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满语地名翻译的语源、音变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宋思远[1](2019)在《满语地名与满族文化研究》文中认为地名是人们赋予特定自然空间位置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它是人类感知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基础。地名的特征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地域性,在人们生活繁衍的地区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底蕴,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满族之所以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就是因为其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而满语地名则是历史文化的浓缩,它既传承了满语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也蕴含着满族独一无二的灿烂文化。满语地名是满族风土人情的精华所在。本文通过对满族经济形态、生存环境、崇拜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地名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满族文化的认识。
朱振华[2](2018)在《基于地名的中国东北地区满族文化时空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中国东北地区的满语列为极度濒危型语言。满语曾被认为是满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清朝时期曾有过极其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国语”。而现今的千万满族人中,会说满语的已经不足百人,只有黑龙江省的少数老人会使用满语。这不仅意味着语言多元化的减少,更意味着满族文化资源的流失和文化传承的消逝。中国东北地区作为满族的发祥地,有众多地名来自于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有来自于满语的地名。民族地名是反映当地文明的窗口,作为珍贵的满族文化遗产,满语地名不仅保存了丰富的语言资料,更是沉淀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当地民族的文化特征,可以作为研究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而东北地区的其他民族在清朝时期作为满族文化共同体的一部分,对满族文化有着一定影响。本文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基于地名来反映东北地区满族及其相关民族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分析民族地名的空间分布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探讨历史背景中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近代东北移民对满族文化的深刻影响,解释各民族相互融合与迁徙的演变过程。本文参考地名词典,以及对相关史料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利用搜集得到东北地区民族地名,通过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东北地区各民族历史时期的空间分布范围。并且通过对比分析民族地名和现今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得到民族文化现今的空间分布情况。同时将其生态环境作为民族文化分布的相关环境要素,利用核密度(Kernel)生成空间分布图,与文化分布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东北地区满族时空分异特征,从而分析影响满族文化的因素,从而探讨分析影响满语濒危的因素。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东北地区来源于民族语言的地名,现今都已经是汉化地名,通过空间分析方法,发现这些汉化后的民族地名,依然能够反映东北地区历史时期各民族及其文化的空间分布范围,并且与历史时期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分布情况相吻合,从而证明在中国东北地区可以利用民族地名分析民族文化的历史分布情况。民族地名的命名规律能够体现该民族原始的生活生产方式,通过民族地名的由来分布,发现多数地名的名称是与其所在地的地理要素相关。(2)基于东北地区的民族地名和民族人口,分析发现两者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通过空间回归模型建立两者的回归关系,结果都是呈现正相关,说明利用民族地名能够反映民族人口及其文化的空间分布情况。并且利用地名所代表的文化多样性,与生态景观多样性回归分析,得到内蒙古地区的生态文化多样性呈现正相关,而其他民族聚集区呈现负相关关系。(3)分析来源于满语(ML)的地名与满族聚居区(MAR)的地名,发现基于两者的核密度分布,反映了东北地区满族的历史变迁过程。来源于满语的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时期满族的空间分布情况,而满族聚居区的地名则反映现今满族的分布情况。结合地名和柳条边的空间分布得出,除蒙古族一直分布在柳条边以西,汉族的分布已经扩大到整个东北平原地区。结合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可知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空间分布与其生活生产方式有较强相关性。