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海湾危机的历次决议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李廷康[1](2016)在《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是指安理会将武力强制措施的执行权交由会员国代为实施的集体安全行动方式。依据《联合国宪章》第39条的规定,安理会享有对“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和侵略”三种国际和平安全情势的断定权和采取强制措施的执行权。强制措施包括第41条规定的和平性的制裁和第42条规定的武力性质的执行行动。而且,第七章随后的第43—47条规定,执行行动应当由“联合国军”来实施,且由安理会设立的军事参谋团来统率。然而,形势的发展并未按照宪章预设的轨道进行,联合国成立不久冷战开始,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立使第43条所构想的“联合国军”无法组建,执行行动随之就成为纸面上的空文。没有武力措施做后盾,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就是没有利爪的老虎,将会重蹈国际联盟的覆辙。为此,安理会只得援引宪章第七章对会员国进行授权。可见,授权使用武力是联合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变通办法,是安理会结合国际关系形势所做的一种务实性选择。经过长期的实践,这种变通办法实际上已经取代了第42条预想的执行行动,成为安理会武力强制措施的实施方式。而且,在原则、规则、规范和决策程序等方面形成了很多惯例,这些惯例标志着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已经形成机制化,但这种机制显然是从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中派生出来的。因其派生性,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就在合法性、规范性、有效性等方面有着诸多的不足,在其实践中必然性就会引起争论。本文试图利用国际机制这一理论来全面讨论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并试图提出改革完善的相关建议。本文第一章主要是厘清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的发展流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从朝鲜战争出现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的先例到海湾战争的形成阶段,从波黑局势到利比亚、刚果局势的由国际问题向国内问题发展的适用范围扩大阶段,从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发展增加了反恐和打击国际犯罪的适用对象扩大阶段,认清其发展趋势和阶段特点。第二章主要讨论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的合法性问题。由于该机制在《宪章》中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实践中授权行动又总被大国左右,偏离联合国轨道,所以自产生以来该机制的合法性就引起了诸多争论。本章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于该问题肯定性和否定性的争论,认为虽然该机制在《宪章》中并未明确规定,但是从原生机制和派生机制关系、以及国际组织暗含权力学说的角度可以接受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的合法性。第三章主要讨论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的规范性问题。由于该使用武力方式在《宪章》中是没有明文规定,是安理会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本质上是安理会“执行行动”的替代品,没有明确的文本依据以及完善的国际机制所应具备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存在规范性问题。决策文本上用词和内容的模糊性、宽泛性等问题,和在实践中监督与控制的缺失等问题,造成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实践中的规范性不足,一直倍受诟病。第四章主要讨论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的有效性问题。从历次实践的结果来看,安理会的授权行动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也遭遇到了许多失败。究其原因,其有效性问题不仅源自派生机制在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等方面的法律原因,也是因为国际机制在运行中受制于国际政治现实而难以发挥作用。第五章主要探讨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的改革完善问题。本章综合前文分析,认为当前可行的改革完善建议总体上就是要通过完善《宪章》条款或颁布正式文件的形式,使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这种派生机制上升为正式机制,具体而言需要完善授权决策机制、授权决议文本和授权实施机制并建立授权评估机制。结语部分首先是总结本文内容,并且简要讨论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对于中国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重要的作用,在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问题上,中国不仅手握否决权,并且代表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呼声。因此,为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加奋发有为,适应我国外加转型,本章还指出我国在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中应该持有的立场和态度,并且提出相应对策和参与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未来的外交决策有所贡献。
李廷康[2](2019)在《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中国的政策和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在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问题上的立场大致经历了冷战初期抵制、冷战结束初期有限参与和2008年以来谨慎参与三个阶段。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坚持其一贯的原则立场,即坚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主义方法、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和相关国际法规则,以及坚持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相结合原则等。同时,中国也坚持灵活性策略,包括在安理会决策中对弃权票的合理运用、"逐案处理"的政治智慧和对危机处理手段的综合考量等。总体来看,中国在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中的政策和策略服从于中国总体对外战略和国家利益。但是,在观念认识、工具运用和制度塑造等方面,中国在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中的政策和策略仍有所不足。随着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国家海外利益的持续扩展、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需要及时调整观念,适当运用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这一工具,继续提升在该问题上的话语权并推动完善该机制,以便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贾龙阳[3](2019)在《法塔赫研究》文中指出法塔赫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阿拉伯语的英译转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代表巴勒斯坦利益的政治组织。1956年,法塔赫由亚西尔·阿拉法特为首的巴勒斯坦青年在埃及筹建,1959年正式成立于科威特。成立之初,法塔赫坚持组织独立性,主张武装斗争是实现巴勒斯坦建国的唯一方式。1965年,法塔赫正式开始对以武装斗争,这是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陷入低谷时的应激反应,也是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有失公允的必然结果。在开展对以武装斗争后,法塔赫组织规模迅速增加,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法塔赫于1967年加入并迅速成为第一大政治派别。1968年,法塔赫在卡拉梅战役中以弱胜强,重创入侵的以色列军队,在提振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低迷士气的同时,自身国际地位与政治影响力也不断提高。1969年,法塔赫赢得巴解组织内部选举,阿拉法特成为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自此,法塔赫的方针政策正式成为巴解组织的信仰纲领和行为准则。卡拉梅战役后法塔赫实力的迅速膨胀,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在法塔赫影响力不断扩展的背后,隐含的是组织内部矛盾的凸显、政治分歧加剧以及盲目自信等危机,而在这些危机掩盖下频繁干预他国主权的越轨行为,使阿拉伯国家与法塔赫的关系渐行渐远,最终引发与约旦的流血冲突,法塔赫因此遭遇重挫。面对内外压力,法塔赫选择借助恐怖主义手段摆脱困境,相继发动或参与多起针对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和西方国家的恐怖袭击。但是,投入与产出成反比的恐怖主义,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法塔赫在借助恐怖主义手段获得一定关注的同时,阿拉伯国家的猜忌、国际社会的谴责以及以色列更为猛烈的报复接踵而至,法塔赫由此失去的不仅是外界的信任和内部的民心,还有巴勒斯坦解放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正义性,而这也成为日后法塔赫在巴以问题中合法地位和话语权屡遭质疑的重要原因。在践行恐怖主义的同时,法塔赫并没有吸取与约旦反目成仇的经验教训,非但没有找到一条与阿拉伯国家的和谐相处之道,反而变本加厉地忽视和干涉他国内政,参与和激化地区矛盾,最终引发黎巴嫩内战。黎巴嫩内战导致法塔赫生存环境更加恶劣,阿拉伯国家对其猜疑顾忌之心更重,自身国际形象更因此一落千丈。