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滞回特性及其建模

土壤的滞回特性及其建模

一、土的滞回特性及其模型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洁[1](2020)在《考虑非比例阻尼和滞回耗能的基础隔震结构损伤谱研究》文中认为损伤谱综合考虑了结构的首次超越破坏、低周疲劳破坏及滞回耗能的特征,能够较好地反映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实际破坏程度,具有便捷性和直观性,因而备受关注。近几年,国内学者开始对隔震结构损伤谱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考虑压-剪相关性及拉效应的隔震支座损伤模型,但对于隔震结构损伤谱理论体系的研究目前尚不完善。隔震结构的损伤谱理论体系,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此时着手建立适合长周期和考虑隔震结构非比例阻尼情况下的损伤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建立表征隔震结构损伤谱的计算公式,研究损伤谱的变化趋势,以便服务于工程实践。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表征隔震结构的三种分析模型。包括单质点模型、双质点模型及有限元模型。(2)建立基于Bouc-Wen模型的非线性单质点损伤谱的计算公式,并用增量Newmark-β法推导了求解过程,利用MATLAB编程求解。(3)非线性单质点损伤谱研究及计算公式的验证。选取El-centro波、Taft波、Northrige波和Kobe波,研究?=0.05时拟加速度谱值(Preso)与加速度谱值(Abs)两种谱的差异性对非线性单质点体系损伤谱的影响,并选用Northrige波和Kobe波对特定周期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将得出的结构损伤值与基于Bouc-Wen模型非线性单质点损伤谱评估得到的损伤值进行比较,发现其值吻合较好,验证了非线性单质点损伤谱计算公式的准确性与合理性。(4)非线性双质点损伤谱的建立。采用分区瑞利阻尼模型,给出考虑非比例阻尼的双质点隔震体系线性反应谱计算公式;利用滞变阻尼模型建立表征隔震结构的非线性双质点损伤谱的计算公式;用状态空间法表示动力方程并采用MATLAB编程,Runge-Kutta法求解,得到基础隔震结构损伤谱。(5)隔震结构双质点模型损伤谱的研究。采用大数据统计法,考虑地震记录的随机性,研究了四类场地近场脉冲地震下双质点损伤谱的变化趋势。并得出结论:四类场地条件下,损伤谱的谱形规律都是相似的,均为下降的趋势,且在4s前,场地类别对结构的损伤谱产生明显的影响,响应随着周期的增加而减小,在4s后逐渐趋于平缓,损伤值最终皆趋向于某一定值。

梁叶[2](2019)在《不同类型密肋复合墙体受力性能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密肋复合板结构是我国墙体改革、建筑节能、绿色环保以及住宅产业化要求的产物,是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体系发展过程中,为适应中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对抗侧刚度和承载力需求,在多层结构中适用性较好的正交正放密肋复合墙体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正交斜放密肋复合墙体,此结构体系不仅能够优化墙体传力路径、提高材料利用率,同时兼顾竖向和水平承载力。对正交斜放密肋复合墙体进行进一步改进,提出斜交密肋复合墙体。传统密肋复合墙体及新型密肋复合墙体的结构组成相对复杂,设计建模步骤繁琐,给该结构体系的工程应用带来诸多困难,本文通过对各类新型构造墙体的刚度组成进行分析,并采用复合材料力学的概念建立适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墙体等效模型,夯实了密肋复合板结构受力分析的力学基础,并显着提高了计算效率及其结果的精度。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高宽比、现浇边缘构件尺寸、砌块弹性模量等因素对正交正放、正交斜放、斜交等三种不同类型密肋复合墙体抗侧刚度影响,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三类密肋复合墙体的受力性能差异;(2)提出基于复合材料Mori-Tanaka方法的正交斜放、斜交密肋复合墙体的等效弹性板模型,验证等效模型的可靠性,通过改变等效模型的网格划分尺寸,验证不同尺度下等效模型的可行性,同时进行多种影响因素变化下的等效模型计算的分析,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修正最终得出合理的等效抗侧刚度分析方法;(3)基于Python语言,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得到密肋复合墙体建模程序,实现了正交正放、正交斜放、普通斜放密肋复合墙体的二维简化模型、三维实体模型的参数化建模功能,为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及有限元分析提供新思路。

刘方成,杨峻,吴孟桃[3](2019)在《考虑阻尼修正的Pyke滞回模型研究》文中提出阻尼比反映了土体滞回耗能的特性,是土的重要动力特性参数。土的滞回本构模型能同时真实反映土的动剪模量衰减和阻尼比非线性变化特性,是保证场地及土–结构体系动力响应分析精确度的关键。针对经典的Pyke滞回本构模型,基于文献实测的动剪模量曲线和阻尼比曲线,研究了其对土体阻尼比的预测精确度,发现Pyke模型在大应变幅值时将显着高估土的阻尼比。针对此缺陷,结合前人提出的基于阻尼的滞回曲线方程和Pyke模型加卸载准则,提出了考虑阻尼修正的D-Pyke滞回模型。该模型假设双曲线形滞回曲线的饱满程度由形状系数确定,而后者则由当前加载曲线的滞回应变幅值所对应的实测阻尼比确定。滞回曲线的应变幅值与应力幅值之间通过骨架曲线相互关联,而应力幅值则由Pyke所建议的加卸载准则确定。通过针对粉质黏土的循环单剪试验结果,验证了D-Pyke模型相比于Pyke模型能够更为合理地同时模拟土的非线性动剪模量和阻尼比特性。模型同时继承了Pyke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土的循环加载棘轮效应、加卸载准则简单的优点,可为随机动力荷载作用下土体响应问题分析提供合理的本构行为模拟。

