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还上穴治疗子宫脱垂285例疗效观察

针刺还上穴治疗子宫脱垂285例疗效观察

一、针剌环上穴治疗子宫脱垂285例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毕福高[1](1976)在《针剌环上穴治疗子宫脱垂285例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子宫脱垂是农村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影响抓革命,促生产。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的伟大教导,在学习新针疗法时,摸索到了一个新穴位——环上穴。通过临床反复实践,该穴确有治疗子宫脱垂的新苗头。五年来用环上穴治疗285例子宫脱垂,经初步观察疗效比较满意。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毕福高[2](1975)在《针刺环上穴治疗子宫脱垂285例疗效观察》文中认为 子宫脱垂是农村妇女常见的一种慢性病。我们在学习新针疗法时,发现了治疗该病的一个新穴位——环上穴,通过临床反复实践,证明该穴有治疗子宫脱垂的效果。五年来用环上穴治疗285例子宫脱垂,经初步观察,疗效比较满意,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李剑[3](2017)在《1966—1976年中国子宫脱垂、尿瘘治疗概况》文中研究指明1966—1976年,中国各地大量留存的子宫脱垂、尿瘘患者,成为妇幼保健方面不容忽视的问题,各地中西医在艰苦环境下一直在想方设法,继续开展救治工作。对于子宫脱垂,中医疗法包括汤药疗法、针刺疗法、综合疗法、中药制剂宫旁注射等;西医疗法则有子宫托和手术疗法。广西等地对尿瘘进行了有组织的救治,并不断对治疗经验进行总结。

毕福高[4](1975)在《针刺环上穴治疗子宫脱垂285例疗效观察》文中认为 子宫脱垂是农村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影响生产劳动。目前尚无比较理想的疗法。我们遵照毛主席“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的伟大教导,在学习新针疗法时,发现了一个新穴位——环上穴,通过临

李焕斌[5](1980)在《七十年代针灸治疗妇科常见病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七十年代(指1970—1979年),我国在针灸治疗妇科常见病方面,各地有一些报导,现分述如下: (一)痛经 1、腕踝针治疗痛经。取穴:腕踝针下1区(双)。方法:依操作部位选取穴位,留针20~30分钟。疗效:治疗60例中

