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大开发和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黄燕玲,张强,罗盛锋[1](2022)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度研究》文中提出厘清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和驱动力,对促进当地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西部民族地区为例,在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借助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两者的相互作用和共生协调状况,最后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两者协调度的驱动力。实证发现:近十年来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在地理空间具有"两头高、中部低"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在西部民族8省份中有7个省(区)发展水平较低,小于0.5,呈现分化的态势。2009—2013年,共生协调度最高为云南,最低为贵州,2014—2018年,广西最高,西藏最低;广西始终为互利共生关系,内蒙古和青海一直为偏利共生关系,宁夏和新疆由竞争关系转化为互利共生关系。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水平渐趋为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主导驱动力。
包国宪,刘强强,刘宁[2](2022)在《大变局下西北公共管理面临的几个战略性问题》文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给公共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大挑战。聚焦于西北地区,从全球大变局和国家大战略双重背景下归纳西北公共管理实践中面临的一些战略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涉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府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二是人口和劳动力问题,如何在人口红利消失的过程中挖掘西北地区新的增长点;三是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如何通过营商环境建设和自身能力提升有效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四是生态环境问题,如何通过培育生态公民、完善生态补偿和多元治理机制来筑牢西北生态安全屏障;五是非传统安全问题,大变局下非传统安全的诱发因子增多且形式多样,给区域稳定发展带来极大挑战。
何青梅[3](2013)在《青海省旅游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随着市场经济和人们消费模式的转变,旅游业已成为全球产业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行业,它已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世界各国(地)都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现代旅游业已成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长足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着。地处偏远落后地区的青海省,是国内旅游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并依托明显的资源优势在21世纪初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西部大开发以来,围绕交通基础设施的明显改善及城镇功能的逐步增强,尤其是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使青海省旅游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2年青海省接待游客1581.48万人次,同比增长12%,旅游总收入跨越百亿元大关,达到123.75亿元,同比增长34.1%,相当于青海省GDP的6.6%,已初步具备了成为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基本条件。面对青海省旅游快速增长的态势,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只是大多数“迟发展”地区数量扩张的良性表现,要让旅游业真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的支柱,推进产业化发展是关键。目前,青海省旅游产业化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不高;旅游国际化进程相对缓慢;旅游企业规模小;旅游产业管理水平低下;旅游复合型人才缺乏等矛盾突出。因此,围绕推进区域旅游产业化进程,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理论,科学系统地分析了青海省旅游产业化的现状,重点探讨推进其产业化进程的具体对策。笔者认为在推进青海省旅游产业化程度中,不仅要树立“大旅游”观念,还要努力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积极寻求符合青海省发展的新型旅游模式,使青海省整体经济水平得到提高,缩小与旅游发达省份、东部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
霍子文[4](2012)在《灾后重建背景下藏区村庄规划初步研究 ——以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称文镇村庄灾后重建规划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两年前的春天,突如其来的灾难卷走了青海省玉树州的祥宁。两年以来,社会各方鼎力支援,正在重塑一个崭新的玉树。伤痛已经远去,反思正当其时。我国当前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时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导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雪山阻断、交通闭塞、生态脆弱的青藏高原藏区,一直是西部发展中最为落后的地区,而藏区广大的农村地域在其发展中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实现游牧民族定居、安居、脱贫致富以及生态保护等重要战略的主战场,对于这部分区域的建设与研究还存在许多空白。正是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的契机,为我们提供了进入藏区调研、规划实践的平台,获得了大量一手数据和直观、深刻的认识。面对灾难影响和今后不断变化的局势,藏区村庄如何进行恢复建设,如何承担其在藏区城乡体系当中特殊的地位,如何实现藏区游牧民族的定居、安居,推动落后的藏区走向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等等问题,值得深思。基于此,本文以玉树称文镇藏区村庄为研究对象,以玉树灾后重建为研究背景,围绕藏区村庄灾后重建规划的研究主题,对其灾后重建的适宜性规划方法展开重点研究,并就其灾后远期发展的策略进行延伸探讨和初步展望。论文首先通过对称文镇11个村庄的调研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玉树藏区村庄主要特征和灾后发展暴露的若干问题,包括信息不对称、宗教文化敏感、人地矛盾突出、村庄布局分散以及居民生活极度贫困、生存环境恶劣等,并指出灾后重建为藏区村庄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包括中央对藏区加速发展的政策支持,灾后重建规划对藏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村庄居住环境的改善及村庄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的优化等。为了使村庄能够可持续的发展,需要针对其存在的特殊性寻求适宜的、有特色的规划应对策略。因此,论文采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明确了玉树村庄灾后重建规划的特殊性,由此寻求适宜性的规划应对方法,从规划工作方法、宗教民俗信仰的尊重、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以及建设标准和规划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总结。并总结出藏区村庄灾后发展的典型模式,包括城镇导向型、草场资源导向型、寺院导向型及基础设施导向型等。最后,本着“小处着手,大处着眼”的研究思路,对藏区村庄灾后一定阶段的发展和目标提出探讨性的对策与展望,以期对玉树村庄的灾后重建进行初步总结和对进一步发展进行探讨。
