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某金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及矿床成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向文[1](2015)在《上黑龙江成矿带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文中认为上黑龙江成矿带位于黑龙江省最北端,为大兴安岭成矿省内的一个Ⅲ级成矿带,其构造单元对应于上黑龙江盆地或漠河盆地。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蒙古-鄂霍茨褶皱带的东南侧,额尔古纳微板块的东北部,东邻俄罗斯境内布烈雅微板块,南部与大兴安岭北段德尔布干Ⅲ成矿带相连,西部、北部与西伯利亚板块相邻,处于中国东北拼贴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带内。研究区先后经历了基底形成、古亚洲洋形成与演化、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和滨太平洋板块俯冲等阶段。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主要有晋宁期深成侵入岩体以及燕山期火成岩。区内褶皱、韧脆性剪切带、断裂构造发育,以近东西向韧脆性构造为主,兼有NE向、NW向以及NS向断裂构造。成矿地质条件较为有利。区内金矿资源丰富,先后发现了砂宝斯、虎拉林、宝兴沟、十五里桥等岩金矿床和星罗密布的砂金矿,显示较好的金矿床找矿潜力。上黑龙江成矿带金矿床成因类型均属早白垩世伸展环境下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热液型矿床。按成矿温度及容矿围岩进一步划分三类:1)中高温热液隐爆角砾岩型,产于与岩体密切相关的隐爆角砾岩带内,典型矿床为虎拉林金矿床;2)沉积岩容矿的中温热液型,该类型在成矿带内广泛发育,产于区域变质作用的逆冲推覆构造带次级构造内,典型矿床有砂宝斯、宝兴沟等金矿床;3)火山岩容矿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产于浅成侵入岩-次火山岩相关的断裂构造中,典型矿床为十五里桥金矿床。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中高温热液隐爆角砾岩型中流体包裹类型发育有含子晶三相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为含CO2、CH4及较高N2的NaCl-H2O岩浆热液;均一温度峰值集中于320380℃之间,最高者大于590℃。流体“沸腾”和流体混合是主要的成矿机制。沉积岩容矿的中温热液型的流体包裹体均发育含CO2、富CO2或纯CO2的气相、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CO2-N2-CH4-H2O的流体体系;均一温度峰值集中220320℃之间,成矿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成矿期有大气降水和地层水混入,成矿机制为流体相分离。火山岩容矿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流体包裹体以发育有富气相包裹体为特征,成矿流体为简单的NaCl-H2O的流体,区别于其它类型矿床;均一温度峰值成矿早期气爆阶段介于320400℃,成矿期峰值介于240280℃;早期岩浆入侵发生气爆,成矿期以大气降水为主的混合水,成矿机制为流体混合。上黑龙江盆地演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兴华渡口岩群等前中生代地层为金矿化富集的原始物源层,中生代陆源碎屑岩为金矿化富集的主要矿源层和赋矿围岩,漠河推覆构造及其次级构造为成矿提供容矿空间,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活动为金矿化富集提供热源和部分成矿物质。地层含矿性、构造及岩浆专属性分析表明,上黑龙江成矿带主攻矿种为Au,重要的赋矿地层为中侏罗统二十二站组碎屑岩和下白垩统甘河组火山岩,近南北向、北东向断裂构造为区内重要的容矿、控矿构造,金矿化与区内早白垩世浅成侵入(斑)体具有密切的成生关系。上黑龙江成矿带自西向东浅成侵入体成岩时代总体表现为逐渐趋于年轻,由141Ma变化至112Ma左右,相差约30Ma,对应其成矿年龄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上黑龙江成矿带的矿床具有北东向与北西向展布的特征,矿床多产于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可进一步划分为虎拉林-东马扎尔、老沟—依西肯、长缨、二十一站-宝兴沟、富拉罕5个Ⅳ级成矿亚带。剥蚀程度分析表明,研究区由中部向两侧剥蚀程度逐渐增大,按岩性划分剥蚀程度由大至小分别为老变质岩-沉积碎屑岩-侵入岩-火山岩。物化探与金矿化关系研究表明,上黑龙江成矿带金及多金属矿化多产于重力正负场交替场转换部位或陡变梯度带上;磁异常表现为背景为中低缓的正磁场、正负磁场梯度带是找寻贵金属、有色金属矿产有利部位;化探Au异常可作为研究区内金矿找矿直接标志,As、Sb、Ag等异常可作为间接找矿标志。在上述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建立了本区金矿床找矿模型。通过GIS的多元成矿信息分析,矿床的产出受构造控制明显,主要受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两者交汇部位含矿性较好;地层熵较高有利于成矿;遥感解译出的环形构造与成矿关系密切;兴华渡口岩群与其它地层相比,为有利成矿地层,可能为区内主要的原始矿源层。利用MRAS矿产资源评价系统之证据权重法最终圈定A级成矿预测远景区5处,B级成矿预测远景区8处,C级成矿预测远景区4处。
楼金伟[2](2012)在《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文中提出包括斑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在内的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是提供铜、钼、金、多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矿床类型,因此也是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理论成就丰硕。铜陵矿集区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区,长期以来一直被列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成矿区带,同时也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尤其是矿床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地区,研究成果丰富,但也留有许多长期争议的关键地质问题。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发育,以中酸性岩为主。前人对该区侵入岩及其中的岩石包体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区中生代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及成岩大地构造背景、成岩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本文在全面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特征,精确厘定了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准确划分了侵入岩的岩石类型和岩石系列,并基于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区域岩浆作用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研究认为: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年龄集中于135~147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产物,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大约为10~15Ma;岩体总体受基底断裂制约,沿近东西向呈带状分布,受多期不同方向和性质的断裂控制,主要呈岩枝、岩墙和岩脉状浅成侵入产出;岩石矿物成分变化较大,但多以斜长石为主,依据实际矿物成分确定区内侵入岩主要为辉石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玢/斑)岩3类;岩石化学成分特点是Si02含量中等,略偏酸性或基性,富碱富钠,高钾准铝质,均属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3类侵入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埃达克质岩石特征相似。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原始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熔融,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并熔融下地壳形成埃达克质岩浆进而发生混合作用,可能是本区中酸性侵入岩浆形成的主要方式;岩浆演化可能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岩浆在地壳深部因温度梯度引起扩散对流作用,进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熔离分异作用,形成带状岩浆房,同时伴随结晶分异作用;不同岩浆层中的岩浆与构造运动诱发的深断裂相沟通并随机地上升,脉动式侵位,形成的侵入体空间上相互穿插,时间上难分早晚;区域岩浆形成于挤压向拉张过渡的动力学背景之下,岩石圈地幔加厚后减压熔融并底侵下地壳岩石;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大陆板块内部,岩浆作用与晚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但同时受到海西-印支期断裂坳陷及华北与扬子陆块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的制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在平面上主要沿近东西向基底断裂展布的铜陵-沙滩脚构造-岩浆带中部产出,集中分布于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凤凰山、沙滩脚等5个矿田。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志留系中-上统坟头组和茅山组至三叠系中统东马鞍山组地层及其附近岩体中,其中最主要赋矿层位是石炭系中-上统黄龙组和船山组白云岩和灰岩。矿化在垂向剖面上往往表现为上金(银)下铜(钼)以及上部浅成热液脉状矿化、中部矽卡岩型矿化和深部斑岩型矿化的分带现象。矿床成因类型多样,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斑岩型和脉型,其中矽卡岩型有裂隙式、接触带式、层间式、层控式等矿化形式,斑岩型矿床的最新发现为矿集区深部和边部找矿提供了有益启示。矿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而海西期沉积事件中是否有火山喷发或火山喷流(或喷气)沉积成矿作用以及其对成矿的贡献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甄别。本文针对矿集区矿床成因机制及铜多金属矿化的空间分带特征,选择狮子山矿田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铜陵矿集区及狮子山矿田虽以矽卡岩型矿化为特征,但后期热液硫化物多金属矿化非常强烈,以致大多数矿床早期矽卡岩矿物组合受晚期叠加热液的强烈改造而改变甚至部分消失,多数矿床矽卡岩型矿石不发育,或矽卡岩中的矿化并不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的成矿作用一般可以划分为(早+晚)硅酸盐(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早+晚)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铜多金属矿化主要集中于硫化物阶段,部分铜矿化亦发育于硅酸盐阶段,部分金矿化亦发育于碳酸盐阶段。矿田内主要矿床的原生包裹体主要为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类型略有差异,但富气相包裹体常与富液相包裹体共生。成矿流体盐度较高、温度中等、弱酸性至弱碱性,在相同的成矿阶段,如硫化物阶段,金或金(铜)矿床成矿温度一般较铜(金)矿床低,反映金的沉淀成矿温度略低。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在成矿热液流体演化过程中,共存于同一成矿流体中的铜和金由于其络合物类型和溶解度的差异及其对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作出的响应不同,使其在沉淀的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导致铜和金的时空分离;但与此同时,由于本区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的热液活动的多期叠加、成矿热液流体的连续性演化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波动性变化,往往又导致金矿化叠加在铜矿化之上,金矿化与铜矿化又表现出共生的现象。矿床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从成矿早阶段向晚阶段演化,大气降水混入不断增加。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虽然不能排除沉积铅的加入,但无疑沉积铅是次要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简单类比表明,冬瓜山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Sedex型矿床明显不同,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与VHMS型矿床不同,而它们均与斑岩型矿床基本一致;虽然区域沉积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其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海水沉积作用和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但热力学计算显示成矿热液中的硫来源于区内高钾钙碱性岩浆熔体分异的热液流体,没有保存海西期沉积硫的同位素证据。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可以认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为受统一的燕山期岩浆热液系统控制的斑岩-层控矽卡岩-浅成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王硕[3](2014)在《吉黑东部显生宙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吉黑东部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夹持于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西太平洋板块之间,横跨全球三大显生宙构造成矿域中的古亚洲洋构造成矿域和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经历了两大构造成矿域的叠加和转换。研究区由佳木斯地块、完达山陆缘增生带和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多个地质构造单元拼合而成,致使区内的构造-岩浆作用复杂而独特,使包括研究区在内的我国东北地区成为除青藏高原外,探测中国大陆岩石圈时空结构及不同圈层相互作用,揭示显生宙地球动力学演化的另一理想场所。