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属炮兵的回归——美军第14海军陆战队炮兵团(论文文献综述)
殷杰[1](2021)在《血沃长津湖(下)》文中研究表明扬威新兴里在柳潭里至下碣隅里一线打得难解难分之际,长津湖东面的后浦、内洞峙、新兴里也同样战火纷飞。新兴里位于长津湖以东。丰流里江从新兴里北面汇入长津湖的南侧,该地南高北低,东西狭长。新兴里北面地势平坦,不仅有公路,还有条已经废弃的窄轨铁路。新兴里南面主峰、1221高地、1239高地呈三足鼎立之势,鸟瞰通往下碣隅里的公路。从丰流里江大桥跨过丰流里江,沿山间公路向北走大约5千米,有个叫内洞峙的村庄。该村西北是1318高地,东北是1476高地。
王炜琳[2](2019)在《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中图像的知识建构模式与功能 ——功能语言学与知识社会学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新媒体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发展,各国国防部网站不断发展完善,网站面貌更迭焕新,但官方网站的权威属性和价值传播的实战效能始终位于核心增长点。作为最早建立的国防部门户网站,美国国防部网站几经改版,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国防部网站之一,其重要功能之一是发布兼备机构话语、新闻话语、国防话语、军事话语的语类特征的军事新闻报道。这些报道表现出以网页为载体的多模态文本的形式特征,其中的图像在新闻事件中有作为证据、评价和审美等功能,同时也在操控概念和读者情感,达到广泛传播美国式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目的。在功能语言学和知识社会学理论基础上,本研究综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分析模型、语类多模态分析模型、图像语法、评价系统等分析工具,以图文关系以及符码理论相关概念为依托,对美国国防部网站的图像和网页,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多模态综合考察。在图像自身作为语篇和与其他意义资源结合作为语篇两个层面对意义和评价的建构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文字和图像在元功能层面对语篇知识内容中的语义建构,以及文字和图像评价系统资源对语篇态度和立场的建构。将元功能概念、视觉语法、评价系统和视觉评价系统、语义重力和评价重力概念联系起来,建立了图像与知识建构研究的综合分析模式,确立了功能语言学和知识社会学之间的新关系。基于分图像和网页两类收集的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语料,研究采用了多模态综合分析与批评话语分析结合的方式进行文本细读。图像语料涵盖合成类主题图像、信息图示、人物图像和武器装备图像四类。前两类用于图像再语境化研究的讨论,后两类用于图像对意义、评价和知识建构作用的讨论。网页语料涵盖了网页主页、军事行动类报道、图像新闻报道和相同主题的不同形式报道四个类型的新闻报道页面。研究从两个不同层面的语料,对美国国防部网站新闻报道中图像的意义、评价和知识建构进行讨论,对其中的典型语料进行具体的批评和评价性语篇细读,展示图像类型、图像功能以及图文关系特征对语义重力及评价重力分布情况的影响,论述其对语篇建构和知识建构的影响,揭示其反应的语言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相应关系,以及在达成效果和目的时使用的话语策略。研究厘清了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中的图像分类、功能及适用语境;确立了图像的概念意义和评价意义与语篇的知识内容的经验描述和批判思考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明确了语境、图像类型、图文关系、图像中元素实例化的程度等对图像的语义重力和评价重力的影响;以不同的图像类型和图文关系表现出的不同评价重力和语义重力图示,形象表现了语义重力和评价重力对语篇建构和知识建构的调节作用,显示出语篇中的知识建构实现语义和评价重力波与知识社会学中的形成知识积累的语义曲线具有相似之处。美国国防部网站的军事新闻报道使用多种较为成熟的、针对不同类型主题设计的新闻语篇语类结构,新闻语篇的形式与内容之间匹配较为合理,增强了网站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可信性、强化了说服力和吸引力,营造了权威感。但是也存在滥用图像的现象。在制式语言文字简报型新闻中,图像使用存在混乱且冗余的现象,减弱了报道的动态性活力,造成信息衰减、互斥等传播障碍。该网站中使用的摄影图像,千篇一律地采用了美国式视角,表现出“美国至上”的优越感。在进行阅读分析和学习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应该对其嵌入文本的隐含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给予重视。本文对美国国防部网站新闻报道的评价意义建构的分析,对识别语篇中的隐性和嵌入性价值观和评价,对多模态识读能力养成以及提高新媒体素养都有实际意义。文中总结出的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激发和保持读者对军事新闻的兴趣所使用的语言和视觉手段,以及其军事新闻报道中语义和评价的模式与特征,也是该网站在传播美国式意识形态时使用的语言策略的有力证据,表现出该网站中新闻话语所建构的权力和社会关系。出于篇幅和写作目的的限制,研究尚未能对美国国防部网站中的新闻语料做大数据式的全面收集,对网站中的其他类型新闻未能作解读,比如科技类新闻报道,涉及国家军队政策的报道等,因此网站中的各类报道尚有广阔的研究空间。此外,基于不同社会目的的文类选择不同类型图文关系下的图文评价,在优化多模态语篇中评价语义的图文双重建构,综合实现多模态人际意义领域,也值得进一步扩展研究。
杨梦嫘[3](2018)在《厦金关系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厦门和金门隔海相望,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两地在建制上一直同属于同安县。由于地理位置关键,两地自古以来就是福建海疆重镇。元明时期厦金就是防范倭患的前沿,明末清初厦金又成为明郑集团“反清复明”的大本营。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先后占领金门、厦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占据金门与厦门隔海对峙,此后厦金两地互相不相通数十年。1980年代后期随着两岸关系和缓,金门战地政务解除,厦金“小三通”开启,两地重启交流之门,再次开辟了厦金连接的新局面。本文拟分三章论述厦金关系及其始末。第一章首先论述“厦门”、“金门”名称的由来,厘清厦金历史建制沿革关系,分别论述早期历史上的厦金关系与两地民间往来。同时将讨论厦金两地的抗日斗争以及在日本占领时期两地的社会状况和民众生活。第二章概述国共对峙时期的军事对峙和关键战役,进而讨论厦金间的宣传心战,如广播喊话、空飘海漂和宣传弹等,之后分析军事对峙时期厦金民众的生活状况及对战争的认知。第三章概述厦金开放“小三通”始末及其历史影响,并分析在两地开启交流之后,民众之间的相互往来。最后总结全文,概述厦金两地关系的历史发展脉络。厦门与金门地缘相近、血缘相亲,开放交流以后,它们又是海峡两岸交流的最前线与“试验区”。两地关系的发展,对台海关系有着指标性的象征意义。
