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濒危物种的责任(论文文献综述)
钱元元[1](2021)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一节的教学设计》文中认为以真实的生态学热点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模拟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通过对濒危物种生存繁衍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其他种群数量特征内涵,最后通过构建概念图阐明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探讨生态学相关社会议题的意愿,确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态度。
韩雪萍,王俊英[2](2021)在《落实核心素养 实现全面发展——2020年山东省高考试题分析》文中指出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学试题坚持以落实核心素养为基础,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科研进展成果及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来丰富情境,渗透生命观念;利用文字、图像等多种信息载体,强化科学思维,考查学生信息获取、读图等科学探究能力。
吴满昌,王立[3](2021)在《生物多样性的司法保护路径研究——以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一旦受到破坏,面临不可逆转的困境,如何预防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首要的选择。以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为视角,通过对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的法律依据、路径、具体实践的观察,反思我国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存在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立法、程序缺陷,以及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缺位、审执断层等问题。借鉴域外"蜗牛镖案"的实践经验,提出以技术事实和科学证据查证为连接点融合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环境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的路径,并从实现预防性功能的判断主体的专业化、目标对象的类型化、认定程序的规范化等方面论证审判程序改进的建议,进而提出打通"审理—裁判—执行"的梗阻,打破法律和技术之间的认知障碍,平衡技术审查和法律审查的解决思路。
崔文宇[4](2021)在《生态安全背景下《野生动物保护法》立法完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正在不断推进,对于生态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谓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生态系统应对重大生态环境风险的能力,是自然环境和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保护、不受威胁的状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念,明确了十一种国家安全层面,其中生态安全被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这是我国首次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层面。国家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又确定了对生物多样性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全面保护目标。在我国生态安全的新要求背景下,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全面修改已被列入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计划。虽然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自从1988年诞生以后,已经历经了四次修改,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修改仅有2016年的一次修订。就目前而言,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在立法理念、保护范围、权责分布、制度设置、法律衔接等方面仍然不适用生态安全的要求,本文在生态安全背景下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再次修订提出意见。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再次修改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介绍该法的立法沿革,分别从这部法的诞生、发展以及2020年最新的修订草案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之一,着重分析了这部法的立法缺陷,即立法理念不适应生态安全的要求,受保护的野生动物范围过于狭窄,野生动物管理部门职能交叉,协调困难,相关制度未体现生态安全需要,亟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衔接不畅,无法体现生态安全要求;第四部分通过介绍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提供借鉴;第五部分也是本文的中心,针对第三部分提出的问题作出相应的立法建议对策,分别是转变立法理念以适应生态安全的要求,扩大野生动物保护范围,明确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权责划分,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制度建设,加强相关法律衔接,体现生态安全的要求。
程秀华[5](2020)在《探寻真题特点 把握备考策略》文中认为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以下简称2020年山东等级考试)紧紧围绕"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试题创新设问方式,注重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核心价值,试题整体难度较2020年全国卷Ⅰ略有升高。2021年将有更多省份参加新高考,本文以2020年山东等级考试为例,同时结合高考全国卷Ⅰ生物试题,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对高考试题进行剖析,探寻试题特点、命题规律,把握正确的备考策略,
