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南低涡东移过程几个实例的数值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跃清[1](2021)在《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有关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涡及其天气影响是高原气象学的一个主要方向,而西南涡的涡源则是其基本的科学问题。由于地形与环流的相互作用是西南涡涡源形成的重要机制,一直是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新进展,尤其是认识到:由于地形与环流的多尺度影响,西南涡的生成涡源具有多尺度分布特征,且不同涡源西南涡的结构、演变、成因和影响都具有明显差异;西南涡的不同涡源存在相互联系,九龙、小金等上游涡源对盆地等下游涡源具有显着的影响;西南涡的"上游涡源效应"、复杂地形下的大气重力波、降水引起的大气内部过程、东亚季风环流的异常影响等也是西南涡涡源的形成机制之一,大气外源强迫作用和大气内部变化过程都对西南涡涡源具有突出的作用。并且,进一步强调了西南涡涡源的研究还面临精细观测与基础数据较薄弱、涡源及演变的多尺度结构不清楚、不同涡源的形成原因认识不深入、不同涡源低涡的演变及其影响研究不系统等主要问题。最后指出,高分辨率观测试验、内部结构与异常特征、演变过程及形成机制、区域气候响应影响等是西南涡涡源问题未来的研究重点,对西南涡系统及其影响的预测理论和关键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刘欣[2](2021)在《高原涡及西南涡对青藏高原东部一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取了2014年7月30日发生在高原东部的一次高原涡及西南涡共同影响下的暴雨过程以探究二者协同及单独对降水的作用。在降水过程的天气形势、主要影响系统演变、不同降水阶段的天气系统动、热力结构演变及水汽的输送特征分析基础上,进一步通过HYSPLIT模式追踪了不同降水中心的水汽输送来源。分析发现:本次降水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降水主体主要位于高原上,降水强度较弱,主要由高原涡东移发展造成。第二阶降水主体位于高原东部斜坡地形上及四川盆地西部。第二阶段的降水强度较第一阶段骤增,6小时达到50mm。主要由于高原涡不断东移,与盆地低层前期弱西南涡A和后期新生的西南涡B环流作用,加强了高原涡前部西南风与低层气流间的辐合抬升造成。第一阶段高原上降水中心附近的低层1000m水汽来源主要分为两个通道:第一条通道为从孟加拉湾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直接输送到高原的水汽,第二条通道为从南海地区经四川、甘肃绕地形爬升至高原的水汽。第二阶段高原东部斜坡地形上及盆地强降水中心附近的低层1000m以下的水汽为孟加拉湾经南海输送至盆地的水汽,较高层3000m的水汽则来源于南海东部。进一步通过Barnes带通滤波器对影响此次过程的高原涡和盆地前期的西南涡A进行了滤波分离,并设计敏感性试验去掉高原涡(NPV)和去掉前期西南涡A(NSV)以探究高原涡及西南涡A协同及单独对降水的作用。发现:此次暴雨过程中高原涡起主导作用。其为第一阶段高原上的降水提供了动力、热力条件。高原涡前部的干冷空气下沉入侵促进了盆地对流运动的发展,为第二阶段高原东部斜坡地形和盆地的暴雨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盆地前期西南涡A强度弱,在大尺度环流背景影响下逐渐减弱并消失,其对第一阶段高原上的降水基本没有影响,但其影响了前期盆地低层大气的热力状况及气流强度,引起高原东坡地形对低层气流的强迫抬升速度差异,进而导致高原东部斜坡地形及盆地前期降水的差异,并通过降水造成的凝结潜热释放影响后期盆地中新生西南涡B的强度,从而对后期发生的暴雨强度产生间接影响。盆地后期低层有西南涡B新生,盆地的特殊地形以及不断增强的低空急流引起的低层辐合是其生成的关键因子,但高原涡和前期的西南涡A的共同作用影响了其强度。西南涡B不断向盆地输送暖湿气流及能量,配合高原涡的动力抬升作用,进而导致了第二阶段高原东部斜坡地形及盆地暴雨的发生。
刘海文,毛江南,杨朝虹[3](2021)在《2000年以来西南低涡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西南低涡是形成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侧的一种α中尺度涡旋,是导致中国夏半年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文中简要回顾了2000年以来有关西南低涡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西南低涡的人工智能识别、西南低涡频数的长期变化及其气候学特征、西南低涡的集合预报、双核西南低涡的首次发现等。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该研究领域需要深入探讨的若干问题,包括西南低涡频数变化的外强迫因素,青藏高原特殊地形导致的地形Rossby波、重力波与西南低涡之间的相互关系,双核西南低涡的形成机制以及双核西南低涡与经典西南低涡形成机制的差异等。