暴力活动的持续威胁,促使以色列在1982年发动旨在消灭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黎巴嫩战争,而这场战争也使法塔赫受到毁灭性打击,组织结构濒于崩溃,对以政策被迫转向缓和。1987年,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爆发反抗以色列暴政的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这场大起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不仅迫使以色列重新正视巴勒斯坦人的权利诉求,还使陷于困境的法塔赫重获新生。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巴勒斯坦于1988年宣布建国。进入199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为巴以问题走向政治解决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契机。法塔赫顺应历史潮流,与以色列签署《奥斯陆协议》,使政治解决巴以问题成为双方乃至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准则,使在中东地区盛行多年的恐怖主义一时成为众矢之的,更为以和平方式解决世界其他地区宗教、领土、民族争端提供了最真实的范例和最良好的佐证,从而掀开了巴以和平进程新的篇章。同时,《奥斯陆协议》也推动了法塔赫主导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建立,巴勒斯坦人在建立实体国家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巴以矛盾根深蒂固,巴勒斯坦内部关于对以政策始终存在分歧。伊斯兰激进组织哈马斯的强势崛起,导致法塔赫的内政外交政策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加之以色列右翼政府的重新上台,进而引发巴以和平进程再度瘫痪。2004年,阿拉法特病故,面对权力真空,法塔赫各派势力迅速展开博弈。这种政治内耗,不仅严重制约了组织本身的发展,还使法塔赫在与哈马斯角逐巴勒斯坦最高权力的议会斗争中频遭失败,巴勒斯坦政治格局也由此受到更多伊斯兰宗教势力的影响。巴勒斯坦的内部分裂,导致法塔赫的国际国内形象严重受损,削弱了法塔赫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国际社会的作用。伴随着外交话语权的丧失,法塔赫在与以色列的外交斗争中更显颓势,加之国际局势的纷繁复杂,法塔赫以及巴勒斯坦的未来更加堪忧。国际社会与法塔赫的历史以及巴以问题的走向息息相关。美国在巴以问题上长期奉行双重标准,巴以问题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输出意识形态和美国式价值观的最好媒介,加之国际格局的变迁乃至总统个人好恶,都使美国巴以政策缺乏公平性和稳定性,也严重损害了美国与法塔赫的关系。苏联在法塔赫发展过程中曾扮演同盟者的角色,但苏联对法塔赫的援助往往带有政治附加条件,目的是与美国争夺在中东地区的利益,这种利己主义倾向明显的外交政策成为苏联与法塔赫关系的最大隔阂。中国与法塔赫既有蜜月期,也有冷战期,但总体而言,双方关系整体向前的趋势并未改变,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继续支持法塔赫正义事业的同时,也在巴以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建设性作用。阿拉伯前线国家在历史上曾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做出贡献,但这些国家为自身利益干涉法塔赫和巴以问题的做法,始终是影响双方关系的主要障碍。联合国在巴以问题上曾扮演冲突“制造者”的角色,但随着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联合国开始扮演巴以冲突“调停者”与和谈“促进者”的角色,不断改善同法塔赫的关系,联合国也由此成为当今巴以问题不可或缺的外部推手,也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巴以问题仲裁核心。欧洲国家曾是美国巴以政策的跟随者,但伴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欧盟巴以政策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与法塔赫的关系也持续改善,特别是对巴勒斯坦民生问题的关注,为巴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智利[4](2018)在《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国际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责任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承担的与其身份相称的对外义务。作为国际社会中的成员,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负有一定的责任:遵守国际规范,维护国际准则,履行国际义务。纵观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可以发现一项基本事实,即一国领导能力必然伴随着国际责任的内在要求和外在需要。一个国家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以国际责任为切入点,通过适度承担国际责任,实现其国家利益;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帮助国际社会解决实在问题,来赢得尊重和获取认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影响力显着提升,己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国际社会对中国报以更高的期待,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中国能够为事关人类发展与安全重大问题的解决投入更多力量,贡献更多智慧。”于是,“中国责任论”随之出笼并兴起。“中国责任论”既反映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合理期待,同时也反映出了某些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虑和担忧。美国等西方国家希望中国承担它们给中国开列的责任清单,一方面希望通过责任来约束和限制中国,引导中国融入西方主导的体系,防止中国走西方大国崛起的老路;另一方面则试图通过让中国承担责任,为其作为世界霸主需支付的成本买单,甚至试图让中国承担大量超出自身能力的责任,从而达到“累垮”中国的目的。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责任需求在其整个对外战略中(包括外交战略、经济战略和安全战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试图通过承担国际责任,自然而然地实现国家利益,分享国际权力,从而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地位,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从“负责任大国”概念的提出,再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无不表明中国责任意识的凸显以及中国对责任需求的重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中国摒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提出并不断充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既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态度,更展示了中国对人类命运的担当精神。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需要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化作务实行动。随着中国的崛起及其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承担什么样的国际责任,正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履行国际责任不仅是国际社会对日益崛起的中国的外部需要,也是中国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国际责任犹如一把“双刃剑”,处理得不好就会掉入西方国家精心设计的“中国责任论”的陷阱;相反,处理好了则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减轻国际上对中国崛起可能构成的威胁的担忧,成为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国际责任问题日益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议题。在此形势下,中国开始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看待国际责任问题,不仅从宏观上做出了系列部署,而且从微观上也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同时,学术界也加大了对中国国际责任问题的研究力度,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是,大部分学者只是就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现状、内容与范畴、遵循原则等具体问题进行就事论事的分析,大量的研究更是集中在对“中国责任论”的批判与评析上,鲜有从宏观的视野和大历史的眼光来研究中国国际责任问题的。换言之,学界缺乏对中国国际责任问题的历史考察、比较分析和战略研究。作为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崛起中大国,中国若要通过承担国际责任,实现国家利益的同时又很好地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就必须首先回答下述问题,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具体表现如何?其遵循了何种主导逻辑?在承担国际责任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哪些历史经验?当前中国承担国际责任面临哪些挑战?未来中国承担国际责任应如何作为?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运用建构主义的身份理论,采用历时性的研究维度,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为主线,沿着国家身份建构国际责任的主导逻辑,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的基本内容除导论外设计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国家身份与国际责任之间的关系,认为国家身份建构国际责任,为全文设定了主变量并搭建起了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二至第四部分,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研究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新世纪以来三个时期内,中国国家身份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国际责任观及承担国际责任行为的相应变化;并在每个历史时期,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实证性分析研究。