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宁市各民族妇女社会地位比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乌图,雨田[1](1993)在《西宁市各民族妇女社会地位比较分析》文中提出 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指女性群体根据自己生理与心理特征而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各方面所处的位置及其发挥的作用。妇女的社会地位是一个综合的社会整体概念,它包括妇女的文化教育状况、妇女就业与职业状况、妇女的婚姻家庭地位、妇女的法律权利以及政治参与状况,等等。本文依据
李倩倩[2](2019)在《撒拉族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在改革开放的40多年里,女性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少数民族群体中,女性的受教育基础仍旧薄弱,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少数民族教育的相对滞后,归根结底是由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的。有研究表明,女性受教育程度低下,不仅会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而且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教育。据相关数据显示,撒拉族女性当前的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撒拉族女性的发展事关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提高其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不仅有利于撒拉族族女性个体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稳定团结以及社会的文明发展。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落实以及青海省“一个同步,四个更加”建设目标的推进,提高撒拉族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成为重要的工作环节。本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公平理论、社会化理论以及政府教育投资规模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统计法,并选取了300名撒拉族女性,就她们的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无论是与全国还是青海省或青海省其他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程度相比,目前撒拉族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处于相对滞后阶段。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影响撒拉族女性收入的各种因素中,受教育程度是最大的影响因子,因此解决撒拉族女性的受教育问题是提升其收入水平的根本。之后结合问卷及访谈资料,笔者发现影响撒拉族女性教育的原因包括:区域性经济落后,复杂的观念影响,早婚早育的制约,就业的现实困境以及贫困文化的复制。通过以上研究,笔者结合相关理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首先要发展民族区域经济带动教育发展,其次要弱化传统观念对女性的影响,还要发挥宗教的积极引导作用,另外要改善撒拉族女性就业困境,最后要将女性脱贫工作由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全面促进撒拉族女性教育及收入水平的进步。
苏慕瑜[3](2018)在《调适与归属:兰州外来穆斯林女性的社会适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促使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无可避免地冲击到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及其价值观。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城乡二元体制壁垒的打破,资讯与交通网络的改善,这一系列变化激发了西部地区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善于经商的穆斯林群体频繁流动于城市与乡镇之间,成为全国流动人口中比率最高的少数民族群体。与此同时,西北地区农村社会转型与现代化生活,为年轻一代穆斯林女性营造了体现自我和独立发展的社会文化空间,点燃了她们对城市自主生活的向往。许多年轻穆斯林女性随着家人到城市谋生或定居,更有不少女性通过婚姻和接受高等教育等途径而留居城市。然而,穆斯林女性在城市追求现代化生活及独立发展时,受到民族习俗、价值观念、性别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经常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化互动中所产生的取舍及调适。她们的生活方式和家庭文化发生了自觉或不自觉的变化,使她们反思传统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从而激发了她们对身份归属的重构。本文的研究问题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第一,在西北穆斯林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穆斯林女性进入现代化城市后,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碰撞中,她们如何调整自己的社会定位,重新建构社会归属。新的归属与观念的重构过程,又对她们的性别与婚姻观念、社会与家庭角色带来怎样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对西北穆斯林的整体文化,特别是家庭文化、性别等级关系等方面又发生了怎样的影响。第二,西北地区农村的社会转型如何塑造了城市外来穆斯林女性的调适能力及主体意识,如何理解个体女性的社会适应与社会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最终要探究始于上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给西北地区城市外来穆斯林女性发展空间的拓展及自我意识的提升带来了什么实质效果。本研究采用民族志的调研方法,以都市人类学、女性人类学、文化适应研究为主要理论工具,通过结合女性个人与社会因素的综合分析发现外来穆斯林女性在城市中的适应行为与各种社会结构性因素之间的关系。首先,在充分整理国家发展政策、全球化、城市现代化、穆斯林民族传统等西北地区穆斯林社会转型的整体因素基础上,对外来穆斯林女性在适应历程中的各种选择、策略、主观愿望及自我表述等进行深描,对她们言行背后的意义与逻辑进行挖掘分析。其次,在田野资料的分析过程中,我发现“调适”与“归属”两个概念频繁出现在报道人的叙述中,突出反映了穆斯林女性的意识变化。外来穆斯林女性需要根据城市的文化规则去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社会关系以及自身的行为模式,而调整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归属感,使她们在现代与传统、城市与农村之间找到平衡,并且与城市居民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调查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外来穆斯林女性为融入城市生活的调适实践富有强烈的地域及民族色彩,她们的调适行为除了受到女性迁移者个人的文化资本及能力的影响外,更多来自于整体社会的变迁和城市社会文化的形塑。城市就业环境中的性别差异、城市社会对农村女性的刻板印象以及穆斯林社会根深蒂固的性别权利差异等,使得穆斯林女性在城市寻求自主立足的过程显得异常艰辛。一些外来穆斯林女性,只能将城市作为享受青春自由的驿站,最终还是顺应传统返回家乡成为全职家庭主妇。本研究还发现,调适是一个持续的能动过程,女性个体需要不断自我提升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努力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归属与秩序。本文显示婚姻策略是城市外来穆斯林女性最主要的调适手段,她们透过婚姻进入城市生活,改变传统的婚姻策略来经营理想的家庭生活,以此提升自己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地位。而教育的功用并不足以让外来穆斯林女性得到一份自给自足的工作,但可以增加和提高她们的个人文化资本与在城市生活的自信心,有助于她们建立新的社会网络和得到城市社会的认可。城市里民族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与动态性,有利于她们提高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识及利用能力。在整个调适过程中,外来穆斯林女性展示了她们为融入城市社会的诸多努力,如乖巧顺从、灵活变通、协商等比较温和的能动策略,循序渐进地获取周围群体的信任以实现自己融入的目标。她们把握分寸,不会因为要达到自己的理想而破坏与家人的良好关系,她们知道安全感与归属的基础均源自于亲属纽带。研究结果显。示,个别女性确实成功提高了自己的家庭地位,并最终实现了现代女性的独立生活。然而,这些个人的改善并没导致整体穆斯林社会里性别惯习及性别等级关系的重构。出于女性安全感及认同感的需求,她们大多自愿选择牺牲一部分个人自由,并在可能被边缘化的情况下,成为民族文化的再生产者,从而在城市里得到家庭和社会整体的认可。再者,我通过考察发现,城市流动穆斯林女性对整体穆斯林的迁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与贡献。首先,女性为家庭所提供的各种抚养功能满足了家庭所有成员的需要,有利于穆斯林群体在城市定居。同时,她们的迁移也改变了流动穆斯林的家庭文化:妻子开始有更多的决策权和社会活动自由、子女培养观念的转变等。此外,从女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家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有各种关注与照顾政策,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多,农村及城市外来女性生活也得以显着改善,因而她们可以相对自由地追求现代化生活。