罗亚丽,孙继松,李英,夏茹娣,杜宇,杨帅,张元春,陈静,代刊,沈学顺,陈昊明,周菲凡,刘屹岷,傅慎明,吴梦雯,肖天贵,陈杨瑞雪,黎慧琦,李明鑫[4](2020)在《中国暴雨的科学与预报:改革开放40年研究成果》文中研究表明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在暴雨科学与预报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其中,暴雨机理研究成果从重要天气系统、中国主要区域的暴雨、台风暴雨等3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而暴雨预报技术研发与应用则从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发展和暴雨预报客观方法两方面进行归纳。
韩林君[5](2019)在《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在四川盆地形成降水的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NCEP Climate Forecast System(CFS)再分析资料与TRMM多卫星降水分析产品TMPA(TRMM Multi-satellite Precipitation Analysis),对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进行统计,按其最大降水量与西南涡低压中心的相对位置进行分类,分析频数最多的四类西南涡降水特征。随后,对四类西南涡代表个例的环流、水汽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利用WRF模式对不同类型西南涡降水形成机制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通过统计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及其降水方位,发现降水频繁出现在西南涡东北部、东部、东南部、中部,有些西南涡在两个及以上方位有降水或者无降水。分析四个频数最多的西南涡的降水范围与强度,发现,四类西南涡平均最大雨量均达到大暴雨的级别,最大6h降水量达275.1mm。其中,西南涡中部降水型暴雨范围最广,平均暴雨范围达12.3个站,且降水强度最强,6h平均最大降水量达80mm;其次为东南降水型、东部降水型与东北降水型。(2)总结四类西南涡环流特征。东北降水型与中部降水型流场相似,冷暖气流在盆地北部交汇。不同的是,中部降水型冷空气入侵范围较广,西南气流更为强盛,两支气流在盆地内形成环型的流场。而东北部降水型中,两支气流形成对峙状态。东部降水型与东南部降水型风场相似,对流层中低层均无冷空气入侵,西南气流到达盆地北部山脉时转向西。不同的是,西南涡东部降水型中,西南气流偏东,遇秦岭后向西绕流,进入盆地后加强。而在东南部降水型中,西南气流遇大巴山向西绕流,使盆地东部气流较弱。(3)对大气垂直运动的分析发现,在西南涡临近地区,都对应有显着的垂直环流圈,该环流圈通常由西南涡附近的上升气流及其北侧的下沉气流构成,而降水区通常与环流圈位置相对应。通过对比四类西南涡的降水特征,发现在无冷空气入侵的情况下,西南涡降水位置较偏南。(4)对于时次为正午12点的两个西南涡,会受到由山谷风效应引起的相当位温经向差异。若低空急流西伸,且无冷空气入侵时,山谷风效应引起低层不稳定,不稳定受到西伸的低空急流配合得以加强。背风坡的正涡度、对流层高层辐散等因素共同加强对流。当低空急流位置偏东时,西南涡产生两支上升气流,一支由于盆地西北侧冷空气入侵而产生;另一支由于盆地边缘地形对周围大气的加热作用加强了由低空急流产生的位势不稳定而产生,从而造成此次降水向东延伸。当冷空气强烈入侵时,暖湿空气沿冷空气向北倾斜上升,故引起的降水范围最大。
范娇[6](2019)在《FY-3C微波湿度计资料在西南涡降水预报中的同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象卫星探测资料可提供全球的高时空分辨率大气观测信息,其同化应用对于提高数值天气预报精度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随着国内气象卫星的发射,资料质量的提高,充分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气象卫星资料改善业务预报水平,对中国数值模拟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在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陆面,进行我国卫星资料的同化研究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然而受复杂地表的影响,陆面区域卫星资料同化的应用较海面更为复杂,是目前卫星资料同化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为研究陆地上空卫星资料应用于业务预报的可能性,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逐日08时和20时(北京时)700hPa和850hPa高空图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每日四次0.75°×0.75°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从生成个数,移动路径,生命史,降水影响四个方面对2010—2017年夏季6—8月产生的149次西南低涡进行特征统计分析,并从中挑选出两次西南涡暴雨过程,设计了动态地表发射率的循环同化试验和单时次同化试验以及使用地图集发射率的循环同化试验和单时次同化试验,利用WRF模式的三维变分系统WRF-3DVAR,采用FY-3C MWHS-2资料,对这两次西南涡暴雨过程进行同化研究。