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进蜂群复壮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姜云光[1](2021)在《怎样养好中蜂(十四)——越夏失败的原因与应对措施》文中认为在南方养中蜂,越夏难度大,失败率高,笔者将这一难题的破解方法独立成篇,从多角度剖析。中蜂越夏无外乎以下两种情况:1.经过一个夏天群势下降低于20%,或保持原来水平,或部分势略有增加,秋繁后复壮快,可谓越夏成功;2.越夏后群势下降超过30%或更多,秋繁时大多数弱群难以复壮,甚至引发蜂群逃亡或消亡,认定越夏失败。
鲁梅雪[2](2019)在《棉铃虫齿唇姬蜂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发》文中认为天敌寄生蜂是害虫生物防治重要的主力军。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防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与现实中我国寄生蜂产品严重不足相矛盾,开发控害效果显着的寄生蜂产品势在必行。然而,目前许多防治效果好的寄生蜂都存在人工繁育关键技术匮乏或缺乏完善成熟的配套技术体系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寄生蜂商品化的进程。为此,本文选取具备优良寄生蜂特征,我国重要的控制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ubner)的优势种寄生蜂—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为研究对象,从繁蜂寄主的选择、繁蜂质量形态标准的确定、交尾配对模式对交配成功率的影响、评价生殖力的性状和分子快速检测,以及低温贮存、繁蜂寄生能力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等关键技术,分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以下初步研究结果。1.棉铃虫齿唇姬蜂繁蜂寄主与繁蜂质量形态标准选择适合的繁蜂寄主,是实现寄生蜂人工繁育诸多技术中首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单头寄生、群体寄生结合选择性试验,提出2龄末棉铃虫是繁育棉铃虫齿唇姬蜂最适合的繁蜂寄主。与寄生1龄末、2龄初和3龄初其它虫龄相比,该蜂对2龄末棉铃虫寄生率最高、选择系数仅次于3龄初的;且具有出蜂的收益率最高、蜂体较大、发育整齐及饲养成本较低等优势。繁蜂时,间或以黏虫作为替代寄主,可为蜂提供不同的营养源,以此作为繁蜂复壮的途径。产品质量控制是繁蜂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以室内繁蜂第5代出现成蜂畸形现象作为种群复壮的指示性状,明确了优良棉铃虫齿唇姬蜂茧以灰白色,大小6.2mm×2.1 mm为佳。雌蜂6.0-7.0 mm、雄5.5-6.5 mm。对畸形蜂的有效识别和筛除,以此规范了该蜂繁蜂质量的形态标准,为产品控害效果的正常发挥提供了有利的保障。2.影响棉铃虫齿唇姬蜂交配成功率的因素获得较丰富的雌性后代将有利于寄生蜂人工繁育种群的扩繁和增殖,但前提是雌、雄蜂的成功交配。本文首先在不同温度条件(12~19℃和室温25±2℃)下,对棉铃虫齿唇姬蜂的交配行为和交配节律进行了对比观察。该蜂交配行为由4个阶段组成,配对、求偶、交尾及交尾后期;随温度的升高,该蜂的交配行为更活跃,尤其是雌蜂对雄蜂求偶行为由迟钝变为响应更为明显,在室温25±2℃下,蜂的交尾成功率显着高于12~19℃下的;该蜂的交配节律呈现为上午高,比例高达78.9%,下午16:00~18:00的交配比例仅占5.3%;通过虫体分离术,获得摘除雌性生殖器官的仅有头胸部和部分腹部的活体雌蜂,发现只在有雌性生殖器官存在的情况下,雄蜂才表现强烈的求偶振翅行为,表明雌性生殖器官是产生和释放性信息素的部位;进一步,围绕亲代羽化日龄和雌、雄配比对交配成功率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羽化当天的雌蜂与1日龄雄蜂配对,交配率最高达57.9%;且在少雌多雄配比下,更有利于交配的成功,但有干扰交配现象发生。