区内复杂而独特的地质构造演化及与之相伴的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为大规模内生金属成矿作用提供了优越的成矿条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区内共发现金属矿床近百处,其中大中型矿床30余处,显示出巨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远景。我国东北地区被大面积火成岩覆盖,特别是花岗岩,与内蒙、蒙古国及俄罗斯境内靠近我国部分共同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省。早古生代,吉黑东部及临区各微陆块拼贴成联合地块(佳蒙地块),岩浆岩在各单元均有分布,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少见,主要为橄榄岩、角闪石岩、辉长岩等。中酸性侵入岩多呈片麻状,黑云母发育,主要岩性有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合,侵入寒武系地层内呈不规则岩基产出;早古生代晚期-晚古生代早期,联合地块统一基底裂解,研究区处于岩浆活动的平静期;古生代晚期,区内陆块再次碰撞拼合,形成小兴安岭西北部黑河-嫩江拼合带附近的碱长花岗岩-碱性花岗岩组合、佳木斯地块西南缘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伊春-鹤岗一带的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组合;晚古生代末期,古亚洲洋沿西拉木伦-长春-延吉一线闭合,随后形成大面积三叠纪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镁铁-超镁铁质岩;早侏罗世花岗岩类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呈NNE-NE向展布,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有少量闪长岩和碱长-碱性花岗岩;中生代晚期,研究区进入伸展作用的高峰期,火成岩多为小岩株状、岩脉状分布的斑岩体和脉岩,常与同期火山岩相伴产出,主要岩石类型有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等。本文论述了吉黑东部地区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本区显生宙四个主要的成矿系列,分别为:①海西期与同碰撞-后碰撞环境下岩浆活动有关的造山型金矿成矿系列(260~250Ma);②印支期与后碰撞伸展环境下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型矿床成矿系列(230~210Ma);③晚三叠世末至早侏罗纪与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型(细/网脉状)钼矿和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200~170Ma);④燕山晚期伸展背景下的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系列(133~106Ma)。通过对本区矿床与相关岩体的年代学研究发现,吉黑东部成矿作用的高峰期与显生宙岩浆侵入活动基本吻合,成矿高峰期稍滞后于侵入活动峰值约10Ma,二者在时间关系上具有很好的耦合性。重新定义了区内部分矿床的成因类型及成矿特征:四平山金矿原定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亚类-热泉型金矿,本次研究认为其应为世界上首例陆相热水喷流沉积与浅成低温热液共生型金矿;金厂金矿区内岩浆活动复杂且呈多期次活动特点,其成因类型为斑岩与浅成低温热液过渡型金矿床;赤卫沟金矿的碳酸盐矿脉应形成于碱性环境中;本文还报道了我国东北地区首例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即河口林场锡矿,通过对该矿床成矿母岩体的研究显示,它与邻区锡霍特-阿林锡成矿省内岩浆活动具有良好的亲缘性,对比后认为该矿床应为成矿省在我国境内的延伸部分。归纳总结了吉黑东部地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岩浆岩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发现矿体的产出受岩浆活动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而从岩浆活动与矿床的区域分布特点划分出三个较大的矿集区,它们分别为:1、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2、佳木斯-兴凯成矿带;3、延边成矿带。结合吉黑东部地区岩浆活动情况与矿床的时空分布与成矿类型,提出以下找矿思路:斑岩型/细网脉型钼矿床找矿的有利地段是:①黑龙江省乌伊岭-伊春-通河一带;②吉林省舒兰县七里乡-吉林大黑山一带。矽卡岩型矿床找矿有利地区是伊春地区和滨东地区,重点找矿工作区是:①弓棚子铜锌矿化区;②秋皮沟铜锌矿化区;③一撮毛岩体周边铁、铜多金属矿化区;④土门岭多金属矿化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主要分布于黑河-逊克-嘉阴以南地区,产于北西向分布的燕山晚期陆相火山岩带内。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系统金、铜矿主要产出在区域上东西向大断裂和其共轭断裂控制中生代火山盆地和隆起构造格架,以及隆褶带、断陷盆地带的次级隆起区。
陈昌明[4](2016)在《皖南地区大型韧性剪切带及其与金成矿作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皖南地区大型韧性剪切带为对象,以大型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作用关系研究为主线,通过对白石坑、田子坑、韩家等6条重要构造路线剖面实测、天井山矿区17条坑道的大比例尺地质编录及地质填图和大量室内显微构造的专题研究,从构造形变学、构造岩石学、构造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的的构造变形特征的精确厘定;结合“汪村—流口—鹤城—瑶里—鹅湖—大背坞”区域构造剖面的测制,完成了皖南地区大型韧性剪切带分布略图(1:25万)的编制;通过对区内天井山、小贺、白石坑、田子坑、韩家、九亩丘、璜尖、小连口金矿和邻区的金山、大背坞金矿的系统调查和对比研究,重点对大型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作用关系进行了精细分析和大型韧性剪切带的含金性评价,揭示了大型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作用之间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系,建立了适合于皖南地区的金矿地质找矿模型。本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进展:(1)以璜茅—五城—屯溪剪切带为对象,准确厘定了皖南地区大型韧性剪切带的存在。并从构造形变学、构造岩石学、构造地球化学等三大路径,进行了大型韧性剪切带地质特征的精细研究:1)璜茅—五城—屯溪剪切带为大型韧性剪切带,在研究区内总体呈喇叭状展布,宽约2-5km,向NE发散,向SW收敛。宏观上强弱分带明显,以元古代地层和晋宁期岩体的接触带为最强应变带,发育超糜棱岩,应变强度向两侧逐渐减弱,在弱应变带发育糜棱岩化千枚岩和初糜岩。在元古代糜棱岩地层中可见A型褶皱,S-C组构,透镜状石英发育。在长英质糜棱岩中可见长石石英斑晶形成的旋转碎斑,且面理线理均较为发育,面理线理产状显示韧性剪切带总体呈NE-NNE走向,且以水平位移为主;同期的次级剪切系变形强度显着低于主剪切带,以脆韧性或脆性剪切特征控矿;2)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微观特征与宏观特征相符,初糜岩-超糜岩均有分布,宏观上S-C组构和透镜状石英以及微观上的旋转碎斑和书斜构造显示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兼具左行和右行剪切的特征,而EBSD石英组构特征显示石英为中低温变形和低温变形的叠加,同样指示韧性剪切带具有多期活动特征,通过宏观上岩脉的变形判断韧性剪切带为先右行剪切,后左行剪切。结合本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初步推断为在印支-早燕山期的陆内造山形成了右行剪切韧性剪切带,而在晚燕山期则形成了左行的韧性剪切带;微观上,在韧性剪切带内的石英普遍具有波状消光、拔丝状拉长、亚颗粒化等膨凸和亚颗粒旋转动态重结晶,部分石英颗粒显微破裂作用形成布丁构造,书斜构造,局部可见压溶作用形成的压力影、对向不对称生长石英脉等,以及晶质塑性变形形成的旋转碎斑等,动态重结晶主要为膨突重结晶以及少量的亚颗粒旋转动态重结晶;长石无显着变形,仅少量双晶弯曲,指示主剪切带韧性变形温度不超过400℃。由长石、石英变质变形特征可以得出,韧性剪切带变形变质机制主要是在中低温条件下的位错滑移、显微-超显微破裂以及压溶作用;重结晶石英新晶粒粒径在镜下的测量结果显示,具有一定蚀变的糜棱岩与没有蚀变的糜棱岩的重结晶石英颗粒粒径无明显差别,均在0.015-0.025mm之间,利用石英动态重结晶新晶粒大小法对韧性剪切带差异应力进行计算,得到皖南地区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差应力值变化范围为74.97-106.08MPa;3)EBSD对韧性剪切带的石英组构分析显示,韧性剪切带中石英以中低温菱面滑移和低温底面滑移为主,说明韧性剪切带主要为中低温、低温变质环境;石英光轴表现为平行于b轴和c轴的点极密,叠加ac环带极密,即说明石英以柱面{10-10}滑移和菱面{10-11)叠加底面{0001}滑移为主,变形温度为中温、中低温(400~550℃)和低温(<400℃)。塑性变形机制和EBSD石英组构特征均显示韧性剪切带为中低温条件下的变质变形;4)宏微观运动学特征及EBSD石英组构特征显示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至少发生了两次韧性剪切活动,且先为右行韧性剪切,后为左行韧性剪切;5)石英、长石变形机制及EBSD石英组构指示的变质温度环境说明皖南地区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变质相主要为低绿片岩相-高绿片岩相,局部可达低-中角闪岩相。(2)系统研究了皖南地区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关系,获得了皖南地区存在大型韧性剪切带及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充分证据。1)重点厘定了皖南地区璜茅—五城—屯溪大型韧性剪切带及其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了韧性剪切带的含金性评价;2)综合研究显示,璜茅-五城-屯溪剪切带为区内最主要控矿构造。区内金矿化可划分为糜棱岩型矿化、蚀变岩型矿化和石英脉型矿化,三种矿化类型空间上均产于韧性剪切带中,均与韧性剪切带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其中糜棱岩型矿化为同韧性剪切带矿化,其矿体产出直接受控于韧性剪切带;而蚀变岩型矿化和石英脉型矿化受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上的脆性破裂控制,时间上属后韧性剪切成矿,但其空间产出亦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特别是石英脉型矿体,其总体产状与韧性剪切带一致;3)将璜茅地区未受韧性剪切带作用的灵山花岗岩与韧性剪切带内长英质糜棱岩做金等相关元素含量对比,结果显示韧性剪切带对金等相关元素有明显的汇聚作用;将研究区内井潭组地层和晋宁期岩体进行金及相关元素含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井潭组地层中与金相关的元素绝大部分含量高于灵山岩体,相对晋宁期岩体,井潭组地层可能为金矿成矿提供更充分的成矿元素;4)稀土元素分析显示井潭组地层与晋宁期灵山岩体配分模式一致,指示了两者可能为同源,而燕山期花岗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井潭组地层和晋宁期花岗岩具有明显的差别,显示出明显的富集轻稀土特征和不明显的负铕异常;而对金矿体的稀土元素分析显示其稀土配分模式与井潭组地层和晋宁期花岗岩相似而与燕山期岩体相差较大,指示成矿元素更可能来自于井潭组地层和灵山岩体,而与燕山期花岗岩关系较小;5)天井山金矿的黄铁矿和毒砂硫同位素δ34S值集中于两个区间:8‰~10‰和1‰~3‰,指示硫同位素组成具有深源和浅源混合的特征,且以浅源为主,三种矿化类型中黄铁矿、毒砂的634S值接近也可以说明其矿化过程具有一定连续性或继承性;6)热液成矿期流体包裹体具有3种类型:气液两相包裹体、纯气相包裹体和含CO2的三相包裹体,其中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包裹体测温显示,在第Ⅰ、Ⅱ成矿阶段,均一温度呈现明显的两个最佳均一温度区间,分别集中于125~150℃之间和225~275℃之间,说明成矿流体可能为两种流体的混合;随着成矿作用进行,从矿化阶段早期到晚期,流体的温度、盐度和压力总体均显示出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特别是温度和压力变化明显,流体密度则在较小范围内波动,略微显示出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180H20值为-8.93~1.5%o,δD值为-76.4~-62.8%o,三个主要成矿阶段的氢氧同位素值均落入岩浆水、变质水与大气降水线之间的位置,显示成矿流体为岩浆水或变质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特征,并且伴随矿化过程大气降水的比例不断升高,最后以大气降水为主;7)韧性剪切带与金矿的空间关系显示,韧性剪切带控制了金矿在区域内的分布,也控制了不同矿化类型的空间展布,其中小贺为强应变带发育区,以糜棱岩型和蚀变岩型矿化为主;产于主剪切带中的金矿体主要呈透镜状,似脉状,产于强烈韧性变形的剪切蚀变带中,产状与糜棱面理一致,而且矿脉倾伏方向和倾伏角也与糜棱面理上线理一致,显示主剪切带对金矿体的三维空间控制;而产于其上盘次级剪切带中的天井山、田子坑、白石坑、金背坞、捉马矿段则以弱应变域的脆性破裂为主,形成含金石英脉型矿化;7)深入探讨了韧性剪切带结构与金矿化富集、金矿体定位的对应匹配关系,重点查明了皖南地区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作用的时空关系和成生联系,建立了皖南地区韧性剪切带控矿模式。认为本区金成矿过程与陈柏林等(1999)提出的长期活动韧性剪切带多种金矿化类型叠加模式一致,所以皖南地区金矿应属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3)天井山金矿是一个发育石英脉型矿化、蚀变岩型矿化和糜棱岩型矿化的多矿化类型复合金矿化体系,各矿化类型之间的时空配置具有密切的内在成生联系,组合产出特征明显。成矿演化宏观结构划分为初始沉积期、构造-岩浆作用预富集期和内生热液富集期,主成矿期成矿演化的微观结构划分为Ⅰ.微量金-石英阶段;Ⅱ.金-单一硫化物-石英阶段;Ⅲ.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Ⅳ.微量金-萤石-方解石-石英阶段。天井山金矿为典型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但其主成矿阶段表现为晚期脆性破裂控矿;从控矿构造、矿物标型、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分析表明,天井山金矿的矿床规模应与大背坞金矿相当,后者之所以成为大型金矿,主要是充分开发利用了糜棱岩型和蚀变岩型低品位矿石,而天井山金矿目前则仅限于开采浅部的石英脉型矿石。(4)突破前人只在外接触带浅变质碎屑岩中找含金石英脉型矿的禁区,明确提出应关注和重视内接触带的花岗岩型糜棱岩带的找矿工作。因为野外工作发现在同一条韧性剪切带中,外接触带的构造变形主要表现为劈理化带、片理化带和千枚岩带;而内接触带的花岗质岩石则以糜棱岩带和碎粒岩带为特征,提出了沿袭内接触带发育的含金韧性剪切带(岩体内接触带300米范围内),有可能发现规模型花岗糜棱岩型和蚀变岩型金矿体的新认识。目前已在天井山XJ9的106米中段进入岩体80多米处见0.6—1.46米厚的花岗糜棱岩型矿体,以毒砂、黄铁矿为主,含金品位O.n—n克吨,延长已工程控制>80米。其可能为皖南金矿的勘查提供新对象,并孕育新突破;发现并评价了二种新的金矿化类型:即花岗糜棱岩型(200中段、XJ6等)和含金蚀变岩型。其中后者已成为矿山的主要开采对象和地勘单位的主要勘查对象,但前者尚未得到应有重视;大力倡导重视和加强低品位矿石的开发利用,并取得了极为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具体表现为:天井山金矿成为皖南地区首个储量过吨的成型金矿床,并被国家授予“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企业”。
