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治水稻螟虫常用农药对鱼、虾、蟹室内安全性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戴德江,林荣华,沈瑶,沈颖,王华弟,宗伏霖[1](2017)在《加强三唑磷风险管控的对策措施及建议》文中研究说明三唑磷在我国大量推广应用已有20多年,因其使用而导致的残留超标、水生物毒性、害虫抗药性及再猖獗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亟待进行登记再评价,落实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本文概述了三唑磷的基本特性和全国三唑磷登记、生产、销售情况,分析了三唑磷在使用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当前三唑磷生产和出口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三唑磷安全风险管理的对策措施。
彭昌家,白体坤,丁攀,冯礼斌,尹怀中,傅中渝[2](2015)在《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效果及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以1代二化螟和2代二化螟为靶标,对新型邻氨基苯甲二酰胺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和化学农药毒死蜱防治水稻二化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阿维菌素1.8%乳油和毒死蜱40%乳油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高,持效期长,能有效控制水稻二化螟的为害。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3种处理、阿维菌素1.8%乳油和毒死蜱40%乳油防治1代二化螟,药后36 d保苗效果分别达84.2%100.0%、90.1%和92.1%,杀虫效果分别达84.6%100.0%、90.7%和93.8%;防治2代二化螟,药后30 d白穗率分别控制在0.2%1.4%、0.8%和0.7%,受虫害株率控制在0.4%2.2%、1.1%和0.9%,防效可达82.4%97.6%、90.2%91.2%和91.4%92.8%。能有效起到保苗、保穗、增加粒数和粒重,促进增产增收的作用。实产比清水(CK)分别增产9.7%12.3%、10.9%和11.2%,均达极显着水平,增收1 719.191 998.22、1 956.52和2 057.83元。
余丽娟[3](2013)在《吡唑类农药化合物的合成和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三部分的工作:1、GABA受体的配体(Ro7-1986/1)和洗脱剂氟西泮的合成;2、吡唑类农药小分子的多样性合成;3、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一、GABA受体的配体(Ro7-1986/1)和洗脱剂氟西泮的合成GABA受体不仅是医药开发的作用靶标,也是农药杀虫剂的作用靶标。通过文献调研可知,Ro7-1986/1是GABA受体的特异性结合配体。为了分离纯化GABA受体,本论文合成了GABA受体的配体Ro7-1986/1和洗脱剂氟西泮,并对反应过程中各步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将配体(Ro7-1986/1)的产率由文献中报道的30.8%提高到42.6%。二、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吡唑类化合物是农药杀虫剂的重要中间体,它们的衍生物在开发新农药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氟虫腈是作用于GABA受体氯离子通道的高效吡唑类杀虫剂。本论文根据氟虫腈的结构特征,设计并合成了3个含吡唑杂环的新型化合物,主要探索了合成吡唑类化合物的三条合成路线,通过分析比较得到较优的合成路线:运用双键转位的机理,直接将腙类化合物与1,3-二羰基类化合物反应得到吡唑类产物。此方法具有反应操作简便、无需分离中间体、产率高等优点。此外,本论文首次用催化氢化的方法,将由两个芳香基所取代的甲基腙还原为对应的肼类化合物。三、磺酸盐类农药助剂的合成及其性能分析。磺酸盐类化合物是在农药制剂中应用较广泛的表面活性剂,为了进一步开发磺酸盐类农药助剂,本论文探索了以烯烃加成法,经烯丙基化、磺化两步反应合成脂肪醇醚丙撑磺酸钠的最佳工艺条件。资源丰富的氯丙烯为反应原料,与长链脂肪醇缩合得到中间体烯丙基醚,然后与亚硫酸氢钠加成得到目标产物。此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容易工业化生产。使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鉴定,确证了所合成的化合物结构正确,并测试了产物的表面(界面)性能以及应用性能(润湿、泡沫)。然后将其作为润湿剂应用在三嗪类除草剂水分散颗粒剂中,结果表明,自制的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制备的水分散颗粒剂在悬浮率,润湿时间及热贮稳定性等方面与市售terwet1004相当,证实此类磺酸盐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郭震[4](2011)在《水稻二化螟卵寄生蜂的采集、鉴定及田间种群动态监测》文中研究表明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是吉林省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常发性害虫。化学农药仍是目前唯一可选择的防治手段。由于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引起环境污染、杀伤天敌、害虫产生抗药性等问题。鉴于该地区水稻害虫种类的相对单一,一旦筛选到本地的优势天敌种类,容易推广“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进而有效控制水稻二化螟的发生和危害。