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纺织工人探讨工业题材片(论文文献综述)
胡琴[1](2019)在《神话学视野下的“十七年”工业题材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七年”工业题材电影是被高度“概念化”与“公式化”等刻板印象无情遮蔽了的一段现代性政治神话。“十七年”电影人用摄影机笔勾勒出一幅热火朝天的新中国工业建设图景,赞许投入新中国工业生产与革新中的先进工人阶级,深情地歌颂毛主席、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并最终促成了工人、工业与国家三位一体式神话。在庞杂且神圣的工业神话体系建构之际,凝结在电影人无意识层面的神话思维逐渐显露,并于工业镜像中得到现代性彰显。可以说,“十七年”工业影像神话“赋魅”言语中盘结着国家领导层对工业与民族现代化的强烈诉求,工人阶级自身、新人民与电影人对“十七年”工业及工业影像的主观认知。且在此过程中,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层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逐渐稳固。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此种激进的、想象的、浪漫的现代性气质使得“十七年”工业影像堕入了异化、同质与机械等美学诟病的深渊,使其成为影视批评者所批判甚至规避的对象。对神话学视野下的“十七年”工业题材电影研究将立足于1949至1966年间近80部工业题材电影文本,总结并归纳“十七年”工业影像中工人身体、工业生产与国家政治层面的神话征象。进一步追溯至上古神话时代,探寻并揭示同工业影像中神话表象相互关照的原型人物、原型意象与原型模式,挖掘现代工业神话主义中的“乌托邦”原型题旨,并阐明“十七年”工业影像神话“赋魅”的缘由,进而反思工业影像符号被神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工业主体的“死亡”与文本结构性空白等认知偏差。最终,以“十七年”工业影像文本与美学范式为原点,梳理中国工业影像之“奇观—世俗—诗意”的线性发展路径,并展望工业题材电影于新世纪语境下同“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手法紧密融合的趋向。
易晓灵芝[2](2019)在《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研究》文中提出工人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电影自发端以来就从不缺少对工人这一群体的书写,在新中国成立后,工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电影创作中主要的表现对象。工人题材电影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曾经承担了宣扬主流意识形态的任务,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工人题材电影陷入数量锐减、题材单一的困境。困境同样也是机遇,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在新的书写语境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人物形象更加多样,表现形式也更加多元,审美意蕴更加丰富。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来分析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的生成语境。第二章从人物书写的角度具体分析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中“三线”工人、国企下岗工人、农民工这三类典型的工人形象。第三章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分析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极具特色的空间呈现形式。第四章分析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兼具冷峻写实、诗意怀旧的审美意蕴。最后立足于现如今商业化以及消费主义盛行的市场环境,以综合的眼光来洞照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的价值、局限和发展态势。
张勇[3](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陈卫炉[4](2016)在《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文中认为上海工人文学创作主要开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快速进入繁荣期,收获了较为丰硕的创作成果。在新中国“泛政治化”创作语境中,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兴衰荣辱,无疑带有显着的时代印记,并昭示着文学自身律动和社会政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除导论、结语之外,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六章。论文充分注意建构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串联的前、后两个篇章结构。前三章内容着力描摹和彰显整体、抽象的时代场景和历史风貌,后三章内容旨在呈现具体、细致入微的文学内部感知。大致形成了某种“互文性”的研究框架结构,互为条件,互为支撑,努力建构起一个相对合理的研究模型。论文前半部分,主要从文学发生的外部环境入手,探究和分析了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特点。第一章从建国初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识字运动”为主的职工业余教育和文艺政策的“工农兵文学方向”三个方面入手,探究新中国“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工人文艺创作空间。