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酰亚胺漆包线性能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杜奔[1](2017)在《含氟聚醚醚酮改性聚酰亚胺耐热漆包线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宇航、电子和核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有些电机要求长期在200℃以上工作且工作环境的温湿度变化都很大,因而要求线圈漆包线漆具有耐湿热性以确保电气产品在湿热条件下的绝缘性能。聚酰亚胺(PI)是目前有机类漆包线漆中耐热等级最高的绝缘漆,但其耐湿热性差、力学性能差,影响了它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本文利用含氟聚醚醚酮(FPEEK)对PI进行共聚改性,以期得到耐湿热性高、力学性能好的改性聚酰亚胺漆包线漆。首先以均苯四甲酸二酐和4,4先-二氨基二苯醚为原料,通过亲核缩聚反应合成了聚酰胺酸(PAA),然后将其在马口铁上流涎成膜,阶梯加热亚胺化得到PI漆膜。重点考察了加料比、加料顺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AA合成反应的影响;研究了升温速率和恒温停留时间对PAA热亚胺化生成PI的影响。采用红外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和万能试验机等对聚合物结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了不同单体配比对PI分子量、力学性能及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I分子量增大,漆膜的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逐渐提高。当均苯四甲酸二酐与4,4子-二氨基二苯醚单体摩尔比接近于1.02:1时,所制备PI的分子量最高为3.84×104 g·mol-1,其初始分解温度、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断裂伸长率最优,分别为550℃、84.21 MPa、0.86 GPa和15.51%,且漆膜耐湿热性、附着力、柔韧性和抗冲击性分别为3级、2级、0.5 mm和50 cm。考察了不同配比的六氟双酚A和4,4’-二氟二苯甲酮对制得的端羟基FPEEK分子量的影响。应用端羟基FPEEK对聚酰亚胺进行共聚改性,制得含氟聚醚醚酮-聚酰亚胺(PI-co-FPEEK)共聚物,考察了FPEEK的含量和分子量对共聚物结构和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PEEK含量增加,PI-co-FPEEK的热稳定性有所下降,但均保持在500℃以上,而漆膜的附着力和耐湿热性整体上变好;随着共聚物中FPEEK分子量的增大,PI-co-FPEEK的热稳定性下降,而力学性能则由于共聚物分子量的偏低而变差。当采用FPEEK的分子量为3011g·mol-1、含量为5mol%时,制得的共聚物漆膜耐湿热性、附着力、柔韧性和抗冲击性能分别达到了 1级、1级、4 mm和35 cm,其初始分解温度、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520℃,81.32 MPa、0.79 GPa 和 13.34%。
樊良子,虞鑫海,吴爽,田勇[2](2012)在《耐高温漆包线漆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耐高温漆包线漆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聚酰亚胺漆应用于耐高温电子元器件的综合性能优势、制备与应用研究,以及聚酰亚胺分子结构改性设计的思路。
孙飞[3](2013)在《耐高温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及表征》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子电工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最常用的电动机来说,随着转子的不间断运转,绕阻内电流的不断流通,电动机内部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要求绕阻中的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耐老化性能,以保障电机的正常工作。聚酰亚胺相比于传统漆包线涂层,如聚氨酯、聚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等具有更为优异的热性能,并且有着耐低温、耐稀酸、耐溶剂、耐辐照等诸多优点,有必要应用聚酰亚胺来开发更高等级漆包线用绝缘漆涂层材料。本课题首先应用BPDA/ODA以及BPDA/PDA体系来探究聚酰胺酸溶液的合成工艺及单体配比,研究了不同配比对薄膜的力学性能、粘度以及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步加料法更适合精确配比的聚酰胺酸溶液合成,合适的单体酐胺比能得到高固含量、低粘度的聚酰胺酸溶液,更易得到均匀、平滑的漆包线漆膜。