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企业职工高校的教育转轨(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民[1](1995)在《浅谈企业职工高校的教育转轨》文中研究表明浅谈企业职工高校的教育转轨张伟民上海海港职工大学1转轨带来压力与动力随着企业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职工高校开始了由以学历教育为主体向以岗位教育为主体的转轨。岗位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专业综合;②学科交叉;③实用性强;④学制短;⑤教法多...
孙云清,何玉兰,王晓华[2](1997)在《企业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逐步转向继续教育》文中研究表明 改革开放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企业在不断深化改革转变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而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顶尖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应用型人才的竞争。企业成人高校是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虽然普通教育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在适应生产需求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在提供人才的数量上、质量上都不能满足企业
顾以恺,王耕馥[3](1994)在《对成人高校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转轨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成人高校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转轨的思考上海仪表职大顾以恺上海轻工职大王耕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各行各业特别是工业系统迫切需要更多的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从哪里来?上海市工业系统成人高校怎样实现“积极发展”,真正从低谷走上为社会...
马庆发[4](1993)在《德国五个新联邦州的教育转轨》文中研究说明 1990年欧州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便是10月3日两德(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迅速实现统一。德国重新统一的实现,标志着长达四十余年的德国分裂、美苏分治为特征的"雅尔塔格局"的解体,是战后欧州历史发
甘绳武,何友嘉,李桓,何诗雄,梁业琛[5](1995)在《实施科技、教育兴农战略做好教育转轨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根据高等农业院校的主要任务与目标要求,对本校如何实施科技、教育兴农战略,做好教育转轨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全文分指导思想与思路、研究情况与实践效果、认识与体会三个部分。
王龙[6](2016)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中国高考制度的演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考制度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高考制度每一次的确立、实施和调整都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分配。无论是对高考制度的历史考察、现实研究、还是未来展望,都反映了人们对这一制度在设计、实施过程中科学性、公平性的诉求。高考制度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重新安排,也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一些群体将从制度调整中获取新的利益,另一些群体则可能从制度调整中失去既有的利益,当旧的利益关系被打破,新的利益格局就会形成,全社会围绕高考已形成了一个利益场。因此,以利益相关者为视角审视高考制度的演进,不仅有助于我们清晰地把握高考制度演进的规律,深刻理解高考制度演进的内容,还能为高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利益相关者理论来自经济学领域,最初被运用于企业的战略管理中。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理论本身具备的可借鉴性特征,使得这一理论逐步被政策科学领域所吸收。在我们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高考制度演进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发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中学和考生都是高考制度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归属于不同的制度层次,且某些利益相关者的层次归属随着高考制度的演进有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高考制度的演进历史,也是高考制度利益图景与利益场域互动演化的历史。围绕高考制度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其各自的利益诉求和彼此间的利益关系与高考制度的演进之间构成了一幅交织互动的过程图景。通过展现高考加分政策中的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及内部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我们发现这一政策对各方利益的调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利益导向,不同的利益导向对利益相关者的地位变化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着不同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反过来作用于政策变迁过程。高考加分政策的变迁存在着较为典型的利益相关者博弈现象,它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高考制度系统的动态演进规律。高考制度是对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分配的制度体系,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希望通过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占有和支配来寻求自身利益的实现,其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当然,利益冲突的均衡解的达成往往需要制度的再选择与再安排,这些再选择与再安排推动了制度的演进。回溯高考制度演进历史,高考制度总体上经历了稳定——中断——稳定的过程。高考制度不仅具有与经济制度相似的路径依赖性,还由于其内生的公共性和政治性,因而具有政治制度独有的路径依赖特征,这种特征对高考制度本身起到了强化作用。高考制度在演进过程中,其渐进性演进内生的利益矛盾以及中央政府的“角色悖论”,使得这一演进方式尽管可以节约制度成本、降低交易费用、平衡各方利益,但从长期的制度绩效来看,这一方式的积极作用是有限的、相对的,也是有时效性的,这一方式的短期优势掩盖了长期的弊端。高考制度演进过程就是利益不断协调、寻求利益平衡的制度动态发展过程和公共利益的选择过程,也是规范和约束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和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使之达至秩序化的过程。为使高考制度演进向着利益均衡的方向发展,应该从利益协调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协调的策略选择(制度策略、对象策略)这两个有着逻辑关联的层面上寻求答案。
