回溯挖掘,为本论文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厘定和操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本论文共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人类文化历史上的三种时间观念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并考察生态小说在艺术主题的设定与实现过程中对不同时间观念的再现。本论文认为,当代生态小说是在追忆循环时间观念和批判线性时间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主义时间观念,前者主要体现出对自然节气变化的朴素觉知、对祭祀时间的神性崇拜以及对节日时间的精神皈依三个向度,后者体现在对工业时代政治性时间的奋力挣脱、对商业化时间的毅然冲决和对标度时间的智性超越三种形式上。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这三种时间观念往往处于共存的情境中,体现出生态小说对于勘探人类精神现状、垦拓人类生存空间的强劲艺术生命力。论文第二章侧重阐释当代生态小说的时间叙事内蕴,以剖析动物的历史为切入点,凸显儿童视角运用、死亡主题描写的审美价值。本论文认为,对动物历史的述说本质上是在建构一种人类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史,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史,当代生态小说倾向于在伦理学的视野中展现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推崇动物形象的精神象征性。对儿童视角的设置主要来源于儿童那种交互感应的觉知自然方式,当代生态小说将儿童形象而直观的思维特点与感知万物平等的行为逻辑作为小说叙事的一个重要视点,在少年和父亲、父亲和自然的多重情感考量中体现人类的孩童时代对自然母亲的依赖、敬重和挚爱。对死亡主题的叙述淋漓尽致地渲染了人类在自然世界存在的渺小与短暂,当代生态小说通过叙述驳杂的死亡形式、丧葬礼仪来表达生命的终点时人类对自然的回归,其主旨在于感染、教化此在的理性之人珍惜客观的自然世界,爱护共有的精神返乡之所。论文第三章综合梳理了当代生态小说的叙事时间,关注创作主体对叙事时间的变形策略如何结构小说的文本、营造叙事的张力。本论文认为,当代生态小说所表达的现实是人与自然相分离、人类福祉无从实现的空洞的现实,创作主体在小说的布局中通过倒叙来讲述人与动物、河流、森林的故事,倒叙的运用又与结尾的补叙形成一种圆形的叙事构型,促进了小说文本的完整性;通过设定叙事时间流转速度的快与慢、运用书信体以及时间的幻化操作来增添小说的叙事审美效果。对时间的空间化书写是当代生态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空间不仅仅具有可感可观的客观物理属性,同时也生产了人与人、人与自然较为隐秘的复杂关联。偏远的、边缘的地理空间是当代生态小说创作主体耕作的主要文学地界,具有着祛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哲学意义;唤醒存留在人记忆深处那种源于自然和大地的自然本性是当代生态小说文本通约性的艺术共识;多种叙事空间的嵌套和转换有助于当代生态小说将人类的时间经验具体化,扩展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认知边界。

罗莹[4](2015)在《当代中国消费异化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消费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基本生存方式及行为属性,是人类生活及发展的必要手段。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发生了异化。以消耗社会大生产条件下由于无序竞争所产生的剩余商品为目标的消费,背离了其作为满足人类需要手段的本质而成为了人类活动的目的。而这种手段与目的颠倒的结果是人们在物质消费追求及生产中的永无止境、对自然及资源开发的无限度、对他人及社会关怀的冷漠,异化了的消费最终成为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障碍。然而,当代中国正在复制并实践着这种消费异化现象,并日趋成为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最大阻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社会由温饱走向小康。然而中国人并没有因为“致富”而止步,而是更加强烈地企盼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于是以物质最大化为价值取向、以追求经济快速增长为价值实现、以市场为手段、以消费为动力的发展模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主导型发展模式。当人们被物质消费的欲望所驱动,被攫取更多物质财富的想法所占据,就再也无暇顾及自然和社会中其他主体的利益,为了最大化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不惜对他人或其他生物造成损害。于是可以预见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生存危机、社会危机超越地域时空和意识形态的藩篱出现在中国大地上,成为中国人必须直面的生存与发展困境。显然,要解决当下中国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仅仅依靠法律及制度的外在约束是不能完全奏效的。思想观念引领和制约人的行为,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任何外在的强制都是有局限的。不祛除人们头脑中“消费至上”的消费观念、不改变社会中以消费为核心的价值导向,以消费为动力的社会发展模式就不会转变,人们挥霍与浪费行为就永远不会停止,中国解决当下的生态危机并走出发展困境便绝无可能。因此,使人们意识到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消费异化问题,改变现有的以消费为核心的意识观念,辅以相应的制度性、强制性的规定,是解决生态危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国人的消费行为为标的,审视我国居民消费异化问题,探索扬弃消费异化的路径,从而增强我国居民克服消费异化问题的能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顺利转型,注重“刺激消费”与“消费异化”之间的平衡,确保社会向公平与正义方向发展,提高危机中的抗风险能力;倡导更加多元的社会评价模式,使物化的人重新回归为自由人。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以当代中国人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与发展困境为背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借鉴西方学者的消费异化理论,在相关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消费异化现象进行分析与反思,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相互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能够实现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全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及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论文框架结构、创新点与不足等。第2章,基本概念介绍及理论基础的构建。通过对马克思异化和消费相关理论的介绍以及对西方经典消费异化理论的梳理,为本文消费异化问题研究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在对马克思“异化”与“消费”理论充分理解,对法兰克福学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派及后马克思主义学派中代表性学者关于消费异化产生、形成、危害、根源及解决对策的主要思想及理论的研究基础上,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展开论述。第3章,介绍了我国居民消费行为中消费异化的表现形式。西方学者所批判的炫耀消费、符号消费、奢侈消费、盲目消费等消费异化现象均不同种程度地出现在中国社会中,并且与中国特殊的国情相结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结合中国人“好面子”的特征,呈现出攀比性的面子消费;结合中国人情社会的特点,呈现出畸形性的人情消费等等。第4章,解析消费异化现象在中国产生及蔓延的原因。消费异化在中国社会中的逐步渗透是主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上市场经济所倡导的大生产劳动模式及竞争法则是消费异化产生的内在动力,而市场经济所创造的发达生产力则构成了消费异化出现的物质基础;在主观上,外来的消费主义文化是消费异化思想出现的思想根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及社会转型中的心理调试都对消费异化现象的出现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第5章,论述了消费异化现象蔓延对中国社会及居民所产生的危害。以往学者更乐于从生态环境恶化的角度来批判消费异化的消极作用,然而从中国社会的现存状况出发,会发现中国国内的消费异化现象不仅危及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危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社会必将同时面对生态、经济、人文、社会等多种危机,威胁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甚至会葬送我们几十年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第6章,探讨消费异化扬弃的路径。以可持续的消费为原则,在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扬弃理论、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绿色消费的经验基础上,探索中国社会扬弃消费异化问题路径,包括在制度上加强管理,倡导绿色消费,保障消费均衡,加强政府监管净化消费环境;在消费主体建设上,借助传媒力量正确引导消费行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消费者素质等。

