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柔性石墨和编织聚四氟乙烯密封填料的初步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史仙珠[1](1998)在《石化企业用密封填料及选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常用密封填料,提供了典型石化企业密封填料的使用现状,提出了比较实用的密封填料之选用。
万磊[2](2020)在《国泰萧星密封 谋长远、谋发展——访浙江国泰萧星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工程师 吴益民》文中认为在中国填料静密封行业,创立于1985年的浙江国泰萧星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公司),在35年间形成了9大系列、300多个子项、40多万个规格的产品规模,产品覆盖填料静密封整个产品链,为国内外石化、冶金、核电、化工、火电、船舶、装备制造等领域用户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从创立初期,国泰公司就高度重视技术创新,长期以来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成果丰硕:1993年,企业获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生产柔性石墨编织填料的方法";2004年,独创宽幅达2米的柔性石墨卷板材生产线;2008年,低蠕变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密封材料实现产业化;2012年,抗氧化柔性石墨材料实现产业化;2013年,低逸
陈逊,郝木明[3](2001)在《四氟石墨复合填料的研制及应用》文中认为介绍了四氟石墨复合密封填料的研制及其在高压液氨柱塞泵轴封上的应用
虞海[4](2003)在《舰船设备及管系密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简述了舰船机械设备和管系的密封材料的种类、特性,阐述了密封技术运用对管系及设备防治泄漏的重要性。
饶文武[5](2012)在《纳米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填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聚四氟乙烯(PTFE)是一种具有高度化学稳定性,优异润滑性,良好热稳定性的热塑性塑料,有“塑料王”之称,被广泛应用于密封材料领域。但也因为PTFE的机械性能较差,线膨胀系数大,导热系数低等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通常采用填充改性、表面改性和共混改性等方法改善PTFE的综合性能。本课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的方法,选用纳米四氧化三铁(Fe3O4)填充改性PTFE,制备了磁性PTFE复合密封填料。通过实验测试分析了纳米Fe3O4填充量对PTFE填料性能的影响。实验测试试件采用模压成型烧结固化的方法制备,纳米Fe3O4填充量为5%15%。模压压力为55MPa,模压时间15min,烧结温度370℃,升温速率100℃/min。此工艺参数下制备的PTFE材料结晶度为68%,分子量大于100万,均处于合理范围,工艺性较好。通过测试分析,考察了纳米Fe3O4填充量对PTFE填充材料孔隙度、硬度、拉伸性能、线膨胀系数、摩擦磨损等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纳米Fe3O4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孔隙率、硬度和吸水率随之增加,拉伸强度先增加后减小,断裂伸长率和线膨胀系数减小,摩擦磨损性能得到显着提高。当填料含量小于8%时,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改善。此时,纳米填料粒子在PTFE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好,能发挥纳米材料效应增强材料性能。当填料含量大于8%时,材料的孔隙度快速增加,拉伸强度降低。此时纳米粒子开始聚集,与基体相容性变差,材料中气孔、裂纹等缺陷开始增长,纳米粒子的增强作用得不到体现,材料综合性能得不到提高。综合试验和理论分析可知,纳米Fe3O4含量为5%8%时,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填料孔隙度小,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提高,线膨胀性和耐磨损性得到改善,PTFE材料的密封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提高。
葛京鹏,郝木明,陈逊[6](2000)在《液氨柱塞泵密封失效分析及技术改进》文中研究表明针对高压液氨柱塞泵用填料密封存在泄漏严重、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通过对其结构特征、密封填料选型、填料组装方式、复合填料开发、润滑辅助系统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改进工作后 ,使密封运行周期大大延长、失效次数急剧减少 ,彻底扭转了生产的被动局面 ,并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郑铮[7](2018)在《海底油气管道封堵卡具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海底油气管道封堵卡具用于海底管道应急维修,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快捷的维修机具。