唐菊兴,王勤,杨欢欢,高昕,张泽斌,邹兵[5](2017)在《西藏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勘查方向与资源潜力》文中认为西藏主要成矿带是东特提斯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的全面实施,国家公益性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商业性勘查的及时跟进,真正意义上的找矿突破得以实现。论文在前人资料和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团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西藏各成矿带主要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梳理了若干影响勘查评价和找矿突破的重大问题,构建了主要矿集区的勘查模型,提出进一步找矿方向和资源潜力。西藏四大成矿带特色鲜明,东特提斯成矿域集聚了从新特提斯洋俯冲-碰撞的多种矿床类型,控矿因素复杂,主要矿床类型为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和岩浆热液脉型矿床,成岩成矿时代从170 Ma到12 Ma,具有成矿时代跨度大、矿床类型丰富、成矿元素复杂、矿石质量较好之特点,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资源储备基地。藏东玉龙成矿带除了斑岩型铜(钼)矿以外,斑岩体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型矿床具有重要工业价值,如玉龙Ⅱ、V号矿体、昂青银铅锌(铜)矿,成岩成矿时代在4038 Ma,成矿岩体和矿体受北西向走滑构造控制的背斜控制。冈底斯成矿带类型发现识别出赋存于林子宗群典中组的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显示谢通门—昂仁县以西林子宗群分布区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银、金、铅锌)矿床具有重要意义;矿床学研究成果作为构造地质背景确定的指针之一,认为印度大陆和亚洲大陆的碰撞事件发生在5250 Ma,至少典中组火山岩还是陆缘弧的产物,并形成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甚至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含矿斑岩接触带有碳酸盐岩,接触带和深部需要勘查评价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或铅锌银矿体,9013 Ma侵位的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可形成规模较大的矽卡岩型矿床,甲玛、驱龙外围的知不拉、邦铺、洞中拉—蒙亚啊矿集区、努日、尕尔穷—嘎拉勒等矿床均具有相似的特征,而这种类型矿体较之斑岩型铜(钼)矿更具工业价值。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多龙矿集区120116 Ma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形成斑岩型-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隐爆角砾岩型矿床,110 Ma的陆相安山质火山岩——美日切错组(K1m),作为良好的成矿后盖层,是该类矿床得以保存的必要条件;班—怒结合带两侧形成于140110 Ma的则弄群、多尼组、去申拉组、美日切错组等安山质、英安质、流纹质火山岩具有强烈的蚀变,发育火山机构,是新特提斯洋俯冲形成的产物,成矿地质背景类似于南美安第斯成矿带,显示良好的成矿潜力。西藏已经初步查明的铜资源量>6 000万吨,钼资源量>300万吨,共伴生金>1 000 t,共伴生银>25 000 t,铅锌资源量>1 000万吨,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储备基地,研究认为西藏铜的资源潜力将超过15 000万吨。
戴荔果[6](2019)在《青海省滩间山—锡铁山地区金铅锌成矿系统》文中研究指明锡铁山-滩间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的西段。柴北缘构造带北接祁连地块,南邻柴达木地块,东西分别以哇洪山-温泉断裂和阿尔金走滑断裂同阿尔金-敦煌地块和秦岭造山带为界。该构造带内自北向南又以鱼卡-乌兰断裂为界,分为两个构造单元,北部为欧龙布鲁克陆块,南部为鱼卡河(沙柳河)超高压带。乌兰-鱼卡断裂两侧夹杂分布着滩间山群岛弧火山-沉积岩及蛇绿岩残片。柴北缘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和印支期造山作用,地质构造复杂,是我国西部重要成矿带之一,成矿潜力巨大,已发现有锡铁山超大型铅锌矿床和滩间山大型金矿床等。该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致使全区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前人虽对该区成矿地质背景和主要矿床类型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但均未能从成矿系统的角度进行探讨,影响到对该区成矿规律的认识。本文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滩间山-锡铁山地区的金铅锌矿床研究为切入点,以岩浆-成矿作用为主线,系统性分析了锡铁山铅锌矿、青龙沟金矿、滩间山金矿等典型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时代等多方面特征,并开展了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的地质特征、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Sr-Nd-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以此为基础,厘定了研究区成岩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初步建立了研究区金铅锌成矿系统及亚系统,探讨了金铅锌成矿系统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矿作用过程,建立了区域成矿系统演化模式,指出了找矿方向。滩间山-锡铁山地区区域构造演化大致经历了:(1)古元古代-新元古代,陆块初步形成;(2)新元古代,大洋演化阶段;(3)早-中加里东期,柴北缘洋持续性扩张、俯冲,并形成沟-弧-盆体系。晚加里东期,柴达木陆块碰撞、深俯冲欧龙布鲁克陆块,并闭合最终进入后造山阶段;(4)海西期,宗务隆洋打开、形成有限洋盆,至晚海西期-印支期,西向俯冲于欧龙布鲁克陆块之下,其后,洋盆闭合,陆陆碰撞,进入后造山阶段;(5)晚中生代-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在其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金铅锌成矿系统。滩间山-锡铁山地区金铅锌(铜)成矿系统中赋矿岩体的成岩-成矿时代与动力学背景得以约束:滩间山金矿床赋矿闪长玢岩(1768±19Ma、444.8±8.3Ma、255±3Ma)、野骆驼泉金矿床赋矿花岗闪长岩(283.5±3.1Ma)、红柳沟金矿床赋矿花岗岩(441.3±3.5Ma),及锡铁山铅锌矿床侵入滩间山群的花岗岩(445±2.3Ma),与已报道成矿年龄相对应。滩间山金矿床闪长玢岩锆石年龄谱系指示其主要源于欧龙布鲁克地块,且显示欧龙布鲁克地块存在太古宙基底,并分别响应晚新太古代陆块汇聚事件、Rodinia超大陆汇聚裂解事件、加里东造山和晚海西-印支造山事件。锡铁山铅锌矿床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和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限定了赋矿滩间山群火山-沉积建造的地层层序和构造背景,滩间山群d岩组的成岩构造环境并不相似于a岩组,其可能不具备类似成矿潜力。滩间山-锡铁山地区存在加里东期铅锌金成矿系统(包括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和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海西期铅锌(铜)成矿系统和印支期金成矿系统。其分别形成了:与早加里东期盆地演化有关的铅锌(铜)成矿亚系列、与晚加里东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亚系列、与海西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铅锌(铜)成矿系列,及与印支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系列。典型矿床的研究表明,该区部分地段存在晚期成矿系统对早期成矿系统的叠加改造,形成叠加型矿床,如锡铁山铅锌矿床和双口山铅锌矿床为喷流沉积-热液叠加型矿床。锡铁山矿床的成矿作用经历了:早加里东期的喷流沉积成矿,及其后的变质变形改造期和热液叠加期。喷流沉积成矿期形成了以层状、似层状为主的铅锌矿体,矿石常具胶状结构和条带状构造。变质变形改造期表现为矿体的边部具有不规则的“边刺”、“边瘤”,矿石变质组构发育,常见变晶结构、碎裂结构、花斑状构造及块状构造。前两期矿体一起产于主含矿层或次含矿层中。热液叠加期矿石多为脉状结构,矿物晶粒加粗,矿脉边侧常见有厚度不大的硅化、绢云母化、方解石化等热液蚀变。锡铁山矿床铅同位素组成表明铅为壳幔混合铅,指示深部火山岩与上部正常沉积岩铅的混合;硫同位素组成指示硫主要源于赋矿火山岩。氢氧和碳氧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为主,混合部分海水、变质水及浅源水。锡铁山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喷流沉积期网脉状矿石(管道相)的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峰值为180℃240℃和270℃330℃,盐度126wt%NaCl eqv.(集中于412 wt%和2123 wt%NaCl eqv.);喷流沉积期纹层-似层状矿石(海底喷流沉积相)的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峰值250℃260℃,盐度集中于12.514 wt%NaCl eqv.;晚阶段无矿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165℃175℃,盐度集中于68wt%NaCl eqv.。喷流沉积期的流体压力,集中于100bar内,少部分100200bar,成矿深度0.41.4km,多数在1km内,成矿流体密度多为中-低密度流(密度<海水),少数网脉状矿体中流体为高密度流(密度>海水,或接近于海水密度线)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从下部网脉状管道矿体至上部层状矿体,温度下降,盐度趋于集中,密度下降,反映其与海水系统较强的混合均一作用,且发生了沸腾(同一视域见不同类型包裹体,隐爆角砾岩,及盐度呈两端元特征14wt%及1226 wt%NaCl eqv.),为成矿组分沉淀卸载的过程,至最晚阶段无矿流体的温度、盐度、密度和压力则明显降低。青龙沟金矿床是晚加里东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亚系统形成的产物,矿体主要赋存于中元古代万洞沟群沉积地层和石英闪长玢岩脉中。矿石类型有变砂岩型、大理岩型、蚀变闪长玢岩型、绢云千枚岩型、石英脉型等。矿石矿物主要有(含砷)黄铁矿、毒砂、自然金。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黄铁绢云岩化、硅化、碳酸岩化等。成矿阶段划分为,I少硫化物石英脉阶段;II石英-绢云母-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III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II、III为主成矿阶段。青龙沟矿床主成矿阶段铅和硫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为深部岩浆与浅部万洞沟群混合的产物。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混入部分变质水、大气水。成矿流体成分分析表明,包裹体气相主要为H2O、CO2和N2,及少量CO、CH4、H2;液相主要为H2O、SO42-、Cl-、Na+、Ca2+、Mg2+,及少量K+、F-,属H2O-NaCl-CO2-CH4(N2)体系。青龙沟矿床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40℃360℃,盐度415wt%和2122wt%NaCl eqv,密度0.720.99g/cm3。其中,I、II、III阶段的均一温度分别集中于:280℃350℃、240270℃和140℃210℃;盐度分别为1115wt%和2122wt%、710wt%,及46wt%NaCl eqv.;以成矿压力算得成矿深度分别为:1.53.6km,1.42.4km和1.21.7km。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特征显示,同一视域纯液相+富液相+富气相共存,不同充填度气液相包裹体群状分布,表明流体发生了沸腾。滩间山金矿床是与印支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系统的产物,矿体主要赋存于万洞沟群炭质千枚岩片岩和蚀变闪长玢岩脉中。矿石矿物主要有含砷黄铁矿、黄铁矿和毒砂。主载金矿物为黄铁矿、石英和毒砂。围岩蚀变多见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主成矿期岩浆热液期可分为:I少硫化物-石英脉成矿阶段、II黄铁矿-石英脉成矿阶段和III碳酸盐-石英脉成矿阶段。其中I、II为主成矿阶段。滩间山矿床主成矿阶段矿石的硫同位素组成表明硫为岩浆硫源;铅同位素组成表明铅为深源和上地壳铅的混合;碳氧同位素组分表明碳主要为岩浆岩源,混和大理岩碳源。成矿流体成分研究表明,包裹体气相主要为H2O和CO2,及少量CO、N2、CH4和H2;液相成分主要为H2O,SO42-、Cl-、Ca2+、Na+、Mg2+,及少量K+、F-、NO3-等。成矿流体属H2O-NaCl-CO2-CH4(N2)体系,富CO2,及Cl->F-,表明其主要为岩浆热液,混合部分变质水、大气水。滩间山矿床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其主要为岩浆热液,混合变质水、大气水。三个阶段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分别集中于300℃380℃,140℃200℃和200℃280℃;盐度分别集中于68wt%,810wt%和68wt%NaCl eqv.;流体密度分别为0.660.99/cm3,0.921.04g/cm3和0.780.98g/cm3;以成矿压力算得成矿深度分别为1.194.12km(均值2.46km),1.282.4km(均值2.0km),及1.121.33 km(均值1.23 km),表明压力和深度由早阶段-主成矿阶段-晚阶段依次递减。滩间山金矿床赋矿闪长玢岩的成岩条件和成矿潜力研究表明,三期岩浆(1768±30Ma、445±19Ma和255±3Ma)的氧逸度值均较高(Ce/Ce*N和lgfO2值多在FMQ氧逸度缓冲线之上),具较好的成矿潜力,且均出现了至少一次晚期熔流体的再注入、升温过程,其溶蚀了先存锆石,改变了锆石微量元素的演化趋势(Dy、Th/U、Ce/Dy值上升(或Th/U、Ce/Dy值范围扩大),Hf/Y、Yb/Nd、Yb/Dy值减小(或Yb/Dy值范围缩小)),使氧逸度值发生变化,导致前两期氧逸度值升高而后一期降低。后者的降低可能是晚期熔流体演化为含高挥发分、携巨量金属元素的成矿流体,并最终大规模沉淀成矿的反映,暗示了金矿床的主成矿期为印支期。总结了研究区加里东期金铅锌(铜)成矿系统(包括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和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海西期铅锌(铜)成矿系统和印支期金成矿系统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区域成矿系统演化模式。早加里东期柴北缘洋壳俯冲造成的弧间-弧后盆地内的三级盆地-四级凹陷,控制了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的分布;晚加里东期柴北缘洋壳俯冲形成的火山弧型花岗岩和其后柴达木陆块碰撞、深俯冲欧龙布鲁克陆块形成的后碰撞花岗岩的分布及伴生的断裂、褶皱构造,控制了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海西期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柴北缘以北的宗务隆洋盆开始打开,到中石炭世-早二叠世形成有限洋盆。此阶段柴北缘地区处于造山后伸展构造环境,普遍发育与造山带去根有关的一期海西期花岗岩浆活动,并形成伴生的断裂和褶皱构造,控制了海西铅锌(铜)成矿系统;印支期,宗务隆有限洋盆俯冲欧龙布鲁克陆块及其后的陆陆碰撞等造山作用过程形成的印支期火山弧型花岗岩和其后后碰撞花岗岩的分布及伴生的断裂、褶皱构造,控制了印支期金成矿系统。并且存在晚期成矿系统对早期成矿系统的叠加改造,形成叠加型矿床。在系统研究典型矿床的基础上,建立了锡铁山式铅锌矿找矿模型和滩间山式金矿找矿模型。指出了区域金铅锌矿床找矿的远景区:滩间山-青龙沟金找矿远景区、绿梁山-双口山铅锌金铜找矿远景区、锡铁山铅锌金找矿远景区、赛什腾山西段金铜找矿远景区等。