本研究通过对水稻二化螟卵寄生蜂的采集、鉴定以及田间种群动态监测,初步确定本地水稻螟虫卵寄生蜂自然种群种类和田间发生种群动态变化规律,为本地水稻二化螟生物防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二化螟卵寄生蜂结合赤眼蜂雄性外生殖器形态鉴定以及ITS2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首次发现吉林省存在寄生二化螟的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自然种群,此外,还发现寄生二化螟的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和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自然种群。此外,还发现一种寄生二化螟的黑卵蜂(Telenomus)新种。2、成功设计一对稻螟赤眼蜂特异性引物特异性引物上游(Tjapf):5’-ATCATTCGTGGAGAGTTCGCGTGT-3’,5’端起始位置为157bp, DNA解链温度64.8℃;下游(Tjapr):5’-GCAAAGCTCTCCTCTTCCCGTAAT-3’,3起始位置为389bp, DNA解链温度62.4℃,产物大小256bp。经验证,其特异性较强,能有效地利用于赤眼蜂田间自然种群的监测。3、水稻二化螟卵寄生蜂田间自然种群发生动态田间通过人工接种二化螟卵共诱集到卵寄生蜂1673头,其中稻螟赤眼蜂1224头,螟黄赤眼蜂393头,松毛虫赤眼蜂14头,玉米螟赤眼蜂21头;黑卵蜂21头。本地二化螟卵寄生蜂始发于7月初,发生期历时2个月之久。各种寄生蜂的发生量和发生时期差异较大,其中稻螟赤眼蜂发生期最早,发生量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为优势卵寄生蜂,其次为螟黄赤眼蜂。
葛前建[5](2011)在《含吡唑杂环二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些高毒农药的长期使用,带来了环境生态变化和害虫耐药性等问题。研发高效、广谱、低毒、安全的新农药一直受到人们广泛重视。氟虫腈和氯虫酰胺是两种作用机制独特的高效杀虫剂。本文根据二者的结构特征,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设计并合成了16个含吡唑杂环新型二酰胺类化合物,如下图所示: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通过了IR,1H NMR和HRMS表征,其中目标化合物3h的结构经X-单晶衍射进一步确认。对得到的新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0mg/L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粘虫和苜蓿蚜有较强致死活性:化合物3f对粘虫致死率为100%,化合物3n对苜蓿芽致死率为80%;在100mg/L浓度下绝大部分化合物对茶尺蠖幼虫具有拒食作用,经化合物3e处理,茶尺蠖幼虫48h取食面积仅为9%(对照组取食面积100%),死亡率达60%,72h死亡率达80%。为了更有效率地发现高活性化合物,引入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Discovery Studio 2.5来预测和指导分子设计。以21个鱼尼汀受体激活剂的结构和活性值信息为基础,分别定性和定量计算、优化了药效团模型,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并对进一步的结构优化给出了指导:在吡唑环4位引入氢键受体,如氮、氧、硫等原子,预测杀虫活性将大幅提高。总之,合成的新型含吡唑杂环二酰胺类化合物表现出了较强的杀虫活性,而3D-QSAR研究将对该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结构优化提供帮助。
胡君[6](2010)在《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对呋喃虫酰肼的抗性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表明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长江流域稻区的重要钻蛀性害虫之一,可为害水稻形成枯心、白穗、枯孕穗等。上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地区暴发为害难防治,严重阻碍了水稻的稳产与高产,目前主要依靠化学防治。针对二化螟对多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问题,于2008-2009年监测了我国苏、浙、湘、鄂、川、皖及豫等7省共17个二化螟种群对几种主要杀虫剂的抗性发展变化,为抗性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我们对创新杀虫剂呋喃虫酰肼进行了室内抗性筛选,明确其在室内的抗性发展动态,评估其抗性风险,为指导田间用药提供理论依据。2008-2009年采用四龄幼虫点滴法对苏、浙、鄂、川、皖及豫等7省共17个二化螟种群进行抗药性监测,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稻区二化螟对杀虫剂的抗性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高抗区浙江南部的苍南、瑞安、江山二化螟种群对上世纪70-90年代广泛使用的沙蚕毒素类的杀虫单(RR=43.2-177.0倍)和有机磷类的三唑磷(238.7-728.1倍)、毒死蜱(31.7-57.8倍)均产生了高-极高水平抗性,且对近年来开始广泛使用的氟虫腈(11.2--24.7倍)和阿维菌素(5.9-7.1倍)也已开始产生了中等或低水平抗性;中抗区的安徽庐江、湖南攸县、江苏高淳种群对三唑磷产生极高水平抗性(203.2-379.0倍),对杀虫单(18.3-48.8倍)和毒死蜱(29.8倍)为中等-高水平抗性,对氟虫腈(4.4倍)和阿维菌素(4.1-4.7倍)为敏感性降低;低抗区除江苏仪征种群对毒死蜱(45.2倍)、安徽和县对三唑磷(50.0倍)开始产生高水平抗性外,对其它品种为敏感-中等水平抗性,对氟虫腈和阿维菌素为敏感:敏感区的河南信阳、江苏连云港、四川武胜种群除对个别品种(如杀虫单)为低水平抗性外,对其它大多数品种为敏感-敏感性降低。各地二化螟种群对5种药剂的监测结果与当地的药剂使用情况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抗性分布区域来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指导田间正确用药。以连云港(LYG05)地区种群为起始种群,用呋喃虫酰肼经过室内13代不连续筛选后,与敏感品系相比,计算得出抗性倍数为2.71倍,抗性上升倍数为0.06倍,现实遗传力0.0139。从以上测定结果来看,二化螟对呋喃虫酰肼的抗性发展较慢,因而具有较低抗性风险性。