国内生产的封堵卡具型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复杂的海底环境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封堵卡具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系统研究了封堵卡具的结构型式,从强度和密封性两方面考虑,分别对壳体的结构及尺寸进行了设计和计算。基于微观接触理论建立了密封接触模型,通过密封接触模型分析了接触应力、密封压力、外部载荷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维持密封时接触应力不得低于密封压力,外部载荷不得低于密封材料接触应力在密封接触面上的积分。从密封原理出发,提出对封堵卡具密封材料的要求:1.密封材料的表面流动性好,可以封堵微观泄漏通道;2.密封材料的弹性要好,保证接触表面在外力作用下,依然有可靠的密封压力;3.密封材料能适应水下生产作业环境。选择了石墨作为封堵卡具的密封材料,并优选了基于石墨的密封结构。建立周向密封仿真模型,对密封环接触椭圆管道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密封环完全接触管道时,各点接触应力均大于20MPa。对周向密封环进行压缩回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密封环完全加载后,平均接触压力均大于18MPa。数值模拟和压缩回弹试验的结果满足设计压力要求,最终确定了基础型封堵卡具密封结构尺寸。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本文还对周向加载密封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周向加载密封接触应力可达到28.4MPa,套筒对密封有增强作用。开展了封堵卡具水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础型封堵卡具密封压力较低,设计中仍存在密封薄弱处,而套筒增强型封堵卡具在密封15MPa的压力时安全稳定,表明套筒增强型封堵卡具密封性能安全可靠,套筒增强效果明显。
王斌,谢沛霖[8](2005)在《海军舰船密封现状与泄漏治理》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我国海军舰船密封现状的研究,根据密封材料和密封技术的新发展提出了治理舰船泄漏的方法,对于应用密封技术解决海军舰船的“三漏”问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黄怿行[9](2019)在《薄型宽频隐身承载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制备与表征》文中研究说明微波吸收材料和结构在电磁兼容、通讯系统、微波人体防护、雷达隐身等民用和国防领域均有重要应用价值。性能优越的隐身结构不仅需要满足宽频吸波和强吸收的性能要求,还需要满足小厚度、高强度、力学承载、柔性贴面等应用要求。本文针对多功能隐身结构的力学承载/宽频隐身一体化设计和制备问题,建立了针对叠层隐身结构设计的高效优化算法框架,发展了针对三维损耗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和实现方法,优化设计和制备了同时具有良好抗拉伸力学性能和超宽频隐身性能的三维阶梯锥超结构,实现了薄型力学承载宽频隐身格栅点阵超结构的一体化设计与制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构造法推导出TE和TM极化波斜入射下叠层隐身结构反射率电动力学解析解。提出和搭建了大变异遗传算法优化方法和优化平台,对叠层隐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三个新优化模块的加入有效提高了大变异遗传算法收敛性、稳定性和计算效率。提出融合传输损耗和界面损耗双机理的复合型吸波构型,实现了4mm量级下的2-18GHz宽频隐身性能。建立了203中电磁损耗材料数据库,实现对阻抗梯度型隐身结构的有效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显示,提高复磁导率、降低介电常数实部、适当保持介电损耗对提高隐身性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基于羰基铁/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材料体系,建立了十二种配方材料数据库。通过大变异遗传算法优化设计和制备了嵌入方块图案频率选择表面的碳纤维增强复合型隐身结构,具备良好的抗拉伸、抗弯曲力学性能和宽频吸波性能。通过二步法工艺体系制备出三维阶梯锥损耗超结构,实现了接近38GHz带宽的-10dB有效吸波性能。针对损耗超结构,发展了行之有效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优化设计和实现方法。(3)基于羰基铁/多壁碳纳米管/硅橡胶材料体系,制备出高复磁导率和低介电常数实部的柔性纳米复合材料。基于十二种配方材料数据库,通过大变异遗传算法制备了嵌入方块图案频率选择表面的柔性复合型隐身结构,实现了6-18GHz的-10dB有效带宽。通过一步法制备出三维阶梯锥状柔性超结构,实现2-40GHz和75-110GHz的-10dB有效带宽超宽频吸波性能。通过二步法工艺设计优化和制备出碳纤维增强柔性阶梯锥超结构,在5mm厚度下,实现24MPa抗拉伸力学性能和2-40GHz的优良吸波性能,解决了力学承载和宽频隐身一体化设计制备问题。(4)以羰基铁/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为损耗材料,研制出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揭示了其力学失效机理和宽频隐身机理。成品覆盖了3.42-19.73GHz的-10dB有效带宽,等效拉伸强度达到167.35MPa,弯曲强度达到169MPa,而吸波层厚度仅为3.5mm。建立了薄型电磁超结构的宽频隐身与承载性能一体化设计与制备方法。实现了薄型设计、抗弯曲抗拉伸力学性能与宽频隐身性能的协同融合,解决了三者相互矛盾的设计制备问题。
