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层峰区的等离子体漂移

电离层峰区的等离子体漂移

一、电离层峰区的等离子体漂移(论文文献综述)

洪宇[1](2019)在《低纬(海南)地区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离层动力学过程对于电离层形态和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开展等离子体漂移研究是电离层动力学的重要课题之一。通常认为,等离子体漂移是电场和中性风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纬地区中性风场对漂移的贡献较大,而低纬地区电场对漂移的贡献较大。磁静日低纬电离层电场在是日间中性风驱动的E区潮汐电场和夜间F区极化电场共同控制的,磁扰期间还受到磁层电场和电离层扰动电场的影响,开展电离层漂移研究将有助于认识全球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动力学耦合系统。本文利用低纬(海南)地区2003-2016年间电离层DPS-4数字测高仪的漂移数据对F区的漂移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包括磁静和磁扰期间的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对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的响应。分析了近磁静日太阳周期变化,以高低年为例给出了漂移的动力学讨论。此外,结合SWARM卫星和VHF雷达等仪器,本文开展了海南电离层漂移和等离子体块事件的对比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近磁静日海南等离子体漂移的特征研究:日间西向漂移冬季最大,随太阳活动无明显变化。夜间东向漂移分季最大,随太阳活动增强而增强;日间南向漂移随太阳活动和季节的变化小于夜间;夜间南向漂移冬季最小,随太阳活动增强而减小。日间向上漂移随太阳活动和季节无明显变化;日落时刻向上漂移和夜间向下漂移随太阳活动增强而增大,分别在分季和夏季最为明显;太阳活动下降年和低年纬向漂移为清晰的日夜分布,垂直漂移以向上为主;上升年和高年垂直向为清晰的日夜分布,纬向漂移以东向为主。太阳活动上升年全天基本为强的南向漂移,其余年份日出日落时刻为较弱的南向漂移。各季节日落反转增强均随太阳活动增强而增强,随地磁活动增强而减弱,且在冬季出现饱和。E区大气潮汐电场和F区夜间极化电场引起的漂移与高年纬向漂移相符较好,体现了电场的控制;HWM14模型等效南北风与场向漂移的较大差异反映了双极扩散及平行电场等作用;结合由南北风拖曳作用引起的垂直速度,本文给出了漂移速度及东西向电场的分布。2.扰动期间海南等离子体漂移的特征研究:各季节地磁活动的影响均是夜间大于日间。日间纬向漂移随地磁活动无明显变化;夜间漂移随地磁活动增强而减弱,减弱程度分季大夏季小;日间弱地磁活动对应较大的南向速度,而夜间强地磁扰动对应较大的南向速度。日间向上漂移不受地磁活动和季节影响;日落附近漂移仅在分季受到地磁活动的抑制;午夜前垂直漂移在分季受到抑制,在冬季因强磁扰而反向,夏季无明显规律;子夜至日出后垂直漂移在各季节随地磁活动增强而减小。3.基于卫星和地基设备的海南电离层漂移对比研究:2016年8月6日blob事件中,SWARM卫星和地基TEC、VHF雷达的同时观测演示了blob衰减、分裂和北移的过程;DPS-4观测的F区漂移和扩展F记录以及层高等参数变化表明电离层峰值高度上下区域也可存在不同的漂移状态。SWARM卫星与海南DPS-4测高仪的漂移观测差异较大,仅夜间纬向相关性略好。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利用完整太阳活动周的观测分析了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的长期变化特征,完成了低纬电离层漂移对地磁活动的响应研究,弥补了东亚地区的空当,对全球漂移分布也是重要的补充。结合HWM14模型分析了漂移的动力学机制并定量的刻画了电场的分布和变化;结合卫星和地基设备多手段同步观测,完整分析了低纬等离子体块的演化和与漂移的关系以及漂移沿高度的差异。

文坤杰,刘立波,万卫星,宁百齐[2](2009)在《Millstone地区垂直等效风场的气候学变化》文中研究表明基于1976—2006年美国Millstone非相干散射雷达的电离层观测数据,分析了美国Millstone地区不同太阳活动条件下,包括中性风场和电场漂移共同贡献的垂直等效风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Millstone地区的垂直等效风场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周日、太阳活动和季节变化特征.晚间垂直向上的等效风较强,白天等效风较弱,甚至接近于零.在不同太阳活动和季节变化条件下,Millstone地区的等效风场都表现出类似的周日变化特征,低太阳活动条件下,晚间表现出较大的向上漂移.这种周日变化和太阳活动变化特征与Millstone地区受到极区热源驱动大气循环的调制以及离子曳力的增减有关.春季和秋季有相似的幅度和相位变化趋势,表现出分点对称性;冬季晚间向上漂移比夏季弱,且随着太阳活动增强,差异更加明显,这再次体现了极区热源驱动大气循环的影响.

