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生果播增产效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锦明,李凤霞,齐佰娟[1](1992)在《花生果播增产效应分析》文中认为为探索花生果播的真实增产潜力和增产因素进行本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果播确实能使花生增产,单果播平均亩增产荚果13.4%,整果播平均增产9.2%、花生果播对花生株高、单株总果数、单株生产力、单株总开花、有效开花量、植株总干物重、荚果干物重等主要经济性状有一定作用。果播对出苗率影响不大。播期处理结果表明,4月20日至4月30日是我区花生果播的最佳播期。
姜灿烂,何园球,李辉信,李成亮,刘晓利,陈平帮,王艳玲[2](2009)在《长期施用无机肥对红壤旱地养分和结构及花生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利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20 a长期肥料定位实验,研究了长期施用无机肥对红壤旱地养分和结构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无机肥处理花生果产量分布为:氮磷钾处理>氮磷钾钙处理>磷钾处理>氮磷处理>氮钾处理,各处理间差异显着,并以长期缺施磷肥对花生果产量影响最大。除全钾含量外,土壤中氮、磷养分全量与有效磷、交换钾含量均较土壤初始值有一定程度的上升。长期单施无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土壤初始值增加了4.66.62 g kg-1。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处理比较,单施无机肥土壤>0.25 mm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显着减少,团聚体破坏率提高了9.38%16.56%,平均重量直径减少了0.150.18 mm。长期施用无机肥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从而有效地提高花生果产量,但另一方面其对土壤结构造成的破坏也影响了花生产量的提高,选用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王红军,张静,皇甫自起,张慎举,郭振升[3](2017)在《豫东平原高产花生施用氮磷钾肥增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花生氮磷钾肥料效应及其合理施用量。结果表明:最佳经济产量,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略低于三元二次方程(-3.2%、-2.3%);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明显低于三元二次方程(-12.0%、-13.2%);产投比,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均高于三元二次方程(9.3%、12.5%)。可以采用3类7种效应函数求解得到的氮、磷、钾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的平均值作为推荐施肥量:即氮(N)134.7 kg/hm2、磷(P2O5)210.4 kg/hm2、钾(K2O)172.0 kg/hm2。可获得最佳经济产量6307.4 kg/hm2,产投比为14.02。NPK互作效应最高,其次是NP、NK,PK互作效应最低。
胡志超[4](2011)在《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花生是我国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优势油料作物和重要蛋白资源,多年来,我国花生产量和种植面积一直分别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在世界花生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主导作用。但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却严重滞后,尤其是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的收获作业目前仍主要靠人工完成,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机械化联合收获由一台设备完成所有作业工序,效率高、成本低、缩短农时,是我国花生主产区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国内花生联合收获技术研究基础薄弱,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还远不能满足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因此,研究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花生联合收获装备既是中国花生产业发展的急需,也是提高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关键。本论文在对发达国家花生等土下果实联合收获工艺技术与设备结构形式消化吸收与系统研析基础上,根据我国花生品种、种植农艺、作业条件、经营规模和模式等生产实际,采用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并举,部件优化与整机研发并重,吸纳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结合,并强化自主创新,紧扣市场,重点突破、攻克关键、全面提升的技术路线;理论分析、台架试验、田间试验、提升优化等方法相结合并贯穿整个论文研究内容,研究开发出能一次完成花生挖掘、输送、清土、摘果、清选、集果、秧蔓处理等所有收获作业的花生联合收获设备,以期为研发土下果实联合收获设备提供借鉴和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简要如下:(1)结合我国花生的种植农艺和生物学特征,提出花生联合收获设备设计依据和要求,完成整机设计方案。设备采用履带自走式底盘、半喂入摘果原理,一次完成花生挖掘、输送、清土、摘果、清选、集果、秧蔓处理等所有收获作业工序,主要由底盘、传动系统和分禾装置、扶禾装置、挖掘装置、夹持输送装置、清土装置、摘果系统、清选系统、集果系统等作业组件组成,作业组件和底盘呈前视右侧向配置。(2)采用挖-拔组合起秧技术,理论分析和田间、台架试验相结合,优化组配分禾、挖掘、扶禾以及夹持输送等部件,确保各工作部件协调作业,实现秧果最佳出土和夹持输送状态,为后续作业工序提供便利条件,尽可能减少阻力、降低损失、提高作业顺畅性。采用扶禾器倾角80°、夹持链倾角35°、扶禾速度比1.5、夹持速度比1.2等设计参数,起秧作业时花生秧蔓与夹持链呈近似垂直夹持状态,夹持链拔取作用力近似垂直向上;在解析花生秧蔓扶禾运动过程的基础上,确定了秧蔓扶禾次数M和作用于单穴秧蔓最大拨指数Nb的计算方法,优化扶禾器拔指间距db为150mm。优化确定了扶禾器、挖掘铲、夹持链三部件左侧视图方向的合理位置关系参数为H1170mm,L1325mm,H2290mm,L225mm,试验表明,此配置下起秧作业整齐、有序、顺畅。(3)系统分析和比较花生收获清土作业部件的类型和工作原理,系统归纳分析各类型部件特点,确定选用清土部件为横向同向摆拍式结构,并开展结构设计。分析了花生植株在清土段的运动特性,确定拍击次数的计算方法,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确定拍土板进出口端的垂直距离600mm、拍土板宽度160mm、拍土板内侧固定4mm软橡胶板、拍土板与夹持链距离300mm等设计参数。最后对清土频率、拍土板角振幅进行试验优化,试验表明,清土作业采用高摆拍频率、小角振幅的作业参数较为适宜。(4)以降低破损率、摘不净率,提高果荚清洁度为目标,优化设计摘果机构的结构形式、结构参数以及运动参数。优化研究结果为:摘果辊与夹持链采用倾斜配置方式,双摘果辊采用渐紧型夹角配置方式,摘果辊采用6个后倾弧形叶片,叶片圆弧半径为35mm,弧度为70°。在此设计方案基础上,分别对摘果辊长度z1、辊筒直径z2、出口端重叠距离z3、摘果辊转速z4以及夹持输送速度z5等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最后通过响应曲面优化试验方案,确定了破损率和摘不净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Y1=11.23205-0.02587222-0.124323-0.059118z4+9.333×10"5z2z4+5.67×10-4z3-+7.0167x10-5242、Y2=14.0744-0.005722Z1-0.0057522-0.0476824+2.87525+1.2778×10-5z1z4-0.006z4z5+4.4074×10-5242),并获得各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组合:摘果辊长度1200mm,链辊夹角7.12°,辊筒直径152.5mm,辊筒出口端重叠距离5mm,摘果辊转速371rpm,夹持输送速度1.025m/s(机器前行速度为0.854m/s)。本摘果部件为了获得较好的摘果性能(低破损率、低摘不净率),适宜采用较高摘果频率,适中的摘果强度。最佳参数组合条件下,摘果叶片的最大线速度为5.93m.s-1,秧果通过摘果段的理论摘果次数为86次。摘果辊采用静止护罩并与摘果辊端面呈“动套静”的配置形式设计可有效克服地膜缠绕问题。(5)研究分析影响秧蔓抛送作业效果的因素,并针对夹持链、抛秧链的齿顶角、齿顶高进行台架优化试验,选定齿形链的齿顶角和齿高分别为90°、l0mm。分析夹持链、抛秧链呈夹角配置时,齿形链和秧蔓的运动特性,并确定抛秧链、夹持链运动速度比k3和夹角λ分别为1.2、15°。夹持链、抛秧链、压板所构成的三角区结构总体设计思想为:秧蔓从入口端到出口端受压紧状态呈“强→弱→强”的变化趋势。通过台架试验对三角区的两轮设计方案进行验证,第一轮设计方案中的三角区空间大,造成秧蔓回带、缠绕以及排秧不顺等问题;改进的设计方案中,减小压板与夹持链、抛秧链间的距离,三角区空间减小,实现了有序顺畅排秧。(6)在上述关键作业部件优化设计的基础上,有效组配各作业部件,完成整机总体设计和制造,对整机进行田间性能试验,研究收获时间、土壤含水率和坚实度以及机器前进速度、发动机转速、清土角振幅等作业参数对主要作业性能指标的影响。分析判定试验用的花生生育期为130d,收获时间应在生育期前2-3天为宜;土壤含水率对收获总损失率和含土率均有较大影响,适宜的土壤(沙壤土)含水率为8-15%;田间正交试验分析表明:机器前进速度(A)、发动机输出转速(B)、清土角振幅(C)3因素对总损失率、破损率和含土率等性能指标的交互作用影响均不显着;总损失较优水平为A283C3,破碎率较优水平为B1A1C2,含土率较优水平为A1B3C3。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对各因素水平进行优化组合分析,尽可能使各项指标保持较优水平,加权综合优化结果为A1B2C2,优化后的作业参数组合为:机器前进速度0.8m/s、发动机输出转速2100r/min、清土角振幅24.5°、清土频率315次/min、夹持输送速度0.96m/s、摘果辊转速365rpm。
