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大众影评长编》(续编) 所收文章作者名录(论文文献综述)
张光润[1](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表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肖伟[2](2019)在《《宣和画谱》绘画着录及递藏研究》文中指出《宣和画谱》是中国历史第一部以“画谱”为名的官修绘画着录文献,是在北宋从宫廷到民间的浓郁的收藏风气影响下编撰的。《宣和画谱》在书画着录文献上有开创之功,最早对绘画作品进行系统、科学地分类、命名,并记录作者生平及绘画评价。其编撰借鉴了传统目录学的着录方式,对精选的6396件绘画作品着录,虽然有不完善之处,却是中国书画目录学相对成熟的着录文献,其绘画目录编撰方式对为后世的公私绘画着录提供了范式。作为绘画目录学着作,面对数量庞大的宫廷收藏,分类与命名是最重要的工作,《宣和画谱》的分类是以绘画题材为标准将众多作品分为十门。这种分类方法虽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但是较细致、科学的分类法。《宣和画谱》的绘画着录中反映了对画家及画作的品第,宋前名作为重,入宋后的画家入谱与帝王推重有重要的关系。而宋代的翰林图画院画家因身份与资质的原因入谱的机会很小。《宣和画谱》所创立的绘画命名也比前人更科学。除了沿用前人文献,还有大量的重新命名,宋徽宗题名也是其命名的一部分,各门类绘画命名都遵循的一定的原则,这种命名原则对后世文献中的绘画的命名以及后人的收藏和鉴定提供了参考依据。靖康之难后《宣和画谱》着录绘画从北宋宫廷中散佚,这是公私收藏的一大浩劫。在这场劫难中幸存的画作在金和南宋的公私收藏中流传递藏。这些作品在元明清的宫廷和民间收藏中成为备受青睐的古画名作。历代宫廷收藏、文人藏家的书画题跋中,《宣和画谱》着录的画作,可以考见其流传情况。这些画作有少部分流传至今的,保存在中外各大收藏机构中,虽经专家鉴定,多为后世摹本,但也是世人认识《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参考。
吕姝焱[3](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提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夏勇[4](2011)在《清诗总集研究(通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谓清诗总集,指一切含有清人诗歌之总集。清初以来,清诗总集的编纂活动绵延不绝,高潮迭起,总数估计至少在二千种以上,给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丰厚的文学文化遗产;同时其自身也堪称清代历史上的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学文化现象,为我们考察编者的学术思想、美学观念,乃至相关时代的社会环境、文化风气、文人群体、文学潮流等,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与多样的学术视角。虽然清诗总集有着很高的认识、研究价值,但现有研究成果的整体数量与质量,均与之非常不匹配,尤其缺乏从宏观的层次出发,综合多个考察视角,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总揽全局的概括性研究。本文即着眼于此,采取以面带点、点面结合的办法,尝试对清诗总集研究的几大主要议题作一通览性论述。全文分绪论、正论与余论三个部分。绪论首先界定清诗总集的概念与范畴,其次简单回顾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接着主要从宏观上阐述清诗总集对于清诗研究的意义,最后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正论凡六章。第一章首先从数量之大、类型之多与编者之众三个方面出发,着重对清代本朝出现的清诗总集编纂繁荣景象的具体表现进行概述;然后在清代初期、清代中期、清代末期、清代之后的框架下,对清诗总集编纂的流变过程作一鸟瞰式的勾勒。第二章将清诗总集扼要地分为全国、地方、宗族、唱和、题咏、课艺、歌谣、闺秀、方外、域外凡十个大类,主要从内部形态的角度出发,对各大类型的基本面貌、特色与成就等进行初步勾勒。第三章则以清诗总集的编纂体例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取舍标准、编排形式以及其他附件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力图揭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与显着特征。以上三章均属本体论的范畴。接下来的三章均为功能论,依次探讨清诗总集的文献价值、文学意义与文化内涵。鉴于清诗总集从本质上来说,乃是一种文献载体,因而本文首先论述其文献价值。同时,又由于文献资料只是一种客观存在,任何学术领域的研究者都可以从中各取所需,所以本文主要立足于清诗研究,对清诗总集在清诗作品保存、作家资料两方面的文献价值进行初步论列,另外也涉及清代诗话、词曲、文赋乃至某些其他议题。再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清诗总集同样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本文主要着眼于专题研究,撷取诗学思想、诗人集会、诗歌流派三个议题展开论述,其中前二者采取概论与个案研究结合的方式予以探讨。至于清诗总集在文化研究方面的价值,更是包罗万象。本文仅择取偏于形而上的学术思想、偏于形而下的社会风情,以及相对处于中间层面的政治历史变迁为研究对象,作一示例性的初步论述,其他暂姑置不论。余论则尝试前瞻清诗总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若干较值得深入探研的议题。附录两种,分别对现有书目着录清诗总集与别集的混淆错乱情形,以及着录清诗总集编者信息不确切的问题,进行举例辨正。