向慧[7](2020)在《“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因此,“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以下简称“三型”)是当前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素质的精准研判,也是职业教育应对社会发展的具体回应。综合来看,劳动者素质发展从经验到技能、再到经验与技能相结合、技能与知识结合,最终集知识、技能、创新为一体,同时教育内容上也经历了“应会”、“应知应会”并重到三型合一的发展过程,从而职业教育政策、理论也形成了自身的发展逻辑。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是当前我国对外经贸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亟需按照“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进行培养,按照“三型”的能力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是落实新时期职业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首先,按照目的性抽样原则并结合区域分布和培养方案结构,确定11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作为研究样本,对发布时间、整体结构以及具体的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专业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培养方案更新调整具有滞后性、较少院校认识到商务实践的重要性,且存在培养目标偏向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重理论轻实践和缺乏创新类课程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专业教学标准缺失而课程导向偏离,“三型”劳动者培养要求新而课程适应滞后,专业建设历史短而无课程模板借鉴。然后,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抓取17494条有效数据,按照大数据分析理念,企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诉求体现为对相关英语等级证书、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要求较高,且需要具有扎实的外贸业务运作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基于此,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精准,学生能力体系与社会需求不契合,人才供需脱节,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对企业的需求调研不充分、课程设置中企业角色不到位。因此,优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尤为迫切。基于能力本位理论,按照职业性、系统性、针对性、发展性原则,以企业需求、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个性发展需求和终身学习的自觉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优化。提出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优化课程目标,对标企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和三者有机统一;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促进课程设置从学科体系中心向岗位任务中心转化,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包括增设与企业需求对接的创新类课程、商务实际操作技能课程、补充中西方商务文化等。围绕“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以“岗位任务”为主线,以典型岗位任务架构主题模块,呈现“串行-相连”的知识结构,形成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的“米”字型课程样态。与此同时,为保证这一课程设置顺利实现“三型”目标,还需要健全专业课评估措施,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以及夯实校企合作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机制。
赵效为[8](2005)在《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大学城”一词英文一般称为“University Town”或“College Town”。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城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方近代意义上大学的产生。当代意义上的大学城则是在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成功兴起以后才受到广泛关注的。笔者认为,当代意义上的大学城是一种知识密集区,系指基于特定区域,具有一定规模,联系紧密,与所在城市相互依托、互动发展的高校集合体和高校单元集合体。其关键在于它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整合,是对教育资源与城市资源的一种整合,也可以说它是教育资源与其他社会资源的一种整合。 本文在导论之后共拟定七章,依次进行“递进式”解剖分析。第一章是文献评述。主要是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进行评述。第二章,对大学城的理论透视。在对大学城的性质与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城进行重新定位。认为大学城是教育产业中和城市产业链上的一个特殊企业的集合体,是人力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信息整合的基地。第三章,大学城与城市化进程。在对城市化与城市生存模式进行阐释的基础上,从集聚效应和外部经济效应的角度对大学城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进行了考察论述。 第四章,大学城对与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教育产业。在对我国教育供求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消费的成长级理论,以此来考察大学城在我国教育消费“成长级”中的地位与作用。然后引入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对大学城进行深层次分析,以考察大学城对教育产业的影响。 第五、六章是本文的核心,用系统论的理论方法对大学城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进行了经济学的分析。在对系统论的理论及其在经济学上的运用进行评述之后,文章便引入“社会资本”的概念,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和揭示大学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将大学城纳入到城市产业链
秦敬民[9](2010)在《基于QFD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目标的时代。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质量、针对性和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题词正式发表在关于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文件中。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严峻就业形势下,提高创业教育质量以扩大就业机会的强烈社会诉求,使得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成为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问题。然而,国内现行的以“学校满意度”为标准的质量评价体系难以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需求的状况。