采自不同地区的蜂群进行杂交,交配率不同;随繁殖代数的增加,交配成功率下降。影响寄生蜂雌、雄蜂交配的因素很多,以上结果表明温度、雌雄配对时间、亲代年龄、雌雄配比、饲养世代数均影响棉铃虫齿唇姬蜂的交配成功率。3.评价棉铃虫齿唇姬蜂雌蜂生殖力的指示性状寄生蜂人工繁育的目的是获得具有高生殖力的雌蜂,以此为寄生蜂在田间发挥控害效果提供保障。已有的研究表明,寄生蜂生殖力由蜂体大小和卵巢管数量所决定。因此,围绕生殖力分别从母代遗传效应和寄主效应对后代蜂体大小和卵巢管数量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大的寄主育出的蜂大且卵巢管数量多,且相应的与卵子发生密切相关的两个基因,卵黄原蛋白基因Vg及其受体VgR的表达量也显着高于从小的寄主育出的个体小的蜂的,二者呈正相关性。由此提出,一定范围内,选择较大的蜂寄生较大的寄主育出的雌蜂生殖力较高,对于棉铃虫齿唇姬蜂而言,雌蜂蜂体大表明其生殖力强。4.棉铃虫齿唇姬蜂低温贮存与寄生能力检测通过低温贮存能大大延长繁蜂产品的货架期,并节约成本。为此,分别将被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的棉铃虫幼虫和蜂茧贮存在6-10℃的室内,35 d后移至室温25±2℃,统计各自的羽化率。结果表明,虽然以亲本寄生时的寄主虫龄、大小相同,但是以蜂茧进行低温贮存后的羽化率、蜂体大小均显着高于或大于以幼虫期贮存的。进一步,还将对低温贮存的方法进行改进,以期获得贮存期更长,生活力更好的后代。长期低温贮藏可能会导致寄生蜂蜂体变小、生活力减弱、生殖力下降,甚至导致寄生蜂寄生能力的完全丧失。因此,进行繁蜂寄生能力的检测和检测装置的开发就非常必要。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可拆卸、组装式的检测寄生蜂寄生能力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可组合连接的寄生蜂箱体和寄主箱体;以及利用该装置建立的快速评价寄生蜂寄生能力的方法,该方法以黏虫为寄主,寄生时间以上午8~10时为佳,雌蜂:黏虫=1:30~50,被寄生后,若其体壁下出现明显的黑色长椭圆形物体,即可判断其被寄生,并在单位时间内计算该蜂的产卵速率,以及总的产卵量,从而判定寄生蜂的寄生能力。通过上述装置和方法可对繁蜂后代进行寄生能力的快速检测,为保证繁蜂质量提供了技术和方法的保障。
陈汝意[3](2018)在《四川秦巴、绥汀地区蜂群四季管理》文中研究说明四川秦巴、绥汀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蜜粉源植物种类和开花时间也不相同,应根据地形、气候、蜜粉源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蜂群春季管理秦巴、绥汀地区胡豆、油菜从1月上旬到4月份相继开花,同时还有果树和山花等辅助蜜源。一般在"小寒"之后气温回升,蜜粉也逐日增多。早春繁殖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加速蜂群复壮和繁殖。1.繁殖地选择繁蜂场地要背风向阳,巢门向南或西南;场地要落在有早、晚油
祁文忠,刘强[4](2018)在《春雪低温对蜂群影响的应对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早春,西北地区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大风降温天气,降雪对春耕生产大为有利,但对已经开繁的蜂群影响大。针对降雪低温对蜂群的影响,笔者提出了低温雨雪冷冻灾害天气发生后的应对措施和低温雨雪天气后的春繁措施,供蜂友参考。1低温雨雪天气应对未开繁的蜂群应保持安静,使蜂群结团处于越冬状态;已经开繁的蜂群,停止奖励饲喂,包括蜜和花粉。采取变温措施,促蜂排泄:从箱外观察,已经开繁的蜂群加强保温,除在繁殖期进行的保温措施外,