万赖思琪[6](2013)在《耳穴辅助全麻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机体调整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文献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及评价方法,对近年来国内针灸方法辅助静脉全麻手术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分析,评价针灸辅助静脉全麻手术的镇痛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以指导科研、临床研究。2.临床研究:(1)通过耳穴贴压疗法辅助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研究,观察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病人麻醉用药量;(2)运用简便有效的耳穴贴压疗法,于围手术期给予持续治疗,观察其辅助镇痛效果;(3)观察耳穴贴压对术后机体恢复的干预效果,研究该法对麻醉和手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作用;(4)探讨该法是否能通过神经递质、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机体适应麻醉及手术,以期能扩大耳穴贴压疗法的应用范围;(5)基于研究结果,总结出一套简便有效的耳穴贴压辅助气管插管全麻的操作方法。方法:1.文献研究:以“针灸”OR“针刺”AND“静脉全麻”OR“全凭静脉麻醉”AND“随机”为检索策略,电子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其中中国知网包括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不能获取的全文,则辅以手工检索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适宜文献,进行Meta分析。2.临床研究:(1)分组方法:采用SPSS18.0随机序列生成模块将受试者分为3组:(1)耳贴安慰对照组(对照组),40例;(2)耳穴贴压组(耳穴1组),40例;(3)耳穴前后对贴组(耳穴2组),40例。(2)实验步骤:①全部病例入院抽血检验(血常规、β-EP、TNF-α、MDA)。②同时给与中医分型。可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湿瘀阻络三型。③术前一日观察患者耳廓,用拇指和食指牵拉耳廓,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视诊,由内向外,从上而下,观察其是否有皮肤破损、脱屑。再利用耳穴探测器,选取双侧子宫、心、肺、胃、脾、肝、神门、皮质下、内分泌、交感等穴位,再在穴区内探查最敏感点。耳穴1组:常规75%酒精双耳消毒,贴压磁珠。采用磁疗贴藉其机械压迫和磁场效应刺激耳穴。以拇指、食指对压耳穴,按压穴位力度逐渐加大,一松一紧,使之产生痛、麻、胀、热的感觉,以局部发红、患者自觉发热可耐受为度。术中操作者每30分钟按压1次,每次按压频率为60次/分,每个穴位按压30秒,用力均匀。术后按压耳穴,每日按压5次,3日后去除耳穴贴。并嘱患者应防止胶布潮湿和污染,如有患者易胶布过敏,则换用抗过敏胶布。耳穴2组:在耳穴1组的贴压部位的耳背面对贴,其他操作和耳穴1组一样。对照组:在探查到的耳穴敏感点敷贴同样外观和数量的无磁珠胶布,并不行任何刺激,其他操作同上。④术前准备:所有患者术前30分钟均常规注射苯巴比妥钠(鲁米那)0.1克、阿托品0.5毫克。入室后抽取静脉血3毫升静置。⑤开通静脉后常规连接多功能监测仪(Marquette EA-GLE3000)、并连接脑电意识深度监测仪(德国Narcotrend-comPact),以监测患者术中麻醉镇静深度、血压、心电图、手指脉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等参数。手术行气管插管全麻,呼吸机(德国德尔格Fabius GS),诱导用药:异丙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维持用药:异丙酚,根据手术需要追加舒芬太尼。维持患者的心率、血压、波动在±15%水平,脑电Narcotrend值为40-60。术中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输液速度统一为8ml·kg-1·h-1,如失血较多,按失血量补充晶体:胶体为1:1的液体。术毕待病人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送返病房。⑥手术操作:三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手术。麻醉后常规消毒腹部及外阴、阴道,放置导尿管和根据手术需要放置举宫器(无性生活史者则不放置举宫器)。患者平卧位,进行人工气腹,于肚脐穿刺气腹针进入腹腔,连接自动CO2气腹机,l~2L/min流速进行CO2充气,当充气1L后,调整患者体位至头低臀高位(倾斜约15-25。),继续充气,使腹腔内压力达12mmHg,拔去气腹针,放置腹腔镜,接好CO2气腹机,术中维持腹腔内压在12mmHg,打开冷光源,见盆腔视野。再根据不同的手术需求选择不同的位置进行第2、3点穿刺,进行腹腔的探查和肿物的切除。手术结束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盆腔,检查无出血,无内脏损伤,放尽腹腔内CO2,取出腹腔镜及各穿刺点的套管针鞘,缝合穿刺口。⑦记录患者手术过程各时点(包括:入室时、麻醉诱导时、插管时、气腹时、术毕)心率、平均动脉压;⑧术中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根据心率、血压、脑电指数等调节至适宜麻醉深度。使心率和血压维持在基础值的15%左右,脑电指数控制在40-60。⑨术毕时,抽取静脉血3毫升,送患者返回病房。(3)观察指标①一般临床资料记录:姓名、体重、年龄、中医分型及舌脉、ASA分级、疾病诊断和手术方式等。②焦虑评分记录:于手术前一天及术后第三天时由患者自行评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见附录,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患者神志、情绪状况的调整作用。③血流动力学记录:入室时、麻醉诱导时、插管时、气腹时、术毕时各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调整作用。④镇痛评分记录:术中记录患者使用的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术后24小时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后第三天静息状态下疼痛发生情况,以评价耳穴辅助镇痛的作用。⑤胃肠功能恢复观察: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24小时音每分钟肠鸣次数、术后首次排气及首次排便时间,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消化系统功能恢复的调整作用。⑥术后第三天复查生化指标,以评价耳穴贴压对生理变化的调整功能。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肿瘤坏死因子(TNF—a)、β内啡肽(β-EP);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以探明耳穴贴压镇痛及氧化应激等相关作用机制。结果:1.文献研究:本评价共纳入11项RCT,共710例受试者。大多是小样本试验,而且方法学质量不高,有4项研究仅提及随机字样,没有详细交代随机方法,11项研究均为提及实施随机化隐藏,因此可能造成选择性偏倚。仅1项试验提及“单盲法”。经Meta分析后,显示针灸辅助静脉麻醉与单纯静脉麻醉比较对气管插管即刻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优势明确,其他各时点优势尚不能确定,提示针灸对机体应激时有保护作用。对麻醉药物使用量的影响优势确定,提示针灸对机体辅助镇静镇痛作用,减少麻醉药品的使用量。2.临床研究(1)三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方式、ASA分级、中医证型等方面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组间具有可比性。(2)三组病例麻醉镇静深度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中三组麻醉药用量的比较,异丙酚的使用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的用量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耳穴1组和耳穴2组分别减少了15.50%和22.73%。(4)三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各心率、动脉压在术中各时间点略有变化,但无显着影响。5.三组病例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分,耳穴1组、耳穴2组分数低于对照组的特质问卷(T-A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术前S-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分数均降低,组内与术前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耳穴1、2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耳穴1组与耳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各证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手术后第一天疼痛VAS评分与对照组的比较,耳穴1、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耳穴1组与耳穴2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三天疼痛发生情况比较,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各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与对照组比较,耳穴1、2组肠鸣音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组内比较术后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之间术后24小时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耳穴1、2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有所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帮助机体及早的恢复消化功能。各组各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对各证型都可以使用,无特异性。(8)与对照组比较,耳穴1、2组白细胞差异虽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较术前均有升高,且对照组幅度最大,其次是耳穴1组,耳穴2组最少,说明耳穴对手术后炎症的发生有抑制趋势。(9)与对照组比较,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耳穴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淋巴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钠离子、钾离子、血糖浓度三组之间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同对照组比较,耳穴1、2组的β-内啡肽含量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三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各证型比较,β-E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可以使β内啡肽水平升高,从而发挥镇痛的作用。(12)三组间术后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三组间术后丙二醛含量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可以抗氧化应激,抵抗细胞的损伤。结论:本研究表明,耳穴贴压辅助妇科腹腔镜手术镇痛作用及围手术期对机体功能的调整作用是肯定的。在手术前期可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通过调整体内β内啡肽、肿瘤坏死因子及丙二醛来启动抗痛系统,抵制氧化应激反应,维持机体的稳定,并降低术中麻醉药品的使用。于手术后缓解术口疼痛,促进患者肠蠕动,提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调整术后胃肠功能,帮助机体快速恢复。