因此,克服“学校满意度”评价标准的弊端,构建面向社会需求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推动我国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QFD对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研究,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将QFD理论引入了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领域。QFD作为一种面向设计的、基于结构化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基本环节和流程包括:招生宣传(商业广告)——招生(引进原料)——在校教育(加工生产)——毕业考核(产品检验)——毕业分配(产品出厂)——用人单位的使用及毕业生信息反馈(质量跟踪)。二是构建了基于QFD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2个子系统、5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和57项三级指标,涵盖了组织支持、创业教育环境、教学活动、学生、创业教育延展活动等方面的情况。三是建立了基于QFD的DEA-AHP-FAHP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基于QFD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内容,吸取DEA法、AHP法和FAHP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DEA-AHP-FAHP综合评价法:在筛选显性与非显性指标体系的投入与产出指标时,采用DEA法;在计算显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时,采用AHP法;在计算显性指标、非显性指标及其二级指标的权重时,采用FAHP法;最后得到总的权重,以实现对创业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四是运用基于QFD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DEA-AHP-FAHP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山东省部分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进行了评价。
甘绳武,何友嘉,李桓,何诗雄,梁业琛[10](1996)在《实施科技、教育兴农战略,做好教育转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党的十三大提出:“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又提出:“抓紧实施科技、教育兴农的发展战略。”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如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的需要,关键是坚持教育
二、浅谈企业职工高校的教育转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企业职工高校的教育转轨(论文提纲范文)
(6)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中国高考制度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高考制度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时空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及分析框架 |
第六节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二章 高考制度演进中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其利益分析 |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引入 |
一、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三、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标准 |
第二节 高考制度演进中的利益相关者 |
一、高考制度的利益相关者定义 |
二、高考制度的利益相关者界定及其分类 |
第三节 高考制度演进中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构成 |
一、中央政府的利益构成 |
二、地方政府的利益构成 |
三、高校的利益构成 |
四、中学的利益构成 |
五、考生的利益构成 |
第三章 利益图景与利益场域互动影响下的高考制度演进 |
第一节 中央政府政治利益主导时期的高考制度演进(1949-1965) |
一、建国初期的过渡阶段:中央政府政治利益的渗入 |
二、统一高考制度建立阶段:中央政府政治利益诉求的显着增强 |
第二节 中央政府政治利益极端化时期的高考制度中断(1966-1976) |
第三节 多方利益逐渐增强时期的高考制度演进(1977-1991) |
一、高考制度的恢复调整期:利益相关者的主体意识被唤醒 |
二、高考制度的改革探索期: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增强 |
第四节 多方利益冲突凸显时期的高考制度演进(1992年至今) |
第四章 高考制度演进中的利益相关者博弈——以“高考加分政策”为例 |
第一节 从利益矛盾到利益博弈:高考制度演进中利益关系的变化 |
第二节 博弈论对高考制度演进的解释力 |
第三节 高考制度演进中利益博弈的基本模型 |
一、“囚徒困境”模型 |
二、“智猪博弈”模型 |
三、“情侣博弈”模型 |
第四节 利益相关者博弈与高考加分政策变迁 |
一、工农考生优先的政策偏好:中央政府一元化的政策控制 |
二、政策偏好的延续:中央政府内部的博弈 |
三、政策导向的转变:中央政府内部博弈局势的发展 |
四、政策内容及形式的扩展:中央政府内部多部门之间的角力 |
五、多样化政策类型的演进:利益相关者内部博弈与相互博弈 |
第五章 高考制度演进的驱动机制与基本路径 |
第一节 高考制度演进的外部驱动因素 |
一、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
二、人才供需矛盾的作用和影响 |
第二节 高考制度演进的内部驱动机制 |
一、供给型制度演进阶段 |
二、供给型与需求型相结合的制度演进阶段 |
第三节 高考制度演进的基本路径及其特征 |
第六章 高考制度利益协调的策略选择 |
第一节 高考制度演进中的利益冲突 |
第二节 高考制度演进模式的选择及其内在缺陷 |
第三节 高考制度利益协调的策略选择 |
一、利益协调的价值取向 |
二、利益协调的策略选择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国家意志之导向:高职“三型”劳动者培养的政策要求 |
2.现实困境之诉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实际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3.文献述评与启示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三型”劳动者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
3.课程设置 |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框架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七)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点 |
一、“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理论分析 |
(一)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1.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2.需求分析理论 |
(二)培养“三型”劳动者的逻辑分析 |
1.培养“三型”劳动者是历史的必然 |
2.培养“三型”劳动者是逻辑的必然 |
(三)“三型”劳动者培养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
1.“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知识要求 |
2.“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技能要求 |
3.“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要求 |
4.“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综合要求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基于专业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 |