第二章着力考察上海工人文艺创作队伍的建构问题,提出思想上高度重视培养新型知识分子,实践上进行组织化写作、新闻媒介的培育引导以及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借鉴引入,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于新型创作队伍的建构和生成过程。第三章主要梳理了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历史、创作业绩,并对上海工人作家群进行了整体性扫描。论文后半部分,主要由第五、六、七三章组成,着意从文学本体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转入到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主题类型、人物类型和叙事模式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就文学主题类型而言,聚焦翻身作主的工人在政治、经济以及精神面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这一类宏大的时代主题,显露出鲜明的政治功利性。在人物塑造方面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老工人、新女工、牛步化知识分子和中间状态干部等四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丰富和拓展中国当代工人形象画廊。在叙事模式上,普遍存在“车间模式”、“新闻速写模式”、“正剧化模式”、“二元对立模式”等弊病。论文在内、外部分析的基础上,努力从历史必然性、局限性及其成因、对未来创作的启示和影响三个维度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现象做出客观、中肯的评价。提出要以全球化的视野,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经验,对世界工业文学名着进行大视野、高层次的深入阅读和研究,在正确认知上海工人文艺创作正当合理的一面的同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推进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发展。
于文夫[5](2010)在《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在文学创作中的直接反映体现在中国当代文学工业题材小说创作中。“工业题材”小说是在题材分类意义上存在的“十七年”特有的文学概念,特指建国以来反映工业战线,表现工人生活的作品,更准确地说,它应该表现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的劳动和生活以及工厂、矿山、建设工地的矛盾斗争。在建国初期中国的特殊处境下,工业题材小说同中国建国以来对现代化的想象与期待是密切相关的,它在主题追求、审美倾向,艺术方面都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特别是经济现代化层面的追求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关联,而且这种相互印证和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本文结合“十七年”的具体历史文化语境从不同的角度回顾和反思了新中国建国初期(1949—1966)“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产生、发展、叙事模式、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局限。通过这样的研究,笔者从中发现了很多耐人寻味的文学与现实、文学与历史、叙事与审美等各个方面的复杂关系。而通过对这些问题实事求是的学理探讨,我们会发现,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是成败得失,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典型意义,其成就与局限都鲜明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值得学界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高露洋[6](2020)在《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是对中国改革历程的生动记录,内在蕴含了民族国家、现代化、改革之丰富语义,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表征符号。思考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创作,有助于审视中国改革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探究改革政治的多重面向,为反思文学与政治的互动关系提供新的视域。首先,工业小说中改革政治的核心内涵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以科学技术为方法,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工业小说始终将国家置于现代化的时间序列上,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现实,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受文化保守主义影响,部分工业小说尝试将儒家文化、家族文化等传统文化内核与工业生产、企业家精神相结合,试验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促进现代化的可能性与代价;“工业史”小说则尝试修复国家与工人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叙写工业历史,缓释当下工人群体的身份焦虑。科学技术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在新时期工业小说中继续以“红”与“专”的形式得到呈现。