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中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小水电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建达,吴昊[1](2021)在《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二)》文中提出1970年1月3~11日,浙江省在常山县召开全省小型水利水电现场会议,传达贯彻水电部1969年10月在福建永春县召开的南方山区小型水利水电座谈会精神和小水电"以小型为主,自办为主,设备自行制造为主"的方针,落实全省小水电年装机3万kW的任务。6月,"全国电力工业增产节约展览会"上再次展出水电部模型厂制作的永春农村小水电建设模型,周恩来总理说:"南方各省可以大搞小水电,像永春那样,要大力宣传。"邓颖超说:"很好,全国都像永春这样就
李晓乐[2](2020)在《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文中指出能源,作为基础性生产生活资料,对一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石油危机时代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时代相叠加的现今,新能源凭借可持续、环保性、广泛分布等优势,在世界各国寻找化石能源替代能源进程中备受广泛关注。本文以日本新能源产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其支持政策体系在推进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发挥的引导作用。并立足我国能源经济现实国情,旨在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的优化调整提供借鉴与启示。发展好新能源产业对于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打赢“三大攻坚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在理清日本政府不同阶段对“新能源”概念的界定与对象范围演变的基础上,考察了新能源在日本一次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主要利用形式,并结合新能源的特征,概观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从日本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出发全面阐述了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系统梳理了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具体剖析了日本促进新能源普及扩大的战略目标规划、以及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日本包括RPS制度、FIT制度、补贴政策、优惠税制、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技术对策、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以及民间支援举措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并总结了相关政策的推进机制。运用实证手法探讨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日本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对日本RPS制度与FIT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对比了中日两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支持政策,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与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通过系统研究与分析,本文认为日本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与实施方面存在诸多成功之处。主要表现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起步时期十分重视对新能源核心技术研发的战略规划与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相关支持政策的实施均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体系支撑,政策工具多样,且政策之间衔接与协调性较好,不同时期政策重点鲜明,目标规划清晰,重视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发挥相结合,并根据不同时期国际与国内能源经济环境变化适时做出政策调整。尽管我国与日本在资源能源禀赋、能源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推进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本文认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必须坚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结合日本经验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程道俊[3](2020)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研究》文中提出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天然气、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不断开采和利用,数量急剧减少,而且化石能源消耗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极端气候变化。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过程中需更多的能源支持,因此面临着能源紧缺的压力,同时,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是一个重大课题。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新能源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新能源具备同时满足能源需求和减少污染排放的优势,但是,我国新能源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新能源的发展道路,新能源产业属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家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产业具有国际竞争性、技术发展快速性,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初期需要选择与其他传统产业不同的发展路径。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是能源高速消耗,加剧了能源消耗与供应之间的矛盾,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国内需从国外进口新能源来满足国内需求,我国经济发展受到能源的掣肘。我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调整现在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在能源消费中优先使用新能源,并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持续有效地推动和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是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本文的研究背景就是基于国际能源形势与国内经济发展与能源之间的矛盾展开的探讨,在中国能源实现条件和战略机遇下,开展中国新能源产业中的政府治理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在政府治理创新、政府协同治理、政府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引入相关理论,从理论层面阐述政府治理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必要性,明晰了我国政府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治理面临着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新能源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突出,新能源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新能源产业缺乏必要的政府保障,新能源企业缺乏产权保障,新能源企业发展缺乏资金保障,新能源企业缺乏高端人才保障。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主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存在本位保护主义,地方政府过度干预新能源产业发展,地方保护阻碍全国新能源市场壮大;二是政府缺乏体系化治理,政府责任落实不到位,产业政策体系不健全,政府与产业主体缺乏互动联系;三是政府治理效率低下,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不高,政府服务性存在一定局限,政府未能准确评价自身工作。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新变化,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担当和责任越发显现,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治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加大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技术创新政策等产业政策的实施力度,并保障政策实施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不断拓宽政府治理模式,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完善政府角色定位,创新政府治理运行机制;不断改进政府治理结构,协调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职能部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强化政府协同治理,并加强政府对新能源的宣传,从而推进我国新能源产业良好发展。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是研究视角的创新、理论框架的创新、实践路径的创新。本文是从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考察和论证了政府治理的模式选择、政府的角色定位、政府的职责等问题;政府治理不仅包括政府组织内的治理,也包括政府组织间的治理,不同的治理组合,在新能源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效果。本文的研究视角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丰富了政治制度领域的理论研究,为进一步改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提供了启示和建议。
