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盐溶液温度对复苏强碱阴树脂效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黄佳松[1](2018)在《氧化锌烟气脱硫产物中氟和氯去除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铅锌冶炼产生大量的含硫烟气,氧化锌烟气脱硫工艺是一种适用于锌冶炼行业的资源回收法脱硫技术,其中脱硫产物中氟和氯去除是该工艺实现资源回收的关键步骤。本课题选择了离子交换法和氧化铅法去除氟和氯,通过对树脂进行转型以及改性,考察离子交换法脱除氟和氯的工艺特性,同时对工业氧化铅脱除氟和氯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对氯的去除效果进行了考察,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通过对多种转型剂进行比较,发现稀硫酸作为717树脂的转型剂的效果较好。转型的最佳条件是:液固比为1:1,4%的硫酸浸泡4次,每次4小时。根据静态吸附速率曲线,利用缩核模型处理数据,发现颗粒扩散是该吸附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树脂吸附溶液中的Cl-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树脂的饱和吸附量随着溶液中Cl-浓度的增大而变大,趋势逐渐变缓。溶液的温度和Zn2+含量对吸附量和速率基本没有影响,pH为中性时吸附量最大,溶液中Cl-浓度对吸附速率有较大影响。(2)实验条件下,考察多种因素对再生效果的影响,其中温度和Zn2+含量对再生效果影响有限。解析液中Cl-含量越高,再生效果越差,稀硫酸浓度为6%时,再生的效果基本达到最好,解析量达到5.5 mg/ml。树脂多次使用后达到使用寿命,吸附总量达到5.28 mmol/g。通过对比树脂使用前后的红外谱图可知,树脂的骨架未发生化学反应,说明吸附的机理是Cl-与—N+(CH3)3之间的静电引力作用。(3)动态过程的实验确定了穿透曲线和动态解析曲线,溶液在流速为6ml/min流过树脂柱时,树脂的饱和吸附量为34.12mg/g。根据解析曲线,解析液中Cl-含量为6.32 mg/ml,解析效率为94.6%。(4)用硝酸铝溶液改性后的D001树脂吸附F-的效果有较大提高,在实验条件下,得到了改性的最佳条件:液固比1:10,浓度为0.6 mol/L的改性溶液混合搅拌2小时。树脂对F-的吸附量大约为2.6 mg/g,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5)考察了利用工业氧化铅脱除氯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氯的去除效率可以达到45%,单位质量的含铅废料的除氯量可以达到5.05mg/g。
贺小伟[2](2014)在《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硫酸厂脱盐水制水工艺优化》文中指出金堆城硫酸厂脱盐水制水系统有2条生产线,总处理规模(制备脱盐水)设计为80m3/h,实际运行最大为70m3/h。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设备运转率低、混床使用周期短、再生频繁、药品使用量大、运行成本高、在线监测滞后、加药时间难确定等情况,导致脱盐水水质下降,合格率降低及制水量下降。脱盐水负责为两套配气制酸系统的废热锅炉及余热发电装置提供所需的合格脱盐水,严重影响余热锅炉及余热发电装置的正常、安全运行,甚至引起锅炉爆管、硫酸系统被迫停车,导致硫酸厂生产成本增加,另外,也严重影响冶炼烟气消化处理。所以进行脱盐水技改优化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为解决以上问题,主要进行预处理阶段的混凝试验,活性炭优选试验,RO膜更换,增加阴、阳离子交换床等措施,从而确定了脱盐技改方案。主要有:1.选用聚氯化铝为混凝剂,并且投加点该到水泵前,利用水泵叶轮增强混凝效果和混凝时间;2.更换吸附量更大的河南巩义果壳活性炭;3.更换RO膜,以及清洗膜的方式;4.增加直径为DN2200的阳离子交换床和阴离子交换床;5.增加在线监测的设备。通过技改后脱盐系统的运行结果看,技改优化了制水工艺,使混床制水运行周期从3天增加到21天,反渗透运行从28天增加到210天,保证了脱盐水的水质和水量。打通工艺环节,把两条脱盐水制水系统统一协调,并将中间水泵由各自独立改为互为备用,有机搭配,有效的降低了设备事故发生,保证了制水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也降低了制水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了二氧化硫的吸收和余热锅炉的发电,产生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彦春[3](2011)在《四丁基氢氧化铵及其草酸盐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丁基氢氧化铵和四丁基草酸钱都是一种多用途的化学品,常用作表面活性剂、相转移催化剂、电子工业的清洗试剂、极谱分析试剂等。本文采用凝胶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与四丁基溴化铵进行离子交换的方式制取四丁基氢氧化铵,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酸碱中和的方法合成了四丁基草酸铵。分别考察了反应方式,反应温度,四丁基溴化铵浓度,四丁基溴化铵滴加速度,再生液NaOH浓度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确立了最佳工艺路线,使得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是一种绿色低碳环保经济的生产工艺。主要实验内容如下:首先对比了由季铵盐制取季铵碱的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确立了离子交换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强碱性凝胶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和交换效果等,确立了采用树脂的类型。然后采用凝胶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与四丁基溴化铵溶液进行离子交换制取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用NaOH溶液再生树脂,并考察了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并用釜式交换和柱式交换两种工艺对离子交换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釜式交换法制成的四丁基氢氧化钱溶液的浓度达不到试剂级对浓度(>10%)的要求。柱式交换的研究表明:四丁基溴化铵的浓度为27.0%,温度为15℃,再生液NaOH浓度为5.0%,交换柱内离子交换树脂的高径比为15时,交换度大于86.0%,产品(C4H9)4NOH溶液浓度可大于10.0%。柱式交换方法简单,离子交换树脂可再生。离子交换法制取四丁基氢氧化铵使得成本大幅度降低,产品质量可满足要求,是一种绿色低碳环保经济的生产工艺。最后用制成的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合成了四丁基草酸铵。实验结果表明,草酸溶液浓度为10.0%,四丁基氢氧化铵浓度为10.0%,温度在30℃时,得到的四丁基草酸铵产品质量最佳。
