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南沿海地震区地震活动特征及未来趋势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史翔宇[1](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文中认为地震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失。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开展了多方面的地震预测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地震预测模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急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地震和地球物理观测手段的进步,地震观测数据在急剧增加,适用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总结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为研究区域,以仪器记录地震目录为主要数据,开展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初步研究。本文首先对常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从中选择了广义线性模型(GLM)、基于CART决策树的随机森林模型(RF)和梯度提升机模型(GBM)以及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NN)共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地震预测模型;并采用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对4种模型进行集成,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构建次级线性学习器,对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次级学习以提高预测效果。本文根据全国地震目录和川滇区域目录整理得到了实验场1970-2018年的地震目录,并基于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分区对实验场进行了地震区(带)的划分。考虑到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时空差异造成的不完备地震目录会对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的计算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现有方法基础上,采用了震级—序号法、最大曲率法和拟合度检测法的组合方法对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间演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到实验场分区域、分时段的最小完整性震级,并在本研究中统一确定最小完整震级为2.5。之后对常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选择了16个特征参数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变量,包括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地震频度类参数、地震能量类参数和综合类参数。采用了不同的窗口长度滑动计算特征参数构建数据集,在这些数据集上进行了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构建数据集时采用的窗口长度对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适应各地震区(带)地震活动性水平的可变窗口长度构建数据集,训练得到的各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固定窗口的模型。之后采用4种评价指标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包括绝对平均误差(MAE)、决定系数()、回归误差特征(REC)曲线及相应的曲线上面积(AOC)值和值评分。结果表明,RF模型在各模型中具有最好的预测效果;GBM模型效果较好,但次于RF模型;GLM模型和DNN模型效果较差;集成模型与RF模型较为接近,没有较大改善。各模型预测效果在4.0-6.9级地震震级之间效果较好,3.0-3.9级和7.0级以上次之,3.0级以下效果较差。各模型在各地震区(带)预测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松潘—龙门山带、龙陵区、澜沧—耿马区和思普区效果较好,阿坝区和理塘—木里区效果较差。各地震区(带)的各模型在各震级档的预测效果与实验场区域总体上的效果基本一致。RF模型和各集成模型的值评分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GBM模型和DNN模型次之,GLM模型较差。最后对所采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在4种单一模型中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震级—频度分布类贡献度较大,地震能量类参数次之,综合类参数再次,地震频度类参数相对较低;并且不同模型在不同的地震区(带),各特征参数的贡献度具有较大的差异。
谢卓娟[2](2020)在《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海域经济发展,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图服务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迫在眉睫。海域地震区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然而,由于海域的特殊位置,海域地震监测受台网密度的限制,和陆域地震相比,海域的地震活动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地震资料零散,来源渠道多元化和震级标度多样性,海域地震活动的特点既存在板内地震又有板缘地震,两类地震在性质、强度、震源深度、地震活动规律和机制上不相同,造成海域地震活动性的研究相对匮乏。当前开展我国海域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少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无适合于海域地区的震级转换方法和经验公式,缺乏海域地震活动性的深入研究,以及针对海域地震活动特点建立的海域不同震源深度(包括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等。为此,本论文开展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并进行完整性分析,为海域活动构造划分、浅部潜在震源区和中深部“立体”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海域地震活动规律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并基于建立的地震目录进行海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为海域地震区划的编制提供重要参数,得出如下创新性成果:(1)编制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建立了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地震目录和2.0≤M<4.7级中小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为我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的试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震目录编制的技术方法。(2)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建立相应的震级转换公式。