丁卓[5](2015)在《乔治·奥威尔三十年代小说研究(1934-1939)》文中提出本论文研究乔治·奥威尔在1934至1939年创作的“三十年代小说”——《缅甸岁月》、《牧师的女儿》、《让叶兰飘摆》、《上来透口气》。这四部小说的知名度虽然不如奥威尔的代表作《动物庄园》、《一九八四》那样高,研究资料也较少,却是奥威尔青年时期的主要作品,小说以四个普通小人物为主人公,通过记录他们与不幸命运的抗争过程,体现了现代人内心的焦虑和渴望。这四部小说表面上像四段个人档案,实际上却是奥威尔的“自画像”,奥威尔将自己波折的生活经历融入小说情节中,试图从社会环境的制约中寻找个人精神压抑和生活贫困的原因,并认为救赎自身的途径是逃逸出原有环境的控制,在此过程中以不断发现他者作为超越自我的动力,使逃逸成为一种解放自身的行动。尽管奥威尔没有系统明确的“他者话语”,但在三十年代小说中,主人公通过感受他人所承载的辛酸苦难和融入到异质的文化氛围中,获取了对新旧价值观作出判断的能力,由此在某种程度上对现代社会进行了总体性把握,以摆脱唯我观念和体制环境的限囿,这体现出奥威尔思考现代人如何进行救赎时的“他者之思”。因此,奥威尔的三十年代小说是其思想观念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本论文从奥威尔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他者理论入手,通过分析四部三十年代小说主人公对不幸命运的逃逸过程,解读他们所发现他者的特定内涵和象征意义,并从主人公和他者的关系角度阐释主人公逃逸行动的结果,揭示人自由解放的前提是在特定的境域下对他者的发现、理解与关爱。同时,本论文通过对奥威尔三十年代小说的关注和分析,尝试为中国的奥威尔研究提供参考。

赵霞[6](2015)在《蒲松龄莫言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蒲松龄(1640-1715)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集大成者,莫言(1955-)是中国当代着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两人均生长在古代齐国之地。他们的创作受到相同地域文化的浸染,呈现出某些相似或者相近的特色;同时,由于人生经历及时代的不同,两人的创作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本论文用五章篇幅从不同方面探究两位文学大家的同与异。绪论包括三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内容。第一章比较了作家生平,分为四节。第一节写蒲松龄、莫言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教育背景之异同;第二节写二人孤独寂寞的成长经历;第三节写二人的创作道路。蒲松龄一生科举失意、莫言童年孤独与饥饿的创伤体验对他们各自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二人在苦难中升华,与文学结缘;第四节写作家的性格特征对其创作的影响。第二章写齐、鲁文化以及民间文化对蒲松龄、莫言创作的影响。虽然从根源上讲,二人皆受到齐文化的熏陶,但是二人的创作也受到鲁文化中儒家文化的影响,并且对儒家文化进行了反叛与超越。此外,蒲松龄还受到淄川文化的影响,莫言受到高密文化的影响。第三章是对文学中永恒主题的演绎。就爱情、亲情、死亡、抨击现实等方面展开讨论。蒲松龄、莫言在这些文学母题的处理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第四章对比分析了蒲松龄、莫言作品中的两类人物形象:女性形象和儿童形象。从思想根源、创作心理以及文化影响的角度分析了蒲松龄、莫言笔下人物形象的共性和差异。第五章论述蒲松龄、莫言的创作特色。从取材、语言、诗意化、想象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了他们的共同性,分析了彼此的差异及原因。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前面几章从宏观上进行总结和概括,强调了本文的主要观点——莫言对蒲松龄的学习是于继承中创新。蒲松龄、莫言同时受古齐文化的影响,而作为莫言的祖师爷爷,显然蒲松龄本人也对莫言产生了重要影响。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国内外关于蒲松龄或莫言各自的“作家专题”性质的研究已开展得相当深入,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在二者“比较研究”方面却几乎还是空白,尤其是关于莫言对蒲松龄的传承性以及文化上的不可割裂性的研究还很欠缺,只有片段或资料性的文字昭示着二者的“可比性”,所以本论文拟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将这两位着名作家的语言风格、题材来源、创作历程、成长经历、人物塑造以及作品特色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等方面的异同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比较研究,试图能拓展蒲松龄、莫言研究的学术领地和研究空间。

沈非[7](2015)在《超真实—唐·德里罗小说中后现代现实研究》文中指出美国当代小说家唐·德里罗作品的重要主题是对美国后现代现实的持续广泛深入剖析和呈现。他笔下的后现代现实,就是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所言之超真实、一个特殊的人为物役的反乌托邦。言其特殊,是因为构成后现代现实的物已经迥异于传统社会中的物。后现代的物是消费物品,既包括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物质消费品,也包括种种文化或精神消费品,而且电子虚拟消费品比重日益加大。后现代物充满了各种符号和虚拟成分,资本意识形态也随着这些成分隐秘地掺杂渗入到物中,使之充满了超真实元素而变成后现代的超级物。这些超级物不再同于从前来自手工作坊和传统工业工厂的产品,而是出于控制论、电子、媒体技术构成的先在拟象模型。模型受资本系统役使,投射出一个超真实新世界。本文认为,德里罗小说揭示的后现代真实,就是这样一个由超级物构成的超真实全景式监狱。本文采用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的超真实理论从4个方面剖析德里罗小说描述的后现代现实:1、后现代现实的物质基础(制造超级物的物体系);2、后现代现实的上层建筑(超真实的拟象模型);3、后现代现实的实质(内爆后丧失了对立和抵制的资本黑洞系统);4、后现代现实的危机(超真实违背象征交换而遭到的报应)。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物体系:德里罗小说中超真实的物流沙‘基础’”用鲍德里亚物体系理论来解读德里罗《白噪音》、《大都会》、《玩家》等小说中后现代现实的物基础。《白噪音》等小说剖析了后现代人如何被物体系整合入朝生暮死、不断升级换代的物流沙带,以及物体系如何建构人的心灵和生存方式。德里罗笔下消费者的生命计划被完结于消费品符号超真实能指游戏之中。在《大都会》、《玩家》等作品中,符号能指游戏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进一步虚拟化,消费者所处的后现代现实基础沦为资本的电子信号系统。第二章“拟象的创世纪和德里罗笔下的超真实世界”重点分析德里罗小说中三种普遍的拟象创世模型:电影、电视和网络。《天秤星座》、《欧米伽点》等作品显示,后现代现实和居于其中的人的存在都是电影改编和给予的超真实版本。《白噪音》、《大都会》等小说呈现了更为强大和普遍的创世模型:电视和计算机网络。它们由于无处不在而成为笼罩整个后现代现实的巨大超真实母体,把人生存的空间包裹在代码构成的拟象或超真实幻象里。论文第三章“内爆和德里罗小说中的超真实黑洞体系”解读《天秤星座》、《大都会》、《玩家》等小说所呈现的后现代现实本质,即被内爆消除了真假、善恶、敌我等各种二元对立项的黑洞式资本系统。由于超真实来自模型,传统辩证法式的矛盾对立被鲍德里亚所谓二进制0和1的二元制所代替。模型从根源上消除了一切不利于资本系统运作的异质或反抗因素,只留下超真实对立假象作幌子。从德里罗小说可以读到,所有对抗和对立都在一个麦比乌斯内爆模式中幻化为服务于系统运作的动力。第四章“超真实对象征交换的违背及恶果”用鲍德里亚象征交换理论来揭示《大都会》、《坠落的人》、《玩家》、《名字》等小说中的后现代现实危机:无处不在的暴力、恐怖和死亡。按照鲍德里亚的观点,这些都是超真实的单向性资本系统违背象征交换之道而应受到的惩罚。通过分析德里罗小说中对后现代现实基础(物体系)、上层建筑(拟象模型)、实质(单向性资本系统)和危机(象征交换的报复),论文试图说明,德里罗作品广泛而深入地揭示了当今美国乃至整个消费社会地球村村民们作茧自缚造就的超真实反乌托邦。德里罗的小说以后现代为背景,书写了滥觞于《圣经》的失乐园文学主题。只不过,后现代现实是人通过贪食所谓智慧之果,而把自己送入娱乐至死的超真实乐园。

