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镇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六忧”(论文文献综述)
段传龙[1](2019)在《作为共治主体的行业协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治理实践中的重要主体力量,是完善与保障我国社会领域建设的重要组织基础,因此提升我国社会组织的治理水平与能力将成为构建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突破口。但社会组织的类型纷繁复杂,各类组织的功能、性质与地位存在差异,对其很难在统一、概括的普遍性层面上开展细致性与深入性的研究。为了突出研究重点,本文选择行业协会这一社会组织的典型代表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对其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法治困境予以全面阐述,并尝试给出相应的制度解决对策。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行业协会治理的制度环境仍然不够完善,行业协会治理的立法、执法与司法的实践监管水平仍待提高。行业协会在治理实践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其同时也享有制定行业自治规范、开展行业管理以及惩治行业违法行为等多项公共管理权力,因而在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角色切换当中也随之产生了权力的不规范与权利的无保障等多种法律问题。当下我国针对行业协会的研究仍较多局限于政治学、历史学以及公共管理学等领域,缺乏从法学尤其是行政法学的研究视角对其在成立、运行以及注销等各个实践治理环节所面临的法治困境进行一次全面地实证分析与总结,从而梳理出当下我国行业治理中所存在的真实法治问题。因此本文从规范公权力、保障私权利的公法视角出发,以行业协会作为贯穿全文的研究对象,立足于考察和分析其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在充分总结国内外行业协会治理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尝试提出行业治理制度改革的本土性回答,以期从法学层面为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做出应有的学术贡献。本文共计五章内容。第一章探讨了我国行业协会的法律性质、地位与职能。第一节从历史发展与演进的视角,对清末社会团体的产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行业协会的变迁两大方面进行了概括性的回顾,简要分析和总结了我国行业协会的独特发展历史及其功能定位,为后文展开奠定基础。第二节归纳了我国行业协会的独特法律性质,指出其“公”“私”兼具的法律属性。从“私”属性来讲,行业协会作为被治理的民事主体,是指具备法人条件,基于会员共同意愿,为公益目的或会员共同利益而成立的社会团体法人。而从“公”属性来讲,行业协会行使或参与行使着越来越多原本由行政机关享有的“公共行政事务”的管理权,并且此类权力与通常意义上的行政职权难以做出区分,其在行使上述法定管理权限之时明显具有“公”属性。第三节指出我国行业协会具有“准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而“准行政主体”的定位主要是指行业协会在社会治理的实践过程中既有作为“公”权力主体的行业治理者的一面,又有作为“私”权利主体的被治理者的一面,其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主体。第四节在对行业协会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章程以及北京、上海、南京等多个地区的行业协会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归纳出我国行业协会在实践中主要履行自律、服务、协调以及代表四大基本职能,并对其具体职能的运行状况作了详尽论述。第二章详尽梳理了我国行业协会作为被治理者在权利保障层面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第一节从立法层面切入,详尽分析了行业协会治理所涉及的包括基本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各地方行业协会专门立法等在内的现有法规政策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第二节从党的领导和政府执法的层面切入,以实践中行业协会的党建工作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执法个案为考察对象,全面分析了我国行业协会的实践监管不足。第三节则从司法层面切入,以近十年行业协会同主管部门之间发生的行政诉讼判例为考察文本,详尽归纳了两主体之间诉讼纠纷的主要争议内容及相关规范困境。通过上述三个层面的详尽论述,本文力图全面呈现我国行业协会作为被治理者在外部治理领域的整体制度环境。第三章探讨了行业协会作为治理者在权力规范层面所存在的内部治理困境。延续第二章节的探讨思路,第一节同样先从“法规则”层面切入,归纳出包括行业专门立法、行业规章以及行业内部管理规则等内部治理依据中所存在的规则缺陷。而在第二、第三、第四节中,本文分别对行业内部治理中的主体、组织、行为、程序以及资产管理共五大方面存在的治理困境进行了详尽阐述,具体指出了行业协会存在内部机构设置不足、行业共谋行为、限制会员自由、破坏公平交易、限制中小型会员企业经营、监督程序缺失以及财政税收制度不健全等多个方面的治理实践困境。第五节则同样从司法层面切入,以近十年我国行业协会同其会员或利害关系人之间所发生的诉讼纠纷案例为文本材料,梳理归纳了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纠纷中的实践争议内容及其存在的多种救济困境。第四章总结与反思了中外社会治理中的制度经验,以期对当下我国行业协会治理改革提供理论与经验支撑。第一节以我国古代的“公”“私”概念为载体,对春秋战国、宋、明以及清末民初等各个时期的公理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第二节则对民国时期社会部颁行的《社会法规汇编》三辑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了民国初期、广州国民革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有关公民结社的立法和管理规定,并具体梳理了民国社会团体的法规范规定、民间组织的外部监管以及民间组织内部治理的制度规范三大问题。第三节总结了美国与欧洲在社会治理中所采用的第三部门理论,具体阐述了两地在第三部门理论领域的特征与差异,并对两地的第三部门理论在我国是否具有借鉴意义展开了相关反思,进而提出美国式的国家与社会平行、对立、冲突的组织机构设置与治理模式并不适宜我国本土治理,而欧洲模式则具有可借鉴之处。第四节讨论了我国社会治理中的历史治理经验与改革创新实践,总结了我国国家治理的历史模式、逻辑和经验,并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管理体制领域所作出的多项制度改革尝试与创新成果。第五章在对我国行业协会治理进行问题归纳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业协会治理的制度改革与发展路径。第一节论述了新时代我国国家公权与社会自治权的再定位问题。实践中,行业协会不论作为治理者还是被治理者,其前提都是自治权力(利)能被充分保障。此节再次回顾了我国国家公权强大而社会自治权缺失的历史背景,并对我国社会自治权的性质、来源、功能及其同国家公权的关系结构进行了再认知与再划分。第二节提出了我国行业协会内外治理的整体完善路径,具体从转变行业协会治理理念、健全行业协会专门立法、强化行业协会党组织建设、规范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行为、优化行业内部人事管理以及完善行业协会资产管理共六大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第三节从整体上梳理了行业协会、政府以及法院等多个行业治理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清晰呈现了上述主体在权力责任、权利义务之间协调、冲突与对立的不同面貌。第四节提出了我国行业协会治理的完善要准确规范和限缩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权限,具体可从统一行业协会登记的审核依据和标准、改革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与重心、下放行业自治领域的管理职权、优化行业协会管理的程序规则以及全面构建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制度共五大方面具体着手。第五节重新界定了我国行业自治的权力内容与责任边界,具体提出了落实行业自治的审核许可权、完善行业规则与标准的制定权、推动行业维权职责的积极履行以及全面推进行业领域信息公开义务共四大方面的建议对策。第六节提出了要健全行业争议纠纷的救济规则体系,并具体从理清行业协会管理权力的法律性质、健全行业纠纷的内部救济机制以及完善行业协会纠纷的外部救济机制共三大方面提出了多项建议。
