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渗流运动模型与分析

地下水渗流运动模型与分析

一、地下水渗透运动的模型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磊[1](2016)在《三峡水库万州区库岸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库区内水位的周期性涨落大大增加了库区两岸已有及潜在滑坡的复活甚至失稳的概率,从而威胁库区沿岸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鉴于此,本文进行库区沿岸的滑坡风险评价,首先研究了库岸段滑坡风险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即评价的空间尺度、时间尺度、滑坡分类,并探索性的提出了针对库岸段滑坡条带状分布特点的带状风险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接着,论文以三峡库区万州区库岸段内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各类监测数据以及基础资料,选取研究区内的塘角1号滑坡、花园养鸡场滑坡、四方碑滑坡等,建立了适合万州区库岸段的地下水位计算方法,最后,考虑不同库水位下降速率以及不同降雨工况,开展了基于确定性模型的库岸段内滑坡灾害的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以及风险的评价研究。基于以上研究,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结论:(1)总结和探讨了库岸段滑坡风险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针对库岸段滑坡条带状分布特点的带状风险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针对库岸滑坡风险评价在空间尺度以及时间尺度上的特殊性,围绕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的时间范围、空间尺度以及滑坡类型等关键性问题,提出了针对库岸段滑坡条带状分布特点的带状风险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易发性评价、危险性评价以及风险评价中的承灾体调查与识别、承灾体价值评估和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等。(2)在三峡库区万州区库岸段内滑坡地质灾害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万州库岸段滑坡分布及发育特征的统计分析,并介绍了库岸滑坡灾害的基本特征。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万州库岸段滑坡灾害的分布和发育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布特征包括滑坡发育的区镇规模以及厚度;发育特征包括滑坡的分布高程、剖面形态、水文地质条件、稳定性现状。通过分析万州库岸段内滑坡的基本特征,归纳总结了库岸段内典型滑坡的滑坡形态、地下水以及运动的基本特征。(3)基于实际的滑坡地质模型以及监测数据,进行了库岸滑坡不同监测数据的渗透系数反演方法的建立与验证,继而结合万州库岸段已有滑坡地下水浸润线随库水位变动的特点,采用库岸地下潜水一维非稳定渗流解析模型,获得适合研究区库岸斜坡地下水浸润线的计算方法。结合目前常用的监测手段,选取花园养鸡场和塘角1号滑坡分别以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和位移监测数据采用正算拟合分析方法进行滑坡体渗透系数反演的模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基于监测数据的渗透系数反演可以较好的获得滑坡体的平均渗透系数。采用解析法中的Boussinesq方法进行隔水底板倾斜的潜水非稳定运动方程的求解,根据得到的万州库岸段不同渗透性数量级的坡体内地下水浸润线定解的边界条件,采用统计获得的万州库岸段计算的概化模型,即可计算获得万州区库岸段内地下水浸润线的高程。(4)采用基于球形滑动面的三维斜坡稳定性计算模型Scoops 3D,详细介绍了计算模型基本输入参数的获取方式,根据库水位下降速率及降雨不同的组合工况,应用三维斜坡稳定性计算模型开展了万州库岸段堆积层滑坡的危险性评价研究。本文危险性分析是以斜坡体的稳定性计算为基础开展的,该稳定性是基于库水位升降过程中某一高度降雨时的瞬时稳定性。主要结论如下:①库水位处于缓慢下降的过程中,库岸斜坡体主要以深层以及超深层滑移面的形式产生破坏,大多为深层的近水平地层滑坡,库岸段大部分地区属于低危险性等级;②库水位快速下降过程中,可以看出两工况浅层以及中层滑坡的占比明显增多,工况二的浅层和中层滑坡较工况一所有增加,危险性亦有所增大,深层和超深层滑坡有所减少,滑坡灾害危险性等级较高和高的区域基本沿着两岸分布;③库岸斜坡对库水位的下降速率以及降雨强度的响应较为敏感,该联合作用是造成库岸斜坡体浅层滑坡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这也与随着三峡大坝的修建,研究区内发生浅表层滑塌及次级滑坡的现象频发相一致,如塘角1号滑坡前缘次级滑动、大周滑坡抗滑桩前缘土体滑移以及四方碑滑坡前缘地表变形等。(5)根据万州区城镇土地利用规划资料和全区人口分布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将整个万州区的承灾体归纳为人口与经济两大类,继而进行不同库水位状态及工况下的万州库岸段的承灾体易损性评价以及全库岸段滑坡灾害的人口伤亡及经济损失风险评价。具体结论如下:①所有工况万州主城区附近的人员伤亡风险最大,纵观所有工况可以发现,随着库水位下降以及降速的增大,万州库岸段除主城区外的其他地区的人口伤亡数量的风险呈递增的趋势;②无地下水的工况下的经济风险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城区周边,以交通道路经济风险为主;增加了地下水后,城区风险较高的地区开始向库岸发展,城区整个经济损失处于中等风险水平。③库水位下降至159m后,城区以及库区沿岸部分地区的风险有所增大,但增大的经济总风险值并不高。库水位以0.6m/d速率由159m下降至145m后,可以明显的看出城区范围内的风险值增大,增大部位基本在库水位变动带附近,库水位降速增大至1.2m/d后,导致风险值的增加更为明显。④随着库水位下降以及降速的增大,万州库岸段主城区以及其他岸坡地区的人口伤亡数量的风险和经济总损失的风险呈显着递增的趋势,且其与库岸滑坡灾害的危险性呈正相关。

李恒震[2](2014)在《微纳米气泡特性及其在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地下水的有机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修复工作势在必行。对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在综述有机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的基础上,对传统地下水曝气法的污染修复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将微纳米气泡应用于地下水原位修复,通过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微纳米气泡的基本物理特性、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特性以及污染地下水修复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对地下水曝气法的影响区域、气体运动方式等进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完善了地下水曝气修复过程中两相渗流与溶质运移耦合分析的三维数值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污染物的去除范围局限于曝气影响区域以内,溶质交换是主要的修复机理。曝气法增加地下水溶解氧的效果有限,生物降解效率较低。针对地下水曝气法影响范围小、增氧效率低的局限性,提出使用微纳米气泡强化修复技术。微纳米气泡气体传质效率高、存在时间长,可有效提高地下水溶解氧,促进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自主研制了微纳米气泡细观观测系统,包括相机、显微镜头、激光器、三维可调节支架与图像处理软件等部分。结合粒度分析仪和界面电位分析仪,研究微纳米气泡的基本物理特性和运移特性。通过该系统,获得了微纳米气泡的粒径分布和界面电位特征,验证了微纳米气泡的长期存在时间和高效气体传质效果,获得了微纳米气泡在水体和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规律。提出微纳米气泡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理论模型,微纳米气泡在多孔介质中以胶体运移的方式运动,受到对流、机械弥散以及吸附的影响。在运移过程中,气体逐渐溶解于孔隙水中。开发数值模型,耦合地下水渗流场、微纳米气泡运移场和溶解氧运移场,实现了微纳米气泡水渗流过程的模拟。提出微纳米气泡强化修复技术的现场应用方案,利用微纳米气泡的高效气体传质以及存在时间长的特性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实现污染物去除。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纳米气泡可以大范围提高地下水中的溶解氧,提高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有效修复地下水体。研究表明,微纳米气泡强化修复技术节能高效、环境友好,在有机污染地下水修复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杨志[3](2019)在《陕北榆神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及煤炭开采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开发重心已由东部环境优良区逐步转移至西部干旱生态脆弱区。本文以陕北侏罗纪煤田干旱半干旱典型矿区,榆神矿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收集整理了矿区范围内自然地理、地质和植被生态环境的相关资料,定义了矿区自然条件下不同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分析了不同生态地质环境类型植被生态发育的空间展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矿区地下水位空间分布规律及年际变化特征,建立了不同生态地质环境类型下植被生态发育与地下水位之间的定量关系。针对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生态地质环境类型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以金鸡滩井田为研究对象,利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原位和室内试验、数值模拟计算等研究方法,分析不同采厚条件下顶板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土层相对隔水层渗透性变化特征、开采前后工作面上方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及机理和采后地表植被对地下水敏感性分区响应,取得如下的主要结论:(1)矿区内存在的三种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以及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94%,大面积的黄土裸露伴有少量保德红土出露、地形梯度大、纵向节理丰富、黄土易侵蚀等特点,少部分区域有风积沙覆盖,植被类型贫乏主要是耐旱草本类植物和少量灌木。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09%,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沿着沟谷河流两岸边生长着许多高大乔木,同时草本植物和灌木也十分丰富,同时分布有大面积的农田;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97%,地表普遍被风积沙和萨拉乌苏组砂层所覆盖,零星区域有离石黄土出露,浅层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地表植被以小型草本灌木类植物,分布相对稀疏。