知识分子作为科技的主体成为叙述的中心,工人在生产中处于从属地位,但知识分子的留洋与工人为国分忧,暗示了“红”与“专”的对立。科学管理一方面被视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方法,具有无可争议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工人将科学管理视为压迫自身的方法。工人在失去科技话语权后,只能成为被管理的劳动力。新世纪工业史小说将“红”与“专”统一起来,工人子弟通过接受教育,既保证了工人文化的延续,又掌握了科学技术,完成了新世纪关于“又红又专”的想象。打工小说赋予“南方”以现代化的象征功能,集中呈现了打工者追求现代文明过程中的热望与代价,亦是中国现代化的缩影。南方或是现代文明的等价物,隐含了城与乡、现代与前现代的二元结构;或是检验劳动致富的实践空间;或是封闭的城市,拒绝打工者的闯入;或是生活的寓所,承载了打工者所有的喜怒哀乐。打工小说中的南方具有多样化的价值属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表意空间。其次,改革的推进伴随着阶层分化等社会矛盾的出现,使人们对改革产生质疑。工业小说与改革进程相呼应,反思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整合出现分裂的社会认同,修正社会对改革的认知。这突出表现在干部群像的改革实践以及对工人苦难的想象。不同阶段的改革实践赋予了干部形象特殊的政治意图和身份想象:他们或以“开拓者”之姿态表征国家改革的坚定意志;或以自身的失败反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必要性;或被“污名化”处理,成为改革代价的道德镜像;或成为“职业经理人”,探求解决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与资本逻辑矛盾的可能性。总之,干部形象的多种类别充分说明了中国改革的历时性与复杂性。工业小说中的苦难书写不仅仅在于展示苦难,更在于赋予苦难意义,达到阐释苦难的目的。《抉择》将苦难道德化,肯定工人对苦难的承担,通过惩治腐败回报工人对国家的忠诚,修复工人与国家的关系,消解了现实苦难的悲剧意义。《车间主任》认为苦难源于工人缺乏改革意识,苦难的克服有赖于工人自我的蜕变,简化了苦难生成的复杂性。《问苍茫》将苦难归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借助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情怀与马克思主义话语寻找解决现实矛盾的方法,最终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进退失据。《无碑》将苦难视为打工者融入现代文明的必要代价,以个人奋斗的失败反思资本逻辑中的劳动美学。最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书写工业历史,记忆工人文化,想象工人未来,成为工业小说创作的中心。在后工业社会,工人文化的再生产分化成两种不同的路径:一是对工人文化的浪漫怀旧,反思改革对社会道德文化的冲击,抚慰工人群体的精神伤痛,重建工人文化的当代价值;一是消解工人文化的崇高性,突出工人的失败图景,突破工业小说传统的叙述模式。两种路径都存在明显的认知偏见,彰显了后工业社会记忆工人文化的难度。
张玲[7](2018)在《城市更新中的工业现成品艺术研究 ——以沈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中国的大多数城市建设陷入“千城一面”的困局中,解决“千城一面”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重新发掘城市的固有文化。工业文化是老工业城市固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工业遗存为载体,本研究以沈阳为例,以工业遗存中现成物改造而成的现成品艺术为研究对象,围绕沈阳工业现成品改造情况、工业现成品艺术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沈阳工业现成品艺术在设置上的经验和不足三个问题点展开论述。研究结果弥补了国内学术界对于工业现成品艺术研究的忽略点,并为老工业城市的公共艺术研究提供案例参考。主要内容包括四大部分,运用了田野调查、分类和图像学方法:第一部分,运用田野调查法实地考查了沈阳工业遗存的现状,调查的时间从2014年至今,了解沈阳工业现成品改造的情况,统计出工业现成品的分布地及数量,调查内容是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对沈阳工业现成品艺术进行分类,根据功能、所处空间、传达内容的不同,将类别进一步细化,全面、整体地把握沈阳工业现成品艺术涉及的具体领域和功能范畴;第三部分,解读沈阳工业现成品艺术的改造方式及语义,借鉴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方法,从功能含义、惯例含义、象征含义逐层解读现成品所代表的特定语义,语义的解读为工业现成品找寻文化根源,为其改造提供文化支撑;第四部分,从环保、文化、经济、视觉四个维度深入发掘工业现成品艺术在老工业城市更新中的功用和价值,并根据沈阳近几年的改造实践总结出工业现成品艺术在设置上的经验和不足之处。通过研究发现,沈阳的工业现成品艺术主要集中于雕塑和公共设施两大领域,具体涉及到十三个类别,艺术改造的手法包括并置、堆叠、重置、集合、上色、借用六种,部分工业现成品蕴含特定的语义,因此对于这类现成品的选取和保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图像学方法深入挖掘这些工业现成品的语义信息,发现工业现成品艺术从四个维度对城市更新有助推作用:(1)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改造后的作品能承载城市的记忆;(3)通过将现成品的形象打造成符号经济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4)将工业现成品艺术塑造成城市标志物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因此,沈阳工业现成品艺术在设置上的经验值得其它老工业城市借鉴,这包括为保存老工业城市独有特色和创造新颖景观而将工业废物转化为现成品艺术的创意性思维,而对目前现成品艺术设置中不尽完美之处的分析和揭示,也会对今后老工业城市升级改造过程中的艺术介入活动,起到良好的提示作用。