武景芳[4](2017)在《基于真非线性分析的软弱层场地地震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有软弱层的场地是我国沿海地区常见的一种场地类型,其作为一种特殊场地一直是地震工程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已有的地震灾害调查及场地分析均表明土体结构中软弱层的存在对场地地震效应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所以对含软弱层的场地进行地震效应分析,无疑对结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尚守平等提出的基于阻尼的滞回模型,应用一维真非线性场地反应分析方法,对含有软弱层的场地展开分析,主要研究了软弱层的埋深、厚度、剪切波速、阻尼比和动剪模量比这5种因素变化对场地峰值加速度和场地反应谱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软弱层的存在使得场地加速度峰值发生突变,随着软弱层埋深、厚度、剪切波速、阻尼比和动剪模量比的不同,这种突变可能使得地面峰值加速度增大或减小。对于给定的软弱层埋深、厚度、剪切波速、阻尼比和动剪模量比,随输入地震动幅值的增大,地面峰值加速度增大,加速度效应系数没有明显规律;对于给定的地震动,地面峰值加速度随软弱层埋深、厚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剪切波速的增大而增大,随阻尼比和动剪模量比的依次变化在增大,由此表明深厚的软弱层对场地具有显着的减震作用,其埋深越深,厚度越大,剪切波速越小,减震效果越明显。2、软弱层的存在使得场地反应谱特征周期延长,长周期段曲线升高并出现多峰值现象,有无软弱层的场地反应谱差值比远大于工程可接受的误差范围20%,且在本文算例中,最大反应谱差值比已达到18.0倍;软弱层所引起的场地反应谱差值比曲线随结构周期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对应着最大反应谱差值比的特征周期;软弱层的埋深、厚度、剪切波速、阻尼比和动剪模量比是决定软弱层对场地反应谱强烈程度的主要因素,而输入的地震波特性与地震动幅值对含软弱层场地的反应谱的影响规律则不明显。

朱龙[5](2016)在《考虑间隙的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数值分析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础普遍采用桩身较长的摩擦灌注桩,在目前的桥梁抗震设计研究中,桥墩的非线性研究较为成熟,甚至部分成果已纳入相关规范中,但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分析桩基地震反应须计入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准确地模拟桩基的动力反应,对桩基设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总结桩基在罕遇地震下的结构和受力特性的基础上,对比目前各种处理方法,尝试用一种较为简便的能够反映桩基动力反应的数值模型。该模型采用日本铁路规范中对桩基土抗力和力-位移骨架曲线的规定,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考虑桩与土在地震作用下的相对运动状态。为以后桩基设计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目前用于桩基动力分析的各种模型,分析其实现的难易程度以及能否适应用实际;(2)详细地介绍了桩基动力弹塑性分析的本构模型,运动方程的建立和求解;(3)详细地介绍了土体基本参数的选取过程,对影响桩基动力反应的初始参数进行详细推敲,争取以最大程度地精确模拟桩基动力反应,以高速铁路中常见的标准32m跨桥梁桩基为例,建立了详细考虑墩身非线性、桩身非线性和土体非线性建立全结构非线性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对桩基的结构参数和土体土性参数进行参数分析,分析影响桩基动力反应的主要因素以及考虑非线性后结构反应的特点;(4)采用无拉力弹簧来模拟桩与土之间的滑移和间隙的发展,研究地震作用过程中桩-土连接单元的滞回过程,并与普通弹塑性模型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研究间隙的发展趋势和对桩基抗震性能的影响。

