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希望之光——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调查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希望之光——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调查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希望之光——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冯睿[1](2021)在《互联网发展与应用对粮食批发市场整合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贺金霞[3](2020)在《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与约束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随着粮食贸易的发展,粮食逐渐展现出金融和能源的属性,成为全球资本逐利的投资品。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安全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全面、系统,涉及整个粮食产业,呈现数量、质量、生态和主权等多维发展的态势。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须顺应粮食产业发展趋势,统筹规划、合理协调粮食产业各环节,通过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机理打造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实现系统、深层、高水平、全方位的粮食安全。开展粮食供应链协同研究,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于我国粮食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研究立足于粮食产业链,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协同学理论、企业间网络理论,设计粮食供应链协同体系,在对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信任与约束机理。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界定了粮食供应链协同的概念内涵。其次,识别粮食供应链主体,分析各主体间关系,构建粮食供应链体系,设计粮食供应链协同研究路径。第三,运用协同学理论,探讨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进而识别粮食供应链协同的关键影响要素。第四,在关系管理理论基础上,运用偏相关分析,识别粮食供应链协同关键关系要素,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信任机理。第五,运用结构方程、分层回归、SPSS和MPLUS等分析方法和工具,探索粮食供应链协同各约束要素间关系,建立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机理。本文的研究结论有:(1)粮食供应链协同是粮食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在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共享信息和收益,创造供应链协同绩效,实现更高的供应链整体收益。该定义强调三点: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目标是实现粮食供应链整体收益的改善与提高;粮食供应链协同的基础是粮食企业间的关系管理;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保障是信息共享和收益共享。(2)粮食供应链系统可分为供应侧粮食供应链和需求侧粮食供应链。供应侧粮食供应链由原粮供应驱动,政策性特征显着;需求侧粮食供应链由粮食需求拉动,突出市场化特征。基于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成员企业市场属性的要求,构建需求侧粮食加工者、粮食生产者和粮食销售者组成的三级供应链体系。其中,粮食加工者是供应链的核心主导者。(3)组织间因素是促使供应链体系协同的关键影响要素,主要包括关系因素和约束因素。影响粮食供应链系统的外生变量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内生变量包括组织间因素和组织内因素。粮食供应链体系演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系统内外部的兼容、平衡和协同进化,外生变量对系统只能产生间接影响,内生变量才是系统演变的直接诱因。供应链体系中各种资源的流动是在不同的组织间产生的,粮食供应链体系平衡态的产生依赖于组织间的兼容与平衡,即依赖包括合作关系和约束因素在内的组织间因素。(4)信任分关系型信任和计算型信任,粮食加工者和粮食生产者的信任逻辑应以关系型信任为主,粮食加工者和粮食销售者应以计算型信任为主。信任的决策逻辑是,当买方的资产专用性和供应市场的不确定性较大时,关系型信任的作用优于计算型信任;当行为不确定性较高时,计算型信任的作用优于关系型信任。粮食加工者在与粮食生产者的合作过程中主要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应着重考虑市场不确定性这一交易属性。粮食加工者和粮食生产者的信任逻辑应以关系型信任为主。粮食加工者和粮食销售者信任决策逻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行为不确定性,应以计算型信任为主。(5)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约束因素包括协同收益(财务收益和运营收益)、收益共享、信息共享和契约精神。协同收益与供应链协同正相关;收益共享与协同收益的财务收益和运营收益均正相关;信息共享具有中介作用;契约精神在收益共享与信息共享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契约精神在信息共享与财务收益的关系中没有调节作用,但在信息共享与运营收益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1)从协同的视角对粮食供应链进行研究。有些学者对粮食供应链协调进行了研究,而协调与协同存在较大差异。协同强调共生、增值、共赢的理念,是高层次的合作与协调。以协同为切入点对粮食供应链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粮食供应链合作效率,增加供应链整体收益,保障粮食产业的持续发展。(2)运用偏相关和云模型对粮食供应链协同关系因素及信任要素进行评价分析,并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机理。国内外关于信任机理的研究文献较多,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机理研究缺乏。本文运用关系管理理论,梳理了影响粮食供应链协同的关系要素。通过偏相关分析,证明了信任要素与供应链协同的高度相关性。运用云模型对粮食供应链企业间信任进行评价,通过粮食供应链结构特征与信任决策逻辑的深入分析,构建了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机理。(3)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分层回归等方法对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模型进行分析,并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约束机理。国内外关于收益共享、信息共享、契约精神的分项研究较多,多要素综合研究缺乏。本文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构建了基于信息共享、收益共享、契约精神、协同收益为关键要素的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模型。运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SPSS和MPLUS等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模型中各要素的相关、中介和调节效应进行了分析。

朱辉进[4](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率先开始了一系列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改革。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因而被称之为“启动历史的变革”。40余年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农村市场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进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迫在眉睫,农村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水平,而农村市场化建设是解决目前农村发展中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本研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为主题,旨在通过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发展的历程,总结取得的成就,吸取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思考。绪论部分论述了本选题的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三个层面分类总结了国内学者关于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本文的观点和看法,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研究的创新和不足。第一章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概念,简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概述了我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的五个阶段,分析每一个阶段农村市场化建设的重点。第二章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现状,包括农村市场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经验,总结了当前我国农村市场化建设过程中,思想和实践层面存在的多方面问题。第三章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改革和创新的思考,包括进一步推进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明确政府和市场各自的边界和职能范围、逐步推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个方面。