叶善青[4](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提出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俞薇[5](2019)在《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由于环境治理不力,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急剧上升,不断增多的二氧化碳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提高了地表温度,引起了全球气候显着变化,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全球气候变化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已不容忽视,气候治理这一全球性问题也愈发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达成一致意见并出台了重要法律文件《京都议定书》,要求各国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其中,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是《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三种灵活减排方式之一,在该机制运行下附件一国家(有减排义务)可以在非附件一国家(无减排义务)开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而获取“核证减排量”(CERs)用于完成本国的减排承诺。这种减排方式有助于附件一国家实现低成本减排,同时可促使没有强制义务的国家和地区通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参与到全球的减排行动中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由此而来。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取得了很好的运行效果,全球7807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中国项目占比达总数的一半左右。随着中国政府气候治理自主意识不断加强,2012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建立了中国本土化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至今已有2891个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成功获得审定,共签发了4760万吨“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s Reductions,CCER)。同时,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在积极建设中。官方估算全国统一市场建成后,中国市场将成为覆盖30-40亿吨碳配额的全球第一大碳市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若考虑到期货等衍生品,规模可达5000亿元人民币。按照目前碳交易试点设定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以5-10%的抵消比例进入配额市场计算,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规模将达60-500亿元人民币,从业人数达数十万。虽然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运行已经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从成本、技术、公平和规范等方面看,这些效果还未达到最优,同时随着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推进,社会各界对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运行效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运行效果,已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课题。显然,为了解决这一重要课题,必须厘清究竟是哪些因素对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运行效果产生影响且怎样影响。另一方面,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后发现,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在中国的应用和实践一直保持高度关注,但绝大多数文献都集中在清洁发展机制的研究上,只有少数文献围绕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开展研究,明显缺乏对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正是基于上述现实需要和有关学术研究的薄弱现状,本文提出了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影响因素研究这一选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希望能够明确回答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和怎样影响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运行效果,以便为进一步提高该效果的政策设计提供依据。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是基于中国国情,以中国自主建立的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为研究对象,探索性地对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初步构建了一个运用环境经济、生态补偿等理论分析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路径,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理论内容起到了一定的丰富作用。在现实意义方面,中国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一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的一条,绿色是新发展理念中的一大理念,污染防治是三大攻坚战之一。这“四个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作为市场化的减排工具,是控制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气候治理方式。无疑,本文的研究与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高度契合,贯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本文在梳理分析了既有相关文献基础上,沿以下思路展开研究:第一,结合环境产权理论、排污权交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及生态补偿理论,明确界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的概念。第二,探索性地提出了八因素(电力消费、经济水平、技术水平、人力资本、资金支持、外商投资、政策设计和抵消市场)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上述要素的作用机理。第三,详细阐述国内外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及其运行现状、存在问题。第四,根据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选取面板数据负二项式模型、面板数据Tobit模型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实证方法,分别对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数量效果、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减排量效果以及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业主满意度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有一定独创性地将多层线性模型运用在分析单个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项目减排量影响因素的实证中。最后,通过上述研究过程,逐步解答研究问题,得出研究结论,最终提出相应政策建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从电力消费、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等影响因素的角度看,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在减排潜力高的地区能取得较好的运行效果;第二,资金因素至关重要,金融支持在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来自人力资本的影响不显着;第三,外商投资因素已不再重要,说明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已基本摆脱清洁发展机制的影响,逐渐形成自主运行的态势;第四,来自碳排放抵消市场因素的影响不明显,说明碳排放抵消政策在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中应有的支撑作用还发挥得不够;第五,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业主企业在项目开发时优先考虑的是市场和政策因素。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因地制宜合理引导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完善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第二,加强对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资金支持,进一步丰富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融资渠道;第三,完善碳排放权抵消市场的建设,加强其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支撑作用;第四,完善顶层政策设计,激励更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行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第一,在研究对象上,聚焦剖析中国本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的影响因素;第二,在理论上初步建立了影响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的八因素分析框架;第三,在实证方法上,将多层线性回归模型这一计量方法运用在分析单个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减排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第四,在研究结论上,得到了外商投资和人力资本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影响不显着等与现有文献不同的结论。本文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是:第一,实证数据年份跨度有限,这是因为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发展时间较短,导致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数据具有一定局限性;第二,尚未将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价格因素纳入研究,主要原因是中国碳市场启动较晚,CCER交易数据缺乏、价格信号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市场调节作用,因此无法选取价格因素进行实证检验。