结果表明:(1)西南低涡多发月为6月,而受台风影响的低涡多发月则为8月。移动型西南涡中,偏东路径型出现次数最多,东南路径型出现次数最少。(2)西南低涡产生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大雨、暴雨、大暴雨三个量级,6月、7月西南低涡较8月更易发生大暴雨到特大暴雨灾害。(3)动态地表发射率同化试验进入同化系统的像元数大于地图集发射率试验,且该试验反演的发射率值与TELSEM2图集值差异较小。(4)同化试验对中高层初始场信息改进较大,低层改进较小,同时,对比发现,地图集发射率试验和动态地表发射率试验存在个例依赖性,两组试验对不同初始场的改善效果存在差异。(5)在预报场,循环同化可以有效提高中高层温度、风场以及相对湿度的预报。总体说来,同化MWHS-2资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降水预报,提高降水落区和降水量的预报准确率,削弱漏报和虚报现象,使得雨区范围和雨量大小更接近实况。另外,循环同化方案由于能充分利用卫星资料,因而能有效提高48h降水预报,预报效果比单时次同化试验好。
何光碧[7](2019)在《高原天气研究若干进展——基于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主要回顾了近5年成都高原所围绕高原天气研究中的高原天气系统(包括高原涡、西南涡、高原切变线)活动,特别是东移出高原后的高原低涡活动,低涡暴雨机理以及西南涡加密观测资料在天气预报与分析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如多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研究不多,高原天气系统的发展维持机理、加密观测资料的应用等还有待深入,以此推动高原天气研究向深入开展。
李国平,陈佳[8](2018)在《西南涡及其暴雨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西南涡是我国最强的暴雨系统之一,它所造成的暴雨的强度、频数和范围仅次于台风及其残余低压,可造成我国西南乃至东部广大地区灾害性天气。本文回顾了西南涡及其暴雨的研究历史和当前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重点探讨了应用新资料、新方法研究西南涡中尺度结构演变及其诱发强降水机理、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南涡的气候变化趋势等科学问题。根据西南涡及其暴雨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应用趋势,提出这一研究领域值得关注的几个新方向。目前对西南涡精细结构的了解非常有限,西南涡引发高影响天气过程的物理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对西南涡的气候学统计特征的认识分歧仍然较大。因此,对这一既经典又前沿的研究领域不断探索与拓展,不仅对推动青藏高原天气动力学的理论发展有重要科学意义,也可为高原灾害性天气与盆地气象预报的应用实践提供指导。
高笃鸣,李跃清,程晓龙[9](2018)在《基于西南涡加密探空资料同化的一次奇异路径耦合低涡大暴雨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WRF模式及WRFDA同化系统,引入业务探空资料和西南涡加密探空资料,对一次四川盆地奇异路径低涡耦合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试验,对比检验不同同化试验对本次过程降水和低涡移动路径的模拟能力,分析了加密探空资料同化对西南涡结构及其降水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化业务探空资料的基础上,引入西南涡加密探空资料能改善模式对本次降水和低涡移动路径的模拟,而仅同化业务探空资料对模拟结果的改善作用有限;引入西南涡加密探空资料,一方面能在初始风场上产生气旋式扰动,增加初始高原涡和西南涡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初始四川盆地上空大气温、湿度结构,使模式在积分初期就能产生出实况量级的降水;西南涡加密探空资料的同化试验揭示了仅靠高层的高位涡不足以激发和维持700hPa的西南涡,需要通过低层水平辐合引起正涡度增加并向上输送来增强700hPa的气旋式环流,进而促进西南涡的移动和发展,而模拟初期降水的潜热释放也起重要作用,加深了对西南涡及其降水成因的认识。
吴秋月[10](2018)在《一次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湿位涡、z-螺旋度以及相对螺旋度等诊断量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2015年8月1619日一次西南低涡暴雨天气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WRF模式的6种边界层方案,对比分析了不同边界层方案对西南涡的结构、降水及物理量场模拟的影响,并在模拟效果较优的试验参照下,通过修改四川盆地周边地形高度,关闭凝结潜热和地表热通量设计了4组敏感性试验,研究了盆地周边地形、凝结潜热和地表热通量对西南涡暴雨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降雨落区伴随西南涡的移动而移动,水汽通量散度的辐合区对暴雨的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性。