并对各民族的植被和交通要素进行空间分异特征分析,得到民族地名的分布与植被类型以及交通距离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发现这两种要素具有很强的划区效应。(4)植被以及交通因素对于民族分布的空间分异影响,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得到,在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下,具有很强的划区效应。通过空间分异特征分析得出,植被类型在相同的地名密度栅格大小下,植被型的解释能力较大。而对于交通距离使用不同的离散方法,交通因素对于民族分布的解释能力不同,但随着分类数目的增加,基于各离散方法得到的结果趋于平稳。(5)通过分析民族地名所代表的文化与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异特征,发现柳条边、生态地理分区、公路交通以及其交互作用,是影响东北地区满族和汉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影响蒙古族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是生态地理分区及其干湿状况。随着东北地区的封禁解除,大量汉族移民迁移到东北地区,加速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东北地区的文化的融合。满族的聚居地区适宜农耕且交通便利,更易受到汉族的农耕文化的影响。而蒙古族一直生活在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受到汉族文化影响较小,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6)影响满族时空分布的柳条边和生态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结合东北地区满族以及汉族的生态环境因素分布特征发现,满族现今的生活生产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从原有的骑射鹰猎等民族传统的渔猎狩猎文化,逐渐向汉族的农耕文化转变。这种文化涵化带来满族语言的转化,满族人更易选择交流方便且更符合现今生活生产方式的汉语,使得满语不再成为满族广泛使用的语言。最终导致满语逐渐濒危。
何青霞,尉春艳[3](2017)在《多民族地区地名的语源考察——以承德地名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语言词汇的地名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通过对承德地名的语源考察,发现多民族地区地名有以下特点:1.从共时平面看,汉语地名为主流,少数民族地名以添加汉语元素为演化趋势,表现出多元化、融合性的特征。2.从历时层面看,最初居住人口的民族属性决定了地名的原始语源,但随着民族融合的出现,地名朝着人口占多数的强势民族的语言属性演变,最终形成语言替换或多语合璧地名的现状。
刘小玲[4](2015)在《边疆多民族地区地名英译原则探究——以新疆行政区划名称英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文本在深入调研国内外有关地名翻译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边疆多民族地区与内地其他省份地名英译的区别,提出已有的《汉语拼音方案》和《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是边疆多民族地区地名英译的统一规范。出于时代发展和地名规范化的需要,边疆多民族地区地名英译还须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政治层面把关,从"一体多元"与跨文化交际视角仔细考量,为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地名英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有效推动中华文化的一体多元。
吕丹[5](2014)在《黑龙江省满语地名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地区到处都留下了满族先世渔猎生活的足迹,产生了浓缩着满族原始文化精华,具有民族特征和地域特点的满语地名。黑龙江地区满语地名研究以国内研究成果最为丰厚,上世纪90年前后可称成为黑龙江地区满语研究的繁荣时期。21世纪以来,对于满语地名研究逐渐出现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林德春[6](2011)在《满语地名研究述略》文中认为满语地名是以满语文命名的特定地域空间的名称,是满族民众对本民族生息空间内自然实体、居民点和一定时期内行政区划的命名和指称。它是满族民众迁徙的足迹,也是这些地域主权归属的活化石,同时亦是人们深度解析满族文化的载体。因此,认真解读满语地名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剖析满族历史文化,就成了清以来部分学者的研究目标之一,并使得满语地名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以清代以来学者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探讨满族地名研究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以期鉴于当下的相关研究。
冷翔龙[7](2010)在《满语地名研究概述》文中认为满语地名的研究是我国地名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相关成果丰富。学者们通过对地名的考释及分类来研究满族社会、历史及文化的相关问题。满语地名研究的成果丰富多样,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将有利于东北边疆史的深入研究。
