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政治的十个不等式(论文文献综述)
金银焕[1](1996)在《讲政治的十个不等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讲政治的十个不等式●金银焕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特有优势,也是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一个时期以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要讲政治,得到了广大干部的拥护和支持。但是,也有一些同志在思想上仍存有不少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亟待澄...
唐勇[2](2007)在《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讲政治”思想是江泽民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江泽民关于“讲政治”的思想是由江泽民在一系列关于“讲政治”的讲话、谈话、论述和观点以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讲政治”的重要文献所形成的严整的理论体系。江泽民关于“讲政治”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讲政治”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关于“讲政治”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是江泽民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党的建设角度,力图对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研究。研究江泽民关于“讲政治”的思想,对于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推动新时期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这一部分主要探讨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阐述了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关于“讲政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本文主要从世情、国情和党情三个角度予以了论述。所谓世情,主要指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所谓国情,主要包括了三个“新”,即中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新变更、人民群众利益关系的新调整、人民群众对自身发展的新要求等;所谓党情,本文主要指出了四个“考验”,分别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考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考验、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考验、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考验等。关于“讲政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渊源,本文主要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主要领导人关于“讲政治”的观点、学说和论述,认为这些观点、学说和论述对于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关于“讲政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本文主要涉及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活动以及江泽民个人的政治实践活动两个方面,认为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实践活动,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才能够真正得以创新和发展。第二部分: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的系统理论。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它主要涵盖了江泽民关于“讲政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等要素。关于“讲政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主要从党的优良传统、现实任务、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等四个方面作了论述,分别为:“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讲政治”对共产党人来说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讲政治”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等。关于“讲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依据江泽民对政治内涵所作的界定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发,即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等。政治方向是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大方向,在狭义上即政治路线;政治立场从根本上就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立场;政治观点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内在地也包含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政治纪律,核心的就是必须自觉坚持和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政治鉴别力就是对已经出现的政治现象进行甄别、分析、判断,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政治敏锐性要求能够透过政治现象识别本质,及时、准确地判断政治是非;能及时从一些处于萌芽或苗头状态的现象和问题中,发现和确定其趋势、走向、性质,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关于“讲政治”的基本要求,本文认为主要包括必须坚持讲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讲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以及讲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的政治等四个要求。第三部分: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这一部分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了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价值方面,本文主要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讲政治”思想、赋予政治文明的社会主义时代内涵、拓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领域和勾勒“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雏形等四个方面作了阐释;在实践意义方面,本文主要从指导开展党的“三讲”教育活动、提升领导干部队伍政治素质、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等四方面进行了论述。
金银焕[3](1997)在《讲政治的十个不等式》文中认为 一个时期以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要讲政治,得到了广大干部的拥护和支持。但是,也有一些同志在思想上仍存有不少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亟待澄清。一、精神文明建设≠"软任务"。有些同志以为,"物质文明建设实打实,是硬指标,精神文明建设空对空,是软任务。"偏重追求物质文明建设指标,而对精神文
二、讲政治的十个不等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讲政治的十个不等式(论文提纲范文)
(2)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关于“讲政治”内涵的研究 |
1.2 关于“讲政治”指导思想的研究 |
1.3 关于领导人“讲政治”思想的研究 |
1.4 关于“讲政治”重大意义的研究 |
1.5 关于“讲政治”实践的研究 |
第2章 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1 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
2.1.1 国际发展的新局势 |
2.1.2 当代中国的新变化 |
2.1.3 党执政面临的新考验 |
2.2 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渊源 |
2.2.1 马恩列斯关于讲“政治”的观点 |
2.2.2 毛泽东关于讲“政治”的学说 |
2.2.3 邓小平关于讲“政治”的论述 |
2.3 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 |
2.3.1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活动 |
2.3.2 江泽民个人的政治实践活动 |
第3章 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的系统理论 |
3.1 关于“讲政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3.1.1 “讲政治 |
3.1.2 “讲政治是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 |
3.1.3 “讲政治对共产党人来说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
3.1.4 “讲政治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
3.2 关于讲“政治”的主要内容 |
3.2.1 政治方向 |
3.2.2 政治立场 |
3.2.3 政治观点 |
3.2.4 政治纪律 |
3.2.5 政治鉴别力 |
3.2.6 政治敏锐性 |
3.3 关于“讲政治”的基本要求 |
3.3.1 “必须坚持讲马克思主义的政治” |
3.3.2 “必须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
3.3.3 “必须坚持讲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 |
3.3.4 “讲政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
第4章 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4.1 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的理论价值 |
4.1.1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讲政治”思想 |
4.1.2 赋予政治文明的社会主义时代内涵 |
4.1.3 拓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领域 |
4.1.4 勾勒“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雏形 |
4.2 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的实践意义 |
4.2.1 指导开展“三讲”教育活动 |
4.2.2 提升领导干部队伍政治素质 |
4.2.3 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4.2.4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活动 |
四、讲政治的十个不等式(论文参考文献)
- [1]讲政治的十个不等式[J]. 金银焕. 社会科学家, 1996(06)
- [2]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思想研究[D]. 唐勇. 西南大学, 2007(06)
- [3]讲政治的十个不等式[J]. 金银焕. 学理论, 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