辛思源[7](2014)在《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子宫位置与三阴交穴效应关系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文中提出病位是诊断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就针灸治疗方面,病位是选穴治疗的有效依据。原发性痛经的病位在胞宫(即子宫),妇科解剖学显示子宫具有前、中、后三种不同的子宫位置,且子宫位置对原发性痛经的发病可能有影响,针灸对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效果,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调控胞宫的经穴三阴交具有相对的特异性的效应,推测子宫位置可能与三阴交穴效应具有一定的关系。目的:(1)问卷调查:通过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该病的子宫位置与发病情况的关系,为临床试验研究提供相关基础资料。(2)试验分析一通过对一项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初步探索子宫位置与三阴交穴效应的关系。(3)试验分析二:通过对一项针刺治疗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初步探索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子宫位置与疼痛程度、三阴交穴效应的关系。(4)临床试验方案:通上述调查和分析研究,提出关于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关系研究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方案,进一步观察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的关系,以验证上述临床试验数据的二次分析结果。方法:(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所医院的36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患者于疼痛第1天,填写调查问卷患者部分;妇科医生进行子宫位置评估;采用0-100rmin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进行疼痛情况评估,当VAS值≥40mm时,针灸医生迅速完成调查问卷医生部分。同时收集基线资料、子宫位置、疼痛程度以及痛经伴随症状相关情况的数据。(2)试验分析一:对4个临床分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6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中央完全随机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三阴交组、悬钟组和非穴组。于入组前,对每位受试者进行子宫位置评估,当VAS值≥40mm时,由针灸医生分别电针三阴交穴、悬钟穴和非穴30min,频率为2/100Hz,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采用VAS评价电针前、留针5rmin、留针10min、起针即刻和起针后30min的疼痛情况。并比较起针即刻效应(治疗前VAS值-起针即刻VAS值)和起针后效应(治疗前VAS值-起针后30minVAS值)以及反应者率(电针前后VAS值降低50%及以上患者的比例)、RSS值。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NA)或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以及重复测量模型的方差分析。(3)试验分析二:对4个临床分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的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予以针刺治疗。按照中央随机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期望得气组和期望不得气组。于治疗前通过超声和妇科检查对每位受试者子宫位置进行评估;当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P)值≥40mm时,取双侧三阴交穴,期望得气组以Φ0.3×40mm一次性无菌管针直刺1-1.2寸,期望不得气组以Φ0.18×13mm一次性无菌管针弹入,不施手法,两组均留针30min后缓慢平和的将针渐渐退出。采用VAS-P对患者针刺前、起针即刻、起针后10min疼痛程度进行定量评价,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4)临床试验方案:按照中央随机方案将144例不同子宫位置受试者随机均等分为三阴交组、关元组和次髎组。于电针前通过超声和妇科检查对每位受试者子宫位置进行评估,当视觉模拟量表(VAS值)≥40mm时,分别按其随机分组进行电针治疗,电针时间为30min,频率为2/100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仅治疗1次。采用VAS评价各组电针前、针刺5min、针刺10min、起针即刻(30min)和起针后30min(60min)的疼痛情况。比较各子宫位置反应者比例(电针前后VAS值降低50%以上患者的比例)、总体有效率(电针前后VAS差值在10mm以上患者的比例)、起针即刻效应(电针前VAS值-起针即刻VAS值)与起针后效应(电针前VAS值-起针后30minVAS值)、以及RSS值。对各时点VAS值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对不同子宫位置反应者比例、总体有效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对不同子宫位置起针即刻效应与起针后效应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对于不同子宫位置治疗前后痛经伴随症状严重程度的统计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结果:(1)问卷调查:368例被调查者中,子宫前位258例(70.11%),中位20例(5.43%),后位90例(24.46%)。对痛经疼痛程度进行分析,中度疼痛者以子宫前位最多;重度疼痛者以子宫后位最多。对出现频次在50%以上的症状进行分析,有乏力(317例,86.14%)、腰背痛(267例,68.75%)、腿痛(154例,66.03%)、食欲不振(192例,52.17%)、忧郁(192例,52.17%)。不同子宫位置患者均有全身症状(乏力)和精神症状(忧郁),前者高于后者。子宫前位和中位除乏力、忧郁外,还有局部症状(腰背痛、腿痛)和消化症状(食欲不振),而子宫后位者上述局部症状和消化症状不显着。(2)试验分析一:不同子宫位置各时点VAS值、起针即刻效应与起针后效应、反应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子宫前位、子宫后位电针干预前后RSS值得到显着缓解,而子宫中位不明显。(3)试验分析二VAS-P值在观测的40min内有随时间变化而下降的趋势,不同子宫位置间各时点VAS-P值、反应者率、总体有效率、起针即刻效应与起针后效应均无显着差异。(4)临床试验方案:(预期结果):拟通过前瞻性的研究,观察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是否有关系,并验证二次分析结果。结论:(1)问卷调查:子宫位置可能会对原发性痛经的疼痛程度和伴随症状有影响。提示子宫位置可能与相关经脉脏腑有关系。(2)试验一结论:现有结果提示子宫位置与经穴三阴交效应无关。(3)试验二结论:现有结果提示子宫位置与经穴三阴交效应无关。(4)综上:初步认为,子宫位置可能与痛经伴随症状有关,子宫位置与三阴交穴效应无关。建议通过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在今后的研究中,建议改善和统一子宫位置的分型标准,实施前瞻性的子宫位置分层研究,深入机制方面的研究,提高研究的方法质量,使研究逐步系统化。