李兆亮[7](2010)在《转cry1Ab基因粳稻对两种稻飞虱的杀虫剂敏感性和代谢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转cry1Ab基因粳稻(KMD1和KMD2)为材料,评价了其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杀虫剂敏感性及有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1转cry1Ab基因抗虫粳稻对褐飞虱杀虫剂敏感性及代谢酶的影响褐飞虱室内种群分别持续取食KMD1和KMD2不同世代后,对5种杀虫剂(吡虫啉、氟虫腈、阿维菌素、毒死蜱和敌敌畏等)的敏感性与取食对照秀水11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对分别采自KMD1和KMD2上的杭州和富阳田间种群对5种农药的敏感性亦与秀水11上的均无显着差异。在KMD1和KMD2上取食的褐飞虱室内种群以及杭州和富阳田间种群,其体内解毒酶(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靶标酶(乙酰胆碱酯酶)和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活性与取食秀水11的均无显着差异。褐飞虱室内种群以及杭州和富阳田间种群在KMD上取食后体内的Bt蛋白量相对稳定,其中以取食KMD2的相对较高。2转cry1Ab基因抗虫粳稻对褐飞虱氟虫腈抗性及代谢酶的影响褐飞虱氟虫腈抗性品系分别持续取食KMD1和KMD2后对氟虫腈的LD50值及其体内解毒酶、靶标酶和保护酶等活性与取食秀水11上的均无显着差异。褐飞虱抗性品系在不同水稻品系上连续饲养后对氟虫腈敏感性的世代变化与褐飞虱氟虫腈敏感品系的相似。3转cry1Ab基因抗虫粳稻对白背飞虱马拉硫磷抗性及代谢酶的影响白背飞虱马拉硫磷敏感品系分别持续取食KMD1和KMD2后,马拉硫磷的LD50值与取食秀水11上的无显着差异;白背飞虱马拉硫磷抗性品系持续取食KMD1后,马拉硫磷的LD50值与取食秀水11的无显着差异,持续取食KMD2后,马拉硫磷的LD50值则比取食秀水11的显着降低。通过对代谢酶活性的测定发现,除在KMD1和KMD2上分别取食5代的白背飞虱马拉硫磷敏感品系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较秀水11上的显着降低外,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与秀水11上的均无显着性差异;在KMD1和KMD2上取食的抗马拉硫磷品系体内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与秀水11上的均无显着差异。
胡丽华[8](2009)在《以含氮杂环化合物氟虫腈和六氢哒嗪为先导的化学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是立国之本。确保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民生问题。提高粮食亩产量无疑是缓解粮食危机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而如今农业病虫草害几乎遍及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农作物,影响农业稳产、丰产。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更多高效农药,并在强调高活性的同时,更注重安全性,确保人类、环境及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本文分别以含氮杂环化合物氟虫腈(Ⅰ)和六氢哒嗪(Ⅱ)为先导化合物,通过亚结构拼接,将合成氟虫腈的中间体之一5-氨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3-氰基吡唑-4-二硫化物(Ⅲ)(以下简称二硫化物)还原和磷酸酯化得到13个新型氟虫腈硫代磷酸酯衍生物;将六氢哒嗪与取代异氰酸酯(Ⅳ)反应得到N’-取代苯基氨基甲酰基六氢哒嗪衍生物(Ⅴ),通过改变苯环上的取代基、N-酰化和环化,合成了3类13个新型六氢哒嗪衍生物。并对其中3个六氢哒嗪衍生物:1-N’-(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六氢哒嗪(Ⅵ)、1-N’-(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乙酰基六氢哒嗪(Ⅶ)、2-[3-(三氟甲基)苯基]-1,2,4-三唑并[1,2-a]哒嗪-1,3-二酮(Ⅷ)培养了单晶,获得了X-ray衍射结构。对26个新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 mg/L浓度下,11个新型氟虫腈硫代磷酸酯衍生物对孑孓(Culex pipidens pallens)的杀虫活性(24h)均为100%;部分六氢哒嗪衍生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搜集了35个对蚜虫有活性的化合物的结构和活性值信息,利用分子模拟软件Catalyst 4.10产生药效团模型,评价了对蚜虫没有活性的氟虫腈硫代磷酸酯衍生物的结构特点,指导高活性化合物的修饰工作。
杨燕涛[9](2008)在《水稻害虫可持续治理中杀虫剂适用性评述》文中提出水稻在整个生长期中,遭受多种病虫为害,重要的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等。近年来。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形势趋于严峻: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条纹叶枯病在江苏连续几年大流行。并呈继续蔓延之势;稻纵卷叶螟在江苏、浙江等省已多次重发: 褐飞虱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省区连续两年大暴发,防治失策的田块损失惨重。多种病虫害的重