因此,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是矿区内最为主要且受未来煤炭开采影响最为广泛的生态地质环境。(2)矿区内地下生态潜水主要包括第四系黄土潜水、冲积层潜水、侏罗系烧变岩潜水和萨拉乌苏组潜水四类。黄土生态潜水含水层分布于研究区东部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生态地质环境中。冲积层潜水和侏罗系烧变岩潜水主要分布于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中,常与萨拉乌苏组含水层构成同一含水层。萨拉乌苏组潜水分布于面积比例最大的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中且与黄土潜水、冲积层潜水及烧变岩潜水均有联系。因此,矿区内萨拉乌苏组砂层地下潜水对矿区内植被正常生长发育及居民工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灌溉以及居民生活至关重要。(3)矿区内地下水埋深的展布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地下水埋深总体在030 m左右变化,局部区域埋深可以超过30 m,仅在研究区北部、中部及南部部分区域地下水埋深大于12 m,东部部分区域地下水埋深相对较大,其余区域地下水埋深普遍小于6 m。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生态地质环境中,潜水位埋深分布在029.8 m之间,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地下水埋深分布在032.5 m之间,其中在地下水埋深01 m之间的数据分布频率最高,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地下水埋深分布在032.3 m之间,其中在26 m左右,数据分布频率最为集中。(4)通过分析不同生态地质环境类型的地下水埋深对反映植被生长发育的植被指数之间相互关系,确定地下水埋深对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及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植被发育控制较为有效,对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植被发育分布情况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将矿区植被对地下水埋深敏感性划分为三类区域,Ⅰ类敏感区,植被生长随地下水埋深的下降而增强,在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中这一敏感区临界埋深约8 m,Ⅰ类敏感区约占整个矿区总面积的3.6%。3米是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地下水临界埋深,Ⅰ类敏感区约占整个矿区的9.7%。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中地下水临界埋深约2 m,Ⅰ类敏感区占矿区总面积的16.8%。Ⅱ类敏感区,植被生长随地下水埋深的下降而削弱,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Ⅱ类敏感区地下水埋深变化范围为816 m,约占矿区的1.6%。地表植被在地下水埋深319 m范围内,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植被逐步恶化,约占矿区总面积的10.5%。在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区,Ⅱ类敏感区地下水埋深变化范围约210 m,约占整个矿区的40%。非敏感区,植被生长发育与地下水埋深变化关系不明显,地表径流黄土沟壑类型区地下水埋深大于16 m,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区域范围内地下水埋深超过19 m,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区域范围内地下水埋深超过10m时,EVI值变化相对稳定,植被生长发育状况基本保持不变。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在地下水埋深下降至2 m,地表植被生长发育即开始发生衰败,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在地下水埋深下降至3 m时,其地表植被开始发生退化,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地表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变化保持相对稳定,由此,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变化最为敏感。(5)以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下典型矿井金鸡滩矿为例,通过现场实测、原位监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三种不同采厚条件下顶板导水裂缝带最大发育高度。采厚5.5 m分层大采高开采条件下导水裂缝带发育最大高度111.32 m,采厚8 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开采导水裂缝带发育最大高度194.88 m,采厚11 m综合放顶煤开采导水裂缝带发育最大高度203.46 m,对比顶板上覆岩土层厚度分布状况,三种采厚条件开采顶板导水裂缝带一般不会直接发育穿透关键隔水土层进入砂层潜水含水层引发地下水位短时快速下降,给地表植被正常生长发育带来威胁,但为了安全起见,采厚11 m综合放顶煤开采区需对关键隔水土层厚度较小区域采用限制采厚,以防止导水裂缝带直接贯通砂层潜水含水层。(6)通过在工作面正上方及周边布置地下水位监测孔,监测开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状况,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确定采厚5.5 m分层大采高开采过程中地下水埋深最大下降2.07 m,后期水位回升至最高点,下降幅度约0.34 m,约需94天,经过一年补给,地下水埋深上升约0.15 m;采厚8 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开采过程中地下水埋深最大下降约1.31 m,后期水位埋深恢复,水位上升幅度约0.44 m,约需85天,经过一年补给,地下水埋深上升约0.58 m,总的来说,煤层的开采虽在短时期内造成地下水埋深的快速下降,但后期经过约90天地下水埋深基本能够得以恢复,经过一年补给,地下水埋深反而有所上升,有利于植被对地下水的吸收利用。(7)结合对开采前后地下水文动态监测数据,利用地下水模拟软件,反演出关键隔水土层渗透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由于关键隔水土层主要组成不同,采厚5.5m分层大采高开采条件下且土层相对隔水层主要由保德红土组成,渗透系数由初始的0.0012 m/d缓慢增大到0.0187 m/d,其后迅速增大到0.8485 m/d,后由于土层的自修复特性,其渗透系数又逐渐减小并逐渐稳定在0.01884 m/d,渗透系数由0.0187 m/d恢复至0.01884 m/d所需时间约91天;采厚8 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开采条件下土层相对隔水层主要由离石黄土组成,渗透系数大致由初始的0.011 m/d缓慢增大到0.0823 m/d,其后迅速增大到4.9526 m/d,后由于土层的自修复特性,其渗透系数又逐渐减小并逐渐稳定在0.0842 m/d,渗透系数由0.0823 m/d恢复至0.0842 m/d所需时间约82天。(8)通过实地勘察,开采对地表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形成地表裂缝及开采后地面沉陷形成的积水区。模拟四个工作面及一盘区开采后井田内地下水位分布情况,划分出不同植被敏感区,对比结果表明一盘区开采后,地表积水面积有所增大,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向沙漠湿地生态地质环境转化,未开采区虽水位有所下降,但影响不大,预计一盘区植被生长状况将有所改善。该论文有图157幅,表48个,参考文献336篇。

赵良杰[4](2019)在《岩溶裂隙-管道双重含水介质水流交换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岩溶地下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岩溶多重含水介质的高度非均匀性和水流运动的复杂性,严重制约了岩溶水资源的评价和有效开发利用。开展岩溶多重介质水流运动规律研究来解决岩溶水资源评价问题是一个前瞻性科学命题,该研究对正确管理、预测以及开发岩溶水资源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试验、室内试验和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等手段,以广西寨底岩溶试验场为典型研究区,开展岩溶裂隙-管道双重含水介质水动力特征研究,探索岩溶双重介质水流交换机理,取得的成果主要如下:(1)探讨岩溶管道裂隙介质结构、形成机理以及垂直分带特征。通过野外部署管道和裂隙介质水动力自动监测系统,获取的水位、流量、温度、电导率、降雨量以及水化学等监测数据,分析证实了岩溶管道和基岩裂隙水动力特征差异较大,丰、枯水期出口流量相差825倍。根据降雨、流量以及水力梯度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了岩溶管道与基岩裂隙水流运动规律,通过多组流量与水力梯度的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方程,得出管道流与裂隙流的临界流量为0.8 m3/s。(2)通过钻孔注水试验和拟合曲线分别计算管道介质(ZK13)和裂隙介质(ZK16)的渗透系数分别为2.63 m/d、0.018 m/d;利用示踪试验和QTRACE2计算了岩溶管道和裂隙的平均速度、弥散系数、储水体积和雷诺数,管道水文地质参数远远大于基岩裂隙介质,两种介质具有截然不同的水动力特征,管道介质比裂隙介质具有更好的水循环能力与渗透性能。(3)通过进一步分析管道介质(ZK7)和裂隙介质(ZK6)暴雨期的电导率、硝酸根离子(NO3-)、pH值等参数证实两种介质间存在水流交换;利用AquaLITE流速流向仪确定水流从基岩裂隙流向管道介质的速度和方向,流速介于305 um/s-1056.7 um/s,流动方向介于324.7NW-257.3SW之间,可以判断地下水从基岩裂隙流向岩溶管道介质。(4)设计了岩溶管道与基岩裂隙介质水动力模拟的物理模型,提出6组管道裂隙组合模式,定量研究不同水流状态下,基岩裂隙和岩溶管道水动力特征以及介质间水流交换规律。通过多组试验以及回归分析得出水流交换量与水头差的平方根成正比。(5)修改(CFP Conduit Flow Process)源程序中管道与基岩裂隙水流交换项,构建理想模型并讨论了裂隙介质渗透系数及给水度、管道形态、水流交换系数、降雨强度以及管道非承压对水流交换的影响,并将CFP模型应用于寨底岩溶含水系统水流模拟,对比修改前后模型精确度,修改后CFP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出岩溶水流运动规律。