(一)样本提取 |
1.样本总体 |
2.研究样本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
1.培养目标定位 |
2.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的现状分析 |
3.专业课程内容的现状分析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透视 |
1.培养目标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 |
2.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 |
3.技能培训不充分,理论、实践“脱钩” |
4.职业发展难支撑,创新课程匮乏 |
(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1.专业教学标准缺位,课程导向偏离 |
2.“三型”目标新,课程适应滞后 |
3.专业建设历史短,无课程模板借鉴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需求:基于企业招聘数据的分析 |
(一)数据采集 |
1.数据信息源及工具 |
2.数据采集目的 |
3.数据采集分析过程 |
(二)数据分析 |
1.数据编码 |
2.企业需求现状分析 |
(三)结果讨论 |
1.结论:企业岗位要求与“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吻合 |
2.问题:既定培养目标与企业“三型”需求对接不精准 |
3.原因:课程设置中的企业角色不到位 |
四、“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设计 |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和依据 |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依据 |
(二)优化课程目标: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 |
1.基础知识目标 |
2.职业技能目标 |
3.创新能力目标 |
4.“三型”目标的有机统一 |
(三)优化课程内容: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 |
1.从学科体系中心到岗位任务中心 |
2.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
3.根据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 |
(四)优化课程结构:以“三型”目标牵引岗位任务主题模块 |
1.建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的基本要求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样态 |
五、“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实施的质量保证 |
(一)健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评估措施 |
(二)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 |
(三)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体系建设 |
(四)夯实校企合作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8)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导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概念界定与相关假定 |
0.3 基本分析框架 |
0.4 分析方法和理论运用 |
0.5 可能的创新 |
1.大学城研究文献评述 |
1.1 从大学到大学城:关于高等院校功能的演变与大学组织模式的嬗变 |
1.1.1 西方大学城的演进渊源 |
1.1.2 我国的大学与大学城 |
1.2 关于对大学城内涵的辨析 |
1.3 克尔的“巨型大学观” |
1.4 关于大学城的功能概述 |
1.4.1 大学城对教育的功能 |
1.4.2 大学城对城市的功能 |
1.4.3 大学城与区域经济发展 |
1.5 有关大学城建设理论反思的文献 |
1.6 对我国大学城建设的历史、现状及当前批判的评述 |
1.7 小结 |
2.对大学城的理论透视 |
2.1 大学城的性质与特征 |
2.1.1 大学城的性质 |
2.1.2 大学城的特征 |
2.2 大学城的优势 |
2.2.1 大学城的资源配置优势 |
2.2.2 人力资源提升优势 |
2.2.3 大学城的创新优势 |
2.2.4 终身教育优势 |
2.3 大学城的制度创新 |
2.3.1 投资模式创新 |
2.3.2 管理模式创新 |
2.3.3 运行模式创新 |
2.3.4 规划模式创新 |
2.4 大学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
2.4.1 大学城是大学功能演变的产物 |
2.4.2 建设大学城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模式选择 |
2.4.3 建设大学城是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一条重要路径 |
2.5.小结 |
3.大学城与城市化进程 |
3.1 大学城对城市化的集聚效应 |
3.1.1 城市化与城市生存模式 |
3.1.2 城市化的集聚效应 |
3.1.3 大学城对城市集聚效应的影响与作用 |
3.2 大学城对城市化的外部经济效应 |
3.2.1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目标模式 |
3.2.2 大学城对城市化的外部经济效应分析 |
3.3.小结 |
4.大学城与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教育产业 |
4.1 教育消费的“成长级”理论 |
4.1.1 我国高等教育的供需缺口分析 |
4.1.2 教育消费的“成长级” |
4.1.3 我国目前所处的教育消费“成长级”阶段 |
4.1.4 大学城在教育消费“成长级”中的地位 |
4.2 大学城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 |
4.2.1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及其在我国现阶段教育消费“成长级”中的运用 |
4.2.2 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规模不经济和范围不经济 |
4.2.3 大学城建设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 |
4.3 大学城内各成员高校的交易成本分析 |
4.3.1 交易成本理论 |
4.3.2 大学城内各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分析 |
4.4 大学城对教育产业的影响 |
4.4.1 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
4.4.2 大学城的组建有利于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 |
4.5 小结 |
5.大学城与城市发展中的社会资本积累 |
5.1 对大学城的三种系统分析方法 |
5.1.1 系统论在经济学上的应用 |
5.1.2 本章所运用的对大学城的三种分析方法 |
5.2 大学城对城市社会资本积累的作用 |
5.2.1 大学城概念的重新界定 |
5.2.2 大学城、社会资本及城市发展 |
5.2.3 大学城对城市社会资本的构筑 |
5.3.小结 |
6.大学、企业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效应分析 |
6.1 互动效应的基础及显现 |
6.1.1 有关互动的概念辨析 |
6.1.2 互动效应的基础分析 |
6.1.3 互动效率的具体考察:以硅谷为例 |
6.2 互动效应的实现及政府的作用 |
6.2.1.互动效应实现的关键因素 |
6.2.2.政府在互动中的作用 |
6.3 案例分析:大学城对城市经济的作用——以山东日照大学科技园为例 |
6.3.1.山东日照大学科技园简介 |
6.3.2.日照大学科技园对城市经济的直接拉动 |
6.3.3.日照大学科技园的改革示范效应 |
6.3.4.日照大学科技园对城市化的促进 |
6.3.5.问题与思考 |
6.4.小结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后记 |
(9)基于QFD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 |
