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大屠杀与南京军民的反抗(论文文献综述)
马振犊,邢炫[1](2007)在《日军大屠杀期间南京军民反抗问题研究》文中认为1937年12月,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南京守军在南京保卫战中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13日南京沦陷后,日军在城内进行了长达数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南京沦陷后的最初几周内,南京军民面对日军的大屠杀暴行,进行了英勇的反抗,但这些反抗斗争行为,其特点表现为分散和无组织性。在城市沦陷后数周内,不仅中国军队未见有组织的游击或巷战发生,市民们也没有进行较为普遍和成规模的反抗,这无疑是受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条件制约的。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研讨,并不是为了抹煞中国军民在南京大屠杀过程中的反抗事迹,而是希望能更深入系统地了解和分析南京军民当时的应对状态以及相关背景和原因。
李昕[2](2017)在《创伤记忆与社会认同: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的公共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历史上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作为典型的创伤记忆,南京大屠杀受害者正经受一场不易察觉却又不容忽视的社会认同危机。无论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国耻论,还是为了维护民族自尊心而刻意放大大屠杀中的反抗,都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所面临的社会认同危机的现代表征。南京大屠杀迄今已80周年,对于没有经历过那场浩劫的人来说,往往过度苛责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缺乏反抗精神。产生这种质疑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于南京大屠杀发生时的真实状况的了解及大屠杀受害者面对屠杀时极端无助的心理状态的正确认识,低估了极端情况下情境的力量,从而产生了基本归因错误。因此,必须从自身和社会两个层面构建全人类共同的创伤记忆,并通过这一建构,为南京大屠杀受害者获取最为广泛的社会认同。
刘燕军[3](2009)在《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1937—1985)》文中研究指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是值得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战时,它被作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暴行的象征,战后的审判进一步强化了中国民众的这一印象。新中国成立后,其象征地位继续延续,在东西方冷战的政治格局下,又与"反对美帝国主义"、"揭露国民党的腐朽统治"和"中日友好"等现实政治相连接,在此过程中,因被误用而扭曲变形。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的日本教科书事件,使南京大屠杀再次成为新闻舆论的中心,在中国政府和民间的双重推动下,南京建立了纪念馆和纪念碑,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得以向更深层次延伸。
孙宅巍[4](2016)在《论南京军民在南京大屠杀暴行中的反抗》文中认为关于南京军民对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反抗,社会上和学术界在认识上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是,看不到这种反抗行动的存在;二是,人为地扩展南京大屠杀的时空范畴。事实证明,南京军民在南京大屠杀中有着惊心动魄的反抗,主要表现在:有的中国军人用手中武器拯救被难平民,部分被俘军人赤手空拳冲向行刑日军,部分市民面对日军暴行勇敢反抗,许多市民为扞卫妇女尊严而斗争,许多妇女宁死不辱。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勇敢的反抗,是在极其恶劣与恐怖的环境下进行的,其所宣示的英勇拼搏、不怕牺牲、坚韧不拔的抗战精神,则是中国人民永久的精神财富。
何扬鸣[5](2013)在《历史记忆:《东南日报》中的南京大屠杀》文中研究说明“七七事变”以后,中国大陆的新闻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尤其是中国大陆东部地区的新闻事业更是损失惨重。因此,南京大屠杀发生前后,中国大陆的新闻传媒对此报道很少,大陆东部地区(上海租界内的“洋商报”除外)几乎找不到一家对此有记载的新闻传媒。这是日后日本朝野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所谓依据之一。然而,新近发现浙江的《东南日报》有南京大屠杀的系统报道。《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最早始于1937年8月份日军对南京的空袭,以后陆陆续续一直没有中断过,尽管在南京大屠杀发生之时和一周年之际,这样的报道有过两个高潮。