杨柳[5](2020)在《不同类型平台中农户的特色农产品交易行为研究 ——基于山东夏津县地瓜种植户的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各地开始推进特色农产品的种养殖,“一乡一品”“一村一品”逐步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与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几乎同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正在改变农产品的销售形式。在农村,农户除了在传统市场上进行交易外,还利用互联网有效地选择、并自发地建立了一些网络信息平台,借以推进农产品的交易,这使得不同类型平台的结构(尤其是信息结构)对农户的交易行为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成为本研究关注的主题。本论文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为调查点,对该县416户地瓜种植户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以农户从事地瓜交易的平台为切入点,以平台中的信息结构为关键点,将施坚雅等人分析的基层市场视为农户进行农产品交易的一个平台,并以此为参照,探讨自主网络平台和既定网络平台这两类网络平台在交易中的运用,进而分析不同类型平台中农户的交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在传统交易平台,农户的销售渠道选择较为多元,他们既可以在专业地瓜交易市场上同外来的地瓜采购商进行跨区域地交易,又可以通过当地的地瓜“代办”进行面对面的交易;同时,传统集市平台的兴盛使得地瓜的零售交易仍然存在,而新型综合性交易市场(如超市)的兴起亦使得优质产品获得独立的交易机会。就信息结构来看,传统交易市场平台仍依附于原有的地域空间,交易形式仍以面对面沟通达成为主,但是,当“代办”和收购经纪人这类“中间人”日益增多时,传统地瓜交易市场的层级开始呈现出扁平化特征;同时市场信息得以在既定的空间内针对性地传达。农户选择传统平台进行交易的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非传统平台而言,地瓜种植经验、是否加入合作社、2018年家庭纯收入均对农户选择传统交易平台有着显着的负向影响;同样地,相对于传统交易平台在内的多个平台而言,地瓜总产量、地瓜采购量与地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地瓜种植经验、是否拥有地窖、是否加入合作社均对农户选择传统交易平台有着显着的负向影响。只有户主的年龄对农户选择传统交易平台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在自主网络平台(微信交流群)中,虚拟的时空结构使外来采购商的采购半径大大拓展,也使得农户获得了更具发散性的交易链接通道。微信交流群通过成员身份选择,使交易信息在不同成员之间有选择地传递,不同的交易对象能借助自主网络平台来突破空间的限制,进而进行交易对象选择、价格谈判,并最终达成交易。由于农户种植规模及产品品质的差异,其在微信交流群的平台准入、信息发送和交易对象的选择等信息的获取上具有层级性特征。对影响农户选择微信交流群作为信息交流平台的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于不选择地瓜微信群而言,地瓜总产量、地瓜交易量、地瓜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地瓜种植经验、是否加入合作社均对农户选择地瓜微信群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同样地,相对于地瓜微信群在内的多个平台而言,地瓜总产量、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对农户选择地瓜微信群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只有家庭的代际层级数对农户选择地瓜微信群有着显着的负向影响。对影响农户在微信交流群交易效果的因素分析表明,农户的地瓜总产量、地瓜采购量、地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农户的信息发送方式对其在微信群的交易均有正向影响;农户的议价策略对其成功交易也有一定影响。相比于从高到低报价和从低到高报价而言,农户不报价、从客户中间选择一个最高价的交易策略有助于帮助其更好的达成交易。在既定网络平台(“一亩田”平台)中,信息的内容、种类、频率均被平台设置成既定模式。此类平台在提供海量信息的基础上,采用了控制单边卖方(农户)准入来实现与买方对接的信息发送模式,这使得此类平台更类似于全天候卖方集市,其通过对信息的甄别而实现匹配交易。此类平台的信息结构虽然具有虚拟时空的特点,但是却因为信息量大而具有横向匹配的层级性特点。这就使得在争取信息流通效率的过程中,那些交易量大、品质优、更具价格竞争优势的地瓜农户愿意为了追求更高的交易匹配率而支付更高的平台使用费,去搜寻更合宜的交易对象。对影响农户选择“一亩田”作为交易平台的回归分析表明,地瓜交易量对农户的平台选择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地瓜种植经验对农户能否成功在“一亩田”上达成交易有显着正向的影响;户主年龄与其平台选择在统计上呈负相关。对影响农户在“一亩田”平台交易效果的回归分析表明,是否注册与农户在平台上的交易量无显着关系;是否发送信息、农户收到的信息反馈速度、地瓜采购量对农户的平台交易量有正向影响;然而,农户的议价策略对其在平台上的交易量无显着影响。本文最终得出四个基本的结论:第一,夏津农户在从事地瓜种植时,由于资金、技术及风险偏好的差异而在种植规模及种植方式上存在不同,这种不同导致农户之间出现分化,并影响他们的地瓜交易行为;第二,传统市场平台、自主性网络平台与既定网络平台所蕴涵的信息结构特征影响着农户的交易平台选择,且不同的农户在这些平台中的交易行为存在差异;第三,当农户通过网络平台来促进农产品的交易时,互联网自身的超时空性则使得农户不必再囿于农村的基层市场体系逐级向上运输,这令传统的具有等级性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呈现出扁平化的特征;第四,农户通过分散建立地窖来储存产品而获得了较高的利润,这使得该产品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利润分配发生改变,此类特色产业的产业链拓展需要应对产业利润分配的事实,而提升终端产品的附加值。

孙贵林[6](2020)在《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民主思想,既是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理论指南,也是因应世情、国情与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还是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进行深刻反思的最终产物。研究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入和拓展邓小平理论研究、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1923年6月旅法勤工俭学到积极投身于革命武装斗争,是酝酿萌发阶段;二是1952年7月调往中央以后从支持将经济建设提到重要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到关注分配问题、主张根据劳动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资的高低、贯彻平等和自由原则,是积极探索阶段;三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支持农村开展的生产责任制改革到要求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打破单一所有制结构以及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是初步形成阶段;四是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强调“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到1992年春南巡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以及确立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价值目标,是成熟完善阶段。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主要表现为:其一,经济民主的制度保障是所有制、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等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最重要标志,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促进的经济成果的公平分配是经济民主的价值体现和基本目标。其二,经济民主的基本任务是经济管理民主化。经济民主要求人民在经济活动中拥有独立的经济自主地位,享有自主的经济管理权和经济利益权。“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民主集中制”、“责、权、利相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既注重推进宏观经济的民主管理,处理好党政关系、上下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又注重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使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其三,经济民主的关键环节是经济决策民主化。