刘小明[5](2020)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水害形成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煤炭生产重心不断西移,西部矿区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亟需在保证安全与环境容量允许范围的前提下,经济高效采出煤炭,实现科学采矿。而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水害防控是当前制约煤矿安全的重要难题。针对宁东矿区羊场湾煤矿复杂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地质勘察、水文地质渗流建模构建、工作面覆岩裂隙场相似模拟、围岩应力演化特征分析、煤层底板突水系数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采动影响下羊场湾煤矿水害形成机理,初步形成了羊场湾煤矿水害综合防控治理体系。研究成果对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煤矿的水害防控治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总结了羊场湾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煤层埋藏条件。运用地质调研、钻孔抽水等多重了地质勘查技术,研究矿井及工作面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及其概况。勘察资料反映出羊场湾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十分复杂。羊场湾煤矿二煤层开采主要充水水源是直罗组底部砂岩段至二煤顶板砂岩含水层组水和构造裂缝带充水,六煤层开采主要充水水源为第四系含水层水、二煤至八煤间煤岩层组粗砂岩砂岩含水层组水、二煤磁窑堡扩建井各区段采空区积水和Y142采空区积水。(2)揭示了考虑复杂水文条件的煤岩体宏观力学特性。开展自然和饱水状态的煤岩样压缩实验,对比不同状态下煤岩样的宏观破坏特征。饱水煤岩非稳定破坏阶段不明显,饱水煤样应力跌落时间较长且出现曲线呈现下凹型的双峰变化;此外,饱水煤岩内部裂隙更容易发生多次贯穿,更加破碎。饱水岩样的声发射信号特征要剧烈,振铃计数和能率数量级要高,说明饱水使煤岩发生多个阶段的破坏。借助相似模拟实验及热红外辐射监测,模拟宏观尺度下煤岩体裂隙场演化规律及破坏过程,为后续顶板水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3)确定了羊场湾煤矿真实开采环境下地下水的渗流规律及上覆围岩应力演化特征。采用MODFLOW软件建立高精度三维渗流模型,自编程序实现了对真实条件地下水运动的模拟,对真实条件下煤矿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显示,因为排水标高、所穿越的岩层、工作面面积等不同,工作面各回采段回采期间涌水量也不尽相同。如果不在回采前采区防治水工程措施,回采期间一分区涌水量最大值为81580.84m3/d,最小值为617.60m3/d。二分区涌水量最大值为35040.02m3/d,最小值为733.80m3/d。(4)明确了羊场煤矿水害发生的类型。得出了该矿1#井由矿井涌水为主导的复杂水文地质类型、2#井老空水分布为决定因素的复杂水文地质类型,这足以说明羊场湾煤矿一号井今后防治水工作的重点是矿井涌水量,二号井今后防治水工作的重点老空水。结合羊场湾煤矿现场钻孔数据及煤矿底板突水系数评价方法,基于克里格插值法修正了突水系数的插值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新方法可显着提高突水系数的计算精度,并预测羊场湾矿区底板突水危险区域北部<西部<东南部,为后续防治技术提供了研究基础。(5)形成了羊场湾煤矿复杂条件下水害综合防治体系。开展水文地质钻探、物探和化探工作;通过抽放水试验、测井预测工作面及矿井涌水量,掌握其变化和规律,总结以往各种防治水方法及应用效果,形成了顶板砂岩水疏放技术,初步得出适用于羊场湾煤矿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的煤矿水害综合防控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矿区煤矿水害综合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钱程[6](2019)在《PRB修复地下水中铀污染物的模拟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方解石负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运用静态试验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对水中铀离子的去除效果和吸附规律;通过对比柱试验,探讨了铀污染物在一维动态条件下的迁移规律,研究了复合材料去除地下水中铀污染物的可行性;利用PRB模拟槽试验,研究了铀污染物在模拟含水层及模拟PRB中迁移规律,结合SEM、XRD及XPS等表征方法,探究了复合材料对水中铀离子的吸附机理;利用GMS中的MODFLOW、MT3DMS板块,进行了PRB复合材料去除水中铀的可渗透反应墙数值模拟试验。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认识:(1)静态试验结果表明,当溶液pH值为4,反应时间为120min,铀初始浓度为5mg/L,复合材料投加量为0.5g/L时,复合材料对水中铀离子的去除效果较好。此时,复合材料对水中铀离子吸附量为9.81mg/g、去除率达100%,且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及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复合材料对铀离子的吸附过程。(2)通过对比柱试验,发现方解石负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柱于625h完成耗竭,单位吸附量为14.27mg/g;石英砂负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柱于580h完成耗竭,单位吸附量为12.50mg/g;两动态柱出水pH值变化范围为7.2-6.6;复合材料吸附过程符合Thomas、Yoon-Nelson模型所述。(3)通过模拟槽试验,其结果表明铀污染物在模拟含水层中迁移速度较快,67小时已完成模拟含水层(处理前)的迁移,而模拟PRB对水中的铀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运行120天后模拟PRB开始失效,而模拟含水层(处理后)中的铀浓度变化主要受模拟PRB的吸附作用所影响。(4)由表征分析结果可知,吸附过程中复合材料表面上铀元素并无化学价态的变化,主要以U(Ⅵ)形式存在;吸附后复合材料表面铀含量增加,钙磷含量减少,复合材料对铀离子的吸附主要为离子交换和表面络合的综合作用。(5)利用GMS中的MODFLOW、MT3DMS板块以及室内试验所提供的水文地质条件参数,建立了地下水水流模型以及溶质运移模型,并预测了高浓度铀污染物(5mg/L)在含厚1m反应墙的11m长含水层经过1074天将完全被铀污染。单独研究墙体(1m厚)时,高浓度铀污染物(5mg/L)在墙体的运移时间为650天,而低浓度铀污染物(1mg/L)则需3000天。

赵贵章[7](2011)在《鄂尔多斯盆地风沙滩地区包气带水—地下水转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盆地风沙滩地区能源丰富,水资源短缺,地下水是主要的供水水源。由于该区降雨稀少,蒸发强烈,生态环境脆弱,随着经济发展与能源开发,水资源供需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因而急需加强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其核心是研究降雨(蒸发)-包气带水-地下水转化机理,为经济发展和能源基地建设与开发提供水资源保障,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降雨(蒸发)-包气带水-地下水”转化过程为主线,采用原位试验与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方法,通过试验观测包气带中负压、含水率、温度和气压等状态变量,分析其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构建水动力场、气动力场和温度场耦合模型,揭示包气带水分运移和界面的动力学过程,分析气体、温度在包气带中变化规律以及对水分运移的影响程度,探索包气带-地下水转化机理,定量模拟降雨(蒸发)-包气带水-地下水转化过程,为评价地下水资源量提供科学依据,丰富和发展地下水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在大量试验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一、分析研究区的地下水循环规律,认为垂向交替模式是该区主要的循环模式,包气带是该循环模式补给与排泄的主要通道。该循环模式的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占总补给量96.01%;排泄以蒸发为主,占总排泄量62.56%;根据补给与排泄特征不同,将垂向交替模式划分为降水补给-地表水排泄、降水-地表水补给、降水补给-潜水蒸发和降水-田间灌溉补给四种转化模式。二、根据原位试验场综合剖面试验区的试验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认为,包气带岩性不同,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不同。包气带岩性为风积沙时,对降雨入渗最为有利;包气带岩性为风化砂岩时,0.3m以上呈蒸发状态;包气带岩性颗粒较细时,对降雨入渗不利,地表土壤蒸发强烈。包气带岩性结构越复杂,降雨入渗机理越复杂;当包气带剖面为岩性为单一介质时,水分运移机理较简单。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对包气带起关键影响作用的是地面以下1m以内包气带岩性结构,入渗速率有风积沙>风化砂岩>砂质壤土,而表土蒸发潜力则相反。同时风积沙的持水能力弱,蒸发能力小,入渗速率快等特点,是本区地下水相对丰富的主要原因。三、通过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和包气带水汽热耦合模型分析温度对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和潜水蒸发规律的影响。揭示了干旱半干旱典型地区包气带水分迁移转化的动力学过程,建立了等温和非等温条件下包气带水分运移模型模拟水分转化的动力学过程。通过理论与试验分析表明,当地表温度超过25℃时,在研究包气带水分运移和地下水的蒸发排泄时忽略温度的影响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确立了地表温度25℃作为温度影响包气带水分的阈值这一关键指标;确立了研究区在地下水位埋深小于70cm时,当降低地下水位时,在地表将会引起热岛效应这一命题。四、通过包气带水气二相砂槽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气体在包气带中运移规律以及阻滞入渗水分机理。揭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条件下包气带中气体对水分入渗的阻滞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入渗水分造成包气带中气体压力增加,导致非饱和渗透系数减少;2、增加入渗水分的响应时间。通过理论与实验模拟研究表明,当降雨量大于6mm/d时,在研究包气带水分运移和地下水补给时忽略气体的影响将会产生较大误差。确定了降雨量6mm/d作为气体影响包气带水分运移的阈值。3、包气带中气体在入渗水流推动下气压达到某一较大值将会冲破上覆水层由地表逃逸,气体主要以垂向运动为主。但气体随着湿润峰的推移向下运移至潜水面处,由于受到潜水面的阻滞作用,气体存在着明显的水平运移。根据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依据降雨条件下水气二相之间的驱替关系以及剖面气压的变化特征,将包气带中气体划分为三个区:气压稳定区I;气压变动区II;气压缓增区III。五、根据原位试验数据和室内物理模拟数据,分析土-气界面和土-水界面和地下水界面的动力学过程。确定了水面蒸发量、土面蒸发量以及其之间关系;分析水面蒸发与温度之间在升温期呈现线性关系,在降温期呈现正指数关系;六、包气带介质的特性参数测定,包括水分特征参数、热传导系数。设计了非等温等压包气带参数测定仪,测定试验介质的水分特征参数和饱和渗透系数。设计了“稳态法测定土壤介质的热传导率”实验方法,得到了介质热传导率随含水率的变化关系,建立了表示二者关系新的模型KT(θ)=KTs-KTs-KTr/α+(1-α)exp(βθ),模型中提出饱和热传导系数和残余热传导系数的概念,并对其可靠性、求解方法及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七、根据原位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降雨入渗系数与包气带厚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认识:(1)相同包气带厚度条件下降雨入渗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风积沙>萨拉乌苏组>风化砂岩>砂质壤土;(2)当包气带岩性结构为上覆风积沙时,则有利于降雨入渗,故其降雨入渗系数较大,而当包气带岩性结为上覆砂质壤土时,降雨入渗系数较小,不利于水分入渗。研究潜水埋深的变化及岩性的不同对潜水蒸发排泄地下水的影响可知,随着埋深增大,潜水蒸发量减少,到达极限埋深则蒸发量趋近于零,区内几种岩性的极限埋深规律为壤土(1.6m)>淤泥质砂(1m)>风化砂岩(0.8m)>风积沙(0.5m)。八、完善地下水可再生性和地下水可再生资源的概念以及其内涵,分析了地下水可再生资源量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一新的思路评价地下水可再生性。基于地下水可再生资源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具体情况,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可再生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的确定。根据地下水可再生资源量计算方法,计算出典型区苏北淖流域一般水文年的地下水可再生资源量为958.02万m3/a,95%频率年的地下水可再生资源量为896.63万m3/a。最后根据地下水可再生能力强弱绘制了鄂尔多斯盆地苏北淖流域地下水可再生性评价图。