其次采用BPDA/ODA和PMDA/ODA聚酰胺酸共混的方法来制备聚酰亚胺薄膜,研究了共混体系中共混比对薄膜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等的影响。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动态力学分析仪和阻抗分析仪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电性能与共混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种共混聚酰亚胺可以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当选择了合适的共混比例时,聚酰亚胺的断裂伸长率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仍然保持其良好的耐热性能。贮存测试表明所制得PAA溶液常温可保存三个月,而冷藏则可保存半年以上。介电损耗陡升温度在250℃以上,有望在240级以上漆包线的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樊良子,虞鑫海,李恩,邵武军,涂张应[4](2011)在《耐高温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漆包线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制备了一种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漆包线,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漆包线具有优良的耐热性,玻璃化转变温度达293℃,软化击穿温度和击穿电压明显高于240级芳香族聚酰亚胺漆包圆线的标准要求。
杨宇[5](2017)在《低粘度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漆膜的制备与性能》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铁技术和电机电器产品的快速发展,对漆包线提出了更高和更多的要求。聚酰亚胺(PI)漆包线是目前耐温等级最好的漆包线之一,而其性能与PI漆包线漆的性能密不可分。目前PI漆包线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漆液的表观粘度大,制备漆包线时涂覆性差,同时漆液的储存稳定性差,最终漆包线的性能难以保证。因此,开发低表观粘度、较好的储存稳定性和较高耐温性能的PI漆包线漆是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以均苯四甲酸酐(PMDA)、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ODPA)、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4,4’-二氨基二苯醚(ODA)及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为反应单体,通过降低二酐与二胺摩尔比制备不同配方的PAA溶液(PI漆包线漆)。利用旋转粘度计、红外光谱仪、热失重分析仪、万能电子拉力机、接触角仪、绝缘电阻仪以及阻抗分析仪等手段研究PI漆包线漆的表观粘度、流变性能以及PI漆膜的结构、力学性能、热性能、表面性能、介电性能、绝缘电阻和吸水率等。发现随二酐与二胺摩尔比的减小,PI漆包线漆的表观粘度降低,PI漆膜的拉伸强度下降,且未封端PI漆包线漆的储存稳定性较差,其中PMDA-ODA型、ODPA-ODA型、BTDA-ODA型及BPDA-ODA型PI漆包线漆在较低粘度下所得漆膜的力学性能仍能保持较好的水平。其次在合成PAA时引入封端剂邻苯二甲酸酐(PA),探究PA对PI漆包线漆及PI漆膜性能的影响;发现PA能够有效降低PI漆包线漆的表观粘度,且PI漆包线漆的储存稳定性好。PA与ODA的摩尔比大于0.1时,PMDA-ODA-PA型PI漆膜碎裂;PA与ODA的摩尔比大于0.08时,BPDA-ODA-PA型和BTDA-BPDA-DA-PA型PI漆膜碎裂;PA与ODA的摩尔比大于0.06时ODPA-ODA-PA型和BTDA-ODA-PA型PI漆膜碎裂。BTDA-BPDA-ODA-PA型和BPDA-ODA-PA型PI漆包线漆的表观粘度适中,PI漆膜的力学性能良好。本文进一步通过引入降冰片烯酰亚胺基团,制备了降冰片烯酸酐(NA)封端型PI漆包线漆,重点探究了 NA对PI漆膜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与PA封端型PI漆膜相比,发现NA提高了 PI漆膜的拉伸强度,但NA封端型PI的热稳定性下降。NA能够有效地降低最终PI漆膜的介电常数。BPDA-ODA-NA型与BTDA-BPDA-ODA-PA型PI漆包线漆的综合性能较好。另外,利用PA和NA制备了混合封端型PI漆包线漆,以此来进一步提高PI的热稳定性,通过对比分析PMDA-ODA-NA-PA型PI和PMDA-ODA-NA型PI的热稳定性,发现二酐与二胺摩尔比相同时,PA的引入能够提高PI的热稳定性。最后利用乙炔基在高温下可发生交联反应,并且部分三聚成环的特点,制备3-氨基苯乙炔(APA)封端型PI漆包线漆。发现在保证力学等性能的情况下,APA封端型PI漆包线漆的表观粘度更低。当n(ODA):n(APA)=9:1时,APA封端型PI漆包线漆的表观粘度只有143.6cp;但PI漆膜的拉伸强度达到了 115.55MPa,断裂伸长率为11.36%。
