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博白县1989年农业经济指标创全区三个第一(论文文献综述)
陈田[1](2020)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仅存在于区域之间,还存在于区域内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地和华南、西南、东盟三个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特点,虽然区位优越,但区域内情况复杂,区域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就经济总体水平而言,2018年北部湾经济区6市人均GDP为36639元,而桂西资源富集区仅为23939元;柳州市、防城港市人均GDP分别为75945、73601元,而河池市、贵港市分别仅为22302元、26635元。作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促进整个广西经济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发展、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地理、经济基础等因素致使广西经济发展总体滞后并且区域经济差距大,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但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划分广西的经济区域才能较全面的观测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程度是怎样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如何,影响因素是什么?未来如何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进行划分,剖析其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测度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探究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内容安排:第1章导论,提出问题、介绍研究意义、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2章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对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前人成就、挖掘文献留白,借鉴基础理论、构建分析框架;第3章介绍广西的禀赋,动态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西总体的经济演进,静态解剖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4章基于所划分的经济区域,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法,以及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四种指数,探讨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维差距;第5章在全面把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第6章探讨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第7章基于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与机遇,结合国家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文件,探寻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出推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第8章研究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基本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主要观点和结论有:(1)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但横向比较依然落后。从广西内部的区域来看,桂南沿海经济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而桂东经济区和桂西经济区则相对滞后。(2)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存在于经济板块间、城市间、县域间、城乡间,表现于经济总体水平、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基本公共服务等多个层面,是多维的不平衡。因此,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3)经济总体水平在各等级的区域间呈现扩大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人均GDP差距,区域经济总体差距依次来源于区域间差距、区域内差距、超变密度;人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表现为收入差距的缩小,但差距依然明显;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差距也呈缩小的趋势,表现为小学教育差距和医疗卫生差距的缩小,但是,中学教育的差距还较大。因此,要缩小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广西的民族自治(待遇)县、陆地边境县、民族乡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民族自治(待遇)县之间、陆地边境县之间、民族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分明,不平衡性突出,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明显。未来要加大力度支持民族自治(待遇)县、陆地边境县、民族乡经济的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并注重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5)2010-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从2010年的勉强协调或濒临失调逐渐向2018年的中等协调或初级协调转变,预计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会进一步提升。但是,面临边地和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发展滞后,以及地理禀赋、科教水平、开放程度区域差距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拥有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等诸多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6)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采取“集中均衡”式发展模式,要积极打造以南宁为核心的北部湾经济高地,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推动区域之间融合、互动发展;要加大力度支持广西欠发达地区、民族自治(待遇)地区、沿边地区加快发展;要深化新时代广西经济对外开放,以大开放激发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区域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要注重经济与社会尤其是经济与人民生活、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经济与社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要加大力度支持民族聚居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少数民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坚持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前提下,加强普通话的推广力度,破除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语言障碍,力求缩小广西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少数民族与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
朱海强[2](2014)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与西部中小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文中认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根本要求。进入新世纪,我国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突破,城镇化严重滞后,城乡分割的政策、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纠正,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在占我国全部人口四分之一、国土占全国面积百分之七十的广大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广大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发展基础薄弱、体制机制创新不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西部民族地区能否顺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直接影响该地区的发展与稳定,直接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能否实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融合思想的发展,立足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以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一体化的成功实践“玉林模式”为个案,比较分析“玉林模式”与“成都模式”的异同,总结玉林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基本规律,为进一步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7部分,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共有5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站在理论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的理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第二章从普遍意义出发探讨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与特殊性。全章首先探讨了“城乡一体化”在我国提出的时代背景;继而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和特殊性,并结合玉林的具体情况,说明玉林面临着与西部广大地区同样的发展困境。第三章从长时段的角度探讨当代玉林城乡关系演变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本章首先从百年前的近代追溯了当代玉林城乡关系的演变发展的历史源流;其次介绍了建国之后玉林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玉林城市经济与城乡关系的发展情况,;第三是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先后经历了“玉林经济体制改革”到“农民办市”再到“县域经济发展”,最后是“玉林模式”的形成。