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水稻及其“三系”线粒体DNA的AP-PCR指纹图谱(论文文献综述)
许仁林,国伟,汪训明,师素云,杨树青,毛裕民[1](1994)在《杂交水稻及其“三系”线粒体DNA的AP-PCR指纹图谱》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水稻(Oryza sativa L.)细胞质雄性不育(CMS)与线粒体基因组的关系,应用AP-PCR 分析,用7 个任意单引物对6 种水稻品系线粒体DNA 进行了扩增。水稻线粒体DNA 的AP-PCR 产物可分为三种类型:(1)所有供试品系均能扩增的片段,它们代表了线粒体DNA 在进化上的保守性序列。有4 个引物检测到这类片段。(2)2 个以上水稻品系共同出现而在全部供试材料间存在差异的扩增片段,这类片段是检测水稻线粒体DNA多态性的主要来源。(3)一种细胞质类型所特有的扩增片段,从引物R2 和V5 的扩增产物中发现了这类片段,它们可能与CMS有关联。另外,WA型不育系珍汕97A 与其杂种之间在6 个引物的扩增图谱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说明两者的线粒体DNA序列结构可能存在某种差别
黄光文[2](2006)在《运用分子标记对水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栽培稻(Oryza sativa L.)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发展杂交水稻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提高粮食单产的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发挥水稻杂种优势的增产潜力,必将成为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技术途径。然而,由于杂交水稻骨干亲本的遗传多样性不高,导致近年来水稻大面积生产中的增产幅度不大。因此,创新水稻种质、丰富杂交水稻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已成为杂交水稻研究的主攻方向。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不同类型水稻的细胞核DNA和细胞质DNA的遗传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建立能阐明其遗传背景的分子标记体系,对于发掘不同种质资源中的有利基因、培育遗传多样性丰富的杂交水稻亲本、确保杂交水稻持续高产无疑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本文应用ISSR和SSR等长度多态性标记和序列多态性标记分析了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态性,进而探讨了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主要结果如下: 1、水稻核遗传多样性研究 16个ISSR引物(从43条筛选出)17个不同水稻材料扩增出多态性带176条,平均每个引物出带11条,其中具多态性的条带140条,比例为79.54%。发现有5条带为粳型核DNA特异带,7条带为籼型核DNA特异带,这些特异带被本文确定为区分籼亚种和粳亚种核DNA的分子标记。39对SSR引物(从65对筛选出)共检测到50个基因座的171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基因座有等位基因3.4个。新发现7个SSR标记可进行籼粳分型。 海南普通野生稻和茶陵普通野生稻之间具有ISSR差异带47条,共在22个SSR基因座上有52个等位基因的差异,表明我国普通野生稻分化比较大,遗传多态性高。普通野生稻野独有而栽培稻没有的ISSR带有15条,野生稻比栽培稻多4个SSR基因座,两个野生稻共有22个等位基因与栽培稻不同,表明野生
金伟栋,洪德林[3](2005)在《杂交水稻品种纯度鉴定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由于杂交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种子纯度和品种真实性问题备受关注。随着我国加入WTO和UPOV,传统的形态鉴定方法已不能有效适应当前种业发展和维权需要。特异的品种指纹鉴定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从蛋白质指纹和DNA指纹两个方面,综述了杂交水稻品种指纹鉴定研究的进展和不足。并对SSR标记在品种指纹鉴定上的应用前景,单一特异标记的筛选和实验室标准检测技术的建立作了探讨和展望,以加快杂交水稻品种指纹鉴定的发展和应用。
周延清[4](2005)在《三种经济植物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RAPD分析、fad基因克隆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文中提出本文旨在:Ⅰ.建立河南三种主栽经济植物地黄、山药和大豆种质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RAPD标记分析体系,为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合理利用、保护、鉴定和改良这三种植物品种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Ⅱ.建立发根农杆菌对怀地黄的转化及毛状根的植株再生体系。Ⅲ.分离克隆大豆油酰基-△12-去饱和酶基因fad 2-1和构建反义基因表达载体,为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培育大豆和怀地黄新品种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Ⅰ.利用ISSR和RAPD标记技术对这三种经济植物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其中,ISSR标记技术首次用于这一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用CTAB法提取了10个地黄品种、28个山药品种和10个大豆品种以及16个怀地黄单株的基因组DNA,建立了适用于山药基因组DNA提取的改良CTAB方法。(2).以怀地黄基因组DNA为模板,优化出了适宜于地黄ISSR分析的合适的退火温度(53-55℃)和扩增体系:25μL PCR反应体积,包含1×Taq DNA酶缓冲液(10mmol/L Tris-HC l,50mmol/L KCl,0.1%Trion X-100,pH9.0),2.5 mmol/L MgCl2,1.0-1.5U Taq酶,60ng模板DNA,0.4μmmol/L引物,dATP、dGTP、dCTP和dTTP各0.4 mmol/L。