许珍[4](2018)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史研究(1896-1953)》文中认为本文将电影交流史放置在历史学、文化学、传播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下,在电影史、电影理论与电影批评共同建构的框架内,追溯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早期电影在特殊历史语境下的对话和发展之路。首先,考虑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以1896年至1953年为界梳理一条线性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之上,分析、考察、论证两地电影人、电影作品、电影思潮、电影类型在当时语境下相遇的情况和特征,并将这一时段内的电影交流细化为五个发展阶段。第二,结合每个阶段电影生态的状貌,在横向上延伸每段电影交流历史的独特之处,挖掘其成功或失败的缘由,探讨电影交流形成的过程与电影人的身份、创作风格与形式以及整个电影行业生产链之间的关系,力图使这段跨区域早期电影交流史呈现出一个不同以往的、丰富而立体的文化图景。第三,尝试在电影史研究、文化研究、社会历史批评、后殖民主义等理论方法的支撑下,探寻1953年以前,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得以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外在因素,利用某些具有共性或个性的案例,以期对于当下中朝、中韩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在电影交流方面遇到的障碍或问题,给予一些历史性的参照或可能性的回答。按照上述思路,本文将主要分为以下五个章节论述。第一章,电影交流的准备期(1896-1925)。根据电影交流的存在所必须的场域、人物、作品、时机等要素,本文认为电影交流诞生的前提是电影本体的存在。电影最早传入中国和朝鲜半岛均是以电影的放映活动为标志。但是在电影抵达的时间与方式、外资主导下的电影放映和多重压力下初步实践的民族制片等问题上,两地在电影艺术传入初期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和对比。在此基础之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朝鲜半岛脱离清朝藩属关系,成为日本殖民地,使中国与朝鲜半岛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对话身份、语境发生了转向。一方面,朝鲜半岛内部民族矛盾激烈、独立运动高涨;另一方面,国际都市上海的地域优势与电影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于朝鲜半岛的电影人来说形成了某种“东方好莱坞”式的向往。正是在多方面因素的诱导下,两地在电影层面进行某种活动才有了一丝形成的可能性。第二章,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界的初步合作(1926-1929)。相比上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电影人的流动首次打破了两地的地理界域,朝鲜裔的电影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师首次踏入中国境内,并和中国电影人携手合作拍摄了第一部合拍片——抗日电影《爱国魂》。之后形成了深受中国电影创作风格影响、拍摄了大量欧化片和武侠神怪片的朝鲜裔电影人群体“上海派”。同时,朝鲜半岛对中国电影界单方面的报道和批评也始见于历史文献。可以说,在短短三、四年时间内,得益于两地为电影交流所作的前期准备,也由于中国电影在1920年代末蓬勃发展的势头,朝鲜裔电影人初涉上海电影界,.成绩不俗。而中国电影在最初登场朝鲜半岛报刊媒介的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则难免存在一些延时和误读。第三章,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两种原型(1930-1936)。承接上一阶段电影交往的良好开端,进入1930年代以后,两地电影界的合作在形式和层次上都有所创新、拓宽和深入。上海影坛诞生了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帝”——朝鲜半岛民族独立运动世家出身的演员金焰。他扮演的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青年形象,使其成为孙瑜、田汉、卜万苍等知名电影导演的御用演员,并且和阮玲玉组成了广受欢迎的跨国“银幕情侣”。银屏外,金焰与当红演员王人美组成第一对中朝“联姻”明星夫妇,他被影迷求爱的事迹还成为电影《三个摩登女性》中的故事原型。受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感染和影响,金焰的演员形象也经历了转型与蜕变,在左翼电影中,他被“形构”为代表广大工农阶级的光荣劳动者。在金焰逐步与中国电影文化密切贴近、融合的过程中,其演员形象的去朝鲜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另一边,“上海派”电影人在中国的发展虽没有金焰的成就那么“光彩夺目”,却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史中留下了价值极高的标志性作品。其一,制作了双方电影界首次大规模合作的影片《扬子江》,这部影片的拍摄还获得中、朝两地新闻媒体的同时报道,在双方电影交流史上尚属第一次。其二,朝鲜裔电影人制作的中国电影《出路》初次经历审查风波,被迫改名为《光明之路》。其三,郑基铎自编自导的电影《再会吧,上海》成为“上海派”在中国影坛的最后一部作品,后来这部影片成为1953年以前在朝鲜半岛上映次数最多的中国电影。最后要指出的是,在这一时期复杂的异质空间营造的文化场域下,以在华留学生为主的非专业影评群体,成为朝鲜半岛对中国电影进行批评和主导认知接受的重要媒介人物。第四章,战争语境下电影交流的特殊形态(1937-1945)。这一时期,抗日战争作为最重要的时代语素和字眼影响了中国电影的生产格局与跨国电影交流的性质。