翟洪涛[6](2016)在《含氟聚醚醚酮改性聚酰亚胺耐热漆包线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宇航、电子和核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有些电机要求长期在200℃以上工作且工作环境的温湿度变化都很大,因而要求线圈漆包线漆具有耐湿热性以确保电气产品在湿热条件下的绝缘性能。聚酰亚胺(PI)是目前有机类漆包线漆中耐热等级最高的绝缘漆,但储存稳定性差、耐湿热性差,影响了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本文利用含氟聚醚醚酮(FPEEK)对PI进行共聚改性,以期得到耐湿热性高的改性聚酰亚胺漆包线漆。首先以均苯四甲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原料通过亲核缩聚反应合成了聚酰胺酸(PAA),然后将其在马口铁上流涎成膜,阶梯热亚胺化得到PI漆膜。采用红外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和万能试验机等对聚合物结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考察了不同单体配比对PI分子量、力学性能及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分子量增大,漆膜的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逐渐提高。当均苯四甲酸二酐与4,4’-二氨基二苯醚单体摩尔比接近于1.02:1时所制备PI的分子量最高为38436.3,其初始分解温度、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断裂伸长率最优,分别为550℃,84.21MPa,0.86GPa和15.51%,且漆膜耐湿热性、附着力、柔韧性和抗冲击性分别为3级、2级、0.5 mm和50 cm。随后引入端羟基FPEEK对聚酰亚胺进行共聚改性,制得含氟聚醚醚酮-聚酰亚胺(PI-co-FPEEK)共聚物,考察了FPEEK的含量和分子量对共聚物结构和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PEEK含量增加,PI-co-FPEEK的热稳定性有所下降,但均保持在500℃以上,而漆膜的附着力和耐湿热性整体上变好;随着共聚物中FPEEK分子量的增大,PI-co-FPEEK的热稳定性下降,而力学性能则由于共聚物分子量的偏低而变差。当采用的FPEEK分子量为3011,含量为5mol%时,制得的共聚物漆膜耐湿热性、附着力、柔韧性和抗冲击性能分别达到了1级、1级、4 mm和35 cm。
王琳琳[7](2014)在《一种漆包线脱漆剂的研究》文中认为漆包线需要对引出端焊接时,要将其表面的漆去除,且不能影响基材的性能。通过实验对比了打磨法、商品级脱漆剂及自制碱性脱漆剂对漆包线脱漆效果和对基材的影响。研究表明,打磨法和商品级脱漆剂法均对基材有损伤,自制脱漆剂的脱漆速度快,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脱除漆包线上的聚酯漆和聚酰亚胺漆,而且对基材没有损伤。明确了自制脱漆剂的清洗工艺,经过酸中和和水洗后减小了基材在存放中被氧化腐蚀的危险。经过拉力试验比较,证明自制的碱性脱漆剂对镍基和铜基漆包线基材影响最小。
魏文康,虞鑫海,李智杰,王凯,吕伦春[8](2020)在《聚酰亚胺材料在电子电器领域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酰亚胺材料具有十分优异的耐高温性、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疏水性能、耐溶剂性等,被认为是新世纪综合性能最好的几种材料之一,同时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电器、航天航空,军工机械等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详细的阐述了聚酰亚胺材料在电子电器领域的发展概况、制备工艺以及应用。
张士伟,虞鑫海,夏宇[9](2021)在《新型自粘性耐电晕聚酰亚胺漆包线的研制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设计不同SiO2含量的聚酰亚胺漆,得到SiO2含量适宜的耐电晕聚酰亚胺漆。进一步制备耐电晕聚酰亚胺漆包线和自粘性耐电晕聚酰亚胺漆包线,随后对两种漆包线进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自粘性耐电晕聚酰亚胺漆包线依然保持着耐电晕聚酰亚胺漆包线的优良性能,同时通过引入海因环氧自粘漆,可以大大简化线圈绕组的制造工艺,节约电能提高效率。