王尧[2](2019)在《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期权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国并购逐渐成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开拓海外市场、增强自身实力的重要方法。跨国并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交易价格的确定,这与交易的成败直接相关。现金流折现法是传统估值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但没有考虑到未来市场的可变性给企业带来的额外价值,标的企业的价值无法准确地评估,从而影响并购交易的结果。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中拥有的选择权是具有价值的,并且这个价值是可以量化的,实物期权法能够填补传统方法的缺陷,为并购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评估方法。论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其次介绍了企业跨国并购的概念和动因、传统估值方法:现金流折现法、实物期权方法的基本定价模型:B—S模型、传统评估方法与实物期权方法的优缺点、并购中协同效应相关理论。再次,详细说明了实物期权方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可行性、B—S模型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选取青岛海尔公司并购美国通用电气旗下家电业务的案例,将现金流折现法和实物期权法得到的结果相加作为通用家电的总体价值。同时利用实物期权的方法计算出了并购后在采购、研发、市场与供应链三方面协同效应的期权价值,分别为151.66百万美元、40.95百万美元、36.81百万美元。2018年年报指出,并购后的近几年的确产生了高于预估的协同价值。论文的研究方法弥补了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的缺点,同时为评估协同效应的期权价值提供了依据,为今后并购海外标的企业的价值评估以及并购后持续经营投资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可以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价值研究提供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
王盼[3](2019)在《榆林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榆林作为陕西省第二经济体,在陕西省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位置与代表性。一方面,榆林地区依靠能源发展实现了社会财富的迅速积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各自呈现出独特的发展特征,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榆林经济发展历程的特殊产物;另一方面,榆林的发展,也在陕西省八个地级市当中具有代表性,其集中呈现了陕西地区地级城市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代脉络。因此,以榆林为主要样本探究和分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状况,不仅对榆林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也对陕西省其他地级市的相关发展存在借鉴价值。本文的研究,以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为依据,以榆林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切入点,分析了榆林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困境,并提出了发展对策,意图通过此次研究为榆林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本文在研究中依据文献研究、数据分析、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在详细解读当前榆林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出发,分析了两者互相依存又互相剥离的现实情况。经过研究,本文认为在马克思虚拟资本的理论基础上,当前榆林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已经存在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并且逐渐脱离了实体经济呈现独立运行状态,并未有效促进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同时,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不足,也导致榆林虚拟经济的发展,无法全面作用到实体经济的扩大再生产当中。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首先需要通过制度、政策引导实体经济逐渐呈现产业合理、产业升级的目标,通过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虚拟经济扩大,吸引本地资本;其次需要有效的金融创新,通过虚拟经济完成居民财富效应与实体经济融资之间的对接;最后则是通过有效的政府监管,完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融合与健康发展。
李晓冰[4](2015)在《韩国城镇化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文中指出韩国城镇化的成效显着,但教训深刻;中国传统城镇化成效明显,问题也很突出。韩国城镇化给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下启示:一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发展,走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二是要统筹新农村布局规划,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和服务业,夯实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等。
都德鹏[5](2014)在《资源枯竭背景下七台河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资源型城市曾经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过极其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现在许多资源城市已经或将要面临城市衰败的危险。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是上个世纪中后期兴起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多年以来,随着该地区煤炭资源的持续开采,七台河市的煤炭资源已临近枯竭,如果不及时实现经济转型,这座城市可能最终会衰亡。所以,根据七台河市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和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结论,这对于七台河市这样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七台河市发展现代农业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因煤炭资源枯竭而造成的下岗职工再就业、也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从2009年开始,七台河市始终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主要替代产业,完善七台河市农业产业结构,以期最终实现经济转型。国内外许多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探索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发展现代农业,将其作为经济转型的替代产业。而在推进的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是怎样把由于资源枯竭而形成的实际状况转化为现代农业可以发展利用的资源。本文从具体的现代农业入手,研究资源型城市七台河市的转型问题。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与框架、七台河市概况以及资源枯竭情况;第二部分介绍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界定。第三部分列举夕张、阜新两座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替代产业的资源型城市作为分析对象,并总结转型经验,以期对七台河市的经济转型提供借鉴;第四部分详细介绍了七台河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第五部分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个方面对七台河市在资源枯竭的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分析,论证出七台河市今后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利弊,并应该及时抓住发展契机,扬长避短,从而实现经济成功转型的结论。第六部分提出七台河市在资源枯竭的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思路与对策。
