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世纪末我国宽屏彩电需求量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陶登林[1](1996)在《宽屏彩电市场正在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宽屏彩电市场正在形成陶登林宽屏彩电独具魅力所谓宽屏电视.就是屏幕竟高比为16:9的电视机,而目前的普通电视机宽高比为4:3。自1991年日本JVC公司率先推出第一台36英寸AV-36WI宽屏彩电以来.宽屏彩电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青睐。那么,宽...
陶登林[2](1995)在《大屏幕、宽屏幕、组合式、高清晰度彩电》文中认为 近年,大屏幕、宽屏幕、组合式、高清晰度四种彩电在一些发达国家市场上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同时,这几种彩电也代表着本世纪乃至下世纪初电视机的发展方向,因此倍受我国一些生产厂家的关注。经预测,本世纪这四种彩电在市场上将有以下特点:大屏幕彩电:通常把屏幕对角线尺寸在64cm(25英寸)以上的彩电称为大屏幕彩电。目前日、美、德等国家庭中大屏幕彩电的拥有量占彩电总拥有量的40%以上,我国只占2.5%。93年我国大屏幕彩电的销售量为35万台,94
国家统计局[3](1995)在《对四种彩电的市场预测》文中研究说明 近年,大屏幕、宽屏幕、组合式、高清晰度彩电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在一些发达工业国家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正逐年大幅上升,这几种彩电代表着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电视机的发展方向,因此倍受我国一些生产厂家的关注。本世纪这四种彩电在市场上将有以下特点: 大屏幕彩电:通常把屏幕对角线尺寸在64CM(25英寸)以上的彩电称为大屏幕彩电。目前日、美、德等国家庭中大屏幕彩电的拥有量占彩电总拥有量的40%以上,我国只占2.5%。1993年我国大屏幕彩电的销售量
吕书正[4](2000)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文中指出本文从现代化发展的视角,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内容是:一、考察了传统文化典籍和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的内涵和演变,分析了 “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概念的提出及其新的时代内涵,阐 述了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及其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 本文首先探讨了传统文化典籍和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思想内涵及演变,认为,在当代中国,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是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遗产,使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些政治和理论概念更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个范例。它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的设计,它的提出,是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相联系的。 从1975年全面整顿时起,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面对长期以来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所导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挫折,尤其是新的“左”倾冒进所造成的动荡和损失,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客观实际,面对中国与世界发达水平的巨大差距,邓小平冷静思索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循此思路,在1979年12月,把中国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第一次定位于小康社会。 邓小平不仅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而且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本文分析指出:第一,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思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时代内涵的新概念;第二,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深刻反思建国以来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教训,立足中国现实国情而提出的描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阶段性发展目标的新概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具有丰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内涵;第三,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放眼世界现代化发展大势,结合中国具体特点而提出的富有时代性、开放性的新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第四、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构想的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概念;第五,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将民族复兴梦想和民生幸福追求融为一体而提出的展现中华民族雄心壮志的新概念。 从“小康”概念的提出到小康社会思想的系统形成,经历一个酝酿和发展过程,是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反复思索的产物。这一过程中,他所描绘的小康社会n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座社会的发展蓝图,所确立的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基本原则、方针政策,所阐述的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伟大意义,构成了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 小康社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指出:从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看,小康社会思想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和体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看,小康社会思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了;从社会主义本质论来看,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深人思考的一个成果,是分阶段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的一个的具体体现。二、M颁的历蛐角,W4了建目50年来的的是波革砒以来,申同经沸 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翟;重协90邻奔小糜进程进行了量化评估和理佑 抑,作出了到2000 t中目可以完成第二步战咯目标,初步遇入JdD幽会 总体判断,提出了进入小糜社会时玉特解决的遗口问兄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时起到 1978年,中国一直处于贫困状态,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1978年,我们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坚实步伐,制定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飞跃前进的历史时期。到1990年,撕1]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基本解决贫困问题,步入了温饱社会,这就使我们进而向小康社会迈进,获得了更为坚实的基石。 进入90年代,党中央及时作出奔小康的战略决策,要求用十年时间实现从温饱社会到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为此,党和国家还就奔小康作出了全方位的战略部署,椎动当代中国向小康社会历史阶段迅速推进。 本文在对小康标准研究成果评介的基础上,主要基于国家统计局的小康生活指标体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选择主要指标,依据有关统计数据,对叨年代奔小康的实践进程进行量化评估。研究表明,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己实现了小康,农村居民己接近小康;同时,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加速,若干指标可以达到小康标准。预计到2000年底,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平均水平将初步达到小康社会的起始水准,从而跨入小康社会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在量化评估的基础上,本文还对奔小康进程中的难点进行了理论?