第五部分,基于对中国国际责任的理论研究、历史考察以及案例分析,阐述了中国承担国际责任所积累的历史经验、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未来应如何作为。本文基于对国际责任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历史经验考察,主要阐述和论证了以下观点:第一,观念建构身份,且身份本身暗含物质性因素的假定。本文综合温特为代表的“温和建构主义”与江忆恩为代表的“国内建构主义”的身份理论,搭建了结构一一单元模式的身份研究模式,认为体系层次的国际体系文化结构和单元层次的国家战略文化这两个层次的变量均对国家身份的形成具有建构作用。而且认为,建构身份的观念并非凭空产生的,物质实力对比的变化通常是观念变化的先导,物质性因素的变化往往构成观念因素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因此,身份这一变量本身就包含了物质实力的假定。第二,国家身份与国际责任之间存有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双向互动关系。国家身份界定国际责任,国家承担国际责任的行为反过来又对国家身份的塑造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家身份和国际责任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建构关系,或曰构成性关系。第三,中国国际责任观的变化遵循了国家身份建构国际责任的主导逻辑。改革开放前,中国作为“国际体系的挑战者”,担负“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反对霸权主义和推动世界革命的国际责任;改革开放后,中国作为“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担负加强自身发展和稳定、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国际责任;新世纪以来,作为“国际体系的维护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中国开始强调做“负责任的大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不断发展自身的同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展现了其负责任的态度。第四,中国承担国际责任面临多重现实挑战。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多重身份的困惑、自身国情的复杂性、制度创新和建设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均对中国承担国际责任带来掣肘,从而影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施展身手。第五,中国应妥善应对各种挑战,积极承担与身份相匹配的国际责任。中国需要冷静对待“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新殖民主义”以及“锐实力”等各种论调,继续积极作为,不断发展强大自身以更好地承担国际责任,不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李廷康[5](2018)在《美国通过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问题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文中研究表明冷战期间美国频繁的单边武力干涉在冷战结束之后多以联合国安理会集体行动的形式出现。但是,作为这种使用武力方式的创立者,美国在历次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的实践中参与程度不一,或者不推动授权和不参与行动,或者极力主导授权,有时甚至越过安理会采取单边行动。在美国接受安理会授权执行行动中,也因其极大的自主权导致集体行动偏离轨道。这让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这种方式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将美国通过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置于美国—联合国(安理会)—美国这两个阶段的授权链中进行分析。在第一阶段,作为委托者的美国其委托决策是基于本国的利益偏好,同时也要受到国内和国际两层委托者结构的限制;在第二阶段,作为代理者的美国在执行安理会授权过程中所获得的自主权过大,导致在行动中产生代理懈怠并造成安理会的代理损失,而安理会并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对此进行限制。本文最后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和国际政治现实出发,提出了对美国代理行为可行的限制设想。
张玉友[6](2019)在《双层联动:摩洛哥外交政策的国内议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国内议程与国际议程互动的结果,也是国际关系和外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国内议程基于安全需求、利益偏好和身份定位三个要素。对于地区中等强国摩洛哥来说,安全专指王室集团的政权安全;利益偏好系社会主要阶层的“现实利益”,特指以保持国民经济增长为主的经济发展利益;身份定位系指摩洛哥存在多种冲突性身份背景下,如何维持各族群之间的团结与融合。基于此,作者提出了摩洛哥外交政策中国内议程和国际议程的双层联动外交决策模式,即外交决策者同时在国内和国际层面就某一议程进行统筹,首先满足国内的需求,其次满足国际社会的诉求,以外交巩固内政,以国际治理带动国家治理。摩洛哥特色的国内一国际议程外交政策模式具有三个特点:金字塔式的外交决策结构、相互关联的四类国内议程和双层联动的国际议程设置。在上述三个特点中,决策结构居于双层联动模型的中心位置,它既决定了谁是最终决策单位,又在制度上规定了国际博弈的国内听众。摩洛哥的决策机制自上而下分别为核心决策层、附属决策层和边缘决策层。核心决策层是双层联动模式中的关键决策单位,它主要由国王、王室顾问团和安全机构构成,其中国王处于核心地位,掌控议程设置权和裁决权,控制着重点决策过程和对外谈判进程;附属决策层主要由政府和议会组成,主要功能是补充、完善和执行王室的决策,并作为王室对外活动中的政治代表;边缘决策层主要由政党、公民社会和大众舆论组成,它具有较强的草根性和社会动员能力,主要功能是在对外政策中形成舆论张力和决策压力。除核心决策层外,其他决策层同时也是国内重要的政策传输者与反馈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决策单位的决策进程。摩洛哥外交政策存在四类国内议程。第一个议程是维护摩洛哥阿拉维家族的政权安全,其核心是保证伊斯兰教作为国教的唯一性,维护君主统治的政权合法性,亦即维护教权和王权。为追求政权安全,摩洛哥对美国和沙特开展联盟外交,以维护教权和君权为国内政治目标;第二个议程是西撒哈拉问题,其核心目标是追求国际社会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拥有主权和治权。作为国内政治的重要目标,西撒哈拉问题兼具“目标性”和“工具性”特征,在对外政策上作为摩洛哥最高外交目标之一,是其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的重要任务。在外交实践中,为获得在西撒哈拉问题上的国际支持,摩洛哥对非洲采取“援助”政策,包括利用宗教软力量和经济硬力量,同时对阿尔及利亚采取“缓和”与“强硬”并举的外交模式;第三个国内议程是经济发展,它是王室与“民选政府”执政合法性的直接来源,间接地影响着政治精英的生存安全和国内社会的稳定。在外向型经济特征下,摩洛哥决策者一方面保持和加强与传统盟友(美国、欧盟、海合会国家)的经济联系,另外一方面拓展新的战略伙伴(中国、印度、俄罗斯);第四个议程是少数族群与主体族群之间的交往与融合问题。在国际议程上主要表现为如何处理巴以问题,以及如何对待柏柏尔人问题国际化的挑战。摩洛哥外交政策模式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双层联动的国际议程设置,即摩洛哥决策者通过巧妙的外交路径选择,既满足国内议程的需要,又能在国际上塑造温和、中正与负责任的国家形象。作为第一个国际议程,联盟外交是摩洛哥王室应对国内外安全威胁的重要工具,在实践中,该路径通过理性地服务盟友的需要,获取处理国内议程所需的战略资源。第二个国际议程是经济外交,摩洛哥案例丰富了经济外交的内涵,彰显“以经济促经济”、“以经济促政治”和“以政治促经济”三种形态,分别表现为摩洛哥对新兴经济体的政策(拉动经济发展)、摩洛哥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援助政策(西撒哈拉问题上获得支持)和摩洛哥对欧盟政策(推动摩洛哥政治改革获取经济援助)。第三个国际议程是宗教外交,主要体现在摩洛哥对非洲和欧盟宣传温和伊斯兰。总之,摩洛哥外交政策具有双层联动性,从满足国内政治的需要出发,与国际社会开展全方位的互动。
张文涛[7](2020)在《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中东地区国际组织进行系统研究。中东地区毗邻欧洲,扼守东西方交通要道,加之丰富的石油资源,一直是西方列强争夺的目标。在欧洲殖民扩张过程中,中东地区被纳入欧洲国家发起建立的国际组织体系中,从而为欧洲殖民扩张提供交通运输、通信联络以及预防疾病等方面的便利。中东地区虽然被动地加入以欧洲为主导的国际组织,客观上中东地区也成为国际组织最早的诞生地之一。近代以来,中东地区历次重大事件都与国际组织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的创立为包括中东地区在内的国际社会提供了解决国际关系争端等新思路。二战即将结束时,中东地区率先建立了区域性国际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随着中东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变,联合国、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伊斯兰合作组织以及阿拉伯海湾合作委员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开始在中东国际舞台上出现,在调解阿以冲突,推进中东和平进程,促进中东政治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非洲、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国际组织也与中东地区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中东地区已经成为国际组织极为活跃的地区。