付猛[6](2013)在《广义塑性模型在面板堆石坝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板堆石坝因其适应性强且优点众多而成为当今坝工设计的主要坝型之一。在对面板堆石坝进行有限元分析时,需要考虑面板堆石坝的施工期、运行期以及受地震荷载作用等不同工况。目前,在土石坝工程有限元分析过程中,静力分析广泛采用的是邓肯张模型,动力分析广泛采用的是等效线性模型,永久变形分析广泛采用的是沈珠江残余变形模型。这套静动力分析方法在岩土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模型参数的确定以及计算程序开发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但是对处于不同工况下的面板堆石坝采用不同的本构模型和参数,将会导致计算过程的复杂,而且计算结果也不尽合理。在广义塑性理论框架上提出的广义塑性模型,只需要一组模型参数就可以完成对土工建筑物的静、动力分析。该模型提出时主要是针对砂土的液化问题。邹德高等人考虑压力相关性对广义塑性模型进行了改进,发展成粗粒料的广义塑性模型,并成功用于实际工程。考虑到粗粒料广义塑性模型对复杂应力路径的适应性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本论文首先验证粗粒料广义塑性模型对复杂应力路径的适应性,然后计算了一个实际工程,将粗粒料广义塑性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中常用的模型(邓肯张E-B模型、等效线性模型、沈珠江残余变形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粗粒料广义塑性模型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筑坝堆石料的剪胀特性及其对高面板堆石坝静、动力变形的影响研究(51279025)”;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2-008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高坝、地下结构及大型洞室群地震灾变集成研究(91215301)”的支持下,开展了如下工作:(1)采用粗粒料广义塑性模型,对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大型三轴试验进行模拟,验证模型对不同应力路径的适用性;同时对一个具有实测资料的小型面板堆石坝进行二维有限元分析,验证模型应用于面板堆石坝计算的合理性。(2)利用高精度大型静、动两用三轴仪,对某面板堆石坝筑坝堆石料进行了静、动力三轴试验,并整理出模型参数,为数值分析提供依据。(3)结合某面板堆石坝,利用三维堆石坝有限元计算程序,采用广义塑性模型和工程中常用的本构模型(邓肯E-B模型、等效线性模型、改进的沈珠江残余变形模型)对面板堆石坝进行静动力对比分析,阐述粗粒料广义塑性模型的合理性、先进性。

肖益[7](2010)在《损伤钢筋混凝土构件滞回性能与恢复力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役结构在长期的服役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各种损伤,研究损伤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更重要的工程意义。构件的滞回性能和恢复力模型是结构抗震设计和分析的基础,是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参数。所以本文就损伤构件的滞回性能和恢复力模型做了一些研究工作。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有关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耐久性问题和现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基础上,考虑混凝土保护层碳化、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关系,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和探索:(1)根据已有的实验研究资料,探讨了碳化混凝土和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确定了不同损伤度情况下,碳化混凝土和锈蚀钢筋在低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本构关系以及锈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关系。(2)在确定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ANSYS中本文所用的模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单元LINK8、混凝土单元SOLID65、连接弹簧单元COMBIN39,并对它们的特性进行了分析。(3)建立不同损伤度钢筋混凝土梁有限元模型,施加单调荷载和施加低周期反复荷载进行非线性分析,得到梁的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比较理论不同损伤度滞回曲线,总结损伤构件的P—△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的变化规律以及耗能性能比较。(4)总结了已有的各种恢复力模型,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损伤度对钢筋混凝土构件三线型恢复力模型的骨架曲线和卸载再加载曲线中的各个关键参数的影响,并根据损伤构件恢复力模型的变化规律,得出损伤构件的恢复力模型。

李幻[8](2010)在《考虑任意干湿循环变化历史的非饱和土本构理论》文中指出非饱和土在实际工程中分布广泛,工程性质复杂。本构理论是非饱和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非饱和土本构理论主要包括土水特征关系和应力应变关系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以及这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本文首先完善和发展了可以描述任意吸湿脱湿循环滞回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进而建立了土水特征曲线和应力应变关系耦合的非饱和土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毛细滞回内变量理论和传统的土水特征关系经验模型,提出了能模拟在任意加湿/脱湿循环路径下土水特征关系的修正模型。该模型比原模型增加了一个可逆参数,考虑了含水量的可逆变化,保证了扫描线在靠近边界线的时候斜率不会无限大,同时保留了原模型精度。通过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修正模型可以更好的模拟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关系的循环滞回特性。(2)岩土介质在经历任意加湿/脱湿循环之后,部分气体会以气泡的形式残留于孔隙中;这种残留的气体会对土水特征关系和流体的渗透系数产生重要影响。完整的土水特征曲线包括初始脱湿曲线(IDC),主吸湿线(MWC)和主脱湿线(MDC)三部分。传统的土水特征曲线实验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以文献中的实验数据为依据,对非饱和土土水特征关系和岩石的汞注入抽出实验的滞回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一个经验模型。如果已经根据实验得到了孔隙介质的IDC和MWC,本模型只需要一个参数,即可得到增量形式的主脱湿线(MDC)。通过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模型对MDC模拟的有效性。(3)基于毛细滞回内变量模型和传统的土水特征关系经验模型,提出了一个能模拟在任意加湿/脱湿循环路径下土水特征关系的数学模型。特别地,该模型考虑了介质中的残余含气量对循环土水特征关系的影响。在主滞回圈给定的情况下,该模型只包含一个材料参数。利用所提出的数学模型结合欧拉迭代计算方法,对已有文献中的烧结玻璃珠、石灰岩及白云岩等不同岩土介质在任意加湿/脱湿循环路径下的SWCC试验曲线进行了模拟。通过将预测结果与现有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对描述任意加湿/脱湿循环路径下的土水特征关系的有效性。(4)现有的非饱和土本构模型大多是在Alonso在1990年提出的巴塞罗那基本模型和Wheeler在2003年提出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对于非饱和土的水力学循环历史考虑不足。本文以内变量毛细滞回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个非饱和土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可以考虑水力学历史对材料变形的影响,并描述非饱和土弹塑性变形和毛细循环滞回的耦合效应。通过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比较,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非饱和土的各种力学和水力学特性。