刘琳琳[5](2015)在《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文中提出石刻文献领域的研究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和深入,尤其近十年来更是呈出现丰富多彩的可观面貌。随着相关论着的大量涌现,石刻文献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批论着代表着石刻文献研究的现有水平,同时也是奠定其继续发展壮大的理论基础。本书就对这批丰富却零散分布的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对各种性质的碑刻文献的研究论着作具体的介绍和梳理,并尽量归纳其优缺点,使整个石刻文献的研究现状在学术上给读者呈现一个宏观认识。以便探析石刻文献研究的大体状况和基本脉络。这种从理论入手的写作角度也正是在石刻文献研究领域所缺乏的。高桥继男是日本石刻研究方面的专家,发表过很多相关论文和着作,其中《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1949—2007)》和《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2008—2012前半)稿》是目前所见最完整收集中国石刻研究相关的图书目录的工具书。本文就是以此为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这部分借鉴日本学者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理,将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资料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资料性图书、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概说·研究图书、字体(字形)相关图书和目录(索引)·地图。其中,每一类下面又分为若干小类。本文根据每一类的书目多少进行详略不等的介绍,其中,资料性图书和概说·研究类图书详写,其他选择简略介绍。从而尽量将见过读过的论着展现于文中,达到文献综述的效果。第二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同样这部分也是按照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则分类、分地域详细列出。其中一部分参阅高桥继男先生的《中国石刻关图书目录》。目录的设置可以让读者对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论着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不仅可以作为查阅资料的依据,更能对近十年的碑刻文献研究现状理清一个具体的脉络。目录后设勘误表,是通过查阅对《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中存在的错误或疑问进行改正和解疑,并添加一些没有收录的图书。
封树芬[6](2015)在《汲古阁刻书研究》文中提出毛晋是明末清初常熟藏书家与刻书家,声名远播,贡献卓着。论文以毛晋汲古阁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刻书活动,包括汲古阁之藏书、刻书目录、校勘情况、底本选择、印本先後等方面。全文共六章并一附录,首冠以绪论,以明研究现状。主体部分依次为:第一章介绍毛晋家世生平及着述。利用常熟图书馆藏抄本《汲古阁毛氏家谱》,补充其生平家世。对学界很少关注的毛晋着述进行文献学的考察,着录其作品内容、版本、流传及收藏地等信息,以供参考。第二章论述毛晋藏书,考察其来源及流散,重点研究最具有价值的毛抄本。初步汇编《存世汲古阁抄本目录》,并由此归纳分析毛抄本的特点、价值及影响。另详述毛扆所编鬻书书目《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版本情况,以补前人阙漏。第三章研究其刻书目录,详细介绍并辑补“知而未见书目”及“代刊书目”;利用陶、顾二目分析毛晋刻书类别,结合明末社会背景及学术背景分析其选刊缘由。第四章研究其校勘,运用毛晋手校本诸多案例,分析归纳其校勘方法、内容,并将手校本与刻本相对校,还原校书至刻书的整个过程,研究其校勘改字处理方式,指出清代以来学人所谓的毛刻“好臆改”的观点,实有偏颇,不足为信。并汇编整理《毛氏手校本经眼录》;充分利用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及浦镗《十三经注疏正字》,考察毛本与诸本异文,具体分析其致误之由,进一步考实毛晋刻书并未如前人所言“舛讹甚多”。第五章考查汲古阁刻本采用底本情况,以《津逮秘书》及毛刻唐人集为代表,考察出毛晋在底本选择上,遵循择善而从的原则,以宋元旧本、抄本及家藏本为主,多为罕见之本。毛氏既不迷信宋本,亦不排斥坊本,而是从实际版本价值出发来选定底本,从而厘清了清人所谓毛晋刻书不据家藏善本而妄改的说法。第六章研究汲古阁本初印本及後印本的情况,略补前人研究之漏,了解毛晋刻书过程及其认真态度,批评了叶德辉称毛晋“亦妄庸者流”的不实之论。当时书坊据汲古阁原版重印及重刻本情况亦作了些汇编及论述。此外,研究清代以来汲古阁本的流传及影响,重点是《四库全书》采用汲古阁本的情况及馆臣对汲古阁本的评价问题。毛晋藏书刻书成就突出,为一时之冠,其刻书方法及思想极大影响後来者,为古籍保存及流传作出了巨大贡献。
郭道平[7](2011)在《庚子事变的书写与记忆》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庚子事变”这一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研究对象。该概念在文中所指向的史实,乃是以庚子(1900)三月、义和团在帝国政治中心——北京城内迅速蔓延开来为起始,以五月至七月、中外之间发生正面战争的阶段为重心,以《辛丑和议》签订以后、两宫回銮、帝国恢复正常的统治秩序作为结束。历来的研究,多以“义和团运动”之名,将义和团自兴起至1901年和约缔订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叙述,而1900年中清廷宣战、联军入侵、两宫出狩的过程则被纳入和视作这一运动进程的高潮部分。其实,自从清廷对义和团公开表示肯定、进而向外人“宣战”之时起,义和团事件的性质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帝国内部的地方性动乱,升级成为中国与列强之间的战争。本文以“庚子事变”为题,即是试图在已有的“义和团运动”这一概念中,抽离出其中的异质部分,凸显庚子年义和团事件发生质变之后的进程与面相,将其作为一段相对独立的历史进程来予以考察。