报纸对1938年年底浙江各界对南京大屠杀纪念的记载,是至今所发现中国大陆在抗战期间所做的唯一的一次。《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是至今中国大陆所发现最详细、最系统的一家新闻传媒。它有助于有力地驳斥日本朝野对南京大屠杀的否定,有助于扩大和加深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也有助于扩大和加深对战时中国大陆新闻事业的研究。同时,《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构建,也为历史记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不是偶然的。《东南日报》是当时在中国大陆东南部享有盛誉的全国性报纸,该报自创刊以来一直坚决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和行动,其报道方针一直放在中国大陆的东南部。抗战全面爆发以后,《东南日报》未雨绸缪,在杭州沦陷之前,将报社迁往浙江金华,将杭州版与金华版无缝对接。而且,在整个抗战期间,《东南日报》始终坚持在前线出报,是战斗在抗战前线的唯——家大报,为中国的抗战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庞远[6](2019)在《1645年江阴抗清及其历史记忆》文中认为江阴在太湖平原的北端,自古是经济发达、文风兴盛、民风刚毅的地区。明代中后期,江阴农业和棉纺织业迅速发展,促进了这一地区市镇的发展。同时,作为扼守长江咽喉的要塞,江阴的城防体系与军队建制相对完备,具有良好的军事防御能力。明清鼎革之际,南明弘光政权内乱不断,而清军在攻破北京之后不断南下。攻破南京后,清军重新在江南地区推行剃发令,引发了民众的反抗。在江阴地区,由于知县方亨用强硬手段推行薙发令,直接导致了江阴士人和乡兵的反抗,他们纠集武装,与清兵对康康。因地方无力平定反抗活动,多铎派刘良佐和部分清军赴江阴围剿。江阴军民迎阎应元为帅,坚守不出,刘良佐屡攻不下,多铎又派博洛部前来增援。在红衣大炮的协助之下,清军最终破城,历时八十一日的江阴抗清至此结束。破城后,清军进行报复,大肆屠杀百姓,给江阴民众造成了巨大的伤痛。清初,江阴士人以隐居、逃禅等手段不与清廷合作,而中央政府对包括江阴在内的江南地区存在着戒心。战争结束后,当地官员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来恢复地方经济与社会秩序。清朝时,有关江阴抗清的历史记忆不断地建构起来,在民间广为流传,而抗清斗争中牺牲军民的墓地以及以三公祠为代表的专祠成为了历史记忆的物质载体。乾隆年间,清政府对于抗清殉难之人的态度转变,允许地方官员对抗清的首领阎应元等人进行祭祀,抗清军民被塑造成为忠义之士。同时,“三王之死”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故事即便有夸大的成分,但仍然真实地反映了民间对于屠城清兵的痛恨。因抗清之役,江阴逐步被塑造为“忠义之邦”。清末,阎应元的形象由清朝君臣塑造的忠臣义士逐步转变成为汉民族英雄,历史上的江阴抗清事件也不断地被用来揭露汉民族的“创伤”,被纳入到了反满革命的话语体系之中。至抗日战争时期,阎应元及江阴的抗清军民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作为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典型事例,江阴抗清被用来激发国人的民族精神以及抗战热情。
孙宅巍[7](2020)在《论南京大屠杀中的草鞋峡暴动》文中提出南京大屠杀中曾发生较大规模的草鞋峡暴动。系统论述这次暴动的基本事实、时空范畴、主要群体以及镇压暴动的日军部队,对于完整认识南京军民在南京大屠杀中的反抗斗争,具有重要意义。日本侵略军散布的"准备释放俘虏"谬论,纯属捏造的谎言。草鞋峡暴动的方式与规模,在南京大屠杀的反抗斗争中,具有标志性、象征性与代表性的地位。
邢小磊[8](2019)在《南京保卫战罹难将士考略 ——兼论南京保卫战失败原因》文中指出南京保卫战是1937年中国卫戍军抵抗日本侵略军,守卫首都南京的一场战役,它又被称为“南京战役”,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此前学术界对于南京保卫战的关注主要基于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将其作为南京大屠杀的背景而研究,直到近几年南京保卫战才真正作为一个独立课题被研究。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档案资料以及文献,从南京保卫战既有的研究成果出发,对南京保卫战中各阵地的伤亡情况,撤退过程中的伤亡情况,南京大屠杀中的罹难将士做一个考证,并且梳理分析南京保卫战中罹难将士以及殉难将领的总人数,对以往研究中有争议的问题,如保卫战中罹难将士的总人数以及殉难将领的名录做一个总结,并通过对罹难将士情况的分析,总结南京保卫战失败的原因,对前人的研究作一个回应。根据现有的资料,并对其进行研究,发现南京保卫战参战的将士大约为15万人,罹难将士多达10万,其中包括了8位少将军衔以上的高级将领,而在这10万人中,有7万至8万人死于南京大屠杀;同时从考证保卫战中罹难将士这一个视角出发,可以发现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保卫战的兵力部署不合理,指挥官的指挥混乱,命令传达迟滞以及南京的地理环境不适宜坚守等都是导致南京保卫战失败的原因。