杨群[7](2020)在《吉中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文中研究指明吉林省中部地区(简称“吉中地区”,下同)地处华北板块北缘与兴蒙造山带东段南缘的交汇部位,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古亚洲洋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演化、叠加和转换。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以及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为区内不同期次、不同类型的内生金属成矿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也使该区成为诠释兴蒙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和成矿规律的焦点地区。与吉林东部的延边地区和吉林南部的通化、桦甸地区等相比,吉中地区的典型矿床、区域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等方面研究明显薄弱,地质找矿进展缓慢。为此,本论文选择吉中地区研究程度较低的石嘴铜多金属矿床、锅盔顶子铜矿床、小红石砬子铅锌矿床、官马金矿床以及粗榆金矿床为典型矿床,通过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成矿物质来源及富集机制、成岩成矿时代及构造背景等方面系统的研究,阐明区内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类型及期次;结合与邻区同时代、同类型金铜多金属矿床的综合对比研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出地质找矿方向,为进一步矿产勘查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包括:1.在吉中地区首次识别出了早二叠世和早三叠世两期铜多金属成矿事件。早二叠世成矿作用以石嘴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为代表,矿床形成于二长花岗岩与晚石炭世石嘴组大理岩接触带附近;成矿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77.8±0.93Ma;矿石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78.0±2.7Ma。早三叠世成矿作用以锅盔顶子斑岩型铜矿床为代表,铜矿化与斑状花岗闪长岩体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联系;斑状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50.7±2.0 Ma;矿石中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247.9±6.9 Ma。2.确定了区内已知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机制。将区内代表性矿床分为矽卡岩型(石嘴铜多金属矿床、官马金矿床)、斑岩型(锅盔顶子铜矿床)、中温热液脉型(粗榆金矿床和小红石砬子矿床晚期脉状铅锌矿体)和VMS型(小红石砬子早期层状铅锌矿体)。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除小红石砬子早期VMS型铅锌矿化以外,区内不同类型代表性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均以岩浆水为主,且成矿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成矿流体的沸腾作用(如石嘴、锅盔顶子矿床)、流体混合作用(小红石砬子晚期脉型矿化、官马矿床)以及流体不混溶作用(粗榆矿床)是引起金属组分富集成矿的主要机制。3.判断了不同期次成矿岩体的成因和构造背景。本文研究表明,石嘴等早二叠世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岩体属于岛弧钙碱性岩石系列,形成于古亚洲洋板块俯冲的构造背景下;与锅盔顶子等早-中三叠世斑岩型铜(钼)矿床具有密切成因联系的浅成-超浅成中酸性岩体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初始岩浆来源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华北板块与兴蒙造山带碰撞向伸展转换的阶段;与官马矽卡岩型金矿床和小红石砬子矿床脉型矿化相关的早侏罗世成矿岩体(脉)具有岛弧钙碱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初始阶段;粗榆金矿床和区内众多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岩体则是古太平洋板块强烈俯冲作用背景下钙碱性岩浆作用的结果。4.厘定了吉中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成矿作用期次。将研究区内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划分为四期。即:(1)早二叠世(280270Ma)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以石嘴矿床为代表);(2)早-中三叠世(250240Ma)斑岩型铜(钼)成矿作用(以锅盔顶子矿床为代表);(3)早侏罗世(200190Ma)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金及多金属成矿作用(以小红石砬子矿床脉状矿体和官马矿床为代表);(4)中侏罗世(175160Ma)热液脉型-斑岩型金、钼成矿作用,形成区域上众多热液脉型金矿床(粗榆、夹皮沟-海沟金矿带上的金矿床)和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季德屯、大黑山等)。5.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将吉中地区金铜多金属成矿规律总结为:(1)具有岛弧地球化学特征的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与石炭系碳酸盐岩接触部位是寻找矽卡岩矿床的重要地质标志;(2)早-中三叠世斑岩型铜钼矿床均与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所形成的埃达克质侵入岩密切相关,空间上具有EW向分布的特点;(3)中侏罗世中温岩浆热液脉型金矿床与夹皮沟-海沟金矿带的金矿床在时间、空间和矿床成因上相似,表明夹皮沟-海沟金矿带向西北方向延伸至磐石境内,空间上呈NW向展布;(4)NW向断裂构造是区内主要控矿构造。基于上述成果,总结了区域找矿标志,进一步明确了地质找矿方向。
岳维好[8](2013)在《东昆仑东段沟里金矿集区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矿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造就了该区丰富的矿产资源,金、盐类及铜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而沟里金矿集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的东段,目前区内已经发现了果洛龙洼金矿床(大型)、阿斯哈金矿床(中型)、按纳格金矿床(中型)、瓦勒尕金矿(小型)及达里吉格塘金矿点,研究区初步显现了特大型金矿田的潜力。本论文在充分搜集和整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沟里金矿集区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入手,结合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历史,以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地球化学(S、Pb、H-O)、岩浆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成岩成矿年代学为研究手段,本论文分析了果洛龙洼和阿斯哈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来源与演化,成矿过程和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成岩成矿时代,初步厘定了矿床成因类型,并构建切合实际的成矿模式。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表明,沟里金矿集区内构造形迹复杂,岩浆作用强烈,变形变质广泛,具备形成大型—特大型金矿床的地质条件,其中昆仑造山运动和印支期的中—酸性岩浆是区域金矿床的重要控矿因素。2.对果洛龙洼和阿斯哈金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①果洛龙洼金矿床矿体产于纳赤台群变质岩中,赋矿岩性主要为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千糜岩,次为绿泥石英千枚岩、灰黑色角闪片岩、硅质板岩、含炭绢云石英千糜岩、绢云母绿泥石千枚岩及凝灰杂色砾岩等。受昆中断裂及矿区内EW向的构造的控制,矿区内基性岩脉发育,常与矿体空间相伴。矿体走向近EW,向南倾,倾角陡、缓变化大,多在45°~75°之间,产状与地层基本一致。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千枚岩型、破碎带型(氧化破碎带型和构造破碎带型)及蚀变岩型。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碳酸岩化(方解石化)、黄铜矿化、高岭土化等。热液成矿期包括石英脉硅化阶段(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石英—贫硫化物阶段(Ⅲ)和石英—碳酸盐(Ⅳ)4个阶段。②阿斯哈金矿床矿体产于花岗岩闪长岩—闪长岩体的构造破碎带中,受昆中断裂及矿区内NNE向及NNW-NW向断裂带的控制。矿体走向NNE向及NNW-NW向,倾向多为SE至NE向,倾角一般在75°左右。矿石类型有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少量),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碳酸岩化(方解石化)、黄铜矿化、高岭土化等。热液成矿期包括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石英-贫硫化物阶段(Ⅲ)和石英-碳酸盐(Ⅳ)4个阶段。3.对果洛龙洼和阿斯哈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①成矿元素分析显示:不同时代地层及各类侵入岩Au含量各不相同,均低于地壳丰度值或同类岩石,即普遍发生贫化,可能为成矿提供部分金属。此外,因子和聚类分析显示不同元素组合特征,表明成矿存在多样性。②稀土元素研究表明:中-酸性岩浆岩(闪长岩)、酸性岩浆岩(花岗斑岩)、纳赤台群变质岩、矿石及含金蕙铁矿中,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富集和Eu负异常特征,它们的配分模式也相似,果洛龙洼和阿斯哈金矿床可能经历了相似的成矿过程,其可能具有相同的成矿物质来源。③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期石英流体包裹体十分发育,主要有气液两相、富CO2三相、纯CO2单相三种类型。成矿流体为一套中高温(130~425.6℃)、中低盐度(1.83~20.1lwt%NaCl.eqv)、低密度(0.14~1.03g.cm3)的H2O-CO2-NaCl-CH4±N2体系,暗示成矿流体来源于中高温、中低盐度的流体体系。④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矿石石英中水的6D值为-117.7~-59.6‰,δ18Ov-SMOW为11.3~19.1‰,计算获得的热液流体的δ18OH20为2.7-10.7‰。表明成矿流体中的水以岩浆水为主,并混入大气降水。⑤S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果洛龙洼金矿硫化物634s值为-5.95‰~+5.23‰,阿斯哈金矿硫化物634S值为+5.0‰~+7.6‰,成矿流体中硫以酸性岩浆硫为主,并混入海水硫。⑥果洛龙洼和阿斯哈金矿床矿石和硫化物Pb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的208pb/204pb、207Pb/204PPb及208Pb/204Pb分别介于18.057~18.235、15.524~15.605及37.901~38.321之间,为典型的放射性成因铅。在Zartman R E and Doe B R(1981)的铅构造图解上,所有样品均落入地幔演化线与造山带演化线之间,且靠经造山带演化线一侧,表明成矿流体中的铅主要来源于古老的地壳。⑦岩浆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表明:果洛龙洼金矿基性岩脉属于蚀变较强的碱性玄武岩系,形成于416.2Ma,产于原特提斯洋消减俯冲作用背景下,与果洛龙洼金矿床形成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阿斯哈金矿闪长岩属高钾钙碱性岩石,具壳幔混合特征,形成于洋壳俯冲环境,岩石结晶年龄为232.6Ma,其可能仅作为赋矿围岩为成矿提供空间。阿斯哈金矿花岗斑岩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岩浆侵位于228.5Ma,略晚于阿斯哈闪长岩,产于碰撞造山晚期向造山后伸展的力学性质转换期,其侵位不仅可能为成矿提供热动力,还有可能提供部分成矿物质。成矿年代学研究得出:果洛龙洼和阿斯哈金矿形成于210~232Ma,属印支期。4.在成矿地质背景、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深度剖析的基础上,揭示了矿床的成矿机理:沟里金矿集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地壳,并萃取了所流经岩石或赋矿围岩中的部分成矿物质。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混入了部分大气降水。成矿流体为H2O-CO2-NaCl-CH4±N2体系,并含有N2、CH4及Cl-、SO42-、NO3-、F-等还原性气体和阴离子。金主要以硫氢络合物的形式迁移,果洛龙洼金矿床中的Au可能以一种比较单一的AuHS(H2S)30、Au(HS)2-或硫代硫酸盐络合物如Au(S2O3)]-、[Au(S2O3)]3-的形式运移,阿斯哈金矿床中的Au的以Au(AsS2)0、Au(AsS3)2-及Au(Sb2S4)等络合物形式运移。流体不混溶(沸腾作用)是主要沉淀机制,成矿流体的主要驱动力为印支期的构造热事件。在晚华力西期一印支期(约210-232Ma),研究区强烈的俯冲及碰撞造山运动,不但形成了一系列区域性大断裂、大型剪切带及次一级的褶皱和断裂—裂隙控矿构造,而且还促使了成矿流体的活化迁移和成矿物质的富集。由于研究区内大型韧性剪切带往往经历由韧性向韧—脆性和脆性构造环境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大量各类中—酸性岩浆经过同熔或重熔作用生成及上侵定位且伴随深部流体向上运移,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与变质水及大气降水等其它来源流体汇合,在流体运移过程当中,不断萃取围岩、侵入岩中的成矿物质,当携带大量成矿物质的流体进入有利的构造部位时,由于构造环境及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流体的不混溶性、不同性质流体的混合及水—岩反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促使金物质的沉淀,从而形成金矿床。5.在对成矿地质背景、两个典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岩浆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成岩成矿年代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矿床学研究,以详实的证据重新厘定了研究区的金矿床成因类型为造山过程中形成的、与印支期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的热液脉型金矿床,属造山型金矿床。并构建了切合本地实际的构造演化与金矿床成矿模式。