黄宗凯[6](2014)在《基于电子商务平台模式广州专业市场国际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坚定不移地坚持“国际化城市”的发展战略,经济总量连续24年位居中国大陆城市第三位,其重要基石就是广州拥有一个规模庞大、门类齐全,多种组织方式,多档次,多辐射层次并存的专业市场体系。站在市场集群角度,广州作为单一城市的专业市场规模在国内数一数二,现有专业市场1000家左右,经营面积大概1000万平方米左右,以每个专业市场500个市场经营户计算,全市约有50万户市场经营户在专业市场中进行经营,以2011年广州市商品2.69万亿元总额计算,80%由专业批发市场贡献。就个体市场而言,广州以专业市场为基础,形成了鱼珠木材价格、狮岭皮革皮具价格、新塘牛仔服装价格等足以左右国际市场的广州价格指数,皮革皮具、鞋业、纺织服装、水产品、茶叶、酒店用品、化妆品等专业市场(园区),在国内相应类型市场中规模和经营层次较为靠前,并在花都、海珠、增城、番禺培育了一批皮革皮具、牛仔服装、衣服制作、珠宝加工等规模企业和产业集群,更配合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地位,形成了产业支撑、会展助力、商多企小集群大的商贸金字塔格局。其中行业佼佼者如狮岭皮革皮具城、白马服装市场、站西鞋城正沿着“立本地,营全国,触电商,通国际”的发展路径,逐渐发展为国际性服装、皮具集散中心和外商采购的重要基地。在务实为本的经营文化影响下,以往广州专业市场鲜有“走出去”案例,类似浙江专业市场实现外向国际化,并不是广州专业市场国际化实现的主通道。电子商务的出现既是对传统专业市场的一个巨大挑战,也为其朝国际化升级与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本文首先介绍我国专业市场国际化理论,主要模式及类型,模型之间的各自优劣,依托基础和实现条件。进而具体阐述广州专业市场国际化的背景、广州专业市场国际化演变脉络,提出不同于浙江模式的分四步走的渐进式发展路径,即预国际化阶段,偶然的、初级的国际化阶段,外贸代理为主的国际化发展阶段和电子商务为主的国际化阶段,深入介绍广交会与广州专业市场之间的关系。随后结合广州专业市场渐进国际化发展路径,详细阐述了狮岭皮革皮具城的国际化进程,具体分为:酝酿阶段-生产商品国际化,初级阶段-产业集群国际化,外贸代理为主的国际化发展阶段-市场经营户的国际化和电子商务为主的国际化发展阶段-交易模式的国际化。同时,本文还收集狮岭皮革皮具城三个代表发展阶段的历史数据,包括营业面积、年交易额、进出口交易额、市场经营户数量和品牌数量等。用数据、图像清晰地记录狮岭皮革皮具城的快速国际化发展进程。接着,以狮岭皮具城为基础,利用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式对专业市场国际竞争力的形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具体包括:地方政府的“无为而治”到“转型升级”和粤商“变通尝新”文化,内在四大因素即国际市场对商品的强劲需求、白云与花都市场集群之间的交流互动、狮岭皮革皮具制造产业集群的支撑和圣地经营投资战略、皮革皮具城管理结构在空间上的聚集。然后,作者就狮岭皮革皮具城投资主体战略演变及市场经营户商务电子化服务模式进行解剖,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说明,介绍狮岭皮革皮具城电子商务对市场经营户开展贸易进行的粘合服务,及与通关、税务系统的对接设想。在全面剖析花都狮岭皮革皮具国际化的基础上,介绍广州白马、站西鞋城、南天酒店用品专业市场国际化情况,并分析异同,得出广州专业市场必须通过电子商务、尤其是商务电子公共服务来推进广州专业市场商品、市场经营户和运营模式的国际化,从而真正实现全面国际化的结论。最后笔者综合上文论述,得出专业市场依托电子商务实现国际化是主流、发展广州专业批发市场国际化电子商务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引导专业市场经营户和国际采购商碎片化需求是重要基础,引导专业市场走线上线下融合,主动架构政府联网信息平台,为商户提供电子公共服务是突破困局之路,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广州专业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建议,希望为广州专业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马晓婷[7](2013)在《山西资源型城镇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城镇转型发展问题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数目庞大的资源型城镇如何转型仍是尚未很好解决而亟待研究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还只是刚刚兴起,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资源型城镇转型的现实迫切需求与相关理论的滞后性,致使多数资源型城镇的转型问题履步维艰。本为以山西省介休市义棠镇为研究主体,有针对性地对以煤炭开采为主体的资源型城镇义棠镇的转型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对义棠镇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总结得出义棠镇面临转型,且必须转型,而外部宏观环境也为其转型提供了契机。论文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归纳总结资源型城镇转型发展的基本模式,并通过对义棠镇区位条件、产业分工、外部政策、主导资源、其它可利用资源、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及政府决策力外内两个层次八大影响其转型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研究,明确义棠镇为区位条件突出、其它可利用资源较为丰富的复合型城镇,转型发展模式为外联内聚型,该模式具有利用区位优势与周边城镇协同发展,同时充分挖潜各种可利用资源的优点,有利于资源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经济转型、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以及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研究义棠镇如何实现内聚外联的转型发展模式。本文是对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的初步研究,所提出模式和空间重构方案的可操作性与如何落实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解决。
李中庆[8](2013)在《中国苎麻产业发展研究(1860-1958)》文中研究表明边缘产业是指在整体国民经济中起次要作用的一类产业,相对于主导产业,这类产业的发展往往是被动,自身力量难以控制的。在边缘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初期发展中,外部力量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在近代中国,国家难以介入与边缘产业外部力量发展不充分的前提下,边缘产业往往会陷入不发展泥潭。本文以苎麻产业为例,从多个层面探讨边缘产业在后发展型国家的发展路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丧失了关税主权,而关税主权的丧失对后发展国家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甚至致命的。列强在中国所享有税收特权,造成了中外商人在税赋上的不平等,抑制了本国工商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战乱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中国长期缺乏适合经济持续发展的环境,在这种格局下,规模较大的主导产业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取得一定的发展。但规模较小的边缘产业往往会陷入不发展的泥潭,移植与嫁接两条道路都不能将苎麻产业带入工业化的彼岸。抗战后,苎麻由于其军事价值,被中日双方列入统制物品之列,日本将先进的技术移植到沦陷区,不仅形成了与沦陷区并立的两条苎麻产业发展的道路。这也为战后苎麻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49年后,由于环境的改变及国家的需求,致使苎麻产业在短期内取得飞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制度环境的改变,极大地加强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而这对于后发展型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国家发展战略改变后,苎麻产业的发展也失去了外部力量的支持而陷入停滞。边缘产业对外部环境的改变极为敏感,外部环境在边缘产业发展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其发展的成败。