崇人杰[8](2017)在《打开上海的另一种方式 ——以《上海文学》的“城市地图”栏目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在上个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上海文学城市叙述中的"上海怀旧"逐步掌握了话语权,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上海真实的城市面貌。新世纪伊始,《上海文学》杂志于2000年7月开设了新的栏目——城市地图,意在展现上海底层与普通平民的生存状态,表达真实的城市体验,从而推动多样化的文学写作与阅读。栏目虽然只持续了三年,共发表三十篇作品,但其影响深远,催生了两部重要的关于上海的小说。"城市地图"栏目的责任编辑金宇澄发表了小说《繁花》,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栏目首篇作品的作者程小莹,出版了小说《女红》,展现了上海工人及其城市生活的图景。本文通过追溯"城市地图"栏目成立前后的背景,再现栏目从成立到取消的过程。试图以"城市地图"的栏目文本分析为中心,与细读《繁花》、《女红》两部小说相结合,考察相关史料,从而说明"城市地图"栏目与《繁花》、《女红》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期望能够证明"城市地图"栏目在上海文学叙述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影响了上海城市叙述的走向:即栏目对表现上海多元文化交织的城市真实面貌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并推动了相关文学写作与阅读的多样化发展。
任丽青[9](2007)在《“十七年”时期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 ——暨工人小说家论》文中提出我的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阐明“十七年”时期上海工人文学创作繁荣的原因。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我分节论述。第一节分析“工人作者”这个概念。因为这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为了展示工人阶级的力量这个政治目的而使用这个概念的,所以当时的理解比较宽泛,包括了三种情况的作者。而在今天严格地来看,应该只有各行各业的工人可以称为工人作者,党的文教干部不应包括在这个概念之内的。第二节,我梳理了自“革命文学”提出之始,“革命文学”或“无产阶级文学”对其创作主体的要求。从革命战争年代寄希望于革命的知识分子作家,到建国后更寄希望于真正工农出身的作家,共产党的领袖和文艺界的领导在这方面有较多论述,角度也不尽相同,我对此作了归纳和整理。第三节,我从经济原因上分析,认为建国后上海城市性质的变化、上海工业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人阶级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活动,为上海的工人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鲜活的创作素材。如果没有这样的经济建设形势,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是不可能达到繁荣的程度的。第四节,我从政治原因上分析,我认为这个时期是工人阶级政治地位最高的时期,工人阶级成了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共产党为了让工人阶级能够承担起领导阶级的使命,在建国初期大力开展了扫盲识字教育和职工业余文化教育,使工人阶级也从文化上翻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强烈的翻身感和当家作主感就使工人中的文学爱好者拿起笔来,形成工人文学创作的普遍性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建国后党的文艺政策重视培养工人阶级的文艺大军和业余作者,所以就形成了有利于工人创作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作协和文学刊物对工人作者的培养、辅导机制,以及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教育、支持机制。第五节,我总结了着名工人作家在创作成长道路上所作的个人努力。第二章,我探讨了上海工人文学创作的性质和特征。我觉得,从政治属性看,它是无产阶级文学在社会主义阶段的表现,也就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从题材属性看,它不是都市文学,但是也有别于知识分子作家的工业题材文学。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带有城市特点的工人阶级文学。这种文学显现出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工人阶级的意识,二是上海的城市特点。第一节,我分析了上海工人文学创作中呈现出来的工人阶级意识:劳动观、集体主义、以技术民主为内容的主人翁意识、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内容的技术倾向、以及工人阶级的劳动美学意识。第二节,我分析了上海工人阶级文学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描写,包括对“上海人”的城市身份认同、对上海城市功能的认同、对上海城市环境的认同、对“上海话”地域语言的有限认同、以及对市民趣味的警示性描写。第三节,我分析了上海工人阶级文学的局限性。总的来说,这种局限性是由于当时政治对文学的过分干预和工人作者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造成的。我从五个方面进行归纳小结。第三章,我选取了当时影响最大的四位工人作家胡万春、费礼文、唐克新和陆俊超,对他们的小说进行了分析评论,指出他们创作上的特点和不足,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展现上海工人小说创作的面貌。
