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近国内主要期刊营养学论文题录(论文文献综述)
董建军[1](2021)在《中国作者发表的ESI热点论文分析和启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意义]旨在探讨中国作者发表的ESI热点论文的文献特征以及被国内外论文的引用情况,揭示当前我国科研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过程]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ESI以及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对中国作者发表的ESI热点论文的文献特征和被引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论]追踪研究热点是中国作者发表的热点论文的内容特征;综述类文献在中国作者发表的热点论文中占比高;中国作者发表的热点论文"重内容,轻形式",基金资助论文及非团体着者论文占比较多,涉及类别更加广泛,交叉学科研究越来越热。中国的科研水平在不断提高,高质量的科研产出也较多,然而追踪热点的论文多,具有重大创新性的论文偏少。中国学者发表到境外期刊论文较多,且开放存取的较少。要重视薄弱学科的科研投入,推动交叉学科研究的深度融合。要关注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国内利用情况,保证中国的科研成果优先支持中国的发展。
徐全乐,蒋景龙,焦成瑾,张大伟,Neil C. Turner,Shiv Kumar,熊友才[2](2021)在《山黧豆160年研究历程及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曾多次发生因过量食用山黧豆导致神经中毒事件,使得国内外对于山黧豆的种植和利用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山黧豆的优良农艺价值和潜在功能食品利用价值也受到一定限制。但山黧豆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是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地力维持的优选作物,在食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新形势下,进一步研究和挖掘利用这一古老的优良作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山黧豆相关研究报道可追溯到1861年,距今已有160年的历史。在同行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山黧豆基础研究及种质资源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着的阶段性成果。该文系统回顾了山黧豆研究16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依托历史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首先,基于山黧豆神经活性物质β-ODAP的分离和鉴定、神经山黧豆中毒机制的探索、β-ODAP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等重要研究节点将整个山黧豆研究进程划分为山黧豆中毒因素的探索、神经山黧豆中毒机理解析和神经山黧豆中毒及β-ODAP生物学功能的再认识等三个阶段。其次,总结了山黧豆在毒理学研究、种质资源利用、品质改良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特别是以兰州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在β-ODAP的分析检测、生物合成途径、山黧豆生理生态学研究及种质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确立了中国在国际山黧豆研究中的主流地位。最后,针对目前山黧豆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相对滞后、种质资源缺乏系统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为山黧豆种质资源的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应用提供参考。
李阳[3](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张元梁[4](2020)在《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体育科学技术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是一个既相互牵制,又协同共生的复合大系统。其中,体育科技在促进系统稳固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我国在建设竞技体育强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继续借助和依靠体育科技,不断提升对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两者相互关系与融合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并充分利用体育科学研究与开发,力求达到两者之间的有序与和谐,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良性融合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提升我国体育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发挥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需要我们对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进行系统探索研究。本研究旨在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体育科技发展中的体育科学研究特征和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在对我国体育科技进步进行追踪观测的基础上,探索体育科技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为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经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动态演化系统,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竞技体育发展需求的拉动力、体育科技自身创新的推动力以及包括相关政策规范在内的外部环境支持力,两者即是在此三方面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推动下不断演化发展。(2)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国际上踏入高产高影响力国家行列,同时产生了一批诸如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国际高影响力的体育科研机构,凭借高产和高质的论文成果跻身世界顶尖级研究机构行列,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步入了新时代。