刘曦泽[10](2015)在《浅谈密封装置在石化行业的应用》文中提出密封装置是转动设备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防止泄漏的关键作用。在石化行业中,因为环保和安全的要求,密封装置的作用尤为明显。本文从密封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在石化行业中的历史沿革和应用技术进步,并对密封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二、柔性石墨和编织聚四氟乙烯密封填料的初步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柔性石墨和编织聚四氟乙烯密封填料的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国泰萧星密封 谋长远、谋发展——访浙江国泰萧星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工程师 吴益民(论文提纲范文)
生产全系列填料静密封产品 |
◆柔性石墨密封制品 |
◆氟塑料(PTFE、PCTFE)密封制品 |
◆无石棉密封板(人造矿物纤维、层状硅酸盐材料等) |
◆金属及非金属垫片 |
◆编织填料和模压成型填料 |
高端密封研发成果 |
◆柔性石墨材料 |
◆氟塑料密封材料 |
◆低逸散密封件 |
◆超高温特种非金属垫片材料 |
研发平台和研发机制 |
产学研合作 |
◆华东理工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浙江工业大学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
◆山东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 |
◆咸阳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 |
◆机械科学研究院生产力促进中心 |
合理的人才结构 |
打造数字化工厂 |
打造CPS品牌国际形象 |
成为龙头企业 |
为上市做好充分准备 |
让用户认识密封件的重要性 |
制造能力仍在中国 |
人物链接: |
(3)四氟石墨复合填料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高压液氨柱塞泵原用密封概况 |
3 复合填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
3.1 复合填料的研制 |
3.2 复合填料的性能研究 |
4 新型复合填料的应用 |
5 结论 |
(5)纳米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填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流体密封概述 |
1.2 填料密封 |
1.2.1 填料密封机理 |
1.2.2 填料密封应用 |
1.2.3 填料密封材料 |
1.3 聚四氟乙烯密封填料 |
1.3.1 PTFE 结构及特点 |
1.3.2 PTFE 密封填料 |
1.3.3 改性 PTFE 密封填料 |
1.4 填充改性 PTFE 密封材料研究进展 |
1.4.1 纤维改性 PTFE |
1.4.2 晶须改性 PTFE |
1.4.3 非金属、金属及化合物改性 PTFE |
1.4.4 纳米粒子改性 PTFE |
1.5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背景 |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纳米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填料制备 |
2.1 制备原料 |
2.2 制备仪器 |
2.3 制备工艺 |
2.3.1 预处理 |
2.3.2 模压成型 |
2.3.3 烧结固化 |
2.3.4 控制冷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纳米填充剂对填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填充量对填料密度的影响 |
3.1.1 测试材料与仪器 |
3.1.2 测试方法与步骤 |
3.1.3 测试结果分析 |
3.2 填充量对填料硬度的影响 |
3.2.1 测试材料与仪器 |
3.2.2 测试方法与步骤 |
3.2.3 测试结果分析 |
3.3 填充量对填料拉伸性能影响 |
3.3.1 测试材料与仪器 |
3.3.2 测试方法与步骤 |
3.3.3 测试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填充剂对填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4.1 聚四氟乙烯摩擦磨损特性 |
4.1.1 聚四氟乙烯摩擦学 |
4.1.2 聚四氟乙烯磨损特性 |
4.2 测试材料与仪器 |
4.3 测试方法与步骤 |
4.4 测试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纳米填充剂对填料其他性能的影响 |
5.1 填充量对填料线膨胀系数影响 |
5.1.1 测试材料与仪器 |
5.1.2 测试方法与步骤 |
5.1.3 测试结果分析 |
5.2 填充量对填料吸水性的影响 |
5.2.1 测试材料与仪器 |
5.2.2 测试方法与步骤 |
5.2.3 测试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6)液氨柱塞泵密封失效分析及技术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液氨泵轴封运行历史 |
2 液氨泵密封失效分析 |
2.1 轴封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 密封失效分析 |
3 密封技术改进 |
3.1 改进装配方法、使用新型复合填料 |
3.2 改进封油系统 |
4 结论 |
(7)海底油气管道封堵卡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封堵卡具的应用和发展 |