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要从民主制定、民主执行、民主检验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全面推进经济决策民主化。即在经济决策制定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必要条件,群众路线是基本方法,民主集中制是重要保证;在经济决策执行过程中,“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是动力之源,“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是必然选择,“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重要原则;在经济决策检验过程中,“实践”是唯一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具体标准。其四,经济民主的实践成效是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即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转变、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转变、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转变。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表现为: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物质前提是发展生产力,价值诉求是人民自主,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表现为:经济与民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其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努力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积极推动经济管理、经济决策的民主化进程,积极推动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不断向纵深推进。

王莹[7](2020)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国内粮食贸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鸦片战争以后,国内粮食贸易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其一,通商口岸相继开埠,开启了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粮食需求量显着增加,国内粮食供需矛盾愈加突显;其二,轮船和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兴起,国内粮食贸易线路得以延伸,粮食贸易规模显着扩大;其三,中国成为世界粮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进口贸易迅速扩张,对国内粮食贸易产生一定程度的替代作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粮食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并最终演变为严重的农业恐慌。国民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干预逐渐加强,突出表现为一系列粮食贸易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文从市场运行和政府政策两个维度考察国内粮食贸易问题,主要展开了如下具体工作:首先,结合海关埠际贸易统计资料和相关粮食调查报告,补充、修正国内粮食贸易数据,采用ArcGIS数据管理工具进行联系强度评价与分析,在全国大尺度空间内清晰刻画粮食贸易的空间格局。国内稻米贸易呈现出点轴式空间结构特征。各级产地市场、中转市场和消费市场是贸易网络中的“点”,连接不同等级“点”的交通运输线路即为“轴”。不同规模等级的节点和轴线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贸易的点轴空间结构。就空间联系强度而言,贸易联系随距离延伸而衰减,贸易规模也随距离的增加而变少。也就是说,交通运输成本是影响稻米流通的重要因素。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米民船运输费用较低,贸易规模最大,安徽—江苏—上海是稻米流通最为繁忙的线路;广东是米粮缺口最大的省份,但是与长江中下游产地市场联系较弱。国内小麦贸易同样呈现点轴式空间结构特征。由于铁路运输成本较民船和内河小轮船更高,上海面粉厂通常采用民船和内河小轮船从江苏各地采购小麦,沿津浦路采购小麦最北不过徐州;华北地区铁路常因战事而受阻隔,小麦运销不畅,面粉厂因原料短缺而面临经营危机。面粉贸易呈现出极核式空间结构特征。上海在贸易网络中居于制高点,所产面粉行销各地。其他面粉工业聚集地较上海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高,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产面粉多供本地消费,仅有少量输出。在土磨坊和石磨广泛存在的情形下,机制面粉消费局限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城市,而未能深入广大农村市场。其次,考察国内粮食贸易网络的形成和演变。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共同塑造了粮食贸易网络。城市化和工业化作为慢变量,是粮食贸易网络格局形成的首要因素。自然灾害和国际经济环境作为快变量,往往在短时间内对粮食贸易网络形成剧烈冲击。稻米、小麦和面粉贸易网络形成和演变的主导因素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而言,长江流域稻米流通规模消长受产地市场自然环境影响更大;广东与东南亚稻米产地形成稳定的贸易圈,粮食贸易更加受东南亚经济环境的影响;小麦和面粉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是世界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国际市场价格涨跌直接影响小麦、面粉进口规模和国内贸易规模。再次,考察国内粮食贸易的利益分配机制。从各利益主体关系看,稻米贸易以批发市场为核心,多层中间商分销,主体间多为松散的市场联结方式,渠道关系不稳定,并未形成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小麦、面粉贸易以面粉加工业为核心,面粉厂商将纵向交易环节纳入到内部组织完成,减少了流通环节,缩短了流通渠道的长度,上下游各利益主体形成相对密切的联系。从利益分配格局看,国内粮食贸易中各主体利益分配不平衡。生产者所获收益与承担的生产费用和风险极不匹配;各级稻米经销商利用稻米价格的季节性特征,低买高卖,获得可观收益;面粉厂商通过整合采购、加工和销售环节,也获取了丰厚的利润。从利益传导关系看,ATP-ECM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稻米和面粉价格均呈非对称传导特征,这在本质上也反映了不同主体间利润的不均等分配。最后,对20世纪30年代粮食贸易保护政策实践及其现实基础和理论逻辑做一整体考察,系统梳理了“粮食市场危机—贸易保护思想形成—粮食贸易保护政策建构—粮食市场反馈—贸易保护思想转变—粮食贸易政策调整”的过程。这一时期粮食贸易思想逐渐走向激进,始终寄希望于通过行政力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并且理想化地以兼顾粮食生产者和粮食消费者、粮食加工业的利益为目标。事实上,贸易保护政策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但是在国内粮食流通不畅,区域间粮食供需失衡的情形下,不仅无法兼顾各方利益,反而会增加扭曲利益分配的风险,造成矛盾的激化。上海米荒、广东米荒以及面粉业原料短缺困境恰恰是关税政策扭曲利益分配的结果。

吴昊[8](2020)在《我国政府粮食储备的分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源,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得到大幅增长,真正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但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加和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粮食生产却面临着耕地不足、水资源缺乏等不利因素,我国的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的状态,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粮食储备作为承接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蓄水池”,具有以丰补歉、调节粮食市场的重要功能,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因此“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健全粮食储备运行机制”对“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国粮食储备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政府一直在我国的粮食储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90年之前,我国政府的粮食储备任务主要由中央承担。