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杨宇佳,张慧琪[1](2021)在《复方黄黛片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复方黄黛片联合全反式维甲酸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全反式维甲酸、巯嘌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 研究组患者予以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复方黄黛片治疗, 记录患者血红蛋白(Hb)开始回升时间、血小板(PLT)开始回升时间和首次完全缓解时间;统计随访5年内患者病情复发及死亡情况, 观察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Hb开始回升时间、PLT开始回升时间和首次完全缓解时间[(19.56±2.61)d、(20.42±2.73)d、(1.74±0.45)个月]均显着短于对照组[(28.42±3.85)d、(30.63±4.02)d、(3.31±0.69)个月](t=10.328、9.746、8.521, 均P<0.001);研究组患者随访1年内和5年内复发率(11.37%和21.67%)显着低于对照组(28.33%和41.67%)(χ2=5.208、5.546, P=0.022、0.019), 且研究组患者随访5年内病死率(8.33%)显着低于对照组(25.00%)(χ2=6.000, P=0.014);研究组患者各类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8.33%)与对照组(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 P=0.838)。结论复方黄黛片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可有效缩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情缓解周期, 降低患者复发率和病死率, 且安全性较高。
金鑫[2](2021)在《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取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取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例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根据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分为高危组(5例)、中危组(15例)及低危组(10例);根据是否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分为并发组与非并发组,各15例。选取30例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和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的PT长于对照组, 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的PT长于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 D-二聚体高于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FIB低于对照组和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的PT长于中危组、低危组, D-二聚体高于中危组、低危组, FIB低于中危组、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与中危组、低危组的APTT、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患者的PT(17.01±0.54)s长于非并发组的(13.20±0.53)s, D-二聚体(19121±131.21)μg/L高于非并发组的(17105±103.13)μg/L,FIB(1.24±1.11)g/L低于非并发组的(1.94±1.1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T升高与病情有关,高水平的PT、D-二聚体和低水平的FIB对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鲁会卿[3](2021)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DA方案治疗,试验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症状完全缓解率、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症状完全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与社会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着,可缩短症状完全缓解时间,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江梅[4](2021)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及罕见融合基因CPSF6-RARG的致病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收集2005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及儿科住院的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212例,分析AP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2.分析PML-RARA融合基因阴性的变异型APL中可能存在的融合基因,并探讨变异型AP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预后情况。3.采用细胞学和动物实验研究CPSF6-RARG融合基因的致白血病机制,为研究药物筛选提供模型。方法:1.收集2005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及儿科住院的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21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AP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荧光原位杂交(FISH)荧光信号模式特点、染色体核型特点、伴FLT3-ITD突变情况等临床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根据免疫表型分为跨系表达组与无跨系表达组,根据FISH荧光信号模式分为典型融合信号模式组与复杂信号模式组,根据染色体核型特点分为单独t(15;17)组与非典型的染色体核型组(包括非典型易位、伴其它染色体异常以及复杂染色体易位),根据伴FLT3-ITD突变情况分为突变阳性组以及突变阴性组,采用Graph Padprism 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非配对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 U检验(非正态分布)探讨各组与APL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关系,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组间的相互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以分析发现的PML-RARA融合基因阴性的3例变异型APL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髓系白血病16种融合基因筛查,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融合基因均阴性的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Defuse软件分析转录组数据中的基因融合序列,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anger测序验证具有明确病理意义的融合基因,并总结变异型AP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预后情况。