刘璐萍[6](2020)在《西方荒野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荒野是未被人类活动干扰或破坏的自然地区。长期以来,荒野一直是人类文明改造的对象,荒野的开发和利用被看成是天经地义的。随着文明的过度扩张,荒野地大量减少,由此带来的生态问题不断加剧。西方荒野伦理思想是伴随西方荒野保护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而产生的。基于生态思想对荒野价值的认知,人们对荒野的认识和态度产生了从恐惧和敌视逐渐转为承认荒野的审美价值和内在价值的深刻转变。将荒野自然纳入伦理视野,欣赏和珍爱荒野,是一种生态大智慧,是促进文明与荒野和谐共存的必由之路。它不仅带来了西方思想观念和伦理上的一次革命,还催生了西方国家荒野保护体系的建立。深入研究西方荒野伦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和理论观点,对于我国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梳理了西方荒野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阐述了西方荒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论述其在西方社会的实践以及对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最后揭示其对我国环境伦理学和社会实践产生的启示作用。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追溯了荒野概念的起源,对西方荒野伦理思想产生的经济、文化、科学以及社会背景进行分析,论述其产生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第二章主要论述了西方荒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西方一些着名的环境伦理学家的思想和着作的研究,对他们思想中蕴含的有关荒野的价值、权利以及人与荒野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揭示其伦理内涵。第三章探讨西方荒野伦理思想形成一定成熟的体系之后,对西方各国的理论和实践影响。理论层面包括对社会理论基础和文化的影响,实践层面包括荒野保护运动、荒野法律体系的建设以及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第四章则是探究西方荒野伦理思想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同样包括对我国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启示作用。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了避免重蹈西方社会在工业化时期经历的覆辙,避免人与荒野关系的恶化导致对荒野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我国必须借鉴学习西方社会的荒野伦理思想,并将其纳入我国的环境伦理学体系,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学习借鉴的素材,促进构建人与荒野和谐共生的良好关系。结语部分进一步提出了荒野伦理内涵的认知拓展以及对于环境伦理理念更新的前瞻。在荒野保护中,我们一方面需要加强和深化荒野伦理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积极宣传新的荒野伦理观念,使我国的荒野保护真正落到实处。
陈德燕[7](2020)在《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在林业资源建设过程中,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效果将对生物物种的多样化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最终将影响到整个生态平衡。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下的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就能为提升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了对各种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的提升。因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通常处于人口比较少的地方,地理位置也偏僻,所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资源严重不足。本文将对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水平提出了具体的举措。
林啸鹏[8](2020)在《广西水域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种群数据库的建立及其社会结构和栖息地使用研究》文中认为相同种群的个体识别数据库普遍存在方法不一致、数据不连续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影像数据在保育研究上的应用。以广西水域(钦州和北海)的中华白海豚为例。首先在方法上,不同研究团队使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导致了调查量的差异,限制了数据的进一步应用;另外,在数据处理也存在方法不一致问题,缺乏统一的数据收集指南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缺乏对累计识别个体数、重捕数、努力量等在不同数据分析上的功效分析。其次,在调查时间以及空间区域上,也存在时间不连续、空间不连续等问题,而调查量的偏差也最终会影响到后续的数据分析。本研究以广西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团队协作整合不同团队的历史数据,同时通过技能孵化实现技能同步,收集高解析度的照片识别数据,进而分析其社会结构和栖息地使用方式,为中华白海豚的保育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建议。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使用DISCOVERY软件建立广西种群个体识别数据库,通过团队协作和数据授权的方式获得2010年至2019年四个研究团队(山东大学、汕头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的调查数据,对数据规范处理并建立广西种群个体识别数据库,以克服个体识别数据库在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不连续、数据数据处理不统一等问题。其次,通过SOCPROG中的基本联合度统计分析、社会分化程度、聚类分析以及社群分离程度,分析种群的总体社会关系;并使用SOCPROG软件中的网络分析统计(NAS)以及Netdraw,对种群内部的社会结构,包括强度、接近中心度、关联度、聚群系数、亲密度等进行计算;同时识别出部分雌性个体,初步分析雌性中华白海豚的社会地位。最后,使用ArcGIS的MCP和GME识别广西种群栖息地范围,划分广泛、中等和核心分布区;并根据地理因素划分不同的区块,建立不同区块间的空间分析模型;比较不同社群以及不同性别在栖息地使用上的差异。结果显示,目前的个体识别数据库中,累计发现曲线处于平台期,累积识别249头中华白海豚个体,平均目击次数13.41,左右侧背鳍的覆盖率都是94.4%,基于连续时间段的数据库交叉匹配,有效地提高了匹配的准确度,减少了单个研究团队数据量不足而产生个体错配以及分析误差的风险;同时,通过基于社会结构的功效分析,验证了整合数据库用于社会结构分析的可行性。社会结构分析显示,广西种群分化出三个主要社群;种群个体间存在偏好性伙伴关系和随机伙伴关系,并且雌性个体占据更加重要的社会地位。通过栖息地使用分析,识别出广西种群的核心、中等和广泛分布区;同时发现,广西种群不同的社群存在明显的栖息地偏好差异,但是,不同性别间不存在栖息地偏好差异;通过计算滞后识别率,得知广西种群是一个封闭的种群,存在迁出和再迁入,并且雌性个体具有更高的恋地性;根据行政边界将研究区域分为钦州和北海两部分,通过空间分析模型,得知北海区域个体具有更高的恋地性。