在文章开篇的“总述”部分,笔者首先对“庚子事变”的历史进程、1900年间的南方局势与南北关系、以及庚子文学书写的主要特征作了整体性的介绍和梳理。第二、三两章则选择具体的人物、文本、事件与话题,以个案的方式,讨论个体人物在庚子事变中的境遇以及相关的文学书写,通过细节的钩沉和现场的还原,力图呈现事变的诸种具体面相。在第四、五、六各章中,分别讨论了庚子对于传统的巨大冲击、清末民间开智运动的兴起以及北京城市转向现代这三个不同层面的论题,试图揭示庚子对清末十年的帝国面貌所造成的重大影响。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以实证的方式,通过相关档案、报刊、笔记与文学作品等多种类型史料的梳理,试图尽可能全面的呈现庚子事变在多重层面上的历史图景。文章以“文明冲突”的思路看待事变的发生,注重于当时的舆论、时人的心态、文学的反映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思潮与历史影响的探寻,最终试图见出庚子事变在晚清帝国现代转型进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并就文明转型的现实问题略有思考和论析。
任明华[8](2003)在《中国小说选本研究》文中认为导言 小说选本就是以选录他人作品为主的小说书。近百年来,小说选本的发现、整理出版、思想、艺术及演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小说选本的研究现状与其蕴含的研究意义之间,尚有相当大的距离。小说选本的研究意义完全取决于选者本人的审美趋向和性情禀赋。小说选本作为选者和读者的纽带,不仅仅是供阅读的作品集,而且还是一种批评形式,蕴含着选者的小说观念、时代精神以及读者的欣赏趋尚。本文拟对小说选本进行全面的考察。 上编 小说选本总论 第一章 小说选本的流变 小说选本的产生取决于统治者的小说政策、选者与读者的小说观念、印刷出版技术等诸多因素。我们打破单纯以朝代分期的方法,按照小说选本自身演变的内在规律,将小说选本的流变分为萌生期、发展期、消歇期、繁荣期和衰落期五个阶段,探讨各个时期盛衰的原因和小说选本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 小说选本的编纂体例 编纂体例指编者将选录内容编辑成书时所采取的方法和格式,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形式方面指小说选本的编者署名、序跋、凡例、引用书目、目录、插图、引文出处等,内容方面指编者对引文进行删改、评点等。对此作一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小说选本的成书特点、过程以及编者的编选宗旨、态度和小说观念。 第三章 小说选本的类型 尽管小说选本数量庞大,编者身份各异,题材千差万别,形式体例变化多样,但按照编选主体、编者身份、编选目的和选录内容的特点等,小说选本大体上可以分为资料汇编型、文人赏鉴型、通俗传播型三种基本类型。它们总体上呈渐次演进的趋势,且关系密切。这三种小说选本适应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共同促进了小说的传播和保存。 第四章 小说选本的价值 小说选本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趣味选取优秀的小说作品,将小说的评价表现在“选集工作本身的取舍中”,其取舍不仅意味着小说价值的确定标准,也意味着“小说”本身的界定、小说的功能与读者群的确定。同时,小说选本还为阅读和创作提供了范本。因此,小说选本的价值是多重的,具有阅读与传播价值、理论批评价值和小说史、文学史价值。 下编 小说选本叙录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依据公私书目清理出历史上的小说选本400多部,大致按照成书时间先后排列,逐一考定其存佚、编者、成书时间、版本、内容和编排体例,并摘录、评价能够反映编者小说观念的序跋、凡例。
高元宦[9](2020)在《山西北宋碑刻文献专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历史久远,文化资源丰富,碑刻即是历史留给山西的宝贵资源。山西历代流传碑刻众多,且多丰碑巨碣。北宋时,山西成为重要的文化重镇和经济强路,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存留大量重要碑刻。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山西北宋碑刻存目962通,现存197通,这些碑刻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仅为我们研究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我们研究山西古代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本文以山西北宋碑刻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出发,意在考察山西北宋碑刻的总体情况及探究山西北宋碑刻的特点、内容与价值,为进一步呼吁重视碑刻、保护碑刻打下基础。本文的主要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山西碑刻的产生与发展。首先追述山西的历史地理沿革,进而分析山西碑刻产生的地理与人文环境,探究山西碑刻发展的条件,并对北宋以前山西碑刻的发展情况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整理与概述山西北宋碑刻的总体情况,分两节阐述。第一节主要分析北宋山西的社会环境并对山西北宋碑刻的存留状况进行叙述;第二节则着重对山西北宋碑刻进行综合考察,包括山西现存碑刻的统计、碑刻的年代分布及特点、碑刻的地域分布及特点三个方面,全面分析把握山西北宋碑刻的数量、分布及特点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其内容做铺垫。第三部分是本文探讨的核心和重点,即对山西北宋碑刻的内容进行探讨。首先根据碑刻的性质与内容,将山西北宋碑刻分为记事述颂、哀悼纪念、寺观庙宇、题名题记、其他等五大类,针对每一类碑刻都相应举例说明,简述其内容。其次则是挑选3通具有代表性的北宋碑刻对其进行碑文释读、内容解读等深层次的剖析,既而努力将碑刻所蕴藏的深层次内容挖掘出来。第四部分是探讨山西北宋碑刻的价值与保护。因山西北宋碑刻内容丰富,包含乡规民约、典章制度、诗歌散文、歌功颂德等,是集历史、文化、书法、雕刻等多重价值于一体的重要文献资料,对研究山西历史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因这些碑刻留存数量较少,许多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正加速减少甚至消失,因此,要想让它们能够长久保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保护。
