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和铬对两种多毛类环节动物小头动物种群的影响

镉和铬对两种多毛类环节动物小头动物种群的影响

一、镉和铬对多毛类环节动物小头虫两个种群的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Donald J.Reish,吴宝铃,范振刚,钱培元[1](1983)在《镉和铬对多毛类环节动物小头虫两个种群的效应》文中指出本文系首次就同一有毒物质(如镉和铬)对一种多毛类(如小头虫Capitellacapitata)两个在地理上隔离很远的种群(如太平洋东岸加利福尼亚长滩种群和太平洋西岸青岛种群)的效应进行的实验性研究.青岛种群和加州长滩种群铬的96小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63mg/l和1.7mg/l.镉的96小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mg/l和0.6mg/l.对上述镉和铬两个种群的数值.讨论了敏感的原因。文章还对截至目前已发表的小头虫以及其它多毛类96小时半致死浓度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张培玉[2](2005)在《渤海湾近岸海域底栖动物生态学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课题以渤海湾近岸海域和潮间带为研究区域,于2003年7月,11月和2004年2月,5月连续四个季度对该研究区域的底栖动物和部分环境因子进行取样调查和测试研究。具体研究了大、小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测试了部分经济动物的生物质量和环境因子:首次利用大、小型底栖动物指示指标评价渤海湾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初步建立了渤海淤泥质海岸生境退化的诊断技术体系、生境退化的生物指示种或种群监测技术。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海洋生态环境因子研究 渤海湾底层水体中三种主要营养盐(硝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在大多数站位超过海水一类水质标准,成为污染区。平面分布特点基本是近岸区高于远岸海域,高值区位于河口和养殖区近岸海域,低值区为远离海岸带的海域。从季节上看,春季污染较重,夏季最轻,秋季微升。三航次22个站位油类检出率100%,超标率近60%,从平面分布上看,河口和近岸高于远岸,从季节变化看,秋季>春季>夏季。六种主要重金属中有Zn、Pb、Hg三种超标严重。本研究海域沉积物类型为粘土质粉砂;沉积物中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a含量从垂直分布上看,表层(0~2cm)比底层(2~5cm)的含量高;从平面分布上分析,近岸含量要低于远岸站位的含量;季节变化:夏季>秋季>冬季>春季;有机物分布趋势为近岸高于远海,在夏季含量较高,在春季较低。沉积物的含水量差异也较小;重金属中的Zn、Cr、Hg在所有的调查站位中均超标,Pb在A9、A10、A15三站位超标,Cd在A5站位超标。 2 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本次调查共获取大型底栖动物物种149种,四个季节的总平均丰

蔡立哲[3](2003)在《河口港湾沉积环境质量的底栖生物评价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河口港湾环境质量生物评价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以厦门港潮下带、深圳湾福田潮间带和集美凤林红树林湿地等海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将环境质量生物评价的新思路引入河口港湾污染的生物监测。根据2001年至2003年在厦门港潮下带、深圳湾福田潮间带和集美凤林红树林湿地等海区获得的大量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描述了不同海区和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采用了国际着名的Primer 5.0和SPSS11.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和验证了国外新提出的生物系数(BC)和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对其局限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创建了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该指数的应用不受专业、海区、生境的限制,简单易行。测定了大型底栖动物体内典型多环芳烃(PAHs)残留量。分析了沉积物重金属和典型PAHs含量与大型底栖动物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观察了蒽、菲、芘、屈混合液对菲律宾蛤仔抗氧化酶活性影响。取得了目前国内运用大型底栖动物生物系统多个层次进行环境质量生物评价方面丰富、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 1、2001年7月至2003年5月在厦门港潮下带的6个航次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16种,其中环节动物66种,软体动物18种,节肢动物17种,棘皮动物5种,其它动物10种。分布最广的是双鳃内卷齿蚕(Aglaophamus dibranchis)、丝鳃虫(Cirratulus sp.)和背蚓虫(Notomastus latericeus),它们几乎在18个取样站均可发现;在某些取样站密度很高的是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似蛰虫(Amaeana trilobata)、等栉虫(Isolda pulchella)和双形拟单指虫(Cossurella dimorpha)。2002年西海域禁止水产养殖后,宝珠屿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有所增加。 2、2002年4个季度在深圳湾福田潮滩12个取样站定量采集获得底栖动物34种,其中环节动物18种,软体动物7种,节肢动物7种,其它动物2种。主要优势种是寡毛类的沼蚓(Limnodriloides sp.)、多毛类的羽须鳃沙蚕(Dendronereis pinnaticirris)、尖刺缨虫(Potamilla acuminata)和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甲壳动物的莫顿长尾虾(Apseudes mortoni)等。与厦门港潮下带相比,深圳湾福田潮滩各取样站次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有较高的相似性,在50%左右的相似性水平上即可全部聚合。深圳湾福田潮滩大型底栖动物数量的水平断面和纵向断面分布很有规律性,反映了明显的污染梯度。 3、2002年4个季度取样在集美凤林红树林区获得大型底栖动物42种,其中环节动物17种,软体动物11种,节肢动物9种,其它动物5种。主要优势种是软体动物的梯拟沼螺(Assiminea scalaris)、粗束拟蟹守螺(Cerithidea djadjariensis)和节肢动物的弧边招潮(Uca arcuata)。环节动物寡毛纲的沼蚓在2002年1月有较高的密度。 4、厦门港潮下带的种类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高于集美凤林红树林区和深圳湾福田潮滩。厦门港潮下带后3航次的H’平均值高于前3航次,这说明厦门西海域禁止水产养殖后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有所增加。H’虽然在国内外应用较普遍,但它在评价污染方面的局限性在于:(1)在有些污染情况下,H’反而增高。(2)在有些情况下,H’指示污染不敏感。(3)在有些情况下,很难区别H’是生境差异还是污染差异。 5、建立了简便易行的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MPI=102+k[∑(Ai-Bi)]/S1+k+50。Ai和Bi分别是第ⅰ个种密度和生物量优势度,K=|∑(Ai-Bi)|/∑(Ai-Bi),当∑(Ai-Bi)为正值时,K=1;当∑(Ai-Bi)为负值时,K=-1。MPI越小,沉积环境越清洁,反之,污染越严重。MPI的优点是实现丰度生物量比较法(ABC)的数字化,而且反应灵敏,计算简便。MPI与H’有显着负相关关系,但MPI比H’反应灵敏。厦门港潮下带MPI平均值低于集美凤林红树林区,更低于深圳湾福田潮间带,反映了厦门港 中 义 搞 劳 潮卜带沉积环境质量优于集美风林红树林区,更优于深圳湾福田潮间带。6、通过对深圳湾福田潮间带、厦门港潮下带和集美凤林红树林区生物系数(BC)的计算, 探讨SC应用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发现SC明显的有卜列不足之处:(1)计算繁杂。(2) 所有大型底栖动物归属哪些生态组别不容易确定。(3)需要底栖生物专业的知识。若 以各个种类密度占总密度百分比来确定百分级数,虽然容易确定生态组别,但结果与 现实有很人差距。7、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是一种多“秩(metfics)”方法。多秩方法的重点在于定 义一组指标或“秩”,每一个指标能提供不同的生物属性信息,并且综合起来能给出生 物群落情况的总体指标。在厦.]港潮下带、集美凤林红树林区和深圳湾福田潮间带, B-IBI与 H,$[IMPI的结果并不很一致,这可能与三种生境计算 B-IBI的秩有所不同有 关。B.IB!计算过程中何选择“秩”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许多“秩”的选择范 围太大,人为决定的成分太多。8、应用统计软件对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和常见种与沉积环境物中重金属、PAHS、有机质含 量和粪大肠菌群数进行相关分析。?