陈秀华[8](2015)在《中医针药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特应性皮炎古文献的检索,就文献分类、朝代分布、病名、病因病机、皮损形态、皮损好发部位与年龄、自觉症状及治疗等内容进行评述,为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2.通过特应性皮炎的现代针灸性文献的系统评价,为开展针药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提供循证医学依据。3.通过开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综合评价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为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4.开展针刺治疗鼠特应性皮炎的实验研究,以探讨针刺调整Ⅰ型变态反应的鼠特应性皮炎模型体内T细胞失衡的作用机制,以及针刺对Thl/Th2免疫失衡的调节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古文献研究通过对现代书目编委专家的意见进行调研,确定检索词和具有参考价值的古籍书目,规定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编制《AD古籍信息采集表》,采用Epidata3.1录入和建立数据库,SPSS13.0进行数据管理分析,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2.现代文献系统评价广泛检索国内外各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5年3月在正式学术期刊中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客观评价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需要改进的研究方向等。确定中文检索词为“特应性皮炎”and“针灸”or“针”or“针刺”,选定中文数据库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英文检索词为‘Atopic dermatitis’and’acupuncture’,英文数据库为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ENTRAL)、PubMed数据库、Embase医药数据库。用Cochrane Handbook 5.3.0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系统统计和Meta分析,或进行单独的描述性分析。3.临床研究受试者分别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及传统疗法中心就诊的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病人,根据临床试验治疗相关统计学原理的要求,结合临床实践的可行性,以及病例退出、失访和剔除等因素,预算10%的脱落率,共招募符合条件的受试者99例,按1:1:1比例随机分为三组:针药结合组(A组)、针刺组(B组),中药组(C组),每组各33例。治疗方案:针药结合组(A组):针刺的同时服用中药,结合皮肤常规护理。针刺采用“汉医牌”一次性针灸针(天津华鸿医材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0.22*25mm,0.22*40mm,根据患者的肥胖程度选择适宜的针具长度。针刺处方:曲池、阴陵泉、足三里、血海、内关、关元、照海;根据兼证,随证加减,针刺嘱病人仰卧位。皮肤常规消毒,选取相应规格的一次性针灸针,采用“岭南陈氏飞针法”快速旋转刺入上述穴位0.5-1寸,得气后,分别施用分级补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周针刺治疗3次,隔日一次,休息1天。4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天。每个疗程结束后观察,3个疗程1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中药治疗参照陈德宇主编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8月16版1次印刷)“特异性皮炎”的中医证候标准选取血虚风燥型,以当归饮子加减。每日一剂,每剂煎煮两次,早晚服用。针刺组(B组):单纯针刺治疗,结合皮肤常规护理。针刺方案同针药结合组。中药组(C组):服用中药治疗,结合皮肤常规护理。服药方案同针药结合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12周,4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16周后分别观察并记录患者瘙痒程度、皮损情况、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特应性皮炎评分指数(SCORAD)等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并进行评价。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4.实验研究从广东省动物实验中心购回6-7周龄,体重16-22g的C57BL/6小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C57BL/6小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假针刺组共4组,每组6只。实验方案:用DNFB致敏C57BL/6小鼠,造模方法参考陈达灿等采用DNFB诱导特应性皮炎样症状小鼠动物模型的方法,针刺借鉴韩国DONG-YOON NAM等治疗小鼠的实验方法;空白组正常饲养,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用于造模观察,不做任何治疗;针刺组从致敏后第5天开始进行环球牌一次性灭菌揿针(苏州环球针灸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0.22*1.5mm,针刺内关、足三里治疗,穴位定位参照林文注等主编的《实验针灸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1次印刷)。每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5天,间隔1天,继续治疗4天,共治疗9次,10天为1个疗程;假针刺组按照针刺组治疗时间,予以非经非穴位刺激,以小鼠脊柱为正中线,旁开l0mm,距离肛门5mm正常皮肤和皮损交界处(即矩形皮损的垂直边角)为刺激点(双侧)。实验结束后24小时,测量小鼠耳朵肿胀程度;从造模开始到实验结束,观察小鼠背部皮肤炎症状态;实验结束后对小鼠背部皮肤炎症进行评分;检测小鼠皮肤组织的病理变化及血清总IgE、IL-4的表达水平。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成果:1.古文献研究共检索294条,仔细研读后排除不相关的古文献218篇,剔除重复论述5篇,初步纳入古籍论述有71篇,其中,病名为“浸淫疮”28篇,占39.4%;病名为“血风疮”18篇,占25.4%;从古籍记载所体现的皮损和自觉症状的特点,“浸淫疮”和“血风疮”不具备特应性皮炎的典型特征,应该属于非特异性湿疹或特殊部位湿疹的范畴,故不能纳入特应性皮炎范畴,最终纳入的古文献只有25篇。对文献进行分类,提示以外科专着类为主;文献刊印的朝代以清朝及宋朝多见;描述病因病机,其中风、湿、热邪致病居多,占51.4%(18/35次);发病多以儿童期发病居多,占53.3%(8/15),14篇自觉瘙痒症状;多以干燥描述皮损形态。其治疗方法包括外治法、内外兼治法及内服法,共提及15个外治方。2.现代文献系统评价按照检索策略、文献筛选方法,共检索到正式学术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322篇,其中中文文献138篇,英文文献184篇。经过阅读标题、摘要、全文及偏倚风险评定后,筛选出5篇临床随机对照文献。5个研究包括285例病例被纳入,5项研究均未提及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是安全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要优于中药对照组,0R=3.7,95%CI(1.74,7.84)。3.临床研究三组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经治疗12周后,共脱落9例。