高玲玲[9](2020)在《新疆阿尔泰南缘西段金及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文中研究指明阿尔泰南缘地处中亚造山带西段、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汇聚带北缘。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大体经历了:前震旦纪古陆形成阶段,震旦纪-晚古生代早期洋盆形成、俯冲和闭合演化阶段,晚古生代中晚期大陆板块碰撞阶段,中生代亚洲大陆边缘以及新生代陆内造山四个复杂演化阶段,是我国重要的贵重、有色和稀有金属矿集区。阿尔泰南缘西段以发育金、铜-锌多金属矿床为特色,矿床成因类型主要包括早中泥盆世-早石炭世VMS型矿床和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中温热液脉型两种。其中VMS型主要代表矿床有阿舍勒铜锌矿床和萨尔朔克金-多金属矿床;中温热液脉型矿床包括多拉纳萨依金矿、托库孜巴依金矿、金坝金矿等。区内VMS型矿床主要产于阿舍勒组一套火山沉积岩/次火山岩中,成矿作用大体经历了早期海相火山喷气-同生热液沉积和晚期变形变质热液叠加作用;中温热液脉型矿床主要产于玛尔卡库里韧性剪切带的次级断裂中,成矿作用一般经历了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作用。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VMS型矿床矿石及其石英脉中主要发育大量富液相包裹体(LV型)、少量富气相包裹体(VL型)及含子矿物包裹体(S型)。包裹体均一温度由早到晚逐渐降低,盐度也逐渐减小,由初期中温、低盐度的H2O-CO2-NaCl体系演化为后期低温、低盐度的H2O-NaCl体系热液;同位素C、H、O及流体包裹体综合研究表明:在成矿初期时成矿流体为岩浆来源,后期成矿流体中混入了海水;S、Pb同位素数据暗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热液和地层中。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发育的包裹体类型主要有富液相包裹体(LV型)、富气相包裹体(VL型)、含CO2包裹体(LC型)和纯CO2包裹体(C型)。包裹体均一温度由早到晚逐渐降低,盐度逐渐减小;成矿流体从中温、低盐度的H2O-CO2-NaCl体系逐渐演变为低温、低盐度的H2O-NaCl体系热液。稳定同位素C、H、O研究表明:金矿早期的成矿流体为岩浆来源,中期晚期不断有大气水混入,由S、Pb同位素数值暗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和地层。对研究区内主要矿床开展了系统的岩浆岩、火山岩和次火山岩锆石U-Pb定年及黄铁矿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结果显示,VMS型矿床的成矿时代分别为:阿舍勒铜锌矿床(342Ma)和萨尔朔克金多金属矿床(383Ma);中温热液脉型矿床的成矿时代为:多拉纳萨依金矿、托库孜巴依金矿、金坝金矿(300290Ma)。上述成果表明研究区内存在两期成矿作用,分别是(1)早中泥盆世-早石炭世大洋板块不断向北俯冲在西伯利亚块板的构造背景之下的矿化;(2)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板块碰撞后伸展构造背景有关的矿化。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空间上,VMS型及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分别产于阿舍勒组和托克萨雷组,并且矿床的分布与北西向延伸的断裂同向,构造不同程度控制、影响矿床的产出,金矿床往往沿着侵入体边缘分布,围岩蚀变发育并有一定的分带性且对于矿体的分布有一定的指示性。时间上研究区中存在两期成矿作用,分别是380340Ma的铜-锌金多金属矿化以及290300Ma的金矿化。在系统总结了研究区内金及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利用ArcGIS平台,采用“阿尔泰南缘西段金及铜锌多金属预测概念模型”,建立研究区不同类型矿床成矿预测空间数据库。在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成矿信息的提取、分析及靶区圈定。以定量化空间数据分析和集成方法为主线,开展了区域金、铜-锌及多金属矿床、地质、化探以及遥感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圈定金成矿远景区5处,铜-锌多金属成矿远景区4处。
杨帆[10](2019)在《华北地台北缘东段赤峰-朝阳地区浅成热液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位于内蒙赤峰和辽宁朝阳两个地级市接壤部位,地处华北地台北缘东段与兴蒙造山带接壤的复合构造区,复杂的构造、岩浆作用使得本区成为倍受关注的金成矿区。目前,已勘探出大中型金矿床20余座,包括撰山子、金厂沟梁、二道沟、奈林沟、小塔子沟等,是中国重要的金矿带之一。近些年,随着开发的推进,一些中小型矿床资源开采殆尽,亟待开展相关矿区深部和外围金矿的找矿工作,缓解研究区内资源枯竭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现存的自然科学问题,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对研究区内具有代表性的金矿床(撰山子、金厂沟梁及二道沟矿床)开展了系统的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找矿提供理论依据,所取得的成果与进展如下:1.研究区内典型矿床矿石类型以硫化物石英脉(石英大脉和细脉+网脉)型为主,少量为蚀变岩型;成矿作用大体经历四个阶段,依次为黄铁矿–石英阶段(成矿早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成矿主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成矿主阶段)、碳酸盐阶段(成矿晚阶段);围岩蚀变及分带现象较为明显,由矿体中心向两侧围岩依次呈现白色硅化、黄铁绢英岩化、青色硅化、青磐岩化、钾化等蚀变现象;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以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自然金等为主,含少量闪锌矿和黝铜矿等。2.矿床的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金厂沟梁金矿成矿早阶段发育W型(水溶液)和C型(含CO2水溶液)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356.4416.8℃、盐度为3.3313.07wt.%、密度为0.540.73g/cm3;成矿主阶段发育W型和C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260.5408.9℃、盐度为3.7111.48wt.%、密度为0.600.84g/cm3;成矿晚阶段发育W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202.8334.2℃、盐度为8.9411.11wt.%、密度为0.760.94g/cm3。二道沟金矿成矿早阶段发育W型包裹体,其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334395℃、盐度为7.7211.23wt.%、密度为0.670.74g/cm3;成矿主阶段发育W型和C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214364℃、盐度为0.2023.18wt.%、密度为0.591.00g/cm3;成矿晚阶段发育W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172272℃、盐度为0.355.25wt.%、密度为0.760.93g/cm3。撰山子金矿成矿早阶段发育W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284408℃、盐度为2.236.58wt.%、密度为0.510.79g/cm3;成矿主阶段发育W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200380℃、盐度为0.353.23wt.%、密度为0.540.89g/cm3;成矿晚阶段发育W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145245℃、盐度为0.351.05wt.%、密度为0.810.93g/cm3。三个矿床其成矿早阶段含矿流体均属于中温、中低盐度的NaCl-H2O-CO2体系;成矿主阶段流体演化为中温为主、中低盐度共存的NaCl-H2O-CO2不混溶体系;成矿晚阶段,成矿流体已逐渐演化为以H2O为主的低温、低盐度的NaCl-H2O体系。3.矿物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显示,初始含矿流体主要由深源岩浆提供,并且有幔源物质的加入,成矿过程伴随着大气降水的持续加入;氦–氩同位素显示金厂沟梁金矿的流体并非简单的地幔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物,而可能是以洋壳俯冲为主的流体交代形成的EMⅡ型富集地幔的产物;硫–铅同位素揭示成矿物质具有以幔源为主的壳幔混合源属性,并且金厂沟梁和二道沟金矿可能来自下地壳具有Ⅰ型富集地幔属性,而撰山子金矿成矿物质呈现Ⅱ型富集地幔属性,成矿流体上升运移的过程中均萃取了少量围岩中的成矿物质。4.成岩成矿年代学示踪显示,撰山子金矿赋矿围岩的锆石U–Pb年龄介于252.0±1.5Ma252.8±3.2Ma之间,金厂沟梁金矿开展的硫化物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在127.6±5.5Ma127.5±2.0Ma之间。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内至少存在2期金成矿事件,依次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252Ma245Ma)和早白垩世(140Ma126Ma)。5.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岩浆热事件元素地球化学、Hf同位素特征揭示,撰山子花岗斑岩属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不相容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岩石表现为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经结晶分异作用生成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其整体处于兴蒙造山带向华北板块碰撞造山后的拉张构造背景之下;西对面沟岩体(石英二长岩)属于钾玄岩岩石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不相容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整体为C型埃达克质岩石,为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其整体处于岩石圈强烈减薄的伸展时期。6.将岩浆作用、流体起源演化与区域构造演化背景相结合,认为撰山子金矿成矿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兴蒙造山带和华北板块碰撞造山后的伸展有关,其含矿流体库为俯冲板片脱水交代地幔楔形成的玄武质岩浆,该玄武质岩浆底侵至深部下地壳使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酸性岩浆,两者混合形成初始岩浆房,伴随着岩浆的上升,释放出的初始含矿流体沿着撰山子金矿田内早期形成的不同方向的韧脆性断裂继续向上运移并萃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大气降水的加入导致含矿流体发生强烈的不混溶作用,致使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由此导致撰山子金矿的形成;金厂沟梁及二道沟金矿的成矿处于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岩石圈大规模的减薄的背景下,俯冲板片脱离导致软流圈底侵下地壳使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初始岩浆房,岩浆上移释放出的初始含矿流体沿早期形成的断裂继续向上运移并萃取围岩(变质岩系及火山岩)中的成矿物质,而后大气降水的加入导致含矿流体发生强烈的不混溶作用,致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并导致金和其他一些金属硫化物发生沉淀形成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
二、浙江某金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及矿床成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某金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及矿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上黑龙江成矿带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
1.2.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实物工作量 |
1.5 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与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元古界 |
2.1.2 古生界 |
2.1.3 中生界 |
2.1.4 新生界 |
2.2 侵入岩 |
2.2.1 晋宁期 |
2.2.2 燕山期 |
2.3 区域构造 |
2.3.1 区域构造格架 |
2.3.2 主要构造特征 |
2.3.3 构造单元划分 |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4.1 区域重力特征 |
2.4.2 区域航磁特征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5.1 元素统计特征 |