但是,处于从属地位及缺乏经济独立能力的穆斯林女性,需要借助外在力量来拓展她们自身的发展空间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有利她们发展的环境。这些改变包括穆斯林社会对女性在家庭中付出的认可与尊重,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的弱化。而且,政府对西北地区民间组织的引导与监督对外来女性融入城市社会也相当重要。通过倡导一种赋权自立的女性发展模式,提高穆斯林女性的发展与自主意识,从而使她们能够与各民族女性共同参与社会建设,推动西北城乡社会发展。最后,本研究综合利用了社会学、女性研究、社会变迁研究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及研究结果,但整体而言,本研究的学术基础是民族学人类学的民族志理论方法。利用民族志研究所提供的理论方法,我得以深入实践进行田野调查,收集研究所需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我的研究说明,民族志的理论方法在城市人群的研究中相当有效,它在帮助我们发现研究问题并进行深层次的解释的同时,还能引发研究者深刻的自我反思。民族志的理论方法使我能够较为精确具体地呈现外来穆斯林妇女的都市生活面貌及其调适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外来穆斯林女性群体的民族特性和发展需要,同时还能为政府相关管理工作提供对策层面的有效咨询。期盼本研究能为丰富国内有关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的研究,贡献一份有启发意义的个案,并且激励少数民族女性在发展的崎岖之路上砥砺前行。
鲁顺元[4](2011)在《当代青海藏族文化变迁的地域性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不是铁板一块。”纵观人类文化史,任何获得长久生存和发展的文化,都是与别的文化不断地进行交流,而非固步自封。有交流,就会有文化的变迁。基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对地处青海的藏族文化而言,由于地域广阔、环境多变,文化发展是在“影响—调适”的交错中进行的,这必然使文化的变迁产生地域性差异。这种差异性是文化变迁的结果,也有社会设置层面的因素。比较不同地域藏文化的当代变迁,可以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认识差异,进而反思文化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为此,本文分八章来展开。第一章为导论部分,对研究思路、方法及所依借的理论作一介绍和评论。其中,对研究理论的评析主要从历时的文化变迁与现代化理论、共时的与文化地域分类相关的理论两方面来进行。第二章简要介绍青海文化变迁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意在强调变迁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历史背景,其中的自然环境变迁不但是文化变迁的基础还是其重要内容。从第三章开始,依次从人口、生计方式、语言文字、婚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对各藏文化特质在不同地域分布的差异性及其变化分章作出讨论。第八章对藏文化变迁的差异性及其成因作一简要总结,并初步展望藏文化现代化的趋势,以对导论部分介绍的各个理论有所回应。本文主要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和个案访谈资料,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发现:青海藏文化变迁地域性差异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圈形态。这种形态可以用藏族人口的聚居程度以及不同地域藏人所操持的生计方式、使用的语言文字、传承的婚姻习俗和寺院教派、僧侣规模等标准来加以描述。同时,不同地域文化变迁也带来了文化圈圈层的多元化。这是藏文化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体现了藏文化的适应功能和特殊的现代化路径。笔者主张谨慎地给定文化现代化的目标,应当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一角度来看待青海藏文化变迁;从而发现,不同圈层藏文化现代化处于一个基准线的两端并呈连接但非更替的关系。透过藏人的文化心态、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民族文化自觉行动等可以初步预见藏文化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马吉霞[5](2020)在《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女性打工者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青海旅游业迅速发展,其联动效应带动中心城市西宁餐饮业的发展,尤其是清真餐饮业,成为“大美青海”的一张文化名片,市场的繁荣吸引越来越多的女性农民工涌入城市并投身其中。本文以西宁市清真餐饮业中女性打工者为研究对象,从女性打工者的工作、家庭、生活、社会交往和精神生活等方面进行田野调查,看女性打工者如何摸索着成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两栖人”;如何在城市安身立命的过程中进行着城市文化适应;又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进行调适与自我表达。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涉及研究缘起和意义,继而对相关文献作以梳理和分析。第二章分析了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兴起的大背景及发展现状,以及本文两个“田野点”D饭店与R饭店的基本情况介绍与笔者打工的经历。第三章讨论了清真餐饮业的女性打工者从何而来、她们多元的身份与迁移动机以及为何成为“餐饮人”。第四章结合笔者的实践来分析女性打工者们职场生活中的社会适应,包括饭店内的劳动分工和饭店对她们的规训,以及女性打工者们发挥主动性去适应职场的策略。第五章从女性打工者精神方面如消费观念和休闲娱乐方式的转变、家庭角色的半脱嵌与新的关系圈等对她们精彩的城市生活作以总结。结语部分对乡土女性来到都市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反思。
陈亮[6](2019)在《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青民族走廊地跨甘肃、青海两省,这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部,也是我国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的区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明清以来,在甘青民族走廊内生活着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民族,本区域更成为汉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的交汇之处。鉴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及民族多元格局,受到明清历任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明清政府通过对本区域实施有效控制与管理,使其从“边疆”渐成“腹地”,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持续不断的经济开发推动了甘青民族走廊内的人口、农牧业、工商业的发展,并对域内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产生极大影响。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明初,国家从战略地位的高度对甘青民族走廊进行开发与建设,卫所体系的建立不仅为明朝奠定坚实的军事保障,也意味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大批迁入的戍边将士既促进了人口增长,也有力推动了域内的经济开发。明末清初,甘青民族走廊内战事频仍,人口损耗极大,至康熙中后期,随着政局稳定及社会发展,人口迅猛增长,外来人口的涌入以及人口的自然增殖使甘青民族走廊内各地的经济开发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治之后,本区域爆发多次反抗清朝统治的战争,不仅造成大量人口伤亡,也严重阻滞了经济发展。农业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入明以来,出于军事战略的考量,明廷实施以屯田为基础的屯卫制度,向西不断拓展的农业开发不仅巩固了西部疆域,也开启了区域农业一体化的进程。有清一代,各族百姓在明代农业开发的基础上,展开更大规模的垦地运动。此时段内,土地开垦不再集中于平地与川地,山地、坡地皆试种杂植,土地开发程度再创历史新高。在汉族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各少数民族逐渐弃牧业农,这不仅确立了农业经济在本区域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也改变了域内的民族格局。随着屯田的开发,小麦的分布区域日益扩大,最终在甘青民族走廊内形成小麦种植区与青稞种植带,而这条农业种植带往往也是汉族与藏族的分界线。清中后期,高产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均促进农业不断发展,并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本区域工商业也取得一定发展。首先,在丰富原材料的基础上,明清时期本区域传统手工业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晚清之际,近代机器制造业的萌芽开始出现,域内呈现出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大机器生产并存的场景,尤其是近代工业的出现对地域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次,明清时期本区域的商业逐渐从明代的链条式经贸模式由向清代的区域贸易圈转变。