赵英杰[5](2019)在《花生—春玉米轮作的肥料效应及减量优化施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目前生产中过量施肥导致土壤养分积累、肥料利用率低、施肥环境风险加大等问题突出,农业生产绿色发展中科学施肥及持续利用土壤养分资源等成为当前重要研究问题。平衡施肥理论与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也是研究减量施肥理论与技术理论依据。采用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不同区域肥料在作物上产量效应及养分转化与去向等,提出科学施肥量,并进行大面积田间示范和校验是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已有研究多为宏观上计算土壤氮磷钾的收支平衡提出维持平衡的施肥量,或农田尺度上基于肥料在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效应研究及土壤养分收支平衡的计算施肥量。气候、地貌、成土母质、耕种施肥等均为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而施肥是影响土壤养分含量尤其是速效养分含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冀东燕山山前平原花生-春玉米轮作区产量效应及施肥对土壤养分演变的影响等研究尚少。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与田间示范校验试验相结合等方法,系统研究氮磷钾在花生、玉米上的产量效应及其养分的去向、土壤养分收支平衡状况,并通过田间示范试验校验提出科学施肥量。旨在理论上探讨氮磷钾在花生-春玉米轮作区的产量效应特点及减量施肥后对花生、玉米生长和产量影响,实践上提出花生、玉米减量高效施肥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氮磷钾在花生上的产量效应:不施氮、磷、钾肥均显着降低了花生各生育期的生物量和花生的产量,不施氮肥和磷肥主要通过减少花生单株果数而减产,不施钾肥主要是通过降低花生百果重而减产;-N(PK)、-P(NK)、-K(NP)、1/2P(NK)、1/2K(NP)处理花生产量分别相当于NPK处理产量的81.5%、82.2%、80.1%、86.8%、83.1%,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各施肥处理花生产量高低顺序:NPK>2/3N(PK)>1/2N(PK)>1/2P(NK)>1/2K(NP)>-P(NK)>-N(PK)>-K(NP)。1/2N(PK)、2/3N(PK)处理产量与NPK处理比较无显着变化。N、P2O5、K2O用量分别为180、90、90kg/hm2下花生产量4578.0kg/hm2,土壤氮磷钾收支表观平衡分别为:-18.67kg/hm2、20.54kg/hm2、-43.64kg/hm2,考虑土壤供氮磷钾量后的实际盈余分别为:142.83kg/hm2、35.74kg/hm2、51.51kg/hm2。基于花生是豆科植物,冀东花生产区土壤有效磷较高、速效钾较低的土壤肥力现状,花生种植中减肥增效技术为:基肥减施氮肥和磷肥、保证钾肥,推荐基肥N、P2O5和K2O用量分别为67.5-90.0、45.0-90.0和45.0-90.0kg/hm2。(2)氮磷钾在玉米上的产量效应:不施氮、磷、钾肥均显着降低了玉米各生育期的生物量和玉米的产量,不施氮肥和磷肥主要通过减少玉米穗粒数而减产,不施钾肥主要是通过降低玉米百粒重而减产;氮、磷、钾对玉米产量的贡献率为:N>P>K。其中,-N(PK)、-P(NK)、-K(NP)、1/2N(PK)、1/2P(NK)、1/2K(NP)、2/3N(PK)处理玉米生产量分别相当于NPK处理产量的80.5%、83.2%、83.7%、94.0%、94.6%、92.5%、95.1%,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各施肥处理玉米产量高低顺序:NPK>2/3N(PK)>1/2P(NK)>1/2N(PK)>1/2K(NP)>-K(NP)>-P(NK)>-N(PK)。N、P2O5、K2O用量分别为225、90、120kg/hm2下玉米产量7679.5kg/hm2,土壤氮磷钾收支表观平衡分别为:69.99kg/hm2、-4.75kg/hm2、-19.93kg/hm2,考虑土壤供氮磷钾量后的实际盈余分别为:191.93kg/hm2、29.01kg/hm2、56.42kg/hm2。基于冀东地区土壤肥力现状和肥料减半后玉米的产量状况,玉米种植中减肥增效技术为:满足氮肥和磷肥、适量补钾,推荐基肥N、P2O5、K2O用量分别为112.5-168.75、45.0-90.0和30.0-60.0kg/hm2。(3)氮肥后移:与不施肥相比,各施肥处理花生单株果数和百果重均显着增加,产量分别增加12.6%和9.9%,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与常规施肥(N、P2O5、K2O均为108kg/hm2)相比,氮肥后移处理(N、P2O5、K2O均为90kg/hm2,下针期追N34.5kg/hm2)单株果数增加5.2个,产量增加9.6%,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在氮肥后移基础上,基肥替换为有机肥1500kg/hm2,单株果数减少5.5个,产量减少9.1%,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氮素优化管理:与常规施肥(N、P2O5、K2O均为108kg/hm2)相比,减少或增加30%氮用量花生产量均无显着差异;与常规施肥相比,优化施肥(N、P2O5、K2O均为78.75kg/hm2,下针期追N 34.5kg/hm2)两示范地点产量分别增加了10.7%和5.5%,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在优化施肥基础上,基肥替换为有机肥1500kg/hm2,产量分别减少15.8%和8.3%,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推荐优化施肥方案:花生种植推荐基肥N、P2O5、K2O用量均为78.75kg/hm2,下针期追N 34.5kg/hm2。(4)花生上减量施肥:1)基肥减量:与基肥施肥量(N、P2O5、K2O均为90kg/hm2)相比,减少或增加25%基肥用量对花生生物量、单株果数、百果重和产量均无显着影响。2)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在花生上的产量效应:与有机肥1800kg/hm2相比,降低有机肥施用量会降低花生的单株果数和百果重,进而降低花生产量。3)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在花生上的产量效应:在氮磷钾总养分用量为270kg/hm2情况下,与单施化肥相比和单施有机肥相比,化肥与有机肥按照养分1:1配合施用显着增加花生单株果数和百果重,产量分别增加6.3%和17.0%,差异达到显着水平。综上所述,氮、磷、钾在花生、春玉米上的产量效应,其中不施肥均显着降低了营养生长期的生物量和产量。不施氮肥和磷肥主要通过降低花生单株果数、玉米穗粒数而减产;不施钾肥主要降低花生百果重、玉米百粒重而减产。通过基肥减量、后期氮素调控、有机无机配施实现减肥增效。