袁涛[8](2014)在《岩溶双重含水介质流场与溶质运移模型研究 ——以七里沟水源地四氯化碳污染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七里沟水源地作为徐州市南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地,面积约120余km2,区内岩溶地下水近年受到了四氯化碳污染。2001年以来,课题组在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选取该地四氯化碳污染区作为研究区域,综合采用环境与水文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现场采样监测、场地示踪试验等多种方法,依据岩溶双重含水介质理论,对岩溶地下水流场与四氯化碳的运移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内共设置水位观测井80余口,四氯化碳浓度年度普测井35-40口,四氯化碳浓度常规监测井21口,根据课题组10余年来获得的3000多组监测数据,并结合地质、水文地质与勘探钻孔资料,揭示了该区上覆为松散层和下伏为岩溶含水层的二元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建立了松散层中四氯化碳垂向迁移模型、岩溶双重含水介质流场模型和四氯化碳运移模型,经实测数据验证准确后,对未来四氯化碳的污染状况进行了预测,取得下列成果:(1)系统研究了徐州市岩溶含水系统特征,将其划分为四种岩溶含水介质类型。研究区位于徐州市南部,主要含水介质类型为:第四系孔隙含水岩组和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含水岩组。根据徐州市多年岩溶水开采情况,分析了岩溶含水层的补给方式和影响因素,构建了徐州市岩溶地下水循环系统;(2)研究区岩溶发育和岩溶水运移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除普通岩溶孔隙特征之外,还存在发育的溶洞和裂隙等管道介质;根据54口钻井资料及十几组岩芯溶蚀情况,调查了区内地下岩溶发育状况,尤其是裂隙、大溶洞等管道介质在垂向上的分布特征;通过现场示踪试验深入研究了岩溶含水介质的双重发育特征,确定了岩溶管道介质的空间分布位置;(3)运用DRASTIC模型对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进行了评价,根据7项评价因子分配权重并评分计算,划分地下水脆弱性等级。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程度较高,60%以上面积属于较易污染范畴,农药西厂作为七里沟盆地四氯化碳污染源,正位于区内南部极易受污染区域;(4)采集污染源区松散层土样,进行了实验室土柱下渗实验,得出相关参数并运用Hydrus-1D软件研究了四氯化碳在松散层中的迁移规律;根据污染源区钻孔勘探数据,模拟计算污染源区四氯化碳从排污渠通过上覆松散层下渗进入岩溶含水层的浓度。结果显示,污染源区四氯化碳在松散层底部的平均渗出浓度为2773.6μg/L,这一数值即是岩溶含水层中的初始浓度;(5)依据岩溶双重含水介质理论,以2004年4月至2012年4月40余口典型井的水位监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研究区岩溶地下水运动的的双重介质数学模型。运用ModelMuse软件,引入双重介质中水力交换系数,分别将双重介质的渗透系数分区,选取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为模型识别期,2005年4月至2012年4月为模型验证期,建立了岩溶双重含水介质流场模型。根据典型井的水位对比曲线得知,误差区间为0.27m-0.43m,显示所建模型较为可靠;(6)选取2004年8月至2012年4月期间21口常规监测井,40口普测井的四氯化碳连续监测数据,构建了研究区四氯化碳污染的运移模型。经验证得知,研究区四氯化碳浓度平均相对误差范围为11.4%-16.7%,与实际监测数据拟合较好,模型较为可靠。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15、2018、2022和2025年的四氯化碳污染状况,结果显示,随着农药厂的搬迁以及南区部分井点的抽水强排治理工作,区内四氯化碳整体趋势为:污染浓度逐年降低,污染羽范围逐步缩减,污染羽南部、北部和中部典型井中四氯化碳衰减速率依次递减,且中部和北部污染羽将于2022年和2025年消失,预测结果可为下一步水源地的污染治理和水资源利用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罗声[9](2015)在《越岭隧道典型水文地质结构类型及外水压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基础交通的建设和发展,隧道工程被大量采用并逐渐朝深埋、超长方向发展,隧道高水压问题日趋突出。目前隧道建设者们提出了“以堵为主,堵排结合”的隧道设计和施工理念,既可以减少由于地下水引起的高水压问题,又可以缓解因为地下水的过度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如何既不影响隧址区生态环境,又能安全可靠地进行隧道建设,研究隧道外水压力的计算及分布规律便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统计分析我国61个已发生涌突水灾害隧道的基础上,归纳出隧道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及施工中水压与涌水量情况,通过对影响隧道外水压力的地质环境因素的分析,提出越岭隧道水文地质结构概念,并对越岭隧道水文地质结构类型进行划分;然后对均匀水文地质结构、近水平层状水文地质结构、单斜层状水文地质结构及复杂水文地质结构实例进行研究,提出均匀水文地质结构和近水平层状水文地质结构毛洞状态和堵排结合状态两种情况的隧道外水压力计算方法,并得出计算公式,同时得到单斜层状水文地质结构中隧道外水压力的分布规律;最后以三都隧道为例,研究复杂水文地质结构隧道外水压力分析方法。在系统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从隧址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入手,分析我国高水压隧道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研究发现,越岭隧道容易遭遇高水压地段的围岩多为可溶岩和砂岩;各种构造作用下均有出现高水压的可能。(2)在前人对矿山、滑坡、河谷等水文地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越岭隧道工程的特点,建立越岭隧道水文地质结构分类体系。根据渗透主体介质空间结构特征及岩体产出状态、空隙类型等将越岭隧道水文地质结构类型划分为六大类型,分别为均匀结构、层状结构、脉状结构、断裂型复合结构、岩溶型复合结构和混合型复合结构。(3)均匀水文地质结构中开挖隧道,毛洞状态时开挖段周边隧道外水压力降低,且岩体渗透性越强,外水压力减少值越大,渗透性越弱,外水压力减小值越小;堵排结合状态时开挖段周边隧道外水压力降低幅度比毛洞状态时小,且岩体渗透性越强,外水压力减小值越小;渗透性越弱,外水压力减小值越大。岩体渗透性明显影响外水压力的减小程度。(4)近水平层状水文地质结构上强下弱型中隧址区渗流场受隧道与岩层渗透性变化边界的距离影响。距离越小,渗透性较强的岩体对隧道周围渗流场影响越大,反之,距离越大,影响越小。隧道与岩层渗透性变化边界的距离越近,外水压力越大,距离越远,外水压力越小;当隧道与岩层渗透性变化边界的距离增大到某一个值时,外水压力不再随距离的增大而变化。毛洞状态和堵排结合状态下,隧道外水压力的计算分为隧道与岩层渗透性变化边界的距离大于外水压力影响距离和隧道与岩层渗透性变化边界的距离小于外水压力影响距离两种情况。(5)近水平层状水文地质结构上弱下强型中隧址区渗流场主要受渗透性较强岩体的控制。隧道与岩层渗透性变化边界的距离越近,外水压力越小,距离越远,外水压力越大。当距离增大到一定值后,外水压力不再随隧道与岩层渗透性变化边界的距离增大而变化。无论是毛洞状态还是堵排结合状态,外水压力均可以偏保守的用轴对称解析解公式计算。(6)单斜层状水文地质结构直立岩层中开挖隧道,毛洞状态可分为“前强,后弱”、“前弱,后强”、“独立”三种模式,堵排结合状态可分为“前强,后弱”、“前弱,中强,后弱”、“前强,中弱,后强”、“前弱,后强”四种模式,每种模式的外水压力有其自身的规律。(7)单斜层状水文地质结构45°倾角岩层中开挖隧道,毛洞状态时在渗透性较弱的岩体内,研究断面与岩层渗透性变化边界的距离越近,隧道外水压力越大,在变化边界处达到最大值。隧道外水压力在岩体渗透性变化边界处大于边界外的其他位置。堵排结合状态时,在渗透性较弱的岩体里,隧道外水压力随着与弱强渗透性变化边界的距离的减小而增加,在渗透性较强岩体里保持不变。(8)以三都隧道为研究实例,总结出穿越复杂水文地质结构的隧道外水压力分析方法。首先根据渗透主体介质空间结构特征及岩体产出状态、空隙类型将隧道划分为几段不同的水文地质结构类型,然后根据不同水文地质结构类型分析隧道外水压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

石少帅[10](2014)在《深长隧道充填型致灾构造渗透失稳突涌水机理与风险控制及工程应用》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规模、数量和难度最大的国家,交通、水电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心正向地质条件极端复杂的山区和岩溶地区转移,施工中遭遇的“强突发、高水压、大流量、多类型”突涌水灾害治理堪称世界级工程难题。本文以三峡库区翻坝高速公路、宜巴高速公路等深长隧道为依托工程,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实验、大型流固耦合模型试验、软件开发和现场试验等手段,深入研究充填型致灾构造的突涌水机理和风险控制,取得了一系列有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大量国内外突水突泥案例资料的系统收集与整理分析,划分了四种典型突水突泥灾害类型,提出了突水突泥灾害的典型地质模式:灾害源、突水通道和阻水隔泥构造,揭示了典型突涌水灾害源的赋存特征,建立了突涌水灾害源孕灾性判识指标体系和属性识别模型。(2)通过引入充填体内部可动颗粒转化为移动颗粒的源汇项概念,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与达西定律,建立了充填体颗粒渗流基本模型,推导了充填体内部可动颗粒流失量的表达式,揭示了孔隙流速与孔隙率和渗透系数的表征关系;研制了大直径充填型致灾构造固流耦合试验装置,通过试验揭示了充填物不同加载速率情况下渗透流速、颗粒流失速量等参数变化规律。(3)基于充填介质内部泥水两相混合体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建立了宾汉型泥水混合流体的本构方程,揭示了其在管道内流速分布规律和压降流量关系;基于基于赫斯特罗姆(Hedstrom)准数推导了泥水两相混合流体的临界流速,建立了泥水混合流体从层流向过渡的流态判别准则。(4)针对季家坡隧道高陡倾充填型裂隙突涌水灾害,开展了隧道围岩和充填物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并基于测试结果研制了流固耦合围岩相似材料和充填物相似材料,采用研制的三维可视化突水突泥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充填型裂隙蓄水构造渗透失稳模型试验,揭示了充填物渗透失稳的灾变演化机制,真实模拟了充填物渗透失稳诱发突水突泥灾害的全过程。(5)通过对我国近50年百余例岩溶隧道突涌水案例资料的系统收集与整理,分析了隧道突涌水的孕险环境和致险因子,遴选出突涌水的典型影响因素,建立了贯穿勘察、施工前和施工阶段的全过程渐进式风险动态评估模型与方法,充分利用施工过程实时信息对突涌水风险进行动态修正。(6)开发了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人机交互的全过程渐进式风险动态评估专家系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施工许可机制,充分发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预报单位和工程专家等各方面的作用,进行风险动态调控、及时反馈现场信息,针对高风险段落全程信息化许可施工。(7)提出了深长岩溶隧道突水防治技术体系,其基本原则为“岩溶地质观测与分析,风险动态评估与控制,含水构造定位与定量,质量方案优选与保质”;主要包括区域岩溶发育特征,岩溶水补给条件,风险动态评估,含导水构造探测,治理方案优选,治理质量控制等六方面内容,研究成果在鸡公岭隧道、季家坡隧道等三峡库区典型深长岩溶隧道中得到成功应用。