任爱红[8](2015)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研究》文中认为英国在维多利亚时期迎来了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涌现出大量着名作家不约而同为儿童创作的现象,如拉斯金、卡罗尔、金斯莱、王尔德等等。与致力于摹写现实生活细节的现实主义作家不同,这些作家倾向于描述一个具有魔力和奇异想象的天地,为现实的儿童创造出一个非现实的幻想世界。幻想文学在维多利亚时期出现井喷之势,不但为自己挣得一席之地,而且与现实主义文学并肩于英国文学高地。由于种种原因,幻想文学在国内外均被贬至儿童文学领域,并未受到主流评论界的应有关注。本论文即以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出发,采用历史主义批评、心理分析、女性批评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生活背景,梳理和分析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源流、其在维多利亚时代崛起的原因,并结合对幻想文学代表作的分析,进一步探究该体裁在维多利亚中后期的创作现状、主题思想、艺术特点等,以期描述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创作概貌,并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除导论外,全文共包括五章。导论部分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幻想文学概念的梳理。幻想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个极其模糊的概念,历来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定义。广义的幻想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相对,囊括多种文体,狭义的幻想文学指幻想小说。二是国内外幻想文学研究现状,包括国外研究综述和国内研究综述两部分。三是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归纳本文的研究方法,明确创新之处。第一章为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发生。儿童幻想文学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崛起不是偶然现象,它的出现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之结果,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思潮等皆有密切关系,而儿童观的演变、对想象的重视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此外,中产阶级的兴起、童话的流行等因素同样不可忽视。第二章为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浪漫主义精神。英国幻想文学与浪漫主义运动有密切渊源,表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张扬想象力、回归自然是其主要的浪漫主义特征。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想象与幻想之争以及两人的诗歌创作实践都说明想象与幻想的重要地位;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坚定扞卫幻想与想象,创作了一系列童话和幻想小说,麦克唐纳则更进一步,彻底背离现实主义传统,到幻想世界中寻求更高真理。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幻想文学继承浪漫主义的自然观,或直视生态危机,或描写自然之美,或表现童心之纯净,或刻画田园生活之宁静,皆表现出与自然密切的联系,反映万物有灵,和谐栖居的思想。第三章论述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主题。爱与死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本章除探讨幻想文学作品的爱与死亡主题之外,还着重讨论成长追寻主题。儿童幻想文学作品是作家献给儿童的“爱的礼物”,作家将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融入作品,向儿童读者传递爱自然、爱他人的信念。死亡虽然不是儿童文学的突出主题,却是维多利亚时期作家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死亡在该时期的儿童幻想文学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儿童幻想文学作家通过书写死亡,或表达宗教上的迷惑,或表示对现实儿童命运的关心,或对抗社会的庸俗丑恶。儿童幻想文学中主人公的历险都遵循了追寻这一主题模式,呈现出出走——试炼——回归这一环形结构。儿童接受冒险的召唤,离开熟悉的场景,到陌生之地探寻,借助对他者的认识最终回归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第四章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形象研究,包括儿童形象和女性形象。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创作出一系列性格与命运迥异的儿童形象,像卡罗尔笔下的精灵般女童爱丽丝、金斯莱笔下扎进河水变身水孩子的扫烟囱小孩汤姆、麦克唐纳笔下“真正的儿童”,如马车夫之子小钻石、公主艾琳等,都为形象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文化对女性角色的规定是做家庭天使,女性在该时期小说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儿童幻想文学承担了向儿童传递性别意识的职责,对女性角色的处理也反映了社会主流女性观。一些男性作家在创作中将女性刻画成传统的家庭天使,一些作家则忽略女性,导致女性角色在文本中缺席,刘易斯·卡罗尔在其两部爱丽丝小说中则颠覆了性别角色,刻画咄咄逼人的反传统女性。女作家代表内斯比特塑造的女童形象基本符合传统期待,但偶尔也刻画独立自主的反传统女性,在女性问题上表现出矛盾心态。第五章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中的贱斥情境。克里斯蒂娃将卑贱定义为主流文化为维持象征秩序的稳定而必须驱逐或抑制之物,而幻想文学中的儿童就是成人社会贱斥的卑贱体。不管是金斯莱笔下遭驱逐的扫烟囱小儿,麦克唐纳笔下的艾琳公主和小矿工柯迪,还是闯进地下奇境和镜子王国的爱丽丝,都是象征秩序竭力排斥的对象。儿童幻想文学通过对卑贱的揭示,认可其存在并赋予其生命力。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对英国幻想文学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并进一步指出幻想文学对我们身处时代之价值意义所在。

李伟[9](2015)在《论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地区涌现出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从事乡土小说创作,他们对社会发展变迁中农民生存状况和西部文化有着深层的思考,取得的文学成就有目共睹。从一定意义上说,西部乡土小说已成为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作家的创作与西部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民俗传统有着密切的关联,自然景观的融入,多元的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浓厚的宗教背景依托,呈现出与东部作家创作不同的文学形态。尽管乡土小说的研究已经成学界争议和讨论的热点,但是关于西部乡土小说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整体研究,西部乡土小说发展的形态与变化,一些西部乡土作家的创作长期处于被遮蔽与边缘化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更深入研究。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主要集中于家庭伦理、情爱伦理、正义伦理三个方面。家庭伦理书写涵盖乡村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兄弟姐妹、邻里关系等,展现出社会经济变革时期中人际关系从传统转向现代的复杂变化。西部作家立足乡村社会发展与农民生存的变化,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城市与乡村的强烈对比中,弘扬乡村社会现代伦理的积极因素,家庭人际关系的新气象与乡村朴实、善良的民风人情。与此同时,西部作家揭露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批判传统血亲伦理的滞后性,乡村宗族伦理的劣根性,以及现代年轻一代颠覆传统长幼秩序的过激行为。西部作家表达出对现代新型伦理观的向往,但不排除对传统美德的回望,通过人物行为的复杂内涵和情感态度,表现出现代人因生存困境、经济利益等因素促使家庭伦理关系的异化。西部作家深切地关注乡村社会现实问题的同时,又饱含着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与人道主义关怀。西部作家分别从情欲与伦理、生存与情爱、乱性与乱伦、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等关系的书写来展现农民选择爱情方式与爱情类型由保守压抑向开放多元的转变。