其直接结果就是在中国的不同区域内,分别出现了承担与朝鲜半岛进行电影传播和互动的电影平台和机构,比如“满映”“中联”“华影”等中日合资性质的电影公司。在日本势力的威胁和战时语境下,朝鲜裔电影人或选择南下至香港、泰国等地寻求生存空间,或回到祖国接受日殖系统的电影监管和亲日政策。与之相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内,朝鲜义勇队则与中国文艺界人士合作,排演了大量反映朝鲜半岛人民生活和民族独立的话剧、歌剧,丰富了这一时期电影艺术交往的内容。除此之外,在“五族共和”“鲜满合一”的宣传政策与“大东亚共荣圈”理论的指导下,以“满映”明星李香兰为符号的中国电影在东亚地区广泛传播、影响力甚广,使殖民地之间的银幕内外充溢着差异性及他国想象,跨国电影批评中的语汇也将“中国”转称为充满戏谑和歧视意味的“支那”。第五章,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冷战”色彩(1946-1953)。日本投降、二战结束后,中国与朝鲜半岛在民族独立的喜悦中,又同时面临着新的政治选择与电影道路的分岔。国内形势的动乱,使这一期间内,在中国的朝鲜裔电影人流动地更为频繁、波折。新中国成立后,金焰成为新政府认可的“中国的驸马”,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着名演员。而曾在中国电影界活动的“上海派”电影人回归朝鲜半岛后,则被赋予了振兴光复后的电影艺术的重任。不过很快,朝鲜战争的爆发再次扭转了电影交流的方向和前进的节奏。对于中国和朝鲜来说,“抗美援朝”纪录片成为反映这一时期双方电影交流最重要的标志象征;而对于韩国来说,同样的战争记录,却因拍摄视角和所处立场的不同而有了新的注解。由此,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历史不可避免地在战火和“冷战”的干预下走向分裂和转向。此外,对于当下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认知和接受,以及外来电影人在中国的电影创作、跨文化交际来说,本文也尝试着提供了一个思考角度,补充了一些文献史料。
郝在今[5](2017)在《一个军的传奇——从滇军精锐到解放军劲旅》文中研究说明序幕:寻找长的军史白雪,黑烟,炮火轰鸣,岩石崩裂,寒冬和战争正在压制这一带山峰。这山峰的北坡是朝鲜第一大河汉江,汉江的北岸是首都汉城,1950年冬季的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汉江南岸守卫战。硝烟渐渐散去,炮弹不再降临,把守山头的战士赶紧钻出工事,找一把干净的白雪,咽一口家乡送来的炒面。刚刚露头又赶紧缩回去——美国飞机来了!一架轰炸机悄然而来,掠过山脊,没想到,
郝亚堃[6](2017)在《抗美援朝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员研究 ——以山西省为重点》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考察朝鲜战争爆发期间(1950年-1953年),特别是在新中国出兵抗美援朝的背景下,中国国内在战时所开展的一系列政治动员。这一系列政治动员与前线局势紧密相连,一方面直接支援和配合了前线的战斗,另一方面也通过战时动员解决了当时国内存在的诸多棘手问题。本文的研究范围不囿于传统意义上的“抗美援朝运动”,而是全面涉及了军事、政治、经济、思想、卫生等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本文选取今天山西省所辖区域(包括当时的山西省全境,以及察哈尔省、绥远省的部分地区)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冷战史和社会史的研究视角,运用多方史料互证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同时借鉴了政治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力图梳理出冷战年代在党和国家领导下国内开展群众性战时政治动员的多重历史景象,并希望从历史的复杂面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和经验。除绪论和结论以外,文章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分析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山西省内的具体情况,包括政治局势、经济状况和民众思想动态三方面。进而论述中央的对策和山西省对中央指示的贯彻,国内政治动员的序幕由此拉开。第二章探讨抗美援朝背景下的后方军事动员,主要包括动员参军、捐献飞机大炮、慰劳慰问等运动。国内后方开展的军事动员直接服务于前线战场的需求,为前线提供了有力的人力、物力和后勤保障,并鼓舞了前方战士的士气。第三章论述战时肃反动员工作的开展,包括镇压反革命运动、取缔反动“会道门”、取缔“圣母军”、打击不法奸商的“五反”运动等。肃反动员旨在打击战争爆发后国内一度猖獗的反革命破坏活动,以巩固新生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第四章考察了战争背景下思想动员运动的开展情况,选取的研究对象为知识分子群体。这一群体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高级知识分子,工矿企业中的专家技术人员,以及以中小学教职员工为代表的普通知识分子。经过思想改造和政治学习,普遍扭转了知识分子群体中的自由主义倾向,统一了思想价值观念,树立起了对新社会的认同感。第五章研究了社会动员,即肇始于朝鲜战场的“细菌战”传言,在国内引发了大规模的反“细菌战”运动和爱国卫生运动。运动不仅促进了民众卫生习惯和卫生观念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的组织化动员,同时也在广大民众心中树立起了爱国和仇美的观念。通过以山西省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抗美援朝背景下国内开展的政治动员是一个从中央到地方再向基层贯彻的双向动态回馈过程。战时政治动员的开展,扭转了战争爆发初期新中国内外交困的不利局面,巩固了新生政权,统合了社会阶层,党和政府也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内在认同和普遍支持,基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改造的革命任务,为全面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奠定了基础。同时,经过动员也基本清除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在国内的影响,民众普遍扭转了亲美、崇美和恐美的观念,重树起了爱国和仇美的思想,中美两国也在战后走向了全面对抗,冷战对峙的格局在亚洲得到进一步加强。本文的一手史料主要来自山西省、市、区县各级档案馆,此外还使用了国内其他地方档案馆、美国国家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和相关原始档案数据库的一手史料,同时辅以公开出版的文献汇编、报刊资料、口述采访、回忆文章和影像资料等作为研究材料的补充和互证。