陈虹虹[9](2018)在《集体记忆的媒介实践研究 ——以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为中心》文中指出在集体记忆形成过程中,大众媒介不仅自身参与到集体记忆建构中,还为受众参与集体记忆建构提供了工具和路径。这使得集体记忆研究的媒介传播学转向成为记忆研究的新范式。本文以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为个案,以纪实影像为记忆文本,采用文本分析法,研究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媒介实践。本研究把集体记忆视作客观知识和主观情感的集合体,选择集体记忆理论中的“记忆穿插说”作为研究媒介记忆生产的线索,按照以下逻辑展开:首先使用“记忆的劳动分工”论,从共时层面分析各类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编织集体记忆网络的“劳动分工”机制;接着,将修辞学的“接受与拒绝框架”理论与传播学的“媒介框架”理论相结合,从历时层面考察各类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的记忆演化与延续机制;在此基础上,从媒介技术哲学的视角,分析影像媒介特性对记忆生产的制约;最后,文章立足纪实影像为中心的媒介生态系统,探讨记忆生产的可持续性问题。通过研究,本文形成了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受众集体记忆的形塑得益于各类纪实影像的记忆“劳动分工”。电视新闻报道为受众提供“新闻聚像”,承担南京大屠杀记忆点的广泛传播和反复刻写。大型纪录片聚集多元信息,耦合记忆逻辑,为受众建构详细完整的大屠杀“记忆剧场”。档案类纪实节目通过“揭秘”,补充边缘记忆。谈话节目则为记忆冲突提供交流与协商平台。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电网直播,邀请受众参与仪式,实现情感共享与集体认同。受众对纪实影像的接触类型与频率不同,则共享的集体记忆强度与精度不同。第二,集体记忆的延续过程是新旧叙事不断融合的过程。媒介叙事必须维持记忆的“核心叙事”与中心“情感态度”不变;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通过框架互文、影像融合技术、信息删补与修饰等方式,建构新记忆,同时保持记忆的“连贯”和“一致”。对于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媒介生产而言,日军暴行是“核心叙事”,它被镶嵌进不同的叙事框架,满足不同时期的记忆需求。以团结民众和英雄、克服困境取得胜利为主要特征的“史诗框架”,是媒介从战时延续至今的通用情感态度框架,主导了受众对南京大屠杀的理解,维护了情感记忆的一致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媒介环境迥异,不同叙事框架和情感态度框架的纪实影像在传播上有较大差异。采用“暴行叙事”与“史诗框架”的影像产品更容易被广泛传播,进入记忆流通,形塑受众集体记忆,反过来也被集体记忆所形塑。第三,集体记忆的媒介生产受制于媒介特性。集体记忆的纪实影像建构,必须遵循影像“可见性”的技术特性、影像“可视性”的制作要求、产品“需盈利”的生产方针以及相关的社会伦理。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媒介生产存在着技术与伦理悖论,是一个难为而必须为的过程。第四,集体记忆的媒介生产过程是媒介系统内部,以及媒介系统与外部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过程。记忆的多层性与媒介系统的多层性相适应。南京大屠杀记忆的媒介生产应该树立分层观和生态观,建设多层的、可持续的记忆生态。
王霞[10](2021)在《民族创伤与历史记忆:“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中的人性叙事》文中认为"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对于日本官兵的形象塑造有所不同,既有脸谱化的"恶魔"形象,也有人性化的具有反思能力的"普通人"形象。在塑造日本官兵形象时,要考虑到其是否具有历史真实性与普遍性,并由此反思南京大屠杀中人性之恶的深层机理。"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还表现了中国人的抗争精神与国民性反思。"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人性叙事的边界在于不能违背史实,要考虑到中国人的情感认同,坚守民族立场;也要处理好人性叙事与创伤记忆的关系,表现创伤历史中的中国人个体的生命体验与记忆。
二、南京大屠杀与南京军民的反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大屠杀与南京军民的反抗(论文提纲范文)
(1)日军大屠杀期间南京军民反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大屠杀中南京军民的反抗记录 |
二 大屠杀中南京军民的基本表现 |
(一) 南京城陷后守军没有与敌发生大规模巷战 |
(二) 南京市民应对日军暴行的反应 |
1.战争爆发后南京人的心态分析 |
2.南京市民对暴行有抵抗但不普遍 |
三 南京军民应变表现的原因分析 |
(一) 政府当局指导布置严重缺失, 官员弃责逃跑 |
(二) 滞留军人失去指挥、丧失信心 |
1.战前部署失当, 中方官兵毫无撤退弃守的计划和心理准备, 渡江撤走心理“战胜”突围心理。 |
2.官走兵散, 数万名官兵滞留南京而丧失斗志。 |
3.对投降日军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以为至多被拉夫或遣散。 |
(三) 普通市民自身缺陷、误信宣传 |
1.持续的空袭、政府对南京防守能力强大的宣传让南京市民麻痹大意。 |