刘艳伟[10](2019)在《清代书院志编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书院志是指以方志的编纂体例,记录书院历史沿革、教育管理、规章制度、诗文等方面的综合性文献。宋、元时期已有书院志,明代书院志编纂渐多。清代书院兴盛,书院编纂志书亦颇为流行。据初步统计,清代有书院志155部,流传至今的有104部。从形式上看,清代多数书院志采取的是方志的编纂形式。就书院志的内容而言,无外乎是给定书院在时、空中的位置,然后对书院历史活动,间或书院所在地区文化的记录。但不同时期,书院志的主要内容有变化。清代书院志的编纂者,主要是地方官员、士人、书院人员三个主要群体,而尤以地方士人所占比重最大。他们编纂书院志,或出于记事补阙,或出于“明道继统”,但更多的是出于对书院发展的现实关怀。亦有一些编纂者隐藏了个人意图在其中。他们编纂书院志书,主要从书院旧志、地方志、正史、地方档案,以及私人着述等选取材料,间有官方颁布的政书等。书院志的编纂,也就是编纂者于书院所在具体的空间范围之中,搜罗与之相关联的材料,充实书院志的内容,同时给出书院在整个历史时期与地理版图中的定位。文本的形成,受文本创作者所处社会、个人情境的影响,书院志也不例外。清人在编纂书院志之时,士人知识网络中传统的记事体裁与有关书院的经典常识、编纂者所处时代的政治压力、学术变迁,以及编纂者的地方意识,是影响书院志编纂较为重要的情境。清人在编纂书院志之时,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受当时流行于士人之中的相关知识的影响。书院志的形式,主要来源于方志这种传统记事体裁,且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表面上,这一形式源于清代士人对有关记事的传统体裁的吸收与运用,但其实有更深层次的社会情境在其中。在内容上,白鹿洞规、四大书院、苏湖教法等有关书院教学、管理的经典知识是清代书院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们之所以能超越时空一直流传,乃是因为它们在当时试图回应的问题在清代依旧存在,经典具备现实意义。清代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文字狱盛行。政治、文化上的压力,影响到了书院志的编纂。以东林书院志的编纂为例,因东林与党争、明清鼎革之际历史的关联,牵涉到的政治禁忌颇多,强大的政治压力之下,无锡地方士人在书写东林历史之时,为避免触碰文网,将这段历史与政治分离,他们笔下的东林形象经历了由理学、事功、气节并着至道南传人的变化。其它书院志中,收录朝廷诏令、谕旨等代表官方权威的文件者,也较常见,这同样反映出志书编纂者所受到朝廷政治威权的影响。书院志编纂者中,士人是最大群体,他们对学术的敏感与关切亦反映在书院志的编纂之中。清初徽州地方尊崇程朱的施璜、汪佑等人,严守门户,他们编纂的《紫阳书院志》中,建构朱学在地方传承的脉络,隐没阳明学说在地方传播的历史,使得书中的新安学术史,成了朱学一派传承的历史。汉学兴起之后,经史考据风行。书院志中,有关经史阅读、研究的内容明显增多,一些书院志的编纂,则明显使用了朴学的方法。清人编纂书院志,除受政治、学术的影响外,还有一种地方意识在其中,这是影响书院志编纂的更为核心的质素。书院是处于地方社会、文化网络之中的书院。这种地方性,规范了志书编纂者的思想与修志实践。他们在编纂书院志的过程中,表彰地方先贤与学术传统,将地方人物、学术纳入全国性的道统之中,以此增重地方,彰显个人。地方士人亦借书院志的编纂,提升家族、个人的声望,获取文化资本。书院志地方性的特点,看似不言自明,但它确是理解书院志的关键。历史研究是研究者通过历史文献获取信息,建构历史的过程。但文献并不透明,它包含了书写者因应种种语境的个人意志在其中,这些因素制约着文本的形成及其对后世的意义。对清代书院志编纂的研究,不仅呈现出书院志这种文献的性质,其间反映出的政治压力、士人心态、地方社会,正为我们理解文本与历史书写、时代与士人思想提供了可资思考的维度,也为我们探索文本的形成过程,提供了个案。
二、《中国大众影评长编》(续编) 所收文章作者名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大众影评长编》(续编) 所收文章作者名录(论文提纲范文)
(1)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宣和画谱》绘画着录及递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上编《宣和画谱》绘画着录研究 |
第一章 北宋宫廷绘事机构与藏画风气 |
第一节 翰林图画院的设立 |
一、翰林图画院的历史沿革 |
二、翰林图画院的主要职责 |
三、翰林图画院与画学 |
第二节 宋代“崇文”政策下的宫廷收藏风尚 |
一、北宋宫廷藏画机构 |
二、宫廷书画雅集:帝治观赏和宫廷曝书会 |
三、内臣参与 |
四、《宣和画谱》——北宋宫廷收藏的产物 |
第三节 北宋私人书画鉴藏群体 |
一、相国寺——汴京地区主要的书画市场 |
二、官僚、文人的书画收藏 |
三、民间收藏 |
第二章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分类 |
第一节 绘画分类的渊源 |
第二节 传统绘画着录文献的分类方法 |
一、以品分类 |
二、以人分类 |
三、以绘画题材分类 |
第三节 《宣和画谱》的绘画分类 |
第四节 《宣和画谱》绘画分类的不足 |
第三章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命名 |
第一节 前代绘画文献绘画名称与《宣和画谱》绘画的命名 |
一、《历代名画记》中的绘画命名 |
二、《益州名画录》中的绘画命名 |
三、《贞观公私画史》中的绘画命名 |
第二节 宋徽宗题名——《宣和画谱》绘画命名的直接来源 |
第三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命名原则 |
第四节 《宣和画谱》绘画命名的影响 |
一、使后世绘画类书籍的绘画名称有本可依 |
二、宋高宗及金章宗直接沿用宋徽宗题款 |