2.5.2 聚类分析 |
2.6 区域矿产 |
2.7 上黑龙江盆地的演化 |
2.7.1 大陆基底形成阶段 |
2.7.2 古亚洲洋陆缘增生演化阶段 |
2.7.3 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阶段 |
第3章 主要金矿床地质特征 |
3.1 中高温热液隐爆角砾岩型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体特征 |
3.1.3 矿石特征 |
3.1.4 矿石特征 |
3.1.5 围岩蚀变 |
3.1.6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3.2 沉积岩容矿的中温热液型 |
3.2.1 砂宝斯金矿床 |
3.2.2 三十二站金矿床 |
3.2.3 八里房金矿床 |
3.2.4 宝兴沟金矿床 |
3.3 火山岩容矿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 |
3.3.1 矿区地质 |
3.3.2 矿体特征 |
3.3.3 矿石特征 |
3.3.4 围岩蚀变 |
3.3.5 成矿阶段 |
3.4 小结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4.1 中高温热液隐爆角砾岩型 |
4.1.1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及来源 |
4.1.2 成矿物质来源 |
4.1.3 成矿时代 |
4.1.4 矿床成因 |
4.2 沉积岩容矿的中温热液型 |
4.2.1 砂宝斯金矿床 |
4.2.2 三十二站金矿床 |
4.2.3 八里房金矿床 |
4.2.4 宝兴沟金矿床 |
4.3 火山岩容矿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 |
4.3.1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4.3.2 成矿物质来源 |
4.3.3 岩浆结晶及成矿时代 |
4.3.4 成矿构造环境 |
4.3.5 矿床成因 |
4.4 小结 |
第5章 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 |
5.1 成矿地质条件 |
5.1.1 地层与成矿 |
5.1.2 构造与成矿 |
5.1.3 岩浆活动与成矿 |
5.2 区域成矿规律 |
5.2.1 盆地演化与金矿化的关系 |
5.2.2 成矿时代及其演化规律 |
5.2.3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证据权重法的区域成矿预测 |
6.1 物化探异常特征 |
6.1.1 物探异常 |
6.1.2 化探异常 |
6.2 基于 GIS 的多元成矿信息提取 |
6.2.1 地层成矿信息提取 |
6.2.2 构造成矿信息提取 |
6.2.3 岩浆岩成矿信息提取 |
6.2.4 地球物理成矿信息提取 |
6.2.5 地球化学异常成矿信息提取 |
6.2.6 遥感异常成矿信息提取 |
6.3 证据权重法找矿靶区圈定与评价 |
6.3.1 证据权重法及软件介绍 |
6.3.2 证据权重法靶区预测与评价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选题依据 |
1.2 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工作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完成工作量及研究进展 |
1.3.1 完成工作量 |
1.3.2 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深部结构特征 |
2.1.3 区域构造演化 |
2.2 铜陵矿集区 |
2.2.1 地壳结构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地层 |
2.2.4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第三章 矿集区岩浆岩与岩浆作用 |
3.1 岩浆岩研究现状 |
3.2 岩浆岩时空分布 |
3.2.1 岩体空间分布 |
3.2.2 岩石形成年龄 |
3.3 岩浆岩矿物组成和岩石化学特征 |
3.3.1 岩石矿物组成特征及岩石种属 |
3.3.2 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及岩石系列 |
3.4 岩浆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微量元素 |
3.4.2 稀土元素 |
3.5 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3.5.1 Sr-Nd同位素 |
3.5.2 O同位素 |
3.5.3 Pb同位素 |
3.6 深部岩浆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 |
3.6.1 岩浆起源 |
3.6.2 岩浆演化 |
3.6.3 成岩大地构造背景 |
3.6.4 成岩动力学过程 |
3.7 小结 |
第四章 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 |
4.1 矿床时空分布 |
4.1.1 矿床空间分布 |
4.1.2 矿床时间分布 |
4.2 矿床成因类型 |
4.3 矿田地质特征 |
4.3.1 铜官山矿田 |
4.3.2 狮子山矿田 |
4.3.3 新桥矿田 |
4.3.4 凤凰山矿田 |
4.3.5 沙滩角矿田 |
4.4 小结 |
第五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质 |
5.1 矿田地质概况 |
5.1.1 地层 |
5.1.2 构造 |
5.1.3 岩浆岩 |
5.1.4 矿床 |
5.2 矿床地质特征 |
5.2.1 包村金(铜)矿床 |
5.2.2 朝山金矿床 |
5.2.3 鸡冠石银(金)矿床 |
5.2.4 东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5 西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6 老鸦岭铜(钼)矿床 |
5.2.7 大团山铜(金)矿床 |
5.2.8 花树坡铜(金)矿床 |
5.2.9 胡村铜(钼)矿床 |
5.2.10 冬瓜山铜(金)矿床 |
5.3 小结 |
第六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 |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6.1.1 流体包裹体样品采集和实验 |
6.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1.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6.1.4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 |
6.1.5 成矿流体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
6.1.6 铜和金的络合物形式及相关热力学计算 |
6.1.7 铜和金迁移和沉淀的热力学分析 |
6.1.8 小结 |
6.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2.1 氢-氧同位素 |
6.2.2 硫同位素 |
6.2.3 铅同位素 |
6.2.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 |
(3)吉黑东部显生宙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及工作量 |
1.5 取得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1.1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古生代构造活动带 |
2.1.2 佳木斯-兴凯地块 |
2.1.3 完达山陆缘增生带 |
2.2 区域地层 |
2.2.1 前寒武系 |
2.2.2 下古生界 |
2.2.3 上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区域侵入岩 |
2.3.1 前寒武纪侵入岩 |
2.3.2 加里东期侵入岩 |
2.3.3 海西期侵入岩 |
2.3.4 印支期侵入岩 |
2.3.5 燕山期侵入岩 |
2.4 区域火山岩 |
2.4.1 前寒武纪火山岩 |
2.4.2 加里东期火山岩 |
2.4.3 海西期火山岩 |
2.4.4 印支-燕山期火山岩 |
2.4.5 喜山期火山岩 |
2.5 区域变质岩 |
2.6 区域构造 |
2.6.1 逊河-铁力-尚志断裂 |
2.6.2 依(兰)-舒(兰)断裂 |
2.6.3 敦(化)-密(山)断裂 |
2.6.4 佳(木斯)-伊(通)断裂 |
2.6.5 牡丹江断裂 |
2.6.6 大和镇断裂 |
2.6.7 塔河-孙吴-双鸭山断裂 |
2.6.8 乌云-伊春-西林断裂 |
2.6.9 桦川-林口-穆棱断裂 |
2.7 区域矿产 |
2.7.1 细脉浸染型钼矿床 |
2.7.2 细脉浸染型铜金矿床 |
2.7.3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
2.7.4 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床 |
2.7.5 岩浆热液脉型钨矿化点 |
2.7.6 岩浆矿床 |
第3章 区域动力学与岩浆演化 |
3.1 前寒武纪 |
3.2 加里东期 |
3.2.1 佳木斯地块 |
3.2.2 小兴安岭 |
3.3 海西期 |
3.3.1 佳木斯地块 |
3.3.2 小兴安岭 |
3.4 印支期 |
3.5 燕山期 |
3.5.1 小兴安岭 |
3.5.2 佳木斯地块 |
3.5.3 完达山陆缘增生带 |
3.6 佳木斯地块与周缘地质单元的拼贴时间 |
3.6.1 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 |
3.6.2 佳木斯地块与完达山陆缘增生带 |
3.6.3 古亚洲洋构造演化 |
3.6.4 环太平洋构造演化 |
第4章 典型矿床与岩浆作用研究 |
4.1 晚二叠纪乱泥沟造山型金矿床 |
4.1.1 区域地质背景 |
4.1.2 矿区地质 |
4.1.3 成矿流体 |
4.1.4 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研究 |
4.1.5 成矿模式初探 |
4.2 晚二叠纪老柞山造山型金矿床 |
4.2.1 区域地质背景 |
4.2.2 矿区地质特征 |
4.2.3 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
4.2.4 成因机制 |
4.3 早侏罗纪鹿鸣斑岩型钼矿床 |
4.3.1 区域地质背景 |
4.3.2 矿床地质特征 |
4.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4 成岩年代学 |
4.3.5 岩石类型及成因 |
4.3.6 成矿动力学与成矿作用 |
4.4 早白垩世金厂斑岩-浅成低温热液过渡型金矿床 |
4.4.1 区域地质背景 |
4.4.2 矿床地质特征 |
4.4.3 成矿流体 |
4.4.4 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研究 |
4.4.5 金厂金矿成矿模式 |
4.5 早白垩世赤卫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
4.5.1 区域地质背景 |
4.5.2 矿区地质特征 |
4.5.3 矿体特征 |
4.5.4 岩石地球化学 |
4.5.5 成矿动力学与成矿作用 |
4.6 早白垩世跃进山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
4.6.1 区域地质特征 |
4.6.2 矿区地质特征 |
4.6.3 岩石地球化学 |
4.6.4 年代学特征 |
4.6.5 成矿动力学 |
4.6.6 矿床成因 |
4.7 晚白垩世河口林场斑岩型锡矿 |
4.7.1 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 |
4.7.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7.3 年代学特征 |
4.7.4 成岩年龄及意义 |
4.7.5 物质来源 |
4.7.6 成矿动力学 |
4.8 晚白垩世四平山陆相热水喷流与浅成低温热液共生型金矿 |
4.8.1 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 |
4.8.2 岩、矿相学特征 |
4.8.3 岩石地球化学 |
4.8.4 年代学特征 |
4.8.5 岩石属性及成因 |
4.8.6 动力学背景 |
4.8.7 成矿流体来源 |
4.8.8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4.9 始新世五星岩浆硫化物型矿床 |
4.9.1 区域地质背景 |
4.9.2 矿床地质特征 |
4.9.3 岩石地球化学 |
4.9.4 蚀变影响 |
4.9.5 同化混染 |
4.9.6 分离结晶 |
4.9.7 岩浆源区 |
4.9.8 成矿作用 |
第5章 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
5.1 区域成矿的控制因素 |
5.1.1 地层建造 |
5.1.2 构造 |
5.2 岩浆活动与内生金属矿床的成矿关系 |
5.2.1 岩浆活动与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时间上的耦合性 |
5.2.2 岩浆活动与矿床空间关系及成矿带划分 |
5.2.3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
5.2.4 吉黑东部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
5.3 成矿远景分析 |
5.3.1 重要的矿床类型 |
5.3.2 找矿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致谢 |
(4)皖南地区大型韧性剪切带及其与金成矿作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主要任务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成矿地质背景 |
1.3.2 金矿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
1.3.3 前人主要研究工作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技术路线 |
1.5 工作概况及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进展 |
1.6.1 主要成果 |
1.6.2 主要进展 |
第二章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主要特征、研究方法与研究进展 |
2.1 韧性剪切带金矿床的主要特征 |
2.1.1 矿床基本特征 |
2.1.2 韧性剪切带的成矿作用特征 |
2.1.3 成矿规律与成矿过程 |
2.2 韧性剪切带金矿床的主要研究方法 |
2.2.1 韧性剪切带金矿床研究的核心方法 |
2.2.2 显微构造分析—韧性剪切带构造的主要研究方法 |
2.3 国内外韧性剪切带及其与金成矿关系研究现状 |
2.3.1 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 |
2.3.2 含金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研究的主要进展 |
2.3.3 与大型韧性剪切带相关的金成矿作用研究 |
第三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3.1 大地构造背景 |
3.2 区域地层 |
3.3 区域构造 |
3.4 区域岩浆岩 |
3.5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3.5.1 地球物理特征 |
3.5.2 地球化学特征 |
第四章 五成-屯溪韧性剪切带的厘定与表征 |
4.1 韧性剪切带宏观变形特征 |
4.1.1 大片剖面(Ⅰ号剖面) |
4.1.2 捉马—竹下剖面(Ⅱ号剖面) |
4.1.3 小贺-古积田剖面(Ⅲ号剖面) |
4.1.4 捉马-白石坑剖面(Ⅳ号剖面) |
4.1.5 天井山剖面(Ⅴ号剖面) |
4.1.6 韩家剖面(Ⅵ号剖面) |