朱正平,宁百齐,万卫星,赵必强,王敏[3](2008)在《2006年4月13~17日西太平洋地区电离层暴时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利用西太平洋地区的15个电离层台站的测高仪数据和国际GPS服务中心IGS 36个站提供的TEC数据,以及由美国喷气推进动力学实验室提供的Jason-1 TEC数据对2006年4月13~17日间一次由冕洞高速流所引发的磁暴所造成的电离层效应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次电离层暴呈现出显着的纬度效应,∫?F2和TEC等参量显示在磁暴主相期间对称分布的强正暴效应中心在磁纬±30°~±40°,且持续时间超过12 h.负暴效应被限制在中高纬地区,在磁暴进入恢复相时,开始向低纬渗透,且具有明显的地方时效应.TIMIED卫星测量的∑[O/N2]显示磁暴发生后,暴时环流使得中低纬地区的∑[O/N2]有大幅增加,而中高纬地区则显着下降.通过对hmF2的分析发现磁暴主相期间,有磁层电场向中低纬地区穿透,且持续时间较长为1~3 h.因此这次强正暴效应可能是由风场、电场和化学成分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的.这次磁暴造成的电离层暴响应非常复杂,对造成各种正负暴的物理和化学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朱正平,宁百齐,万卫星,赵必强,王敏[4](2007)在《2006年4月13~17日西太平洋地区电离层暴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西太平洋地区的15个电离层台站的测高仪数据和国际GPS服务中心IGS36个站提供的TEC数据,以及由美国喷气推进动力学实验室提供的Jason-1TEC数据对2006年4月13~17日间一次由冕洞高速流所引发的磁暴所造成的电离层效应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次电离层暴呈现出显着的纬度效应,foF2和TEC等参量显示在磁暴主相期间对称分布的强正暴效应中心在磁纬±30°~±40°,且持续时间超过12h.负暴效应被限制在中高纬地区,在磁暴进入恢复相时,开始向低纬渗透,且具有明显的地方时效应.TIMIED卫星测量的Σ[O/N2]显示磁暴发生后,暴时环流使得中低纬地区的Σ[O/N2]有大幅增加,而中高纬地区则显着下降.通过对hmF2的分析发现磁暴主相期间,有磁层电场向中低纬地区穿透,且持续时间较长为1~3h.因此这次强正暴效应可能是由风场、电场和化学成分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的.这次磁暴造成的电离层暴响应非常复杂,对造成各种正负暴的物理和化学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王霄,史建魁,武顺智,甄卫民,陈丽,O.M.Pirog,G.A.Zherebtsov[5](2007)在《海南地区电离层漂移对F10.7响应的分析研究》文中提出根据海南地区2002年3月2004年3月期间的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观测数据,分析了东亚低纬地区(海南)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对太阳F10.7指数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1)F10.7指数的强弱对垂直漂移速度的影响在春秋季最大,夏季次之,冬季影响较小;一天中又以日出日落附近影响最为显着,夜间次之,日间最小。(2)F10.7指数强弱对经向漂移没有显着的影响。(3)晚间东向漂移随F10.7增大而增强,日间F10.7弱时有强的西向漂移。(4)与赤道地区(Jicamarca站)相比较,东亚低纬度地区电离层漂移对F10.7的响应有着较大的差异。