明朝政府主导的“茶马贸易”与“朝贡贸易”构成与内地交往的经济链,其在推动各民族经济交流的同时,也强化了彼此间的政治、文化交流。入清以来,随着农业化的纵深发展和商业通道的繁荣,甘青民族走廊逐渐成为全国性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在民族贸易的推动下,不仅出现专业化的商品市场,也兴起多个颇具影响的民族贸易市镇,最终在清中期形成以甘青民族走廊为依托的区域贸易圈。持续性的经济开发使地域社会在多个层面产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力量不断渗透,推动了本区域行政建置的发育进程,原本归属土司或寺院管理的土地及人口逐渐处于国家管辖之下。宗族作为基层社会重要的民间组织形态,其形成与地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并成为维护乡土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此外,随着民族贸易的兴起,部分农业人口开始转移至工商领域,商人与手工业者阶层不断壮大。明代的屯田开发为甘青民族走廊植入新的社区,屯堡、铺舍、营等错落分布于民族交汇区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多民族共处的分布格局。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衣食内容更为多元,城乡生活日益丰富,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奢侈之风逐步在各地蔓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也使明清时期的文化教育较前代多有建树,中央政府不仅设置大量官学、书院、社学,还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开办义学等,凸显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性及多元性。本文选择甘青民族走廊这一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人文地理区域为研究范围,以明清以来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而分析自然、人文及历史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同时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存在的内在联系。这对于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李成[7](2011)在《宪法视域中的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与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文中研究指明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是我国宪法平等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在高等学校录取中间对少数民族考生执行成绩稍差,得从宽录取的录取优惠政策。经过60余年的发展演变,业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优惠政策体系。我国高等学校录取中针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建诸于对少数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高等教育水平整体落后于汉族的基本判断之上。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录取优惠被认为具有天然的正当性。然而,此项优惠政策以个人与生俱来,与后天努力毫无瓜葛的民族成分作为调配高等教育资源的指向,又存在着如何与宪法民族平等条款和公民平等权利条款相协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应当看到,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录取优惠是以实质平等克服形式平等的内在缺陷,真正落实宪法和法律有关各民族一律平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录取优惠政策虽立足于个人“民族”,但政策的授益性质没有产生损害少数民族或汉族公民人格尊严的法律效果,并不构成民族歧视。此外,结合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理论与政策的历史演进路径,实现各民族间的事实平等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政策的重要目标;各民族间事实平等的实现方式有赖于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汉族向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民族同胞做出暂时的牺牲。这也是我国宪法有关“各民族一律平等”条款的应有之意。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高等学校录取中间针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录取优惠并不与宪法平等的规定相抵触。基于个人民族成分的录取优惠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一种临时的特别考量,其实施需要相应的社会土壤。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落后于汉族,少数民族在占有教育经费、师资、教育设施等方面的不足以及语言上的先天劣势为高等学校录取中间针对少数民族考生设置的优惠政策提供了实施的社会基础。与此同时,现行以优先录取和加/降分为主要形式的录取优惠政策已经实施多年,但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可以考虑引入配额制等措施以快速改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落后局面。
张利涛[8](2017)在《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青海省特殊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加强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课题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为理论依据,同时借鉴相关的西方公共管理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的主体论、客体论、方法论和目的论等,不仅为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具有较强的方法论意义。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流派,对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职能变化、坚持“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分析和研究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特殊性,是推进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起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共同构成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环境的特殊性;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和社会组织发展缓慢,构成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特殊性;物质需求差异明显和精神需求以宗教信仰为主导,是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客体的特殊性;习惯法和村规民约的作用不容忽视,是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的特殊性;注重民族团结和生态环境保护,是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评估指标的特殊性。本研究分别从统计年鉴数据、基层群众的主观感受和田野调查三种视角,从个体发展、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参与五个维度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综合评估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现状。田野调查方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分析统计数据和基层群众对社会治理主观感受方面的不足,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深入研究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是提高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基础。研究发现,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深受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公众因素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从不同的方面对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产生或深或浅、或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其中,传统部落制度、千百户制度、宗教文化、民间法文化等因素对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有着独特和深远的影响。在详细分析和研究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特殊性、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议:第一,经济建设路径:坚持科学发展观,破解资源型发展困境;发展农牧业集体经济,走专业合作化经营之路。第二,政治建设路径:全面从严治党向青海基层延伸;加强青海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第三,法治建设路径:提高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坚持依法治理与“因俗而治”相结合。第四,社会建设路径:提高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公民参与度;提高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参与度。第五,生态建设路径:加强对生态移民的社会治理;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机制。