研究了我国海域地区测定的面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的震级系统差,并与陆域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系统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分析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菲律宾的地震台网,在测定同一震级标度的地震时,产生震级偏差产生的原因,并统计分析产生的震级偏差在不同深度、不同时段、不同震级段和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分别建立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震级范围和不同深度范围内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以及建立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ML震级,与菲律宾地震台网Ms震级的震级转换关系式,最终统一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的震级标度。本论文采用海域地区的地震资料建立的适合于我国海域及邻区的不同震级和不同深度范围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区别于以往国外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和国内陆域地区的浅源地震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可为今后海域地区地震震级的转换提供参考,震级系统差的研究也可为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修订这些地区的量规函数,进行震级偏差改正和地震联合观测提供参考。(3)给出了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及其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特征。收集我国海域及邻区各国地震台站的分布情况和台网的发展简史,分析和研究不同海域、不同时段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震中定位精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给出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和地震定位精度差的区域,为我国海域地区的完整性分析和沿海、近海地区海洋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适合海域地区地震资料的除丛方法删除前余、震,并基于累积频数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分析方法(Entire-magnitude-range method,EMR)确定海域地区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和不同震源深度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4)针对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特点,建立不同海域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我国海域地震活动在不同板内和板块边缘地区的空间分布、强度分布与频度分布特征,以及地震活动在板块边界俯冲带地区深浅部的活动特点,及其与地震构造的关系;探讨了最小二乘法(LS)和最大似然法(MLE)在计算我国海域及邻区b值时的适用性;提出在综合考虑海域各地震带地震资料完整性程度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b值计算方法,以及多方案的方式来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最终给出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b值和V4值,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海域及邻区各地震带资料的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的特征,定制的海域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有别于陆域区划和平时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只采用的最小二乘法计算方法,且不考虑震源深度范围计算得到的结果。分析俯冲带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为划分板块边界俯冲带的浅部潜在震源区、中深部潜在震源区的“立体”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了依据,在结合地震构造和动力学背景基础上,了解俯冲带地区的俯冲作用分布格局,并对俯冲带中深源地区的b值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俯冲带不同区域b值随深度的变化特征,以及b值在俯冲带不同段各剖面横截面随深度的分布特征,用b值图像标识出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板块边界未来可能发生破裂的高应力段,可为研究深部的地震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直接用于海域地震区划图试编工作中,也为今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对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区划和完善我国抗震防灾体系均有重要意义。
高新甜[3](2017)在《日本地震灾害时空对称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板块活动剧烈,地质灾害频发,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不可预计。因此,研究日本强震的历史规律、判断强震的时空灾害趋势并探讨强震发生的相关因子,对于日本今后防震减灾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收集整理了 1900-2016年日本历史地震灾害资料,根据日本地质构造将日本划分为东北地震区、中部地震区、东南地震区和西南地震区,以对称性为切入点,运用了可公度、蝴蝶结构图、结构系图、空间对称法和震中迁移等方法分析了强震灾害的历史规律和时空对称性特征,并基于此判断其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对影响日本地震灾害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有:(1)在历史强震分析中发现,日本强震在时间上具有频发性、连发性和季节性特征;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的西少东多的特征,且Ms>7.9的大地震多发生在日本东部地区,Ms>7.3的强震都发生在火山带上。(2)1900-2016年间,全日本、东北地震区、中部地震区、东南地震区和西南地震区不同震级地震均呈现出良好的时间对称性,蝴蝶结构优美,可公度结构系脉络清晰。基于1900-2016年全日本发生Ms≥7.5的强震判断,在2019年信号较强;基于1943-2016年东北地震区发生Ms6≥.7的强震判断,则是在2020年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大;基于1915-2016年中部地震区和1900-2016年东南地震区强震的,都表现为在2018年信号较为强烈,分别可能发生7.2级和6.9级以上地震;基于1900-2016年西南地震区发生Ms≥6.8强震判断,在2017年信号较强。(3)对日本及各地震区1900-2016年不同震级地震的空间对称性研究表明,全日本下一次发生Ms>7.5强震震中会向东北方向方向移动,即141°E以东,39.2°N附近地区;东北地震区下一次发生Ms≥6.7的强震可能发生在144.5°E以东、42.8°N以北的附近地区;中部地震区下一次Ms≥7.2的强震可能发生在142°E以东、39.2°N以北附近地区;东南地震区下一次Ms≥6.9的强震可能会发生在140.2°E以东,32.9°N附近地区;西南地震区下一次Ms≥6.8的强震会发生在133.2°E以东,33.6°N以北的附近地区。(4)通过分析1900-2016年日本强震与太阳黑子、朔望月、地球自转和厄尔尼诺事件等相关因子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①日本及各地震区不同震级地震灾害大多发生于太阳黑子活动下降阶段,年份比例分别高达79.2%、75%、71.4%、70.9%和78.3%,各区域强震发生年份与太阳黑子周期相对应关系各不相同。②全日本Ms>7.5强震发生在月相为下弦的几率较大,东北地震区和西南地震区则表现为在朔日发生地震的概率较大,中部地震区Ms≥7.2的强震发生在上弦和下弦的概率相等,各自占到总比重的35%,东南地震区Ms≥6.9的强震发生在望日的概率最大。③在1900-2016年日本及各地震区不同震级更倾向于发生在地球自转的减速时期。年份比例分别达到58.33%、54.1%、80.95%、50%和52.2%,其中,中部地震区对地球自转运动的减速变化最为敏感。