王楠[4](2019)在《福建三沙湾水产养殖活动的底栖生态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沙湾是我国最大规模单品种海水养殖鱼类大黄鱼的主产地,全国约70%的大黄鱼利用网箱养殖方式生产于此。研究此水域内网箱养殖等水产养殖活动的底栖生态效应在维持区域内较高密度养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大黄鱼健康养殖模式的制定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三沙湾海域内底栖群落结构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础,然而因底栖生态学研究中常见抽样调查方法特点所限,基于有限样本的群落结构描述和实际群落组成之间必然存在差距,针对三沙湾水域底栖群落结构的进一步研究仍具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基于营养生态学角度阐释区域内群落对于养殖活动响应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根据此种研究背景,本文利用2016年8月基于区域内较为密集采样站位获取的底栖生物和环境因子采样数据,以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组成以及优势底栖物种多毛类动物营养生态特征3个方面为切入点探究三沙湾水产养殖活动的底栖生态效应。相关研究结论如下。1.三沙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现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三沙湾海域4种不同养殖类型水域(大黄鱼网箱养殖、海带吊绳养殖、鲍鱼筏式养殖及非养殖水域)内设置41个采样站位,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同步采集水深、底层水体盐度、温度和溶解氧以及沉积物总氮、总磷等14个环境因子。主要分析结果如下:(1)2016年夏季三沙湾海域获取大型底栖动物6门74种。其中,环节动物占绝对优势,共计48种;其次分别为节肢动物12种、软体动物9种、棘皮动物2种、纽形动物2种以及腔肠动物1种。三沙湾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值分别为371.34 ind./m2和21.82 g/m2;其中,环节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为最大,分别为292.68 ind./m2和13.06 g/m2。以优势度为0.02的判定标准,海域内优势种为丝异须虫、不倒翁虫、欧努菲虫、索沙蚕科一种和角海蛹,均为多毛类动物。(2)三沙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H’)均值为2.56(变化范围0.00-3.51),整体多样性指数较高。单纯度(C)均值为0.26(0.10-1.00),均匀度(J’)均值为0.83(0.00-0.97),丰富度(d)均值为 0.97(0.16-1.75)。(3)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表明,7种典型群落参数(S、N、B、H’、J’、C d)在大黄鱼网箱养殖、海藻吊绳养殖、鲍鱼筏式养殖和非养殖水域之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后续两两比较显示显着性差异仅出现1次,即群落多样性指数(H’)在鱼类网箱养殖水域和非养殖水域之间呈现显着差异(P<0.05,两尾检验)。(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三沙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典范对应分析法(CCA)排序显示水体温度、盐度、水深以及沉积物含水率、粉砂-黏粒含量、总氮和总有机碳等环境因子对群落影响较大。上述结论显示养殖活动并未对三沙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然而环节动物的数量优势以及群落优势种的组成表明密集的养殖已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Pearson&Rosenberg(1978)提出的经典底栖群落演替模式,三沙湾养殖活动对于底栖群落的结构影响应限于中等以下扰动程度。2.三沙湾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结构现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依据底栖物种食性特征,本研究将三沙湾大型底栖动物分为4类功能群:肉食者(C)、杂食者(O)、碎屑食者(D)以及浮游生物食者(P1),探究不同水域内底栖生物功能群组成及各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在三沙湾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结构组成上,碎屑食者与肉食者数量相当,分别为27种和25种;其后为杂食者16种;浮游生物食者最少,仅6种。平均丰度排序依次为碎屑食者(228.35 ind./m2)>肉食者(75.91 ind./m2)>杂食者(37.80 ind./m2)>浮游生物食者(29.27 ind./m2);平均生物量排序依次为肉食者(12.11 g/m2)>碎屑食者(6.19 g/m2)>浮游生物食者(2.84 g/m2)>杂食者(0.68 g/m2)。(2)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沉积物总磷含量、底层水体pH、水深以及底层水体盐度对三沙湾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影响较大。肉食者与总磷、总氮及水深相关性较强;碎屑食者与环境因子综合相关性较好;与杂食者相关性较强的环境因子是底层水盐度;浮游生物食者则与底层水溶解氧、底层水温度及C/N表现出较好正相关性。三沙湾海域与其他自然水域及养殖水域相比,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典型养殖海湾的底栖生物群落特点,但仅依据功能群组成难以表征三沙湾养殖活动的底栖生态效应。3.三沙湾优势多毛类营养特征对比分析三沙湾养殖和非养殖水域之间5种优势多毛类(丝异须虫、不倒翁虫、欧努菲虫、索沙蚕科一种和角海蛹)δ13C、δ15N稳定同位素差异,以揭示养殖衍生有机物对物种的营养生态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优势多毛类物种δ13C、δ15N含量通常在三沙湾大部分水域内呈现出较大的变异范围。单因素方差分析结论显示,优势物种的δ13C、δ15N含量在网箱、鲍鱼和海带养殖以及非养殖水域之间均无显着差异。优势物种TN和TOC含量在不同水域之间也未见显着差异,仅角海蛹的TN和TOC含量呈现较为显着的空间差异。基于三沙湾优势多毛类物种δ13C、δ15N含量数据的分析结论表明,此类物种在区域内可能同化少量网箱养殖衍生物作为食源,但此类物质并不是物种食源结构中的主要成分。

李晓静[5](2020)在《围填海活动对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影响 ——以曹妃甸和龙口离岸岛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海岸带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围填海成为各沿海国家解决土地短缺的重要手段。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北方发展最快的区域,围填海活动频繁,曹妃甸规划区是我国围填海典型区域,龙口离岸岛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海上人工岛群。为了掌握围填海影响下渤海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和受扰动状况,本文利用2013年10月、2014年4月和8月渤海南部现场调查数据以及1958-2011年文献发表数据,并结合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曹妃甸和龙口离岸岛临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以及常见经济种对围填海影响的生物响应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一、利用2013年10月调查数据分析了渤海各典型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状况,发现黄河口、莱州湾和渤海湾不同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差异性显着,渤海湾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状况较黄河口和莱州湾差,但渤海湾和莱州湾内围填海工程区附近站位和周边海域生物群落差异并不明显。分析自1958年来渤海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演替发现,群落的主要类群由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逐渐被多毛类替代,优势物种由个体较大、寿命较长的经济种软体动物和甲壳类演替为个体较小、寿命较短的多毛类和小型甲壳动物机会种。自2010年以来,渤海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状况逐渐变差,单一、小型机会种蔓延占据主导地位,生物群落变得脆弱不稳定。二、利用2013年数据对曹妃甸围填海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空间差异性分析,发现距离围填海工程较近站位的物种数、生物多样性均较低。围填海工程对曹妃甸工业区西南侧站位影响最大,该区域物种数和生物多样性最低。同时发现围填海面积较大的年份,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较低、群落健康状况较差。利用2010-2013年龙口离岸岛施工前后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龙口离岸岛建设后,沉积物和海水环境因子以及生物群落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沉积物中油类浓度、海水盐度和悬浮物浓度明显上升。群落小型化、群落结构相似性增加明显。优势种由2010年的多毛类转变为2013年的小型软体动物。生物群落健康状况依距离围填海远近而出现差异,距离龙口离岸岛较远的站位底栖生态健康状况有变好趋势,而距离人工岛较近的站位底栖生态健康状况有变差趋势。三、围填海疏浚等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悬浮物对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经济种幼体的存活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生物群落的种群补充。模拟实验表明,高浓度的悬浮物对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幼体具有明显的急性致死作用,生物存活率与浊度呈现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随着悬浮物浓度和暴露时间的增加,生物的存活率明显下降。但随着暴露时间的持续增加,生物存活率与浊度的相关显着性逐渐下降。四、围填海疏浚等工程建设中的掩埋作用也对渤海底栖动物经济种在行为和生理方面具有显着的影响,影响大小与掩埋深度和掩埋泥沙粒径有关。在30cm以浅的掩埋深度,等边浅蛤(Gomphina aequilatera)具有良好的垂直迁移能力,且耐受力很强。但随着掩埋深度增加以及掩埋泥沙粒径的减少,掩埋作用会对等边浅蛤产生明显的氧化胁迫,最终导致死亡。30 cm的泥样掩埋深度,等边浅蛤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明显上调。同时发现,添加淤泥处理组的底层和中层间隙水的质量状况较差,具有较低的酸碱度和更高的铵盐浓度,同时也有死亡个体出现。五、我们发现,渤海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演替,围填海活动明显加剧了群落的不稳定,而且围填海施工中产生的悬浮物和掩埋作用对大型底栖动物幼体的成活和种群的补充具有明显的负效应。由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渤海南部生物群落的变化不是围填海单一因素的影响结果。渤海入海河流众多,特别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以及黄河口附近的石油开采,加上近年来养殖、捕捞、底拖网等活动的加剧,另外,全球变暖导致的海水温度上升,都会对生物群落造成影响。所以,渤海南部生物群落的变化是气候变化和各种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大面积围填海则进一步加剧了群落的退化和演替。