第四章从理论与实证两个维度上探索了“玉林模式”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小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成功模式所具有的内涵、特点、实效,以及与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成都模式”之间的异同点。第五章从理论的高度对“玉林模式”之于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总结了五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韩俊喆[3](2021)在《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利建设关系国计民生,治水兴水关系定国安邦。新中国成立以前,广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边疆省份,主要是发展农业经济,而土地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从最初来看,水美田肥的地方就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因而开展水利建设对于农业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广西后,为巩固地方政权、稳定农业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开始了水利建设。通过对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考察,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1950--1965年间,先是中共广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委员会,1958年之后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和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对于开展水利建设,不仅仅是注重水利工程方面的修建,例如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水电工程,也同样十分重视水利主管机构的组建、水利人才培养模式、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利法规的制定,而后者作为开展水利建设的体制机制,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水利建设的长久发展。此外,通过开展土地改革,变革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激发了广西各族人民开展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劳动者作为社会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占据主导位置,有效的保证了这一时期广西水利建设的速度、质量和规模。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切入点,阐明运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水利”与“1950--1965年”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背景。首先,新中国成立初期,严峻的国际形势造成周边局势的动荡,亟需中国共产党在短时间内巩固人民政权。与此同时,国内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国民经济亦处在崩溃的边缘。在广西,货币市场混乱、匪患严重,时刻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其次,新中国成立初期,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秩序。在广西,封建旧时代遗留下来的水利设施相对简单且工程质量差,因而对于治理水旱灾害收效甚微。此外,广西人文环境的改变也不断的加剧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水旱灾害频发的局面,从根本上要求中共广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着眼于水利建设,兴修水利,契合了广西各族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第三部分,主要从四个阶段分析与考察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第一,恢复阶段(1950--1952)。中共广西省委与省人民政府委员会高度重视水利建设,以建立健全水利主管机构为抓手,初步组织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确立了优先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模式,投资修复或续建旧有引水工程设施,兴建小型蓄水工程。第二,起步阶段(1953--1957)。中共广西省委与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严格落实党中央制定的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投资修建水库为重点,修建中小型蓄水工程,在勘测、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试办小型水电站。第三,高潮阶段(1958--1960)。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与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贯彻落实总路线的同时,把批判“反冒进”与宣传贯彻总路线结合,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开展起来。同时,集中力量布局、勘测、规划、设计全区范围内的水电建设,有步骤的试办中小型水电站,有条件的开展水电电网建设。第四,调整阶段(1961--1965)。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与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开始对区内水利建设进行全面调整,主要是加强工程管理与配套建设,有效开展了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此外,根据广西各地水利发展的客观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机电排灌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山区人畜饮水工作,与此同时,开始进行河流梯级开发规划与县域电网布局。第四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与特点。通过贯彻党委领导、“民办公助”的方针,以安全性需求为主导,一是组建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二是水利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三是初步形成了合理有序的水利建设格局,四是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产量提高,促进了广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五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这一时期广西水利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的成效,总的来说是坚持了“一个核心、一个主体,两个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即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水利建设的核心与根本,各族人民群众是水利建设的主体和依靠力量,科技进步是水利建设的不竭动力,同时遵循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广西的治水兴水在拥有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在严格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前提下,科学擘画水利建设未来发展的蓝图,实现广西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一是要坚持与时俱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要创新水利监督与管理体制机制;三是要坚持经济性需求与生态性需求并重,强化生态水利建设;四是要坚持科技治水兴水,持续推进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
冀晶娟[4](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朱良华[5](2018)在《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消除贫困、追求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的历史。反贫困是人类社会自始以来的共同任务。匮乏或短缺是贫困的外显,也是贫困的基本特征。从扶贫实践来看,贫困人口的脱贫首先表现为收入上的脱贫。收入贫困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力贫困与权利贫困的综合反映。财政扶贫则是利用财政资金开展扶贫的所有扶贫行为的总称。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积极介入扶贫行动,不仅是履行公共财政职能的要求,而且是增加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公正的要求,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以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作为论题,结合财政扶贫实践现状,遵循“理论构建——实证分析——对策探索”的基本思路开展研究。首先,阐释了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然后,系统分析了我国贫困地区农村收入分配现状,并在梳理我国扶贫政策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财政扶贫实践情况;接下来,以广西54个贫困县为例,对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定量评价了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效率,并深入剖析了相关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进一步改善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的相关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财政扶贫具备收入分配功能。从路径上来看,财政一方面通过转移支付制度改善贫困人群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提高他们的收入,或者为贫困人口提供必要帮扶,减少他们的各项支出,从而实现减贫;另一方面则是由财政支出借助中间媒介减贫。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是政府在运用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进行扶贫的过程中,对居民收入分配带来的影响和效果,本质上为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再分配。这种分配效应具有双向性,既可能缩小收入差距,也可能扩大收入差距。对于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判定,除了传统的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调节维度之外,还应该包含减贫效应维度,这是由反贫困实践中的贫困线要求所决定的。其次,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财政扶贫实践。当前,我国贫困规模依然不容小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与绝对分散并存,地区间的贫困差异明显,同步脱贫难度较大。