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寻求情爱中面临着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观念冲突的两难困境:一是保全道德压抑情欲,另一是违背伦理追求爱情。针对生命与爱情的伦理问题,现代农民追求爱情的自主意识有所增强,但不免出现以舍弃生命为代价来获得爱情的悲剧。当前农民面临着维持生存与违背伦理的道德困境,尤其以乡村女性为代表的弱势群体为维持生存而自觉地走向道德异化。人们寻求情爱的错位现象——乱性与乱伦,乱性行为的无知与乱伦行为的恶劣引发西部作家对人性悲剧与宿命的深刻剖析,背弃道德必然受到惩罚,作家以此呼吁人们应遵循乱伦禁忌的道德文明原则。现代伦理视野下呈现出相异的爱情选择观,理想化爱情的唯美与道德和谐,现实性爱情的功利与物化。在过度追逐效率与利益的社会发展中,人们评判爱情价值的标准与选择爱情的方式呈现出一定的功利化倾向。因此,如何权衡外在物质因素与内在道德精神两者间的平衡成为现代人面临的道德难题。西部乡土小说中的正义伦理书写表现为人的正义、自然正义以及人的存在与异化等伦理问题。西部农民的正义观念呈现不同的变化,传统农民更为注重中国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现代农民身受现代文明观念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传统正义行为,而追求精神层面的民主平等、公平公正等现代伦理意识。西部作家特别地书写人们坚守正义原则,结局却受到谴责和攻击的道德悖论现象。针对官的正义与功利问题,西部作家以乡村干部三种形象类型书写来表现不同的道德体系,公正廉洁的清官代表着国家意识形态下的正义;以权欺民谋私,损害农民利益的庸官,呈现为受功利因素诱导下官的道德失范;受到民众认可却违背行政规范的乡村官员,暗含着官场体制与自我道德选择的两难困境。西部作家对自然正义的关注,更多源于西方生态文学的影响与对本土生态伦理观的继承,通过对人保护与损害自然不同形态的书写,传达人类敬畏自然和善待生命的正义精神,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针对现代人的生存审美形态与人的异化现象,西部作家对前者持颂扬与肯定,而对后者持质疑与批判的伦理姿态。西部乡土作家的伦理书写姿态和创作立场,与作家自身的生活环境和民族信仰有着密切的关联。西部作家的伦理书写姿态大致呈现为以下几种形态:一是作家持苦难情怀进行伦理书写。鬼子以平民立场书写底层小人物的“阳光苦难”,敢于直视社会的阴暗面与人性的卑微;冯积岐从乡村权力视角书写农民遭受权势压抑的苦难状态,由权力欲望引发乡村人性的复杂;罗伟章以底层伦理立场书写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面临着双重的病态苦难,进城与回乡都无法逃离物质的贫乏与精神的荒芜;冉正万和王华则从乡村留守者与边缘者的立场出发,书写工业化入驻乡村致使农民痛失乡村家园的苦难窘态,两位作家创作中充满着强烈的道德责任意识。二是作家创作中以乡村浪漫情怀进行伦理书写。因西部地域生存背景的相似,雪漠、郭雪波、漠月、郭文斌四位作家以各自的文学视点支起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浪漫情调。雪漠、郭雪波、漠月对各自的生存之地大漠、戈壁、梁滩充满着敬仰之情,小说创作中融入西部地区特有的自然审美、宗教情感和民族情怀,表达出各自不视野中体悟的文学观与地域人伦品格。郭文斌则从关注乡村现实走向民间传统文化的写作立场,寻找乡村世界的温暖与诗意,建构一种诗性化的乡土伦理。三是作家以农家感恩的姿态进行乡土伦理书写。宁夏西海固作家群中的石舒清和马金莲对故土农家有着深厚的情感依恋,创作中自觉地以感恩的伦理姿态进行乡土叙事,了一容和李进祥创作中坚守为底层农家而写作,四位作家都不约而同地把自身的民族信仰融入乡土小说创作,充满着崇高的宗教伦理情怀与强烈的民族尊严意识。四是贾平凹近年来乡土小说创作中仍然坚守平民立场写作,又以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审视与批判着受现代文明影响下的乡村,由早期小说中对现代伦理充满期待转为当前的批判,因自身伦理思考的困惑促使伦理观念表达的含混。总体来说,西部乡土作家的伦理书写具有现实性,作家的社会责任明确,敏锐地洞察社会现实问题,又以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深刻地揭示伦理问题的严重性,引导社会与人们对于农村、农民伦理问题的关注与深思。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艺术表现,既有意向主流文学靠拢,又保有着它本有的地域文学风格。首先,创作手法上表现为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多重艺术借鉴。大部分西部乡土作家创作中坚守纯正的写实风格,作品充满强烈的社会现实感、现实批判精神和以时间叙事为主的写实手法。其中以红柯、东西、鬼子等为代表的西部个别作家深受中国先锋小说的影响,积极学习与借鉴西方现代派艺术手法,采取“元小说”叙述手法来消解传统小说的写作,热衷于时空跳跃和重复叙述的先锋叙事技巧。贾平凹和冯积岐在保留写实的基础上借用现代派手法,形成现实与现代手法融合并用的特征。少数民族作家阿来、郭雪波、石舒清因自身民族宗教背景的影响,小说创作中融入了民族的宗教仪式、神话和传说,营造出文本叙事的魔幻与超现实色彩。其次,在文体特征上,西部作家把诗歌艺术中的意境、意象、抒情等融入乡土小说创作,形成小说的诗性意境与情境审美。西部乡土小说主题叙事的日常琐碎化与自传性色彩,语言表达的细腻和情感化,文体篇幅相对短小,而呈现出散文化的文体特征。再次,一些西部作家把富有地方色彩的民俗、民歌与方言融入于小说创作,丰富了乡土小说的民间文化审美特质,也使作家能够更好地阐释西部地域化伦理书写的内涵。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文学审美批评、伦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相关理论,在对西部主要文学期刊进行大量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发现和挖掘有关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原始资料,西部中青年作家的小说创作,注重文本细读、感悟与伦理阐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把对个别作家和作品的解读放入西部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与西部乡土小说发展的整体形态中进行考量,阐释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多元内涵和发展趋向。选取伦理视角来研究西部乡土小说的创作,在一定意义上,延伸了文学的道德启蒙意识和社会现实价值。文学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研究西部乡土小说中呈现的伦理问题,有助于认识当前农村伦理的发展现状。西部乡土小说创作呈现日益繁荣,它已构成当前乡土文学发展中一种重要的文学形态,因此,试图在研究范围上拓宽了以往研究局限于西北地区的文学创作,把西南地区的乡土作家创作也融入其中,对西部十二省的乡土小说创作进行整体性研究。以伦理视角为切入口,结合社会转型背景、地域文化和人伦风俗等因素,考察和发现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在视野上由人伦扩展为自然万物,作家姿态从批判传统到质疑现代,伦理评判标准趋向多元和开放的变化。

曹苗[10](2015)在《当代环境伦理学思想中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伦理学是当代环境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普遍重视。环境伦理学家们在探讨人对于环境的伦理道德根据时,不少地方涉及到审美问题,最突出的例子是罗尔斯顿的着名论文《从美到责任》,将环境之美视为环境伦理的根据。尽管已经出版了大量环境伦理学与环境美学的着作,但目前尚无论着全面系统地清理环境伦理与环境审美之间的关系。从国际范围内看,最为重要的环境伦理学家有罗尔斯顿、考利科特与哈格洛夫三人,目前只有个别论着分别进行个案研究,比如专门研究罗尔斯顿美学思想的赵红梅的《美学走向荒野》,但尚无论着将三人放在环境伦理与环境审美这个基本框架中进行整体研究。环境伦理学的基础是否稳固,关系到该学科能否成立;而环境美学如果想进一步发展,必然涉及环境伦理学问题。因此,环境伦理与环境审美之关系研究,不仅有助于推进环境伦理学研究,而且有助于推进环境美学研究。本论文拟以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各自的思想历程为考察对象,通过追溯其思想的理论渊源,阐释其思想的理论体系,在对其环境伦理学思想全方面把握的基础上,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总结其不同的研究侧重及提出的不同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而探讨这一理论资源对于拓展美学研究空间的可能性。因此,这项研究对于中国当代的环境美学建构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与审美问题环境审美关注的是如何审美地欣赏自然环境,环境伦理关注的是保护环境的道德根据问题,也就是从伦理学的角度回答缘何保护环境这一问题,二者恰似孪生姐妹密切相关。其一,环境伦理学引发了传统世界观的转变,在这种新的世界观的关照下,环境之美必然会得到更新的思考。其二,环境审美也为环境伦理提供了新的基础,传统伦理学重视责任,而环境伦理学则发现,人与自然之间不仅有责任关系,还有审美关系,因审美而带来环境责任意识的崛起也就在情理之中。环境审美是以环境为欣赏对象的审美,环境伦理是以环境为伦理对象的伦理,二者都对情感具有依赖性。环境审美与环境伦理的结合,更能培养人们对环境的情感关系,将为环境保护带来一片新的领空。其三,二者都是基于对环境的关注才得以产生与发展。