然而,我国的影响力并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全球领先国家和机构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在体育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国际合作论文产出的绝对值上中国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学及运动心理学等是我国国际合作频率最高的领域,国际合作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在合作网络规模上,美国核心圈和外围圈明显大于中国。(3)我国在体育自主创新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着进步,体育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并在数量上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专利申请量激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专利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技术还停留在低技术含量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边缘技术。完善的专利制度、良好的专利保护意识、广阔的国际市场范围、稳固高效的研发团队以及高科技核心专利技术,成为国外领先国家与核心企业重要的专利技术研发战略。(4)上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科技进步相对发展比较缓慢,无论是科技人员、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均处于较低水平,体育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在体育科技人力和经费等方面投入的不断增长,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扩散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使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贡献率大幅增长。其中,体育科技经费投入、体育科技创新活动及体育科技创新扩散三个指标对竞技体育产出呈现显着影响。(5)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实现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多年来,我国所实施的竞技体育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制度,逐步形成了运动队、体育院校和科研所、政府体育部门三维一体互动模式,为竞技体育科学化训练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在科研攻关课题方面,逐步形成了以体育类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以非体育专业类院校和地方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合作攻关联网络模式,为我国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保障。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2)进一步加强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研究。(3)加强有利于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的创新机制建设。(4)进一步增强体育科技成果在竞技体育领域内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兰栋琪[5](2020)在《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有着辉煌的化学成就,但由于各种原因,发展至清中后期明显落后于世界,并未演化出具备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的近代化学。成立于1914年的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然而学界对中国科学社在化学学科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还未予以足够关注。基于此,本文拟以《科学》《科学画报》为主要考察对象,结合中国科学社的有关档案史料和民国时期其他的期刊杂志探讨中国科学社在近代中国化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清末以来西方近代化学逐步传入中国,但发展效果并不理想。中国科学社成立后,通过创办期刊、译着书籍、学术交流和设立科学奖金等活动,推动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同时在组织机构方面通过分股委员会中化学化工股的设立几乎囊括了国内绝大多数化学人才。这一群体是不折不扣的精英群体,大都从事化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不仅带动了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发展,并且为近代中国化学各分支学科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学社刚开始就是伴随着《科学》月刊的编辑出版而成立,因此《科学》的编辑和发行是中国科学社自始至终最重要的社务之一。作为中国科学社刊登学术研究成果最重要的平台,一定程度代表了中国科学社的最高学术成就。社员们以此为平台,发表论文,为统一化学名词、促进化学知识传播和整理古代化学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促成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史等分支学科在中国的建立,加快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发展。在《科学》发行将近20年之际,社员们深感科学普及的不足,遂创办《科学画报》,并且组织社员举办通俗科学演讲以推广科学知识。社员们以此为媒介,阐明化学在生产生活和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介绍家庭中即可完成的化学实验,缩短了普通民众与化学的距离,使化学作为一个自然学科真正开始被寻常百姓家所了解和认识,极大的加速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普及。总之,中国科学社以《科学》和《科学画报》为主要媒介,同时开展其他活动,为引进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统一化学名词、展开化学研究、整理古代化学成就和加速化学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从“传统”走向“西方”的特点。然而限于时代背景等因素,中国科学社在发展近代化学的过程中出现了科学万能化和未能顾及基层等不足之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崔春舜[6](2020)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医学领域科研项目效率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研项目的成效评估作为科研工作最后阶段的重要任务,既可以全面反应科研工作情况,也可以有效引导未来科研立项的方向。数据包络分析的设计目的是同时评估各种影响因素,以计算给定一组产出与投入的最有效情况。因此数据包络分析可以用于科研项目有效分配利用投入资源的评估。