曹文佳[6](2019)在《外派人员文化智力、冲突管理方式与团队绩效研究 ——以中国企业外派马来西亚人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必然选择。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进行开拓、运营与发展时,必然需要外派一定的本国人员,以便更好的实现企业目标。因此,中国企业外派人员与东道国当地员工组成的跨文化团队应运而生。由于团队成员对于不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不同,在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上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面对跨文化冲突时,往往会采取不同的冲突管理方式,进而对团队绩效产生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外派人员的文化智力水平对团队绩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受到冲突管理方式的中介作用。团队存在的意义在于实现高效率,但有时跨文化团队内部的冲突会降低团队效率,影响团队绩效。因此,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冲突管理方式的选择是如何影响文化智力与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的。在变量的界定上,文化智力划分为元认知、认知、动机和行为四个维度,冲突管理方式主要分成合作型冲突管理方式与竞争型冲突管理方式两种方式,团队绩效主要反映的是团队层面上的工作成果。本文选取马来西亚作为中国企业外派人员的数据来源,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马来西亚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国家,早期收获比较丰硕,这让马来西亚成为我国企业发展东南亚市场的重要国家;其二,本人于2018年前往马来西亚实习两个月,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向中国企业外派马来西亚的人员发放纸质问卷,收集了许多一手数据,为本文的实证分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其三,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多民族的国家,由马来本土文化、华人文化和印度文化组成,对研究外派到多元文化的东道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成果的文献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六个研究假设与一个理论模型,确定了人口信息统计问题和测量三个变量的量表,对外派人员的文化智力、冲突管理方式和团队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各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对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企业外派马来西亚的人员中,文化智力较高的人,在面对团队内部冲突事件时,偏向于采用合作型冲突管理方式,从而对团队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文化智力对竞争型冲突管理方式的负向作用并不显着,且竞争型冲突管理方式在文化智力与团队绩效间并未起到中介作用,原因将在结果讨论部分进行探讨。根据研究结论,中国企业在进行人员外派前,应该对备选人员进行文化智力的测试,甄选出能更好地适应跨文化环境的外派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外派人员的跨文化冲突管理能力。在团队内部发生冲突时,企业管理者应该鼓励外派人员采用合作型冲突管理方式,与团队成员真诚地进行沟通,将冲突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保证团队绩效。最后,本文在研究方法、量表测度以及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在其他国家和团队进行不同形式的调研,增加冲突管理方式的类型,构建更加完善的关系模型,为中国外派实践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李师源[7](2019)在《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与沿线各国共商共建绿色发展之路,即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来统摄“一带一路”倡议决策和实践全局,努力将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与经验带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去,并积极与沿线国家互学互鉴、共同实现绿色发展目标。合作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现实举措。本文选择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这一前沿研究问题,以国家政策重点和学术研究热点为选题导向,紧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前瞻性。本文在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分别在现状考察、对象评价、模式选择、潜力研判、合作影响、政策建议等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上提出见解和主张,为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问题作出有益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及观点有:第一,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顺应全球绿色发展合作潮流,是全球绿色发展合作体系的有益补充,回应了沿线国家驱动经济增长及缩小发展差距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及保障社会稳定的需求、集约利用资源及降低污染排放的需求、支撑绿色创新及提高科研水平的需求、保护生存环境及维护生态平衡的需求。绿色发展的共同利益将中国与沿线国家结成强大纽带,各方在合作理念、合作共识、合作行动等方面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第二,在比较与借鉴国内外绿色发展相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一个由1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0个四级指标组成的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此评价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实证评价发现,沿线国家以及区域间绿色发展能力差异显着,而绿色发展能力平均水平在2007-2016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三,论文对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模式选择进行了研判。根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能力的差异,文章提出四类合作模式,分别为低能合作模式、赋能合作模式、高能合作模式和引能合作模式,并对各类合作模式的特点、合作内容、典型案例进行全面分析。第四,论文对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潜力进行了分析。文章分别从能力要素提升的潜力、空间区域协作的潜力、协调诉求差异的潜力角度分析未来绿色发展合作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客观地分析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未来合作方向。第五,论文实证检验了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的影响。基于合作模式选择和合作潜力研判的主要结论,文章提出三项实证假设内容,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此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沿线国家及其周边国家分别具有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合作途径对南北国家产生不同影响。第六,本文从创新合作模式、激发合作潜力和拓宽合作路径三个方面分别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本文因应了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这一新型区域合作安排的理论与现实需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一方面,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为阐明中国如何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这一重大学术问题抛砖引玉。另一方面,本文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能力评价结果研判中国推进合作的模式选择和未来潜力,为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提供客观依据和实践指导,是服务于国家重大决策的基础性研究和前沿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郝燕[8](2019)在《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能严重短缺,能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带来了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对缓解能源紧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农村能源政策,结合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实践,分三个时段研究了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情况。第一阶段(1949—1979年),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地区能源严重短缺,由于依赖于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经济环境,外部供给的能源的尤为匮乏。