陶登林[5](1995)在《彩色电视机的市场预测》文中指出 近年,大屏幕、宽屏幕、组合式、高清晰度四种彩电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在一些发达工业国家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正呈逐年大幅上升之势。同时,这几种彩电也代表着本世纪乃至下世纪初电视机的发展方向,因此倍受我国一些生产厂家的关注。
张晓庆[6](2011)在《X公司产品结构调整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近十年,经济全球化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正在加速进行。为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品结构调整已经成为企业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客观上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战略选择。投资组合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产品结构调整的两大理论基石。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是他主动配置内部生产要素来分散经营风险的一种经济行为。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新技术的加速发展、消费者需求的持续转移,企业主观上也要求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从而不断适应市场新变化。首先,本文通过一个鲜活的案例向各位展现了一个高科技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历程。案例从微观的角度把X公司的产品结构调整作为研究对象,生动叙述了他的企业概况、发展历程、相关行业背景、历年产品结构调整状况、技术来源,并提出了其产品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展开案例分析。第一步,分析了他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的战略思考和应对过程;第二步,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波士顿产品矩阵,分析了其产品战略选择和执行的成败之处;第三步,使用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逐个分析了他根据产品战略能够成功创新玻壳产品的九大关键因素;第四步,使用技术发展战略理论,分析了其产品结构调整中的技术战略短板。最后,得出结论:在有限资源和有限时间的双重压力下,企业只有准确把握内外部环境,特别是要及时掌握行业技术水平和结构的双重变化,才能制定出最优产品战略,才能保障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总之,他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给我国类似的企业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近十年,经济全球化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正在加速进行。为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品结构调整已经成为企业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客观上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战略选择。投资组合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产品结构调整的两大理论基石。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是他主动配置内部生产要素来分散经营风险的一种经济行为。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新技术的加速发展、消费者需求的持续转移,企业主观上也要求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从而不断适应市场新变化。首先,本文通过一个鲜活的案例向各位展现了一个高科技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历程。案例从微观的角度把x公司的产品结构调整作为研究对象,生动叙述了他的企业概况、发展历程、相关行业背景、历年产品结构调整状况、技术来源,并提出了其产品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展开案例分析。第一步,分析了他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的战略思考和应对过程;第二步,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波士顿产品矩阵,分析了其产品战略选择和执行的成败之处;第三步,使用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逐个分析了他根据产品战略能够成功创新玻壳产品的九大关键因素;第四步,使用技术发展战略理论,分析了其产品结构调整中的技术战略短板。最后,得出结论:在有限资源和有限时间的双重压力下,企业只有准确把握内外部环境,特别是要及时掌握行业技术水平和结构的双重变化,才能制定出最优产品战略,才能保障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总之,他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给我国类似的企业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刘健[7](1999)在《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文中提出导论是立论。中国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严峻挑战和国内产业结构不能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巨大压力,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必然选择。它将成为中国未来50年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关系着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前途和命运。 第一部分论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完全排斥产业升级,因而被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所取代,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结构转换过程,经济增长阶段与一定的产业结构相对应,产业结构升级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题。 资本有机构成决定着产业结构的“级差”。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增递减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矛盾,这一矛盾外在表现为产业结构协调和转换的矛盾运动。 考察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前苏联等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与实践,我们能够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50年来,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高速增长,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有很大增长。虽然产业结构仍较落后,但为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论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条件因素和阶段目标。 产业结构升级是由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进出口结构升级共同决定的,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因。 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因来考察,中国具备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条件和动力。同时,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还有很多优势,也面临着许多不利的制约因素。 未来50年,我国要逐步完成工业化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完成第三步战略目标。