贺新宇[9](2016)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我国56个民族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上长期共存、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共生共荣、和谐共处,其经长期历史演化而形成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尤其是多样性发展特征表现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层面,为探寻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教育传承提供了难得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样本。同时,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民族教育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与我国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又对传承民族文化多样性特征基础上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论文试图从教育与文化两个纬度,围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目标进行跨学科的民族教育问题的综合研究,认真厘清这些关系的特征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力图构建一个充分体现多元文化时代特色、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系统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理论体系,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理论。全文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元”与“教育和谐”的基本理念,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下,充分汲取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和谐教育理论、我国古代“和合论”与当代多元一体化教育等理论的营养,比较、借鉴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借助国内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主要样本,在对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现状和民族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发展等各种非和谐现象及其成因,指出了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学校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所存在的文化多样性缺失、主流文化中心倾向和少数民族儿童失学、辍学与学业失败问题、文化认同迷失问题以及双语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客观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一系列实践策略和建议。作者认为,民族地区和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到中观的和谐学校建设再到微观的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等多个层面去整体建构。就宏观层面而言,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教育并进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需要从政策制定、教育立法、资源配置、教师交流、监测评价、优化布局等层面,以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努力实现;就中观层面而言,从民族地区学校和谐文化建设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从基于文化理解的多元和谐的课程设计、实施到尊重差异、合作共享的课堂教学生态、切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民汉双语教学的开展以及拥有跨文化理念与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都是和谐学校建设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再从微观层面而言,人的全面、充分、自由、和谐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理想目标,而基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帮助不同民族的每一位学生在获得多元文化相应知识、拥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同时,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辩证取舍、美人之美、和而不同之观念和消除偏见、歧视的情感、态度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文化价值观,获得相应的消解文化冲突的社会行为技能,从而在享受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的普遍繁荣与和谐共处。为此,论文对立足多元民族文化以促进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问题、从民族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的多层次文化认同的系统建构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杨化冰[10](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二、西宁市各民族妇女社会地位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宁市各民族妇女社会地位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撒拉族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综述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4.2 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撒拉族女性 |
2.1.2 受教育程度 |
2.1.3 收入水平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社会化理论 |
2.2.3 教育公平理论 |
2.2.4 政府教育投资规模理论 |
第3章 女性受教育程度及其对女性收入的作用机理 |
3.1 女性受教育程度基本情况分析 |
3.1.1 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 |
3.1.2 女性文盲率 |
3.1.3 女性学历层次结构 |
3.2 女性受教育程度区域比较分析 |
3.2.1 西北五省女性受教育程度比较 |
3.2.2 青海省各地区女性受教育程度比较 |
3.3 青海省各民族女性受教育程度比较分析 |
3.3.1 青海省各民族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比较 |
3.3.2 青海省各民族女性学历层次分布 |
3.4 撒拉族两性受教育程度比较分析 |
3.5 女性受教育程度影响女性收入的作用机理 |
3.5.1 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影响女性收入 |
3.5.2 教育通过就业选择影响女性收入 |
3.5.3 教育通过代际传递影响女性收入 |
第4章 受教育程度对撒拉族女性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调查实施 |
4.2 问卷与访谈样本的基本情况分析 |
4.2.1 问卷样本的人口学统计分析 |
4.2.2 访谈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
4.3 女性受教育程度与收入的关系分析 |
4.3.1 不同受教育程度女性的收入水平差异显着 |
4.3.2 不同年龄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差异显着 |
4.3.3 不同职业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 |
4.3.4 不同婚龄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对收入水平影响显着 |
4.3.5 父母背景对女儿的教育与收入水平影响显着 |
4.4 不同受教育程度女性对收入问题的认知分析 |
4.4.1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女性对生活满意度的主观感受性一致 |