1.2.2 封堵卡具典型修复程序 |
1.2.3 封堵卡具密封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封堵卡具结构设计 |
2.1 封堵卡具设计参数 |
2.2 封堵卡具结构 |
2.2.1 基础型封堵卡具 |
2.2.2 套筒增强型封堵卡具 |
2.2.3 楔形夹紧型封堵卡具 |
2.2.4 封堵卡具选型 |
2.3 封堵卡具壳体设计 |
2.3.1 结构完整性设计 |
2.3.2 密封性设计 |
2.4 管道稳定性校核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封堵卡具密封技术研究 |
3.1 密封的微观原理 |
3.1.1 微观表面形态及接触 |
3.1.2 接触面密封原理 |
3.2 密封材料选择 |
3.2.1 金属密封材料 |
3.2.2 非金属材料 |
3.3 密封结构优选 |
3.3.1 轴向密封条 |
3.3.2 周向密封环 |
3.4 周向密封仿真模拟 |
3.4.1 周向密封仿真模型建立 |
3.4.2 仿真模拟结果及分析 |
3.5 密封材料压缩回弹试验 |
3.5.1 轴向密封条试验工装 |
3.5.2 轴向密封条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3 周向密封环试验工装 |
3.5.4 周向密封环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5 压缩回弹试验结果小结 |
3.5.6 基础型封堵卡具设计方案 |
3.6 套筒增强密封设计 |
3.6.1 周向加载密封设计 |
3.6.2 石墨密封环周向加载有限元分析 |
3.6.3 套筒增强型封堵卡具设计方案 |
3.6.4 封堵卡具螺栓选型及螺纹强度校核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封堵卡具试验研究 |
4.1 水压试验流程 |
4.2 基础型封堵卡具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周向加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封堵卡具改进设计 |
4.5 套筒增强型封堵卡具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薄型宽频隐身承载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波吸收材料的应用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微波吸收材料研究现状 |
1.2.1 微波吸收材料的应用现状 |
1.2.2 微波吸收材料分类及研究主流 |
1.2.3 微波吸收材料吸波机理 |
1.3 微波吸收结构研究现状 |
1.3.1 微波吸收结构分类和吸波机理 |
1.3.2 微波吸收结构隐身性能和力学性能 |
1.4 已有研究总结、待改进问题与发展趋势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多层复合型隐身超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传输损耗型多层隐身结构斜入射反射率与透射率电动力学解 |
2.2.1 复合型多层微波隐身结构斜入射TE极化反射率与透射率电动力学解 |
2.2.2 复合型多层微波隐身结构斜入射TM极化反射率与透射率电动力学解 |
2.3 嵌入频率选择表面的复合型多层隐身结构反射率近似解 |
2.4 大变异遗传算法架构搭建及优化设计程序实现 |
2.4.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2.4.2 遗传算法程序包设计原则 |
2.4.3 大变异遗传算法各模块实现 |
2.4.4 大变异遗传算法的总体实现 |
2.5 混合大变异遗传算法优化软件编制及设计结果验证 |
2.5.1 非频散电磁参数复合型多层隐身结构逆向优化设计 |
2.5.2 复合型多层隐身结构电磁参数优化规律 |
2.5.3 频散电磁参数阻抗梯度型多层隐身结构正向优化设计 |
2.5.4 频散电磁参数复合型多层隐身结构双向混合优化设计 |
2.5.5 阻抗梯度型隐身结构与复合型隐身结构优化结果统计分析与对比 |
2.5.6 多层隐身结构TE和 TM极化波斜入射理论反射率实验验证 |
2.5.7 嵌入超表面FSS的 PVC泡沫多层隐身结构优化设计与实验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超结构的力学隐身设计与实现方法 |
3.1 引言 |
3.2 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研制与电磁性能表征 |
3.2.1 双酚A型环氧树脂基底反应过程与实验制备 |
3.2.2 纳米Fe_3O_4/EP磁损耗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电磁性能表征 |
3.2.3 CI/MWCNT/EP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电磁性能表征 |
3.3 层合平板隐身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与实现方法 |
3.3.1 基于大变异遗传算法和CI/MWCNT/EP纳米复合材料的多层隐身结构优化设计 |
3.3.2 嵌入超表面FSS的 CI/MWCNT/EP纳米复合材料复合型多层隐身超结构优化设计与实验验证 |
3.4 阶梯锥状隐身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与实现方法 |
3.4.1 硬质阶梯锥状三维周期隐身超结构制备 |
3.4.2 硬质阶梯锥状三维周期隐身超结构性能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超结构隐身蒙皮的力学电磁性能优化设计与实验表征 |
4.1 引言 |
4.2 柔性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研制及其力学与电磁性能表征 |