程纲[10](2019)在《密封电磁继电器内部气氛控制工艺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密封电磁继电器是电子系统控制的关键模块,内部气氛是影响其可靠性与长期寿命的关键因素,由于电气设备不断更新换代,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国家重大装备应用时对密封电磁继电器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继电器内部气氛控制要求也相应提高,不仅要求水汽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还增加了对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氛含量的要求。密封电磁继电器生产密封工艺是将一定含量的惰性保护气体充入内部,再通过不同的焊接方式保证密封性能维持内部的气氛,以保证继电器触点的可靠性和质量。不同的气体种类会使继电器触点在开断时候产生的电弧会有较大区别。在不同的气氛条件下,继电器的寿命也会不同,内部气氛控制是决定密封继电器的寿命的关键。为了提高继电器使用可靠性,满足重点型号用的产品需求,本文开展了密封电磁继电器内部气氛控制研究,得到了适合作者所在单位生产用的控制四种气氛含量的技术方案,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电磁继电器非金属材料部件受热挥发出有机气氛导致内部气氛超差问题,完成了零部件烘烤释气控制技术研究。通过对真空烘烤的关键参数真空度、烘烤时间和温度进行了逐一分析验证,获得最优组合,以达到有效释气的目的。研究表明适当增加烘烤温度、提高真空度、延长烘烤时间,可以加强继电器内部材料特别是线圈内部所吸附杂质气体的排出,减少继电器使用过程中材料的释气,防止内部气氛含量超差。2.针对电磁继电器内部材料粘附多余物污染问题,完成了零部件清洗技术研究,通过优化继电器清洗装配过程,采用自动清洗设备代替人工清洗,可以消除人工清洗质量分散性影响,确保清洗质量的一致性。研究表明使用一定频率、功率、时间对继电器零部件进行超声清洗可以有效去除继电器内部粘附的10μm以上的微细颗粒,减少继电器内部污染物的残留,确保了内部零组件的洁净度。3.针对内部气氛含量的控制要求,完成了混合气体配比技术研究,通过干燥保护气体与潮气混合的方法,实现制成不同含量的气氛值,可满足不同气氛含量值的生产要求;针对封装设备洁净度不足问题,通过封装设备密封性的升级,实现了水汽、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气氛的实时监控,显着提升封装设备内部气体洁净度的控制。4.基于本文上述研究结果,完成了A型和B型继电器的生产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水汽含量满足(200-3000)ppm,氧气满足≤1000ppm,氢气满足≤1000ppm,二氧化碳满足≤5000ppm,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二、聚酰亚胺漆包线性能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酰亚胺漆包线性能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含氟聚醚醚酮改性聚酰亚胺耐热漆包线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漆包线漆 |
1.1.1 漆包线漆的分类 |
1.1.1.1 聚酯及改性聚酯漆包线漆 |
1.1.1.2 聚氨酯漆包线漆 |
1.1.1.3 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漆 |
1.1.1.4 聚酰亚胺漆包线漆 |
1.1.1.5 复合涂层漆包线漆 |
1.1.1.6 聚芳醚漆包线漆 |
1.1.2 漆包线漆的应用 |
1.1.2.1 自粘性漆包线漆 |
1.1.2.2 耐冷冻漆包线漆 |
1.1.2.3 防电晕漆包线漆 |
1.1.2.4 自润滑漆包线漆 |
1.1.2.5 耐热漆包线漆 |
1.2 聚酰亚胺 |
1.2.1 聚酰亚胺的发展 |
1.2.2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
1.2.3 聚酰亚胺的改性 |
1.3 含氟聚芳醚酮的研究进展 |
1.4 改性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研究进展 |
1.5 论文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聚酰氨酸的合成条件 |
2.2.3.1 加料顺序的影响 |
2.2.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2.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2.3.4 原料配比的影响 |
2.2.3.5 PAA合成的最优实验条件 |
2.2.3.6 PAA的合成 |
2.2.4 聚酰亚胺的合成 |
2.2.4.1 聚酰亚胺合成条件 |
2.2.4.2 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漆包线漆的制备 |
2.2.5 聚酰亚胺的表征方式 |
2.2.6 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酰亚胺的最优合成条件分析 |
2.3.2 聚酰亚胺的结构 |
2.3.2.1 聚酰胺酸的1H NMR表征 |
2.3.2.2 聚酰亚胺的FTIR表征 |
2.3.2.3 聚酰亚胺的XRD表征 |
2.3.3 聚酰亚胺的热稳定性 |
2.3.4 聚酰亚胺的分子量 |