4.4.2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女性对收入差异的归因相似 |
4.5 基于计量分析的结果 |
4.6 研究发现 |
4.6.1 受教育程度对女性收入增长具有促进效应 |
4.6.2 受教育程度对女性职业选择具有导向功能 |
4.6.3 受教育程度对女性生活转变具有提升作用 |
4.6.4 母亲受教育程度高对子女教育有引导作用 |
第5章 影响撒拉族女性教育的问题及原因探讨 |
5.1 区域性经济落后是影响女性教育的客观原因 |
5.2 复杂的观念是制约女性教育的主观原因 |
5.3 早婚早育是阻碍女性学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
5.4 就业困难是限制女性教育投入的现实原因 |
5.5 贫困文化是影响女性教育的深层原因 |
第6章 提升撒拉族女性教育及收入的对策建议 |
6.1 发展区域经济带动教育发展 |
6.1.1 加大循化地区教育硬件支持 |
6.1.2 提升循化地区教师人力资本 |
6.2 弱化传统观念对女性的影响 |
6.2.1 强化男女平等意识保障女性权益 |
6.2.2 引导家长树立先进教育及婚育观 |
6.3 发挥宗教的积极引导作用 |
6.3.1 重新解释伊斯兰教法的有关规定 |
6.3.2 凝聚宗教人士扩大政策宣传效果 |
6.4 改善撒拉族女性就业困境 |
6.4.1 增加女性就业支持力度 |
6.4.2 完善女性就业保障 |
6.4.3 进行青年女性分业教育 |
6.4.4 创建女性新型就业模式 |
6.5 将女性脱贫由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 |
6.5.1 加强区域文化扶贫力度 |
6.5.2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扶贫 |
6.5.3 加大女性“扶智”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调适与归属:兰州外来穆斯林女性的社会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及主要概念界定 |
四、研究地点及研究对象 |
五、研究方法 |
六、现实价值与学术价值 |
第一章 西北社会转型下的穆斯林女性迁移 |
第一节 西北农村变迁与人口迁移 |
一、城镇化进程 |
二、户籍制度改革 |
三、农业改革及劳务输出 |
第二节 兰州:穆斯林女性寻找理想及归属之地 |
一、多民族杂居交融的古都 |
二、充满活力机遇的省会城市 |
三、有限的选择与家长的顾虑 |
第三节 多样的迁移途径 |
一、随迁型:与家人共同奋斗 |
二、自主发展型:在城市学习的单身女性 |
三、上进奋斗型:在城市工作的母亲 |
小结 |
第二章 进城后的调适策略与归属建构 |
第一节 不自觉的疏离 |
一、陌生城市里的熟悉家园 |
二、不变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归属 |
三、无形的界线与过客心态 |
第二节 被边缘化的女性群体 |
一、城市里的失学少女 |
二、社会分层及群体内部差异 |
三、公益机构及其对边缘群体的帮扶 |
第三节 融入城市化生活 |
一、品味的追求及对城市的归属 |
二、女性权益的重视 |
三、民族归属感的弱化 |
第四节 传统与城市文化的整合 |
一、民族传统与城市文化的交融 |
二、新的生活秩序 |
三、灵活互谅的人际交往 |
小结 |
第三章 女性教育与社会调适能力 |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西北穆斯林地区的基础教育 |
一、女童教育落后的综合因素 |
二、家庭为主的传统女性规范 |
三、荣誉观念与性别区隔 |
第二节 21世纪初西北农村的女童教育改善 |
一、作为地方发展指标的女性教育 |
二、女童培养观念的转变 |
三、民族文化教育的现代化 |
第三节 女性教育与城市适应 |
一、就业市场的性别差异 |
二、语言、信息技术与适应能力 |
三、能动性的增强 |
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生活中婚姻策略的转变 |
第一节 穆斯林的传统婚姻策略 |
一、成人礼 |
二、家族及群体的事务 |
三、早婚习俗及其实践逻辑 |
四、女性成功及价值的象征 |
第二节 待嫁姑娘的婚姻策略 |
一、为逃避早婚命运而学习 |
二、自主与归属之间的张力 |
三、跳出传统婚姻束缚的尝试 |
第三节 已婚女性的家庭生活策略 |
一、“嫁得好”也要“干的好” |
二、家庭分工的改革 |
三、少生精养的育儿策略 |
小结 |
第五章 文化传统变迁下的女性归属重构 |
第一节 城市穆斯林的宗教习俗及其文化特点 |
一、和而不同的多元形态 |
二、宗教文化的理性实践 |
三、宗教对社会作用的再认识 |
第二节 文化自觉与性别文化重构 |
一、走出“厨房”的文化传承者 |
二、现代“贤妻良母”的新典范 |
三、全球化下的性别文化认同 |
第三节 服饰象征与归属重构 |
一、多重的象征意义 |
二、西北地区的实践及含义 |
三、传统与现代的糅合 |
小结 |
结论 |
一、个人调适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
二、女性能动性的探讨 |
三、女性发展与管理对策 |
四、迁移穆斯林女性的影响与贡献 |
五、都市迁移人口研究理论的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当代青海藏族文化变迁的地域性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从地域差异的角度研究藏族文化变迁的必要性 |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与综述 |
一、关于青海藏族文化变迁与现代化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藏族文化地域分类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与逻辑 |
二、研究理论与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二章 藏文化变迁的由来及环境 |
第一节 藏文化变迁的由来 |
一、古代的青藏高原藏文化地域分异 |
二、现当代的青藏高原藏文化地域分异 |
第二节 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变迁 |
一、生态环境特点 |
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
三、生态环境的演变 |
第三节 代表性个案概况 |
一、农业区个案 |
二、半农半牧区个案 |
三、牧业区个案 |
四、城镇社区个案 |
第三章 人口民族结构与分布及其变化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人口的分布格局 |
一、总体人口分布与密度 |
二、民族人口分布 |
第二节 当代人口分布及其变化 |
一、民族自治州人口的民族结构 |
二、东部农业区的民族人口 |
三、民族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
第四章 生计方式的变迁及其地域性差异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生计方式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
一、"生番"与"熟番" |
二、尚不发达的农业 |
三、分布广泛的畜牧业 |
四、作用显着的商贸流通 |
第二节 不同生计之间的现实选择 |
一、职业身份的自我认同 |
二、经济收入结构 |
第三节 畜牧业内部的差异:以畜种为例 |
一、牦牛的文化地位及分布 |
二、不同种类羊的分布 |
三、牛羊的牧饲方式 |
四、食用肉储备方法及宰牲选择 |
第五章 语言文字使用的地域性差异及其变迁 |
第一节 藏语的地域分异 |
第二节 语言文字使用的流变 |
一、藏语使用人数和群体 |
二、藏语使用场合与代际变化 |
三、藏文的使用 |
第三节 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和教学模式之争 |
一、对语言文字的认知 |
二、"双语"教学模式之争 |
第六章 服饰与婚姻圈的变迁及其地域性差异 |
第一节 受他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服饰 |
一、便服备受青睐 |
二、男女有别的穿戴要求 |
三、服饰文化的自我调适 |
第二节 婚姻圈的变迁:一个独特的个案 |
一、数据来源 |
二、结果与分析 |
三、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宗教信仰的变迁及其地域性差异 |
第一节 寺院分布的地域差异 |
一、不同地域寺院的数量 |
二、各地寺院所属不同教派 |
三、农牧民眼中的藏传佛教教派 |
第二节 宗教从业人数的定额与超员 |
一、超员与有寺无僧:以果洛州与海东地区为主的比较 |
二、寺院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博弈 |
三、对藏传佛教信仰地域差异的民间解读 |
第八章 藏文化变迁的地域差异性与现代化 |
第一节 藏文化圈基本形态及多元化 |
一、藏文化圈的基本形态 |
二、汉文化圈的形态 |
三、圈层多元化 |
第二节 环境作用下的藏文化变迁 |
一、自然环境演变对藏文化变迁的影响 |
二、文化对社会环境的功能调适 |
第三节 藏文化的现代化 |
一、民众对文化未来的态度 |
二、对文化现代化趋势的初步判断 |
附录 |
一、访谈大纲 |
二、青海民族宗教情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主持、参与课题 |
致谢 |
(5)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女性打工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有关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研究 |
1.2.2 有关女性农民工的研究 |
1.2.3 有关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理论借鉴 |
1.4.1 都市人类学 |
1.4.2 文化适应与文化变迁理论 |
第二章 我的“田野”镜像:都市的魅力 |
2.1 大美青海:旅游业与酒店餐饮业的大发展 |
2.1.1 新世纪以来青海发展的新机遇 |
2.1.2 旅游业与酒店餐饮业的发展 |
2.2 清真餐饮业:城市餐饮业亮丽的风景线 |
2.2.1 清真饮食文化的解读 |
2.2.2 西宁市清真餐饮业的初探 |
2.3 我的“田野”工作:实践的打工生活 |
2.3.1 四星级的D饭店 |
2.3.2 大众的R饭店 |
第三章 她们是谁:来源、身份与成为餐饮人 |
3.1 从何而来 |
3.1.1 不规则的劳动力圈 |
3.1.2 女性打工者的省内流动 |
3.2 女性打工者的身份与迁移动机 |
3.2.1 多元的身份 |
3.2.2 不同的迁移动机 |
3.3 何以成为“餐饮人” |