对中东地区国际组织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选题以国际组织联合会(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UIA)发布的《国际组织年鉴》(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为工具,以22个阿拉伯国家加上土耳其、伊朗、以色列、阿富汗和塞浦路斯等5个中东地区国家为研究范围,通过对《国际组织年鉴》中正式注册的69862个国际组织以“中东”、“阿拉伯”、“伊斯兰”、“穆斯林”、“犹太”、“锡安”等关键词及27个国家与其首都为注册地进行检索,梳理出976个中东区域内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同时,本研究对与国际组织相关的档案、文献、文集、专着、论文、网站、报道等材料进行整理,梳理出中东区域以外的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的活动情况,整体研究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产生、发展、演变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作用,并对不同类别的国际组织在中东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特点和成效进行综合评价。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及文献附录等四部分组成,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中东地区国际组织进行系统研究。论文的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的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了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产生、发展、类型和分布情况,论述了在西方文化和制度的冲击、欧洲国际组织的影响和中东民族国际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下,中东地区国际组织产生的过程以及国际组织的主要类型,陈述了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活动现状。本研究按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两大类别,根据国际组织的活动范围,从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全球性国际非政府组织、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非政府组织等四个维度对中东地区国际组织进行分类研究。论文第二章论述了近代以来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产生及发展历程,分别阐释了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作用。重点论述了国际联盟、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合作组织等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深度参与中东地区政治、经济、安全、和平、教育、文化等事务的历史过程,论述了欧洲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非洲联盟等中东区域以外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与中东地区的互动关系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等中东区域内国际组织在中东追求民族独立和实现现代化历程中的历史作用。论文第三章论述了中东地区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及全球性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区域性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参与中东区域治理过程中的特点和作用,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大量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人道主义援助等事务,成为中东国家和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实施区域治理,解决中东问题的有力助手。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与政府开展合作的同时,也对政府进行舆论监督,在民主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与政府产生分歧,中东地区大部分国家对国际非政府组织采取严格控制政策,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东地区的发展遇到瓶颈。论文第四章总结了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特点,并对国际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治理体系,在中东国际事务中作用明显。中东区域以外政府间国际组织参与中东事务的制度更加完善,方法更为规范,而中东区域内政府间国际组织则呈现出矛盾复杂化,难以形成合力的特点。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东地区无论在法律层面还是在区域治理方面,还有漫长的道路需要探索。结论部分是对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认为中东地区国际组织参与中东事务和中东地区治理与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国际环境影响密切相关。国际组织虽然在协调和解决中东各种问题和复杂矛盾的效能方面还不明显,但总体来说,无论是政府间国际组织还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参与中东事务和中东治理的重要力量,在中东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还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论文的文献及附录部分列出了976个在国际组织联合会正式注册的中东地区国际组织名单,读者和相关研究者可以按照国家查询不同国际组织建立的时间及总部的位置,有助于提供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整体面貌和具体信息。附录部分还提供了相关国际组织的英文缩写及重大相关活动时间,有益于为以后有关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研究积累资料。
李廷康[8](2018)在《原则性与灵活性:中国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和国际社会重要一员,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这种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武力执行措施密切相关,参与了部分授权决策和行动。通过分析中国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的历程,可以发现,中国的立场和行动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并希望在两者间取得平衡。原则性是指中国在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时坚持一贯原则,保持着较为谨慎的立场;而灵活性则是指中国在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时的灵活务实、"逐案处理"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技巧。中国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和国际局势变化作出决策,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联合国安理会发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职责,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不过,中国的参与仍面临挑战,需要在未来的参与中更好地平衡原则性与灵活性。
徐劲鑫[9](2006)在《论伊朗核问题及伊朗与大国关系》文中研究指明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伊朗重要的地理位置及其石油资源赋予了伊朗自身地缘战略的重要性。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其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3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0%,居于世界第五位;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16%,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石油作为伊朗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伊朗日产原油能力可达410万桶,石油收入占全部外汇收入的90%,伊朗是欧佩克成员国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国,伊朗的石油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欧佩克的石油政策,也对世界原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伊朗的能源构成也成为多国加强与其发展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伊朗自20世纪50年代起,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就开始了对核计划的追求。霍梅尼宗教革命后,由于与美国关系的恶化,其核计划和核项目也被迫中止。直至冷战后,俄罗斯在多重利益组合的驱动下,开始援助伊朗进行旨在和平利用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对此,美国一直对俄罗斯采取指责态度,还采取制裁的措施。伊朗也加入了核不扩散机制的代表性机构——IAEA,并签署了NPT及其附加议定书。2002年,由于伊朗内部的政治斗争,反对派透露伊朗秘密进行核活动的消息震惊了国际社会。伊朗核问题再次掀起轩然大波。三年多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组织和协调下,众多力量都致力于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本论文围绕国际社会对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参与及由于伊朗核问题而对各国与伊朗关系发展的影响,进行论述。 以霍梅尼宗教革命为界线,之前,美国与伊朗处于一种良好密切的关系,伊朗部分的早期核设施和核项目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援助与合作。之后,美伊关系恶化。至今,美国尚未与伊朗建立外交关系。伊朗核问题再现后,美国表现出积极倡导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其进行制裁的强硬态度,在核问题激化后,美国甚至提出以武力解决。美国之所以在伊朗核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是与其大中东计划和全球战略密切相关。但短期内,美国也不敢贸然发动对伊朗的战争,仍将诉诸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联合国安理会来解决。 俄罗斯在伊朗核问题再现后,一直采用积极介入的方式,努力把伊朗核问题