在环境伦理学的领域中,代表学者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对于环境伦理与环境审美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二、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之审美问题:从美到责任罗尔斯顿是我们首先要研究的环境美学家,当然,罗尔斯顿的代表作是其专着《环境伦理学》,正是该鸿篇巨着奠定了罗尔斯顿在环境伦理学学术界的泰斗地位,我们不难理解罗尔斯顿的目标,他将环境伦理学不仅仅指向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指向人这种生命形式与其他生命形式的关系。但是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论述中经常洋溢着深厚的美学气息,所以与其说罗尔斯顿是一位环境伦理学家,不如说他是位有着深厚环境伦理思想的环境美学家。罗尔斯顿对自然的态度,决定了他伦理观的重大改变。他的代表作中饱含着深厚的环境伦理思想的极致唯美的论述及饱含着人文思想的环境美学思想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学术财富。罗尔斯顿对环境的审美关怀主要表现他既认识到环境自身的审美属性,也强调人类在面对自然时那种审美的能力,不仅来自于视觉的观赏,更来自于我们与自然界的关联,另外还有我们在尊重自然内在价值的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其环境美学学说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对自然审美价值的发掘(传统的研究认为是自然审美价值的发现,发现与发掘一字之差,表达了罗尔斯顿深深根植于自然审美的卓越工作),二是审美作为伦理的基础,罗尔斯顿对于审美与道德的关系作出了回应,三是对荒野审美模式进行了引入及探讨。罗尔斯顿认为我们必须建构深度审美的方式,以对自然美获得更加深入的体验。通过亲身的游历与体验,罗尔斯顿坚定地认为荒野自然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我们应该在生态科学的引导之下,重新发现荒野的价值,尊重荒野的价值。美学走向荒野对于我们培养环保意识是非常有帮助的。三、考利科特环境伦理思想中的审美问题:生态中心主义考利科特继承了利奥波德的思想,他的独创之处就在于,他应对来自其他学者的批评意见,发展了大地伦理学的内涵。与罗尔斯顿相比,他更倾向于主观非人类中心内在价值论。考利科特的思想在继承利奥波德的同时也修正和发展了大地伦理学。他在大地伦理学的建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伦理观念,促进了环境伦理整体主义的出现。荒野是考利科特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在考利科特看来,站在生态中心主义的角度,我们应该进一步弱化传统观念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打破那种视荒野为资源的观念,我们应该转而关注荒野不能为人所用的价值,以此扩展我们的视野。他进一步指出,更值得重视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存在价值,而不是其中某一个物种或者个体。而应对人类中心主义最好的出路就是建立在生态科学基础上的生态中心主义。传统西方文化的偏好归结为一点就是:人类中心主义。而应对人类中心主义最好的出路就是建立在生态科学基础上的生态中心主义。考利科特还就环境审美的世界观基础进行了辨析,并为利奥波德的整体主义价值观进行了辩护。考利科特对整体主义做了相关辩护,以论证整体主义的客观合理。考利科特认为,整体主义并非完全不顾个体,整体主义中也有个体论的成分。总之,在考利科特看来,整体不是由个体共同构成,而是整体创造了个体,也即是说生态系统创造了存在于其间的各种物体。由此,个体,尤其是人类就应该自觉放低姿态,应该服从于整体。伦理学也应该将关注的对象扩展至整个世界。另外,考利科特还发展了利奥波德的大地美学,他指出,我们从环境中获得的不仅有物质资源,还有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酬报。四、哈格洛夫环境伦理思想中的审美问题:环境伦理和环境美学的本体论哈格洛夫对环境持审美与科学的态度,并提出了自然美的优先地位,剖析了环境美学的本体论特征。首先,环境伦理学得以建构的基础就是世界的完整性、和复杂性,这种完整性和复杂性是世界的本体性特征,只有把握世界的本体性特征,我们才有可能建立新的世界观,突破传统科学对自然的片面理解。其次,科学兴趣并不一定是分析性的,相反,科学本身会带来对自然原初样态的格外关注,于是博物学成为哈格洛夫最推崇的科学样式。在此基础之上,哈格洛夫指出经过人类之手的自然美是按照人类审美观念生成的,所以具有艺术的特征,宋经人类之手的自然美才是真正的自然美,然而,要能在其中感受到审美的愉悦,我们就必须首先改变自己对自然的态度,即从自然本身出发去理解自然。五、西方环境伦理学与当代中国生态美学建设三位环境哲学家所代表的环境伦理与美学,取两者之长又超越二者,把伦理学与美学二者合二为一。通过环境伦理中美学思想的研究,为伦理学与美学思想中的生态智慧的诠释寻找一个合理的径向,并在此过程中真正发掘二者的契合,为中国当代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建构与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中国生态美学建构尽管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如何使之更加成熟和完善,依然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无疑可以为此提供相关的理论资源与参照。

二、第三地球——反讽人类贪婪无度的破坏环境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地球——反讽人类贪婪无度的破坏环境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1)泰德·本顿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本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缘起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生态主义
        (二) 生态社会主义
        (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马克思主义
    二、 本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社会背景
        (一) 资本主义国家遭遇的生态危机
        (二) 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
        (三) 西方社会生态运动的蓬勃发展
    二、 本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二) 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批判理论
        (三) 阿尔杜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
        (四) 西方生态中心主义理论
第二章 本顿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与“建构”
    一、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批判”
        (一) 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间的“裂缝”(hiatus)
        (二)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批判”
    二、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绿色“构建”
        (一) 肯定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二) 生产改造型劳动过程与生态调节型劳动过程的二分
        (三) 以“适应性技术”代替“改造性技术”
第三章 本顿对“自然极限”的解读
    一、 本顿“自然极限”思想的提出
        (一)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实质是一种“自然极限”理论
        (二) 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尔萨斯“自然极限”理论的批判
        (三) 本顿对“自然极限”客观性的承认
    二、 “自然极限”与人类解放的统一
        (一) 自然与解放的多维度理解
        (二) 未来社会解放的两种视角——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
        (三) “自然极限”与人类解放统一的路径选择
第四章 本顿对未来绿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构想
    一、 资本主义社会的反生态性
        (一) 非还原的自然主义
        (二) “支配自然”的观念
        (三) 工业主义意识形态
    二、 生态地反思传统社会主义——以苏联为例
        (一) 苏联的社会主义环境运动
        (二) 苏联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三、 生态自治主义——社会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融合
        (一) 绿色社会主义的两种范型
        (二) 生态自治主义的内涵
        (三) 生态自治主义的建构
第五章 本顿与格伦德曼之间的论争
    一、 关于生态问题的一般看法
        (一) 什么是生态问题?