本研究主要针对“公益性卫生行业专项”科研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对公益性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的3个投入指标包括项目经费、项目组人员数量、流动人员数量与15个产出指标包括硕士毕业人数、博士毕业人数、SCI论文、非SCI论文、专着字数、专利、标准与规范、指南、专家共识、大队列、生物数据库、平台与基地、转化应用、举办会议以及科普出版。本研究利用的DEA模型包含C2R模型、BC2模型和测算规模收益状况的FG模型与ST模型等。分别利用C2R模型与BC2模型获得综合技术效率值与纯技术效率值,而规模效率值则通过前者除以后者得到。本研究对数据包络分析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借助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总的来看,145个行业专项中107个效率状态较好,在另外的38个行业专项中影响其未达到有效状态的成果指标主要为行业专项设立目的非紧密相关的成果,因此行业专项整体绩效表现较好,有效配置资源并较好的达到绩效目标。145个行业专项的整体纯技术效率值低于整体的规模效率值,因此在行业专项开展期间内部管理的调整的重要程度是高于规模调整的。145个专项中有80个专项纯技术效率值为1,表明这80个专项内部管理和技术状态较好,资金管理运用较为合理。有52个专项在项目内部管理与技术创新方面均具有较为优秀的表现。纯技术效率值不为1的65个专项中,有24项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状态,有3项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状态,因此这27个专项属于运行较为良好的评价单元,增加某一比例的投入可以输出同等比例甚至更高比例的产出。公益性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在9年间无论是资助经费还是人员的投入都在增长。在进行了有效的资源配置后产出了大量的成果,共支持发表SCI论文2750篇,出版424部专着,取得899项知识产权成果,编写152个标准规范。对于行业专项较为重要的8项指标尤其是标准与规范、指南、专家共识、大队列有较为出色的表现,尤其在标准规范、指南、专家共识以及大队列有较好的表现。而在方法应用层面,数据包络分析对公益性卫生行业科研专项进行绩效评估是可行的。
韩姗姗[7](2019)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GRADE研究方法,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原则,参考当前最佳证据,制定中国《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以规范并推广中成药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减少母婴分离,增加人文关怀。方法:1.召开启动会对指南制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前期探讨,并通过问卷进行结局指标的重要性排序。2.运用网络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英文数据库进行中成药的检索,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9.1.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查,获得最终目标文献,并形成文献证据登记表和文献特征提取表。3.对于不同的研究类型应用不同的条目/量表进行偏倚评估:对于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文献予AMSTAR-2量表评估;对于RCT予ROB风险偏倚评估,对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予MINORS量表评估。4.运用Revman5.3软件对一致性程度较高的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获得相应森林图。5.专家共识:1)德尔菲法:遴选不少于30个全国各地正高职称以上的儿科/新生儿科中西医专家,以邮件方式对其展开三轮问卷,统计其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指标,同时针对中成药的推荐意见进行投票表决;2)共识会议:对通过问卷仍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再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达成一致。6.运用GRADE系统对经循证研究和专家共识达成一致的中成药进行质量评价形成证据总结表,并综合德尔菲票数、患者利益对中成药作出最终推荐。结果:1.循证研究:最终10种中成药67项研究纳入证据,包括41项茵栀黄制剂研究(口服液23、颗粒18)、9项清肝利胆口服液、4项四磨汤口服液、6项黄疸茵陈颗粒、2项清开灵冲剂、2项茵陈五苓糖浆、1项消炎利胆片、1项黄栀花口服液、1项肝舒乐颗粒。2.专家共识:明确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适用人群对象、时机和范围、优势证型、用法用量、副作用相关等描述。3.质量评价:最终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黄疸茵陈颗粒、茵陈五苓糖浆、四磨汤口服液5种中成药纳入GRADE研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的总体质量证据等级为C级,其余均为D级。4.形成推荐意见:推荐单独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可降低光疗发生率(1B);推荐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1C),降低黄疸消退失败率(2C),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考虑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益生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失败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效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日均胆红素下降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湿重于热。推荐服用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IV类证据,D级推荐),中医属阳黄,小便不利(专家共识)。暂不建议黄疸茵陈颗粒(2D)、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2D)。结论:依据GRADE系统和共识结果,最终对茵栀黄口服液予以强推荐,对茵栀黄颗粒、清肝利胆口服液给予弱推荐,对茵陈五苓糖浆给予D级推荐,暂不推荐黄疸茵陈颗粒和四磨汤治疗新生儿黄疸。