蔡艳[4](2010)在《离子交换树脂在废水处理中的综合应用》文中提出离子交换树脂在水的软化、脱盐、环境修复、废水治理、冶金、色谱分析、生物分离、以及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离子交换树脂受污染问题及大量报废树脂产生固体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离子交换树脂水处理工艺中的棘手问题。本论文首先探究了铁污染和有机物污染树脂的复苏工艺技术,以延长树脂使用寿命;并综合利用报废树脂,开发具有光催化性能优异、成本低廉、可循环使用的ZnS/活性炭和CdS/树脂复合材料,变废为宝,也为固载型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正交设计法,利用方差分析和优化技术探索复苏剂成分对电镀废水处理系统中铁污染树脂复苏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复苏剂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对铁污染程度较轻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采用盐酸复苏法是可行的,而对铁污染程度较重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需要采用亚硫酸钠还原复苏法。此外,还通过比较四种复苏剂对有机物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复苏效果,得出复苏有机物污染树脂的最佳配方。两种树脂经过复苏后,树脂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工作交换容量也大幅度提高,且复苏成本较低。2.利用废弃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原料合成ZnS/活性炭(AC)复合材料,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并考察了升温速度、碳化温度及含锌量等工艺因素对ZnS/AC得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TG、XPS、氮气吸附等方法对其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当升温速率为3℃/min、碳化温度为500℃、ZnCl2浸渍比为1.5的条件下制备的ZnS/活性炭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在本实验条件下,对Cu2+,Pb2+和Ni+离子均实现了98%以上的吸附率,且对甲基橙的光降解率达到48.0%。3.首次利用废弃大孔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模板,采用离子交换法原位合成CdS/树脂复合材料和CdS微纳米棒,并考察了产物形貌随反应时间的变化。以甲基橙作为目标染料,考察了产物形貌、染料初始浓度、pH值、光照条件等因素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反应时间8h时对应的CdS/树脂复合材料催化效果最佳,在氙灯和太阳光条件下降解率均达到99%以上,且循环利用实验表明制备的CdS/树脂复合材料是一种能持续保持高催化活性的复合催化剂。
李秀玲[5](2008)在《树脂法综合回收铁氰化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解吸综合回收提金尾液中的氰化物和有价金属是一种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良好技术。本文主要针对该技术中铁氰化物的综合回收进行系统研究,有效解决树脂中毒问题,为完善现有工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对选用的几种树脂的吸附性能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选取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吸附、解吸过程研究。结果表明,201×7树脂对铁氰络合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吸附解吸过程主要为液膜扩散控制;树脂对Fe(CN)64-和Fe(CN)63-的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3.308×10-3s-1、5.498×10-3s-1;吸附热力学参数分别为△Ho>0,△Go<0,△So>0;选择2%水合肼和100g/L氯化钠为解吸剂,Fe(CN)63-的解吸速率为8.88×10-4 s-1,解吸表观活化能为0.625 kJ·mol-1。其次研究了尾液中Cu(CN)43-、Zn(CN)42-和Fe(CN)63-等金属离子对树脂解吸过程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树脂中毒的根本原因在于铁的存在,溶液中共存的金属铜、锌,与铁氰化物相互作用,生成沉淀物质,引起树脂吸附容量的降低。通过吸附速率和吸附选择性实验得到201×7树脂对各种离子选择性能力次序为:Zn(CN)42->Fe(CN)63->Cu(CN)43->CN-。探索出一种可行的回收铁氰化物的还原解吸工艺,即在硫酸—氨水解吸之前,采用水合肼和氯化钠混合溶液可有效解吸铁氰化物,从而解决了树脂法处理提金尾液过程中酸洗后树脂中毒的问题。确定了201×7树脂综合回收铁氰化物的静态工艺参数,设计了动态循环工艺流程并与现有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还原解吸工艺流程明显提高了树脂的循环利用率。
