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批修改法在水保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梁林秋[1](2020)在《清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探析》文中指出少数民族的环保习惯法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构建环境法制体系的过程中有必要尊重并借鉴、吸收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中的有益内容。广西地区拥有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本民族的环保习惯法,这些习惯法以乡规民约、传统禁忌和风俗习惯等表现形式存在,涉及森林保护、水资源保护、土地资源保护和动植物保护等多个方面。梳理和分析自清代以来广西的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对建立健全当代环境法制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发掘并梳理出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主要内容,尽可能地展现这些环保习惯法的整体面貌;第二层次是探索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与国家法的融合途径,及其对当代环境法制体系建设的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针对传统法理学界关于习惯法的争论,就习惯法、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界定做了分析,并进一步探究了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起源、发展和表现形式。第二章介绍了自清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主要内容。主要涉及森林资源保护习惯法、水资源保护习惯法、土地资源保护习惯法和动物保护习惯法这四个方面。第三章就清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实施状况做了研究,将其实施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考察。通过分析考察更直观地感受到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在实践中的影响力。第四章归纳总结了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特征、分析了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历史价值和局限性,并进一步探析了其与国家制定法融合的必要性和具体途径。国家法的制定不仅需要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还要善于从历史法律文化和法律传统中汲取经验,从中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出路。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是一个具有深厚底蕴与民情基础的文化积淀,作为当地民族世代相传的生活智慧的结晶,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得以传承和延续,因而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延续性和群体认同性。在强调环境法制的今天,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环保习惯法对环境法制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完善、发展和利用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进一步发掘其价值对现代民族地区的开发与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杨子凡[2](2012)在《基于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耕地地力评价与配方施肥研究 ——以合水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多年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经验,结合甘肃省合水县耕地地力评价项目和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根据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和“3414”实验结果,采用模糊数学法、层次分析法、地力差减法和养分丰缺指标法,使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v4.0》软件,对合水县耕地地力等级进行了划分,并对各等级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统计。同时,应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v4.0》进行县域配方拟合,得出合水县县域内施肥配方。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一等地综合评价指数(IFI值)>0.9200,共137个评价单元,面积为943.06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71%。二等地综合评价指数(IFI值)在0.9200~0.8850之间,共558个评价单元,耕地面积5879.91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6.93%。三等地综合评价指数(IFI值)在0.8850~0.7250之间,共2480个评价单元,耕地面积15835.44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5.58%。四等地综合评价指数(IFI值)在0.7250~0.6250之间,共1613个评价单元,耕地面积9316.1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6.82%。五等地综合评价指数(IFI)<0.6250,共699个评价单元,耕地面积2764.47hm2,占总耕地面积的7.96%。2.一等地平均pH8.42,缓效钾平均为1037mg/kg,速效钾平均值为221mg/kg,有效磷平均为10.1mg/kg,有机质平均为14.5g/kg,全氮平均值为0.850g/kg,≥10°积温平均为2969.3℃,平均坡度为0.9°,平均海拔为1281m。二等地平均pH8.42,缓效钾平均为1028mg/kg,速效钾平均值为223mg/kg,有效磷平均值为10.1mg/kg,有机质平均为13.1g/kg,全氮平均值为0.827g/kg,≥10°积温平均为2968.7℃,平均坡度为2.5°,平均海拔为1284m。三等地平均pH8.42,缓效钾平均为1015mg/kg,速效钾平均值为223mg/kg,有效磷平均值为10.3mg/kg,有机质平均为12.7g/kg,全氮平均值为0.821g/kg,≥10°积温平均为2958.3℃,平均坡度为8.8°,平均海拔为1226m。四等地平均pH8.43,缓效钾平均为1007mg/kg,速效钾平均值为225mg/kg,有效磷平均值为10.6mg/kg,有机质平均为12.3g/kg,全氮平均值为0.821g/kg,≥10°积温平均为2891℃,平均坡度为13.9°,平均海拔为1255m。五等地平均pH8.43,缓效钾平均为1006mg/kg,速效钾平均值为232mg/kg,有效磷平均值为11.0mg/kg,有机质平均为12.3g/kg,全氮平均值为0.849g/kg,≥10°积温平均为2794.8℃,平均坡度为16.2°,平均海拔为1331m。3.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8g/kg,比第二次土壤普查9.3g/kg增加了3.50g/kg,增幅37.6%;全氮由第二次土壤普查的0.73g/kg增加到目前的0.82g/kg,平均增加0.09g/kg,增幅为12.3%;全磷目前的平均含量为1.38g/kg,第二次土壤普查值为1.37g/kg,平均增加0.01g/kg,变化值很小;全钾平均含量由第二次土壤普查的18.00g/kg增加至目前的24.10g/kg,平均增加6.1g/kg,变化率为33.80%。碱解氮由第二次土壤普查的34mg/kg增至目前的66.15mg/kg,平均增加32.15mg/kg,变化率为94.50%;有效磷由第二次土壤普查的7.30mg/kg,增加到8.50mg/kg,增加1.2mg/kg,增幅16.40%;速效钾第二次土壤普查值为192mg/kg,增至223mg/kg,平均增加31mg/kg,增幅16.1%。4.根据养分空间插值结果,并对应甘肃省养分分级标准,确定了合水县各养分等级。