贫困地区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增长最快,结构占比不断提高;经营性收入占比呈下降趋势,但仍是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可是与全国的差距依然明显,收入不平等问题还是比较严峻。充分发挥财政扶贫收入分配功能,有效发挥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积极效应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国财政扶贫力度不断加大,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第三,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广西作为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难度大,具有典型意义。以广西54个贫困县为例,对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1)财政扶贫资金收入分配的整体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具有显着正的影响。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每增加1%,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将增长0.16%。财政扶贫资金规模则对减贫具有显着影响,财政资金每增加1%,贫困发生率可以降低0.08个百分点。不过,财政扶贫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贫困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这意味着当前财政扶贫项目的实施,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效应要弱于城镇居民,财政扶贫靶向性存在一定偏离。(2)基于财政扶贫资金来源的收入分配效应。财政扶贫资金来源分为中央资金和地方资金。不管是中央资金,还是地方资金,均有利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符合理论预期。其中,地方扶贫资金的收入增长效应大于中央资金。中央扶贫资金支出每增长1%,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0.04%;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支出每增长1%,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则可以增长0.08%。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和地方财政扶贫资金都可以显着地降低贫困发生率,并且在1%水平上显着。不过,地方财政扶贫资金可以显着地缩小贫困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中央扶贫资金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不显着。(3)不同财政扶贫资金支出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扶贫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其他专项资金可以显着地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而以工代赈资金、易地搬迁资金对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扶贫发展资金每增加1%,农村居民收入则增长0.14%。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每增加1%,农村居民收入则增加0.05%。以工代赈资金、易地搬迁资金对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着。其他专项资金每增长1%,农村居民收入则增长0.01%。扶贫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其他专项资金均可以降低贫困发生率,而以工代脤资金、易地搬迁资金的减贫效应均不显着。扶贫发展资金每增加1%,可以降低贫困发生率0.09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每增加1%,可以减少贫困发生率0.03个百分点。以工代赈资金不利于减贫,易地搬迁资金则具有减贫效应,但它们的影响均不显着。其他专项资金每增长1%,可降低贫困发生率0.01个百分点。扶贫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易地搬迁资金的增加均可以缩小贫困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影响力度较小,而以工代赈、其他专项资金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则不显着。综合来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扶贫发展资金的收入分配效应比其他扶贫资金要有效,需要对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向做出适当调整。第四,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效率及影响因素。以广西54个贫困地区为例的DEA分析表明,从2013年到2015年,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且保持了连续增长,但是贫困县之间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效率差异较大,地区之间的效率水平不够均衡。2014年和2015年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在每年DEA无效的贫困县中,位于规模报酬递增区域的贫困县数量远少于位于规模报酬递减区域的贫困县数量,反映出当前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面临着规模不足与规模冗余并存的矛盾。从地级市层面来看,地区间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距明显,并呈现出动态变化,这反映出各个贫困县财政扶贫对收入分配调节作用还不稳定,协同性还不够。基于Tobit面板随机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与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正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贫困地区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公路里程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通过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发现,第一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绩效与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显着负相关;低保覆盖率则通过负向影响纯技术效率的路径制约了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而农作物播种面积对财政调节收入分配效率的影响不显着。第五,提高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的政策建议。实证分析的启示是:除了继续发挥相关影响因素的正向效应之外,应该进一步提高产业扶贫的精准性,切实保障和提高贫困人口获益水平,同时强化低保待遇的识别及动态监管。为此,提出如下建议:首先,从思想认识层面树立科学指导思想,正确看待财政扶贫事业的长期性。其次,优化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使用和监督机制,以及采取必要的配套措施,不断提高财政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绩效。
唐梓萍[6](2019)在《南流江流域耕地质量与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文中指出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耕地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以及土地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日趋严峻。南流江流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是广西境内独流入海中流域面积最大、干流最长的河流,沿江的平原地区分布着大片的耕地,耕地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23%,是广西重要的粮食产区。但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强和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流域内耕地质量的研究和生态安全保护已刻不容缓。因此,本文在耕地质量评价基础上,结合南流江流域的区域特点进行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来探讨耕地质量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首先,以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数据基础,从土壤因素、地形地貌、气候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四个方面构建流域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耕地进行质量评价;其次,结合研究区的特点,从耕地承载压力、耕地利用强度、耕地生态环境、耕地保护措施四个层面构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耕地进行生态安全评价,并诊断出阻碍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最后将耕地质量评价结果与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不同生态安全等级下耕地质量分布情况,以叠加结果为依据,划分耕地质量保护区,并针对不同耕地质量保护区提出提升耕地质量的相关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基本农田划定、耕地占补平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通过研究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南流江流域的耕地质量整体水平为中等偏上,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耕地利用等别、耕地经济等别的空间分布特征大体一致,耕地质量整体呈现由中间的平原地区向四周逐渐降低的特征,这与流域的地貌分布和坡度走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情况十分吻合。其中,耕地自然质量等别以69等地为主,占耕地总面积的94.09%;耕地利用等别和耕地经济等别以68等地为主,分别占耕地总面的86.17%、83.6%。(2)由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可知流域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不高,介于0.200.59之间,耕地生态安全主要以临界安全等级和较不安全等级为主,其中临界安全等级的耕地面积为12.02万公顷,占流域耕地总面积的59.01%,较不安全等级的耕地面积为6.97万公顷,占流域耕地总面积的34.20%。(3)将耕地质量评价结果与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可以得到:在南流江流域中,耕地质量高、生态又安全的耕地面积占流域耕地总面积的56.92%;耕地质量低、生态安全的耕地面积占流域耕地总面积的6.43%;耕地质量高、生态危险的耕地面积占流域耕地总面积的34.21%;耕地质量低、生态危险的耕地面积占流域耕地总面积的2.44%。因此,根据叠加结果将流域划分为生态安全高质量区、生态安全低质量区、生态危险高质量区、生态危险低质量区四个耕地质量保护区,并针对不同的类型区提出了提升耕地质量的对策建议。