该时期,政策的设计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技术政策的实施主要依托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各地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发展小煤炭、沼气、小水电资源。第二阶段(1980—1995年),这一阶段农村能源政策实现了从“单项能源技术”到“多能互补”、从“注重解决能源短缺”到“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从“讲求实效”到“讲求效益”的三大转变,在“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进行了营造薪炭林试点、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生态农业试点三大实践,农村能源消费得到基本满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着。第三阶段(1996—2006年),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农村能源的建设工作逐步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转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地方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各地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工作屡有创新,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的开发和试点推广,探索出了农村现代化的炊事用能方式;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创造出北方“四位一体”和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满足了农民对高品质能源的需求。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逐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与此同时,农业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杨东晓[9](2018)在《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发展与政府补贴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再生能源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全球现有140多个国家对可再生能源产业实施补贴政策。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目前实施的以补贴政策为核心,多种规制手段相配套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促进政策体系。但部分曾经被人们所忽视的问题(如补贴方式应该如何选择,补贴效率低下等)也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的扩大而逐渐突显。基于此,本文依据博弈论与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模型,从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替代的视角,以可再生能源的直接补贴方式为重点对各类补贴政策的外部适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对政策的内部不足的优化提出了建议,以下是本文所得的主要结论:首先,依照社会现实,本文定义了一个包含传统能源负外部性的广义社会福利函数,在以广义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政府目标导向的情况下,无论社会经济参数如何变化,混合补贴都能带来最高的广义社会福利水平。然而当环境的负外部性系数较小时,也就是说政府对于环保工作极为重视时,混合补贴虽然能够提高可再生能源企业的产出水平,却也会带来相对于其他两种补贴方式较高的能源产品价格。而政府目标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且传统能源企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较小时,混合补贴是一种最好的补贴方式,此时在混合补贴方式下,不仅可再生能源企业有更高的生产水平,这种补贴方式所能带来的社会福利水平也相对较高。当传统能源的负外部性系数较高的时候,在采用混合补贴方式之下尽管有相较于其他两种单一补贴方式有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平,然而可再生能源企业的生产水平却较低。其次,只有当项目投资期达到一定长度时,政府才有动机给予企业一次性补贴,而且补贴额与项目投资期长度成正相关。一般来说,水利投资的投资周期长,初期投资高,短期内无法收回成本。因此,政府有必要对投资期限较长的项目进行补贴。而政府无需补贴投资期较短的项目,因为企业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资金,这样有利于政府资源更有效的利用。而当企业内部收益率小于政府的内部收益率时,政府应该在投资期末给予补贴,反之则应该在投资期初给予补贴。再次,在完全信息市场下,较高成本的可再生能源企业的最优产量大于成本较低的可再生能源企业的最优产量,相应的成本提高将会导致一个更高的市场价格,而政府给予企业的最优补贴也随着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而提高。而在不完全信息的市场之下,政府由于无法甄别可再生能源企业的成本信息,无法针对性的给出补贴,只能给出一个有关其成本高低的概率的补贴,此时给出的补贴随着可再生能源企业成本较高的概率增长而增长,并且其最优补贴介于完全信息下针对成本高低不同给出的最优补贴之间。另外,当政府针对不同成本的可再生能源企业给出补贴的差额超过了其成本之差时,企业将会有谎报成本从而骗取政府补贴的情形,这势必会引起社会最优状态的变化,也影响政府无法有针对性的给予企业补贴。最后,政府要促进绿色信贷的发展,应当在不同的市场利率下采取不同的绿色利率政策,减少其他因素对绿色信贷的负面影响,促进绿色信贷的健康发展。无论政府目标是生产者剩余最大化还是绿色GDP最大化,对可再生能源企业提供低于市场利率的优惠利率有利于扩大可再生能源企业的生产规模,而且当政府考虑传统能源企业的负外部性时,由于传统能源对环境的破坏因素存在,所以相比生产者剩余导向的政府能够给可再生能源企业提供更大规模的生产资金。而且传统能源的负外部性越大,传统能源在资本分配市场所占的份额越小。而且本文同时考虑了碳税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加大对传统能源企业的碳税征收力度也能够达到扩大可再生能源产业资本占有量的目的,而且可再生能源企业的资本占有量与碳税的征收额呈正相关。
陈雄[10](2018)在《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问题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其核心是发展权之争,是国际事务的主导权之争和减排资源的分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南南技术合作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开展南南技术合作也是我国实施科技“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20多年来,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技术援助与技术培训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丰富经验,也为进一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研讨会、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案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等方式,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探讨了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了重点领域南南技术合作案例和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按地区、按类型需求的分析,发现技术需求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减缓领域和适应领域,总结出了这些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发展中国家重点技术需求大多以低成本、易掌握、易维护的成熟适用技术为主,并且这些需求与其优先发展事项如减贫、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紧密关联。(2)开展我国对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形成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可供转让的适用技术清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对农业、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进行了筛选,编制了可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应用的《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手册》。(3)分析了重点领域南南技术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案例,通过在农林业、可再生资源、水资源与环境和卫生健康等几方面合作案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我国面向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的合作机制、模式,以及相关战略措施。(4)提出了南南技术转移主要存在的障碍及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西非农业科技园建设行动方案(适应领域)、点亮非洲行动方案(减缓领域)和非洲生态守护行动方案(适应领域)等重点领域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南南科技合作方案建议,促进形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的整体机制、有效平台、优先领域和重点援助项目。
二、加强中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小水电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中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小水电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1979年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2)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既有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框架安排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点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与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 |