贾健[10](2004)在《英国的联合国外交》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系统地梳理、分析、研究了战后半个世纪以来英国的联合国外交。描述了英国联合国外交的变化、发展过程,总结了英国联合国外交的阶段性特点和总体特点。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英国联合国外交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英国联合国外交的未来发展走向。 在宏观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不同历史时期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进行了详尽、深入的微观个案分析,不仅是对宏观研究的补充,而且反过来也印证了宏观分析所得出的结论的正确性。 本文认为,英国的联合国外交,经历了以下四个历史性阶段,每一阶段的特征都非常明显。 一、从联合国创建到四十年代后期 英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也是联合国之父们设想中的维护战后世界集体安全的“世界四警察”之一。但是,各种不利因素使英国的战车难以驶上雅尔塔体制规定的世界五强的轨道。首先,国力的衰竭不能为英国提供充当世界大国的资源和支撑;第二,经过二战的洗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风起云涌的独立浪潮猛烈地冲击着大英帝国的殖民领土,建立在殖民统治基础之上的大英帝国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危险,从根本上动摇了战后英帝国的复兴。第三,在美、苏全球扩张的挤压下,英国国际地位迅速下降。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英国的联合国外交难以成为支撑帝国复兴的有力支柱。在联合国创建过程中,围绕着联合国的组成框架、组织机构等问题,英国与美、苏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有些方案为美、苏所接受,而有些则遭到了拒绝,“英国式联合国”方案最终破产。为了使联合国变成对英国有利的工具,英国支持法国加入五大国俱乐部,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经历了联合国成立初期的历史事件的巨大冲击,在殖民地独立要求不断高涨和美、苏全球扩张浪潮双重压迫下,英国在联合国中频频遭受挫折。英国的联合国外交开始执行抵制和利用的“两手”政策。 二、五十年代的联合国外交 在五十年代,战争几乎成为英国联合国外交的主题,英国参与朝鲜战争和苏外交学院博士论文:英国的联合国外交伊士运河战争的性质及其后果都不尽相同。可以说,朝鲜战争“不是一场英国的战争”,英国参战主要是为了巩固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同时也是为了利用朝鲜战争的影响维护其东南亚殖民地的稳定。但是,英国又不愿意因为支持美国的朝鲜战争而影响与中、苏两国的关系,从而破坏英国在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因此在朝鲜战争问题上的“搭便车”行为注定使英国变成了一个“半心半意的参与者”。最终这种骑墙政策使艾德礼工党内阁倒台。1956年10月13到n月24日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可以被看作是英国联合国外交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的高潮和结束。英、美关系跌落到战后以来的最低点,联合国启动了“团结一致,共策和平”程序,英国两次使用否决权,艾登内阁就此垮台,英国对联合国“两手”政策走到了尽头。 三、在六十年代联合国反殖民行动的冲击下,英国联合国外交的战略调整 六十年代,联合国反殖民机制日臻完善,联合国加快了反殖民行动的步伐;同时,英属殖民地独立运动掀起了一个新高潮。尽管英国使用了各种手段应对来自联合国的沉重压力,但是仍然不得不调整其殖民地政策乃至全部的全球战略,英国开始了加速“非殖民化”进程的步伐。1958一1968年间,有27个英属殖民地、保护国和托管地宣布独立,遍布亚洲、非洲、南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仅在非洲大陆,从1960一1968年间,就有巧个英属殖民地获得独立,到1971年,大英帝国在全世界的殖民体系己经土崩瓦解了。 四、英国寻找角色定位的自我探索和“东西方桥梁”政策:七、八十年代 “失落一个帝国,寻找一个角色”,是整整二十年间英国联合国外交的主题。在七、八十年代总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英国的联合国外交面临着极为困难的选择。首先是在美、苏对峙的前提下,如何确定联合国外交的角色定位;其次,随着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如何协调与欧洲国家的立场也是英国联合国外交的重要方面;第三,如何避免联合国对英国海外利益造成损害,并且尽量利用联合国保卫英国的全球利益。 总体来说,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前期,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调整,但是英国在联合国外交中执行的东西方桥梁政策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总的特点始终是:一,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反对苏联;二,避免东西方关系恶化到第iv页共X页外交学院博士论文:英国的联合国外交不可收拾的地步;三,争取利用美、苏缓和,强化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英国经济的复苏,以及福克兰群岛殖民战争的胜利,英国的联合国外交急剧右转:它一方面努力与美国站在同一立场上,坚决回击任何对英、美利益有损的联合国行动,另一方面,以大国首脑外交取代联合国外交,改善与苏东集团的关系,加紧进行“和平演变”。从此,英国的联合国外交逐步走上了追随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路线。 总结以上四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本文认为,英国联合国外交是在沿着一条特征鲜明的道路逐渐蜕变的:即维护独立的大国地位、到?
二、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海湾危机的历次决议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海湾危机的历次决议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解析 |
(一) 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 |
(二) 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的发展流变 |
第一节 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的形成:从朝鲜到海湾 |
(一) 朝鲜战争 |
(二) 南罗德西亚局势 |
(三) 海湾战争 |
(四) 小结 |
第二节 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适用范围扩大:从国际到国内 |
(一)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局势 |
(二) 索马里局势 |
(三) 卢旺达局势 |
(四) 海地局势 |
(五) 非洲维和 |
(六) 利比亚局势 |
(七) 小结 |
第三节 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适用对象的扩大:从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领域 |
(一) 打击恐怖主义 |
(二) 打击索马里海盗 |
(三) 小结 |
第二章 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的合法性问题 |
第一节 否定性观点 |
第二节 肯定性观点 |
第三节 合法性的判断 |
第三章 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的规范性问题 |
第一节 决策中的规范性问题 |
(一) “根据《宪章》第七章采取行动” |
(二) “授权” |
(三) “使用武力”和“采取一切必要手段” |
(四) “维持该区域国际和平及安全” |
第二节 实施中的规范性问题 |
(一) 控制问题 |
(二) 监督问题 |
第四章 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的有效性问题 |
第一节 授权机制的有效性评估 |
(一) 授权机制取得的成果 |
(二) 授权机制的有效性问题 |
第二节 授权机制有效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法律原因 |
(二) 政治原因 |
第五章 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的改革完善 |
第一节 完善授权决策机制 |
第二节 完善授权决议文本 |
第三节 完善授权实施机制 |
第四节 建立授权评估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中国的政策和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国在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问题上的立场变化 |
(一) 抵制阶段 (冷战初期) |
(二) 有限参与阶段 (冷战结束初期) |
(三) 谨慎参与阶段 (2008年以来) |
二、 中国在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中的政策和策略 |
(一) 中国在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中的政策 |
1. 坚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
2.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主义方法。 |
3. 坚持遵守《宪章》基本原则和相关国际法规则。 |
4. 坚持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相结合原则。 |
(二) 中国在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中的策略 |
1. 对弃权票的合理运用。 |
2. “逐案处理”的策略方法。 |
3. 危机处理手段的综合考量。 |
三、 中国在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问题上的政策调整 |
(一) 认识层面的制约和调整 |
(二) 工具层面的准备和运用 |
(三) 制度层面的欠缺和塑造 |
结 语 |