阎滨[7](2016)在《走出马歇尔、史迪威、魏德迈等名将 美国陆军第15团:“中国通”培训班通”培训班》文中认为二战后,美国曾有几十万海外驻军长年驻扎于全球数十国的上百个军事基地。时至今日,在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美国仍留有相当数量的驻军。遍布全球的海外驻军和基地网,成为美国超级大国的象征之一。但在二战前,美国还羽翼未丰,除了"后院"拉美外,
赵剑,俞亮[8](2015)在《赞歌·挽歌·战歌——二战时期美军歌曲《血染伞绳》及其对我军旅歌曲创作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二战时期的美军歌曲《血染伞绳》描述了空降兵的一名新兵因紧张、恐惧导致跳伞时操作失当而被摔死的惨烈事故,但就是这样一首悲情歌曲,却因歌曲发乎兵情、抒发兵意、触及兵心而受到美国大兵的广泛欢迎和持久传唱。它看似在刻画吓得要死的"胆小鬼",实质上是在歌颂敢于直面死亡的"真勇士"。辨析《血染伞绳》之精华与糟粕,借鉴吸收它的有益成分,对我军旅歌曲创作的启示意义在于:突破思维定势,唱出军歌多彩世界;深入军人的精神灵魂,走进官兵的内心情怀;汲取传统文化,赋予军歌以民族风格;融入军事训练元素,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沙治平[9](2014)在《跨国联盟与双层博弈 ——多元权力体制之下的中日关系(1928-1937)》文中研究说明双层博弈理论自1988年问世以来,经过二十多年学者们的深入研究,已经相当的完善了,研究领域从主要分析跨国贸易问题等低级政治议程发展到军备控制、地区一体化等高级政治议程,不仅在国际关系领域受到高度关注,还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为数不多的原创理论,被谈判学等其他学科所借鉴。过去的二十多年,学者们对双层博弈的研究在国际、国内两个层面的研究都更加细化了,如分析中央政府权力分配制度、选举制度、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等因素对双层博弈的影响,分析行政、立法以外的利益团体对双层博弈的影响。笔者认为,以上研究对跨国直接互动这个重要环节缺乏足够重视,具体来说,原模型只有两国中央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中的行政机关参与了直接博弈,其他行为体只能通过影响中央政府来改变或者推动谈判进程。笔者认为,原理论体系在解释一元权力中心体制的国家间博弈时有较高的说服力,但并不能够很好的解释多元权力中心体制下国家的博弈方式。在多元权力中心机制下,对国家间双层博弈影响最大的因素当属跨国联盟的成立和维持,其中,跨国联盟由跨越传统国家边界且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组成,通过直接而不仅仅是间接的方式影响国际、国内互动。文章总结了影响跨国联盟关系的五个要素,跨国联盟形成所需要的五个步骤,及跨国联盟在四个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文章的研究假设:在国内权力分配机制呈现多元化状态的情况下,增强国际、国内双层博弈能力的主要因素在于能否成立跨国联盟,跨国联盟的形成将极大增强联盟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且国内权力配置越分散,跨国联盟的效果越明显;中央政府间或者地方政府间结成的跨国联盟对于改善两国双边关系是有利的,而一国中央政府与另外一国地方政府结成的跨国联盟对于改善两国双边关系是不利的。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自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为中央政府至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期间的国家间、国家双层博弈,找出了期间组成的跨越中日两国政治边界的政治、军事联盟,考察他们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文章总结归纳出十组跨国联盟,其中有八组显着增强了其博弈能力,另有一组部分增强了其博弈能力,还有一组没有增强其博弈能力,因此总的来看,案例分析还是对研究假设的支持力度还是比较明显的。
兰雪花[10](2013)在《抗战时期福建兵员动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抗战时期,如何动员役龄青年奔赴前线,保卫国土,成为国民政府最紧要的事情。抗战前后征兵制的实施,为中国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兵员动员提供了制度保证。福建在1937年6月试行征兵制不久,即转入紧急动员状态。本文以档案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为基础,探究在抗战大背景下福建地方政府是如何动员壮丁上前线的,以及在征兵过程中为什么存在着保受人们诟病的弊端。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抗战时期福建兵员进行详细探讨,第一部分,福建兵员动员的背景条件。敌我力量的悬殊致使兵员伤亡惨重,需兵孔亟。福建地方军政的统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为兵员动员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第二部分,福建兵员动员的组织机构。为适应战时需要,中央及地方兵役机构进行了调整,福建省的兵役机构主要分为兵役管区机构、县级兵役机构、国民兵役机构和其他辅助机构四种类型。第三部分,福建兵员动员的法规制度。《兵役法》及其相配套的实施法令及单行法规,为战时兵员动员提供了完整的动员体系。在此基础上,福建先后颁布了几十种兵役单行法规,保证了兵员动员的顺利实施。福建兵员动员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从自行征募到统一征集,再到征补训合一的发展过程。第四部分,福建兵员动员的准备。福建通过发动民众精神,健全保甲组织,宣传兵役政策,优待征人家属等方式动员壮丁踊跃从军,出征抗敌。第五部分,福建兵员动员的具体实施。这是兵员动员最具体的内容,战时福建兵员征集按身家调查、体格检查、抽签定序、征集入营四个程序进行。第六部分,福建兵员动员的成效及评价。战时福建动员了59.7万兵员及1.3万知识青年补充前线,动员率达5%,高于国家平均数,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战争的紧迫,基层组织松懈,民众意识的缺乏,经济状况恶化,社会秩序失调等一系列非常状态使兵员动员过程中无法避免地出现了严重的弊端和不足,而这一部征兵的血泪史,最终归咎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二、军属炮兵的回归——美军第14海军陆战队炮兵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军属炮兵的回归——美军第14海军陆战队炮兵团(论文提纲范文)