罗焓杰[9](2009)在《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及评估》文中研究指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疲劳荷载作用、环境腐蚀、材料老化、构件缺陷以及其它因素,逐渐产生损伤累积。这种损伤的长期累积使得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特别是在遭遇地震作用的时候,存在损伤的结构更易出现破坏和倒塌。因此研究服役过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随着损伤不断累积而导致其抗震性能劣化的规律和设计理论,对于服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和完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的动态设计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通过对存在损伤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重点研究了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和构件的延性以及恢复力特性。主要工作包括:1.探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混凝土和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劣化规律,并总结出钢筋锈蚀、混凝土劣化和粘结退化的本构关系模型。2.采用本文总结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劣化本构关系模型,对劣化后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其截面的延性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材料劣化程度与构件及其截面延性的相关关系。3.分析了钢筋锈蚀率对构件恢复力模型的影响,并提出了考虑不同损伤度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恢复力模型;4.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一个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pushover推覆分析,研究钢筋不同锈蚀率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对完好结构和损伤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差异进行了评述,指出了现有分析方法在进行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时的优点和不足。

张勇[10](2008)在《武汉软粘土的变形特征与循环荷载动力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交通工程为研究背景,以武汉软粘土为研究对象,以室内试验、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为研究手段,对饱和软粘土的变形特征与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评价了武汉软粘土的基本工程特性,开展了相关固结特性试验,分析了土结构性对其固结特性(固结系数、压缩系数和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基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成功推导出固结速率与固结时间的解析关系,并以此提出了求解固结系数的固结速率半对数法,为求解固结系数开辟了新途径;该新方法避免了传统图解法求解固结系数的缺点,并可消除初始沉降和次固结的影响。其次,开展了不同深度的原状样及其对应重塑样的静三轴试验,并分析了土结构性对其静强度参数的影响性状;为实现软粘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归一化,基于典型的双曲线方程,从理论上推导了实现应力-应变方程归一化而必须满足的归一化条件,即主应力差渐近值(σ1-σ3)ulti应是初始切线模量E0i的正比例函数;提出用主应力差渐近值(σ1-σ3)ulti作为归一化因子,并以此建立了武汉软粘土固结不排水条件下应力-应变特性的归一化方程。第三,在研究移动荷载下地基动力响应时,将整个系统分为轨道和下卧地基两部分。在建立运动方程时,将轨道简化为无限长Euler-Bernoulli梁,并考虑梁下卧地基的剪切刚度;同时,将下卧地基以地下水位面为界分为弹性层和饱和土层,使地基假设模型更加符合实际。在求解运动方程时,利用了Lame对位移场的分解理论以及Fourier变换技术,最终得到了移动荷载作用下地基在二维和三维情况下的应力、位移和孔隙水压力的严格解析解。在此基础上,针对地基二维问题,采用数值法分析了列车移动荷载的速度、频率、地基渗透系数、地基的弹性参数和剪切参数等对地表竖向位移和孔隙水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第四,开展了武汉软粘土重塑样和原状样的单向激振循环三轴试验,分析了动应力幅值、静偏应力、振动频率、固结围压和循环周次等因素对饱和软粘土的动力特性影响规律。