刘守礼[5](2017)在《谈蜜蜂授粉群的复壮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蜜蜂授粉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配套措施,但授粉蜜蜂为设施果蔬授粉后蜂群呈下降态势。针对这一普遍现象,结合蜜蜂授粉的实际工作,分析影响蜜蜂增殖的原因,提出其恢复与复壮管理方法与措施。
薛运波[6](2017)在《新疆黑蜂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文中研究指明一、我国蜜蜂遗传资源保护概况及意义1.我国蜜蜂遗传资源保护概况我国是世界上蜜蜂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仅中华蜜蜂在我国的南北方就有许多不同的遗传资源类群。目前,不少地方蜜蜂遗传资源在养蜂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对保护蜜蜂遗传资源非常重视,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一是专门成立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在委员会中把蜜蜂单独设立了一个专业委员会;二是加强
刘守礼[7](2017)在《谈蜜蜂授粉群的恢复与复壮技术》文中认为蜜蜂授粉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配套措施,但授粉蜜蜂为设施果蔬授粉后蜂群呈下降态势。针对这一普遍现象,结合蜜蜂授粉的实际工作,分析影响蜜蜂增殖的原因,提出其恢复与复壮管理方法与措施。
祁文忠,刘强[8](2017)在《春雪低温对蜂群影响应对措施》文中研究表明早春西北地区经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大风降温天气,降雪对春耕生产大为有利,但对已经开繁的蜂群影响大,针对降雪低温对蜂群的影响,提出了低温雨雪冷冻灾害天气发生后的应对措施和低温雨雪天气后春繁措施。一、低温雨雪天气应对措施1.雪灾自救措施主要是防冻及时清除蜂箱上和场地周围积雪,防止气温回升蜜蜂飞出落到雪上冻死。未开繁的蜂群应保持安静,使蜂群结团处于越冬状态。已经开繁的蜂群,停止奖励饲喂,包括蜜和花粉。
郭培宗,李付献,李万龙,宋以星,张坤英[9](2010)在《塑料大棚春番茄熊蜂授粉技术初探》文中提出塑料大棚春番茄应用熊蜂授粉,不仅可以促进坐果、提高产量,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激素处理带来的化学污染问题,改善果实品质,有利于无公害蔬菜生产。作者通过两年的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塑料大棚春番茄的熊蜂授粉技术,并对其效益进行科学分析。
吕纪增[10](2006)在《蜂群种性退化原因及复壮措施》文中提出
二、促进蜂群复壮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促进蜂群复壮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怎样养好中蜂(十四)——越夏失败的原因与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种性有问题 |
二、蜂王质量问题 |
三、蜂脾比例不合理 |
四、蜂群的群势不合理 |
五、饲料不充足 |
六、蜂群生存环境较差 |
1.蜂群生存的大环境不适宜 |
2.蜂群生存的小环境不好 |
3.巢中脾距过大 |
七、病虫害侵袭 |
1.防治幼虫病 |
2.巢虫的防治 |
3.胡蜂的防治 |
八、防止盗蜂危害 |
(2)棉铃虫齿唇姬蜂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寄生蜂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
1.1 繁蜂寄主 |
1.1.1 寄主类型和种类 |
1.1.2 寄主虫龄与大小 |
1.1.3 寄主数量(过寄生) |
1.2 补充营养(成蜂的营养源) |
1.2.1 对成蜂寿命的影响 |