(3).在此基础上,从44个ISSR引物中分别筛选出了适合于地黄、山药和大豆ISSR标记分析的引物10条、7条和8条;从80条RAPD引物中分别筛选出了适合于地黄和山药RAPD标记分析的引物17条和2条。(4).10条ISSR引物对10个地黄品种(系)扩增出110条带,多态条带比率(PPB)为71.82%,平均多样性指数(Ⅰ)为0.3577,遗传相似系数(GS)在0.557~0.979,平均GS为0.665;17条RAPD引物对10个地黄品种(系)扩增出177条带,多态条带比率(PPB)为61.58%,平均多样性指数(Ⅰ)为0.3135,遗传相似系数(GS)在0.63~0.93,平均GS为0.7545。两种分子标记的分析结果呈极显着正相关(r=0.649);利用2条ISSR引物对16个怀地黄单株扩增出17条带,多态条带比率(PPB)为64.71%。使用3条RAPD引物对16个怀地黄单株扩增出7条带,多态条带比率(PPB)为57.14%。(5).7条ISSR引物对28个山药品种扩增出65条带,多态条带比率(PPB)为83.01%,平均多样性指数(Ⅰ)为0.4379,遗传相似系数(GS)在0.33~0.96,平均GS为0.6246。2条RAPD引物对28个山药品种扩增出23条带,多态条带比率(PPB),为82.6%。(6).8个ISSR引物对10个大豆品种扩增出89条带,多态条
许仁林,谢东师,素云,陆维忠,国伟,汪训明[5](1995)在《水稻线粒体DNA雄性不育有关特异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文中指出应用任意单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水稻WA 型雄性不育系的线粒体DNA 中得到一个特异的扩增片段R2-630 WA。以该片段为探针进行Southern 杂交分析检测到在雄性不育胞质与正常可育胞质间存在的线粒体DNA 多态性。不育系珍汕97A 和其F1 杂种的杂交图谱相同。而保持系珍汕97B和恢复系明恢63 的杂交图谱一样。序列测定该片段全长629 bp,其碱基组成A+ T= 54.1% ,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 该片段与1236 个已报道的植物基因(包括16 个水稻线粒体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小于50% 。序列内含有一个长度为10 bp 的反向重复序列5-ACCATATGGT-3,位于262—272 区段。另外,其379—439 区段可编码一个含20个氨基酸残基的短肽。上述结果表明,R2-630 WA 片段确与水稻野败型雄性不育密切相关。推测反向重复序列5-ACCATATGGT-3在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状形成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汪莉,易平,万翠香,朱英国[6](2002)在《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DNA的AP-PCR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线粒体基因组的关系 ,以水稻红莲型粤泰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A和保持系 B及杂种一代 F1 为材料 ,应用 AP- PCR分析 ,用 10个单引物对其线粒体 DNA进行扩增。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的引物在 3种材料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为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此外 ,在引物 6 F1的扩增图谱中找到一条在 YTA和 F1 中特异的带 TAF6 F 2 ,Sounthern分析 TAF6 F2 不育胞质的特异性 ,可能与红莲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状的形成有关。
孙晋科[7](2008)在《扁桃种质资源RAPD和ISSR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扁桃是一种经济坚果树种,经过长期进化和培育,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扁桃品种资源。对扁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有利于其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和合理利用。本研究采用RAPD与ISSR技术对野扁桃及56个栽培扁桃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根据硅胶干燥样品特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摸索出一套操作简便、快速、高质量的扁桃DNA提取技术。2.参考其它核果类果树的研究成果,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RAPD-PCR,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分析扁桃种质资源RAPD和ISSR反应体系。3.分别从100条RAPD引物和8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适合供试材料种质分析的10条RAPD引物和14条ISSR引物用于RAPD和ISSR分析。10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91条带,多态性条带数为84,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2.3%;14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69条带,多态性条带数为167,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8.8%。基于扩增条带数据库建立了各自的遗传相似系数矩阵,采用UPGMA法对61份供试样品进行了聚类分析构建了亲缘关系图。61份扁桃供试样品分为五组:第一类为中国栽培品种;第二类为美国栽培品种;第三类为新疆北部地区的野扁桃;第四类为西康扁桃、长柄扁桃和蒙古扁桃;第五类为欧洲栽培品种。4.对扁石头巴旦扩增的特异带回收、转化、克隆、测序和引物的设计。成功的完成了由RAPD到SCAR标记的转化。5.利用RAPD技术构建了10个主栽品种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过2个引物可以构建10个主栽品种的各自特有的指纹图谱。