胡连欢[6](2007)在《三亚和武汉电离层闪烁测量与模式预测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电离层闪烁是当无线电波穿越电离层传播时由于电离层电子密度起伏引起的信号幅度、相位和到达角的快速变化现象。电离层闪烁主要发生在地球磁赤道地区和极区,并随地方时、季节和太阳活动等而变化。电离层闪烁不仅携带着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物理信息,而且会对卫星通信和导航系统的性能产生影响:幅度闪烁导致信号衰落,将产生误码;快速的相位闪烁会使接收机失锁,从而影响通信卫星和导航接收机的正常工作。随着全球范围内卫星导航和通信系统的广泛应用,对空间环境特别是电离层闪烁的监测和预测已成了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利用GPS卫星信号穿越电离层传播时携带的电离层不规则结构信息来进行电离层闪烁探测,是监测电离层闪烁的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在2002和2004年,我们分别在武汉和三亚建立了GPS电离层闪烁监测与分析系统,对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闪烁进行连续观测,已积累了数年的观测数据。利用现有观测数据、结合电波闪烁理论进行电离层闪烁预测是当前电离层闪烁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国际上已有数种电离层闪烁模式,但这些模式均缺乏中国地区电离层闪烁实际观测数据的支持,模式的预测精度也尚未进行比较。本文的工作采用全球电离层闪烁模式GISM,结合中国地区观测数据开展对比分析,给出GISM模式在中国地区的适用性和精度。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离层闪烁探测和预测的基本原理,接着给出了我们观测使用的电离层闪烁实时监测与分析系统。在描述GISM模式的工作原理、实现以及应用之后,利用三亚和武汉电离层闪烁监测数据与GISM模式预测结果,对比分析了幅度闪烁指数和相位闪烁指数的季节变化、日变化和空间分布,给出了该模式在我国中低纬地区的适用性。对于我国南部,GISM模式能较好给出电离层幅度闪烁的季节变化、日变化和空间分布。对于季节变化,闪烁都是在分点季节较强,但在弱闪烁条件下模式值有较大程度的高估;在强闪烁条件下有一定程度的低估;在中等强度闪烁条件下与观测结果较为相符。对于日变化,观测到的闪烁起始时间和发生率达到最大值时间较模式早1个小时左右,而闪烁结束时间基本相同。空间分布上符合程度较高,幅度闪烁发生的比例随着仰角的增大而降低,大部分的闪烁发生在较为集中的一个方位角范围内,反映出闪烁发生率随纬度变化的特性。对于我国南部赤道异常区的电离层相位闪烁,模式结果与观测结果有较大的偏差。观测到三亚地区相位闪烁在2004年冬季较强,而模式预测在两分点季节较强。日变化上,观测的相位闪烁在从日落前到日出后都有发生,21:00达到最大值,而模式预测的闪烁只发生在22:00到0:00之间,发生率最大值要晚1个小时左右。模式预测的相位闪烁有明显随仰角增大而降低的趋势,且相位闪烁集中发生在方位角110°? 240°之间,表现出很强的纬度效应,而观测的结果随仰角和方位角的变化并没有那样显着。对于我国中部的幅度闪烁指数,模式能够反映出武汉地区幅度闪烁在2002年秋分和2003年春分季节最强的特性,但是预测的闪烁起始时刻较晚,结束较早,有明显的发生率最大值,而观测表明闪烁没有很明显的发生率最大值。预测的闪烁发生在一个较小的仰角和方位角内,而观测到的闪烁并没有在某一个角度范围内占有明显优势。对我国中部的相位闪烁指数的预测状况类似于幅度闪烁指数的预测,能预测出闪烁最强的季节,但是对于闪烁的日变化和空间分布的预测,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偏差。总体上,GISM模式在我国南部地区的适用性高于中部地区,对幅度闪烁指数的预测结果大大高于相位闪烁指数的结果。文中也对GISM在我国低纬和中低纬地区适用性状况的原因作了分析,实际观测数据长度有限、模式中未考虑地磁活动对电离层闪烁的影响和缺乏东亚地区电离层闪烁观测数据的支持是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朱正平[7](2006)在《电离层垂直探测中的观测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介绍电离层垂直探测方法历史演变的基础上,综合各种现代电离层数字测高仪的特点和方法,以CADI数字测高仪为硬件平台,自主研制完成了数字测高仪系统控制和处理程序,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成功几种电离层垂直探测中的观测模式,应用这些观测模式开展了实际观测以及数据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的观测模式大大提高了CADI数字测高仪的观测能力和性能,对于研究电离层运动和精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详细介绍了CADI数字测高仪的硬件设计、体系结构、系统端口和软件模式,在此基础上,以可视化、多任务、网络化及安全性见长的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为程序运行环境,研制了新的CADI数字测高仪实时控制和处理系统程序。主要包括:用于系统检验和调试的CADITEST2K应用程序,用于模式运行和数据采集的CADIRUN2K应用程序,用于脱机显示和数据分析处理的CADIPLOT2K应用程序,以及用于模式定义文件生成功能的CADIDEFGEN应用程序等。这些程序的研制成功大大提升了CADI数字测高仪的功能、可操作性与易用性。例如,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多任务,使系统控制,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显示等不同功能的任务可同时进行,满足了系统实时性要求;使用多进程,实现了频高图实时自动标定,数据的网上实时传输与发布,系统的远程控制等功能,使其达到了现代数字测高仪的先进水平;此外,系统还具有原始数据的存储功能,可根据需要进行事后脱机分析处理,以满足对电离层观测研究的特殊要求。其次,基于CADI数字测高仪灵巧的硬件设计,优秀的操作系统,在自主研制的系统实时控制与处理程序基础上,开发实现了几种电离层垂直探测中新的观测模式。利用相位随时间变化可实时获取高时间分辩率、高精度的多普勒频高图,实现了高精度的实时扰动观测模式,这种模式的实现使得获取的频高图中每个点频的多普勒频移测量精度优于0.1Hz,完全满足电离层扰动观测需要;通过发射频率相差一固定值的两个高频脉冲信号,测量回波信号的相位差,可以获取高精度虚高,利用这一探测原理,实现了电离层虚高的高精度测量模式,这种模式的实现使得电离层虚高测量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由6 km提高到约200米,能够满足对电离层精细结构以及小尺度扰动的观测研究需要;利用数字测高仪接收机的扫频接收功能,通过测量来自空间的各种高频无线电信号和干扰,经过信号的分析处理,可获得干扰重心频率等参数,实现了电离层的被动接收模式。利用该模式得到的干扰重心频率参数与电离层特征参数之一的F2层临界频率foF2的相关系数达到0.84以上。此外,被动接收模式也可获得空间干扰信号能量随时间和频率的分布,以实时监测短波段干扰情况。总之,这一模式的实现为探索研究电离层无源探测方法和技术提供了平台。最后,使用新研制的CADI数字测高仪系统控制、数据实时采集分析处理显示程序,在北京观测站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连续观测。通过系统的频高图工作模式下所获取的电离层特征参数观测数据,在2006年4月份的一个月间,观察到了三次大的磁暴事件。利用记录的频高图数据,通过参数标定和信息提取,对这三次磁暴事件中的一次事件(2006年4月13日至17日间发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电离层暴时特性分析研究。为了研究磁暴引起的电离层扰动和时空变化特性,我们还利用东亚地区其他14个电离层垂测站的电离层数据和国际GPS服务中心IGS 36个站提供的TEC数据,以及由美国喷气推进动力学实验室提供的Jason-1 TEC数据,对这次磁暴引起的电离层暴效应和电离层扰动及其传播进行细致分析,并对有关效应可能的物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栾晓莉[8](2005)在《电离层F层等效风场的气候学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电离层F 层高度上中性风和电场对热层-电离层形态结构和动力学、电动力学过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中性风场和电场的观测信息主要来自于Fabry-Perot 干涉仪(FPI)、非相干雷达(ISR)以及卫星等非常有限的手段。等效风场是中性风和电场共同对电离层等离子体作用的结果,包含中性风和电场信息。等效风场可从电离层特性参量,如电离层F 层最大电子浓度(临界频率)以及其所在高度(峰高)间接获取,这对弥补中性风场和电场的观测手段不足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现代电离层测高仪已具备24 小时常规观测和全球台网分布的特点,并可通过互连网实现观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因此探索从测高仪观测特性参量中提取等效风场的方法还对空间天气的研究与预报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我们提出的一种利用电离层特性参量获取F 层峰值高度附近中性风/电场信息的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电离层F 层垂直等效风场变化特征,包括中低纬地区武汉站(30.6oN,114.4oE)和东经120o-150o经度链上十几个台站(地磁纬度50?S-50?N)上空的等效风场的气候学特征,重点讨论了等效风场的纬度变化趋势受地方时、季节、太阳活动等不同时间尺度因素的影响,并统计分析了全球范围内等效风场幅度和相位与太阳活动相关性及其对季节和纬度等的依赖关系。我们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1、等效风场具有显着的地方时和季节变化规律。在中低纬区域(地磁纬度),等效风场白天垂直向下,夜间垂直向上;而在赤道区域则白天向上,夜间向下。在中低纬地区,等效风场夜间速度在午夜之后时段相对较大,而白天则在正午之前时段相对较大。在武汉地区,等效风场在午夜过后具有与Arecibo 站(18.3oN, 293.3oE)相似的凌晨凹陷现象。垂直等效风场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如在武汉地区春季的等效风场速度明显小于其它季节;120o-150oE 经度链上夏季白天的等效风场随纬度增加而增大,而冬季白天的极值主要出现在地磁30-40o区域。2、地磁纬度和磁倾角对等效风场具有调控作用,并且在不同地磁纬度范围等效风场的方向和速度大小均不相同。等效风场对地磁纬度或磁倾角的依赖决定了电场引起的垂直漂移和中性经向风对等效风场的贡献。例如武汉地区垂直