李博[8](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高旭东[9](2017)在《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其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导致医疗费用日益增涨,高昂的医疗费用不仅损害了患者家庭的经济状况,也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依靠传统的医疗模式已不能解决困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投向了健康管理。2013年湖北省卫计委启动了健康管理试点工作,对健康管理的模式及工作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与实践。目的:(1)对近十年来国内的健康管理模式研究进行归纳与分析,了解健康管理模式研究的演进路径及前沿进展,发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空白及核心信息。(2)系统总结黄陂区所开展的政府驱动型健康管理的组织体系、运行模式以及相其关服务特色,分析网络媒体对于黄陂模式的舆情关注程度及相关社会反响。(3)针对政府驱动型健康管理服务,构建一套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可推广性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4)调查武汉市黄陂区各项健康管理服务的完成情况,建立WRSR评价模型,对黄陂各地区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进行分档和排序。方法:(1)从国内四大数据库选取2007年至2016年间的健康管理模式研究相关文献,基于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对相关文献题录信息开展收集与整理工作,定量分析文献资料的各类外部特征,并使用Ucinet软件将共词知识矩阵生成关键词网络图谱。(2)通过专题小组讨论法、关键人物访谈法,系统总结武汉市黄陂区健康管理组织体系的组建过程,梳理黄陂区的运行模式。此外,基于百度指数信息平台,利用网络舆情分析法调查黄陂健康管理模式的网民关注度及新闻报道量,并对网络报道内容进行热词云分析。(3)通过文献复习法,初步提出健康管理服务效果初步评价指标体系,再应用德尔菲法,以发送咨询表的方式获取专家的反馈信息,确立最终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系统工程原理应用AHP法,通过判别矩阵计算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4)在黄陂区完成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工作,通过开展黄陂区居民问卷调查及黄陂区卫生机构调查,以获取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所需的各项数据及信息。应用WRSR法建立健康管理服务效果的评价模型,将黄陂各地区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进行分档与排序。结果:(1)共筛选出与健康管理模式研究相关文献1561篇。迈入新世纪以来健康管理模式研究发文量保持稳步增长,尤其近两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研究主要来自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省份。论文高产机构主要集中于高校及医院。热点文献主题主要集中于社区健康管理模式以及国外健康管理模式介绍这两方面。健康管理、社区、慢性病、高血压这四个关键词处于共词社会网络中的中心节点,其中健康管理的中心度最大。(2)系统梳理了黄陂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组建过程,具体包括健康管理整体架构的搭建、健康管理队伍的培养、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的设立、信息化健康系统的建立,并总结了各健康管理机构的服务职责。全面总结了黄陂区“四方管理、五项服务”的运行模式及其服务特色。近三年来黄陂健康管理服务的百度整体指数、PC端百度指数及移动端百度指数均呈升高趋势。除开本省网民关注外,首都及沿海省份的网民对黄陂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关注度最高。各类媒体中以主流网络媒体对健康管理服务新闻报道次数最多,其次为湖北省媒体。不同时期健康及健康管理始终是各类新闻报道的核心。(3)本研究遴选23位专家,共开展了两轮专家咨询,两轮专家应答率分别为91.3%、90.5%,权威系数分别为0.7952、0.8053。最终确立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含6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38项三级指标。各类人群健康管理服务情况、健康管理服务社会覆盖情况、居民生活行为方式、居民健康素养、居民健康指数及健康管理服务居民满意度这6个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29、0.23、0.18、0.13、0.10、0.07。(4)将黄陂4个功能区38项三级指标列为数据矩阵,分别对每项指标进行编秩,汉口北商贸区、都市农业区、木兰旅游区、临空经济区的WRSR值分别为0.7026、0.6803、0.6185、0.4987,Probit值分别为6.53、5.67、5.00、4.33。将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进行排序,从优到劣依次为汉口北商贸区、都市农业区、木兰旅游区、临空经济区。结论:(1)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对健康管理模式研究的兴趣在不断增长,目前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社区及慢性病方面。现有的健康管理模式主要受到专业人才匮乏、管理对象流动性高、信息系统无法互通等因素的制约。(2)黄陂区建立了政府机构驱动型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四方管理、五项服务”的运行模式,既充分整合了不同机构和部门的资源,也让健康管理服务覆盖到健康人群、高危人群、疾病人群等人群。黄陂模式的网络影响已不只局限于本地,而是辐射至了全国,为黄陂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的进一步推广打下了坚实有利的基础。(3)已构建的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卫生服务评价的科学性、独立性及客观性。AHP法结合了主观专业知识判断及客观矩阵计算,在方法学上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有效结合,确保了权重系数的准确性与专业性。(4)应用WRSR模型基本可以用于评价健康管理服务效果的优劣及变化趋势。在实际验证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李元[10](2014)在《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科学作为科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着自身的学科与知识结构,并向着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本文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引文分析、词频分析等科学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技术,结合科学革命理论,利用Web of Science等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体育科学期刊文献,对体育科学外部学科互动、内部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1930年至今,体育科学的发展受馈于横跨5大科学部类150个学科的知识,其中生理学、骨科学、神经系统科学和神经病学、心理学、外科学等是体育科学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体育科学对以上150个学科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体育科学还属于“知识输入型”的未成熟科学;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2)运动训练学、运动选材学、运动技能学、人体测量学、运动时间生物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社会学、体力活动与公众健康、体育教育学、适应体育学、体育与运动心理学等学科是当前体育科学的主流分支学科,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心理科学三大科学门类。