3.将包装有CPSF6-RARG的慢病毒感染APL细胞系NB4细胞,验证CPSF6-RARG对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的影响。在小鼠前体细胞32Dcl-3细胞表达CPSF6-RARG,分析CPSF6-RARG对32Dcl-3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分化的影响;在P53缺失小鼠骨髓干细胞中过表达CPSF6-RARG,然后移植相同品系的小鼠,等小鼠发病后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流式细胞分析、PCR技术和WB技术等分析CPSF6-RARG的致病作用。结果:1.212例AP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其与预后关系212例初诊的APL患者中,男性111例,女性101例,男:女为1.10:1,中位年龄为43岁(3-87岁),免疫分型组共191例患者,跨系表达组29例,占15.18%,其中,CD2阳性患者为16例,占跨系表达组的55.17%,占免疫分型组的8.38%。跨系表达组患者的初诊白细胞计数(WBC,P<0.0001)、凝血酶原时间(PT,P=0.03)、NCCN预后分层为高危组患者比例(P=0.0009),均显着增高,且与FLT3-ITD突变明显相关(P=0.004),两组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白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无明显差异,且与FISH荧光信号模式,染色体核型特点不相关。FISH荧光信号模式组共179例患者,典型融合信号模式组患者为159例,占88.83%,复杂信号模式组患者为20例,占11.17%,复杂信号模式组患者与其染色体核型特点明显相关(P=0.02),两组患者的年龄、WBC、Hb、PLT、PT、APTT、Fbg、D-Dimer、Alb、LDH无明显差异,且与免疫表型特点,是否伴FLT3-ITD突变以及NCCN预后分层不相关。染色体核型分析组共113例患者,其中,单独t(15;17)组患者80例,占70.80%,非典型的染色体核型组(包括非典型易位、伴其它染色体异常以及复杂染色体易位)患者33例,占29.20%,非典型的染色体核型组患者与其复杂信号模式明显相关(P=0.02),两组患者的年龄、WBC、Hb、PLT、PT、APTT、Fbg、D-Dimer、Alb、LDH无明显差异,且与免疫表型特点,是否伴FLT3-ITD突变以及NCCN预后分层不相关。是否伴FLT3-ITD突变组患者65例,其中突变阳性17例,占26.15%,突变阴性48例,占73.85%。FLT3-ITD突变阳性患者的初诊WBC计数(P=0.0004)、NCCN预后分层为高危组患者比例(P<0.0001),均显着增高,且与免疫表型特点明显相关(P=0.004),两组患者的年龄、Hb、PLT、PT、APTT、Fbg、D-Dimer、Alb、LDH无明显差异,且与FISH荧光信号模式,染色体核型特点不相关。2.3例变异型APL患者均经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等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但荧光原位杂交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为阴性,RT-PCR检测16种髓系融合基因发现,患者1为STAT5b-RARA阳性,其余融合基因均阴性,而患者2和患者3筛查AML16种融合基因均阴性。进一步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分析发现患者2和患者3分别携带病理意义明确的罕见型融合基因CPSF6-RARG和NUP98-RARG。患者1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无效,经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治疗后获完全缓解,之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处于持续缓解状态。患者2和患者3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以及标准的AML 3+7化疗方案无效。患者2经改用高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HHT+A-arc)化疗方案有效,处于持续缓解状态。患者3治疗无效死于脑出血。3.成功构建CPSF6-RARG慢病毒表达质粒,通过感染NB4细胞发现CPSF6-RARG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进一步实验发现,在NB4细胞中过表达RARG和CPSF6-RARG都可以抑制ATRA诱导的CD11b表达。在32Dcl-3细胞过表达CPSF6-RARG以及RARG可以明显抑制IL3剥夺导致的细胞生长抑制,并可以抑制IL3剥夺诱导的细胞凋亡,但是在IL3存在的情况下对32Dcl-3细胞生长没有影响。另外,过表达CPSF6-RARG以及RARG可以明显抑制G-CSF诱导的32Dcl-3细胞分化。在P53缺失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过表达CPSF6-RARG可导致小鼠发生白血病特征,通过PCR能够检测到发病小鼠骨髓细胞表达CPSF6-RARG,同时存在P53缺失,而在小鼠胸腺中同样可以看到P53缺失,但是没有CPSF6-RARG的基因。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显示小鼠骨髓细胞中存在CPSF6-RARG融合蛋白,但是在小鼠胸腺以及对照小鼠中未见CPSF6-RARG融合蛋白的表达。细胞形态学分析显示小鼠骨髓白血病细胞类似于髓系前体细胞特征,流式细胞分析发现该类细胞主要表达CD34、Sca-1、CD117、部分表达Gr-1,不表达CD3、CD19、B220等B和T淋巴细胞抗原。表明在P53缺失的情况下CPSF6-RARG可导致小鼠发生AML。结论:1.APL免疫表型可出现跨系表达、主要以淋系CD2为主,跨系表达与患者初诊WBC、PT、NCCN预后分层、FLT3-ITD突变明显相关。APL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和FISH信号模式与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无明显相关性。FLT3-ITD突变阳性与患者初诊WBC、NCCN预后分层,免疫表型特点明显相关,是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2.PML-RARA融合基因阴性的变异型APL临床表型,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以及免疫学特征等和PML/RARA所致APL高度相似,但其发病机制不同,对ATRA和ATO治疗的敏感性以及预后也不相同。应用转录组测序可准确分析患者中可能存在的少见型融合基因,为APL进一步分型和精准治疗提供实验支持和理论依据。3.过表达RARG和CPSF6-RARG可以抑制ATRA诱导的NB4细胞分化、抑制IL3剥夺导致的32Dcl-3细胞生长抑制、凋亡以及抑制G-CSF诱导32Dcl-3细胞分化成熟作用。同时表达CPSF6-RARG联合P53缺失可导致小鼠出现AML表型。