林松明[6](2020)在《玉米花生间作对花生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钙调控生理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资源环境硬约束问题加剧,花生种植面积连年缩减。玉米花生3:4间作模式因其可实现稳粮增油的目标而成为黄淮海地区一种重要间作模式。由于间作花生的生长和产量主要受弱光环境的影响,如何降低间作效应,提高花生的耐荫能力,是间作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关键。钙是花生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营养元素,合理使用钙素能明显抑制花生营养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碳代谢关键酶活性,提高光合速率和碳代谢能力;增加花生单株结果数、出仁率、果重和籽仁产量。目前关于施钙对间作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大田条件玉米花生3:4间作和花生单作模式下,以登海605和花育25为试验材料,开展了间作与单作花生冠层气候因子在生育期内及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差异研究;设置不同施钙处理(CaO 0kg.hm-2、150kg.hm-2、300kg.hm-2、450kg.hm-2),开展了钙对间作花生主要生育时期不同器官钙素吸收利用、解剖结构、光合产物积累、产量形成的影响及钙调控的机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花生间作导致间作花生冠层光照度降低,冠层相对湿度升高。通径分析发现,结荚期冠层光照度、冠层环境湿度,饱果期冠层环境湿度是限制间作花生荚果产量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2、间作显着降低了花生生育中后期单株叶面积、叶面积系数、单株干物质积累及群体干物质积累;施钙处理缓解了其降低幅度。从回归方程推算出间作中间行较适宜施钙量在306~329kg.hm-2范围内。本试验施钙量为300kg.hm-2的CaO处理获得最高荚果产量。3、间作抑制了植株茎、叶钙的吸收和积累,促进了花生地下部器官钙吸收、积累。施钙有利于花生生物量的增加,增加茎、根、果针、果壳、籽仁的钙含量,增加花生叶的钙素分配率,降低花生茎的钙素分配率,并有利于维持花生钙肥利用率。施钙提高了间作条件下花生钙素生产效率、钙肥农学利用率、钙肥偏生产力。4、间作导致了花生植株徒长、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碳代谢酶活性降低,进而影响单株饱果数、百果重,最终降低荚果产量。本试验条件下,间作施钙有效改善了花生的农艺性状、提高了叶片光合性能和碳代谢酶活性,增加了花生主茎倒三叶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花生叶片细胞膜透性,使其在生育后期仍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每公顷施钙肥300kg,间作中间行花生功能叶在补充光源条件下光合速率可达花生单作不施钙处理水平。表明间作条件下,施钙可部分缓解间作对花生产量的不利影响。5、施钙可增加间作花生叶片单位面积气孔数量和面积指数,使叶片变厚,栅栏组织变得紧密,叶片、茎的维管束数量增加;每细胞的叶绿体数增加,叶绿体和淀粉粒均变大。表明施钙可缓减间作对花生叶片气孔,叶片、茎细胞结构的负面效应。这也可能是间作条件下施钙提高花生光合物质的运输、卸载能力的生理机理。综合来看,间作条件下冠层光照度与冠层湿度为限制间作花生产量的主要微生态因子。施钙可缓解间作对花生植株形态、解剖结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增加间作花生叶片钙含量,提高花生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和相关酶活性,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延缓衰老,降低膜质过氧化程度,提高细胞膜和细胞结构的稳定性。本试验条件下,间作施CaO300kg.hm-2为最适宜施钙量。
杨然兵[7](2009)在《4HQL-2型花生联合收获机主要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花生联合收获机械的研制基本处于空白,本文针对中国花生的栽培方式和生长特点,结合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的实施,发明和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花生联合收获机。重点对花生联合收获关键装置进行了设计、理论分析和田间试验,提高了其作业性能及适应性。经农业部鉴定总站检测,整机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农业部花生收获行业标准的要求。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对花生植株随成熟期进行了拉伸、剪切和撞击的跟踪试验,并利用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了回归分析。通过对秧柄接点与柄果接点拉伸试验回归分析,确定了柄果接点拉力临界值为挖掘收获和摘果的力学设计点;由拉伸断裂临界点回归分析获得了花生力学角度上的最佳收获期;由撞击试验获得了花生果在最佳收获期内的最大撞击临界速度,为摘果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基础。2、提出了流线性挖掘原理,挖掘铲横向平面采用功能分段及样条曲线拟合设计、纵向平面采用犁铧与圆弧曲面两段组合设计,达到了挖掘横向流畅顺土、减阻降耗,纵向破土与碎土结合的目的。研制了流线性挖掘铲,通过土壤植株运动分析,获得了花生植株运动轨迹:进行了挖掘铲动力学分析,结合Ansys有限元分析获得挖掘铲空间力学特性。3、提出了柔性夹持拔取原理,研制了一种普通三带夹持机构。通过夹持拉伸试验获得了柔性夹持拉伸瞬间冲击力度;针对带型、带宽、夹持速度进行了正交方差分析,获得C型双带与D型单带最佳配置方位;与传统夹持链刚性夹持收获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相对传统夹持链刚性夹持收获方式,柔性夹持收获具有掉果率低、机构简单、运行成本低等优点。4、提出了甩捋式摘果原理。在对传统摘果机构进行试验分析基础上,根据鲜湿花生果力学特性,分析了甩捋式机构的特点及运动参数,并进行了摘果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建立了滚筒转矩方程。研制了甩捋式摘果机构及清选装置,通过两次正交回归试验建立了摘果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分离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的回归方程,并结合农业部花生收获行业标准确定了其最佳工作参数。5、针对花生生长碎石较多的土壤环境的机械化收获,研发了一种上下摆拍去土机构,通过各参数理论分析设计和田间对比试验,该机构更适合花生联合收获的去土作业。通过对挖掘收获装置与花生植株运动分析,研制了链齿式拨禾喂入机构。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夹持收获挖掘区,通过正交回归试验确定了该挖掘输送装置的最优工作参数。6、对关键部件进行了载荷和扭矩测试与分析,重点分析了挖掘装置工作空间力系与动力消耗;针对关键传动部件——第二传动轴进行了扭矩测定,分析了其工作稳定性及功率分配。从而确定了整机各作业部件的动力分配,为整机优化提供了依据。对整机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确定了在不同土壤硬度、湿度环境下作业指标的适应性,且各项试验指标完全达到了中国花生联合收获的要求。2008年11月该机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样机的夹持、去土和摘果等机构系国内外首创,总体技术达到同类机具的国际先进水平。
张冠初[8](2019)在《盐胁迫对花生生理和种子际土壤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扩大原有耕地的花生种植面积,必然加剧粮油争地的矛盾。因此开展盐碱地花生高产栽培方面的研究是提高花生总产量和解决粮油争地矛盾的可行性途径之一。在盐碱地种植花生的过程中,早期种子萌发延迟和幼苗弱小;后期花生易早衰和荚果不饱满等问题降低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采用系列浓度法比较不同品种Na+吸收动力学参数的差异,从而揭示不同品种花生耐盐性强弱的机理;设计种子际试验,设置原土、原土+NaCl、原土+花育25、原土+NaCl+花育25、原土+花育20、原土+NaCl+花育20六个处理,探明盐胁迫下种子际微生物群落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为盐碱地花生促早发、保全苗提供理论指导;采用土柱试验,设置原土+花育25(HY25CK)、原土+花育20(HY20CK)、原土+0.15%NaCl+花育25(HY25S1)、原土+0.15%NaCl+花育20(HY20S1)、原土+0.3%NaCl+花育25(HY25S2)、原土+0.3%NaCl+花育20(HY20S2),测定光合、荧光、光合同化物积累与分配、代谢酶活性、根系构型、荚果发育动态、果柄、籽仁超微结构的变化,明确花生对盐胁迫的响应,从而为盐碱地种植花生高产、稳产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Na+吸收动力学试验得出:不同品种的Na+吸收动力学参数存在差异,其可以作为评价花生耐盐性强弱的指标。花生对Na+的吸收分为低亲和吸收系统和高亲和吸收系统。低盐条件下,花育25(HY25)和花育20(HY20)两个品种Na+排斥率均在85%左右,Km较小,属于高亲和吸收系统,Na+的吸收速率较低,排斥率高,对花生生长危害弱;高盐条件下,HY25的Na+吸收速率低于HY20,同时Na+排斥率高于HY20,低的Na+吸收速率和高的Na+排斥率是HY25耐盐性强于HY20的原因之一。2.种子际试验得出:盐胁迫和种子均会影响种子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相对丰富度。在属水平上,盐胁迫降低了土壤中Adhaeribacter、Azohydromonas、Bdellovibrio(蛭弧菌)、Flavisolibacter、Gemmatirosa、Microvirga、Noviherbaspirllum、Peredibacter、Ramlibacter、Rubellimicrobium等微生物菌落的相对丰富度,其中Azohydromonas菌落具有固氮作用。盐胁迫增加了土壤中Bacillus(芽孢杆菌)、Pseudarthrobacter、Saccharothris、Sporocytophaga(生孢噬纤维菌)等微生物菌落的相对丰富度。种子增加了种子际土壤Azohydromonas、Bacillus(芽孢杆菌)、Massilia(马西利亚菌)、Microvirga、Noviberbaspirillum、Pseudarhrobacter、Rubellimicrobium的相对丰富度,降低了种子际土壤Adhaeribacter、Flavisolibacter、Gemmatirosa、Peredibacter、Sacharothrix等微生物群落的相对丰富度。