降雨落区及其中心位置与该时刻700h Pa湿位涡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降雨中心靠近MPV1(湿正压项)负值与正值的交界处,而MPV1负值区内的降水较弱。对流层中低层MPV1负值与MPV2(湿斜压项)正值的交叠区是产生暴雨的警戒区,并且对流层中低层层结的不稳定、气流的辐合上升运动以及西南温湿气流的输送是此次暴雨产生的重要机制。z-螺旋度正值区的分布与相应时段降水的落区的分布较为一致,相对螺旋度正值的大值中心位置与未来6h降雨中心的落区呈现出高度一致,且降雨中心靠近相对螺旋度正值中心一侧的等值线密集区。(2)6种边界层方案对西南涡的路径、强度及降水的模拟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ACM2方案对低涡移动路径和降水的模拟效果较好。不同边界层方案模拟的位势高度和风场、相对涡度、垂直速度和相当位温的分布具有显着的差异,YSU和QNSE方案模拟的西南涡的正涡度柱可从对流层低层延伸到200h Pa,ACM2方案模拟的相对涡度与实况最接近。6种方案均较好的模拟出了边界层高度和地表热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其中QNSE方案模拟的边界层高度和地表热通量的值最大,而ACM2方案模拟的值较小。可见,不同边界层方案对西南涡暴雨过程中不同物理量场的模拟有着较大的影响。(3)秦巴山区地形通过对偏南气流的阻挡和低层大气的摩擦作用影响着西南涡的发展,降低秦巴山区不利于四川盆地的水汽辐合和上空的垂直运动,严重影响西南涡的生成发展和降水的形成。武陵、大娄山地形对偏西暖湿气流的阻挡作用及地形的强迫抬升作用对西南涡的发展及降水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凝结潜热加热对西南涡过程中对流活动的发展和低涡正涡度的垂直增长均有着明显的作用,关闭凝结潜热加热使四川盆地及附近地区气流辐合上升运动减弱,影响水汽的凝结,从而也影响降水的形成。关闭地表热通量使低涡发展变弱,也使降水强度和整层的对流活动明显减弱,地表热通量对正涡度的垂直发展和暴雨区上空的气流辐合上升运动具有较强的增幅作用。
二、西南低涡东移过程几个实例的数值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低涡东移过程几个实例的数值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有关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前期研究回顾 |
3 主要研究进展 |
3.1 涡源的多尺度特征 |
3.2 涡源的相互关系 |
3.3 涡源的形成机制 |
4 主要问题与展望 |
4.1 主要问题 |
4.2 展望 |
5 结论与讨论 |
(2)高原涡及西南涡对青藏高原东部一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高原涡的研究进展 |
1.2.2 青藏高原东部暴雨的研究进展 |
1.2.3 高原东部暴雨中高原涡和西南涡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 问题的提出和主要的研究内容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及方法 |
2.1 资料介绍 |
2.2 使用模式及方法 |
2.2.1 Hysplit模式介绍 |
2.2.2 WRF模式介绍 |
2.2.3 地形抬升速度 |
2.2.4 涡度方程 |
2.2.5 Barnes带通滤波 |
第三章 一次高原东部暴雨个例的诊断分析 |
3.1 个例概况 |
3.2 天气形势及系统演变 |
3.3 水汽输送特征及来源 |
3.4 降水的动力结构演变 |
3.5 降水的热力结构演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原涡与西南涡对降水的影响研究敏感性试验 |
4.1 敏感性试验设计 |
4.1.1 Barnes带通滤波 |
4.1.2 数值模拟试验参数设计 |
4.2 控制试验(CTL)结果验证 |
4.2.1 降水结果验证 |
4.2.2 风场结果验证 |
4.3 高原涡对降水的影响 |
4.3.1 降水差异 |
4.3.2 风场差异 |
4.3.3 热力结构差异 |
4.3.4 动力结构差异 |
4.4 西南涡A对降水的影响 |
4.4.1 降水差异 |
4.4.2 地形抬升速度差异 |
4.4.3 热力差异 |
4.5 高原涡及西南涡A对新生西南涡B的影响 |
4.5.1 西南涡B生成成因 |
4.5.2 高原涡及西南涡A对西南涡B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介绍 |
(3)2000年以来西南低涡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南低涡的识别 |
2 西南低涡的统计及其长期变化研究 |
3 西南低涡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
4 西南低涡的集合预报 |
5 西南低涡的形成机制 |
6 西南低涡双核结构的发现 |
7 新的研究方向展望 |
(4)中国暴雨的科学与预报:改革开放40年研究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暴雨机理研究主要成果 |
2.1 重要天气系统 |
2.1.1 低空急流 |