杨燕涛[10](2007)在《水稻害虫可持续治理中杀虫剂适用性评述》文中研究说明从毒性、抗药性、对有益生物的影响等多方面综述了稻田杀虫剂在水稻害虫可持续治理中的适用性并进行了分类。归于适用类的杀虫剂有氟虫腈和毒死蜱;归于混用适用类的有阿维菌素、B.t.制剂、乙酰甲胺磷;归于适用性降低类的有沙蚕毒素类、三唑磷、吡虫啉、氨基甲酸酯类、噻嗪酮;归于不适用类的有高毒农药、拟除虫菊酯类。此外,还评估了有望引入稻田使用的两个杀虫剂:虫酰肼、氟铃脲。
二、防治水稻螟虫常用农药对鱼、虾、蟹室内安全性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治水稻螟虫常用农药对鱼、虾、蟹室内安全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加强三唑磷风险管控的对策措施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三唑磷概况 |
1.1 理化性质 |
1.2 毒理学数据 |
1.3 对环境生物的毒性数据 |
1.4 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数据 |
2 国内外登记情况 |
2.1 国内登记情况 |
2.2 国外登记情况 |
3 三唑磷生产、销售情况调查 |
3.1 三唑磷原药 |
3.2 三唑磷制剂 |
3.3 浙江省三唑磷登记、生产、销售情况 |
4 发现的有关安全风险问题 |
4.1 三唑磷残留易超标 |
4.2 对水生生物毒性高 |
4.3 引起稻飞虱再猖獗发生 |
4.4 对螟虫的抗性 |
5 加强三唑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风险监测 |
5.2 加强登记管理 |
5.3 加强执法监管 |
5.4 加强技术指导 |
(2)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效果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3)吡唑类农药化合物的合成和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GABA受体的配体(Ro7-1986/1)和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
1.1 绪论 |
1.1.1 GABA受体概况 |
1.1.2 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GABA受体 |
1.1.3 GABA受体的小分子配体的发展过程 |
1.1.4 氟虫腈的简介 |
1.1.5 吡唑衍生物的发展 |
1.1.6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1.6.1 研究目的 |
1.1.6.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实验材料 |
1.2.1.1 化学试剂 |
1.2.1.2 实验仪器 |
1.2.2 实验方法 |
1.2.2.1 合成路线 |
1.2.2.2 合成方法 |
1.2.2.2.1 苄氧羰基溴乙胺(1)的合成[38] |
1.2.2.2.2 2-氨基-5-氯苯基-2’ -氟苯基甲酮(2)的合成[39] |
1.2.2.2.3 2-溴乙酰胺基-5-氯-2’-氟二苯甲酮(3)的合成 |
1.2.2.2.4 7-氯-5-(2-氟苯基)-1,3-二氢-2H-1,4-苯并二氮卓-2-酮(4)的合成 |
1.2.2.2.5 7-氯-1-(2-苄氧羰基氨基乙基)-5-(2-氟苯基)-1,3-二氢-2H-1,4-苯并二氮卓-2-酮(5)的合成[40-42] |
1.2.2.2.6 7-氯1(-2-氨基乙基)-5(-2-氟苯基)-1,3-二氢-2H-1,4-苯并二氮卓-2-酮(Ro7-1986/1)的合成 |
1.2.2.2.7 7-氯-1-[2-( 二乙氨基) 乙基]-5-(2-氟苯基)-1,3-二氢-2H-1,4-苯并二氮卓-2-酮(氟西泮)的合成 |
1.2.2.2.8 2-氯苯基-2’-吡啶基甲酮(6)的合成 |
1.2.2.2.9 N-叔丁氧羰基-[(2-氯苯基)-(2’-吡啶基)]甲基腙(7)的合成[45, 46] |
1.2.2.2.10 N-叔丁氧羰基-[(2-氯苯基)-(2’-吡啶基)]甲基肼(8)的合成[46-48] |
1.2.2.2.11 2-氯苯基-2’-吡啶基甲基肼(9)的合成[48] |
1.2.2.2.12 1-[(2-氯苯基)-(2’-吡啶基)甲基]-3,5-二甲基吡唑(10)的合成[49] |
1.2.2.2.13 2-氯苯基-2’-吡啶基甲基腙(11)的合成 |
1.2.2.2.14 N-(3-氯丙酰基)-[(2-氯苯基)-(2’-吡啶基)]甲基腙(12)的合成[50] |
1.2.2.2.15 1-[(2-氯苯基)-(2’-吡啶基)甲基]-3-氧杂-1,2-二氢化吡唑内鎓盐(13)的合成[51] |
1.2.2.2.16 1-[(2-氯苯基)-(2’-吡啶基)甲基]-3-氧代-1,2-二氢化吡唑(14)的合成[52, 53] |
1.2.2.2.17 1-(2-吡啶基)-1-甲基甲腙(16)的合成 |
1.2.2.2.1 81-[1-(2-吡啶基)]-乙烯基-3,5-二甲基吡唑(17)的合成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苄氧羰基溴乙胺 |
1.3.1.1 1HNMR分析 |
1.3.1.2 FT-IR分析 |
1.3.2 2-氨基-5-氯苯基-2’-氟苯基甲酮 |
1.3.2.1 ~1HNMR 分析 |
1.3.2.2 FT-IR分析 |
1.3.3 2-溴乙酰胺基-5-氯-2’-氟二苯甲酮 |
1.3.3.1 1HNMR分析 |
1.3.3.2 FT-IR分析 |
1.3.4 7-氯-5-(2-氟苯基)-1,3-二氢-2H-1,4-苯并二氮卓-2-酮 |
1.3.4.1 1HNMR分析 |
1.3.4.2 FT-IR分析 |
1.3.5 7-氯-1-(2-氨基乙基)-5-(2-氟苯基)-1,3-二氢-2H-1,4-苯并二氮杂卓-2-酮(Ro7-1986/1) |
1.3.5.1 1HNMR分析 |