(1)血沃长津湖(下)(论文提纲范文)
扬威新兴里 |
攻坚难奏效 |
雪夜忙追歼 |
阻援古土里 |
阻击与追击 |
最后的努力 |
悍勇震敌顽 |
(2)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中图像的知识建构模式与功能 ——功能语言学与知识社会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语料描述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性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新媒体军事新闻报道研究综述 |
2.1 新闻研究的语言转向 |
2.2 新闻价值的话语建构 |
2.3 新闻语篇意识形态的批评研究 |
2.4 新媒体语境下的外军网站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图像的语篇建构和知识建构综合模式 |
3.1 多模态研究之理论与应用 |
3.1.1 理论基础: 多模态话语分析 |
3.1.2 研究方法: 多模态语料库 |
3.1.3 实践起点: 图像的分类与功能 |
3.2 多模态研究之适用框架 |
3.2.1 视觉语法框架 |
3.2.2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话语分析模型 |
3.2.3 语类多模态分析框架 |
3.3 图文关系影响下的多模态意义建构 |
3.3.1 独立化: 锚定、说明和接递 |
3.3.2 整体化: 再现、互动和构图 |
3.3.3 逻辑化: 互补、衔接与连贯 |
3.3.4 层级化: 一致与冲突 |
3.3.5 专业化: 学科性与专门化 |
3.3.6 图文关系对语篇建构的影响 |
3.4 评价系统与多模态评价建构 |
3.4.1 评价系统的理论发展 |
3.4.2 视觉评价系统的发展 |
3.4.3 参照新闻价值的评价建构 |
3.5 再语境化与多模态语境建构 |
3.5.1 功能语言学的语境观 |
3.5.2 符号建构语境的方式与特征 |
3.5.3 美国国防部网站图像的再语境化模式 |
3.5.4 与大数据结合的再语境化研究 |
3.6 符码理论与多模态知识建构 |
3.6.1 符码理论中的语义观 |
3.6.2 知识、知者与积累式学习 |
3.6.3 知识社会学与功能语言学的合作 |
3.6.4 网络军事新闻报道建构理想的知识和知者符码 |
3.7 图像的语篇建构和知识建构综合模式 |
第四章 美国国防部网站图像再语境化对语篇建构的影响 |
4.1 合成图像再语境化对主题和评价的强化 |
4.1.1 图像的基本意义与功能 |
4.1.2 语境对图像的意义与评价建构的影响 |
4.1.3 语境对图像知识建构的影响 |
4.2 信息图示再语境化对知识的建构与强化 |
4.2.1 信息图示的形式适应语境: 改变知识结构 |
4.2.2 信息图示的内容适应语境: 改变知识内容与形式 |
4.3 基于大数据的再语境化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国防部网站图文协商对语篇建构的影响 |
5.1 人物新闻图像中意义、评价和知识建构 |
5.1.1 人物图像意义建构与隐性评价 |
5.1.2 人物图像中的显性与隐性评价 |
5.1.3 人物图像新闻意义资源与知识建构 |
5.1.4 人物图像新闻的评价建构 |
5.2 武器装备图像中意义、评价和知识建构 |
5.2.1 武器装备图像的意义建构与隐性评价 |
5.2.2 武器装备图像中的显性与隐性评价 |
5.2.3 武器图像新闻意义资源与知识建构 |
5.2.4 武器装备图像新闻的评价建构 |
5.3 小结 |
第六章 美国国防部网站新闻报道页面的语篇与知识建构 |
6.1 美国国防部网站主页的语篇和知识建构 |
6.1.1 主页基础元素及布局的意义与评价建构 |
6.1.2 主页作为语篇的知识建构 |
6.1.3 小结 |
6.2 “坚定决心行动”军事行动特别报道的语篇与知识建构 |
6.2.1 新闻特别报道索引中的语义与知识结构 |
6.2.2 图像与文字的概念意义冲突 |
6.2.3 图像与文字的人际意义互补 |
6.2.4 图像与文字的语篇意义整合 |
6.2.5 新闻特别报道索引中的评价与知识建构 |
6.2.6 小结 |
6.3 “年度相册”以图像为核心新闻报道的语篇与知识建构 |
6.3.1 两则图像新闻报道中不同页面元素布局对语篇建构的影响 |
6.3.2 2017年度相册特别报道的语篇建构 |
6.3.3 2018年度相册特别报道的语篇建构 |
6.3.4 两则图像新闻报道中知识建构模式对比 |
6.3.5 小结 |
6.4 “退伍军人纪念日”纪念活动综合报道的语篇与知识建构 |
6.4.1 “2017退伍军人纪念日”的语篇建构 |
6.4.2 “2018退伍军人纪念周”的语篇建构 |
6.4.3 两则综合新闻报道中语篇与知识建构模式对比 |
6.4.4 小结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一 网页截图 |
附录1.1 2018年10月美国国防部网站改版前主页 |
附录1.2 2018年10月美国国防部网站改版后主页(2018年10月12日及近期) |
附录1.3 “坚定决心行动”特别报道主页 |
附录1.4 “坚定决心行动”特别报道发布新闻索引页面 |
附录1.5 “坚定决心行动”特别报道中的新闻报道正文页面 |
附录1.6 国防部网站“特别报道”栏目索引页面 |
附录1.7 2017年度相册特别报道主页 |
附录1.8 2018年度相册特别报道主页 |
附录1.9 2017退伍军人纪念日特别报道主页 |
附录1.10 2018退伍军人纪念周报道主页 |
附录1.11 “Our Story”(我们的故事)报道页面 |
附录1.12 “72nd D-Day and the Invasion of Normandy”(纪念诺曼底登陆72周年)特别报道主页 |
附录1.13 “73nd D-Day and the Invasion of Normandy”(纪念诺曼底登陆73周年)特别报道主页 |
附录1.14 “74th Commemoration of D-Day”(纪念诺曼底登陆74周年)特别报道主页 |
附录1.15 “Women's History Month 2015”2015年的“女性历史纪念月”特别报道 |
附录1.16 “Women's History Month 2016”2016年的“女性历史纪念月”特别报道 |
附录1.17 “Women's History Month 2017”2017年的“女性历史纪念月”特别报道 |
附录1.18 “2018 Women's History in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2018年的“女性历史纪念月”特别报道 |
附录二 部分相册图文整理 |