一、日本的新能源概念界定、范围及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 |
二、新能源的优势与课题、普及必要性 |
三、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
第二节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相关理论综述 |
一、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四、外部经济性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与发展历程演变 |
第一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第二节 发展历程演变 |
一、石油危机后的新能源技术研发阶段 |
二、促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初步阶段 |
三、推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加速深化阶段 |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现状 |
一、总体战略目标规划 |
二、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 |
第一节 新能源政策推进体制 |
一、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 |
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 |
三、内阁府能源环境会议 |
四、民间新能源政策促进框架 |
第二节 新能源利用普及扩大促进政策 |
一、配额制(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RPS) |
二、固定电价制(Feed-in Tariff,FIT) |
第三节 新能源设备投资支援政策 |
一、补贴制度 |
二、优惠税制措施 |
三、优惠融资制度——环境能源对策资金 |
第四节 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制约相关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
一、送电系统接入制约问题的出现背景 |
二、电网接入制约问题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
第五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 |
一、清洁能源汽车补贴制度 |
二、环保汽车减税制度 |
三、充电设施补贴 |
第六节 民间推进新能源普及扩大支援举措——绿色电力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日本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 |
一、绿色经济增长的内涵与体系构成 |
二、日本绿色经济增长指标构建与数据说明 |
三、测度方法与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及动态交互关系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DL模型估计 |
三、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政策有效性评价——基于RPS制度、FIT制度的对比分析 |
一、RPS制度——自行开展新能源发电业务 |
二、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 |
三、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相当量(TGC) |
四、RPS制度与FIT制度并存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与现状 |
一、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与进程 |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
三、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演变、优势与发展课题 |
第二节 中日新能源产业政策对比及政策建议 |
一、中日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对比 |
二、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3)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 研究的背景 |
2.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1. 关于中国新能源发展趋势的研究 |
2. 关于新能源产业地位与影响的研究 |
3. 关于新能源产业政策基本状况的研究 |
4. 关于政府治理变革与治理应用的研究 |
5. 关于新能源产业中政府治理的研究 |
6.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构安排 |
(五) 研究创新之处 |
一、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
(一) 基本概念界定 |
1. 能源与新能源 |
2. 新能源产业与产业政策 |
3. 政府治理 |
(二) 新能源产业视阈下政府治理的理论依据 |
1. 政府治理创新理论 |
2. 政府协同治理理论 |
3. 政府治理现代化理论 |
二、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现状分析 |
(一)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制度供给 |
1. 政府供给的政策类型 |
2. 风电产业制度供给总体考察 |
3. 太阳能产业制度供给总体考察 |
4. 生物质能产业制度供给总体考察 |
5. 核电产业制度供给总体考察 |
(二)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法治建设 |
1. 风电产业的法治建设 |
2. 太阳能产业的法治建设 |
3. 生物质能产业的法治建设 |
4. 核电产业的法治建设 |
(三)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规划与引导 |
1.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国家总体规划 |
2.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区域性规划 |
3.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的引导 |
三、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困境 |
(一) 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严重过剩 |
1. 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突出 |
2. 新能源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
(二) 新能源产业缺乏必要的保障 |
1. 新能源企业缺乏产权保护 |
2. 新能源企业发展缺乏资金保障 |
3. 新能源产业缺乏高端人才保障 |
四、 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府治理因素 |
(一)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存在本位保护 |
1. 地方政府过度干预新能源产业发展 |
2. 地方保护阻碍全国新能源市场壮大 |
(二)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缺乏体系化治理 |
1. 政府责任落实不到位 |
2. 产业政策体系不健全 |
(三)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效率低下 |
1.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不高 |
2. 政府服务性存在一定局限 |
3. 政府未能准确评价自身工作 |
五、 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经验的借鉴 |
(一) 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综述 |
1. 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2. 德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二) 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分析 |
1. 美国新能源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分析 |
2. 德国新能源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分析 |
(三) 中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策略的比较 |
1. 政府制定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比较 |
2. 政府治理中政府与市场运行关系的比较 |
(四) 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经验启示 |
1.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立法规范的启示 |
2.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政策的启示 |
3.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模式的启示 |
4.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体制机制创新的启示 |
六、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建议 |
(一) 提高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能力 |
1. 加大新能源产业财政政策实施力度 |
2. 加大新能源产业税收政策实施力度 |
3. 加大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实施力度 |
4. 完善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 |
5. 增强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
(二) 拓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模式 |
1. 强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责任意识 |
2. 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
3. 创新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运行机制 |
(三) 改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结构 |
1. 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整体布局 |
2. 强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部门的协同治理 |
3. 调控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