④1900-2016年间,日本及各震区地震与厄尔尼诺事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比较发现,厄尔尼诺事件与强度较大的地震的相关性较强。日本Ms≥7.5地震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密切关系,88%的日本Ms≥7.5强震都发生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年或之后一至两年。⑤1900-2016年间,日本及各区地震与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地震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尤其是东北地区。全日本Ms>7.5地震后的2年内,东北地区MS≥5.5的地震验证率达到77.76%,华北地区的地震验证率为27.78%。华北地区Ms>5.5地震与东南地震区验证率最高,为61.11%;东北地区Ms≥5.5地震除了与东北地震区验证率为55.56%外,与其他三个地震区的验证率都为66.67%。本研究确定了未来几年日本强震灾害的时间异常点和空间可能域,增加了强震研究案例,为防震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江亚风[4](2014)在《多方案概率地震危险性评价 ——以广西某核电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震危险性评价是在区域地震活动性、地震构造背景等研究为前提的,是对工程场地未来地震动参数、地震地质灾害等进行的预测或评估。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以地震区带、潜在震源区划分反映地震活动的空间不均匀性,以地震带参数表示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特征。鉴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在地震区带及潜在震源区划分、地震活动性参数及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不确定性,上述不确定性直接影响最终场地的地震动参数的确定,为此有必要对上述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进行细致研究,为核电厂地震危险性评价中潜在震源区方案选取、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选取提供依据。本论文以核电工程为例,在区域地震活动性、地质构造背景分析基础上,讨论分析地震带、潜在震源区划分及相关地震活动性参数等诸多不确定性对场点不同超越水平基岩峰值加速度值的影响,分析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多方案逻辑树地震危险性评价。论文获得以下几方面结论:(1)研究区划断裂活动性总体较弱,地震活动水平总体较低,对关键潜在震源区的边界、震级上限进行多方案划分,对地震活动性参数给出多方案,通过多方案逻辑树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给出年超越概率0.0001概率水平下基岩峰值加速度。(2)经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对比,邻近高震级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潜在震源区与场点距离、震源深度对地震动参数影响较大。并且年超越概率低值区受到参数变动影响较大,年超越概率高值区受到参数变动影响较小。因为核电厂危险性评价时需要给出年超越概率0.0001时的基岩峰值加速度值,尤其需考虑参数的不确定性,地震危险性评价采用多方案逻辑树原理尤为重要。(3)地震动衰减关系对场点可能受到的地震动产生较大影响,从资料来源及对工程安全考虑,华南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更适合本地区。(4)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当b值一定时,场地基岩水平向峰值加速度随v4的增加而增加;当v4值一定时,基岩水平向峰值加速随b值的增加而减少。b值的变化对基岩水平向峰值加速度的影响更大,b值较为敏感,v4的敏感性相对较弱。
韩竹军,周本刚,安艳芬[5](2011)在《华南地区弥散地震活动的评价方法与结果》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华南地区现今地球动力学环境、新构造特征、发震构造模型、第四纪构造活动、地球物理场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具体的实例,有针对性地论述了弥散地震区划分的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华南地区弥散地震的评价依据。对于弥散地震区内与已知发震构造无关的最大历史地震,给出了两种情况下确定弥散地震的方法,探讨了总体地震和构造活动水平与弥散地震的关系。华南地区弥散地震活动的评价结果与地球动力学环境特征密切相关,地震构造背景的一致性是进行弥散地震类比的基础。本文除了论述弥散地震活动评价方法之外,还初步给出了华南地震区弥散地震区划分方案和弥散地震评价结果。
沈金瑞,许世远,傅文杰[6](2009)在《台湾海峡地区横向构造及其对东南沿海地震的作用》文中认为台湾海峡两岸存在一系列断续分布、横贯台湾海峡的NW向断裂,研究表明为一系列具有走滑运动的横向构造,根据地壳运动、区域变形和断裂特征分为巴士断裂带、台中-晋江断裂带和宁德-三貂角断裂带。中部的台中-晋江断裂带是一条控制地壳运动南北差异的重要分界断裂,断裂带以北的东南沿海北部和台湾北部地壳整体向东运动,与琉球俯冲带右行走滑运动方向基本相同,形成一致的变形取向;断裂带以南处于华南地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相向运动挤压变形环境,地壳变形比北部强烈。东南沿海地震强度增强趋势、地震南强北弱与该应变场和横向走滑有关:(1)由于该断裂以南比以北地区应力应变场变化大,多场耦合复杂,耦合程度降低,造成蠕动变形不均产生应力闭锁,孕育地震发生。(2)福建东部比台湾海峡地壳均一性差、地球物理场变化明显,组成更为复杂的多元、多场耦合,耦合场稳定性差,容易受横向构造活动干扰,产生弹性变形而孕育地震强度增强。
李光慧[7](2007)在《通海隧道区域构造发育规律及其发震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通海隧道是云南国际铁路通道昆明至河口线上的特长隧道(全长10.302km),地处近南北向断裂带与北西向断裂带交汇区域,隧址紧邻1970年通海大地震震源区,地震灾害危险性极大。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隧道受周围岩土体约束,在地震时隧道随周围岩土体一起运动,地震对隧道的影响很小,因此,国内外对活动断层与隧道地震危险性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地震对隧道安全危害的案例越来越多,人们已逐步意识到活动断裂与隧道抗震问题的研究已迫在眉睫。本文以通海隧道建设工程为依托,在搜集已有地震地质和地震活动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区域地质测绘、深孔钻探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物探测试等综合勘察手段进行通海隧道区域构造发育规律及发震机理研究。研究内容有:通海隧道区域深部活动性断裂分布规律和地球物理特征;通海隧道区域新构造特征、区域强震特征和区域活动性构造发育特征;通海隧道近场区主要活动性断裂特征、地震活动特征、区域地震活动性时空以及构造发震危险性;通海隧道区域震源分布、地震危险性和地震加速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海隧道近场区地壳新构造运动有整体隆起与断块差异升降、断裂走滑运动与断块的隆起及坳陷和地震活动等特征;近场区断裂主要分为北西、北东、北北东向三组;近场区的全新世活动断裂和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均以走滑活动为主要特征;近场区受历史地震影响非常严重,历史地震在近场区内的分布非常不均匀,隧址南北两段的地震活动差异非常大,南段在强度和频度上都远小于北段;工程场地所遭受的历史地震最大影响烈度达到X度。区域地震活动强度非常大且频度高,集群性特征显着,但分布极不均匀;现代中小地震活动的集群性和继承性非常明显;未来百年内区域地震活动水平与1900年以来的活动水平相当。查清了通海隧道穿越周沟断层(F4-1)、关营断层(F4)、通海断层(F11-2)、泥者断层(F11-3)和乌龙塘断层(F11-4)的空间分布及地质特征;采用活动断层抗震设防衬砌、增大隧道限界及在活动断裂带边缘及内部设置全环变形缝等措施,圆满解决了通海隧道穿越活动断层难题。实现了高烈度地震区隧道修建技术的重大突破,对类似条件的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沈金瑞,傅文杰,沈春芳[8](2007)在《基于断块运动机制的台湾海峡两岸地震区划分及其地震关联性》文中认为地震区和地震带应为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案,前者是以活动块体为对象进行分区的,后者是以活动断裂带为对象进行分带的,它们的划分目的和依据是不同的。以板块和断块运动学机制,以台湾大纵谷和福建滨海断裂为边界把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划分为台湾东部滨海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和福建地震区。结果显示该地区地震特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三个地震区和区内(台湾和福建地震区)均有自东向西地震活动强度逐渐减弱,区内活动幕持续时间趋于同步增长的特点。研究显示福建地震区M≥7.0级地震本区频度是最高的,认为该地震区受菲律宾海板块NW向运动影响的同时,受华南地块SE向运动的影响是明显的。