(3)近20年来体育管理学快速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体育组织研究、体育参与和消费研究、体育赞助、多样性等,其中体育组织研究处在体育管理学的核心地位;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历时性演进的路径整体呈现出从宏观环境-中观组织-微观个体的演进态势。(4)运动医学研究领域非常广泛,研究内容非常精深,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其中运动创伤学是其最主要的领域;运动医学领域各部分结构较为稳定,宏观层面上无法发现结构跃迁式转移的增长方式,仅是在各自学科范围内积累式增长;科学发现是理论演进的重要动力。(5)对体育管理学和运动医学这两个体育科学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代表性学科的理论演进分析表明,研究方法和科学发现是理论演进的重要动力,印证了库恩科学革命理论中关于引发科学革命因素的论断;体育科学新理论的提出、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新方法的应用都是学科范式转换的“知识拐点”。
二、最近国内主要期刊营养学论文题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最近国内主要期刊营养学论文题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作者发表的ESI热点论文分析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来源 |
2 结果和分析 |
2.1 全球各个国家或地区近十年来Wos论文数及其被引情况 |
2.2 中国作者发表的热点论文语种以及文献类型及其被引情况 |
2.3 中国作者发表的热点论文作者数、文题单词数、关键词数、摘要单词数、论文页数特征及其与被引频次的关系 |
2.4 中国作者发表的热点论文团体着者和基金资助及其被引情况 |
2.5 中国作者发表的热点论文所在期刊的国别或地区及其被引情况 |
2.6 中国作者发表的热点论文所属类别及其被引情况 |
2.7 中国作者发表的热点论文开放存取及其被引情况 |
2.8 中国作者发表的热点论文被国内科研人员的利用情况 |
3 分析和讨论 |
3.1 我国科研现状及问题 |
3.2 中国作者发表的热点论文文献特征及其被引情况 |
3.2.1 追踪研究热点是中国作者发表的热点论文的内容特征 |
3.2.2 综述类文献在中国作者发表的热点论文中占比高 |
3.2.3 中国作者发表的热点论文“重内容,轻形式”的特点明显 |
3.2.4 中国作者发表的热点论文中基金资助论文及非团体着者论文占比较多 |
3.2.5 中国作者发表的热点论文涉及类别更加广泛,交叉学科研究越来越热 |
3.2.6 中国作者发表的热点论文开放存取率不高,被国内学者利用率低 |
4 启示 |
(2)山黧豆160年研究历程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山黧豆研究历程概述 |
1.1 山黧豆中毒因素的探索 |
1.2 山黧豆中毒机理解析 |
1.3 神经山黧豆中毒及β-ODAP生物学功能的再认识 |
1.3.1 膳食平衡与神经山黧豆中毒 |
1.3.2 β-ODAP的生物学功能 |
2 山黧豆基础研究的文献概况 |
3 目前的研究进展 |
3.1 山黧豆毒理学研究 |
3.2 β-ODAP分析方法 |
3.3 山黧豆品质改良基础研究 |
3.3.1 β-ODAP生物合成研究 |
3.3.2 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研究 |
3.3.3 山黧豆种质资源筛选及品种改良 |
3.4 山黧豆种质资源利用研究 |
3.5 学术会议和学术组织 |
4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
4.1 山黧豆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亟待强化 |
4.2 山黧豆种质资源利用急需系统规划 |
4.3 山黧豆作为功能性食品的探索前景广阔 |
(3)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家级实验室 |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
2.2 文献研究综述 |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协同创新理论 |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3.4 数据挖掘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1.1 萌芽起步阶段 |
3.1.2 集中建设阶段 |
3.1.3 快速发展阶段 |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2.1 快速起步阶段 |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
3.2.3 重整复苏阶段 |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
3.3.3 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选取原则 |
4.1.3 资料获取 |
4.1.4 分析框架 |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
4.3.5 林肯实验室 |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
4.4.6 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
5.1.6 小结 |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
5.2.4 小结 |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
5.3.4 小结 |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育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的研究 |
1.3.3 国外相关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5.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5.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5.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理论思考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科技、体育科技与体育科技进步 |
2.1.2 竞技体育 |
2.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2.1 体育技术在竞技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
2.2.2 竞技体育竞赛规则对体育技术发展的调节机制 |
2.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2.3.1 竞技体育实践发展需求的拉动力 |
2.3.2 体育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
2.3.3 外部环境的支持力 |
2.4 小结 |
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体育科学研究特征 |