卢超[8](2012)在《水稻4种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苗期识别标记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大约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过去30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杂交水稻是提高单产的成功技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国和消费国,具有庞大的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每年需要杂交水稻种子约40万吨。随着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子需求量增加,加之制种过程中往往出现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及不法经营者的人为掺杂,导致杂交种的纯度和真实性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严重减产。因此,种子纯度就成为生产上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不育系混杂退化是引起杂交稻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不育系混杂了保持系,由于后者自交繁殖,不育系中的保持系将可能逐渐增加。用混杂有保持系的不育系制种,杂交一代将出现大量的不育株,影响水稻的杂种优势。然而,目前种子真实性和纯度鉴定多采用田问种植鉴定,该方法周期长,费工费时,不能满足种子市场销售和品种及时授权的需要。为开发早期能够稳定区分同核异质体的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DNA分子标记,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利用籼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及其同核保持系珍汕97B为材料,对RAPD引物OPA12在退火温度32℃~35℃条件下扩增的约1600bp的DNA片段进行酶切、克隆、测序和TAIL-PCR分析,设计开发稳定再现的能够区分不育细胞质和可育细胞质的SCAR标记。二是以1对HL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8对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及2个恢复系9311和6427R为材料,利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特异嵌合基因设计开发的4对功能性引物,以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不育系和保持系苗期识别标记。同时对一份人为掺杂的100粒不育系种子批武育粳3A进行实地的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7种识别4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Hap Ⅱ, Hae Ⅲ, Acc Ⅱ, Hha Ⅰ, Alu Ⅰ, Rsa Ⅰ, Taq Ⅰ)酶切OPA12扩增珍汕97A和珍汕97B的扩增产物,没有检测到珍汕97A和珍汕97B之间的多态性。2.以线粒体DNA为模板,OPA12在珍汕97A和珍汕97B中均扩增出全长为1588bp的条带,两者碱基序列完全一样。3.以线粒体DNA为模板,SCAR标记CHI19F2/CHI19R2在珍汕97A中能扩增出清晰的1588bp条带,而在珍汕97B中没有扩增产物出现。4.以线粒体DNA为模板,基于TAIL-PCR结果设计的SCAR标记CHI20F3/CHI23R3,在珍汕97A中能扩增出预期的1588bp的条带,而在珍汕97B中没有扩增产物。5.组合CHI20F3/CHI23R3与CHI19F2/CHI19R2,以总DNA为模板进行PCR反应,4对引物组合在珍汕97A中均能扩增出1588bp的特异性条带,而在珍汕97B中没有扩增出这条带。6.4对SCAR标记在野败型细胞质籼稻珍品A和珍品B、天丰A和天丰B、印尼水田谷型细胞质籼稻Ⅱ-32A和Ⅱ-32B、以及汕优63的F1和F2单株检测中得到验证。7.用CHI20F3/CHI23R3对人为混杂的珍汕97A种子批检测结果与表型数据完全一致。这些结果表明CHI20F3/CHI23R3是能够用于种子或幼苗期鉴别野败型和印尼水田谷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SCAR标记。8.HL-orf79-1、HL-orf79-2、HL-orf79-3在HL型不育系粤泰A中稳定地扩增出约239bp的HL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特异性条带,而在保持系粤泰B、恢复系9311和6427R中没有扩增出这条特异性条带。9.BT-orf79-1在8个BT型不育系BT型六千辛A、武羌A、863A、武育粳3A、731A、徐2A、9522A、18A中均扩增出特异性的239bp的DNA片段,而在8个保持系六千辛B、武羌B、863B、武育粳3B、731B、徐2B、9522B、18B没有这条带。实验室对不育系纯度的鉴定结果与田问表型鉴定的结果完全一致。因此,来源于水稻不育细胞质线粒体基因组特有开放阅读框的239bp的DNA片段,可以作为苗期区分水稻HL型和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功能标记。
唐月异[9](2006)在《大豆不育系及保持系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的构建》文中指出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是植物在有性繁殖过程中不能产生正常可育雄配子的遗传现象,这种现象广泛的存在于开花植物中。1921年首先在亚麻中发现,目前,在玉米、高粱、水稻、小麦、油菜和向日葵等农作物中都发现了CMS,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随着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功,大豆已成为少数几个没有大规模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作物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适于杂交种生产的不育系。自从1993年吉林省农科院孙寰等发现世界上第一个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以来,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迅速发展,但是对不育的分子机理的研究报道尚属空白。 