4. 加强政府与新能源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 |
5. 加强政府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宣传 |
结论 |
(一) 主要研究结论 |
(二)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展望 |
(三)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 |
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含义 |
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运行原理 |
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特点和功能定位 |
第二节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理论基础 |
一、环境产权理论 |
二、排污权交易理论 |
三、比较优势理论 |
四、生态补偿理论 |
第三节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运行流程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 |
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运行流程 |
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 |
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的特点 |
第四节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 |
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界定 |
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数量效果 |
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减排量效果 |
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业主满意度效果 |
五、三种效果的关系分析 |
第二章 影响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
第一节 电力消费、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理论依据和作用机理 |
一、电力消费 |
二、经济水平 |
三、技术水平 |
第二节 人力资本、资金支持和外商投资:理论依据和作用机理 |
一、人力资本 |
二、资金支持 |
三、外商投资 |
第三节 政策设计和抵消市场:理论依据和作用机理 |
一、政策设计 |
二、抵消市场 |
第三章 国内外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现状 |
第一节 国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方法及效果现状 |
一、清洁发展机制运行方法 |
二、清洁发展机制运行效果现状 |
第二节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方法 |
一、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管理架构 |
二、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管理办法 |
三、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政策发展及走向 |
第三节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现状 |
一、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数量效果现状分析 |
二、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减排量效果现状分析 |
三、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业主满意度效果现状分析 |
第四章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数量效果影响因素实证 |
第一节 研究假设和变量说明 |
一、研究假设 |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第二节 面板数据计数模型 |
一、计数模型 |
二、面板数据模型 |
三、面板数据计数模型 |
第三节 模型运算过程 |
一、基于CCER项目数量的模型运算过程 |
二、基于CCER可再生能源类项目数量的模型运算过程 |
三、实证结果概述 |
第五章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减排量效果影响因素实证 |
第一节 地区CCER项目减排总量效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一、研究假设 |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三、面板Tobit模型 |
四、基于CCER项目减排总量的模型运算过程 |
五、基于CCER可再生能源类项目减排总量的模型运算过程 |
六、实证结果概述 |
第二节 单个CCER项目减排量效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一、多层线性回归模型 |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三、模型建立过程 |
四、实证结果概述 |
五、CCER项目数量、单个项目减排量和减排总量实证结果对比 |
第六章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业主满意度效果影响因素实证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一、资金支持因素的量表设计和研究假设 |
二、技术人才因素的量表设计和研究假设 |
三、政策设计因素的量表设计和研究假设 |
四、抵消市场因素的量表设计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结构方程模型 |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构成 |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流程 |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识别和检验 |
第三节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和估计 |
一、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二、模型设定 |
三、模型识别 |
四、模型估计 |
五、模型评价 |
六、实证结果概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在减排潜力高的地区取得较好运行效果 |
二、资金支持和人力资本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的影响分别为显着和不显着 |
三、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已逐渐摆脱清洁发展机制影响 |
四、抵消市场尚未发挥在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中应有的作用 |
五、市场和政策是影响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业主满意度的首要因素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因地制宜合理引导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 |
二、加强对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资金支持 |
三、深化抵消市场建设 |
四、完善顶层政策设计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活动简介 |
附录 ACCER项目业主企业开发意愿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6)外派人员文化智力、冲突管理方式与团队绩效研究 ——以中国企业外派马来西亚人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一、技术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发展 |
第一节 文化智力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冲突管理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团队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文化智力和冲突管理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五节 冲突管理方式和团队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六节 文化智力和团队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七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一、文化智力与团队绩效的关系 |
二、文化智力与冲突管理方式的关系 |
三、冲突管理方式与团队绩效的关系 |
四、冲突管理方式的中介作用 |
第二节 模型构建 |
第三节 调查问卷设计 |
一、文化智力量表 |
二、冲突管理方式量表 |
三、团队绩效量表 |
第四节 数据收集 |
一、预调查 |
二、实地调研 |
第五节 统计分析策略 |
第四章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第一节 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样本人口信息的描述性统计 |
二、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各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一、文化智力和团队绩效相关性分析 |
二、文化智力和冲突管理方式相关性分析 |
三、冲突管理方式和团队绩效相关性分析 |
第四节 回归分析 |
一、文化智力和团队绩效的回归分析 |
二、文化智力和冲突管理方式的回归分析 |
三、冲突管理方式和团队绩效的回归分析 |
四、冲突管理方式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果讨论 |
第一节 文化智力对团队绩效的影响 |
第二节 文化智力对冲突管理方式的影响 |
第三节 冲突管理方式对团队绩效的影响 |
第四节 冲突管理方式的中介效应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完善外派人员选拔制度 |
二、加强对外派人员的培训力度 |
三、鼓励跨文化沟通以化解冲突 |
四、引导外派人员选择合作型冲突管理方式 |
第三节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
1.2.2 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绿色“一带一路”内涵的研究 |
1.3.2 关于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基础的研究 |
1.3.3 关于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路径的研究 |
1.3.4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结构安排 |