根据循环荷载下应变发展形态,提出了可描述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稳定型应变增长曲线的新数学模型,并根据重塑样和原状样的动三轴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了可考虑动应力幅值、静偏应力、固结围压和循环周次等影响因素的稳定型累积塑性应变和双幅应变的经验拟合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新数学模型中参数的演化规律,提出了求解土体临界动应力的数值解析方法,为临界动应力的求解开辟了新思路;建立了考虑循环周次的重塑样和原状样的动骨干曲线模型,从而弥补了传统骨干曲线模型中无法体现土体刚度软化特性的缺陷,使骨干曲线的描述更加切合实际;提出了以最大应变曲线上的曲线转折点作为土体结构破坏的新破坏标准,并建立了重塑土的动强度方程。此外,还探讨了土结构性对土动力特性的影响性状。最后,结合土动骨干曲线模型、塑性应变累积模型和阻尼比模型,建立了可考虑刚度软化和应变累积的软粘土非线性动本构模型。该建模思想摈弃了传统的基于骨干曲线的滞回曲线构造思路,从而克服了传统非线性动本构模型中无法描述土体应变累积和刚度软化的缺陷。根据重塑土的动三轴试验资料,通过对比发现,该模型所得的计算曲线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二、土的滞回特性及其模型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的滞回特性及其模型化(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非比例阻尼和滞回耗能的基础隔震结构损伤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比例阻尼的研究现状
        1.2.2 损伤模型的研究现状
        1.2.3 损伤谱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础隔震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
    2.1 引言
    2.2 基础隔震结构简化力学模型
    2.3 隔震支座力学模型
        2.3.1 结构的非线性滞回模型—Bouc-Wen模型
        2.3.2 Bouc-Wen模型的等效线性化
    2.4 本文基础隔震结构简化表征模型
        2.4.1 隔震结构模式图及功能介绍
        2.4.2 单质点模型
        2.4.3 双质点模型
    2.5 PERFORM-3D模型的建立
        2.5.1 工程概况
        2.5.2 隔震层参数及橡胶隔震支座
        2.5.3 空间几何模型的建立
        2.5.4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
        2.5.5 钢筋混凝土构件性能评估
        2.5.6 梁、柱单元模拟
        2.5.7 PERFORM-3D中的梁柱单元定义
        2.5.8 隔震单元的本构关系及模拟
        2.5.9 模型正确性校验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Bouc-Wen模型非线性单质点损伤谱的建立
    3.1 引言
    3.2 损伤模型的选取
    3.3 计算模型的建立
        3.3.1 建立单质点延性需求谱动力方程
        3.3.2 基于Bouc-Wen模型单质点非线性能量谱的建立
        3.3.3 基于Bouc-Wen模型单质点累积延性比谱的建立
    3.4 Newmark-β法求解动力微分方程
        3.4.1 基本原理
        3.4.2 本文求解过程
    3.5 单质点非线性损伤谱的建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质点损伤谱合理性的验证
    4.1 引言
    4.2 基础隔震结构模型
    4.3 时程分析地震波
    4.4 弹性加速度真谱与拟谱对比
    4.5 弹性加速度真谱与拟谱值误差对比
    4.6 真谱与拟谱值下损伤谱对比
    4.7 不同强度折减系数对单质点损伤谱的影响
    4.8 单质点损伤谱计算公式合理性验证
    4.9 初始周期对损伤谱的影响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Bouc-Wen模型非线性双质点损伤谱的建立
    5.1 引言
    5.2 隔震结构损伤模型的建立
        5.2.1 隔震支座损伤模型
        5.2.2 隔震层损伤模型
        5.2.3 楼层损伤模型
        5.2.4 隔震结构整体损伤模型
    5.3 基本假定
    5.4 阻尼模型
        5.4.1 分区瑞利阻尼模型
        5.4.2 瑞利阻尼模型
    5.5 双质点隔震体系线性反应谱计算模型的建立
        5.5.1 基于非比例阻尼双质点隔震体系线性反应谱动力方程
        5.5.2 状态空间法表征动力方程
    5.6 本章计算模型的建立
        5.6.1 建立双质点延性需求谱动力方程
        5.6.2 状态空间法表征动力方程
        5.6.3 基于Bouc-Wen模型双质点非线性能量谱的建立
        5.6.4 双质点非线性谱的建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场脉冲地震下双质点损伤谱研究
    6.1 引言
    6.2 场地类别及近场脉冲地震动的选取情况
    6.3 本章基础隔震结构分析模型
    6.4 计算参数的确定
    6.5 隔震结构非比例阻尼特性的验证
    6.6 近场脉冲下双质点损伤谱分析
    6.7 场地类别对整体结构损伤谱的影响分析
    6.8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课题及项目
附录B Model_Group.txt文件