张璇[10](2020)在《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工人形象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工人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富有责任感的作家们,通过塑造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工人形象,呈现出了时代变迁给工人这一群体带来的深刻影响。本文以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工人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试图勾勒出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工人形象谱系和嬗变轨迹,并分析其嬗变背后的原因,力图把握工人形象嬗变所包含的文学与现实意义。文章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首先对本文研究的“工人形象”的定义和范围进行界定,并在梳理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有关工人形象的书写的基础上,指出论文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其次是结合新时期以来工人形象的研究成果综述,阐述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目的和思路。第一章围绕“变革”与“困惑”两个关键词对80年代小说中的工人形象进行梳理和分析。第一节主要分析80年代工人群体所具有的“新英雄形象”的特点,这类处于成长过程中的青年工人们从“伤痕”中走来,他们身上既保留着“十七年”时期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又孕育出新的时代特质和品格,发挥了“社会主义新人”的正面引导功能,从而成为新时期的新英雄。第二节探讨了在“改革优先”时代背景下的普通一线工人形象,他们是作为衬托强有力的改革者而存在的次要人物和“陪衬者”。第三节主要论述在时代变革中普通工人的现实生活和情感脉动,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显现,作家们开始由对“大我”精神的颂扬转向对“小我”个体生命的关怀,塑造了困惑、无奈与挣扎的普通工人形象。第二章选取“转型”与“蜕变”两个关键词考察90年代小说中工人的精神面貌和生存处境。第一节重点分析在企业转型的艰难巨变下仍然能够选择与工厂分享艰难,甚至做出自我牺牲的工人形象,这类工人形象在当时既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招致了严厉的批评,本节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作家们塑造这一类工人形象的意义和得失展开分析。第二节探讨了在转型期发生精神“蜕变”的工人形象,他们面对阶级分化的社会现状时,其生存观、价值观和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颠覆。第三节围绕着处于困境之中的下岗工人形象进行分析,在作家笔下这一群体尽管依然保有工人阶级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但更多时候流露出的是无可奈何的消极情绪。90年代小说中的工人形象首次以“底层”的面貌和身份出现,无论从生活还是精神上看,他们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动与落差。第三章以“困境”与“拯救”两个关键词为切入点,以新世纪小说中的工人形象为研究对象。第一节分析在充满艰辛的生活中仍以反抗或担当的姿态,延续工人阶级品格的工人形象。第二节探讨因身份地位被逐渐底层化和边缘化而处于“失语”境地的底层工人形象,他们人性深处的孤独、矛盾、绝望与挣扎成为了这一时期作家挖掘和书写的重点。第三节论述靠达观坚韧的生活态度和民间生活智慧来获得幸福的“知足常乐”型的工人形象,他们是工人形象谱系中的一抹亮色,当然亮色的背后仍有阴影,他们身上所残留着的某些性格缺陷和精神顽疾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第四章主要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对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工人形象嬗变原因进行剖析和论述。第一节主要以“改革意识形态”和“金钱意识形态”两个方面为切入点,从外因的视角论述时代语境的变迁对作家人物塑造产生的规约和影响。第二、三节主要从内因的角度来分析,其中第二节以作家创作姿态为突破口,论述在主体性能够得到充分彰显的时代中,作家介入现实的姿态选择对工人形象塑造的影响。第三节从作家的创作理念和艺术技巧的层面来论述新时期以来工人形象嬗变的原因,工人题材的小说叙事整体上呈现出从“宏大叙事”到“日常书写”的转变,这背后的重要推力,既有作家创作理念的革新,也有艺术技巧的突破。正是在这内外两方面的原因的合力作用之下,才呈现出新时期以来小说中工人形象的五彩斑斓之景观。结语梳理研究新时期以来小说中工人形象嬗变的意义价值,并指出当下工人形象塑造的局限不足,继而就目前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为未来工人形象书写的革新与突破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借鉴。
二、上海纺织工人探讨工业题材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纺织工人探讨工业题材片(论文提纲范文)
(1)神话学视野下的“十七年”工业题材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十七年”工业题材电影研究 |
1.2.2 “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研究 |
1.2.3 神话与“十七年”工业题材电影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十七年”工业题材电影的神话征象 |