周淑秋[5](2021)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氧化二砷方案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9%(23/27),高于对照组的70.37%(19/27),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期为(20.6±2.4)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4.1±1.7)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88.89%(24/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56%(15/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3/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74%(11/2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疗法可有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苏湛[6](2020)在《1.无RARA重排早幼粒细胞急性白血病分子异常;2.伴肿物及溶骨Ph+AML的PET/CT特征》文中认为RARA融合基因阴性早幼粒细胞分化急性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异常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目前研究最广泛、最深入,也是疗效最显着的一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该病的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阐明也是最透彻的。17号染色体上的RARA基因发生断裂重排,与其它基因结合产生X-RARA(X代表一系列伙伴基因)融合基因是APL最重要的驱动基因突变。最常见的重现性染色体异常是15和17号染色体易位,即t(15;17)(q22;q12-23),约占所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的95%-98%。这种易位的结果是PML和RARa基因的断裂重组,产生PML-RARa融合基因。作为特异性针对此融合基因的药物,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砷酸的出现使得该病的预后出现了逆转性的改变。然而,有少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病例,其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甚至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但却未检测到RARA融合基因。这类白血病也被称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样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like leukemia,APLL)。其分类也不确定,有作者将其归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型(FAB分类法)。多年来,APLL的分子生物学异常一直未明确。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s,RARs)包括 RARA、RARB 和 RARG 三种亚型。这三种亚型进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其序列和功能高度相似。维甲酸X受体(retinoic X receptors,RXRs)是另一个核受体超家族的子家族,其也高度保守,序列与RARs有类似性。而且RXRs与RARs发挥功能密切相关,研究者曾猜测RARB及RARG在RARA融合基因阴性的APLL中或许扮演重要角色。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高通量检测技术方兴未艾,成为基因组学研究的有力研究工具,许多疾病基因异常得以发现。近数年来,部分APLL的驱动基因突变陆续出现报道,重现性RARB和RARG融合基因均在APLL中探寻到,既往研究者的猜想得到验证。然而,亦有早幼粒细胞样白血病患者并不存在RARs家族成员的融合基因。以上说明了 APLL基因组异常的异质性,也提示各研究者对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中RARs成员异常的关注。由于APLL相对发病率较低以及新研究技术的出现,APLL的分子病理学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探寻mRNA水平的异常,特别是RARs及RXRs。目的:检测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探寻mRNA水平的异常。探寻包括RARs、RXRs家族成员在内的新基因突变,融合基因及转录本,以阐明该类疾病的分子病理学基础。方法:选择4例无RARA基因重排的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提取单个核细胞。提取RNA并建cDNA库;进行二代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RT-PCR和PCR,Sanger测序,以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下载TCGA数据库的AML数据,比对分析实验标本的转录组表达谱特征。结果:各病例中均检测到新的融合基因,但均未发现有RARs或RXRs成员的融合基因。1例病例中检测到RXRA、RARB基因新的转录本。1例病例中检测到RARA、RARB基因新的转录本。1例病例中检测到RARB基因新的转录本。与TCGA-LAML数据库的比对显示,病例组表达谱特征不同于经典M3或非M3组,显示有其独特性。结论:在RARA重排阴性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中,发现新的融合基因;发现RARA、RARB和RXRA基因的新转录本。该类病例有独特的基因表达谱特征。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是-?类具有争议的白血病,其表现为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这类白血病宄竟是原发性急性白血病,还是以急粒变起病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直至近年来,有研宂发现此类疾病可能存在不同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的分子生物学异常,2016年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第四版修订版)遂将其列为单独分类。然而目前研宄证据仍不充分,因此WHO仅将Ph+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作为暂定类型。不同于实体肿瘤,软组织肿块或骨质破坏在白血病中极为罕见。此二类现象散见于文献报道,通常为单发肿物或骨骼破坏,且单独出现。目前己报道的Ph+AML病例均未有此二种现象。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一例表现为Ph+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其同时存在多处软组织肿物及多发骨骼破坏,此种现象尚为首次报道。