2.1.2 锋面 |
2.1.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
2.1.4 青藏高原天气系统 |
2.2 中国几个主要区域的暴雨 |
2.2.1 华南地区暴雨 |
2.2.2 江淮地区暴雨 |
2.2.3 华北地区暴雨 |
2.2.4 东北地区暴雨 |
2.2.5 西南地区暴雨 |
2.3 热带气旋暴雨 |
3 暴雨预报技术研发成果 |
3.1 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发展 |
3.2 暴雨预报客观方法研发进展 |
4 结语 |
(5)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在四川盆地形成降水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西南涡及其降水研究进展 |
1.2.1 西南涡的统计特征 |
1.2.2 影响西南涡降水的结构特征 |
1.2.3 西南涡降水的影响系统 |
1.2.4 西南涡降水特征 |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1.4 章节安排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定义 |
2.2 资料选取及其检验 |
第三章 西南涡降水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西南涡降水分类与统计 |
3.3 西南涡降水范围与强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类型西南涡降水形成机制差异 |
4.1 引言 |
4.2 四类西南涡环流特征 |
4.3 水汽特征 |
4.4 垂直环流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系统对西南涡降水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对西南涡个例数值模拟与试验方案 |
5.3 三类西南涡涡度分析 |
5.4 三类西南涡对流有效位能与风暴相对螺旋度分析 |
5.5 三类西南涡影响系统的差异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6.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简介 |
致谢 |
(6)FY-3C微波湿度计资料在西南涡降水预报中的同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 |
1.2 资料同化的发展 |
1.3 数值预报中卫星资料同化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同化风云三号观测资料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2010—2017年夏季西南涡统计特征研究 |
2.1 资料和方法 |
2.1.1 资料介绍 |
2.1.2 西南低涡统计标准 |
2.1.3 西南低涡移动路径统计标准 |
2.2 西南涡统计特征分析 |
2.2.1 西南涡生成个数变化特征分析 |
2.2.2 西南涡移动路径特征分析 |
2.2.3 西南涡维持时次特征分析 |
2.2.4 西南涡产生的降水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FY-3C MWHS-2资料的同化前处理方法 |
3.1 MWHS-2资料介绍 |
3.2 资料的处理方法 |
3.2.1 地表发射率反演 |
3.2.2 质量控制 |
3.2.3 偏差订正 |
3.3 小结 |
第四章 原地型西南低涡同化试验 |
4.1 暴雨过程介绍 |
4.2 试验资料和方案设计 |
4.2.1 资料介绍 |
4.2.2 模式设置 |
4.2.3 试验设计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质量控制及偏差订正效果 |
4.3.2 初始场改进 |
4.3.3 物理量预报场改进 |
4.3.4 降水预报的改进 |
4.3.5 TS评分 |
4.4 小结 |
第五章 偏东型西南低涡同化试验 |
5.1 暴雨过程介绍 |
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1 初始场改进 |
5.2.2 物理量预报场改进 |
5.2.3 降水预报的改进 |
5.2.4 TS评分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讨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7)高原天气研究若干进展——基于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高原天气系统研究 |
2 高原天气系统对周边地区暴雨影响研究 |
3 西南涡加密观测资料的应用研究 |
4 结论 |
(8)西南涡及其暴雨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研究现状 |
2 最新研究进展 |
2.1 TRMM资料揭示的西南涡强降水结构 |
2.2 应用AIRS资料诊断西南涡暴雨 |
2.3 西南涡持续暴雨的GPS大气水汽总量特征 |
2.4 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在西南涡暴雨中的应用 |
2.5 应用拉格朗日方法研究孟加拉湾水汽对四川盆地暴雨的影响 |