2.1 工人身体神话 |
2.1.1 健美粗壮的身体外观 |
2.1.2 果敢利索的热血干劲 |
2.1.3 积极自为的精神气质 |
2.2 工业生产神话 |
2.2.1 奇观规整的工业符号 |
2.2.2 精湛高明的工业技术 |
2.2.3 保质超量的工业绩效 |
2.3 国家政治神话 |
2.3.1 “再革命”斗争的彻底告捷 |
2.3.2 集体主义道德的时空弥散 |
2.3.3 社会主义话语的能指规训 |
第三章 “十七年”工业题材电影的神话原型 |
3.1 神话原型与原型批评理论 |
3.2 神话原型人物 |
3.2.1 文化英雄—先进工人 |
3.2.2 女神—女性工人 |
3.2.3 恶神—恶者 |
3.3 神话原型意象 |
3.3.1 图腾徽号—工业意象 |
3.3.2 苦难空间—生产车间 |
3.3.3 祭祀场所—工厂礼堂 |
3.4 神话原型模式 |
3.4.1 南方模式下的“十七年”工业题材电影 |
3.4.2 “罹难—救赎—新生”的工业影像内生长模式 |
3.4.3 双重模式下的“十七年”工业影像时间逻辑 |
3.5 神话原型题旨 |
3.5.1 乌托邦原型题旨——“治病救人” |
3.5.2 “治病救人”原型题旨的影像彰显 |
第四章 “十七年”工业题材电影神话索解 |
4.1 “十七年”工业影像的现代化诉求 |
4.1.1 “积贫积弱”的中国工业历史境况 |
4.1.2 “十七年”工业影像的现代性 |
4.1.3 “十七年”工业影像的现代性与神话思维 |
4.2 “十七年”工业影像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效果 |
4.2.1 “十七年”工业影像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介质 |
4.2.2 “十七年”工业影像中工业“主体的死亡” |
4.2.3 “十七年”工业影像文本的“结构性空白” |
4.3 “十七年”工业影像的时代认知 |
4.3.1 工人阶级对集体身份的建构与认同 |
4.3.2 电影人对工业影像的想象与美化 |
4.3.3 新人民对工业神话的憧憬与敬仰 |
结语中国工业影像的神话祛魅与“现实主义”商榷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十七年”工业题材电影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2)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政治经济语境 |
一、国企改制带来的下岗潮 |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民工潮 |
第二节 社会文化语境 |
一、转型时期大众文化日益繁荣 |
二、第六代“底层影像”渐成气候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中的人物书写 |
第一节 “三线”的“放逐”者 |
一、待深掘的精神世界 |
二、回不去的城市故土 |
第二节 国企改制后的失业者 |
一、生存压力的凸现 |
二、精神依托的消隐 |
第三节 身份模糊的“新工人” |
一、举步维艰的生存境况 |
二、城乡之间的身份困境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 |
第一节 视觉空间的呈现 |
一、颓败的生产空间 |
二、温情的生活空间 |
第二节 听觉空间的呈现 |
一、方言:拓宽背景空间 |
二、音响:塑造底层空间 |
三、音乐:复现怀旧空间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的审美意蕴 |
第一节 冷峻而写实的镜语调和 |
一、纪实冷色调对人物境遇的呼应 |
二、固定长镜头对底层人物的关切 |
第二节 怀旧与乡愁的多情感喟 |
一、唤醒集体记忆的物件 |
二、构建集体记忆的场域 |
三、呈现集体记忆的成长母题 |
第三节 人物与节奏的双重诗化 |
一、人物诗性的塑造 |
二、诗意节奏的跃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概念说明 |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
小结 |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
一、新省府工程 |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
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
小结 |
结语 |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
附录 |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中国“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工人文艺创作空间 |
2.1 朝气蓬勃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
2.2 以“识字”为中心的职工业余教育 |
2.3 “为工农兵服务”作为当代文学前进的方向 |
第3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队伍的建构 |
3.1 培养新型知识分子 |
3.2 组织化写作实践 |
3.3 新闻媒介的阵地培育和舆论引导 |
3.4 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影响和借鉴 |
第4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焦虑与勃兴 |
4.1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溯源和流播 |
4.2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勃兴 |
4.3 比较视域下的“上海工人作家群” |
第5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主题类型 |
5.1 忆苦思甜 |
5.2 劳动光荣 |
5.3 技术革新 |
5.4 接班 |
第6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人物类型 |
6.1 老工人 |
6.2 新女工 |