1.2.2 对生殖力的影响 |
1.2.3 不同食料对寄生蜂的影响 |
1.3 温度控制 |
1.4 交尾方式 |
1.5 滞育与低温贮存 |
1.5.1 滞育的诱导、维持与解除 |
1.5.2 低温贮存 |
1.6 复壮 |
1.7 研究展望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目的与意义 |
3 棉铃虫齿唇姬蜂繁蜂寄主及繁蜂质量形态标准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棉铃虫饲养 |
3.1.3 棉铃虫齿唇姬蜂的繁育与观察 |
3.1.4 繁蜂寄主 |
3.1.4.1 不同虫龄寄主被寄生后的取食量 |
3.1.4.2 寄生不同虫龄寄主育出的蜂茧大小 |
3.1.4.3 结茧时间 |
3.1.4.4 不同虫龄寄主繁育寄生蜂的结茧率 |
3.1.4.5 棉铃虫齿唇姬蜂对不同虫龄棉铃虫幼虫的寄生率 |
3.1.4.6 棉铃虫齿唇姬蜂对不同虫龄棉铃虫幼虫的选择性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繁蜂寄主 |
3.2.1.1 不同虫龄寄主被寄生后的取食量 |
3.2.1.2 蜂茧大小和质量与寄主虫龄的关系 |
3.2.1.3 寄生不同虫龄寄主各自的结茧时期 |
3.2.1.4 不同虫龄寄主繁育寄生蜂的结茧率 |
3.2.1.5 棉铃虫齿唇姬蜂对不同虫龄寄主的寄生率 |
3.2.1.6 棉铃虫齿唇姬蜂对不同虫龄棉铃虫幼虫的选择性 |
3.2.2 蜂茧的形态标准和影响因素 |
3.2.3 棉铃虫齿唇姬蜂成蜂的形态标准 |
3.2.4 畸形蜂或突变体 |
3.2.5 繁蜂注意事项及各发育阶段死亡原因 |
4 提高棉铃虫齿唇姬蜂交配成功率的途径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和实验设备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交配行为的观察 |
4.1.2.2 雌蜂性信息素释放与产生部位 |
4.1.2.3 不同日龄雌、雄蜂配对对交配的影响 |
4.1.2.4 雌、雄蜂配比对交配的影响 |
4.1.2.5 不同种群和室内繁殖代数对交配的影响 |
4.1.2.6 棉铃虫齿唇姬蜂不同寄生阶段的产雌率 |
4.1.2.7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交配行为观察 |
4.2.1.1 雌蜂性信息素释放与产生部位 |
4.2.1.2 温度对交配的影响 |
4.2.1.3 日交配节律 |
4.2.2 不同日龄雌、雄蜂配对对交配的影响 |
4.2.3 雌、雄蜂配比对交配的影响 |
4.2.4 不同种群和室内繁殖代数对交配的影响 |
4.2.5 棉铃虫齿唇姬蜂不同寄生阶段的产雌率 |
5 评价棉铃虫齿唇姬蜂雌蜂生殖力的指示性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单头寄生 |
5.1.2 雌蜂后足胫节的测量及卵巢管数的统计 |
5.1.3 雌蜂产卵量 |
5.1.4 多世代子蜂的获取 |
5.1.5 卵黄原蛋白基因Vg及卵黄原蛋白基因受体VgR转录水平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虫龄寄主育出雌蜂的个体差异 |
5.2.2 蜂体大小与产卵量的关系 |
5.2.4 母代与子代卵巢管数量的相关性 |
5.2.5 卵黄原蛋白基因Vg及卵黄原蛋白基因受体VgR转录水平 |
6 棉铃虫齿唇姬蜂低温贮存与寄生能力检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棉铃虫齿唇姬蜂的低温贮存 |
6.1.2 棉铃虫齿唇姬蜂的繁蜂体系和流程 |
6.1.2.1 繁蜂体系和流程 |
6.1.2.2 替代寄主的选择 |
6.1.3 寄生能力检测装置 |
6.1.4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棉铃虫齿唇姬蜂的低温贮存 |
6.2.2 棉铃虫齿唇姬蜂繁蜂体系与流程 |
6.2.2.1 繁蜂体系与流程 |
6.2.2.2 替代寄主的选择 |
6.2.3 寄生能力的检测 |