三、为后世绘画的收藏及真伪鉴定提供了依据 |
第四章 《宣和画谱》的绘画着录方式 |
第一节 传统目录学与《宣和画谱》 |
第二节 《宣和画谱》的绘画着录方式 |
一、绘画目录的特点 |
二、《宣和画谱》着录方式 |
三、《宣和画谱》着录方式的评价 |
第三节 对后世绘画着录编撰的影响 |
一、张丑《南阳名画表》 |
二、张泰阶《宝绘录》 |
三、《秘殿珠林》与《石渠宝笈》 |
第五章 从《宣和画谱》看北宋宫廷画作收藏原则 |
第一节 宋前名家画作倍受珍视 |
一、景仰画家 |
二、摹本入谱 |
三、徽宗摹古 |
第二节 有宋以来名家画作初受重视 |
一、五代入宋之画家 |
二、宗室、宗妇、驸马等皇室贵族画家 |
三、文臣、武臣、内臣等臣僚画家 |
四、无官职的民间画家 |
第三节 翰林图画院画家与《宣和画谱》 |
一、翰林图画院画家的地位 |
二、先朝画院画家入谱的条件 |
三、当朝画院画家无缘入谱 |
下编《宣和画谱》着录绘画递藏研究 |
第六章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来源 |
第一节 历代皇宫旧藏 |
第二节 南唐西蜀绘画作品的增入 |
一、南唐绘画进入北宋宫廷 |
二、西蜀绘画进入北宋宫廷 |
第三节 进献、购藏与赏赐——北宋宫廷绘画的流转形式 |
一、进献 |
二、购藏 |
三、赏赐 |
第四节 翰林图画院画家的作品 |
一、北宋初期入谱的翰林图画院画家作品 |
二、北宋中后期入谱的翰林图画院画家 |
第七章 靖康之难后《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散佚 |
第一节 靖康之难对收藏的影响 |
第二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金代的流传 |
第三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进入南宋宫廷收藏 |
一、宋高宗引领下的南宋宫廷收藏 |
二、《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南宋宫廷的流传 |
三、金国流传的《宣和画谱》着录绘画进入南宋宫廷 |
第四节 南宋私家收藏中的《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一、赵令畤的收藏 |
二、赵与懃的收藏 |
三、文人过眼及宋元笔记中的绘画流传 |
四、贾似道的收藏 |
第八章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流传 |
第一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元代的流传 |
一、《宣和画谱》着录绘画进入元代宫庭收藏 |
二、元代私人收藏中的《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第二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明代的流传 |
一、明内府藏《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二、明代私人收藏之《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第三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清代的流传 |
一、清初收藏家所藏《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二、清初书画着录中《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三、清代私家收藏进入宫廷收藏 |
四、《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晚清的流传 |
第九章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存世与辨伪 |
第一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存世情况 |
一、国内藏《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二、海外藏《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第二节 存世《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辨伪 |
一、确定真迹 |
二、伪作及后世摹本 |
三、存疑或待定 |
四、真伪相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
五、研究内容概述 |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
四、以画理阐诗学 |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
一、文学夫妻 |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
五、家集中的女性 |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
二、杨圻宗唐趣尚 |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
二、汪佑南 |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
二、张定鋆 |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清诗总集研究(通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目录 |
绪论 |
一 清诗总集的定义与范畴 |
二 清诗总集研究的回顾 |
三 清诗总集研究的意义 |
四 本选题研究的思路 |
第一章 清诗总集编纂的繁荣与流变 |
第一节 清诗总集编纂的繁荣 |
一 数量之大 |
二 类型之多 |
三 编者之众 |
第二节 清诗总集编纂的流变 |
一 清代初期 |
二 清代中期 |
三 清代末期 |
四 清代之后 |
第二章 清诗总集的基本类型 |
第一节 全国类 |
一 通代 |
二 当代 |
三 跨代 |
第二节 地方类 |
第三节 宗族类 |
第四节 唱和类 |
第五节 题咏类 |
第六节 课艺类 |
第七节 歌谣类 |
第八节 闺秀类 |
第九节 方外类 |