        (二) 生态危机的成因
    二、 对马克思“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
        (一) 格伦德曼对马克思“人类中心主义”的辩护
        (二) 本顿对马克思“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
    三、 “支配自然”还是“适应自然”
        (一) 格伦德曼对“支配自然”观念的辨析
        (二) 本顿以“适应自然”代替“支配自然”
    四、 “技术进化观”与“技术革新”
        (一) 格伦德曼的技术进化思想
        (二) 本顿科学技术革新的生态意蕴
第六章 本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评析
    一、 本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 拓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视域
        (二) 确证了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三) 开启了当代认识和解决生态问题的新视角
    二、 本顿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一) 科学技术认识上的片面性
        (二) 生态社会主义理想的乌托邦色彩
        (三) 生态中心主义的立场弱化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三、 本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 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正确的自然观为指导
        (二) 生态文明建设应重视科学技术的生态化
        (三) 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和谐的生态价值观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爱弥儿》大义 ——卢梭教育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卢梭何以能够显现?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
第二章 爱弥儿之师:卢梭是谁?
    第一节 家庭之化育
    第二节 日内瓦与卢梭的共和理想
    第三节 失败的教师与父亲
    第四节 作为申辩的《忏悔录》:另一部教育文本
第三章 科学时代中的“人”:《爱弥儿》立身时代的教化
    第一节 《论科学与艺术》的由来
    第二节 知识进步与风俗改良的隐喻
    第三节 从形而上学与宗教脱离而出的人之尊严
    第四节 科学之本质
    第五节 科学的六种败坏
第四章 自然教育的起源:《爱弥儿》的“自然状态”
    第一节 《论不平等》的由来
    第二节 自然法
    第三节 卢梭的人类学研究
    第四节 自然状态与自然教育
    第五节 文明教化的诞生
第五章 通向自由之路:《爱弥儿》的公民教育
    第一节 《社会契约论》的地位
    第二节 教育的两种来源:自然与社会
    第三节 社会中的野蛮人:自然人与公民
    第四节 自由与公意:道德、法律及宗教
第六章 现代性方案:作为拯救之道的《爱弥儿》
    第一节 法国大革命里的卢梭
    第二节 谁是爱弥儿?
    第三节 卢梭思想体系的终点:《爱弥儿》
    第四节 拯救之道:人性本善对人性本恶的制衡
    第五节 《爱弥儿》的结局:《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第七章 结语:卢梭·教育·现代性
    第一节 《爱弥儿》的现代道路
    第二节 失落的教育:《爱弥儿》的湮没
    第三节 卢梭:一个转折的现代性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3)中国当代生态小说时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研究现状
        一、生态小说的整体评价和个案阐释交融共生
        二、生态动物小说研究形成热潮
        三、生态小说研究视角的多向度
    第二节 新世纪生态小说时间研究的源起
    第三节 西方叙事学中的小说时间研究
    第四节 中国叙事学中的小说时间研究
第一章 怀旧与批判: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的时间观念
    第一节 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三种时间观念
        一、循环时间观念
        二、线性时间观念
        三、整体主义时间观念
    第二节 神圣时间: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的循环时间观念
        一、自然节气的朴素认知
        二、祭祀时间的神性崇拜
        三、节日时间的精神皈依
    第三节 工业化时间: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的线性时间观念
        一、政治性时间的生态反抗
        二、商业化时间的艺术反拨
    三、标度时间的智性超越
第二章 反转与重铸:中国当代生态小说时间叙事内蕴
    第一节 动物历史的迷恋表达
        一、动物与人类历史的重新建构
        二、动物与人类历史的伦理烛照
        三、动物精神象征性的集中凸显
    第二节 儿童视角的生态言说
        一、重拾儿童与自然的亲缘关系
        二、再现少年与父亲的自然认知
        三、挖掘万物有灵论的哲学意蕴
    第三节 死亡叙事的诗性迷思
        一、死亡仪式的生态叙述
        二、死亡叙事的解蔽价值
        三、向死而生的生命哲学
第三章 变异与位移:中国当代生态小说叙事时间形式
    第一节 空洞的现实:倒叙的运用
        一、圆形叙事的时间结构
        二、叙事时间的流转速度
        三、叙事时间的交错共生
    第二节 边地的书写:时间的空间化
        一、祛中心化的生态写作
        二、记忆地方的空间塑形
        三、空间轴线的艺术浇筑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当代中国消费异化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框架结构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消费异化内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解析
        2.1.1 消费
        2.1.2 消费方式与消费观念
        2.1.3 消费异化
    2.2 马克思关于异化及消费的理论
        2.2.1 马克思关于异化的理论
        2.2.2 马克思关于消费的理论
    2.3 法兰克福学派的消费异化理论
        2.3.1 马尔库塞“虚假需求”消费理论
        2.3.2 弗洛姆“人道主义”消费理论
    2.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理论
        2.4.1 高兹对消费异化的生态学批判理论
        2.4.2 本·阿格尔生态危机与消费异化理论
    2.5 后马克思主义者的消费异化理论
        2.5.1 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批判理论
        2.5.2 鲍曼消费主义“综合症”理论
    2.6 消费异化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
        2.6.1 消费异化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
        2.6.2 消费异化理论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2.6.3 消费异化理论促进了对人本身的关注
第3章 当代中国消费异化问题的表现
    3.1 攀比性面子消费
        3.1.1 中国人的“面子”文化
        3.1.2 攀比性面子消费的表现
    3.2 畸形性人情消费
        3.2.1 中国重“人情”的习俗
        3.2.2 畸形性人情消费的表现
    3.3 夸示性符号消费
        3.3.1 夸示性符号消费的本质
        3.3.2 夸示性符号消费的表现
    3.4 盲目性时尚消费
        3.4.1 盲目性时尚消费的本质
        3.4.2 盲目性时尚消费的表现
    3.5 奢侈性浪费消费
        3.5.1 奢侈性浪费消费的本质
        3.5.2 奢侈性浪费消费的表现
第4章 当代中国消费异化的原因分析
    4.1 生产力提高是物质前提
        4.1.1 商品从匮乏到丰裕
        4.1.2 从崇俭戒奢到鼓励消费
    4.2 市场经济是内在助推力
        4.2.1 生产目的对“需要”和使用价值的超越
        4.2.2 竞争作为基本生存法则
        4.2.3 社会大生产方式对人的束缚
    4.3 消费主义是外在思想因素
        4.3.1 中国经济的无奈选择
        4.3.2 对消费主义的迷信
    4.4 国民意识是内在观念因素
        4.4.1 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
        4.4.2 社会转型期的心理调试
第5章 当代中国消费异化的危害
    5.1 引发人居性生态危机
        5.1.1 自然资源告罄
        5.1.2 自然环境恶化
        5.1.3 物种加速灭绝
    5.2 面临严峻的人文危机
        5.2.1 人文精神的失落
        5.2.2 价值取向的错位
        5.2.3 道德人格的丧失
    5.3 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
        5.3.1 腐败行为的催化剂
        5.3.2 社会刑事案件频发
        5.3.3 社会发展动力不足
        5.3.4 经济领域隐患暗藏
第6章 扬弃消费异化问题的路径探索
    6.1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消费原则
        6.1.1 消费适度性原则
        6.1.2 消费公平性原则
        6.1.3 消费生态性原则
    6.2 当代发达国家绿色消费的经验借鉴