石玲玲[6](2007)在《大孔树脂对灰黄霉素提取液中色素的吸附脱色》文中认为灰黄霉素提取液中色素的脱除效果直接影响所得产品质量。目前工业上采用的活性炭提取液脱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活性炭中难免夹带有灰黄霉素,废弃活性炭的堆积与处置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探索采用大孔树脂处理灰黄霉素提取液工艺条件,为工业生产的设计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探索实验,筛选出用于脱除灰黄霉素提取液色素的适宜大孔树脂;通过静态、动态吸附—解吸实验,确定大孔树脂脱色适宜操作条件;考察树脂的再生稳定性;测定吸附等温线;对分别采用活性炭和大孔树脂脱色处理后得到灰黄霉素样品的技术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比。树脂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T对灰黄霉素提取液的脱色效果较好;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D301T型大孔树脂脱色的适宜操作条件为:当提取液处理量为50mL时,树脂适宜添加量为3g;吸附平衡时间为20min;适宜操作温度为35℃; pH范围为5.0~6.0。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为优惠吸附。静态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对吸附色素后的D301T树脂以1.0mol/L NaOH为解吸剂,解吸效果较好。D301T大孔树脂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液处理量为900 mL时,提取液适宜流速为3ml/min。再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0mol/L NaOH溶液解吸时的适宜流速为4ml/min、再生剂用量范围为220~350mL。循环再生试验结果表明,D301T树脂可重复吸附—解吸6次,在6次吸附—解吸试验中对提取液的脱色率较稳定,灰黄霉素收率改变不大。对脱色处理后灰黄霉素提取液结晶样品进行TEM表征,并测定其白度、纯度等指标。结果表明,经D301T型大孔树脂处理的灰黄霉素微粒大部分为球形或近球形微粒,粒径在5微米以下的颗粒占95%,粒度分布比较均匀,其技术性能指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灰黄霉素标准。白度及样品纯度均高于经活性炭脱色处理所得样品。
钟玉鸣[7](2007)在《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阳极氧化槽液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阳极氧化槽液的处理与回收,离子交换作为一种有效的物理化学分离方法,具有优越的分离选择性和成熟的运行经验,操作方便,效果明显。实验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阳极氧化槽液,并对该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树脂选型确定采用强碱离子交换树脂SA20;静态实验中,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分别考察了预处理、反应时间、树脂用量、温度、铝离子含量等对离子交换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树脂对氧化槽液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0分钟,该吸附交换过程为自发过程,温度对树脂交换效率影响不明显,铝离子的影响主要是抑制吸附和交换的进行。在动态实验中,考察了流速、总硫酸与游离硫酸、pH值、铝离子浓度等对交换过程的影响。流速低时,处理效果较好,流速加快,穿透点提前;流出溶液pH、TDS值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总硫酸与游离硫酸的变化趋势相关;铝离子含量加倍时,穿透时间提前。回收实验经过,水洗脱、氢氧化钠溶液再生等步骤。洗脱可用自来水进行预再生,可达到清洗与提高硫酸根的回收效率的目的。在再生阶段,适宜洗脱条件为:以1mol/L NaOH溶液为再生剂,流速为1.0L/min,温度为20-35℃。树脂的转型、再生的时间都对回收效率有影响。以游离硫酸为代表物研究硫酸根在SA20树脂上的交换行为。分别应用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Freundlich模型对等温平衡吸附数据进行拟合,结果发现Langmuir-Freundlich模型能更准确反映该吸附交换过程。以三参数力程描述该吸附交换过程,从理论上可以证明该吸附交换过程是自发进行,硫酸根在SA20树脂上的静态吸附显示了良好的动力学特征。对动态吸附交换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特征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过程。进一步研究测定交换率(F)与时间(t)的关系,若按[1-3(1-F)2╱3+2(1-F)]-t画图,线性相关最好,说明该过程为颗粒扩散控制。最后,论文还对穿透曲线、生产管理、组合、再生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武福平[8](2006)在《受严重污染的强碱阴树脂复苏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在探讨阴树脂受有机物污染机理的基础上,对其复苏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影响阴树脂复苏效果的主要因素——树脂的溶胀性及复苏液的酸碱性,并对所受污染的阴树脂确定了最佳复苏液的配比;同时针对铁污染确定了最佳复苏液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复苏取得较好的效果,使阴树脂交换能力大部分得到恢复.
李双妹,韩红梅[9](2006)在《含磷废水处理的几种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目前国内处理含磷废水的主要方法,包括沉淀法、混凝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生物法,及其各种处理方法的工艺条件和处理效果.