附录2.1 2017退伍军人纪念日特别报道相册图像与其在页面显示的文字 |
附录2.2 2018退伍军人纪念周报道“VETERANS WEEK: TOP PHOTOS”(退伍军人纪念周: 最佳摄影)图文列表 |
(3)厦金关系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大陆方面 |
二、台湾方面 |
三、国外研究 |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思路 |
第一章 早期厦金关系 |
第一节 早期厦金关系 |
一、“厦门”、“金门”的由来及建制沿革 |
二、早期厦金两地的“战”与“和 |
第二节 七七事变之后的厦金关系 |
第三节 日本占领下的厦金社会 |
一、日据下厦金民众的苦难与互助 |
二、日本占领时期的伪厦金行政建制 |
三、日据当局对厦金的奴役与盘剥 |
第二章 国共对峙下的战地“两门” |
第一节 金门战役与两次台海危机 |
一、金门战役 |
二、两次台海危机 |
第二节 厦金对峙下的宣传战 |
第三节 对峙下的厦金民众 |
一、厦金两地的战时体制 |
二、金门的战时管制措施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两地交流 |
第一节 厦金关系的历史转折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二、台湾地区解严与金门解除战地政务 |
第二节 “小三通”的开启 |
一、“小三通”的发展历程 |
二、实施成效 |
三、推行“小三通”之考量 |
第三节 其他交流活动 |
结语 |
厦金关系史大事年表 |
参考书目 |
致谢 |
(4)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史研究(1896-195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朝鲜半岛”的称谓 |
二、电影交流的内涵与外延 |
三、关于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研究现状 |
四、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历史分期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电影交流的准备期(1896-1925) |
第一节 各自发展的电影艺术 |
一、电影传入中国与朝鲜半岛的路径 |
二、电影发展阶段面对的共同问题 |
三、两地本土电影制片规模的差异 |
第二节 电影接触空间的形成 |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史语境的更迭 |
二、上海开埠与电影工业的新兴 |
三、“安重根事件”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的连锁反应 |
第二章 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界的初步合作(1926-1929) |
第一节 朝鲜电影人的迁徙与“上海派”的出现 |
一、灵活的短期流动 |
二、稳定的长期迁徙 |
第二节 电影创作的中国化 |
一、第一部合拍片——抗日电影《爱国魂》 |
二、朝鲜电影人拍摄的欧化片与武侠神怪片 |
第三节 传播形式的单一化 |
一、朝鲜半岛纸媒对中国电影界的报道 |
二、李庆孙与《中国电影的现在》 |
第三章 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模式的两种原型(1930-1936) |
第一节 从迷影青年到大众明星——金焰的“中国影帝”之路 |
一、建构中国审美的“银幕形象” |
二、在中国电影场域中存在的明星身份 |
三、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靠近:金焰与王人美的结合 |
第二节 “上海派”创作群淡出中国影坛 |
一、首次在朝鲜半岛获得公映的中朝合拍片《扬子江》 |
二、从《出路》到《光明之路》:“上海派”初涉审查风波 |
三、解放前朝鲜半岛上映次数最多的中国电影:《再会吧,上海》 |
第三节 异质文化空间内关于中国电影的报道 |
一、以在华留学生为主的非专业影评群体 |
二、全面介绍中国影坛的状貌——《新兴中国的电影》与《长足进步的中国电影艺术》 |
第四章 战争语境下电影交流的特殊形态(1937-1945) |
第一节 不同政权区域内电影交流语境的变化 |
一、租界区:日伪势力威胁下朝鲜影人的南下 |
二、国统区:多灾多难拍摄的空军战斗片《长空万里》 |
三、根据地:朝鲜义勇队(军)的文艺交流活动 |
四、沦陷区:“满映”及其制片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
第二节 银幕内外充溢的差异性及他国想象:走向海外的中国电影 |
一、电影报道中的殖民意味:从“中国”到“支那” |
二、“鲜满一体”宣传下的“亲日”电影:《福地万里》 |
三、李香兰成为中国电影海外传播中的明星符号 |
四、日治时期台湾与朝鲜半岛有限的电影交流 |
第五章 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冷战”色彩(1946-1953) |
第一节 政治选择与电影道路的分叉 |
一、融入中国电影界的朝鲜电影人 |
二、与中国联系紧密的朝、韩电影创作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交流 |
一、“抗美援朝”纪录片的放映活动 |
二、对朝鲜艺术家的提拔和认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与朝鲜半岛早期电影史大事记对照表(1896-1953) |
附录2 朝鲜裔电影人参与制作的中国电影一览(1953年以前) |
附录3 朝鲜半岛报刊中关于中国电影的文章(1953年以前)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5)一个军的传奇——从滇军精锐到解放军劲旅(论文提纲范文)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于1932年4 月15日对日本宣战, 高举抗日大旗。 |
8 月11日, 重庆发出三道命令。蒋介石要求国军积极推进, 命令沦陷区地下军维持治安, 命令共产党领导的第十八集团军原地驻防待命。蒋委员长着急啊, 自己的部队龟缩西南和西北, 距离东部的大中城市太远!必须按住共产党的军队不准动, 赶紧抢运中央军去争地盘。 |
8 月28日,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在美国大使赫尔利、军委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的陪同下, 乘坐飞机到达重庆! |
8 月28日毛泽东飞重庆, 当日, 刘少奇在延安送行首批赴东北干部:“你们要赶快去抢!”9月14日, 一架苏联飞机突然降临延安, 先期进入东北的曾克林飞来向中央汇报。刘少奇主持讨论, 当天就决定成立东北局, 第二天东北局书记彭真和陈云就飞往东北!延安与重庆之间电报往来频繁, 毛泽东和刘少奇在两地同步运作, 默契合作。刘少奇提出“向北推进, 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毛泽东和周恩来立即复电同意。 |