6.3 “牛步化”知识分子 |
6.4 中间状态的干部 |
第7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叙事模式 |
7.1 “车间文学”模式 |
7.2 新闻化模式 |
7.3 正剧化模式 |
7.4 二元对立模式 |
第8章 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评价 |
8.1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历史必然性 |
8.2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局限性及其成因 |
8.3 关于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A:上海工人作家生平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解放战争前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与工业题材小说创作 |
(一) 中国工业的艰难起步及工业文学的前奏 |
(二) 中国工业的大步发展及工业文学的萌生 |
(三)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及工业文学的起步 |
(四) 中国工业渐变及工业文学的发展 |
(五) 国统区的工业化发展与小说创作 |
(六) 解放区的工业化发展与小说创作 |
二、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兴起 |
(一) 时代背景——新中国工业化大潮汹涌与工业文明兴起 |
(二) 体验新生活——老作家生活体验的转型与工业题材写作 |
(三) 工人作家群 |
(四) 工业题材小说成为文学现象 |
三、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叙事类型与主题 |
(一) 小说叙述中的新闻报道模式 |
(二) 人物塑造的脸谱化与标签化模式 |
(三) 小说叙事模式化与雷同化 |
四、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艺术与审美特征及其局限 |
(一) 审美特征的单一化与类型化 |
(二) 艺术手法的粗疏化 |
(三) 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局限性探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6)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
二、工业小说范畴的厘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改革主体:新时期民族国家想象的建构 |
第一节 民族国家神话与现代性反思的阙如 |
第二节 文化保守主义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重构 |
第三节 “工业史”书写与缓释身份焦虑 |
第二章 改革路径:科技霸权与工人的失落 |
第一节 科技主体:工人主体地位的消解 |
第二节 科学管理:效率与公平矛盾的凸显 |
第三节 科学信仰:工人与科技再结合的可能性 |
第三章 改革前沿:“南方”的现代化想象 |
第一节 文明之地:无悔的现代性追求 |
第二节 财富之所:虚幻的奋斗传奇 |
第三节 封闭之城:永远的都市异乡人 |
第四节 生存之寓:被忍受的现实痛楚 |
第四章 改革干部:公平与效率的困境 |
第一节 “开拓者”型:官僚体制与卡理斯玛支配的失败 |
第二节 “无力回天”型:“好人”没用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吁求 |
第三节 企业家型:改革正义与干部形象的污名化 |
第四节 职业经理人型:身份焦虑与社会主义价值诉求 |
第五章 改革阵痛:工人苦难与认同政治的重整 |
第一节 《抉择》:主流话语与苦难的道德化 |
第二节 《车间主任》:改革神话与苦难的内在化 |
第三节 《问苍茫》:诗性正义与苦难的本质化 |
第四节 《无碑》:资本逻辑与苦难的价值化 |
第六章 怀旧与消解:后工业社会工人文化的再生产 |
第一节 怀旧:工人文化的浪漫想象 |
第二节 消解:工人文化的否定性书写 |
第三节 工人文化再生产的可能性与限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城市更新中的工业现成品艺术研究 ——以沈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主要概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沈阳工业遗存的现状 |
第一节 沈阳的工业历史背景 |
一、民族工业兴起(1896-1930) |
二、外资工业介入(1931-1948) |
三、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1949-1979) |
四、经济转轨后的改革(1980年代至今) |
第二节 沈阳工业遗存现状 |
一、工业遗存保留 |
二、工业遗存改造 |
小结 |
第三章 沈阳公共空间中的工业现成品艺术类别 |
第一节 现成品雕塑 |
一、室外景观雕塑 |
二、室内置景雕塑 |
第二节 现成品公共设施 |
一、室外公共设施 |
二、室内公共设施 |
小结 |
第四章 工业现成品艺术的再造方式及语义解读 |
第一节 工业现成品的艺术再造 |
一、整体利用的方式 |
二、部分改造的方式 |
三、借用的方式 |
第二节 工业现成品艺术的语义解读 |
一、典型工业文化的遗存 |
二、一般工业文化的记录 |
小结 |
第五章 工业现成品艺术与城市“升级再造” |
第一节 老工业城市“升级再造” |
一、城市的“升级再造”活动 |
二、升级再造与老工业基地的再次振兴 |
第二节 工业现成品艺术在城市升级再造中的多维施展 |
一、环保维度之旧物改造 |
二、文化维度之承载记忆 |
三、经济维度之城市“文化资本” |
四、视觉维度之城市“标志物” |
第三节 沈阳工业现成品艺术设置上的经验与不足 |
一、地点和现成物的选择具有代表性 |
二、景观功能和实用性不足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沈阳工业现成品艺术图录 |