戴志锋[10](2005)在《高纯碳酸锂制备过程中氢化反应的优化与除钙镁的研究》文中提出Li2CO3作为制备其它锂盐的主要原料,是一种重要的基础锂盐。早期,Li2CO3主要应用在炼铝业、玻璃业和陶瓷业中。近年来,高纯度的Li2CO3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不仅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电解质原料,还用于表面弹性波元件材料的钽酸锂(TL)、铌酸锂(NL)单晶。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Li2CO3的性质,Li2CO3的应用领域以及生产技术,高纯Li2CO3的制备。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了氢化反应过程及机理,CO2气体的流量对氢化反应的影响,及CO2气体的流量的控制。并对得到的氢化液利用PUROLITE S-940树脂除Ca2+、Mg2+杂质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探讨,同时制得高纯Li2CO3样品。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 1.Li2CO3的氢化反应为准一级反应,其控速步骤是CO2气体的溶解和Li2CO3固体的传质过程。 2.CO2气体的流量对氢化反应速率、氢化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氢化温度在20℃,氢化反应时间在90min时,CO2气体的单位时间流量控制在2.667 L·min-1时能使氢化反应的速率达到最大,氢化的效率最高。 3.在用PUROLITE S-940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氢化液除Ca2+、Mg2+杂质时,测得在动态法进行离子交换时最大工作交换容量为23.363g Ca·L-1树脂,而静态法测得的最大工作交换容量为21.387g Ca·L-1树脂。 4.氢化液中Ca2+、Mg2+的浓度以及流经离子交换柱时的流速,是影响树脂工作交换容量的重要因素。实验测得氢化液中Ca2+、Mg2+的浓度在25.1796mg·L-1和16.8764 mg·L-1左右时,流速控制在15BV·h-1左右时,交换速率和交换容量均达到最大。 5.PUROLITE S-940树脂的再生采用动态顺流方式再生,能够使树脂快速而有效的恢复其性能。 6.将除去Ca2+、Mg2+及B的LiHCO3溶液经加热蒸发沉淀后,得到Li2CO3产品。经检测Li2CO3产品中杂质含量符合高纯Li2CO3国家标准GB10576-89的要求,主含量在99.9%以上。
二、食盐溶液温度对复苏强碱阴树脂效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盐溶液温度对复苏强碱阴树脂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氧化锌烟气脱硫产物中氟和氯去除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氟、氯的性质及在电积过程中的危害 |
1.3 硫酸锌电解液中氟、氯的脱除方法 |
1.3.1 氯化铜法除氯 |
1.3.2 氯氧化铋法除氯 |
1.3.3 氯化银法除氯 |
1.3.4 钙、镁盐除氟 |
1.3.5 絮凝沉淀法 |
1.3.6 蒸馏法 |
1.3.7 萃取法 |
1.3.8 离子交换法 |
1.4 离子交换技术 |
1.4.1 离子交换技术的现状 |
1.4.2 离子交换技术的分离原理及过程 |
1.4.3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分类及性质 |
1.4.4 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的因素以及防治措施 |
1.5 工业氧化铅去除硫酸锌溶液中的氟和氯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前言 |
2.2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
2.3.1 实验装置 |
2.3.2 莫尔法滴定氯离子浓度 |
2.3.3 EDTA络合法滴定锌离子浓度 |
2.3.4 离子色谱法测定氟离子浓度 |
第三章 离子交换法去除硫酸锌溶液中Cl~-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离子交换法原料的选择 |
3.2.1 树脂的预处理 |
3.2.2 三种树脂的静态吸附量 |
3.2.3 三种树脂的再生 |
3.3 717树脂的转型 |
3.3.1 树脂转型的理论分析 |
3.3.2 转型方法 |
3.3.3 转型液的确定 |
3.3.4 转型时间对转型效果的影响 |
3.3.5 转型次数对转型效果的影响 |
3.4 离子交换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
3.5 离子交换过程的等温吸附曲线 |
3.6 环境条件对树脂吸附量的影响 |
3.6.1 温度对树脂交换平衡时吸附量的影响 |
3.6.2 pH对树脂交换平衡时吸附量的影响 |
3.6.3 溶液中Zn~(2+)浓度对树脂交换平衡时吸附量的影响 |
3.7 离子交换树脂饱和吸附量的研究 |
3.8 离子交换法吸附Cl~-速率的研究 |
3.8.1 溶液的pH对树脂吸附速率的影响 |
3.8.2 溶液的温度对树脂吸附速率的影响 |
3.8.3 溶液中Zn~(2+)浓度对树脂吸附速率的影响 |
3.8.4 溶液中Cl~浓度对树脂吸附速率的影响 |
3.9 717树脂吸附Cl~-的穿透曲线 |
3.10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Cl~-前后的红外表征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和使用寿命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树脂的再生 |
4.2.1 静态解析速率曲线 |
4.2.2 解析液中Cl~-浓度对解析效率的影响 |
4.2.3 解析液的温度对解析效果的影响 |
4.2.4 解析液中Zn~(2+)的含量对解析效果的影响 |
4.2.5 解析液的质量浓度对解析效果的影响 |
4.3 717树脂的动态解析曲线 |
4.4 离子交换树脂使用寿命的研究 |
4.5 树脂再生前后的红外表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氟离子的去除及工业氧化铅除氯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去除氟离子过程树脂的选择 |
5.2.1 717树脂的预处理和转型 |
5.2.2 D001树脂的预处理和改性 |
5.2.3 两种树脂的静态吸附量 |
5.3 D001树脂的改性 |
5.4 D001树脂去除F~-的研究 |
5.4.1 静态吸附速率曲线 |
5.4.2 硝酸铝浓度对树脂改性效果的影响 |
5.4.3 改性时间对树脂改性效果的影响 |
5.5 利用工业氧化铅去除Cl~-的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附件 |
(2)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硫酸厂脱盐水制水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水脱盐技术原理、发展和应用 |