周宇[9](202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环境正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引发环境危机,人类将自己推向环境悬崖,生存环境濒临危机边缘,引发环境正义困境的问题,对经济、文化、社会等产生影响。在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开始思考环境正义的伦理诉求。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综合研究法以正义的原则入手,针对环境正义中代内、种际、代际的角度,对环境正义出现的不正义的困境提出有效的实践路径。旨在更好的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环境道德带来的现实意义,确立人类对自然的道德情感基础,从而实现环境正义提供可行路径,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铺设实践通道。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正义观念的理解,扩展至对环境正义的理论梳理,对环境正义运动的兴起、基本内涵及特征进行概述,提出环境伦理的三大准则,即公平分配准则、责任与义务对等准则、共同利益准则,并且说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与环境正义的关系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是对环境正义现实存在的困境进行阐释。分别从代内主义、种际主义、代际主义三个方面梳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善物与恶物的不公正分配、责任与义务的不对等、动物生存环境减少、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等;第三部分是基于环境伦理的理论基础对环境正义三个维度的现实困境进行成因分析,指出由于人类中心主义及日益增长的贪婪致使环境恶物的不公正转移,动物理论在发展中存在缺陷和观念的弱化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告急,未来责任观的不明确性和代际的未知性和诱发下出现不正义的行为;第四部分是对环境正义的现实困境及产生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结合命运共同体的背景,始终贯穿环境伦理准则分别提出互利共赢的权利观,合理的分配环境善恶物,公平分担环境资源的配置等;合作互助的共同利益观,致力于维护全球化的物种与平衡,强化物种的身份认同,实现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共生共存;公正公平的未来责任观,坚持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倡导各国之间的全球治理,改善能源结构和消费观念,探索新能源,为后代人留下更多的生存可能性。让人类能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推进环境正义下的平等、公正、合作共赢。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全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普世价值。
张亮[10](2020)在《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保护区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明确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濒危植物地理分布的影响,对未来濒危植物的保护、适应策略的制定及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BCC-CSM4、Had GEM2-ES、IPSL-CM5A-LR、MRI-CGCM3、CCSM4、MIROC-ESM6六个性能较好的全球气候模式,建立Max Ent模型。模拟预测当前、未来(2050s、2070s)三种(RCP2.6、RCP4.5、RCP8.5)气候情景下青藏高原60种典型濒危植物的潜在适宜区。其次,通过物种分布累加模型,研究当前、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及其格局变化。最后,确定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基于优先保护区和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进行GAP分析法,明确物种多样性保护空缺区,针对性的提出潜在国家公园试点和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气候变化对草本植物影响较大、乔木次之,灌木和菌类保持相对稳定。当前气候基准期青藏高原矮小灌木的适宜性较好。未来大部分濒危植物在2050s潜在适宜区增加,2070s潜在适宜区减少。至2050s,草本和乔木潜在适宜区面积增加为主,灌木和菌类潜在适宜区变化的物种数相等;至2070s,草本潜在适宜区面积减少为主,乔木、灌木及菌类等濒危物种潜在适宜区增减变化的物种数量相等。(2)当前、未来(2050s、2070s)三种不同气候情景下,青藏高原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未来2050s-RCP4.5和2070s-RCP8.5情境下,羌塘高原南部、喜马拉雅中段南麓、东喜马拉雅山区、横断山脉、川西高原东部及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物种多样性退化最为严重。(3)青藏高原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区集中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流域、雅鲁藏布大峡谷、东喜马拉雅山南翼、三江并流区、横断山区、雅砻江流域、川西高原和松潘高原等地区。(4)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空缺区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青海湖东南部、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北部和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南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西南部、三江并流区芒康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北部、雅砻江流域、大金川河流域、甘南高原、川西高原及松潘高原地区,占优先保护区的66.21%,占青藏高原面积的37.77%。(5)青海地区保护区覆盖范围较广,对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潜力较高。青藏高原范围内四川、云南地区对濒危植物保护成效较低,应科学增加保护区数量,整合扩展保护区覆盖范围。
二、对濒危物种的责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濒危物种的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1)“种群的数量特征”一节的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
2 教学目标 |
3 教学过程 |