为此,产业结构要同时进行合理化、高度化、现代化,并在未来的三个发展阶段中逐步实现。 第三部分论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路径和运行机制。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能够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能够全面提升中国产业结构体系中各产业的内部结构,能够使中国产业结构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达到新的协调。 主导产业的性质决定着产业结构的性质。主导产业的转换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主导产业逐步向知识技术密集产业转换对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形成大经济区;诱导区域产业转移,实现结构转换。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升级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途径。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必须由市场和政府共同组织,以市场组织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组织和政府组织的优势,形成灵活有效的产业结构升级的运行机制。
张英俊[8](2006)在《四川长虹彩电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四川长虹彩电的核心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策略。通过与其所在彩电行业的五大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的对比研究,找出四川长虹彩电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采用专家法对一些定性指标进行打分并确定分值;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长虹彩电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 首先,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核心竞争力理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并且对国内外彩电产业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尝试性地提出了彩电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其次,通过建立彩电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核心技术能力、核心市场能力、核心管理能力和核心员工能力四个方面构建彩电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再次,选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法评价六大彩电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并将四川长虹彩电核心竞争力各层次的指标值与其他五大品牌进行横向比较,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最后,针对四川长虹彩电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从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制定并适时调整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产权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低成本优势树立高端品牌形象、加快开拓国际市场的进程完善风险防御体系、打造支撑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加强培训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等方面提出提升四川长虹彩电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周华清[9](1995)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及市场预测》文中指出 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门类 消费类电子产品是指个人和家庭用的电子产品,它是电子产品中三大门类之一,在整个电子产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分类,各国不一。这里我们将它分为以下九类: 1.视频产品:包括电视机、投影电视机、家用录像机、家用摄像机(摄录一体机)、视盘放像机(又称影碟机)、电子相机等;
红枫[10](1996)在《改革开放十六年我国稀土产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前景预测(续)》文中指出 二.十六年的主要经验 稀土产业虽小,行政归属却跨越了冶金、有色、核工业三个行业系统,加上地方,形成三条一块的格局。 稀土是个新兴产业,还未形成较为固定的市场。而稀土的应用,即产品的消费又涉及
二、本世纪末我国宽屏彩电需求量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世纪末我国宽屏彩电需求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4)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小康社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 |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中“小康”思想的源流及演变 |
一、 “小康”思想溯源 |
二、 古代“小康”内涵的演变 |
三、 近代“小康”思想的发展 |
四、 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的内涵 |
第二节、 小康社会在当代中国的新内涵 |
一、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设计 |
二、 邓小平赋予“小康社会”以马古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
第三节、 小康社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 |
一、 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 |
二、 小康社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
第二章 从贫困落后到小康社会——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
第一节、 跨越贫困:第一步战略目标 |
一、 艰难的历史行程 |
二、 伟大的历史成就 |
第二节、 奔向小康:第二步战略目标 |
一、 党和国家关于奔小康的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 |
二、 90年代奔小康进程的现状分析和前景展望 |
第三节、 初步进入小康社会时亟待解决的遗留问题 |
一、 大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
二、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
三、 重点解决由下岗所引起城市新的贫困问题 |
第三章 建设小康社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工程 |
第一节、 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
一、 全面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
二、 逐步实现生产力比较发达基础上的共同富裕 |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 |
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
五、 形成比较成熟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第二节、 建设小康社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 |
一、 第一个十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
二、 第二个十年:建成宽裕型小康社会 |
三、 再一个三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