1.1.1 蒸馏法脱盐技术 |
1.1.2 离子交换除盐技术 |
1.1.3 电渗析除盐技术 |
1.1.4 反渗透除盐技术 |
1.1.5 电吸附除盐技术 |
1.2 除盐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展望 |
2. 项目研究背景及技术方案 |
2.1 硫酸厂简介 |
2.1.1 硫酸厂工艺流程简介 |
2.2 硫酸厂脱盐水制水工艺现状 |
2.2.1 系统处理规模 |
2.2.2 脱盐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 |
2.3 现工艺存在问题 |
2.4 立项依据及项目实施的意义 |
2.5 研究目的及必要性 |
2.6 研究主要内容及目标 |
2.6.1 研究内容 |
2.6.2 研究目标 |
2.7 研究技术路线 |
2.8 脱盐工艺问题的分析 |
2.8.1 原水水质波动问题 |
2.8.2 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 |
2.8.3 离子交换混床 |
2.9 关键措施 |
3. 项目试验研究 |
3.1 影响脱盐水水质的因素 |
3.1.1 有机物的影响 |
3.2 有机分子量的测定 |
3.3 原水预处理实验研究 |
3.3.1 处理指标 |
3.4 试验设备、仪器 |
3.5 试验方法 |
3.5.1 高锰酸钾法 |
3.5.2 混凝实验 |
3.5.3 混凝剂优选 |
3.5.4 活性炭选择 |
3.5.5 药剂投加量确定 |
3.5.6 原水预处理系统技改方案 |
4. 脱盐水处理系统技术改造方案 |
4.1 水质监测与分析 |
4.2 脱盐水系统技改措施 |
4.2.1 无顶压逆流再生阳离子交换器设计 |
4.2.2 无顶压逆流再生阴离子交换器设计 |
4.3 设备选型与系统配置 |
4.4 树脂再生工艺优化 |
4.4.1 采用硫酸再生技术要点 |
4.4.2 采用硫酸再生实际操作方法 |
4.4.3 采用硫酸再生技术特点 |
4.5 技改制定的工艺技术标准和工艺操作规程 |
4.5.1 RO 系统的监测分析与优化 |
4.6 设备的安装 |
5. 技改效果分析 |
5.1 技改成果 |
5.1.1 反渗透加药 |
5.1.2 预处理加药 |
5.1.3 项目优化技改 |
5.1.4 技改效果 |
5.1.5 技改前后的数据对比 |
5.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
5.2.1 经济效益 |
5.2.2 社会效益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四丁基氢氧化铵及其草酸盐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表面活性剂 |
1.1.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
1.2 相转移催化剂 |
1.2.1 相转移催化剂的相转移催化机理 |
1.2.2 PTC的种类 |
1.2.3 PTC的应用 |
1.2.4 PTC的发展方向 |
1.3 相转移催化的实际应用 |
1.3.1 作为催化剂 |
1.3.2 不用碱的取代反应 |
1.3.3 有碱存在时的反应 |
1.4 四丁基溴化铵及其用途 |
1.4.1 浮选分离铋 |
1.4.2 浮选分离钯 |
1.4.3 萃取分离铅 |
1.5 四丁基氢氧化铵的合成 |
1.5.1 四丁基碘化铵与湿氧化银反应的合成方法 |
1.5.2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与四丁基溴化铵的离子交换法 |
1.5.3 氢氧化钾法 |
1.5.4 电解法 |
1.5.5 有机酸四丁基铵盐水溶液电流分解法 |
1.5.6 离子膜法 |
1.5.7 其他制备方法 |
1.6 四丁基氢氧化铵的应用 |
1.6.1 基础有机化学试剂 |
1.6.2 相转移催化剂 |
1.6.3 分子筛模板剂 |
1.6.4 表面活性剂 |
1.6.5 分析领域 |
1.6.6 应用于电子工业 |
1.6.7 其他领域 |
1.7 四丁基钱草酸盐的合成 |
1.8 四丁基铵草酸盐的分析测定 |
1.8.1 萃取滴定法 |
1.8.2 双相滴定法 |
1.8.3 典型的电势滴定法 |
1.8.4 β修正光度法 |
1.8.5 气相色谱法 |
1.8.6 分光光度法 |
1.8.7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凝胶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 |
2.3 四丁基氢氧化铵的制备 |
2.3.1 实验原理 |
2.3.2 实验方法 |
2.3.3 分析方法 |
2.3.4 树脂的再生处理方法 |
2.4 四丁基草酸钱的制备 |
第三章 离子交换树脂的筛选及使用条件优化 |
3.1 交换容量 |
3.2 树脂含水量的测定 |
3.3 树脂交换容量的测定 |
3.4 湿视密度 |
3.5 湿视密度的测定 |
3.6 树脂类型的选择 |
3.7 树脂粒径的选择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丁基氢氧化铵的制备 |
4.1 正交实验设计 |
4.2 正交实验结果 |
4.3 交换方式影响 |
4.3.1 釜式交换 |
4.3.2 柱式交换 |
4.3.3 实验结果 |
4.4 四丁基溴化铵质量分数的影响 |
4.5 温度的影响 |
4.6 滴加速度的影响 |
4.7 交换柱高径比的影响 |
4.8 再生液NaOH浓度的影响 |
4.9 表征与分析 |
4.9.1 红外光谱分析 |
4.9.2 质谱分析 |
4.9.3 核磁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丁基草酸铵的制备 |
5.1 四丁基草酸铵的制备 |
5.2 四丁基氢氧化铵浓度对四丁基草酸铵产率的影响 |
5.3 反应温度对四丁基草酸铵产率的影响 |
5.4 四丁基草酸钱的红外分析 |
5.5 四丁基草酸铵的质谱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离子交换树脂在废水处理中的综合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现状 |
1.2 离子交换树脂概述 |
1.2.1 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结构 |
1.2.2 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结构 |
1.2.3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
1.3 离子交换基本原理 |
1.3.1 离子交换平衡 |
1.3.2 选择性顺序 |
1.3.3 离子交换反应 |
1.4 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 |
1.4.1 离子交换树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2 离子交换树脂型催化剂 |
1.4.3 离子交换树脂基活性炭 |
1.5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和复苏 |
1.5.1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
