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特敏治疗过敏性鼻炎40例报告

鲜特敏治疗过敏性鼻炎40例报告

一、仙特敏治疗变应性鼻炎40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贾雪琳[1](2020)在《西替利嗪儿童用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以氯雷他定为对照,通过系统评价、真实世界研究和调查问卷等方法对西替利嗪儿童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研究。方法:采取文献评价、政府网站信息、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和调研问卷的方法进行安全性综合评价。拟通过RCT文献研究,确认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政府网站信息、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和调研问卷研究等对西替利嗪不良反应发生的程度、分类等进行补充评价。1.基于文献二次研究的安全性系统评价对西替利嗪进行二次文献筛选,确定纳排标准,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数据库。以RCT研究同等级证据文献的氯雷他定为参照,对西替利嗪一般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评价指标进行系统评价。2.政府网站的安全性信息通过查询国内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际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协会以及国际卫生技术评估机构网络等网站发布的关于西替利嗪的公告,获取西替利嗪安全性信息。3.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安全性监测对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5年-2018年收集并确认上报的314例儿童因使用抗过敏药而产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4.真实世界问卷调查设计西替利嗪在真实世界使用的调查问卷(医师版,药师版,家长版),获取药品安全性评价信息。结果:1.基于文献二次研究的安全性系统评价从各数据库建库到2019年12月31日,西替利嗪按照检索词一共检索了238篇文献,最终纳入23篇文献。其中RCT研究有22篇,经对文献病例汇总分析,西替利嗪共纳入1609例,儿童西替利嗪的一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0%。氯雷他定纳入RCT研究文献17篇,共计886例,一般不良反应率为12.65%。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有急性肌张力障碍的个案报道1篇,说明书中未收载该表现。2.政府网站的安全性评价信息共查询到5篇关于西替利嗪安全性的报告。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咽炎、嗜睡、光敏、急性全身性皮疹性脓疱病、反弹性腓肠炎、药疹、荨麻疹加重和肝炎。其中,西替利嗪的光敏、急性全身性皮疹性脓疱病、反弹性腓肠炎、荨麻疹加重和肝炎在现有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3.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安全性监测在314例儿童因使用抗过敏药而发生的ADR报告中,报告ADR最多的药品是氯雷他定77例(24.52%),西替利嗪47例(14.97%)。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累及器官与症状表现与药品说明书基本吻合。4.真实世界的问卷调查共收集到712份有效问卷,分别从医师、药师以及家长三个群体对常见儿童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的用药剂型进行主观可接受度和认可度评价。结果显示,医师认为西替利嗪较氯雷他定有更好的安全性。医师、药师及家长均认为滴剂、口服液、糖浆剂较分散片、干混悬剂、泡腾片、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更具有精准剂量给药的安全优势。结论:1.西替利嗪儿童一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0%,较氯雷他定的12.65%略高。严重不良反应罕见。2.西替利嗪的急性肌张力障碍、光敏、急性全身性皮疹性脓疱病、反弹性腓肠炎、荨麻疹加重和肝炎在现有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3.真实世界研究显示,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均未有上报严重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累及器官与症状表现与药品说明书基本吻合。4.调研结果显示,医师认为西替利嗪较氯雷他定有更好的安全性。医师、药师及家长均认为滴剂、口服液、糖浆剂较分散片、干混悬剂、泡腾片、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更具有精准剂量给药的安全优势。5.建议:A.建议进一步开展西替利嗪真实世界的前瞻性主动监测研究,以验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B.基于现有的循证学证据,在综合评价其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等基础上,从安全性角度建议将西替利嗪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C.药品说明书中增加急性肌张力障碍、光敏、急性全身性皮疹性脓疱病、反弹性腓肠炎、荨麻疹加重和肝炎的表现;D.产业需求上适当增加滴剂、口服液和糖浆剂的上市药品。