(3)法塔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特点创新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特点创新 |
第一章 法塔赫的初创与奠基(1959-1967) |
一、法塔赫的建立 |
(一) 法塔赫建立的历史背景 |
(二) 阿拉法特与法塔赫的建立 |
(三) 法塔赫早期核心成员 |
二、法塔赫的早期思想主张与分歧 |
(一) 法塔赫的早期思想主张 |
(二) 法塔赫早期内部分歧 |
三、阿拉伯政治团体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一)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二)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四、早期法塔赫与巴解组织关系 |
(一) 巴解组织成立的背景 |
(二) 早期法塔赫与巴解组织的对立与竞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塔赫的崛起与巴勒斯坦恐怖主义的泛滥(1967-1973) |
一、法塔赫坚持对以武装斗争 |
(一) 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受挫与法塔赫坚持武装斗争 |
(二) 法塔赫武装斗争面临巴勒斯坦内部竞争 |
二、卡拉梅战役与法塔赫的崛起 |
(一) 法塔赫的武装斗争引发卡拉梅战役 |
(二) 法塔赫的强势崛起与内外危机 |
三、“黑九月”事件与巴勒斯坦恐怖主义的泛滥 |
(一) 约、巴多重矛盾引发“黑九月”事件 |
(二) 法塔赫遭受重创与实践恐怖主义呼声的高涨 |
(三) 法塔赫“黑九月”组织及其恐怖主义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塔赫谋求建国与暴力活动的反复(1973-1993) |
一、法塔赫建国战略的调整与内外分歧 |
(一) 法塔赫“渐进式”建国方案的提出 |
(二) 法塔赫内部及巴解组织的分裂 |
二、黎巴嫩内战与法塔赫艰难处境 |
(一) 法塔赫成为黎巴嫩内战的催化剂 |
(二) 黎巴嫩内战导致法塔赫举步维艰 |
三、黎巴嫩战争与法塔赫的衰落 |
(一) 法塔赫暴力活动诱发黎巴嫩战争 |
(二) 黎巴嫩战争导致法塔赫岌岌可危 |
四、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与法塔赫重获新生 |
(一) 法塔赫面临内忧外患 |
(二) 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对法塔赫的影响 |
五、法塔赫谋求缓和与巴以和平进程的开启 |
(一) 法塔赫面临内外困境 |
(二) 法塔赫参与巴以和平进程与《奥斯陆协议》的签署 |
(三) 《奥斯陆协议》对法塔赫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塔赫执政与暴力冲突再度升级(1993-2018) |
一、法塔赫执政与哈马斯的挑战 |
(一) 法塔赫推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建立 |
(二) 法塔赫与哈马斯的矛盾冲突 |
二、法塔赫内外交困与第二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 |
(一) 巴以和平进程搁浅与法塔赫的执政危机 |
(二) 法塔赫寻求出路与第二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的爆发 |
三、阿拉法特逝世与法塔赫的渐趋式微 |
(一) 巴以冲突再度升级与阿拉法特深陷困境 |
(二) 阿拉法特逝世对法塔赫的影响 |
(三)“后阿拉法特时代”法塔赫的内部危机 |
(四) 法塔赫失去执政地位与巴勒斯坦内战 |
(五)“两国方案”的危机与法塔赫处境的艰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塔赫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
一、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一) 196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二) 197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三) 198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四) 199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五) 21 世纪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六) 对法塔赫与美国关系的评价 |
二、法塔赫与苏联(俄罗斯)的关系 |
(一) 196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二) 197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三) 198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四) 法塔赫与俄罗斯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苏联(俄罗斯)关系的评析 |
三、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一) 中国与早期巴勒斯坦问题 |
(二) 1960 年代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三) 1970 年代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四) 改革开放后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中国关系的评价 |
四、法塔赫与阿拉伯前线国家的关系 |
(一) 法塔赫与埃及的关系 |
(二) 法塔赫与叙利亚的关系 |
(三) 法塔赫与约旦的关系 |
(四) 法塔赫与黎巴嫩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阿拉伯前线国家关系的评价 |
五、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一) 1967-1987 年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二) 1987-2000 年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三) 2000 年后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四) 对法塔赫与联合国关系的评价 |
六、法塔赫与欧共体(欧盟)的关系 |
(一) 法塔赫与欧共体的关系 |
(二) 法塔赫与欧盟的关系 |
(三) 对法塔赫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评价 |
第六章 法塔赫组织构成的分类研究 |
一、法塔赫的上层组织结构 |
(一) 法塔赫大会 |
(二) 法塔赫革命委员会 |
(三) 法塔赫中央委员会 |
二、法塔赫的地方组织结构 |
三、法塔赫的成员标准 |
四、法塔赫的武装组织 |
(一)“暴风”突击队 |
(二)“坦齐姆”组织 |
(三) 阿克萨烈士旅 |
(四)“第14部队”(Force 14) |
(五)“第17部队”(Force 17)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法塔赫发展历程的解析 |
二、法塔赫与国际社会关系评价 |
三、对法塔赫和巴以问题未来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一) 档案 |
(二) 着作 |
(三) 学位论文 |
(四) 期刊论文 |
(五) 报刊文章 |
(六) 网络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一) 着作 |
(二) 期刊论文 |
(三) 报刊文章 |
(四) 网络文献 |
三、网络资源 |
附录一:相关名词中英文对照 |
附录二:法塔赫大事记 |
在学期间已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4)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国际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既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安排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国家身份与国际责任:基本理论与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国家身份 |
一、建构主义的身份理论 |
二、国家身份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国际责任 |
一、国际责任的定义 |
二、国际责任的内容 |
三、国际责任的特征 |
第三节 国家身份建构国际责任 |
一、国家身份的形成 |
二、国家身份建构国际责任的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国际责任 |
第一节 中国国家身份的定位 |
一、中国国家身份定位的依据 |
二、国际体系挑战者的身份定位 |
第二节 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 |
一、秉持国际主义的国际责任观 |
二、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主要表现 |
三、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案例研究: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
一、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决策背景 |
二、中国在援建坦赞铁路中的责任担当 |
三、援建坦赞铁路体现了中国国际主义的责任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国际责任(1978-1999) |
第一节 中国国家身份的定位 |
一、中国国家身份定位的依据 |
二、国际体系参与者的身份定位 |
第二节 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 |
一、秉持新国际主义的国际责任观 |
二、承担国际责任的主要表现 |
三、承担国际责任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案例研究:中国推动和平解决第一次海湾危机 |
一、第一次海湾危机的爆发 |
二、中国在推动和平解决海湾危机中的责任担当 |
三、推动和平解决海湾危机体现了中国新国际主义的责任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国际责任 |
第一节 中国国家身份的定位 |
一、中国国家身份定位的依据 |
二、国际体系维护者、建设者和贡献者的身份定位 |
第二节 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 |
一、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 |
二、承担国际责任的主要表现 |
三、承担国际责任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案例研究:中国协助解决达尔富尔问题 |
一、达尔富尔问题的由来 |
二、中国在协助解决达尔富尔问题中的责任担当 |