3.3.1 资本存量少 |
3.3.2 民族文化认同感及其生活习惯 |
3.3.3 女性身份的自觉与利用 |
第四章 职场生活:新的社会适应 |
4.1 走进餐饮业的机缘 |
4.1.1 不同餐饮业中女性打工者的进入 |
4.1.2 女性打工者的劳动分工 |
4.2 制度的规训与职场的适应 |
4.2.1 外在身体的呈现与内在情感的规训 |
4.2.2 作息时间的安排 |
4.2.3 劳动过程的监视 |
4.3 职场的生存策略 |
4.3.1 结群而处之 |
4.3.2 隐忍的消极反应 |
4.3.3 把握有限的自主性 |
第五章 日常生活:职场外的社会适应 |
5.1 物质方面:收入与消费 |
5.1.1 收入 |
5.2 社会生活:休闲、家庭与交际 |
5.2.1 城市休闲生活初体验 |
5.2.2 家庭角色的半脱嵌 |
5.2.3 社会交往与新的关系圈 |
5.2.4 收入的支配与消费 |
5.3 精神生活:文化适应与人生规划 |
5.3.1 恋爱与婚育观念的变化与选择 |
5.3.2 信仰的实践与表达 |
5.3.3 人生规划 |
结语:乡土女性的都市人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6)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三、研究资料和研究现况 |
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人口变迁 |
第一节 明代人口的变化 |
一、明初大规模移民推动人口增长 |
二、明中后期人口呈下降趋势 |
第二节 清代的人口起伏 |
一、清前期人口的恢复性发展 |
二、乾隆四十一年至咸丰三年间人口的滞胀 |
三、同治兵燹后的人口骤减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少数民族人口 |
一、明代的“西番”人口 |
二、清代的少数民族人口 |
小结 |
第二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农牧业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农业开发 |
一、明代农业的西向拓展 |
二、清代农业一体化的完成 |
三、传统农作物结构的变化 |
四、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 |
第二节 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化与水利设施的兴修 |
一、农业技术与生产工具的进步 |
二、明代水利工程的创修 |
三、清代水利渠网的完善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畜牧业的发展 |
一、明代官营养马业的勃兴 |
二、清代官营养马(驼)业的延续 |
三、明、清民营畜牧业的发展变化 |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与发展 |
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兴起 |
二、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 |
三、少数民族手工业的延续 |
第二节 近代工业的萌芽 |
一、洋务运动背景下的近代工业 |
二、清末的“新政实业” |
第三节 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
一、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色彩 |
二、外部因素推动下的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商业进展 |
第一节 明代链条式的经贸模式 |
一、国家掌控下的茶马贸易 |
二、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朝贡贸易 |
第二节 清代区域贸易的繁荣发展 |
一、流通商品种类的多元化 |
二、民族贸易推动商业市场形成 |
三、商人群体对商贸交流的促进 |
四、商路的开辟与贸易圈的建立 |
第三节 明清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从“重农抑商”向“重农重商”的转变 |
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对民族贸易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
第一节 地域社会的变化 |
一、行政区域的扩张与编户齐民 |
二、宗族的形成与发展 |
三、商人及手工业阶层的壮大 |
第二节 社会生活的变革 |
一、军民共处与新村寨聚落的形成 |
二、由俭入奢的消费观念 |
三、丰裕多元的衣食品类 |
四、日益丰富的城乡生活 |
第三节 族际间的交往融合与文化熏染 |
一、民族间的互动与交融 |
二、土官的“向化”现象 |
第四节 文化教育与风气开通 |
一、明代文教的兴起 |
二、清代文教的继续推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宪法视域中的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与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已有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高等学校少数民族考生录取优惠政策的历史嬗变 |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少数民族考生录取优惠政策 |
一、法律关于民族录取优惠政策的规定 |
二、教育部规范性文件关于民族录取优惠政策的规定 |
第二节 地方层面少数民族考生录取优惠政策 |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少数民族考生录取优惠政策的规定 |
二、高等学校对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 |
第三节 针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优惠形式 |
一、设立民族大学/民族学院 |
二、在高等学校中开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 |
三、专为西藏、新疆少数民族考生制定的特别录取优惠措施 |
第二章 少数民族考生录取优惠的法律基础 |
第一节 围绕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的法律争议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与宪法平等 |
一、宪法形式平等:消除身份差异的同等对待 |
二、宪法实质平等:尊重先天差异的区别对待 |
第三节 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与民族歧视 |
第三章 中国语境下的民族平等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苏维埃俄国(苏联)的民族平等理论 |
一、苏维埃俄国成立前列宁和斯大林的民族平等理论 |
二、苏维埃俄国成立后俄共民族平等政策的转变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苏俄民族平等理论的继受与发展 |
一、民族平等是党领导国内革命斗争的必然选择 |
二、民族平等是党团结中国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辱的必然要求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对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发展 |
第四章 少数民族考生录取优惠政策的社会基础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在高等学校入学中的弱势地位 |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占在校大学生比例低于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比例 |
二、少数民族未能充分享受高等学校扩招带来的利益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在享有教育资源方面的差距 |
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长期困扰民族教育 |
二、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现代化教学需要 |
三、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
第三节 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方面存在先天劣势 |
一、民族教师汉语教学能力偏低 |
二、少数民族学生缺乏学习汉语言的良好环境 |
三、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普遍较低 |
第五章 比较法视野下高等教育领域的族群录取优惠制度 |
第一节 美国:多元化外衣下的种族配额制 |
一、肯定性行动在美国的兴起 |
二、美国有关高等学校录取少数族裔优惠政策的司法争讼 |
三、美国高等教育领域肯定性行动的前景 |
第二节 印度:宪法承认的种姓配额制 |
一、补偿性歧视的宪法架构:优待的对象与内容 |
二、补偿性歧视的宪法边界:印度最高法院对优待的限缩 |
三、补偿性歧视的宪法逻辑:宪法利益之间的整合与平衡 |
四、补偿性歧视的隐忧:优待对象遴选的政治化与种姓身份的逆向确定 |
五、印度补偿性歧视理论及实践的启示 |
第六章 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的改良与完善 |
第一节 优惠方式的多元化:配额制的引入与适用 |
一、通过配额制快速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 |
二、配额制在政治、职业领域已经获得广泛运用 |
第二节 实施配额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配额制的实施应当主要针对特定民族 |
二、配额制的实施应当针对少数民族内部的特定阶层 |
三、配额制的实施应当注意与基础教育与就业相衔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治理相关理论概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管理的基本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主体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客体论 |