戴其文[7](2017)在《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文中认为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和塑造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支巨大力量,深刻地改变着国内区域经济的框架构造。全球化与地方化过程是并存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产生作用。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国家角色的转型,强化了国家角色的重要性。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西部欠发达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国际、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的内陆转移,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贫穷地区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持续扩大已成为经济增长背后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民族的团结、和政治的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提出:提高发展的平衡性,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论文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新背景下提出来的,旨在探索新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过程、空间演化规律与机理。以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研究全球化和地方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广西作为沿海的西部落后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近年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效应明显。中国—东盟博览会和自贸区的建设显着地推动了广西各地区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厘清基础理论,建立分析框架。以广西各地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衡量全球化,从政策视角解读地方化,包含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具体选择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作为地方化的表征指标。在考察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城市空间等级体系和空间组织。以此为依据分别从全球化参与程度和地方化政策两个视角对广西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行城市尺度上的剖解。从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系的视角,以县域尺度探讨广西水平层面上的空间差异。总结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规律特征。通过上述研究,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研究证实了从全球化和地方化视角探析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机制具有可信的解释力。全球化和地方化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垂直差异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方面的地方化因素也推动了城市间等级差距的扩大。全球化和地方化并不是单独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而是二者相互交织产生合力,借助于政府的角色,通过政策的落实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广西逐步形成"一主两副"的多中心结构和"西弱东强"的空间格局,中心城市之间层级逐渐拉开,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空间结构原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全球化和地方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政府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空间结构的惯性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3)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贸易、外资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在广西的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不仅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甚至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广西经济全球化的参与格局变化重塑了省内经济地理格局,改变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4)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产业结构是地方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综合表现,是全球化和地方化、国家力量和地方力量交互影响的产物。广西各地市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采矿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源和普通劳动力依赖较强,分布较为分散,而高关联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资本、技术、人力、集聚有着较高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分工和协作,集聚在不同的中心城市并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集群。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导致产业空间发生重组,促进了城市垂直差异的扩大。(5)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产业园区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关键推手和重要增长极。园区的中心城区布局势必会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拉大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成为推动广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广西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分布在中心城区、次级中心城区及相邻的县域,等级性特征明显,不仅反映了广西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还会进一步拉大城市间的垂直差距。(6)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全球化对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的水平差异影响不明显,而地方化产生显着作用,证实了多尺度和多机制框架对于分析欠发达地区省内不平衡现象的适用性。地理、环境和民族综合分析框架也证实了地理、环境和民族等地方化因素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论证了地理和环境是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基础结构特征,其对发展的严重制约难以完全克服。广西存在显着的异质空间结构,一些地方化特征对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效应。
王丹媛[8](2019)在《基于SWAT模型的南流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以南流江流域陆地表层系统变化为基础,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手段,以流域污染特征为前提,研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定量评估该流域土壤侵蚀情况,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关系。建立基于SWAT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分析南流江流域径流量的过程,对污染负荷进行模拟。识别南流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贡献和分布,分析氨氮、总磷(TP)时空分布情况。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文章分析了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上的变化,统计了15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及变化转移特征,从农业调整和经济战略目标的角度看待各地类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几点:第一,由于城镇化扩张、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城镇周边的农田转变成建设用地;第二,大量往城市输出劳动力间接导致了土地撂荒,草地呈小幅度增长;第三,农业结构的调整,园地的新增总量达40.98%,同期林地减少总量为59.41%。2.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对南流江土壤侵蚀特征分析,定量描述土壤侵蚀基本状况、各地类土壤侵蚀特征和侵蚀强度,挖掘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子的关系。结论指出:南流江流域土壤侵蚀呈现范围广、侵蚀破碎、侵蚀量多等特点,主要集中在六万大山与博白盆地低矮丘陵地带,特别是六万大山东南侧。这些流域主要以低矮丘陵为主,地形较为破碎并且伴着果园大量开垦,人类开发活动、清山炼山强烈,导致这些地方水土流失较为强烈。土壤年均侵蚀总量为117.25万吨,侵蚀总面积达474.63km2,年均侵蚀模数仅为124.43 t/km2·a-1,侧面说明了南流江流域侵蚀范围较广但强度不大,侵蚀范围主要集中在轻度与中度侵蚀。3.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情况,结合前期对流域基础性研究内容,利用SWAT模型对南流江流域非点源负荷进行模拟。结果显示:(1)博白、常乐两个站点径流模拟值表现出与实测值具有同样的趋势,且汛期拟合度高于非汛期。常乐站控制流域范围内径流枯水期幅度明显大于博白站,且周期性更明显。这也导致了常乐站在验证期(20102012年、20132015年)径流模拟过高,高估了流域内的产流量。(2)由于缺失较多月份实测数据,全时段污染物模拟值较实测值结果偏低,但污染物模拟的精度满足模型评价指标,模拟结果相对较好,能整体反映污染物趋势变化。(3)从时间上看,2011年以前,氨氮、总磷(TP)污染负荷随径流量汛期和非汛期有规律地波动上升下降,2011年后,虽径流量进入全年水文周期枯水阶段,但氨氮、总磷(TP)污染负荷表现出跳跃式波动,在一些低径流月份,污染负荷量存在异值的情况,总体持续偏高,且未表现出下降趋势。(4)从空间上看,由于流域地形从盆地至低山谷地随后进入低丘缓坡地区,2003年2015年年均氨氮负荷量主要集中分布在流域下游,特别是顺着河道出了博白县县界至流域出海口处(江口大桥、南域断面)。年均总磷(TP)负荷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博白大岭至合浦石康等沿河道两侧流域。据调查发现,沿岸存在大量规模化禽畜养殖场,禽畜粪便和污水外排与有限的土地消纳能力矛盾突出,总磷(TP)负荷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氨氮。