(2)不同类型密肋复合墙体受力性能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密肋复合板结构研究现状
        1.2.2 墙体类构件计算模型研究现状
        1.2.3 ABAQUS二次开发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2 不同类型的密肋复合墙体刚度研究
    2.1 参数化分析模型
        2.1.1 基本假定
        2.1.2 参数分析模型尺寸设计
        2.1.3 有限元模型建立
    2.2 墙体抗侧刚度影响因素
        2.2.1 正交正放密肋复合墙体
        2.2.2 正交斜放密肋复合墙体
        2.2.3 斜交密肋复合墙体
        2.2.4 倾斜角度的影响
    2.3 墙体竖向刚度影响因素
        2.3.1 现浇边缘构件
        2.3.2 模量比
        2.3.3 倾斜角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Mori-Tanaka方法的复合材料等效弹性板
    3.1 复合材料本构关系
        3.1.1 单层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
        3.1.2 单层复合材料任意方向的应力应变关系
    3.2 复合材料等效模型弹性常数计算
        3.2.1 密肋复合板中各部分体积分数计算
        3.2.2 等效弹性常数计算
    3.3 复合材料等效弹性板刚度验证
        3.3.1 正交正放密肋复合墙体
        3.3.2 正交斜放、斜交密肋复合墙体
        3.3.3 非对称、对称布置
        3.3.4 网格大小的影响
        3.3.5 竖向刚度的等效率
    3.4 复合材料等效弹性板模型修正系数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ABAQUS的密肋复合板建模程序二次开发
    4.1 ABAQUS及其二次开发简介
        4.1.1 ABAQUS软件概述
        4.1.2 Python语言概述
        4.1.3 Python与ABAQUS二次开发
        4.1.4 ABAQUS的基本分析模块
    4.2 参数化方法在ABAQUS中的实现
        4.2.1 ABAUQS脚本接口与对象模型
        4.2.2 二次开发软件集成方式
    4.3 密肋复合板参数化建模程序准确性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真非线性分析的软弱层场地地震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一维真非线性方法与等效线性方法的对比及分析程序验证
    2.1 引言
    2.2 等效线性方法
    2.3 一维真非线性方法
    2.4 分析程序及验证
        2.4.1 FSRAP与SHAKE、NERA算例的计算对比
        2.4.2 在含软弱层的匀质场地中的FSRAP验证
第三章 软弱层对场地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3.1 引言
    3.2 计算基本条件
        3.2.1 含软弱层的场地构造
        3.2.2 输入地震波
        3.2.3 土动力参数
    3.3 软弱层埋深对场地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3.3.1 对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3.3.2 对加速度效应系数的影响
    3.4 软弱层厚度对场地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3.4.1 对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3.4.2 对加速度效应系数的影响
    3.5 软弱层剪切波速对场地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3.5.1 对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3.5.2 对加速度效应系数的影响
    3.6 软弱层阻尼比对场地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3.6.1 对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3.6.2 对加速度效应系数的影响
    3.7 软弱层动剪模量比对场地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3.7.1 对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3.7.2 对加速度效应系数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弱层对场地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
    4.1 引言
    4.2 软弱层埋深对场地反应谱的影响
        4.2.1 对反应谱的影响
        4.2.2 对反应谱差值比的影响
    4.3 软弱层厚度对场地反应谱的影响
        4.3.1 对反应谱的影响
        4.3.2 对反应谱差值比的影响
    4.4 软弱层剪切波速对场地反应谱的影响
        4.4.1 对反应谱的影响
        4.4.2 对反应谱差值比的影响
    4.5 软弱层阻尼比对场地反应谱的影响
        4.5.1 对反应谱的影响
        4.5.2 对反应谱差值比的影响
    4.6 软弱层动剪模量比对场地反应谱的影响
        4.6.1 对反应谱的影响
        4.6.2 对反应谱差值比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本文算例与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
    5.1 引言
    5.2 软弱层覆盖层厚度引起的特征周期变化
    5.3 软弱层剪切波速引起的特征周期变化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考虑间隙的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数值分析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必要性
        1.1.1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简介
        1.1.2 论文课题研究必要性
    1.2 SSPSI研究方法
        1.2.1 子结构方法
        1.2.2 整体分析方法
    1.3 SSPSI分析模型
        1.3.1 质点系模型
        1.3.2 弹性介质中的梁模型
        1.3.3 三维实体模型
    1.4 铁路桥梁桩基抗震分析方法及其存在问题
        1.4.1 集中弹簧法
        1.4.2 Pushover分析法
        1.4.3 P-Y曲线法
    1.5 论文组织结构
        1.5.1 论文主要内容及实现方法
        1.5.2 论文章节划分
2 桩基动力弹塑性分析理论
    2.1 SSPSI问题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的必要性
    2.2 动力弹塑性分析主要步骤
    2.3 弹塑性材料本构模型
        2.3.1 混凝土构件中钢筋本构模型
        2.3.2 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
        2.3.3 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
    2.4 弹塑性分析力学模型
    2.5 桩基系统恢复力特性及恢复力曲线模型
    2.6 动力弹塑性分析的运动方程及求解
    2.7 本章小结
3 桩基动力弹塑性分析模型研究
    3.1 实例介绍
    3.2 计算参数确定
        3.2.1 土体物理参数选取
        3.2.2 结构参数补充
        3.2.3 地基参数确定
    3.3 输入地震动选取
    3.4 模型实现
    3.5 模型分析结果
        3.5.1 结构位移计内力结果
        3.5.2 桩身屈服过程及屈服状态
        3.5.3 桩侧土体屈服过程及屈服状态
    3.6 模型验证
        3.6.1 规范简化算法与桩基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对比
        3.6.2 破坏模式验证
    3.7 桩基动力弹塑性模型的结构参数分析
        3.7.1 轴压的影响
        3.7.2 粘土参数对桩基动力反应影响分析
        3.7.3 砂土参数对桩基动力反应影响分析
    3.8 桩基动力弹塑性模型进一步研究
        3.8.1 参震土范围影响研究
        3.8.2 参震土位置影响研究