王霄[9](2004)在《低纬(海南)地区电离层变化和扰动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观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地磁活动和太阳活动条件下低纬电离层的变化和扰动特性,包括海南电离层各分层的参数变化和扰动特性,电离层漂移的变化特性,并与低纬度地区其他台站进行了对比分析,还对暴时东亚地区高中纬度地区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电离层扰动从高纬到低纬的响应过程。特别是采用扣除中性风的方法,研究了海南地区电场的变化特性,并对海南地区的漂移变化因素进行了分析。 本文较为系统地给出了海南地区电离层的参数变化特征,特别是得到了一些暴时与以往不同的季节特性;第一次给出了海南地区的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特征,发现等离子体漂移暴时扰动在三个方向上有内在的联系,得到了电场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还表明海南电离层的半厚指数和形状参数等与国际参考电离层IRI-2001存在很大差别;通过对强磁扰动事件期间的参数变化特性分析发现,在磁暴恢复相期间海南地区电离层底部存在一个电子密度非常大的高密度区,高密度区底部电子密度梯度随高度急剧增加,该区域的水平尺度可达100公里以上时间尺度约为2小时,连续出现过三次,这是一个在海南从来未发现的新现象;研究还发现了暴时东亚地区电离层扰动会出现高低纬负相而中纬正相的现象。 上述新结果对于认识低纬电离层特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于电离层预报模型的建立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鲁芳[10](2004)在《电离层暴与行扰的GPS台网监测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分布在武汉、安陆、荆州三地的GPS接收机组成的局域GPS台网的观测数据和位于武汉大学校园内的GPS卫星电波闪烁监测站数据,着重考察了两次强烈磁暴期间电离层暴和行进式电离层扰动特征。此外,还对单站GPS卫星L-波段电波闪烁监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其成果如下: 1、设计了一套GPS台网TEC观测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和从台网观测数据估算TID传播参量的专用算法。其中研究得到的消除不同接收机之间的系统误差的方法效果明显,有所创新。 2、对发生在2001年3月31日和4月11日的两个大磁暴期间的电离层暴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3月31日电离层TEC的响应整体表现为正暴相。2001年4月11日电离层TEC的响应表现为主相期间正暴相和负暴相交替出现的特征;恢复相期间以负暴相为主。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电离层暴的形态学特征和空间天气预测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3、依据GPS台网观测数据,运用本文给出的电离层行扰分析方法,研究了发生在上述两个大磁暴主相期间的电离层行扰现象。结果表明,这两个大磁暴主相期间均出现从极区向赤道传播的TID,扰动的平均幅度超过1016el./m2,平均水平相速度分别为360±58m/s和371±37m/s,平均水平波长分别为860km和959km,扰动主周期在37~41min之间,水平传播方位角为184.8°±8.2°和185.6°±0.4°。 4、利用单站GPS闪烁监测系统,分析了发生于2003年的三次闪烁事件,分析结果发现,在地方时午夜前后,出现中等强度电波闪烁和较强闪烁的同时,都伴随有TEC波状扰动出现,这表明不同尺度电离层不规则结构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二、电离层峰区的等离子体漂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离层峰区的等离子体漂移(论文提纲范文)