冯云倩[2](2013)在《论荨麻疹的证治规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搜集全国50余年治疗荨麻疹的病案报道,明确病因病机,着重分析各种辨证方法在荨麻疹辨证论治的应用,系统分析并总结出荨麻疹的辨证分型,为荨麻疹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方法,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1.通过古今医家对荨麻疹病因病机的认识,进行扼要的文献和理论研究,作有关的分析和总结。搜集的资料包括与荨麻疹有关的古籍,近50余年全国各中医杂志及学报中有关荨麻疹的医案及治法等,归纳出荨麻疹具体辨证分型。2.着眼于临床,搜集、整理相关病案。总结导师经验,并试用各种辨治规律分析荨麻疹具体证型的病机及证候作相应阐述,以具体病案、治法及相关理论为依据阐述本课题正文内容。3.通过引用大量病案中荨麻疹方药的应用,系统归纳总结出荨麻疹辨证论治过程中常用方药应用的基本规律。结论:荨麻疹辨证极其复杂,通过本论文使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总结出荨麻疹的辨证分型,使荨麻疹的辨治明晰具体化,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也为其他皮肤病的辨治提供更为广阔的分析思路。

谢铮[3](2010)在《黄芩汤提取物加减滴鼻液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为开端的、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涕、鼻塞和鼻痒。变应性鼻炎已成为全球性普遍存在的疾患,尤其是近20年其患病率明显呈增加趋势,给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并且加重了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还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等疾病,或与变应性结膜炎同时发生。目前西医在临床上治疗AR主要选用5种类型药物,即抗组胺药、减充血药、抗胆碱药、肥大细胞稳定剂和皮质类固醇药,存在停药后复发率高,长期维持治疗的副作用大,给患者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等问题。根据AR的临床表现,当属于中医的鼻鼽、鼽嚏、鼽水、鼽喷、鼽、嚏等范畴。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研究的报道逐年增加,各医家运用传统中医理论和中医方法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且副作用较少,复发率低,展现了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较大优势和广阔前景。目的1将历代有关AR资料作系统整理,揭示古代中医在AR诊治方面的规律和成就,为在临床上更好的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治疗AR提供理论和文献依据;2阐释AR与肺和胃肠之热的关系,探讨“以清肠以泻肺”的治法为指导思路治疗AR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3建立豚鼠AR模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多层次、多角度探讨黄芩汤提取物加减滴鼻液对实验性AR豚鼠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理,为临床防治AR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理论研究查阅古代中医文献,系统总结历代医家对鼻鼽、鼽嚏、鼽水、鼽喷、鼽、嚏诸病的认识,探讨其诊治规律。探讨“以清肠以泻肺”的治法为指导思路治疗AR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并进一步阐释黄芩汤治疗AR的理论依据。2实验研究2.1 AR豚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健康清洁级豚鼠60只,采取卵白蛋白(OVA)全身致敏加局部致敏的方法复制豚鼠AR模型,对实验组的豚鼠进行腹腔注射:注射液为卵白蛋白(OVA) 30mg,氢氧化铝Al(OH)330mg,将其共同溶解于1ml生理盐水中形成混合悬液,二日一次,共7次;雾化吸入0.5%的OVA生理盐水溶液,连续5天,每天1次;间隔3天后,用2%OVA生理盐水液进行滴鼻,每日1次,连续4天。正常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溶液。以行为症状学观察及光镜下病理形态学观察评价模型。2.2黄芩汤提取物加减滴鼻液对实验性AR的疗效观察和作用机制研究健康清洁级豚鼠60只,适应性饲养一周后,按体重随机分成A组空白对照组,B组AR模型组,C组中药滴鼻剂低频率组,D组中药滴鼻剂中频率组,E组中药滴鼻剂高频率组,F组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A、B二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μl滴鼻,2h一次,给药3周;C组给予中药滴鼻剂10μl滴鼻,6h一次;D组给予中药滴鼻剂10μl滴鼻,4h一次;E组给予中药滴鼻剂10μl滴鼻,2h一次,均给药3周;F组给与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10μl滴鼻,2h一次,连续给药3周。