二、地下水渗透运动的模型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下水渗透运动的模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水库万州区库岸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库诱发滑坡灾害的研究现状
        1.2.2 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本选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库岸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
    §2.1 库岸滑坡风险评价基本问题
        2.1.1 库岸滑坡风险评价的研究尺度
        2.1.2 库岸滑坡灾害分类
        2.1.3 库岸滑坡灾害编录
    §2.2 库岸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2.2.1 库岸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
        2.2.2 库岸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2.2.3 库岸滑坡灾害风险评价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库岸段滑坡特征
    §3.1 研究区工程地质概况
        3.1.1 自然地理
        3.1.2 地形地貌
        3.1.3 地层岩性
        3.1.4 地质构造
        3.1.5 新构造运动
        3.1.6 水文地质
        3.1.7 地质灾害
    §3.2 研究区库岸段滑坡灾害分布及发育特征
        3.2.1 滑坡灾害分布
        3.2.2 滑坡灾害发育特征
    §3.3 研究区库岸段滑坡基本特征
        3.3.1 滑坡形态特征
        3.3.2 地下水特征
        3.3.3 运动特征
第四章 万州区库岸滑坡地下水运动规律研究
    §4.1 引言
    §4.2 库岸滑坡地下水及位移的监测
        4.2.1 监测系统概况
        4.2.2 典型滑坡的监测示例
    §4.3 基于监测数据的滑坡渗透系数反演研究
        4.3.1 库水位变动特征
        4.3.2 库岸滑坡渗透系数反演方法
        4.3.3 滑坡渗透系数反演实例
    §4.4 研究区岸坡地下水浸润线的预测
        4.4.1 岸坡地下水浸润线的预测方法
        4.4.2 库水位调度方案
        4.4.3 滑体内浸润线的数值解公式推导
        4.4.4 地下水浸润线的模拟研究
        4.4.5 万州库岸段边坡浸润线的计算
第五章 三峡库区万州库岸段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5.1 概述
    §5.2 Scoops 3D模型介绍
        5.2.1 滑动方向的确定
        5.2.2 质量的计算
        5.2.3 滑动面抗剪强度
        5.2.4 三维斜坡稳定性计算
        5.2.5 三维潜在滑面的搜索
    §5.3 模型的主要参数
        5.3.1 计算工况
        5.3.2 坡度和坡向
        5.3.3 堆积层厚度
        5.3.4 地下水位
        5.3.5 岩土体参数
        5.3.6 模型滑面搜索参数
    §5.4 库岸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5.4.1 万州库岸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
        5.4.2 万州库岸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5.4.3 危险性评价结果
        5.4.4 危险性区划结果分析
第六章 三峡库区万州库岸段滑坡灾害风险评价
    §6.1 库岸段承灾体调查与识别
    §6.2 承灾体易损性评估
    §6.3 承灾体价值估算
        6.3.1 人口密度估算
        6.3.2 经济价值估算
    §6.4 万州区库岸段滑坡风险评价
        6.4.1 万州区库岸滑坡灾害人口伤亡风险评价
        6.4.2 万州区库岸滑坡灾害经济损失风险评价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微纳米气泡特性及其在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1.1 前言
        1.1.1 地下水污染现状
        1.1.2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简介
    1.2 地下水曝气法
        1.2.1 地下水曝气法试验研究
        1.2.2 地下水曝气法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
    1.3 微纳米气泡技术
    1.4 微纳米气泡性质研究综述
        1.4.1 试验观测设备
        1.4.2 物理性质研究
        1.4.3 污染物去除研究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第2章 地下水曝气法试验研究
    2.1 概述
    2.2 多孔介质气液界面性质微观观测
        2.2.1 环境扫描电镜及研究简介
        2.2.2 试样材料及样品制备
        2.2.3 试验步骤
        2.2.4 试验结果
        2.2.5 试验结论及讨论
    2.3 三轴剪切渗透耦合试验仪研发
        2.3.1 设备研发
        2.3.2 试验结果
    2.4 地下水曝气法离心模型试验
        2.4.1 离心模型试验简介
        2.4.2 试验装置与材料
        2.4.3 试验步骤
        2.4.4 试验结果
        2.4.5 试验结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下水曝气法数值模拟
    3.1 概述
    3.2 理论介绍
        3.2.1 控制方程
        3.2.2 K-S-P 关系曲线
        3.2.3 模型建立
        3.2.4 参数选取
    3.3 数值模型开发
    3.4 室内试验模型结果分析
    3.5 现场曝气模型结果分析
        3.5.1 水气两相渗流分析
        3.5.2 污染物去除分析
    3.6 地下水流动对于曝气法的影响
        3.6.1 水气两相渗流分析
        3.6.2 污染物浓度分布
        3.6.3 间歇曝气效率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纳米气泡特性试验系统
    4.1 概述
    4.2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4.2.1 气源装置
        4.2.2 水源装置
        4.2.3 微纳米气泡机
    4.3 模型材料系统
        4.3.1 模型箱
        4.3.2 试验材料
    4.4 物理性质测试系统
        4.4.1 微观测试设备
        4.4.2 宏观测试设备
    4.5 细观观测系统
        4.5.1 系统组成
        4.5.2 操作步骤
        4.5.3 系统验证
    4.6 试验系统功能及优越性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纳米气泡基本物理性质研究
    5.1 概述
    5.2 物理状态研究
        5.2.1 粒径及形态
        5.2.2 存在时间
        5.2.3 其它物理参数
    5.3 界面电荷性质研究
        5.3.1 试验原理
        5.3.2 试验装置
        5.3.3 试验方法
        5.3.4 试验结果
        5.3.5 试验结论
    5.4 传质性质研究
        5.4.1 试验目的
        5.4.2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5.4.3 试验结果
        5.4.4 理论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微纳米气泡运移性质研究
    6.1 概述
    6.2 水体中运移性质研究
        6.2.1 试验目的
        6.2.2 试验装置与方法
        6.2.3 试验结果
        6.2.4 水体中运移模型
    6.3 土体中运移性质研究
        6.3.1 渗透系数研究
        6.3.2 吸附试验研究
        6.3.3 渗流试验研究
        6.3.4 多孔介质中运移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微纳米气泡现场应用研究
    7.1 概述
    7.2 现场方案设计
    7.3 数值模型介绍
    7.4 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及评价
    7.5 微纳米气泡强化修复技术评价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陕北榆神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及煤炭开采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矿区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地质条件
    2.3 水文地质条件
    2.4 本章小结
3 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及区划
    3.1 主要植被类型及生态意义
    3.2 生态地质环境类型
    3.3 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区划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生态地质环境植被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4.1 植被指数的遥感数据
    4.2 植被发育空间分布特征
    4.3 植被发育变化趋势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植被发育与地下水埋深关系的定量分析
    5.1 矿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及分布特征
    5.2 植被发育的遥感指数分析
    5.3 EVI与地下水埋深相互关系分析
    5.4 矿区地下水埋深影响植被生长发育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区煤炭开采影响研究
    6.1 金鸡滩井田地质概况
    6.2 煤炭开采对顶板覆岩结构的影响
    6.3 采动引起地下水位变化动态监测
    6.4 采动引起的地下水埋深变化数值模拟
    6.5 地表生态地质环境对煤炭开采响应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岩溶裂隙-管道双重含水介质水流交换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裂隙-管道介质水流交换规律研究
        1.2.2 多重含水介质数值模拟研究
        1.2.3 CFP双重介质耦合模型
        1.2.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岩溶含水介质结构特征
    2.1 岩溶含水介质
    2.2 岩溶含水介质非均质性