1.3.5.2 FT-IR分析 |
1.3.6 1-[2-( 二乙氨基) 乙基]-5-(2-氟苯基)-7-氯-1,3-二氢-2H-1,4-苯并二氮卓-2-酮(氟西泮) |
1.3.6.1 ~1HNMR分析 |
1.3.6.2 FT-IR分析 |
1.3.7 N-(2-呋喃甲酰基)-2,4-二氯苯胺 |
1.3.7.1 ~1HNMR分析 |
1.3.7.2 FT-IR 分析 |
1.3.7.3 讨论 |
1.3.8 2-氯苯基-2’-吡啶基甲酮 |
1.3.8.1 ~1 H NMR 分析 |
1.3.8.2 FT-IR 分析 |
1.3.8.3 讨论 |
1.3.9 N-叔丁氧羰基-[(2-氯苯基)-(2’-吡啶基)]甲基腙 |
1.3.9.1 ~1 H NMR 分析 |
1.3.9.2 FT-IR 分析 |
1.3.9.3 MS 分析 |
1.3.9.4 反应条件分析 |
1.3.10 N-叔丁氧羰基-[(2-氯苯基)-(2’-吡啶基)]甲基肼 |
1.3.10.1 ~1H NMR 分析 |
1.3.10.2 LCMS 分析 |
1.3.10.3 反应条件分析 |
1.3.11 2-氯苯基-2’-吡啶基甲基肼 |
1.3.11.1 LCMS |
1.3.11.2 反应条件分析 |
1.3.12 2-氯苯基-2’-吡啶基甲基腙 |
1.3.13 3-氯丙酰基-[(2-氯苯基)-(2’-吡啶基)]甲基腙 |
1.3.14 1-[(2-氯苯基)-(2’-吡啶基)甲基]-3-氧代-1,2-二氢化吡唑内鎓盐 |
1.3.15 1-[(2-氯苯基)-(2’-吡啶基)甲基]-3-氧代-1,2-二氢化吡唑 |
1.3.16 1-[1-(2-吡啶基)]-乙烯基-3,5-二甲基吡唑的合成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磺酸盐类农药助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1 绪论 |
2.1.1 水分散粒剂 |
2.1.1.1 水分散粒剂简介 |
2.1.1.2 水分散粒剂优势 |
2.1.1.3 水分散粒剂的加工工艺 |
2.1.2 表面活性剂在水分散粒剂中的应用 |
2.1.2.1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类型 |
2.1.2.2 表面活性剂发展方向 |
2.1.2.3 表面活性剂在水分散粒剂中的应用 |
2.1.3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2.1.3.1 研究目的 |
2.1.3.2 研究内容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1.1 化学试剂 |
2.2.1.2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合成方法 |
2.2.2.2 表面张力的测定 |
2.2.2.3 HLB 值的计算与分析测定 |
2.2.2.4 起泡性测定 |
2.2.2.5 润湿性测定 |
2.2.2.6 水分散粒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2.2.2.6.1 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
2.2.2.6.2 水分散粒剂的悬浮率测定 |
2.2.2.6.3 水分散颗粒剂润湿时间的测定 |
2.2.2.6.4 水分散颗粒剂崩解时间的测定 |
2.2.2.6.5 热贮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构鉴定 |
2.3.2 合成脂肪醇醚磺酸盐的影响因素 |
2.3.3 表面张力结果分析 |
2.3.4 4HLB值结果分析 |
2.3.5 起泡性分析 |
2.3.6 湿性分析 |
2.3.7 用效果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
3.1 结论 |
3.2 展望 |
References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水稻二化螟卵寄生蜂的采集、鉴定及田间种群动态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水稻二化螟生物学特性 |
1.1.1 水稻二化螟的形态特征 |
1.1.2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规律 |
1.2 水稻二化螟为害现状 |
1.3 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方法 |
1.3.1 农业防治 |
1.3.2 物理防治 |
1.3.3 化学防治 |
1.3.4 生物防治 |
1.4 生物防治前景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水稻二化螟卵寄生天敌的采集、纯化及蜂种的保存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寄主昆虫 |
2.1.2 供试寄主植物 |
2.1.3 仪器和试剂 |
2.1.4 二化螟卵寄生蜂的采集方法 |
2.1.5 二化螟卵寄生蜂的纯化与保存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二化螟卵寄生天敌普查结果 |
2.2.2 二化螟卵寄生蜂定点监测调查结果 |
2.2.3 蜂种的保存 |
2.3 讨论 |
第三章 水稻二化螟卵寄生蜂的形态学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仪器和试剂 |
3.1.3 赤眼蜂鉴定方法 |
3.1.4 黑卵蜂鉴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赤眼蜂鉴定结果与分析 |
3.2.2 黑卵蜂鉴定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3.1 赤眼蜂的形态鉴定 |
3.3.2 黑卵蜂的形态鉴定 |
第四章 赤眼蜂分子生物学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仪器和试剂 |
4.1.3 序列测定方法 |
4.1.4 序列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电泳检测结果与分析 |
4.2.2 序列比对结果与分析 |