魏博阳[9](2020)在《广西城乡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在步入新世纪后,伴随着我国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进步,由此衍生出来的城乡发展失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我国城乡社会的健康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等一系列关注点也引发了学界的热烈讨论。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新时期下城乡发展的主题旋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遵循新发展理念,破解城乡发展差距问题等内容,对新时期下城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注重对乡村地区的保护与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但是,如何进行城乡协调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因素又是什么?通过什么尺度来进行城乡协调发展的评判?这是目前学界与政策制定所面临的考验。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化率已经迈过50%,乡村人口首次超过城市人口,但是区域内城乡发展还不是很均衡,城乡基础设施、福利保障、居民收入以及资源要素等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广西作为我国的西部省份,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同时农业生产也占据其经济水平的主导地位,在地理位置上,广西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在西南地区拥有着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重要的出海口,在全国城乡区域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城乡协调发展成为了广西新时期下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因此,本次研究在结合新发展理念背景的前提下,围绕“广西城乡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为主题,对城乡协调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相应的综述,在明确城乡协调度的运行机理上,对传统的城乡协调度模型进行了改进与更新,使得传统的“一维”数值分析的城乡协调度模型评价转变为城乡“二维”的城乡坐标系的评价方式,让城乡两者的综合评价体系来更好地把握城乡协调度的具体情况。通过研究广西111个县级单位在2014年与2019年的城乡协调度,分析其城乡协调发展的差异化问题,并以此依据进行城乡区域分类,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分类指导的措施建议,为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的类型,得出以下的研究结论:第一,研究分析得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个县级单位的城乡协调发展的程度,其中南宁市青秀区、西乡塘区和柳州市鱼峰区、柳南区等区域的城乡协调度为最高;第二,广西整体城乡协调发展呈现向好趋势,城乡低水平协调型的县级单位在不断减少;第三,广西区域城乡协调空间特征愈加明显。2019年,南宁、柳州、贵港和北部湾地区成为了城乡协调发展较好的聚集区域,与此同时,全区城乡协调水平较低的县级单位的数量较少而且在空间分布上更加集中,主要分布在桂西河池市与南宁市交界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以及崇左市的大部分县级单位。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结合新时期下新发展理念,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一定建议与措施,其中以新发展理念为基本思路,分别对城乡低水平协调型、城市主导型、城乡协调型和乡村主导型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类发展要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魏星辰[10](2018)在《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耦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互联网+农业组织化”模式已经在各地区广泛应用,广西14个地市利用“农友会”积极拓宽农产品上行与新零售渠道,形成了广西糖网、百香果等着名农业线上网站和品牌。作为现代经济下重要发展模式,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对于贫困人口脱贫、农业供给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的耦合作用关系研究”主题,详细分析了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使用数据测度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水平、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两者的耦合关系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农村电子商务通过减轻农业活动的盲目性、打破区域和时间的限制、方便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实现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产生“互联网+农业经济”的叠加效应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为其提供精准平台,丰富和完善电子商务应用体系,推进电商技术升级。两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精准扶贫+农产品上行”模式融入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第二,广西-东盟特产交易跨境电商平台、广西糖网等“互联网+农业产业化”平台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仍面临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耦合程度不高、农民对其思想观念薄弱及参与不足等问题。第三,2012-2016年广西14个地市农村电子商务水平逐渐提高,但整体水平偏低;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南宁发展较为突出,柳州、桂林紧随其后。14个地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也是逐渐提高,整体水平仍然偏低;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南宁、桂林较为突出,柳州比较落后,工业发达与农业产业化无直接关系。第四,结构式联立方程显示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的相互影响作用显着为正,两者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是存在的。对于农村电子商务方程,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各地区财政支农情况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显着为正,人均GDP、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无显着影响。对于农业产业化方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数、各地区农林牧渔业基本建设投资、人均公路营业里程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显着为正,人均GDP对其无显着影响。第五,为了提升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的耦合水平,本文提出建立联通机制、提升农民人力资本水平、建立融资机制、发挥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政策建议。
二、博白县1989年农业经济指标创全区三个第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博白县1989年农业经济指标创全区三个第一(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第3章 广西禀赋、经济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
3.1 广西壮族自治区禀赋 |
3.2 广西的经济演进(1949-2019) |
3.3 广西经济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3.4 小结 |
第4章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维差距 |
4.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测度方法 |
4.2 区域经济发展多维差距评价指标体系 |
4.3 区域板块间经济发展差距 |
4.4 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 |
4.5 县际经济发展差距 |
4.6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
4.7 小结 |
第5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估 |
5.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
5.3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
5.4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 |
5.5 小结 |
第6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机遇 |
6.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6.2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机遇 |
第7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与保障措施 |
7.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与格局 |
7.2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
7.3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与西部中小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一) 城乡融合 |
(二) 城乡统筹 |
(三) 城乡一体化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梳理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乡融合”思想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 |
(二) 列宁的城乡融合思想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发展 |
(一) 毛泽东的城乡融合思想 |
(二) 邓小平的城乡融合思想 |
(三) 江泽民的城乡融合思想 |
(四) 十六大以来党的城乡融合思想发展 |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和特殊性 |
一、“城乡一体化”在我国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两个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 |