合水县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对应甘肃省有机质含量为四到六级;有效磷含量为四到五级;速效钾含量为二到四级;缓效钾处于二、三级等级;有效铁含量为三、四两级;有效铜含量为二、三两个等级;有效锌含量为三、四两个等级。5.系统建议县域配方拟合结果为:配方01N:P:K比例为5:2:0;配方02N:P:K比例为5:2:1;配方03N:P:K比例为5:1:1;配方04N:P:K比例为6:3:1。在施肥过程中,小麦氮肥采用1/2基施,1/2追施;磷肥全部采用基施的方法。6.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输入正确的参数和有效的化验数据对于系统正常运行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钟薇薇[3](2012)在《防晒产品品质安全模糊综合评价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由于国内外屡次出现的化妆品事故,让广大爱美消费者对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安全性和功效性提出了质疑。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外防晒产品的现状进行仔细分析,阐述了当前防晒产品安全性能评定工作的急迫性,并且在对当前防晒产品的安全现状进行深度分析与总结之后,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晒产品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及应用这一研究课题,进行实例应用并且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防晒产品的安全涉及因素众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论文结合安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和化妆品行业的实际情况,对影响防晒产品的危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将这些错综复杂的影响因子分为三大块,主要从防晒产品的生产阶段﹑运输阶段以及销售阶段这三方面去评价产品的安全性。参照化妆品行业特定的安全评价程序和方法,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安全评价技术以及安全学原理等安全科学理论来构建防晒产品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归纳整理,本文建立了关于防晒产品安全的多级指标体系,其中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此外,针对部分二级指标体系还建立了相应的三级指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评分表对防晒产品的众多安全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对防晒产品的安全状态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基于本文建立的评判模型,选取曼秀雷敦系列防晒霜进行实例应用,得出相关的结论,通过实例来验证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防晒产品上的应用可行度。同时,针对评价所得出的安全等级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改进措施和消费选购指导意见。
尹方娜[4](2012)在《赤泥脱碱放大试验及硅肥标准制订》文中研究表明赤泥是氧化铝工业冶炼过程排放的碱性固体废弃物,含有多种金属氧化物活性成分、有价金属等,同时含有4%-9%的(Na2O+K2O)及灼碱成份,其碱性强而难以得到有效利用。随着铝工业的快速发展,赤泥排放量急剧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其综合利用问题倍受关注。本研究任务来源于河南省重大公益科研项目,旨在降低赤泥中碱含量,使其在建材、农业等领域得到资源化利用。在前期赤泥脱碱小试成功的基础上,利用自行设计安装在中国长城铝业公司的工业化装置进行了放大试验,对实验室最佳脱碱工艺条件进行了验证,获得较佳的放大工艺条件。采用铝土矿化学分析方法、XRD、筛分法及SEM等分析手段对脱碱前后赤泥的组成和物相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对比;并对脱碱后赤泥用于硅肥生产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实现脱碱赤泥的农业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本文选用PC400×300锤式破碎机、振动筛(筛网孔径5mm)、MQG900×2100型单仓湿式溢流型球磨机、DU0.8/500-A型橡胶带式真空过滤机等设备,采用一段连续进料球磨、二段加酸连续进料球磨工艺流程,进行了烧结法赤泥脱碱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赤泥料浆的固含量对球磨效果影响不大,但针对本试验装置,采用固含量为30%料浆比较适宜。在固含量为30%的赤泥料浆中,加入酸(按从原赤泥中脱除3.81%Na2O所需的硫酸计量)脱碱,脱碱后赤泥料浆经过滤、洗涤、烘干,Na2O含量降低了51.44%,K20含量降低了38.06%,脱碱效果较好,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日处理赤泥量在10-15t。此外,采用此工艺对拜耳法赤泥进行了探索性脱碱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拜耳法赤泥脱碱后Na2O含量仅降低了25.04%,K20仅降低了12.29%,没有烧结法赤泥脱碱效果好。此外,通过球磨机的球磨细化,赤泥颗粒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活性增加。对脱碱后赤泥进行XRD分析发现,其活性硅和活性钙总含量可达50%以上,且含有Mg、P、K等植物所需的养分,因此,将脱碱后赤泥制成的肥料于2011年施于信阳罗山春季水稻试验田,水稻增产约15%,具有成熟早、病虫害少、抗倒伏等特点。同时为了尽快实现赤泥硅肥的产业化,保证产品质量,规范赤泥硅肥市场,促进其健康快速的发展,初步制订了赤泥硅肥企业标准。最后,对脱碱中试试验结果进行了经济评价,采用此生产装置,年处理赤泥量可达54753吨,按照每年处理赤泥5000吨,赤泥加入量为70%生产硅肥,年销售硅肥量7000吨,800元/吨,年净利润为259.07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价值。同时,也为实现赤泥规模化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侯鲁川[5](2006)在《四川省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及分区研究》文中指出四川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占全国的6.8%,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5%,粮食生产量占全国的7%,由于盆州丘陵山地区水资源短缺,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各种灾害,特别是旱灾频发,严重威胁着四川的粮食生产的安全,四川农业和农业水土工程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大力推进节水农业的发展是解决四川粮食安全的出路,通过节水农业,实施农业高效用水,有助于促进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本文在对四川省农业水资源、干旱发生规律和节水农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全省21个市、州(行政划分)为评价单元,利用建立的节水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层次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四川省节水农业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并对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与验证;同时,运用层次聚类的方法,对四川省节水农业进行了区划。研究结果表明: 四川省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单位耕地水库库容量、单位耕地供水量、渠系密度、渠系防渗率、耕地有效灌溉率、耕地保证灌溉率等24个指标。建立成包含3个效果层,8个指标层,24个因子层的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模糊层次评价法得到全省21个地区的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值,并进行排序;其中,南充、自贡、宜宾和巴中4个地区的评价值最高,分别为0.667、0.666、0.662和0.652;评价值最低的3个地区为甘孜、阿坝和凉山,其评价值分别为0.373、0.44和0.519。运用模糊层次评价,得到21个地区,针对指标体系中的3个效果层评价值。在水资源农业开发程度上,成都、德阳、绵阳和眉山,即成都平原区,的评价值较高,分别为0.219、0.221、0.210和0.226;在水资源农业利用效益来看,巴中、南充、宜宾和自贡四个城市的评价值最高,分别为0.364、0.360、0.358和0.352;节水持续性评价在各市州的差异不大,最高评价值和最低的分别为绵阳0.129和甘孜的0.080。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计算并排序,四川省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值最高的几个地区是自贡、广安、成都和内江,其评价值分别为0.0588、0.0584、0.0558和0.0530;而阿坝、甘孜、资阳和凉山的Q值最低,分别为0.0367、0.0368、0.0422和0.0423。 两种评价方法在最后计算的结果和排序比较的结果并不完全吻合,这反映了两种方法通过不同计算特点和过程,说明了各地区节水综合效益的发展水平。两种不同方