沈得秀[9](2007)在《华南地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判别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震构造是指曾发生和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发震构造判别研究一直是地震区划与工程地震研究中一项十分重要工作,无论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划分潜在震源区,还是构造法确定弥散地震区内的潜在发震构造研究都以发震构造鉴定为重要基础。发震构造的研究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因此,对发震构造的研究一直是地震区划与工程地震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判别的断层活动性标志不明显,在判定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如何进行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判别一直是工程地震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及难点。目前对于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判别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比较成熟、广泛认可的中强发震构造标志总结出来。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发震构造及与其相关一些概念的基础上,对发震构造在工程地震研究方面的作用及前人对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研究现状做了回顾。本文选取了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的华南地区作为研究区,首先分析了研究区内的中强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研究区内中强地震的原地重复特征。对研究区内的1631年6 3/4级湖南常德地震及2005年5.7级江西瑞昌附近地震的发震构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然后选取了研究区内前人研究程度较高的7次中强地震,对这些地震的地震构造环境做了统计分析,提出一些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判别标志,并对发震构造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概述如下:1华南地区中强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1)与中国西部和华北相比,华南地区地震活动水平总体较弱,7级以上地震发生不多,且分布在大陆边缘及近海区域,大陆内部地震多为中强震发生。地震的时空分布图像较为复杂,成丛成带分布明显,在时间上自1400年以来有明显的两大活动周期,周期大约300年左右。第一个活动周期为1400-1700年左右;第二活动周期为1700年以来至现在仍处在活动周期内。在大的活动周期内,平静期与活跃期交替出现。此外,华南地区有许多中强地震原地重复发生的特点。(2)通过对华南地区中强地震的原地重复特征的分析,发现华南地区中强地震的复发在空间上具有分布不均匀的特征,地震原地重复震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及河淮—长江上游地区,并且具有一定的原地重复性,统计认为研究区地震原地重复率为61.0%;通过对研究区每个地震原地重复统计范围内最大震级地震与次级震级地震的比较,发现原地重复统计范围内原地重复地震在震级上有一定规律,大约有76.6%的地震震级差集中在0.6级的范围;通过对研究区内原地重复地震发震时间的统计分析,认为研究区内有90.4%的地震原地重复时间集中在320年以内,其中还存在三个20年以内、70~120年和280~290年的显着重复间隔。2 1631年6 3/4级湖南常德地震的发震构造分析通过对1631年湖南常德6 3/4级地震震区,即太阳山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水系与地貌面发育特征调查,震区的主要断层活动性调查与分析,并结合该次地震的宏观烈度分布,认为:太阳山掀斜凸起、凤凰山掀斜凸起和大龙站谷地共同构成了常德地震的发震背景,并初步归纳了1631年常德地震的构造标志。构造标志如下:(1)地震发生于太阳山隆起地区,新构造期以来发育了5级层状地貌面,形成于早更新世晚期Ⅳ地貌面平均上升速率约0.05mm/a;(2)地震发生于北北东向狭长断陷谷地,谷地宽2km,长为20km,谷地与谷地两侧的块体新构造以来表现为枢纽式掀斜;(3)主要断层活动性调查结果表明,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断错了Q2晚期的地层。3 2005年5.7级江西瑞昌地震的发震构造分析通过对2005年瑞昌5.7级地震的宏观破坏、等震线分布、震源机制解等地震方面的特征的分析,结合震区地质构造背景,地貌及新生代地层的特点,重点从震区断层活动特征分析了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通过分析认为:2005年九江-瑞昌5.7级地震的孕震构造为北东向瑞昌-武宁断层,发震构造为瑞昌盆地东缘断层,并初步归纳了2005年九江-瑞昌5.7级地震的构造标志,构造标志如下:(1)具有串珠状组合特征的第四纪继承性活动盆地存在,一为瑞昌盆地,盆地长轴约25km,另一个为范镇盆地,盆地长轴约12km;(2)盆地内水系和新生代地层的分布有明显的不对称,盆地内中更新世形成的地貌面存在向东的掀斜特征;(3)根据浅层地震勘探和钻探结果,盆地东缘断层可能有过断错早更新世地层的活动。4研究区内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综合分析通过对研究区内典型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分析,总结了华南地区内部(不包括沿海边缘地带)中强地震发生的主要地震地质标志如下:(1)地震常发生在第四纪断陷盆地的边缘,新构造时期差异活动明显,地形地貌上反差强烈的部位;(2)中小地震的成带分布地区;(3)区内发震构造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第四纪早期以来有活动的断层、盆地带;(4)发震构造的展布方向以北北东、北东向为主(5)对于断层物质测年获得的早中更新世断层要结合具体地震活动性标志综合分析,一般可不判定为6级以上的发震构造;而断错早第四纪地层的断层,一般可判别为6级及6级以上发震构造;特别是断错了中更新世晚期地层的断层,一般可判别为6.5或6.5以上的发震构造。5中强地震发震构造判别在工程地震的应用分析(1)中强地震发震构造判别在潜在震源区划分中的应用根据华南地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特点、构造标志及中强地震原地重复特征,对划分潜在震源区的方向、范围和震级上限的确定等方面,探讨了潜在震源区的划分问题。(2)中强地震原地重复因子在确定地震空间分布函数中的应用地震空间分布函数即潜在震源区内各震级档地震年平均发生率权系数。采用地震空间分布函数来分配各潜在震源区各震级档次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是为了能合理的反映地震强度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地震原地重复因子作为地震空间分布函数确定中的一项相对独立的因子,其引入反映了华南地区中强地震具有原地重复性的特点,因此可以更合理的分配地震带内各潜在震源区中各震级档的年平均发生率。(3)中强地震发震构造判别在核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中强地震发震构造到核工程厂址的距离及发震构造最大潜在地震对核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评价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中强地震发震构造判别在核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主要探讨了发震构造到厂址的距离在近源及远源处理方法差异及发震构造最大潜在地震的估计。