杨东宇[8](2006)在《《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医学及相关词汇》文中指出《突厥语大词典》是喀喇汗王朝时期的学者、语文学家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经过在突厥语部族地区广泛深入的语言调查,于十一世纪七十年代在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巴格达编撰的一部以阿拉伯语诠释突厥语的关于突厥各部族及地区的百科全书式词典。由于其蕴含的重要史料与学术价值,所以甫经发现,立刻引起国际学术界的瞩目,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者甚众,成果亦夥,但以语言学、地理学、民族学、文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为最多,虽也有一些相关医学内容的研究论述,却罕有全面整理词条而分门别类整体进行的专门研究。本文的研究旨趣即在于此,力求将词典中经过重新统计的6772个词条中占汉文版总词条数七分之一强的医学及相关词汇(约有一千余),通过分成九大类别详加辨析考查,总结每类词条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力图勾勒在喀喇汗王朝时期的社会医疗状况,进而更清楚地描述当时的社会生活。应该说明,本文在此领域的研究属于开拓性尝试,此前并未有学者深入涉及。余以为医学问题(医疗、医药)关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古往今来,概莫能外。认真剖析古代医学问题也同样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因此,本文的研究是运用传统的史学方法结合医学人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学、临床医学、卫生学、病理学、药物学、药理学、中医学、民族医学、统计学等等可资借鉴的学科,试图通过对全部词条的耙梳,析出九类并逐一分析对比释义研究,而后总汇论述整个喀喇汗王朝的社会生活概貌。 全文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及附论,索引,附录。 在绪论中从简介词典与着者开始,对国内外的版本与研究的情况进行述评,认为利用词典中丰富的医学词汇对喀喇汗王朝进行医学及其相关研究是非常必要和完全可以的。这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史甚至中亚史的研究都是不无裨益的。文中列举了国内相关词典或使用词典研究的若干着作中医学方面的内容,说明了至少目前在此领域尚未出现专门研究的事实与对此研究的必要。 第一章喀喇汗王朝概述。首先通过引用史料与现有着作,简要论述了喀喇汗王朝的初建以及王朝名称的问题,而其本文将从《喀嘲汗王朝史稿》中关于王朝
保明所[9](2005)在《西双版纳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傣语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中的一种语言。壮傣语支又称台语支,是世界知名的一个语群。属于这个语言的有我国的傣语、壮语、布依语和国外的泰语、老挝语、掸语、坎梯语、白傣语、黑傣语、土语、侬语、岱语和印度的阿洪语等。公元6—8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与统治阶级相结合,与傣族原始宗教相融合,逐渐成为了傣族人民主要的宗教信仰,一直延续到今天。相对于傣族文化来说,佛教文化是比较先进的文化,在其影响下,傣族人民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价值标准、社会经济、日常生活、风俗习惯、言谈举止、语言文字、天文地理、音乐舞蹈等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同时带上了十分浓厚的宗教色彩。佛教文化促进了傣族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南传佛教密切相关的巴利语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进入傣语,所以佛教文化浪潮在傣语中留下了不少巴利语、梵语借词。这部分词语为傣语所独有,而在壮语、布依语等同语族语言中是没有的。大部分巴利语借词存在于傣文书写的佛经、地方历史、天文历法、医学书籍、文学作品等典籍中。有一部分已进入傣语常用词的范围,已完全为当地一般民众所了解,成为傣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精通巴利语文的人越来越少。限于资料,学者们对于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关注也不够。这对傣语词汇的研究、傣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是笔者以傣语词典、傣文文献、田野调查中收集到的巴利语借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巴利语借词的结构类型和特点,借词与傣语的整合,巴利语借词对傣语词汇的影响;文中还以《佛祖巡游记》为例,从微观的语用角度分析了傣文佛经中巴利语借词的特点与功能;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南传佛教对傣语的影响和编纂巴利语借词词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全文共分六章: 绪论部分简要地介绍了研究巴利语借词的意义、研究动态、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介绍了傣族历史文化概况和巴利文与傣泐文(老傣文)的关系。 第二章从结构、语义等方面对巴利语借词进行了分类。从借入方式来说,主要分为音译词与合璧词。在音译词中,单音节词与双音词比多音节词更符合傣语的语音习惯,节译词比全译词活力更强。所以进入傣语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往往是节译类的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义类的角度可分为宗教信仰、政治经济、亲属称谓等十一类。