赵宗山[6](2006)在《固相微萃取涂层的研制与应用和纳米铁的制备及在环境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有两部分内容组成:固相微萃取涂层的研制、应用和离子交换树脂负载Fe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采用电化学聚合的方法,以不锈钢丝为基质,研制了两种新涂层—聚苯胺和聚间甲苯胺涂层。利用自制的聚苯胺涂层作顶空固相微萃取头,并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水样中六种芳香胺类物质(苯胺、N,N,-二甲基苯胺,间甲基苯胺、3,4-二氯苯胺、2-氯苯胺和2,4-二甲苯胺)。在优化条件下,线性范围从4.8到27.5×104μg L-1,检测限从0.019到1.06μg L-1。相对标准偏差为2.02-6.00%。且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89%到95%之间。 以间甲苯胺为单体制备的聚间甲苯胺涂层,被用于南极企鹅粪沉积物中正构十四烷和正构十五烷的测定中。实验结果表明,聚间甲苯胺涂层能快速萃取、解析正构烷烃,且两种正构烷烃的线性范围在0.1~160 ng g-1,检测限在0.05~0.1ng g-1之间,方法的标准偏差在2.4-8.4%。测定实际样品时,也有较好回收率。 第二部分是将Fe2+交换到离子交换树脂上,然后在KBH4作用下还原生成纳米铁应用在一些环境污染物的降解处理上。首先应用于目前常用作消费品添加剂的耐火材料PBDEs的脱溴降解方面。降解速度远快于常规铁粉和铁屑等,12h后产物就以八溴代为主,10d后以四溴代和五溴代产物为主要产物,且有三溴代BDEs生成。由降解产物发现,脱溴过程中溴是逐个脱掉的;并依据产物组成,提出了一个可能的反应路径。 负载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纳米铁用于水溶性偶氮染料的降解时,某些染料的脱色率4min即可达到90%以上,将其作为填充柱填料处理这些染料时,一次过柱脱色率即可达到70%以上(柱流速80ml min-1,铁量约0.4g)。pH值对反应的影响很大,物质的量守恒实验表明吸附现象存在但不是脱色原因,仅在起始有该现象。铁的可循环利用程度高,活化10次后,效率仍及新制备纳米铁的80%以上。
顾敏[7](2006)在《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试图在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行机制研究及实施的基础上,对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行机制的几个方面继续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由于跨流域调水工程具有自然垄断性、多目标性、综合效益性、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单独靠政府管制或单纯运用市场机制来运作管理,都不能使工程达到预期目标。本文从市场失灵及政府失效角度分析了调水工程运用政府管制及市场运作双重运行机制的必要性。市场机制主要从界定调水工程运行主体的性质、讨论调水工程进行市场化运行机制改革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以及对市场的角色定位来阐述;政府管制主要从政府管制手段以及政府角色定位来阐述。 在政府管制及市场运作双重运行的框架下,构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供应链。分析跨流域调水工程供应链的内涵及特征,根据供应链设计原则,设计供应链结构图,确定水源公司、供水总公司、省供水公司的关系及边界。跨流域调水工程供应链主要是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良好的协调机制达到供应链物流与信息流的畅通。跨流域调水工程供应链的资金流主要是指水价的制定及执行。 水价的制定及执行中,首先对现有的水资源定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对水资源进行定价必须先从供水企业成本角度分析水价构成,重点分析水资源费和环境治理费,最终根据“供水成本、费用、利润加税金”的原则进行定价。其次讨论调水工程水价执行中的几个问题,包括两部制水价、水资源费收取、农业及生态用水供水量。
赵雪花[8](2005)在《河川径流演变规律的挖掘与识别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河川径流作为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重要的依据。然而河川径流的形成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充分挖掘和识别河川径流的演变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黄河上游兰州以上流域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年径流量和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对河川径流序列进行挖掘与识别的思路和方法,从相似性、周期性和序列模式三方面对河川径流序列进行了挖掘。从而为河川径流演变规律挖掘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河川径流演变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耦合,其作用机理十分复杂。受到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限制,单纯对某个或某几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很难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把握;单纯从定性的层面上讨论又很难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影响与联系,探讨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并对某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 (2)首次将蚁群算法引入径流规律分析计算领域,并建立了基于蚁群算法的聚类分析模型,对多种径流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聚类分析,通过相似性搜索对径流序列进行深入挖掘。 (3)运用极大熵谱分析、Hilben-Huang谱对径流时间序列进行了周期分析,指出了黄河上游径流演变可能存在的几个周期及其成因分析。Hilben-Huang变换是一种