第十节 域外类 |
第三章 清诗总集的编纂体例 |
第一节 取舍标准 |
一 个体选择与群体制衡 |
二 中正平和与偏主一端 |
三 文学本位与文献本位 |
第二节 编排形式 |
一 按作者编排 |
二 按时代编排 |
三 按门类编排 |
四 按体裁编排 |
五 按地域编排 |
六 按诗题及其他 |
第三节 附件 |
一 序跋、凡例、题词 |
二 目录 |
三 小传 |
四 评论 |
五 诗话 |
六 注释 |
第四章 清诗总集的文献价值 |
第一节 作品保存 |
一 遗佚作品 |
二 集外作品 |
三 文字校勘 |
第二节 作者资料 |
一 人物传 |
二 艺文志 |
三 交游录 |
第三节 其他资料 |
一 清人其他各体着作 |
二 其他时代人之着作 |
三 校勘与辑佚 |
四 其他 |
第五章 清诗总集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清诗总集与诗学思想 |
一 清诗总集与诗学思想概论 |
二 清诗总集所含诗话诗论——以《诗乘发凡》为中心 |
三 清诗总集所见诗学观念——以《湖海诗传》为中心 |
第二节 清诗总集与诗人集会 |
一 清人集会诗歌总集概观 |
二 清初集会诗歌总集探微——以《湖舫诗》为中心 |
三 清末集会诗歌总集新变 |
第三节 清诗总集与诗歌流派 |
一 清诗流派总集的形态 |
二 清诗流派总集的功能 |
第六章 清诗总集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清诗总集与学术追求 |
一 文献意识 |
二 存史观念 |
三 经世精神 |
第二节 清诗总集与历史变迁 |
一 清诗总集与历史变迁概论 |
二 清诗总集与历史变迁例说 |
第三节 清诗总集与社会风情 |
一 清诗总集所含风俗史料——以《歌仙刘三妹传》为中心 |
二 清人风土诗歌总集概观 |
三 歌谣、集会总集及其他 |
余论 清诗总集研究的展望 |
附录 |
清诗总集别集互混丛考 |
清诗总集编者着录辨正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 |
一、资料性图书 |
(一)综合性大型图书 |
(二)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
(三)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四)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
三、概说·研究图书 |
(一)总述·通论 |
(二)以南北朝以前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三)以唐五代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四)以宋以后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五)题跋(叙录)·碑帖·碑学相关图书 |
四、字体·字形相关图书 |
五、目录(索引)·地图相关图书 |
下编 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 |
一、资料性图书 |
A 综合性大型图书 |
附录1 碑帖书法相关图书 |
附录2 石窟造像(雕塑)相关图书 |
附录3 佛寺志道观志祠墓志关系丛书 |
B 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山西省 |
3、江苏省·浙江省 |
4、山东省 |
5、河南省 |
6、四川省·甘肃省 |
7、辽宁 |
附录3 岩画相关图书 |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 |
附录5 王羲之王献之全集 |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附录 唐代书名家个人全集 |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天津市 |
3、河北省 |
4、山西省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
6、吉林省·黑龙江省 |
7、上海市·江苏省 |
8、浙江省 |
9、安徽省 |
10、福建省 |
11、江西省 |
12、山东省 |
13、河南省 |
14、湖北省·湖南省 |
15、广东省·海南省 |
16、广西壮族自治区 |
17、重庆市·四川省 |
18、贵州省 |
19、云南省 |
20、陕西省 |
21、甘肃省 |
22、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
23、台湾 |
(B~D)附录 1 碑帖·书道(书法)相关图书 |
(B~D)附录 2 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 |
3、河北省·河南省 |
4、山西省 |
5、辽宁省·黑龙江省 |
6、江苏省 |
7、浙江省 |
8、安徽省 |
9、山东省 |
10、河南省 |
11、湖北省·湖南省 |
12、重庆市·四川省 |
13、云南省·广东省 |
14、陕西省 |
15、甘肃省 |
16、西藏自治区 |
17、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18、台湾 |
(B~D)附录 3 石窟志石窟内容总录 |
(B~D) 附录 4 寺庙祠志 |
1、北京市 |
2、山西省 |
3、上海市·江苏省 |
4、浙江省 |
5、福建省 |
6、山东省·河南省 |
7、湖南省·四川省 |
8、广东省·云南省 |
9、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 |
10、香港 |
11、台湾 |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
1、北京市 |
2、山西省·河北省 |
3、辽宁省 |
4、吉林省 |
5、黑龙江省 |
6、上海市·江苏省 |
7、浙江省·安徽省 |
8、福建省·江西省 |
9、山东省 |
10、河南省 |
11、湖北省 |
12、广东省 |
13、重庆市·四川省 |
14、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
15、陕西省 |
16、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
17、其他 |