余骥[6](2014)在《崇明东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选择了崇明东滩潮间带作为研究地,在探讨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现状、能量流动状况以及生态健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近l0年来群落结构的长期演变过程和规律,并选择研究了重金属污染元素镉(Cadmium)对东滩底栖动物关键功能种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的毒性作用,以期为东滩湿地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1.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本研究于2012年4-12月,采用生态学的方法,选择了崇明东滩潮间带的5条采样断面,研究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崇明东滩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40种,其中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为该区域的新分布种;年均丰度为(210.30±93.56)ind/m2,年均生物量为(74.07±16.03)g/m2生物多样性指数d、H’与J分别为1.81±0.41、2.55±0.38、0.67±0.11;群落聚类和MDS分析表明南北断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2.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能流分析选择了Brey经验公式估算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次级生产力和P/B值,结果表明,群落次级生产力的分布格局存在时空差异,年均次级生产力和P/B值分别为22.47g.m-2.a-1和0.85a-1,其中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谭氏泥蟹(Illyoplax deschampsi)、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中华拟蟹守螺(Cerithidea sinensis)、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堇拟沼螺(Assiminea violacea)和绯拟沼螺(Assiminea latericea)这8种营养层次关键功能种贡献了85%的次级生产力。运用功能群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营养级和食物网。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导功能群是位于第Ⅱ营养级的植食者功能群(Phytophagous group, Ph)和浮游生物食者功能群(Planktophagous group,P1),两个主导功能群对底栖动物亚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保护区后续的生态修复中应特别重视这两个功能群的保护。由于底栖动物亚系统仅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造成其内部营养级之间的能流传递效率极低,这也提示我们应从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来维持底栖动物亚系统的稳定。3.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健康状况的评价应用5种定量方法对5条断面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类学多样性指数、ABC曲线和海洋生物指数AMBI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总体上崇明东滩潮间带的生态环境仅受到轻度的污染,生态健康状况良好。而BOPA index的评价结果更为乐观,总体上没有受到污染,较为清洁,生态健康状况优良。4.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年际变化本研究根据10年来的历史资料,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长期演变的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东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丰度和生物量均减少;年际间的生态健康状况质量呈现先下降后好转的总体趋势;尽管10年间的群落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但是以分类学多样性指数计算的“生物多样性”体现出较为稳定的特点。环境变化和持续的人为干扰是导致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的主要原因。5.水体Cd2+对无齿螳臂相手蟹的毒性作用本研究选择东滩潮间带底栖动物的关键功能种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金属污染元素镉对其亚急性作用下的毒性效应。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96h的LC50是49.72mg/L,安全浓度为0.49mg/L,较其它蟹类,无齿螳臂相手蟹对Cd2+的耐受性较高。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镉胁迫可以引起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改变,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SOD、CAT和GSH-Px酶活性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即在短时间低浓度Cd2+的作用下被激活,在高浓度和长时间的作用下被抑制,三者在解除Cd2+引起的氧化损伤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镉胁迫还可抑制Ca2+-ATPase的活性,其具体的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鳃和肝胰腺中MT含量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时间一效应关系和浓度一效应关系。镉胁迫对两种组织的显微结构产生时间一效应关系,而对鳃组织造成的损伤要明显大于肝胰腺组织。

张莹,刘元进,张英,徐炳庆,吕振波[7](2012)在《莱州湾多毛类底栖动物生态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了2010年莱州湾15个站位的多毛类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及其对主要海水化学、沉积物环境变化的响应,并与1998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以期对莱州湾生态质量现状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与1998年相比,2010年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底栖动物中绝对优势种为小头虫(Capitellacapitata)。夏季,H’与硝酸盐、石油类、重金属铅、铜、锌、铬呈负相关,说明多毛类动物多样性随着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而相应降低,营养物质氮的大量输入,重金属的污染,对莱州湾多毛类动物群落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ABC曲线和BOPA指数结果显示,底栖动物的丰度优势度曲线高于生物量曲线,表明莱州湾底栖动物群落处于重度扰动状态,并且以小头虫为主的多毛类动物显着增加预示了莱州湾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加强海水养殖管理,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对底栖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安传光[8](2011)在《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文中认为长江河口湿地是全球50个对环境变化敏感的区域之一。大型底栖动物在河口生态系统营养关系中占据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其多样性与分布格局的改变会引起初级生产者以及高级消费者相应的种群及群落的变化。此外,大型底栖动物还调节着河口生态系统的许多生态功能,其群落结构的改变影响河口沉积物稳定性及物质输送等重要的物理、化学和地质过程。因此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分布格局,不仅有助于了解底栖动物类群对潮间带的作用,而且可为了解河口潮间带生态系统功能以及其它生物对河口潮间带的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是河口生态学的基础,但至今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尚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同时,近年来长江口受人类活动干扰频繁,迫切需要了解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以应对河口受损湿地、生态修复提供基础资料。因此,本文从陆缘潮间带和岛屿潮间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并探讨了潮间带湿地修复过程中大型底栖动物的演替规律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本次调查的地域范围基本涵盖了长江口主要的陆缘和岛屿的潮间带。包括崇明岛、北港北沙、九段沙及南汇陆缘滩涂四部分。2006年6月和10月对崇明岛潮间带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设置了21个采样断面,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72种,隶属于5门、41科。6月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66.20ind/m2和99.28g/m2,10月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36.81ind/m2和83.04g/m2,多样性指数H’、J和D的值分别为1.851±0.528、0.306±0.098和0.622±0.141。优势种有无齿相手蟹(Sesarma dehaani)、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谭氏泥蟹(Ilyrplax deschampsi)、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中国绿螂(Glauconome chinensis)、绯拟沼螺(Assiminea latericea)、拟沼螺(Assiminea sp、尖锥拟蟹守螺(Cerithidea largillierli)等。近年来崇明岛围垦较少,潮间带的高程较高,因此,生活在崇明岛的潮间带上部的半陆生蟹类繁盛,对生物量贡献大,如无齿相手蟹分别占6月和10月总生物量的32.35%和43.64%。经聚类分析,崇明岛潮间带的底栖动物可以分为南部群落、东滩群落和北部群落,这与三个群落差的盐度、沉积物和植被差异较大有关。南部群落底栖动物群落种类组成简单,半陆生的无齿相手蟹为优势种;北部群落的种类组成较复杂,该区域的盐度高、沉积物颗粒细,泥螺(Bullacta exarata)和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是部分断面低潮带的优势种;东滩是盐度变化最剧烈的区域,沉积物颗粒较粗,大型底栖动物种类较多、群落结构复杂。2007年5月、6月和7月对北港北沙潮间带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设置8个采样断面。北港北沙的高程低,仅在大潮时露出水面,无高等植物分布。由于缺少底栖动物栖息和繁育的场所,大型底栖动物尚处于演替的初级阶段,种类组成简单,有14种,隶属于4门4纲12科。其密度、生物量平均值仅为0.25ind/m2和0.22g/m2,H’J、D和AMBI的平均值总平均值分别为0.667、0.667、0.255和1.122。