马江[5](2006)在《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是落实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的特征是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物的低排放,核心是3R化,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化((Reuse)和资源化(Recycle)。其目的是: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使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相吻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大都集中分布在西部。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时代居住的主要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域。地域辽阔的欠发达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等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极度落后,因为贫困且又地处我国生态脆弱区域,欠发达地区肩负着加快经济发展和构建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欠发达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阶段,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辉煌成绩。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发展很不平衡,总体来说仍然大大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二是欠发达地区贫困面仍很大;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将更加严峻。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战略,实行的是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其特点是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开发模式,欠发达地区不仅难以从中受益,而且还会加剧其边缘化程度,不仅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而且还会拉大欠发达地区内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欠发达地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不考虑各地经济社会的差异,只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更加严重破坏,并导致农林牧业生产的全面衰退和经济社会的停滞,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只注重经济效益,靠过渡砍伐森林和破坏草原来发展经济,只能造成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灾害频率增大、污染增加,从而导致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会阻碍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新思路,寻求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点,建立既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三大目标纳入统一的框架,取得三维整合和“共赢”,是需要深入研究、探析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在我国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的基调下,把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研究的核心,对于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促进其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学者对于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资源丰富应以资源开发为导向;有的主张以超常规的高技术开发为导向;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已恶化,不能再走资源开发的老路,应以生态环境建设加之发展生态经济为导向;还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上述的各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方向作了分析,在实际的战略制定和实施中,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目前严峻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形势看,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必须避免走以生态退化、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笔者认为,必须要着眼于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发展现状各异的特点,兼顾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的发展要义,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统一,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在长时期内,欠发达地区推行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根据各自特殊的要素禀赋结构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尤其是应大力引入并推广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深化发展适应欠发达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真正实现全面地、协调地、可持续地整合发展。论文共分为九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指明论文的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论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进行说明。第1章,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进行述评,为研究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个文献综述。主要的思想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的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内外学者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文献将构成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章,勾勒出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分别深入分析了中小规模的循环经济和大规模的循环经济。第3章,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特征是“东中西呈阶梯状发展态势,虽然在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实践中,有典型成功模式可循,但广大欠发达地区普遍还未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4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第5章,深入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诸多困难。第6章,根据前面的分析,归纳出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第7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从产权制度层面、产业政策制度层面、法律制度层面及激励制度层面的具体创新方略。第8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第9章,以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为实证分析对象展开深入分析,得出了我国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模式,为欠发达地区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论文运用产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精髓,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角度,坚持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欠发达地区应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思想渊源进行了系统的评述。通过对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梳理,创新地提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二是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是循环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石,这两大理论在生态学的指导下为优化人类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第二,通过认真分析现阶段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提出无论是相关个人、组织(家庭、企业、产业……)、区域乃至全球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都必须以其所处的资源禀赋结构和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为依据,探索其适应比较优势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切忌盲目地为了发展循环经济而赶超式地发展循环经济,要将赶超式发展循环经济给整个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效率带来的“机会成本”纳入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成本”核算体系,进行综合权衡,以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最适规模和最优速度;第三,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循环经济3R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减量化(reducing)的最适量和最适速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四,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就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第五,首次在循环经济研究中提出了和谐度的概念,指出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式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和谐度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根基。第六,提出了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具体方略。