(1)低纬(海南)地区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离层理论研究
        1.1.1 电离层结构和光化学过程
        1.1.2 电离层动力学过程
        1.1.3 电离层异常和不规则体
    1.2 电离层探测研究
        1.2.1 电离层风场探测
        1.2.2 电离层电场探测
    1.3 本文涉及的仪器和数据
        1.3.1 地基设备概述
        1.3.2 SWARM卫星设备
        1.3.3 模型数据概述
    1.4 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国内外研究
    1.5 电离层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近磁静日海南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特性研究
    2.1 数据和方法
    2.2 海南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2.3 海南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的动力学研究
        2.3.1 高低年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对比研究
        2.3.2 高低年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动力学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磁扰期间海南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特性研究
    3.1 数据和方法
    3.2 海南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对地磁活动的响应
    3.3 海南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与地磁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海南地区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对比研究
    4.1 数据和方法
    4.2 基于卫星和地基观测的等离子体块事件研究
    4.3 基于卫星和地基观测的等离子体漂移统计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1.1 近磁静日海南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特性研究
        5.1.2 磁扰期间海南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特性研究
        5.1.3 海南地区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对比研究
    5.2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5.3 进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及拟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2)Millstone地区垂直等效风场的气候学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计算方法
3 数据选取与分类
4 结果与讨论
5 结论

(4)2006年4月13~17日西太平洋地区电离层暴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观测结果和分析
    2.1 太阳及行星际空间地磁环境
    2.2 东亚-澳大利亚测高仪台网监测暴时电离层大尺度变化
    2.3 GPS台网和Topex卫星联合监测暴时电离层大尺度变化
3 结果和讨论

(5)海南地区电离层漂移对F10.7响应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数据及分析方法
3 数据分析结果
    3.1 垂直方向等离子体漂移
    3.2 经向等离子体漂移
    3.3 纬向等离子体漂移
    3.4 与赤道地区Jicamarca的比较
4 结论