非盐胁迫下和盐胁迫下,种子均增加了种子际Adhaeribacter的相对丰富度。种子和盐胁迫互作增加了种子际Adhaeribacter的相对丰富度。种子和盐胁迫互作降低了种子际Azohydromonas、Sacharothrix、Microvirga、Noviberbaspirillum、Rubellimicrobium等微生物菌落的相对丰富度。盐胁迫降低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种子增加了种子际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3.土柱试验得出:盐胁迫抑制了花生的生长发育,花生通过调节自身代谢和改变根系构型来适应盐胁迫。盐胁迫增加了叶片的NPQ,降低了叶片的Pn、SPAD、qP、Fv/Fm、ΦPSII、单株叶面积。盐胁迫降低了根系的干重、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同品种S1和S2处理的根系均集中分布在0-40 cm土壤层中。4.盐胁迫增加了叶片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O2-含量增加,SOD、CAT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SS、SPS、NR、GS、GDH活性降低。盐胁迫增加了苗期根中氮、磷含量,降低了茎和叶中氮、磷的含量,降低了根茎叶中钾、钙、铁、铜、锌含量;收获期时,盐胁迫降低了叶和果仁中氮、锌含量,增加了果仁和果皮中钾、钙、铁含量。5.盐胁迫下,花生通过改变不同器官的光合同化物的分配比例以适应胁迫,营养生长阶段,茎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增加,叶片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减少;在生殖生长的早期阶段,荚果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增加。盐胁迫下,花生果柄维管束中木质泊壁细胞大量出现和籽仁中脂体、蛋白体发生不规则变化可能是盐胁迫导致荚果饱满度下降的原因。荚果干重和籽粒干重的Vmax下降,但荚体积变小,以保持盐胁迫下的种子饱满度。盐胁迫降低了百仁重、百果重、出米率,降低花生籽仁中蛋白质、脂肪含量,增加了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O/L值。6.HY25和HY20耐盐性因盐胁迫浓度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与CK比较,0.15%盐胁迫下,HY25和HY20部分生理指标存在差异,而在0.3%盐胁迫下无差异。盐胁迫下,与CK相较,品种间的生理生化指标和根系构型的差异可能是HY25耐盐性高于HY20的原因。
赵英杰,刘建玲,张月博,刘书娥,孙海军[9](2019)在《氮磷钾在冀东春花生上的产量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解决花生生产中肥料用量高、养分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为花生减量施肥提供依据,采用肥料定位试验研究氮、磷、钾对冀东春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磷、钾肥均显着降低了花生营养生长期的生物量和花生的产量,不施氮肥和磷肥主要通过减少花生单株果数而减产,不施钾肥主要是通过降低花生百果质量而减产;氮、磷、钾对花生产量的贡献率为:K> N> P。其中,-N(PK)、-P(NK)、-K(NP)、1/2P(NK)、1/2K(NP)处理花生产量分别相当于NPK处理产量的81. 9%,82. 3%,81. 2%,86. 2%,83. 7%,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各施肥处理花生产量高低顺序:NPK> 2/3N(PK)> 1/2N(PK)> 1/2P(NK)> 1/2K(NP)>-P(NK)>-N(PK)>-K(NP)。1/2N(PK)、2/3N(PK)处理产量与NPK处理比较无显着变化。N、P2O5、K2O用量分别为180,90,90 kg/hm2,花生产量4 590. 6 kg/hm2,土壤氮磷钾收支表观平衡分别为:-9. 4%,109. 5%,-36. 9%,考虑土壤供氮磷钾量后的实际盈余分别为:71. 9%,190. 5%,43. 5%。基于花生是豆科植物,冀东花生产区土壤有效磷较高、速效钾较低的土壤肥力现状,花生种植中减肥增效技术为:基肥减施氮肥和磷肥、保证钾肥,推荐基肥N、P2O5和K2O用量分别为67. 5~90. 0 kg/hm2,45. 0~90. 0 kg/hm2和45. 0~90. 0 kg/hm2。
肖嵘[10](2010)在《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花生的主产国和主要贸易国之一。在中国农作物中,花生是单产、总产和出口创汇最高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中国花生产品具备资源桌赋的比较优势,但它在国际贸易中表现出的优势远小于其资源禀赋优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怎样改变这种局面?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究竟处于什么水平以及如何提升其水平?这值得我们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文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和比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在大量搜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采取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中国花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原料花生、花生食品、花生油和花生饼在内的4种主要花生产品,参照系为世界花生产品主要出口国(中国、美国、阿根廷、印度)和中国花生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欧盟市场、日本市场、俄罗斯市场、东盟市场、韩国市场)。全部研究分为5大部分,包括8个章节,对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分析,测算了影响国际贸易的程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第1部分是导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了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框架结构以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部分构建了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和第5章。第2章综述了相关理论依据——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分析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第3章从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生产技术、生产布局5个方面阐述了世界及中国花生产品的生产发展概况,并从贸易量和贸易额、进出口品种结构、进出口地区结构3个方面阐述了世界及中国花生产品的贸易发展概况,发现中国花生产品的总产量和出口量均位于世界第一,是世界花生产品的主产国和主要贸易国。第4章对中国花生产品的生产要素条件、生产成本、价格、品质、安全卫生、相关产业、国家政策7个因素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生产要素条件、生产成本和价格基本上对国际竞争力产生正面影响,而品质、安全卫生、相关产业和国家政策更多的是带来非正面影响。第5章介绍了国际竞争力指标综合评价法的实践研究和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构建了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说明了14项评价指标的具体度量方法。第3部分根据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国际竞争力绩效实现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整体上看,中国花生产品的竞争力仅次于阿根廷,而强于美国、印度;分品种看,原料花生和花生食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对强,花生油和花生饼的国际竞争力相对弱;从主要出口市场上的情况看,在日本、韩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基本保持强势平稳状态,在欧盟、俄罗斯、东盟市场上的竞争力有逐渐下降趋势;从影响因素上看,在国内资源成本、价格、生产率上具有明显优势,在质量上具有一定优势,而在安全卫生、政府政策上则没有优势。第4部分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原理构造了单一市场模型和单一产品模型,测算出中国花生产品竞争力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发现中国花生产品的竞争力正在下滑,其出口贸易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世界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第5部分根据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从生产效率、质量安全、相关产业和政府政策4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二、花生果播增产效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花生果播增产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长期施用无机肥对红壤旱地养分和结构及花生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样品采集与制备 |