本实验以栽培大豆的21对不育系和保持系材料(JLCMS1-1A、JLCMS1-1B、JLCMS1-2A、JLCMS1-2B……JLCMS1-21A、JLCMS1-21B)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大豆不育系及保持系的线粒体DNA进行扩增,构建了大豆不育系及保持系线粒体DNA的指纹图谱,为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分离鉴定打下基础,并为揭示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结果如下: 1.采用了DNase Ⅰ消化法和蔗糖不连续密度梯度水平超速离心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高质量、高纯度的大豆线粒体DNA。 2.建立了稳定的大豆线粒体DNA RAPD扩增体系,分别进行了模板DNA、dNTPs、TaqDNA聚合酶、引物等的浓度梯度优化实验(总体积为25μl),结果表明最佳的参数值为:dNTPs浓度为0.1mmol/L;TaqDNA聚合酶用量为2U;模板DNA浓度为0.4ng/μl;引物浓度为0.8ng/μl。最适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4min后进入循环,94℃变性45s、37℃复性1min、72℃延伸1.5min,30个循环后,于72℃保温5min。 3.应用RAPD技术对所选用的21对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对应保持系的线粒体DNA进行了多态性标记,找到了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间的差异。通过对OPERON公司的380个随机引物的重复筛选,有24个引物在两系间产生稳定的扩增差异,扩增的总谱带为110条,特异谱带为84条,每个引物对每个材料的平均扩增谱带为4.58条,平均特异谱带为3.5条,多态性比率达到76.4%。说明大豆不育系与保持系的线粒体基因组间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这些多态性片段有的分布在不育系材料上,有的分布在保持系材料上,有的是不育系材料与保持系材料上所共有
金伟栋,洪德林[10](2006)在《杂交水稻品种指纹鉴定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从蛋白质指纹和DNA指纹两个方面,综述了杂交水稻品种指纹鉴定研究的进展和不足。对SSR标记在品种指纹鉴定上的应用前景,单一特异标记的筛选和实验室标准检测技术的建立作了探讨和展望,以利于加快杂交水稻品种指纹鉴定的发展和应用。
二、杂交水稻及其“三系”线粒体DNA的AP-PCR指纹图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水稻及其“三系”线粒体DNA的AP-PCR指纹图谱(论文提纲范文)
(1)杂交水稻及其“三系”线粒体DNA的AP-PCR指纹图谱(论文提纲范文)
材 料 和 方 法 |
(一) 材料 |
(二) 方法 |
结 果 和 分 析 |
(一) 水稻线粒体DNA AP-PCR扩增产物的特点 |
(二) 3种雄性不育系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的比较 |
(三) 野败型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的比较 |
(四) 不育系与其杂种F1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的比较 |
讨 论 |
(2)运用分子标记对水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运用分子标记对水稻细胞核遗传多样性研究的进展 |
1.1 SSR标记及其在水稻研究中的应用 |
1.2 ISSR标记及其在水稻研究中的应用 |
2 水稻细胞质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2.1 叶绿体DNA多态性研究进展 |
2.2 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进展 |
2.3 核质互作研究进展 |
3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用ISSR和SSR标记分析水稻核DNA遗传多样性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水稻材料 |
1.4 总DNA提取 |
1.5 SSR引物与PCR扩增 |
1.6 ISSR引物和PCR扩增 |
1.7 电泳检测 |
1.8 遗传距离计算和系统树绘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S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电泳效果比较 |
2.2 SSR引物扩增结果分析 |
2.3 ISSR引物扩增结果分析 |
2.4 遗传距离分析 |
2.5 系统树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水稻细胞质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水稻材料 |
1.2 cpDNA提取 |
1.3 mtDNA的提取 |
1.4 细胞质DNA分离效果的检测 |
1.5 引物设计 |
1.6 PCR扩增和电泳检测 |
1.7 DNA测序 |
1.8 序列分析与系统树构建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cpDNA遗传多态性分析 |
2.2 水稻mtDNA遗传多态性比较 |
2.3 水稻核型、叶绿体型和线粒体型比较 |
3 讨论 |
3.1 关于细胞质DNA的提取和应用的讨论 |
3.2 关于细胞质的籼粳分化的讨论 |
3.3 关于栽培稻cpDNA的序列变异的讨论 |
3.4 关于野生稻细胞质DNA分化的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分子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水稻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分子遗传距离估算结果 |
2.2 亲本遗传距离与杂交组合中亲优势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运用ISSR标记构建杂交组合的分子指纹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水稻材料 |