1990年9月国务院决定建立专项粮食储备,并规定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粮食的专项储备任务,地方粮食储备的资金主要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但各地方政府对粮食储备的态度相当消极,挪用储备资金、帐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200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储粮)代表中央行使粮食储备职能,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了中央直管的粮食储备制度。中储粮成立之后,中央并没有规定地方可以不储备粮食,而是明确要求“产区保持三个月销量,销区保持六个月销量”的储备规模。但事实上地方在粮食储备上更加依赖中央,很多地方都没有达到“产区三个月,销区六个月”的储备规模,中央几乎完全承担了粮食储备任务。中央直管的粮食储备体系最大的好处是把粮食储备落到了实处,中央抓到了粮食,可保证在关键时候能调得动粮食,中央粮食储备在稳定粮食市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维护种粮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代表中央执行粮食储备任务的中储粮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改革的关键是落实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本文主要围绕“政府为什么要储备粮食——粮食储备仅由中央承担存在什么问题——影响地方政府粮食储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构建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责任的粮食分级储备体系”的思路对我国政府粮食储备的分级问题进行研究。全文除了导论、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分为四个时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主要探讨各个时期粮食储备制度实施的背景、具体做法、主要问题与成效,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粮食储备中承担的责任。在粮食自由购销、粮食统购统销与粮食流通双轨制两个时期,中央政府主要承担了粮食储备的责任,同时中央也积极鼓励地方储备粮食;在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时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了粮食储备责任;实行中央垂直管理的粮食储备制度后,我国的粮食储备责任主要由中央承担。由于中储粮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2014年国务院又出台文件强调切实落实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从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演变历程不难看出,政府一直在我国的粮食储备中发挥着重要角色。第二,从粮食储备具有公共品属性和非盈利性两个方面论述了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粮食储备在发挥稳定粮食市场的功能时,具有公共品属性和非盈利性。我国的粮食储备主体还包括农户和从事粮食生产经营的企业,而农户和企业的储备不具有平抑粮食市场的功能,农户和企业的储备也不能代替政府的储备,因此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政府应承担起粮食储备的责任。由于政府是分层级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应承担粮食储备的责任。第三,对中央直管的粮食储备体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后果进行了分析。代理中央执行粮食储备任务的中储粮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管理层级太多的问题,二是粮食储备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三是政策性任务与经营性任务交织的问题。中储粮实行的“总公司—分公司—直属库”的多层级组织结构既增加了激励成本,又增加了监督成本。中储粮的直属库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布点较少,当非主产区一旦发生某种危机导致粮食紧缺时,粮食的调运将对我国的运输系统造成极大压力。中储粮不断利用其手中掌握的粮食资源拓展经营业务,使政策性任务与经营性任务相互交织,一方面增加中央的激励成本,另一方面使中储粮减少在粮食储备任务上的努力程度。中央直管的粮食储备体系使中央承担了本应该由地方政府承担的粮食储备职能,然而这种粮食储备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已越来越明显。因此,地方的粮食储备责任仍然应该回到由地方承担,我国应建立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责任的分级粮食储备体系。第四,落实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是我国构建粮食分级储备体系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为落实地方政府粮食储备责任的相关政策提供实证基础。统计数据表明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支出仅占全国粮食储备支出的29%,证明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非常低。总体而言,常住人口规模、城镇人口比重和粮食产量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交通状况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本文对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样本数据分别进行估计的结果表明,对粮食主产区来说,粮食产量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常住人口规模的影响不显着;对主销区及产销平衡区来说,常住人口规模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粮食产量的影响不显着。此外,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还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如果一个地区愿意多储备粮食,则其邻近地区也愿意多储备粮食,反之反是。政府粮食储备的公共品属性及其外部性可能是导致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存在空间自相关的重要原因。第五,构建粮食分级储备的基本思路及相应的政策建议。从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设立专门从事粮食经营的国有粮食企业接管中储粮的粮食经营业务、设立粮食储备基金和加强对粮食储备的监督检查等方面提出构建我国粮食分级储备体系的思路。并从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的法制建设、完善各层级粮食储备的协同运行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粮食储备的品种结构、加强粮食储备领域的科研投入和多渠道筹集粮食储备资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创新:第一,论证了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虽然已有许多学者认识到政府应该为粮食储备承担责任,但是并没有分析政府为什么要承担粮食储备的责任。本文论述了粮食储备在发挥平抑粮食价格的功能时具有公共品属性和非盈利性(见4.3),并进一步论述了农户和企业不能代替政府粮食储备的原因(见4.4.2),从而论证了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因此政府应承担粮食储备的责任。由于政府是分层级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应承担粮食储备的责任(见4.3.2)。第二,运用博弈理论和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对中储粮存在的管理层级太多、政策性任务和经营性任务相互交织的后果进行了理论阐释。虽然已有学者认识到中储粮存在管理层级太多、政策性任务和经营性任务相互交织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对这两个问题产生的后果进行深入分析。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中储粮的管理层级太多会导致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增加的后果(见5.1.2),运用多任务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的政策性任务和经营性任务相互交织会导致中央对中储粮的激励成本增加和中储粮减少在粮食储备任务上的努力程度的后果(见5.2.2)第三,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进行了定量研究。虽然已有学者认识到地方政府缺少粮食储备的意愿,但是主要以描述性分析为主,缺少实证研究。本文以地方政府的粮油物资储备支出衡量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进行了定量研究(见6.1.1、6.1.2、6.1.3),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影响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因素(见6.3.4)。

闻有成,李文哲,孙清清[9](2019)在《郑商所:见证中国改革开放路上的“郑州价格”》文中指出1990年1 0月1 2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前身——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迈出了我国探索期货交易的重要步伐。1993年3月1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启用"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名称,同年5月28日成功推出期货交易,结束了新中国没有粮食远期价格的历史。2018年,郑商所累计成交量为8.18亿手,成交金额为38.23万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9.55%和78.88%,在全球

