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机遇 吸取经验 依法治水 根治海河(论文文献综述)
杨哲[1](2015)在《海河水文化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水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水而生的水文化除了体现在古代的文献中,还表现在古今的都城与城市里,城市外的水环境与城市内的水系是水文化形成、发展、传承的载体之一。水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传统文化和当今社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海河流域,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南界黄河、北接蒙古高原,由滦河、海河、徒骇—马颊河三大水系构成。海河,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水系,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由海河干流以及上游的北运河、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五大支流组成。水文化分为物态水文化、制度水文化和精神水文化三个方面。海河物态水文化包括海河重大水利工程、海河主要桥梁建设和经典建筑景观;海河制度水文化包括海河治理过程成就以及海河管水制度文化;海河精神水文化包括海河地区的民间信仰、民风习俗和民间艺术。研究海河水文化不仅因为海河拥有丰富的水文化内容值得了解开发,更重要的是,从现实考虑,当前海河的开发利用中存在诸多弊端,导致当今海河生态环境恶化,究其原因之一是水文化的缺失、对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水文化的传承保护融合到一起。加强对海河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要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海河水污染治理;确立资源理念,加强海河水资源保护;发展海河文化,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裔兆宏[2](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研究表明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吴凌志[3](2019)在《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钱正英是我国着名的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钱正英在抗日战争时期治理淮河洪涝灾害的实践中与水利结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水利部副部长、部长长达三十余年,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建设。她参与了淮河、黄河、长江、海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规划,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并认真付诸实践。参与了许多重大水利工程的论证、设计和建设,特别是在解决葛洲坝工程技术问题和主持三峡工程论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水利实践中,钱正英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水利思想,内容涵盖水利决策、水利建设、水利管理等方面,如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大江大河的治理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重点,水利建设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水利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决策要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等。钱正英的水利思想影响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水利建设,其中的许多观点和论述,对当前我国水利建设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钱正英水利思想的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水方略的发展变化,治水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水利工程科技精英的卓越历史贡献。
易新涛[4](2009)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三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三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三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三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王建莹[5](2016)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1]。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而治水理论的正确与否是决定治水成败的关键。20世纪60年代,李佩成教授在深入思考国内外灌区普遍发生的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等问题的基础上,从水的基本规律出发,提出了管水治水的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是基本的治水理论,在灌区和城市等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中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本文从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产生背景出发,研究并梳理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形成过程及理论内涵,论证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解决灌区渍涝灾害和次生盐渍化问题及城市水资源管理中的成功运用,在此基础上,发展运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研究当前存在的水文生态与水安全问题,并以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为例,探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地下水超采区和生态脆弱区治理中的应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总的来讲,本文的研究成果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综合论述了我国古代治水的思想和实践,认为我国古代治水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我国古代治水侧重治理黄河水害,没有形成完整且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水理论。(2)在对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系统学习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产生背景、理论内涵及其在灌区、城市等地区治水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论证。灌区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利用不协调,有灌无排,忽视了水循环规律这一基本自然规律。这些问题促进了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产生并推动了理论的继续发展,由此梳理了“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体系。