4.1.7 璜茅剖面(Ⅶ号剖面) |
4.1.8 其他观察点及短剖面 |
4.1.9 线理、面理特征 |
4.1.10 小结 |
4.2 韧性剪切带微观变形特征及其变形机制 |
4.2.1 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微观特征 |
4.2.2 糜棱岩塑性变形机制 |
4.3 大型韧性剪切带特征及EBSD石英组构分析 |
4.3.1 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 |
4.3.2 宏观变形特征及运动学特征 |
4.3.3 微观变形特征及变形机制 |
4.3.4 长英质糜棱岩差异应力估算 |
4.3.5 EBSD石英组构分析 |
4.3.6 初步结论 |
第五章 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作用关系 |
5.1 区域内典型矿床(点)研究—以天井山地区为例 |
5.1.1 天井山金矿 |
5.1.2 小贺金矿点 |
5.1.3 白石坑金矿点 |
5.1.4 捉马金矿点 |
5.1.5 新岭脚金矿点 |
5.1.6 大片金矿点 |
5.1.7 璜尖金矿点 |
5.1.8 小贺砷-铅锌-金多金属矿点 |
5.1.9 九亩丘银-铅-锌多金属矿点 |
5.2 韧性剪切带形成与金矿形成的时间关系 |
5.3 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的空间关系 |
5.3.1 受主剪切带控制的矿床特征 |
5.3.2 受次级剪切带控制的矿床特征 |
5.4 韧性剪切带形成与金矿形成的物源关系 |
5.4.1 微量元素特征 |
5.4.2 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反应的成矿物源信息 |
5.4.3 硫同位素示踪 |
5.4.4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5 小结 |
第六章 金矿化的时空结构及富集规律 |
6.1 成矿演化及其时间结构特征 |
6.1.1 成矿演化的宏观结构特征 |
6.1.2 成矿演化的微观结构特征 |
6.1.3 成矿演化与金矿化富集关系 |
6.2 金矿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结构 |
6.2.1 金矿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6.2.2 金矿化的空间结构特征 |
6.3 主要矿物的标型特征研究 |
6.3.1 含矿石英的标型特征 |
6.3.2 含金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
6.3.3 金矿物标型特征 |
6.4 与金山金矿床的对比研究 |
6.4.1 金山金矿床的主要成矿特征 |
6.4.2 研究区与金山金矿床的对比研究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工作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新进展和新认识 |
7.3 进一步找矿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西藏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勘查方向与资源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20世纪80—90年代, 传统矿集区的勘查评价 |
1.2 1999—2009年, 新矿集区的发现和勘查评价, 新成矿理论、新认识的不断涌现, 新矿带的确立 |
1.3 2009—2014年, 矿床新类型的发现和高品质矿床的勘查评价 |
1.4 2015年至今, 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模型的不断完善, 找矿方向的不断扩展, 新矿床类型不断涌现, 成矿地质背景的传统认识受到挑战 |
2 各成矿区带主要矿床空间分布、地质特征 |
2.1 藏东三江玉龙成矿带 |
2.2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 |
2.2.1 矿带划分及各亚带特征 |
2.2.2 铜钼元素时空分离机制 |
2.2.3 普桑果铜多金属矿床——特殊的矽卡岩型矿床 |
2.3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
2.3.1 多龙矿集区成矿背景 |
2.3.2 多龙矿集区矿床类型 |
2.3.3 尕尔穷—嘎拉勒矿集区 |
3 几个问题的讨论 |
3.1 关于冈底斯谢通门—昂仁以西的勘查评价方向 |
3.2 关于陆相火山岩地区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找矿方向 |
3.3 关于冈底斯成矿带特提斯洋碰撞的时限与矿床学指针 |
3.4 斑岩-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组合 |
4 结论 |
(6)青海省滩间山—锡铁山地区金铅锌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与自然地理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选题来源及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区矿产勘查程度及矿床研究现状 |
1.3.2 成矿系统理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单元 |
2.2 区域地层 |
2.2.1 下元古界达肯大坂岩群(Pt_1DK) |
2.2.2 中元古界沙柳河岩群(Pt_2SL) |
2.2.3 中元古界万洞沟群(Pt_2WD) |
2.2.4 上元古界全吉群(ZQ) |
2.2.5 下古生界 |
2.2.6 上古生界 |
2.2.7 中生界 |
2.2.8 新生界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加里东期侵入岩 |
2.3.2 海西期侵入岩 |
2.3.3 印支期侵入岩 |
2.3.4 火山岩 |
2.4 区域构造 |
2.4.1 褶皱构造 |
2.4.2 断裂构造 |
2.5 地球动力学背景 |
第三章 研究区铅锌金成矿系统的划分 |
3.1 成矿系统划分的原则 |
3.2 研究区成矿系统的划分依据 |
3.2.1 加里东期成岩成矿事件 |
3.2.2 海西期成岩成矿事件 |
3.2.3 印支期成岩成矿事件 |
3.3 加里东期成矿系统 |
3.3.1 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 |
3.3.2 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 |
3.4 海西期铅锌(铜)成矿系统 |
3.5 印支期金成矿系统 |
第四章 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典型矿床剖析 |
4.1 锡铁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
4.1.1 矿区地质概况 |
4.1.2 矿体特征 |
4.1.3 矿石特征 |
4.1.4 围岩蚀变 |
4.1.5 成矿期次 |
4.2 锡铁山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
4.2.1 铅同位素 |
4.2.2 硫同位素 |
4.3 锡铁山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
4.3.1 成矿流体来源 |
4.3.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3.3 成矿流体成分 |
4.4 小结 |
第五章 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典型矿床剖析 |
5.1 青龙沟金矿床地质特征 |
5.1.1 矿区地质概况 |
5.1.2 矿体特征 |
5.1.3 矿石特征 |
5.1.4 围岩蚀变 |
5.1.5 成矿期次 |
5.2 青龙沟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
5.2.1 铅同位素 |
5.2.2 硫同位素 |
5.3 青龙沟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
5.3.1 成矿流体来源 |
5.3.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3.3 成矿流体成分 |
5.4 小结 |
第六章 印支期金成矿系统典型矿床剖析 |
6.1 滩间山金矿床地质特征 |
6.1.1 矿区地质概况 |
6.1.2 矿体特征 |
6.1.3 矿石特征 |
6.1.4 围岩蚀变 |
6.1.5 成矿期次 |
6.2 滩间山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
6.2.1 铅同位素 |
6.2.2 硫同位素 |
6.3 滩间山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
6.3.1 成矿流体来源 |
6.3.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3.3 成矿流体成分 |
6.4 小结 |
第七章 成矿系统中相关岩浆岩与成矿 |
7.1 与铅锌矿床有关的加里东期火山岩特征 |
7.1.1 岩石建造 |
7.1.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7.1.3 岩浆岩年代学 |
7.1.4 火山岩源区及成矿构造背景 |
7.1.5 地层层序 |
7.2 与金矿床有关的加里东期-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 |
7.2.1 岩石建造 |
7.2.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7.2.3 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 |
7.2.4 Sr-Nd-Pb-Hf同位素特征 |
7.2.5 岩石成因 |
7.2.6 成岩成矿条件分析 |
7.3 小结 |
第八章 区域成矿系统演化模式及找矿方向 |
8.1 成矿系统的时间演化 |
8.2 成矿系统的空间分布 |
8.3 成矿系统的控矿要素 |
8.3.1 锡铁山铅锌矿床控矿要素 |
8.3.2 滩间山金矿床控矿要素 |
8.4 区域成矿系统演化模式 |
8.5 区域找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
8.5.1 锡铁山式铅锌矿找矿模式 |
8.5.2 滩间山式金矿找矿模式 |
8.5.3 区域找矿方向 |
第九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7)吉中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地理概况 |
1.2.1 研究区范围 |
1.2.2 自然地理条件 |
1.3 地质矿产调查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地质矿产勘查现状 |
1.3.2 矿床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依托项目及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古生代地层 |
2.1.2 中生代地层 |
2.1.3 新生代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加里东期岩浆岩 |
2.3.2 海西期岩浆岩 |
2.3.3 印支期岩浆岩 |
2.3.4 燕山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石嘴铜多金属矿床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体特征 |
3.1.3 矿石特征 |
3.1.4 围岩蚀变特征 |
3.1.5 成矿阶段划分 |
3.2 锅盔顶子铜矿床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体特征 |
3.2.3 矿石特征 |
3.2.4 围岩蚀变特征 |
3.2.5 成矿阶段划分 |
3.3 小红石砬子铅锌矿床 |
3.3.1 矿区地质 |
3.3.2 矿体特征 |
3.3.3 矿石特征 |
3.3.4 围岩蚀变特征 |
3.3.5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划分 |
3.4 官马金矿床 |
3.4.1 矿区地质 |
3.4.2 矿体特征 |
3.4.3 矿石特征 |
3.4.4 围岩蚀变特征 |
3.4.5 成矿阶段划分 |
3.5 粗榆金矿床 |
3.5.1 矿区地质 |
3.5.2 矿体特征 |
3.5.3 矿石特征 |
3.5.4 围岩蚀变特征 |
3.5.5 成矿阶段划分 |
3.6 小结 |
第4章 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 |
4.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1 测试样品和方法 |
4.1.2 包裹体岩相学及显微测温结果 |
4.1.3 单个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分析 |
4.2 成矿流体来源 |
4.2.1 石嘴铜多金属矿床 |
4.2.2 锅盔顶子铜矿床 |
4.2.3 粗榆金矿床 |
4.3 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 |
4.3.1 石嘴铜多金属矿床 |
4.3.2 锅盔顶子铜矿床 |
4.3.3 小红石砬子矿床脉型铅锌矿化 |
4.3.4 官马金矿床 |
4.3.5 粗榆金矿床 |
4.4 成矿物质来源 |
4.4.1 测试方法 |
4.4.2 实验结果 |
4.4.3 成矿物质来源 |
4.5 成矿机制 |
4.5.1 石嘴铜多金属矿床 |
4.5.2 锅盔顶子铜矿床 |
4.5.3 小红石砬子矿床脉型铅锌矿化 |
4.5.4 官马金矿床 |
4.5.5 粗榆金矿床 |
4.6 小结 |
第5章 区域成矿作用及构造背景 |
5.1 成岩成矿时代 |
5.1.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5.1.2 测试结果 |
5.2 成矿相关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岩相学特征 |
5.2.2 测试方法 |
5.2.3 测试结果 |
5.3 区域成矿作用 |
5.3.1 早二叠世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作用 |
5.3.2 早三叠世斑岩型铜成矿作用 |
5.3.3 早侏罗世中温岩浆热液脉型多金属成矿作用 |
5.3.4 中侏罗世热液脉型金成矿作用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成矿规律与地质找矿方向 |
6.1 区域成矿条件 |
6.1.1 地层控矿作用 |
6.1.2 构造控矿作用 |
6.1.3 岩浆岩控矿作用 |
6.2 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
6.2.1 时间分布规律 |
6.2.2 空间分布规律 |
6.3 区域找矿标志与地质找矿方向 |
6.3.1 早-中二叠世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找矿标志及成矿远景区 |
6.3.2 早-中三叠世斑岩型铜矿床找矿标志及成矿远景区 |
6.3.3 早侏罗世热液脉型铅锌矿床找矿标志及成矿远景区 |
6.3.4 早侏罗世矽卡岩型金矿床找矿标志及成矿远景区 |
6.3.5 中侏罗世热液脉型金矿床找矿标志及成矿远景区 |
6.4 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东昆仑东段沟里金矿集区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矿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项目依托及选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东昆仑地区的金矿研究现状 |
1.2.2 沟里金矿集区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及其演化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构造分区及特征 |