(二) “三农”问题的凸显 |
(三)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较为沉重 |
(四) 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
(五) 农村发展滞后,与城市的差距拉大 |
二、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特殊性 |
(一) 地理环境的恶劣 |
(二) 生产生活方式相对滞后 |
(三) 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低 |
(四) 封闭性自给经济导致先天基础不足 |
(五) 制度机制创新任务艰巨 |
三、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 |
(一) 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
(二) 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能否顺利推进 |
(三) 是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近现代以来玉林城乡关系变迁的长时段考察:从历史到现实 |
一、近代玉林城乡关系变迁的历史考察:1840-1949年 |
(一) 近代玉林城乡的空间架构:村——镇——城 |
(二) 近代玉林的城市人口 |
(三) 近代玉林地区圩镇的崛起 |
二、改革开放之前玉林城乡发展:1949 -1978年 |
(一) 建国初期玉林城乡行政建制的变化 |
(二) 计划经济时期的玉林城乡人口的起伏变化 |
(三) 计划经济时期的玉林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 |
三、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城乡关系的新发展:1978-2012年 |
(一) 1978-1992的玉林城乡体制改革 |
(二) 1992-2002的“农民办城市” |
(三) 2002-2009年玉林城乡关系的变革 |
(四) 2009至今“玉林模式”的形成与完善 |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玉林模式”分析 |
一、“玉林模式”的内涵 |
二、“玉林模式”的基本特点 |
三、“玉林模式”与“成都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玉林模式”对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
一、以中小城市的发展带动广大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 |
二、以工扶农,带动农业结构升级和农村人口转移 |
三、以商促农,逐步实现城乡经济两旺 |
四、加强城乡各方面的对接联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五、加强制度创新,破解城乡一体化发展难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3)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水利” |
2.“1950—1965年”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水利建设的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亟需巩固人民政权,各项建设百废俱兴 |
(二)水旱灾害频发,严重损害经济社会秩序 |
二、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 |
(一)恢复阶段(1950—1952) |
1.初步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水利建设主管机构 |
2.依托大中专学校,培养水利技术人才 |
3.修复或续建旧有引水工程设施,兴建小型蓄水工程 |
(二)起步阶段(1953—1957) |
1.组建水利主管机构,重视水利技术人才培养 |
2.以水库为重点,修建中小型蓄水工程 |
3.重视水电建设的勘探、规划与设计,试办小型水电站 |
(三)高潮阶段(1958—1960) |
1.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全面开展,农村水利基本实现“五化”目标 |
2.水电建设发展起来,大力兴建中小型水电站 |
(四)调整阶段(1961—1965) |
1.加强工程管理与配套建设,重点兴建机电排灌工程 |
2.开展水库移民安置、水土保持、山区人畜饮水工作 |
3.河流梯级开发规划与县域电网布局 |
三、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与特点 |
(一)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 |
1.组建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 |
2.水利技术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
3.初步形成了合理有序的水利建设格局 |
4.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提高 |
(二)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基本特点 |
1.贯彻党委领导、“民办公助”的方针 |
2.安全性需求占据主导地位 |
四、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一)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历史经验 |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水利建设的核心和根本 |
2.各族人民群众是水利建设的主体和依靠力量 |
3.科技进步是水利建设的不竭动力 |
4.水利建设必须遵循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 |
(二)新时代广西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1.与时俱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2.创新水利监督与管理的体制机制 |
3.经济性需求与生态性需求并重,强化生态水利建设 |
4.坚持科技治水兴水,持续推进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4)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
1.2 研究问题 |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
1.2.4 总体评价 |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
3.2.1 经济生产方式 |
3.2.2 社会组织形态 |
3.2.3 原始崇拜意识 |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
4.1.1 样本选定 |
4.1.2 因子体系构建 |
4.1.3 因子属性来源 |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2.1 地形地貌 |
4.2.2 坡度坡向 |
4.2.3 河流水系 |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3.1 传统民居 |
4.3.2 村落布局 |
4.3.3 历史环境 |
4.3.4 村落规模 |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4.1 建村年代 |
4.4.2 世居民族 |
4.4.3 语言与民系 |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
(5)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贫困与反贫困 |
二、财政扶贫 |
三、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 |
第二节 财政支持扶贫的理论依据 |
一、公共财政理论 |
二、福利经济理论 |
三、社会公正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节 财政扶贫的作用机制与路径 |
一、财政扶贫资金的传递过程 |
二、财政扶贫的作用机制 |
三、财政扶贫的路径分析 |
第四节 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应的机理 |
一、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逻辑 |
二、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的双向性 |
三、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的构成 |
第二章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村贫困现状 |
一、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与分布 |
二、贫困地区农村贫困规模与分布 |
三、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状况 |
四、农村贫困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现状 |
一、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及构成 |
二、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情况 |
第三节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现状 |
一、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结构 |
二、东、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结构 |
三、不同类型贫困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结构 |
第四节 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收入现状 |
一、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
二、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 |
第三章 我国财政扶贫实践考察 |
第一节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历程 |
一、以区域瞄准为重点的体制改革扶贫阶段(1978-1985年) |
二、以贫困县瞄准为重点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2000年) |
三、以贫困村瞄准为重点的综合性扶贫阶段(2001-2010年) |
四、以片区攻坚和贫困户瞄准为重点的精准扶贫阶段(2011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财政扶贫的现行政策安排 |
一、中央层面的财政扶贫政策与制度 |
二、地方层面的财政扶贫政策与制度 |
第三节 财政扶贫的主要参与路径 |
一、大力推进教育扶贫 |
二、多样化补偿鼓励易地搬迁 |
三、加快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四、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 |
五、积极扶持地方产业发展 |
第四节 我国财政扶贫的资金投入 |
一、财政扶贫资金的规模变化 |
二、财政扶贫资金的重点投向 |
第五节 当前财政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对贫困长期性认识不足的苗头显现 |
二、制度体系建设滞后于扶贫实践 |
三、基于因素法的资金分配方案设计还不够科学 |
四、财政扶贫资金支出结构还需要优化 |
五、财政扶贫考核评价指标设计存在缺陷 |
六、扶贫项目资金报账流程相对繁琐 |
七、资金监管措施存在疏漏或执行不到位 |
第四章 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以广西为例 |
第一节 广西财政扶贫实践现状 |
一、广西贫困现状 |
二、广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分析 |
三、广西财政扶贫实践及成效 |