其中A组脱落3例,B组脱落4例,C组脱落2例,最终进行数据统计的患者为A组30例、B组29例、C组31例。(1)基线分析治疗前,为了确定三组的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分别对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视觉瘙痒评分(VAS)和特应性皮炎评分指数(SCORAD)进行基线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间具有可比性。(2) SCORAD评分三组患者分别进行了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及第16周随访的5个时点的SCROAD评分测量,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F=3.293,P=0.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C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多元统计结果提示,A组与B组、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特应性皮炎症状量表三组患者分别进行了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及第16周随访的5个时点的评分测量,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F=3.298,P=0.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多元统计结果提示,A、C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匹兹堡睡眠指数三组患者分别进行了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及第16周随访的5个时点的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测量,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F=3.129,P=0.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多元统计结果提示,A、C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视觉瘙痒评分三组患者分别进行了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及第16周随访的5个时点的视觉瘙痒评分测量,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F=3.17,P=0.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多元统计结果提示,A、C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临床综合疗效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综合疗效,结果提示A、B、C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表明,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综合疗效状况的改善,三组有显着性差异。(7)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三组特应性皮炎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未发现异常;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三组间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表明,单纯口服中药汤剂会产生胃脘部胀痛等消化系统方面的不适感;而单纯针刺可能导致针刺穴位出针后的出血等不适;如果针刺与中药配合使用,则可以适当减轻药物导致的其他不良反应。4.实验研究(1)病理切片激发后皮损的病理改变:空白组未见皮损增生、变厚,仅有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皮损明显增生、变厚,角质层出现角化或角化不全,表皮和真皮层出现大量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浸润;各治疗组皮损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和炎性细胞浸润。(2)血清总IgE、IL-4水平各组小鼠血清的IgE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gE含量显着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IgE含量未见明显降低(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间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血清IL-4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4含量显着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IL-4含量未见明显降低(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与假针刺组比较,针刺组IL-4含量出现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耳朵肿胀程度经DNFB致敏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朵明显肿胀、增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假针刺组耳肿明显减轻(P<0.05),针刺组耳肿极度减轻(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间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皮损炎症程度空白组小鼠没有皮损及炎症改变,而模型组小鼠皮损出现明显的红斑、水肿、表皮剥脱、鳞屑等,炎症改变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小鼠皮损炎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古文献研究发现,特应性皮炎相关古文献,其分布有朝代影响因素、治疗方法等也各不相同,主要以外治法为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同时重视外治疗法,根据皮损的性质、发病部位和季节因素等选择适当的剂型和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2.针刺治疗性现代文献系统评价发现,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有效,且未见不良反应;但现有证据等级较低,结论论证强度有待提高。3.针药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表明,针药结合和单纯针刺或单纯中药比较,能明显改善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瘙痒程度、皮损情况、睡眠指数。针药结合和单纯针刺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4.小鼠正常对照组无异常表现,模型组经DNFB致敏后皮肤组织病理切片变化和血清IgE、IL-4表达量及耳朵肿胀程度、皮损炎症改变均有显着的变化,表明AD模型制作成功;造模成功后的小鼠经治疗后,针刺组、假针刺组血清总IgE、IL-4的表达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表明针刺使AD发作时增高的血清总IgE、IL-4含量的下降程度较小。但针刺组与假针刺组比较,IL-4含量出现明显降低,表明针刺内关、足三里穴对小鼠IL-4有影响和调节作用。造模成功后的小鼠经针刺和假针刺治疗,耳朵肿胀程度、皮损炎症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出现显着性差异,实验表明针刺内关、足三里穴能有效减轻AD模型小鼠的皮损炎症程度和耳朵肿胀肥厚程度。