2.6 WRF模式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西南涡模拟的影响 |
2.7 复杂地形影响西南涡过程的数值试验 |
2.8 近61年西南涡的统计特征与异常发展的流型 |
3 存在的问题 |
4 新的研究方向展望 |
(9)基于西南涡加密探空资料同化的一次奇异路径耦合低涡大暴雨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个例简介与试验方案设计 |
2.1 降水实况和天气背景 |
2.2 模式物理过程、同化方案设计 |
3 降水分布及低涡路径分析 |
4 不同同化试验初始场分布特征 |
5 同化试验西南涡结构演变及其影响 |
6 结论与讨论 |
(10)一次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西南低涡活动的气候特征 |
1.2.2 西南低涡的结构特征 |
1.2.3 西南低涡活动的机制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诊断分析方法 |
第三章 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天气诊断分析 |
3.1 西南低涡的天气过程分析 |
3.1.1 西南低涡暴雨发生发展的环流背景 |
3.1.2 中尺度云团发展特征 |
3.1.3 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及降水概况 |
3.1.4 700hPa西南低涡的移动路径及强度变化 |
3.2 湿位涡诊断分析 |
3.2.1 湿正压项 |
3.2.2 湿斜压项 |
3.3 螺旋度诊断分析 |
3.3.1 z-螺旋度分析 |
3.3.2 相对螺旋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种边界层方案对西南低涡及降水模拟的影响 |
4.1 数值试验方案设置 |
4.2 西南低涡及降水的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2.1 西南低涡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 |
4.2.2 降水的模拟结果分析 |
4.3 西南低涡相关物理量场模拟结果分析 |
4.3.1 位势高度场与风场 |
4.3.2 相对涡度场 |
4.3.3 垂直速度与假相当位温 |
4.4 边界层结构的模拟结果分析 |
4.4.1 边界层高度 |
4.4.2 边界层垂直结构 |
4.4.3 地表热量输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形和加热作用对西南低涡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数值模拟试验方案设计 |
5.2 参照试验结果分析 |
5.2.1 对降水的模拟 |
5.2.2 对风场与涡度场的模拟 |
5.3 地形作用对西南低涡暴雨的影响 |
5.3.1 秦岭大巴山地形对低涡暴雨的影响 |
5.3.2 武陵大娄山地形对低涡暴雨的影响 |
5.4 凝结潜热与地表热通量对西南低涡暴雨的影响 |
5.4.1 凝结潜热对西南低涡暴雨的影响 |
5.4.2 地表热通量对西南低涡暴雨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简介 |
致谢 |
四、西南低涡东移过程几个实例的数值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有关新进展[J]. 李跃清. 高原气象, 2021
- [2]高原涡及西南涡对青藏高原东部一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D]. 刘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2000年以来西南低涡的研究进展[J]. 刘海文,毛江南,杨朝虹. 大气科学学报, 2021(03)
- [4]中国暴雨的科学与预报:改革开放40年研究成果[J]. 罗亚丽,孙继松,李英,夏茹娣,杜宇,杨帅,张元春,陈静,代刊,沈学顺,陈昊明,周菲凡,刘屹岷,傅慎明,吴梦雯,肖天贵,陈杨瑞雪,黎慧琦,李明鑫. 气象学报, 2020(03)
- [5]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在四川盆地形成降水的特征分析[D]. 韩林君.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6]FY-3C微波湿度计资料在西南涡降水预报中的同化研究[D]. 范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7]高原天气研究若干进展——基于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相关研究[J]. 何光碧.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9(01)
- [8]西南涡及其暴雨研究新进展[J]. 李国平,陈佳. 暴雨灾害, 2018(04)
- [9]基于西南涡加密探空资料同化的一次奇异路径耦合低涡大暴雨数值模拟研究[J]. 高笃鸣,李跃清,程晓龙. 气象学报, 2018(03)
- [10]一次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 吴秋月.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