(6)三亚和武汉电离层闪烁测量与模式预测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电离层概述
    1.2 电离层无线电探测
        1.2.1 电离层无线电探测的历史和现状
        1.2.2 电离层无线电探测技术
    1.3 GPS 在电离层闪烁探测中的应用
    1.4 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电离层闪烁GPS 探测
    2.1 电离层不规则结构与电波闪烁
        2.1.1 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产生机制
        2.1.2 电离层电波闪烁的基本概念
        2.1.3 电离层闪烁的研究意义及概况
    2.2 电离层闪烁理论和测量原理
        2.2.1 麦克斯韦方程组
        2.2.2 电离层闪烁理论的基本方程
        2.2.3 电波闪烁的相位屏理论
        2.2.4 无线电波的统计特性
    2.3 GPS 电离层闪烁的测量原理
        2.3.1 GPS 电离层闪烁测量系统原理
        2.3.2 电离层闪烁指数的分析计算方法
    2.4 电离层闪烁实时测量与分析系统
    2.5 小结
第三章 电离层闪烁模式及其预测
    3.1 各类电离层闪烁模式
    3.2 GISM 模式工作原理
        3.2.1 电离层不均匀性特征
        3.2.2 电波传播模式
    3.3 GISM 模式的实现和应用
        3.3.1G GISM 模式的实现
        3.3.2G GISM 模式的应用
    3.4 小结
第四章 三亚地区电离层闪烁观测与GISM 模式预测的比较
    4.1 数据概况和数据选取
    4.2 幅度闪烁指数的对比
    4.3 相位闪烁指数的对比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武汉地区电离层闪烁观测与GISM 模式预测的比较
    5.1 数据概况和数据选取
    5.2 幅度闪烁指数的对比
    5.3 相位闪烁指数的对比
    5.4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学术论文完成情况
致谢

(7)电离层垂直探测中的观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节 前言
    1.1 电离层无线电探测历史回顾
    1.2 电离层无线电探测方法与技术
        1.2.1 地面无线电探测方法
        1.2.2 卫星无线电探测方法
    1.3 电离层垂直探测的基本原理
    1.4 电离层测高仪简介
    1.5 本文工作的动机和主要内容
第二节 电离层数字测高仪实时控制和处理程序研制
    2.1 引言
    2.2 CADI 数字测高仪的硬件结构特点
        2.2.1 DDS 组件特性和功能
        2.2.2 RCVR 组件特性和功能
        2.2.3 发射功率放大器组件特性及功能
        2.2.4 PC 机系统及相关软件功能
        2.2.5 CADI 数字测高仪中的脉冲压缩技术
        2.2.6 CADI 数字测高仪中的探测参量
        2.2.6.1 幅度和相位
        2.2.6.2 虚高
        2.2.6.3 多普勒频移
        2.2.6.4 到达角
    2.3 CADI 数字测高仪 WINDOWS 实时控制处理程序特点
        2.3.1 CADI 数字测高仪实时控制处理程序工作模式
        2.3.2 CADI 数字测高仪实时控制处理程序中多线程技术
        2.3.3 CADI 数字测高仪的驱动程序模型WDM
    2.4 CADI 数字测高仪 WINDOWS 实时控制处理程序实现
        2.4.1 系统主从控制器微程序
        2.4.2 CADITEST2K 应用程序
        2.4.3 CADIRUN2K 应用程序
        2.4.4 CADIPLOT2K 应用程序
        2.4.5 CADIDEFGEN 应用程序
    2.5 小结
第三节 电离层垂直探测中扰动观测模式
    3.1 引言
    3.2 高精度多普勒频高图的获取
    3.3 电离层扰动观测模式及初步观测结果
        3.3.1 电离层扰动观测模式
        3.3.2 初步观测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四节 电离层虚高的高精度测量模式
    4.1 引言
    4.2 基于相位的虚高测量原理和精度
        4.2.1 测量原理
        4.2.2 测量精度分析
    4.3 高精度电离层虚高观测模式实现
    4.4 观测实例与分析
    4.5 小结
第五节 电离层垂直探测中被动接收模式
    5.1 引言
    5.2 CADI 数字测高仪被动接收模式
    5.3 被动接收模式的数据处理方法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小结
第六节 电离层数字测高仪对电离层暴的观测研究
    6.1 引言
    6.2 暴时太阳及行星际空间地磁环境
    6.3 东亚-澳大利亚测高仪台网监测暴时电离层大尺度变化
    6.4 GPS 台网和 Topex 卫星联合监测暴时电离层大尺度变化
    6.5 结果与讨论
第七节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学术论文完成情况
致谢