从中可以看出,佛教文化浪潮给傣族带来的冲击是很大的。 第三、四章探讨了巴利语借词与傣语词汇的双向影响。一方面,借词要服从傣语的语音格局;另一方面,巴利语借词对傣语的语音、词汇、语体风格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因为巴利语借词中的大部分存在于文献中,尤其是佛教经典,篇篇都有大量的巴利语借词,有的甚至全部都是巴利语。所以第五章以《佛祖巡游记》为例分析了佛经中的巴利语借词特点与功能。 在全民信教的民族中,语言与宗教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在第六章中,笔者结合自己的调查材料对南传佛教在傣语传承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南传佛教通过佛教经典、宗教活动、佛寺教育等具体行为对傣语的传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佛教还从深层的意识形态,宗教情感等方面影响傣族的语言观念,进而影响傣语的传承。 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概括性地提出了论文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关键词巴利语,傣语,借词,南传佛教
纪凤辉[10](1993)在《哈尔滨地名由来与哈尔滨城史纪元》文中指出 一哈尔滨名称的解释,从本世纪初起,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国的《辞海》将哈尔滨解释为“晒渔网的场子”,台湾省的《中文大辞典》将哈尔滨解释为“平地”,而中译本《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又将哈尔滨解释为“光荣或荣誉”之义。近百年来,哈尔滨一词在语源语义方面长期争论不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地方文献资料对哈尔滨记载的缺乏和湮没,其次是由于对哈尔滨地名研究的方法不够科学,致使对哈尔滨的解释牵强附会,以讹传讹。比如单从语音入手对哈尔滨地名进行猜测,以其发音近似蒙语某个词的发音,便认为是蒙语某某含义,或以其发音近似锡伯语某个词的发音,便认为是锡伯语某某含义,而不是从哈尔滨地名形成的历史环境、民族环境、语言环境和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对哈尔滨地名进行综合研究。也就是说,哈尔滨地名语义要与哈尔滨地名形成的
二、满语地名翻译的语源、音变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满语地名翻译的语源、音变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满语地名与满族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基础 |
二、研究概况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考证法 |
2、调查分析法 |
3、逻辑推理法 |
第一章 东北地区满语地名的源流 |
第一节 以地形、地貌特征命名的满语地名 |
第二节 以动物植物命名的满语地名 |
第三节 以经济生产或生活方式命名的满语地名 |
第四节 以崇拜与信仰命名的满语地名 |
第五节 以风俗习惯等其他方式命名的满语地名 |
第二章 满语地名来源的自然历史背景 |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 |
一、地理条件 |
二、气候条件 |
第二节 满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
一、渔猎采集经济 |
二、农业畜牧经济 |
第三节 满族先民的崇拜与信仰 |
一、对自然的崇拜 |
二、对动植物的崇拜 |
三、对祖先的崇拜 |
四、满族的原始信仰 |
第三章 满语地名对满族文化传播的作用 |
第一节 见证了东北满族文化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体现出东北满族文化的内涵 |
第三节 为满语文化的传承发展奠定了基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地名的中国东北地区满族文化时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1 满语为极度濒危语言 |
1.1.2 地名蕴含民族文化 |
1.1.3 基于GIS分析民族地名及其文化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满族文化及语言研究 |
1.3.2 地名研究 |
1.3.3 基于GIS的历史地理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地名数据 |
2.2.2 环境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标准差椭圆 |
2.3.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2.3.3 空间回归分析 |
2.3.4 核密度分布 |
2.3.5 地理探测器 |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区历史民族空间分布 |
3.1 历史时空数据分析 |
3.1.1 历史城镇数据 |
3.1.2 历史人口数据 |
3.2 历史时期民族分布 |
3.2.1 基于地名的民族分布 |
3.2.2 历史时期民族分布 |
3.2.3 历史时期聚落分布 |
3.3 民族地名由来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东北地区民族文化空间分布 |
4.1 民族地名空间分布格局 |
4.1.1 民族地名空间分布 |
4.1.2 民族地名空间自相关 |
4.1.3 民族地名空间热点 |
4.2 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
4.2.1 民族人口空间分布 |
4.2.2 民族人口空间自相关 |
4.2.3 民族人口空间热点 |
4.3 民族文化空间回归分析 |
4.3.1 空间回归模型 |