(三)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方法论 |
(四)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目的论 |
二、西方社会管理理论概述 |
(一)新公共管理 |
(二)新公共服务 |
(三)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继承与超越 |
三、西方社会管理理论对中国社会治理的启示 |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理念 |
(二)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三)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治理体系 |
(四)公平正义:社会治理的核心价值取向 |
第二章 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特殊性 |
一、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环境的特殊性 |
(一)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
(二)社会环境的特殊性 |
二、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特殊性 |
(一)青海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较弱 |
(二)社会组织力量薄弱并且发展缓慢 |
(三)宗教在青海基层社会治理中影响深远 |
三、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客体的特殊性 |
(一)物质需求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
(二)精神需求具有明显的宗教化倾向 |
四、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的特殊性 |
(一)习惯法与青海基层社会治理 |
(二)村规民约与青海基层社会治理 |
五、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评价指标的特殊性 |
(一)保护生态环境 |
(二)维护社会稳定 |
第三章 多维视角下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现状 |
一、基于统计数据的青海基层社会治理 |
(一)人均可支配收入 |
(二)受教育情况 |
(三)公共服务 |
(四)社会保障 |
(五)公共安全 |
(六)公民社会参与 |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青海基层社会治理 |
(一)样本基本情况 |
(二)居民幸福感 |
(三)居民社会公平感 |
(四)对公共服务满意度 |
(五)对社会保障满意度 |
(六)对公共安全满意度 |
(七)对社会参与满意度 |
三、基于田野调查的青海基层社会治理 |
(一)个体发展与社会公平 |
(二)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 |
(三)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 |
(四)公民社会参与 |
(五)生态环境保护 |
(六)问题与讨论 |
第四章 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因素 |
一、经济因素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
(二)经济收入状况影响着居民的社会公平感和幸福感 |
二、政治因素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一)传统政治因素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建设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三、文化因素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一)民间法文化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二)宗教文化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四、社会公众因素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一)公民意识淡薄对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二)参与能力、参与机制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五、生态因素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一)生态环境保护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二)生态恶化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消极影响 |
第五章 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 |
一、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经济建设路径 |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破解资源型发展困境 |
(二)发展农牧业集体经济,走专业合作化经营之路 |
二、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建设路径 |
(一)全面从严治党向青海基层延伸 |
(二)加强青海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 |
三、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建设路径 |
(一)提高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
(二)坚持依法治理和“因俗而治”相结合 |
四、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社会建设路径 |
(一)提高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公民参与度 |
(二)提高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参与度 |
五、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生态建设路径 |
(一)加强对生态移民的社会治理 |
(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及背景 |
(一)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多元与中华民族一体发展的现实背景 |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民族教育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 |
(三)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民族教育失谐发展的现实矛盾 |
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 |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文献的总体分布 |
(二)国内相关主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三)国外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
(四)已有研究述评 |
四、主要概念及其关系界定 |
(一)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化 |
(二)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教育 |
(三)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目标 |
第一部分 现实考量: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 |
一、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特征 |
(二)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调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概析 |
二、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我国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宏观现实 |
(二)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现状调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
(三)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成因分析 |
(四)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负面效应 |
三、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中的主流文化中心倾向 |
(一)宏观课程设计中多元民族文化的相对缺失 |
(二)民族地区学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以教科书为代表—教学内容中的主流文化中心倾向 |
(四)民族语言在教学中运用的问题及分析 |
四、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
(一)凉山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现状调查 |
(二)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的理念与技能问题 |