(8)电离层F层等效风场的气候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节 绪论
    1.1 电离层动力学过程及其对电离层的影响
        1.1.1 电离层中的主要动力学过程
        1.1.2 动力学因素对不同纬度电离层的影响
    1.2 中性风场与电场的观测手段以及相关经验模式
    1.3 中性风场/电场漂移研究的进展
    1.4 本文工作的目的
第二节 利用电离层特性参量推求 F 层等效风场的方法介绍
    2.1 等效风场的研究历史
    2.2 传统伺服方法及方程
    2.3 改进的伺服方法
    2.4 我们的方法介绍
        2.4.1 我们方法的推导
        2.4.2 我们的方法与观测手段的对比
        2.4.3 方法应用于赤道站的初步讨论
    2.5 推求等效风场相关电离层参量的获取
    2.6 获取等效风场的误差来源及讨论
        2.6.1 等效风场计算的误差来源
        2.6.2 相关参数取值的影响
        1、伺服常数取值的影响
        2、离子-中性碰撞频率取值的影响
        3、顶部剖面假设的影响
    2.7 小结
第三节 武汉地区垂直等效风场特征
    3.1 等效风场周日变化
    3.2 等效风场季节变化
        3.2.1 数据选取与季节划分
        3.2.2 结果与讨论
        3.2.3 等效风场与经验模式结果的比较
    3.3 等效风场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
    3.4 小结
第四节 120°-150°E 经度链上等效风场的气候学特征
    4.1 前言
    4.2 数据选取与分析方法
    4.3 分析结果
        4.3.1 平均等效风场的周日变化
        4.3.2 南北半球等效风场的对称性
        4.3.3 等效风场纬度依赖性和太阳周期变化
        4.3.4 等效风场的纬度梯度
        4.3.5 等效风场的潮汐分量
    4.4 比较与讨论
        4.4.1 与经验模式计算等效风场比较
        4.4.2 与相关风场气候学研究结果的对比
    4.5 小结
第五节 全球等效风场太阳周期变化特征的统计分析
    5.1 研究背景
    5.2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5.3 统计分析结果
        5.3.1 台站个例分析
        5.3.2 周日幅度和相位的太阳活动依赖性
        5.3.3 半日幅度和相位的太阳活动依赖性
        5.3.4 日均值随太阳活动的变化趋势
    5.4 讨论与对比
        5.4.1 离子曳力的影响
        5.4.2 关于日均值太阳周期变化的讨论
        5.4.3 台站地理位置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节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论文
致谢