王颖[6](2006)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和农村偏枯的“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9亿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影响到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成为困扰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我国广大贫困地区是以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其区位偏僻,封闭性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贫困人口众多,如何解决这部分人口脱贫致富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传统的扶贫开发内容主要局限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而我国农村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农业领域的农民增收的空间已经非常狭窄了,通过发展传统农业、牧业、林业减缓或消除贫困的效果已不再明显。大量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分布与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是高度重叠的,贫困地区是旅游资源最具潜力的区域,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集中,资源品质较高,因此将旅游开发与反贫困有机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于对国际旅游学界近年来关注的新课题——PPT(Pro-Poor Tourism,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的分析,结合相关理论的阐述,在内涵与外延上把握PPT战略的要义,即无论何种旅游方式,只要对穷人有利(这种利益可以是经济利益,也可以是社会或环境利益),都可认为是PPT,PPT战略致力于贫困人口发展机会的开发上,它强调通过旅游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增强贫困地区自身发展的能力,最终进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从而使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论文进一步在产业经济学的框架下研究旅游产业对就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特别是在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市场迅速增长的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农村贫困地区减贫方面凸现其重要作用。当然,“旅游扶贫”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开发”,本文在后者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社区居民与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把扶贫的行动纳入到旅游开发的系统运作之中。文章深入剖析PPT战略中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与选择,指出目前政府主导型旅游扶贫的必要性,构建中国PPT战略重要性,对我国旅游扶贫提出相应的模式选择、保障体系与动力系统,同时客观地指出PPT战略不是孤立的,
程励[7](2006)在《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西南山地生态旅游脆弱区中广泛存在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以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研究区域生态旅游的和谐发展。通过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公平利益均衡与和谐因子的揭示,讨论生态旅游脆弱区和谐发展的途径与模式。 基于西南山地的区域特征,首先揭示出以经济利益为首要追求目标,具有忽略社区利益、环境利益倾向的大众化旅游模式是影响这一区域生态旅游和谐发展的原因之一;其次,由于地理空间位置及资源开发对象的高度重叠,大规模无序的水电开发,也使生态旅游与水电成为两个冲突性产业。若上述两种发展模式得不到扭转,则将不可避免地使西南山地生态旅游发展长期处于“脆弱”的非可持续发展状态。 在重新界定生态旅游脆弱区的概念和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利益主体合法性、权力性、紧急性的分析,讨论了生态旅游脆弱区相应的利益相关者构成图谱;并进一步揭示出生态旅游和谐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的,能够通过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实现公平利益均衡分配所达到的现实目标,指出和谐发展是生态旅游区“脆弱性”避免的有效途径,这为生态旅游和谐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生态旅游的实践应用提供了研究思路。接着,本文从产生“脆弱性”的原因出发,分别从旅游发展环境与水电冲突发展环境这两个纬度分别进行系统研究,探询它们处于不同利益相关者构成下的利益均衡模式和共同的和谐发展因子。 在生态旅游脆弱区旅游发展环境下和谐发展研究中,首先通过生态旅游资源产权统一与转移的争论,研究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博弈;其次以生态旅游游客的差异化需要和生态旅游产品的同质性问题,研究了生态旅游小规模控制开发策略;再次,对生态旅游开发与公共利益的均衡模式进行经济分析,这一模式包括了生态旅游开发与社区利益补偿的庇古税研究和生态旅游开发与社会公众压力的利益均衡规律。 在生态旅游脆弱区水电冲突发展环境下的研究研究中,文章首先分析了西南山地大规模进行的水电开发对生态旅游的影响,讨论了河流风景价值的内涵,并分别针对水电与生态旅游两个产业在受到政府同等支持力度和在政府偏好支持力
杨筠[8](2005)在《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生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说人类社会曾经历了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那么,现在整个世界已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不仅对经济运行产生作用和反作用,而且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寻求平衡点,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成为学术界和各国政府,以至联合国所关注的世纪性和世界性的重大战略问题。 对于我国而言,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压力、重大的责任和艰巨的任务,区域生态建设是区域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本文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总论部分中,总结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视和忽略生态建设的利弊得失,借鉴国外生态经济区域发展的实例,结合我国区域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了中国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即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中国区域生态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社会就是生态与经济发展的效益聚合,就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区域,区域生态建设在我国的整体区域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第三章至第八章的分论中,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生态公共产品、西部区域生态重建和老工业基地区域生态再开发等方面,探析了生态建设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具体关系。生态区域建设中,全面发展是前提,协调发展是中心,可持续发展是根本,切实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是两个关键;通过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科教兴国战略,切实转变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区域产业生态化和区域生态产业化,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三个主要生态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都有相应的功能显示。区域空间结构调整中,生态城市、城乡生态经济一体化、区域生态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国际化的生态发展是关键;根据生态公共产品价格实现体系的缺陷,提出了四种基本途径的建议: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生态