孙浩亮[9](2012)在《专利质押价值评估参数研究 ——专利质押价值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及实施,企业技术改进突飞猛进,创新性经济实体不断涌现,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相关交易日益频繁。专利质押作为企业融资的一个新途径,逐渐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专利质押价值评估作为服务于专利质押的经济行为,重要性日益彰显;其不仅是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是无形资产研究领域中关注的重点及难点。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第二至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其中,第二部分系统地阐述专利质押价值相关概念;分析专利质押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理论分析专利质押价值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在文献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设计问卷,针对企业、金融机构、评估所及专家四类群体进行发放,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建立了专利质押价值评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从法律因素、市场因素、管理因素、风险因素及技术获取因素五个方面分析关键指标的获取途径。第四部分,结合京津地区的评估实务,检验专利质押价值评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及关键指标获取途径;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分析了专利质押价值评估参数体系缺失、关键指标获取途径分散等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专利质押价值的合理评估不仅仅与评估方法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专利质押价值影响因素及关键指标的准确获取有关。近年来,针对专利质押的评估方法、价值类型及评估程序的研究较多,但是针对收益折现法下的影响因素及指标选取的研究较少。本文创新之处是构建了专利质押价值评估影响因素体系,阐述了部分指标的获取途径,通过京津地区评估实务,检验构建的指标体系。以期为评估实务提供相对科学的理论指导,提高专利质押价值评估工作的效率及效果;并进一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框架下的专利质押评估业务的开展。
卢文祥[10](2011)在《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2008年次贷危机的深化和今年欧美债务危机逐步恶化,我国加快落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国家战略迫在眉睫,农村金融问题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农村金融供求关系的视角,在梳理相关农村金融理论的基础上,从作用机制、历史演进、供求分析、实证分析等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有现实意义的政策建议。首先,梳理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国内外文献。国外学者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存在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指明其主要原因是金融抑制等,提出了放松金融管制、多元化发展、发展乡村银行等措施。我国学者总结了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研究了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从农村金融改革的原则、方向、法制、保险等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其次,研究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本文从农村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不完全竞争论三个国际农村金融流派理论,我国关于农村金融发展合作化、商业化、多元化的三种代表性观点和农村金融两种发展模式三个方面梳理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内涵、组成、作用三个方面研究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作用机制。再次,分析了国内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本文分别对美法日等发达国家,印度孟加拉等发展中国家以及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国外发展的经验,指出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不足和困境;从农村金融供求平衡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通过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平衡模型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我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而且缺口巨大。最后,设计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与支撑平台。首先设计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革农村金融制度为核心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总体框架,并相应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实施步骤;为了保证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从农村金融发展的信用环境、政策环境、监管环境三个方面设计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撑平台。
二、乡镇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六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乡镇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六忧”(论文提纲范文)
(1)作为共治主体的行业协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行业协会的法律性质、地位与职能 |
第一节 行业协会的历史发展及演变 |
一、清末时期社会团体的产生 |
二、新中国成立后行业协会的发展 |
第二节 “公”与“私”兼具的法律属性 |
第三节 “准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 |
一、作为“公”权力主体的行业治理者 |
二、作为“私”权利主体的行业被治理者 |
第四节 自律、服务、协调与代表的四大基本职能 |
第二章 作为被治理者的行业协会:外部治理困境 |
第一节 外部治理的法规政策领域 |
一、党对行业协会的领导与管理 |
二、行政业务主管部门的前置审核 |
三、行政登记管理机关的登记审批 |
四、社会团体的资金财税规定 |
五、社会团体的处罚罚则 |
第二节 党和政府的实践管理领域 |
一、行业协会党建工作的困境与挑战 |
二、政府部门执法领域的规范性考察 |
第三节 行业协会与主管部门间的诉讼纠纷考察 |
一、外部行政诉讼纠纷的实践争议内容 |
二、外部行政诉讼纠纷的困境与反思 |
第三章 作为治理者的行业协会:内部治理困境 |
第一节 内部治理的整体规范环境 |
一、外部法律法规的不当限制 |