1.2 指纹构建 |
2 结果与分析 |
2.1 ISSR引物扩增结果分析 |
2.2 不同组合的分子指纹分析 |
2.3 基于ISSR的系统树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主要结论、创新之处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之处 |
3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杂交水稻品种纯度鉴定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蛋白质指纹技术 |
1.1 同工酶 |
1.2 等位酶 |
1.3 种子贮藏蛋白 |
2 DNA指纹技术 |
2.1 杂交水稻亲本多态性研究 |
2.2 杂种F1及亲本的分子标记鉴别 |
2.3 线粒体DNA鉴别杂交水稻同核异质亲本 |
2.4 计算机DNA指纹分析 |
3 展望 |
(4)三种经济植物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RAPD分析、fad基因克隆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地黄、山药和大豆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RAPD分析 |
第一节 绪论 |
1 植物DNA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
1.1 遗传标记及其类型 |
1.2 DNA分子标记的建立和发展 |
1.3 DNA分子标记的特点 |
1.4 DNA分子标记技术类型 |
2 RAPD标记技术 |
2.1 RAPD标记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
2.2 RAPD标记技术的特点 |
2.3 RAPD标记技术操作 |
2.4 PAPD标记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2.4.1 遗传图谱的构建 |
2.4.2 系统进化发育 |
2.4.3 基因定位 |
2.4.4 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择中的应用 |
2.4.5 作物品种鉴定和杂交种纯度鉴定 |
2.4.6 体细胞杂种的鉴定 |
2.4.7 性别鉴定 |
3 ISSR标记技术 |
3.1 ISSR标记技术概述 |
3.2 ISSR标记技术的原理 |
3.3 ISSR标记技术的特点 |
3.4 ISSR标记技术的操作步骤 |
3.5 ISSR标记技术的应用 |
3.5.1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3.5.2 基因定位 |
3.5.3 种质资源鉴定 |
3.5.4 植物亲缘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地黄、山药和大豆遗传多样性的RAPD与ISSR分析 |
1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1 地黄 |
1.2 山药 |
1.3 大豆 |
2 实验材料 |
2.1 地黄幼叶 |
2.2 山药幼叶 |
2.3 大豆下胚轴 |
3 实验方法 |
3.1 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和检测 |
3.1.1 地黄基因组 DNA的提取、纯化和检测 |
3.1.2 山药基因组 DNA的提取、纯化和检测 |
3.1.3 大豆基因组 DNA的提取、纯化和检测 |
3.2 ISSR标记和RAPD标记及其产物检测 |
3.2.1 地黄ISSR标记和RAPD标记及其产物检测 |
3.2.2 山药ISSR标记和RAPD标记及其产物检测 |
3.2.3 大豆ISSR标记及其产物检测 |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 结果和分析 |
4.1 基因组 DNA的提取与检测 |
4.2 ISSR-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4.2.1 地黄ISSR-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4.2.2 山药ISSR-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4.2.3 大豆ISSR-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4.3 ISSR聚类分析 |
4.3.1 地黄品种间的ISSR聚类分析 |
4.3.2 山药品种间的ISSR聚类分析 |
4.3.3 大豆品种间的ISSR聚类分析 |
4.4 基于ISSR标记的主成分分析 |
4.4.1 地黄品种基于ISSR标记的主成分分析 |
4.4.2 山药品种基于ISSR标记的主成分分析 |
4.4.3 大豆品种基于ISSR标记的主成分分析 |
4.5 RAPD-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4.5.1 地黄RAPD-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4.5.2 山药RAPD-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4.6 地黄品种间的RAPD聚类分析 |
4.7 地黄RAPD和ISSR标记的相关分析 |
5 讨论 |
5.1 三种植物基因组 DNA的提取方法及其改良 |
5.2 三种植物遗传多样性评价 |
5.3 地黄遗传相似性评价 |
5.4 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
5.5 一些值得注意的实验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第二章 农杆菌介导的怀地黄和大豆遗传转化 |
第一节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1 农杆菌转化系统 |
2 农杆菌及其质粒 |
3 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的机理 |
4 农杆菌载体系统 |
5 农杆菌转化系统的优缺点 |
5.1 农杆菌转化系统的优点 |
5.2 农杆菌转化系统的缺点 |
6 影响转基因表达的主要因素 |
7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应用 |
第二节 发根农杆菌对怀地黄的转化及毛状根的植株再生 |
1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材料 |
2.1 植物材料 |
2.2 发根农杆菌菌株 |
3 实验方法 |