匡国辉[9](2005)在《论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战略角度来看,实施西部大开发,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1)把提高经济效率同注重社会效益结合起来。(2)把突出开发重点同促进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社会资本向具有趋利性和安全需求,因此西部大开发另一个的根本性工作是利益导向。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则,以西部特有的投资利益去吸引国外国内的民间投资。
章奇志[10](2004)在《西藏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西藏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和西藏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对矛盾。发展生态旅游既可以推动具有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的西藏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可以兼顾对西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是西藏旅游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对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还很落后的西藏,如何发展生态旅游,实现西藏旅游产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文解决的主要问题。生态旅游是人们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反思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冲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形式。文章在深刻理解生态旅游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优势产业竞争力理论、区域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理论,对西藏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了较为科学客观的分析,提出了西藏生态旅游发展战略。通过建立“成长与投资不足”的系统思考模型,认为西藏生态旅游发展正面临一个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个生态旅游交通、生态旅游设施、游览服务投资不足的问题,因此将西藏生态旅游发展定位为:珍惜自身发展生态旅游的独特优势,高标准定位,打造“世界屋脊”生态旅游精品,营建世界瞩目的“香巴拉”生态旅游胜地。由此确定了西藏生态旅游发展应采用超前型、小规模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和“战略赶超,创新为本,精品驱动,形象拉动”的生态旅游发展总体思路,并通过研究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营与管理、市场的开拓与营销等方面给出了西藏生态旅游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二、西部大开发和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大开发和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作用机制 |
2 研究方法与指标构建 |
2.1 指标体系构建 |
2.2 研究方法 |
2.2.1 熵值法 |
2.2.2 Lotka-Volterra模型 |
2.2.3 地理探测器 |
3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4 实证分析 |
4.1 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分析 |
4.2 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度 |
4.3 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度的驱动因素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2)大变局下西北公共管理面临的几个战略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变局下”成为当下公共管理的大背景 |
二、西北公共管理问题的分析框架:基于实践与文献的视角 |
(一)实践层面:大变局下国家两大战略在西北交织 |
(二)文献层面:面向西北地区的研究议题 |
三、大变局下西北公共管理面临的具体问题 |
(一)行政体制改革 |
(二)人口与劳动力 |
(三)承接产业转移 |
(四)生态环境 |
(五)非传统安全 |
四、结语:跳出西北看西北 |
(3)青海省旅游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比较分析与归纳总结相结合 |
1.4.3 理论研究与资料分析相结合 |
1.4.4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旅游产业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旅游和旅游业 |
2.1.2 旅游产业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2.2.4 区域旅游系统理论 |
2.2.5 旅游产业“竞合”理论 |
第三章 青海省旅游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的背景条件 |
3.1.1 区位条件 |
3.1.2 经济条件 |
3.1.3 资源条件 |
3.2 青海省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成绩 |
3.3 青海省旅游产业化发展的不足 |
3.3.1 旅游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3.3.2 旅游国际化进程相对缓慢 |
3.3.3 旅游企业经营规模小、水平低 |
3.3.4 旅游产业管理水平低下 |
3.3.5 旅游产业关联效应不太突出 |
第四章 青海省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
4.1 青海省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机遇 |
4.1.1 全球化及区域一体化的环境 |
4.1.2 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强化 |
4.1.3 日益深化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
4.1.4 人们消费模式的转变 |
4.1.5 重点开发带的辐射支撑带来的机遇 |
4.1.6 加快藏区发展的机遇 |
4.1.7 玉树震后重建带来的机遇 |
4.2 青海省旅游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
4.2.1 旅游季节性明显 |
4.2.2 生态环境脆弱 |
4.2.3 旅游集散地发育不完善 |
4.2.4 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 |
4.2.5 旅游复合型人才缺乏 |
第五章 提升青海省旅游产业化层次的对策 |
5.1 深化政府引导,增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集散地建设 |
5.2 强化营销推广,以队伍建设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
5.3 增强旅游创新,以产业集群推进旅游服务层次 |
5.4 立足脆弱环境,以生态旅游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
5.5 发挥比较优势,统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合作共赢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4)灾后重建背景下藏区村庄规划初步研究 ——以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称文镇村庄灾后重建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选题的依据 |
1.2 研究概念界定 |
1.2.1 灾后重建相关概念 |
1.2.2 高原藏区相关概念界定 |
1.2.3 村庄规划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的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研究理论综述 |
2.1.1 区域非均衡理论 |
2.1.2 灾后村庄重建的理论 |
2.1.3 “田野工作”的村庄规划工作方法 |
2.2 西部大开发及中央对藏区政策演化历程综述 |
2.2.1 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综述 |
2.2.2 我国援藏政策演化进程 |
2.3 灾后乡村重建理论研究及经验借鉴 |
第三章 玉树藏区村庄发展调研分析与问题启示 |
3.1 玉树地震背景概况 |