4.2.3 基于rDNA-ITS2序列的赤眼蜂系统进化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稻螟赤眼蜂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试验地点 |
5.1.3 仪器和试剂 |
5.1.4 单头蜂DNA模板的制备及ITS2基因的特异扩增 |
5.1.5 稻螟赤眼蜂特异引物设计 |
5.1.6 四种特异引物有效性验证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稻螟赤眼蜂ITS2片段测序结果与分析 |
5.2.2 稻螟赤眼蜂特异引物的设计和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5.2.3 稻螟赤眼蜂特异引物有效性验证 |
5.2.4 四种特异引物有效性验证 |
5.3 讨论 |
第六章 水稻二化螟卵寄生蜂田间自然种群动态监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虫源 |
6.1.2 供试寄主 |
6.1.3 试验地点 |
6.1.4 监测方法 |
6.1.5 卵寄生蜂的鉴定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二化螟卵寄生蜂发生总量动态结果 |
6.2.2 各二化螟卵寄生蜂发生动态结果 |
6.3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7.1 全文结论 |
7.1.1 水稻二化螟卵寄生天敌的采集、纯化及蜂种保存 |
7.1.2 水稻二化螟卵寄生蜂的鉴定 |
7.1.3 水稻二化螟卵寄生蜂田间自然种群动态监测 |
7.2 全文讨论 |
7.2.1 对稻螟赤眼蜂的讨论 |
7.2.2 对黑卵蜂的讨论 |
7.2.3 本研究应用前景展望讨论 |
7.3 下一步待解决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含吡唑杂环二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先导化合物的产生 |
1.2.1 随机合成筛选 |
1.2.2 类同合成法 |
1.2.3 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
1.2.4 活性亚结构拼接 |
1.2.5 生物合理设计 |
1.2.5.1 代谢机理研究和前体农药的开发 |
1.2.5.2 酶或受体功能研究与干扰剂的开发 |
1.3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
1.3.1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方法的分类 |
1.3.1.1 基于小分子的药物设计方法 |
1.3.1.2 基于受体结构的药物设计方法 |
1.3.2 药效团模型方法的过程 |
1.3.2.1 选择不同活性化合物作为训练集 |
1.3.2.2 优势构象的产生 |
1.3.2.3 分子叠加 |
1.3.2.4 药效团模型的考核和修正 |
1.3.2.5 基于药效团模型的数据库搜索 |
1.4 氟虫腈(Fipronil)简介 |
1.4.1 一般性质 |
1.4.2 毒性 |
1.4.3 防治对象和适用作物 |
1.5 氟虫腈(Fipronil)衍生物的研究 |
1.6 氯虫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简介 |
1.6.1 一般性质 |
1.6.2 理化性质 |
1.6.3 毒性 |
1.6.4 杀虫活性特征与防治谱 |
1.6.5 氯虫酰胺的创制经纬 |
1.7 论文设计 |
第二章 氟虫腈和氯虫酰胺活性亚结构衍生物的合成 |
前言 |
2.1 氟虫腈活性亚结构衍生物的合成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氟虫腈活性亚结构衍生物的试合成 |
2.1.2.1 实验部分 |
2.1.2.2 结果与讨论 |
2.1.3 氟虫腈中间体衍生物改进合成方法一 |
2.1.3.1 改进思路 |
2.1.3.2 实验部分 |
2.1.3.3 结果与讨论 |
2.1.4 氟虫腈中间体衍生物改进合成方法二 |
2.1.4.1 改进思路 |
2.1.4.2 实验部分 |
2.1.4.3 结果与讨论 |
2.2 氯虫酰胺活性亚结构衍生物的合成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合成路线分析 |
2.2.2.1 靛红为原料 |
2.2.2.2 间二甲苯为原料 |
2.2.3 合成路线比较 |
2.2.4 实验部分 |
2.2.5 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
前言 |
3.1 二酰胺类化合物的试合成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实验部分 |
3.1.2.1 反应路线 |
3.1.2.2 酰氯化反应 |
3.1.2.3 缩合反应 |
3.2 二酰胺类化合物合成方法改进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反应路线 |
3.2.1.2 目标化合物3 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 |
3.4.1 杀虫活性测定 |
3.4.2 杀菌活性测定 |
3.4.3 除草活性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药效团模拟及3D-QSAR研究 |
前言 |
4.1 基于共性特征产生药效团 |
4.2 3D-QSAR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核磁图谱 |
附录Ⅱ 高分辨质谱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对呋喃虫酰肼的抗性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二化螟种群发生现状 |
2 二化螟种群大发生原因分析 |
2.1 耕种因素 |
2.2 气象因素 |
2.3 化学防治、控制水平下降 |
2.4 天敌种群数量下降 |
3 水稻二化螟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