第三节、 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 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
二、 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不利因素 |
第四节、 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 |
一、 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
二、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
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四、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
五、 建立动态制衡机制,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 |
六、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
第四章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 |
第一节、 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国际比较的方法和内容 |
一、 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国际比较的方法考察 |
二、 对小康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国际比较的思路和内容 |
第二节、 进入小康社会前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点水平的国际比较 |
二、 改革开放起步时中国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
三、 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时中国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
第三节、 中国小康社会在世界的位置 |
一、 小康社会起点水平的国际比较 |
二、 小康社会中期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
三、 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
第四节、 正确认识21世纪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
一、 关于21世纪中国发展前景的观点评析 |
二、 小康社会发展与中国的崛起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导师修改稿样 |
后记 |
(6)X公司产品结构调整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部分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二、案例正文 |
(一) X公司企业简介和发展历程 |
1、企业简介 |
2、发展历程 |
(二) 案例的相关行业背景 |
1、宏观社会经济环境 |
2、彩电行业发展背景 |
3、CRT玻壳业行业背景 |
(三) 产品结构调整过程、技术来源及其问题描述 |
1、产品结构调整过程 |
2、产品结构调整的技术来源 |
3、产品结构调整问题描述 |
三、案例分析 |
(一) 文献综述 |
(二) 分析案例 |
1、分析产品结构调整与战略选择 |
2、分析X公司CRT新品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 |
3、分析X公司技术发展战略失败之处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X公司大事记 |
致谢 |
英文部分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Ⅰ. Introduction |
(Ⅰ)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Ⅱ) Main Content |
(Ⅲ)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
Ⅱ. Case Text |
(Ⅰ) Introduction and History of X Corporation |
1. Introduction of X Corporation |
2. Developing History of X Corporation |
(Ⅱ) Industrial Backgrounds |
1. The Macro Socio-economic Environment |
2. TV Industry Background |
3. CRT Glass Shell Industry Background |
(Ⅲ) Adjustment Process of Product Mix,Technological Sources and Description ofthe Problem |
1. Adjustment Process of Product Structure |
2. Technology Sources |
3. Description of Managerial Problem in Product Mix Adjustment |
Ⅲ. Case Analysis |
(Ⅰ) Literature Review |
(Ⅱ) Analyzing Case |
1. Analysis and Strategic Choice of Product Mix Adjustment |
2. Analysis of KSFs of New CRT Product Development |
3. Analyzing Failure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
Ⅳ.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Chronicle of events of X Corporation |
Acknowledgements |
(7)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1.产业结构升级的定义 |
2.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外在压力 |
3.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内在动力 |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
一、产业结构升级的主题 |
1.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排斥产业结构升级 |
2.经济增长阶段与一定的产业结构相对应 |
3.产业结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
4.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结构转换过程 |
5.知识的边际报酬递增 |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矛盾和外在表现 |
1.产业结构的“级差” |
2.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矛盾 |
3.产业结构升级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 |
三、世界主要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 |
1.美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和特征 |
2.英国因产业结构升级缓慢而丧失世界工业的领先地位 |
3.日本战后产业结构升级 |
4.韩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特点及现在的困境 |
5.前苏联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 |
四、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型式和规律 |
1.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型式 |
2.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 |
五、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总结 |
1.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阶段和成果 |
2.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态势特征 |
第二部分:条件因素和阶段目标 |
一、产业结构升级因素的一般分析 |
1.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因素 |
2.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因 |
3.人力资本积累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另一根本动因 |