张晓东[10](2004)在《中国大陆强震的成组活动特征及发生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探讨强震组孕育发生发展的构造机制,分析强震组发生发展的过程是本文旨在重点研究的问题。强震成组发生的研究包括强震组与孕发构造背景的关系,强震组的活动特征、动力学环境分析、构造物理机制等多个重要方面,它对于地震形势预测、地震中长期预报、以及工程地震研究中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等均很重要,因而成为当前地震研究工作中的一个分支。 由于中国地震活动性的分区特征明显,同时为了使建立在成组强震概念上的地震预测模型和方法,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在对强震组的研究中,强调了以地震带做为基本的研究单元,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我们利用地震区划的和地震块体划分的结果,确定成组强震的研究单元,分析研究单元内强震的孕震构造背景,具体分析各强震组的地震活动特性,由于中国东西部孕震背景和地震活动性的差异,因此,本文对中国东、西部强震组分别进行了过程分析,总结出中国大陆东、西部强震组活动的基本规律。在研究中,本文突出了强震组发生的层次性特征,着重分析了强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规律特性,并依据大量的实际地震记录及地震构造调查结果,总结出不同孕震环境下,强震组的发生发展特征。 从理论上我们主要探讨强震为什么会持续发生;强震持续发生所要求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强震持续发生的动力来源是什么;并分析了同一地震活动期内的强震组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侧重于探讨强震持续发生的起点和止点依据;强震持续发生过程中各相关要素的变化特征,后续强震时空强的判定依据,最终为强震的预测提供佐证。 依据对成组强震所确定的定义为基本判别条件,我们以地震带为统计单元,结合活动构造资料与地震资料对全国进行了分析和判别,共筛选出具有成组特点的地震带及亚带13个,总共划分出77组,其中,中国东部24个组,中国西部地区共计53组,涉及强震626个,占相关研究区内历史地震记载完整以来的6级以上地震总数的近95%。由于喜马拉雅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区地震频度非常高,我们未把上述两地区的地震放在分析研究的范畴之内。 根据强震组孕震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特点的不同,我们对强震组进行了类型分析,共划分出单一构造型强震组、网络构造型强震组和汇聚构造型强震组。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以鲜水河断裂上的强震组活动表现最为典型,表现为强震沿断裂带依次发生,并表现出不同期次的多个强震组成组发生的现象,与活动构造关系清晰。 网络构造型表现为强震组在同一地震带内的相关构造段上地震的跳跃性。这种相关构造段系指,同一地震带内,平行,相交的不同构造段落。此类成组强震主要强调地震带内
二、东南沿海地震区地震活动特征及未来趋势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南沿海地震区地震活动特征及未来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学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前兆分析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机器学习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总体思路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机器学习回归算法 |
2.1 引言 |
2.1.1 机器学习概述 |
2.1.2 本文选用的模型 |
2.2 广义线性模型 |
2.2.1 经典线性模型及参数估计 |
2.2.2 指数族分布 |
2.2.3 广义线性模型定义 |
2.2.4 广义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 |
2.3 基于决策树的模型 |
2.3.1 CART回归树 |
2.3.2 随机森林 |
2.3.3 梯度提升机 |
2.4 深度神经网络 |
2.4.1 M-P神经元模型 |
2.4.2 激活函数 |
2.4.3 深度神经网络 |
2.4.4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
2.5 Stacking集成学习 |
2.5.1 Stacking算法 |
2.5.2 交叉验证 |
2.6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 |
3.1 引言 |
3.1.1 最小完整性震级概述 |
3.1.2 实验场分析思路 |
3.2 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方法 |
3.2.1 震级—序号法 |
3.2.2 最大曲率法 |
3.2.3 拟合度检测法 |
3.3 实验场概况及地震目录 |
3.3.1 地质构造背景 |
3.3.2 地震活动特征 |
3.3.3 地震目录 |
3.3.4 地震区(带)划分 |
3.4 实验场分析结果 |
3.4.1 时间演化特征 |
3.4.2 空间分布特征 |
3.4.3 汇总分析结果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 |
4.1 引言 |
4.1.1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概述 |
4.1.2 本文所选特征参数 |
4.2 特征参数定义 |
4.2.1 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 |
4.2.2 地震频度类参数 |
4.2.3 地震能量类参数 |
4.2.4 综合类参数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预测研究 |
5.1 实验场研究方案 |
5.2 实验场震级预测研究结果 |
5.2.1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50 的预测结果 |
5.2.2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不同值的预测结果对比 |
5.2.3 窗口事件数可变的预测结果 |
5.3 模型预测效能评价 |
5.3.1 平均绝对误差 |
5.3.2 决定系数 |
5.3.3 回归误差特征曲线 |
5.3.4 R值评分 |
5.4 特征参数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地震目录编制现状 |
1.3.2 震级转换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3 我国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的研究现状 |
1.3.4 我国海域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
1.5.1 技术路线图 |
1.5.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 |
2.1 引言 |
2.2 地震目录的编目范围 |
2.2.1 空间范围 |
2.2.2 时间范围 |
2.3 资料来源 |
2.3.1 我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地震资料的来源 |
2.3.2 海域邻区各国地震资料的来源 |
2.4 编目的原则与方法 |
2.5 编目的成果与形式和目录概况 |
2.5.1 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目录 |
2.5.2 我国海域及邻区2.0-4.6级中小地震目录 |
2.6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级的转换和震级标度的统一 |
3.1 引言 |
3.2 我国海域及邻区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转换关系研究 |
3.2.1 资料来源及概况 |
3.2.2 回归方法 |
3.2.3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
3.2.4 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
3.2.5 与陆域震级转换关系式的对比 |
3.3 我国地震台网与其它地震台网测定地震的震级偏差研究 |
3.3.1 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 |
3.3.2 计算方法 |
3.3.3 震级偏差的统计分析 |
3.3.4 不同地震台网震级的转换关系 |