二、内部治理规范的内容缺失 |
第二节 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的主体与组织缺陷 |
一、人员的引进与管理缺失 |
二、组织机构设置不够健全 |
第三节 内部治理的不正当行为 |
一、行业共谋的不当行为 |
二、利用先发优势限制会员自由 |
三、破坏公平交易的信息与机会行为 |
四、限制中小型会员企业正常经营行为 |
第四节 内部治理的程序运行及资产管理缺陷 |
第五节 内部治理的纠纷解决机制不全 |
一、内部治理纠纷的实践争议内容 |
二、内部治理纠纷救济的困境与反思 |
第四章 中外社会治理经验与当前行业协会治理改革 |
第一节 古代公理思想的梳理与归纳 |
一、春秋战国的“公”“私”之源 |
二、宋、明两代的“公”与“私” |
三、清末民初的“公”“私”裂变 |
四、中西“公”“私”理念的特征与差异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公民结社的制度经验与借鉴 |
一、社会团体管理的规范性考察 |
二、民间组织的外部监管 |
三、民间组织内部治理的制度规范 |
第三节 欧美社会治理中的国家、社会与第三部门 |
一、美国第三部门理论的特征 |
二、欧洲第三部门理论的特点 |
三、欧美第三部门理论的反思与启示 |
第四节 我国社会治理中的历史经验与改革创新 |
一、国家治理的逻辑与经验 |
二、社会管理体制的实践改革 |
第五章 行业协会治理的制度改革与发展路径 |
第一节 新时代国家公权与社会自治权再定位 |
一、国家公权强大、社会自治权缺失的历史再审视 |
二、我国社会自治权的性质、来源与功能再认知 |
三、我国社会自治权与国家公权的关系结构再划分 |
第二节 共治前提下的行业协会内外治理完善 |
一、转变行业协会治理理念 |
二、健全行业协会专门立法 |
三、强化行业协会党组织建设 |
四、规范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行为 |
五、优化行业内部人事管理 |
六、完善行业协会的资产管理 |
第三节 政府、法院与行业协会等多主体间的法律关系辨析 |
一、行业主管部门同行业协会的法律关系 |
二、行业主管部门与法院间的法律关系 |
三、行业协会与法院间的法律关系 |
四、行业协会同非行业会员间的法律关系 |
第四节 准确规范与限缩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权限 |
一、统一行业协会登记的审核依据和标准 |
二、改革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与重心 |
三、下放行业自治领域的管理职权 |
四、优化行业协会管理的程序规则 |
五、全面构建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制度体系 |
第五节 理清行业自治的权力内容与权责边界 |
一、落实行业资质的审核许可权 |
二、完善行业规则与标准的制定权 |
三、推动行业维权职责的积极履行 |
四、全面推进行业领域的信息公开 |
第六节 健全行业协会侵权的救济规则体系 |
一、行业协会管理权力的法律性质定位 |
二、健全行业协会纠纷的内部救济机制 |
三、行业协会纠纷的外部救济机制完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期权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实物期权法在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2 并购整合期协同效应的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企业跨国并购概述 |
2.1.1 企业并购概念 |
2.1.2 企业并购的种类 |
2.1.3 企业跨国并购的特殊动因 |
2.2 现金流折现估值法相关概述 |
2.2.1 现金流折现法定价模型 |
2.2.2 现金流折现法的局限性分析 |
2.3 实物期权估值法相关概述 |
2.3.1 实物期权定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2.3.2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
2.4 并购协同效应理论 |
2.4.1 协同效应理论 |
2.4.2 并购协同效应与期权价值的理论分析 |
第3章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价值分析 |
3.1 并购双方简介 |
3.1.1 青岛海尔简介 |
3.1.2 通用家电简介 |
3.2 通用家电资产的价值评估 |
3.2.1 自由现金流预测 |
3.2.2 折现率选取 |
3.2.3 评估通用家电资产价值 |
3.3 通用家电的期权价值评估 |
3.3.1 实物期权法在并购通用家电价值评估中的可行性分析 |
3.3.2 参数的选取与界定 |
3.3.3 评估通用家电期权价值 |
3.4 通用家电的整体价值评估与分析 |
第4章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协同效应期权价值 |
4.1 并购协同效应的识别与分析 |
4.2 采购协同效应的期权价值 |
4.2.1 采购协同效应分析 |
4.2.2 采购协同期权价值评估 |
4.3 研发协同效应的期权价值 |
4.3.1 研发协同效应分析 |
4.3.2 研发协同期权价值评估 |
4.4 市场与供应链协同效应的期权价值 |
4.4.1 市场与供应链协同效应分析 |
4.4.2 市场与供应链协同期权价值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榆林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本框架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概念与范畴 |
2.1.2 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的论述 |
2.1.3 其他学者关于虚拟经济的论述 |
2.2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和虚拟经济理论的相关性研究 |
2.2.1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理论的关联性 |
2.2.2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理论的差异性 |
2.2.3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下我国虚拟经济的市场体系 |
3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及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 |
3.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相互关系 |
3.1.1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产生的基础 |
3.1.2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价值的源泉 |
3.1.3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3.2 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 |
3.2.1 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历程 |
3.2.2 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3 制约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 |
4 榆林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现状 |
4.1 榆林实体经济的运行现状 |
4.1.1 榆林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
4.1.2 榆林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 榆林虚拟经济的运行现状 |
4.2.1 榆林虚拟经济的发展现状 |
4.2.2 榆林虚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 榆林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过渡的膨胀虚拟经济抑制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
4.3.2 虚拟经济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独立运行 |
4.3.3 榆林资本市场发展尚未完善 |
4.3.4 榆林金融创新不足 |
5 榆林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
5.1 保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5.1.1 提高实体经济的效益 |
5.1.2 以第二产业为核心推动一、三产业共同发展 |
5.1.3 加速产业布局调整,加快城乡协调发展 |
5.2 鼓励发展和创新虚拟经济 |