北港北沙的沉积物不稳定,不适宜双壳纲动物繁殖,也不适合腹足纲动物生存,因此缺少腹足纲动物,并缺少双壳纲仔体。这也说明盐沼植物对维持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2009年5月、7月、10月和12月对九段沙潮间带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设置8个采样断面。九段沙是处于自然演替中的沙洲,也是上海惟一未被围垦和开发的沙洲。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复杂,有82种,隶属于5门49科。全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05.80 ind/m2和87.70g/m2。虽然丰水季节九段沙的盐度相对较低,但它受外海海水入侵的几率很高。分布有很多对低盐环境适应能力极强的海水种。如在九段沙东滩出现高密度的四角蛤蜊(Mactra veneyformis)群落,并且有紫彩血蛤(Nuttalia obscurata)和文蛤(Meretrix petechialis)的分布。九段沙潮间带底栖动物密度主要受制于拟沼螺、微小螺(Elachisina sp.)、钩虾(Eohaustorius cheliferus)和中国绿螂的影响;生物量主要受制于无齿相手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焦河篮蛤(Potamocorbula ustulata)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yformis)的影响。江亚南沙潮间带首次发现密度极高的短腿水叶甲(Donacia frontalis)分布。2006年9月和2007年5月对陆缘滩涂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设置31个采样断面。陆缘滩涂是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多的区域,围垦和污染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大多数区域,陆缘滩涂的高中潮滩几乎丧失殆尽,仅有少量自然滩涂被留存下来。大型底栖动物有67种,隶属于4门36科。春、秋季陆缘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712.81 ind/m2和123.44 g/m2,761.65 ind/m2和115.63 g/m2。高等植物分布区是底栖动物数量、生物量和多样性最高的区域,而陆缘滩涂的高等植物分布带宽度往往只有几十米。围垦使高中潮滩湿地的丧失,使大量在潮间带上部生存的物种栖息地丧失,影响较大的有相手蟹和厚蟹等半陆生种类。人工设施的大量存在,导致硬相潮间带生物的繁盛。此区域底栖动物优势种主要有中间拟滨螺(Littorinopsis intermedia)、齿纹蜒螺(Nerita yoldi)、牡蛎(Crassostrea sp.)和白脊藤壶(Balanus uliginousus)。底栖动物的组成结构的变化,对生态影响尚需要进一步探讨。总而言之,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规律与高程、盐度、植被、沉积物组成成分密切相关。崇明岛、陆缘滩涂、九段沙的高程、盐度较高、植物群落完整,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较高;北港北沙高程低、无高等植物、盐度较低、沉积物颗粒粗,因此北港北沙的相关指标都显着低于其他调查区域。2.人类活动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特征的关系本次调查在长江口潮间带设置了68个断面,在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对每个断面进行了2至4次调查取样。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10种,隶属于6门75科。节肢动物最多,有35科63种;软体动物次之,有27科39种;环节动物再次之,有10科18种。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繁多,腔肠动物门、纽形动物门和星虫动物门都仅有一种。按栖息环境的底质特征,软相潮间带类型有65科91种,硬相潮间带类型有7科16种。以往历史资料记录的大型底栖动物都在60种左右,与之相比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资料。有些种类在长江口属新分布种,也有些记录种未能采集到标本。中国耳螺(Ellobium chinensis)、紫游螺(Neritina violacea)、紫彩血蛤等均首次在长江口潮间带发现。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的增加主要是调查范围扩大的结果。本研究选取在长江口潮滩分布最广泛的无齿相手蟹来分析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残毒。结果表明:无齿相手蟹对铜等生命活动所需的金属的富集能力很强,对非必须的铅、汞、铬、砷的富集能力弱。崇明岛无齿相手蟹的油类、铜、DDT、铅、镉、砷和铬在部分站位超标,显示出这些区域污染较重,附近水体污染导致了的有毒物质积累。陆缘滩涂的无齿相手蟹的砷、镉、铅和石油类含量偏高,杭州湾沿岸的部分断面铅、镉超标,毗邻排污口是造成超标的主要原因。与历史资料相比,崇明东滩的无齿相手蟹体内的铅、锌、铜残留量均有所增加,但南汇样品的重金属铜、铅残留量有所减少。本文以南汇围垦潮间带为研究对象,用时空替代的方法对南汇围垦区域内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跟踪调查。围垦对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分布、优势种、多样性指数等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围垦区内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迅速衰退,并在有水源的区域演替为湖泊常见的摇蚊群落;围垦区外,大型底栖动物集中分布于几十米宽的促淤堤内,水下建筑区聚集了泥沙质潮间带所没有的类群,如齿纹蜒螺等。长江口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扩散,改变了长江口滩涂植被、底栖动物的分布,以及种群数量等,影响到长江口崇明岛和九段沙保护区的生态功能的发挥。控制和减少互花米草势在必行。本研究对互花米草进行割除并用水淹的办法控制互花米草群落,试图恢复芦苇群落。在植被的恢复过程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也随之发生演替。结果显示,水淹没后的高潮带,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简单化。半陆生或两栖生活的底栖动物将大量减少、甚至绝灭,生活在水体底部的摇蚊幼虫、河蜾赢蜚等繁盛。因此,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建议在芦苇植被恢复过程中,应局部保留高潮带区域,以便有足够的空间和底栖动物种质资源迅速恢复修复湿地内的底栖动物群落。总之,从大型底栖动物角度,可以了解九段沙潮间带底栖动物保存较为完好,九段沙潮间带是维护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较好的区域之一,陆缘潮间带是开发程度最高的区域,人为的因素对潮间带底栖动物的影响极为严重,作为新生沙洲的北港北沙处于演替的早期阶段。同时崇明岛潮间带和陆缘潮间带受环境污染和围垦的影响,湿地底栖动物的恢复需要的时间周期较长。

林俊辉,郑凤武,何雪宝,王建军[9](2014)在《福建沿岸红树林湿地多毛类生态分布》文中研究表明根据2009年至2012年在福建沿岸5块典型红树林湿地所作的调查资料,分析了福建沿岸红树林湿地多毛类的物种多样性、生态分布特点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区域春、秋两季共记录多毛类动物45种,其中沙蚕科、海稚虫科和小头虫科3个科种类最为丰富,种类属性为低盐或广盐性种类。多毛类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90个/m2和2.17 g/m2,样地×季节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密度在不同样地间差异显着,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均为春季显着高于秋季。此外,林外光滩的多毛类数量要高于林内,不同样地的摄食群组成各异。红树林断面的平均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H’与沉积物粘土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多毛类类群的大尺度空间分布特征关联最为紧密的因子为地理纬度。

李永强[10](2011)在《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潮间带本身的特殊性使潮间带生物资源调查研究成为研究自然因素或环境因素和海洋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2010年45月(春季)和910月(秋季),对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水生生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调查研究,调查区域涉及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包括东兴市)及涠洲岛沿岸,共设置34条调查断面200多个站位,获得了大量翔实可信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主要结果如下:1.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调查采集到无脊椎动物、鱼类和其它类动物共13门178科324属525种。其中:软体动物门记录了73科151属269种;节肢动物门记录了39科77属110种;环节动物多毛类记录了18科34属59种;棘皮动物门在调查中记录了12科13属15种;四大门类以外的其它无脊椎动物、尾索动物共计36科49属72种。调查中沙滩记录的无脊椎动物、鱼类及其它类动物种数最多,为283种;泥沙滩/沙泥滩次之,为266种;岩礁记录了184种;泥滩记录的种类最少,为160种。2.春季调查区平均生物量为375.42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69.64ind/m2;秋季调查区平均生物量为194.75g/m2,平均栖息密度为457.14ind/m2。春季平均生物量高于秋季,而平均栖息密度则低于秋季;春秋两季中软体动物都是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主要贡献者。春季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分布趋势都是高潮>中潮>低潮,秋季的分布趋势则都为高潮>低潮>中潮。3.根据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可得,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高、中、低潮带均已受到污染影响。春季高潮带环境质量状况最好的断面为防城港市天堂坡,中、低潮带环境质量状况最好的断面为钦州市龙门镇;秋季高、中潮带环境质量状况最好的断面为铁山港市白龙村,低潮带环境质量状况最好的断面为铁山港石头埠。4.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得出,主要经济种类中鱼类有鲻、前鳞鮻、棱鮻、褐篮子鱼、弹涂鱼和青弹涂鱼等6种,软体动物有香港巨牡蛎、马氏珠母贝、泥蚶、毛蚶、文蛤、杂色鲍等6种,节肢动物中有新对虾、锯缘青蟹,棘皮动物花刺参,其他动物有裸体方格星虫和多室草苔虫;并根据资料和调查结果列出软体动物12种,节肢动物18种,棘皮动物2种和鱼类1种,共计33种重点保护物种。

二、镉和铬对多毛类环节动物小头虫两个种群的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镉和铬对多毛类环节动物小头虫两个种群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2)渤海湾近岸海域底栖动物生态学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引言(文献综述)
    第一节海洋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研究综述
        1底栖动物类群的划分
        2底栖动物的生活环境和数量
        3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的历史
        3.1 底栖动物的定量研究