2.1.3 研究区地球动力学演化简史 |
2.2 区域地层 |
2.2.1 前寒武系 |
2.2.2 下古生界 |
2.2.3 上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侵入岩 |
2.4.2 火山岩 |
2.4.3 蛇绿岩带 |
2.5 区域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 |
2.5.1 地球物理特征 |
2.5.2 地球化学特征 |
2.6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
3.1 果洛龙洼金矿床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体和矿石 |
3.1.3 围岩蚀变 |
3.1.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3.2 阿斯哈金矿床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体和矿石 |
3.2.3 围岩蚀变 |
3.2.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第四章 典型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1.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4.1.2 果洛龙洼金矿床微量元素特征 |
4.1.3 阿斯哈金矿床微量元素特征 |
4.1.4 讨论 |
4.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4.2.1 果洛龙洼金矿床稀土元素特征 |
4.2.2 阿斯哈金矿床稀土元素特征 |
4.2.3 讨论 |
4.3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4.3.1 样品的采集及研究方法 |
4.3.2 果洛龙洼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
4.3.3 阿斯哈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
4.3.4 讨论 |
4.4 同位素地球化学 |
4.4.1 氢、氧同位素 |
4.4.2 硫同位素 |
4.4.3 铅同位素 |
第五章 岩浆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成岩成矿年代学 |
5.1 研究背景 |
5.2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5.3 果洛龙洼金矿基性岩脉岩石学、地球化学和U-Pb年代学 |
5.3.1 岩石学特征 |
5.3.2 锆石U-Pb年龄 |
5.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3.4 讨论 |
5.4 阿斯哈金矿闪长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U-Pb年代学 |
5.4.1 岩石学及岩相学特征 |
5.4.2 锆石U-Pb年龄 |
5.4.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4.4 讨论 |
5.5 阿斯哈金矿花岗斑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U-Pb年代学 |
5.5.1 岩石学特征 |
5.5.2 锆石U-Pb年龄 |
5.5.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5.4 讨论 |
5.6 成岩成矿时代的厘定 |
5.6.1 成岩年代的限定 |
5.6.2 果洛龙洼金矿赋矿地层的时代归属 |
5.6.3 成矿时代的厘定 |
第六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6.1 矿床成因信息 |
6.1.1 矿床地质特征 |
6.1.2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6.1.3 成矿物质来源 |
6.1.4 含金黄铁矿单矿物Co/Ni比值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
6.1.5 成岩成矿时代 |
6.2 成矿过程和流体运移方向 |
6.2.1 成矿机理 |
6.2.2 成矿流体运移方向 |
6.3 矿床成因类型 |
6.3.1 现有金矿床成因分类方案 |
6.3.2 本文金矿床成因分类方案 |
6.3.3 矿床成因的厘定 |
6.4 成矿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7.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的不足 |
图版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项目 |
(9)新疆阿尔泰南缘西段金及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论文选题依据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同类型金矿床、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矿床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区金、铜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3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1.6.1 主要认识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元古界 |
2.1.2 古生界 |
2.1.3 中生界 |
2.1.4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早古生代侵入岩 |
2.3.2 晚古生代侵入岩 |
2.3.3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矿产 |
2.4.1 早古生代矿床 |
2.4.2 晚古生代矿床 |
2.4.3 中-新生代矿床 |
第3章 研究区主要矿床地质特征 |
3.1 VMS型矿床 |
3.1.1 阿舍勒铜锌矿床 |
3.1.2 萨尔朔克金多金属矿床 |
3.2 中温热液脉型矿床 |
3.2.1 多拉纳萨依金矿 |
3.2.2 托库孜巴依金矿床 |
3.2.3 金坝金矿 |
第4章 主要矿床成因研究 |
4.1 VMS型矿床 |
4.1.1 阿舍勒铜锌矿床 |
4.1.2 萨尔朔克金多金属矿床 |
4.2 中温热液脉型金矿 |
4.2.1 多拉纳萨依金矿 |
4.2.2 托库孜巴依金矿 |
4.2.3 金坝金矿 |
第5章 区域构造演化及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模式 |
5.1 区域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构造背景 |
5.1.1 阿舍勒铜锌矿床 |
5.1.2 萨尔朔克金及多金属矿床 |
5.1.3 多拉纳萨依金矿床 |
5.1.4 托库孜巴依金矿床 |
5.1.5 金坝金矿床 |
5.2 区域构造演化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模式 |
5.2.1 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
5.2.2 晚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
5.2.3 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
第6章 区域金、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
6.1 区域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条件 |
6.1.1 VMS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 |
6.1.2 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 |
6.2 金、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 |
6.2.1 VMS型金、铜-锌多金属矿 |
6.2.2 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
6.2.3 矿床空间分布及产出规律 |
6.2.4 矿床时间演化规律 |
6.3 金、铜多金属矿床找矿标志 |
6.3.1 VMS型矿床的找矿标志 |
6.3.2 中温热液脉型金矿找矿标志 |
6.4 区域金、铜多金属矿床成矿预测 |
6.4.1 成矿预测空间数据库建设 |
6.4.2 成矿相关信息提取、分析及靶区圈定 |
6.4.3 预测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华北地台北缘东段赤峰-朝阳地区浅成热液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1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研究现状 |
1.1.2 华北地台北缘东段浅成热液金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3 存在问题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项目依托与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概况 |
2.1.1 燕辽地层分区 |
2.1.2 赤峰地层分区 |
2.2 区域侵入岩概况 |
2.2.1 晚古生代侵入岩 |
2.2.2 中生代侵入岩 |
2.2.3 新生代侵入岩 |
2.3 区域矿产 |
2.4 区域构造与地壳演化阶段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金厂沟梁金矿床 |
3.1.1 矿床地质概况 |
3.1.2 矿脉地质特征 |
3.1.3 矿体类型、矿物组成与矿石组构 |
3.1.4 围岩蚀变、矿化特征及矿化阶段 |
3.2 二道沟金矿 |
3.2.1 矿床地质概况 |
3.2.2 矿脉地质特征 |
3.2.3 矿体类型、矿物组成与矿石组构 |
3.2.4 围岩蚀变、矿化特征及矿化阶段 |
3.3 撰山子金矿 |
3.3.1 矿床地质概况 |
3.3.2 矿脉地质特征 |
3.3.3 矿体类型、矿物组成与矿石组构 |
3.3.4 围岩蚀变、矿化特征及矿化阶段 |
第4章 流体包裹体地质、物理化学特征 |
4.1 样品、实验方法及参数计算 |
4.1.1 样品采集 |
4.1.2 实验方法 |
4.1.3 相关参数计算方法 |
4.2 显微岩相学特征 |
4.3 显微测温结果及盐度、密度、压力估算 |
4.3.1 金厂沟梁矿床 |
4.3.2 二道沟矿床 |
4.3.3 撰山子矿床 |
4.4 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 |
4.4.1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 |
4.4.2 包裹体群体分析 |
第5章 矿物和矿物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和矿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 氢、氧同位素 |
5.1.1 样品与试验方法 |
5.1.2 实验结果 |
5.2 氦、氩同位素 |
5.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5.2.2 测试结果 |
5.3 硫、铅同位素 |
5.3.1 样品与实验方法 |
5.3.2 实验结果 |
5.4 亲硫元素、铁族元素、PGE元素 |
第6章 成岩成矿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6.1 锆石U-Pb测年 |
6.1.1 样品与实验方法 |
6.1.2 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 |
6.2 硫化物Rb-Sr定年 |
6.2.1 样品与实验方法 |
6.2.2 硫化物Rb-Sr定年结果 |
第7章 矿床成因探讨 |
7.1 矿床地质证据 |
7.2 流体包裹体证据 |
7.3 氢-氧同位素证据 |
7.4 成矿时代与相关岩浆热事件证据 |
7.5 典型矿床对比 |
第8章 与成矿有关地质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8.1 地质、岩相学特征 |
8.1.1 撰山子岩体 |
8.1.2 西对面沟岩体 |
8.2 地球化学特征 |
8.2.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8.2.2 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9章 成岩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式 |
9.1 岩浆起源与演化 |
9.1.1 撰山子岩体(花岗斑岩) |
9.1.2 西对面沟岩体 |
9.2 成岩构造背景 |
9.2.1 撰山子岩体 |
9.2.2 西对面沟岩体 |
9.3 流体演化与成矿机理 |
9.4 成矿模式 |
9.4.1 撰山子金矿成矿模式 |
9.4.2 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成矿模式 |
9.5 成矿地质过程与成矿动力学模式 |
9.5.1 成矿地质背景 |
9.5.2 成矿动力学模式 |
第10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浙江某金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及矿床成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上黑龙江成矿带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D]. 李向文. 吉林大学, 2015(08)
- [2]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D]. 楼金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5)
- [3]吉黑东部显生宙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D]. 王硕. 吉林大学, 2014(03)
- [4]皖南地区大型韧性剪切带及其与金成矿作用关系研究[D]. 陈昌明.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5]西藏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勘查方向与资源潜力[J]. 唐菊兴,王勤,杨欢欢,高昕,张泽斌,邹兵. 地球学报, 2017(05)
- [6]青海省滩间山—锡铁山地区金铅锌成矿系统[D]. 戴荔果.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7]吉中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D]. 杨群. 吉林大学, 2020(08)
- [8]东昆仑东段沟里金矿集区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矿机理研究[D]. 岳维好.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7)
- [9]新疆阿尔泰南缘西段金及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D]. 高玲玲.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华北地台北缘东段赤峰-朝阳地区浅成热液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杨帆.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