    3.9 本章小结
4 考虑间隙后桩基动力弹塑性模型研究
    4.1 桩土接触特性及模型化
        4.1.1 桩土接触的位移模式
        4.1.2 桩土接触问题的模型化
    4.2 考虑间隙的桩基动力分析模型建立
    4.3 考虑间隙后桩基动力分析结果
        4.3.1 各单元滞回模型
        4.3.2 结构恢复力特性
        4.3.3 桩身内力及位移分布
        4.3.4 分析结果汇总
    4.4 桩土间隙发展趋势及影响因子分析
        4.4.1 不同强度地震动输入下土体表现性能
        4.4.2 桩侧间隙随深度变化趋势
        4.4.3 不同地震动输入下土体表现性能
    4.5 桩土间隙对桩基抗震性能的影响
        4.5.1 间隙对桥梁纵横向地震耦合效应的影响
        4.5.2 间隙扩展程度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广义塑性模型在面板堆石坝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
    1.2 面板堆石坝的研究现状
        1.2.1 面板堆石坝相关模型发展状况
        1.2.2 面板堆石坝坝体变形特性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2 堆石料本构模型简介
    2.1 邓肯张E-B模型
    2.2 等效线性模型
    2.3 沈珠江残余变形模型
    2.4 广义塑性模型
        2.4.1 模型简介
        2.4.2 模型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
        2.4.3 模型参数的改变对大坝变形的影响
    2.5 计算软件
    2.6 小结
3 广义塑性模型对不同应力路径的适应性验证研究
    3.1 模型的试验验证
        3.1.1 石灰岩碎石填料
        3.1.2 弱风化花岗岩堆石料
    3.2 模型的工程验证
        3.2.1 计算参数及模型
        3.2.2 计算结果分析
    3.3 小结
4 三轴仪器简介及三轴试验
    4.1 试验设备简介
        4.1.1 大型三轴仪简介
        4.1.2 局部位移计简介
        4.1.3 主要特色
    4.2 试验设备简介
        4.2.1 堆石试料
        4.2.2 试样制备
        4.2.3 试验结果
    4.3 小结
5 弹塑性本构模型与常规模型的对比研究
    5.1 静力反应对比
        5.1.1 计算方案
        5.1.2 材料的模型参数
        5.1.3 有限元计算网格
        5.1.4 计算结果分析
    5.2 动力反应和永久变形对比
        5.2.1 模型计算参数
        5.2.2 地震动输入
        5.2.3 计算结果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损伤钢筋混凝土构件滞回性能与恢复力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
        1.2.1 混凝土碳化研究现状
        1.2.2 钢筋锈蚀的研究现状
        1.2.3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研究现状
    1.3 损伤构件的滞回性能研究现状
    1.4 损伤构件的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损伤钢筋混凝土的材料性能
    2.1 碳化混凝土的性能
        2.1.1 混凝土本构关系
        2.1.2 碳化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2.2 锈蚀钢筋的性能
        2.2.1 钢筋的本构关系
        2.2.2 锈蚀钢筋的本构关系
    2.3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
        2.3.1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退化机理
        2.3.2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理论
    3.1 引言
    3.2 有限元基本理论
        3.2.1 有限元法概述
        3.2.2 非线性问题
    3.3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3.4 混凝土单元SOLID65
    3.5 钢筋单元LINK8
    3.6 粘结滑移单元COMBIN39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损伤钢筋混凝土梁滞回特性有限元分析
    4.1 引言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钢筋混凝土梁的基本参数
        4.2.2 混凝土和钢筋单元
        4.2.3 粘结滑移单元
        4.2.4 建模及网格划分
        4.2.5 边界约束和加载
        4.2.6 非线性求解
        4.2.7 裂缝的处理方式
    4.3 损伤构件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4.3.1 混凝土碳化对构件滞回特性的影响
        4.3.2 钢筋锈蚀对构件滞回特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损伤构件的恢复力模型
    5.1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恢复力模型
        5.1.1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骨架曲线
        5.1.2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滞回特性
    5.2 钢筋锈蚀对构件恢复力模型的影响分析
        5.2.1 钢筋锈蚀对构件骨架曲线的影响
        5.2.2 钢筋锈蚀对构件滞回特性的影响
    5.3 损伤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恢复力模型
        5.3.1 损伤构件骨架曲线
        5.3.2 损伤构件卸载再加载曲线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8)考虑任意干湿循环变化历史的非饱和土本构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非饱和土强度理论
        1.2.2 土水特征曲线研究
        1.2.3 非饱和土本构模型理论
        1.2.4 国内非饱和土的研究进展
    1.3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和变形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修正的非饱和土毛细滞回内变量模型
    2.1 引言
    2.2 非饱和土的微观结构特性
        2.2.1 土骨架内孔隙水的赋存方式
        2.2.2 表面张力和Laplace方程
        2.2.3 浸润性和接触角
    2.3 毛细滞回内变量模型介绍
        2.3.1 热动力学推导
        2.3.2 理论框架
    2.4 修正的毛细滞回内变量模型
    2.5 修正的毛细滞回内变量模型的应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虑残余含气量的MDC简化模型
    3.1 引言
    3.2 实验数据分析
    3.3 模型的建立
    3.4 模型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虑残余含气量的毛细滞回内变量模型
    4.1 引言
    4.2 研究人员对土水特征曲线滞回效应的微观解释
    4.3 残余含气量的微观机理研究
    4.4 残余含气的实验分析研究
    4.5 最大前期吸力和残余含气量之间关系的描述
    4.6 残余含气量模型推导
    4.7 TDC,TWC的确定方法
    4.8 边界线已确定的孔隙介质的残余含气量的确定方法
    4.9 公式汇总
    4.10 残余含气量模型的应用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饱和土水力学力学耦合模型
    5.1 引言
        5.1.1 非饱和土的应力状态变量
        5.1.2 基于"LC曲线"模型的局限性
        5.1.3 毛细循环滞回特性
    5.2 理论框架
        5.2.1 初步推导
        5.2.2 含水量变化对硬化的作用
        5.2.3 体积变化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
        5.2.4 公式摘要
    5.3 模型预测
        5.3.1 吸力和饱和度历史对屈服压力的影响
        5.3.2 加湿/脱湿循环