5.2.1 建立完善的虚拟经济评估体系 |
5.2.2 丰富金融体系与产品 |
5.2.3 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
5.3 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共赢 |
5.3.1 以制度融合实体与虚拟经济发展 |
5.3.2 重点监管房地产行业 |
5.3.3 充分利用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韩国城镇化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韩国以工业化为驱动的快速城镇化 |
(一) 韩国快速城镇化的实践 |
(二) 韩国快速城镇化的偏差 |
(三) 韩国纠正快速城镇化偏差的举措和成效 |
二、韩国城镇化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
(一)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着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
(二) 统筹新农村布局规划,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 |
(三) 积极发展农村工业和服务业,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
(四) 要下大力气解决城镇住房问题 |
(五) 新城区建设要注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实际需求 |
(六) 要着力避免过度依赖工业而导致就业不足的问题 |
(七) 要强化中央政府在城镇化中的统筹作用 |
(八) 以人为本,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
(5)资源枯竭背景下七台河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对于现代农业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现代农业 |
2.1.2 资源枯竭城市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特色农业理论 |
2.2.2 农业产业化理论 |
第3章 国内外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经验及对七台河市的启示 |
3.1 日本夕张市转型经验 |
3.2 中国阜新市转型经验 |
3.3 夕张市和阜新市的转型经验对七台河市的启示 |
第4章 七台河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
4.1 产业布局初具规模 |
4.2 规模化经营基本实现 |
4.3 标准化生产投入增加 |
4.4 农业科技持续发展 |
4.5 特色农业发展良好 |
第5章 七台河市现代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5.1 七台河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
5.1.1 独特的资源优势 |
5.1.2 劳动力资源优势 |
5.1.3 农业机械化优势 |
5.1.4 农业产业化优势 |
5.1.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势 |
5.2 七台河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劣势分析 |
5.2.1 发展现代农业观念不强 |
5.2.2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相对较低 |
5.2.3 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
5.2.4 现代农业设施技术水平滞后 |
5.2.5 农业标准化程度不高 |
5.3 七台河市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机遇分析 |
5.3.1 政策机遇 |
5.3.2 经济转型发展的机遇 |
5.3.3 市场机遇 |
5.4 七台河市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威胁分析 |
5.4.1 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 |
5.4.2 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威胁 |
5.4.3 从业者素质偏低的威胁 |
5.4.4 市场激烈竞争的威胁 |
5.4.5 人们思想观念陈旧的威胁 |
第6章 资源枯竭背景下七台河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6.1 七台河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6.1.1 充分利用好政策与资源的优势 |
6.1.2 积极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 |
6.1.3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
6.1.4 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 |
6.1.5 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6.2 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 |
6.2.1 转变发展观念 |
6.2.2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
6.2.3 改革土地流转制度 |
6.2.4 畅通多元化融资渠道 |
6.2.5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
6.2.6 强化农业从业人员培训 |
6.2.7 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
6.2.8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电子商务平台模式广州专业市场国际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专业市场 |
2.2 专业市场国际化 |
2.3 集群竞争力研究 |
2.4 专业市场电子商务 |
2.5 专业市场发展困境 |
2.6 专业市场平台战略 |
3 狮岭皮革皮具城国际化进程及竞争力的形成 |
3.1 狮岭皮革皮具城国际化进程 |
3.2 狮岭皮革皮具城国际竞争力 |
4 狮岭皮革皮具城电商国际化 |
4.1 圣地集团角色转变 |
4.2 地产租赁管理向综合商贸服务转型 |
4.3 电子商务应用 |
4.4 电子商务外延配套 |
4.5 商务电子化公共服务项目 |
4.6 市场经营户 A 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出口案例 |
4.7 保融捷的发展方向 |
5 结论 |
5.1 专业市场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国际化是主流 |
5.2 广州专业批发市场国际化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重要性 |
5.3 整合专业市场经营户碎片化需求 |
5.4 突破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困局 |
5.5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山西资源型城镇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相关概念与定义说明 |
1.2.1 “资源型城镇”的定义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背景 |
1.3.1 义棠镇是典型资源型城镇 |
1.3.2 义棠镇趋于衰退期 |
1.3.3 义棠镇转型发展的必然性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基于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
1.4.2 基于社会学方面的研究 |
1.4.3 基于人口学方面的研究 |
1.4.4 基于矿区发展生命周期方面的研究 |
1.4.5 基于规划建设方面的研究 |
1.4.6 资源型城镇成功转型相关案例 |
1.5 对现有研究的反思借鉴和本文的研究意义 |
1.5.1 对现有研究的反思与借鉴 |
1.5.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6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义棠镇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义棠镇所在城市——介休市总体概况 |
2.2 义棠镇概况 |
2.2.1 区位概况 |
2.2.2 地理概况 |
2.2.3 历史概况 |
2.2.4 人口概况 |
2.2.5 镇村体系概况 |