邵魁卿[9](2016)在《芪实颗粒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1研究目的1.1通过对中医药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的系统评价,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证据;1.2观察芪实颗粒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ICI-Q-SF评分变化及尿垫试验变化,评价其疗效:观察芪实颗粒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ICI-Q-SF评分及I-QOL评分变化,24小时尿失禁频次评价其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提供临床依据;1.3研究芪实颗粒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时点缓解规律。2试验方法2.1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外文数据库包括PubMed等。所有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16年1月。文献检索语言为中英文。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会议的中英文文献,用谷歌(Google)等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文献并追查已检出文献的参考文献,查找灰色文献,所查文献包括期刊、会议文章汇编及研究生论文。系统评价中医药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2.2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芪实颗粒;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疗法。观察两组患者ICI-Q-SF评分、尿失禁量的变化和临床疗效比较,均连续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2.3纳入西苑医院泌尿外科的成年女性轻中度SUI患者,共62例。进行平行对照、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治疗组选用芪实颗粒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选用安慰剂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连续服药56天,每两周访视一次。通过ICI-Q-SF评分、I-QOL评分、24小时排尿日记的尿失禁频率记录进行疗效评估。3结果3.1中医药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meta分析结果中医药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效:中医药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优于单纯使用盆底肌训练治疗。由于纳入的文献质量偏低,本研究得出结论的应用需要谨慎。尿失禁的病位以脾、肾为主,临床应用补脾益肾的中药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于压力性尿失禁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目前研究的患者数量少,质量偏低,各家对结局的判定指标不统一等问题,不能完全说明中医药对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一定的疗效,还需要大量的随机样本研究,统一的量化评定标准来进一步评价。3.1.1文献的一般情况从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来看,文献发表的数量相对较少,文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较高,但目前文献的基金支持少,且多为单中心研究。3.1.2随机化、分配方案、盲法本系统评价纳入的4篇研究文献仅提及为随机分组,未显示分组方法,不能判定随机分组的正确性,随机化的整体质量不高。都未描述是否实施分配方案的隐匿,因此存在选择偏移的可能性大。均未描述盲法的具体应用,使用盲法率低,从质量评价标准来看,不可避免存在偏倚。3.1.3退出、失访、不良反应病例记录4篇研究文献均未提及随访时间的标准,均未描述退出与失访病例,从研究结果看无退出与失访病例。均未描述严重不良事件,无法判断使用药物的安全性。3.1.4疗效判定指标、统计学方法疗效观测指标不统一,影响疗效的判定和结论的分析,整体研究缺少中医特色。本研究4篇文章中未说明具体统计学方法,从报道提供的资料看4篇文献的统计方法正确,有具体的统计量和P值。3.2芪实颗粒及盆底肌训练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影响的临床观察结果3.2.1两组治疗后ICI-Q-SF评分与尿失禁量比较治疗后2周两组ICI-Q-SF评分与尿失禁量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4周与同组治疗后2周比较,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2周、4周与对照组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2.2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7%,对照组为3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3.3芪实颗粒联合盆底肌训练对Ⅰ-Ⅲ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ICI-Q-SF及I-QOL评分影响的临床观察结果3.3.1试验组和对照组ICI-Q-SF评分比较组内比较,试验组ICI-Q-SF分数从治疗后2周起,均与前一次访视时有减少,减少的分值具有统计学意义(2周时P值<0.005,4周、6周、8周P值均<0.0001)。对照组ICI-Q-SF分数在疗后2周时与基线相比,疗效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从疗后4周起与前一次访视相比,分数有所减少,减少值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ICI-Q-SF基线值比较,P值为0.6825,二者无统计学意义:自服药2周,直至4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ICI-Q-SF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625和0.1063);但当服药至6周P值为0.0095,8周P值为0.0003,两组比较差异显着。3.3.2试验组和对照组I-QOL评分比较组内比较,试验组QOL分数从疗后2周起,均与前一次访视时有增加,增加的分值具有统计学意义(2周时P值<0.05,4周、6周、8周P值均<0.0001)。对照组QOL分数在疗后2周时与基线相比,疗效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从疗后4周起与前一次访视相比增加量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I-QOL基线值比较,P值为0.687,二者无统计学意义;服药2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ICI-Q-SF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905;但当服药至4周、6周及8周后,P值为0.0317、0.0003、<0.0001,统计学差异显着。3.3.3试验组和对照组24h尿失禁频次比较组内比较,试验组尿失禁频次从疗后2周起,均与前一次访视时有减少,减少的频次数具有统计学意义(2周、4周P值<0.0005,6周、8周P值<0.0001)。对照组尿失禁频次在疗后2周时与基线相比,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从疗后4周起与前一次访视相比,减少的尿失禁频次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尿失禁频次基线值比较,P值为0.498,二者无统计学意义;服药2周、4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尿失禁频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0938和0.078;但当服药至6周及8周后,P值为0.0071、0.0002,统计学差异显着。3.3.4治疗前后漏尿情况分析试验组在咳嗽或打喷嚏时漏尿和在活动或体育运动时漏尿两项的好转率大于对照组。4结论4.1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效;4.2单纯运用芪实颗粒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疗效优于盆底肌训练组;4.3芪实颗粒联合盆底肌训练可以改善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ICI-Q-SF评分、I-QOL评分及24小时尿失禁频次;且疗效优于盆底肌训练对照组;4.4芪实颗粒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明显的症状时点缓解规律。