附录二:新中国工业题材美术作品中的工业现成品图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8)打开上海的另一种方式 ——以《上海文学》的“城市地图”栏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从"城市地图"到《城市地图》 |
一、《上海文学》的转向与"城市地图"栏目的开设 |
二、一个"栏目"与一本"选集" |
第二章 作为方法的"城市地图" |
一、两种城市"记忆"的对视 |
二、上海"另一面"的呈现 |
第三章 在"城市地图"的延长线上:《繁花》与《女红》 |
一、《繁花》:重写上海的"地方性" |
二、"女红/女工":重绘上海工人的"市民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十七年”时期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 ——暨工人小说家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上海工人文学创作繁荣的原因 |
第一节 “工人作者”身份辩 |
第二节 “无产阶级文学”对创作主体的要求 |
第三节 工人文学创作繁荣的经济原因 |
第四节 工人文学创作繁荣的政治原因 |
一、工人阶级政治地位和思想觉悟的提高 |
二、多方面的保障机制 |
(一) 文学部门的培养机制 |
(二) 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教育、支持机制 |
第五节 工人作者的个人努力 |
第二章 上海工人阶级文学的特点 |
第一节 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 |
一、劳动着是快乐的 |
二、集体主义 |
三、主人翁意识:技术民主 |
四、技术倾向: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 |
五、劳动美学 |
第二节 城市描写 |
一、“上海人”城市身份认同 |
二、城市功能认同 |
三、城市环境认同 |
四、对地域语言的有限认同 |
五、对市民趣味的警惕性描写 |
第三节 上海工人阶级文学的局限 |
第三章 工人小说家论 |
第一节 胡万春论 |
一、亲情的依恋:儿童文学 |
二、“钢铁圣手”:对上海钢铁工业的文学描绘 |
三、共产党干部是群众的靠山和指路明灯 |
四、成长的主题:接班 |
第二节 费礼文论 |
一、吃过苦中苦方知甜中甜:翻身的幸福 |
二、制造业工人有志气:建设的速度 |
三、竞争不是为了锦标:境界的魅力 |
第三节 唐克新论 |
一、美丽的心灵:可爱的纺织女工 |
二、高贵的性格:平凡的英雄 |
三、真实的魅力:中间状态的干部 |
第四节 陆俊超论 |
一、海洋风光,海外风情 |
二、英雄的举动和硬汉的性格 |
三、带有社会主义意识的国际主义 |
结语 |
附录一:陆俊超访谈录 |
附录二:费礼文访谈录 |
附录三:唐克新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工人形象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二、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工人形象嬗变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变革与困惑:1980 年代小说中的工人形象 |
第一节 成长中的新英雄形象 |
第二节 改革大潮中的“陪衬者” |
第三节 时代变革中的困惑者 |
第二章 转型与蜕变:1990 年代小说中的工人形象 |
第一节 时代巨变下分享艰难的自我牺牲者 |
第二节 情感欲望“滋生”与身份认同“位移”的精神蜕变者 |
第三节 面临挑战的下岗群体 |
第三章 困境与拯救:新世纪小说中的工人形象 |
第一节 反抗与担当的“英雄化身” |
第二节 “失语”与挣扎的底层个体 |
第三节 达观与坚韧的知足常乐者 |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工人形象嬗变原因 |
第一节 从“改革优先”到“金钱至上”:时代语境的变迁 |
第二节 从“质疑反思”到“底层关怀”:作家介入现实的姿态选择 |
第三节 从“宏大叙事”到“日常书写”:创作理念的革新与艺术技巧的突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上海纺织工人探讨工业题材片(论文参考文献)
- [1]神话学视野下的“十七年”工业题材电影研究[D]. 胡琴.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2]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工人题材电影研究[D]. 易晓灵芝.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3]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
- [4]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D]. 陈卫炉.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5]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研究[D]. 于文夫.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0)
- [6]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D]. 高露洋. 河北大学, 2020(02)
- [7]城市更新中的工业现成品艺术研究 ——以沈阳为例[D]. 张玲. 上海大学, 2018(02)
- [8]打开上海的另一种方式 ——以《上海文学》的“城市地图”栏目为中心[D]. 崇人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9]“十七年”时期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 ——暨工人小说家论[D]. 任丽青. 上海大学, 2007(06)
- [10]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工人形象嬗变研究[D]. 张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