3.1 抗性现状 |
3.2 二化螟抗性机理 |
3.3 二化螟抗性遗传 |
3.4 抗药性治理 |
4 呋喃虫酰肼的作用机理及抗性研究现状 |
4.1 理化性质 |
4.2 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
4.3 作用机理及抗性现状 |
4.4 抗性机理 |
4.5 残留及对天敌的影响 |
5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监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生物测定方法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江流域稻区二化螟种群对主要杀虫剂的抗性 |
3 讨论 |
第三章 水稻二化螟对呋喃虫酰肼抗性筛选及抗性风险评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药剂筛选方法 |
1.4 生物测定 |
1.5 抗性现实遗传力估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连云港种群对呋喃虫酰肼的抗性现实遗传力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转cry1Ab基因粳稻对两种稻飞虱的杀虫剂敏感性和代谢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评价 |
1.1 Bt水稻的研究概况 |
1.2 Bt水稻生态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
1.2.1 抗性产生及治理 |
1.2.2 对非靶标害虫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2.3 基因漂移 |
1.2.4 抗虫基因的沉默 |
1.2.5 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
第二章 稻飞虱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
2.1 褐飞虱抗药性的发生概况 |
2.1.1 褐飞虱对有机氯类杀虫剂的抗性 |
2.1.2 褐飞虱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
2.1.3 褐飞虱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 |
2.1.4 褐飞虱对阿维菌素的抗性 |
2.1.5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 |
2.1.6 褐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 |
2.2 褐飞虱抗药性机理研究 |
2.2.1 代谢抗性 |
2.2.2 靶标部位敏感性降低 |
2.3 白背飞虱对马拉硫磷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
第三章 转cry1Ab基因抗虫粳稻对褐飞虱的杀虫剂敏感性和代谢酶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生物测定 |
3.1.3 酶活测定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KMD对室内褐飞虱种群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 |
3.2.2 KMD对田间褐飞虱种群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 |
3.2.3 KMD对室内褐飞虱种群代谢酶的影响 |
3.2.4 KMD对田间褐飞虱种群代谢酶的影响 |
3.2.5 取食KMD的褐飞虱体内Bt蛋白含量的变化 |
3.3 讨论 |
第四章 转cry1Ab抗虫粳稻对褐飞虱氟虫腈抗性及代谢酶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生物测定 |
4.1.3 酶活测定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KMD对室内褐飞虱氟虫腈敏感品系氟虫腈敏感性的影响 |
4.2.2 KMD对室内褐飞虱氟虫腈抗性品系氟虫腈敏感性的影响 |
4.2.3 KMD对室内褐飞虱氟虫腈敏感品系代谢酶敏感性影响 |
4.2.4 KMD对室内褐飞虱氟虫腈抗性品系代谢酶敏感性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转cry1Ab抗虫粳稻对白背飞虱马拉硫磷抗性及代谢酶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生物测定 |
5.1.3 酶活测定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KMD对白背飞虱马拉硫磷敏感品系的马拉硫磷敏感性影响 |
5.2.2 KMD对白背飞虱马拉硫磷抗性品系的马拉硫磷敏感性影响 |
5.2.3 KMD对室内白背飞虱马拉硫磷敏感种群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5.2.4 KMD对室内白背飞虱马拉硫磷抗性品系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6.1 转cry1Ab基因抗虫粳稻对稻飞虱杀虫剂敏感性及代谢酶的影响 |
6.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和今后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8)以含氮杂环化合物氟虫腈和六氢哒嗪为先导的化学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农药创制过程及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 |
1.1.1 新农药创制过程 |
1.1.1.1 我国的新农药创制工作 |
1.1.1.2 我国新农药创制存在的问题 |
1.1.2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 |