“三水”统观统管就是统一看待以不同形式赋存在不同地区的各种水资源并进行统一管理。研究发现,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涉及面较广,应用策略较多,在农田、城市和生态脆弱区等地区的水管理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同时,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是综合的水管理体系,涉及到社会和自然系统的各个方面,应当在科技、法律和道德等各方面、各层次提供有力支撑。(3)较为深入而详细的探讨了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防治灌区次生盐渍化和治理西安水荒中的成功应用,由此展现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明显效果。分析了泾惠渠、引黄灌区及宝鸡峡灌区的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的治理,认为“灌排结合”“井渠结合”等措施的应用极大推动了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问题的治理;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的西安水荒问题,深入探讨了“群峪协井、两水并用”供水理念及其应用效果,发现这一策略是当时解决西安市供水短缺问题的关键并且至今仍然在产生积极作用。这就表明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指导下的“灌排结合”“井渠结合”“群峪协井”等措施在防治灌区次生盐渍化和治理西安水荒中成效显着。由此例证,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是防治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灌区和城市水管理的基本理论,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普遍的治水理论。(4)探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解决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问题中的应用。当前华北平原以及其他地区出现的地下水超采问题,主要是由于忽略了多种水资源综合利用,忽视了“三水”统观统管。分析探讨华北平原当前治理地下水超采的措施,指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是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的理论体系,要认识到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指导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由此提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可以并且应当作为华北平原及其他类似地区治水的战略指导思想。(5)探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生态脆弱区治理中的应用。总结前人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的理论及实践,发现,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水资源是引导黄土高原地区治理的关键。因此,应当运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来探讨解决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通过流域水资源特性及脆弱性分析,初步探讨指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的治理要以生态恢复和发展生产为目标,以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为基础,以降雨引渗为手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促进降雨引渗的自然条件和人工措施,初步提出并探讨了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海绵农田”的设想。
李雪松[6](2005)在《中国水资源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水是人类和地球上其它生物的生命源泉,是生命性资源、基础性资源、战略性资源,是资源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全球的核心资源。人类的发展与进步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四大问题。这四大问题均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质量恶化和水土流失常常干扰或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混”四大水问题。中国的水资源危机不仅十分突出,而且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性限制因素。由于水资源观念落后,涉水行为失当,水资源管理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更加重了我国的水资源危机。制度因素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根本性原因,政府缺位造成水资源产权模糊,市场缺失造成水资源滥用,计划失效造成水资源配置混乱。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缺少工程技术措施,而是没有建立起促进节水和治污等先进、高效、优良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制度框架。 中国水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计划或者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清晰界定水权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资源产权制度,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规范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达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的目的。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为人们在水资源利用与合作方面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以此规范人们的经济关系并对人们的用水行为进行监督,引导经济主体的外部利益内在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因此,保障水资源安全必须依靠复杂、复合的制度安排。 设计水资源安全性制度的基本思路是如何将水资源的正、负外部性“内部化”,避免“公水悲剧”。这就要组成一个以水资源产权制度为核心,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为前提,水权交易与水资源市场制度为基础,水资源价格制度为手段,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为保障、水资源文化制度为条件的完整的水资源制度体系。 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博弈论的相关理论,以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为基础,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力求站在水资源理论和实践的前沿,从水资源基本特征出发,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和探讨水资源问题和水资源制度,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本文共由六部分构成:
郭权[7](1998)在《抓住机遇 吸取经验 依法治水 根治海河》文中认为 1998年6月以来,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大洪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众志成城,力挽狂澜,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决定性胜利。这场抗洪抢险斗争是对我国综合国力的一次检验,更是对我国水利工作(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一次全面检验。面对一南一北的大水,我们海
王敬照[8](2018)在《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中,大众媒介一直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媒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本文以白洋淀生态保护中的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40多年来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发展变化,从微观角度探究中国媒体在生态保护中的角色及作用,并力图揭示媒体生态报道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以期为白洋淀生态保护乃至中国的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了1972年至2018年的有关白洋淀生态保护的(报纸)新闻报道,同时结合保定市、安新县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环境年鉴河北部分、河北经济年鉴环境保护部分的内容以及有关白洋淀四次综合治理的文件档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从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媒体构建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和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三个阶段进行系统阐述。本文认为,媒体在生态报道中受政府、公众以及媒介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媒体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并切实担负起生态政策的宣传者、生态风险的监督者、生态对话的参与者和生态教育的推动者的角色和职责。
唐娟[9](2019)在《建国初期湖北水利建设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极其重视水利工作,坚持不懈地抓水利建设和管理。如今,水利不仅为农业服务,也为工业发展和城市繁荣提供保障。在建国70周年之际,系统梳理党领导人民开展水利建设的历史,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术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湖北省作为水利大省,曾长期受水患滋扰,建国初期湖北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进行治理,据笔者掌握的信息,学术界对这一时期湖北省水利建设的研究尚不深入。基于此,本文拟对建国初期湖北省水利建设历史进行梳理和研究,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解析建国初期湖北新政权高度重视水利事业的多重考量。从新政权水利建设面临的自然环境与历史基础,以及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等方面的考察,尽可能还原湖北水利建设开展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第二部分:梳理建国初期湖北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基于建国初期湖北水利建设的实际,湖北政府提出依靠群众与掌握技术相结合的水利工作指导思想,确立了“以江河治理为重点,兼顾农田水利,以治标为主,同时进行治本的准备工作”的水利工作总方针。同时基于每年省情变化,新政权不断调整完善年度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工作重点。这是湖北政府开展水利建设的政策依据和工作指南。第三部分:深入探讨建国初期湖北水利建设的综合举措。湖北新政权多措并举推动水利建设,即完善水利建设的制度法规,推动水利工作规范化、法制化;以江河防汛为基础,群众性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开展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注重减灾防患,加强水文勘测和水土保持工作。立体呈现建国初期湖北水利建设的实践,以求还原建国初期湖北新政权水利建设的真实状况。第四部分:总结建国初期湖北水利建设的成就,寻求现实启示。建国初期,湖北省水利工作卓有成效,它不仅缓解了水旱灾情,稳定了社会秩序,为湖北的工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还加深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认识,提高了政府公信力,彰显了民族凝聚力。此外,国家体制和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民政府的水利建设的理念与方法更加科学,初步构建了防汛、排涝与灌溉三大工程体系,为湖北今后水利工作指明的方向。湖北省水利建设的实践及其经验,对当下水利建设仍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任宪韶[10](2013)在《弘扬50年治水兴水精神 推进海河水利事业新发展》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11月17日,是毛泽东主席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伟大号召50年的日子,本期刊出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主任任宪韶的纪念文章。通过文章,我们能够感受到海河水利在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伟大号召指引下,通过50年不懈努力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今后更美好的发展愿景。
二、抓住机遇 吸取经验 依法治水 根治海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住机遇 吸取经验 依法治水 根治海河(论文提纲范文)
(1)海河水文化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河水文化研究的意义 |
1.1.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 |
1.1.2 研究海河水文化的意义 |
1.2 海河水文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内海河水文化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海河水文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海河水文化的思路 |
1.3.1 研究海河水文化的方法 |
1.3.2 研究海河水文化的思路 |
第二章 津门人民生命之源——海河 |
2.1 海河与海河流域概观 |
2.1.1 海河和海河流域 |
2.1.2 海河流域水系分布 |
2.1.3 新中国的海河治理 |
2.2 海河水系的历史变迁 |
2.2.1 海河水系前形态 |
2.2.2 海河水系的形成 |
2.2.3 海河水系的素描 |
2.3 水文化与海河水文化 |
2.3.1 文化及水文化概念 |
2.3.2 海河水文化的内涵 |
2.3.3 海河水文化的结构 |
第三章 因地制宜工程利民——物态水文化 |
3.1 海河的重大水利工程 |
3.1.1 海河水利工程概览 |
3.1.2 海河水利工程建设 |
3.1.3 海河水利工程的文化价值 |
3.2 海河的主要桥梁建设 |
3.2.1 海河桥梁建设概览 |
3.2.2 海河桥梁利国利民 |
3.2.3 海河桥梁的文化价值 |
3.3 海河的经典建筑景观 |
3.3.1 近现代海河沿岸建筑景观 |
3.3.2 海河建筑景观的游览价值 |
3.3.3 海河经典建筑的文化价值 |
第四章 管水治水造福于民——制度水文化 |
4.1 人类治水管水的经验教训 |
4.1.1 古代大禹治水及影响 |
4.1.2 黄河治泛和黄河治理 |
4.1.3 国外的治水管水案例 |