齐智鑫[10](2019)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共赢草贸易模式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改饲”是中国农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种植优质饲草料,发展草食畜牧业。我国实行“粮改饲”后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推动了草产业供给侧改革,但牧草依赖进口的现状并未发生实质性的转变。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后,我国牧草供求关系更加紧张。与此同时,我国粮食安全还担负着巨大的肉类需求压力。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深化原有生产、加工环节供给侧改革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流通环节的供给侧改革。本文从我国粮食安全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我国草产品交易模式的发展变化过程,结合现阶段农业保障因素及国际农产品通用交易手段,提出将“保险+期货”模式应用于草产品交易的构想。借鉴美、日等国农业海外投资经验,提出一种供求双方参与度高、互信共赢的“供应链金融+保险+期货”交易模式设想。首先,这种交易模式利用期货工具、保险工具及供应链金融工具规避供求双方的风险;其次,该交易模式通过国际贸易通用的期货工具形成草产品国内外行情,进而促进现货生产,有利于草牧业实体经济发展;再次,该交易模式为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模式选择,可为人民币国际化实践增加“阵地”。本文通过介绍大宗农产品的交易手段,引申到大宗草产品的交易手段,尝试利用农产品交易的成熟经验解决草产品交易的问题;从美国农业保障出发对比我国农业保障,找出一种既符合WTO农业补贴要求,又可以保障农民收入的助农措施;从美国农产品交易模式与我国农产品交易模式的比较中总结美国的优势、提炼可供借鉴的长处,找出我国农产品交易的不足并总结经验;通过分析美国牧草的交易形式和生产、加工、流通方式,为未来中国草产业发展探究新的交易模式;通过总结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历史经验和不足,寻找优化解决的思路;通过介绍美国谷仓电梯交易模式,展现谷物交易中电梯交易模式在农民与期货市场间发挥的纽带作用,为解决我国农民与期货市场对接困难问题提供思路;通过归纳世界主要需草国的国际布局,为中国草牧业企业走出去积累经验;通过概括现阶段人民群众肉类需求特点,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的症结所在,提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建议;回顾国内外农业收入保险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2014年至今发展“保险+期货”模式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构想大宗牧草“保险+期货”交易模式,并提出“供应链金融+保险+期货”交易模式的设想;通过期货品种筛选和牧草期货可行性研究,发现我国苜蓿具备期货上市条件。结合国家现阶段一带一路合作情况,最终提出建立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全球草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及交易中心的构想。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合作的全面开展,国际化的交易模式有助于草牧业协同效率提高,合作共赢的草贸易也必然在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希望之光——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希望之光——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与约束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粮食供应链协同文献综述
        1.3.2 信任文献综述
        1.3.3 约束机理文献综述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粮食供应链协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粮食供应链协同相关概念界定
        2.1.1 供应链协同概念界定
        2.1.2 粮食供应链协同概念界定
    2.2 供应链管理理论
        2.2.1 供应链管理定义
        2.2.2 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
    2.3 协同学理论
        2.3.1 协同学基本原理
        2.3.2 协同学理论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2.4 企业间网络理论
        2.4.1 企业间网络理论的演变
        2.4.2 企业间网络理论综述
    2.5 本章小结
3 粮食供应链体系研究
    3.1 粮食供应链体系设计原则
    3.2 粮食供应链体系参与主体识别
        3.2.1 粮食的内涵
        3.2.2 粮食供应链体系
        3.2.3 粮食供应链体系参与主体
    3.3 粮食供应链体系参与主体关系分解
        3.3.1 粮食供应链体系参与主体分析
        3.3.2 粮食供应链体系各主体间关系分解
    3.4 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研究路径分析
        3.4.1 粮食供应链体系特征
        3.4.2 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研究路径
    3.5 本章小结
4 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要素研究
    4.1 粮食供应链协同动因分析
        4.1.1 粮食供应链的开放性
        4.1.2 粮食供应链的动态性
        4.1.3 粮食供应链的自组织
    4.2 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要素界定
        4.2.1 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分析
        4.2.2 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要素识别
    4.3 本章小结
5 粮食供应链协同信任机理研究
    5.1 供应链协同关系要素分析
        5.1.1 关系管理的内涵
        5.1.2 供应链协同的关系要素分析
    5.2 粮食供应链协同关系要素偏相关分析
        5.2.1 偏相关分析
        5.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5.2.3 分析结果
        5.2.4 结果讨论
    5.3 粮食供应链信任评价
        5.3.1 信任类型
        5.3.2 云模型
        5.3.3 评价步骤设计
        5.3.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5 标准评价云生成
        5.3.6 指标综合云生成
        5.3.7 综合云相似度分析
    5.4 粮食供应链协同信任机理构建
        5.4.1 信任的决策逻辑
        5.4.2 粮食供应链结构特征
        5.4.3 粮食供应链协同信任机理
    5.5 本章小结
6 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机理研究
    6.1 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模型
    6.2 研究假设
        6.2.1 协同收益与供应链协同
        6.2.2 收益共享与协同收益
        6.2.3 信息共享的中介作用
        6.2.4 契约精神的调节作用
    6.3 研究方法
        6.3.1 研究样本
        6.3.2 变量测量
        6.3.3 样本基本特征
    6.4 数据分析
        6.4.1 信度分析
        6.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6.5 模型及假设检验
        6.5.1 模型检验
        6.5.2 中介效应分析
        6.5.3 调节效应分析
    6.6 结果分析
    6.7 政策建议
        6.7.1 多渠道信息共享,促进粮食供应链收益分配合理化
        6.7.2 培育契约精神,保障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息共享和收益共享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及探索历程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正确认识市场与市场经济
        二、正确认识市场化与农村市场化
        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够有机结合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一、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构建