观察豚鼠的活动表现、摄食量、进水量及精神状态。末次给药后记录5min内动物搔鼻、喷嚏次数,1小时后麻醉,处死所有动物,断头后从上腭进入鼻腔取双侧鼻粘膜组织,用冰生理盐水冲洗,固定的选取左侧,固定于4%中性多聚甲醛溶液固定48h,常规组织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石蜡切片用于HE染色;另一侧置液氮冻存,以备提取SP-R mRNA。并抽取腹主动脉动脉血3ml,用生化法测定各组豚鼠血清中Histamine, IL-4, IL-5, TNF-α的含量;RT-PCR方法测定鼻粘膜组织中SP-RmRNA的表达。结果1理论研究在历代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发现AR的病位在鼻,与肺和胃肠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肺和胃肠有热,上蒸于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生活饮食结构的调整,今人多食肥甘厚味,辛辣烟酒之品,呆脾滞胃,蕴生湿热,湿热内生,循经上蒸鼻窍而发病;而今人多骨弱而皮肤盛,易受外邪侵袭,外邪化火,上犯鼻窍亦致此病。治疗当以“清肺和胃肠之热”为基本原则,随证加减。黄芩汤方中以黄芩之苦寒清利湿热,芍药敛阴合营,甘草与芍药相伍取芍药苷草汤之意,大枣之甘以调中,并与甘草相调益气和中,四味药并用,正是清胃肠湿热的有效方剂,肺与大肠相表里,黄芩汤可以通过泻肠清肺的方法治疗AR,而且根据现代研究黄芩汤各单位药的有效成分具有很好的抗过敏作用,这些都是其治疗AR的理论依据。2实验研究2.1模型评价通过对OVA全身致敏和局部致敏相结合方法复制的豚鼠AR模型的观察,发现各模型组喷嚏和搔鼻次数与正常组相比显着增加(P<0.05),光镜下出现变应性鼻炎的特征性病理表现。卵白蛋白逐步致敏造成的豚鼠的变应性鼻炎的模型,方法简单易行,模型生存率高,可达到90%,病变率100%,符合变应性鼻炎的典型临床特征,因此是变应性鼻炎的较好的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2.2黄芩汤提取物加减对AR豚鼠模型的治疗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喷嚏和搔鼻次数有明显降低,黄芩汤提取物加减滴鼻液高、中、低频率治疗组效果明显(均为P<0.05),三组均能明显改善豚鼠模型鼻粘膜的病理组织学损伤,减少炎细胞计数,光镜下炎细胞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均为P<0.05)。2.3黄芩汤提取物加减对AR豚鼠动物模型血清中Histamine的影响AR模型组豚鼠血清中Histamine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1)。黄芩汤各频率组均能显着降低豚鼠血清中Histamine含量(P<0.001),其中高、中频率组优于低频率组,以中频率组疗效最佳。2.4黄芩汤提取物加减滴鼻液对AR豚鼠动物模型血清中IL-4和IL-5的影响AR模型组豚鼠血清中IL-4、IL-5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1,P<0.05)。黄芩汤各频率组均能显着降低豚鼠血清中IL-4、IL-5含量(P<0.001,P<0.01),在降低IL-5含量方面,黄芩汤各频率组优于西药组。2.5黄芩汤提取物加减滴鼻液对AR豚鼠动物模型血清中TNF-α的影响AR模型组豚鼠血清中TNF-a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1)。黄芩汤各频率组均能显着降低豚鼠血清中TNF-α含量(P<0.001),其中高、中频率组优于低频率组,以中频率组疗效最佳。2.6黄芩汤提取物加减滴鼻液对AR豚鼠动物模型鼻粘膜SP-R mRNA表达的影响AR模型组豚鼠鼻粘膜SP-R mRNA的表达量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1)。黄芩汤各频率组均能显着降低鼻粘膜SP-R mRNA的表达量(P<0.001),其中高、中频率组优于低频率组,以中频率组疗效最佳。结论1变应性鼻炎的病机特点为热,清肺和胃肠之热治疗本病科学可行;2卵白蛋白致敏的造模方法是研究AR较为理想的动物造模方法;3 AR发病时,鼻粘膜组织可观察到明显病理形态学改变,主要是鼻粘膜上皮细胞的破坏,血管的充血,腺体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4黄芩汤提取物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可能为:4.1显着降低血清中Histamine的水平;4.2显着降低血清中IL-4、IL-5的水平;4.3显着降低血清中TNF-α的水平;4.4显着抑制鼻粘膜中SP-R的基因表达。综上所述,黄芩汤提取物加减滴鼻液可以有效治疗实验性AR,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调节机制和神经调节机制来达到其治疗效果的;从中医角度来看,黄芩汤是通过泻肠清肺治疗AR的,其中高、中、低频率组均有明显效果,但综合比较,以中频率组效果最佳。