第二节 财政扶贫资金的收入分配整体效应分析 |
一、基于资金规模的收入分配效应模型设定 |
二、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说明 |
三、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整体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财政扶贫资金来源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一、不同资金来源的收入分配效应模型构建 |
二、数据说明与回归方法选择 |
三、中央和地方财政扶贫资金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分析 |
第四节 财政扶贫资金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一、区分资金投向的收入分配效应模型设定 |
二、数据说明与回归方法选择 |
三、不同投向扶贫资金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效率评价:基于广西的分析 |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指标设计 |
一、方法的选择 |
二、实证模型构建 |
三、投入产出指标设计 |
四、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二节 实证结果与评价分析 |
一、效率评价结果 |
二、基于县域层面的效率评价分析 |
三、基于市域层面的效率评价分析 |
四、关于规模报酬递减的现实依据 |
五、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效率判定 |
第三节 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的影响因素 |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二、模型构建与回归结果 |
三、结果解释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改善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树立科学的财政扶贫指导思想 |
一、客观认识财政扶贫的长期性 |
二、注重改善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 |
三、坚持市场配置财政扶贫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
第二节 优化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使用和监管机制 |
一、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机制 |
二、优化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向 |
三、构建财政扶贫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用好考核指挥棒 |
四、打造形成财政扶贫资金闭环监督体系 |
第三节 改善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的配套措施 |
一、探索建立乡级报账机制,提高资金支出效率 |
二、加强扶贫制度规范的前瞻性建设 |
三、努力保持贫困地区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南流江流域耕地质量与生态安全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特征 |
2.1.4 气候条件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收集及数据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3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
3.1 耕地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3.1.1 基础概念 |
3.1.2 基础理论 |
3.1.3 基本原则 |
3.1.4 评价方法 |
3.2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土壤因素 |
3.2.2 气候因素 |
3.2.3 地形地貌 |
3.2.4 社会经济因素 |
3.3 耕地质量评价 |
3.3.1 评价指标权重和指标分值的确定 |
3.3.2 耕地分等指数计算 |
3.4 耕地质量评价结果 |
3.4.1 耕地质量等别的整体分析 |
3.4.2 耕地质量等别空间分布特征 |
4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
4.1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 |
4.1.1 基本概念 |
4.1.2 基础理论 |
4.2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权重的确定 |
4.2.3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4.2.4 耕地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
4.3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3.1 耕地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3.2 耕地生态安全障碍度分析 |
5 基于耕地生态安全的耕地质量研究 |
5.1 耕地自然质量等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特征 |
5.2 耕地利用等别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特征 |
5.3 耕地经济等别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特征 |
5.4 耕地质量保护区的划定 |
5.5 对策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区域与案例选择 |
1.4.1 研究区域 |
1.4.2 案例选择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全球化与地方化 |
2.1.2 欠发达地区 |
2.1.3 垂直差异与水平差异 |
2.1.4 区域、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 |
2.2 基础理论 |
2.2.1 区域发展理论 |
2.2.2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 |
2.2.3 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理论 |
2.2.4 制度经济地理学理论 |
2.3 研究进展 |
2.3.1 区域发展与欠发达地区发展 |
2.3.2 全球化、地方化与区域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
3.1.1 城市中心性的测度 |
3.1.2 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评估 |
3.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
3.2.1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测度 |
3.2.2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
3.3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 |
3.3.1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
3.3.2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2 研究方法 |
4.2 贸易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
4.2.1 对外贸易与贸易依存度的城市差异 |
4.2.2 贸易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3 外商投资企业与广西城市发展 |
4.3.1 外资企业的整体数量变化 |
4.3.2 外资企业的城市数量和结构变化 |
4.3.3 外资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4 外商直接投资与广西城市发展 |
4.4.1 实际利用外资的城市差异 |
4.4.2 FDI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5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
4.6 东盟案例分析 |
4.6.1 经贸合作成果惠及广西各市而南宁受益最大 |
4.6.2 投资合作项目增多而大型企业更具潜力和优势 |
4.6.3 大型企业抓住博览会契机积极开拓东盟市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结构视角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 产业结构与广西城市发展 |
5.2.1 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
5.2.2 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
5.2.3 产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3 产业集聚、专业化与城市发展差距 |
5.3.1 城市工业和制造业空间格局 |
5.3.2 城市工业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化 |
5.3.3 城市工业产业的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
5.3.4 产业集聚与专业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园区视角 |
6.1 广西产业园区、高新企业与城市发展 |
6.1.1 广西产业园区的时空变化 |
6.1.2 广西高新企业的时空格局 |
6.1.3 产业园区、高新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6.2 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2.1 南宁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2.2 北部湾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3 欠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3.1 以"铝产业"为主导,结构效益低 |
6.3.2 产业集聚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弱 |
6.3.3 产业间缺乏协作分工,集群效应尚未形成 |
6.3.4 产业园区存在问题突出 |
6.4 产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球化一地方化视角下的广西区域发展的水平差异 |
7.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1.2 区域不平衡的测度与时空分析方法 |
7.1.3 区域不平衡的多机制分析方法 |
7.2 多层级区域不平衡分析:尺度效应 |
7.2.1 Theil指数分析结果 |
7.2.2 Theil指数的分解结果 |
7.3 区域不平衡的分布演化趋势:时空转移 |
7.3.1 区域不平衡的总体分布动态 |
7.3.2 区域不平衡的趋同分析 |
7.4 区域不平衡的空间性:时空关联 |
7.5 区域不平衡演化的内在机理:空间与非线性视角 |
7.5.1 来自线性模型的证据 |
7.5.2 来自半参数模型的证据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基本结论 |
8.1.1 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 |
8.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
8.1.3 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 |
8.1.4 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 |