        二、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三、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巩固
        四、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探索历程
        一、农村市场化建设试验阶段(1978—1984)
        二、农村市场化全面探索阶段(1985—1991)
        三、农村市场化全面推进阶段(1992—2001)
        四、农村市场化综合改革阶段(2002—2011)
        五、农村市场化深化改革阶段(2012—至今)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培育了多元化的农村市场经营主体
        二、探索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
        三、塑造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四、提高了农村市场对外开放程度
        五、构建了农产品市场经济体系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探索的启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四个原则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中应该谨记的三条经验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思想上存在的误区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改革和创新的思考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
        一、深化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
        二、深化农村资金要素市场化改革
        三、深化农村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改革
    第二节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一、划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
        二、强化农村市场自身建设
        三、加强政府和市场互动效率
    第三节 逐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一、适度规模经营要“适度”
        二、适度规模经营的三种主要模式
    第四节 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引导绿色农业经济发展
        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不同类型平台中农户的特色农产品交易行为研究 ——基于山东夏津县地瓜种植户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引子: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文章结构与研究主题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概念框架、研究方法及数据
    2.1 理论基础与概念框架
    2.2 概念界定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数据描述
3.研究区域及农产品属性概述
    3.1 夏津县简介及其农业区域特征
    3.2 夏津县的地瓜种植与储藏
    3.3 地瓜种植、窖藏的成本与收益
4.传统交易平台中的农户市场行为
    4.1 夏津的传统交易平台及农产品交易的演变
    4.2 地瓜交易的传统交易平台:类型与特征
    4.3 传统交易平台的信息结构
    4.4 传统交易平台中的农户地瓜交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5.自主网络平台的农户交易行为
    5.1 夏津县地瓜交易中的自主网络平台
    5.2 自主网络平台中农户信号发送与交易对象选择
    5.3 自主网络平台的信息结构
    5.4 自主网络平台中的农户交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6 既定网络平台中的农户交易行为
    6.1 既定网络平台的组织概况:基于“一亩田”的分析
    6.2 既定网络平台中的信息发送与信息反馈
    6.3 既定网络平台的信息结构
    6.4 既定网络平台的信息搜寻与信号发送
    6.5 既定网络平台上的农户交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7 结论与讨论
    7.1 群体分化、信息不完整与有限理性:对于农户行为的再认识
    7.2 网络平台的运用与市场体制的嬗变
    7.3 特色产业发展与产业链的拓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2 相关概念解析
    0.3 研究现状分析
        0.3.1 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0.3.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0.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1章 体系生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形成背景和过程
    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背景
        1.1.1 时代背景:世情、国情与党情出现新变化
        1.1.2 历史镜鉴: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的深刻反思
        1.1.3 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1.1.4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经济民主思想
    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
        1.2.1 酝酿萌发阶段
        1.2.2 积极探索阶段
        1.2.3 初步形成阶段
        1.2.4 成熟完善阶段
第2章 制度保障: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民主
    2.1 所有制与经济民主
        2.1.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民主内涵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民主
        2.2.1 经济主体的基本含义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
        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民主内涵
    2.3 分配制度与经济民主
        2.3.1 重新确立物质利益原则
        2.3.2 对按劳分配原则的拨乱反正
        2.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经济民主内涵
第3章 基本任务:经济管理民主化
    3.1 经济管理民主化的提出
    3.2 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
        3.2.1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原则
        3.2.2 “民主集中制”原则
        3.2.3 “权、责、利相统一”原则
        3.2.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3.2.5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原则
    3.3 宏观经济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3.3.1 给政府分权:处理好党政关系
        3.3.2 给地方分权:处理好上下关系
        3.3.3 给企业分权:处理好政企关系
        3.3.4 给集体经济组织分权:处理好政社关系
    3.4 企业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3.4.1 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3.4.2 让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第4章 关键环节:经济决策民主化
    4.1 经济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4.1.1 经济决策在党和政府决策中的地位
        4.1.2 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1.3 经济决策的重要作用
    4.2 经济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3 经济决策民主制定
        4.3.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决策制定的必要条件
        4.3.2 群众路线:经济决策制定的基本方法
        4.3.3 民主集中制:经济决策制定的重要保证
    4.4 经济决策民主执行
        4.4.1 “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经济决策执行的动力之源
        4.4.2 “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经济决策执行的必然选择
        4.4.3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经济决策执行的重要原则
    4.5 经济决策民主检验
        4.5.1 “实践”:经济决策检验的唯一标准