    2.3 岩溶管道裂隙介质形成机理
    2.4 岩溶含水层的垂直分带
    2.5 岩溶水流运动概念模型
    2.6 典型岩溶含水介质结构与水动力特征
        2.6.1 自然地理条件
        2.6.2 岩溶含水介质系统
        2.6.3 岩性及构造对岩溶含水介质的作用
        2.6.4 水动力对岩溶含水介质的作用
        2.6.5 岩溶裂隙-管道含水介质水流特征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岩裂隙与岩溶管道水动力特征
    3.1 寨底岩溶水监测系统及野外试验装置
        3.1.1 岩溶水监测系统
        3.1.2 野外试验设备与装置
    3.2 不同介质系统水动力特征
        3.2.1 管道与裂隙介质水动力特征
        3.2.2 不同介质类型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3.2.3 不同介质类型水文地质参数特征
    3.3 基于泉流量过程线管道流与裂隙流识别
    3.4 管道与裂隙介质水流交换规律
        3.4.1 裂隙-管道介质水化学变化特征
        3.4.2 水流交换流速及方向
    3.5 裂隙-管道水流交换规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裂隙与管道双重介质物理模型
    4.1 物理模型结构
        4.1.1 基岩裂隙-岩溶管道介质系统
        4.1.2 数据采集系统
        4.1.3 定水头装置
        4.1.4 数据监控软件
    4.2 试验方案
    4.3 试验结果讨论
        4.3.1 基岩裂隙与岩溶管道流量数据分析
        4.3.2 水流交换规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进CFP程序模拟岩溶水流特征
    5.1 CFP(Conduit Flow Process)子程序简介
        5.1.1 CFP(Conduit Flow Process)子程序模块
        5.1.2 理论基础
    5.2 管道流CFP程序改进
    5.3 改进CFP理想模型应用
        5.3.1 理想模型
        5.3.2 模拟网格和时间步长敏感性分析
        5.3.3 讨论不同参数对水流交换的影响
    5.4 模拟物理模型
    5.5 改进CFP模型应用于岩溶含水层
        5.5.1 概念模型
        5.5.2 数学模型
        5.5.3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
作者简介

(5)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水害形成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煤矿水患防治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矿开采水文地质特征研究进展
        1.2.2 煤矿开采水患研究进展
        1.2.3 煤矿开采水患防治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复杂地质条件下水文地质特征综合勘察及分析
    2.1 地质赋存复杂性
        2.1.1 井田地层复杂性
        2.1.2 区域构造复杂性
        2.1.3 水文地质复杂性
    2.2 矿井生产及采空区分布
        2.2.1 矿井生产情况
        2.2.2 采空区分布
        2.2.3 老窑水分布
    2.3 本章小结
3 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岩体特性及破坏特征
    3.1 自然与饱水状态煤岩体力学实验
        3.1.1 煤体实验分析与结果
        3.1.2 岩体实验分析与结果
    3.2 煤岩体裂隙场演化特征相似模拟实验
        3.2.1 相似模拟参数及模型构建
        3.2.2 模型实验结果
        3.2.3 采动覆岩运移规律
        3.2.4 覆岩破断声发射结果分析
        3.2.5 基于热红外辐射特征的覆岩裂隙场演化规律
    3.3 本章小结
4 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岩体渗流数值计算
    4.1 矿井地下水数学模型构建
        4.1.1 数学模型提出
        4.1.2 数学模型求解原理
        4.1.3 计算模型及其数学描述
        4.1.4 数学模型含水层结构
    4.2 矿井地下水数学模型参数设置
        4.2.1 渗流区域剖分
        4.2.2 模型参数设置
        4.2.3 数值模型计算
        4.2.4 研究区边界条件
        4.2.5 模型的识别验证
    4.3 矿井地下水数值模拟分析及结果
        4.3.1 抽水孔的实测降深与计算降深的s-t拟合分析
        4.3.2 二煤层不同开采时期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
    4.4 矿井覆岩应力演化特征数值分析
        4.4.1 数值模型构建
        4.4.2 围岩状态分析
        4.4.3 水平与垂直应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羊场湾煤矿水害发生机理
    5.1 水害类型
        5.1.1 顶板水害
        5.1.2 烧变岩水害
        5.1.3 底板水害
        5.1.4 老空水害
    5.2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5.2.1 充水水源
        5.2.2 充水通道
        5.2.3 充水状况及强度
    5.3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5.3.1 一号井水文地质类型
        5.3.2 二号井水文地质类型
    5.4 本章小结
6 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分析
    6.1 煤层底板承压含水层对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
    6.2 煤底板隔水层对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
        6.2.1 底板隔水层岩性
        6.2.2 底板隔水层岩性组合的关系
    6.3 宝塔山砂岩含水层勘探情况
        6.3.1 矿井早期揭露宝塔山砂岩含水层情况
        6.3.2 近期探查宝塔山砂岩含水层情况
    6.4 底板宝塔山砂岩含水层充水通道
        6.4.1 底板采动裂隙
        6.4.2 导水断层及不良地质体
        6.4.3 钻孔质量及不良钻孔的封闭
    6.5 突水系数临界指标
    6.6 钻孔数据分析
    6.7 突水系数等值线
    6.8 突水系数等值线具体分析
        6.8.1 2112钻孔直接突水系数演化规律
        6.8.2 2112钻孔的间接突水系数随位置走势
    6.9 本章小结
7 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水害防控技术应用
    7.1 涌水量理论计算
        7.1.1 静态储存量计算
        7.1.2 比拟法计算工作面涌水量
        7.1.3 Ⅱ020601工作面涌水量计算评价
    7.2 矿井水疏放技术
    7.3 矿井水探测技术
        7.3.1 探放水技术路线
        7.3.2 井下直流电法设计
        7.3.3 瑞利波探测技术
        7.3.4 探放水钻孔设计
    7.4 160201工作面顶板水疏放效果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6)PRB修复地下水中铀污染物的模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PRB技术研究现状及对含铀废水的应用
        1.2.1 PRB技术研究现状
        1.2.2 PRB技术对含铀废水的应用
        1.2.3 可渗透反应墙模拟试验研究
        1.2.4 地下水数值模拟在PRB中的应用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2 试验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1 试验试剂与药品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仪器设备
    2.2 试验内容
        2.2.1 PRB复合材料去除水中铀的静态试验
        2.2.2 PRB复合材料去除水中铀的动态柱对比试验
        2.2.3 PRB复合材料去除水中铀的PRB模拟槽试验
        2.2.4 PRB复合材料去除水中铀的可渗透反应墙数值模拟试验
    2.3 铀浓度测定方法
        2.3.1 分光光度法测定铀浓度的标准曲线绘制
        2.3.2 铀浓度的测定
3 PRB复合材料去除水中铀的静态试验
    3.1 复合材料投加量对去除铀效果的影响
    3.2 pH值条件对复合材料去除铀效果的影响
    3.3 反应时间对复合材料去除铀效果的影响
    3.4 初始浓度对复合材料去除铀效果的影响
    3.5 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3.6 吸附动力学分析
    3.7 小结
4 PRB复合材料去除水中铀的动态柱对比试验
    4.1 动态吸附柱试验穿透曲线分析
    4.2 动态吸附柱动态模型分析
    4.3 动态吸附柱pH值分析
    4.4 动态吸附柱反应过程变化
    4.5 小结
5 PRB复合材料去除水中铀的模拟槽试验
    5.1 PRB模拟试验槽建立与调试
    5.2 水文地质参数
        5.2.1 水位与水力坡度
        5.2.2 模拟槽渗透系数
        5.2.3 模拟槽孔隙度
        5.2.4 示踪试验
    5.3 PRB动态模拟槽铀浓度变化
        5.3.1 模拟含水层(处理前)铀浓度变化
        5.3.2 模拟反应墙铀浓度变化
        5.3.3 模拟含水层(处理后)铀浓度变化
    5.4 PRB动态模拟槽pH值变化
    5.5 吸附机理分析
        5.5.1 模拟试验槽反应前后对比分析
        5.5.2 SEM与 EDS分析
        5.5.3 XRD分析
        5.5.4 XPS分析
    5.6 小结
6 PRB复合材料去除水中铀的可渗透反应墙数值模拟试验
    6.1 概念模型
    6.2 数学模型
        6.2.1 地下水运动数学模型
        6.2.2 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6.3 基于MODFLOW板块的地下水运动模型数值模拟
        6.3.1 网格剖分
        6.3.2 水动力模型参数
        6.3.3 结果输出与模型识别
    6.4 基于MT3DMS板块的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
        6.4.1 模型建立与模型识别
        6.4.2 模型应用推广
    6.5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7)鄂尔多斯盆地风沙滩地区包气带水—地下水转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包气带水分运移
        1.2.2 界面动力学
        1.2.3 参数变异性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学术思想
        1.3.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包气带水分运移基础理论
    2.1 包气带水的形态和能态
        2.1.1 包气带水的形态
        2.1.2 包气带水的能态
    2.2 包气带水分运移和热传导的基本方程
        2.2.1 基本定律
        2.2.2 包气带水分运移的基本方程