三、协助解决达尔富尔问题体现了中国积极有为的责任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经验、挑战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主要经验 |
一、国家实力是承担国际责任的基础 |
二、国家身份是承担国际责任的依据 |
三、国家利益是承担国际责任的目的 |
第二节 中国承担国际责任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国际舆论的负面影响 |
二、多重身份的困惑 |
三、中国国情的复杂性 |
四、制度创新和建设能力不足 |
第三节 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未来展望 |
一、重视国际责任话语权的构建 |
二、继续承担与国家身份相匹配的国际责任 |
三、继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论文中所用表格 |
附录二:论文中所用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美国通过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问题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论 |
二、美国委托联合国的委托行为分析 |
(一) 美国委托联合国的收益 |
(二) 美国与安理会的偏好异同 |
(三) 美国委托联合国的制度性规则限制 |
1. 单一委托者结构层面 |
2. 集体委托者结构层面 |
三、美国执行安理会授权的代理问题分析 |
(一) 美国执行安理会授权中的代理懈怠 |
(二) 美国产生代理懈怠的原因分析 |
1. 逆向选择 |
2. 无效的控制机制 |
四、加强对美国代理行为限制的设想 |
(一) 完善契约 |
(二) 改善逆向选择问题 |
(三) 加强行动监督和信息公开 |
五、结语 |
(6)双层联动:摩洛哥外交政策的国内议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论文选题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假设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六、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国内议程与国际议程:外交学研究的双层联动模式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国内安全议程和外交政策 |
第二节 自由主义、国内发展议程与外交政策 |
第三节 建构主义、国家身份定位与外交政策 |
第四节 国内议程和国际议程的双层联动:一种新的分析框架 |
小结 |
第二章 三重决策:摩洛哥金字塔式外交决策机制 |
第一节 外交核心决策层 |
第二节 外交附属决策层 |
第三节 外交边缘决策层 |
第四节 外交决策层的功能分析 |
一、技术性功能 |
二、政治性功能 |
小结 |
第三章 四类国内议程:摩洛哥外交政策的动力分析 |
第一节 王权安全与摩洛哥外交政策 |
一、摩洛哥王权安全的概念分析 |
二、王权安全与摩洛哥联盟外交 |
第二节 西撒哈拉问题与摩洛哥外交政策 |
一、哈桑二世的西撒哈拉政策(1976-1999年) |
二、穆罕默德六世执政初期的西撒哈拉政策(1999~2012年) |
三、西撒哈拉问题对摩洛哥外交政策的影响 |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摩洛哥外交政策 |
一、从进口替代战略到出口导向战略 |
二、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不匹配 |
三、摩洛哥经济发展与外交政策关系 |
第四节 少数族群与摩洛哥外交政策 |
一、少数族群与外交政策 |
二、摩洛哥犹太人的发展 |
三、摩洛哥柏柏尔人的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议程一:王权安全视角下的摩洛哥联盟外交 |
第一节 摩洛哥对美国和沙特的政策演变 |
一、摩洛哥与美国的特殊关系 |
二、摩洛哥与沙特的“神圣同盟” |
第二节 摩洛哥与美国结盟的王权安全因素分析 |
一、维护教权:摩洛哥参与美国全球反恐战争 |
二、确保王权安全的战略资源 |
第三节 摩洛哥与沙特结盟的王权安全因素分析 |
一、维护君权:摩洛哥参与沙特的全球军事联盟 |
二、确保王权安全的战略资源 |
小结 |
第五章 议程二:西撒哈拉问题与摩洛哥外交努力 |
第一节 摩洛哥领土争端与外交挑战 |
第二节 摩洛哥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援助政策 |
一、摩洛哥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宗教外交 |
二、摩洛哥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经济外交 |
第三节 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关系的三种解释模式 |
第四节 摩洛哥对阿尔及利亚的“缓和”与“强硬” |
一、摩对阿四次成功缓和 |
二、摩阿关系“失败与敌意”加深 |
小结 |
第六章 议程三:国内经济发展与摩洛哥政府的外交转向 |
第一节 摩洛哥经济外交与多元化战略 |
一、经济外交的概念界定 |
二、摩洛哥多元化战略的提出与内涵 |
第二节 摩洛哥对欧盟的经济外交实践 |
一、对欧盟开展经济外交的条件分析 |
二、摩洛哥与欧盟合作:从贸易协议到优先地位 |
三、欧盟民主推广与摩洛哥经济外交 |
四、摩洛哥对欧盟经济外交评估 |
第三节 多元化战略视角下的摩洛哥对华政策 |
一、摩洛哥对华政策演变:从政党间接触到战略伙伴关系 |
二、2011年之前摩洛哥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
三、摩洛哥对中国的经济外交 |
四、摩洛哥对华经济外交评估 |
小结 |
第七章 议程四:少数族群团结与摩洛哥外交实践 |
第一节 摩洛哥对以色列“接触”政策 |
一、有限接触到实质性接触(1956~1994年) |
二、秘密接触到间接接触(1995~2017年) |
第二节 摩洛哥调解巴以冲突的前景与局限性 |
第三节 柏柏尔人与摩洛哥外交政策 |
一、柏柏尔运动国际化的历史演变 |
二、摩洛哥柏柏尔人海外离散者 |
第四节 “2·20”运动后柏柏尔问题的扩大化 |
小结 |
结论 |
一、国际议程的国内根源 |
二、摩洛哥国内—国际议程互动模式总结 |
三、阿拉伯君主制国家与国内—国际议程互动模式 |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摩洛哥《宪法》节选(2011年版) |
附录二 摩洛哥主要机构和组织中外文对照表 |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摩洛哥王国关于建立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
附录四 联合国安理会关于西撒哈拉局势相关决议 |
附录五 本人围绕博士论文开展的学术研究与成果 |
(7)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产生、发展、类型及分布 |
第一节 中东地区国际组织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西方文化和制度的冲击 |
二、欧洲国际组织的延伸 |
三、中东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 |
四、国际会议及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制度日臻成熟 |
第二节 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类型与分布 |
一、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分类标准 |
二、中东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
三、区域外国际组织在中东的分支机构 |
四、中东区域内国际非政府组织 |
五、全球性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东的分布 |
小结 |
第二章 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 |
第一节 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发展历程 |
一、19 世纪初至“一战”前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萌生 |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 |
三、“二战”后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迅猛发展 |
第二节 中东地区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
一、国际联盟、联合国及其分支机构在中东地区的活动 |
二、不结盟运动与中东 |
三、伊斯兰合作组织与中东 |
四、世界贸易组织与中东 |
第三节 中东地区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
一、中东区域外政府间国际组织 |
二、中东区域内政府间国际组织 |
小结 |
第三章 中东地区国际非政府组织 |
第一节 中东地区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 |
一、宗教性国际非政府组织 |
二、欧洲国际非政府组织理念的传入 |
三、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影响 |
四、现代化的冲击 |
五、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整合 |
第二节 中东地区全球性国际非政府组织 |
一、与政府联系密切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影响力显着 |
二、人道主义国际非政府组织数量众多 |
三、人权类国际非政府组织发展举步维艰 |
第三节 中东地区区域性国际非政府组织 |
一、人道主义国际非政府组织占据主导地位 |
二、行业协会类国际非政府组织快速增长 |
三、民主政治类国际非政府组织举步维艰 |
小结 |
第四章 国际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特点和成效 |
第一节 政府间国际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特点 |
一、政府间国际组织已形成庞大的治理体系 |
二、联合国在中东区域治理体系中“一枝独秀” |
三、经济社会领域成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发展的新方向 |
第二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特点 |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东地区表现突出 |
二、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杂乱无章 |
三、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东区域治理中的严峻挑战 |
第三节 国际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成效评价 |
一、联合国在中东区域治理中地位突出 |