附录1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图书(2007 年 4 月~2011 年 12 月) |
1、全国 |
2、北京市·河北省 |
3、山西省 |
4、黑龙江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
6、上海市·江苏省 |
7、浙江省 |
8、安徽省 |
9、福建省·江西省 |
10、山东省 |
11、河南省 |
12、湖南省·湖北省 |
13、广东省·海南省 |
14、重庆市·四川省 |
15、贵州省 |
16、云南省 |
17、陕西省 |
18、甘肃省·青海省 |
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附录 2 展览会图录目录 |
三、概说·研究图书 |
A 总述·通论 |
B 以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
附录3 岩画有关图书 |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有关图书 |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天津市 |
3、河北省 |
4、山西省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
6、黑龙江省 |
7、上海市·江苏省 |
8、浙江省·安徽省 |
9、福建省·江西省 |
10、山东省 |
11、河南省 |
12、湖北省·湖南省 |
13、广东省·海南省 |
14、广西壮族自治区 |
15、重庆市·四川省 |
16、贵州省·云南省 |
17、陕西省 |
18、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19、香港·澳门 |
20、台湾 |
(A~D)附录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河北省 |
3、山西省 |
4、辽宁省·湖北省 |
5、江苏省 |
6、浙江省·安徽省 |
7、山东省 |
8、河南省 |
9、海南省 |
10、重庆市·四川省 |
11、云南省 |
12、陕西省 |
13、甘肃省 |
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15、其他 |
E 题跋(叙录)碑帖碑学有关图书 |
附录1 碑学相关图书 |
附录2 书道(书法)有关图书 |
附录3 金石家(清后期以降)有关图书 |
F 校点校注校补图书 |
G 石刻碑帖书道(书法)有关邦译图书 |
H 传拓有关图书其他 |
四、字体(字形)有关图书 |
A 石刻文字·异体字(俗字·别字)相关图书 |
B 其他字典字书 |
五、目录(索引)·地图 |
A 石刻·刻工目录 |
附录 石刻(墓志)相关索引 |
B 机关(个人)所藏石刻拓本目录(图录) |
1、中国 |
2、台湾 |
C 石刻文献目录地图 |
附录 考古学有关文献目录年鉴地图 |
勘误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6)汲古阁刻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毛晋生平与着述 |
第一节 毛晋家世生平及相关问题 |
第二节 毛晋着述考 |
第二章 毛晋藏书 |
第一节 汲古阁藏书来源及流散 |
第二节 汲古阁抄本 |
第三章 汲古阁刻书书目 |
第一节 《明毛氏汲古阁刻书目录》版本述略 |
第二节 陶湘“知而未见书目”考 |
第三节 毛氏代刊书目 |
第四节 毛晋刻书之类别与特点 |
第四章 汲古阁校勘研究 |
第一节 校勘者 |
第二节 校勘示例 |
第三节 毛氏手校本经眼录 |
第四节 毛晋校勘方法及内容 |
第五节 校刻改字问题 |
第五章 汲古阁刻书采用底本情况 |
第一节 《津逮秘书》底本考 |
第二节 《津逮秘书》本与《秘册汇函》本 |
第三节 汲古阁本唐集底本情况 |
第六章 汲古阁本之刻印与流传 |
第一节 汲古阁本之刻印 |
第二节 汲古阁本与《四库全书》 |
结语 |
附录 毛氏题跋拾遗 |
主要参考文献 |
(7)庚子事变的书写与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动机与目的 |
文献与研究综述 |
研究对象、角度与方法 |
研究架构与章节安排 |
第一章 总述 |
第一节 作为事件的庚子事变 |
小结 |
第二节 "南"与"北" |
第三节 庚子事变的文学图景 |
小结 |
第二章 个体遭遇与庚子叙述 |
第一节 在诗与宦之间——陈夔龙与庚子事变 |
小结 |
第二节 李伯元的转向——兼论庚子事变与"谴责小说"的兴起 |
小结 |
附录: "病红山人"并非庞树柏 |
第三章 文学书写与叙述焦点 |
第一节 被讲述的历史——庚子衢州事件中的吴德被潚戕案 |
小结 |
第二节 赛金花的庚子传奇 |
小结 |
第四章 失落的"传统" |
第一节 正阳门的庚子劫难 |
第二节 庚子事变中的翰林院与翰林 |
余论 |
第三节 顽固派的历史终结 |
第五章 清末民间开智运动的兴起 |
第一节 "愚民"印象与清末开智运动 |
小结 |
第二节 早期《杭州白话报》研究 |
小结 |
附录: 《林纾的白话道情》 |
第三节 庚子之变与彭翼仲的开智事业 |
小结 |
第六章 北京:现代转型的动因 |
第一节 联军统治的印象 |
余论 |
第二节 报纸中的北京城市转型 |
小结 |
第三节 清末北京的城市心态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小说选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上编 小说选本总论 |
第一章 小说选本的流变 |
第一节 小说选本的萌生期 |
第二节 小说选本的发展期 |
第三节 小说选本的消歇期 |
第四节 小说选本的繁荣期 |
第五节 小说选本的衰落期 |
第二章 小说选本的编纂体例 |
第一节 小说选本形式方面的体例 |
第二节 小说选本内容方面的体例 |
第三章 小说选本的类型 |
第一节 资料汇编型 |
第二节 文人赏鉴型 |
第三节 通俗传播型 |
第四章 小说选本的价值 |
第一节 小说选本的阅读与传播价值 |
第二节 小说选本的理论批评价值 |
第三节 小说选本的小说史、文学史价值 |
下编 小说选本叙录 |
凡例 |
宋前小说选本叙录 |
宋代小说选本叙录 |
元代小说选本叙录 |
明代小说选本叙录 |