刘启波[9](2005)在《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文中认为绿色住区作为绿色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类复杂的、多因素、多层次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即是以生态(自然与人文)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在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最和谐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多级传递、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和多学科现代科技成就,根据地域环境和资源(自然与人文)状况,强调优化整合住区的功能结构,在时间上具备动态适应性,经济上以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效益,技术上以绿色适宜性技术为支撑,在使用中能够自我组织、自我调整、自我维持,同时具有满足全面生活需求、高效和谐、自养自净、无废无污、节能节地、文脉延续等特性,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的一种新型住区。其设计目标很多,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诸领域,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这就决定了针对系统进行的分析、设计等工作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而且在各方面有其具体的目标和各不相同的要求,这些要求有时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为此从系统总体上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设计方案选优与决策的基础。 本课题从当前国际上最前沿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和生态化发展模式理念指导的绿色人居环境建设理论出发,在对国内外有关绿色建筑及其相关学科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后,以黄土高原绿色住区研究的“个案”为研究基础,通过实地调研与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以系统设计法为工具,充分应用了软、硬科学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兼顾生态环境、社会人文与经济效应的协调要求,构建了当今较全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了诠释和确定更具体、详细的评价标准,可使建筑师、业主等能够更加明确评价项目的依据、自己努力的方向以及可以采用的改进措施等,并在对黄土高原绿色窑居示范新住区的评价中得到了验证;在综合评价的手段方面,应用了先进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因此,这种具有严密性、科学性的综合评价将成为绿色住区系统在系统分析阶段获得设计方案“非劣解集”与系统设计阶段最终选择出最优设计方案的依据,亦可用于评价已建成的绿色住区,从而直接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另外,本课题给出的是一套通用的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各国或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各相应指标的权重值体系作出相应调整,而体现地方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吕雁琴[10](2004)在《干旱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 ——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干旱区水资源有效配置和持续利用为目标,从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种研究方法,对干旱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力求在现行法律法规确定的基本制度框架内,构建起全新的、以产权管理为主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有效机制和基本模式,为干旱区水资源管理的改革和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与理论指导。全文共分七章。首先,在分析界定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内涵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干旱区水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重点论述,并明确提出其应该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然后,针对我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就水资源价值与价格、水权分配与交易、水资源核算、水资源管理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和探讨,并相应地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为了使研究具有典型性、研究成果更具现实可行性,本文还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文章简明扼要地总结概括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与设想。
二、按批修改法在水保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按批修改法在水保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习惯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 |
第一节 习惯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界定 |
一、习惯法与国家法 |
二、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界定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历史探源及表现形式 |
一、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历史探源 |
二、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表现形式 |
第二章 清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森林资源保护习惯法 |
一、植树造林 |
二、森林防火 |
三、禁止乱砍滥伐树木 |
第二节 水资源保护习惯法 |
一、保护水源地 |
二、保护河流溪水 |
第三节 土地资源保护习惯法 |
一、节约用地 |
二、提升地力 |
第四节 动物保护习惯法 |
一、自然崇拜对习惯法的影响 |
二、对燕子、白鹭等鸟类的保护 |
三、对青蛙、虎、鱼等动物的保护 |
第三章 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实施状况 |
第一节 清代至民国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实施状况 |
一、森林资源与水资源保护习惯法的实施 |
二、土地资源保护习惯法的实施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实施状况 |
一、森林资源保护习惯法的实施 |
二、土地资源与动物资源保护习惯法的实施 |
第四章 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特征与评析 |
第一节 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特征 |
一、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基本特征 |
二、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特征 |
第二节 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历史价值与局限性 |
一、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历史价值 |
二、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局限性 |
第三节 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融合 |
一、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融合的必要性 |
二、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融合的途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耕地地力评价与配方施肥研究 ——以合水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耕地地力评价国外研究进展 |
1.2 耕地地力评价国内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耕地地力评价与配方施肥的概念与理论 |
2.1 耕地地力评价的概念 |
2.2 耕地地力评价的原理 |
2.3 耕地地力评价的方法 |
2.4 耕地地力评价的流程 |
2.5 配方施肥的原理理论 |