        6.2.1 当代发达国家发展绿色消费的背景
        6.2.2 当代发达国家发展绿色消费的经验
    6.3 应对当前消费异化问题的路径探索
        6.3.1 倡导适度理念厉行绿色消费
        6.3.2 保障消费均衡促进经济发展
        6.3.3 加强政府监管净化消费环境
        6.3.4 利用传媒力量引导消费行为
        6.3.5 注重文化建设回归精神家园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乔治·奥威尔三十年代小说研究(1934-193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奥威尔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结构
第一章 奥威尔的三十年代小说与在逃逸中发现“他者”
    第一节 青年奥威尔及其三十年代小说创作背景概述
    第二节 奥威尔三十年代小说中的“他者”与“逃逸”
第二章 白人囚徒的选择错位与逃逸之败
    第一节 种族隔离制度对穷白人的戕害
    第二节 “白人囚徒”在种族隔离制度内的自我救赎
    第三节 “他者”的等级与自我选择的错位
    第四节 与现实比对:面向怎样的“他者”
第三章 对中产者社群的逃逸与回归
    第一节 失忆走失的肇因——中产者社群造成的人格逻辑悖论
    第二节 倾听与“失声”——发现流浪无产者的苦难
    第三节 进入与“辞退”——逃不脱中产者社群的罗网
    第四节 叙述者启导下的认识与回归
第四章 反抗金钱语码宰制的逃逸之旅
    第一节 主人公与金钱语码的矛盾对峙
    第二节 认同的失败——金钱语码下的逃逸迷途
    第三节 游走后退归居室——主人公最后的“他者”
第五章 向故乡“他者”的双重逃逸
    第一节 怀旧——摆脱城市生活的精神之旅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压力密码与追忆怀旧中的“他者”内涵
    第三节 回乡与归家——逃逸实践与希望毁灭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的课题
后记

(6)蒲松龄莫言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 作家生平比较
    第一节 作家所处时代、教育背景之比较
        一、 蒲松龄所处时代及教育背景
        二、 莫言所处时代及教育背景
        三、 蒲松龄、莫言所处时代及教育背景比较
    第二节 成长经历——异曲同工的孤独寂寞
    第三节 创作道路
        一、 创作素材来源
        二、 阅读构成
        三、 创作动机
        四、 创作的精神源动力
    第四节 作家性格特征
        一、 蒲松龄性格特征
        二、 莫言性格特征
        三、 蒲松龄、莫言性格特征比较
第二章 地缘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第一节 古齐文化的巨大影响
    第二节 对古鲁文化的吸收与超越
    第三节 民间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共同主题的演绎
    第一节 共同主题演绎之爱情
        一、 爱情的多样性
        二、 情爱模式
        三、 蒲松龄、莫言爱情言说的时代色彩与创作心态
    第二节 共同主题演绎之亲情
        一、 蒲松龄笔下的亲情关系
        二、 莫言笔下的亲情关系
    第三节 共同主题演绎之死亡
        一、 死亡方式
        二、 死亡类型
        三、 蒲松龄、莫言的死亡超越意识
    第四节 共同主题演绎之弊端/抨击现实
        一、 社会弊端
        二、 文化弊端
        三、 人性弊端
    第五节 蒲松龄、莫言笔下的共同主题之比较
第四章 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女性群像——从齐文化视角看蒲松龄、莫言笔下女性形象
        一、 蒲松龄、莫言笔下女性形象的开放性
        二、 蒲松龄、莫言笔下女性形象社会角色的多元性
        三、 蒲松龄、莫言笔下女性形象的神秘性
        四、 蒲松龄、莫言笔下女性形象的智慧性
        五、 蒲松龄、莫言笔下女性形象的成因
    第二节 蒲松龄、莫言笔下的儿童形象
        一、 蒲松龄笔下的儿童形象
        二、 莫言笔下的儿童形象
    第三节 蒲松龄、莫言笔下的人物形象之比较
第五章 蒲松龄、莫言创作特色
    第一节 蒲松龄、莫言作品取材
        一、 以齐地神话、传说等民间资源为题材
        二、 以现实生活为题材
        三、 莫言对蒲松龄的学习、继承与沿用
    第二节 语言风格:亦雅亦俗,美雅与丑俗并存
        一、 民间熟语与说唱艺术的汲取
        二、 方言:个性化、民间化、口语化的语言
        三、 野俗与典雅并存
        四、 红色经典语言、官方语言、欧化语言对莫言的影响
    第三节 蒲松龄、莫言小说的诗意化体现
        一、 诗性品格
        二、 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
        三、 诗文合璧
    第四节 蒲松龄、莫言丰富的想象力
        一、 蒲松龄、莫言丰富想象力的表现
        二、 蒲松龄、莫言丰富想象力的来源
        三、 蒲松龄、莫言丰富想象力的异同
    第五节 蒲松龄、莫言创作特色之比较
结语:从蒲松龄到莫言——于继承中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致谢

(7)超真实—唐·德里罗小说中后现代现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物体系:德里罗小说中超真实的物流沙“基础”
    第一节 鲍德里亚物体系理论
    第二节 物体系构成的超真实“物星球”
    第三节 消费主体:从物体系到超真实社会关系
    第四节 货币电子流与超真实全球化
第二章 拟象的创世纪和德里罗笔下的超真实世界
    第一节 超真实的拟象创世纪
    第二节 电影“改编”和“给回”的后现代现实
    第三节 电视网络超真实母体
第三章 内爆和德里罗小说中的超真实黑洞体系
    第一节 超真实世界的内爆
    第二节 超真实麦比乌斯带上的阴谋家和替罪羊
    第三节 德里罗笔下的单极单向资本黑洞体系
第四章 超真实对象征交换的违背及恶果
    第一节 象征交换对超真实的诅咒
    第二节 拒斥象征交换的超真实垃圾文明和死亡世界
    第三节 象征交换与超真实资本系统危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8)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儿童文学语境中的幻想文学
        一、 众说纷纭的幻想文学
        二、 幻想文学与儿童
        三、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创作概览
    二 幻想文学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儿童观的演变
        一、 十九世纪之前的儿童观
        二、 浪漫主义时期儿童观
        三、 维多利亚时期儿童观
    第二节 时代与社会语境
        一、 工业革命:一把双刃剑
        二、 中产阶级的兴起
    第三节 文化文学语境
        一、 廉价小书
        二、 说教文学
        三、 童话创作
第二章 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浪漫主义精神
    第一节 推崇想象
        一、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想象与幻想之争
        二、 狄更斯与麦克唐纳:扞卫幻想和想象
    第二节 回归自然
第三章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主题
    第一节 爱的主题
        一、 爱自然
        二、 爱他人
    第二节 死亡主题
        一、 死亡与进化
        二、 死亡与救赎
        三、 死亡彼岸:爱与美的归宿
    第三节 追寻主题
        一、 出走:冒险的召唤
        二、 试炼与考验
        三、 磨炼:成长仪式的复演
        四、 探寻路上的协助者
        五、 回归
第四章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形象
    第一节 儿童形象
        一、 苦难现实的承受者
        二、 成人世界的颠覆者
        三、 圣洁天使的体现者
    第二节 女性形象
        一、 传统的家庭天使
        二、 缺席的女性
        三、 叛逆的女性
        四、 徘徊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新女性
第五章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贱斥情境
    第一节 贱斥和卑贱体
    第二节 驱逐卑贱:扫烟囱小儿的遭遇
    第三节 边缘他者:麦克唐纳笔下的卑贱体
    第四节 “我是谁”:爱丽丝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论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范围与意义
        一 论题的概念和范围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研究的现状与历史
        一 乡土小说整体研究的现状
        二 西部乡土小说研究成果及局限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社会变迁中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概况
        一 伦理书写内容集中化
        二 作家伦理书写姿态与批判立场的多样
        三 艺术表现的多姿多彩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发展趋向
        一 伦理批判的转变:从传统到现代
        二 伦理视野的扩展:由人文转向自然
        三 评判标准的分化:从狭窄到多元
    第三节 西部独特文化背景下的伦理书写特征
        一 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多元伦理书写
        二 内陆封闭地理环境下传统伦理氛围的深厚