二、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
1.中国正处在产业结构剧烈变动的经济发展阶段 |
2.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因素分析 |
3.中国科技进步考察 |
4.中国人力资本积累考察 |
5.中国的优势 |
6.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 |
三、中国未来各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 |
1.中国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
2.未来50年中国经济发展阶段 |
3.未来50年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总体目标 |
4.未来50年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目标 |
第三部分:实现路径和运行机制 |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
1.定义和意义 |
2.目标和模式选择 |
3.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形成第四产业 |
4.依靠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
5.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
6.高新技术突破基础产业瓶颈制约 |
7.提高第三产业的知识含量 |
二、主导产业转换 |
1.本文所认为的主导产业 |
2.主导产业的转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 |
3.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和原则 |
4.2001—2010年的主导产业选择 |
5.2011—2030年的主导产业选择 |
6.2031—2050年主导产业的选择 |
三、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升级 |
1.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途径 |
2.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
3.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 |
4.产业转移 |
四、产业结构升级的运行机制 |
1.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法则 |
2.组织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
3.组织主导产业转换 |
4.组织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升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四川长虹彩电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2章 国内外彩电产业现状分析 |
2.1 我国彩电产业发展的现状 |
2.1.1 我国彩电产业的市场供求现状 |
2.1.2 我国彩电产业的竞争现状 |
2.2 彩电产业的行业生产经营特征 |
2.2.1 当前我国彩电行业的生产经营特征 |
2.2.2 世界彩电产业的行业生产经营特征 |
2.3 彩电产业的发展趋势 |
2.3.1 彩电产业的市场发展趋势 |
2.3.2 彩电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 |
2.3.3 我国彩电产业的行业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彩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 |
3.1 彩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3.1.1 彩电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1.2 彩电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
3.1.3 彩电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分析 |
3.2 彩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模型 |
3.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3.2.3 综合评价模型 |
3.3 使用评价体系的程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虹彩电核心竞争力分析 |
4.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
4.1.1 长虹的综合实力概况 |
4.1.2 长虹彩电的发展状况 |
4.2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4.3 具体评价过程 |
4.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过程 |
4.3.2 评价结果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4.1 长虹核心技术能力评价 |
4.4.2 长虹核心市场能力评价 |
4.4.3 长虹核心管理能力评价 |
4.4.4 长虹核心员工能力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升长虹彩电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
5.1 提升技术研发能力获取核心技术优势 |
5.2 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
5.2.1 提升长虹彩电的市场营销能力 |
5.2.2 提升长虹彩电的品牌影响力 |
5.3 制定并适时调整公司发展战略 |
5.4 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 |
5.4.1 加速实施现代企业制度 |
5.4.2 完善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 |
5.5 强化低成本优势树立高端品牌形象 |
5.5.1 进一步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强化低成本优势 |
5.5.2 采用营销策略树立高端品牌形象 |
5.6 加速开拓国际市场完善风险防御体系 |
5.6.1 加速开拓国际市场的进程的策略 |
5.6.2 规避贸易风险以完善风险防御体系 |
5.7 打造支撑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
5.7.1 打造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
5.7.2 打造支撑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策略 |
5.8 加强培训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 |
5.8.1 加强员工培训的必要性 |
5.8.2 培训的目的、原则和方法 |
5.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本世纪末我国宽屏彩电需求量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宽屏彩电市场正在形成[J]. 陶登林. 消费经济, 1996(01)
- [2]大屏幕、宽屏幕、组合式、高清晰度彩电[J]. 陶登林. 家用电器, 1995(11)
- [3]对四种彩电的市场预测[J]. 国家统计局. 今日电子, 1995(09)
- [4]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D]. 吕书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00(01)
- [5]彩色电视机的市场预测[J]. 陶登林. 广播电视信息, 1995(08)
- [6]X公司产品结构调整的案例研究[D]. 张晓庆. 兰州大学, 2011(11)
- [7]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D]. 刘健. 中共中央党校, 1999(01)
- [8]四川长虹彩电核心竞争力研究[D]. 张英俊. 燕山大学, 2006(08)
- [9]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及市场预测[J]. 周华清. 今日电子, 1995(08)
- [10]改革开放十六年我国稀土产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前景预测(续)[J]. 红枫. 稀土信息, 199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