2.一般民众受教育程度低, 缺乏正常的自我保护和反抗意识。 |
3.日本人隐瞒和欺骗宣传的结果。 |
4.南京市民文化及性格特点的影响。 |
四 结 语 |
(2)创伤记忆与社会认同: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的公共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社会认同危机的现代表征 |
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社会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后果 |
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的社会认同及其公共建构 |
(3)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1937—1985)(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4)论南京军民在南京大屠杀暴行中的反抗(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军人用手中武器拯救被难平民 |
2. 被俘军人赤手空拳冲向行刑日军 |
3. 市民面对日军暴行勇敢反抗 |
4. 为扞卫妇女尊严而斗争 |
5. 妇女宁死不受辱 |
(5)历史记忆:《东南日报》中的南京大屠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的提出 |
一、日本朝野对南京大屠杀的否定 |
二、战时新闻媒体研究的欠缺 |
三、新闻传媒与南京大屠杀间历史记忆的发掘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的综述 |
一、西方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和传播 |
二、日本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和传播 |
三、中国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和传播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意义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研究选题的意义 |
第一章 战时的中国新闻界 |
第一节 战前《东南日报》的崛起及其抗日宣传 |
一、从《杭州民国日报》到《东南日报》 |
二、《东南日报》新闻报道的特点 |
三、《东南日报》坚定的抗日宣传 |
第二节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新闻事业的摧毁 |
一、南京地区的新闻事业 |
二、上海、浙江地区的新闻事业 |
三、武汉、西南地区的新闻事业 |
第三节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信息的严密封锁 |
一、加强对本国新闻舆论的控制 |
二、封锁和虚报南京的讯息 |
三、严厉地限制西方新闻记者的自由 |
第二章 《东南日报》在南京大屠杀前期的报道 |
第一节 报道和传播日军对南京的空袭 |
一、日军空袭南京前期的报道 |
二、继续报道高志航的消息 |
三、日军空袭南京前期的报道影响 |
第二节 报道日军对南京的会攻 |
一、日军对南京合围的讯息 |
二、日军对南京总攻击的讯息 |
三、日军攻占南京的讯息 |
第三节 报道和传播国际社会对日军侵袭南京的反应 |
一、报道和传播日军讹诈外人 |
二、报道和传播欧美列强的反应 |
三、报道和传播国际社会的反应 |
第三章 《东南日报》在南京大屠杀高潮中的报道 |
第一节 《东南日报》迁往浙江金华 |
一、杭州沦陷前先行撤离 |
二、在困顿中奋起 |
三、新闻报道仍旧偏重东南 |
第二节 报道日军在南京的大肆屠杀 |
一、报道日机滥炸无辜,毁灭文明 |
二、报道日军进入南京城的嚣张气焰 |
三、报道日军在南京内外的大屠杀 |
第三节 报道外人对南京大屠杀的反应 |
一、报道外人在南京设立安全区的情况 |
二、报道日军侵犯外人利益的情况 |
三、报道外人对日军在南京暴行的反应 |
第四章 《东南日报》在南京大屠杀周年的报道 |
第一节 坚持在抗战最前线 |
一、始终不离开前线 |
二、在前线遭受的牺牲 |
三、抗战期间的作为 |
第二节 对南京和南京人民的关注和牵挂 |
一、战前在南京的频频亮相 |
二、战地记者在南京的活动 |
三、报道和传播南京沧陷后的情况 |
第三节 报道和传播浙江省各界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 |
一、日本朝野质疑当时中国各界对南京大屠杀反映 |
二、报道和传播浙江人民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 |
三、用艺术手段来纪念南京大屠杀 |
第五章 《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表述及其框架 |
第一节 《东南日报》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 |
一、社会记忆 |
二、集体记忆 |
三、历史记忆 |
第二节 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构建 |
一、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建构 |
二、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建构的方式 |