4.2 海河治理过程和巨大成就 |
4.2.1 海河的“功过”经历 |
4.2.2 “根治海河”运动的兴起 |
4.2.3 “根治海河”运动的成就 |
4.2.4 海河治水的文化价值 |
4.3 海河管水制度和精神文化 |
4.3.1 海河管水的水利法规 |
4.3.2 海河管水的文化成就 |
4.3.3 海河管水的文化价值 |
第五章 海河水土造就民韵——精神水文化 |
5.1 海河流传民间信仰 |
5.1.1 妈祖信仰传入天津 |
5.1.2 天津妈祖信仰的特点 |
5.1.3 妈祖信仰在天津的影响 |
5.2 海河孕育民风习俗 |
5.2.1 天津地区的丧葬习俗 |
5.2.2 天津地区的庙会习俗 |
5.2.3 天津地区的商业习俗 |
5.3 海河塑造民间艺术 |
5.3.1 天津的民俗娱乐 |
5.3.2 天津的民俗工艺 |
5.3.3 海河民俗的文化价值 |
第六章 海河水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承 |
6.1 海河水文化蕴含人本意蕴 |
6.1.1 人本思想与海河水文化 |
6.1.2 海河影响天津人民 |
6.1.3 海河水文化的利民成就 |
6.2 海河水文化对天津发展的作用启示 |
6.2.1 海河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
6.2.2 海河水文化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
6.2.3 海河水文化推动城市文化发展 |
6.3 海河水文化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
6.3.1 海河工程建设统筹京津冀发展 |
6.3.2 海河水利管治统筹京津冀发展 |
6.3.3 弘扬海河精神促进京津冀发展 |
6.4 海河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
6.4.1 保护和传承海河水文化的原因 |
6.4.2 保护和传承海河水文化的意义 |
6.4.3 保护和传承海河水文化的措施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钱正英从事水利事业的历程 |
第一节 战争年代钱正英初涉治水(1944—1949 年) |
第二节 钱正英投身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1950—1965 年)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钱正英在艰难条件下继续治水(1966—1976 年)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钱正英对水利事业的进一步探索(1979—2012 年) |
第二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基本观点 |
第二节 关于水利规划、决策的观点 |
第三节 关于水利管理的观点 |
第三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与历史作用 |
第一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历史作用 |
结语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当代启示 |
附录 钱正英治水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4)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1.3.1 人民公社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阐释 |
1.4.1 公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时期 |
1.4.2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框架 |
1.6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6.1 重点 |
1.6.2 难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 |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 |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
2.2.2 农村公社理论 |
2.3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2.3.1 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合作社理论 |
2.3.2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 |
2.4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 |
2.4.1 民本思想 |
2.4.2 大同思想 |
2.4.3 均平思想 |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主要内容 |
3.1 封建王权时代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1.1 建设农田水利 |
3.1.2 修筑道路、桥梁和渡口 |
3.1.3 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 |
3.2 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1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2 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2.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3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3.1 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展开 |
3.3.2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
3.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
3.3.4 由自我保障向集体保障的转变 |
3.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 |
3.4.1 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浪潮 |
3.4.2 农业的"大跃进"运动 |
3.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 |
4.1 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 |
4.1.1 治理江河,开沟挖渠 |
4.1.2 开挖机井,发展机电排灌 |
4.1.3 加固堤防,发展小型水利 |
4.2 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 |
4.2.1 治理盐碱地 |
4.2.2 排涝减渍 |
4.2.3 治理水土流失 |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 |
4.3.1 开展农业机械化运动 |
4.3.2 兴办农村工业 |
4.3.3 扩大化肥、农药生产,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
4.4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科技和气象服务 |
4.4.1 发展农业技术研究 |
4.4.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4.4.3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
4.5 修筑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 |
4.5.1 修筑农村公路 |
4.5.2 发展邮电事业 |
4.6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总体评价 |
4.6.1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积极作用 |
4.6.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局限 |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 |