3.4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震级标度的统一 |
3.5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时段地震台站分布和地震监测能力 |
4.3 地震震中定位精度分析 |
4.3.1 各类地震定位精度随时间的变化 |
4.3.2 不同区域内地震定位精度的评估 |
4.4 删除前、余震 |
4.5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
4.5.1 地震目录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
4.5.2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时间分布特征 |
4.5.3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空间分布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参数 |
5.1 引言 |
5.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构造背景 |
5.3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5.3.1 研究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带的划分和调整 |
5.3.3 近海大陆架海域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3.4 远海各地震统计区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3.5 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5.4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
5.4.1 b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
5.4.2 MLE和LS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5.4.3 近海大陆架海域和远海各地震带的b值和V_4值 |
5.4.4 俯冲带地区的b值和V_4值 |
5.4.5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对比和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我国海域及邻区M_S≥7级地震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图件 |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3)日本地震灾害时空对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地震预测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地震预测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地震预测研究进展 |
1.2.3 对称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概况 |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资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日本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 |
2.1 历史强震的时间分布特征 |
2.2 日本不同分区地震灾害时间对称性分析 |
2.2.1 日本全区Ms≥7.5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 |
2.2.2 东北地震区Ms≥6.7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 |
2.2.3 中部地震区Ms≥7.2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 |
2.2.4 东南地震区Ms≥6.9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 |
2.2.5 西南地震区Ms≥6.8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 |
2.3 小结 |
第3章 日本地震灾害的空间对称性 |
3.1 历史强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 日本不同分区地震灾害空间对称性分析 |
3.2.1 日本全区Ms≥7.5地震灾害的空间对称性 |
3.2.2 东北地震区Ms≥6.7地震灾害空间对称性 |
3.2.3 中部地震区Ms≥7.2地震灾害空间对称性 |
3.2.4 东南地震区Ms≥6.9地震灾害空间对称性 |
3.2.5 西南地震区Ms≥6.8地震灾害空间对称性 |
3.3 小结 |
第4章 日本地震灾害时空对称性的相关机理分析 |
4.1 太阳黑子活动与强震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
4.2 月相与强震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
4.3 地球自转与强震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
4.4 厄尔尼诺事件与强震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
4.5 与中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地震的相关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地震灾害的历史统计 |
5.1.2 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 |
5.1.3 地震灾害的空间对称性 |
5.1.4 地震灾害的相关因子 |
5.2 特色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多方案概率地震危险性评价 ——以广西某核电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特征 |
2.1.1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1.2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特征 |
2.1.3 新构造运动特征 |
2.1.4 主要断裂活动特征 |
2.2 地震活动特征 |
2.3 地震构造特征 |
第3章 地震带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
3.1 地震带划分 |
3.2 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 |
3.2.1 震级上限Muz和起算震级M_0确定 |
3.2.2 震级频度关系式中的b值确定 |
3.2.3 地震年平均发生率v确定 |
第4章 潜在震源区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
4.1 潜在震源区的划分 |
4.1.1 划分原则 |
4.1.2 划分结果 |
4.2 空间分布函数的确定 |
4.2.1 确定方法 |
4.2.3 确定结果 |
第5章 多方案地震危险性分析 |
5.1 方法概述 |
5.2 逻辑树原理 |
5.3 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 |
5.4 讨论 |
5.4.1 潜在震源区划分不确定性分析 |
5.4.2 地震动衰减关系不确定性分析 |
5.4.3 地震活动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 |
(5)华南地区弥散地震活动的评价方法与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弥散地震区的划分方法 |
1.1 根据现今地球动力学环境或地震构造背景的差异性, 进行弥散地震区划分 |
1.2 根据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的差异进行弥散地震区划分 |
1.3 根据发震构造模型或地震构造样式的差异, 进行弥散地震区划分 |
1.4 根据第四纪构造活动、尤其是断裂活动性差异, 进行弥散地震区划分 |
1.5 根据地球物理场和地壳结构差异, 区别出不同深部构造特征的区域 |
2 弥散地震震级的评价依据 |
2.1 弥散地震区内与已知发震构造无关的最大历史地震震级 |
2.2 弥散地震区总体地震活动与构造活动水平 |
2.3 弥散地震区所处地球动力学环境或地震构造环境及其特征 |
3 华南地区弥散地震活动评价的初步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4.1 讨论 |