其化疗反应亦较差,生存期短,显示出不良预后。=PE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PET/CT已成为肿瘤诊断和指导治疗的最有效手段。在血液肿瘤领域,PET/CT主要应用于淋巴瘤的诊疗,而较少应用于白血病检查。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报道的病例以PET/CT为显影手段,充分发挥其检测优势。目的:本研究展示了一例伴有多发肿物及溶骨损害的Ph+急性髓细胞白血病PET/CT特征;并探讨了Ph+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这一可能的疾病实体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髓变的鉴别要点。方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新诊断的1例Ph+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宄对象;抽取骨髓,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行核型分析;应用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mRNA表达;Sanger测序明确BCR-ABL融合苺因碱基序列。18F-FDG PET/CT显像明确全身肿瘤浸润情况。结果:1.病史追溯,该患者为急性发病过程,预后不良。2.核型分析显示存在Ph染色体。RT-PCR及Sanger测序分析确定BCR-ABL融合基因存在,且无突变。3.18F-FDG PET/CT显示全身骨髓、肝、脾均有高代谢;并有多处骨骼破坏及软组织肿物。结论:1.Ph+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有一定的临床独特性,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体,需要更深入的研宄进一步来明确。2.首次报道了急性白血病存在多发肿物和骨骼破坏的病例。
邱瑞萍,朱童,张含花,李娜[7](2020)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78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独组,各39例。观测治疗疗效。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87.18%(34/39),高于单独组[66.67%(26/39);χ2=4.622,P=0.032]。联合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及凝血指标恢复时间较快,且白细胞血症持续时间短于单独组(P <0.05)。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早幼粒细胞比例水平均降低,联合组低于单独组(P <0.05)。联合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6/39),低于单独组[35.90%(14/39);χ2=4.303,P=0.038]。结论将全反式维酸钾与亚砷酸联合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对提升治疗疗效具有积极意义,且安全性较好。
陈玉瑙[8](2020)在《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脂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究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血脂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APL病患者8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先给予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进行诱导缓解期治疗,待完全缓解后,对照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进行维持治疗,观察组采用三氧化二砷进行维持治疗。对比两组血脂水平及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D-二聚体水平(D-D)、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低于对照组,血小板技术(PL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能有效维持APL治疗效果,改善血脂、凝血功能,临床效果显着。
乔斌[9](2020)在《复方黄黛片联合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持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复方黄黛片联合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维持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APL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维甲酸、亚砷酸序贯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黄黛片、维甲酸序贯疗法。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脂代谢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无事件存活率、死亡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着增高(P <0.05),且观察组TC、LDL-C和TG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胃肠道不适、维甲酸综合征、肝肾功能损害、颅内压增高、头晕头痛和关节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着高于观察组(P <0.05)。结论与亚砷酸联合维甲酸相比,复方黄黛片联合维甲酸用于APL患者维持期治疗的疗效更佳,能够纠正机体血脂代谢异常状态。
蔡萍[10](2020)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死亡风险评估及预测模型的建立》文中提出[目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目前治疗最大障碍是早期死亡,传统的Sanz危险分层建立的初衷是评估APL患者复发风险。目前尚无公认的针对于APL患者早期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本研究目的为评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诊APL患者早期死亡率的变化,分析早期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APL患者早期死亡风险模型。[方法]1、病例收集:整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5月至2019年11月入院的初治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资料完整病例共570例。2、模型建立:570例患者随机分成建模队列和验证队列。建模队列中,将所有观测变量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存在差异的变量(P<0.05)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预测初诊APL患者早期死亡风险模型。