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
5.1.1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5.1.2 农村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 |
5.1.3 农村文化教育新局面的开始 |
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教育 |
5.2.1 农村基础教育的统一体系 |
5.2.2 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 |
5.2.3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民办教师 |
5.3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 |
5.3.1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体系 |
5.3.2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
5.3.3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
5.4 农村职业教育 |
5.4.1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
5.4.2 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的创办 |
5.4.3 职业中学的恢复和发展 |
5.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 |
5.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
5.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局限 |
第六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
6.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
6.1.1 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
6.1.2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
6.1.3 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
6.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
6.2.1 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级组织体系 |
6.2.2 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形成 |
6.2.3 赤脚医生的出现与成长 |
6.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 |
6.3.1 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 |
6.3.2 实施医疗救治和预防接种 |
6.3.3 坚持"三土"、"四自",发展中医中药事业 |
6.3.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
6.4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 |
6.4.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 |
6.4.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局限 |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 |
7.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沿革 |
7.1.1 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 |
7.1.2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7.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方式 |
7.2.1 农村社会优抚 |
7.2.2 灾荒赈济 |
7.2.3 农村社会贫困救助 |
7.2.4 "五保户"供养 |
7.2.5 麻风病人救治 |
7.2.6 回乡的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
7.2.7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
7.3 对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评价 |
7.3.1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 |
7.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局限 |
第八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意义与作用、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启示 |
8.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
8.1.1 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
8.1.2 供给决策的单向性 |
8.1.3 服务内容的广泛性 |
8.1.4 筹资渠道的多重性 |
8.1.5 供给方式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
8.1.6 价值理念的均等性 |
8.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
8.2.1 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
8.2.2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 |
8.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
8.2.4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
8.2.5 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
8.2.6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
8.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陷和不足及其原因 |
8.3.1 城乡失调严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低 |
8.3.2 各地之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
8.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运动色彩 |
8.3.4 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
8.3.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8.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
8.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
8.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确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
8.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形成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
8.4.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需要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1.1 丰富治水理论 |