王芳[4](2009)在《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辨证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小儿过敏性鼻炎的常见临床分型,探讨其中医辨证规律。方法:1.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古今文献,了解小儿过敏性鼻炎证型分布特点及其研究进展。2.临床研究:通过收集2008年6月~2009年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及耳鼻喉科门诊的过敏性鼻炎患儿的病例,整理其临床表现,总结小儿过敏性鼻炎常见临床分型,探讨其中医辨证规律。结论:1.根据频数和聚类统计结果可把小儿过敏性鼻炎的常见证型归纳为以下5类:肺热熏蒸、肺虚感寒、湿热内生、肺脾气虚、痰湿内停证。2.聚类分析、频数分析在中医基本证型的分类方面是有帮助的。3.在目前状况下开展小儿过敏性鼻炎中医证候学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辨证规律研究有一定实际意义。

申荆华[5](2007)在《针药治疗鼻鼽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鼻鼽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大量的文献报告中医药在临床上治疗鼻鼽的方法:药物疗法、针灸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特异性脱敏疗法、免疫疗法、冷冻疗法、激光疗法及热疗法等,各疗法均有各自疗效和优点。本科研项目选择肺气虚型的新加坡的鼻鼽病人为研究对象,观察及比较针刺及口服鼻敏感胶囊的疗效,通过研究结果的分析与探讨,以验证传统中医针刺的确切疗效。研究目的:探讨针刺及口服鼻敏感胶囊治疗肺气虚型鼻鼽的疗效。研究方法:以新加坡中华医院为主要基地,选择2006年3月8日至2007年3月8日收治的100例肺气虚型的鼻鼽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新加坡钟炎洲私人有限公司(TONG JUM CHEWPTE LTD)商标为绿叶的鼻敏感胶囊,观察及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疗效。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针刺组总有效率93%,口服鼻敏感胶囊组总有效率58%,疗效指标分析,两组于治疗前后差别明显(P<0.05),说明针刺或口服鼻敏感胶囊治疗肺气虚型鼻鼽具有良好的疗效。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差异对比,针刺组的疗效明显高于鼻敏感胶囊组(P>0.05),提示针刺组的疗效较口服鼻敏感胶囊为佳。研究结论:针刺疗法治疗肺气虚型鼻鼽在鼻痒、喷嚏、流涕、鼻塞、鼻甲肿大等症状及体征方面优于口服鼻敏感胶囊。

李许娜[6](2007)在《中药固本祛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提出1、目的中药固本祛风汤是导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总结出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经验方,具有温肺固表,健脾益肾,祛风通窍的功效,在临床上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观察固本祛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并通过研究其对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为变应性鼻炎寻找可靠的治疗途径。2、方法动物实验:将90只豚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辛芩颗粒组和中药治疗组,以卵清蛋白致敏激发造成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分别给予中药固本祛风汤和辛芩颗粒,观察治疗后各组豚鼠的行为,取其鼻粘膜观察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并测定各组血清中IgE、IL-4和IFN-γ的含量。临床观察:将1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固本祛风汤,对照组给予辛芩颗粒,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4个月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3、结果动物实验:行为学观察治疗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及水肿、充血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血清IgE、IL-4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IFN-γ水平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临床观察: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动物实验表明,中药固本祛风汤可通过诱导IFN-γ的产生及抑制IgE、IL-4的产生,明显改善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症状,从而发挥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临床观察表明,中药固本祛风汤可明显缓解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塞、流鼻涕、鼻痒、打喷嚏等症状,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渗出,具有抑制I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效果好,疗效稳定,副作用小,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秦雯霞[7](2007)在《三种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过敏性疾病已成为21世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都属于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而组胺释放与变态反应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抗组胺药物广泛应用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尤其是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因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受到临床的普遍欢迎,发展迅速。我国市场销售前三位的抗组胺药物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咪唑斯汀,有关这三种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较多,但结论不一。研究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及咪唑斯汀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社会适用性进行全面的评价。研究方法:系统检索了Cochrane图书馆、Embase.com网络版(包含MEDLINE和EMBASE)、CBMdisc光盘版,并追查了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两名系统评价员背对背进行文献的筛查、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交叉核对,不同意见通过讨论解决。有效性研究用Meta分析和描述的方法评价。Meta分析通过软件Revman4.2.8完成。用卡方检验评价文献间的异质性,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有异质性者,分析异质性的原因,并用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处理。二分类变量使用相对危险度、连续性变量使用加权均数差作为效应量,两者均计算95%可信区间(CI)。安全性研究仅通过描述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研究共纳入22个RCT,大部分研究质量较高,仅少数中文研究质量较低。氯雷他定改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总症状评分、单个症状评分、患者满意度及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总症状评分均与安慰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改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分优于安慰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18,95%CI=0.02~0.33,P=0.02);西替利嗪和咪唑斯汀改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所有指标及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总症状评分均优于安慰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WMD=1.6,95%CI=1.54~1.66,P<0.0001)和(WMD=1.94,95%CI=1.01~2.88,P<0.0001)。且西替利嗪改善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总症状评分、单个症状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氯雷他定。咪唑斯汀改善过敏性鼻炎的总症状评分与西替利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荨麻疹的有效性研究共纳入22个RCT,大多为中文,研究质量较低。结果显示: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安慰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的疗效优于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与氯雷他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总有效率优于西替利嗪(RR=1.09,95%CI=1.04~1.15,P=0.0006),其余均与西替利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研究中纳入46个RCT和26个个案报道。统计结果显示,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及安慰剂的轻微或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分别为21.8%、20.9%、23.2%和2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HO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在1986-1996年期间,氯雷他定(405例)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例数高于西替利嗪(36例),97年以来我国有氯雷他定15例,西替利嗪10例和咪唑斯汀1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1个经济学研究显示,西可韦(国产)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的成本一效果比较仙特敏(进口)低,增量成本分析也显示西可韦更佳。另一个研究用最小成本法和成本一效果分析比较了三种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济性,结果均显示西替利嗪最佳。结论:治疗过敏性鼻炎西替利嗪和咪唑斯汀疗效均优于安慰剂,氯雷他定疗效与安慰剂相似;且西替利嗪优于氯雷他定,而与咪唑斯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慢性荨麻疹三种药物均优于安慰剂,且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的疗效优于氯雷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优于西替利嗪。三种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几乎相同,氯雷他定的严重不良反应相对较多且有致死的报道,咪唑斯汀相对较安全,但其上市较其余两种药晚10余年,不排除使用时间相对较短和例数不及前者的原因所致。