1.1.2 中国高等教育应对WTO 更高要求和严峻挑战的需要 |
1.1.3 缘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趋势 |
1.1.4 基于“三元评价”的国际新趋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研究进展与成果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与成果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与成果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创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质量概述 |
2.1 创业与创业教育 |
2.1.1 创业的概念、类型与核心要素 |
2.1.2 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特质 |
2.2 创业教育的功能 |
2.2.1 提高创业者素质 |
2.2.2 促进创业人才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 |
2.3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 |
2.3.1 创新教育 |
2.3.2 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
2.4 创业教育质量的基本特征 |
2.4.1 创业教育质量观概述 |
2.4.2 大众化条件下的创业教育质量观 |
2.4.3 高校创业教育的产品(教育服务)定位 |
2.4.4 高校创业教育的产品(教育服务)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质量管理与QFD 基本理论 |
3.1 现代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 |
3.1.1 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
3.1.2 产品质量形成规律 |
3.1.3 质量管理原则 |
3.1.4 全面质量管理 |
3.2 QFD 的基本理论 |
3.2.1 QFD 的基本理念 |
3.2.2 QFD 的基本原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模式与缺陷分析 |
4.1 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及其基本模式 |
4.1.1 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概念 |
4.1.2 教育质量评价基本理论的历史回顾 |
4.1.3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一般模型 |
4.1.4 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模式 |
4.2 现行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缺陷分析及其改进诉求 |
4.2.1 现行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缺陷 |
4.2.2 创业教育质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 |
4.2.3 QFD——开展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改进诉求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QFD 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
5.1 基于QFD 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基本原则与程序 |
5.1.1 基于QFD 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5.1.2 基于QFD 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程序 |
5.2 基于QFD 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5.2.1 基于QFD 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结构分析 |
5.2.2 基于QFD 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5.3 基于QFD 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QFD 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
6.1 基于QFD 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
6.1.1 几种常用教育质量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
6.1.2 DEA-AHP-FAHP 方法的整合分析 |
6.1.3 DEA-AHP-FAHP 方法的评价内容 |
6.2 DEA-AHP-FAHP 评价系统模型的数据流程 |
6.2.1 DEA-AHP-FAHP 评价系统模型的数据流程 |
6.2.2 DEA-AHP-FAHP 评价系统模型的显性指标数据流程 |
6.2.3 DEA-AHP-FAHP 评价系统模型的非显性指标数据流程 |
6.3 DEA-AHP-FAHP 评价系统模型的应用过程 |
6.3.1 FAHP 的应用过程 |
6.3.2 AHP 的应用过程 |
6.4 DEA-AHP-FAHP 综合评价法模拟分析 |
6.4.1 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权重体系构建 |
6.4.2 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对效率的计算 |
6.5 实证分析山东省部分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高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有效性的对策 |
7.1 树立发展型评价理念,突出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的本质特征 |
7.2 协调多元评价主体,加强评价队伍建设 |
7.3 坚持“创新、创业”导向,保持统一性,提高可比性 |
7.4 科学采集评价信息,正确处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之间的关系 |
7.5 系统优化评价过程,重视发挥再评价作用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浅谈企业职工高校的教育转轨(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企业职工高校的教育转轨[J]. 张伟民. 交通高教研究, 1995(S1)
- [2]企业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逐步转向继续教育[J]. 孙云清,何玉兰,王晓华. 继续工程教育, 1997(03)
- [3]对成人高校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转轨的思考[J]. 顾以恺,王耕馥. 上海高教研究, 1994(01)
- [4]德国五个新联邦州的教育转轨[J]. 马庆发. 外国教育资料, 1993(06)
- [5]实施科技、教育兴农战略做好教育转轨的研究[J]. 甘绳武,何友嘉,李桓,何诗雄,梁业琛. 广西高教研究, 1995(02)
- [6]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中国高考制度的演进[D]. 王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7]“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向慧. 西南大学, 2020(01)
- [8]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 赵效为. 复旦大学, 2005(07)
- [9]基于QFD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D]. 秦敬民. 天津大学, 2010(11)
- [10]实施科技、教育兴农战略,做好教育转轨的研究[A]. 甘绳武,何友嘉,李桓,何诗雄,梁业琛. 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