1.3 样品分析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期施用无机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2.2 长期施用无机肥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
2.3 长期施用无机肥对土壤结构和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2.3.1 长期施用无机肥对土壤有机质、无定形氧化铁铝含量的影响 |
2.3.2 长期施用无机肥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特性与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3 讨 论 |
(3)豫东平原高产花生施用氮磷钾肥增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田间试验概况 |
1.3 数据统计分析与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花生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2.2 氮磷钾施肥量与花果产量之间的回归关系 |
2.2.1 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 |
2.2.2 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 |
2.2.3 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 |
3 结论与讨论 |
(4)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花生收获机械现状 |
1.2.2 国内花生收获机械现状 |
1.2.3 国内花生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收获工艺流程与总体设计 |
2.1 我国花生种植农艺和生物学特征 |
2.1.1 种植农艺 |
2.1.2 生物学特征 |
2.2 设计要求 |
2.3 收获工艺流程设计 |
2.3.1 花生联合收获作业模式选定 |
2.3.2 摘果形式(全喂入与半喂入)比较与选定 |
2.3.3 花生起秧方式 |
2.3.4 其他作业工序与部件 |
2.3.5 整机作业流程和部件组成 |
2.4 总体设计 |
2.4.1 整机布置方案及工作过程 |
2.4.2 行走方式(轮式与履带式比较) |
2.4.3 传动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挖—拔组合式起秧装置的研究 |
3.1 分禾装置设计 |
3.2 扶禾装置设计 |
3.2.1 结构设计 |
3.2.2 扶禾链条速度的研究 |
3.2.3 花生秧蔓扶禾过程分析 |
3.3 夹持输送链设计 |
3.3.1 结构设计 |
3.3.2 夹持输送链速度 |
3.4 挖掘铲的设计 |
3.5 扶禾器、挖掘铲、夹持链的配置位置 |
3.5.1 满足的作业要求 |
3.5.2 位置关系的初步确定 |
3.5.3 花生起秧性能验证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土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
4.1 清土装置类型与特点 |
4.2 清土装置类型的选择 |
4.3 花生植株在清土段的运动分析 |
4.3.1 清土装置结构设计 |
4.3.2 拍土板运动解析 |
4.3.3 清土运动过程分析 |
4.3.4 花生果系在清土通道受拍击次数 |
4.4 拍土板主要参数的确定 |
4.4.1 拍土角振幅和清土频率 |
4.4.2 清土通道长度 |
4.4.3 拍土板与夹持链的位置配置 |
4.4.4 拍土板高度 |
4.4.5 拍土板内侧面材料选定 |
4.5 清土装置的参数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摘果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
5.1 摘果装置总体结构设计 |
5.2 半喂入花生摘果试验台的设计 |
5.3 摘果辊筒与夹持输送链配置方式 |
5.3.1 平行配置方式 |
5.3.2 倾斜配置方式 |
5.4 摘果过程运动特性分析 |
5.4.1 摘果叶片结构与摘果机理简析 |
5.4.2 理想摘果过程(果系位置状态) |
5.4.3 摘果频率 |
5.4.4 摘果强度 |
5.5 摘果装置的优化试验 |
5.5.1 摘果叶片形式 |
5.5.2 摘果辊筒叶片个数 |
5.5.3 双摘果辊筒配置方式 |
5.5.4 摘果叶片结构参数研究 |
5.5.5 摘果作业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6 单因素试验 |
5.5.7 摘果作业性能的响应曲面法优化试验 |
5.5.8 摘果过程防地膜缠绕技术研究 |
5.5.9 优化试验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秧蔓抛送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
6.1 秧蔓抛送装置总体结构设计 |
6.2 夹持链、抛送链型号选定 |
6.3 夹持链、抛秧链、压板的三角区设计 |
6.3.1 夹持链、抛秧链夹角 |
6.3.2 压板形状及其与夹持链、抛秧链的距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整机性能试验与作业参数优化 |
7.1 样机制造与特点 |
7.2 主要性能指标 |
7.3 收获时间对作业性能的影响试验 |
7.3.1 试验对象 |
7.3.2 试验设备和仪器 |
7.3.3 试验方法和试验内容 |
7.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7.4 土壤含水率对作业性能的影响试验 |
7.4.1 试验对象 |
7.4.2 试验设备和仪器 |
7.4.3 试验方法和试验内容 |
7.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7.5 机器主要参数对作业性能的影响试验与参数优化 |
7.5.1 试验设计与试验结果 |
7.5.2 试验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内容 |
8.3 后续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论文中所应用的主要程序 |
二、主要相关获奖证书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相关成果 |
一、相关获奖成果 |
二、发表相关论文 |
三、申请或授权相关专利 |
四、其它奖励 |
(5)花生—春玉米轮作的肥料效应及减量优化施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肥料施用状况 |
1.2.2 肥料利用率 |
1.2.3 土壤养分状况 |
1.2.4 农田养分平衡 |
1.2.5 肥料的产量效应 |
1.2.6 合理施肥量的确定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长期施肥对花生玉米产量效应的影响 |
2.1.1 试验地点及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2 花生氮素调控试验 |
2.3 减量施肥在花生上的产量效应 |
2.3.1 基肥减量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2.3.2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在花生上的产量效应 |
2.3.3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在花生上的产量效应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氮磷钾对花生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
3.1.1 氮磷钾对花生生长的影响 |
3.1.2 氮磷钾对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3 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氮、磷、钾收支平衡 |
3.1.4 花生中氮、磷、钾养分分配 |
3.2 氮磷钾在玉米上的产量效应及养分收支平衡 |
3.2.1 氮磷钾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3.2.2 氮磷钾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3 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氮、磷、钾收支平衡 |
3.2.4 玉米中氮、磷、钾养分分配 |
3.3 花生上氮素优化管理 |