林荣芳,陈淑贤[8](2005)在《西替利嗪在国内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介绍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西替利嗪在国内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查阅近10年的文献,对西替利嗪在国内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结果西替利嗪可选择性拮抗外周H1受体,具强抗组胺、抗过敏活性。结论西替利嗪以其高抗组胺效应、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刘俊昌[9](2005)在《辛芷鼻敏胶囊对变应性鼻炎大鼠IL-2和IL-4 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新疆医科大学研制开发的中药新药辛芷鼻敏胶囊治疗大鼠变应性鼻炎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成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辛芷鼻敏胶囊及阳性对照组药物鼻炎康灌胃给药,观察其行为学差异,造模前后分别取鼻粘膜分泌物涂片检查,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对大鼠脾脏IL-2、IL-4mRNA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行为学得分:模型组(7.4±0.97)明显高于实验组(1.3±0.48)、阳性对照组(2.9±0.56)和空白对照组(0.8±0.6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粘膜分泌物涂片示,造模前所有动物未见嗜酸性粒细胞,造模后10天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动物均见大量嗜酸粒性粒细胞;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IL-2mRNA表达下调(P<0.01),IL-4mRNA表达上调(P<0.05),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IL-2mRNA表达上调(P<0.01),IL-4mRNA表达下调(P<0.05),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IL-2mRNA表达上调(P<0.01);但IL-4mRNA表达水平无差别(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大鼠脾脏IL-2mRNA水平下调,IL-4mRNA水平上调。辛芷鼻敏胶囊能通过下调变应性鼻炎大鼠IL-4mRNA表达,上调IL-2mRNA的表达,调节Th1和Th2漂移,纠正失衡的Th细胞因子网络,从而治疗变应性鼻炎,抑制Ⅰ型变态反应。

刘俊昌,高丽[10](2004)在《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亦称过敏性鼻炎,为全球常见病、多发病。据国外统计,发病率为10%-40%。Bousquet指出,必须将AR看作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在我国发病率为37.74%,每年约有2000万人患病。AR患者最烦恼的不仅有睡眠、鼻部症状等问题,还有日常活动和社会交际限制及情绪问题,所以AR不仅是个医学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本病属中医学“鼻鼽”范畴。现将近年来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综述如下:

二、仙特敏治疗变应性鼻炎40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仙特敏治疗变应性鼻炎4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西替利嗪儿童用药安全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文献二次研究的安全性系统评价
    资料与方法
        1.确定纳入排除标准
        2.检索资料
        3.筛选资料
        4.提取资料
    结果
        1.文献筛选
        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我国以及国外网站发布的西替利嗪的安全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2.方法
    结果
        1.我国相关的政府网站
        2.国外的相关的政府网站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安全性监测
    资料与方法
        1.资料
        2.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性别与年龄
        2.既往过敏史
        3.发生ADR的药品种类
        4.发生ADR的时间分布
        5.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6.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7.ADR与原患疾病关系的情况分析
        8.ADR的报告类型及ADR结果
        9.不良反应与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
        10.氯雷他定与西替利嗪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讨论
        1.使用抗过敏药发生ADR的人群情况
        2.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种类
        3.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分布
        4.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
        5.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ADR的发生率
    结论
第四部分 H1受体拮抗剂的调查问卷
    研究调查对象
    结果
        1.医师版
        2.药师版
        3.家庭版
    讨论
    结论
正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临床应用西替利嗪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论荨麻疹的证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古代对荨麻疹的论述
    1 古代文献对荨麻疹病名的论述
    2 古代文献对荨麻疹病因病机的论述
        2.1 古代文献对外感六淫导致荨麻疹的论述
        2.2 古代文献对痰饮、瘀血导致荨麻疹的论述
        2.3 古代文献对脏腑失调导致荨麻疹的论述
        2.4 古代文献对禀赋不耐、气血失和导致荨麻疹的论述
    3 古代文献对荨麻疹治法的论述
        3.1 古代文献对荨麻疹内治法的论述
        3.2 古代文献对荨麻疹外治法的论述
    4 现代医家对荨麻疹的认识及辨证分型
第二章 荨麻疹的辨证分型
    1 病因辨证
        1.1 从外感六淫论治荨麻疹及验案举隅
        1.2 从痰饮论治荨麻疹及验案举隅
        1.3 从瘀血论治荨麻疹及验案举隅
    2 脏腑辨证
        2.1 从脾论治荨麻疹及验案举隅
        2.2 从肾论治荨麻疹及验案举隅
        2.3 从肝论治荨麻疹及验案举隅
    3 气血辨证
        3.1 气虚型
        3.2 气血两虚型
        3.3 血虚兼风邪外袭型
        3.4 血虚兼寒凝阻滞经脉型
    4 阴阳辨证
        4.1 阳虚型
        4.2 虚阳浮越型
第三章 荨麻疹辨证论治规律探讨
    1 抓主症
        1.1 风团
        1.2 瘙痒
    2 分清急缓
    3 确定病位
    4 风药合理应用
    5 辨证要点及治法方药
        5.1 风寒表实型
        5.2 风寒表虚型
        5.3 风寒湿袭表型
        5.4 风热犯表型
        5.5 风热夹湿型
        5.6 外感风寒湿,内有蕴热型
        5.7 风寒束表,湿热内蕴型
        5.8 表里俱实型
        5.9 外寒内饮型
        5.10 风热久羁肌表型
        5.11 卫气不固型
        5.12 湿蕴肌肤型
        5.13 气虚血瘀型、血热血瘀型
        5.14 寒湿困脾型
        5.15 脾虚湿盛型
        5.16 脾肾阳虚,水邪泛滥型
        5.17 肾阴阳两虚型
        5.18 阴虚阳亢型
        5.19 气血两虚型
        5.20 血虚兼寒凝阻滞经脉型
        5.21 阳虚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3)黄芩汤提取物加减滴鼻液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上篇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西医对变应性鼻炎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黄芩汤的方药研究
        参考文献
中篇 理论研究
    一 历代医家的相关认识
    二 黄芩汤治疗鼻鼽的理论依据
下篇 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黄芩汤加味提取物治疗AR豚鼠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引言
        实验一 AR豚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黄芩汤提取物加减对AR豚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黄芩汤提取物加减治疗实验性AR豚鼠动物模型的机制研究
        引言
        实验一 黄芩汤提取物加减对AR豚鼠动物模型血清中HISTAMINE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参考文献
        实验二 黄芩汤提取物加减滴鼻液对AR豚鼠动物模型血清中IL-4和IL-5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黄芩汤提取物加减滴鼻液对AR豚鼠动物模型血清中TNF-A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黄芩汤提取物加减滴鼻液对AR豚鼠动物模型鼻粘膜SP-RMRNA表达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4)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辨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中医理论研究
    一、古代病名研究
    二、古代的病因病机学说
        (一) 寒邪致病学说
        (二) 火热致病学说
        (三) 外寒束内热学说
        (四) 肾虚、气衰学说
        (五) 经脉失调学说
        (六) 胞痹学说
    三、治则方药
        (一) 散寒为主
        (二) 清热为主
        (三) 益气为主
        (四) 温阳为主
        (五) 两解为主
    四、现代的病机及证候分型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病例选择标准
    二、研究过程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过程
        (二) 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 一般情况
        (二) 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分析
        (三) 小儿过敏性鼻炎证候聚类分析
讨论
    一、一般情况分析
    二、小儿过敏性鼻炎症状频数分析
    三、小儿过敏性鼻炎证侯聚类分析
        (一) 小儿过敏性鼻炎聚五类证候
        (二) 聚五类的证型分类
    四、聚类分析在中医证候学中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5)针药治疗鼻鼽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中医对鼻鼽的研究
    一、中医对鼻的生理功能的认识
    二、鼻与脏腑的关系
    三、鼻与经络的关系
    四、鼻鼽历史源流
    五、历代医家对鼻鼽的病因病机分类研究
    六、历代医家对鼻鼽的治疗
    七、现代中医对鼻鼽的研究
    八、中医对鼻鼽的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
第二章 西医对变应性鼻炎的现代研究进展
    一、变应性鼻炎及分类
    二、变应性鼻炎的病因
    三、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四、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六、诊断要点
    七、鉴别诊断
    八、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对变应性鼻炎的现代研究进展
    一、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的应用
    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
    三、中西医结合的实验研究
第四章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二、统计学方法
    三、研究结果
第六章 讨论
    1、选定肺气虚型单纯性过敏性鼻炎病例的背景
    2、肺气虚型单纯性过敏性鼻炎的针灸取穴的理论探讨
    3、鼻敏感胶囊治疗气虚型单纯性过敏性鼻炎的理论探讨
    4、两种疗法的比较
第七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药固本祛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变应性鼻炎西医研究进展
        1.1 流行病学特点
        1.2 发病机制
        1.3 临床表现
        1.4 诊断
        1.5 治疗
    2 变应性鼻炎中医研究进展
        2.1 病因病机
        2.2 辨证论治
        2.3 外治法
        2.4 其它治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标本采集
    3 指标检测
    4 统计学方法
    5 结果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3 辩证分型
    4 治疗方法
    5 观察指标
    6 疗效标准
    7 统计学方法
    8 临床疗效
第四部分 讨论
第五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三种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性评价
    结果
        文献检索筛查结果
        效能
        比较有效性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治疗荨麻疹有效性评价
    效能
    比较有效性
    结论
第三部分 安全性评价
    一般不良反应
    严重或罕见的不良反应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西替利嗪在国内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荨麻疹
2 联合用药
    2.1 H2受体拮抗剂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
    2.2 与中药合用
    2.3 与免疫调节剂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
3 不良反应