3.1.1 玉树地区特色分析 |
3.1.2 地震灾情特征及重建进展 |
3.2 称多县称文镇村庄发展现状特征调研 |
3.2.1 调研选址 |
3.2.2 藏区村民生产生活现状及社会结构特征 |
3.2.3 藏区农村城乡建设情况特征 |
3.3 称文镇村庄灾后重建规划调研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信息不对称与科学决策的矛盾 |
3.3.2 宗教敏感与区域发展的矛盾 |
3.3.3 生产方式落后,人地矛盾突出 |
3.3.4 游牧散居与集中居住的矛盾 |
3.3.5 村民贫困而恶劣的生活状态 |
3.4 玉树地震对称文镇村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发展目标 |
3.4.1 中央政策的支持 |
3.4.2 基础设施的建设 |
3.4.3 村庄居住环境的显着改善 |
3.4.4 发展格局与发展模式的优化调整 |
第四章 基于比较研究的玉树村庄灾后重建规划特殊性认识 |
4.1 灾后重建规划的内涵 |
4.1.1 灾后重建时空特征及其规划目标 |
4.1.2 灾后重建规划的主要原则 |
4.1.3 灾后重建规划核心内容简析 |
4.2 村庄灾后重建规划与常态村庄规划的对比 |
4.2.1 规划编制目标 |
4.2.2 规划编制重点 |
4.2.3 规划编制的技术依据及内容深度要求 |
4.3 玉树村庄灾后重建与汶川灾后重建的比较分析 |
4.3.1 灾情影响比较 |
4.3.2 国家政策补偿和发展目标比较 |
4.3.3 村庄重建规划重点的对比 |
第五章 基于实证研究的玉树村庄灾后重建适宜性规划方法总结 |
5.1 灾后藏区村庄重建规划的目标及编制理念总结 |
5.1.1 玉树藏区村庄重建目标 |
5.1.2 重建规划编制的理念总结 |
5.2 称文镇村庄重建规划中主要问题的规划对策研究 |
5.2.1 工作方法的调整对策 |
5.2.2 尊重宗教民俗传统的对策 |
5.2.3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对策 |
5.2.4 高标准的规划建设对策 |
5.3 灾后藏区村庄重建主要模式总结 |
5.3.1 城镇化导向型乡村重建模式 |
5.3.2 草场资源导向型乡村重建模式 |
5.3.3 寺院导向型乡村重建模式 |
5.3.4 基础设施导向型乡村重建模式 |
第六章 玉树藏区村庄灾后发展的对策探讨及目标展望 |
6.1 玉树藏区村庄灾后发展的对策探讨 |
6.1.1 充分重视藏区村庄规划建设的意义 |
6.1.2 加大民族文化与区域发展的互动 |
6.1.3 扬弃传统的生计方式 |
6.1.4 转换“输血”向“造血”的发展模式 |
6.2 玉树藏区村庄灾后发展远景展望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创新点与论文结论 |
7.1.1 创新点总结 |
7.1.2 论文主要结论 |
7.2 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0.2 相关研究动态 |
0.2.1 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 |
0.2.2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的研究 |
0.3 论文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安排 |
0.4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4.1 研究方法 |
0.4.2 创新点 |
1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评析 |
1.1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1.1.1 关于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的研究现状综述及评价 |
1.1.2 马克思经典理论中的循环经济思想 |
1.1.3 西方经济学经典论着中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渊源 |
1.1.4 对理论基础研究现状的评析 |
1.1.5 需要深入研究的两个方面——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 |
1.2 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 |
1.2.1 经济模式的演变 |
1.2.2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
1.2.3 循环经济的分析层次 |
1.2.4 循环经济的基本分析方法 |
1.3 对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分析 |
1.3.1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
1.3.2 对减量化原则的思考 |
1.3.3 总结 |
1.4 深化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重大意义 |
1.4.1 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 |
1.4.2 发展循环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1.4.3 发展循环经济与对外开放 |
2 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 |
2.1 循环经济的基本发展层次 |
2.1.1 小循环: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
2.1.2 中循环:共生企业群的循环经济模式 |
2.1.3 大循环:区域及社会整体的循环经济模式 |
2.2 中小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
2.2.1 企业层面 |
2.2.2 生态产业园层面 |
2.3 大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
2.3.1 区域社会层面 |
2.3.2 法律制度建设层面 |
3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 |
3.1 单个企业层次 |
3.1.1 鲁北化工厂 |
3.1.2 四川省川威集团 |
3.1.3 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
3.1.4 金宝公司 |
3.1.5 金骄集团 |
3.2 生态工业园区层次 |
3.2.1 衢州沈家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 |
3.2.2 贵港制糖生态工业模式(完善改造型) |
3.2.3 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
3.2.4 大连生态工业园区群(全新设计型) |
3.2.5 甘井子工业区生态工业园(完善改造型) |
3.2.6 山西常平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
3.2.7 内蒙古包头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
3.2.8 新疆石河子生态工业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
3.3 区域社会层次 |
3.3.1 贵阳市 |
3.3.2 上海市 |
3.3.3 辽宁省 |
3.3.4 江苏省 |
3.4 总结 |
4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
4.1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
4.1.1 高原山地地形 |
4.1.2 气候高寒干旱 |
4.2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危机 |
4.2.1 严重的水土流失 |
4.2.2 土地荒漠化、石漠化 |
4.2.3 水资源短缺 |
4.2.4 植被破坏、森林草原退化 |
4.3 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
4.3.1 环境污染的实质 |
4.3.2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 |
4.4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
4.4.1 历史沿革 |
4.4.2 欠发达地区相关的经济发展理论 |
4.4.3 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评述 |
4.5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 |
4.5.1 自然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
4.5.2 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国民经济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
4.5.3 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问题严重 |
4.5.4 资源利用过度,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
4.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
4.6.1 初探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 |
4.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 |
4.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构建 |
5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困难分析 |
5.1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 |
5.2 生态因素 |
5.2.1 欠发达地区内部的因素 |
5.2.2 源于外部的因素 |
5.2.3 综合支配性因素 |
5.3 人口因素 |
5.3.1 人口增长加剧了对资源和生态的压力 |
5.3.2 人口增长加剧了生态脆弱的程度 |
5.3.3 人口增长加剧了欠发达地区的贫困 |
5.4 经济因素 |