3.1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 |
3.2 发根农杆菌菌株菌液的制备 |
3.3 转化试验 |
3.3.1 不同菌株对叶片转化率的影响 |
3.3.2 不同外植体对转化率的影响 |
3.4 毛状根离体培养系的建立 |
3.5 毛状根的鉴定 |
3.5.1 PCR检测 |
3.5.2 冠瘿碱检测 |
3.6 不同培养基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 |
3.7 不同培养方法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 |
3.8 不同蔗糖浓度对毛状根生长和梓醇生成的影响 |
3.9 HPLC测定梓醇 |
3.9.1 对照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3.9.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3.9.3 测定条件 |
3.10 愈伤组织的诱导 |
3.11 6-BA和GA_3对愈伤组织分化芽的影响 |
3.12 GA_3、KT和6-BA对毛状根直接分化芽的影响 |
3.13 生根和转化植物的鉴定 |
3.14 再生转化植株形态、气孔和叶绿体观擦 |
3.15 移栽 |
4 实验结果 |
4.1 怀地黄85-5芽的快速繁殖 |
4.2 不同菌株对叶外植体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4.3 不同外植体对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4.4 毛状根克隆系的建立 |
4.5 毛状根的PCR检测 |
4.6 毛状根冠瘿碱的检测 |
4.7 不同培养基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 |
4.8 不同培养方法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 |
4.9 蔗糖浓度对毛状根生长和梓醇生成的影响 |
4.9.1 回归方程的建立和相关系数的计算 |
4.9.2 鲜地黄、生地黄和组培苗根的梓醇含量 |
4.9.3 蔗糖浓度对毛状根生长和梓醇生成的影响结果 |
4.10 2,4-D和6-BA组合对毛状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作用 |
4.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毛状根分化芽的影响 |
4.11.1 GA_3和6-BA组合对毛状根愈伤组织分化芽的影响作用 |
4.11.2 GA_3、KT和6-BA组合对毛状根直接分化芽的影响作用 |
4.12 转化芽生根 |
4.13 再生转化植株的鉴定 |
4.13.1 PCR检测 |
4.13.2 冠瘿碱检测 |
4.14 再生转化植株的形态观察 |
4.15 气孔和叶绿体观察 |
4.16 移栽 |
5 讨论 |
5.1 怀地黄毛状根的诱导和鉴定 |
5.2 影响发根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的因素 |
5.3 rol基因与植物激素互作影响植物细胞分化和植株再生 |
5.4 毛状根及其产生的组织、器官和植物的鉴定方法 |
第三节 大豆fad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对根癌农杆菌的转化 |
1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材料 |
2.1 植物材料 |
2.2 载体、菌株与抗生素 |
2.3 试剂 |
2.3.1 酶及试剂盒 |
2.3.2 DNA提取所用溶液 |
2.3.3 根癌农杆菌质粒提取的试剂 |
2.3.4 LB培养基 |
2.3.5 YEB培养基 |
3 实验方法 |
3.1 总DNA的提取 |
3.2 PCR方法分离fad2-1基因片段 |
3.2.1 引物的设计 |
3.2.2 PCR扩增 |
3.2.3 PCR产物的纯化 |
3.3 大肠杆菌转化和转化子鉴定 |
3.3.1 连接 |
3.3.2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 |
3.3.3 转化E.coli JM109 |
3.3.4 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 |
3.3.5 大肠杆菌转化子酶切鉴定 |
3.3.6 大肠杆菌转化子PCR鉴定 |
3.4 DNA序列测定和分析 |
3.5 反义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3.6 根癌农杆菌转化和转化子鉴定 |
3.6.1 反义表达载体pbt-pfad质粒的提取及纯化 |
3.6.2 根癌农杆菌LBA4404感受态的制备 |
3.6.3 转化 |
3.6.4 根癌农杆菌质粒的提取 |
3.6.5 根癌农杆菌转化子的双酶切鉴定 |
3.6.6 质粒的PCR检测 |
4 实验结果 |
4.1 总DNA的提取 |
4.2 目的基因的克隆 |
4.3 重组质粒的PCR检测和酶切检测 |
4.4 大豆fad2-1基因部分序列的测定及分析 |
4.5 植物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酶切和PCR检测 |
4.6 根癌农杆菌转化子鉴定 |
5 讨论 |
5.1 PCR法克隆大豆油脂酰-△-12去饱和酶基因fad2-1 |
5.2 反义fad2-1基因片段表达载体的构建 |
5.3 选定合适的克隆载体 |
5.4 质粒DNA的质量和纯度影响根癌农杆菌LBA4404转化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奖励 附件 致谢 |
(5)水稻线粒体DNA雄性不育有关特异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 料 和 方 法 |
1.1 材料 |
1.1.1 水稻品系 |
1.1.2 DNA限制性内切酶 |
1.2 方法 |
1.2.1 线粒体DNA的提取、制备 |
1.2.2 AP-PCR扩增及扩增产物的检测方法 |
1.2.3 特异扩增片段的回收及克隆 |
1.2.4 探针制备及分子杂交 |
1.2.5 DNA序列测定 |
1.2.6 DNA序列的计算机分析 |
2 实 验 结 果 |
2.1 水稻野败型雄性不育系线粒体DNA的AP-PCR特异扩增片段 |
2.2 R2-630 WA为探针的Southern杂交分析 |
2.3 R2-630 WA的序列分析 |
3 讨 论 |
(6)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DNA的AP-PC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AP-PCR指纹图谱的比较 |
2.2 Southern分析 |
3 讨论 |
(7)扁桃种质资源RAPD和I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