2.3.5 聚酰亚胺的力学性能 |
2.3.6 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性能 |
2.3.6.1 PAA固含量的确定 |
2.3.6.2 PI漆包线漆的机械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端羟基含氟聚醚醚酮(FPEEK)的合成及羟值的测定 |
3.2.4 含氟聚醚醚酮改性聚酰亚胺的合成 |
3.2.4.1 PAA-co-FPEEK合成条件 |
3.2.4.2 PAA-co-FPEEK的合成 |
3.2.4.3 PI-co-FPEEK的合成条件 |
3.2.4.4 PI-co-FPEEK的合成 |
3.2.5 含氟聚醚醚酮改性聚酰亚胺的表征 |
3.2.6 改性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PI-co-FPEEK共聚物的反应机理 |
3.3.2 端羟基FPEEK的结构 |
3.3.2.1 端羟基FPEEK的FTIR表征 |
3.3.2.2 端羟基FPEEK的1H NMR表征 |
3.3.3 PI-co-FPEEK的结构 |
3.3.3.1 PAA-co-FPEEK的FTIR表征 |
3.3.3.2 PAA-co-FPEEK的1H NMR表征 |
3.3.3.3 PI-co-FPEEK的XRD表征 |
3.3.4 PI-co-FPEEK的热稳定性 |
3.3.5 PI-co-FPEEK漆包线漆的机械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2)耐高温漆包线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漆包线漆概述 |
2 耐高温漆包线漆典型品种简介 |
2.1 聚酯亚胺漆包线漆 |
2.2 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漆 |
3 聚酰亚胺漆包线漆 |
3.1 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性能优势 |
3.2 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
3.3 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改性设计 |
4 结束语 |
(3)耐高温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绝缘层材料 |
1.2.1 电绝缘材料的种类 |
1.2.2 电绝缘层材料的发展 |
1.2.3 纱包线、丝包线、纸包线 |
1.3 漆包线 |
1.3.1 漆包线的优点 |
1.3.2 漆包线的性能要求 |
1.3.3 漆包线的种类 |
1.4 聚酰亚胺薄膜 |
1.4.1 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 |
1.4.2 聚酰亚胺在漆包线上的应用 |
1.5 共聚与共混聚酰亚胺 |
1.5.1 共混材料的特点 |
1.5.2 共混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 |
1.6 聚酰亚胺漆包线研究方法 |
1.6.1 漆包线漆研究方法 |
1.6.2 漆包线膜研究方法 |
1.7 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创新点 |
1.7.1 选题背景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本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单组分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与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材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制备工艺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加料方法对 PAA 溶液的影响 |
2.3.2 单体比例对 PAA 溶液的影响 |
2.3.3 单体种类对 PI 薄膜的影响 |
2.3.4 单组分 PAA 溶液的粘度与粘温曲线 |
2.3.5 单组分 PI 薄膜的红外分析 |
2.3.6 单组分 PI 薄膜的热失重分析 |
2.3.7 单组分 PI 薄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
2.3.8 单组分 PI 薄膜的接触角测试及分析 |
2.3.9 单组分 PI 薄膜的热老化测试及分析 |
2.3.10 单组分 PI 薄膜的吸水率测试 |
2.4 小结 |
第三章 共混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材料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共混漆液及漆膜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共混 PAA 溶液的粘度与粘温曲线 |
3.3.2 共混 PI 薄膜的红外分析 |
3.3.3 共混 PI 薄膜的动态力学分析 |