3.1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特征分析 |
3.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3.1.2 中国体育科学发文量与总被引国际影响力的演变特征 |
3.1.3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战略地位演变特征 |
3.1.4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机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1.5 中国体育科学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期刊分布特征 |
3.1.6 中国在不同体育科学研究方向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2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特征分析—中美两国特征比较 |
3.2.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3.2.2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论文的整体概况 |
3.2.3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的特征解析 |
3.2.4 社会合作网络结构的对比分析 |
3.2.5 主要合作国家领域分布的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4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专利技术研发特征 |
4.1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4.1.2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的时间分布特征 |
4.1.3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空间分布特征 |
4.2 基于专利质量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2.1 数据检索和处理方法 |
4.2.2 指标选取 |
4.2.3 整体发展对比分析 |
4.2.4 专利质量对比分析 |
4.3 基于专利战略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3.1 数据来源及相关术语说明 |
4.3.2 国家专利战略分析 |
4.3.3 核心企业专利战略分析 |
4.3.4 国外专利战略特征分析 |
4.4 小结 |
5 我囯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 |
5.1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 |
5.1.1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范围界定 |
5.1.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内容 |
5.1.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管理模式 |
5.1.4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保障机制 |
5.2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研究特征分析 |
5.2.1 数据检索及研究方法 |
5.2.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
5.2.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内容分析 |
5.3 小结 |
6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 |
6.1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跟踪观测 |
6.1.1 体育科技创新投入的跟踪观测 |
6.1.2 体育科技创新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3 体育科技扩散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4 体育科技进步总指数与体育产出指数跟踪观测 |
6.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分析 |
6.2.1 数据指标的选择与来源 |
6.2.2 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
6.2.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5)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有关中国科学社的研究 |
(二)有关近代中国化学发展的研究 |
第一章 清末西方近代化学的传播和中国科学社的创建 |
一、清末西方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 |
(一)鸦片战争前后的初次传入 |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系统译书活动 |
(三)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的期刊和教育传播 |
二、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 |
三、化学股社员群体分析 |
(一)籍贯情况分析 |
(二)受教育情况分析 |
(三)从业状况分析 |
(四)着名成员介绍 |
第二章 《科学》与近代中国化学研究的开展 |
一、《科学》的发行及其特点 |
二、主要栏目以及化学论文数量分析 |
三、基础构建——化学名词讨论 |
四、无机化学知识传播 |
(一)对元素性质和作用介绍 |
(二)对元素周期律的报道 |
(三)对重要化学物质的介绍 |
五、分享化学研究的平台 |
(一)致力于古代金属成分分析——王琎的杰出工作 |
(二)着重理论建设——韩组康的分析化学理论研究 |
(三)陈朝玉和罗登义的营养化学研究 |
(四)许植方的药物化学研究 |
(五)其他学者和专题研究 |
六、化学史的研究 |
(一)对化学史分期的讨论 |
(二)近代化学何以发生:对着名化学家的介绍 |
(三)对中国古代化学成就的研究 |
(四)对国内外化学发展情况的研究 |
第三章 《科学画报》与近代化学知识的普及 |
一、《科学画报》的发行及其特点 |
二、介绍化学内容的栏目分析 |
三、化学与人生 |
(一)化学与生命 |
(二)化学与物质观 |
(三)化学与日常生活 |
四、化学与工业生产 |
(一)化学元素在工业生产中的价值 |
(二)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的介绍 |
五、化学与战争 |
六、实践操作——化学实验的介绍 |
七、其他栏目介绍的化学内容 |
第四章 结语 |
一、中国科学社在近代中国化学发展上取得的成果 |
二、原因探析 |
(一)组织运作 |
(二)成员本身 |
(三)刊物的发行 |
三、由“传统”走向“西方”的特点 |
(一)社员自身 |
(二)杂志内容形式 |
(三)杂志传达的精神 |
四、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科学社学习化学社员的基本情况 |
附录二 :《科学》中的化学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医学领域科研项目效率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及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文创新点 |