3、模型评估:1、从内部(建模人群)及外部(验证人群)分别验证新建模型的区分度(C指数、模型综合判别改善指数)、一致度(Calibration图)、临床有效性(决策分析法)。2、新积分预测模型与传统Sanz危险分层相比,早期死亡预测能力是否提高。[结果]1、早期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5月-2019年11月病史资料详细初治APL患者共570例,早期死亡率为7.45%(43/570)。评估该中心初诊APL患者近几年早期死亡率变化发现:2005.5-2013.12年和2014.1-2019.11年两个时间段早期死亡率分别为8.72%、6.82%(24/352),早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0)。2、早期死亡原因致命性出血(79.07%,34/43)是APL患者早期死亡最主要原因,本研究中出血相关死亡率为5.96%(34/570)。其中,脑出血(70.59%,24/34)最常见,其次是肺出血(26.47%,9/34)。致命性出血患者中44.12%(15/34)患者同时合并分化综合征,提示分化综合征与出血关系密切。WBC及LDH是单纯致命性出血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WBC、PLT、LDH与合并分化综合征的致命性出血相关。分化综合征是早期死亡第二重要原因(18.60%,8/43)。本研究中分化综合征相关的早期死亡发生率为1.4%(8/570)。年龄、PLT、WBC、BMI是分化综合征相关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致命性出血是7天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65.22%,15/23),伴随或不伴随致命性出血的分化综合征(N=15/20,75%)或严重感染(1/20,5%)是诱导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诱导阶段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WBC,LDH,年龄,肌酐与诱导早期死亡相关;年龄,WBC,LDH,PLT,白蛋白,Cr,BMI与诱导治疗7天后死亡相关。3、早期死亡预测模型的建立在建模人群中,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52岁(OR=5.170;P=0.002),WBC 计数>1O×109/L(OR=9.062;P<0.001),PLT 计数≤10×109/L(OR=4.254;P<0.001)和 LDH 水平>500U/L(OR=3.002;P=0.046)是初诊APL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回归建立如下积分模型:危险积分=9.062×(WBC>lO×109/L)+5.170×(年龄>52 岁)+3.002×(LDH>500U/L)+4.254×(PLT<10×109/L)。考虑临床实用性及简便性。将模型做以下修改:危险积分=2×(WBC>10x109/L)+1.5×(年龄>52 岁)+1×(LDH>500U/L)+1×(PLT<10×109/L)。初诊APL患者根据以上观测值可计算出危险积分,并可初步判断早期死亡风险:低风险:0分(早期死亡率:0%);中度风险:1-2分(早期死亡率:5.52%);高危:2.5-4分(早期死亡率:22.73%);超高风险:≥4.5分(早期死亡率:61.54%)。除此之外,我们根据回归分析建立了列线图。该列线图可将回归结果可视化,并对早期死亡风险提供个体化预测。4、模型验证区分度:我们将危险积分模型与Sanz风险分层对早期死亡的区分度进行了分析。在建模队列中,新危险模型(AUC:0.878),相比Sanz危险分层(AUC:0.799)在预测早期死亡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0.001)。验证队列中,与Sanz危险分层(AUC:0.792)相比,危险积分模型(AUC:0.863)同时表现出更好的早期死亡预测能力(P=0.01063)。除此之外,新模型与Sanz危险模型相比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大于0(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建模人群=0.0965,P-value=0.02032;综合判别改善指数验证人群=0.0965,P-value:0.01441)。与Sanz分层相比,新危险积分模型能更好区分早期死亡患者。一致性:Calibration图提示新危险模型预测的早期死亡与实际早期死亡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斜率建横队列=1.0009;斜率验证队列=0.9879)。建模队列和验证队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无统计学差异(P均大于0.05)。临床有效性:临床决策曲线提示Sanz分层及新危险积分模型对早期死亡的预测均可以使患者临床获益,而新危险积分模型可使更多患者临床获益。模型对不同时间段早期死亡预测能力:诱导不同阶段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新模型对不同诱导阶段死亡,均表现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论]全反式维甲酸、砷剂治疗时代,早期死亡仍然是APL患者面临的主要威胁。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年龄、WBC计数、PLT计数和LDH的风险积分模型,与传统的Sanz危险模型相比,其对早期死亡预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二、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取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与对照组凝血指标比较 |
2.2 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凝血指标比较 |
2.3 并发组与非并发组凝血指标比较 |
3 讨论 |
(3)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症状完全缓解率、生存率、症状完全缓解时间比较 |
2.2 两组患者的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比较 |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
3 讨论 |
(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及罕见融合基因CPSF6-RARG的致病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212 例AP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其与预后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免疫分型 |
1.3 染色体核型分析 |
1.4 FISH检测 |
1.5 基因组DNA、RNA的提取以及PCR扩增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免疫表型特点分析 |
2.2 FISH荧光信号模式特点 |
2.3 染色体核型特点 |
2.4 伴FLT3-ITD突变情况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变异型AP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预后情况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免疫分型 |