6.2.3.1 检测装置 |
6.2.3.2 寄生蜂寄生能力的评价方法 |
6.2.4 复壮 |
7 结论与讨论 |
7.1 棉铃虫齿唇姬蜂繁蜂寄主及繁蜂质量形态标准 |
7.1.1 繁蜂寄主的选择 |
7.1.2 繁蜂蜂茧、成蜂形态标准 |
7.1.3 繁蜂中需注意的问题 |
7.2 提高棉铃虫齿唇姬蜂交配成功率的途径 |
7.2.1 温度和交尾时间对棉铃虫齿唇姬蜂交配行为的影响 |
7.2.2 亲代不同日龄对交配的影响 |
7.2.3 雌雄配比、不同种群及繁殖代数对交配的影响 |
7.2.4 棉铃虫齿唇姬蜂产卵期与性比的关系 |
7.3 评价棉铃虫齿唇姬蜂雌蜂生殖力的指示性状 |
7.3.1 寄主虫龄、蜂体大小、卵巢管数量以及生殖力之间的正相关性 |
7.3.2 母代与子代卵巢管数量的相关性 |
7.3.3 卵黄原蛋白基因Vg及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VgR转录水平与雌蜂生殖力的关系 |
7.4 棉铃虫齿唇姬蜂低温贮存与寄生能力检测 |
7.4.1 低温贮存对棉铃虫齿唇姬蜂活力的影响 |
7.4.2 棉铃虫齿唇姬蜂繁蜂体系与流程 |
7.4.3 寄生能力的检测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3)四川秦巴、绥汀地区蜂群四季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蜂群春季管理 |
1. 繁殖地选择 |
2. 促排泄、换箱、换脾、消毒和治螨 |
3. 包装蜂群 |
4. 补足蜂群繁殖所需的营养 |
5. 防巢内潮湿 |
6. 调整巢脾, 强弱互助 |
7.“稀密”管控法 |
二、油菜花期蜂群管理 |
1. 组织主、副群采蜜 |
2. 组织继箱群采蜜 |
3. 卧式箱的管理 |
三、春季其他几个蜜源的管理 |
四、夏季蜂群管理 |
1. 养王换王和分蜂 |
2. 保持蜂群安静 |
3. 控空飞, 防高温 |
4. 防敌害 |
五、秋季蜂群管理 |
1. 合并蜂群, 以壮取胜 |
2. 以奖促繁, 确保饲料充足 |
3. 做好夜间保温 |
4. 育王、换王、分蜂继续进行 |
5. 防病、防盗蜂、狠治螨 |
六、冬季蜜蜂管理 |
1. 越冬前准备 |
2. 坝区和山下越冬蜂管理 |
3. 高山越冬蜂管理 |
(4)春雪低温对蜂群影响的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低温雨雪天气应对 |
2 低温冰雪冷冻灾害后的春繁措施 |
2.1 及时补救 |
2.2 促进排泄 |
2.3 紧脾缩巢 |
2.4 清巢防病 |
2.5 确保饲料 |
2.6 开繁花粉不可缺 |
2.7 繁殖要喂水 |
2.8 繁殖扩巢 (加脾) |
(5)谈蜜蜂授粉群的复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授粉蜂群下降的主要原因 |
1.1 设施农业的特殊性 |
1.2 天气因素 |
1.3 授粉对象与授粉蜂种的适应性 |
1.4 蜂种因素 |
1.5 温室管理 |
1.6 作物管理 |
2 设施农业授粉蜂群的管理 |
3 授粉蜂群恢复与复壮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
3.1 授粉期间的蜂群管理方法和措施 |
3.2 授粉后期蜂群恢复与复壮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
3.2.1 缩小巢框宽度, 变巢框纵向放置为横向排列 |
3.2.2 外粘内填保温板, 增设通风底纱窗 |
3.2.3 有目的地、针对性地适时快速开箱检查蜂群 |
3.2.4 采取双王群同箱饲养或继箱饲养措施 |
3.2.5 采取综合措施重视养蜂的各个环节 |
(6)新疆黑蜂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蜜蜂遗传资源保护概况及意义 |
1. 我国蜜蜂遗传资源保护概况 |
2. 保护蜜蜂遗传资源, 有利于蜂业可持续发展 |
3. 蜜蜂遗传资源能够促进各地蜂业的发展, 增加养蜂户的收入 |
4. 保护蜜蜂遗传资源, 有利于培育优良蜜蜂品种 |