1.1 扁桃概况 |
1.1.1 扁桃的经济价值 |
1.1.2 扁桃的分布和栽培情况 |
1.2 分子标记概述 |
1.2.1 遗传标记的发展与分子标记技术 |
1.2.2 DNA 分子标记的建立和发展 |
1.2.3 常用分子标记方法 |
1.2.4 RAPD 和ISSR 标记 |
1.3 分子标记技术在扁桃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与发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DNA 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2.3 扁桃RAPD 分析 |
2.3.1 RAPD-PCR 反应体系的建立 |
2.3.2 RAPD 引物筛选 |
2.3.3 RAPD-PCR 反应产物检测 |
2.3.4 RAPD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2.4 扁桃ISSR-PCR 分析 |
2.4.1 ISSR 反应体系的建立 |
2.4.2 ISSR 引物筛选 |
2.4.3 ISSR-PCR 反应产物检测 |
2.4.4 ISSR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2.5 主栽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 |
2.6 RAPD 克隆及SCAR 转化 |
2.6.1 目的片段的回收 |
2.6.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6.3 目的片段与T 载体的连接 |
2.6.4 重组质粒的转化和阳性克隆的筛选 |
2.6.5 SCAR 引物的设计及检测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DNA 提取与质量检测结果 |
3.2 扁桃RAPD 种质资源分析 |
3.2.1 RAPD 反应体系的建立 |
3.2.2 RAPD 引物筛选结果 |
3.2.3 RAPD-PCR 产物检测结果 |
3.2.4 数据统计和亲缘关系RAPD 聚类分析 |
3.3 扁桃ISSR 种质资源分析 |
3.3.1 ISSR 反应体系的建立 |
3.3.2 ISSR 引物筛选 |
3.3.3 ISSR-PCR 产物检测结果 |
3.3.4 数据统计和亲缘关系ISSR 聚类分析 |
3.4 扁桃RAPD 和ISSR 综合统计分析 |
3.5 主栽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结果 |
3.6 RAPD 克隆及SCAR 转化实验结果 第四章 讨论 |
4.1 样品的采集和基因组DNA 的提取 |
4.2 扁桃RAPD-PCR 的优化 |
4.2.1 量化的处理结果应用于RAPD-PCR 优化的统计分析 |
4.2.2 RAPD、ISSR-PCR 优化实验中组分对扩增结果的影响 |
4.3 引物筛选策略 |
4.4 扁桃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 |
4.5 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研究在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价值 第五章 结论 |
5.1 高质量扁桃DNA 的分离和纯化技术 |
5.2 建立了扁桃RAPD 和ISSR 的最优反应体系 |
5.3 获得了61 份扁桃种质的RAPD 和ISSR 标记系统聚类图 |
5.4 完成了扁石头巴旦RAPD 到SCAR 的转化 |
5.5 构建了主栽品种的指纹图谱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
(8)水稻4种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苗期识别标记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杂交水稻品种鉴定和纯度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
1 形态鉴定法 |
1.1 种子形态鉴定 |
1.2 幼苗形态鉴定 |
1.3 成株形态鉴定 |
2 生理学特性鉴定法 |
3 物理化学鉴定法 |
4 生化指纹图谱鉴定法 |
4.1 酯酶同工酶电泳指纹图谱 |
4.2 贮藏蛋白电泳指纹图谱 |
5 DNA指纹图谱鉴定法 |
5.1 RFLP |
5.2 RAPD |
5.3 AFLP |
5.4 SSR |
第二节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的研究进展 |
1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基因的来源 |
1.1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来源及类型 |
1.2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来源 |
2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的遗传研究 |
2.1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经典遗传 |
2.2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定位 |
3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 |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苗期识别籼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SCAR标记开发和应用 |
摘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材料种植 |
1.2.2 DNA提取 |
1.2.3 PCR扩增 |
1.2.4 DNA序列分析 |
1.2.5 TAIL-PCR分析 |
1.2.6 人为混杂保持系种子的不育系种子批的鉴定 |
1.2.7 花粉育性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于PCR-RFLP的珍汕97A和珍汕97B DNA多态性分析 |
2.2 OPA12扩增DNA片段的碱基序列分析 |
2.3 基于测序结果开发的SCAR标记对珍汕97A和珍汕97B的鉴别 |
2.4 利用TAIL-PCR解析OPA12的复链位置 |
2.5 基于TAIL-PCR结果设计的引物对珍汕97A和珍汕97B的识别 |
2.6 利用SCAR标记CHI20F3/CHI23R3对4对不育系和保持系单株叶片总DNA的扩增 |