2.6 配方施肥的概念 |
2.7 配方施肥的方法 |
2.8 配方施肥的过程与内容 |
第三章 合水县耕地地力评价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指标体系建设情况 |
3.3 确定层次模型和各评价因子权重 |
3.4 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 |
3.5 耕地地力等级划分与成果图件输出 |
3.6 归入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体系 |
第四章 基于合水县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配方施肥 |
4.1 配方施肥简介 |
4.2 参数录入 |
4.3 预测目标产量 |
4.4 基础地力产量与肥料用量预测 |
4.5 县域配方推荐 |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
5.1 耕地地力等级结果 |
5.2 耕地土壤养分变化 |
5.3 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结果 |
5.4 配方施肥结果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防晒产品品质安全模糊综合评价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本文研究目的 |
1.3.2 本文研究意义 |
1.4 防晒产品相关理论 |
1.4.1 防晒产品相关定义 |
1.4.2 防晒产品防晒机理 |
1.4.3 防晒产品分类 |
1.5 研究内容及程序 |
1.5.1 本文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防晒产品安全分析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
2.1 安全评价原理与模型 |
2.1.1 安全评价原理 |
2.1.2 常用安全评价模型 |
2.2 安全评价程序 |
2.3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 |
2.3.1 定性安全评价 |
2.3.2 定量安全评价 |
2.4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
2.4.1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用原则 |
2.4.2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过程 |
2.4.3 防晒产品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防晒产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防晒产品事故发生原理分析 |
3.1.1 常见的事故致因理论 |
3.1.2 防晒产品事故发生原理 |
3.2 安全分析方法 |
3.3 防晒产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3.2 防晒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
3.3.3 防晒产品评价指标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1 权重确立方法的选择 |
4.1.2 层次分析的步骤 |
4.2 防晒产品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晒产品评分体系研究 |
5.1 安全检查评分项目设立标准 |
5.2 防晒产品安全检查评分表的制定 |
5.2.1 防晒产品评分小项的选取 |
5.2.2 防晒产品评分小项分值的设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防晒产品模糊综合评价及应用 |
6.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6.1.1 模糊综合评价基本要素 |
6.1.2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
6.2 防晒产品模糊综合评价 |
6.2.1 产品基本情况 |
6.2.2 模糊综合评价实例应用 |
6.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对策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 (防晒产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专家调查表) |
附录 C (防晒产品安全评分表) |
(4)赤泥脱碱放大试验及硅肥标准制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赤泥的性质及综合利用现状 |
1.2.1 赤泥的组成 |
1.2.2 赤泥物理性质 |
1.2.3 赤泥的综合利用 |
1.2.4 小结 |
1.3 赤泥脱碱研究进展 |
1.3.1 石灰石法 |
1.3.2 盐浸出法 |
1.3.3 酸浸出法 |
1.3.4 工业“三废”中和法 |
1.3.5 细菌浸出法 |
1.3.6 膜脱钠技术及选择性絮凝技术 |
1.3.7 悬浮碳化法脱碱工艺 |
1.3.8 火法脱钠 |
1.3.9 研磨、酸法和加压氧化钙联合脱碱 |
1.3.10 脱硫石膏法赤泥脱碱 |
1.3.11 小结 |
1.4 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预期目标 |
2 赤泥脱碱中试试验原料、工艺流程及设备 |
2.1 试验原料 |
2.1.1 赤泥的化学组成 |
2.1.2 赤泥的矿物组成 |
2.1.3 赤泥的粒度分析 |
2.1.4 赤泥的热分析 |
2.1.5 脱碱机理分析 |
2.1.6 其他原料 |
2.2 工艺流程 |
2.3 设备选型 |
2.3.1 研磨设备 |
2.3.2 过滤设备 |
2.3.3 破碎设备 |
2.3.4 筛分设备 |
2.3.5 输送设备 |
2.3.6 其他设备 |
3 脱碱试验研究 |
3.1 赤泥的可磨性试验研究 |
3.1.1 工艺流程 |
3.1.2 赤泥的破碎 |
3.1.3 泵实际流量的测定 |
3.1.4 球磨机物料平衡试验研究 |
3.1.5 连续进料球磨试验研究 |
3.1.6 间歇性球磨试验研究 |
3.1.7 小结 |
3.2 烧结法脱碱试验 |
3.2.1 工艺流程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试验结果 |
3.2.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3.3 拜耳法赤泥脱碱试验 |
3.3.1 工艺流程 |
3.3.2 试验方法 |
3.3.3 试验结果 |
3.3.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3.4 过滤试验研究 |
3.4.1 滤布的选型试验 |
3.4.2 赤泥的固含量与过滤时间对过滤效果的影响 |
3.4.3 小结 |
4 脱碱后赤泥用于生产硅钙肥及其标准制订 |
4.1 硅肥及其生产工艺 |
4.1.1 硅肥简介 |
4.1.2 国内外硅肥生产工艺 |
4.2 赤泥生产硅肥工艺选择 |
4.3 赤泥硅肥性质 |
4.4 赤泥硅肥的增肥机理 |
4.5 赤泥硅肥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
4.6 赤泥硅肥的产品分析 |
4.6.1 有效硅的测定 |
4.6.2 有效钙镁的测定方法 |
4.6.3 重金属离子的测定方法 |
4.6.4 pH值的测定方法 |
4.6.5 粒度的测定方法 |
4.6.6 水分的测定方法 |
4.7 拟制订的赤泥硅肥企业生产标准 |
5 经济评价 |
5.1 投资费用估算 |
5.1.1 设备费用 |
5.1.2 基础建设费用 |
5.2 产品成本估算 |
5.3 财务分析 |
5.3.1 销售收入 |
5.3.2 税金估算 |
5.4 收益分析 |
5.4.1 利润 |
5.4.2 净现金流量 |
5.4.3 盈亏平衡分析 |
5.5 结论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5)四川省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及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前 言 |
1 研究综述 |
1.1 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 |
1.1.1 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
1.1.2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1.3 评价方法研究 |
1.2 节水农业分区 |
1.2.1 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
1.2.2 节水灌溉区划的分区方法 |
1.2.3 节水农业分区评价与GIS技术的结合 |
2 研究区域节水农业现状 |
2.1 农业水资源现状 |
2.2 四川干旱规律及特征 |