三、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建构的意义 |
第三节 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构建的框架 |
一、中国大陆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框架 |
二、日本方面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框架 |
三、《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框架 |
附录:战后《东南日报》有关南京大屠杀案审判的报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 |
(6)1645年江阴抗清及其历史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明清之际的江阴 |
第一节 江阴的历史地理及人文环境 |
一、江海门户 |
二、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
三、学风兴盛、民风刚毅 |
第二节 甲申之变后的江阴 |
一、甲申之变后的局势 |
二、动荡的江阴社会 |
第二章 江阴抗清及其影响 |
第一节 江阴抗清 |
一、江阴抗清的导火索 |
二、江阴抗清的过程 |
三、关于抵抗时间和死亡人数的思考 |
第二节 江阴抗清后的地方社会 |
一、地方士人的多样选择 |
二、地方社会秩序的恢复 |
第三章 清朝江阴历史记忆的构建 |
第一节 物质纪念空间中的记忆 |
一、墓冢中的记忆空间 |
二、专祠中的纪念空间 |
第二节 民间记忆“三王之死”之考辩 |
一、“三王之死”的争议 |
二、三王之死的塑造 |
三、流传至今的原因 |
第三节 忠义之邦 |
第四章 江阴抗清记忆的再书写 |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从忠臣到汉民族英雄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从汉民族英雄到中华民族英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2 |
后记 |
(7)论南京大屠杀中的草鞋峡暴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暴动的基本事实 |
二、暴动者与屠杀者 |
1.教导总队部队。 |
2.第78军部队。 |
3.第66军和第83军部队。 |
4.第88师部队。 |
三、暴动的时空范畴与规模 |
四、暴动与“释俘”之说 |
五、暴动的意义与价值 |
(8)南京保卫战罹难将士考略 ——兼论南京保卫战失败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国内主要研究情况 |
二、国外主要研究情况 |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背景 |
第一节 南京保卫战战前会议 |
第二节 蒋介石对南京保卫战的看法 |
第三节 南京保卫战卫戍军战斗序列 |
第二章 南京保卫战中各阵地战斗伤亡情况 |
第一节 外围阵地 |
一、句容战场 |
二、孟塘、大胡山战场 |
三、湖熟、淳化战场 |
四、牛首山战场 |
五、镇江战场 |
第二节 复廓阵地 |
一、东线战场 |
二、南线战场 |
三、西线战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撤退过程中的战斗伤亡 |
第一节 长江边的战斗 |
第二节 乌龙山战斗 |
第三节 正面突围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大屠杀中的罹难将士 |
第一节 南京大屠杀中罹难将士的定义 |
第二节 南京大屠杀中罹难将士的数量 |
第三节 南京大屠杀的原因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京保卫战罹难将士及高级将领分析 |
第一节 南京保卫战中罹难将士人数分析 |
第二节 南京保卫战中罹难将军人数的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集体记忆的媒介实践研究 ——以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记忆研究的媒介传播学转向 |
1.1.2 南京大屠杀记忆离不开大众媒介 |
1.1.3 纪实影像建构集体记忆的特殊性 |
1.2 文献综述 |
1.2.1 以媒介传播为核心的集体记忆研究 |
1.2.2 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与媒介 |
1.2.3 可待挖掘的研究空间 |
1.2.4 本研究的核心问题 |
1.3 关键概念解析 |
1.3.1 集体记忆 |
1.3.2 纪实影像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方法 |
1.4.4 创新点 |
2 记忆的共时建构: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类型与“劳动分工” |
2.1 集体记忆的“劳动分工” |
2.2 新闻报道:建构“新闻聚像”强化共同知识 |
2.2.1 电视新闻报道的传受特征 |
2.2.2 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
2.2.3 电视新闻报道的记忆功能 |
2.3 纪录片:构筑“记忆剧场”耦合记忆逻辑 |
2.3.1 纪录片的“声音”与“模式” |
2.3.2 史学风格确保信息完整性与记忆可信性 |