3.3.1 氮素后移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 |
3.3.2 氮素优化管理在花生上的产量效应 |
3.4 减量施肥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3.4.1 基肥减量对花生生长的影响 |
3.4.2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3.4.3 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氮磷钾在花生上的产量效应 |
4.1.1 氮磷钾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1.2 土壤氮磷钾收支平衡及氮磷钾推荐用量 |
4.2 氮磷钾在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
4.2.1 氮磷钾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2.2 土壤氮磷钾收支平衡及氮磷钾推荐用量 |
4.3 花生上的氮素调控 |
4.4 花生上减量施肥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6)玉米花生间作对花生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钙调控生理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玉米花生间作发展历史 |
1.2.2 玉米花生间作对系统光温资源利用研究现状 |
1.2.3 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光合生理特性研究现状 |
1.2.3.1 作物的光合作用与光合产物 |
1.2.3.2 间作条件下花生光合作用与光合产物转运的影响研究 |
1.2.4 玉米花生间作对群体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
1.2.5 玉米花生间作氮磷铁营养吸收研究 |
1.2.6 钙肥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
1.2.7 作物弱光胁迫下对钙肥的响应研究 |
1.3 研究切入点与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玉米间作花生冠层微环境变化及其与荚果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区自然条件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1.3.1 冠层透光率的测定 |
2.1.3.2 冠层光照强度的测定 |
2.1.3.3 冠层环境温、湿度的测定 |
2.1.3.4 产量测定与调查 |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玉米花生宽幅间作对花生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
2.2.2 玉米花生宽幅间作对花生冠层光照强度的影响 |
2.2.2.1 花生关键生育时期冠层光照强度的差异 |
2.2.2.2 花生关键生育时期冠层光照度日变化规律 |
2.2.3 玉米花生宽幅间作对花生冠层温度的影响 |
2.2.3.1 冠层上午9:00—11:00 平均温度的差异 |
2.2.3.2 冠层温度日变化规律 |
2.2.4 玉米花生宽幅间作对花生冠层相对湿度的影响 |
2.2.4.1 花生关键生育时期冠层相对湿度的变化 |
2.2.4.2 花生关键生育时期冠层相对湿度日变化规律 |
2.2.5 玉米花生宽幅间作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及其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2.6 不同冠层微环境因子与间作花生荚果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2.2.7 不同冠层微环境因子与花生荚果产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 |
2.2.8 不同冠层微环境因子与花生荚果产量的通径分析 |
2.3 讨论 |
2.3.1 与玉米间作的花生的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变化 |
2.3.2 间作花生冠层微环境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施钙量对间作花生产量形成与钙肥利用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3.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
3.1.3.2 植株农艺性状调查 |
3.1.3.3 叶面积及叶面积系数的测定 |
3.1.3.4 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测定 |
3.1.3.5 钙含量测定 |
3.1.3.6 相关计算方法(王建国等,2017)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施钙量对间作花生荚果产量的影响 |
3.2.2 不同施钙量对间作花生荚果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3 钙量对间作花生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4 不同施钙量对间作花生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5 群体叶面积指数与荚果产量的关系 |
3.2.6 不同施钙量对间作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7 群体干物质积累与荚果产量的关系 |
3.2.8 不同施钙量对间作花生饱果成熟期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3.2.9 不同施钙量对间作花生植株钙含量的影响 |
3.2.10 不同施钙量对间作花生植株钙积累量的影响 |
3.2.11 不同施钙量对间作花生植株各器官钙素分配率的影响 |
3.2.12 不同施钙量对间作花生钙积累量的影响 |
3.2.13 不同施钙量对间作花生钙肥利用率的影响 |
3.2.14 花生钙积累量与荚果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钙肥及间作对花生荚果产量的影响 |
3.3.2 钙肥及间作对花生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3 钙肥及间作对花生LAI的影响 |
3.3.4 钙肥及间作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
3.3.5 钙肥及间作对花生钙吸收分配特性的影响 |
3.3.6 钙肥及间作对花生钙肥利用率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施钙对间作花生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糖代谢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1.3.1 叶片光合参数的测定 |
4.1.3.2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4.1.3.3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4.1.3.4 蔗糖含量与酶活性测定 |
4.1.3.5 叶片保护酶活性及膜透性的测定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钙对间作花生生育后期功能叶光合性能的调控 |
4.2.1.1 施钙对间作花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4.2.1.2 施钙对间作花生生育后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1.3 施钙对间作花生饱果成熟期叶片叶绿素荧光学参数的影响 |
4.2.1.4 施钙对间作花生生育后期叶片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2.2 施钙对间作花生生育后期叶片糖代谢的调控 |
4.2.2.1 施钙对间作花生生育后期叶片蔗糖含量的影响 |
4.2.2.2 施钙对间作花生生育后期叶片SS和SPS活性的影响 |
4.2.3 施钙对间作花生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特性的调控 |
4.2.3.1 施钙对间作花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3.2 施钙对间作花生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4.2.3.3 施钙对间作花生叶片氧化氢酶酶活性的影响 |
4.2.3.4 施钙对间作花生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钙肥对间作花生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
4.3.2 钙肥对间作花生碳代谢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3.3 钙肥对间作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