        3.2 生物群落的研究
        3.3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3.4 深海底栖动物的研究
        4大型底栖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1 大型底栖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能流和物流方面的作用
        4.2 大型底栖动物在水层-底栖耦合和生物地化循环中的作用
        5国内关于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
    第二节小型底栖生物研究进展
        1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1 早期研究阶段
        1.2 系统分类的加速发展和群落定性描述阶段
        1.3 生态生理实验和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时期
        1.4 实验生物海洋学的阶段
        2小型底栖动物研究趋势及研究热点
        3国内小型底栖动物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大型底栖动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研究进展
        1大型底栖动物体内重金属残留量研究
        2大型底栖动物体内多环芳烃(PAHs)含量研究概况
    第四节海洋生态环境的生物监测和底栖动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水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
        1.1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理论依据
        1.2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特点
        1.3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方法
        2国内外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研究进展
        2.1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及其检测的新方法
        2.2 水污染生物监测的新材料和新的监测物
        3用底栖动物对海洋污染进行评价的研究进展
        3.1 影响海洋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3.2 海洋污染的受试动物的选择
        3.3 底栖动物评价海洋污染的研究进展
        3.3.1 海洋环境监测中实验动物(指示生物)的应用
        3.3.2 图析法的污染评价
        3.3.3 生物指数法的污染评价
    第五节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研究海域和研究方法
    1渤海、渤海湾和天津海岸带概况
    2研究的航次和站位设计
    3研究方法
        3.1 取样与保存方法
        3.2 沉积物样品的处理和保存
        3.3 样品的染色、提取、分选及计数、称重
        3.4 次级生产量的估算方法
        3.5 生态因子分析测试方法
    4生物体污染物含量监测分析
        4.1 生物种类选择
        4.2 样品采集及保存
        4.3 生物体内细菌学指标
    5数据处理与分析
        5.1 单变量分析结论
        5.2 相对重要性指标的计算
        5.3 分布/图形分析
        5.4 多变量分析
第三章渤海湾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因子分析
    第一节渤海湾近岸海域底层水质环境研究
        1研究方法
        2结果与讨论
        2.1 盐度
        2.2 营养盐
        2.3 化学需氧量(COD)
        2.4 油类
        2.5 重金属
        3结论
    第二节渤海湾近岸海域沉积物环境研究
        1研究方法
        2结果与讨论
        2.1 沉积物类型
        2.2 水深变化
        2.3 沉积物中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a、有机质和含水量的分布
        2.4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3结论
第四章渤海湾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的研究
    1研究海域与站位设置
    2取样与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3.1 夏季(2003-7)航次
        3.1.1 夏季航次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与常见种比较
        3.1.2 夏季航次大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与分布
        3.1.3 各站位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的平面分布
        3.2 秋季(2003-11)航次
        3.2.1 秋季航次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与常见种比较
        3.2.2 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与分布
        3.2.3 各站位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的平面分布
        3.3 冬季(2004-2)航次
        3.3.1 冬季航次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与常见种比较
        3.3.2 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与分布
        3.3.3 各站位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的平面分布
        3.4 春季(2004-5)航次
        3.4.1 春季航次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与常见种比较
        3.4.2 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与分布
        3.4.3 各站位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的平面分布
        3.5 大型底栖动物的季节变化研究
        3.5.1 物种组成
        3.5.2 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组成与分布
        3.5.3 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和生产量水平
    4讨论
        4.1 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2 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与历史资料和其它海域的比较
    5小结
第五章渤海湾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1采样和研究方法
    2结果
        2.1 春季航次
        2.1.1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2.1.2 群落结构聚类分析
        2.1.3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1.4 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分析
        2.2 夏季航次
        2.2.1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2.2.2 群落结构聚类分析
        2.2.3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2.4 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分析
        2.3 秋季航次
        2.3.1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2.3.2 群落结构聚类分析
        2.3.3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3.4 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分析
        2.4 冬季航次
        2.4.1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2.4.2 群落结构聚类分析
        2.4.3 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分析
        2.5 四航次相同站位的比较
        2.5.1 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2.5.2 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3讨论
        3.1 生物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
        3.2 底栖生态系统对自然变化和人为扰动的响应
        3.3 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小结
第六章渤海湾近岸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第一节小型底栖动物数量研究
        1采样方法和研究方法
        2研究结果
        2.1 渤海湾各航次各站位小型底栖动物各类群之间的数量关系
        2.2 渤海湾小型底栖动物数量的季节变化
        2.3 渤海湾线虫和桡足类数量的关系结果
    第二节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与生产量研究
        1采样方法和研究方法
        2研究结果
        2.1 夏季航次不同站位间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生产量变化与分布
        2.2 秋季航次不同站位间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生产量变化与分布
        2.3 冬季航次不同站位间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生产量变化与分布
        2.4 春季航次不同站位间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生产量变化与分布
        2.5 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生产量的季节变化
    第三节讨论
        1小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和生产量之间的相关性
        2小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和生产量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3渤海湾小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和生产量变动及其原因
        4渤海湾小型底栖动物密度与历史资料的比较
    第四节小结
第七章底栖动物在典型海岸带生境退化动态监测与评估技术中的应用
    第一节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质量指数法监测评估