        2.2.3 包气带中热传导的基本方程
    2.3 包气带水汽热耦合模型的基本方程
        2.3.1 包气带水汽热耦合模型的基本方程
        2.3.2 定解条件
    2.4 模型的求解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包气带水分运移的影响因素
    3.1 地表立地条件
        3.1.1 地形地貌
        3.1.2 气象因素
    3.2 包气带岩性结构
    3.3 包气带状态变量
        3.3.1 包气带剖面温度
        3.3.2 包气带孔隙中气体
    3.4 植被
    3.5 地下水埋深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尔多斯盆地风沙滩地区地下水循环规律
    4.1 自然地理概况
        4.1.1 研究区范围
        4.1.2 地形地貌
        4.1.3 气象水文
    4.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4.2.1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4.2.2 包气带岩性结构特征
    4.3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4.3.1 地下水补给
        4.3.2 地下水径流
        4.3.3 地下水排泄
    4.4 浅层地下水循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尔多斯盆地风沙滩地区包气带水分运移的试验
    5.1 试验方法概述
    5.2 室内物理模拟
        5.2.1 蒸发条件下包气带水汽热运移的试验研究
        5.2.2 降雨条件下包气带水气二相运移的试验研究
    5.3 原位试验
        5.3.1 原位试验场简介
        5.3.2 原位试验场综合剖面试验原理
        5.3.3 原位试验场综合剖面试验设计
    5.4 包气带特征参数测定
        5.4.1 试验介质的物理特性
        5.4.2 包气带水分特征参数的试验研究
        5.4.3 包气带热特征参数的试验研究
        5.4.4 包气带水气二相参数的确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鄂尔多斯盆地风沙滩地区包气带水分运移动特征
    6.1 原位剖面包气带渗流特征
        6.1.1 原位剖面的包气带岩性结构特征
        6.1.2 上粗下细包气带岩性结构的渗流特征
        6.1.3 上细下粗包气带岩性结构的渗流特征
        6.1.4 包气带水分运移的基本类型
        6.1.5 不同类型岩性结构包气带水分分带特征
        6.1.6 不同岩性结构含水率变规律
    6.2 不同激励条件下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
        6.2.1 蒸发条件下包气带水汽热运移的试验结果分析
        6.2.2 降雨条件下包气带水气二相运移的试验结果分析
    6.3 包气带水-地下水转化规律
        6.3.1 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规律
        6.3.2 潜水蒸发规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鄂尔多斯盆地风沙滩地区界面动力学
    7.1 界面动力学类型及研究方法
        7.1.1 界面动力学类型
        7.1.2 研究方法综述
    7.2 土-气界面动力学
        7.2.1 土-气界面动力学过程
        7.2.2 土面蒸发量确定
        7.2.3 土面入渗量
    7.3 水-气界面动力学
        7.3.1 水面蒸发动力学
        7.3.2 水面蒸发量
        7.3.3 水面蒸发与土面蒸发之间对比分析
    7.4 地下水界面动力学
        7.4.1 地下水界面动力学过程
        7.4.2 影响地下水界面的因素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鄂尔多斯盆地风沙滩地区包气带水分运移的动力学
    8.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8.1.1 包气带水分运移垂向一维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8.1.2 包气带水分运移剖面二维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8.2 包气带水分运移的动力学模型
        8.2.1 等温条件下水分转化的数学模型
        8.2.2 非等温条件下包气带水分运移的数学模型
    8.3 等温条件下包气带水分运移的数值模拟
        8.3.1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8.3.2 不同岩性结构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研究
        8.3.3 不同降雨条件下包气带水气二相运移规律分析
    8.4 非等温条件下包气带水分运移的数值模拟
        8.4.1 模型的识别和验证
        8.4.2 边界问题的确定
        8.4.3 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包气带水汽热运移规律
    8.5 包气带水-地下水转化规律研究
        8.5.1 降雨入渗规律
        8.5.2 潜水蒸发规律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鄂尔多斯盆地风沙滩地区地下水可再生资源量评价
    9.1 地下水可再生资源概念及内涵
        9.1.1 地下水可再生资源概念
        9.1.2 地下水可再生资源特征
        9.1.3 地下水可再生资源的影响因素
    9.2 地下水可再生性评价方法
        9.2.1 地下水可再生性评价总体思路
        9.2.2 指标体系建立及评价方法确定
    9.3 地下水可再生性评价
        9.3.1 研究区基本水文地质条件
        9.3.2 评价基本单元构建
        9.3.3 评价结果
    9.4 地下水可再生资源量评价
        9.4.1 气象资料分析
        9.4.2 地下水可再生性评价
        9.4.3 地下水可再生资源量月变化规律
        9.4.4 不同地貌单元地下水再生资源量变化规律
    9.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岩溶双重含水介质流场与溶质运移模型研究 ——以七里沟水源地四氯化碳污染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地下水流场与溶质运移模拟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区域地质水文概况
    2.1 自然地理与地形地貌
    2.2 区域岩溶含水系统
    2.3 研究区岩溶地下水四氯化碳污染概况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含水介质特征研究
    3.1 含水介质岩溶发育特征
    3.2 岩溶主导运移路径研究
    3.3 岩溶含水层地下水流场动态特征
    3.4 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污染源区四氯化碳在松散层中的运移规律研究
    4.1 污染源区四氯化碳的污染途径
    4.2 污染源区松散层勘探与土柱实验
    4.3 四氯化碳在松散层中的垂向迁移规律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七里沟盆地岩溶地下水流场双重介质模型
    5.1 双重介质理论及数学模型
    5.2 双重介质子程序模块的创建
    5.3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5.4 研究区的网格剖分
    5.5 源汇项的输入
    5.6 含水层基础参数的确定
    5.7 模型的识别与检验
    5.8 本章小结
6 七里沟盆地污染区四氯化碳运移模型研究
    6.1 溶质运移的概念模型
    6.2 研究区四氯化碳时空分布规律
    6.3 四氯化碳运移的数学模型
    6.4 溶质运移模型的识别与检验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越岭隧道典型水文地质结构类型及外水压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水文地质问题
        1.2.2 隧道水文地质结构研究现状
        1.2.3 隧道外水压力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越岭隧道水文地质条件研究
    2.1 国内既有越岭隧道水文地质条件与涌突水灾害统计
    2.2 越岭隧道区地下水分布及控制
        2.2.1 越岭隧道区地下水分布特征
        2.2.2 越岭隧道区地下水富集控制因素
第3章 越岭隧道水文地质结构类型研究
    3.1 水文地质结构的提出与发展
    3.2 水文地质结构研究实例
        3.2.1 滑坡水文地质结构
        3.2.2 矿山水文地质结构
        3.2.3 水电坝基水文地质结构
        3.2.4 河谷岩溶水文地质结构
        3.2.5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
        3.2.6 水文地质结构系统研究
    3.3 水文地质结构级序及应用
    3.4 越岭隧道水文地质结构类型划分
    3.5 典型隧道水文地质结构实例分析
        3.5.1 均匀水文地质结构类型
        3.5.2 近水平层状水文地质结构类型
        3.5.3 单斜层状水文地质结构类型
第4章 均匀水文地质结构隧道外水压力研究
    4.1 概念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1.1 地下水渗流模型选取
        4.1.2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4.1.3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的求解方法
        4.1.4 概念模型的建立
    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2.1 渗流场分析
        4.2.2 隧道掘进过程中外水压力分布规律
    4.3 轴对称解析解与数值解的对比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近水平层状水文地质结构隧道外水压力研究
    5.1 概念模型的建立
    5.2 上强下弱型含水结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2.1 渗流场分析
        5.2.2 隧道外水压力分布规律与计算取值研究
    5.3 上弱下强型含水结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3.1 渗流场分析
        5.3.2 隧道外水压力分布规律与计算取值研究
    5.4 哪旁隧道实例分析
        5.4.1 自然环境条件
        5.4.2 哪旁隧道地质环境条件
        5.4.3 哪旁隧道水文地质结构类型
        5.4.4 哪旁隧道DK661+950~DK663+030段数值模拟
    5.5 小结
第6章 单斜层状水文地质结构隧道外水压力研究
    6.1 概念模型的建立
    6.2 直立岩层结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2.1 渗流场分析
        6.2.2 外水压力分布规律
    6.3 单斜岩层结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3.1 渗流场分析
        6.3.2 外水压力分布规律
    6.4 万家隧洞实例分析
        6.4.1 自然环境条件
        6.4.2 万家隧洞地质环境条件
        6.4.3 万家隧洞水文地质结构类型