4.3.4 钙肥对间作花生衰老特性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施钙对间作花生不同器官解剖结构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3.1 花生叶片气孔观察与测量方法 |
5.1.3.2 花生植株细胞显微结构观察方法 |
5.1.3.3 花生叶片细胞超显微结构观察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施钙对间作花生叶片气孔数量的影响 |
5.2.2 施钙对间作花生叶片细胞结构显微和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
5.2.2.1 施钙对间作花生叶片细胞结构显微的影响 |
5.2.2.2 施钙对间作花生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5.2.3 施钙对间作花生主茎细胞显微结构的影响 |
5.2.4 施钙对间作花生果针细胞显微结构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施钙对间作花生气孔发育的影响 |
5.3.2 施钙对间作花生叶片细胞显微结构的影响 |
5.3.3 施钙对间作花生茎维管束的影响 |
5.3.4 施钙对间作花生果针显微结构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4HQL-2型花生联合收获机主要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中的符号及其含义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中国花生生产现状 |
1.1.2 中国花生的种植方式 |
1.2 花生收获机械化现状 |
1.2.1 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外花生收获机械的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花生联合收获机总体设计方案 |
2.1 花生联合收获机关键装置设计方案选择 |
2.1.1 挖掘装置设计方案 |
2.1.2 输送装置设计方案 |
2.1.3 挖掘输送装置设计方案选定 |
2.1.4 摘果装置设计方案及选定 |
2.2 花生联合收获机总体方案设计 |
2.2.1 整机设计方案 |
2.2.2 传动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花生力学特性分析 |
3.1 花生植株力学特性试验与分析 |
3.1.1 花生植株接点拉伸试验与分析 |
3.1.2 花生植株拉伸与剪切试验与分析 |
3.1.3 花生果剪切试验与分析 |
3.2 花生果撞击试验 |
3.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备制作 |
3.2.2 撞击试验结果分析 |
3.3 花生力学试验结论与分析 |
3.4 最佳收获期田间试验调查与统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花生挖掘输送装置的设计与优化设计 |
4.1 花生联合收获挖掘输送装置总体设计 |
4.2 挖掘铲的设计及参数优化 |
4.2.1 挖掘铲结构 |
4.2.2 土壤与花生植株运动分析 |
4.2.3 土壤力学分析 |
4.2.4 土壤与挖掘铲相互作用有限元分析 |
4.3 三带夹持结构试验设计及参数优化 |
4.3.1 三带夹持装置参数 |
4.3.2 三带夹持装置性能试验 |
4.3.3 田间对比试验 |
4.4 去土装置结构设计与运动分析 |
4.4.1 去土装置整体结构设计 |
4.4.2 试验与结果分析 |
4.5 拨禾装置设计与花生植株运动分析 |
4.5.1 拨禾装置 |
4.5.2 花生植株运动分析 |
4.5.3 夹持收获装置工作参数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摘果清选分离系统优化设计与分析 |
5.1 甩捋式摘果系统设计 |
5.1.1 摘果滚筒及辅助装置设计及分析 |
5.1.2 摘果滚筒动力学分析 |
5.1.3 分离与清选装置设计 |
5.2 田间试验及分析 |
5.2.1 摘果装置性能参数数学模型及分析 |
5.2.2 分离与清选装置性能参数数学模型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整机关键部件动力分析与田间性能试验 |
6.1 花生联合收获装置所受载荷的测定与分析 |
6.1.1 功率消耗分析 |
6.1.2 试验测试系统设计 |
6.1.3 挖掘部件竖直轴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6.1.4 第二传动轴扭矩的测定与分析 |
6.2 整机田间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和成果 |
7.2 今后的研究方向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论文部分试验结果 |
附录二 专利及鉴定证书等 |
(8)盐胁迫对花生生理和种子际土壤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花生生产现状 |
1.1.2 盐碱地概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动力学在农业上的应用 |
1.2.2 种子际 |
1.2.3 植物根系构型的研究 |
1.2.4 盐胁迫对作物的伤害 |
1.2.5 胁迫对植物超微结构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品种花生Na~+吸收动力学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4 数据处理及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品种花生Na~+吸收动力学参数 |
2.2.2 盐胁迫对不同品种花生Na~+、K~+含量和Na~+/K~+比值的影响 |
2.2.3 盐胁迫对不同品种花生Na~+排斥率的影响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Na~+吸收的阶段性和排斥性能 |
2.3.2 Na~+吸收在盐胁迫中的作用 |
第三章 盐胁迫对花生种子际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样品测序数据评估结果 |
3.2.2 样品OTU分布 |
3.2.3 物种注释及分类学分析 |
3.2.4 Alpha多样性分析 |
3.2.5 不同处理的Beta多样性分析 |
3.2.6 组间差异显着性分析 |
3.2.7 方差分析 |
3.2.8 种子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3.2.9 萌发种子吸水速率的变化 |
3.2.10 盐胁迫下萌发种子内含物的变化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盐胁迫对花生光合特性、根系构型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4.1.4 数据统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生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 |
4.2.2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
4.2.3 单株叶面积变化 |
4.2.4 叶片SPAD值变化 |
4.2.5 不同土层根系干重及分配的变化 |
4.2.6 不同土层根长的变化 |
4.2.7 不同土层根表面积的变化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盐胁迫对花生抗氧化酶、碳氮代谢酶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5.1.4 数据统计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盐胁迫下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
5.2.2 叶片抗氧化酶活性、O_2~-、MDA含量的变化 |
5.2.3 叶片碳氮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
5.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盐胁迫对养分吸收积累规律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6.1.4 数据统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盐胁迫对果柄超微结构的影响 |
6.2.2 盐胁迫对籽仁超微结构的影响 |
6.2.3 盐胁迫对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6.3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盐胁迫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设计 |
7.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7.1.4 数据统计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盐胁迫对各器官光合同化物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7.2.2 盐胁迫对荚果和果仁发育动态的影响 |
7.2.3 盐胁迫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7.3 讨论与结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氮磷钾在冀东春花生上的产量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设计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磷钾对花生生长的影响 |