5. 蜜蜂遗传资源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多方面需求 |
二、蜜蜂遗传资源的保护方法 |
1. 原产地资源保护也称为活体保种 |
2. 蜜蜂遗传资源异地生物技术保护 |
三、蜜蜂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 |
1. 充分利用蜜蜂遗传资源的产品质量优势 |
2. 选育良种 |
四、蜜蜂品种的退化 |
1. 蜜蜂品种退化的表现 |
2. 蜂种退化的原因 |
五、品种的复壮 |
1. 品种内 (或品系内) 杂交 |
2. 提纯选优 |
3. 培育优质蜂王和雄蜂 |
4. 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
六、新疆黑蜂 |
1. 品种来源及分布 |
2. 形态特征 |
3. 生物学特性 |
4. 生产性能 |
5. 饲养管理 |
七、保护区的注意事项 |
(7)谈蜜蜂授粉群的恢复与复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授粉蜂群下降的主要原因与因素 |
1.1 设施农业的特殊性 |
1.2 天气因素 |
1.3 授粉对象与授粉蜂种的适应性 |
1.4 蜂种因素 |
1.5 温室管理 |
1.6 作物管理 |
1.7 蜂群管理 |
2 授粉蜂群恢复与复壮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
2.1 授粉期间的蜂群管理方法和措施 |
2.2 授粉后期蜂群恢复与复壮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
2.2.1 恢复强群管理要点 |
2.2.2 蜂箱结构性缺陷和蜂群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
2.2.2. 1 缩小巢框宽度, 变巢框纵向放置为横向排列 |
2.2.2. 2 外粘内填保温板, 增设通风底纱窗 |
2.2.2. 3 有针对性地适时快速开箱查处蜂群 |
2.2.2. 4 采取双王群同箱饲养或继箱饲养措施 |
2.2.2. 5 要重视养蜂的各个环节 |
(9)塑料大棚春番茄熊蜂授粉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选择 |
2 放置熊蜂前的准备 |
3 放置熊蜂 |
4 大棚中蜂群的管理 |
4.1 蜂群的饲喂 |
4.2 蜂箱巢门的开启与关闭 |
4.3 授粉期间蜂群的检查 |
5 产量及效益对比分析 |
5.1 品质对比 |
5.2 产量对比 |
5.3 效益比较 |
四、促进蜂群复壮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怎样养好中蜂(十四)——越夏失败的原因与应对措施[J]. 姜云光. 中国蜂业, 2021(08)
- [2]棉铃虫齿唇姬蜂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发[D]. 鲁梅雪.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3]四川秦巴、绥汀地区蜂群四季管理[J]. 陈汝意. 中国蜂业, 2018(09)
- [4]春雪低温对蜂群影响的应对措施[J]. 祁文忠,刘强. 蜜蜂杂志, 2018(01)
- [5]谈蜜蜂授粉群的复壮技术[J]. 刘守礼. 蜜蜂杂志, 2017(12)
- [6]新疆黑蜂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J]. 薛运波. 中国蜂业, 2017(12)
- [7]谈蜜蜂授粉群的恢复与复壮技术[J]. 刘守礼. 甘肃畜牧兽医, 2017(07)
- [8]春雪低温对蜂群影响应对措施[J]. 祁文忠,刘强. 中国蜂业, 2017(05)
- [9]塑料大棚春番茄熊蜂授粉技术初探[J]. 郭培宗,李付献,李万龙,宋以星,张坤英. 中国园艺文摘, 2010(09)
- [10]蜂群种性退化原因及复壮措施[J]. 吕纪增. 蜜蜂杂志,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