1.5.2 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和复苏 |
1.6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案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离子交换树脂的复苏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铁污染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复苏 |
2.2.3 铁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复苏 |
2.2.4 有机物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复苏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铁污染阳树脂的盐酸复苏法结果分析 |
2.3.2 铁污染阴树脂的还原复苏法结果分析 |
2.3.3 铁污染复苏机理 |
2.3.4 有机物污染阴树脂的复苏研究结果分析 |
2.3.5 离子交换树脂复苏前后技术指标对照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离子交换树脂基ZnS/活性炭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ZnS/AC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3.2.3 ZnS/AC复合材料收率的测定 |
3.2.4 乙醇吸附量的测定 |
3.2.5 重金属离子吸附量的测定 |
3.2.6 光降解有机染料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含Zn~(2+)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热重分析 |
3.3.2 制备条件对ZnS/AC复合材料收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3 ZnS/A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3.3.4 ZnS/AC复合材料的形貌 |
3.3.5 BET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 |
3.3.6 ZnS/AC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
3.3.7 ZnS/AC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光降解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CdS/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CdS/树脂复合催化剂的合成和表征 |
4.2.3 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形貌 |
4.3.2 CdS/树脂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物相分析 |
4.3.3 CdS/树脂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 |
4.3.4 CdS/树脂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质研究 |
4.3.5 光降解有机染料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树脂法综合回收铁氰化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酸化法回收氰化物技术及其局限性 |
1.2.1 酸化法原理 |
1.2.2 酸化工艺简介 |
1.2.3 酸化法的局限性 |
1.3 离子交换树脂技术 |
1.3.1 树脂与活性炭技术比较 |
1.3.2 离子交换树脂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应用 |
1.3.3 离子交换树脂在氰化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应用 |
1.4 树脂上负附载氰化物的解吸方法 |
1.4.1 碱洗脱法 |
1.4.2 酸性硫脲解吸法 |
1.4.3 锌氰络合物解吸法 |
1.4.4 硫酸酸化解吸 |
1.4.5 高浓度NaCl溶液解吸法 |
1.4.6 其它方法 |
1.5 树脂"铁中毒"问题分析与处理 |
1.5.1 污染原因分析 |
1.5.2 污染鉴别方法 |
1.5.3 复苏处理方法 |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6.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6.2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关键问题 |
2 实验程序 |
2.1 实验主要试剂及原料 |
2.2 实验装置 |
2.3 实验研究方法 |
2.4 分析方法 |
2.4.1 总氰 |
2.4.2 金属离子 |
2.5 计算方法 |
3 铁氰化物的吸附理论研究 |
3.1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 |
3.2 吸附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
3.3 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
3.3.1 控制步骤的确定和吸附速率常数的测定 |
3.3.2 离子交换平衡等温线 |
3.3.3 吸附选择性 |
3.4 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研究 |
3.5 小结 |
4 201×7树脂上铁氰化物的解吸基础研究 |
4.1 解吸剂的选择 |
4.1.1 两种铁氰络合离子的解吸 |
4.1.2 还原解吸剂的确定 |
4.2 解吸过程的基础理论研究 |
4.2.1 解吸速率常数的测定 |
4.2.2 表观活化能的测定 |
4.3 小结 |
5 尾液处理工艺中共存离子的影响 |
5.1 不同金属氰化物对树脂中毒的影响 |
5.2 共存离子对铁氰化物的吸附过程的影响 |
5.2.1 树脂对共存离子的饱和吸附容量的测定 |
5.2.2 吸附速率的影响 |
5.2.3 吸附选择性的测定 |
5.3 共存离子对树脂上铁氰化物的解吸过程的影响 |
5.3.1 硫酸—氨水解吸后树脂上铁的解吸 |
5.3.2 解吸过程中共存离子的影响 |
5.4 小结 |
6 201×7树脂综合处理尾液中铁氰化物的工艺研究 |
6.1 201×7树处理铁氰化物的静态工艺研究 |
6.1.1 吸附过程工艺参数的确定 |
6.1.2 解吸过程工艺参数的确定 |
6.2 树脂再生循环实验 |
6.2.1 原液静态整体工艺 |
6.2.2 树脂"吸附—第一步还原解吸"循环 |