2.3.3 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剧场” |
2.3.4 有限的记忆协商空间与议题 |
2.4 档案节目与谈话节目:补充边缘记忆强化固有记忆 |
2.4.1 档案节目:以揭秘形式触及记忆暗角 |
2.4.2 谈话节目:对外促进协商对内固化记忆 |
2.5 公祭直播:“仪式化”记忆再造与情感共享 |
2.5.1 南京大屠杀公祭的仪式脚本 |
2.5.2 公祭仪式的现场直播:仪式融合与意义共享 |
2.5.3 以国之名的情感动员:南京大屠杀公祭仪式的记忆话语逻辑 |
3 记忆的历时延续: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的框架演化 |
3.1 记忆文本分析框架的理论架构 |
3.1.1 框架与集体记忆 |
3.1.2 接受与拒绝框架理论 |
3.1.3 媒介框架 |
3.1.4 理论结合的可能性 |
3.2 记忆形成期的影像建构:战争宣传的史诗、战后审判的嘲讽 |
3.2.1 媒介环境:影像记录的滥觞 |
3.2.2 战时抗争叙事与说教框架 |
3.2.3 战后审判叙事及嘲讽框架 |
3.3 记忆重建前期的影像建构:从单一到多元复合框架 |
3.3.1 媒介环境:从电影到电视 |
3.3.2 暴行叙事与“悲剧英雄” |
3.4 记忆重建后期的影像建构:新叙事、新框架的同化融合 |
3.4.1 媒介环境:影像传播网络全面形成 |
3.4.2 暴行与救援:新旧叙事的融合 |
3.4.3 多元框架之竞争与融合 |
3.5 记忆固化期的影像建构:重返史诗框架主导 |
3.5.1 媒介环境:影像融合新媒体 |
3.5.2 官民互动:史诗成为支配性框架 |
3.5.3 国际接轨:超越民族史诗 |
4 记忆实践之困: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再现与表征的媒介制约 |
4.1 纪实影像再现的物质依赖性制约 |
4.1.1 影像:“物质现实的复原” |
4.1.2 大屠杀记忆的物质载体残缺 |
4.1.3 记忆时空的影像连接与记忆载体缺失的矛盾 |
4.2 暴行创伤的媒介再现之困 |
4.2.1 暴行与创伤:南京大屠杀的特殊性 |
4.2.2 暴行记忆的媒介再现瓶颈与影像转化困境 |
4.2.3 大屠杀再现的伦理悖论 |
4.3 历史记忆的商业化生产 |
4.3.1 故事化操作遮蔽历史真实 |
4.3.2 商业化生产异化口述回忆 |
5 记忆的拓展:面向未来的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实践 |
5.1 纪实影像实践要区分记忆类型 |
5.1.1 区分共享记忆与共同记忆 |
5.1.2 区分交往记忆与文化记忆 |
5.1.3 对外与对内的影像记忆实践 |
5.2 纪实影像实践要构筑可持续的记忆生态 |
5.2.1 记忆生态内部的媒介互动 |
5.2.2 记忆生态外部的社会影响 |
5.2.3 可持续性记忆生态的建设 |
6 结语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讨论的空间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民族创伤与历史记忆:“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中的人性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对日本官兵的人性叙事 |
二、共情腐蚀、权威服从与乌合之众:人性之恶的深层机理 |
三、抗争与自省:“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对中国民众的人性叙事 |
四、创伤、记忆与人性叙事的边界 |
四、南京大屠杀与南京军民的反抗(论文参考文献)
- [1]日军大屠杀期间南京军民反抗问题研究[J]. 马振犊,邢炫. 抗日战争研究, 2007(04)
- [2]创伤记忆与社会认同: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的公共建构[J]. 李昕. 江海学刊, 2017(05)
- [3]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1937—1985)[J]. 刘燕军. 抗日战争研究, 2009(04)
- [4]论南京军民在南京大屠杀暴行中的反抗[J]. 孙宅巍.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6(01)
- [5]历史记忆:《东南日报》中的南京大屠杀[D]. 何扬鸣. 浙江大学, 2013(04)
- [6]1645年江阴抗清及其历史记忆[D]. 庞远.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7]论南京大屠杀中的草鞋峡暴动[J]. 孙宅巍.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020(03)
- [8]南京保卫战罹难将士考略 ——兼论南京保卫战失败原因[D]. 邢小磊.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9]集体记忆的媒介实践研究 ——以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为中心[D]. 陈虹虹.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10]民族创伤与历史记忆:“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中的人性叙事[J]. 王霞.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