        4.5.2 “三个有利于”:经济决策检验的具体标准
第5章 实践成效: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
    5.1 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的变迁
        5.1.1 计划体制时期行政调控下的生产
        5.1.2 改革开放后生产向自主经营的转变
    5.2 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的变迁
        5.2.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拨下的交换
        5.2.2 改革开放后交换向市场配置的转变
    5.3 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变迁
        5.3.1 计划体制时期平均主义下的分配
        5.3.2 改革开放后分配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转变
    5.4 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的变迁
        5.4.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节下的消费
        5.4.2 改革开放后消费向适度可持续的转变
第6章 理论解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和特点
    6.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
        6.1.1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
        6.1.2 中国共产党:经济民主的领导核心
        6.1.3 发展生产力:经济民主的物质前提
        6.1.4 人民自主:经济民主的价值诉求
        6.1.5 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民主的终极目标
    6.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
        6.2.1 坚持经济与民主的统一
        6.2.2 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6.2.3 坚持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
        6.2.4 坚持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
        6.2.5 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6.2.6 坚持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
第7章 现实观照: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7.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理论价值
        7.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7.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
    7.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实践价值
        7.2.1 进一步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
        7.2.2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管理民主化进程
        7.2.3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决策民主化进程
        7.2.4 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7)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国内粮食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粮食国内贸易的研究
        1.2.2 粮食国内贸易与进口贸易关系的研究
        1.2.3 粮食市场整合问题的研究
        1.2.4 粮食贸易政策的研究
        1.2.5 文献述评和问题提出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粮食贸易网络的空间格局
    2.1 海关埠际贸易统计资料说明
        2.1.1 近代海关职能范围变迁
        2.1.2 海关贸易统计体例和内容变迁
        2.1.3 埠际贸易统计数据局限性
    2.2 国内稻米贸易网络的空间格局
        2.2.1 国内稻米供需情形
        2.2.2 国内稻米输出市场概况
        2.2.2.1 湖南稻米输出市场
        2.2.2.2 安徽稻米输出市场
        2.2.2.3 江西稻米输出市场
        2.2.3 基于O-D数据的稻米贸易网络空间结构分析
    2.3 国内小麦贸易网络的空间格局
        2.3.1 国内小麦供需情形
        2.3.2 国内小麦输出市场概况
        2.3.3 基于O-D数据的小麦贸易网络空间结构分析
    2.4 国内面粉贸易网络的空间结构
        2.4.1 国内面粉厂发展概况
        2.4.2 基于O-D数据的面粉贸易网络空间格局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粮食贸易网络形成与演变
    3.1 城市化、工业化与国内粮食贸易网络的形成
    3.2 自然灾害与国内粮食贸易网络
        3.2.1 自然灾害与稻米贸易网络变迁
        3.2.2 自然灾害与小麦、面粉贸易网络变迁
    3.3 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粮食贸易网络
        3.3.1 中国在世界粮食贸易中的地位
        3.3.2 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稻米贸易网络
        3.3.3 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小麦贸易网络
        3.3.4 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面粉贸易网络
    3.4 实例分析
        3.4.1 1931 -1933 年国内自然灾害与世界农业恐慌交织
        3.4.2 1931 -1933 年国内粮食贸易网络变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粮食贸易的利益分配机制
    4.1 国内粮食贸易中各利益主体关系分析
        4.1.1 稻米贸易中各利益主体关系分析
        4.1.2 小麦、面粉贸易中各利益主体关系分析
    4.2 国内粮食贸易中的利益分配格局
        4.2.1 稻米贸易中的利益分配格局
        4.2.2 小麦、面粉贸易中的利益分配格局
    4.3 国内粮食贸易中的利益传导关系
        4.3.1 稻米贸易中的利益传导关系
        4.3.2 面粉贸易中的利益传导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粮食贸易保护思想及其政策实践
    5.1 粮食贸易保护思想的形成与传播
        5.1.1 粮食贸易保护的必要性
        5.1.2 粮食贸易保护的先决条件
        5.1.3 粮食贸易保护关税政策的总体设计
        5.1.4 经济学者推动粮食贸易保护理论进入政策决策层面
    5.2 多方利益博弈下的1933 年粮食进口税则的修订
        5.2.1 各商人利益集团间博弈
        5.2.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
        5.2.3 中央政府内部派系利益博弈
        5.2.4 1933 年粮食进口税则的颁布
    5.3 粮食保护关税的实际影响及经济学者的政策反思
        5.3.1 关税政策抑制进口作用有限
        5.3.2 关税政策统一性遭到破坏
        5.3.3 面粉业陷入原料短缺困境
        5.3.4 经济学者关于统制粮食贸易政策的主张
    5.4 统制粮食贸易政策的实践
        5.4.1 国民政府统制粮食贸易的筹备工作
        5.4.2 广东米荒中进口许可证办法的制定与实施
        5.4.3 1937 年《粮食调节办法》关于粮食贸易国营的规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稻米和小麦贸易网络呈点轴式空间结构特征
        6.1.2 面粉贸易网络呈极核式空间结构特征
        6.1.3 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共同塑造了粮食贸易网络
        6.1.4 粮食贸易中各主体利益分配不平衡
        6.1.5 粮食贸易保护政策有其现实基础和理论逻辑
    6.2 研究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我国政府粮食储备的分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2.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2.1 基本概念
        2.1.1 粮食储备
        2.1.2 粮食分级储备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粮食安全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博弈理论
        2.2.4 委托-代理理论
        2.2.5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简要评述
    2.4 小结