清代小说选本叙录 |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山西北宋碑刻文献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方法、拟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拟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山西碑刻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山西的历史地理沿革 |
第二节 碑刻产生的自然人文条件 |
第三节 北宋以前山西碑刻的发展 |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山西碑刻 |
二、魏南北朝时期的山西碑刻 |
三、隋唐五代时期的山西碑刻 |
第二章 山西北宋碑刻述略 |
第一节 北宋山西社会环境及碑刻概况 |
一、北宋山西的社会环境 |
二、北宋山西的碑刻概况 |
第二节 山西北宋碑刻综合考察 |
一、山西现存北宋碑刻列表 |
二、碑刻的年代分布及特点 |
三、碑刻的地域分布及特点 |
第三章 山西北宋碑刻的内容 |
第一节 山西北宋碑刻的内容分类 |
一、记事述颂 |
二、哀悼纪念 |
三、寺观庙宇 |
四、题名题记 |
五、诗词 |
第二节 重点碑刻内容解读 |
一、《女娲庙碑》 |
二、《汾阴二圣配享碑铭》 |
三、《狄青碑》 |
第四章 山西北宋碑刻的价值与保护 |
第一节 山西北宋碑刻的价值 |
一、史料价值 |
二、文学价值 |
三、书法艺术价值 |
第二节 山西北宋碑刻的保护 |
一、保护现状 |
二、保护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清代书院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4.1 书院 |
1.4.2 书院志 |
1.5 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清代书院志概况 |
2.1 清以前的书院志 |
2.1.1 宋元时期的书院志 |
2.1.2 明代的书院志 |
2.2 清代书院志的规模、体例、内容 |
2.2.1 清代书院志的规模 |
2.2.2 清代书院志的体例 |
2.2.3 清代书院志的内容 |
2.3 清代书院志的流变 |
2.3.1 清初书院志中的讲学遗风 |
2.3.2 清中期书院志中科名的增入 |
2.3.3 清末书院志编纂的衰落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清代书院志的编纂者、编纂目的与取材范围 |
3.1 清代书院志的编纂者 |
3.1.1 个人修志 |
3.1.2 团体修志 |
3.2 清代书院志的编纂目的 |
3.2.1 记事补阙 |
3.2.2 明道继统 |
3.2.3 “为书院计经久” |
3.2.4 “俾主事者有所考焉” |
3.2.5 其它目的 |
3.3 清代书院志的材料来源 |
3.3.1 旧志 |
3.3.2 地方志 |
3.3.3 正史 |
3.3.4 公文档案 |
3.3.5 私人着述 |
3.3.6 其它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志书体裁、书院知识与清代书院志的编纂 |
4.1 方志体裁对书院志形式的影响 |
4.1.1 清代书院志的形式来源 |
4.1.2 书院志形式的一致性 |
4.2 书院知识对书院志内容的影响 |
4.2.1 白鹿洞规 |
4.2.2 四大书院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治压力与清代书院志的编纂 |
5.1 理学、气节、事功并着:严《志》中的东林形象 |
5.1.1 严《志》的成书、刊刻 |
5.1.2 “俾天下万世知真人品之在东林” |
5.1.3 严《志》对东林形象的塑造 |
5.2 道脉与气节之间:高《志》中东林士人的两个面相 |
5.2.1 高《志》的主要内容与编纂目的 |
5.2.2 延道南一脉:高《志》中的东林理学形象 |
5.2.3 气节与理学并行:高《志》中的东林气节 |
5.3 东林自东林,道南自道南:《道南渊源录》中理学、气节的分途 |
5.4 政治阴影下东林形象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学术变迁与清代书院志的编纂 |
6.1 清初程朱理学复兴背景下的书院志编纂——以《紫阳书院志》为例 |
6.1.1 清以前徽州地方的学术 |
6.1.2 清初徽州学术与《紫阳书院志》的编纂 |
6.1.3 《紫阳书院志》编纂中的朱学取向 |
6.2 朴学风行背景下的书院志编纂 |
6.2.1 经史相关内容的增多 |
6.2.2 考据方法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地方意识与清代书院志的编纂 |
7.1 地方学术与书院志的编纂 |
7.1.1 永康地方的学术传统 |
7.1.2 《五峰书院志》中的学派与学者 |
7.1.3 “吾婺之学”:《五峰书院志》中的地方意识 |
7.2 地方宗族与书院志的编纂 |
7.2.1 永康程氏宗族与五峰书院 |
7.2.2 《五峰书院志》编纂中的宗族观念 |
7.2.3 《五峰书院志》以外的案例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附录B |
致谢 |
四、《中国大众影评长编》(续编) 所收文章作者名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2]《宣和画谱》绘画着录及递藏研究[D]. 肖伟.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3]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4]清诗总集研究(通论)[D]. 夏勇. 浙江大学, 2011(12)
- [5]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D]. 刘琳琳. 吉林大学, 2015(08)
- [6]汲古阁刻书研究[D]. 封树芬. 南京大学, 2015(01)
- [7]庚子事变的书写与记忆[D]. 郭道平. 北京大学, 2011(05)
- [8]中国小说选本研究[D]. 任明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 [9]山西北宋碑刻文献专题研究[D]. 高元宦. 河北大学, 2020(08)
- [10]清代书院志编纂研究[D]. 刘艳伟. 湖南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