8.1.5 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 |
8.1.6 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 |
8.2 政策启示 |
8.2.1 加快桂西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经济空间结构的平衡 |
8.2.2 发挥政府的关键角色,加速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结 |
8.2.3 因地制宜地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期间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
后记 |
(8)基于SWAT模型的南流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
1.2.1 GIS技术在非点源污染模拟与应用 |
1.2.2 土地利用对非点源污染研究影响 |
1.2.3 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污染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土壤植被 |
2.1.4 水文气象 |
2.1.5 经济文化建设 |
2.2 流域污染源负荷特征 |
2.2.1 水环境质量现状 |
2.2.2 污染物排放现状 |
1. 生活非点源污染 |
2. 种植业非点源污染 |
3. 养殖业非点源污染 |
2.2.3 小结 |
3 南流江流域陆地表层系统变化特征分析 |
3.1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格局分析 |
3.1.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 |
1.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
2. 土地利用年变化率 |
3.1.2 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 |
1. 数据来源 |
2. 数据预处理 |
3. 解译结果 |
3.1.3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分析 |
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特征 |
2.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
3.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特征 |
3.2 流域土壤侵蚀特征 |
3.2.1 土壤侵蚀计算及因子定量化 |
1. 土壤侵蚀计算方法 |
2. 土壤侵蚀因子定量化 |
3.2.2 土壤侵蚀基本特征分析 |
1. 土壤侵蚀基本状况 |
2. 地形地貌与土壤侵蚀时空变化 |
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侵蚀时空变化 |
3.3 小结 |
4 南流江流域SWAT非点源模型数据库构建 |
4.1 SWAT模型介绍 |
4.2 SWAT模型原理 |
4.2.1 水文过程子模型 |
1. 水文循环陆面部分 |
2. 水文循环水面部分 |
4.2.2 污染负荷子模型 |
1. 氮循环 |
2. 磷循环 |
4.3 建立模型基础数据库 |
4.3.1 数据资料 |
4.3.2 地图投影 |
4.3.3 数字高程模型(DEM)、水系数据 |
4.3.4 土壤数据 |
4.3.5 土地利用数据 |
4.3.6 气象数据 |
4.3.7 水文水质 |
4.4 SWAT模型构建与运行 |
4.4.1 子流域划分 |
4.4.2 HRU分析 |
4.4.3 SAWT模拟 |
1. 气象数据输入 |
2. 模型运行 |
5 南流江流域SWAT非点源模型模拟 |
5.1 SWAT-CUP参数率定与验证 |
5.1.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2 参数率定分析 |
5.1.3 模型评价指标 |
5.2 模拟结果分析 |
5.2.1 径流 |
5.2.2 污染物 |
5.3 非点源污染强度时空分布 |
5.3.1 非点源污染强度时间分布 |
5.3.2 非点源污染强度空间分布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广西城乡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乡关系 |
1.3.2 新发展理念 |
1.3.3 城乡协调度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乡协调度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构建城乡协调度的理论基础 |
2.1.1 城乡协调的本质 |
2.1.2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
2.1.3 城乡协调度的基本含义 |
2.2 城乡协调度单元选择 |
2.3 城乡协调度的评价标准 |
第三章 广西城乡发展现状特征 |
3.1 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化 |
3.2 城镇化建设面临拐点 |
3.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
3.4 经济贸易呈现劣势 |
3.5 人口年龄两极化明显 |
第四章 城乡协调度指标体系构建 |
4.1 构建标准与原则 |
4.2 指标选取及城乡协调度体系构建 |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五章 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分析 |
5.1 广西各县区城乡发展水平评价 |
5.1.1 城市发展水平整体趋势向好 |
5.1.2 乡村发展呈现两极分化 |
5.2 广西城乡协调关联的动态特征 |
5.3 广西城乡协调度时空发展特征 |
5.4 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类型 |
5.4.1 城乡低水平协调型 |
5.4.2 城市主导型 |
5.4.3 城乡协调型 |
5.4.4 乡村主导型 |
第六章 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
6.1 广西各县区城乡协调发展类型与相关发展策略建议 |
6.2 城乡低水平协调型发展策略 |
6.3 城市主导型发展策略 |
6.4 城乡协调型发展策略 |
6.5 乡村主导型发展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和可能的贡献与创新 |
1.4.1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电子商务 |
2.1.2 农业产业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专业化生产理论 |
第3章 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关系的机理分析 |
3.1 农村电子商务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
3.1.1 “互联网+农业经济”的叠加效应 |
3.1.2 减轻农业活动的盲目性 |
3.1.3 打破区域和时间的限制 |
3.1.4 方便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
3.1.5 实现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 |
3.2 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电子商务的促进作用 |
3.2.1 发展前提和精准平台 |
3.2.2 丰富和完善电子商务应用体系 |
3.2.3 推进电商技术升级 |
3.3 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融入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
4.1 广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4.1.1 广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
4.1.2 广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
4.2 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4.2.1 广西推进农业产业化所取得的成就 |
4.2.2 广西推进农业产业化所存在的问题 |
4.3 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现状 |
4.3.1 广西农村电子商务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
4.3.2 广西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不断完善 |
4.3.3 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测度及耦合关系分析 |
5.1 数据处理及评价方法 |
5.1.1 定基极差法 |
5.1.2 主客观组合赋权法 |
5.1.3 综合评价指数 |
5.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测度分析 |
5.2.1 农村电子商务评价指标体系 |
5.2.2 数据来源及指标权重 |
5.2.3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综合分析 |
5.3 农业产业化发展测度分析 |
5.3.1 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
5.3.2 数据来源及指标权重 |
5.3.3 农业产业化发展综合分析 |
5.4 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的耦合关系分析 |
5.4.1 结构式联立方程模型的构建 |
5.4.2 变量的设计与数据说明 |
5.4.3 实证结果分析 |
5.4.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完善联通机制 |
6.2 提升农民人力资本水平 |
6.3 建立融资机制 |
6.4 充分发挥农业供给侧改革作用 |
6.5 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 |
6.6 加强信息化建设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博白县1989年农业经济指标创全区三个第一(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D]. 陈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2]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与西部中小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D]. 朱海强.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 [3]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D]. 韩俊喆.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 朱良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6]南流江流域耕地质量与生态安全综合评价[D]. 唐梓萍.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7]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D]. 戴其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8]基于SWAT模型的南流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D]. 王丹媛.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9]广西城乡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D]. 魏博阳. 广西大学, 2020(07)
- [10]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耦合关系研究[D]. 魏星辰.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