3.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演变
    3.1 自由购销时期的粮食储备制度(1949-1952年)
        3.1.1 建立粮食储备的背景
        3.1.2 建立粮食储备的措施
        3.1.3 主要成效及问题
    3.2 统购统销及粮食流通体制转轨时期的粮食储备制度(1953-1989年)
        3.2.1 建立备荒备战储备的背景
        3.2.2 具体做法
        3.2.3 主要成效及问题
    3.3 粮食流通市场化时期的粮食储备制度(1990-1999年)
        3.3.1 建立专项粮食储备的背景
        3.3.2 建立专项粮食储备的具体做法
        3.3.3 主要成效及问题
    3.4 中央粮食储备垂直管理时期(2000年以后)
        3.4.1 构建中央粮食储备垂直管理体系的背景
        3.4.2 构建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的具体做法
        3.4.3 主要成效及问题
    3.5 小结
4.政府在粮食储备中的责任
    4.1 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
        4.1.1 人口增长及消费结构的升级不断扩大对粮食的需求
        4.1.2 耕地及水资源的短缺限制了我国粮食产能大幅提高的可能性
        4.1.3 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生产
        4.1.4 国际形势日益复杂为依靠国际市场增加粮食供给带来了不确定性
    4.2 粮食储备的作用
        4.2.1 应对自然灾害
        4.2.2 稳定粮食价格
    4.3 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
        4.3.1 粮食储备的公共品属性
        4.3.2 粮食储备的非盈利性
    4.4 农户储备、企业储备与政府储备的关系
        4.4.1 农户储备、企业储备和政府储备现状
        4.4.2 农户储备、企业储备与政府储备的关系
    4.5 小结
5.中央直管粮食储备体系的问题分析
    5.1 管理层级太多
        5.1.1 中储粮的组织结构
        5.1.2 多层级管理导致的后果
    5.2 粮食库存分布不合理
        5.2.1 中储粮的库存分布情况
        5.2.2 库存分布不合理导致的后果
    5.3 政策性任务与经营性任务交织
        5.3.1 中储粮的业务范围
        5.3.2 政策性任务与经营性任务交织的后果
    5.4 小结
6.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1 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
        6.1.1 地方粮食储备的变化情况
        6.1.2 地方粮食储备支出在全国粮食储备支出中的比重
        6.1.3 地方粮食储备的区域差异
    6.2 地方粮食储备意愿的空间相关性
        6.2.1 空间自相关的测度方法
        6.2.2 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空间自相关性
    6.3 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影响因素
        6.3.1 变量选择
        6.3.2 横截面数据分析
        6.3.3 面板数据分析
        6.3.4 空间面板模型分析
    6.4 小结
7.构建粮食分级储备体系的基本思路
    7.1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粮食储备责任
        7.1.1 明确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
        7.1.2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及类型
        7.1.3 合理确定地方粮食储备的层级划分
    7.2 政策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开
    7.3 为粮食储备提供资金保障
        7.3.1 资金对提高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重要性
        7.3.2 建立粮食储备专项基金
    7.4 强化粮食储备的监督检验
        7.4.1 成立监督检查机构
        7.4.2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7.4.3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督的效率
    7.5 小结
8.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科研成果

(9)郑商所:见证中国改革开放路上的“郑州价格”(论文提纲范文)

“报春鸟”:资本市场迎来发展春风
“新工具”:期货引擎支撑实体经济
“郑州价”:世界市场有了中国砝码

(10)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共赢草贸易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数据来源
        1.2.5 技术路线
        1.2.6 主要研究内容
2 大宗商品、农产品及草产品流通概述
    2.1 大宗商品
        2.1.1 我国大宗商品发展历史
        2.1.2 国外大宗商品发展历史
        2.1.3 我国商品草交易历史
        2.1.4 国外大宗草产品交易
    2.2 大宗商品批发市场交易
    2.3 大宗商品电商交易
    2.4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现货交易
    2.5 期货交易
        2.5.1 国外期货交易发展
        2.5.2 国内期货交易发展
        2.5.3 期货市场的功能
    2.6 农业保险及农业保障
        2.6.1 美国农业保险
        2.6.2 我国农业保险
    2.7 拍卖交易
    2.8 保险+期货
3 美国农产品交易、草产品交易及主要饲草进口国国际布局
    3.1 美国农产品交易
        3.1.1 合同农业销售
        3.1.2 合作社销售
        3.1.3 现货销售
        3.1.4 期货销售
        3.1.5 美国的农产品仓储及谷物电梯交易
    3.2 美国草产品交易
        3.2.1 美国草产品国内交易
        3.2.2 美国草产品国际贸易
    3.3 饲料饲草大型进口国全球布局
        3.3.1 阿联酋的饲料饲草布局
        3.3.2 日本的饲料饲草布局
        3.3.3 沙特阿拉伯的饲料饲草布局
4 我国农产品交易、草产品生产交易及我国饲草全球布局
    4.1 农产品现货交易
    4.2 农产品订单交易
    4.3 农产品合作社交易
    4.4 农产品期货交易
    4.5 草产品交易
        4.5.1 草交易现状
        4.5.2 以X牧草公司交易模式发展谈我国草产品交易
    4.6 拍卖交易
    4.7 中国饲草全球布局
5 我国肉类需求、粮食安全与饲草贸易的关系
    5.1 我国肉类需求
        5.1.1 我国肉类需求产生的原因
        5.1.2 我国肉类需求遇到的问题
    5.2 我国粮食安全到饲料安全
    5.3 依托草产品生产加工及草贸易发展食草型动物养殖
6 新型牧草交易模式——“保险+期货”
    6.1 保险+期货
        6.1.1 开展“保险+期货”交易的必要性
        6.1.2 “保险+期货”可行性
    6.2 “保险+期货”研究进展
    6.3 牧草“保险+期货”交易初探
        6.3.1 牧草“供应链金融+保险+期货”交易模式的构想
        6.3.2 牧草期货品种筛选及可行性实证研究
    6.4 牧草拍卖模式
7 基于“一带一路”的粮食安全布局
    7.1 中国农业海外投资
    7.2 USDA视角下的中国农业海外投资
    7.3 中欧班列与我国粮食安全布局
    7.4 基于“一带一路”的共赢牧草贸易
8 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创新点
    8.4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希望之光——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发展与应用对粮食批发市场整合影响研究[D]. 冯睿. 南京财经大学, 2021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与约束机理研究[D]. 贺金霞.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D]. 朱辉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5]不同类型平台中农户的特色农产品交易行为研究 ——基于山东夏津县地瓜种植户的分析[D]. 杨柳.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6]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D]. 孙贵林. 湘潭大学, 2020(12)
  • [7]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国内粮食贸易研究[D]. 王莹. 山西大学, 2020(12)
  • [8]我国政府粮食储备的分级问题研究[D]. 吴昊. 西南财经大学, 2020(12)
  • [9]郑商所:见证中国改革开放路上的“郑州价格”[J]. 闻有成,李文哲,孙清清. 金融世界, 2019(10)
  • [10]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共赢草贸易模式探究[D]. 齐智鑫.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希望之光——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