4.3.2 空间回归系数分布 |
4.4 生态文化空间格局分析 |
4.4.1 生态景观多样性 |
4.4.2 生态文化多样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与生产方式空间分布相关性分析 |
5.1 民族的空间分布格局 |
5.1.1 历史时期满族空间分布格局 |
5.1.2 现今满族空间分布格局 |
5.1.3 汉族空间分布格局 |
5.1.4 蒙古族空间分布格局 |
5.2 生产方式的空间分布格局 |
5.3 空间分布相关性分析 |
5.4 植被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5.4.1 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
5.4.2 MAR植被因素空间分异特征 |
5.4.3 ML植被因素空间分异特征 |
5.4.4 汉族植被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
5.4.5 蒙族植被因素空间分异特征 |
5.4.6 植被大类空间分异特征 |
5.5 交通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
5.5.1 交通因素的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
5.5.2 公路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
5.5.3 水路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满族文化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分析 |
6.1 影响因素及其分布 |
6.1.1 人文因素 |
6.1.2 自然因素 |
6.2 影响因素的因子探测 |
6.3 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探测 |
6.3.1 MAR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6.3.2 ML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6.3.3 汉族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6.3.4 蒙族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6.4 影响因素的风险区探测 |
6.4.1 人文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
6.4.2 自然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
6.5 满语濒危的影响因素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多民族地区地名的语源考察——以承德地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民族地区地名的语源特点 |
二、多民族地区的汉语地名 |
(一) 形成之初即为汉语地名 |
(二) 由满蒙地名汉化而来 |
(三) 解放后形成的汉语地名 |
三、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地名 |
(一) 满语地名 |
(二) 蒙语地名 |
四、多民族地区多语合璧地名 |
(一) 专名满语、通名汉语的双语合璧地名 |
(二) 专名满语、附加成分为汉语的合璧地名 |
(三) 专名为满语、附加成分和通名均为汉语的合璧地名 |
五、结语 |
(4)边疆多民族地区地名英译原则探究——以新疆行政区划名称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国内外地名英译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边疆多民族地区与内地其他省份地名英译的区别 |
(一)地名语种及地名文化被接受程度的区别 |
(二)地名英译过程的区别 |
四、边疆多民族地区地名英译的原则探究 |
(一)《汉语拼音方案》和《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的遵循 |
(二)社会语言学理论基础的确立 |
(三)对复杂政治形势的把关 |
(四)“一体多元”与跨文化交际视角的考量 |
五、结 语 |
(5)黑龙江省满语地名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一)明清时期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黑龙江省满语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6)满语地名研究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满语地名研究的发端阶段———清乾隆初至嘉庆末 |
二、满语地名研究的发展阶段———清咸丰至民国末 |
三、满语地名研究的兴盛阶段———建国后 |
(一) 满语地名研究的复兴时期———20世纪80年代 |
(二) 满语地名研究的繁荣时期———20世纪90年代 |
(三) 满语地名研究的鼎盛时期———21世纪 |
(7)满语地名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概况 |
(一)满语地名研究的初步研究阶段 |
(二)满语地名研究的突破发展阶段 |
(三)满语地名研究的多样化深入化发展阶段 |
二、已往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
(8)《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医学及相关词汇(论文提纲范文)
上编 |
绪论 |
第一章 喀喇汗王朝述略 |
第一节 喀喇汗王朝的建立与名称 |
立国之初 |
王朝名称 |
第二节 喀喇汗王朝王朝政治述略 |
王朝的初创(公元840-960年) |
王朝的政治发展时期(公元960-1041年) |
王朝的分裂与经济文化的繁荣(公元1041-1141年) |