5.4.1 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 |
5.4.2 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
5.4.3 “嵌入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
5.4.4 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
5.5 社会因素 |
5.5.1 我国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 |
5.5.2 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成本没有内在化 |
5.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
5.6.1 规模约束 |
5.6.2 认识约束 |
5.6.3 机制约束 |
5.6.4 技术约束 |
5.6.5 制度约束 |
5.6.6 政策约束 |
5.6.7 人才约束 |
5.6.8 结构约束 |
5.7 欠发达地区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
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 |
6.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
6.1.1 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观的必要性 |
6.1.2 欠发达地区发展观的创新 |
6.1.3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 |
6.1.4 欠发达地区的和谐度 |
6.1.5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模式 |
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构架 |
6.2.1 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规划 |
6.2.2 构建循环经济制度体系 |
6.2.3 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6.2.4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
6.2.5 构建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
6.2.6 构建绿色消费体系 |
6.2.7 构建循环经济管理体系 |
6.2.8 总结 |
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研究 |
6.3.1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6.3.2 构造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6.3.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6.3.4 四川省阿坝州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5 补充 |
6.4 初探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绩效评价模型 |
6.4.1 生态效率的绩效评价模型 |
6.4.2 欠发达地区废弃物处理“循环度”绩效评价模型 |
6.4.3 总结 |
7 制度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一 |
7.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
7.2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环境 |
7.2.1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
7.2.2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
7.3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框架 |
7.3.1 正式制度 |
7.3.2 非正式制度 |
7.3.3 制度创新方式的探讨 |
7.4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具体内容 |
7.4.1 建立循环市场制度 |
7.4.2 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
7.4.3 构建生态化发展制度 |
7.4.4 建立经济激励与约束制度 |
7.4.5 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度 |
7.4.6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
7.4.7 构建环境产权制度 |
7.4.8 建立排污交易市场制度 |
7.4.9 建立产业政策制度 |
7.4.10 构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7.5 构建全社会参与发展循环经济长效机制 |
7.5.1 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
7.5.2 生产者的责任和义务 |
7.5.3 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
7.5.4 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 |
8 技术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二 |
8.1 循环经济型技术的理论基础 |
8.1.1 技术选择的一般原理 |
8.1.2 循环经济型技术选择的原则 |
8.1.3 从质量管理标准到环境管理标准 |
8.2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模式 |
8.2.1 由线性创新模式向环型创新模式的转换 |
8.2.2 由效益型创新战略向生态型创新战略的转换 |
8.3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策略 |
8.3.1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的科技发展思路 |
8.3.2 欠发达地区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科技发展战略 |
8.4 构建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
8.4.1 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
8.4.2 能源的优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
8.4.3 循环系统支撑技术 |
8.5 发挥科技在加快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8.5.1 重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8.5.2 依靠科技调整资源发展战略 |
8.5.3 加强循环经济方面的科技合作 |
9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
9.1 目前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概述 |
9.1.1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 |
9.1.2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 |
9.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造纸)示范园区 |
9.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
9.2.1 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 |
9.2.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的具体模式 |
9.2.3 总结 |
9.3 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实证分析 |
9.3.1 阿坝州简况 |
9.3.2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必要性 |
9.3.3 阿坝州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与绩效分析 |
9.3.4 阿坝州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分析 |
9.3.5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对策 |
9.3.6 总结 |
9.4 典型欠发达地区——四川省雷波县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
9.4.1 发展基础 |
9.4.2 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9.4.3 雷波县资源环境现状 |
9.4.4 雷波县生态建设现状 |
9.4.5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
9.4.6 雷波县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与循环经济建设互动式发展探索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构、方法 |
第三节 旅游扶贫研究综述及创新 |
第二章 PPT 战略的理论支撑 |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三节 旅游乘数理论 |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旅游业扶贫(PPT)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旅游扶贫战略的内涵界定 |
第二节 旅游业的产业分析 |
第三节 旅游扶贫的优势 |