4.2 小结 |
(6)台湾海峡地区横向构造及其对东南沿海地震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台湾海峡地区横向构造 |
1.1 横向构造分布 |
1.2 横向构造分带 |
2 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碰撞与横向构造 |
2.1 菲律宾海板块碰撞是横向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 |
2.2 现今地壳的继承性运动 |
3 横向构造对台湾海峡两岸地震的影响 |
3.1 横向断裂对台湾海峡地区地震的影响 |
3.2 华南地块SE向运动对台湾海峡地区地震的影响 |
4 结 论 |
(7)通海隧道区域构造发育规律及其发震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通海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
2.1 通海隧道工程简介 |
2.2 通海隧道岩性特征 |
2.3 通海隧道地质构造特征 |
2.4 通海隧道地应力特征 |
2.5 通海隧道地下水特征 |
2.6 通海隧道地温场特征 |
2.7 本章小结 |
3 通海隧道区域活动性构造发育特征 |
3.1 通海隧道区域深部活动性断裂发育特征 |
3.1.1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3.1.2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
3.2 通海隧道区域深部活动性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 |
3.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3.2.2 区域磁场特征 |
3.2.3 地壳、上地幔构造特征 |
3.3 通海隧道区域新构造特征 |
3.3.1 区域地貌 |
3.3.2 新构造运动分区 |
3.3.2.1 青藏高原新构造区(I) |
3.3.2.2 华南新构造区(II) |
3.3.2.3 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
3.3.2.4 区域地壳垂直形变场 |
3.4 通海隧道区域强震特征 |
3.5 通海隧道近场区主要活动性断裂发育特征 |
3.5.1 地质构造特征 |
3.5.2 主要活动性断裂特征 |
3.5.3 全新世活动断裂特征 |
3.5.4 晚更新世活动断裂 |
3.5.5 早、中更新世活动断裂 |
3.6 本章小结 |
4 通海隧道活动性构造地震危险性分析 |
4.1 通海隧道地震区、带地震时空分析 |
4.1.1 地震区、带划分 |
4.1.2 鲜水河—滇东地震带地震时空分析 |
4.1.3 滇西南地震带地震时空分析 |
4.1.4 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时空分析 |
4.2 通海隧道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特征 |
4.2.1 区域地震活动的时间特征 |
4.2.2 区域地震活动的空间特征 |
4.2.2.1 地震震中平面分布 |
4.2.2.2 地震震源深度分布 |
4.3 通海隧道近场区地震活动的时空特征 |
4.3.1 近场区地震活动的时间特征 |
4.3.2 近场区地震活动的空间特征 |
4.3.3 历史地震对通海隧道场址的影响 |
4.4 通海隧道地震影响分析 |
4.4.1 地震影响烈度统计分析 |
4.4.2 地震影响环境评价 |
4.5 通海隧道区域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 |
4.5.1 技术思路和计算方法 |
4.5.2 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方法 |
4.5.3 潜在震源区划分标志 |
4.5.4 潜在震源区划 |
4.6 通海隧道区域地震危险性参数 |
4.6.1 地震统计单元 |
4.6.2 地震区、带的地震危险性参数 |
4.6.3 潜在震源区地震危险性参数 |
4.6.4 地震动衰减关系 |
4.6.4.1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
4.6.4.2 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 |
4.6.5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成果 |
4.6.5.1 地震烈度 |
4.6.5.2 地震基岩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 |
4.7 通海隧道区域人工合成地震动 |
4.7.1 合成强度包络线 |
4.7.2 合成参数 |
4.7.3 合成成果 |
4.8 本章小结 |
5 通海隧道穿越断裂特征及抗震设防对策 |
5.1 通海隧道穿越断裂特征 |
5.1.1 研究方法综述 |
5.1.2 断裂带地下水 |
5.1.3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物探测试特性 |
5.1.4 周沟断层(F_(4-1))特征 |
5.1.5 关营断层(F_4)特征 |
5.1.6 通海断层(F_(11-2))特征 |
5.1.7 泥者断层(F_(11-3))特征 |
5.1.8 乌龙塘断层(F_(11-4))特征 |
5.2 通海隧道抗震设防对策 |
5.2.1 抗震设防总体对策 |
5.2.2 周沟断层抗震设防对策 |
5.2.3 关营断层抗震设防对策 |
5.2.4 通海断层抗震设防对策 |
5.2.5 泥者断层抗震设防对策 |
5.2.6 乌龙塘断层抗震设防对策 |
5.3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9)华南地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判别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发震构造的涵义及与发震构造相关的概念 |
1.1.1 活动断层的鉴定时限 |
1.1.2 鉴定发震构造的起始震级 |
1.1.3 发震构造的分类 |
1.1.4 弥散地震和本底地震 |
1.1.5 发震构造的震级分档 |
1.2 发震构造判别在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作用 |
1.3 中强地震发震构造判别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4.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华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
2.1 华南地区新生代以来地质构造背景 |
2.2 华南地区地震活动背景 |
2.3 华南地区中强地震分布特征 |
2.4 中强地震重复特征分析 |
2.4.1 资料选取 |
2.4.2 中强地震原地重复的判别原则 |
2.4.3 中强地震原地重复的空间特征 |
2.4.4 中强地震原地重复率 |
2.4.5 中强地震原地重复的震级特征 |
2.4.6 中强地震原地重复的时间特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常德地震的发震构造判别分析 |
3.1 常德地震的概况 |
3.2 太阳山地区地质构造背景 |
3.2.1 构造演化 |
3.2.2 太阳山地区新构造活动特征 |
3.3 太阳山地区构造地貌特征 |
3.3.1 水系特征 |
3.3.2 地貌面特征 |
3.4 太阳山地区主要断层活动特征 |
3.5 常德地震的发震构造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瑞昌地震的发震构造判别分析 |
4.1 瑞昌地震的基本情况 |
4.1.1 地震参数 |
4.1.2 等震线分布及地震破坏性调查 |
4.1.3 主震震源机制解 |
4.1.4 余震分布特征 |
4.2 瑞昌震区的地质构造背景 |
4.3 瑞昌震区的构造地貌特征 |
4.4 瑞昌震区的新生代地层及主要断层活动特征 |
4.4.1 震区新生代地层特征 |
4.4.2 震区主要断层活动特征 |
4.5 瑞昌地震的发震构造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中强地震震区构造特征的综合分析 |
5.1 研究区其它中强地震震例分析 |
5.1.1 1917年1月14日的安徽霍山6(1/4)级地震 |
5.1.2 1624年2月10日扬州附近6.0级地震 |
5.1.3 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西6.0级地震 |
5.1.4 1806年1月11日江西会昌南6.0级地震 |
5.1.5 1932年4月6日湖北麻城北6.0级地震 |
5.1.6 1969年7月26日广东阳江6.4级地震 |
5.1.7 1936年4月1日广西灵山6(3/4)级地震 |
5.2 中强地震发震构造条件分析 |
5.2.1 地震主要发生的构造环境分析 |
5.2.2 中强地震发震构造最大潜在震级的判定依据 |