(9)低纬(海南)地区电离层变化和扰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电离层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电离层背景及扰动介绍
    2.1 电离层背景
        2.1.1 电离层基本结构
        2.1.2 基本光化学过程
        2.1.3 动力学过程
        2.1.4 电动力学过程(或电磁学过程)
    2.2 电离层中的异常现象、不规则结构和扰动
        2.2.1 电离层中的异常现象和不规则结构
        2.2.2 太阳耀斑和日冕质量抛射
        2.2.3 行星际扰动和磁(亚)暴
        2.2.4 电离层扰动
    2.3 地磁参数及太阳活动指数
    2.4 电离层参数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电离层探测、DPS-4简介及其数据格式与处理
    3.1 电离层探测简介
        3.1.1 地基探测
        3.1.2 天基探测
    3.2 DPS-4型电离层测高仪简介
    3.3 DPS-4探测原理及工作模式
        3.3.1 DPS-4探测原理
        3.3.2 DPS-4工作模式
    3.4 DPS-4数据格式及处理方法
        3.4.1 电离图的数据格式及其处理方法
        3.4.2 漂移数据格式及其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宁静时海南地区的电离层特征
    4.1 海南地区的电离层形态特征和不规则结构
        4.1.1 分层特性
        4.1.2 海南地区的电离层异常
    4.2 宁静时海南地区电离层参数的变化特征
        4.2.1 宁静时F2层临界频率(foF2)的变化特征
        4.2.2 宁静时F2层峰值高度(hmF2)的变化特征
        4.2.3 宁静时F层最低虚高(h’F)的变化特征
        4.2.4 宁静时F2层厚度参数(BO)的变化特征
        4.2.5 宁静时F2层形状参数B1的变化特征
        4.2.6 宁静时电离层一次回波的最低频率(fmin)的变化特征
        4.2.7 宁静时扩散F指数(fxl)的变化特征
        4.2.8 宁静时的TEC变化特征
    4.3 宁静时海南地区的电离层参数和国际参考电离层IRI-2001的比较分析
        4.3.1 F2层临界频率foF2
        4.3.2 F2层峰值高度hmF2
        4.3.3 F2层厚度参数BO
        4.3.4 F2层形状参数B1
        4.3.5 结果讨论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宁静时海南地区的电离层漂移特征
    5.1 DPS-4型电离层探测仪的漂移探测
    5.2 宁静时海南地区的电离层漂移特征
        5.2.1 宁静时海南地区电离层漂移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征
        5.2.2 宁静时海南地区电离层漂移水平方向的变化特征
        5.2.3 宁静时海南地区电离层漂移在不同太阳活动条件下的季节变化特征
    5.3 海南地区电离层漂移与Jicamarca地区电离层漂移的比较分析
    5.4 海南地区电离层漂移观测与国际参考电离层IRI-2001的比较分析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海南地区电离层对磁暴的响应
    6.1 磁暴的定义和分类
    6.2 事件的选取
    6.3 电离层参数对磁暴的响应
        6.3.1 F2层临界频率(foF2)
        6.3.2 F层最低虚高(h’F)
        6.3.3 F2层电子密度峰值高度(hmF2)
        6.3.4 磁暴期间的不规则结构:散见E层(Es)及扩展F
    6.4 海南地区电离层漂移对磁暴的响应
        6.4.1 垂直漂移速度(Vz)
        6.4.2 经向漂移速度(Vnorth)
        6.4.3 纬向漂移速度(Yeast)
    6.5 特殊个例分析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东亚地区高、低纬电离层对磁暴的响应过程研究
    7.1 台站
    7.2 事件选取
    7.3 事件分析
    7.4 讨论
    7.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低纬地区等离子体漂移影响因素及暴时电动力学分析
    8.1 宁静时电离层垂直等离子体漂移的影响因素
    8.2 宁静时海南地区电离层等离子体垂直漂移影响因素分析
        8.2.1 等离子体扩散作用
        8.2.2 中性风作用
        8.2.3 电场作用
    8.3 海南地区暴时电动力学分析
        8.3.1 磁层对流电场渗透
        8.3.2 暴时扰动发电机效应
        8.3.3 TIDs
    8.4 暴时海南地区等离子体漂移扰动三个分量的关系分析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果与讨论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10)电离层暴与行扰的GPS台网监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电离层概述
    1.1 电离层研究及其意义
    1.2 电离层的形态特点
    1.3 电离层的探测技术
    1.4 电离层行扰和电离层闪烁
    1.5 电离层暴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GPS卫星定位系统
    2.1 GPS系统简介
    2.2 GPS信标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离层TEC的计算方法
    3.1 A-H公式
    3.2 电离层对GPS两种观测量的影响
    3.3 利用差分技术获得TEC
    3.4 高精度绝对TEC的获取
    3.5 垂直TEC的计算
    3.6 GPS测量误差
        3.6.1 硬件仪器偏差
        3.6.2 多路径效应
        3.6.3 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位置的偏差
    3.7 ROT与ROTI指数
    3.8 由GPS数据计算垂直TEC流程图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离层扰动的监测与分析方法
    4.1 GPS观测台网简介
    4.2 电离层暴效应的分析方法
    4.3 电离层扰动分析流程图
    4.4 提取电离层扰动的小波分析反方法
    4.5 扰动信号的滤波处理方法
    4.6 消除卫星运动影响的多普勒方法
    4.7 动态极大熵互谱分析方法
    4.8 TID传播参数的计算方法
    4.9 2001年3月31目的扰动事例与结果分析
    4.10 2001年4月11目的扰动事例与结果分析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离层闪烁的实验概况与数据分析方法
    5.1 电离层闪烁监测系统
    5.2 数据误差修正
    5.3 数据接收及数据处理流程
    5.4 电离层闪烁的分析方法
        5.4.1 振幅闪烁指数
        5.4.2 相位闪烁指数
        5.4.3 闪烁功率谱的分析方法
    5.5 电离层闪烁的计算实例与结果分析
        5.5.1 2003年5月24目的闪烁现象
        5.5.2 2003年7月7目的闪烁现象
        5.5.3 2003年9月13日的闪烁现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电离层峰区的等离子体漂移(论文参考文献)

  • [1]低纬(海南)地区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特性研究[D]. 洪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19(08)
  • [2]Millstone地区垂直等效风场的气候学变化[J]. 文坤杰,刘立波,万卫星,宁百齐. 空间科学学报, 2009(06)
  • [3]2006年4月13~17日西太平洋地区电离层暴时特性研究[A]. 朱正平,宁百齐,万卫星,赵必强,王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一卷), 2008
  • [4]2006年4月13~17日西太平洋地区电离层暴时特性研究[J]. 朱正平,宁百齐,万卫星,赵必强,王敏. 地球物理学报, 2007(04)
  • [5]海南地区电离层漂移对F10.7响应的分析研究[J]. 王霄,史建魁,武顺智,甄卫民,陈丽,O.M.Pirog,G.A.Zherebtsov. 电波科学学报, 2007(03)
  • [6]三亚和武汉电离层闪烁测量与模式预测的比较分析[D]. 胡连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07(06)
  • [7]电离层垂直探测中的观测模式研究[D]. 朱正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06(09)
  • [8]电离层F层等效风场的气候学特征[D]. 栾晓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05(08)
  • [9]低纬(海南)地区电离层变化和扰动特性研究[D]. 王霄.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04(03)
  • [10]电离层暴与行扰的GPS台网监测与分析[D]. 鲁芳. 武汉大学, 2004(04)

标签:;  ;  ;  

电离层峰区的等离子体漂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