徐雪莲[10](2015)在《加味黄芪建中汤漱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加味黄芪建中汤漱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虚寒证)的临床试验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四川省中医院老年病科门诊收集的符合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断标准和脾胃虚寒证辨证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以加味黄芪建中汤漱服治疗;对照组以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天。停药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西医局部病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及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临床痊愈的病例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口腔溃疡的复发情况。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1)两组就诊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在溃疡面积、溃疡数目、溃疡充血、溃疡疼痛、烧灼感主症方面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溃疡面积、溃疡充血、溃疡疼痛、烧灼感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如倦怠乏力、畏寒、大便、食欲(P<0.05),而对照组对全身症状改善不明显(P>0.05)。(2)两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西医局部病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4)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见不良反应。(5)对临床痊愈的病例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2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漱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虚寒证)有显着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口腔局部与全身的症状,近期复发率较低,安全性好。

二、针剌环上穴治疗子宫脱垂285例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剌环上穴治疗子宫脱垂285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6)耳穴辅助全麻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机体调整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文献回顾
        (一)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式
        (二) 中医方法辅助麻醉的概述
        (三) 中医学对针灸镇痛、麻醉的认识
        (四) 耳穴疗法研究概述
        (五) 针灸辅助静脉全麻作用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一) 一般临床资料
        (二) 观察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一) 耳穴穴位选择、分组
        (二) 耳穴贴压对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的影响
        (三) 耳穴贴压对患者术中麻醉药品剂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四) 耳穴贴压对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五) 针灸辅助麻醉现代机制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子宫位置与三阴交穴效应关系的调查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从经脉脏腑角度探讨痛经病位胞宫与经穴效应的关系
        摘要
        前言
        1 研究内容
        2 讨论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子宫位置不良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概况
        摘要
        前言
        1 研究内容
        2 讨论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摘要
    前言
    1 子宫位置
    2 经穴效应
    3 子宫位置-经穴效应
    4 研究依据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调查和分析及临床试验方案
    (一) 中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子宫位置与发病情况关系的调查
        摘要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二) 对501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关系的分析
        摘要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三) 对96例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患者不同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关系的分析
        摘要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四) 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关系研究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摘要
        1 研究对象
        2 假说及选穴依据
        3 临床试验方案
        4 预期结果和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统计指标简表(研究二、研究三)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8)中医针药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特应性皮炎的祖国医学研究进展
        1.1.1 病名记载
        1.1.2 病因病机
        1.1.3 治则治法
        1.1.4 针灸治疗文献论述
        1.1.5 讨论
    1.2 特应性皮炎的现代研究进展
        1.2.1 流行病学
        1.2.2 理论研究
        1.2.3 治疗进展
        1.2.4 小结
第二章 文献研究
    2.1 古文献内容评析
        2.1.1 研究对象的筛选
        2.1.2 《AD古籍文献信息采集表》的编制
        2.1.3 信息采集、数据管理及分析
        2.1.4 结果
    2.2 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系统评价
        2.2.1 检索策略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资料筛选及数据提取
        2.2.5 文献评价方法
        2.2.6 结局指标
        2.2.7 统计方法
        2.2.8 文献质量评价
        2.2.9 结果分析
        2.2.10 讨论
第三章 针药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3.1 研究对象
        3.1.1 受试者来源
        3.1.2 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 排除标准
        3.1.5 剔除标准
        3.1.6 脱落标准
    3.2 操作方法
        3.2.1 分组及样本量
        3.2.2 操作步骤
        3.2.3 试验过程
        3.2.4 观察指标
        3.2.5 不良事件观察
        3.2.6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3.1 基线情况比较
        3.3.2 试验结果
        3.3.3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4.1.3 试剂的配置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动物的饲养
        4.2.2 模型复制
        4.2.3 针刺治疗
    4.3 取材及指标检测
        4.3.1 样本的采集
        4.3.2 指标检测
    4.4 实验结果
        4.4.1 AD模型小鼠在实验过程中的皮损改变
        4.4.2 AD模型小鼠背部皮损炎症的总体评分
        4.4.3 AD模型小鼠耳朵肿胀程度的改变
        4.4.4 AD模型小鼠皮肤病理组织改变
        4.4.5 AD模型小鼠血清总IgE、IL-4含量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5.1 确立培土清心为基础,兼养血祛风、滋阴补肾“从肾论治”的依据
        5.1.1 理论依据
        5.1.2 肾与皮肤
        5.1.3 肾与血的生化
        5.1.4 补肾法的现代研究基础
    5.2 治疗方案的选穴依据
        5.2.1 君穴
        5.2.2 臣穴
        5.2.3 佐穴
    5.3 快速旋转进针法的特点
        5.3.1 快速
        5.3.2 无菌
        5.3.3 准确
        5.3.4 无痛
        5.3.5 分级补泻手法量化
        5.3.6 针刺处方精少
    5.4 疗效分析
    5.5 不良反应
    5.6 脱落原因分析
    5.7 动物实验结果分析
        5.7.1 针刺对AD模型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5.7.2 针刺对AD模型小鼠血清总IgE、IL-4表达量的影响
        5.7.3 针刺对AD模型小鼠皮损炎症积分及耳朵肿胀程度的影响
    5.8 本课题创新点
        5.8.1 提出“培土清心为基础,兼以滋阴补肾、养血祛风”治则
        5.8.2 应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特应性皮炎
    5.9 本课题的不足
        5.9.1 随访周期较短
        5.9.2 未设立假针刺及假西药组
    5.10 本课题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详细摘要