3.1 引导关注生态问题,初步意识到社会责任 |
3.2 模拟真实情境探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
3.3 巧设直观模拟图式,突破标志重捕法理解难点 |
3.4 师生共同建构,归纳种群特征关系 |
4教学反思 |
(3)生物多样性的司法保护路径研究——以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的现状考察 |
(一)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的法律依据 |
(二)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的路径选择 |
(三)生物多样性预防性司法保护的具体实践 |
1.生物多样性预防性司法保护的域内实践 |
2.生物多样性预防性司法保护的域外实践 |
二、对我国生物多样性预防性司法保护的反思 |
(一)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缺陷 |
1.理论不匹配对“预防性”功能的禁锢 |
2.立法不清晰对“预防性”功能的阻碍 |
3.程序不明确对“预防性”功能的限制 |
(二)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缺位 |
(三)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的审执断层 |
三、我国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的完善 |
(一)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的路径融合 |
1.以技术事实和科学证据为连接点的路径融合 |
2.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的衔接 |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民事审判技术的改进 |
1.预防性判断主体的专业化 |
2.预防性目标对象的类型化 |
3.预防性认定程序的规范化 |
(三)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的审执衔接 |
1.打通“审理—裁判—执行”环节 |
2.打破法律和技术之间的认知障碍 |
3.寻求技术审查与法律审查的平衡 |
结 语 |
(4)生态安全背景下《野生动物保护法》立法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一)比较分析法 |
(二)历史分析法 |
(三)规范分析法 |
第一章 生态安全背景下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再次修订的必要性 |
一、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立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
二、唤醒公众生态安全意识,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
三、促进动物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 |
四、助推生态安全法律体系的发展 |
第二章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立法沿革 |
一、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诞生 |
(一)诞生的背景 |
(二)亮点评析 |
二、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发展 |
(一)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正 |
(二)2016 年《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 |
三、2020 年《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亮点评析 |
(一)修法背景 |
(二)立法目的有所提升 |
(三)增加了风险防范原则 |
(四)内容亮点 |
(五)法律责任 |
(六)加强了与相关法律的衔接 |
第三章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立法缺陷分析 |
一、立法理念不适应生态安全的要求 |
(一)立法目的过于功利化 |
(二)野生动物保护原则亟待完善 |
二、受保护的野生动物范围过于狭窄 |
三、野生动物管理部门职权交叉,协调困难 |
四、相关制度未体现生态安全需要,亟待完善 |
(一)公众参与制度规定过于原则 |
(二)未建立野生动物生态安全评估制度 |
(三)未完善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 |
五、相关法律法规衔接不畅,无法体现生态安全要求 |
(一)未贯彻《环境保护法》基本理念 |
(二)未与《生物安全法》制度进行衔接 |
(三)与《动物防疫法》、《传染病防治法》衔接不畅 |
第四章 域外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的经验及借鉴 |
一、域外野生动物保护立法评析 |
(一)英国 |
(二)美国 |
(三)印度 |
(四)新加坡 |
二、域外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先进的立法理念 |
(二)野生动物保护范围广泛 |
(三)针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制度相当完备 |
(四)严格规制野生动物非法利用行为 |
第五章 完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对策 |
一、转变立法理念以适应生态安全的要求 |
(一)提升立法目的 |
(二)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原则 |
二、扩大野生动物保护范围 |
(一)让《野生动物保护法》更加名副其实 |
(二)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各级名录 |
三、明确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权责划分 |
(一)设立统一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机构 |
(二)赋予森林公安部门执法权限 |
四、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制度建设 |
(一)细化公众参与制度的规定 |
(二)制定生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
(三)完善野生动物致害赔偿制度 |
五、加强相关法律衔接,体现生态安全的要求 |
(一)落实《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理念 |
(二)与《生物安全法》衔接 |
(三)与《动物防疫法》、《传染病防治法》衔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探寻真题特点 把握备考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山东等级考试分值与考点分布、题型变化 |
二、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2020年山东等级考试特点分析 |
(一)通过生物典型信息题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
(二)稳中求新的实验设计题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