3.3.4 共混 PI 薄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
3.3.5 共混 PI 薄膜的热失重分析 |
3.3.6 共混 PI 薄膜的介电性能分析 |
3.3.7 共混 PI 薄膜的接触角测试及分析 |
3.3.8 共混 PI 薄膜的吸水率测试 |
3.3.9 共混 PAA 溶液的耐老化性能测试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介绍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5)低粘度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漆膜的制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漆包线 |
1.2.1 漆包线简介 |
1.2.2 漆包线的性能要求及种类 |
1.3 漆包线漆 |
1.3.1 漆包线漆基本要求 |
1.3.2 漆包线漆组成 |
1.3.3 几种典型耐高温漆包线漆 |
1.4 低粘度聚酰胺酸溶液 |
1.5 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研究进展 |
1.5.1 聚酰亚胺材料概述 |
1.5.2 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及应用 |
1.5.3 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改性 |
1.6 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发展趋势 |
1.7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
2 不含封端剂的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漆膜的制备与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2 实验内容 |
2.2.3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含封端剂的PI漆包线漆的合成路线 |
2.3.2 不含封端剂的PI漆包线漆的表观粘度 |
2.3.3 不含封端剂的PI漆包线漆的储存稳定性 |
2.3.4 不含封端剂的PI漆包线漆的流变性能 |
2.3.5 不含封端剂的PI漆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6 不含封端剂的PI漆膜的力学性能 |
2.3.7 不含封端剂的PI漆膜的热稳定性 |
2.3.8 不含封端剂的PI漆膜的电学性能 |
2.3.9 不含封端剂的PI漆膜的吸水率 |
2.4 本章小结 |
3 PA封端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漆膜的制备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2.2 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A封端型PI漆包线漆的合成路线 |
3.3.2 PA封端型PI漆包线漆的表观粘度及流变性能 |
3.3.3 PA封端型PI漆包线漆的储存稳定性 |
3.3.4 PA封端型PI漆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5 PA封端型PI漆膜的力学性能 |
3.3.6 PA封端型PI漆膜的热稳定性 |
3.3.7 PA封端型PI漆膜的电学性能 |
3.3.8 PA封端型PI漆膜的接触角与表面自由能 |
3.3.9 PA封端型PI漆膜的吸水率 |
3.4 本章小结 |
4 NA封端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漆膜的制备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2.2 实验内容 |
4.2.3 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A封端型PI漆包线漆的制备路线 |
4.3.2 NA封端型PI漆包线漆的表观粘度及流变性能 |
4.3.3 NA封端型PI漆包线漆的储存稳定性 |
4.3.4 NA封端型PI漆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5 NA封端型PI漆膜的力学性能 |
4.3.6 NA封端型PI漆膜的热稳定性 |
4.3.7 NA封端型PI漆膜的介电性能 |
4.3.8 NA封端型PI漆膜的绝缘电阻 |
4.3.9 NA封端型PI漆膜的接触角与表面自由能 |
4.3.10 NA封端型PI漆膜的吸水率 |
4.4 本章小结 |
5 PA-NA封端型PI漆包线漆及其漆膜的制备与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5.2.2 实验内容 |
5.2.3 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A-NA封端型PI漆包线漆的表观粘度及流变性能 |
5.3.2 PA-NA封端型PI漆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5.3.3 PA-NA封端型PI漆膜的力学性能 |