1.1.2 指导治水实践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古代治水思想与实践 |
2.1 黄河防洪 |
2.2 农田水利 |
2.3 水力航运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 |
3.1 当代治水的要求 |
3.2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产生背景 |
3.2.1 泾惠渠的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问题 |
3.2.2 引黄灌区的次生盐渍化问题 |
3.3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产生过程 |
3.4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体系 |
3.4.1 三水统观统管的理论内涵 |
3.4.2 三水统观统管的理论基础 |
3.5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基本思路 |
3.6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实践指导 |
3.6.1 灌区的水管理 |
3.6.2 城市的水管理 |
3.6.3 生态脆弱区的水管理 |
3.6.4 跨流域调水中的水管理 |
3.7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实施的保障 |
3.7.1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实施要依靠科技进步 |
3.7.2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实施要依靠法律制约 |
3.7.3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实施要依靠道德规范 |
3.8 小结 |
第四章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成功例证 |
4.1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治理灌区次生盐渍化问题中的应用 |
4.1.1 灌区盐渍化及渍涝灾害的防治 |
4.1.2 灌区地下水超采问题的出现及治理 |
4.2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解决西安水荒中的应用 |
4.2.1 西安的供水短缺问题 |
4.2.2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应用 |
4.2.3“群峪协井,两水并用”供水方略 |
4.2.4 应用成效及深化发展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解决大区域水问题的应用探讨 —以华北平原为例 |
5.1 华北平原概况 |
5.2 水文生态失衡问题 |
5.2.1 地表水过度开发 |
5.2.2 地下水严重超采 |
5.2.3 水污染严重 |
5.3 华北平原水文生态失衡问题的分析 |
5.3.1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的治理 |
5.3.2 对治理举施的探讨及分析 |
5.4 总体思路及建议 |
5.4.1 防治地下水位下降 |
5.4.2 防治地下水污染 |
5.4.3 基本治理策略 |
5.5 三水统观统管应用拓展 |
5.6 小结 |
第六章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生态脆弱区的应用探讨 ——以黄土高原为例 |
6.1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实践及理论 |
6.1.1 新中国成立前的黄土高原实践及理论 |
6.1.2 新中国成立后的黄土高原实践及理论 |
6.2 黄土高原水资源特性分析 |
6.2.1 降水特征 |
6.2.2 径流特征 |
6.2.3 地下水特征 |
6.2.4 特征分析 |
6.3 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特征与水土流失的探讨 |
6.4 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特征与农业生产的探讨 |
6.5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应用 |
6.6 黄土高原治理措施探讨 |
6.6.1 小流域综合治理 |
6.6.2 强化人工引渗 |
6.6.3 建设海绵农田 |
6.7 成功的范例 |
6.8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水资源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水资源危机与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
一、水是生命性资源 |
二、水是资源性资源 |
三、水是基础性资源 |
四、水是战略性资源 |
五、水是核心资源 |
第二节 中国面临水资源危机 |
一、中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 |
二、水资源危机产生的人为因素 |
第三节 水利工程技术的作用与局限 |
一、跨流域调水工程 |
二、海水淡化技术 |
三、节水技术 |
第四节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制度创新 |
一、制度障碍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原因 |
二、制度创新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 |
三、理想的水资源制度的社会特征 |
第五节 水资源制度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六节 水资源制度研究的总体思路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 |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
五、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水资源概念与特征 |
一、水资源概念 |
二、水资源特征 |
三、水资源特征的制度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 |
一、水资源总量 |
二、水资源基本特点 |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四、水资源现状总体评价 |
第三节 中国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
一、2010年及2020年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
二、2030年及2050年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
三、未来水资源供需展望 |
第四节 21世纪中国水资源面对的主要挑战 |
一、洪涝与干旱仍然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
二、水资源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 |
三、水资源利用的低效率与用水浪费问题日益突出 |
四、水资源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
五、水资源条件与产业结构及布局不相适应 |
六、水资源管理缺乏科学的制度体系 |
第二章 水资源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
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四、马克思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 |
五、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循环经济理论 |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
二、循环经济的特征 |
三、循环经济的原则 |
四、循环经济的意义 |
五、水资源循环经济 |
第三节 制度经济理论 |
一、制度的涵义 |
二、制度的构成 |
三、制度的功能 |
四、制度创新 |
第四节 现代产权理论 |
一、产权和产权制度 |
二、外部性的经济学意义 |
三、公共资源的产权与外部性 |
四、公共资源的外部性内部化策略 |
第五节 价值理论 |
一、水资源价值的理论基础 |
二、水资源价值的内涵 |