2 数据包络分析在医学领域应用研究 |
2.1 数据包络分析研究现状 |
2.1.1 学科分析 |
2.1.2 主题词分析 |
2.1.3 共被引分析 |
2.1.4 时间线分析 |
2.1.5 典型聚类分析 |
2.2 数据包络分析在医学领域应用研究现状 |
2.2.1 主题词分析 |
2.2.2 共被引分析 |
2.2.3 时间线分析 |
2.2.4 典型聚类分析 |
3 科研专项数据概述 |
3.1 公益性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概述 |
3.2 行业专项人员分析 |
3.3 行业专项成果分析 |
4 数据包络分析指标设计 |
4.1 数据收集 |
4.2 专家咨询 |
4.3 指标筛选 |
5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公益性卫生行业专项效果评价 |
5.2 效率分析 |
5.2.1 效率值分析 |
5.2.2 有效行业专项的评价 |
5.3 投影分析 |
5.3.1 综合技术效率无效但纯技术效率有效的28个行业专项 |
5.3.2 纯技术效率无效且规模报酬递增或不变的27个行业专项 |
5.3.3 纯技术效率无效且规模报酬递减的38个行业专项 |
5.4 对公益性卫生行业专项未来发展的建议 |
5.4.1 注重行业专项内部管理的调整 |
5.4.2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5.4.3 提高转化应用能力 |
5.4.4 开展基于定量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估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缩略语 |
2.0 引言 |
2.1 研究现状 |
2.1.1 流行病学 |
2.1.2 机制 |
2.1.3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
2.1.4 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增高的原因 |
2.1.5 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类型 |
2.1.6 诊断 |
2.1.7 治疗 |
2.1.8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 |
2.1.9 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优势及不足 |
2.2 指南制定过程 |
2.2.1 构建临床问题 |
2.2.2 循证研究 |
2.2.3 专家共识 |
2.2.4 形成证据概要表 |
2.2.5 形成推荐意见 |
2.2.6 形成初稿 |
2.3 讨论 |
2.3.1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类分析 |
2.3.2 关于中医证型、时机问题 |
2.3.3 关于原始研究的设计质量 |
2.3.4 关于干预措施的相关问题 |
2.3.5 关于结局指标的相关问题 |
2.3.6 关于发表偏倚的问题 |
2.3.7 关于调查问卷的问题 |
2.3.8 关于指南制定方法学问题 |
2.4 结论 |
2.4.1 茵栀黄口服液 |
2.4.2 茵栀黄颗粒 |
2.4.3 清肝利胆口服液 |
2.4.4 茵陈五苓糖浆 |
2.5 创新点及意义 |
2.6 不足与展望 |
2.6.1 存在不足 |
2.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体育学科研究 |
二、学科交叉研究 |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
一、学科的起源 |
二、学科的内涵 |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
二、体育教育学 |
三、运动生理学 |
四、运动训练学 |
五、体育心理学 |
六、体育社会学 |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检索策略 |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身体素质训练 |
二、学生体质健康 |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
四、运动损伤 |
五、老年人体育 |
六、运动性疲劳 |
七、肥胖 |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
二、体育教学 |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
五、农村学校体育 |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
二、体育营销 |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
四、体育旅游 |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
二、体育传播 |
三、体育媒介事件 |
四、体育新闻 |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
六、体育文献计量 |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奥林匹克文化 |
二、体育史 |
三、体育文化产业 |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
六、体育与艺术 |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
三、体育赛事管理 |
四、体育法学 |
五、公共体育服务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9)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背景 |
1. 健康管理的兴起 |
2. 健康管理的定义 |
3. 国内外健康管理服务进展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基于SATI的健康管理模式文献计量学分析 |
2. 黄陂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系统总结 |
3. 基于AHP法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 应用WRSR模型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综合评价研究 |
四、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SATI的健康管理模式文献计量学分析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材料与方法 |
1. 数据来源 |
2. 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1. 健康管理模式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2. 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研究的共词分析 |
四、讨论 |
第三章 黄陂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总结与评价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1. 黄陂区概况 |
2. 黄陂区自然地理情况 |
3. 黄陂区社会经济状况 |
4. 黄陂区卫生医疗状况 |
三、研究方法 |
1. 文献复习法 |
2. 专题小组讨论法 |
3. 关键人物访谈法 |
4. 网络舆情分析法 |
四、研究结果 |
1. 黄陂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构建 |