        6.4.4 万家隧道进.端 4093m施工过程数值模拟
    6.5 小结
第7章 复杂水文地质结构隧道外水压力实例研究
    7.1 三都隧道工程概况
    7.2 三都隧道地质环境条件
        7.2.1 地层岩性
        7.2.2 地质构造
        7.2.3 水文地质条件
    7.3 三都隧道水文地质结构类型
    7.4 三都隧道施工过程地下水渗流场数值模拟
        7.4.1 模型概况
        7.4.2 模型校验
        7.4.3 隧道基本参数
        7.4.4 施工过程渗流场变化及衬砌外水压力分析
    7.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深长隧道充填型致灾构造渗透失稳突涌水机理与风险控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1.1.3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在突涌水致灾构造赋存规律及地质识别方面
        1.2.2 在充填型突涌水致灾构造渗透失稳机理方面
        1.2.3 突涌水风险动态评估与风险管理研究方面
        1.2.4 在充填型致灾构造渗透失稳室内试验方面
        1.2.5 在充填物渗透失稳相似模型试验方面
        1.2.6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1.3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与孕灾性识别
    2.1 突涌水灾害源类型
        2.1.1 重大突涌水案例统计
        2.1.2 重大突涌水灾害源基本类型
    2.2 典型突涌水案例及地质分析
        2.2.1 裂隙型突涌水典型案例
        2.2.2 断层型突涌水典型案例
        2.2.3 溶洞溶腔型突涌水典型案例
        2.2.4 管道及地下河型突涌水典型案例
    2.3 隧道突涌水灾害地质结构模式
        2.3.1 灾害源
        2.3.2 突水通道
        2.3.3 隔水阻泥结构
    2.4 隧道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2.4.1 裂隙型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2.4.2 断层型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2.4.3 溶洞溶腔型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2.4.4 管道及地下河型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2.5 岩溶区突涌水灾害源的孕灾性评判
        2.5.1 突涌水灾害源孕灾评判方法
        2.5.2 突涌水灾害源孕灾性评判指标及分级标准
        2.5.3 突涌水灾害源孕灾评判模型
        2.5.4 突涌水灾害源孕灾性识别实例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隧道突涌水致灾模式及充填体渗透失稳机理
    3.1 突涌水灾害致灾模式
    3.2 致灾构造内充填体颗粒流失机制
    3.3 泥水混合两相流体圆管中的流动机制
        3.3.1 基本假定
        3.3.2 流体基本方程
        3.3.3 泥水混合两相流体在圆管中的层流
        3.3.4 泥水混合两相流体在管道内流速分布
        3.3.5 泥水混合两相流体流量特征
        3.3.6 充填物渗透失稳的渗流转换机制
    3.4 大直径固流耦合充填介质渗透失稳过程试验装置
        3.4.1 试验装置总体设计
        3.4.2 轴压加载系统
        3.4.3 围压加载系统
        3.4.4 渗压加载系统
        3.4.5 数据实时采集监测系统
        3.4.6 大直径试件的制备
    3.5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3.5.1 充填物基本性质
        3.5.2 试验设计及流程
        3.5.3 试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充填型裂隙蓄水构造突涌水模型试验
    4.1 工程概况
        4.1.1 依托工程概况
        4.1.2 高陡倾充填型岩溶裂隙致灾构造突水情况
        4.1.3 高陡倾岩溶裂隙蓄水构造形式及充填物分析
    4.2 基本力学参数测试
        4.2.1 测试依据
        4.2.2 试块的制作
        4.2.3 单轴压缩试验
        4.2.4 巴西劈裂试验
        4.2.5 三轴压缩试验
        4.2.6 试验结果分析
    4.3 新型流固耦合相似材料研制
        4.3.1 流-固耦合相似理论
        4.3.2 裂隙充填物相似材料的研制
        4.3.3 围岩相似材料的研制
    4.4 三维可视化组合式突水突泥模型试验系统
        4.4.1 可视化组合式钢结构台架
        4.4.2 伺服液压加载系统
        4.4.3 多元信息监测系统
        4.4.4 水压加载系统
        4.4.5 涌水涌泥量实时监测系统
        4.4.6 实时视频监测系统
    4.5 模型试验的设计及其实施
        4.5.1 模型试验设计
        4.5.2 监测方案设计
        4.5.3 模型填筑及元件埋设
        4.5.4 充填裂隙的填筑与元件埋设
        4.5.5 模型的开挖与支护方案
        4.5.6 试验结果与分析
    4.6 充填型裂隙突水突泥施工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4.6.1 计算模型和模拟过程
        4.6.2 计算结果分析
        4.6.3 试验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全过程渐进式风险动态评估模型与方法
    5.1 突水突泥影响因素分析
        5.1.1 风险辨识
        5.1.2 孕险环境
        5.1.3 致险因子
    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隧道突水突泥预评估
        5.2.1 预评估风险评价指标
        5.2.2 预评估定性评估模型
        5.2.3 鸡公岭隧道实例分析
    5.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隧道突水突泥再评估
        5.3.1 再评估风险评价指标
        5.3.2 再评估半定量评估模型
        5.3.3 鸡公岭隧道实例分析
    5.4 基于可拓综合评判的隧道突水突泥动态评估
        5.4.1 动态评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5.4.2 动态评估物元可拓评判模型
        5.4.3 风险动态评估指标量化方法
        5.4.4 隧道围岩等级指标量化方法
        5.4.5 鸡公岭隧道突涌水风险定量评估
    5.5 三峡库区岩溶隧道渐进式风险动态评估
        5.5.1 三峡库区隧址区地质灾害风险诱因
        5.5.2 基于动态评价的风险规避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突水突泥全过程渐进式风险动态评估的专家系统及施工许可机制
    6.1 风险评价软件系统的工程应用意义
    6.2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概述
        6.2.1 系统的设计目标
        6.2.2 系统的开发
        6.2.3 系统的功能概述
    6.3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6.3.1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的结构体系
        6.3.2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的功能
        6.3.3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参数的选取及其量化分析
        6.3.4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
    6.4 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动态评估专家系统的算例应用
        6.4.1 算例取值确定
        6.4.2 系统评价应用过程
    6.5 风险动态规避机制----施工许可机制
        6.5.1 许可机制概念
        6.5.2 施工许可依据
        6.5.3 施工许可流程
        6.5.4 施工许可机制实施方法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工程应用
    7.1 鸡公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防治工程应用
        7.1.1 典型岩溶隧道突水防治体系
        7.1.2 三峡库区鸡公岭隧道岩溶发育规律
        7.1.3 基于风险评估的超前地质预报优选
        7.1.4 隧道含导水构造定位定量探测
        7.1.5 隧道突水灾害治理
    7.2 季家坡隧道突涌水灾害防治实践
        7.2.1 岩溶发育特征
        7.2.2 水源与灾害成因分析
        7.2.3 力学成因
        7.2.4 水害成因与防治对策
        7.2.5 衬砌压裂突水灾害治理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攻读博士期间授权的软件着作权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编写工作的标准、规范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地下水渗透运动的模型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水库万州区库岸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 刘磊.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2]微纳米气泡特性及其在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D]. 李恒震. 清华大学, 2014(09)
  • [3]陕北榆神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及煤炭开采影响机理研究[D]. 杨志.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4]岩溶裂隙-管道双重含水介质水流交换机理研究[D]. 赵良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水害形成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D]. 刘小明. 西安科技大学, 2020
  • [6]PRB修复地下水中铀污染物的模拟试验研究[D]. 钱程.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7]鄂尔多斯盆地风沙滩地区包气带水—地下水转化机理研究[D]. 赵贵章. 长安大学, 2011(05)
  • [8]岩溶双重含水介质流场与溶质运移模型研究 ——以七里沟水源地四氯化碳污染区为例[D]. 袁涛. 中国矿业大学, 2014(12)
  • [9]越岭隧道典型水文地质结构类型及外水压力研究[D]. 罗声.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10]深长隧道充填型致灾构造渗透失稳突涌水机理与风险控制及工程应用[D]. 石少帅. 山东大学, 2014(10)

标签:;  ;  ;  ;  

地下水渗流运动模型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