二、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分布不均、效果差异较大 |
三、区域外国际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方法日臻完善 |
四、区域内政府间国际组织难成合力 |
五、国际组织成为国家利益角逐的平台 |
六、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原则性与灵活性:中国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中国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实践历程 |
(一) 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的程序 |
(二) 中国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实践历程回顾 |
三、中国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的原则和特点 |
(一) 中国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的原则 |
(二) 中国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的特点: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 |
四、中国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评析 |
(一) 中国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合理性 |
(二) 中国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面临的挑战 |
五、进一步平衡中国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
(9)论伊朗核问题及伊朗与大国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与选题的主要构思 |
二、该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 |
四、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与写作中存在的困难 |
第一章 伊朗的概况及其核问题的背景 |
第一节 伊朗的国家概况 |
一、伊朗的民族、语言和宗教 |
二、伊朗的经济简况 |
三、伊朗的军事力量简况 |
四、伊朗的文化简况 |
五、伊朗的外交政策 |
第二节 伊朗历史的简要回顾 |
一、古代伊朗 |
二、近代伊朗 |
三、现代伊朗 |
第三节 伊朗的政治制度 |
一、政教合一的体制 |
二、伊朗政治机构设置 |
第四节 有关伊朗核问题相关的知识与背景介绍 |
一、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理事会 |
二、浓缩铀与核武器 |
三、《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及其附加议定书 |
四、伊朗的主要核设施和核研究机构 |
第二章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及近期发展 |
第一节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 |
一、伊朗在其核计划上的战略考虑 |
二、伊朗核问题的产生 |
第二节 伊朗核问题的近期发展 |
一、伊朗核问题近期发展的第一阶段:欧盟斡旋下取得阶段性成果 |
二、伊朗核问题近期发展的第二阶段:双方博弈妥协,事态良性发展中的迂回 |
三、伊朗核问题近期发展的第三阶段:问题正在起变化 |
第三节 新保守派总统内贾德对伊朗核问题的影响 |
第三章 伊朗核问题与美伊关系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在中东海湾地区的利益 |
一、美国在中东的地缘战略利益 |
二、美国在中东的能源利益 |
三、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反恐、防扩散的利益 |
四、美国保证盟友安全的利益 |
第二节 美国重塑和改造中东的战略 |
一、冷战后美国中东战略及政策的演变 |
二、“改造与重塑”——大中东民主计划 |
第三节 中东利益下的美伊关系 |
一、美对伊政策及其关系的发展与演变 |
二、伊朗核问题与美伊关系 |
三、伊朗核问题背景下的美伊关系的走势 |
四、美伊关系的未来走向 |
第四章 伊朗核问题与俄伊关系 |
第一节 俄罗斯的中东利益及其中东政策 |
一、俄罗斯与中东的地缘联系 |
二、俄罗斯的“重返中东”进程 |
三、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及其政策 |
第二节 俄伊关系的总体回顾 |
一、苏联与伊朗关系 |
二、俄罗斯与伊朗的关系 |
第三节 俄罗斯援助伊朗发展核计划的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
一、俄罗斯对伊朗核项目的合作建设 |
二、俄罗斯对伊朗援助核项目的原因和遇到的问题 |
第四节 俄罗斯与伊朗核问题 |
一、近年来俄罗斯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立场 |
二、俄罗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案 |
三、俄罗斯对该问题解决上的未来选择 |
第五节 俄伊在伊朗核计划上的合作前景及其关系走向 |
一、俄罗斯与伊朗进行核项目合作的前景 |
二、俄伊关系的未来走向 |
第五章 伊朗核问题与欧盟、国际原子能机构 |
第一节 欧盟在中东及伊朗的利益 |
一、欧盟在中东的利益 |
二、欧盟在伊朗的利益 |
第二节 伊朗核危机与欧盟伊朗双边关系 |
一、伊朗与欧盟核合作关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二、伊朗核危机中的欧盟与伊朗关系 |
第三节 伊朗核问题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
一、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由来与发展 |
二、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固有缺陷 |
三、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伊朗核问题上的较量 |
第六章 伊朗核问题与中伊关系 |
第一节 中国和伊朗关系的发展 |
一、古代和近代的中伊关系 |
二、现当代的中伊关系 |
第二节 影响中伊关系的大国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策略选择 |
一、中国在中东和伊朗的利益需求 |
二、五种因素影响中国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的战略(策略)选择 |
三、中国面临两种可能解决方案的选择 |
结束语 伊朗核问题的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英国的联合国外交(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论文的选题 |
研究综述 |
本文要回答的问题和提出的假设 |
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憧憬:联合国的建立和英国 |
第一节 孕育在战火中的联合国 |
第二节 从理想到现实:联合国的成立和英国 |
第三节 法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上的英国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幻灭:40年代晚期的联合国外交 |
第一节 伊朗事件期间的英国联合国外交 |
第二节 伊朗问题、希腊危机对英国的联合国政策的影响 |
第三节 巴勒斯坦问题:英国对联合国两手政策的极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迷茫:战争、动荡的50年代 |
第一节 半心半意的追随者:朝鲜战争时期的英国对联合国政策 |
第二节 两手政策的高潮和破产:苏伊士运河危机 |
第三节 痛苦而无奈的50年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失落:60年代英国“非殖民化”进程和联合国的反殖民行动 |
第一节 非殖民化浪潮的第一阶段和英帝国 |
第二节 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和英国殖民帝国的瓦解 |
第三节 津巴布韦独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探索:英国寻找角色定位的自我探索--7、80年代 |
第一节 英国对其中等国家地位的认识 |
第二节 70年代的“东西方桥梁”政策 |
第三节 80年代初联合国政策的调整和追随美国政策的开始 |
第四节 福克兰(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期间的英国联合国外交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功利主义影响下的英国联合国外交:一种政治哲学层面上的解释 |
第一节 功利主义哲学和英国的政治传统 |
第二节 功利主义影响下的英国对联合国政策 |
第三节 功利主义影响下的英国联合国政策走向 |
附录一、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英国外交大事年表(1945-2000) |
附录三、 英国联合国外交大事记 |
四、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海湾危机的历次决议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问题研究[D]. 李廷康.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2]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中国的政策和策略研究[J]. 李廷康. 国际政治研究, 2019(02)
- [3]法塔赫研究[D]. 贾龙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国际责任研究[D]. 刘智利. 山东大学, 2018(12)
- [5]美国通过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问题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J]. 李廷康. 国际关系研究, 2018(01)
- [6]双层联动:摩洛哥外交政策的国内议程研究[D]. 张玉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研究[D]. 张文涛. 西北大学, 2020(07)
- [8]原则性与灵活性:中国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研究[J]. 李廷康.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8(05)
- [9]论伊朗核问题及伊朗与大国关系[D]. 徐劲鑫.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
- [10]英国的联合国外交[D]. 贾健. 外交学院,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