        1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来源及处理
        1.2 评价方法与标准
        1.3 生物体内污染残留物测定方法
        2结果与讨论
        2.1 本底污染物含量
        2.2 生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
        2.3 生物质量评价
        3结论
    第二节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的污染指示种和群落组成变化监测评估
        1利用污染生物指示种的出现或消失、数量的多少评价环境
        2利用群落构成的变化监测
        3讨论
        3.1 生物指示种在水体污染评判中的作用
        3.2 群落结构的变化在水体污染评判中的应用
        4小结
    第三节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与生物量曲线(ABC曲线)法监测评估
        1春季航次各站位ABC曲线结果
        2夏季航次各站位ABC曲线结果
        3秋季航次各站位ABC曲线结果
        4冬季航次各站位ABC曲线结果
        5讨论
        6小结
    第四节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法监测评估
        1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方法
        2研究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节 利用小型底栖动物的线虫与桡足类数量之比(N/C指数)监测评估
        1 采样和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渤海湾线虫和桡足类数量的关系
        2.2 线虫和桡足类数量比与沉积物中石油、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2.3 渤海湾线虫和桡足类数量比值的变动讨论
        2.4 渤海湾N/C数值的划分与有机污染等级评价
        3 讨论
    第六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河口港湾沉积环境质量的底栖生物评价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河口港湾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
        一、 河口港湾的重要地位
        二、 海洋环境质量生物评价的特点
        三、 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的生物类群及其污染评价研究
        四、 大型底栖动物的污染监测与评价需要与国际接轨
    第二节 河口港湾环境质量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一、 大型底栖动物中的指示生物
        二、 图析法的污染评价
        三、 生物指数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大型底栖动物体内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残留量研究进展
        一、 大型底栖动物体内重金属残留量研究进展
        二、 大型底栖动物体内多环芳烃残留量研究概况
    第四节 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对大型底栖动物酶活性氧化胁迫的研究
    第五节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厦门港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生态环境
    第一节 站位的设置及采集时间
        一、 厦门港概况
        二、 采集站位及时间
        三、 大型底栖动物采集和处理过程
        四、 数据处理和采用的软件
    第二节 结果
        一、 厦门港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
        二、 厦门港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类群组成
        三、 厦门港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分布
        四、 厦门港潮下带各取样站次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相似性
    第三节 讨论
        一、 厦门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现状与历史对比
        二、 厦门西海域整治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
        三、 厦门港沉积环境中污染指示动物分析
第三章 深圳湾福田潮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生态环境
    第一节 大型底栖动物采集站位和时间及寡毛类指数公式
        一、 深圳湾福田潮滩大型底栖动物采集站位和时间
        二、 寡毛类指数计算公式及统计软件
    第二节 结果
        一、 深圳湾福田潮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二、 深圳湾福田潮滩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分布
        三、 深圳湾福田潮滩各取样站次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相似性
        四、 优势种群的数量分布
        五、 寡毛类指数
    第三节 讨论
        一、 深圳湾福田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其他红树林潮间带比较
        二、 深圳湾福田潮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空间格局的分析
        三、 深圳湾福田潮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间变化的分析
        四、 套筛孔径和分选过程影响底栖动物的数量
        五、 影响深圳湾福田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因子分析
第四章 集美凤林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第一节 集美凤林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采集站位和时间
    第二节 结果
        一、 集美凤林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种类组成
        二、 集美凤林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分布
        三、 群落组成的相似性
        四、 优势种群的数量分布
    第三节 讨论
        一、 与九龙江口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的比较
        二、 与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的比较
第五章 沙农-威弗(Shannon-Weaver)种类多样性指数及其污染评价
    第一节 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的来源及其原理
    第二节 深圳湾、厦门港和集美凤林的H’及其污染评价
        一、 深圳湾福田潮滩的H’及污染评价
        二、 厦门港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H’及污染评价
        三、 集美凤林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H’及污染评价
        四、 不同海区不同生境H’的比较
    第三节 讨论
        一、 种类多样性指数污染评价范围的确定
        二、 种类多样性指数污染评价应用的局限性
        三、 H’是自然干扰和人为污染的总和,两者难以区分
第六章 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
    第一节 论证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的数据来源
    第二节 MPI的建立及其论证
        一、 MPI计算式的建立
        二、 MPI值与群落特征的比较
        三、 MPI与ABC法结果及H’值的比较
    第三节 讨论
        一、 MPI污染程度的界定
        二、 不同海区不同生境MPI的比较
        三、 MPI的特点及不足
第七章 生物系数(BC)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深圳湾福田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系数
        一、 以生态组别计算的生物系数
        二、 以耐污级数计算的生物系数
    第二节 厦门港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系数
    第三节 集美凤林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系数
    第四节 生物系数(BC)应用的局限性的讨论
第八章 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
    第一节 B-IBI的计算方法及“秩(metric)”的选择
    第二节 深圳湾福田潮间带B-IBI的计算及秩的选择
        一、 Weisberg等(1997)的秩及其评分标准计算的B-IBI
        二、 根据聚类分析选择深圳湾福田潮间带B-IBI的秩
    第三节 厦门港潮下带B-IBI的计算及秩的选择
    第四节 集美凤林红树林区B-IBI的计算及秩的选择
    第五节 B-IBI的应用范围及其计算过程中“秩”选择的重要性
第九章 大型底栖动物密度与沉积物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一、 沉积物重金属测定方法
        二、 沉积物典型多环芳烃测定方法
        三、 沉积物有机质测定方法
        四、 相关分析软件
    第二节 结果
        一、 福田潮间带和厦门港沉积物的重金属、PAHs、有机质和粪大肠菌群
        二、 福田潮间带、厦门港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系数
    第三节 讨论
第十章 九龙江口及凤林红树林区底栖动物体内的多环芳烃(PAHs)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一、 九龙江口及集美凤林红树林区底栖动物采集点
        二、 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处理与分析
    第二节 结果
        一、 不同季节不同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的多环芳烃含量
        二、 几种大型底栖动物对多环芳烃的富集系数
        三、 底栖动物体内多环芳烃的组成
    第三节 讨论
第十一章 四种PAHs混合液对菲律宾蛤仔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二、 主要仪器和试剂
        三、 暴污实验
        四、 酶活性测定
        五、 数据处理
    第二节 结果
        一、 四种PAHs混合液对菲律宾蛤仔SOD活性的剂量-时间效应
        二、 四种PAHs混合液对菲律宾蛤仔CAT活性的剂量-时间效应
        三、 四种PAHs混合液对菲律宾蛤仔Se-GPx活性的剂量-时间效应
    第三节 讨论
        一、 典型PAHs对双壳类抗氧化酶的诱导作用
        二、 典型PAHs对双壳类抗氧化酶先诱导后抑制现象