2.2.1 干旱规律 |
2.2.2 干旱的特征 |
2.3 四川省节水农业发展现状 |
2.4 发展节水农业的紧迫性 |
2.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2.5.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5.2 本研究的内容 |
3.研究方法 |
3.1 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 |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2 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3.1.3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和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3.1.4 模糊层次评价的基本思路及步骤 |
3.1.5 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3.2 节水农业区划 |
3.2.1 分区指标体系 |
3.2.2 分区命名 |
3.2.3 层次聚类分区 |
3.2.4 节水农业综合区的划分 |
4 研究结果 |
4.1 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 |
4.1.1 模糊层次评价法评价结果 |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 |
4.1.3 两种评价方法结果的比较、验证 |
4.2 节水农业区划 |
4.2.1 层次聚类法分区 |
4.2.2 节水农业分区结果 |
5 节水农业开展对策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作者简介 |
(6)固相微萃取涂层的研制与应用和纳米铁的制备及在环境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固相微萃取新涂层的研制与应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固相微萃取技术简介 |
1 概述 |
2 固相微萃取原理 |
3 固相微萃取装置 |
4.固相微萃取影响因素 |
4.1 固相微萃取条件 |
4.1.1 样品和萃取装置状态 |
4.1.2 萃取时间 |
4.1.3 萃取温度 |
4.1.4 样品pH值、盐度 |
4.1.5 样品体积、顶空体积 |
4.2 萃取头的性质 |
4.2.1 萃取头形貌设计 |
4.2.2 涂层性质 |
5.固相微萃取与分析仪器的联用技术介绍 |
5.1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仪联用 |
5.2 固相微萃取与其它仪器的联用 |
第二节 固相微萃取涂层的研究进展 |
1.涂层的萃取机理 |
2.涂层分类 |
2.1 有机涂层 |
2.1.1 有机硅材料涂层 |
2.1.3 其它有机聚合物涂层 |
2.2 无机涂层 |
2.2.1 石墨材料的涂层 |
2.2.2 金属化合物材料 |
3.涂层制备技术 |
3.1 物理涂敷法 |
3.2 溶胶-凝胶(Sol-Gel)法 |
3.3 电化学聚合法 |
3.4 其他方法 |
第二章 新型固相微萃取聚苯胺涂层的研制及在芳香胺类物质分析中的应用 |
1.前言 |
2.实验部分 |
2.1 试剂 |
2.2 仪器 |
2.3 聚苯胺涂层的电化学制备 |
2.4 扫描电镜(SEM)和红外(IR)表征 |
3.结果与讨论 |
3.1 涂层表征 |
3.2 优化实验 |
3.3 方法的线性、灵敏度和精确度 |
3.4 实际样品分析 |
4.结论 |
第三章 聚间甲苯胺涂层的制备及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测定 |
1.前言 |
2.实验部分 |
2.1 试剂 |
2.2 仪器及表征、检测条件 |
2.3 聚间甲苯胺涂层的制备 |
2.4 聚间甲苯胺涂层的评价 |
3.结果与讨论 |
3.1 聚间甲苯胺涂层的表面特征 |
3.2 固相微萃取过程的优化 |
3.3 分析方法的相关参数及实际样品的测定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离子交换树脂表面固载Fe纳米材料在环境降解中的应用 |
第一章 综述 |
1.概述 |
2.零价铁(Zero Valent Iron,ZVI)的去污机理 |
2.1 铁的还原作用 |
2.2 微电解作用 |
2.3 混凝吸附作用 |
3.零价铁在一些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3.1 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 |
3.2 卤代有机物污染物的处理 |
3.2.1 氯代有机物 |
3.2.2 溴代有机物 |
3.2.3 氟代有机物 |
3.3 含氮化合物的降解 |
4.影响零价铁降解的因素 |
4.1 零价铁的用量(ZVI表面积) |
4.2 固液相之间的物质传递 |
4.3 反应体系的温度 |
4.4 反应体系的pH值 |
第二章 负载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纳米铁的制备及十溴联苯醚降解的应用 |
1.前言 |
2.实验部分 |
2.1 纳米铁的制备 |
2.2 BDE209的脱溴 |
2.3 产物分析 |
2.4 PBDE同系物和异构体的定性分析 |
3.结果与讨论 |
4.结论 |
第三章 负载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纳米铁及填充柱快速降解处理偶氮类水溶性染料 |
1.前言 |
2.实验部分 |
2.1 化学试剂 |
2.2 纳米铁的制备 |
2.3 纳米铁表面表征 |
2.4 批实验体系 |
2.5 柱实验体系 |
2.6 活化实验 |
2.7 染料和降解产物分析 |
3.结果与讨论 |
3.1 固载在树脂表面的纳米铁微观形貌分析 |
3.2 PH值影响 |
3.3 五种水溶性偶氮染料的脱色效率 |
3.4 批实验中的物质的量守恒试验 |
3.5 柱实验中的脱色效率 |
3.6 柱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守恒试验 |
3.7 纳米铁活化研究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申请专利 |
获奖情况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调水工程运行管理综述 |
1.4 调水工程运行机制研究综述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展开思路 |
第二章 政府管制与市场运作双重运行机制 |
2.1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特点 |
2.2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资产特征及其划分 |
2.3 跨流域调水过程的市场化运作 |
2.4 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行中的政府管制 |
2.5 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双重运行机制运作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流域调水工程供应链管理机制 |
3.1 跨流域调水工程中供应链运用概述 |
3.2 跨流域调水工程供应链结构 |
3.3 跨流域调水工程供应链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流域调水工程水价机制 |
4.1 水价定价方法比较 |
4.2 跨流域调水工程水价特点 |
4.3 跨流域调水工程水价结构分析 |
4.4 一般供水价格模型 |
4.5 水价执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8)河川径流演变规律的挖掘与识别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变化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2 水文时间序列数据挖掘综述 |
1.2.3 河川径流预测式挖掘方法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成果 |
2 黄河上游流域概况及其水文特征 |
2.1 流域概况 |
2.2 降水 |
2.3 气温 |
2.4 冰川 |
2.5 冻土分布及特征 |
2.6 气候特征 |
2.7 径流基本资料 |
2.7.1 资料的“三性”审查 |
2.7.2 河川径流变化特征 |
2.8 本章小结 |
3 影响径流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3.1 降水对径流的影响 |
3.2 气温对径流的影响 |
3.3 太阳活动对径流的影响 |
3.4 恩索(ENSO)循环对径流的影响 |
3.5 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 |
3.5.1 温室效应对径流的影响 |
3.5.2 水土保持对径流变化的影响 |