2.2.6 空间布局概况 |
2.2.7 产业概况 |
2.2.8 镇区用地概况 |
2.3 义棠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1 城镇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布局分散化 |
2.3.2 产业结构超重化 |
2.3.3 基础设施“真空化” |
2.3.4 生态环境脆弱化 |
2.3.5 社会矛盾复杂化 |
2.4 义棠镇发展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2.4.1 城企二元 |
2.4.2 开发粗放 |
2.4.3 资源衰减 |
2.4.4 体制不公 |
2.4.5 规划缺失 |
2.5 义棠镇转型的必要性 |
2.5.1 宏观环境促使义棠镇转型 |
2.5.2 现状条件倒逼义棠镇转型 |
2.5.3 未来发展要求义棠镇转型 |
2.6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3章 义棠镇的转型发展模式选择 |
3.1 资源型城镇的一般转型发展模式 |
3.1.1 资源型城镇转型类型划分方式 |
3.1.2 资源型城镇的四种转型发展模式 |
3.2 资源型城镇发展影响因素及转型发展模式选择 |
3.2.1 外部影响因素与转型发展模式选择 |
3.2.2 内部影响因素与转型发展模式选择 |
3.3 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的确定 |
3.3.1 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3.3.2 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的选定——外联内聚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4章 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
4.1 外联内聚型转型发展模式总体概述 |
4.1.1 义棠镇的区域定位 |
4.1.2 义棠镇外联内聚型模式的总体部署 |
4.2 经济转型 |
4.2.1 融入太原经济圈 |
4.2.2 聚集城镇可利用产业 |
4.3 空间结构转型 |
4.3.1 城乡一体化发展 |
4.3.2 空间聚合重组 |
4.4 土地合理利用 |
4.4.1 合理组织交通用地 |
4.4.2 合理发展利用镇区用地 |
4.5 社会和谐发展 |
4.5.1 城乡统筹 |
4.5.2 解决社会内部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语 |
5.1 研究创新点 |
5.2 主要结论 |
5.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8)中国苎麻产业发展研究(1860-195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边缘产业的定义及研究价值 |
二、边缘产业研究前史回顾 |
三、有关本文的几个问题 |
第一章 自由贸易下的苎麻产业 |
第一节 苎麻产业的历史渊源及其边缘化 |
第二节 开埠通商与苎麻国际贸易 |
一、汉口与九江的开埠与苎麻国际贸易的兴起与发展 |
二、岳州的开埠与三关并立格局 |
三、苎麻国际贸易中的其它商埠 |
四、抗战前夕的苎麻国际贸易 |
第三节 从税收的角度看手工业与工业品之争:以夏布输朝危机为线索的分析 |
一、夏布输朝渊源及概况 |
二、中国夏布业输朝危机 |
三、危机下中国夏布业的反思与应对 |
四、税收:影响手工业与近代机器制造业竞争的变量 |
第四节 自由贸易与苎麻产业的发展 |
第二章 苎麻产业中的官与商 |
第一节 举步维艰的湖北制麻局 |
一、晚清时期的湖北制麻局 |
二、民国时期湖北制麻局的命运 |
第二节 难以实现自救的苎麻产业商人 |
一、地方税收与苎麻产业的发展 |
二、商人发展机器制麻业的愿望与实践 |
第三节 边缘产业的尴尬 |
第三章 内生与外生:苎麻产业的技术演进 |
第一节 移植与嫁接:外生型技术与苎麻产业 |
一、嫁接:以剥麻机为中心的分析 |
二、移植:以苎麻脱胶技术为中心的分析 |
第二节 内生技术进步的可行性:苎麻产业与斯密动力 |
一、学界关于斯密动力在中国的争论 |
二、苎麻产业中的分工 |
第三节 边缘产业发展的绝境 |
第四章 战时的苎麻产业 |
第一节 战时的统制与禁运:苎麻贸易的衰落 |
第二节 抗战时苎麻产业的两条道路:沦陷区与大后方 |
一、大后方苎麻产业的发展 |
二、沦陷区苎麻产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内战中的苎麻产业 |
第五章 国家介入与苎麻产业体系的完备 |
第一节 外汇需求与苎麻种植的迅速恢复与发展 |
一、建国初期的国内经济环境 |
二、双刃剑:国家的介入与苎麻种植的恢复与发展 |
第二节 苎麻纺织工业的建立与区位选择 |
一、消费基地、交通指向型:以广东苎麻纺织厂为例 |
二、原料基地指向型:以湖南第一苎麻纺织厂为例 |
第三节 国家介入与边缘产业的发展 |
结语:边缘产业的被动型变迁及其路径 |
参考文献 |
(9)专利质押价值评估参数研究 ——专利质押价值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专利质押评估价值类型研究 |
1.3.2 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
1.3.3 专利价值评估影响因素研究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专利质押相关理论分析 |
2.1 专利质押相关概念 |
2.1.1 专利及其特征 |
2.1.2 专利质押融资 |
2.1.3 专利质押价值评估 |
2.2 专利质押价值评估方法 |
2.2.1 评估方法理论概述 |
2.2.2 专利质押价值评估方法选择 |
2.3 专利质押价值影响因素 |
第3章 专利质押价值评估参数研究 |
3.1 专利质押价值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建立 |
3.1.1 问卷设计及指标介绍 |
3.1.2 问卷结果的因子分析 |
3.1.3 专利质押价值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3.2 法律因素中的关键指标及其获取 |
3.2.1 专利的剩余法定保护年限 |
3.2.2 专利的权属关系是否清晰 |
3.2.3 专利的许可方式 |
3.2.4 专利保护的地域范围 |
3.3 市场因素和管理因素中的关键指标及其获取 |
3.3.1 宏观经济状况 |
3.3.2 专利相关产品的市场状况 |
3.3.3 企业自身状况 |
3.4 风险因素中的关键指标及其获取 |
3.5 技术获取因素中的关键指标及其获取 |
3.5.1 专利的类型 |
3.5.2 专利的成本因素 |
第4章 案例检验 |
4.1 案例项目背景 |
4.2 案例评估方法的确定 |
4.3 案例质押价值评估指标及其获取 |
4.3.1 法律因素 |
4.3.2 市场因素及管理因素 |
4.3.3 风险因素 |
4.3.4 技术获取因素 |
4.4 案例评估结果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5.1 专利质押相关制度的建设及执行 |
5.2 专利质押价值评估参数体系的健全及规范 |
5.2.1 健全专利质押价值评估参数体系 |
5.2.2 规范和统一专利质押价值参数获取途径 |
5.3 专利质押评估案例库的建设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述 |
1.3 论文框架及主要内容 |
1.3.1 论文框架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 |
2.1 国际农村金融三大流派理论 |
2.1.1 农业信贷补贴论 |
2.1.2 农村金融市场论 |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
2.2 中国农村金融三种代表性观点 |
2.2.1 农村金融合作化的观点 |
2.2.2 农村金融商业化的观点 |
2.2.3 农村金融多元化的观点 |
2.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理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作用机制 |
3.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
3.1.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内涵 |
3.1.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特征 |
3.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
3.2.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成的概念 |
3.2.2 典型国家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构成 |
3.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作用 |
3.3.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作用形式 |
3.3.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 |