        三、 三种酶对PAHs污染反应的比较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常见大型底栖动物附图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主持和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4)福建三沙湾水产养殖活动的底栖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三沙湾地理位置和养殖概况
        1.1.1 三沙湾地理位置
        1.1.2 三沙湾养殖活动概况
    1.2 三沙湾网箱养殖对底栖生物影响研究概述
        1.2.1 全球范围内网箱养殖活动底栖环境效应研究现状概述
        1.2.2 三沙湾相关研究
    1.3 本研究意义
第二章 养殖对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
    2.1 研究背景概述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样品采集时间和站位
        2.2.2 底栖生物采集及处理方法
        2.2.3 环境因子数据采集及检测
        2.2.4 参数计算
        2.2.5 数据处理
    2.3 研究结果
        2.3.1 群落结构现状
        2.3.2 典型群落参数在不同类型养殖水域之间的差异
        2.3.3 三沙湾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聚类分析
        2.3.4 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2.4.1 三沙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2.4.2 三沙湾底栖动物群落对于水产养殖活动的响应
        2.4.3 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第三章 养殖对于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影响
    3.1 研究背景概述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样品采集时间和站位
        3.2.2 数据处理
    3.3 研究结果
        3.3.1 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丰度、生物量组成
        3.3.2 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丰度、生物量空间分布
        3.3.3 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4 讨论
        3.4.1 三沙湾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组成
        3.4.2 三沙湾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第四章 三沙湾养殖对底栖动物优势物种营养生态特征影响
    4.1 研究背景概述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样品采集时间和站位
        4.2.2 稳定同位素数据获取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优势物种的δ~(13)C、δ~(15)N含量
        4.3.2 优势物种的δ~(13)C、δ~(15)N含量在不同水域之间的差异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总结
        5.1.1 三沙湾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现状
        5.1.2 养殖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
        5.1.3 三沙湾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现状
        5.1.4 养殖对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影响
        5.1.5 养殖对优势多毛类营养生态特征影响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三沙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名录及序号(按优势度降序排列)
    2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与学术交流情况
        2.1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课题
        2.2 硕士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围填海活动对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影响 ——以曹妃甸和龙口离岸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围填海工程及其生态影响
        1.2.1 国内外围填海开发活动历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1.2.2 围填海对海洋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1.3 大型底栖动物
        1.3.1 大型底栖动物定义以及生态作用
        1.3.2 大型底栖动物在环境检测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作用
    1.4 研究区域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渤海典型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站位布设和样品采集
        2.1.2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渤海南部不同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差异性分析
        2.2.2 渤海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年际变化
        2.2.3 渤海南部底栖生态健康状况
    2.3 讨论
        2.3.1 渤海南部生物群落空间差异性原因
        2.3.2 渤海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长周期演替原因探讨
    2.4 结论
第3章 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站位布设和样品采集
        3.1.2 优势种分析
        3.1.3 群落结构分析
        3.1.4 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3.1.5 群落健康状况评价
    3.2 结果
        3.2.1 曹妃甸及临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现状
        3.2.2 曹妃甸围填海区各站位间生物群落比较
        3.2.3 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3 讨论
        3.3.1 渤海湾围填海工程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3.3.2 围填海对大型底栖动物影响的原因
    3.4 结论
第4章 龙口离岸岛工程对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调查区域和采样方法
        4.1.2 环境变量分析
        4.1.3 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龙口离岸岛及临近海域环境因子时空变化
        4.2.2 龙口离岸岛及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
        4.2.3 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4.2.4 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的潜在因子
    4.3 讨论
        4.3.1 围填海影响下环境因子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变化
        4.3.2 莱州湾环境因子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关系
        4.3.3 沿海围填海工程的建议
        4.3.4 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意义
    4.4 结论
第5章 围填海悬浮物对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Kuster,1860)早期发育阶段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环境因子
        5.2.2 悬浮物暴露下幼体成活率
        5.2.3 幼体存活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5.3 讨论
    5.4 结论
第6章 沉积物掩埋对等边浅蛤Gomphina aequilatera(Sowerby,1825)生理和迁移行为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生物样品和沉积物收集
        6.1.2 实验组设置
        6.1.3 沉积物和间隙水环境变量测量
        6.1.4 抗氧化酶分析
        6.1.5 数据统计分析
    6.2 实验结果
        6.2.1 环境因子
        6.2.2 实验个体大小差异
        6.2.3 等边浅蛤的垂直迁移
        6.2.4 实验个体的存活率
        6.2.5 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酶活
    6.3 讨论
        6.3.1 掩埋对等边浅蛤生存和垂直移动的影响
        6.3.2 掩埋作用下等边浅蛤的酶活适应
    6.4 结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6)崇明东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方法
    2. 重金属Cd~(2+)对甲壳动物蟹类毒性作用的研究
    3. 本文的研究背景、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崇明东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与能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
        2.2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能流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崇明东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现状与年际变化趋势
    1. 材料与方法
    2.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健康状况评价
        2.1 结果与分析
        2.2 讨论
    3.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年际变化趋势
        3.1 结果与分析
        3.2 讨论
第四章 水体Cd~(2+)对无齿螳臂相手蟹的毒性作用
    1. 水体Cd~(2+)对无齿螳臂相手蟹的急性毒性试验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讨论