9 月26日, 一个军长和两个师长, 三员带兵将领终于达成一致——起义!。 |
9 月27日, 三人商讨起义的具体步骤, 又发现难以解决的问题:家属怎么办? |
9 月30日, 新华社发布毛泽东撰写的社论, 庆贺济南解放:“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 |
9 月12日南下北宁线, 刀锋直指锦州。10月2日林彪又犹豫了, 发报毛泽东, 要求北上先打长春! |
1 0 月1 0日, 新7军军长李鸿来访曾泽生。第二天, 曾泽生回访李鸿。乔景轩诧异, 两个从不来往的军长, 现在居然交往频繁? |
1 0 月13日, 曾泽生决定采取行动。行动之前, 先要派遣两个联络员出城。谁能与解放军沟通呢?曾泽生选中那两个被解放军释放回来的校级军官, 张秉昌和李峥先。 |
1 0 月14日清晨, 两个联络员悄悄出城。同日同时, 长春南方的锦州城被炮火笼罩, 解放军发起总攻! |
1 9 4 9 年1 0 月1日, 北京举行开国典礼。1 0 月4日, 云南发生联防大队起义。 |
1 0 月9日50军进军鄂西北, 1 0 月14日四野解放广州。10月底, 解放军一野、二野、四野三路大军包抄大西南。四野发起湘鄂西作战, 5 0 军主动请战, 总部也愿意让这支新部队试试刀锋。 |
1 1 月3日首战关口垭, 149师奋勇当先。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野三关, 被50军一举攻克, 全军上下军心振奋。 |
1 2 月8日, 张群从昆明接走三位军长, 预计第二天从重庆返回。你能釜底抽薪, 我能乘虚而入, 卢汉当天决定起义。1 2 月9日, 张群和三位军长飞回昆明传达蒋介石指令, 卢汉有理由组织云南高官会议听取命令。 |
1 2 月23日, 二野四兵团挺进滇东, 国民党军不得不撤围昆明。1 2 月27日, 解放军一野开进成都。昆明和成都, 西南的两大中心城市, 都牢牢地掌握在解放军手中。 |
1 3 军是二野的老部队, 历史上战功赫赫, 长期驻守云南边境, 此时移防重庆。新1 3 军的政委艾维仁来自50军, 在两军合编后提出口号:“爱我集团军, 建设铁拳头!” |
(6)抗美援朝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员研究 ——以山西省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前人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史料来源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朝鲜战争爆发后的国内形势与政治动员的开启 |
第一节 战争爆发后的政治情况 |
第二节 战争爆发后的经济情况 |
第三节 战争爆发后社会各界民众的思想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后方军事动员与群众性动参支前工作 |
第一节 时事宣传与回忆诉苦 |
第二节 扩军运动的全面开展 |
第三节 全民支前运动的开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肃反动员与巩固新生政权 |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开展 |
第二节 “五反”运动的开展 |
第三节 取缔反动宗教团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思想动员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
第一节 思想改造的原因 |
第二节 思想改造的过程 |
第三节 山西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动员与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 卫生战线动员的兴起 |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 |
第三节 运动的结束和效果 |
本章小结 |
结论: 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大后方战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赞歌·挽歌·战歌——二战时期美军歌曲《血染伞绳》及其对我军旅歌曲创作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伞》的曲调与歌词 |
(一) 《伞》的曲调来源 |
(二) 《伞》的叙述内容 |
二、《伞》的文化意蕴与精神内涵 |
(一) 《伞》中宗教元素的精神激励作用 |
(二) 《伞》中心理刻画的情感共鸣作用 |
(三) 《伞》中韵律与唱法的情绪宣泄作用 |
(四) 《伞》中实用成分的军事训练促进作用 |
三、对我军旅歌曲创作的几点启示 |
(一) 突破思维定势, 唱出军歌多彩世界 |
(二) 触及精神灵魂, 走进军人内心情怀 |
(三) 汲取传统文化, 赋予军歌以民族风格 |
(四) 融入训练元素, 增强军歌实用功能 |
(9)跨国联盟与双层博弈 ——多元权力体制之下的中日关系(192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二、双层博弈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三、研究方法和案例选择 |
四、文章主要结构与框架 |
第二章 双层博弈理论的发展与演进 |
第一节 国际政治学对双层博弈理论的发展 |
一、双层博弈论在低级政治领域的发展 |
二、双层博弈论在高级政治领域的发展 |
第二节 谈判学对双层博弈的借鉴和发展 |
一、双层博弈与谈判学理论研究 |
二、双层博弈与谈判学应用研究 |
第三节 跨国联盟与双层博弈 |
一、多元权力体制下跨国联盟博弈模型 |
二、跨国联盟的相关特征 |
第三章 关于中国统一问题的双层博弈 |
第一节 第二次北伐与济案爆发 |
一、国民政府第二次北伐 |
二、济南惨案爆发 |
三、围绕济案的军前交涉 |
四、关于济案的外交解决 |
第二节 东北易帜 |
一、皇姑屯事件 |
二、京津与热河易帜 |
三、东三省易帜 |
第三节 理论分析 |
一、日本军政关系 |
二、中国国内政治形势与对日交涉 |
三、跨国联盟与双层博弈 |
第四章 关于东北问题的双层博弈 |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 |
一、事变爆发 |
二、中方避免冲突的“成功”与日方不扩大方针的“失败” |
三、国联交涉与锦州问题 |
第二节 淞沪抗战 |
一、会战始末 |
二、谈判过程 |
第三节 理论分析 |
一、事变前的中日国内政治 |
二、事变对双方国内政治的影响 |
三、淞沪会战的背景与影响 |
四、跨国联盟与双层博弈 |
第五章 关于华北问题的双层博弈 |