1.3 染色体核型分析 |
1.4 FISH检测 |
1.5 基因组DNA、RNA的提取以及PCR扩增 |
1.6 转录组测序 |
1.7 融合基因分析 |
1.8 逆转录PCR(RT-PCR)和Sanger测序 |
2 结果 |
2.1 3 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 |
2.2 转录组测序和融合基因分析 |
2.3 RT-PCR和 Sanger测序验证融合基因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CPSF6-RARG致病机制初探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设备 |
1.2 主要的试剂 |
1.3 主要试剂配方 |
1.4 细胞培养 |
1.5 RNA提取 |
1.6 PCR扩增 |
1.7 扩增产物纯化 |
1.8 质粒构建 |
1.9 慢病毒包装 |
1.10 细胞感染 |
1.11 免疫荧光分析 |
1.12 MTT实验 |
1.13 细胞凋亡分析 |
1.14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
1.15 小鼠骨髓干细胞分离与培养 |
1.16 小鼠骨髓移植实验 |
1.17 骨髓细胞瑞氏染色-形态分析 |
1.18 流式细胞分析小鼠骨髓细胞免疫表型 |
2.结果 |
2.1 CPSF6、RARG和 CPSF6-RARG定位于细胞核 |
2.2 RARG和 CPSF6/RARG抑制ATRA诱导NB4 细胞分化 |
2.3 建立稳定表达CPSF6-RARG的32Dcl-3 细胞株 |
2.4 CPSF6-RARG抑制IL3 剥夺介导的32Dcl-3 细胞的凋亡 |
2.5 CPSF6-RARG抑制G-CSF诱导32Dcl-3 细胞分化 |
2.6 CPSF6-RARG联合P53 缺失诱导小鼠发生髓系白血病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伴 RAR 易位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预后特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疗效比较 |
2.2 两组平均生存期比较 |
2.3 两组2年生存率比较 |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6)1.无RARA重排早幼粒细胞急性白血病分子异常;2.伴肿物及溶骨Ph+AML的PET/CT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无RARA重排早幼粒细胞急性白血病的分子异常中文摘要 |
中文摘要Ⅰ |
英文摘要Ⅰ |
符号说明Ⅰ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文章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伴肿物及溶骨Ph+急性髓细胞白血病PET/CT特征中文摘要 |
中文摘要Ⅱ |
英文摘要Ⅱ |
符号说明Ⅱ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附表 |
参考义献 |
综述 维甲黢受体与急性早幼粒细胞(样)白血病 |
参考义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主要成绩 |
英文论文Ⅰ |
英文论文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
2.2 两组血液指标改善情况对比(表1) |
2.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
3 讨论 |
(8)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脂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
2.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
3 讨论 |
(9)复方黄黛片联合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持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死亡风险评估及预测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相关定义及临床观测变量 |
三、统计方法 |
结果 |
一、患者一般基线特征 |
二、诱导治疗策略 |
三、诱导治疗相关并发症 |
四、早期死亡患者临床特征 |
五、回归分析 |
六、早期死亡预测模型建立 |
七、预后积分模型早期死亡预测能力的评价 |
八、不同诱导阶段早期死亡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现状与进展 |
一、关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
三、早期死亡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附录 |
致谢 |
四、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方黄黛片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 杨宇佳,张慧琪. 中国基层医药, 2021(11)
- [2]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取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J]. 金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19)
- [3]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 鲁会卿.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25)
- [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及罕见融合基因CPSF6-RARG的致病作用研究[D]. 江梅. 南昌大学, 2021(01)
- [5]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 周淑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04)
- [6]1.无RARA重排早幼粒细胞急性白血病分子异常;2.伴肿物及溶骨Ph+AML的PET/CT特征[D]. 苏湛. 山东大学, 2020(04)
- [7]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分析[J]. 邱瑞萍,朱童,张含花,李娜. 血栓与止血学, 2020(06)
- [8]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脂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陈玉瑙.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15)
- [9]复方黄黛片联合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持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 乔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12)
- [1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死亡风险评估及预测模型的建立[D]. 蔡萍. 苏州大学, 2020(02)
标签:粒细胞; 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