3.6 源区冰川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
3.7 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
3.7.1 冻土变化 |
3.7.2 土地荒漠化 |
3.7.3 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下垫面改变 |
3.8 森林对径流变化的影响 |
3.9 本章小结 |
4 基于蚁群聚类分析的径流序列相似性搜索 |
4.1 引言 |
4.2 径流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
4.3 动态聚类分析 |
4.3.1 聚类分析 |
4.3.2 动态聚类法凝聚点的选择 |
4.3.3 动态聚类法的初始分类 |
4.3.4 动态聚类法修改分类的原则 |
4.4 蚁群算法及其改进 |
4.4.1 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
4.4.2 基本蚁群算法 |
4.4.3 基本蚁群算法的改进 |
4.5 基于蚁群算法的聚类数学模型 |
4.6 数据处理方法 |
4.7 径流影响因素的蚁群聚类分析 |
4.8 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5 极大熵在径流序列挖掘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极大熵与传统谱分析方法的比较 |
5.3 极大熵谱法原理 |
5.3.1 极大熵谱法 |
5.3.2 极大熵谱的参数估计方法 |
5.3.3 模型阶数的选择 |
5.4 周期分析的检验 |
5.5 极大熵谱分析在径流周期分析中的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径流演化规律挖掘 |
6.1 引言 |
6.2 傅立叶分析、小波分析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比较 |
6.3 瞬时频率 |
6.4 离散瞬时频率的数值计算 |
6.5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
6.5.1 固有模态函数 |
6.5.2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筛分过程 |
6.5.3 经验模态分解中存在问题的解决 |
6.6 希尔伯特—黄变换及其谱 |
6.7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河川径流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7 黄河上游径流动态变化趋势预测 |
7.1 预测模型的选择 |
7.2 生命旋回 |
7.3 模型的建立 |
7.4 模型参数的率定 |
7.5 生命旋回在径流预测中的应用 |
7.6 本章小结 |
8 基于灰色理论的径流序列模式挖掘 |
8.1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数据挖掘 |
8.2 河川径流的灰色特性 |
8.3 GM(1,1)模型 |
8.4 灰色拓扑预测 |
8.4.1 拓扑预测方法 |
8.4.2 径流的灰色拓扑预测 |
8.5 灰色马尔可夫预测 |
8.5.1 灰色马尔可夫方法 |
8.5.2 径流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的技术路线和叙述的结构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绿色建筑体系及相关学科综合评价的现状与讨论 |
2.1 国际上有关绿色建筑体系综合评价的综述与评论 |
2.1.1 国际上有关绿色建筑体系综合评价的综述 |
2.1.2 对国际上有关绿色建筑体系综合评价的评论 |
2.2 国内有关绿色建筑综合评价体系的综述与评论 |
2.2.1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综述 |
2.2.2 对国内有关绿色建筑体系综合评价的评论 |
2.3 对有关绿色建筑相关学科评价体系的综述与评论 |
2.3.1 对有关绿色建筑相关学科评价体系的综述 |
2.3.2 对有关绿色建筑相关学科评价体系的评论 |
2.4 本课题的研究基础—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与基本聚居单位模式研究 |
2.4.1 以黄土高原绿色窑居住区研究作为中国绿色建筑体系与基本聚居单位模式研究突破口的思路 |
2.4.2 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框架 |
2.4.3 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研究中方法论对本课题的启示 |
小结 |
第3章 绿色人居环境建设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3.1 生态化及生态化发展模式的基本概念 |
3.2 关于人类发展模式的哲学思考 |
3.2.1 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 |
3.2.2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基本概念 |
3.3 绿色人居环境的定义与内涵 |
3.4 关于绿色人居环境建设理论研究途径的讨论 |
小结 |
第4章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 |
4.1 本课题在建立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思路上对传统做法的突破 |
4.2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HP模型的建立 |
4.3 本课题建立的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
4.4 本课题使用的综合评价方法的思路 |
4.4.1 综合评价方法的思路 |
4.4.2 量化方法介绍 |
小结 |
第5章 绿色住区经济性评价 |
5.1 绿色住区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
5.2 C_1:全寿命费用 |
5.2.1 D_1:一次性造价 |
5.2.2 D_2:建筑生命期运行、维护费用 |
5.3 C_2:环境保护投入产出 |
5.3.1 D_3:环境保护的投入 |
5.3.2 D_4:环境保护的产出 |
小结 |
第6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促进的评价 |
6.1 建筑生态环境及其评价的基本概念 |
6.2 C_3:能源使用 |
6.2.1 D_5:自然通风 |
6.2.2 D_6:自然采光、遮阳 |
6.2.3 D_7:围护结构及材料 |
6.2.4 D_8: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
6.3 C_4:土地开发利用 |
6.3.1 D_9:非耕地使用情况及发展余地 |
6.3.2 D_(10):选址 |
6.3.3 D_(11):建筑体量与形式 |
6.4 C_5:资源使用 |
6.4.1 D_(12):当地天然建材的使用 |
6.4.2 D_(13):3R建材及长寿命耐用建材使用 |
6.4.3 D_(14):水土保持 |
6.4.4 D_(15):水资源开发及循环使用 |
6.4.5 D_(16):节水措施 |
6.5 C_6:防止污染 |
6.5.1 D_(17):三废处理与噪声防治 |
6.5.2 D_(18):无污染施工技术 |
6.5.3 D_(19):无害建材(绿色建材) |
6.5.4 D_(20):生态环境保护监管 |
小结 |
第7章 建筑空间环境质量的评价 |
7.1 建筑空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概念 |
7.2 C_7:室外环境 |
7.2.1 D_(21):建筑布局 |
7.2.2 D_(22):灾害防御 |
7.2.3 D_(23):植被与绿化体系 |
7.2.4 D_(24):基础设施完善度 |
7.3 C_8:室内环境 |
7.3.1 D_(25):室内空间环境 |
7.3.2 D_(26):室内物理环境 |
7.3.3 D_(27):室内卫生环境 |
小结 |
第8章 地域性评价 |
8.1 地域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
8.2 C_9:继承历史 |
8.2.1 D_(28):与乡土的有机结合 |
8.2.2 D_(29):地域历史景观的保护与继承 |
8.2.3 D_(30):保留居民对原有地段的认知性 |
8.3 C_(10):融入地域 |
8.3.1 D_(31):与城(村)镇轮廓线及街道尺度和谐一致 |
8.3.2 D_(32):创造积极的城(村)、镇新景观 |
8.4 C_(11):活化地域 |
8.4.1 D_(33):居民参与 |
8.4.2 D_(34):建筑面向城(村)镇充分开敝 |
小结 |
第9章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软件包的研制与应用 |
9.1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软件包的内容 |