1.4.2 论文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5.1 研究创新之处 |
1.5.2 研究难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定义及其内涵 |
2.1.1 “一带一路”倡议 |
2.1.2 绿色发展理念 |
2.1.3 绿色“一带一路” |
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保护理论 |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绿色发展理论 |
2.3 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绿色经济增长理论 |
2.3.2 环境制度理论 |
2.4 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1 国际分工理论 |
2.4.2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
第3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现实考察 |
3.1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全球背景 |
3.1.1 全球绿色发展合作目标趋于明确 |
3.1.2 全球绿色发展合作体系持续完善 |
3.1.3 全球绿色发展合作潜在挑战犹存 |
3.2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现实需求 |
3.2.1 驱动经济增长及缩小发展差距的需求 |
3.2.2 提高生活质量及保障社会稳定的需求 |
3.2.3 集约利用资源及降低污染排放的需求 |
3.2.4 支撑绿色创新及提高科研水平的需求 |
3.2.5 保护生存环境及维护生态平衡的需求 |
3.3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现实进展 |
3.3.1 合作理念不断演进 |
3.3.2 合作共识日渐夯实 |
3.3.3 合作行动逐步展开 |
第4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对象评价 |
4.1 合作对象评价方法的提出 |
4.1.1 相关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借鉴 |
4.1.2 绿色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提出 |
4.2 绿色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内容 |
4.2.1 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 |
4.2.2 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2.3 评价体系的计算模型 |
4.3 合作对象评价的样本选择 |
4.3.1 样本选择的标准 |
4.3.2 样本数据的处理 |
4.4 合作对象评价结果分析 |
4.4.1 评价得分和排名情况 |
4.4.2 评价结果的梯队差异状况 |
4.4.3 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4 评价结果的历史变化趋势 |
第5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模式选择 |
5.1 合作模式的分类与选择 |
5.1.1 合作模式选择的基本假设 |
5.1.2 合作模式的情境模型构建 |
5.2 低能合作模式的分析 |
5.2.1 低能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向 |
5.2.2 低能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
5.3 .赋能合作模式的分析 |
5.3.1 赋能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向 |
5.3.2 赋能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
5.4 高能合作模式的分析 |
5.4.1 高能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向 |
5.4.2 高能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
5.5 引能合作模式的分析 |
5.5.1 引能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向 |
5.5.2 引能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
5.6 合作模式的比较分析 |
5.6.1 合作模式的横向比较 |
5.6.2 合作模式的纵向比较 |
第6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潜力分析 |
6.1 能力要素提升的潜力分析 |
6.1.1 能力要素结构性短板尚待弥补 |
6.1.2 经济发展能力需要注入新活力 |
6.1.3 中国绿色发展能力提升空间较大 |
6.2 空间区域协作的潜力分析 |
6.2.1 “俱乐部”空间壁垒尚需打破 |
6.2.2 区域间绿色发展合作平台尚待建立 |
6.3 合作诉求协调的潜力分析 |
6.3.1 合作诉求差异较大 |
6.3.2 合作基础互补性强 |
6.3.3 推进合作需破解“囚徒困境” |
第7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沿线国家影响的实证检验 |
7.1 实证检验的理论逻辑和变量关系假设 |
7.1.1 合作建设对绿色发展影响的理论逻辑 |
7.1.2 合作建设与绿色发展的变量关系假设 |
7.2 实证模型建立和变量度量 |
7.2.1 空间杜宾模型的选择 |
7.2.2 模型主要变量的设定 |
7.3 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 |
7.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7.3.2 空间面板回归计算结果 |
7.3.3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解 |
7.3.4 分样本回归结果 |
7.4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7.4.1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会对绿色发展水平产生影响 |
7.4.2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
7.4.3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南北国家影响程度不同 |
第8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政策建议 |
8.1 创新绿色“一带一路”合作模式 |
8.1.1 突破低能合作限制瓶颈,挖掘更多潜在合作机会 |
8.1.2 承担赋能合作国际义务,积极回应全球绿色治理诉求 |
8.1.3 巩固高能合作示范作用,向更高层次领域合作前进 |
8.1.4 激发引能合作后发优势,主动学习国际先进经验 |
8.2 激发绿色“一带一路”合作潜力 |
8.2.1 制定差异化的绿色发展合作策略,提高中国合作引导力 |
8.2.2 完善现有合作机制,以绿色发展合作平台突破空间壁垒 |
8.2.3 关注发展中国家绿色发展薄弱环节,积极回应关切诉求 |
8.3 拓宽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路径 |
8.3.1 以经济合作为先导,推动经贸合作转型升级 |
8.3.2 关注社会民生领域合作,促进理念传播和人才教育 |
8.3.3 重视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推动传统能源利用技术改造 |
8.3.4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合作,支撑绿色治理技术要求 |
8.3.5 发挥基础设施合作优势,完善工程建设环境管理 |
第9章 主要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1 论文主要结论 |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1 中国与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协议及绿色发展合作内容 |
附录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能力各要素评价得分及排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及断限与分期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49—1979 年) |
第一节 严重的能源短缺与不良生态后果 |
一、严重的燃料短缺状况 |
二、燃料短缺的原因 |
三、燃料短缺带来的不良影响 |
第二节 就地开发、分散用能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
一、恢复开办小煤窑,就地供应农村民用 |
二、“土洋结合”办沼气,为解决燃料开辟新路径 |
三、坚持“小、土、群”建设小水电,推动农村电气化 |
第三节 1949-1978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
一、建设成效 |
二、建设中的不足 |
小结 |
第二章 “多能互补”的综合建设阶段(1980—1995 年) |
第一节 农村能源建设政策方针实现三大转变 |
一、建设格局从单项能源技术向“多能互补”转变 |
二、建设目标从重解决能源短缺向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转变 |
三、建设方针从“讲求实效”向“讲求效益”转变 |
第二节 “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
一、营造薪炭林试点 |
二、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 |
三、生态农业建设快速起步 |
第三节 1980-1995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
一、建设成效 |
二、建设中的不足 |
小结 |
第三章 以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96—2006 年) |
第一节 农村能源概念内涵向可再生能源转变 |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措施 |
一、严禁焚烧秸秆,开发秸秆气化技术实现能源转化 |
二、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
三、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建设呈现出两大特征 |
一、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注重技术创新 |
二、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服务体系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 |
小结 |
结论 |
一、农村能源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 |
二、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 |
三、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发展与政府补贴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拟解决的重点问题 |
1.2.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基本框架及各章内容介绍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能源替代与经济增长 |