第四章 旅游扶贫的目标地区与目标人口 |
第一节 农村贫困的解析 |
第二节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识别 |
第三节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 |
第四节 PPT 战略的目标对象 |
第五节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现状 |
第五章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现状与困境 |
第一节 旅游扶贫开发的背景和机遇 |
第二节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现状 |
第三节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困境 |
第六章 旅游扶贫中主体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政府的作用和责任 |
第二节 企业与非政府组织的经济行为 |
第三节 社区参与和旅游扶贫的发展 |
第七章 旅游扶贫战略的模式与保障体系 |
第一节 旅游扶贫战略的模式选择 |
第二节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PPT 战略动力系统 |
第三节 旅游扶贫战略的保障体系 |
第四节 旅游扶贫的政策建议 |
第八章 国内旅游扶贫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贵州省乡村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对策建议 |
第二节 西藏旅游扶贫案例 |
第三节 台湾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
第九章国际旅游扶贫实证研究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南非旅游扶贫战略的评述及启示 |
第二节 尼泊尔的旅游扶贫案例 |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旅游扶贫案例 |
主要参考资料 |
后 记 |
原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7)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3 论文创新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述评 |
2.1 和谐理论研究述评 |
2.1.1 和谐理论 |
2.1.2 和谐管理理论 |
2.1.3 和谐管理理论应用 |
2.2 生态旅游脆弱区研究述评 |
2.2.1 生态旅游研究 |
2.2.2 生态脆弱区研究 |
2.2.3 生态旅游脆弱区研究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述评 |
2.3.1 利益相关者研究 |
2.3.2 环境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
2.3.3 生态旅游研究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旅游脆弱区和谐研究 |
3.1 “生态旅游脆弱区” |
3.1.1 “生态脆弱区”的重新定义 |
3.1.2 “生态旅游脆弱区”的延伸定义 |
3.1.3 西部“生态旅游脆弱区” |
3.2 “生态旅游脆弱区”研究 |
3.2.1 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脆弱性 |
3.2.2 生态旅游脆弱区的稳定性度量模型 |
3.2.3 生态旅游脆弱区的弹性度量模型 |
3.3 生态旅游脆弱区的和谐发展 |
3.3.1 和谐发展的基本理论 |
3.3.2 生态旅游脆弱区和谐发展的内涵 |
3.3.3 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的和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旅游脆弱区旅游发展环境下和谐发展研究 |
4.1 脆弱区关键利益相关者分析 |
4.2 生态旅游开发中的政府行为 |
4.2.1 产权统一与转移的争论 |
4.2.2 问题描述 |
4.2.3 生态旅游资源产权统一管理模式研究 |
4.2.4 生态旅游资源产权转移管理模式研究 |
4.2.5 讨论 |
4.3 基于生态旅游者需求的生态旅游开发 |
4.3.1 生态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必要性分析 |
4.3.2 差异化实现途径:小规模控制开发研究 |
4.4 生态旅游开发与公共利益的公平均衡 |
4.4.1 生态旅游开发与社区利益研究 |
4.4.2 生态旅游开发与社会公众压力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态旅游脆弱区水电冲突发展环境下和谐发展研究 |
5.1 西部大规模进行的水电产业与发展冲突 |
5.1.1 西部大规模水电资源规划情况 |
5.1.2 大规模水电开发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争论 |
5.2 生态旅游中的风景河流价值及其产业冲突下的开发博弈 |
5.2.1 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多重性分析 |
5.2.2 河流的风景价值:我国西部旅游资源的重要支撑 |
5.2.3 旅游与水电开发的产业博弈分析 |
5.3 公众参与下的河流和谐开发:基于东西方比较的实证研究 |
5.3.1 国际上的风景河流保护 |
5.3.2 西南山地风景河流上的公众参与 |
5.3.3 生态脆弱区河流开发中的利益结构矩阵 |
5.3.4 西南山地风景河流的和谐开发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境 NGO与西南山地生态旅游区的和谐发展 |
6.1 环境 NGO成为生态旅游脆弱区代际利益的现实代言人 |
6.2 环境 NGO参与生态旅游脆弱区和谐发展的公平博弈 |
6.2.1 引导和谐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6.2.2 引导公众参与 |
6.2.4 为改变生态旅游区的“脆弱性”带来希望 |
6.3 环境 NGO的影响力弱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1. 本文主要结论 |
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论文结构 |
三、主要创新观点 |
第一章 相关范畴界定与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相关范畴界定 |
一、生态与环境 |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
三、生态工程与生态产业 |
四、生态效益与生态建设 |
第二节 生态与经济相关理论述评 |
一、生态经济问题概述 |
二、生态与经济发展理论演进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实践 |
第四节 国外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的典型实例 |
一、流域生态化区域开发分析——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分析 |
二、老工业基地生态化区域再开发分析——德国鲁尔工业区再开发分析 |
第二章 中国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
第一节 中国生态环境基本状况分析 |
一、生态资源配置的现状与特点 |
二、生态资源配置的缺陷与原因 |
三、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第二节 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布局 |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分类 |
二、重点生态重建区域和重点生态工程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我国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二、科学发展观与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 |
三、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
第四节 法律制度建设与我国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一、现阶段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资源配置状况 |
二、区域生态环境法律实施的成效和缺陷分析 |
三、完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保障制度 |
第三章 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概述 |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 |
二、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则 |
三、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理论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模式选择——PRED战略 |
一、PRED战略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二、PRED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状况分析 |
第三节 生态区域的提出与实现 |
一、生态区域的内涵 |
二、生态区域的实际运作 |
第四节 我国不同类型区域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 |
一、沿海省区 |
二、内陆省区 |
三、沿边省区 |
第四章 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内涵 |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 |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比较 |