2. 黄陂区健康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 |
3. 黄陂区健康管理服务网络舆情分析结果 |
第四章 基于AHP法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1. 文献复习法 |
2. 德尔菲法 |
3. AHP法 |
4. 指标体系的功能定位及建设原则 |
5. 质量控制 |
三、研究结果 |
1. 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2. 基于AHP法对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赋值 |
四、讨论 |
1. 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2. 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 |
3. 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势及局限性 |
第五章 应用WRSR模型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综合评价研究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黄陂区居民问卷调查 |
2. 黄陂区卫生机构调查 |
3.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
4. 质量控制 |
三、研究结果 |
1. 黄陂区居民及卫生机构数据收集 |
2. 利用加权秩和比法建立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模型 |
四、讨论 |
1. 应用加权秩和比法建立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模型 |
2. 健康管理服务效果分档结果讨论 |
3. 应用加权秩和比法建立评价模型的优越性及局限性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科学的迅猛发展 |
1.1.2 科技期刊成为科学传播的主要媒介 |
1.1.3 引文分析理论的日臻完善 |
1.2 研究意义 |
1.2.1 方法论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科学结构与体系研究 |
2.1.1 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的概念 |
2.1.2 体育科学的结构与体系 |
2.2 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研究 |
2.2.1 体育科学知识来源 |
2.2.2 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部类关系 |
2.2.3 具体体育学科与相关学科互动 |
2.3 引文分析及其可视化研究 |
2.3.1 引文分析的形成与发展 |
2.3.2 引文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 |
2.3.3 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 |
2.4 科学前沿识别方法研究 |
2.4.1 共引聚类方法 |
2.4.2 共词聚类方法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3.2.2 比较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 |
3.2.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1 期刊遴选 |
3.3.2 数据内容 |
3.3.3 主要软件 |
3.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3.4.1 研究思路 |
3.4.2 研究内容 |
3.5 研究创新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基本理论 |
4.1.1 科学计量学理论 |
4.1.2 库恩科学革命理论 |
4.2 体育科学与相关学科互动 |
4.2.1 体育科学知识受馈 |
4.2.2 体育科学知识回馈 |
4.2.3 体育科学知识自馈 |
4.3 体育科学学科结构 |
4.3.1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
4.3.2 体育科学的学科结构 |
4.4 体育管理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 |
4.4.1 体育管理学社会建制的形成与发展 |
4.4.2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
4.4.3 体育管理学主要研究力量 |
4.4.4 体育管理学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网络 |
4.4.5 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 |
4.4.6 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特征 |
4.5 运动医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 |
4.5.1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
4.5.2 运动医学主要研究力量 |
4.5.3 运动医学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网络 |
4.5.4 运动医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 |
4.5.5 运动医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特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最近国内主要期刊营养学论文题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作者发表的ESI热点论文分析和启示[J]. 董建军. 情报探索, 2021(10)
- [2]山黧豆160年研究历程及进展[J]. 徐全乐,蒋景龙,焦成瑾,张大伟,Neil C. Turner,Shiv Kumar,熊友才. 西北植物学报, 2021(09)
- [3]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4]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D]. 张元梁.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5]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D]. 兰栋琪. 山西大学, 2020(01)
- [6]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医学领域科研项目效率分析研究[D]. 崔春舜.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7]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韩姗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9]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D]. 高旭东. 武汉大学, 2017(06)
- [10]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D]. 李元.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