2.7 利用SCAR标记CHI20F3/CHI23R3对汕优63组合的三系及F_1和F_2单株总DNA的扩增 |
2.8 利用SCAR标记CHI20F3/CHI23R3对人为掺杂珍汕97 B的珍汕97A种子批的鉴定 |
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功能标记区分水稻HL型和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幼苗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材料种植 |
1.2.2 DNA提取 |
1.2.3 PCR扩增 |
1.2.4 人为混杂保持系种子的不育系种子批的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HL-ORF79-1、HL-ORF79-2和HL-ORF79-3对粤泰A和粤泰B总DNA的扩增表现 |
2.2 BT-ORF79-1对8对BT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总DNA的扩增表现 |
2.3 利用BT细胞质功能标记BT-ORF79-1对人为掺杂武育粳3B的武育粳3A种子批的鉴定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大豆不育系及保持系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1.2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线粒体基因组 |
1.2.1 植物线粒体基因组 |
1.2.2 植物线粒体基因组与细胞质雄性不育 |
1.3 作物指纹图谱及其研究意义 |
1.3.1 指纹图谱的概念、种类及其特点 |
1.3.2 作物指纹图谱的研究意义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生物材料 |
2.1.2 酶及试剂 |
2.1.3 细菌培养基 |
2.1.4 主要仪器 |
2.1.5 引物清单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大豆黄化苗的培育 |
2.2.2 大豆线粒体DNA的提取和纯化 |
2.2.3 线粒体DNA的质量分析 |
2.2.4 RAPD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 |
2.2.5 数据统计分析 |
2.2.6 PCR扩增目的基因及产物的回收 |
2.2.7 目的基因的克隆 |
2.2.8 重组质粒DNA提取 |
2.2.9 重组质粒酶切及PCR鉴定 |
2.2.10 测序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高质量线粒体DNA的制备 |
3.2 引物的筛选及扩增结果 |
3.2.1 引物筛选 |
3.2.2 扩增结果 |
3.3 大豆不育系及保持系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
3.4 遗传距离分析 |
3.5 聚类分析 |
3.6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3.6.1 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
3.6.2 TA克隆、酶切及PCR鉴定 |
3.6.3 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高质量的大豆线粒体DNA的制备 |
4.2 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
4.3 大豆线粒体基因组RAPD多态性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 |
4.4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
4.5 RAPD技术用于大豆不育系及保持系辅助选择的可靠性 |
4.6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基因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杂交水稻品种指纹鉴定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蛋白质指纹技术 |
1.1 同工酶 |
1.2 等位酶 |
1.3 种子贮藏蛋白 |
2 DNA指纹技术 |
2.1 杂交水稻亲本多态性研究 |
2.2 杂种F1及亲本的分子标记鉴别 |
2.3 线粒体DNA鉴别杂交水稻同核异质亲本 |
3 展 望 |
四、杂交水稻及其“三系”线粒体DNA的AP-PCR指纹图谱(论文参考文献)
- [1]杂交水稻及其“三系”线粒体DNA的AP-PCR指纹图谱[J]. 许仁林,国伟,汪训明,师素云,杨树青,毛裕民. 植物学报, 1994(01)
- [2]运用分子标记对水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 黄光文. 湖南农业大学, 2006(12)
- [3]杂交水稻品种纯度鉴定研究进展[J]. 金伟栋,洪德林. 种子, 2005(08)
- [4]三种经济植物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RAPD分析、fad基因克隆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D]. 周延清. 西北大学, 2005(02)
- [5]水稻线粒体DNA雄性不育有关特异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许仁林,谢东师,素云,陆维忠,国伟,汪训明. 植物学报, 1995(07)
- [6]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DNA的AP-PCR分析[J]. 汪莉,易平,万翠香,朱英国.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2(06)
- [7]扁桃种质资源RAPD和ISSR分析[D]. 孙晋科. 新疆农业大学, 2008(10)
- [8]水稻4种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苗期识别标记的开发和应用研究[D]. 卢超.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9]大豆不育系及保持系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的构建[D]. 唐月异. 吉林农业大学, 2006(12)
- [10]杂交水稻品种指纹鉴定研究进展[J]. 金伟栋,洪德林. 上海农业学报,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