    2. 水体Cd~(2+)对无齿螳臂相手蟹酶活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3. 水体Cd~(2+)对无齿螳臂相手蟹组织学结构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附件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长江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主名录
附录Ⅱ 科研成果
后记

(7)莱州湾多毛类底栖动物生态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海域
    1.2 采样方法
    1.3 海水化学分析
    1.4 沉积物分析
    1.5 数据处理
        1.5.1 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
        1.5.2 生态优势度
        1.5.3 群落结构
        1.5.4 群落生态特征与水环境相关性
        1.5.5 ABC曲线
        1.5.6 BOPA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
    2.2 底栖动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
    2.3 优势种
    2.4 群落划分及其空间分布
    2.5 环境因素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 (D) 、Pielou均匀度指数 (J') 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 (H') 的相关性
    2.6 ABC曲线分析
    2.7 BOPA指数
3 讨论
    3.1 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的年间变化
    3.2 2010年莱州湾多毛类动物群落的生态特征
    3.3 多毛类环节动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8)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第二章 长江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第一节 崇明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第二节 北港北沙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第三节 九段沙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第四节 陆缘潮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第三章 人类活动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
    第一节 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第二节 生物残毒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三节 围垦滩涂对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的影响
    第四节 受损湿地内大型底栖动物恢复与生态修复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名录
附录Ⅱ 博士就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福建沿岸红树林湿地多毛类生态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域与采样方法
    1.2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物种组成和分布
    2.2 数量组成与分布
    2.3 摄食群组成
    2.4 样地差异及其与沉积物理化因子的关系
3 讨论
    3.1 物种多样性
    3.2 数量的时空差异及历史变化
    3.3 摄食群组成和类群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10)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的研究
        1.1.1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概念
        1.1.2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历史
    1.2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3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监测环境污染的应用
    1.4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调查海域和研究方法
    2.1 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
        2.1.1 海洋水文
        2.1.2 海洋生物资源
    2.2 调查和取样方法
        2.2.1 潮间带划分的方法
        2.2.2 调查断面与站位设置
        2.2.3 取样方法
        2.2.4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资源状况
    3.1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
        3.1.1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
        3.1.2 软体动物的种类组成
        3.1.3 节肢动物的种类组成
        3.1.4 环节动物多毛类的种类分布
        3.1.5 棘皮动物的种类组成
        3.1.6 鱼类的种类组成
        3.1.7 其他类动物的种类组成
    3.2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时空分布
        3.2.1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时空分布
        3.2.2 软体动物的时空分布
        3.2.3 节肢动物的时空分布
        3.2.4 环节动物多毛类的时空分布
        3.2.5 棘皮动物的时空分布
        3.2.6 鱼类动物的时空分布
        3.2.7 其他动物的时空分布
    3.3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
        3.3.1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
        3.3.2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
        3.3.3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节肢动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
        3.3.4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多毛类动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
        3.3.5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棘皮类动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
        3.3.6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其他类动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
    3.4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3.4.1 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3.4.2 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3.5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中主要经济种类及重点物种保护名录
        3.5.1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中主要经济种类
        3.5.2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中的重点物种保护名录
第四章 讨论
    4.1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中濒危及受关注种类
        4.1.1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软体动物中濒危及受关注种类
        4.1.2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节肢动物中濒危及受关注种类
        4.1.3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多毛类动物中濒危及受关注种类
        4.1.4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棘皮类动物中濒危及受关注种类
        4.1.5 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其他动物中濒危及受关注种类
    4.2 广西近岸红树林资源现状
    4.3 广西沿海生物环境资源现状与建议
        4.3.1 广西沿海生物环境资源状况
        4.3.2 广西沿海生物环境资源的保护建议
第五章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四、镉和铬对多毛类环节动物小头虫两个种群的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镉和铬对多毛类环节动物小头虫两个种群的效应[J]. Donald J.Reish,吴宝铃,范振刚,钱培元. 环境科学学报, 1983(04)
  • [2]渤海湾近岸海域底栖动物生态学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 张培玉.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3)
  • [3]河口港湾沉积环境质量的底栖生物评价新方法研究[D]. 蔡立哲. 厦门大学, 2003(03)
  • [4]福建三沙湾水产养殖活动的底栖生态效应研究[D]. 王楠.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2)
  • [5]围填海活动对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影响 ——以曹妃甸和龙口离岸岛为例[D]. 李晓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0
  • [6]崇明东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D]. 余骥.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7]莱州湾多毛类底栖动物生态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J]. 张莹,刘元进,张英,徐炳庆,吕振波. 生态学杂志, 2012(04)
  • [8]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D]. 安传光.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6)
  • [9]福建沿岸红树林湿地多毛类生态分布[J]. 林俊辉,郑凤武,何雪宝,王建军. 生态学报, 2014(17)
  • [10]北部湾(广西段)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D]. 李永强. 青岛理工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镉和铬对两种多毛类环节动物小头动物种群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