(三)民族地区缺乏民汉双语教师问题 |
(四)民族地区代课教师的现状与分析 |
五、学业失败与认同迷失:民族儿童和谐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少数民族儿童失学、辍学与学业失败问题的文化学分析 |
(二)少数民族儿童文化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六、反学校文化:民族地区和谐学校构建中的不和谐音 |
(一)“反学校文化”的涵义与类型 |
(二)民族地区反学校文化的成因分析 |
(三)反学校文化对民族儿童和谐发展的影响 |
(四)研究民族地区反学校文化的教育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依据:从理论基础、政策法规到国际比较 |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从多元文化主义到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
(二)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三)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到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 |
(四)从和合论到和谐教育思想 |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政策法规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文化与教育层面的解读 |
(二)我国现行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法律和法规 |
(三)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
三、国外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实践与比较分析 |
(一)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文化教育 |
(二)冲突与融合:法国的多元文化和谐之旅及其现实困境 |
(三)变革与发展中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和谐教育 |
(四)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的多元文化教育实践 |
(五)印度的多层次种族社会与多元文化教育 |
(六)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政策、实践之比较分析 |
第三部分 均衡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和谐的宏观构建 |
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 |
(一)公平、社会公平与教育公平 |
(二)教育公平的历史与现实 |
(三)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基于教育公平的现实追求 |
二、均衡发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环境建构 |
(一)教育公平与和谐: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
(二)均衡发展是民族地区教育公平与和谐的宏观前提 |
(三)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三、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的路径解析 |
(一)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的政策建构 |
(二)着眼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推动民族教育立法 |
(三)促进教师良性流动,有效解决民族地区区域内师资配置失衡问题 |
(四)构建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体系,促进教育资源和谐共享 |
(五)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搭建民族地区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重要平台 |
第四部分 和而不同: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和谐建构 |
一、和谐取向的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 |
(一)学校教育与学校文化 |
(二)民族地区学校文化特征分析 |
(三)于多元中求和谐: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
二、民族语言文字传承与民汉双语教学 |
(一)语言文字与文化传承 |
(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汉双语现象概析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少数民族和谐双语教学 |
(四)双语教学的理论与政策依据 |
(五)提高民汉双语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
三、基于多元文化的和谐课程建构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多元文化教育 |
(二)民族学校课程文化与民族儿童和谐发展 |
(三)民族学校多元和谐课程的建构策略 |
四、课堂教学中的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 |
(一)民族地区学校和谐课堂的基本特征 |
(二)民族地区学校和谐课堂的建构策略 |
五、引领和谐:民族地区跨文化教师队伍建设 |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
(二)民族地区跨文化教师的专业化标准 |
(三)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跨文化教师培养策略 |
第五部分 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之鹄的 |
一、立足多元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
(一)文化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
(二)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道德教育 |
(三)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
(四)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和谐人格养成(个性发展) |
(五)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 |
二、从民族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的系统建构 |
(一)认同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
(二)关于民族文化的同质性 |
(三)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实 |
(四)从民族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各民族学生多层次文化认同的建构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理念 |
(一)多元一体 |
(二)辩证扬弃 |
(三)美人之美 |
(四)和而不同 |
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培养目标(个体层面) |
(一)认知(知识)目标 |
(二)技能目标 |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
(四)价值观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参与科研工作情况 |
(10)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
第三节 中间商 |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
附录三 :茶亭 |
附录四 :民间传说 |
四、西宁市各民族妇女社会地位比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宁市各民族妇女社会地位比较分析[A]. 乌图,雨田. 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 1993
- [2]撒拉族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D]. 李倩倩. 青海民族大学, 2019(01)
- [3]调适与归属:兰州外来穆斯林女性的社会适应研究[D]. 苏慕瑜. 兰州大学, 2018(10)
- [4]当代青海藏族文化变迁的地域性差异研究[D]. 鲁顺元. 兰州大学, 2011(09)
- [5]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女性打工者的研究[D]. 马吉霞. 兰州大学, 2020(01)
- [6]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D]. 陈亮. 兰州大学, 2019(08)
- [7]宪法视域中的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与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D]. 李成. 上海交通大学, 2011(12)
- [8]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 张利涛. 青海民族大学, 2017(03)
- [9]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D]. 贺新宇. 西南大学, 2016(04)
- [10]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