三、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
四、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分析 |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 |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 |
二、循环经济 |
第五章 生态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 |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
一、区域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
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问题 |
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
第二节 生态建设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影响 |
一、生态产业的本质与特点 |
二、生态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
第三节 生态工业 |
一、生态工业的内涵 |
二、生态工业对区域经济的功能展示 |
第四节 生态农业 |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 |
二、生态农业对区域经济的功能展示 |
第五节 生态旅游 |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
二、生态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功能显示 |
第六章 生态建设与区域空间结构 |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内涵 |
一、区域空间结构概念及相关理论 |
二、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 |
三、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
第二节 城市发展与区域生态化 |
一、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二、城市空间结构中的生态建设 |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生态化 |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
二、城乡生态经济一体化的实施 |
三、小城镇区域生态系统 |
第四节 区域一体化与区域生态化 |
一、区域一体化的内涵 |
二、区域生态经济一体化的实施 |
第五节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国际化与区域生态化 |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国际化的内涵 |
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国际化的生态发展 |
第七章 生态公共产品的价格及其实现机制 |
第一节 生态公共产品的内涵及其特征 |
一、生态公共产品的内涵 |
二、生态公共产品的特征 |
第二节 生态公共产品的价格构成 |
一、生态公共产品在区域发展中的配置 |
二、生态公共产品价格构成的原则和层级 |
第三节 生态公共产品的价格实现 |
一、生态公共产品价格的实现方式 |
二、生态公共产品价格实现体系的缺陷 |
第四节 生态公共产品价格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算——绿色GDP |
一、绿色GDP的内涵及发展 |
二、绿色GDP为生态公共产品价格的区域经济核算提供了基础 |
第五节 生态公共产品价格的实现与完善 |
一、生态公共产品价格实现的基本原则 |
二、生态公共产品价格完善的基本途径 |
第八章 西部大开发的区域生态重建与老工业基地的区域生态再开发 |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的区域生态重建 |
一、西部大开发实施状况评析 |
二、西部区域生态重建的内涵 |
三、西部区域生态重建的对策建议 |
第二节 老工业基地的区域生态再开发 |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概况 |
二、老工业基地区域生态再开发的内涵 |
三、老工业基地区域生态再开发的对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声明 |
后记 |
(9)论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经济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 |
1、提供生态公共产品是国家区域经济分工对西部的要求 |
2、建立生态的经济是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二西部的行业生态经济系统形成的重要性 |
1、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
2、工业生态经济系统 |
3、生态旅游经济系统 |
三西部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形成的重要作用 |
1、西部城市生态经济立体网络结构 |
2、西部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
四利益导向的含义及其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 |
1、利益导向的含义是: |
2、利益导向的理论前提:社会资本投资趋利论 |
3、西部大开发最急迫的需求是投资 |
4、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投资来源:国外国内的社会资本 |
5、投资定律及其意义 |
五切实地做好生态经济建设和利益导向准备工作 |
(10)西藏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生态旅游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区域优势产业竞争力理论 |
2.3 区域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理论 |
第三章 西藏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1 西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
3.2 西藏生态旅游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 |
3.3 西藏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第四章 西藏发展生态旅游优势分析 |
4.1 西藏发展生态旅游比较优势分析 |
4.2 西藏发展生态旅游后发优势分析 |
4.3 西藏发展生态旅游的竞争优势分析 |
4.4 西藏发展生态旅游竞争力形成分析 |
第五章 西藏生态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5.1 生态旅游认识不到位,生态旅游资源本底不清 |
5.2 交通、气候等可进入性条件差 |
5.3 资金短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不力 |
5.4 对外开放程度低 |
5.5 生态旅游人才缺乏 |
5.6 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
第六章 西藏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
6.1 西藏生态旅游发展战略选择 |
6.2 西藏生态旅游发展总体思路 |
6.3 西藏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
6.4 西藏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对策 |
6.5 西藏生态旅游经营与管理对策 |
6.6 西藏生态旅游市场开拓和营销对策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西部大开发和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度研究[J]. 黄燕玲,张强,罗盛锋. 生态经济, 2022
- [2]大变局下西北公共管理面临的几个战略性问题[J]. 包国宪,刘强强,刘宁. 宁夏社会科学, 2022(01)
- [3]青海省旅游产业化发展研究[D]. 何青梅. 青海师范大学, 2013(03)
- [4]灾后重建背景下藏区村庄规划初步研究 ——以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称文镇村庄灾后重建规划为例[D]. 霍子文. 南京大学, 2012(11)
- [5]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D]. 马江. 四川大学, 2006(07)
- [6]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D]. 王颖.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6(11)
- [7]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D]. 程励. 电子科技大学, 2006(01)
- [8]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杨筠. 四川大学, 2005(03)
- [9]论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J]. 匡国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02)
- [10]西藏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 章奇志. 天津大学, 2004(07)
标签: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西部大开发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