9.2 软件使用举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1 |
附录2 |
个人简历 |
(10)干旱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 ——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
1.2.1 干旱区水资源管理研究发展概况 |
1.2.2 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发展概况 |
1.3 研究目的及范围界定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文内容安排及结构 |
2 干旱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概述 |
2.1 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
2.1.1 水资源涵义及特性 |
2.1.2 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内涵 |
2.1.3 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特征 |
2.2 干旱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2.1 干旱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必要性 |
2.2.2 干旱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可行性 |
2.3 干旱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2.3.1 干旱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目标 |
2.3.2 干旱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原则 |
3 干旱区水资源价值与价格研究 |
3.1 水资源价值研究 |
3.1.1 水资源价值研究的意义 |
3.1.2 水资源价值的理论基础 |
3.1.3 水资源价值的内涵 |
3.1.4 水资源价格及其地租理论 |
3.2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理论研究 |
3.2.1 水价的基本概念辨析 |
3.2.2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构成 |
3.2.3 影响水价的主要因素 |
3.2.4 水价制定的基本原则 |
3.2.5 水价制定的主要方法及模型 |
3.2.6 提高水价的效应分析 |
3.3 干旱区水价制度研究--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 |
3.3.1 现行水价(水费)制度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2 改革现行水价(水费)制度的对策建议 |
4 干旱区水资源产权分配与交易研究——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 |
4.1 产权与水资源产权概念及特性 |
4.1.1 产权的概念及与所有权的区别 |
4.1.2 水资源产权的概念及特性 |
4.1.3 国外水权制度 |
4.2 水资源产权初始分配 |
4.2.1 初始水权分配的意义 |
4.2.2 初始水权分配的基本原则 |
4.2.3 初始水权分配的具体规则 |
4.2.4 初始水权分配的一般模式 |
4.3 水资源产权交易 |
4.3.1 水权交易的必要性 |
4.3.2 水权交易的基本原则 |
4.3.3 水权交易的具体规则 |
4.4 政府在水权分配与交易中的重要作用 |
4.4.1 加强政府对水权分配与交易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4.4.2 政府在水权分配与交易中的具体作用 |
4.5 实例研究: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产权分配与交易 |
4.5.1 塔里木河流域概况 |
4.5.2 塔里木河流域水权分配研究 |
4.5.3 塔里木河流域水权交易研究 |
4.5.4 政府在塔里木河流域水权分配与交易中的主要职责 |
5 干旱区水资源核算研究 |
5.1 干旱区水资源核算意义 |
5.2 干旱区水资源实物量核算 |
5.2.1 区域地表水资源实物量核算 |
5.2.2 区域地下水资源实物量核算 |
5.2.3 区域水资源总量核算 |
5.3 干旱区水资源价值量核算 |
5.3.1 干旱区水资源价值量核算方法 |
5.3.2 干旱区水资源价值量核算账户 |
5.4 干旱区水资源核算与会计核算体系 |
5.4.1 水资源核算与会计要素确认 |
5.4.2 水资源核算与会计账户处理 |
5.4.3 水资源核算与会计信息提供 |
5.5 干旱区水资源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5.5.1 资源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趋势 |
5.5.2 水资源核算与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方法 |
5.5.3 水资源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指标 |
6 干旱区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 |
6.1 干旱区水资源管理机构体系研究 |
6.1.1 干旱区水资源管理机构体系的现状分析 |
6.1.2 干旱区水资源管理机构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
6.1.3 干旱区水资源管理机构体系改革与完善的具体对策 |
6.2 干旱区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研究 |
6.2.1 干旱区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的现状分析 |
6.2.2 干旱区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的立法原则 |
6.2.3 干旱区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改革与完善的对策建议 |
6.3 干旱区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
6.3.1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
6.3.2 制度创新与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
6.3.3 技术进步与水资源信息化管理 |
6.3.4 公众参与与水资源社区管理建设 |
6.3.5 生态保护与水资源综合治理 |
7 主要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四、按批修改法在水保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探析[D]. 梁林秋.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基于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耕地地力评价与配方施肥研究 ——以合水县为例[D]. 杨子凡. 甘肃农业大学, 2012(01)
- [3]防晒产品品质安全模糊综合评价及应用[D]. 钟薇薇. 湖南科技大学, 2012(05)
- [4]赤泥脱碱放大试验及硅肥标准制订[D]. 尹方娜. 郑州大学, 2012(10)
- [5]四川省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及分区研究[D]. 侯鲁川. 四川农业大学, 2006(12)
- [6]固相微萃取涂层的研制与应用和纳米铁的制备及在环境中的应用[D]. 赵宗山. 山东大学, 2006(12)
- [7]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行机制研究[D]. 顾敏. 河海大学, 2006(09)
- [8]河川径流演变规律的挖掘与识别技术[D]. 赵雪花. 西安理工大学, 2005(03)
- [9]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D]. 刘启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05)
- [10]干旱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 ——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D]. 吕雁琴. 新疆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