2.1.1 能源发展路径与经济增长 |
2.1.2 可再生能源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研究 |
2.2 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政府规制 |
2.2.1 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前景与发展障碍 |
2.2.2 政府规制下的可再生能源产业 |
2.2.3 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补贴规制 |
2.3 理论基础 |
2.3.1 政府规制理论与外部性 |
2.3.2 博弈论与新产业组织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及政府规制手段实践 |
3.1 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界定 |
3.1.1 可再生能源 |
3.1.2 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 |
3.2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及问题 |
3.2.1 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情况 |
3.2.2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价格补贴体系 |
3.4 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可再生能源直接补贴的静态均衡 |
4.1 引言 |
4.2 基本模型 |
4.3 模型推导 |
4.3.1 情形1:一次性补贴方式 |
4.3.2 情形2:产量补贴方式 |
4.3.3 情形3:混合补贴方式 |
4.4 不同补贴政策的经济性对比 |
4.4.1 最优规制价格的对比 |
4.4.2 最优产出水平的对比 |
4.4.3 社会福利水平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再生能源直接补贴的动态均衡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与求解 |
5.3 固定补贴的均衡求解 |
5.4 固定补贴方式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完全信息下可再生能源直接补贴的静态均衡 |
6.1 引言 |
6.2 基本模型 |
6.3 均衡求解 |
6.3.1 完全信息市场下的均衡求解 |
6.3.2 不对称信息市场下的均衡求解 |
6.4 拓展:一种带有约束机制的补贴方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可再生能源的间接补贴分析 |
7.1 引言 |
7.2 基本模型及均衡求解 |
7.3 绿色信贷政策与产量补贴的比较 |
7.4 资本约束下的资本流动 |
7.4.1 资本约束下的生产者剩余最大化 |
7.4.2 资本约束下的绿色GDP最大化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模型推导与命题证明 |
博士期间学术论文及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案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
2.1 气候变化科技合作态势 |
2.2 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援助现状与特点 |
2.2.1 发达国家气候变化科技援助及合作现状 |
2.2.2 国际组织气候变化科技援助及合作现状 |
2.3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现状与存在问题 |
2.3.1 南南科技合作现状与政策 |
2.3.2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技术转移的途径 |
2.3.3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分析 |
3.1 需求分析(按地区) |
3.1.1 东非 |
3.1.2 南非 |
3.1.3 西非 |
3.1.4 中非 |
3.1.5 西亚北非 |
3.1.6 东南亚 |
3.1.7 南亚 |
3.1.8 中亚 |
3.1.9 拉美 |
3.1.10 小结 |
3.2 需求分析(按类型) |
3.2.1 小岛国及低海拔沿海国家 |
3.2.2 干旱与半干旱国家 |
3.2.3 最不发达国家 |
3.3 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分析 |
3.3.1 重点领域与优先技术 |
3.3.2 技术需求特点 |
第4章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分析 |
4.1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 |
4.1.1 农林业 |
4.1.2 可再生能源 |
4.1.3 水资源与环境 |
4.1.4 卫生健康 |
4.1.5 节能减排 |
4.1.6 我国可供转让适用技术清单 |
4.2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 |
4.2.1 适用技术领域分布 |
4.2.2 已转让适用技术领域分布 |
4.2.3 适用技术来源分布 |
4.3 可转让适用技术储备分类统计 |
4.3.1 能源 |
4.3.2 农业 |
4.3.3 林业 |
4.3.4 水资源 |
4.3.5 卫生健康 |
4.3.6 建筑节能减排 |
4.3.7 工业节能减排 |
4.3.8 商业和民用节能减排 |
4.3.9 防灾减灾 |
4.3.10 基础设施 |
4.3.11 废弃物利用 |
4.3.12 交通 |
4.3.13 资源环境技术 |
4.3.14 其它 |
4.4 已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分析 |
4.4.1 已转让技术按领域分布 |
4.4.2 已转让技术按国别分布 |
4.5 小结 |
第5章 重点领域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案例分析 |
5.1 农林业 |
5.1.1 杂交水稻技术合作 |
5.1.2 种植加工技术合作 |
5.1.3 菌草利用技术合作 |
5.1.4 节水农业技术合作 |
5.2 可再生能源 |
5.2.1 太阳能技术合作 |
5.2.2 小水电技术合作 |
5.2.3 沼气利用技术合作 |
5.3 水资源与环境 |
5.3.1 水窖技术合作 |
5.3.2 给排水技术合作 |
5.3.3 坦噶尼喀湖生态监测技术合作 |
5.3.4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技术合作 |
5.3.5 气象技术合作 |
5.3.6 生态保护技术合作 |
5.4 卫生健康合作 |
第6章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技术转移机制分析 |
6.1 南南技术转移的主要障碍 |
6.1.1 资金短缺 |
6.1.2 文化差异 |
6.1.3 受体水平 |
6.1.4 需求不明 |
6.1.5 政治与人身安全 |
6.1.6 商务障碍 |
6.2 南南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6.3 南南技术转移的模式、机制分析 |
6.3.1 政府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 |
6.3.2 市场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 |
6.3.3 国际组织/NGO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三方合作机制 |
6.4 重点领域技术转移模式探讨 |
6.4.1 能源(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
6.4.2 环境领域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
6.4.3 农业领域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
6.5 中国科技部-联合国环境署-非洲水行动项目实证分析 |
6.5.1 水行动项目方案设计、建议提出及实施 |
6.5.2 水行动项目实施成效及影响 |
6.6 小结 |
第7章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具体合作方案 |
7.1 中国-联合国-非洲水行动项目合作 |
7.2 非洲农业行动南南合作方案 |
7.3 点亮非洲项目建议 |
7.4 非洲生态守护项目建议 |
7.5 关于加强与周边和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合作的建议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成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附录 |
附录1: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重点领域分类 |
附录2:面向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征集调查表 |
附录3: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问题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4:创新合作机制,深化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建议 |
附录5: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援外及南南合作工作的建议 |
附件 |
四、加强中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小水电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二)[J]. 赵建达,吴昊. 小水电, 2021(01)
- [2]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D]. 李晓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研究[D]. 程道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影响因素研究[D]. 俞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6]外派人员文化智力、冲突管理方式与团队绩效研究 ——以中国企业外派马来西亚人员为例[D]. 曹文佳.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7]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研究[D]. 李师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D]. 郝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9]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发展与政府补贴机制研究[D]. 杨东晓. 暨南大学, 2018(06)
- [10]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D]. 陈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标签:新能源论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论文; 新能源产业论文; 新能源技术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