三、水资源价值的表现 |
第三章 水资源管理与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水资源管理概述 |
一、水资源管理的内涵 |
二、水资源管理的原则 |
三、水资源管理的目标 |
四、水资源管理的内容 |
第二节 中国水资源管理的制度现状 |
一、水资源管理的制度保障 |
二、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变迁 |
三、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安排 |
四、水资源管理的制度缺陷 |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
一、美国的水资源管理 |
二、日本的水资源管理 |
三、英国的水资源管理 |
四、法国的水资源管理 |
五、以色列的水资源管理 |
六、国外水资源管理的经验与发展态势 |
第四章 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安排 |
第一节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经济学涵义 |
一、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必要性 |
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
三、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内涵 |
四、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原则 |
五、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架构 |
六、水资源统一管理与流域管理 |
第二节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创新 |
一、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二、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 |
三、新型水资源管理体制下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
四、水资源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 |
五、新体制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关系 |
第三节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政府制度、企业制度与中介制度 |
一、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政府制度 |
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企业制度 |
三、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中介制度 |
四、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法律保证 |
第四节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机制建设 |
一、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决策机制 |
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协调机制 |
三、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激励机制 |
四、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监督机制 |
第五章 水资源产权制度安排 |
第一节 水资源产权——水权概述 |
一、水权的由来 |
二、水权的经济学涵义 |
三、水权的特征 |
四、水权体系的构成 |
第二节 初始水权的界定 |
一、初始水权的概念 |
二、初始水权的界定 |
第三节 水权的分配 |
一、水权分配的原则 |
二、水权分配的关键参数 |
三、水权分配的模式 |
四、水权分配的程序 |
五、特殊水权的分配 |
第四节 水权制度及其变迁 |
一、水权制度概述 |
二、国外水权制度变迁 |
三、国内水权制度变迁 |
四、结论与启示 |
第五节 水权制度创新 |
一、中国现行水权制度安排 |
二、中国现行水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三、水权制度创新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六章 水资源交易与市场制度安排 |
第一节 水权交易的经济学意义 |
一、水权交易的概念 |
二、水权交易的动因 |
三、水权交易的成本分析 |
四、水权交易的外部性 |
五、水权交易中的政府作用 |
六、水权交易的形式 |
第二节 水权市场的制度安排 |
一、水权市场概述 |
二、水权市场的构建 |
三、水权市场的管理 |
第三节 水权交易的构成体系 |
一、水权交易的组织结构 |
二、水权交易主体的管理 |
三、水权交易的规则体系 |
四、水权交易的信息体系 |
五、水权交易的监管体系 |
六、水权交易的调控体系 |
七、水权交易的法规体系 |
第四节 水权交易的案例分析 |
一、墨累——达令河流域的水权交易案例分析 |
二、东阳——义乌的水权交易案例分析 |
第七章 水资源价格制度安排 |
第一节 水价制度概述 |
一、中国水价制度的沿革 |
二、国外水价制度的实施 |
第二节 中国水价制度的现状分析 |
一、水价理论不完善 |
二、水资源认识观念存在偏差 |
三、水资源价格偏低 |
四、水价结构不合理 |
五、水价的公共监督机制不健全 |
六、水价制度创新的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水价的形成机制 |
一、水价的构成 |
二、水价形成的影响因素 |
三、水价形成的供求机制 |
四、水价制定的原则 |
五、水价制定的程序 |
六、水价制定的机制 |
七、水价体系的构成 |
第八章 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安排 |
第一节 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概述 |
一、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的沿革 |
二、中国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的现状 |
第二节 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体系的创新 |
一、水资源立法的原则 |
二、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体系的构成 |
三、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体系的重建 |
四、水资源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的健全 |
第九章 水资源文化制度安排 |
第一节 水文化概述 |
一、宇宙生成的“水原说” |
二、水文化的形成 |
三、水文化的社会影响 |
四、水文化的朴素可持续发展观 |
五、水文化的现实价值 |
第二节 水资源文化制度 |
一、文化制度及其分类 |
二、水资源文化制度的构成 |
三、节水型社会的水文化制度 |
四、水资源文化制度的构建 |
结语:水资源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
一、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
二、加强水量、水质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管理 |
三、健全水资源产权制度 |
四、完善水资源水权市场制度体系 |
五、创建新型的水资源价格管理机制 |
六、建立和完善水资源法律制度 |
七、重视水资源管理的社会资本投入 |
八、加强水资源科学技术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白洋淀 |
1.3.2 环境新闻与生态新闻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72-1998) |
2.1 白洋淀第一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72-1983) |
2.1.1 白洋淀污染问题的产生与第一次集中治理简介 |
2.1.2 沉默与回避:1972-1976年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2.1.3 启蒙与科普:1977-1983年的白洋淀环境报道 |