5.2.3 关于华南地区内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特点的一点认识 |
第六章 工程地震应用分析 |
6.1 中强地震发震构造判别在潜在震源区划分中的应用 |
6.1.1 潜在震源区的定义 |
6.1.2 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原则 |
6.1.3 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研究在潜在震源区划分中的应用 |
6.2 中强地震原地重复因子在地震空间分布函数确定中的应用 |
6.2.1 潜在震源区地震活动参数——地震空间分布函数 |
6.2.2 中强地震原地重复赋值因子的确定 |
6.3 中强地震发震构造判别在核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
6.3.1 核工程中中强地震发震构造到厂址最近距离的确定原则 |
6.3.2 核工程中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最大潜在地震的估计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认识及讨论 |
7.1 主要认识 |
7.2 新意 |
7.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中国大陆强震的成组活动特征及发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述 |
1.1 强震成组发生的普遍性及研究状况 |
1.2 相关背景性研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背景性研究及资料状况 |
2.1 地震构造研究及资料状况 |
2.1.1 中国活动构造研究的概况 |
2.1.2 地震构造资料 |
2.2 中国地震活动性研究及资料现状 |
2.2.1 地震资料状况 |
第三章 强震组分析研究方法 |
3.1 强震组分组的基本概念 |
3.2 强震组研究单元划分 |
3.3 强震的分组原则及结果 |
3.3.1 前人分组方法及结果 |
3.3.2 强震组与地震期幕划分的差别 |
3.3.3 强震分组原则与方法 |
3.4 成组强震的分类原则、方法和结果 |
3.4.1 成组强震的分类原则、方法 |
3.4.2 中国及邻区成组强震的分类结果 |
3.5 强震组的分析研究方法 |
3.5.1 孕发震构造分析 |
3.5.2 小震分析方法 |
3.5.3 历史强震影响区分析法 |
3.5.4 强震组持续时间及时间间隔分析 |
3.5.5 区域及未来孕震区内的中等地震分析法 |
3.6 小结 |
第四章 地震区成组巨震 |
4.1 华北地震区的7级强震组 |
4.1.1 华北地震区的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
4.1.2 强震组组成 |
4.1.3 强震组孕发震环境 |
4.1.4 强震组地震活动特性 |
4.2 青藏北部地震区的7级强震组 |
4.2.1 青藏北部地震亚区的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
4.2.2 强震组组成 |
4.2.3 强震组孕发震环境 |
4.2.4 强震组活动特性 |
4.3 青藏中部地震亚区的7.5级强震组 |
4.3.1 青藏中部地震亚区的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
4.3.2 强震组组成 |
4.3.3 强震组与构造块体运动 |
4.3.4 强震组活动特性 |
4.4 结论 |
第五章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 |
5.1 中国东部 |
5.1.1 郯庐地震带 |
5.1.2 河北平原地震带 |
5.1.3 山西地震带 |
5.2 中国西部 |
5.2.1 祁连山地震带 |
5.2.2 阿尔金地区 |
5.2.3 阿尔泰地震带 |
5.2.4 北天山地震带 |
5.2.5 川滇地震带北区 |
5.2.6 川滇南东区 |
5.2.7 滇西南西区 |
5.3 结论 |
第六章 网络构造型强震组 |
6.1 中国东部 |
6.1.1 东南沿海地震带 |
6.2 中国西部 |
6.2.1 柴达木地震带 |
6.2.2 龙门山地震带 |
6.2.3 藏中地震带南区 |
6.3 结论 |
第七章 汇聚构造型强震组 |
7.1 中国东部 |
7.1.1 南黄海地震带 |
7.1.2 雷州半岛地区 |
7.2 中国西部 |
7.2.1 滇西南东部 |
7.2.2 滇西南西北部 |
7.2.3 川滇东部地区 |
7.2.4 龙门山地区 |
7.3 结论 |
第八章 强震组孕育的构造环境和发生机制分析 |
8.1 中国大陆强震组孕育的动力学环境 |
8.1.1 强震组孕育与板块构造运动 |
8.1.2 强震组与板内构造块体运动 |
8.1.3 强震组与地震构造 |
8.2 强震成组发生的机制探讨 |
8.2.1 地球动力学背景 |
8.2.2 力学机制 |
8.2.3 不同类型强震组的孕发震过程 |
8.3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的孕发机制分析 |
8.3.1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孕育的空间条件分析 |
8.3.2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孕育的强度条件分析 |
8.3.3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孕育的时间条件分析 |
8.4 网络构造型强震组的孕发机制分析 |
8.4.1 网络构造型强震组的空间条件 |
8.4.2 网络构造型强震组的强度条件 |
8.4.3 网络构造型强震组的时间条件分析 |
8.5 汇聚构造型强震组的孕发机制分析 |
8.5.1 汇聚构造型强震组孕震的空间条件 |
8.5.2 汇聚构造型强震组的强度条件分析 |
8.5.3 汇聚构造型强震组的时间条件分析 |
8.6 结论 |
第九章 确定性预测方法 |
9.1 基本预测方法 |
9.1.1 基本预测思路 |
9.2 强震预测因子的确定 |
9.2.1 时间相关因子及未来强震时间分布的确定 |
9.2.2 地点相关因子及未来强震空间分布的确定 |
9.2.3 强度相关因子及未来强震震级的确定 |
9.3 昆仑山强震的确定性预测分析 |
9.3.1 8.1级强震发生的空间条件 |
9.3.2 8.1级强震发生的强度条件 |
9.3.3 8.1级强震发生的时间条件 |
9.3.4 组内未来强震发生趋势 |
9.4 柴达木强震的确定性预测分析 |
9.4.1 1990年7.0级强震发生的空间条件 |
9.4.2 7.0级强震发生的强度条件 |
9.4.3 7.0级强震发生的时间条件 |
9.4.4 组内未来强震发生趋势 |
9.5 新疆伽师强震的确定性预测分析 |
9.5.1 强震组发生的空间条件 |
9.5.2 6.8级强震发生的强度条件 |
9.5.3 6.8级强震发生的时间条件 |
9.5.4 组内未来强震发生趋势 |
9.6 概率预测方法讨论 |
9.6.1 基本预测方法 |
9.6.2 模型框图 |
9.6.3 强震概率预测因子的确定 |
9.7 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四、东南沿海地震区地震活动特征及未来趋势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D]. 史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2]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D]. 谢卓娟.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3]日本地震灾害时空对称性研究[D]. 高新甜.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4]多方案概率地震危险性评价 ——以广西某核电厂为例[D]. 江亚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5)
- [5]华南地区弥散地震活动的评价方法与结果[J]. 韩竹军,周本刚,安艳芬. 震灾防御技术, 2011(04)
- [6]台湾海峡地区横向构造及其对东南沿海地震的作用[J]. 沈金瑞,许世远,傅文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04)
- [7]通海隧道区域构造发育规律及其发震机理研究[D]. 李光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8)
- [8]基于断块运动机制的台湾海峡两岸地震区划分及其地震关联性[J]. 沈金瑞,傅文杰,沈春芳. 世界地理研究, 2007(02)
- [9]华南地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判别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 沈得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03)
- [10]中国大陆强震的成组活动特征及发生机制研究[D]. 张晓东.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