2.2 氮磷钾对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氮、磷、钾收支平衡 |
2.4 不同施肥下氮、磷、钾在花生中的分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氮磷钾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2 土壤氮磷钾收支平衡及氮磷钾推荐用量 |
(10)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
1.2.3 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框架结构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比较优势的内涵 |
2.1.1 古典经济学时期比较优势的涵义是比较成本 |
2.1.2 新古典经济学时期比较优势的涵义是机会成本 |
2.1.3 现代经济学时期强调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和动态性 |
2.2 竞争优势的内涵 |
2.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3.1 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2.3.2 国际竞争力的发展阶段 |
2.4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
2.4.1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区别与联系 |
2.4.2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国际竞争力形成的源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世界及中国花生产品的生产与贸易发展概况 |
3.1 世界花生产品的生产与贸易发展概况 |
3.1.1 世界花生生产发展概况 |
3.1.2 世界花生产品的贸易概况 |
3.2 中国花生产品的生产与贸易发展概况 |
3.2.1 中国花生生产发展概况 |
3.2.2 中国花生产品的贸易概况 |
3.3 中国花生产品在国际上的地位 |
3.3.1 花生生产的国际地位 |
3.3.2 花生产品贸易的国际地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1 花生的生产要素条件 |
4.1.1 自然资源 |
4.1.2 劳动力资源 |
4.1.3 资本物质投入要素 |
4.1.4 科学技术 |
4.2 花生的生产成本 |
4.3 花生产品的价格 |
4.3.1 生产者价格 |
4.3.2 出口价格 |
4.4 花生的品质 |
4.4.1 花生品种 |
4.4.2 花生的质量 |
4.5 花生的安全卫生 |
4.5.1 黄曲霉毒素污染 |
4.5.2 农药残留污染 |
4.5.3 重金属污染 |
4.6 花生的相关产业 |
4.6.1 花生种业 |
4.6.2 花生加工业 |
4.6.3 外贸出口业 |
4.7 国家政策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5.1 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
5.2 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5.2.1 科学性原则 |
5.2.2 系统性原则 |
5.2.3 动态性原则 |
5.2.4 可操作性原则 |
5.2.5 独立性原则 |
5.2.6 趋同性原则 |
5.2.7 可比性原则 |
5.3 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4 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度量方法 |
5.4.1 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 |
5.4.2 国际竞争力分析指标 |
5.5 本文数据来源和参照系的说明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 |
6.1 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分析 |
6.1.1 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
6.1.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6.1.3 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
6.1.4 市场渗透率分析 |
6.2 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指标分析 |
6.2.1 成本分析 |
6.2.2 价格分析 |
6.2.3 质量分析 |
6.2.4 安全分析 |
6.2.5 生产率分析 |
6.2.6 世界花生主要出口国政策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花生产品竞争力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
7.1 模型的构造 |
7.1.1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的原理 |
7.1.2 单一产品模型的构造 |
7.1.3 单一市场模型的构造 |
7.2 中国花生主要出口产品的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7.2.1 原料花生 |
7.2.2 花生油 |
7.2.3 花生食品 |
7.2.4 花生饼 |
7.3 中国花生主要出口市场的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7.3.1 欧盟 |
7.3.2 日本 |
7.3.3 俄罗斯 |
7.3.4 东盟 |
7.3.5 韩国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提升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
8.1 增加中国花生产量,提高花生生产效率 |
8.1.1 科学运用间作套种模式,化解花生与争地作物的矛盾,开发花生种植的土地资源潜力 |
8.1.2 推广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提高花生单产水平 |
8.1.3 大力推进花生机械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
8.2 提高中国花生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
8.2.1 调整花生育种目标,加强花生良种的选育和推广 |
8.2.2 优化花生生产布局,建设优质专用花生基地 |
8.2.3 建立花生产品标准化体系,提高卫生安全检验检测能力 |
8.2.4 加强花生黄曲霉毒素等污染的综合治理 |
8.3 大力推进花生产品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
8.3.1 提高花生产品加工水平 |
8.3.2 健全花生产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8.3.3 增强外贸出口能力 |
8.4 出台适当的补贴政策,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花生果播增产效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花生果播增产效应分析[J]. 郭锦明,李凤霞,齐佰娟. 中国油料, 1992(04)
- [2]长期施用无机肥对红壤旱地养分和结构及花生产量的影响[J]. 姜灿烂,何园球,李辉信,李成亮,刘晓利,陈平帮,王艳玲. 土壤学报, 2009(06)
- [3]豫东平原高产花生施用氮磷钾肥增产效应研究[J]. 王红军,张静,皇甫自起,张慎举,郭振升. 中国农学通报, 2017(13)
- [4]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关键技术研究[D]. 胡志超.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
- [5]花生—春玉米轮作的肥料效应及减量优化施肥技术研究[D]. 赵英杰.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6]玉米花生间作对花生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钙调控生理机理研究[D]. 林松明.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7]4HQL-2型花生联合收获机主要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 杨然兵. 沈阳农业大学, 2009(01)
- [8]盐胁迫对花生生理和种子际土壤特性的影响[D]. 张冠初.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9]氮磷钾在冀东春花生上的产量效应研究[J]. 赵英杰,刘建玲,张月博,刘书娥,孙海军. 华北农学报, 2019(04)
- [10]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 肖嵘.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