王朝的衰落(公元1141年-1212年) |
第三节喀喇汗王朝的疆域与民族 |
王朝疆域 |
王朝境内的民族 |
第四节喀喇汗王朝与宋、辽、高昌及西夏的关系 |
与宋的关系 |
与辽、高昌及西夏的关系 |
第五节 社会概况与文化成就 |
社会概况 |
文化成就 |
第二章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生平及其主要经历 |
第一节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生平 |
第二节 主要生活及学术经历 |
离开喀什噶尔 |
编纂词典 |
第三章 《突厥语大词典》的概述 |
第一节 词典的历史背景及发见 |
历史背景 |
词典抄本的发见 |
第二节 国外译本的整理校勘、出版与研究状况 |
土耳其的整理校勘与出版 |
各国出版与研究状况 |
第三节 国内维文版与汉文版的出版 |
维文版的翻译出版 |
汉文版的翻译出版 |
第四节 词典的主要内容 |
长篇序言与地图 |
词典的正文 |
第五节 国内的词典研究状况 |
下编 |
第四章 药物相关的词汇内容 |
第五章 人体解剖生理的词汇内容 |
第六章 疾病、卫生与健康观念的词汇内容 |
第七章 一般性传染、流行病的词汇内容 |
第八章 头颈、五官、精神疾病的词汇内容 |
第九章 消化、呼吸系统与皮肤疾病的词汇内容 |
第十章 物理性伤、虫畜伤与外伤的词汇内容 |
第十一章 疾病传媒的昆虫、动物词汇内容 |
第十二章 畜禽生理解剖驯育兽医的词汇内容 |
专论1 关于词典中人参的辨析 |
专论2 面衣与眼罩发微 |
专论3 小议大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尚待进一步考释的医药词条 |
附录1 国外有关《突厥语大词典》研究着述目录 |
附录2 国外研究《突厥语大词典》学者英汉人名对照 |
附录3 本文所见相关医学词条词汇索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西双版纳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概述 |
三、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傣族的历史文化概况和巴利语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傣族历史文化概况 |
第二节 关于巴利语 |
第三节 巴利文与傣泐文的转写 |
第二章 傣语中巴利语借词的构成类型及特点 |
第一节 巴利语借词的构成类型 |
一、音译词 |
二、合璧词 |
第二节 巴利语借词的义类分析 |
第三节 巴利语借词的历时层次和共时层次 |
第三章 巴利语借词与傣语词汇的整合 |
第一节 语音的整合 |
第二节 词形的整合 |
第四章 巴利语借词对傣语词汇的影响 |
第一节 扩大了傣语词汇的宝库 |
一、扩大了傣语基本词、根词 |
二、增加了多音节词 |
三、巴利语词深入到傣语的俗语谚词 |
第二节 加深了书面语与口语的分化的程度 |
第三节 傣语方言比较和傣、泰巴利语借词比较 |
一、从傣语方言中的文化词看巴利语对版纳傣语的影响 |
二、西双版纳傣语与泰国语中的巴利语借词比较 |
第四节 巴利语借词与傣语固有词的互补与竞争 |
一、巴利语借词与傣语固有词的互补 |
二、巴利语借词与傣语固有词的竞争 |
第五章 《佛祖巡游记》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 |
第一节 《佛祖巡游记》概说 |
一、《佛祖巡游记》的版本 |
二、《佛祖巡游记》的源流 |
三、《佛祖巡游记》形成背景 |
第二节 《佛祖巡游记》中巴利语借词的特点 |
一、偈语 |
二、专有名词 |
三、佛教术语 |
四、音译一般词 |
第三节 《佛祖巡游记》中巴利语借词的功能 |
一、韵律调节功能 |
二、语义的反复与衬托功能 |
三、心理功能 |
第四节 研究《佛祖巡游记》的意义 |
第六章 从巴利语借词看南传佛教在傣语传承中的作用 |
第一节 宗教与语言的关系概说 |
第二节 南传佛教对傣语传承的作用 |
一、南传佛教通过文字典籍影响傣语传承 |
二、南传佛教通过佛寺教育影响语言传承 |
三、南传佛教通过宗教行为影响傣语传承 |
四、南传佛教通过语言观念影响傣语传承 |
五、宗教信仰的变迁对傣语传承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目录 |
作者声明 |
(10)哈尔滨地名由来与哈尔滨城史纪元(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四、满语地名翻译的语源、音变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满语地名与满族文化研究[D]. 宋思远. 吉林艺术学院, 2019(01)
- [2]基于地名的中国东北地区满族文化时空特征分析[D]. 朱振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3]多民族地区地名的语源考察——以承德地名为例[J]. 何青霞,尉春艳.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7(04)
- [4]边疆多民族地区地名英译原则探究——以新疆行政区划名称英译为例[J]. 刘小玲.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 [5]黑龙江省满语地名研究综述[J]. 吕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 [6]满语地名研究述略[J]. 林德春.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 [7]满语地名研究概述[J]. 冷翔龙. 民族翻译, 2010(03)
- [8]《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医学及相关词汇[D]. 杨东宇. 陕西师范大学, 2006(11)
- [9]西双版纳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D]. 保明所.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10]哈尔滨地名由来与哈尔滨城史纪元[J]. 纪凤辉. 学习与探索, 1993(02)