        5.3.3 加湿/脱湿循环对体积压缩的影响
        5.3.4 吸力为常数情况下,各向同性压缩
        5.3.5 偏应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及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地震的类型及其对土木工程结构的破坏作用
        1.2.1 地震类型、特点及其破坏作用
        1.2.2 土木工程结构主要震害的形式及其原因
    1.3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1.3.1 静力理论
        1.3.2 反应谱理论
        1.3.3 动力理论
        1.3.4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
    1.4 损伤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研究现状
        1.4.1 损伤结构评估用荷载取值
        1.4.2 损伤构件的恢复力特性
        1.4.3 损伤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1.4.4 损伤结构抗震可靠性分析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及构件延性研究
    2.1 损伤结构的材料性能
        2.1.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锈蚀模型
        2.1.2 钢筋锈蚀时混凝土的影响模型
        2.1.3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退化模型
    2.2 基于钢筋锈蚀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2.3 损伤度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及梁构件延性的影响分析
        2.3.1 损伤度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延性的影响
        2.3.2 损伤度对钢筋混凝土梁构件延性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损伤构件的恢复力模型
    3.1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恢复力模型
        3.1.1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骨架曲线
        3.1.2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滞回特性
    3.2 钢筋锈蚀对构件恢复力模型的影响分析
        3.2.1 钢筋锈蚀对构件滞回特性的影响
        3.2.2 钢筋锈蚀对构件骨架曲线的影响
    3.3 考虑不同损伤度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恢复力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4.1 静力非线性方法
        4.1.1 能力(pushover)曲线
        4.1.2 能力曲线与能力谱曲线
        4.1.3 需求(demand)曲线
        4.1.4 弹性(或设计)反应谱转换为ADRS谱
        4.1.5 确定性能点
    4.2 损伤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推覆分析
        4.2.1 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简述
        4.2.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SAP2000建模
        4.2.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推覆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10)武汉软粘土的变形特征与循环荷载动力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软粘土的工程性状研究现状
    1.3 移动荷载下地基动力响应研究现状
    1.4 循环荷载下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现状
    1.5 循环荷载下土动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1.6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软粘土的基本特性与固结性状
    2.1 引言
    2.2 武汉软粘土的基本特性
    2.3 固结试验及固结系数求解新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粘土静三轴试验与归一化分析
    3.1 引言
    3.2 武汉软粘土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
    3.3 固结不排水应力-应变特性归一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移动荷载作用下地基动力响应
    4.1 引言
    4.2 列车荷载模拟
    4.3 路轨地基系统及运动方程
    4.4 二维地基动力响应分析
    4.5 三维地基动力响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循环荷载下饱和重塑软粘土的动力特性
    5.1 引言
    5.2 试验仪器和设计
    5.3 重塑软粘土的动三轴试验成果描述与分析
    5.4 重塑软粘土的累积塑性应变发展规律
    5.5 重塑软粘土的双幅应变发展规律
    5.6 重塑软粘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试验曲线
    5.7 重塑软粘土在循环荷载下的破坏标准和动强度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循环荷载下饱和原状软粘土的动力特性
    6.1 引言
    6.2 原状软粘土的累积塑性应变发展规律
    6.3 原状软粘土的双幅应变发展规律
    6.4 原状软粘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试验曲线
    6.5 软粘土结构性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循环荷载下软粘土动本构模型
    7.1 引言
    7.2 考虑刚度软化和应变累积的软粘土非线性动本构模型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
致谢

四、土的滞回特性及其模型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非比例阻尼和滞回耗能的基础隔震结构损伤谱研究[D]. 王洁.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2]不同类型密肋复合墙体受力性能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D]. 梁叶.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
  • [3]考虑阻尼修正的Pyke滞回模型研究[J]. 刘方成,杨峻,吴孟桃. 岩土工程学报, 2019(01)
  • [4]基于真非线性分析的软弱层场地地震效应研究[D]. 武景芳. 湖南工业大学, 2017(11)
  • [5]考虑间隙的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数值分析模型研究[D]. 朱龙.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6]广义塑性模型在面板堆石坝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付猛.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9)
  • [7]损伤钢筋混凝土构件滞回性能与恢复力模型研究[D]. 肖益. 中南大学, 2010(02)
  • [8]考虑任意干湿循环变化历史的非饱和土本构理论[D]. 李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10(12)
  • [9]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及评估[D]. 罗焓杰. 中南大学, 2009(04)
  • [10]武汉软粘土的变形特征与循环荷载动力响应研究[D]. 张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08(12)

标签:;  ;  ;  ;  ;  

土壤的滞回特性及其建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