2.2 白洋淀第二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84-1991) |
2.2.1 数量分析 |
2.2.2 内容分析 |
2.2.3 效果分析 |
2.3 白洋淀第三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92-1998) |
2.3.1 整体分析 |
2.3.2 案例分析:以“燕赵环保世纪行”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为例 |
第3章 媒体建构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99-2016) |
3.1 本阶段白洋淀生态报道综述 |
3.1.1 报道主体分析 |
3.1.2 报道理念分析 |
3.1.3 报道手段分析 |
3.2 党报与都市类报纸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干淀与补水报道为例 |
3.2.1 案例与研究设计 |
3.2.2 新闻来源 |
3.2.3 新闻体裁与报道主题 |
3.2.4 报道基调 |
3.2.5 报道细节 |
3.2.6 结论与讨论 |
3.3 本地与异地媒体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死鱼事件报道为例 |
3.3.1 四次死鱼事件报道的整体分析 |
3.3.2 第二次死鱼事件报道的个案分析 |
第4章 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2017-2018) |
4.1 传统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4.1.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专家角色 |
4.1.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政府形象 |
4.1.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公众诉求 |
4.1.4 讨论与结论:反思与监督性报道不足 |
4.2 新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4.2.1 数量分析 |
4.2.2 效果分析 |
4.2.3 案例分析:以白洋淀芦苇问题的全媒体报道为例 |
第5章 白洋淀生态报道制约因素分析:政府、公众与媒介 |
5.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地方政府 |
5.1.1 地方政府与生态报道的正向互动 |
5.1.2 地方政府对白洋淀生态报道的负面制约 |
5.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 |
5.2.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意识 |
5.2.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行动 |
5.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媒介 |
5.3.1 媒介的双重属性让白洋淀生态报道在夹缝中生存 |
5.3.2 媒介的报道观念让白洋淀生态报道片面发展 |
5.3.3 媒介的记者素养让白洋淀生态报道质量参差不齐 |
第6章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和未来之路 |
6.1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 |
6.1.1 生态政策的宣传者 |
6.1.2 生态风险的监督者 |
6.1.3 生态对话的参与者 |
6.1.4 生态教育的推动者 |
6.2 白洋淀生态报道的未来之路 |
6.2.1 创新机制,优化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外部环境 |
6.2.2 转变观念,重构白洋淀生态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9)建国初期湖北水利建设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建国初期湖北政府大兴水利的多重考量 |
第一节 自然因素 |
一、地势起伏较大 |
二、降水分布不均 |
三、水系错综复杂 |
第二节 历史因素 |
一、历来水旱灾害频发 |
二、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
第三节 经济因素 |
一、解除经济中心地带的水患威胁 |
二、恢复工农生产,支援国家建设 |
第四节 政治因素 |
一、以工代赈,兴修水利,稳定社会秩序 |
二、兴利除害是树立政府公信力的具体手段 |
第二章 建国初期湖北水利工作的思想方针 |
第一节 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 |
一、依靠群众力量 |
二、加强技术指导 |
第二节 水利建设的工作方针 |
一、水利工作总方针 |
二、年度水利工作方针和工作重点 |
第三章 建国初期湖北水利建设的综合举措 |
第一节 优化管理制度 |
一、水利管理规范化 |
二、水利工作法制化 |
第二节 兴修水利工程 |
一、江河防汛工程 |
二、农田水利工程 |
第三节 注重减灾防患 |
一、重视水文监测 |
二、加强水土保持 |
第四章 建国初期湖北水利建设的成就与启示 |
第一节 水利建设成就 |
一、构建了防洪、排涝和灌溉三大工程体系的雏形 |
二、推动了湖北工农业的稳步发展 |
三、增强了新政权凝聚力和认同感 |
第二节 当代现实启示 |
一、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民生水利 |
二、加强技术指导,创新水利发展机制 |
三、推进绿色发展,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 |
四、坚持统筹安排,全面照顾防洪、防旱和防涝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弘扬50年治水兴水精神 推进海河水利事业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50年海河水利取得丰硕成就 |
1. 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形成 |
2. 流域城乡供水体系初步构建 |
3. 流域水生态环境建设开始起步 |
4. 流域水利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
二、海河治理的经验和启示 |
1.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推动协调发展 |
2.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民生水利 |
3. 必须坚持人水和谐, 促进可持续发展 |
4. 必须坚持依法治水、团结治水 |
5. 必须坚持科技引领, 推进水利现代化 |
三、流域水利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 |
四、坚持科学治水, 不断推进海河水利事业新发展 |
四、抓住机遇 吸取经验 依法治水 根治海河(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河水文化及当代价值研究[D]. 杨哲.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4)
- [2]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3]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D]. 吴凌志.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05)
- [5]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建莹. 长安大学, 2016(02)
- [6]中国水资源制度研究[D]. 李雪松. 武汉大学, 2005(05)
- [7]抓住机遇 吸取经验 依法治水 根治海河[J]. 郭权. 防汛与抗旱, 1998(04)
- [8]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D]. 王敬照. 河北大学, 2018(05)
- [9]建国初期湖北水利建设研究(1949~1956)[D]. 唐娟. 三峡大学, 2019(06)
- [10]弘扬50年治水兴水精神 推进海河水利事业新发展[J]. 任宪韶. 中国水利, 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