(9)辛芷鼻敏胶囊对变应性鼻炎大鼠IL-2和IL-4 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药物
        1.2 动物
        1.3 仪器
        1.4 试剂盒和主要试剂
        1.5 引物序列设计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制模方法
        2.3 给药方法
        2.4 标本采集
        2.5 实验方法和步骤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仙特敏治疗变应性鼻炎40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替利嗪儿童用药安全性评价研究[D]. 贾雪琳.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2]论荨麻疹的证治规律[D]. 冯云倩.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S1)
  • [3]黄芩汤提取物加减滴鼻液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影响[D]. 谢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0)
  • [4]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辨证规律研究[D]. 王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 [5]针药治疗鼻鼽的临床研究[D]. 申荆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9)
  • [6]中药固本祛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李许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6)
  • [7]三种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D]. 秦雯霞. 四川大学, 2007(04)
  • [8]西替利嗪在国内的临床应用[J]. 林荣芳,陈淑贤. 海峡药学, 2005(05)
  • [9]辛芷鼻敏胶囊对变应性鼻炎大鼠IL-2和IL-4 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D]. 刘俊昌. 新疆医科大学, 2005(03)
  • [10]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 刘俊昌,高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4(01)

标签:;  ;  ;  ;  ;  

鲜特敏治疗过敏性鼻炎40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