2. 试题特点 |
(1)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综合考查主干知识 |
(2)题干信息表述有效性高,精准到位 |
3. 答题错因例析 |
(1)审题不仔细,实验材料表述不完整 |
(2)未掌握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混淆实验组、对照组 |
(3)因变量(或检测指标)选择不合理 |
(4)实验结果书写错误 |
(三)“原因”等长句答题模式增多,重视语言规范、严谨的表达 |
(四)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渗透生命观念 |
(五)联系生活实际与热点,体现社会责任 |
三、2020年高考山东生物卷对备考的启示 |
(一)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与备考 |
(二)多用新情境的信息题训练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
1. 用新概念训练学生解决新旧知识冲突问题 |
2. 提升学生从图表等信息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
3. 根据热点“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命制 |
(6)西方荒野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四、选题的价值及创新 |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方荒野伦理思想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西方荒野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
一、西方荒野伦理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 |
二、西方荒野伦理思想产生的经济背景 |
三、西方荒野伦理思想产生的科学背景 |
四、西方荒野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西方荒野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一、荒野观念的渊源 |
二、西方社会对荒野的否定 |
三、荒野伦理理论的形成 |
第二章 西方荒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荒野与文明 |
一、荒野的内在美 |
二、荒野与文明的联系 |
第二节 荒野的价值和权利 |
一、荒野的价值 |
二、荒野的权利 |
第三节 人与荒野和谐共生 |
一、保护荒野 |
二、走向荒野 |
三、三种假想 |
第三章 西方荒野伦理思想的影响与实践 |
第一节 西方荒野伦理思想的本土影响 |
一、对西方社会生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影响 |
二、对西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
三、对西方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影响 |
第二节 西方荒野伦理思想的实践 |
一、带动荒野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 |
二、促进荒野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 |
三、推动国家公园的建立 |
第四章 西方荒野伦理思想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对我国荒野伦理思想的构建的启示 |
一、正确认识荒野的多重价值 |
二、构建人与荒野和谐共生的新关系 |
三、把荒野伦理思想纳入环境伦理学体系 |
第二节 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一、对政府制定荒野决策的启示 |
二、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启示 |
三、对濒危物种保护的启示 |
四、对个人培育环境美德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
1.1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正不断地完善 |
1.2 工作制度体系将更加健全 |
1.3 野生动植物的野外调研工作顺利实施 |
2 提升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的具体举措 |
2.1 加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工作 |
2.2 加大对濒危动植物的保护工作力度 |
2.3 加大对野生动植物的疫情防治工作力度 |
3 结语 |
(8)广西水域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种群数据库的建立及其社会结构和栖息地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社会结构 |
1.1.1 社会结构的历史和概念 |
1.1.2 社会结构研究的重要性 |
1.1.3 社会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 |
1.2 栖息地 |
1.2.1 栖息地的概念 |
1.2.2 栖息地研究的重要性 |
1.2.3 家域的估算方法 |
1.3 中华白海豚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广西水域中华白海豚种群数据库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 |
2.2.1 总数据库 |
2.2.2 团队差异 |
2.2.3 社会结构的功效分析(Power analysis) |
2.3 讨论 |
2.3.1 数据库 |
2.3.2 基于社会结构的功效分析 |
第三章 广西水域中华白海豚社会结构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性别确定 |
3.1.2 联合度指数选择 |
3.1.3 种群社会结构 |
3.1.4 网络分析与雌性个体的社会性 |
3.2 结果 |
3.2.1 性别确定 |
3.2.2 种群社会结构 |
3.2.3 网络分析与雌性个体的社会性 |
3.3 讨论 |
3.3.1 性别确定 |
3.3.2 种群社会结构 |
3.3.3 网络分析与雌性个体的社会性 |
第四章 广西水域中华白海豚栖息地使用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栖息地识别 |
4.1.2 运动分析 |
4.2 结果 |
4.2.1 栖息地识别 |
4.2.2 运动分析 |
4.3 讨论 |
4.3.1 栖息地识别 |
4.3.2 运动分析 |
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环境正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环境正义思想缘起 |
第一节 正义问题的理论概述 |
一、正义的概念 |
二、正义之“二原则” |
第二节 环境正义思想概述 |
一、环境运动的兴起 |
二、环境正义的内涵与特点 |
三、环境正义伦理原则 |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环境正义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环境正义的关系 |
第二章 环境正义在实践框架下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全球化的政治与经济危机 |