3.4 小结 |
第4章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历史演进 |
4.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经验 |
4.1.1 美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 |
4.1.2 法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 |
4.1.3 日本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 |
4.1.4 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经验 |
4.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与经验 |
4.2.1 印度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 |
4.2.2 孟加拉国的小额信贷模式 |
4.2.3 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4.2.4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经验 |
4.3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和评价 |
4.3.1 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过程 |
4.3.2 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评价 |
4.4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困境 |
4.4.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 |
4.4.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面临的困境 |
4.5 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供求分析 |
5.1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供给分析 |
5.1.1 涉农贷款的供给分析 |
5.1.2 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分析 |
5.2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需求分析 |
5.2.1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需求的主体 |
5.2.2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需求的内容 |
5.3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供求的均衡分析 |
5.3.1 影响供求均衡的中国特色因素 |
5.3.2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供求的均衡示意图 |
5.3.3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供求矛盾 |
5.3.4 促进中国农村金融供求平衡的政策建议 |
5.4 小结 |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实证分析 |
6.1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供求模型 |
6.1.1 农村金融需求模型的构建 |
6.1.2 农村金融供给模型的构建 |
6.1.3 农村金融供求均衡的分析 |
6.2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供求的实证检验 |
6.2.1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的总量分析 |
6.2.2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的结构分析 |
6.3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供求失衡的原因 |
6.3.1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特点 |
6.3.2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机制严重落后 |
6.4 小结 |
第7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设想 |
7.1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总体框架 |
7.1.1 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
7.1.2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7.1.3 丰富农村金融产品 |
7.1.4 改革农村金融制度 |
7.2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实施步骤 |
7.3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措施 |
7.3.1 整合农村金融机构职能 |
7.3.2 完善农业保险机制 |
7.3.3 加强金融生态建设 |
7.3.4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
7.3.5 改革农村有关金融制度 |
7.4 小结 |
第8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撑平台建设 |
8.1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撑平台的建设步骤 |
8.2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信用环境建设 |
8.2.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8.2.2 培育农村信用文化 |
8.2.3 完善农村信用制度 |
8.3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政策环境建设 |
8.3.1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
8.3.2 健全财政税收支农的政策体系 |
8.3.3 实施差别化的货币政策 |
8.4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监管环境建设 |
8.4.1 改善监管方式 |
8.4.2 完善监管法制 |
8.4.3 建全监管体系 |
8.5 小结 |
第9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乡镇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六忧”(论文参考文献)
- [1]作为共治主体的行业协会发展研究[D]. 段传龙.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1)
- [2]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期权价值研究[D]. 王尧. 沈阳工业大学, 2019(12)
- [3]榆林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王盼.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4)
- [4]韩国城镇化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J]. 李晓冰.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5(02)
- [5]资源枯竭背景下七台河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 都德鹏. 吉林大学, 2014(03)
- [6]基于电子商务平台模式广州专业市场国际化(应用)研究[D]. 黄宗凯. 广东财经大学, 2014(02)
- [7]山西资源型城镇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研究[D]. 马晓婷. 南京工业大学, 2013(05)
- [8]中国苎麻产业发展研究(1860-1958)[D]. 李中庆.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9]专利质押价值评估参数研究 ——专利质押价值影响因素研究[D]. 孙浩亮. 天津财经大学, 2012(07)
- [10]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D]. 卢文祥.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