(9)芪实颗粒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部分
    综述一 祖国医学对尿失禁的认识
        1 病因病机
        2 辨证论治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尿失禁的研究
        1 尿失禁定义与分类
        2 流行病学
        3 现代医学对尿失禁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药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的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2 文献筛选结果
    3 Meta分析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部分
    试验(一) 芪实颗粒及盆底肌训练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试验(二)芪实颗粒联合盆底肌训练对Ⅰ—Ⅲ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ICI-Q-SF及I-QOL评分影响的临床观察
        1 研究目的
        2 临床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本课题创新之处
附表
致谢
附件

(10)加味黄芪建中汤漱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1. 临床研究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2 诊断标准
        1.2.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2 西医分型标准
        1.2.2.3 中医辨病诊断标准
        1.2.2.4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2.5 剔除标准
        1.2.6 脱落标准
        1.2.7 终止标准
        1.2.8 不良事件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设计
        1.3.2 治疗方法
        1.3.2.1 一般基础治疗
        1.3.2.2 药物治疗
        1.3.2.3 给药方法及疗程
        1.3.2.4 注意事项
    1.4 观察方法
        1.4.1 一般性资料
        1.4.2 安全性指标
        1.4.3 疗效性观察项目
        1.4.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1.4.4.1 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4.4.1.1 评价指标
        1.4.4.1.2 评价指标分级
        1.4.4.1.3 评价标准
        1.4.4.2 西医局部病损疗效评价标准——DP分级法
        1.4.4.2.1 评价指标
        1.4.4.2.2 评价指标分级
        1.4.4.2.3 评价标准
        1.4.4.3 远期疗效判定标准
        1.4.5 安全性评价
        1.4.5.1 安全性评价标准
        1.4.5.2 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1.4.6 统计分析方法
    1.5 研究结果
        1.5.1 治疗前临床资料比较
        1.5.2 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1.5.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1.5.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1.5.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
        1.5.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溃疡期、疼痛指数比较
        1.5.2.5 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溃疡期、疼痛指数比较
        1.5.2.6 两组患者西医局部病损总疗效比较
        1.5.2.7 两组临床痊愈患者3个月后复发率比较
    1.6 安全性评价
    1.7 脱落及剔除病例
2. 讨论
    2.1 现代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2.1.1 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2.1.1.1 免疫因素
        2.1.1.2 系统疾病相关因素
        2.1.1.3 感染因素
        2.1.1.4 遗传因素
        2.1.1.5 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
        2.1.1.6 环境因素
        2.1.1.7 其他
        2.1.2 对本病治疗的认识
        2.1.2.1 局部治疗
        2.1.2.1.1 局部药物治疗
        2.1.2.1.2 局部物理治疗
        2.1.2.2 全身治疗
        2.1.3 对照组选药依据
        2.1.4 预防
    2.2 祖国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2.2.1 古代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2.2.2 古代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的认识
        2.2.3 现代中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
        2.2.4 现代中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的认识
    2.3 本研究的立论依据
        2.3.1 复发性口腔溃疡与脾胃之间的联系
        2.3.1.1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
        2.3.1.2 从中医学的角度看
        2.3.2 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加药
        2.3.2.1 病因病机
        2.3.2.2 辨证加药
        2.3.3 漱服法在本病中的应用
    2.4 加味黄芪建中汤的方解及药理研究
3 结论
4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三 随机分组表
    附录四 病例观察表

四、针剌环上穴治疗子宫脱垂285例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剌环上穴治疗子宫脱垂285例的疗效观察[J]. 毕福高.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1976(01)
  • [2]针刺环上穴治疗子宫脱垂285例疗效观察[J]. 毕福高. 新医药学杂志, 1975(11)
  • [3]1966—1976年中国子宫脱垂、尿瘘治疗概况[J]. 李剑. 中华医史杂志, 2017(02)
  • [4]针刺环上穴治疗子宫脱垂285例疗效观察[J]. 毕福高. 河南卫生, 1975(03)
  • [5]七十年代针灸治疗妇科常见病进展[J]. 李焕斌.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0(01)
  • [6]耳穴辅助全麻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机体调整作用研究[D]. 万赖思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7]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子宫位置与三阴交穴效应关系的调查与分析研究[D]. 辛思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8]中医针药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陈秀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02)
  • [9]芪实颗粒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D]. 邵魁卿.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10]加味黄芪建中汤漱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徐雪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01)

标签:;  ;  

针刺还上穴治疗子宫脱垂285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