1.1.2.1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的发展 |
1.1.2.2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的方法 |
1.1.2.3 分子模拟软件Catalyst 4.10简介 |
1.2 含氮杂环农药的开发与进展 |
1.2.1 吡咯类 |
1.2.2 嘧啶类 |
1.2.3 吡啶类 |
1.2.4 吡唑类 |
1.2.5 稠杂环类 |
1.2.6 哒嗪类 |
1.2.7 咪唑类 |
1.2.8 三唑类 |
1.2.9 四嗪类 |
1.3 氟虫腈衍生物的开发与活性 |
1.3.1 氟虫腈简介 |
1.3.1.1 一般性质 |
1.3.1.2 毒性 |
1.3.1.3 防治对象和适用作物 |
1.3.2 氟虫腈的修饰 |
1.4 六氢哒嗪衍生物的开发与活性 |
1.4.1 六氢哒嗪简介 |
1.4.2 六氢哒嗪的修饰 |
1.4.2.1 农药领域 |
1.4.2.2 医药领域 |
1.5 论文设计 |
第二章 氟虫腈硫代磷酸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
前言 |
2.1 硫代磷酰氯和硫代磷酰二氯的合成 |
2.1.1 合成路线 |
2.1.2 实验部分 |
2.1.2.1 仪器与试剂 |
2.1.2.2 O-乙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合成 |
2.1.2.3 O-乙基-O-烷基硫代磷酰氯的合成 |
2.1.2.4 O-乙基-O-芳基硫代磷酰氯的合成 |
2.1.3 结果与讨论 |
2.2 二硫化物还原方法的选择 |
2.2.1 实验思路 |
2.2.2 实验部分 |
2.2.2.1 仪器与试剂 |
2.2.2.2 醋酸-锌粉还原 |
2.2.2.3 三苯基膦还原 |
2.2.2.4 浓盐酸-锌粉还原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目标产物的合成 |
2.3.1 实验设想 |
2.3.2 实验部分 |
2.3.2.1 仪器与试剂 |
2.3.2.2 探索实验-化合物7和8的合成 |
2.3.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3.3 结果与讨论 |
2.4 新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六氢哒嗪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
前言 |
3.1 异氰酸酯的制备 |
3.1.1 制备路线简述 |
3.1.2 实验部分 |
3.1.2.1 仪器与试剂 |
3.1.2.2 异氰酸酯的制备 |
3.1.3 结果与讨论 |
3.2 氨基甲酰基六氢哒嗪的合成 |
3.2.1 实验路线 |
3.2.2 实验部分 |
3.2.2.1 仪器与试剂 |
3.2.2.2 目标化合物1a-1g的合成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酰化和环化衍生物的合成 |
3.3.1 反应路线 |
3.3.2 实验部分 |
3.3.2.1 仪器与试剂 |
3.3.2.2 酰化衍生物的合成 |
3.3.2.3 环化衍生物的合成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新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计算机分子模拟应用实例 |
前言 |
4.1 训练集化合物搜集 |
4.2 药效团模型的构建 |
4.3 药效团验证 |
4.4 氟虫腈硫代磷酸酯衍生物活性预测及结构分析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红外光谱 |
附录Ⅱ 质谱图 |
附录Ⅲ ~1H-NMR谱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防治水稻螟虫常用农药对鱼、虾、蟹室内安全性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强三唑磷风险管控的对策措施及建议[J]. 戴德江,林荣华,沈瑶,沈颖,王华弟,宗伏霖.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7(09)
- [2]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效果及评价[J]. 彭昌家,白体坤,丁攀,冯礼斌,尹怀中,傅中渝.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5(04)
- [3]吡唑类农药化合物的合成和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D]. 余丽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4]水稻二化螟卵寄生蜂的采集、鉴定及田间种群动态监测[D]. 郭震. 吉林农业大学, 2011(12)
- [5]含吡唑杂环二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葛前建. 浙江工业大学, 2011(06)
- [6]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对呋喃虫酰肼的抗性风险评估[D]. 胡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7]转cry1Ab基因粳稻对两种稻飞虱的杀虫剂敏感性和代谢酶的影响[D]. 李兆亮. 浙江大学, 2010(02)
- [8]以含氮杂环化合物氟虫腈和六氢哒嗪为先导的化学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D]. 胡丽华.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8)
- [9]水稻害虫可持续治理中杀虫剂适用性评述[A]. 杨燕涛. 江苏省昆虫学会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8(总第75期)
- [10]水稻害虫可持续治理中杀虫剂适用性评述[J]. 杨燕涛. 农药,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