4.3 柔性层合平板隐身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与实现方法 |
4.3.1 基于CI/MWCNT/SR纳米复合材料数据库的阻抗梯度型多层隐身结构优化设计 |
4.3.2 基于CI/MWCNT/SR纳米复合材料数据库的复合型多层隐身结构优化设计 |
4.3.3 嵌入FSS的 CI/MWCNT/SR纳米复合材料多层隐身结构优化设计、制备与表征 |
4.4 阶梯锥状柔性隐身超结构的设计、制备与隐身性能测试表征 |
4.4.1 CI/MWCNT加成型硅橡胶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和表征 |
4.4.2 柔性阶梯锥状三维周期隐身超结构吸波性能表征和机理分析 |
4.5 碳纤维衬底增强柔性隐身超结构的制备及其力学与隐身性能测试表征 |
4.5.1 碳纤维增强柔性阶梯锥状超结构单轴拉伸力学模型 |
4.5.2 碳纤维增强柔性阶梯锥状超结构力学与隐身性能优化设计 |
4.5.3 碳纤维增强柔性阶梯锥状超结构制备与力学隐身性能表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格栅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的力学设计、制备与实验表征 |
5.1 引言 |
5.2 薄型隐身结构组元构型的隐身性能设计 |
5.3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的三点弯力学模型 |
5.3.1 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三维格栅点阵超结构单轴拉伸应力推导 |
5.3.2 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三维格栅点阵超结构三点弯曲应力推导 |
5.4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的力学与电磁隐身性能设计 |
5.4.1 常温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和电磁性能表征 |
5.4.2 常温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征 |
5.4.3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力学性能优化设计 |
5.4.4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隐身性能优化设计 |
5.5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制备与性能表征 |
5.5.1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制备工艺 |
5.5.2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力学性能表征 |
5.5.3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隐身性能表征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材料数据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浅谈密封装置在石化行业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填料密封 |
1. 1 石棉填料 |
1. 2 柔性石墨填料环 |
1. 3 碳化纤维填料 |
1. 4 聚四氟乙烯填料 |
1. 5 芳纶编织填料 |
2 机械密封 |
2. 1 国内外机械密封的历史沿革 |
2. 2 机械密封的应用技术 |
2. 2. 1 表面改形技术 |
2. 2. 2 组合密封技术 |
2. 2. 3 可控机械密封技术 |
3 结 语 |
四、柔性石墨和编织聚四氟乙烯密封填料的初步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化企业用密封填料及选用[J]. 史仙珠. 广东化工, 1998(04)
- [2]国泰萧星密封 谋长远、谋发展——访浙江国泰萧星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工程师 吴益民[J]. 万磊.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0(09)
- [3]四氟石墨复合填料的研制及应用[J]. 陈逊,郝木明. 流体机械, 2001(07)
- [4]舰船设备及管系密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 虞海. 船舶, 2003(04)
- [5]纳米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填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 饶文武. 兰州理工大学, 2012(10)
- [6]液氨柱塞泵密封失效分析及技术改进[J]. 葛京鹏,郝木明,陈逊.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2000(05)
- [7]海底油气管道封堵卡具技术研究[D]. 郑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海军舰船密封现状与泄漏治理[J]. 王斌,谢沛霖. 舰船科学技术, 2005(06)
- [9]薄型宽频隐身承载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制备与表征[D]. 黄怿行.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浅谈密封装置在石化行业的应用[J]. 刘曦泽. 广州化工,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