5.3.4 PA-NA封端型PI漆膜的热稳定性 |
5.3.5 PA-NA封端型PI漆膜的接触角与表面自由能 |
5.3.6 PA-NA封端型PI漆膜的绝缘电阻与吸水率 |
5.4 本章小结 |
6 APA封端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漆膜的制备与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6.2.2 实验内容 |
6.2.3 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APA封端型PI漆包线漆的表观粘度和流变性能 |
6.3.2 APA封端型PI漆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6.3.3 APA封端型PI漆膜的力学性能 |
6.3.4 APA封端型PI漆膜的热稳定性 |
6.3.5 APA封端型PI漆膜的电学性能 |
6.3.6 APA封端型PI漆膜的吸水率 |
6.4 聚酰亚胺漆包线的制备 |
6.4.1 BPDA-ODA-PA型PI漆包线漆的制备 |
6.4.2 PI漆包线的制备 |
6.4.3 PI漆包线的性能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含氟聚醚醚酮改性聚酰亚胺耐热漆包线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漆包线漆 |
1.1.1 漆包线漆的分类 |
1.1.2 漆包线漆的应用 |
1.2 聚酰亚胺 |
1.2.1 聚酰亚胺的发展 |
1.2.2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
1.2.3 聚酰亚胺的改性 |
1.3 含氟聚芳醚酮的研究进展 |
1.4 改性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研究进展 |
1.5 论文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 |
1.5.2 论文研究内容 |
1.5.3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聚酰亚胺的合成 |
2.2.4 聚酰亚胺的表征 |
2.2.5 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酰亚胺的结构 |
2.3.2 聚酰亚胺的热稳定性 |
2.3.3 聚酰亚胺的分子量 |
2.3.4 聚酰亚胺的力学性能 |
2.3.5 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性能 |
2.4 小结 |
第3章 改性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端羟基含氟聚醚醚酮(FPEEK)的合成及羟值的测定 |
3.2.4 含氟聚醚醚酮改性聚酰亚胺的合成 |
3.2.5 含氟聚醚醚酮改性聚酰亚胺的表征 |
3.2.6 改性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PI-co-FPEEK共聚物的反应机理 |
3.3.2 端羟基FPEEK的结构及分子量 |
3.3.3 PI-co-FPEEK的结构 |
3.3.4 PI-co-FPEEK的热稳定性 |
3.3.5 PI-co-FPEEK漆包线漆的机械性能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7)一种漆包线脱漆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实验 |
1.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拉力试验 |
1.2.2 腐蚀性评估 |
1.2.3 脱漆清洗工艺的验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自制脱漆剂的配制和使用 |
2.2 三种脱漆方法的比较 |
2.3 对基材的腐蚀性比较 |
2.4 自制脱漆剂的清洗工艺 |
3 结论 |
(8)聚酰亚胺材料在电子电器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聚酰亚胺薄膜 |
2 聚酰亚胺纤维 |
3 聚酰亚胺漆 |
4 聚酰亚胺塑料 |
5 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 |
6 结束语 |
(9)新型自粘性耐电晕聚酰亚胺漆包线的研制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原料与仪器 |
1.2 样品的制备 |
1.3 测试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耐电晕聚酰亚胺漆膜的性能研究 |
2.1.1 黏度测试分析 |
2.1.2 吸水率测试分析 |
2.1.3 体积电阻率测试分析 |
2.1.4 介电性能测试分析 |
2.1.5 击穿强度测试分析 |
2.1.6 耐电晕测试分析 |
2.2 漆包线W1与W2的性能研究 |
2.2.1 伸长率测试分析 |
2.2.2 圆棒卷绕测试分析 |
2.2.3 击穿电压测试分析 |
2.2.4 耐刮测试分析 |