6.2.3 工艺比较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大孔树脂对灰黄霉素提取液中色素的吸附脱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灰黄霉素 |
1.1.1 灰黄霉素的理化性质 |
1.1.2 灰黄霉素的抗菌作用和应用 |
1.1.3 灰黄霉素制备中存在的问题 |
1.1.4 灰黄霉素微粒制备 |
1.2 大孔吸附树脂 |
1.2.1 大孔吸附树脂定义 |
1.2.2 大孔吸附树脂的组成 |
1.2.3 大孔吸附树脂的理化性质 |
1.2.4 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离原理 |
1.2.5 大孔吸附树脂的类型 |
1.2.6 影响大孔树脂吸附率因素 |
1.3 离子交换法的理论基础 |
1.3.1 离子交换技术的发展 |
1.3.2 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原理 |
1.3.3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
1.3.4 离子交换过程步骤 |
1.3.5 影响树脂吸附效率的因素 |
1.3.6 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 |
1.4 树脂的再生工艺及原理 |
1.4.1 再生剂的用量对树脂交换容量和再生率的影响 |
1.4.2 再生液的浓度对再生率的影响 |
1.4.3 再生液温度对再生率的影响 |
1.4.4 再生液流速对再生率的影响 |
1.5 吸附脱色的 |
1.5.1 吸附类型基本原理 |
1.5.2 吸附模型原理 |
1.6 选题依据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预实验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研究思路 |
2.2.1 树脂法脱色实验 |
2.2.2 灰黄霉素样品对比 |
2.3 紫外与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 |
2.4 实验方法 |
2.4.1 色素制备 |
2.4.2 静态实验 |
2.4.3 动态实验 |
2.4.4 计算方法 |
2.4.5 树脂的预处理 |
2.4.6 灰黄霉素微粒结晶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灰黄霉素吸收波长的确定 |
2.5.2 灰黄霉素标准曲线绘制 |
2.5.3 灰黄霉素含量测定 |
2.5.4 提取液中色素吸收波长的确定 |
2.5.5 色素标准曲线制作 |
2.5.6 色素含量测定 |
2.5.7 灰黄霉素菌丝体浸泡次数确定 |
2.6 小结 |
第三章提取液大孔树脂脱色静态吸附-解吸实验 |
3.1 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
3.1.1 提取液中灰黄霉素及色素含量测定 |
3.1.2 树脂筛选 |
3.1.3 吸附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 静态解吸实验及结果讨论 |
3.3 吸附-解吸-再生稳定性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301T 树脂动态吸附—解吸实验 |
4.1 动态吸附实验及结果讨论 |
4.1.1 流速对动态吸附效果的影响 |
4.1.2 温度对动态吸附效果的影响 |
4.1.3 吸附过程的流出曲线 |
4.2 动态解吸实验及结果讨论 |
4.2.1 解吸剂浓度的确定 |
4.2.2 解吸剂流速的选择 |
4.3 稳定性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灰黄霉素提取液活性炭吸附脱色工艺实验 |
5.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1.1 实验仪器 |
5.1.2 实验试剂 |
5.2 研究思路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静态实验结果分析 |
5.3.2 正交实验及方差分析 |
5.4 动态实验结果分析 |
5.4.1 最佳流速确定 |
5.4.2 泄漏曲线的考察 |
5.5 灰黄霉素微粒结晶 |
5.6 小结 |
第六章 灰黄霉素样品技术性能指标比较 |
6.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1.1 实验仪器 |
6.1.2 实验试剂 |
6.2 实验方法 |
6.2.1 鉴别试验 |
6.2.2 含量测定 |
6.2.3 干燥失重测定 |
6.2.4 炽灼残渣测定 |
6.2.5 熔点测定 |
6.2.6 粒度测定 |
6.2.7 白度测定 |
6.3 实验结果分析 |
6.3.1 脱色率及灰黄霉素收率 |
6.3.2 灰黄霉素样品技术指标对比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阳极氧化槽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1.1 铝与铝合金 |
1.1.2 铝阳极氧化工艺 |
1.2 铝阳极氧化与硫酸的回收 |
1.2.1 阳极氧化的沿革与发展 |
1.2.2 槽液的回收 |
1.3 离子交换树脂 |
1.3.1 离子交换树脂分类 |
1.3.2 离子交换树脂原理 |
1.3.3 树脂特性对回收工艺的影响 |
1.3.4 操作因素对回收工艺的影响 |
1.3.5 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 |
1.4 铝阳极氧化工艺硫酸根回收的意义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工作 |
第二章.树脂处理电解槽液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试剂与原料 |
2.3 树脂主要性能 |
2.3.1 三菱DIAION SA20(Ⅱ型)树脂 |
2.3.2 D301大孔弱碱性苯乙烯树脂 |
2.4 实验与分析 |
2.4.1 树脂的预处理 |
2.4.2 树脂特性测定 |
2.4.3 树脂的静态吸附硫酸实验 |
2.4.4 树脂的静态吸附废槽液实验 |
2.4.5 动态实验 |
2.3.6 分析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树脂的吸附性能的对比 |
2.5.2 树脂处理槽液的效果 |
2.5.3 影响静态实验的因素 |
2.5.4 动态实验的影响因素 |
2.5.5 硫酸的回收与树脂的再生 |
2.5.6 稳定性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子交换过程静态吸附的研究 |
3.1 引言 |
3.1.1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特性 |
3.2 实验材料与药剂 |
3.3 树脂吸附特性实验 |
3.3.1 实验方法 |
3.3.2 计算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吸附曲线 |
3.4.2 树脂的等温吸附行为 |
3.4.3 吸附交换动力学 |
3.4.4 吸附交换动力学模型 |
3.4.5 反应控制步骤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动态实验与穿透曲线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药剂 |