第一节 热河与长城抗战 |
一、热河沦陷 |
二、长城抗战 |
第二节 《塘沽协定》 |
一、谈判过程 |
二、协定对中日两国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缓和”时期的中日关系 |
一、缓和的主要表现 |
二、华北事变 |
三、中日“三原则” |
四、从《天羽声明》到币制改革 |
第四节 理论分析 |
一、长城抗战时期的中日国内政治 |
二、缓和时期中国国内状况 |
三、缓和时期日本国内状况 |
四、跨国联盟与双层博弈 |
第六章 全面战争前夕的双层博弈 |
第一节 中日关系大转折的一年 |
一、两广事变 |
二、绥远抗战 |
三、西安事变 |
第二节 走向全面战争 |
一、佐藤外交与中日关系 |
二、七七事变 |
第三节 理论分析 |
一、中日两国国内政治 |
二、跨国联盟与双层博弈 |
结论 |
一、跨国联盟对于行为体谈判能力的影响分析 |
二、跨国联盟对于国家间冲突水平的影响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中日关系史大事记列表(1928-1937) |
(10)抗战时期福建兵员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福建兵员动员的背景条件 |
第一节 兵员动员的历史背景 |
一、 国军伤亡惨重,需兵孔亟 |
二、 战时日中实力的比较 |
第二节 福建兵员动员的条件 |
一、 福建军政的统一 |
二、 福建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
第二章 福建兵员动员的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兵役行政系统的调整 |
一、 中央兵役机构的设置与调整 |
二、 地方兵役机构的设置与调整 |
第二节 福建省兵役机构的演变 |
一、 兵役管区机构的改划 |
二、 县级兵役机构的充实 |
三、 国民兵役机构 |
四、 兵役辅助机构 |
第三章 福建兵员动员的法规制度 |
第一节 兵员动员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一、 《兵役法》的制定与征兵制的建立 |
二、 兵役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
三、 役政单行法规的制定 |
第二节 兵员动员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
一、 从自行征募到统一征集 |
二、 从征训合一到征补训合一 |
第四章 福建兵员动员的准备 |
第一节 振奋民众精神以动员思想 |
一、 新生活运动的开展 |
二、 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 |
第二节 健全保甲以完善基层组织 |
一、 国民政府重拾保甲制度及其在福建的实施 |
二、 福建保甲的户口调查与整编 |
三、 保甲人员的训练 |
第三节 宣传兵役以广泛动员 |
一、 兵役宣传机构的设置 |
二、 兵役宣传对象及方式 |
三、 策动教育力量参与宣传 |
四、 宣传成效及问题 |
第四节 优待征属以保障动员 |
一、 优待委员会的设置及其职能 |
二、 优待政策的实施 |
三、 优待资金及物品的筹措 |
四、 征属优待成效及问题 |
第五章 福建兵员动员的具体实施 |
第一节 兵员配赋 |
一、 国民政府兵额配赋的规定 |
二、 战时福建兵额的配赋 |
第二节 壮丁调查与抽签 |
一、 壮丁调查 |
二、 体格检查 |
三、 壮丁抽签 |
第三节 壮丁征拨 |
一、 壮丁征集 |
二、 壮丁交拨 |
第四节 抗战后期福建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
一、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缘起及经过 |
二、 福建第一期青年远征军动员 |
三、 福建第二期知识青年从军动员 |
四、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历史评价 |
第五节 役政人员的训练与考核 |
一、 役政人员的训练及任用 |
二、 役政人员的考核与奖惩 |
第六章 福建兵员动员的成效及评价 |
第一节 兵员动员的成效 |
一、 兵员动员量和动员率 |
二、 动员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兵员动员问题的检讨 |
一、 形形色色的逃避兵役 |
二、 强抓壮丁的流弊 |
三、 壮丁征送过程中的惨状 |
四、 基层役政人员的徇私舞弊 |
第三节 福建役政弊端的改革与纠正 |
一、 国民政府改善役政的努力 |
二、 福建役政弊端的改革 |
三、 役政弊端的原因探析 |
第四节 福建兵员动员的历史评价 |
一、 兵员动员的积极意义 |
二、 兵员动员的消极影响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军属炮兵的回归——美军第14海军陆战队炮兵团(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沃长津湖(下)[J]. 殷杰. 坦克装甲车辆, 2021(16)
- [2]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中图像的知识建构模式与功能 ——功能语言学与知识社会学视角[D]. 王炜琳.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3]厦金关系史研究[D]. 杨梦嫘. 厦门大学, 2018(07)
- [4]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史研究(1896-1953)[D]. 许珍.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0)
- [5]一个军的传奇——从滇军精锐到解放军劲旅[J]. 郝在今. 当代, 2017(04)
- [6]抗美援朝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员研究 ——以山西省为重点[D]. 郝亚堃.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7]走出马歇尔、史迪威、魏德迈等名将 美国陆军第15团:“中国通”培训班通”培训班[J]. 阎滨. 国家人文历史, 2016(02)
- [8]赞歌·挽歌·战歌——二战时期美军歌曲《血染伞绳》及其对我军旅歌曲创作的启示[J]. 赵剑,俞亮.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5(03)
- [9]跨国联盟与双层博弈 ——多元权力体制之下的中日关系(1928-1937)[D]. 沙治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10]抗战时期福建兵员动员研究[D]. 兰雪花. 福建师范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