2.2.5 急拉断测试分析 |
3 结论 |
(10)密封电磁继电器内部气氛控制工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磁继电器内气氛的产生机理与特性分析 |
2.1 电磁继电器气密性分析 |
2.2 内部材料关联的电磁继电器气氛特性分析 |
2.2.1 内部水汽的产生机理 |
2.2.2 内部氢气的产生机理 |
2.2.3 内部氧气的产生机理 |
2.2.4 内部二氧化碳的产生机理 |
2.2.5 内部气氛的控制对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氛对电磁继电器性能影响的机理分析 |
3.1 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 |
3.2 水汽对电磁继电器性能影响的机理分析 |
3.3 氧气对电磁继电器性能影响的机理分析 |
3.4 氢气对电磁继电器性能影响的机理分析 |
3.5 二氧化碳对电磁继电器性能影响的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密封电磁继电器内部气氛测试结果与关键工序分析 |
4.1 密封电磁继电器结构特征与气氛超差的失效机理 |
4.1.1 密封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特征 |
4.1.2 气氛超差的失效机理 |
4.2 密封电磁继电器内部气氛测试与结果分析 |
4.2.1 测试方法 |
4.2.2 结果分析 |
4.3 密封电磁继电器气氛超差的关键工序分析 |
4.3.1 零部件材料真空释气 |
4.3.2 内部污染物清洗 |
4.3.3 充入保护气体 |
4.3.4 封装设备洁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密封电磁继电器内部气氛优化控制与结果分析 |
5.1 真空烘烤工序过程优化与结果分析 |
5.1.1 烘烤温度的优化 |
5.1.2 真空度的优化 |
5.1.3 烘烤时间的优化 |
5.1.4 测试结果分析 |
5.2 内部污染物清洗过程优化与结果分析 |
5.2.1 清洗工艺优化 |
5.2.2 自动清洗设备优化 |
5.2.3 测试结果分析 |
5.3 保护气体控制过程优化与结果分析 |
5.4 封装设备优化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密封电磁继电器内部气氛控制的产品级验证与结果分析 |
6.1 气氛控制优化前后的技术方案对比 |
6.2 优化后继电器线圈组质量的测试验证 |
6.2.1 线圈漆包线质量验证 |
6.2.2 线圈骨架质量验证 |
6.2.3 线圈引出线质量验证 |
6.2.4 绝缘薄膜质量验证 |
6.3 优化后继电器电参数的测试验证 |
6.4 优化后电磁继电器的产品级测试验证 |
6.4.1 A型电磁继电器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6.4.2 B型电磁继电器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6.5 机理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聚酰亚胺漆包线性能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含氟聚醚醚酮改性聚酰亚胺耐热漆包线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杜奔.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2)
- [2]耐高温漆包线漆的研究进展[J]. 樊良子,虞鑫海,吴爽,田勇. 绝缘材料, 2012(01)
- [3]耐高温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及表征[D]. 孙飞. 北京化工大学, 2013(S2)
- [4]耐高温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漆包线的研制[J]. 樊良子,虞鑫海,李恩,邵武军,涂张应. 绝缘材料, 2011(05)
- [5]低粘度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漆膜的制备与性能[D]. 杨宇.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6]含氟聚醚醚酮改性聚酰亚胺耐热漆包线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翟洪涛.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7]一种漆包线脱漆剂的研究[J]. 王琳琳. 电镀与精饰, 2014(09)
- [8]聚酰亚胺材料在电子电器领域的应用[J]. 魏文康,虞鑫海,李智杰,王凯,吕伦春.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20(01)
- [9]新型自粘性耐电晕聚酰亚胺漆包线的研制与性能研究[J]. 张士伟,虞鑫海,夏宇. 化工新型材料, 2021(04)
- [10]密封电磁继电器内部气氛控制工艺方法研究[D]. 程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