        三 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民族特质
第二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一家庭伦理
    第一节 父子关系
        一 多元的父子关系展现
        二 父子关系的复杂趋向
    第二节 夫妻关系
        一 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夫妻关系
        二 夫妻关系的逆转
    第三节 兄弟姐妹关系
        一 兄弟姐妹关系的演变
        二 日趋恶化的手足情份
    第四节 邻里关系
        一 和睦与淡化的邻里关系
        二 重建现代邻里美德
    第五节 城市化进程与乡村人伦变化
        一 城市进程对乡村人际关系的影响
        二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道德变化
第三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二情爱伦理
    第一节 情欲与伦理
        一 保全道德压抑情欲
        二 违背伦理追求爱情
    第二节 生存与情爱
        一 舍弃生命追求爱情
        二 生存与伦理的两难选择
    第三节 乱性与乱伦
        一 婚姻禁忌与乱性
        二 乱伦的主要类型
        三 乱伦原因与道德惩罚
    第四节 理想与现实
        一 理想爱情的唯美与道德
        二 现实爱情的功利与物化
第四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三正义伦理
    第一节 人的正义
        一 民的正义与变迁
        二 官的正义与功利
    第二节 自然正义
        一 敬畏生命本真与回归自然正义
        二 珍视动物正义与生命审美
    第三节 人的存在与异化
        一 人的生存审美形态
        二 现代人性异化类型及原因
第五章 西部乡土作家伦理书写的姿态
    第一节 苦难伦理情怀
        一 鬼子:阳光下的苦难
        二 冯积岐:权势压制下的生存苦难
        三 罗伟章:病态苦难
        四 冉正万、王华:乡村家园苦难
    第二节 乡村浪漫情怀
        一 雪漠、郭雪波、漠月:大漠戈壁敬仰
        二 郭文斌:乡村诗意的真善美
    第三节 农家感恩情怀
        一 石舒清、马金莲:农家感恩与乡土颂歌
        二 了一容李进祥:为底层农家而写作
    第四节 乡村伦理的坚守与困惑:贾平凹
        一 平民立场与精英意识
        二 现代伦理的期望与批判
        三 伦理观念的杂糅与局限
第六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伦理书写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多重艺术借鉴
        一 现实主义风格的主导
        二 现代小说艺术的借鉴
        三 民族宗教色彩下的魔幻与超现实
    第二节 乡土小说的诗性与散文化表现
        一 自然人情境域下的诗性呈现
        二 日常叙事与真情流露的散文化倾向
    第三节 地方民俗、民歌与方言的运用
        一 乡土风情中的民俗礼仪
        二 地域方言和民歌的运用
第七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伦理书写的启示与思考
    第一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整体向度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局限与反思
        一 理想化伦理书写的局限
        二 艺术审美高度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10)当代环境伦理学思想中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四、本课题研究之主要内容
第一章 当代环境美学的研究现状及困境
    第一节 当代环境美学的理论基础
        一、审美与道德
        二、环境美学的发展状况
        三、环境伦理学的发展状况
        四、环境伦理学的美学向度
    第二节 当代环境美学的现实背景
        一、环境美学与现实环境问题
        二、生态学与现实环境问题
        三、环境伦理学与现实环境问题
        四、环境美学的走向
第二章 罗尔斯顿:从美到责任
    第一节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观
        一、伦理的扩展
        二、内在价值的提出
        三、环境整体主义的树立
    第二节 罗尔斯顿之环境审美观
        一、创化:自然的审美价值
        二、审美作为伦理的基础
        三、深度审美:荒野的审美方式
    第三节 罗尔斯顿的中国意义
        一、罗尔斯顿思想对生态文明的启示
        二、罗尔斯顿思想对生态美学的启示
    小结
第三章 考利科特:生态中心主义
    第一节 考利科特的环境伦理学思想
        一、生态中心主义和环境伦理
        二、大地伦理学的构建与修正
    第二节 考利科特环境伦理思想中的审美问题
        一、大地美学的建立
        二、环境审美的世界观基础
    第三节 考利科特环境伦理思想的中国意义
        一、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理论建构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理论
    小结
第四章 哈格洛夫:环境伦理与环境美学的本体论
    第一节 哈格洛夫的环境伦理观
        一、西方文明与环境伦理的失之交臂
        二、哈格洛夫的弱人类中心主义
        三、环境伦理的应用
    第二节 哈格洛夫环境审美观
        一、对环境的态度:审美与科学
        二、自然美的优先地位
        三、环境美学的本体论特征
    第三节 哈格洛夫的中国意义
        一、哈格洛夫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哈格洛夫与生态美学研究
    小结
第五章 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之比较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的比较
        一、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的研究对象比较
        二、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的研究内容比较
        三、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的研究方法比较
    第二节 时代特征、研究经历和研究结论的比较
        一、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的时代特征比较
        二、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的研究经历比较
        三、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的研究结论比较
    第三节 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的美学思想比较
        一、罗尔斯顿、哈格洛夫、考利科特的美学观
        二、罗尔斯顿、哈格洛夫、考利科特的特殊贡献
        三、罗尔斯顿、哈格洛夫、考利科特美学思想的批判
第六章 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之理论需求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
        二、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
        三、生态理论与人类观念的转型
    第二节 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与生态中国及美丽中国
        一、环境伦理学与生态中国
        二、环境美学与美丽中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附件

四、第三地球——反讽人类贪婪无度的破坏环境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德·本顿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王青.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2]《爱弥儿》大义 ——卢梭教育哲学研究[D]. 刘通.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3]中国当代生态小说时间研究[D]. 张贺楠. 吉林大学, 2015(08)
  • [4]当代中国消费异化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D]. 罗莹. 吉林大学, 2015(08)
  • [5]乔治·奥威尔三十年代小说研究(1934-1939)[D]. 丁卓. 吉林大学, 2015(08)
  • [6]蒲松龄莫言比较研究[D]. 赵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7]超真实—唐·德里罗小说中后现代现实研究[D]. 沈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 [8]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研究[D]. 任爱红.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9]论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D]. 李伟. 山东大学, 2015(12)
  • [10]当代环境伦理学思想中的审美问题研究[D]. 曹苗. 山东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第三地球——人类贪婪和环境破坏的讽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