一、国际之间利害资源分配不均 |
二、国家中区域资源分配不均衡——以中国为例 |
第二节 全球化的物种失衡与灭绝 |
一、环境恶物破坏动物生存权利 |
二、动物保护福利机制亟需提升 |
第三节 全球化的生态风险升高 |
一、资源匮乏的考验 |
二、气候失律自然灾难频发 |
第三章 环境非正义成因分析 |
第一节 代内公正的缺失 |
一、责任与权利的权责不对等 |
二、环境机制不完善,政策偏移 |
第二节 种际主义理论困境 |
一、精致的利己主义 |
二、动物福利理论存在争议 |
第三节 环境悬崖上的世界 |
一、人口基数增大 |
二、缺乏人类世代共同利益的观念 |
第四章 环境正义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互利共赢的国际权利观 |
一、反对霸权主义与单边主义 |
二、公平分担环境权利与义务 |
第二节 合作互助的共同利益观 |
一、强化物种身份认同 |
二、善待生命,倡导公益事业 |
第三节 公平公正的未来责任观 |
一、倡导绿色,强化循环 |
二、坚持代际准则,全球治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保护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物种分布模型 |
1.2.2 Max Ent模型 |
1.2.2.1 模型简述 |
1.2.2.2 应用领域 |
1.2.2.3 应用对象 |
1.2.2.4 Max Ent模型在青藏高原的应用 |
1.2.3 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 |
1.2.4 GAP分析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Max Ent模型 |
1.3.2.2 GAP分析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与建模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 |
2.1.2 自然保护区建设 |
2.1.3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情景 |
2.1.3.1 当前气候基准期青藏高原年均温、年均降水 |
2.1.3.2 未来不同气候情景青藏高原年均温、年均降水 |
2.2 建模数据 |
2.2.1 建模环境因子 |
2.2.2 濒危植物分布点 |
2.2.3 生态气候分区数据 |
第三章 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
3.1 MAXENT模型精度检验 |
3.2 当前气候基准期青藏高原典型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
3.2.1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草本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
3.2.2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乔木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
3.2.3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灌木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
3.2.4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菌类潜在地理分布 |
3.3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植物的影响 |
3.3.1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草本植物的影响 |
3.3.2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乔木植物的影响 |
3.3.3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灌木植物的影响 |
3.3.4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菌类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 |
4.1 当前气候基准期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 |
4.2 未来不同气候情景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 |
4.3 气候变化对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研究 |
5.1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区确定 |
5.1.1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 |
5.1.2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 |
5.1.3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区 |
5.2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空缺分析 |
5.2.1 空缺分析数据资料 |
5.2.2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空缺区 |
5.2.3 青藏高原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成效简析 |
5.3 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 |
5.3.1 已建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
5.3.2 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科研成果 |
四、对濒危物种的责任(论文参考文献)
- [1]“种群的数量特征”一节的教学设计[J]. 钱元元. 生物学教学, 2021(11)
- [2]落实核心素养 实现全面发展——2020年山东省高考试题分析[J]. 韩雪萍,王俊英. 中学生物教学, 2021(16)
- [3]生物多样性的司法保护路径研究——以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为视角[J]. 吴满昌,王立. 学术探索, 2021(05)
- [4]生态安全背景下《野生动物保护法》立法完善研究[D]. 崔文宇.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5]探寻真题特点 把握备考策略[J]. 程秀华. 教学考试, 2020(51)
- [6]西方荒野伦理思想研究[D]. 刘璐萍.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探讨[J]. 陈德燕. 花卉, 2020(12)
- [8]广西水域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种群数据库的建立及其社会结构和栖息地使用研究[D]. 林啸鹏. 山东大学, 2020(11)
- [9]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环境正义研究[D]. 周宇.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保护区建设研究[D]. 张亮.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