4.3 实验方法与计算分析 |
4.4 结果讨论 |
4.4.1 初始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4.4.2 流速与穿透曲线 |
4.4.3 pH值、TDS值与穿透曲线的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生产与工艺 |
5.1 引言 |
5.2 硫酸根回收工艺的流程 |
5.2.1 化学再生技术 |
5.2.2 电再生技术 |
5.2.3 回收工艺 |
5.3 树脂的性能下降与报废 |
5.3.1 树脂的破损与流失 |
5.3.2 树脂的污染 |
5.3.3 工艺中树脂运行的评价与报废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受严重污染的强碱阴树脂复苏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阴树脂污染机理探讨 |
2 实验部分 |
2.1 树脂污染程度判别 |
2.2 仪器与试剂 |
(1) 主要仪器 |
(2) 药品 |
2.3 实验方法 |
2.4 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受有机物污染阴树脂复苏实验 |
(1) 树脂的溶胀性对复苏效果的影响 |
(2) 复苏液酸碱性对复苏效果的影响 |
(3) 碱性食盐溶液的最加配比 |
3.2 受铁污染阴树脂复苏试验 |
(1) 复苏液最佳配比的选取 |
(2) 浸泡时间对复苏效果的影响 |
3.3 树脂复苏前后交换容量测定 |
4 结论 |
(9)含磷废水处理的几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钙法除磷 |
2 混剂辅助化学沉淀法 |
3 炉渣吸附除磷 |
4 大孔径离子交换法 |
5 SBR强化生物除磷 |
6 结束语 |
(10)高纯碳酸锂制备过程中氢化反应的优化与除钙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Li_2CO_3的应用及生产技术进展 |
1.Li_2CO_3的性质 |
2.Li_2CO_3的用途 |
2.1 炼铝业中的应用 |
2.2 陶瓷业中的应用 |
2.3 玻璃业中的应用 |
2.4 在医药中的应用 |
2.5 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应用 |
3.Li_2CO_3的生产工艺 |
3.1 从矿石中提取Li_2CO_3生产工艺 |
3.2 从盐湖卤水中提取Li_2CO_3的工艺 |
4.由粗产品制备高纯Li_2CO_3 |
4.1 Zintl-Harder-Dauth法 |
4.2 苛化碳化法 |
4.3 均相沉淀法 |
4.4 重结晶法 |
4.5 电解法 |
4.6 离子交换法 |
4.7 氢化法 |
5.实验方法 |
5.1 氢化反应 |
5.2 离子交换除杂质 |
5.3 蒸发沉淀锂盐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Li_2CO_3氢化反应过程的研究 |
1.氢化反应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 |
1.1 氢化反应中的传质和反应机理 |
1.2 氢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
1.3 CO_2气体对氢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
2.Li_2CO_3氢化过程中的反应条件的优化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温度对氢化反应的影响 |
2.3 温度对氢化速率的影响 |
2.4 时间对氢化反应的影响 |
2.5 CO_2气体流速对氢化反应的影响 |
3.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离子交换树脂除钙、镁的研究 |
1.离子交换树脂概述 |
1.1 离子交换树脂的组成及其特征 |
1.2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类型 |
1.3 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2.离子交换树脂除杂质钙、镁的研究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 PUROLITES-940树脂的预处理 |
2.3 PUROLITES-940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性质 |
2.4 PUROLITES-940离子交换树脂除钙、镁杂质 |
2.5 S-940树脂的再生 |
3.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高纯Li_2CO_3的制备研究 |
1.高纯Li_2CO_3样品的制备 |
1.1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 实验运行条件 |
1.3 实验结果 |
1.4 结果讨论 |
2.高纯Li_2CO_3中杂质含量的测定 |
3.平行实验 |
4.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食盐溶液温度对复苏强碱阴树脂效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氧化锌烟气脱硫产物中氟和氯去除工艺的研究[D]. 黄佳松.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1)
- [2]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硫酸厂脱盐水制水工艺优化[D]. 贺小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6)
- [3]四丁基氢氧化铵及其草酸盐的制备工艺研究[D]. 高彦春.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
- [4]离子交换树脂在废水处理中的综合应用[D]. 蔡艳. 安徽大学, 2010(10)
- [5]树脂法综合回收铁氰化物的研究[D]. 李秀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S1)
- [6]大孔树脂对灰黄霉素提取液中色素的吸附脱色[D]. 石玲玲.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07(03)
- [7]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阳极氧化槽液的研究[D]. 钟玉鸣. 广东工业大学, 2007(05)
- [8]受严重污染的强碱阴树脂复苏实验研究[J]. 武福平. 甘肃科学学报, 2006(04)
- [9]含磷废水处理的几种方法[J]. 李双妹,韩红梅.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6(02)
- [10]高纯碳酸锂制备过程中氢化反应的优化与除钙镁的研究[D]. 戴志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